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探究

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探究

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探究
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探究

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探究

姓名:刘兰芝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指导教师:李恩来

20080401

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探究

导师姓名:李恩来研究生姓名:刘兰芝(2005010010)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向:西方哲学与文化研究年级:2005级

中文摘要

现代社会中一个严重的问题是社会秩序与人心秩序失范,价值虚无化,人生无意义感。这个问题不仅发生在个体层面,而且也发生在民族、国家层面,其实质就是道德文化危机。因而,道德重塑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现代的道德哲学传统。康德的道德哲学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思想,它的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深刻的揭示了道德的本质特征,将人的道德价值和意义彰显出来,建立人的精神家园和意义世界。因此,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考察对现代社会问题的反思和解决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的启示意义。

本论文的论述核心是康德建立在理性人性观之上的道德哲学思想,论文以康德关于“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的定义为切入点,结合康德批判哲学体系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特别是康德的“理性批判”对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区分,和在将世界二元化和人自身二重化的基础上,在实践理性即道德领域证实了人的自由、自由意志、善良意志等内容来进行论述。文章从实践理性这一维度,全面梳理和论证了康德道德哲学的实质内容和逻辑进路,分析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证明康德的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目的是把传统的道德哲学建立在理性和自由的基础之上来重建人类道德的理想王国。此外,论文通过考察在现代和后现代的语境下,黑格尔、马克思、哈贝马斯对康德的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批判,了解康德道德哲学的困境,反思其原因,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的解决做出了有益的解释。

本文指出,康德及他的哲学思考处于启蒙时代的历史大背景下,反映了时代的主体精神,即理性主义。而康德把握的理性是人的理性而非神的理性,康德认为正是因为人的有限性及其对无限的完善性的追求与向往,人的理性才显示为自身划界而又自身超越的特征,表现为理性对经验的依赖而又超越,这是理性的超验性。康德把人类理性看作是不依赖于客观世界的绝对主体性和独立性的本原,并试图从理性中引申出客观世界的规律。此外,卢梭宣扬人的自由,使康德看到了人本身尊严和权利的信念就是新的形而上学的根基。卢梭启发了他:哲学不是别的,只是关于人的实践的知识。因此,人的内在本性即自由的理性(自由意志)作为道德的本体,就是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本质。康德认为,德性(道德)是从人之为人先天具有的自由中推导出来的,而人的先天的意志自由的自然延伸就引出了善良意志的概念,因为在实践理性领域,意志的自由与在道德律规定下的意志是同一意志。也就是说,意

志自由即意味着意志自律和善良意志,而这就是人类实践理性的本质。康德看来,人类理性本欲追求“物自体”,追求“目的”的实现,追求“意志自由”,这一切并非囿于经验的理论理性当中,而是在超验的实践理性领域,才能得以实现。康德的道德哲学正是以人的自由意志(自由理性)为依据,论证他的道德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三条道德律令:绝对命令(普遍立法)、“人是目的”、“意志自律”。而求证理性的自由是为了追求理性的终极目的即一种至高无上的善(至善)的价值,所以,这也就构成了康德道德的实质内容。自由与人的理性存在,人的尊严、权利、以及人的自由存在构成了康德道德哲学的主题。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论述本文选题的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是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的理论背景,对康德道德哲学的基础——人的理性本质的理论根据、理论内涵和意义的探讨;第三部分分析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本质内涵及核心原则,即康德区分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论证实践理性优于理论理性,并在实践理性领域证明了自由的实在性;第四部分探讨和分析康德道德哲学的核心观点和内容,即“善良意志”、“绝对命令”、“至善”;第五部分是关于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批判及其现代启示意义,分别论述了黑格尔、马克思、哈贝马斯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此外,从当代道德虚无主义、道德危机的反思的意义上论证康德道德哲学的现代启示意义;最后一部分为结语,本文作者在对康德的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研究中所获得的一些想法和启示。

文章采用了文献法、比较法、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

关键词:自由理性实践理性善良意志至善

A Study on Kant’s Rationalism Moral Philosophy

Tutor: Prof. Li Enlai

Author: Liu Lanzhi (2005010010)

Major: Marxism Philosophy

Specialty: Wester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Abstract: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s of modern society are the social system and the public morality which are out of order, show valueless and feel empty and purposeless .This crises happen not only in individual aspect but also in the nation and state aspect. The substance of that is the crises of morality .So for us, reconstructing a new morality to be an urgent request ,it request that we must research the tradition of modern moral philosophy, being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mong them, Kant’s rationalism moral philosophy deeply reveals the innate character, acclaims the morality value and the meaning of human being ,restructures the spirit and meaning world for human .Therefore, the critical research of Kant’s moral philosophy has a great theory and reality sense for us to reflect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modern society .

This paper focus on Kant’s moral philosophy which established basing on the rational view of human nature ,begins with Kant’s definition “human as the limited rational being”, combining Kant’s critical theory of traditional metaphysics , especially , Kant’s idea distinguishes between practical reason and theoretical reason. What’s more, it also bases on the dualistic world and duality of person, in the practical reason field or moral field, he verifies the freedom of human, free will, good will, etc. From the thought of practical reason, this paper tries to generally diaentangle and demonstrate the substance and logic thinking of Kant’s moral philosophy,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it .From thes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emerge: Kant’s rational moral philosophy is to ground the traditional morality on the reason and freedom , to restructure human’s moral “UTOPIA”. In addition, in modern and post-modern sens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ritical theory for Kant’s moral philosophy from Hegel, Marx, and Hebermas. So we understand the difficulties of Kant’s moral philosophy. Reflecting the reason, we hope for a valuable explanation and inspiration on solving the crises of moralit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Kant’s and his philosophy theory arise from the historic background of the Enlightenment, reflecting its dominant ideology: rationalism. Kant’s concept of “reason” is human’s reason, not god’s reason. According to Kant, just for the human’s limited and it’s aftering the unlimited purpose ,human’s reason show two contradiction aspects that distinguish itself and transcend itself ,expressing that the reason both depend on experience and transcend experience, that’s transcendental. Kant takes the human reason for absolutely principle and independent origin which don’t rely on objective world. He manage to extend the law of objective world from human reason .Besides that ,Rousseau’s view of human’s freedom cause Kant realizing that the foundation of new metaphysics are the dignity and the belief of right about human being. Rousseau

inspire him that philosophy is not about any others but just about the theory of man's practice .So, the essence of Kant's moral philosophy is that human’s innate character—free reason as the noumenon of morality . Kant said, moral is deduced from the human’s priori free and it is naturally extending to the concept of “good will”, because the free will and the will whic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ral law is the same one. In another word, free will is equal to autonomy and good will, that’s the nature of practical reason .In Kant’s opinion, human’s reason seeking for “things in themselves”, realize of “goals” and “free will”, all of this realize only in the field of transcendental or practical reason not in experience. On the basis of free will, Kant’s moral philosophy demonstrate its rationality, developed three moral laws, they are “categorical imperative”, and “Rational being as ends” and “autonomy of will.” And he demonstrate the free of reason just for seeking the ultimate goals which is one kind of highest value (supreme good ),therefore ,it constitutes the substance of Kant’s moral philosophy .freedom, human as rational being, human’s dignity, right and freely existence are the main theme of Kant’s moral philosophy.

This thesis consist of six parts, the first is introduction, which expounds the cause of issue selection, and the sense of this study. The second part is the analysis of Kant’s moral theory and it’s background, research the foundation of Kant’s moral philosophy ,it consist of the theoretical base ,theoretical substance and means of human’s rational nature .The third part is to analyze the fundamental and main principle of Kant’s moral philosophy, including Kant’s idea distinguishing between practical reason and theoretical reason, providing the practical reason precede the theoretical reason, providing the actuality of free in practical field. The fourth part is the main ideas in Kant’s moral philosophy, including “good will”, “categorical imperative”, and “the highest Good”. The fifth part investigate the critical theory about Kant’s rationalism moral philosophy and it’s inspiration to modern society, including discuss the critical theory from Hegel, Marx, Hebermas. What’s more, in the way of reflecting the nihilism of moral and criticism of morality in contemporary era, to demonstrate the enlightened significance of Kant’s rationalism moral philosophy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The last part is some ideas and inspiration which the writer arise from this studies and Kant’s rationalism moral philosophy.

The paper adopts documental method, comparative studies,historical studies and so on.

Keywords: Freedom Reason Practical Reason Good Will the highest Good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广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日期:

导师签名:日期:

引言

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正如日本学者安倍能成认为的那样,康德“在近代哲学上恰似一个处于贮水池地位的人。可以这样说,康德以前的哲学概皆流向康德,而康德以后的哲学又是从康德这里流出的”。[1]对于康德哲学的研究到当今已经相当深入,国内外都有许多优秀研究成果。在国内,自20世纪30年代起,康德的主要著作陆续的得到翻译出版,就研究成果来说,最早的以郑昕的《康德学述》为代表,贺麟等人也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及后来国内学者的研究都大多地以《纯粹理性批判》为主,康德哲学的重要性主要是在认识论上得到张扬。可以说,研究的重点主要是理论理性的问题,而在对于本体界,实践理性的重要问题的研究,则一直相当薄弱。在国外,可以说对于康德哲学的研究非常深入,而对于康德道德哲学基础的研究,总有意无意地将道德哲学放在经验的伦理学层面来理解,没有透彻地理解康德道德哲学中理性与自由的本体论意义。

在当代,由于西方近代理性主义自身存在的诸多的缺陷,因而受到了来自非理性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抨击,致使传统理性主义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然而当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突显的今天,西方社会总体上陷入人性和生活意义丧失的双重危机是其中最严重的。因此,拯救人性的总体危机,重建理性主义成为当今许多哲学家的共识。而所有这些努力都与康德哲学直接相关,因此,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研究直接影响了当代西方的哲学思想,这无疑向我们表明康德哲学的当代性。

现代社会问题的实质就是道德文化危机。因而,道德重塑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近代的道德哲学传统。康德的道德哲学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思想,它的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深刻的揭示了道德的本质特征,将人的道德价值和意义彰显出来,建立人的精神家园和意义世界。康德道德哲学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森严的自然法则的统治之下说明人类理性有没有不同于一般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与尊严的问题,即道德如何可能的问题。康德给出的答案就是“自由”或者“自由意志”,康德先是认为“自由”是可以先验的假定的,对于自由我们是不能证明的,但是在实践领域是有意义的。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确立了自由意志在人类道德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自由意志引向善良意志,确立了理性赋予人类的绝对道德价值。我认为康德以理性自律、以纯粹而严格的标准要求人类,要求人类超越本能之我趋近本体之我,要求人类通过基点的转换实现理性人格,而且提醒人类要时时警戒自己不可稍有懈怠,所有这一切都是康德留给人类的具有永恒价值的财富,正因为这样,他才影响了以后数百年的哲学思考,影响了整个人类的心灵和生活。

