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一、概述

谷子是我国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及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谷子脱壳称小米(粟米),米粒颜色有淡黄色、淡绿色、黑色、白色等。小米比一般米、面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铁,维生素B1可达大米的几倍,是其它杂粮所不能替代的

谷子原产于我国黄河流域。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用陶罐装有大量的谷子,证明在我国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谷子就已成为重要的种植作物。在四、五千年前原始甲骨文字里有关谷子的记载很多,这也充分说明,在我国古代,谷子时一种重要作物。

从现在保存的古农书和文献资料可以看到我国勤劳的人民在谷子生产方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如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时期,我国最早的的一部古农书《汜胜之书》提出了谷子的播种期要根据土壤墒情和物候期决定,以及谷子留种时要在田间选穗。同时,记载有“区田种粟”的抗旱播种方法。又如,公元六世纪,北魏时期一部杰出的农书《齐民要术》,对谷子栽培经验的总结,就占有很大篇幅。“该书提出谷田必须岁易”,种谷子不能重茬;谷子播种量必须根据播期的早晚、土壤肥瘦等条件考虑;提出“谷子要垄行整齐,间开苗,使苗不欺苗,幼苗才能长得快、长得好,垄要直,苗与苗要对齐,以便通风”,总结了种谷子要通风透光的经验;同时提出一套谷子穗选法留种技术,至今仍有现实意义。《齐民要术》记载的谷子品种就有86种之多。这充分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对谷子有着丰富的栽培选种经验。

全世界栽培谷子的主要产区是在亚洲东南部、非洲中部和中亚细亚等地。以中国、印度、俄国、巴基斯坦、马里和苏丹栽培谷子较多。二十年前,我国谷子栽培面积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各省区,约占全国谷子面积的90%以上。其中以华北最多,约占全国谷子面积的1/3以上,东北次之,约占全国谷子面积的1/4。以省份而言,辽、吉、黑、冀、晋、内蒙等省、区种植较多,一般约占该省粮食作物面积的10~15%。

谷子是我县重要的小杂粮,全区每年均有栽培,有些地方栽培的谷子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如坻坞贡米等。

近些年,谷子播种面积在逐渐减少,究其原因,一是谷子的产量较低,二是对土质的要求较严,尤其是谷子怕涝,喜欢岗地和地势较高的地块,再加上多年来农田中有机肥的施量太少或根本不施,而大量施用无机化学肥料,有机质含量越来越低,土壤团粒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耕层的板结程度也就越来越甚,因此也就越来越不利于谷子的生长和发育。其实,谷子并非天生就是低产作物,只要能按照谷子的生物学原理进行种植和管理,为它的生长和发育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条件,满足它的生活要求,就会获得理想的产量。

二、谷子的高产栽培技术

1、地块的选择。根据谷子的生活习性和对外界环境的要求,种植谷子应选择地势高燥、朝阳、旱能浇、涝能排、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块,前茬作物为小麦、大豆、玉米、高粱均可。谷子不宜重茬。连作一是病害严重,二是杂草多,三是大量消耗土壤中同一营养元素,造成歇地”,致使土壤养分失调。因此,必须进行合理轮作倒茬。谷子较为适宜的前茬

作物依次是:豆茬、马铃薯、甘薯、麦茬、玉米茬等。

谷子是比较耐旱的作物,其发芽要求的水分不多,吸水量达种子重量的26%就可发芽,在耕层土壤含水量达9~15%时,就可满足种子发芽对水分的需要。田间土壤持水量为50%,幼苗出土较快。谷子喜温暖,全生育期要求平均气温20℃左右,生育期的积温介于1600~3300℃(我县的温度条件基本能满足其需求);谷子发芽最适宜温度为24℃,20℃以上播后5~6天就可发芽出土。谷子亦喜光照,在光照的条件下,光合效率很高,但在光照减弱的情况下,光合生产率较玉米、高粱、大豆、等作物为低,因此,利用谷子与其他高杆作物间作时,一定要注意谷子不耐阴的特性。在幼苗期,光照充足,有利于行成壮苗。在穗分化前,缩短光照能加快幼穗分化速度,但使穗长、枝梗数和小穗数减少;延长光照,就能延长分化时间,增加枝梗数和小穗数。在穗分化后期,即花粉母细胞分化时,对光照强弱反应敏感。此时光弱就会影响花粉分化,降低花粉的受精能力,空壳率增加。在灌浆成熟期间,亦需要充足的光照条件,光照不足,子粒成熟不好,秕粒增加。农谚“淋出秕来,晒出米来”就是指这个时期说的。谷子为短日照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较长的黑暗和较短的光照交替条件,才能抽穗开花。谷子在拔节以前,每天日照时数在15小时以上,,则大多数品种不向生殖生长转化,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生育期延长;短于12小时,则缩短营养生长,迅速进入生殖生长,发育加快,提早抽穗。谷子对短日照反应,因品种而不同,一般春播品种较夏播品种反应敏感。在引种换种时,必须考虑品种的光照特性。实际上,光照与温度对谷子生育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低纬度地区品种引到高纬度地区或海拔低地区的品种引到海

拔高地区种植,由于日照延长、气温降低抽穗期延迟,相反,如果把北方品种引到南方或高山地区品种引到平原地区种植,则表现生长发育加快,生育期缩短,成熟提早。

谷子虽然具有耐瘠的特点,但土层深厚,养分充足,有利于获得高产。谷子一生对氮素营养需要量较大,氮肥不足,会造成植株矮小,叶窄而薄,色黄绿,光合效率低,穗小粒少,植株早衰,秕粒增多;氮肥充足,植株茎叶浓绿色,叶片功能期加长,光合作用增强。磷素能促进谷子生长发育,使谷子体内糖和蛋白质增多,并提高抗旱、抗寒能力,减少秕粒,增加千粒重促进早熟。磷素不足,使根系发育差,,叶片呈紫红色条斑,延迟成熟。钾素有促进糖类养分合成和转化的作用,促进养分向籽粒输送,增加籽粒重量促进谷子体内纤维素含量的增高,因而使茎秆强韧,,增强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谷子幼苗需钾较少,拔节后需钾较多。从拔节到抽穗前的一个月,钾素的吸收量占60%,以后吸收量较少。

