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2.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冷藏与保鲜)、劳动力、地租、工业

(提供化肥、农药、工具)

二、区位分析的一般用语(一)自然因素

有利不利

气候

1、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1、温度低,寒冷,热量条件差

2、降水少,气候干旱2、气候类型,气候温暖湿润

3、光照条件好,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3、背风坡,降水少

4、降水丰富;迎风坡,降水多4、气象灾害(旱涝、台风、寒潮等)

地形

1、地处X平原,地形平坦开阔1、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

2、地势高,热量条件差2、多山地丘陵,利于林牧业、立体农业发展

3、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土壤

1、这里是X壤,土壤肥沃1、土壤贫瘠

2、土壤有机质含量少2、土壤有机质多,肥沃

水源

1、水源充足1、水源不足

2、河流稀少,水源不足2、河流(湖泊)众多,水源足

3、X河流经带来充足的水源3、河流水量少,水源不足

4、高山积雪融水带来充足水源

环境(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

2、土地荒漠化严重

3、土地(次生)盐碱化严重

相关位置

1、以X城市为依托1、距大城市远

2、距X城市近2、距X工业区远

3、距X工业区近3、距海远,地处内陆,闭塞

4、地处X经济发达地区

5、沿海地区

经济

1、经济发达1、经济落后

2、经济较发达2、经济发展水平低

3、经济发展快3、经济基础薄弱

4、经济基础雄厚4、工农业生产不发达

5、工农业生产发达

基础设施

1、基础设施完善1、基础设施落后

2、这里有X,基础设施好2、基础设施差

交通

1、交通便利,有X交通1、交通落后

2、交通快捷,有X交通2、交通不发达,对外联系不便

3、水陆交通便利,有X交通3、地处内陆,交通闭塞

4、沿海地区,海运便利,对外联系方便4、交通不便阻碍经济的发展

人口、城市、市场

1、人口密集,城镇众多,消费市场广阔1、人口稀少、城市少,消费市场狭小

2、城市化水平高,消费市场大2、城市化水平低,消费市场小

3、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三、农业区位(一)、农业类型或农作物

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的区位因素 【高考目标定位】 考纲点击 热点提示 1.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阻碍 1.阻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区位因素的进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阻碍 3.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区位因素的关系 一、1.农业区位的含义 自然因素: 2.农业的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科学技术 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比较稳固, 进展变化较快。 5.要紧农业地域类型: 、 、 、 等。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形成 2.实质:因地制宜进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3.特点: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进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点。当堂练习一、单选题 1. 下列农业生产成果是通过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而取得的是( ) A . 都市农业的重点转向以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为主 B . 通过改造地势,我国将小麦的种植高限进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 C . 通过大棚、玻璃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 D.农业在大范畴内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阻碍是决定性的 B.一地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气候因素 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