本文的理论创新在于,文章通过对康德哲学的理性概念、康德建立在理性人性观之上的道德哲学思想探析,以康德关于“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的定义为切入点,结合康德批判哲学体系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特别是康德的“理性批判”对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区分和在将世界二元化和人自身二重化的基础上,在实践理性即道德领域证实了人的自由、自由

意志、善良意志等内容进行论述,从实践理性这一维度,梳理和论证了康德道德哲学的实质内容和逻辑进路,分析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证明康德的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目的是把传统的道德哲学建立在理性和自由的基础之上来重建人类道德王国的理想。此外,论文通过考察在现代和后现代的语境下,黑格尔、马克思、哈贝马斯对康德的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批判,了解康德道德哲学的困境,反思其原因,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的解决做出了有益的解释。

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考察对现代社会问题的反思和解决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为社会转型期道德规范的定位与选择提供启示和指导。我国目前还未走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状态。由于客观上社会的变化仍在运行中,主观上人们的主体文化素质还存在一定差距,所以目前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的动荡和多重化选择之间的混乱,比较普遍地存在着道德价值的“失范”或盲目。康德道德哲学强调人的理性地位和道德价值的选择,必须是本于义务、本于职责,发自于对道德法则的敬重心。因此这种以义务、职责为本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可以为今天实现道德定位和选择的统一提供有益的方法论和价值取向。

第一章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基础——人的理性本质

康德的哲学,最终都归结为“人是什么?”这一问题,他的整个批判哲学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贯穿于其哲学体系的一条主线,乃是“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的人性观。康德用人的理性本体取代神的本体地位,实质就是通过理性把“人”确立为其哲学的中心,这一观点为他的道德哲学奠定了人性观的基础。因此,要探讨康德的道德哲学,我们必须了解他的人性观。此外,康德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在哲学史上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要对其做深入的探讨以便为在接下去关于康德道德哲学的本质及其内容的研究奠定基础,就要求对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理论和时代背景做深入的探究。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思想都有其直接或间接的来源,康德的道德哲学也不例外。我们把康德的道德哲学定义为理性主义的道德学说,理性主义作为西方哲学的一个传统观念,从思想史本身的发展看,寻求本质和普遍规律、逻辑规范的理性又构成了近代西方哲学和启蒙时代的主流精神,康德及他的哲学思考处于这样的启蒙时代的历史大背景下,反映了时代的主体精神,即理性主义。然而,康德所把握的理性又是如何的呢?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了解其在康德道德哲学中的意义非常重要。

一、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理论和时代背景

启蒙精神是近代西方哲学的根本精神。其主旨就是理性与自由。在启蒙运动中,它表现为人能够掌握一切观念,对人类不断进步的信念。人们坚信理性的力量,表现为对整个理性的乐观主义。在它看来理性不仅可以认识自然法则,造福于人类,而且自身就是自然法则的最高体现。因此,早期近代西方哲学主要是认识论问题,其理性主义特质一方面坚定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信心,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近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又更加坚定了人们对理性的信心,确立了理性的最高权威。因为学知识作为具有真理性的现实存在,科学的现实地位就是对理性自身的证明。

在近代西方哲学早期的发展中,它主要研究认识论问题,试图在哲学上证明科学知识的真理性,为科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家们却出现的明显的分歧,因而分为两派:经验论者主张一切知识源于经验,科学的真理性出自人对经验事实的归纳;唯理论者则认为感性经验是不可靠的,科学知识只能由理性自身演绎而出,其根据在理性之中。经验论与唯理论各持己见,开始了长期激烈的争论,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终于在休谟的怀疑论中走向了终结。因为,在休谟看来,虽然一切出自理性的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但是它与外在事物无关,知识只是局限在理性之内的主观知识,而以外在事物为对象的知识则以经验为依据,由于经验总存在个别性和偶然性,因而,它只能是或然的知识。因此,经验论与唯理论企图通过经验或理性来证明知识之真理性的理想便都破灭了。对科学的证明陷

入困境表明了近代理性主义的根本精神——理性至上陷入危机。

卢梭通过分析自然与文明之间的矛盾所发现了理性与自由之间存在的冲突,这也就揭示了启蒙精神的内在矛盾。启蒙运动表现出对理性乐观主义,卢梭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人类历史从自然状态进入文明状态在一定意义上的一种倒退,因为人在自然状态中原本是自由平等的,文明的进步却导致了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因而理性使人类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根本即自由。纠其根源,我们可以在近代西方哲学对理性概念的理解中找到原因。近代西方哲学所理解的理性实质是一种“科学理性”,属于抽象的、逻辑的、科学的认识形式,这就是康德说的“理论理性”。以“科学理性”为基础,近代西方哲学主张在一切领域用理性进行批判和考察,狭隘地强调理性就是自然的、普遍必然性的法则,因此它在促成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和推进了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同时,也把万物置于绝对的永恒性和普遍必然性的形式之下。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一切事物都受自然因果必然性的支配,根本没有人之自由的位置,这就引发了康德对自由问题的重新追问。

由此,我们认识到,康德哲学所面临的问题应该是近代西方哲学的面临的两大难题——理性的危机和自由的失落。对这两个问题康德通过他的“哥白尼革命”得到解决,对于前一个问题,康德通过对人的理性的批判,而区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一方面,限制理论理性的运用范围,保证科学知识、真理的基础;另一方面,以实践理性为基础论证了人的道德自由,进而,证明了人的自由的实在性。对于第二个问题康德更是通过将人类定义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证明人类理性在森严的自然法则统治之下自由的可能。而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是康德哲学的主旨,反映在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中,正是通过道德形而上学建构的道德世界,康德充分论证了以自由为核心,以理性本质为基础的人的价值与尊严。

二、康德理性概念的内涵及渊源

从思想史的发展看,寻求本质和普遍规律、逻辑规范的理性构成近代西方哲学和启蒙时代的主流精神。康德及他的哲学思考处于这样的启蒙时代的历史大背景下,反映了时代的主体精神,即理性主义。然而,康德所把握的理性与近代西方哲学的理性概念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近代西方哲学的理性概念具有明显的认识论倾向,而康德的理性概念,却是对莱布尼茨唯理主义哲学和休谟怀疑论的批判反思,与此同时他还吸取古希腊哲学家关于理性的最初思想,这就是逻各斯和奴斯两个概念。康德把人类理性看作是不依赖于客观世界的绝对主体性和独立性的本原,并试图从理性中引申出客观世界的规律。同时,力图将“人为自然立法”原则中包含的奴斯能动性与逻各斯规范性辩证的统一起来。此外康德还不可置疑的受到卢梭的影响,卢梭宣扬人的自由,使康德看到了人自身尊严和权利的信念就是新的形而上学的根基。卢梭启发了他:哲学不是别的,只是关于人的实践的知识。因此,人的内在本性,自由的理性(自由意志)作为道德的本体,就是康德道德理性的本质。

康德关于“理性”的概念源于古希腊哲学以来所开创的关于“理性”这一概念的基本思想内涵的继承与提升。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试图从自然中找出某种产生世界万物及其变化的根据,即“本原”或“始基”,如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阿那克西美尼的“气”。然而由于表达的感性局限性,无法完成始基或普遍性。赫拉克利特提出了“逻各斯”,它认为世界处于“变”之中,这种变不是盲目、被动的可塑性,而是能动的塑造或创造本身,它具有自身的规律、尺度或分寸。“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2]变的特点就在于它是自己运动的,而它之所以能自己运动,就在于他具有自身的规律和尺度,自己的自我定形的分寸,这就是所谓的“逻各斯”。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概念,正是在这种尺度、规律的含义上,最后演变成了“理性”的意义。它不是个人的东西,而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人人共有的东西,因此它的本性是“一”,是一种普遍性和统一性。后人逐步把逻各斯发展成了具有客观规范性的精神活动。而“奴斯”这个词最早是由阿那克萨哥拉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提出来的,认为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是种子的结合和分离的造成者,奴斯则是多种存在的结合和分离的造成者。奴斯最本质的特点是超越有限的、受束缚的、感性的事物面对无限目的和自由的追求,代表纯粹精神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奴斯是自身规定的活动性,它使理性的灵魂最终跳出感性束缚,是超感性世界的,因而是终极的、本能的动能,它是完成精神从自然物质中解脱出来的努力。“到了亚里士多德那里,奴斯是人的灵魂中最高级的一种即理性灵魂,理性灵魂最主要的特点是超越性。超越性在柏拉图那里就是自动性。在柏拉图看来凡是自己能动的就是奴斯。所以奴斯在古希腊是一种纯粹的理性灵魂,它能够全凭自己运动。”[3]

苏格拉底哲学从奴斯的原则出发,体现了超越感性的努力,借助辩证方法从感性经验和具体的事例中发展出普遍的原则,并认为人的理性是万物的尺度,因此开启了寻求普遍的逻各斯的逻辑进程。在他之后,柏拉图把理念当作最普遍的共相,理念也即逻各斯是普遍共相、抽象的实体、目的和善。理念是通过自我运动同时推动万物超感性世界努力的结果,即理性奴斯由自身的困惑、不安、自我否定而不断回忆、追求自己的结果,他把奴斯看作是个人灵魂中的理性部分,也是灵魂中唯一不朽的部分。通过心灵、奴斯的回忆,追求灵魂的超升,这样普遍的东西、共相才得以把握和实现。亚里士多德试图综合奴斯和逻各斯,他提出了“最高形式”的概念,它和柏拉图的理念是同一个词,其内有动力因,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把理念(形式)规定为活动性,是一个从潜能到现实的活动过程。活动性既是变化又保持自身同一,它是作为自身等同的变化而被设定为共相,是自己规定自己的活动,目的即“隐得来希”,它本身是最现实的东西,凡事莫不包含自身目的并实现其目的。目的概念是他对理性概念的具体而又全面的揭示和建构,理性是自己以自己为对象和追求目的的“思维的思维”,自己意识自身的自我意识是作为逻各斯和奴斯相统一的“目的因”,或包含目的因在内的“最高形式”,代表理性本原冲动的生命原则、能动性原则——奴斯,与代表理性先天客观规范的