除氮、磷、钾外,谷子还需要多种营养元素,但需要量甚微,土壤和农家肥中不缺,一般不需要施用。

2、精细整地和施肥春播谷地要做到秋季深耕,秋耕可以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保水能力;加深耕层,利于谷子根系下扎,使植株生长健壮,从而提高产量。秋深耕一般25cm以上,结合秋耕最好一次施入基肥。施肥深度在15~25厘米为宜。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2000公斤,尿素15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或过磷酸钙30公斤,钾肥10 公斤作基肥。或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同时再施用20~30公斤优质大三元复合肥作基肥.我国谷子产区多为旱地种植,春季整地要作好耙耱、浅犁、镇

压保墒工作,以保证谷子发芽出苗所需的水分。

没有经过秋冬耕作或未施肥的旱地谷田,春季要及早耕作。以土壤化冻后立即耕耙最好,耕深应浅于秋耕。经秋冬耕作的谷田也应在夜冻昼消时耙地以保持水分,冬春季[被屏蔽]也能减少水分损失。播前整地主要是平整土地,减少水分蒸发。经过秋冬耕作或早春耕的谷田,播前十天应进行浅层耕作。

夏播谷子同样要求深耕细靶,田里少坷垃。麦收后及时灭茬,抢时早播,足墒下种。整地时农家肥和化肥作基肥施入,用量同上。

3、选择高产优质谷子品种,做好播种前的种子处理。目前我国种植面积较大,易于被人们接受的谷子品种分为两大类,一是优质品种,如“乌米绿色谷子”、黑米谷子“黑选一号”、“沁州黄”(沁州黄小米)、“东方亮”(原名御米)、“隆化小米”、“泽州香”等;二是高产但品质一般的谷子品种,如“豫谷王”、“金香吨谷”、“北京巨丰园”、“世纪谷王”、“赤谷6号”、“晋谷22号”、“铁谷7号“、“粘谷1号”等

为提高播种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播种前一般要做好种子处理,首先,在谷子播种前应选种,可进行筛选或水选,剔除秕谷或杂质,留下饱满、整齐一致的种子供播种用。其次,播种前将种子晒2~3天,用水浸种24小时,以促进种子内部的新陈代谢作用、增强胚的生活力;第三要进行药剂拌种;防治病虫害,保证苗齐、苗壮;也可作种子包衣。种子包衣剂是将杀虫剂、杀菌剂、微量元素有效混合,加入色素,包于种子之上,种子包衣剂可有效防止作物的病虫危害,达到既防治病虫又供给微量元素的双重目的。注意,在搞药剂拌种时,一定要将拌好的种子堆闷4~6

小时,待种子表面的水分吸干后即可播种。

4、适时播种,精细播种。适期播种是保证谷子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县春播谷子适宜播种期为5月上旬~5月中旬,不宜过早播种。早播种虽然墒情较好,容易保苗,但早播的谷子拔节后幼穗分化发育常遇到气候持续干旱,雨季仍未到来,遭致“胎里旱”,以致穗小粒少。抽穗期需水最多,也常因雨季高峰还未到来,水分不足,穗子抽出困难,形成“卡脖旱”。谷子进入开花灌浆期却处于雨季高峰,光照不足,影响授粉、灌浆,籽粒不饱满,产生大量秕谷,降低产量。夏播谷子应在麦收后及时抢墒播种,以利于夏谷高产稳产。精细播种,(1)我县谷子播种方式有耧播、沟播。耧播是谷子主要播种方式;沟播在旱坡地上采用的较多,有的地方叫垄沟种植,或叫水平沟种植,优点是保肥、保水、保土。(2)播种量:春谷一般为11~15 kg/hm2左右,夏谷播量15kg/hm2。一般旱地每公顷留苗45.0-52.5万株,水浇地留苗45-90万株。实际上,我县谷子生产普遍存在“有钱买子,无钱买苗”的思想,怕干旱不保苗,播量普遍偏多,往往超过留苗数的五、六倍,使谷子出苗后密集,间苗稍不及时,就要影响幼苗生长,,容易造成苗荒减产。因此,要适当控制播量。(3).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对幼苗生长影响很大。因为谷子胚乳中储存的营养物质很少,如播种太深,出苗完,在出苗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谷苗生长细弱,甚至出不了土,降低出苗率,即使出苗,根茎也要伸得很长,延长出苗时间,增加病菌侵染机会。据测定,覆土厚10厘米的出苗率比3厘米的降低27.4%,晚出苗2~3天。

播种适宜深度为3~5厘米谷子粒小,原则上以浅播为好,浅播能使幼苗出土早,消耗营养少,有利于形成壮苗。在土壤水分多的地块,播种深度可以适当浅些,但在风大、旱情严重的地方,播种太浅,一则会造成种子被风刮跑,缺苗断垄,甚至毁地重种。二则因为土表缺水,会导致种子不能发芽或很少发芽。因此,播种深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5、播后镇压。谷子籽粒小,播种浅,而我县春季及夏初干旱多风,蒸发量大,播种层常水分不足。如果整地质量不好,土中有坷垃间隙,谷粒不能与土壤紧密接触,种子难以吸水发芽。为了促进种子快吸水,早发芽深扎根,出苗整齐,播后镇压是一项重要的保苗措施。土壤湿度较大,播后暂时不需要镇压外,一般要随播随镇压,耧播通常是随耧砘压。播种到出苗要根据土壤墒情镇压2~3次,以保墒提墒。有试验表明,干旱时砘压三遍比一遍的保苗率由52%提高到85%,10厘米处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10%。

6、合理施用种肥在谷子施肥上,种肥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谷子种子是禾谷类作物中最小的,胚乳储藏养分较少,春谷苗期土壤温度较低,肥料分解慢,幼根吸收能力较弱,如果及时供应速效养料,对促进幼苗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后期壮株都有重要的作用。

7、种植密度

(1)产量构成因子的分析谷子产量高低,决定于单位面积的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三个因素的乘积。在这三者关系中,单位面积的穗数,主

要是反应了群体的密植幅度;每穗粒数与粒重的乘积为每穗产量,反应了群体内个体生长发育状况。一般,在稀植的条件下,单株营养面积较大,植株得到充分的发育,因此,单株穗大,每穗粒数多和粒重大,单株产量高。但是单位面积由于群体数量小,没有充分利用光能、养分和水分,产量仍然不高;单位面积穗数不足成为影响产量的主要矛盾。但是,密度过大,虽然穗数增多,但单株穗小,也难于高产。