C.人们通过垦荒可扩大农作物的区位范畴 D.限制我国西北地区农业进展因素的是地势3.阻碍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的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地势 C.土壤 D.市场 4.受交通运输阻碍最明显的是() A.春小麦 B.棉花 C.奶牛业 D.玉米 5.当前,我国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引起这种变化的要紧缘故是()A.自然条件 B.政策 C.技术条件 D.市场 6.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梯田的缘故是() A.技术力量达不到 B.不利于水土保持 C.不能耕作 D.交通不便 7.我国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最要紧的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土壤 C.地势 D.水分 8.我国南方粮食作物是水稻,而北方要紧粮食作物为小麦,形成此差异的区位因素是()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政策 9.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政策 B.交通运输 C.科技 D.市场 10.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苹果畅销,但1996年苹果价格大跌,要紧由于() A.政策变化 B.市场需求变化 C人口增长趋缓 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二.双选题 11.世界要紧的乳畜产品出口国是() A.美国 B.法国 C.荷兰 D.新西兰 12.国的弗罗里达州利用光热优势,重点生产蔬菜、花卉,供应东北地区,要紧依靠于() A.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B.市场的需求 C.政策 D.农产品的保鲜、冷藏等技术的进展 13.国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进展迅速的缘故是() A.平原地势为主 B.雨热同期的气候 C.都市市场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的推广 课后作业一、选择题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2.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冷藏与保鲜)、劳动力、地租、工业 (提供化肥、农药、工具) 二、区位分析的一般用语(一)自然因素 有利不利 气候 1、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1、温度低,寒冷,热量条件差 2、降水少,气候干旱2、气候类型,气候温暖湿润 3、光照条件好,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3、背风坡,降水少 4、降水丰富;迎风坡,降水多4、气象灾害(旱涝、台风、寒潮等) 地形 1、地处X平原,地形平坦开阔1、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 2、地势高,热量条件差2、多山地丘陵,利于林牧业、立体农业发展 3、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土壤 1、这里是X壤,土壤肥沃1、土壤贫瘠 2、土壤有机质含量少2、土壤有机质多,肥沃 水源 1、水源充足1、水源不足 2、河流稀少,水源不足2、河流(湖泊)众多,水源足 3、X河流经带来充足的水源3、河流水量少,水源不足 4、高山积雪融水带来充足水源 环境(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 2、土地荒漠化严重 3、土地(次生)盐碱化严重 相关位置 1、以X城市为依托1、距大城市远 2、距X城市近2、距X工业区远 3、距X工业区近3、距海远,地处内陆,闭塞 4、地处X经济发达地区 5、沿海地区 经济 1、经济发达1、经济落后 2、经济较发达2、经济发展水平低 3、经济发展快3、经济基础薄弱 4、经济基础雄厚4、工农业生产不发达 5、工农业生产发达 基础设施 1、基础设施完善1、基础设施落后 2、这里有X,基础设施好2、基础设施差 交通 1、交通便利,有X交通1、交通落后

农业与工业区位比较

农业与工业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 平原——耕地;山地——畜牧业、林业。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能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品性生产基地建设。 2.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橡胶、双季稻、小麦)。 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地形、水分、光照)。 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 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城郊农业的发展,苹果种植规模变化)。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实例:古巴的甘蔗——气候条件适宜,长期的生产习惯。 河西走廊——夏季高温,有祁连山冰雪水灌溉。 珠江三角洲的鱼塘——河网密布,地热低平,低洼处长期积水,利于挖泥成塘。 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和养鸡场——乳畜制品、鲜奶、鸡蛋等不适于长距离运输,从经济效益考虑,分布在城郊,有利上海市场。 4.世界四大典型地区农业区位及突出特点比较 水稻种植业 (亚洲) ①有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和雨热同期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③有肥沃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低缓的丘陵;④土壤肥沃、土层深厚。⑤交通便利,市场广阔;⑥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⑦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⑧亚洲居民喜食大米。 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科技水平低⑤水利工程量大 大牧场放牧业 (潘帕斯草原)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商品谷物农业(美国) ①自然条件优越;②交通运输便利;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基础雄厚;⑤科技先进 (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 ①地中海气候,光热充足②有河流及地下水提供水源;③地势低平, 土壤肥沃;④地广人 稀.土地租金低;⑤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水源不足需调水 (特点: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③市场适应性好) 二、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策主导因素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农业与区位因素专题

工业、农业及区位因素专题 一、高考定位 (一)世界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三)我国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比较

(五)我国主要农业区区位条件分析

(六)工业区位的选择与评价

突出两大优势: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区的雨热同期;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科技水平低。 对策: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副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将农业生产由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八)混合农业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农业多样化发展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的分析。区位因素分析:盆地地形,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水稀少,水源不足;地广人稀,东水西调,改善灌溉条件;邻近港口和公路,交通方便。主要特点:农场是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我国珠江三角洲也有混合农业分布。 我国南方地区农业资源的多样化以及生产结构的单一性。区位因素分析: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位于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热、水充足,气象灾害多发,生物物种丰富;土地类型多样;生活能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红壤贫瘠;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地少人多,开发较早。 借鉴:生态农业体系,南方丘陵山区应建设良好的林地-农田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多样化经济,南方丘陵山区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发展林、草、田、塘等多种经济;市场灵活性,根据国内市场的变化,有侧重的发展山区特色农业。 (十)世界和我国一些典型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一轮复习学案

