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11-马哲课复习资料

2011-马哲课复习资料

2011-马哲课复习资料
2011-马哲课复习资料

这是老师给的复习提纲

复习说明:请同学们在按课件由始至终阅读的基础上,对绿色标题所包含的内容认真理解。考题类型是: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简答(每小题6分,共30分);四、材料分析题(共14分);论述(共1小题,14分)。除简答外,都是活题,因此请大家一定着重于辩证理解和应用。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一、简介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德,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律师家庭出身;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ederick Engels),1820-1895,德,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工厂主家庭出身。

二、阐述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的,并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此外:

狭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理解(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样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历史条件。时势发展:早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民开始孕育成长。美洲大陆的发现(哥伦布/1492年),为新兴资产阶级开拓了

新的活动场所,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的过程。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业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即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也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资本主义是一种比以往任何制度更能产生巨大生产力的制度。原始积累为建立机器大工业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财富,工场手工业的长时间发展,分工的日益发达和深化,为向大机器生产过渡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18世纪60年代后,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到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英国已成为第一个从工场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占优势的国家。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士、西班牙等到19世纪上半叶也都先后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

结果:一方面,以机器大生产和雇佣劳动制度代替了封建社会陈旧古老的生产方式,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推动了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在发展和激化,周期性地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就是这种矛盾的突出表现。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全国性生产过剩危机。

显示矛盾:

物质关系上: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阶级关系上:工人阶级(无产阶级)与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无产阶级:无欲则刚,身心俱无自由,不反抗难维持最低的生存极限。

机器大工业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的发展,不仅没有使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境遇得到改善,相反地,却使工人日益成为机器的附庸。工人不甘心这种境遇而开始自

发的、零散的反抗。

著名的反抗有:

1831 /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工人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

1838 英国宪章运动(10余年、全国性)

1844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我们都知道,什么是你们的贪欲:剥削穷人的最后一件衣裳,掏干他的心肝五脏!

结果:虽均以失败而告终,但积累了斗争实践,突显特定时代下先进革命理论工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客观上:如上述时代之要求;

主观上:马克思恩格斯富有创造精神的理论与实践。

1---革命实践:

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领,共产主义者同盟;

19世纪60年代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领,第一国际;

19世纪末期(恩晚年),恩格斯独自创领,第二国际。

2---理论继承与发展

//哲学:

乔·威·弗·黑格尔,1770-1831,德,辩证法(合理内核),客观唯心主义(绝对理念);

路·费尔巴哈,1804-1872,德,自然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

//经济:

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1723-1790)、大卫·李嘉图(1772-1823)主要观点及评价:价值是劳动创造,纯粹和永恒自然论,缺乏阶级矛盾分析,较

片面。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昂利·圣西门,1760-1825,法

沙尔·傅立叶,1772-1837,法

罗伯特·欧文,1771-1858,英

//自然科学:

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达尔文的进化论、细胞学说

在以上基础上,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后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列宁:“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创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强调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展的意义(达尔文进化论的相关印证观点)。

---前苏联//列宁主义: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由自由型进入垄断型(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此间,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军事和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东西方矛盾的焦点和帝国主义统治体系中的最薄弱环节(各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交织作用的结果)。在此情况下,列宁打破教条主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农民夺取了十月革命(1917-11-07)的胜利。

各理论主要历史作用:

·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

·邓小平理论:拨乱反正,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科学发展观: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谐社会。

总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无私可图,它只有解放全人

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其中彻底的科学性最为根本);

其次,这种品质是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列宁: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但又是十分艰巨的事业。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共产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一方面,树立崇高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另一方面,又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各个不同阶段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地投身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领会和把握的马克思主义。总之,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把握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崇高理想而奋斗。这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所要努力达到的目的。

第四节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一,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基本原理及精神实质;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

---反教条主义、反实用主义、反形式主义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P18:列宁:“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A)历史地,(B)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C)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5页)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的本领,自学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人类是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方法论。

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产生人类意识以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为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结为两大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总之,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在马克思以前,一些哲学家曾谈到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黑格尔:思维与存在是哲学的起点,这个起点构成哲学的全部意义。

费尔巴哈:神是否创造世界,即神对世界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精神对感性、一般或抽象对实在、类对个体的关系如何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属于人类认识和哲学上最重要又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整个哲学家史其实只在这个问题周围绕圈子。

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意识,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社会历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

回答世界本质是什么问题后,还必须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由此形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观点。

辩证法: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只有即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旧唯物主义哲学(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未科学解释物质。恩格斯//19世纪80年代: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20世纪初//全面而科学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哲学概括。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1,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2,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3,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物

质范畴的区别与联系);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

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运动:绝对性、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相对性、稳定性、有条件性。“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物质运动的连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返;