逻辑原则合而为一了。

古希腊哲学初步揭示了理性概念的矛盾结构,奴斯代表理性本原性主体能动性的冲动,逻各斯代表理性客观制约的规范,两者构成理性功能的两种倾向和特征,它们构成近代西方哲学最基本的框架结构。然而,两种精神经过近代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两大流派各执一端的发展,都出现了自身的理论局限。传统的经验主义由于片面强调人的感性个体性与偶然性,导致了以休谟为代表的否定一切的怀疑论;而传统的理性主义则由于只坚持理性的规范性与必然性,最终走向了莱布尼茨的神学宿命论。

康德看出这种各执己见的极端之学会从不同方向对人的价值与尊严产生极大的贬抑。康德把人类理性看作是不依赖于客观世界的绝对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本原,并试图从理性中引申出客观世界的规律。同时,力图将“人为自然立法”原则中包含的奴斯能动性与逻各斯规范性辩证统一起来。如何使这两种成分——人的自由与尊严及其人的合规律性与必然性——趋于一致,即自由和必然的统一问题成了康德思想的主旨。因此他的哲学除致力于为作为自然一部分的人寻求自然的客观规律外,还为人类意志自由开辟活动余地。在康德看来,人类理性本欲追求“物自体”,追求“目的”的实现,追求“意志自由”。这就是说,理性的最后意图和最高目的应放在道德上。这一切并非囿于经验的理论理性当中,而是在超验的实践理性领域,才能得以实现。因而,康德的道德哲学正是以人的自由意志(自由理性)为依据,论证他的道德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三条道德律令:绝对命令(普遍立法)、“人是目的”、“意志自律”。而求证理性的自由是为了追求理性的终极目的即一种至高无上的善(至善)的价值,这也就构成了康德道德的实质内容。自由与人的理性存在,人的尊严、权利、以及人的自由存在构成了康德道德哲学的主题。

康德的第一批判——《纯粹理性批判》是其全部哲学著作中意义最为重大的,被誉为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的方向和进程。该书始终贯穿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此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做出判决和规定。本书中康德分清了理性和知性功能的界限,回答了休谟对理性的诘难,试图把人们从理性的危机中解救出来,为科学知识找到客观必然性的基础,并对唯理论和经验论进行综合统一。总体上,康德对理性的作这样的理解:其一,理性是人的推理能力,它是矛盾的、有限的运动。其二,理性是一种逻辑能力。理性通过个体选择的相互作用模型、通过实践和社会评价而进入对制度的表述。“理性是从全称命题或先验认识推导特称命题的能力。”[4]其三,康德追随亚里士多德,把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部分,理论理性不能认识超验的对象,因而对它们有“实践的知识”,即信念或信仰,这就为人类道德生活和幸福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至善”提供了前提。在康德看来,理性思维是不能避免矛盾的,它是辩证的,只能进展到实践理性批判的道德学说中理性才是自在的东西。

三、人的理性本质

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是康德哲学给予人的最积极的定义,人是天地间的立法者,他可以获取自然的真知,可以自由地设立理想并有能力让自由的理想在自然中实现,这是因为他有理性,是自由的主体。虽然他是有限者,但却始终朝向无限。

康德认为,人始终生活在两重世界中:一方面,人是感性的存在物,属于现象界,必须服从于自然世界的必然规律;另一方面,人又是理性的存在物,属于本体界,人可以超越现象世界的确定性和必然性,可以凭借自由意志自我主宰。感性的存在使人受制于生物存在的本能安排,成为现象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理性的存在使人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能够追求超验的世界,达到自由的境界。人之为人并不在于他是感性的存在物,人作为理性的存在,人能够摆脱自然本能的束缚而成为独立“人格”的主体,从而与动物本质地区别开,因此只有理性才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人的本质最终由理性来规定。

人和动物之所以不同,原因在于理性使得人不再被动的受制于苦乐欲求的驱使,而是服从普遍的道德原则。这样康德自然而然地把人的理性本质引向了超验的道德领域。在人的感性存在和理性存在中,康德认为最终是由理性来规定人的本质。因此,反对从人的自然本性或本能欲望中引申出人类行为的道德原则,反对那些自然主义的和功利主义的道德体系。在他看来,道德不仅是超自然的,而且是超功利的,道德出于理性的本质,标志着人的存在的自觉自律性。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指出,道德实践的领域里,人的理性拥有绝对的自由,它可以将道德律视为“绝对命令”,无条件地去身体力行,由此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实现人的最高本质。这里,康德把自由看作人的最高本质,表达了他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康德的道德学说整体上贯注的主调都是人,人应有的地位、人格尊严和目的。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人固然有追求感官刺激和物质满足的自然需要,但人力图从经验的确定性迈向道德的理想性,最终是要超越感性的束缚遵循“人是目的”的最高道德命令。康德的形而上学在康德哲学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理论,无论是“自然形而上学”,还是“道德形而上学”,其原理的建立都依赖于对人的理性的确认。由于具有先天的直观形式和知性范畴,人才能够为自然界立定认识的法则,才能获得“先天综合知识”;由于具有纯粹实践理性,人才能够给自己的意志和欲望订立道德法则,才能形成道德领域的“先天综合知识”。离开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康德的形而上学就会丧失自己的根基。

正是因为人的有限性及其对无限的完善性的追求与向往,人的理性才显示为自身划界而又自身超越的特征,表现为理性对经验的依赖而又超越,这是理性的超验性。康德认为,通过感性,我们获得了感觉材料,而知性是建构的,它使实证知识得以成立。理性是辩证的或超越的,它使我们了解到实证知识的局限性,必然去追求超出经验之外的存在即自在之物。但这不是理论理性所能胜任的。因此,我们必须迈向实践理性。只有依赖于实践理性,才能

使我们通向自在之物的领域,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所以康德说:“故我发现其为信仰留余地,则必须否定知识。”[5]康德这句话备受世人诟病,人们认为康德是从前门赶走了上帝,又从后门把上帝请回来,即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的过渡是一个大倒退。这样的解读使我们陷入了严重的误区。我们若是从康德批判哲学的完整体系出发来领会这句论断,似乎不难得出正确的理解。从启蒙思想出发,康德并不否定或拒绝知识的重要性,而是认为知识的进步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的解放具有极为重要意义,这是康德与18世纪其他启蒙思想家如狄尔泰等人立场相同之处。可是,康德的立场又有与他们不同之处。这是因为康德通过对理论理性的批判考察,认识到知识总是实证性的。尽管在经验领域、现象界,知识可以无限发展、无限进步,但是这种无限永远只能是“恶无限”。它永远不能达到“理性的理念”所提出的无限性的要求,因为,只要超出经验界,超出现象界,理论理性就无力企及。这是18世纪其他启蒙思想家不能达到的见识。

康德的“理性批判”学说阐明:对于理性理念的追求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要求,是人对自身价值和意义的肯定,这不是实证知识所能解决的。所以,康德说要否定知识,为信仰留余地。这里的“信仰”一词就其理念来说,也是一种善的价值,因此也应该得到肯定和尊重。总之,它是指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或精神情操。因此,“否定知识,为信仰留余地”这句话的正解应该是:对于人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实证知识是无能为力的,必须从理论理性上升到实践理性。正是实践理性打通了自然与人文的阻隔,实现了从知识到价值的转化、从知识主体到实践主体的转化。这种转化的重大意义就在于人的主体性的确立。

从18世纪的启蒙立场上看,康德并不认为社会的发展与人的解放可以唯一地依靠于知识的进步,康德更强调了人的道德进步与精神成长的重要意义。康德认为,理性的启蒙不仅仅是去认识自然、获得知识,更为重要的是理性要对自身启蒙,即也要批判地对待自身,从而发现知识的有限性,由此扩展到对人自身的意义及其在世界中的地位的领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康德的批判理性不同于一般的启蒙理性,康德的批判理性克服了启蒙理性的片面性与独断性,使18世纪的启蒙思想、启蒙精神得以完成。

第二章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本质——理性与自由

通过上一章的探讨,我们了解了康德理性概念的内涵,这一章的内容就要对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本质做一个研究。康德把握的理性是人的理性而非神的理性。人类理性本欲追求“物自体”,追求“目的”的实现,追求“意志自由”。这一切并非囿于经验的理论理性当中,只是在超验的实践理性领域,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康德也将人的理性从理论理性引向实践理性,将人的道德价值彰显出来。统观康德的哲学思想,康德从“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的人性观出发,表明人的内在本性即自由的理性(自由意志)作为道德的本体,这就是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本质。在康德看来,所谓理性,比通常所说的单纯的“理性知识”的含义要深广得多。理性就是使人所以为人的本质,这种理性,并不是无法则的,对人而言表现为本质的理性法则,它不是由外在的东西所赋予的而是由理性自身所规定的。这理性法则就是康德所说的道德法则,就是理性自律。因此关于他的道德哲学的本质,我们应从“自由的理性”或“理性自律”入手。关于康德道德哲学的本质——理性与自由,康德主要是通过如下观点展开的,这就是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的区分,实践理性优于理论理性以及基于这两点进一步论证的自由即理性的自律。

一、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

康德的整个批判哲学体系的任务就是对理性进行批判的考察。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考察了人的认识能力,指出它有一个不能超越的范围或界限。首先康德论证了一切科学知识究竟是如何可能的,即讨论这类的科学成立的条件。其次,他论证了像灵魂、自由、上帝等理念。总之,就是论证人的认识的本质、特征或可能性到底何在?康德认为,以前的唯理论的独断论哲学不明白人的认识界限、范围,而将上帝、灵魂、自由也划入认识范围,并作为认识对象。另一方面,经验派怀疑论哲学对人可能认识范围之内的科学真理加以怀疑和否定,这就从根本上取消了科学知识的可能。

对此,康德的解决办法是,区分经验的领域和超验的领域,将认识严格地限制在经验范围内。与此对应,康德将对象区分为“现象”和“物自体”,并认为人类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物自体,物自体作为本体不能作为认识的对象。因而,康德就将认识和实践做了明确的区分。在经验范围内是认识问题,在超验范围内是实践问题,主要是信仰和道德问题。然而,由于人类理性自身的倾向,常常用知性的范畴和感性的直观形式来对待哲学上的本体问题,误将本体(物自体)当作对象而出现先验的幻相,而这种先验的幻相又是不可避免的。