农业区位因素 制作人:李淑霞周振国于斌审核人:赵春秀 高考目标定位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能说出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学生能够掌握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3.学生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的改造对农业的影响。 课前预习 预习指导:请先阅读课本,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完善和细化“知识框架”;再完成“基础知识复习问答”部分,10分钟时间识记,并完成预习检测。最后找出自己的疑惑点。 一、知识框架: 二、考点分频: 本节中高考考查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基础知识梳理

1.请分别按生产对象、投入多少、产品用途、发展历史将农业分类。 2.说出下列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对自然条件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改造,试举例说明。 5 6.判断下列农作物分布的温度带: 棉花_______,甘蔗________,甜菜________,亚麻________,柑橘________,苹果________ 7.在布局郊区农业时,需考虑哪些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农业地域类型练习题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农业地域类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09·广东)1980年以来,黑龙江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力 B.热量条件 C.河流汛期 D.降水总量2.(2009·广东)农作物栽培布局与距离农村居民点的远近有一定联系。某村位于我国平原地形区,主要种植蔬菜和春小麦。下图为“该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为() A.蔬菜带、混作带、粮食带 B.粮食带、蔬菜带、混作带 C.蔬菜带、粮食带、混作带 D.粮食带、混作带、蔬菜带 (2)该村最可能位于()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009·山东)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第3题。 3、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4、(2009·上海)近年来,上海市郊鲜花种植业的规模和品种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些外省市 甚至国外的花卉也进入了上海。导致这种局面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B.水热条件的改变 C.市场需求的增加 D.土地价格的上涨5.(2008·广东)泰国大米连续6年稳居世界销量第一,由此赢得“世界米仓”的桂冠。泰国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①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⑤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⑥农业劳动力充足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6.(2007·广东)我国南方某省北部山区自高速公路通车后,在政府引导下,由原来粮油产地转变为鲜活农副产品基地。促使这种转变的区位因素是() ①资金力量雄厚,机械化程度高②.劳动者素养高,生产集聚条件好 ③劳动力充足,政策扶持④运输条件改善,缩短了产品运达市场的时间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2010年山东省)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困素是 (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8、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 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9、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是 ( ) 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高粱 (2011年福建)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据此回答10~11题: 10、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11、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下图表示某城市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此回答12~13题 12、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气侯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13、阶段Ⅱ鲜花和蔬菜销售方向的变化主要是()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减少 C、便捷的交通和保鲜技术 D、农产品过剩? 图示是我国北方某城郊一小型蔬菜大棚,棚顶用塑料薄膜密封,背面是冬季用以御寒和提高棚内温度的挡风墙,侧面是惟一、―个进出大棚的工作门,据此回答14~15题: 14、蔬菜大棚实质上是改善了农业生产中的( ) A、地形条件 B、光照条仵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高考考纲: 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于对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的地域类型、农作物分布的考查。 2.从考核方式上看,信息多以文字材料、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等方式呈现。 3.从能力考核上看,侧重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农业地域类型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分析论证能力。 命题趋势: 农业的区位选择及农业地域类型在今后仍是考查的重点。侧重对能力的考查,重在分析农业的影响因素、农业的分布、农业的发展方向等方面。 【展望高考】——农业区位问题的类型 1、评价某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全面性) 2、判断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主导性) 3、分析影响农业发展的变化因素(动态性) 【解题技巧】——重视分析方法,构建思维模型 1.全面性——综合思维、全面眼光