经过试验,植株密度较稀时,增加植株密度,由每亩3.33万株增加到6万株,穗数随着株数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也相应提高,但密度超过6万株后,再增加植株密度,密度与穗粒数、粒重的矛盾逐渐激化,穗重降低,穗粒数减少。因此,提高产量已不能从增加密度来实现,而必须在保证一定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和穗重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在一定条件下,单位面积的穗数,随着密度的增加成直线上升,而穗粒数随着植株密度的增加成直线下降(粒重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因素,它的变幅较小),只有在穗数、穗粒数达到一个和谐点的时候,单位面积的穗数与穗粒数的矛盾得到统一,产量才最高。

(2)、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就是根据谷子品种特性,在不同的发育时期,保持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使叶面积大小保持一个合适状态。实验表明,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我县中等旱地和水浇地,以每亩留苗2.5万~3万株为宜,在肥力较高的旱地,以亩留苗3万~3.5万株比较合适。

8、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谷子从出土到拔节前为苗期。苗期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在保证全苗的基础上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壮苗的长相是根系发育好,幼苗短粗茁壮,苗色深绿,全田一致,苗期管理的主要措施有:一是苗期镇压蹲苗。谷子出苗后,表土层被拱成松散装。在此期间,气温高,蒸发量大,容易出现地塇芽干现象,为了防止芽干死苗,一般要进行砘压提墒。砘压有两种做法,即黄芽砘和压青砘。黄芽砘即谷苗快出土时进行镇压,镇压能增加土壤紧密度,有利于土壤下层水分上升,帮助出苗,避免烧尖。压青砘是在谷苗2~3叶期进行,能有效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使谷苗茎基部变粗,促进谷子早扎根、快扎根,提高幼苗抗旱和吸肥能力,防止植株倒伏,起到蹲苗作用。二是防“灌耳”、“烧尖”小苗出土,若遇急雨,往往把泥浆灌入心叶,造成泥土於苗,叫“灌耳”。为了防止“灌耳”,根据地形,在谷地可挖几条排水沟,避免大雨存水於秧。低洼积水处要及时排水,破除板结。在土壤疏松、干旱、播种迟的地块,谷苗刚出土时,中午太阳猛晒,地温高,幼苗生长点易被灼伤烧尖,造成死苗,要防止“烧尖”,必须做好保墒工作,增加土壤水分,使土壤升温慢,同时做好镇压。三是补苗移栽。谷子出苗后发现断垄,可用温水浸泡或催芽的种子补播。如果谷苗长大仍有缺苗,需要移栽,以保证全苗。四是间苗和定苗早间苗防荒,对培育壮苗有很大作用。由于谷子播种量要比留苗数大很多,因此,苗一出土就拥挤,容易形成苗与草、苗与苗之间争肥、争水、争光的矛盾,又以争光的矛盾最严重,如不及时间苗,就要影响谷苗的生长,影响后期的生育,严重降低产量。谷子间苗早晚,对生长发育影响很大。“谷间寸,顶上粪”,说明谷子早间苗的良好效果。实践证明以

3~5片叶为谷子的最佳间苗时间,早间苗比晚间苗一般可增产10%以上。五是中耕除草苗期锄地兼有除草和松土两重作用,第一次中耕可结合间苗进行,要做到除草、松土、围苗相结合,以促进次生根的生长,防止因风晃动伤苗。

在谷子苗期中耕除草的同时,可结合化学药剂除草。效果较好的药剂是2,4-D丁脂,每亩可用72%的2,4-D丁脂30~40克,兑水20~25公斤进行喷雾,杀灭双子叶植物杂草,效果可达90%以上。如果谷莠草发生较重的田块,可用50%的扑灭津可湿性粉剂,每亩200~400克,在播种后出苗前喷雾处理土壤,杀灭谷莠草效果可达80%以上。

(2)、拔节抽穗期管理谷子拔节到抽穗是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攻壮株、促大穗。主要措施,一是清垄和追肥。清垄就是在谷子长到30厘米左右高时,彻底拔除杂草、弱、病虫苗,使谷苗生长整齐,苗脚清爽、通风透光。谷子拔节后生长发育较快,是需肥的重要时期,要进行追肥,追肥的最佳时期是拔节后至孕穗期,每亩用尿素10~15公斤。追肥时间过早或过迟,作用不大。追肥最好结合中耕进行,顺垄撒于行间,随即中耕培土,如浇水,先施肥再灌水,更能充分发挥肥效。二是中耕培土这时期的中耕培土大约要进行一、二次,第一次清垄后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培土;第二次在孕穗期结合追肥灌水进行,主要是浅锄,高培土,以促进根层数和根量的增多,增强吸收肥水的能力,防止后期倒伏,提高粒重,减少秕粒。中耕除草要做到“头遍浅,二遍深,三遍不伤根”。三是灌溉谷子总的需水特点是:前期需水少耐旱,中期需水多怕旱,后

期需水少怕涝。拔节到抽穗,土壤水分应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5~75%。因此,进入拔节期后,就应根据土壤水分情况考虑灌溉。在谷子孕穗期直到抽穗,对水分要求多,只要此时土壤稍有干旱,就要浇丰产水。

(3)、开花成熟期管理开花成熟期高产谷子的长相是“苗脚清爽,叶色黑绿,一绿到底,植株整齐,成熟时呈现绿叶黄谷穗,见叶不见穗”的丰产相,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攻籽粒,重点是防止叶片早衰,促进光合产物向穗部子粒转运和积累,减少秕粒,提高千粒重,保证及时成熟,具体措施:一是防旱、防涝在干旱高温条件下,水分不足会影响谷子的开花授粉,空壳增多。缺水时要轻浇,使地面保持湿润。灌浆期如遇干旱,即“夹秋旱”,将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和光合产物的运转,粒重降低,秕粒增多。有灌水条件的要进行轻浇或隔行浇,但不要大水漫灌。浇水时要注意天气变化,低温时不浇,以免降低地温,影响灌浆成熟;风天不浇,以防引起倒伏。谷子开花后,根系生活力逐渐减弱。这时最怕雨涝积水。雨后应及时排水,浅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有利于根系呼吸,促进灌浆成熟。二是防倒伏、防腾伤谷子进入灌浆期穗部逐渐加重,如根系发育不良,刮风下雨易引起倒伏,防止措施是选用抗倒伏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早间苗,蹲好苗,中耕高培土。腾伤又叫热伤,在平川地和窝风地容易发生,即谷子灌浆期茎叶骤然萎嫣,逐渐呈灰白色干枯状,有时还感染病害,造成严重减产。谷子生长愈旺盛的地块愈容易发生。腾伤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但都是在土壤水分多,田间温度高、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的条件下发生的。防止的有效措施是适当放宽行距,改善田间通透条件,高培土;天旱浇水在下午或晚上进行。在可能发生腾伤时,及时浅锄