康德证明,当理性按照思辨的方式研究对象时,理性就会产生悖论。因而,理性只能从它的实践运用中去寻找本体。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从纯粹理性认识原理、对象、纯粹实践理性的辩证法、以及方法论角度详细论述了实践理性的本质及其内涵。康德首先区别

了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理性的理论性运用仅仅关涉到认识能力的对象,而且对理性的理论性运用方面所做的批判,从严格的意义上看,它只适用于纯粹的认识能力——理性的实践性运用则是另一回事,完全不同于它的理论性运用。理性在实践的运用过程中,它只与决定意志的原因有关,而一直作为一种能力既构造与观念相符合的对象,又决定人们去实现这些对象,并且无视机体力量的多或寡——它决定人们的原因性”。[6]

在康德看来,理论理性是不能避免矛盾的,它是辩证的,只能进展到实践理性批判的道德学说中理性才是自在的东西。理性的这两种不同运用,实质上也就是理性的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或者说是人的两种存在状态。在理性的经验运用中,人存在于与对象的关系中,理性通过它的超验概念与原理建立起一个经验的世界,因此,它使人成为这个世界的规定者、立法者,是这个世界的主体。在理性的实践运用中,理性则以自为的存在者身份出现。只有当理性自为地存在,它才是自由的,才是自由意志。人只有作为这种自由理性(自由意志)的存在者,人才是自由的,才保持为人。康德批判传统形而上学因混淆理性的两种运用而取消了理性的自为存在,因而人失去自由存在者的身份。

康德三大批判的理论根基建立在人的最高本质,即“人是人”这一理论本体之上。理性在康德的整个批判哲学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围绕着这一轴心而展开。康德力图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体现人的全部认识能力,这是一种先验的认识能力。康德把这种认识能力归结为人的心灵所具有的能力,这就是认识、情感、意志能力。在三大批判中,分别表述了他在这三方面的思考。康德在理论理性批判中,发现了认识能力的先天原则,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发现了意志能力的先天原则,在判断力批判中发现了审美能力的先天原则。而这种先天原则的基础正是在于人的最高本质即理性。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人的本质是以理论理性的形式展现的。而理论理性的形式说到底就是自我意识的先验统一性。康德把人看作是一个具有自发性的自我反思统一体,它在“我思”基础上进行自我意识,它就是纯粹统觉。它是一种理性思想本质,是理论理性的化身。康德把这种自我意识的先验统一性原理,看作为先验认识论的最高原理。这一原理不是别的,而是人的最高本质“人是人”的逻辑化先验化的表述。康德把理论理性看成是认识领域的本体,它之所以成为认识的最高原理,就在于它是一切认识的理性本体,是先验的东西,其本质就在于理性对理性自身的反思。在实践哲学中,人的最高本质是以实践理性的形式展现的。这种实践理性是为人的道德行为规定先天原则的理性。康德认为道德的来源,道德法则具有普遍的必然性、绝对有效性,是源于人的意志(实践理性)。康德强调人作为道德主体,人的意志就是实践理性,它是一种不依赖于任何经验而由自身就可以决定自己的意志能力,它是自律的又是自决的。因此,实践理性是理性者一切道德行为的动机,是产生道德律令的本源,是人的最高本质,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而在美学中,康德认为,人的最高本质以反思判断力的形式展现的。反思判断力是联结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必然与自由、真与善的桥梁。

二、实践理性优先

在从“理论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过渡的分析中,康德提出了实践理性的优先性。在《实践理性批判》的“辩证论”中,康德论证了实践理性的优先性。康德对于理论理性的批判认为未来的形而上学决不能在人类的认识领域中实现。但人类的理性本身却存在指向“物自体”的内在超越性的要求,而满足理性超越性要求的只能是人类的实践领域。在实践理性领域,人的理性主要是由于自由而生发出来的。实践理性就是理性的自由意志的功能,它是指按照理性自身的法则而自己决定自己行为的理性能力。因此,实践理性反映了康德哲学的根本问题“人是什么”的本体问题,以及康德哲学反映的对人的绝对尊严与权利及人的自由的价值的追求。康德把人的问题、人的道德问题放在其哲学的主导地位,认为人的本质(本体)应当从实践理性,即道德领域内加以探讨。实践理性的优先性的具体内涵在于:其一,本体高于现象。在康德看来,理论理性的对象只能是现象界,一旦人的认识超越现象界,去达到无限的本体界,误将本体当作对象而出现先验的幻相。然而,本体虽不可知,却可以为我们所信仰,人的道德本体可以通过实践理性得到实现。

其二,目的高于手段。康德指出人是意义的载体,在任何情况下把人当作目的,决不只是手段,理性存在物是以自己为目的而存在的。康德提出“人是目的”的命题,来自于他对人的理性本质的深刻思考和把握。康德认为,人是“双重性”的存在,一方面,人是感性的存在,属于现象界,为自然的本能所左右,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从而沦为感性欲望的工具和奴隶;另一方面,人又是理性的存在,属于本体界,能够摆脱自然欲望的束缚而成为独立“人格”的主体,从而与动物本质的区别开来。理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据。而人作为理性的存在物,他本身就是目的,并不只是供他者的意志利用的工具,正因为人是目的,他具有绝对的价值,进而言之,就人的价值来说,作为目的的理性高于感性,而人的理性本质,在康德那里便是超越感性经验,超自然的道德。因此,实践理性优于理论理性。因此,能达到人的道德本体的实践理性就必然“优于”理论理性。

其三,自由高于必然。康德把人两重化,为的是突出道德主体,认为作为实践主体(道德主体)的人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的最高境界。在理论理性领域,人作为现象,虽然为自然颁布规律,但仍然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而受制于自然的因果律,因而人的主体性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在实践理性领域,人作为道德的本体则充分的展现了人的独立性、能动性,因为人作为道德的本体是遵循着以意志自律为唯一内容的道德律行动。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论述了实践理性的本质及其内涵。在康德看来,纯粹理性自身就具有实践能力,而且先天的具有一种普遍法则,如果理性能够完全决定意志,那么人的行为就必定遵循这条准则而行动,从而使行动具有客观效力。这种对意志起决定作用的理性就是实践理性。这种实践理性生发出的是一种道德强制的力量,它使人们在每一行动中遵从一种先天的实践法则,并使这些法则接受纯粹意志的检验,使之接受理性自身的先天实践能力

的检验,而不管人们的避恶偏好;这种实践理性着意于规定意志,是理性的意志功能,是意志的实践能力,是意志自己规定自己的能力,是意志具有的按照对规律的意识、观念、或表象来行动的能力,也就是按照原则行动的能力。唯独有理性的东西才具有这种功能,才具有坚持原则的力量,这就是实践理性的本质之所在。它指向行为的规范,其目的是探求和实现人的意志自由所需要的东西。

康德还认为这种自己决定自己行动的理性力量不仅是一种道德实践能力,而且本质上是自由的,因而这种理性又是一种自由的理性,是一种自律的理性。这种意志的自律表现为理性的一种自我立法的能力,它构成纯粹理性的最高形式原则,即最高的道德法则。它独立于任何经验的条件,自己决定意志,并通过自律来决定意志去行动。它体现在人的意志自由中,并通过意志的自由表现出来。通过它,人可以摆脱经验性的存在,体现人之为人的本质,没有这种超验的理性做支撑,人就永远只是现象,是自然因果链上的一环。而建立在感性的经验世界上的理性体现出来的只是一种因果性的自然法则,是一种他律,它不能体现人的理性的自由的本质,更不能体现人的理性的实践能力。真正的实践理性应该是建立在自由法则的基础之上,体现人的自主自觉的意识和道德实践能力。这种意志的自觉体现在遵从道德法则上就是一种敬重心,体现于人的行为之中就是一种责任。

在康德看来,责任又是与善良意志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善良意志不是因为他期望的事物或所达到的预定的目标而善,而仅仅是由于意愿而善,是自身的善,是最高的善,是纯粹理性实践运用的产物。这种善良意志表现为一种定言命令,即道德命令,它直接决定人的行为,而不需一个另外的目的或意图作为条件,因而这种善良意志也就是自律意志,是一种自由意志。所以理性必须把自身看成是自己原则的创始人,摆脱一切外来影响,把自身看作是实践理性,看成是实现意志自由的实践着的理性。正是这种自律的理性为人的现实活动提供了一种实践的判断能力,它构成了人类行为的指针,每一个人都能够知道,必须做什么,必须知道什么。总之,康德以蕴含于人的理性本身的意志自由作为实践理性的基本原则,为人的实践行为提供了一个来自自身的理性依据。在康德那里,实践是与其他活动形式相区别的一种本质上自由的活动,是一切因为自由而可能的东西。自由是道德存在的前提条件,而这种自由又是通过实践理性对意志的规定而实现的。这种实践理性不是来自外在力量的强制,而是体现在人的活动、存在过程之中,“实践的规则始终是理性的一个产物,因为它指示出作为手段的行为,以达到作为目标的效果。”[7]在康德看来,唯一可以成为实践理性的对象的东西只有两种:善和恶。而实践理性的最终目的就是“至善”,实践理性的践行就表现在对至善的追求之中。它是通过意志而实现的意志必然的最高目的,体现着人自身的德性与幸福的统一,是实践理性推进和实现的最高目标,也是实践理性所要研究和完善的现实的生活原则和行动原则。“从实践角度规定这个观念,以及为我们的合理行为充分地制定准则,就是实践智慧的工作,而这种工作作为一门学问又是古人所说的哲学,古人用哲学这个词意指教导人们至善的概念是什么,并且教导人们达到至善的行为是什么”。[8]因而实践理性要探讨的

是如何实现人的内在价值,为人的道德存在提供理性依据,进而为人的现实活动提供行动指南。在康德看来,一切理性最终都要回归实践,而一切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才体现出它的圆满,因而唯有人类理性之实践功能才能真正体现人之为人、人不同一切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与尊严,并指向人的最后归宿,人类是为了更高的理想而生存,理性的使命就是实现这一理想,而不是幸福。