(2)注意从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两个方面分析 如分析我国东北平原商品谷物农业、青藏高原河谷农业、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华北平原旱作农业主要的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因素: 东北平原——有利区位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不利区位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有利区位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 不利区位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区位是光热充足; 不利区位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有利区位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 不利区位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2.主导性——寻求主导需求 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的评价,农业区位的决策,在结合具体区域进行评价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关键是针对区域特点抓主导因素,抓住了主导因素,也就回答了问题的实质。 3.动态性——农业区位因素处在发展变化之中 除了静态地从综合、主导方面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外,更要从发展变化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因素比较稳定,因素的发展变化较快: ①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②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通过发展温室农业、梯田农业、灌溉农业,分别改造了、、等自然区位因素。

农业与工业区位选择

专题五农业与工业区位选择 【命题趋向】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本专题命题有以下走势: 1. 对农业区位的选择的考核转向给出材料(文字或图表)多角度考查的方向发展。 2.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要善于迁移,分析评价同类区域的特点。 3. 工业区位分析由单一主导因素向综合因素针对实际问题的方向发展。 4. 要重视中外工业地域的比较和评价能力的训练。 5. 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区域特征的了解和把握程度。日常复习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以农业为例: ①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而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③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④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⑤南方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但洪灾较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等。如:“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区位因素的对比分析等。试比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美国五大湖城市群的发展条件。 【规律技巧】 一、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并获得最大的效益。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一般应考虑: 1. 从农业生产的基本特性进行分析。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有明显的依赖性,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因地制宜,尤其要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2. 从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不同农业类型对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的要求不同。 3. 从土地价格、农业生产成本、不同农业的单位产值和农产品的特性等因素考虑。 二、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规律 在选择工业区位时,主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考虑。 1. 从经济因素看,要考虑土地成本、原材料、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分析。 土地是工业生产活动的依托,城市中心、边缘、远郊地区的地价差异很大。因此电子、纺织、食品、出版印刷等无污染、高利润的企业一般位于市区;钢铁、石化、火电厂等需要大面积地势平坦的土地,并且要减少对城市的环境污染,一般选择在郊外。原料是工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像钢铁、制糖、火力发电等制成品重量大为减少,原料及运输成本比重高的企业应以原材料产地为首要区位因子。有色金属冶炼等消耗大量能源,应接近廉价的电力供应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对于电子装配、服装、纺织等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企业,接近廉价劳动力是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对于高科技产业来讲,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区位选择的关键。啤酒饮料、家具制造一般宜接近消费市场,原因是运输比重高或运输不便。许多交通枢纽城市往往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首选。 2. 从环境因素看,需要考虑风向、河流流向等因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要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则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专题练习】 1、下图中各地段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 A. ①村落②林地③耕地 B. ①果园②林地③耕地 C.①耕地②林地③村落 D. ①林地②村落③耕地 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图3中,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 据此回答2~3题。 2、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 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 B.M1、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0.5个单位重量的M1、M2 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 3、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 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A.N B.P C.Q D.R 下图为中国5个省市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对比图。读图回答4~5题。

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区位选择

第十六讲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1)气候:光照、热量、水分、水热组合及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气候决定一个地区的农业类型、农作物品种及耕作制度。 (2)地形:不同地形适宜发展不同农业类型。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会引起农业的不同。 (3)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 (4)水源: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 (1)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对易腐变质产品影响大。 (3)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 (4)科技:加大科技投入是现代农业提高产出的重要手段。 (5)政策:对农业生产宏观调控。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二、农业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 1.大范围地区