散墒,促进根系呼吸。三是攻饱粒、防秕谷主要措施是实行合理轮作倒茬,选用抗倒、抗病品种,异地引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氮肥,并注意氮、磷、钾配合;谷子开花灌浆期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四是适期收获。

9、病虫害防治谷子病虫害防治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谷子的主要病害是谷瘟病、白发病、线虫病等。这三种病害以土传为主,采用合理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药剂拌种和田间喷药防治。谷瘟病可用20%的甲基托布津种药比0.4%的比例拌种;田间发病初期可用甲基托布津或春雷霉素喷雾、喷粉防治。谷子白发病可用代森锰锌按种药比0.3%的比例拌种。线虫病用铁灭克浸种或五氯硝基苯拌种后播种。主要虫害是地下虫、粘虫、谷跳甲。地下害虫以3911、辛硫磷等药剂拌种后播种或制成熟毒谷混合种谷播种,防治效果非常理想。粘虫及谷跳甲当田间达到防治指标时可用氯氰菊酯、氯氟菊酯、乐无虫等药剂喷雾防治。

三、谷子优良品种

1、乌米绿谷子谷色灰白,米色碧绿,米质优良,饭柔味香,回味悠长,为营养型、功能型、食疗型保健食品。蛋白质含量高达12.8%,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也远远高于普通小米的含量,属于丰富类型。蛋氨酸含量为300mg/100g,而大米为125mg/100g,小麦为15lmg/100g,维生素B1的含量超过小麦面粉23.9%,超过玉米面38.8%,铁的含量在5种粮食作物中居首位,同时还含有较多的人体可利用的有机硒,可食用纤维素是大米的5倍,可谓是一枝独秀。乌米绿谷子是我国科研单位从谷子种

质资源基因库中发掘出来的唯一绿色谷子品种,它的应市,弥补了我国谷子家族中没有绿色小米的空白,为人类保健防病,延年益寿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产品,已成为万众青昧的“绿色珍珠”。最近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现己被国家指定在某地区繁育,逐步推广。

乌米绿谷子株高140cm,茎粗1.0cm左右,分蘖3~4株,均能正常成熟,穗形棒状,出米率80%以上,生育期110~120d。秆强抗倒伏,高抗谷瘟病、玉米螟、黑穗病、抗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广,全国凡是能种谷子的地方都能够种植。

2、黑选一号黑米谷子品种“黑选一号”是天然黑色食品家庭的新成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本品由山西省农科院牛西午选育而成,平均株高130cm,穗长30cm。谷灰色,米淡黑色。出米率80%。春播135d,夏播110d。分蘖力强,叶片功能期长,根系发达,耐瘠薄,高产稳产,抗灾力强。食用口感好,米饭香,粘性强,油性大,无米渣,获1995年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合理密植,亩播量0.5~7.5kg,亩留苗1~2万株。亩产400kg左右。适宜在无霜期150d以上的地区种植。

3、沁州黄(沁州黄小米)

产地:中国山西沁县。

分布:主产地在沁县次村乡檀山、东庄、徐家庄等十几个行政村。

典故:沁州黄,原名“爬山糙”。相传300多年前,沁县檀山庙的和尚,垦荒种植一种叫“爬山糙”的谷种,经多年选育而成为现在的沁州黄。

此谷碾出的小米颗粒圆润,米色金黄油润,晶莹透亮,当地群众称之为金珠子。

特点:沁州黄栽培历史悠久,米粒蜡黄透明,食味郁香,是粟中珍品,素有“中国米王”之称。用其煮稀饭锅边不挂米粒,蒸闷干饭松软喷香,别有风味。

成份: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和山西农业大学化验测定:沁州黄小米含淀粉 57.55%,蛋白质10.12%,指肪4.22%(均高于大米、白面),比普通小米高1~2.5%;可溶性糖类的含量达1.6%,含1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7.653mg,营养极为丰富,是老幼、产妇最佳营养保健食品。

功效:据老中医临订使用证明,沁州黄小米为清凉性滋养强壮品,对于各种炎症、高血压、癌症均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

奖项:1919年在印度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1986年4月在石家庄举行的中国作物协会谷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全国83名谷子专家对来自全国的46个名优谷子品种进行鉴定,沁州黄被评为一级优质米,命名为全国最佳小米,并定为评定全国小米的标准种。1988年4月在河南洛阳全国赛米会上再次夺冠;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五届农业优质产品展销会上名列榜首;1992年获山西省贫困地区首届农副工矿土特产品展销会金奖;1993年获山西省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

4、东方亮(原名御米)

产地:中国山西广灵。

分布:主要分布在广灵县境内壶流两岸的城关、加斗、宜兴、蕉山、作町、平城诸平川乡镇及南村、玉洼、斗泉、梁庄丘陵乡镇。

特点:东方亮谷子,属中晚熟品种。谷粒有光泽呈浅黄色,米粒

深黄色。出米率82%左右。米粒均匀,米质好,粳性,香甜可口。

成份:东方亮谷子营养丰富,含粗蛋白11.55%,粗脂肪9.18%,赖氨酸占蛋白质的1.90%,碳水化合物为76.6%,食用纤维占0.1%,灰分 1.4%,并含有铁、磷等营养元素。

5、隆化小米

产地:中国山西翼城。

分布:主产区为地处海拔800-1500m的丘陵山区的隆化、甘泉、

桥上三个乡镇。

典故:相传尧王东渡时,在隆化一宿,贡膳以小米粥,尧王食后赞

不绝口,之后成为历代王朝的贡品,声誉久盛不衰。

特点:隆化小米色泽金黄,香味纯正,口感绵软,蒸、煮皆宜,以

小米粥为最佳。

成份:隆化小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钙、铁、磷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份和微量元素。

功效: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和孕妇产后迅速恢复的

功效,尤其适用于老人、小孩、产妇食用。

6、泽州香

产地:中国山西晋城。

分布:泽州黄主产于晋城市所辖郊区、陵川、沁水、阳城、高平等五县(市)的49个乡镇,品质最好的为陵川县西河府镇和晋城郊区大兴乡、铺头乡。典故:据史料记载,《康熙字典》的总裁官陈廷敬系泽州人,他将乡米进贡给康熙皇帝,康熙见米色金黄,食之香甜,即赐名泽州香并列为贡品。群众在交易中则称“泽州黄”。