三、实践理性与自由

康德认为人始终是有限的理性存在,人既是自然的又是自由的,即人的二重性。一方面,人具有感性的一面,是感性世界中的一个现象,他的生老病死遵从自然的经验法则,在这种意义上,人与无生命的存在物及其动物并无两样;另一方面,人又是理性的,他具有服从和反抗自然法则的自由,为自己立法来规定人行为的方式。康德认为,人在自然界中受到自然的必然性支配,人只有在伦理世界中才是自由的。人类理性由于具有实践能力,能够超越自然本性的限制而遵从自身的法则,理性为自身立法属于自由的领域,理性自己立法,遵守自己的法则,体现了人的真正的价值与尊严。康德理性自立的道德法则以其鲜明的特点把我们引向一个全新的世界,即自由的理性世界。实践领域中的道德法则以理性能够直接决定意志这样一个事实指引出这个世界,并且还把这个世界的规律现实地展示给我们。因此我们说, 自由就是的康德伦理学的核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认为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可以说,康德的这一学说的思想史上的意义在于它使人在世界中的唯一优先地位得到确立。康德因此也明确自由在道德领域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意识到没有自由就没有道德。

(一)人的二重性及其在康德道德哲学中的意义

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标志着近代哲学精神的转变,康德的这一哲学革命是从对思辨理性的限制到实践理性的扩展,其具体的过渡是通过人的两重性实现的,最终又落在关于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这一基本观点上。

康德的哲学革命将世界两重化,即现象界和本体界,事物被理性的先天认识能力划分为向我们显现的一面与事物自身的一面。只有按照批判的思路,从这两个方面看待事物,我们才能一方面说明科学知识普遍必然性的先天根据,另一方面限制理论理性的无限扩展,为无条件的、自由的东西留有余地。康德通过世界的二重化,论证了人的两重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的本质,为人的道德自由提供基础。人有两重存在方式:他既是自然因果系列中的一环,又是有理性的存在。作为有限的自然存在,首先,他是自然万物之中的一种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因果链条上的一环,他受到自然法则的限制。然而,人又是

有理性的自由存在,就是说,人不仅是自然的,也是超越自然的。因为人具有理性,不只是作为认识能力的理论理性,而是高于认识能力的实践理性。正是这种实践理性的能力,使人能够自由地按照理性自身的法则规定自己的行动,使他有能力超越自然的界限而到达无限的自由境界。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把哲学问题归结为三个问题:(1)我能认识什么?(2)我应该做什么?(3)我可以期望什么?晚年他在《逻辑学讲义》又加上“人是什么?”。因此,康德关于人的两重性和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的观点应是康德哲学的基本观点。这是康德哲学从理性的批判转向道德哲学的关键之点。我们知道道德哲学以自由为其前提,而自由只有在人是两重存在的条件下才是可能的。假如人只是单纯的自然存在,那么人就仅仅生活在完全由必然的自然法则起作用的世界之中,没有选择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只有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即具有两重性时,我们才能把他想象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而且是自由的存在,能够超越自然的限制而依据理性的法则而行动,做出自己的选择。只有如此,人才具备“德性”,也才有道德价值。人类理性探讨人的“德行”,探讨人的道德价值,是为了确立人的本体意义和根据,道德因素和价值因素就隐含于人类理性的超越自然到达无限自由的追求中。

在康德看来,由理性所决定的“道德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原因在于理性使人不再被动地受制于苦乐欲求的驱使,而是服从于普遍的道德原则。在康德的哲学词语中,实践理性、自由意志、道德原则、责任义务,这些概念都是可以相通的。在他看来,道德不仅是超自然的,而且是超功利的。道德出于理性的本质,标志着人的存在的自律性。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固然有追求感官刺激和物质满足的本能需要,但人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超越感性的束缚而去服从“人是目的”这一最高的道德命令,人的存在是不能离开自由律和道德律的,而自由律和道德律又是由理性来支撑和保证的。简言之,人的落脚点不是在感性世界,而是在理性的力量之中。康德把人看成是双重的存在,作为感性存在追求的是欲望满足,作为理性的存在追求的是德行,感性“人”和动物一样,只具有相对的价值,而康德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力求追求价值的绝对性。

那么,人的价值的绝对性有从和而来呢?康德认为,作为理性存在物的“人”本身就是目的,他具有超出感性动物的绝对价值,而作为人的本质的理性,在康德那里便是超感性、超自然的道德。他认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认识了什么,也不在于享受到了什么,而在于做了什么。人们的善恶取决了道德法则,凡行为本身符合道德法则表现出的是一种评价善恶行为的价值标准。任何一个善恶行为都是具体的,如孝敬父母,遵守公德等,这种道德准则具有相对性。但康德强调的是具有绝对性的道德价值,因此,康德提出了普遍的道德律“绝对命令”和“善良意志”,这是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从此种意义上说,康德实践理性中的核心概念“绝对命令”、“善良意志”,道德律等都是从人性的二重性中引申出来的。最后,康德所设定的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至善”,也是为了解决人性两重性所构成的内在矛盾而提出的。康德指出,人是双重存在,作为感性存在追求的是欲望满足,作为理性的存

浅谈康德哲学中的理性秩序

浅谈康德哲学中的理性秩序 发表时间:2019-03-06T09:38:29.1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成昱良[导读] 摘要: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理性可以根据其功能分为理性理论和实践理论,人们可以运用理论理性的功能来提高认知能力,并借助实践理论的功能来实现内心的立意。武警警官学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213摘要: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理性可以根据其功能分为理性理论和实践理论,人们可以运用理论理性的功能来提高认知能力,并借助实践理论的功能来实现内心的立意。近些年来,我国在哲学理论方面的研究的深度不断增加,本文通过剖析康德哲学中的理性秩序来加深对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认知,进而加深对理性秩序的了解掌握程度。 关键词:康德哲学;理性秩序引言: 康德在研究理性问题时,按照其不同功能分为理性理论和实践理论,二者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理论理性偏于理论性,缺乏实践意义,主要功能在于帮助人们形成内心的价值观,而实践理性更侧重于指导人们的日常行为。由此可以推导出人类具有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一类人的行动由经验条件所决定,更偏向于自然的生命状态,其更适合从事于科学研究。而另一类人的行动不被经验性条件所决定,更偏向于自由的生命状态,其更适合从事于实践探索。 1 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含义 1.1 理论理性康德在探讨理论理性过程中,更注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他认为理论理性的人更侧重于自然化,将经验论作为行动的指南。在理论理性范畴中,经验理论者认为,认识的过程在于对自然本真和被动接受的直接反应,而坚持唯理论思想的人们认为,认识只有经过理性的加工才能具有作用,二者的矛盾在于未能将感性的认知与理性的法则相互结合起来,因此在长期的辩论中甚至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德国哲学家康德在研究相关理论中通过结合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理论,并对经验论和唯理论等内容进行批判整合,创造出了理论理性。 康德认为人们的理性认知是需要借助理论理性体系来表达出来的,而理论理性的具体功能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认知,因此可以说人们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是通过感性和知性共同作用而实现的。在理论理性观念下,现象是由人们的感性和知性共同组建的,其中包括对自然主体的表象状态的认知以及对自然法则的充分认识。在研究康德的理性理论中,首先需要充分借助人们身边空间和时间所提供的材料,并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整合认识,来建立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进而更好地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康德认为理论理性的认知内容存在于人们所处的经验世界,因此在探讨理论理性过程中,不可以将认知的对象超越经验世界的范畴。另一方面,康德先生认为人的感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自然必然因果关系的影响,甚至会受其支配,因此从这一层面讲康德先生对人们持有的理论理性思想持有批判态度,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无法正确地使用其理性来实现思维理论中的内容,这样会显得很笨拙。 1.2 实践理性针对康德先生在理论理性中的认知,他主张理论理性研究范围仅限于人们的感性层面,而这一层面的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更表现出自然的必然性,缺乏自由性,由此康德先生更深层次探讨了实践理性的内涵及功能。从某种意义上,实践理性更侧重于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在这一思想体系影响下,人们会为了自由而进行日常活动。在实践理论思想中,人们需要借助理性的具体实践意义来更好地把握生活中的物体,并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成为自由的主体,更好地实现自由。康德先生表明实践理性体系下,更偏向于纯粹理性意志方面的功能表现,因此人们在实践理性的支配下会自主决定自己的行动,并通过具体的行动来真正实践自由的内涵。康德先生在阐述实践理性内涵时,对自由的概念做了区分,一方面是先验的自由,而另一方面是实践的自由,二者的区分在于对自由实现过程的概念意义,先验的自由内涵更偏向于消极性,而实践的自由则在于展现自由的积极概念。通过对自由概念的深刻认知,并将康德先生的实践理性进行实践性的探索,能够更好的把握其实践的自由意义。康德先生在解释实践理性内涵时,将其自由的积极意义更好的表现在道德实践中,并通过结合人们的真实选择来明晰实践理性对人们的道德行为指向作用。 2 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区别哲学领域中一个重要思想在于理性,通俗的讲,理性是辨别人与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准之一。人们作为具有理性的生物,因此在日常活动中能够依靠理性来做出判断,而动物由于缺乏理性而无法实现更好的自我控制和表达。在对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界限进行区分前,首先要明确理性是建立在人们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并且人作为具有理性的生物,在活动中能够根据自己的目的来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同时可以借助理性的能力来实现自我的提升。因此,可以理解为人们的理性是决定其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环节中的理性可以称为理论理性。哲学家在对理论理性判断过程中,通常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科学的判断,另一类是利弊的判断,如果人们在对自然物进行判断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做出利弊判断和科学判断,这也就意味着其属于理性理论的信奉者。而如果另一类人在对自然物判断过程中依靠的不是经验性条件,而是超过经验性条件的东西,那么这一类人就偏向于实践理论。通过研究康德先生的理论秩序,能够更深层次的把握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范畴和界限,二者从根本上讲都偏向于人们的理性能力。但是理论理性更侧重于人们的认识论领域,而实践理论跟偏向于实践性领域,因此,对于人类的认知体系而言,理论理性的功能更侧重于对自然因果必然性的研究,而实践性理论的功能在于对自由因果必然性的探索。从这一层面上讲,康德先生的理论秩序在于对自然因果性和自由因果性之间的区分,二者既矛盾对立又紧密联系。但是就哲学的根本意义上来讲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功能都在于人们所给予的秩序,在这个秩序体系中二者所涉及的内容仅区别于现象界和本体界。通俗的来讲,坚持理论理性的人们更适合科学研究,其在现象界中表现为人为自然而立法,而坚持实践理性的人们更适合实践探索,其在本体界中的表现为人为自由而立法。 3 结束语 通过深入剖析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的区别,可以更深层次的领悟康德先生的理性秩序内涵,进而推动我国哲学领域的研究进度。近些年来,科技的进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通过探讨康德先生的理性秩序体系,能够更好地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更优质的发展进步。参考文献:

康德哲学

康德道德哲学教案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文化转型、社会变革的特殊时期,所引发的社会道德问题尤为突出,以至于在国内时常会掀起关于道德问题和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讨论焦点就是当代社会的道德滑坡,从搀扶摔倒老人到小悦悦事件都反映了这一现象。导致出现这些社会现象的原因是很多的。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当代的失落。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学者都有过深入研究。我想试着从西方道德哲学的视角去理解这一问题。 我们如何朝向一种善的生活?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在《尼可马科伦理学》中都有过大量的讨论,而且自古希腊哲学之后,可以说,这一问题成为了西方道德哲学核心命题之一。对于这个问题,我用最通俗的表达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 实际上,西方从建立资本主义一直到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历经了好几百年,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以来这种变化最为显著。促成这一重要转变的思想上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康德以及康德的道德哲学。因此,假如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也要经历这样一条发展道路的话,那么我想,我们应该可以从康德道德哲学中吸收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 当人们一提到康德,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行文晦涩难读、思想抽象难解,对于这一点,甚至连德国人都觉得头疼。但事实上,康德对他的学说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寻常百姓的意义是非常关注的。康德曾明确表示,早年由于受到卢梭的影响,他对哲学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认为他的学说应该对寻常百姓有用,否则的话,他的学问就没有什么价值了。所以在他的一生中所写的,包括三大批判在内的诸多著作里,他都是处处在为寻常百姓考虑他们的生存根据,立足于普通人的生活世界。 因此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通俗道德。从寻常老百姓那里去发现和寻找道德的先天原理。当然他形成的那些道德原理非常晦涩,但是他认为那些是对寻常百姓非常有用的,对寻常百姓的道德教育、对寻常百姓的日常交往以及对寻常百姓的道德素质提高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仅是通俗的道德是不够的,所以他将通俗道德提升到道德形而上学作为第二个层次,在通俗道德中寻找道德哲学的基础。为什么会有道德哲学呢?康德坚信在人性里面有一种形而上学的根基,由此形成的道德哲学原理体系就是道德形而上学。比道德形而上学更高的就是道德哲学中的第三个层次,就是要寻求道德形而上学的前提,对道德形而上学何以可能的批判,最终形成了他的第二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现将这三个层次分别讨论。 一,通俗道德 第一个层次是从通俗道德来看,康德认为讲道德首先应该从日常生活当中出发,人们最日常的道德生活就是议论别人。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行为是人们非常不喜欢的,但是康德却为这种不好的习惯辩护,他认为对这种行为不要单纯进行道德批评,而是应该客观冷静地去看待。通过这样一些喜欢议论人的现象,透露出人的一种克制不住的本性,就是人们喜欢用一种绝对的道德尺度去衡量别人。这种所谓的议论人的现象,恰好说明了人们心目中有一个绝对的道德标尺。康德根据这些生活现象发现了一个细节:就是人们总是会对别人做好事的动机提出苛刻的要求。据此康德发现了一个原则,即真正的道德行为应该是“为道德而道德,为义务而义务”,而不是为了任何其他感性的现实目的。康德从中提炼出了一些日常的道德规则,并且举了四个例子来加以证明。第一个例子就是“不要骗人”。一个人做生意,童叟无欺,这就是我们一般说的诚信。他的这种行为是值得赞扬的,但还不一定是值得敬重

浅析康德的道德哲学

浅析康德的道德哲学 【摘要】:康德通过寻找实践理性至上原则来看待道德和道德判断。他在道德自律的基础上,就道德与幸福、理性与自由、动机与效果等问题阐述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主要浅谈康德的道德哲学思想,希望通过分析能够对现实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关键词】:理性;善良意志;道德律 毫无疑问近两、三百年来,德意志民族的哲学天才所放射的光辉是无可比拟的。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他在德国哲学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康德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于对人性的探讨,并将他的伦理学体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主要理论成果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在人的认识能力方面的探讨,特别表现在为科学知识奠基的巨著《纯粹理性批判》。二、在人的欲望能力方面的探讨,代表作为研究人类道德原理及其基础自由意志的《实践理性批判》; 三、在人的情感能力方面的探讨,体现为美学和目的论的《判断力批判》。康德的一切哲学研究最终是为了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他的“三大批判”正是围绕着这一总问题而展开的哲学视野的全景。 一、理性与善良意志 卢梭是对康德的思想发展起了重要影响作用的人,卢梭的哲学思想是源本于人类学。他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它的自由。康德也继承了这种“自由”的观点,但是他对自由也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把整个哲学的基础都转移到‘自由’的概念上来了;自由成了一种‘自发性’或‘自律’,本身就具有普遍性,是道德性的内在先验原理”。当然,对于这种先天的道德原则的肯定并不表示康德完全否定感性世界中的人的欲望和幸福。他承认在理性原则之外还有感性的幸福,“人属于感觉世界;人的理性当然有一个无可否定的感性层面的使命,即照顾感性的关切,并且为今生的幸福起见,以及可能的话为来生的幸福起见,制定实践的准则,在这两点而言,它乃是一个有需求的存在者”。 虽然承认感性世界,但是康德的道德哲学的关注点还是理性。他把人看作理性行为者。他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最重要的是在于理性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建立自己的伦理学体系。他认为世界分为自然世界和道德世界的两个不同的范畴,其区别就在于在道德世界里理性能够为行为为提供行为准则,使每个人的行为不完全是顺从于个人欲望。因此康德指出人在拥有了自然能力之后,就需要理性能力来随时考虑自身的福与难。除此之外,理性还会被用于到一个更高的目的,那就是对纯粹的、绝无感性关切的理性进行判断,并使这种判断成为福祸判断的无上条件。 而这种理性的善恶评价又是源于什么呢?康德认为那就是“善良意志”,康德将道德的基础从传统观念的经验的外在对象转移到人的善良意志中来,从而建立

康德的道德哲学

.康德的道德哲学 Zwei Dinge erf Men das Gem u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 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u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 Beide darf ich nicht als in Dunkelheiten verh Ult, oder im u berschwenglichen, au? er meinem Gesichtskreise, suchen und blo? vermuten; ich sehe sie vor mir und verkn ipfe sie unmittelbar mit dem Bewu? tsein meiner Existenz. 翻译: 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思索它们,它们就越是以常新而弥增的惊叹和敬畏充实着心灵一一我头顶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我不应当把这两者当作隐藏在黑暗之中或者超 出我视域之外的东西来加以追寻并纯然地猜测它们;我在我的眼前就看到了它们,我把它们 与我的实存意识直接联系在一起。 康德道德哲学的几个基本特点: 1.康德道德哲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的? 2.康德道德哲学与中国道德哲学的比较: 内在修养与外在关切 以利益为主题的话语体系(功利主义与义务论都是如此) 3.康德道德哲学基本方法:先验的方法。 细节展开 什么样的问题是真正的善?康德对此下足功夫,做了义务论的新形式,只有出于义务的才是 真道德。为什么强调义务论才是真正的道德?中国道德哲学是自律,内在的修养最重要,康 德认为不可靠,主观的认为自己是圣人是不信的,康德从外在的关切出发,以利害为关键,与幸福联系在一起,很功利的,利益与道德不可兼得。以利益为主题的话语体系是康德的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德国人也讲教化,但不是自律,而是理性对自己的启蒙。康德从先验的方 法开始,自由是根基。自由和道德法则之间的关系,道德法则的存在理由是自由,自由是道 德法则的认识理由。 什么是“道德法则”?(谁给谁立法?) 1.理性给意志立法:实践理性 “按照法则的表象来行动的能力。” (自然之物“按照法则而运作”)。 2.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推理的能力:按照三段论推理与按照不矛盾律推理。行为的逻辑一贯性是道德的标准。 细节展开 理性給意志立法,不是单纯的某个人,心灵中有知情意,意涉及到道德问题。 Bergehr un gsverm?ge n.意欲 Wille 意志 Willku(点)r任意 动物按照法则行走,人按照法则表象,是因为人能意识到法则,这就是实践理性的能力。 推理的能力是现象界得以可能的根据,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都是推理的能力,实践理性从行 为的一贯性(不矛盾律)进行,这种逻辑的一贯性是道德。 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通俗的形而上学,将意志的“出于义务”的行为作为真正的道德行为分辨出来。 第二个层次:道德形而上学,把“出于义务”的动机归结为意志的先天形式法则,即绝对命令。 第三个层次:实践理性批判,揭示绝对命令作为意志的先天的普遍立法的原则(自律)是如

浅析康德思想中的道德准则和法则

浅析康德道德哲学及对现代的启示 摘要:在康德的道德哲学里,有着准则和法则两种范畴。康德认为,道德准则就是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具体行为息息相关的规范性原则,即一般的道德规范原则,它们只能“劝告”我们如何去做,但不能命令我们做什么;而道德法则却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对全体个体有效的原理,是人的道德生活的终极根据,它是我们必须遵从的。因此在道德法则与道德准则的关系中,法则是形式,而道德准则为具体的内容,道德法则为道德准则的实现提供根据。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发展速度非常快,然而在这些高速进步的背后却蕴藏着严重地焦虑:食品安全问题、腐败问题、文化发展问题、人们的心灵归宿问题、价值观异化问题等。所有这些都迫使我们去认真思考如何建立21世纪我们基本道德的问题,而康德的道德哲学思想在很多方面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价值观,道德准则,道德法则 一﹑康德的道德准则和道德法则 康德认为,“每一个人都必须承认,一条法则如果要在道德上生效,亦即作为一种责任的根据生效,它就必须具有绝对的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的保证就是康德所强调的与一切经验性的东西完全划清界限,剔除一切经验性的质料,即分清准则和法则。 因此,为了区分准则和法则,康德首先区分了主观与客观,以作为准则与法则的先行概念。所谓主观,指一个原理仅对主体之单个有效则为主观的,是准则,不具备普遍性;所谓客观,指一个原理对每个理性主体的意志都有效,则此原理即为客观的,是实践之法则,具有普遍有效性。康德认为主观的就是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仅对有限个体有效的原理,只能称之为准则,而不能叫做法则。准则就是一些具体的行为规范,对这些行为规范,我们应该遵守,因为它只是关涉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便,它们只能“劝告”我们如何去做,但不能命令我们做什么。与主观不同,客观的就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对全体个体有效的原理,康德将之命名为“法则”,相当于自然界里的客观规律,这个“法则”是人的道德生活的终极根据,对此我们不是应该遵守,而是必须遵从,因为其关涉的是我们人之为人的根本,这个法则以命令的方式告诉我们该做什么,对此我们不能反抗,不能反抗的理由是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是具有理性的存在者。后来康德进一步断言,不仅人应该遵从这样的法则,而且只要是理性存在者,无论其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都应无条件地遵从实践的法则。在这里,康德的逻辑是:理性本身具有实践性,而具有实践性的理性必定具备一些客观的规律性的原理,这些原理是理性内在具有的,而不是什么外在的东西赋予它的,或者说这是理性之为理性的原因。 由此可见,在康德的道德哲学里,有着道德准则和道德法则两种范畴。道德准则是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具体行为息息相关的规范性原则,即一般的道德规范原则,这些一般的道德规范原则虽然对我们的道德生活约束性不大,但它对于我们的道德生活并非毫无作用。然而,康德所寻求的不是一般性道德生活的可能性,因为这种道德生活随处可见,无需论证其可能与否,他所想要的是道德之可能的根据,这种根据是不能用一般性的道德来规范的。于是康德又找到另一个更高层面的原