2.小范围地区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农业生产若以无限地获取农产品为目的,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违反自然规律,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 考向一农业区位因素 (2017·江苏学测21 )下图为“我国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造成我国各地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A.光照B.热量 C.水分D.土壤 答案 B 解析由图可知,我国各地春耕春播时间整体呈现由南向北推迟的特点,2~5月间我国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热量逐渐减少,致使春耕春播时间自南向北推迟。 (2017·宿迁学测一模)贵州省江侗乡“稻鱼鸭系统”是根据当地降水充沛的自然条件,形成的在水稻田中“种植一季水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的农业生产方式,耕作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图1为“稻鱼鸭生产景观图”,图2为“稻鱼鸭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2.影响“稻鱼鸭系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最主要自然条件是() A.植被B.水源 C.地形D.土壤 答案 B (2016·南京学测一模)2016年1月中旬,“新疆特色产品年货节”在淘宝启动。继红枣、葡萄干、核桃后,面粉、大米等农副产品也将“触网”。基于电子商务的产、销、购服务渗透到农村,有利于新疆农产品直接面向全国的消费者和市场。据此完成下题。 3.新疆发展农产品种植的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丰富B.土壤肥沃 C.光照充足D.市场广阔 答案 C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一. 重点、难点 1.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这是地理试题中常见的考点,大多是以材料分析或读图方式呈现,答题时要结合材料中提供的信息理清思路观点和结论,叙述力求符合图中提供的信息,又要符合地理学的基本原理,答题必须建立在对本题型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正确无误。 2.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 影响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和亚洲水稻生产的特点。 二具体内容 (一)农业生产活动 1. 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的生产活动。 2. 特点: (1)地域性。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同所致。 (2)季节性和周期性。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 3. 投入与产出: (1)投入: ①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地形、土壤等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投入。 ②生产资料:动植物、农具(提高生产效率)、化肥、农药(促进产出)等。 ③劳动力。 ④科学技术。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2)产出:农产品。 ①食用:粮食、果蔬、肉蛋等。 ②工业原料:棉花、皮毛等。 4. 农业生产对象:动、植物。 5. 农业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为 ①种植业:以植物为生产对象。 ②畜牧业:以动物为生产对象。 ③混合农业。 (2)按投入程度分为: ①粗放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度低。 ②密集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度高。 (3)按产品用途为分类: ①自给农业:以解决自己及家庭成员的食品供应为目的。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②商品农业:以销售产品为目的。主要分布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 (二)农业区位选择

1. 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地形:高度:平原适宜耕作业;山地适宜畜牧业。 坡度:大于25°不适合种植业。 ②气候:光照、热量(温差)、水分。 ③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④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 ①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 ③国家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干预手段。 ④劳动力:价格、素质 ⑤工业和农业协作:工业——机械化,土地价格。 ⑥生活习惯、历史因素:类型 ⑦“三废”、化肥、农药:产量及销售,如绿色生态农业 ⑧农业技术、科技 ⑨经过的城市与工业区:市场 2.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1)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 (2)自然条件可以利用、改造。 ①通过培育良种,改革耕作制度,扩大某种作物区位范围。 ②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但有一定限度(考虑经济技术、投入产出比、环境)。如:玻璃温室、喷灌、梯田等。 3.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为农业区位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 水稻种植业。 (1)分布的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及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条件: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种植。 ②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③单产高,可以缓解该地区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和土地压力。 ④有悠久种植历史,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3)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低。 2. 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2)区位条件: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 (3)放牧牲畜:牧牛:美国、阿根廷。养羊: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①分布:潘帕斯草原。 ②区位条件:a.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b.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c. 交通便利,距海港近。d. 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促进牧牛业发展。 ③发展牧牛业做的工作:a. 培育良种牛b.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c. 开辟水源d. 种植饲料。 ④与中国的比较: 相似:自然条件、地广人稀