特点:泽州香小米外观金黄圆润,饱满晶亮,蒸煮皆宜,粘软胶糊度适中,味道香甜可口。

该品种生育期120~135d,耐旱,喜肥,亩产250kg左右。

成份:据测定,含蛋白质10.67%,脂肪5.68%(高于普通米2.78个百分点),赖氨酸0.28%,胶粘度150mm,碱硝指数2.1级,与沁州黄相等。

浅谈谷子的种植技术

浅谈谷子的种植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谷物食品的增大,种植谷子成为农民增收的门路,现将谷子的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轮作倒茬 谷子不宜重茬,连作一是病害严重,二是杂草多,三是大量消耗土壤中同一营养要素,造成歇地”,致使土壤养分失调。因此,必须进行合理轮作倒茬。谷子较为适宜的前茬依次是:豆茬、马铃薯、甘薯、麦茬、玉米茬等。 2.精细整地 秋季深耕可以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保水能力;加深耕层,利于谷子根系下扎,使植株生长健壮,从而提高产量。秋深耕一般20cm以上,结合秋耕深最好一次施入基肥。我国谷子产区多为旱地种植。因此,春季整地要作好耙耱、浅犁、镇压保墒工作,才能保证谷子发芽出苗所需的水分。 3.施肥 基肥在播种前结合深耕整地一次施入,一般以农家肥为主,高产田以7.5—11.2万kg/hm2为宜,中产田2.2—6.0万kg/hm2。如将磷肥与农家肥混合沤制作基肥效果最好。谷田基肥以秋施或早春施入较好。 种肥在谷子生产中已作为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而广泛使用。氮肥做种肥,一般可增产10%左右,但用量不宜过多。以硫酸铵做种肥时,用量以37.5kg/hm2为宜,尿素以11.3—15 kg/hm2为宜。此外,农家肥和磷肥做种肥也有增产效果。 追肥增产作用最大的时期是抽穗前15—20天的孕穗阶段,一般以纯氮75kg/hm2左右为宜。氮肥较多时,分别在拔节始期追施座胎肥”,孕穗期追施攻粒肥”。在谷子生育后期,叶面喷施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也可以促进开花结实和籽粒灌浆。 4.播种 4.1选用良种与种子处理 近年来各地培养了一批优质高产新品种,其中大面积推广的有赤谷6号、晋谷22号、龙谷29号、铁谷7号、公谷63号、粘谷1号等品种。 谷子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有晒种、浸种、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等。药剂拌种可以防治黑穗病,地下害虫等。

谷子的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的高产栽培技术 1.1 地块的选择 根据谷子的生活习性和对外界环境的要求,种植谷子应选择地势高燥、朝阳、旱能浇、涝能排、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块。 谷子不宜重茬连作,连作一是病害严重,二是杂草多,三是大量消耗土壤中同一营养元素,造成歇地”,致使土壤养分失调。因此,必须进行合理轮作倒茬。谷子较为适宜的前茬作物依次是:豆茬、马铃薯、甘薯、麦茬、玉米茬等。异地换种时,要从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换种,丘陵山区气候复杂,换种距离应小些,一般在10~20公里之内,最远不超过50公里。通常是川地换用山区的种子,较热的地方换用较冷凉地区的种子。 谷子是比较耐旱的作物,其发芽要求的水分不多,吸水量达种子重量的26%就可发芽,在耕层土壤含水量达9~15%时,就可满足种子发芽对水分的需要。田间土壤持水量为50%,幼苗出土较快。谷子喜温暖,全生育期要求平均气温20℃左右,生育期的积温介于1600~3300℃(我套区的温度条件基本能满足其需求);谷子发芽最适宜温度为24℃,20℃以上播后5~6天就可发芽出土。谷子亦喜光照,在光照的条件下,光合效率很高,但在光照减弱的情况下,光合生产率较玉米、高粱、大豆、等作物为低,因此,利用谷子与其他高杆作物间作时,一定要注意谷子不耐阴的特性。在幼苗期,光照充足,有利于行成壮苗。在穗分化前,缩短光照能加快幼穗分化速度,但使穗长、枝梗数和小穗数减少;延长光照,就能延长分化时间,增加枝梗数和