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物质运动无法脱离空间和时间,反

之亦反;具体物质的时空有限,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无限。具体物质、具体运动、具体时空决定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下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马克思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半截子唯物主义。自然:唯物;历史:唯心。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贯彻唯物于自然和历史始终。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

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

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四、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有根本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客观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类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人类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誉为天才之作):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选世界,而不是仅仅解释世界。

实践三基本特性: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物质性: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三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人——自然);

2,处理社会关系实践(人——人);

3,科学实验(人——自然/人)。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马克思: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人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存在物。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抽去社会性这一环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变成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严重失衡,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恩格斯:自然界对人的报复)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人-自然;人-人;人-意识)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改造自然、社会和人

自身)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同为剧中人和剧作者)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二、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同唯心主义的界限)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三层含义: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2,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直接—间接;内部—外部;本质—非本质;必然—偶然),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事物普遍联系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发展的起因:事物的相互联系导致事物之间相互作用,进而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的方向: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生事物之所以不可战胜:1,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更能适应新环境;2,在旧事物的母体中产生,汲取其精华而否弃其腐朽。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恩格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

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从内容上看: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二、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

1,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3,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属性和趋势。主要包含两个基本内容。

一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比如黑与白、成功与失败、真理与谬误等,都是无此也无彼的相互依存的具体表现。

二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即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比如人类历史既没有持久的和平,也没有永远的战争,战争与和平总是在不断地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的属性和趋势。

斗争性易于理解,简单地说就是你争我斗,应当指出的是,斗争是普遍存在的,但斗争的形式却有多种,不能将斗争狭隘理解成你死我活的火拼。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父母对孩子错误言行的纠正等也是一种客观的斗争。不同形式的斗争需要有不同的解决方式,比如敌我矛盾常使用较为激烈的方式;人民内部矛盾则使用较为温和的方式,如果仅用激烈的方式或仅用温和的方式去解决所有矛盾,就犯了机械主义的错误。

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对立。这主要指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斗争性则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任何矛盾统一体的存在都受着特定条件的限制,当特定的条件消失时,矛盾双方就丧失了同一性。同时,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同一性是暂时的。斗争性则既能受特定条件的限制,又能打破特定条件创造新的条件,在新的条件下斗争性依然存在。

(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统一。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认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的意义在于要求我们在分析和处理矛盾时应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对事物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一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三点:

(1)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形成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即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矛盾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孤立地发展。例如领导者越能做到民主,就越能集中到正确的意见。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比如孙子讲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说为了保存自己、发展自己,首先要吸取或利用对方有利于自身的要素。

(3)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即事物的发展方向不是任意的,而是向自己对立面的转化。比如人们常说乐极生悲、绝处逢生。

斗争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二点:

(1)斗争性引起矛盾双方的量变;

(2)斗争性引起事物的根本质变。

由上可知,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对事物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不能把事物发展看成是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孤立地起作用。

内因与外因

内因即内部矛盾,是指事物、系统内部所包含的诸要素的对立统一;外因即外部矛盾,是指一事物与他事物、一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内因与外因之间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第一位的原因.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作用

普遍性(共性、绝对性)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特殊性(个性、相对性)含义: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举例)

意义: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认识个别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及发展过程。因此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小结: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不同质的矛盾双方在相互同一前提下的相互斗争。斗争是绝对的、永恒的,同一是相对的、暂时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都无时不处于这种辩证的矛盾状态,旧的矛盾消失了,新的矛盾即刻就会产生,理解

这一点,我们就会以矛盾的眼光理性地认识世界,用矛盾的方法处理现实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我们的发展之路就契合了唯物辩证的客观规律,就能走得更宽。

三、质量互变规律

质: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和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辩证统一: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肯定因素: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基本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发展并最终质变为新事物;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规律:扬弃而致--更高阶段的“回复”,开放的周期性,导致事物发展方向: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意义: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

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

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概念辩证法):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照辩证法办事”,就能达于应事而变,顺势而为,做到运筹帷幄、高瞻远瞩。毛泽东: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矛盾分析法:中国古人:举一反三、执两用中、两点论、重点论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都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都蕴涵着矛盾分析法。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主要方法(依次层级):

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具体

辩证思维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路线:具体—抽象—具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不断实践和检验认识)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具体方法,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三、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

..........的联系。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无论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规律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人的意识活动受规律支配。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两者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客观一重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完全形式重复,

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主客观两重性、在一定条件可反复出现,但难具完全形式。

四、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作用(总之:能动性)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此应具体做到: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与此相联系:(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关键:主体选择不能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背道而驰。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

(一)实践——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经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中介:体能中介、智能中介。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有以下环节: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