(完整版)农业区位因素答题模板

农业工业区位因素、发展问题与解决措施答题模板农业区位因素答题模板 先列出所有区位因素:2.看材料提到哪些因素,3.看分值可以补充哪些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技术、劳动力、地价、政策、工农业基础、传统区位因素的写法: 气候:光照、热量、水分 ①热雨、热草、热季:光照、热量、降水充足; ②热沙: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温陆: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④温季、亚季:夏季雨热同期,水热丰富; ⑤温海:全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不适宜种粮,但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⑥地中海: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地形: ①位于冲积平原(冲积扇、三角洲、河谷),地形平坦,泥沙淤积、土壤肥沃; ②山地、丘陵地形,地形复杂(起伏大),农产品种类丰富(多样) 水源: ①气候湿润,河湖众多(河网稠密),水源充足 ②有河流流经(湖泊),有灌溉水源 ③有冰雪融水,有灌溉水源 市场: ①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②国内外市场广阔 ③工矿业发达,市场广阔 ④靠近长江三角洲(某个发达地区或城市),市场广阔 交通: ①有公路(铁路)通过,交通便利 ②临近海洋,有优良的港口,海运便利(对外交通便利) ③临近河流,河运便利 ④临近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公路、港口),交通便利 ⑤路网稠密,交通便利 ⑥位于河口与沿海地区,可以河海联运,交通便利 ⑦多条公路(铁路)交汇,交通便利 技术、传统: ①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历史),技术水平高 ②有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水平高 劳动力: ①人口众多,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工业区位因素答题模板 1.先列出所有区位因素: 2.看材料提到哪些因素, 3.看分值可以补充哪些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土地、水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资源(原料、能源)、市场、交通、技术、劳动力、地价、政策、工农业基础、传统、信息 区位因素的写法: 水资源: ①河湖众多(河网稠密),水源充足 ②有河流流经(湖泊),水源充足 ③有冰雪融水,水源充足 资源(原料、能源): ①有铁矿(油田、铜矿等),资源丰富 ②临近木材(甘蔗等其他原料)产区,原料充足 ③距离木材(甘蔗等其他原料)产区近,原料充足 ④有煤矿(火力发电站,水电站、核电站等),能源(电力)充足 市场: ①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②国内外市场广阔 ③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④靠近长江三角洲(某个发达地区或城市),市场广阔 交通: ①有公路(铁路)通过,交通便利 ②临近海洋,有优良的港口,海运便利(对外交通便利) ③临近河流,河运便利 ④临近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公路、港口),交通便利 ⑤路网稠密,交通便利 ⑥位于河口与沿海地区,可以河海联运,交通便利 ⑦多条公路(铁路)交汇,交通便利 技术、传统: ①有众多的科技人员,技术水平高 ②有科研机构(大学)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水平高 劳动力: ①人口众多,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②临近科研机构(大学),有众多高素质的人才 工农业基础: ①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②工业发展历史较久,工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善(产业联系较紧密); ③有工业园区(产业集聚),产业联系紧密,产业协作较好;信息通达度高。 信息: ①经济发达,信息发达(信息通达度高)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2.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冷藏与保鲜)、劳动力、地租、工业 (提供化肥、农药、工具) 二、区位分析的一般用语(一)自然因素 有利不利 气候 1、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 1、温度低,寒冷,热量条件差 2、降水少,气候干旱 2、气候类型,气候温暖湿润 3、光照条件好,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3、背风坡,降水少 4、降水丰富;迎风坡,降水多 4、气象灾害(旱涝、台风、寒潮等) 地形 1、地处X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1、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 2、地势高,热量条件差 2、多山地丘陵,利于林牧业、立体农业发展 3、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土壤 1、这里是X壤,土壤肥沃 1、土壤贫瘠 2、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2、土壤有机质多,肥沃 水源 1、水源充足 1、水源不足 2、河流稀少,水源不足 2、河流(湖泊)众多,水源足 3、 X河流经带来充足的水源 3、河流水量少,水源不足 4、高山积雪融水带来充足水源 环境(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 2、土地荒漠化严重 3、土地(次生)盐碱化严重 相关位置 1、以X城市为依托 1、距大城市远 2、距X城市近 2、距X工业区远 3、距X工业区近 3、距海远,地处陆,闭塞 4、地处X经济发达地区 5、沿海地区 经济 1、经济发达 1、经济落后 2、经济较发达 2、经济发展水平低 3、经济发展快 3、经济基础薄弱 4、经济基础雄厚 4、工农业生产不发达 5、工农业生产发达 基础设施 1、基础设施完善 1、基础设施落后 2、这里有X,基础设施好 2、基础设施差 交通 1、交通便利,有X交通 1、交通落后