小穗数。在穗分化后期,即花粉母细胞分化时,对光照强弱反应敏感。此时光弱就会影响花粉分化,降低花粉的受精能力,空壳率增加。在灌浆成熟期间,亦需要充足的光照条件,光照不足,子粒成熟不好,秕粒增加。农谚“淋出秕来,晒出米来”就是指这个时期说的。谷子为短日照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较长的黑暗和较短的光照交替条件,才能抽穗开花。谷子在拔节以前,每天日照时数在15小时以上,则大多数品种不向生殖生长转化,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生育期延长;短于12小时,则缩短营养生长,迅速进入生殖生长,发育加快,提早抽穗。谷子对短日照反应,因品种而不同,一般春播品种较夏播品种反应敏感。在引种换种时,必须考虑品种的光照特性。实际上,光照与温度对谷子生育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低纬度地区品种引到高纬度地区或海拔低地区的品种引到海高海拔地区种植,由于日照延长、气温降低抽穗期延迟,相反,如果把北方品种引到南方或高山地区品种引到平原地区种植,则表现生长发育加快,生育期缩短,成熟提早。谷子虽然具有耐瘠的特点,但土层深厚,养分充足,有利于获得高产。谷子一生对氮素营养需要量较大,氮肥不足,会造成植株矮小,叶窄而薄,色黄绿,光合效率低,穗小粒少,植株早衰,秕粒增多;氮肥充足,植株茎叶浓绿色,叶片功能期加长,光合作用增强。磷素能促进谷子生长发育,使谷子体内糖和蛋白质增多,并提高抗旱、抗寒能力,减少秕粒,增加千粒重促进早熟。磷素不足,使根系发育差,叶片呈紫红色条斑,延迟成熟。钾素有促进糖类养分合成和转化的作用,促进养分向籽粒输送,增加籽粒重量促进谷子体内纤维素含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的营养价值很高,而种植面积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一是谷子的产量较低,二是对土质的要求很严,尤其是谷子怕涝,喜欢岗地和较高的地块,再加上多年来农田中有机肥的施量太少或根本不施,而大量的施用无机化学肥料,有机质含量越来越低,土壤团粒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耕层的板结程度也就越来越甚,因此也就越来越不利于谷子的生长和发育。其实,谷子并非天生就是低产作物,只要能按照谷子的生物学原理进行种植和管理,为它的生长和发育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条件,满足它的生活要求,就会获得理想的产量。一要选择雨季不存水不易受涝的肥沃地块,最好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河淤土,前茬大豆、玉米、高粱均可。二要选用适于本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谷种,经过风选,除去杂质和不成实的籽粒,发芽率要接近100%。三是播种前将选好的谷种用赛力散、杀菌灵或盐水等彻底消毒,然后再用种子量0.3%的金满利拌种,阴干5小时即可播种。 播种时先将原拢开沟,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2000公斤,尿素15公斤,磷酸二铸10公斤或过磷酸钙30公斤,钾肥10公斤,然后合拢,垅顶平面宽度要保待15厘米。开播前在耙后梁上安装3个可调深浅的开沟器(铁筋或木根均可),间距6厘米,种沟深3厘米,播种箱的播种孔要正对着开沟器开出来的沟,进行等距3行条播。后面用平拉子覆土,将种子盖严即可,待表土稍平后用重磙子压实。 谷子出苗后,2.5叶-3叶期,要进行疏苗,并将行间苗全部拔掉。4叶-5叶期间苗定株,株距4.5厘米-6厘米,不可过密,二遍中耕松上后,用追肥锄或特制的小尖镐于3行苗的两个行间开沟,一可行间松土,二可为苗根培土,三可于沟内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或硝酸铂铵15公斤,追肥后立即整地覆土。6叶-8叶期、抽穗前和灌浆初期每亩每次各喷15克4倍液金满利、其它照常管理。这样种植栽培的谷子,根系发达,谷杆粗壮不倒,穗大而匀,籽粒饱满,砒粒极少。 1.种子处理。播种前2-3天,选择晴天中午将谷种均匀摊在地上晒种,播种前一天对种子进行"三洗一闷一拌"处理。即先用清水去秕籽,再用10%盐水漂去饱籽,然后用清水洗盐;将精选好的种子用种子量%的内吸磷类农药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同时用种子量%-%的瑞毒霉拌种防治白发病和黑穗病;拌种后堆闷6-12小时再播种。2.适时播种。陕北部播种适期为5月上旬,陕北南南及渭北播种适期为5月中旬。 3.精量播种。根据地力水平和生产条件,亩播种子-公斤,行距33-50厘米,株距6-10厘米。采用耧条播或机械条播。耧条播时,首先用犁开沟,在沟内施入农家肥500公手,尿素公斤,再用犁拌匀肥料,然后用耧条播。播种时在种子里搀入种子量3-4倍的毒谷,既可保证下种均匀,并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一、概述 谷子是我国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及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谷子脱壳称小米(粟米),米粒颜色有淡黄色、淡绿色、黑色、白色等。小米比一般米、面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铁,维生素B1可达大米的几倍,是其它杂粮所不能替代的 谷子原产于我国黄河流域。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用陶罐装有大量的谷子,证明在我国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谷子就已成为重要的种植作物。在四、五千年前原始甲骨文字里有关谷子的记载很多,这也充分说明,在我国古代,谷子时一种重要作物。 从现在保存的古农书和文献资料可以看到我国勤劳的人民在谷子生产方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如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时期,我国最早的的一部古农书《汜胜之书》提出了谷子的播种期要根据土壤墒情和物候期决定,以及谷子留种时要在田间选穗。同时,记载有“区田种粟”的抗旱播种方法。又如,公元六世纪,北魏时期一部杰出的农书《齐民要术》,对谷子栽培经验的总结,就占有很大篇幅。“该书提出谷田必须岁易”,种谷子不能重茬;谷子播种量必须根据播期的早晚、土壤肥瘦等条件考虑;提出“谷子要垄行整齐,间开苗,使苗不欺苗,幼苗才能长得快、长得好,垄要直,苗与苗要对齐,以便通风”,总结了种谷子要通风透光的经验;同时提出一套谷子穗选法留种技术,至今仍有现实意义。《齐民要术》记载的谷子品种就有86种之多。这充分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对谷子有着丰富的栽培选种经验。

全世界栽培谷子的主要产区是在亚洲东南部、非洲中部和中亚细亚等地。以中国、印度、俄国、巴基斯坦、马里和苏丹栽培谷子较多。二十年前,我国谷子栽培面积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各省区,约占全国谷子面积的90%以上。其中以华北最多,约占全国谷子面积的1/3以上,东北次之,约占全国谷子面积的1/4。以省份而言,辽、吉、黑、冀、晋、内蒙等省、区种植较多,一般约占该省粮食作物面积的10~15%。 谷子是我县重要的小杂粮,全区每年均有栽培,有些地方栽培的谷子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如坻坞贡米等。 近些年,谷子播种面积在逐渐减少,究其原因,一是谷子的产量较低,二是对土质的要求较严,尤其是谷子怕涝,喜欢岗地和地势较高的地块,再加上多年来农田中有机肥的施量太少或根本不施,而大量施用无机化学肥料,有机质含量越来越低,土壤团粒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耕层的板结程度也就越来越甚,因此也就越来越不利于谷子的生长和发育。其实,谷子并非天生就是低产作物,只要能按照谷子的生物学原理进行种植和管理,为它的生长和发育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条件,满足它的生活要求,就会获得理想的产量。 二、谷子的高产栽培技术 1、地块的选择。根据谷子的生活习性和对外界环境的要求,种植谷子应选择地势高燥、朝阳、旱能浇、涝能排、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块,前茬作物为小麦、大豆、玉米、高粱均可。谷子不宜重茬。连作一是病害严重,二是杂草多,三是大量消耗土壤中同一营养元素,造成歇地”,致使土壤养分失调。因此,必须进行合理轮作倒茬。谷子较为适宜的前茬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的营养价值很高,而种植面积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一是谷子的产量较低,二是对土质的要求很严,尤其是谷子怕涝,喜欢岗地和较高的地块,再加上多年来农田中有机肥的施量太少或根本不施,而大量的施用无机化学肥料,有机质含量越来越低,土壤团粒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耕层的板结程度也就越来越甚,因此也就越来越不利于谷子的生长和发育。其实,谷子并非天生就是低产作物,只要能按照谷子的生物学原理进行种植和管理,为它的生长和发育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条件,满足它的生活要求,就会获得理想的产量。一要选择雨季不存水不易受涝的肥沃地块,最好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河淤土,前茬大豆、玉米、高粱均可。二要选用适于本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谷种,经过风选,除去杂质和不成实的籽粒,发芽率要接近100%。三是播种前将选好的谷种用赛力散、杀菌灵或盐水等彻底消毒,然后再用种子量0.3%的金满利拌种,阴干5小时即可播种。 播种时先将原拢开沟,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2000公斤,尿素15公斤,磷酸二铸10公斤或过磷酸钙30公斤,钾肥10公斤,然后合拢,垅顶平面宽度要保待15厘米。开播前在耙后梁上安装3个可调深浅的开沟器(铁筋或木根均可),间距6厘米,种沟深3厘米,播种箱的播种孔要正对着开沟器开出来的沟,进行等距3行条播。后面用平拉子覆土,将种子盖严即可,待表土稍平后用重磙子压实。 谷子出苗后,2.5叶-3叶期,要进行疏苗,并将行间苗全部拔掉。4叶-5叶期间苗定株,株距4.5厘米-6厘米,不可过密,二遍中耕松上后,用追肥锄或特制的小尖镐于3行苗的两个行间开沟,一可行间松土,二可为苗根培土,三可于沟内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或硝酸铂铵15公斤,追肥后立即整地覆土。6叶-8叶期、抽穗前和灌浆初期每亩每次各喷15克4倍液金满利、其它照常管理。这样种植栽培的谷子,根系发达,谷杆粗壮不倒,穗大而匀,籽粒饱满,砒粒极少。 1.种子处理。播种前2-3天,选择晴天中午将谷种均匀摊在地上晒种,播种前一天对种子进行"三洗一闷一拌"处理。即先用清水去秕籽,再用10%盐水漂去饱籽,然后用清水洗盐;将精选好的种子用种子量0.1%的内吸磷类农药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同时用种子量0.2%-0.3%的瑞毒霉拌种防治白发病和黑穗病;拌种后堆闷6-12小时再播种。2.适时播种。陕北部播种适期为5月上旬,陕北南南及渭北播种适期为5月中旬。 3.精量播种。根据地力水平和生产条件,亩播种子0.3-0.4公斤,行距33-50厘米,株距6-10厘米。采用耧条播或机械条播。耧条播时,首先用犁开沟,在沟内施入农家肥500公手,尿素7.5公斤,再用犁拌匀肥料,然后用耧条播。播种时在种子里搀入种子量3-4倍的毒谷,既可保证下种均匀,并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4.播后镇压。陕北春季干旱多风,播种层水分不足,加之整地粗糙,土地较多,空隙较大,谷芽容易"悬死"。为使谷子早发芽,深扎根,出苗齐,应随种随镇压,一般播后到出苗前要镇压2-3次。 5.苗期管理。谷子刚出苗时,发现断条严重,可用温水浸泡种子,然后拌药闷种催芽,待胚芽突破种皮立即播种。谷苗略大,对缺株少的田块可利用