康德哲学

康德哲学 参考书目: 1、《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2、《欧洲哲学通史》,冒从虎等,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Socrates to Sartre北大本科教材。 4、《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5、《判断力批判》,宗白华、韦卓民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6、《实践理性批判》,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其它的请自行参考。 目录 一、背景知识 (一)生平与著作 (二)康德思想发展的分期 (三)康德批判哲学的基本特征 二、康德的哲学思想 (一)康德问题的形成 (二)康德的批判哲学以及哥白尼革命 1、批判哲学的方法 2、先天识的本质 3、先天综合判断 4、康德的哥白尼革命 (三)心灵的结构 1、感性 2、知性 3、理性 (四)康德的实践理性哲学 1、道德知识的基础 2、道德与合理性

3、被定义为善良意志的善 4、绝对命令 5、道德设定 (五)美学 1、作为独立的愉悦的满意之美 2、作为普遍愉悦对象的美 3、美的对象的结构和目的 4、必然性 思考题 一、背景知识 (一)生平与著作 康德(Immanuel Kant)终身生活在东普鲁士(East Prussia)的一个小城市哥尼斯堡(K?nigsberg),他的父亲是个皮匠,而母亲是虔信派教徒(Pietist),这对康德的影响很大。1740年,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University of K?nigsberg),在大学里,他学了古典文学(Classics),哲学和物理学。当时的大学都受到Christian Wolff(1679-1754)的影响。伏尔夫既不是伟大的,也不是原创的哲学家,他的主要成就就是沿着莱布尼茨路线发展了一套综合的哲学体系。而康德的大学教授马丁·克努村(Martin Knutzen)正是处于莱布尼茨-伏尔夫体系(Wolff-Leibnizan)的影响下,因此康德的的大学教育不可避免地对人类理性在形而上学领域的重要性加以侧重。虽然Martin Knutzen影响了康德早期对大陆唯理论的认识,或者说使他的思想倾向于大陆唯理论。但是也正是克努村激发了康德对牛顿物理学的兴趣,这对康德后来发展其原创的批判性哲学起了重要作用。在大学毕业后,康德在贵族家庭担任了八年的家庭教师。1755年,他以《论火》一文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康德成为哥尼斯堡大学的编外讲师(Lecturer)。1770年,他被提升为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而这个职位曾由他的老师Knutzen担任。1797年,他辞去大学教学工作。1804年去世。

浅析康德的先验逻辑

浅析康德的先验逻辑 一、先验逻辑 在《总论》的学习中,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是有关先验的词语,例如“先验的”、“先天的”。要了解什么是先验逻辑,对于这几个词语的理解是相当重要的。“先天的”可以理解为所有一切先于经验的,它包含了超验的与经验的。“先验的”不仅是先于经验的,并且还要求考虑与经验知识有关的,运用于经验的。而在康德看来,一切知识都是经验知识,但是却并非来源于经验。所有的经验知识都包括了两个部分,即先天知识和后天的经验知识,因而就有了对后天经验知识能够进行“先天综合”的能力。而在先天知识的成分中,除了有先天的直观形式外,还有先天的知性范畴。而我们所说的先验逻辑,就是研究这种范畴的科学。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康德认为所有的人类科学知识都包含“人为自然立法”的成分,也就是人类通过先验逻辑的诸范畴为后天经验知识“立法”,充分的体现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康德的这种方式,使得人类的科学知识有了可依赖的客观性及普遍性,让人类追求知识的欲望不再是空中楼阁。 二、先验逻辑与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康德则称之为“普遍逻辑”,意思是“其逻辑原理对于所有的命题都是普遍适用的,无论这

个命题的内容是真是假,是否指向某个具体的经验对象。只要在形式上不矛盾,都能被这种逻辑认可”。而康德所说的“先验逻辑”,就是“有关真理的认识内容的逻辑”。当然,分清“形式逻辑”与“先验逻辑”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先验逻辑必须以形式逻辑为“线索”,也为此,康德建立了“知性在判断中的逻辑机能表”,即“量、质、关系、模态。形式逻辑处理的是先天分析命题,而先验逻辑处理的才是先天综合命题。 三、先验逻辑的地位 康德将形式逻辑奠基在先验逻辑的认识论基础之上,这是他的一个重要的贡献。但是,这一贡献又仅仅只是向古希腊逻辑思想发源的一个回复。古希腊逻辑思想在亚里士多德以前,都没有作为纯粹的形式逻辑思想从认识论和本体论中分化出来,而到了康德,他用“先天综合判断”的主体能动性活动上解释逻辑词系“是”,首次通过“能动连接”恢复“是”这个词作为联系词和作为最原本的的认识活动者两种语感的统一。 这位后世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胡塞尔则从另一个方向发展了康德的先验逻辑,即在现象学的“先验还原”的基础上,先讲范畴扩展到包括一切表象,构成一门“纯粹逻辑学”之后再用这种意义上的先验逻辑来为形式逻辑奠基。

哲学大师康德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 全名伊曼努尔·康德 出生 学派 / 流派康德主义、唯心主义 主要领域形而上学、伦理学、认识论 著名思想绝对命令、先验唯心主义、综合命题、本体 显示▼受影响于 显示▼施影响于

目录 [隐藏] ? 1 生平 ? 2 哲学思想综述 o 2.1 《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要义 ? 2.1.1 先验感性论 ? 2.1.2 先验逻辑论 ? 2.1.3 先验分析论 ? 2.1.4 先验辩证论 ? 2.1.5 先验方法论 ? 2.1.6 知识论要义与其他 o 2.2 《实践理性批判》的哲学要义 o 2.3 康德哲学的学说结论 ? 3 名言 ? 4 康德生前发表的著作 ? 5 康德著作的英文翻译 ?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链接 [

先验感性论主要是阐明,只有通过人的感性知识(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两大要素去整理自在之物(的表象即现象界)刺激感官的感觉材料,才能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同时,空间和时间也是数学知识的先天直观形式。 [编辑]先验逻辑论 先验逻辑论的阐明感性必须与知性结合,直观必须与思维结合,才能产生自然科学的知识,因而必须有一门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先验逻辑来探讨知性的结构及其运用于经验对象时的各种原理。先验逻辑立足于知识与对象的关系,即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思维形式,这标著辩证逻辑在近代的萌芽。 [编辑]先验分析论 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阐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学之所以可能的 根据和条件。在概念分析论中,通过对知性判断中的逻辑机能的分析。而先验分析论当中的原理分析论主要阐明了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于现象的法规。 [编辑]先验辩证论 先验辩证论(幻相的逻辑)主要阐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现象去认识的本体,由此产生的作为自然倾向的形而上学只不过是一些先验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康德在先验辩证论的导言之中指出,理性这种推广能力由于要从有条件者出发通过推论去认识无条件者。 [编辑]先验方法论 先验方法论首先阐明,纯粹理性的经验使用虽然有正确的使用法规(知性的先更原理),但其理论的(思辨的、先验的)懊用却没有法规可言,因而必须对其先验使用方法(从定义出发的独断论、从正反两方争辩并互相证伪怀疑论方法、还有假设和证明的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加以训练,确立一些“消极的”规则,以限制纯粹理性的扩充到可能经验之外的倾向,从而为建立一种有关经验的形而上学准备了方法论的原则。 [编辑]知识论要义与其他 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 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

康德哲学的价值问题

康德哲学的价值问题 温纯如/文 提 要:本文从人的最高本质“人本身”出发,来探讨康德哲学的价值问题。从价值理论看,康德哲学是以人的价值理念为核心来研究人的认知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理论系统。 关键词:康德哲学;价值;认知;道德;审美 一 关于康德哲学的价值来源问题。从康德三大批判来看,康德先验哲学是关于真、善、美的系统的统一体。康德力图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体现人的全部认识能力,这是一种先验的认识能力。康德把这种认识能力归结为人的心灵所具有,这就是认知能力、评价能力和意志能力。那么这种人的心灵能力怎样同他的哲学体系相对应呢?在《判断力批判》导言中,他把全部心灵能力分为: 1.知识的能力、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及欲望的能力;2.认知能力为知性、判断力及理性;3.先验的原理为:规律性、合目的性及最后目的; 4.应用为自然、艺术及自由。实际上,人的心灵三种能力在康德那里是通过哲学体系的三种学说体现的,一是理论哲学,二是实践哲学,三是美学。作为探寻人类认知先天规律性的理论哲学,它的应用对象就是自然界;作为达其最后目的的实践哲学,它应用于自由领域;作为探寻合目的性的美学,它应用于人类艺术之中。这样,康德由人的心灵先验能力出发,剖析出知、情、意,归结出真、善、美的先验哲学体系。 康德不是把他哲学价值的来源归结为经验和神,而是来源于“人”,来源于人的“心灵”。但这种人的“心灵”,不是自然的也不是经验的,而是理性的。理性心灵不是别的,就是人的理性本体,而它就是人的最高本质“人本身”或“人是人”。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实质问题,马克思在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指出德国理论所证明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德国理论是从坚决彻底废除宗教出发的,从而也归结为这样一条绝对命令:必须彻底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废除一切旧关系是关于人的解放问题,而人的解放是从宣布人本身就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出发的解放。马克思所讲的,正是由康德所开创的德国古典哲学理论的实质问题。 康德的三大批判理论根基就是建立在人的最高本质,即“人是人”(或“人本身”)这一理性本体之上。康德用人的理性本体,也就是人的最高本质来取代哲学中的神的最高本体地位,把属于人的东西归还于人,“人是人”占据着哲学中最高地位,实质上这是否定“神”本体在哲学中对人的压抑,这对人是一种莫大的解放。它为实现人的自由、尊严、平等和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一“人是人”理论也确立了人的价值来源,它也成为康德“三大批判”探索价值的依据。康德“三大批判”体现了人的真、善、美的价值,也就是认知的科学价值,伦理的道德价值和美学的审美价值诸方面。 康德哲学的价值理论是以先验论的形式表现的。康德认为他在理论理性批判中,发现了认知能力的先天原则,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发现了意志能力的先天原则,在判断力批判中发现了审美的先天原则。他在规定这三类知识的原则和范围中,创立了他的三大批判哲学理论体系。而康德认为这种先天原则的基础不在此处,正是在人的最高本质“人是人”那里。在康德看来,这种先