工业农业交通商业文化区位选择

17.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①自然条件: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注:自然因素的改造: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另外,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②社会经济因素: A.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B。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即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小。在最适宜的地方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阿根廷5国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C.政策D.劳动力E.科技F.工业基础 8.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①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②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③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 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④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 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此,在现实的区位选择中,要首先 考虑其主导因素或具有明星优势的条件。 注: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原因是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 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 在逐渐加强;③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

工业、农业区位因素

工业、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活动

三、考点分析:在工农业生产活动区位中的行为因素大致可以分为投入要素、区域环境和交通因素。 1、投入要素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以及技术条件等。 ①土地要素一般以劳动对象参与农业经济活动和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不论它是以何种形态参与其中,它都具有自己 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如果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配合良好且距离城市比较远就有可能成为良好的农业生产基地;而土地要素在工业生产经济活动中则明显的表现为地租曲线和土地利用分化。 ②原材料因素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来影响工业的生产 区位布局。因此才有工业生产活动中的原料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工业布局。 ③能源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一个区位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靠大量消耗化 石燃料能源求生存的企业已经越来越不受人们的欢迎,只能搬迁到西部落后地区以及寻求新能源的开发。 ④资本;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行最强的要素,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性及其活跃,跨国公司的对外直 接投资迅速扩张,资本不断流向最具有创利机会。因而,地区资本的差异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区位选择,从而形成企业级产业区域分布的差异。 ⑤劳动力除了有空间差异及成本区别外还有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之分,在区域经济比较发展的地区一般劳动力的质量比 较高,但是成本也就相应的高,空间分布也不均匀,因此劳动力对区位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有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之分。