种植谷子的技术

种植谷子的技术 性喜高温,生育适温22~30度,海拔1000公尺以下均适合栽培,属于耐旱稳产作物。原产中国,在中国北方有较广泛的种植。[2] 谷子的分布情况 近年来,随着谷子育种工作者们对谷子的深入研究,在谷子新品种培育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不时有新的谷子品种出现;但谷子种质资 源匮乏,重复利用率高,使得谷子品种改良缓慢,优质、高产、稳 产的品种缺乏,大多品种选择具有区域性,难以大面积推广。广泛 栽培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和热带,中国黄河中上游为主要栽培区,其 他地区也有少量栽种。模式标本产于印度。 谷子的栽培技术 选地轮作 种谷子要选择土质疏松,地势平坦,黑土层较厚,排水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合理轮作,把谷种播在上茬没有种过谷子的地块上。地块选好后,要细整地,整好地。 适时早播 合理施肥 一是基肥,以农家肥为主,要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8000斤, 并与过磷酸钙混合作底肥,结合翻地或起垄时施入土中。二是种肥,一般亩施磷酸二铵10公斤,氮肥5公斤作种肥,可促谷苗早生快发,满足谷子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三是追肥,谷子苗高30—50公分时,距苗眼6公分左右,用锄头或镐开10公分深的沟,每亩均匀撒施氮 肥35公斤左右,然后埋土,深施提高利用率。 加强管理

一是早压苗,促进根系发育,在幼苗2—5片叶时,用木头磙子 压青苗1—2次,以利壮根。二是早间苗、定苗,“谷间寸,如上粪”,当苗高3公分时开始间苗,即拿上手就间苗,幼苗5—6公分 时进行定苗,草株留苗,拐子苗,不留死簇子。三是三铲三趟,细 铲细趟,搞好除草和松土,促进根系发育。四是合理灌水。“旱谷 涝豆”,谷子是比较耐旱作物,一般不用灌水,但在拔节孕穗和灌 浆期,如遇干旱,应急时灌水,并追施孕穗肥,促大穗,争粒数, 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五是防病治虫,生育期要及时防治粘虫、土蝗、玉米螟,干旱时注意防治红蜘蛛,后期多雨高湿,应及时防治 锈病。 适时收获 一般在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收获,为最佳期,收早了伤镰一把糠,降低产量,收晚了鸟弹或吃,风刮落粒,影响产量。 病虫害防治 1、防治地下害虫。 按种子重量2.5%应用种衣剂包衣,防治粟灰螟、粟凹胫跳甲、 金针虫、蝼蛄、地老虎、蛴螬。 2、防治蚜虫。 当田间蚜量达500头/百株时开始防治,用菊酯类药剂喷雾,或 用50%的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亩用药液量40~50公斤。 3、防治黏虫。 要掌握在3龄以下用药,当3龄幼虫20头/平方米时开始用药。用90%敌百虫晶体或20%氰戊菊酯乳油2500倍液喷雾。 (1)选地整地,施足底肥。以选择麦、豆等前茬为好,要求地面 平整、墒情好,覆膜播种前结合浅耕一次性施足底肥,每公顷施农 家肥45000~60000千克、尿素225~300千克、普通过磷酸钙 600~750千克。

