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庄子与阿Q

庄子与阿Q

庄子与阿Q(2007-03-12 23:21:34)标签:庄子 阿q 精神胜利法 独立人格 文化 赣江老马 分类:『赣江老马评论』

老子凭一已之力,预设“道”的存在,成为道家奠基人。庄子继续沿着老子开创的道路走下去,他通过讲述寓言,以妙趣横生、汪洋恣肆的文风,从人生论方面来说明“道”的高妙境界,这就开启了一条从人生论来演绎论证宇宙本体论的道路。陈鼓应说,“庄子哲学直接激发了魏晋玄学及禅宗的思辨。”确实,预设一个形而上的“道”,远不如从人生经验下手来得具体和容易使人产生共鸣。

庄子的本意是让人沉迷于神秘境界,以获得个体身心的彻底解放——逍遥游的理想,成就彻底反叛现存秩序的洒脱独立的人格。如何达到这种境界?李泽厚说:“庄子是通过‘心斋’‘坐忘’等等来泯物我,同死生、超利害、一寿夭,而不是通过主动选择和现实行动来取得个人独立的。”

所谓“心斋”就是保持内心虚静,不要欲求,只是顺乎自然,用自己的气感应自然的气。气是虚静的,要感应它,就要忘记一切。类似的,《齐物论》还提供了一种隐秘的方法——“吾丧我”,我丧失掉自我意识,才能进入与万物神游,臻于神化的境界。才能达到《养生主》中四时平安、处处顺利,悲哀和快乐都不能进入心中的地步。《大宗师》提出的“坐忘”论,忘记得更彻底:颜回忘记了仁义,忘记了礼乐。孔子觉得还不够,直到过了一些天,颜回忘记了肢体,忘记了聪明,才是与天地相通的坐忘境界。因此,在《庄子》中残疾者往往精神境界高,比如《德符充》中的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他们都是残疾者。

虽然追求至高境界是独立人格的体现,但庄子为实现人生理想的所提出的方法有很多的副作用。“心斋”“坐忘”极易变成退缩、回避、逃离、遁隐的生存方式。如此就会无视许多人生的挑战,回避许多创新的机会,至人圣人神人没做成,反而变成不敢面对现实并自欺欺人的人,最终为此付出生存的代价。

遗憾的是,历史的发展,没有开发庄子追求理想的独立人格,相反最终塑造的是由它的副作用积成的消极人格,成为国民性格和心理的劣根性——精神胜利法。张岱年说:“庄子的神秘境界,只是一种空虚的自我安慰和自我陶醉。”“心斋”本来是对神秘境界的追求的人生理想,堕落成为精神胜利法,背后潜在的思路就是庄子的人生论。

远在庄子门徒发挥其文章论旨前,从《庄子》的字里行间,已经透露出阿Q思想:“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天道》)”,“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天地》)”,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人间世》)”。这是无视客观存在来达到对痛苦的解脱,阿Q的“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是与其一脉相通的。

后来,庄子门徒对《庄子》的注解以魏晋时的向秀、郭象注本影响最大,常言说,大师之后,跳蚤继起。庄子的人生论于是更加被注本庸俗化、实用化、普及化。后世人大多通过郭注本来读《庄子》,郭注本把庄子回避社会,退隐自省的人生态度进一步发展为应付各种人生冲突的方法,即发展成了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

《逍遥游》中的大鹏与蜩、学鸠的寓言,庄子的褒贬态度是很明显的,但郭象却认为大鹏力大飞九万里,这是“大人者”的逍遥,蜩、学鸠体小力小,“抢榆枋而止”这是“小人者”的逍遥,并无高下之分。并说“苟知性命之固有,则虽死生穷达,千变万化,淡然自若而和理在身矣(《庄子·德充符注》)。”这与阿Q一贫如洗依然安贫乐道,乃至被抬去杀头,依然泰然自若(阿Q被抬上没有篷的车,有时却也泰然;他意思之间,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死到临头还在想唱哪出戏的心理没什么两样;又印证了中国人称死去为“仙去”的避讳,而有着种种避讳的精神胜利法与“仙法”是直系亲属。

庄子哲学中的“吾丧我”“坐忘”的人生观会引导出截然相反的两种人生态度: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与苟且偷生、自我陶醉。郭象《庄子》注本的思想和阿Q们的所作所为表面上放达死生,无可无不可,却决不是谭嗣同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谭嗣同学习了庄子的“道通为一”,结合佛学、儒学著《仁学》,其最后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而慷慨就义,也是对庄子人生观的中积极因素的注解。

但这只不过是凤毛鳞角,历史证明,庄子学说一旦充当主流文化的角色,就会演变成精神胜利法,成为大多数国民的性格。在当今社会,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把庄子学说囫囵吞下,就会消解现代人独立人格的主体意识,也就消解了组织的主体意识,使社会成为静止社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和活力。


当然,庄子学说中的一些修道养生的方法,经过历代考验不失为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方,从这个角度来说无疑是宝贝。可后世的精于养生的道家并不满意,葛洪说:至于庄子、其属文华,虽祖述黄老,宪章玄虚,但演其大旨,永无至言。或复齐生死为无异,以存活为徭役,以殂没为休息,其去神仙,已千万里矣!岂足耽玩哉?

精神胜利法在心理治疗和养生保健方面有某些好处,冯友兰在《贞元之际所著书》中推销精神胜利法,说:一人无缘无故打

我一嘴巴,如果(象庄子一样)把自己与万物一般看,我的心境就正如我看此人打别人一嘴巴,如此则我虽有怒,而不为怒所累。这与俄罗斯的名言“愤怒就犯错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如此,不能把精神胜利法奉为规晷,对所有事情都抱着无为的态度,否则就又成了阿Q。
文/赣江老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