⑥技术和知识:“知识就是力量”作为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口号很具有代表性的说明了在知识大爆炸和信息高速更新的21世纪 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众多高校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的高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比如中国的中关村有清华等名校作为依托;美国的硅谷有斯坦福大学作为支撑;印度的班加罗尔亦是如此…… 2003年,全国研究与开发经费的2/3集中在1/4的省市,其中53.2%集中于北京、广东、江苏、上海和山东5省市。 2、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和政策环境 ①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对农业生产活动要求较高,要求要有良好光、温、水、热、以及肥沃土壤的良好 组合;而对工业生产,基于对生存环境的考虑,现代社会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来限制一些污染比较重的工业区位选择,在一定意义上说其影响力则在下降,但在现代经济活动越来越依赖知识创造与高科技劳动力,为了吸引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必须为其提供良好的居住于生活空间,尤其是高精密度与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生产与服务,都要求要有良好的环境质量。 ②市场环境;农业有自给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之分,自给农业对市场没有什么要求,但是商品谷物农业对市场的要求则很高, 它随时受到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有时还要有国家宏观的调控政策,因此作为商品谷物农业要有充分的市场意识。 而工业活动的市场性比农业活动更强更全面,敏感的市场意识有利于经营思路灵活,创业、创新意识增强,有利于培养创业者和企业高层管理者,从而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市场需求则往往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同区域的不同消费习惯会带来区域间需求结构的不同,从而布局不同的产业结构。而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能够从产品质量、价格、技术水平、生产效率、服务质量、创新能力等多个领域对企业进行刺激;当然,政府的市场管理职能也是影响工业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区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③产业环境;良好的产业关联有助于经济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农业需要种子、化肥等农业投入和机械维修、种植技术的支持, 工业都有自己的薄弱环节,如果能够在产业间进行取长补短,进行产业间的紧密合作,是信息互通有无,就能够很好的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 ④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行业的条件和约束,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 集聚活动的要素之一。但如果政策为了保护某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而制定了一系列限制企业进行投资的措施,则会形成产业分散和迁离。 3、交通因素对工农业区位的影响: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可见交通因素对一个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何等的重要,特别 是在我们西南地区更为突出。交通条件中有运费和运距两个要素,有些是原材料,有些是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因而交通的影响是形成原料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两种工业布局类型的两个重要因素。随着科技的日异月新,工业产品也逐步由以前的“重、大、厚、长”向“短、小、轻、薄”发展,但是对交通的速度就提出了挑战,以鲜花和电子芯片的运输最为典型。 四、分析举例:工业的集聚和分散 工业集聚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传统工业在生产投入、产出上的联系,二是新兴工业的集聚。工业集聚可以增强相互协作;接近用户,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提高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工业分散也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新建企业被迫迁出;二是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工业布局并非越集中越好,因为过分集中会引发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但过于分散又会使工业企业间协作难度加大,难以共用基础设施,从而使投资加大、运营费用增多,因此工业布局既要在较大地域内适当分散,又要在适宜的地 五、总结:从第二大点考点点击中不难看出,对工农业区位的选择及影响因素的考查力度逐年加大,分值越来越高,也体现出虽然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在下降,但其社会地位还是不能动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绿色产业的兴起也是企业发展所必要参考的参数,合理的分析、处理和运用自然资源,在保证社会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后续发展,“但留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在20世纪初期就提出来,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等等理论都时刻指引着我们科学的向前发展。 因此,高考的试题就围绕社会发展这一中心,联系自然、社会、经济、人为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来展开,对农业和工业的生产活动进行合理、科学、可持续发展布局以及其演化方向,最终是企业从单部门向多部门、从区域经济体向支柱产业到跨国公司的演化;能够分析某一区域的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经济发展趋势、市场条件、政府政策、后续发展空间潜力及其人力资源和技术条件等,就能把握大致的方向,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业布局。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教案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教案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及其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培养学生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为中国科技发展而读书的观点。 【重点难点】 1.重点:农业区位因素 2.难点:农业区位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城市周围农业区位。 【课前准备】 学生阅读【重要概念】,预习教材第48—50页完成【预习案】 【重要概念】 农业: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按劳动对象,农业分为种植业和畜牧业。按投入,农业分为密集农业和粗放农业。按产品用途,农业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农业的区位:影响农业土地利用的因素,包含两层意思: 1、指农业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 2、指农业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等要素的相互关系 农业区位的选择:实质上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主导区位因素:就是这个地域内有利的主要区位条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中国农业分布大致为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请问这些布局能交换吗? 板书课题: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请同学们整理【预习案】并向其他同学展示。 (指导学生合作探究案例一,案例二。通过问题一分析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通过问题二分析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通过问题三和问题四分析人类对自然条件的改造;通过问题五分析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案例一: 据北京电视台“第七日”报道,望京地区某街道两旁种的竹子几乎全都枯死了。记者实行了相关采访后了解到:竹子是常绿浅根植物,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温带竹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2~17℃,1月平均温度-2℃~4℃,年降水量700~1000mm;亚热带竹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5~20℃,1月平均温度4℃~8℃,年降水量1000~1500mm。竹的根系集中稠密,竹秆生长快,生长量大,蒸腾作用强,对土壤、水肥条件要求较高。土层深厚、肥沃湿润、富含有机质、呈酸性反应的土壤最适宜生长。由此看来,该地区的竹子死亡不是管理不善造成的。该地区街道两旁选择种竹子是由本地区主管部门领导决定,从我国南方地区(亚热带竹区)引种的。 表一:北京与南方地区气候资料比较表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工业基础,劳动力; 一。自然条件 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季风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为的影响极大.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水分: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2.地形: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水利化和机械化,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垂直化,多样化。 3.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土壤的肥沃程度也对农业的影响较大。例如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华北平原(钙质土)等地土壤肥沃,大豆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经济条件 1.市场:农业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市场的需求量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园艺业..乳蓄业等,由于其产品保鲜期较短,要求又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 3.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的影响.例如,我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这对我国的农业区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农业生产技术:优良品种的培育,机械化耕作,化肥的广泛使用及科学的灌溉技术,可使产量提高,生产成本降低,提高播种效率。农业保鲜技术的发展(冷藏/保鲜船/车) 5.工业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工业与农业是息息相关的。例如,我国的东北,是老工业基地,对于农业的发展就比较有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