张杂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张杂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唐利平高建梅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20期 [摘要] 从种植张杂谷子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除草剂的使用等方面的介绍了张杂谷子栽培技术。以指导涿鹿县的谷子生产。 [关键词] 涿鹿县;张杂谷子;栽培技术 谷子是“五谷”之首,有着几千年的种植历史。张家口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所长赵治海被誉为北方“袁隆平”,他育成的张杂谷子这一项目先后取得了13项科研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杂交谷子是“光温敏”两系杂交选育而成的,比常规谷子增产50%,最高亩产810kg,现在我国已推广50万亩,而且品质相当好,也能节水。目前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为“张杂3号”、“张杂5号”和“张杂8号”,我县种植主要以“张杂3号”为主。“张杂3号”生育期115d,适合积温2600℃以上春播地区推广应用,在涿鹿县大堡镇原来亩产150~200kg的地块种植杂交谷子一般亩产在250~450kg。成为我县旱作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我作为农技工作人员,总结出一套张杂系列谷子春播高产栽培技术: 一、种植张杂系列谷子必须倒茬、选地整地 种植张杂系列谷子忌连茬,应年年倒茬,以豆类、薯类和玉米等茬为好。杂交谷子增产潜力大,要充分发挥它的增产潜力,应选择地势高燥、通风透光、排水良好、易耕作和疏松肥沃的沙性土壤为好,整地时要求土地平整,上虚下实,田间无大土块和暗坷垃,无较大的残株、残茬。春季整地要做好耙耱、浅犁、镇压保墒工作。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3000~4000kg、磷酸二铵25~30kg,施肥深度15~25cm效果为佳。 二、种植张杂系列谷子必须做到适时播种 1.播期。5月上中旬播种,墒情、天气不好时要根据墒情、天气情况调整播期。 2.播量。精量播种,一般每亩播量0.5~0.7kg左右,不要盲目加大播量,以免间苗费工费力。 3.播种方式。可采取三种播种方式。一是耧播,用两腿耧播种;二是机播,用玉米播种机调整行距进行播种;三是撒播,先开沟,人工顺沟撒籽,然后覆土镇压。播种深度3~4cm,春季风大、干旱重时播种不宜过浅,视土壤墒情确定播种深度,播后及时镇压,使种子紧贴土壤,以利种子吸水发芽。播种过晚影响产量;播种偏早,开花期赶上雨季,易造成花粉破裂,影响授粉,秕粒较多,影响产量。播种时间最佳期是授粉错过雨季。

谷子品种介绍新

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 谷子品种 1、晋谷21号化控简化间苗谷子: 品种来源: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 该技术特点是选择晋谷21号优良品种,利用化学制剂处理部分谷种与正常谷种按一定比例混匀后播种,当幼苗长到两叶时,一部分幼苗渐渐自然死亡,留下部分幼苗正常生长,从而达到免间或少间苗的目的,能有效减少养分消耗,培育壮苗。具有省工节资、操作简便利于提高产量等特点。 操作要点及产量表现: 该技术要求整地质量要高,避免粗糙大坷垃地和特别干旱地使用。今年,我们示范推广谷子化控间苗技术1000亩,通过试验达到了预期目标,按每亩节省2-3个工,每工25元计,每亩节约工费50—75元,从阳曲县候村、泥屯试验示范情况看,正常亩产量可达到250—300公斤。 2、张杂谷3号国审品种 品种来源:河北张家口农科院 特征特性:生育期115天,单株有效分蘖0-2个,茎高122.4cm,茎粗0.63cm,穗长23.4cm,穗粗2.7cm,棍棒穗型。黄谷黄米,抗逆性较强,高抗谷锈病,谷瘟病,纹枯病,白发病,线虫病。抗旱、抗病、抗倒、适应性强,适应面广、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口性好。 产量表现:太原市清徐示范产量305公斤 3、张杂谷5号 品种来源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 特征特性生育期125天,单秆无蘖。成株茎高178.7cm,穗长32cm,穗粗2.0cm,棍棒穗型。单株粒重29.1g,千粒重3.1g,白谷黄米。表现抗逆性较强,高抗白发病,线虫病。抗旱、抗倒、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米质特优适口性好。 产量表现:太原市清徐示范亩产310公斤。 4、晋谷34号国审品种 品种来源:省农科院遗传所 一、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绿色,无分蘖,苗期生长整齐,长势强,茎秆粗壮坚韧,主茎高150cm,穗长30cm,穗型呈纺锤形,穗码松紧度适中,短刚毛,黄谷黄米,穗重19.1克,穗粒重16.1克,出谷率83.8%,千粒重3.2克。耐旱,抗倒,抗红叶病,高抗谷瘟病,后期不早衰,成熟时为绿叶黄谷穗,在太原地区生育期125天。 二、营养品质该品种品质优良,其小米营养丰富,米粒鲜黄,香味浓郁,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测中心测定,小米蛋白质含量为11.91%,脂肪含量5.30%,维生素B10.63mg/100g,直链淀粉15.62%,胶稠度132mm,

谷子栽培综述

经济作物学 综述 题目:谷子栽培 姓名: X X X 班级: 学号:

目录 ?概述 (3) 一、谷子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二、谷子生产概况与种植区划 1、谷子生产概况 2、谷子种植区划 三、谷子的起源与分类 ?谷子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4) 一、谷子的生育进程 二、谷子的生长发育 1、种子萌发与出苗 2、根的生长 3、分蘖 4、叶的生长 5、茎的生长 6、幼穗分化形成 7、抽穗开花与子粒形成 三、谷子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2、水分 3、光照 4、养分 5、土壤 ?谷子的产量形成与品质 (7) 一、谷子的产量形成 1、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2、叶面积动态变化 二、谷子的品质 1、营养品质与环境 2、小米的食味品质 ?谷子的栽培技术 (8) 一、轮作 二、土壤耕作

三、施肥 四、播种 1、种子处理 2、播种期及播种方式 五、田间管理 六、收获 概述 一、谷子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谷子(Setaria italica(L.)Beaur V.)属禾本科,黍族,狗尾草属,古称粟,是我国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因其耐旱、耐癖薄,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很好的抗旱作物;子实外壳坚实,能防湿、防热、防虫、不易霉变,可长期保存。去壳后称小米,含蛋白质11.7%,脂肪4.5%,碳水化合物72.8%,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钙、磷、铁及维生素A、B1、胡萝卜素等,小米还可以酿酒、制糖。 谷子是粮草兼用作物,粮、草比为1:1~3。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分析,谷草含粗蛋白质3.16%、粗脂肪1.35%、钙0.32%、磷0.14%,其饲料价值接近豆科牧草。谷糠是畜禽的精饲料。 二、谷子生产概况与种植区划 1、谷子生产概况 谷子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一带就大量种植,殷商时期已是人们的主食。谷子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主要产区是亚洲东南部,非洲中部和中亚等地,以印度、中国、尼日利亚、尼泊尔、俄罗斯、马里等国栽培较多。 据1996-2000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统计,全国谷子种植面积125万~152万hm2,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2%~1.4%;总产量213万~357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0.5%~0.7%;平均单产1604~2359kg/hm2。谷子主要分布在北方各省,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区)。 2、谷子种植区划 根据各地自然条件、耕作制度、种植方式,全国谷子产区划分为四个栽培区:(1)东北春谷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地处北纬40-4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