浅谈康德的意志自律理论

浅谈康德的意志自律理论 2002-11-21 09:16前言 这篇论文是我的毕业论文,我个人认为康德这些道德理论和观点对律师的自律执业具有指导意义。为此我把它整理出来,供律师朋友一起赏阅 要点: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在其先验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道德哲学,他把道德的纯洁和德性的尊严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详细阐述了自律和他律的区别,道德的独立性和自律性等学说。意志自律是康德伦理学中所特有的。康德的自律其实是一个道德规律,一个彻底善良的意志,也就是自由意志。康德还认为责任是先天的理性概念,它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源泉。 十八世纪下半叶,当以感性论为依据的利己主义伦理学风靡莱茵河西岸之时,我们已年逾花甲的“矮小的哲人”——康德,却在其先验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德性论伦理学。他把道德的纯洁和德性的尊严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之所以得以崇高和尊严并不是他获得了所追求的任何目的,满足了自己的任何的爱好,而是由于他的德性。德性是有限的实践理性所得到的最高的东西。康德在他的德性论伦理学中,系统地阐述了善与恶,责任与爱好,幸福与痛苦,意志自律与他律等重要道德问题。而道德的独立性和自律性的学说,又是康德伦理学中所特有的,意志自律性又是道德的最高原则。他说:“道德法则就不表示别的,只表示纯粹实践理性的自律,也即表示自由的自律,这种自律本身就是一切准则的形式方面的条件,一切准则唯有在这个条件下才能符合最高实践法则。”⑴准则只有在自律原则下,才被理性规定为与主观条件相符合的实践法则,服从这个道德法则,也就是服从真正的“自我”,道德活动也就是“自我”最纯粹的自律活动。自身作为最高实践法则的意志,把来自意志准则的一切都看作是一个自身普遍立法的意志所制作的,不以任何兴趣和关切为依据,因而它对命令的服从是无条件的,这就是意志自律。 一、“意志的自律是一切道德法则所依据的唯一原理,是与这些法则相符合的义务所依据的唯一原理。反之,任意选择一切的他律不但不是任何义务的基础,反而与义务原理,与意志的道德性,相互反对。”⑵ 康德认为,人是属于两个世界的。人作为感性存在者,他是“现象世界”即自然界的一部分,这种属性把人变成外在因果性的玩物,人受自然规律和感性欲望的支配,没有意志自由;但是作为有理性的存在者,他作为“自在之物”的智性世界即本体世界的一员,他却被赋予了自由,他可以超越感性世界,不受自然规律和感性欲望的支配,而按照理性自己规定的法则行动。这说明,人是道德法

康德批判哲学

康德的批判哲学 第一节康德哲学的概述 前批判时期 按照他的宇宙图示,宇宙中到处充满着精神和物质,但两者分布不同 离宇宙中心越近,引力越大,理性越弱;离宇宙中心越远,理性越强。地球处于太阳系中间的位置,所以在这个星球上的人类,拥有一定的理性,但没有完全、纯粹的理性。 康德在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经历的从唯理论到批判唯理论的转变。他接受了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教育,接受了唯理论把唯理论置于经验之前并且之上的位置的基本立场。 但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他接受了牛顿物理学,同时也意识到了经验论的重要性,并由此接受了经验论对唯理论和形而上学的批判。 正是休谟把他从独断论的梦中惊醒。 然而他没有选择经验主义,而是在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独辟蹊径,开辟了先验哲学的新途径。 以1770年发表的《论感性世界和知性世界的形式和原则》为标志,康德的思想进入了批判时期,他再文章中指出,不是外部对象,而是先验形式决定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他还做出了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分,物自体在认识之外,而现象则在认识之内,同时受到时空和知性概念的统摄。 哲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在发表演说后,康德沉默了十一年,在1781年发飙了《纯粹理性批判》。在他书第二版序言中,把这部书的意义概括为“哥白尼革命”。这场革命是为了解决哲学面临的危机。 在第一版序言中,他描述了这场革命。 在历史上,形而上学号称是一切科学的女王,但是时代变了,风尚遍了,形而上学在当代遭到轻蔑、谴责和遗弃。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怀疑论,尤其是近代的英国经验论。 康德之处,造成这场哲学危机的根源是:1)形而上学企图超越经验的企图是不合法的2)j 经验论对形而上学的怀疑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任然不能客服形而上学的独断论,因为独断论是纯理性的,而理性使用的原则既然超出了经验界限,也就不能用任何来自经验的试金石来对其进行检验了3)形而上学这门学问完全不受经验指导,而且完全依靠单纯概念,但是理性至今还没找到一个普遍的必然的原则和标准,人们按照自己的理性标准各行其是,纷争不断“它的做法不仅是在黑暗中摸索,而且是瞎摸。” 形而上学缺乏普遍性和必然性,表明了它缺乏科学性,由此不能像科学那样取得共识不断进步。 形而上学如何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呢? 看看数学和物理学是如何走上康庄大道的吧 数学 以前人们死死地盯着图形在图形中辨认它的特性;而在数学中产生的那场变革中却要人们把自己先天设想出来的东西归于事物,并通过这个东西必然地推出事物的特性。对几何图形有这样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认为结合图形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另一种解释是认为几何图形是按照先天构想出来的,事物的具体形状被那些构想出来的图形所规定。真是后面这种解释,才造就了数学的科学性。 在物理学中那些有意义的实验也是按照理性设计做出的,这就说明一个道理: 理性必须挟着它那些按照不变规律下判断的原则走在前头,强迫自然回答它所提出的问

浅析康德的道德哲学

浅析康德的道德哲学 【摘要】对康德道德哲学三个层次结构进行了简述和解读,即通俗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实践理性批判。详细论述康德提出的关于道德法则的概念,认为康德尝试通过对道德法则的三个层次的建构,建立人类所有行为的道德评判标准和最终归属。 【关键词】康德;道德哲学;道德法则 [Abstract] Brief narration and expounding are made on three-layer structures of Kant’s moral philosophy, namely, popular moral philosophy, moral metaphysics and practice ration criticism. Discuss Kant's concept of moral laws in detail that Kant's attempt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levels of moral laws establish moral evaluation standard and ultimate ownership of all human behavior. [Key words] Kant; Moral philosophy; Moral law 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通俗道德哲学,是从寻常老百姓和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和寻找道德的先天原理。通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流言蜚语等现象,透露出人的一种克制不住的本性,就是人们喜欢用一种绝对的道德尺度去衡量别人,这恰恰说明人们心目中有一个绝对的道德标尺。他认为这些道德原理对于寻常百姓的道德教育、日常交往以及素质提高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仅是通俗的道德哲学是不够的,所以他将通俗道德哲学提升到道德形而上学作为第二层次,康德坚信在人性里面有一种形而上学的根基,由此形成的道德哲学原理体系就是道德形而上学。康德认为通俗道德哲学缺乏可靠的理性原则作为最后的裁定,所以很容易变质,因此康德就是要寻找这种道德箴言背后的道德律,康德提出来的普通道德律是以一种命令形式表达出来的:你必须要这样行动,即你的行为准则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则。第三层次就是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就是要寻找道德形而上学的前提,是对道德形而上学何以可能的批判。康德最终得出结论,自由意志是一切道德之所以可能的前提,这是实践理性批判的最高点。如果为我们追溯道德如何可能,就是在于人有自由意志。但至于自由意志如何可能,这就没法证明了,它是一切证明的绝对前提。 意志自律为道德上最高原理。所谓意志自律,便是意志对它自身成一法则的特质,不管决意所及各种对象的特质怎样。那么,自律的原则便是:“永是这样抉择,叫这个决意能以这所选取的格准作为一个普遍法则”①。我们必须进一步,从客体底认识跃至主体(即纯粹实践理性)之批判的探究,为了这种毅然决然发出命令的综合命题必须能由全然先验地予以察认。康德认为道德法则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以至于它不仅必然适用于人,而且适用于一切一般而言的理性存在者。 ②”因此,道德法则没有例外,对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都绝对必然地适用。通过这个前提,康德就排除了经验对道德法则形成的影响,他认为“没有任何经验能够提供理由,哪怕是仅仅推论到这样一些无可置疑的法则的可能性”。排除了经验对制定道德法则的影响之后,纯粹实践理性就完全承担起规定道德法则的任务,一切道德概念都完全先天地在理性中有其位置和起源,而且不论是在最普通的人类理性中,还是在最高程度的思辨思维中。正是在对纯粹实践理性高扬的基础上,康德才建立起了他完全义务论的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提出道德法则的概念,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对人类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的检测系统,即人类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只要按照这个普遍法则来检测就可以知

康德道德哲学详解

2005年6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un.2005第25卷第2期(总72期) Journal of Xi′an J iaot 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25(Su m No.72) 康德道德哲学详解 邓晓芒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 对康德道德哲学三个层次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即通俗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实践理性批判。 指出康德立足于普通人的道德意识而抽象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由此派生出三种表达方式把道德意识逐步引向自由意志的自我立法,使得行动主体具有了人格的尊严,并激发起“敬重”的道德情感,并最终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确立了自由意志在人类道德行为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对康德道德哲学进行梳理的同时,还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进行了批判式的剖析和评价,认为东西方在道德领域应该加强对话和交流,从中吸取值得借鉴的道德观念。 [关键词]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自由意志;实践理性 [中图分类号] B51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245X(2005)022******* Expound i n g on Kan t′sM ora l Ph ilosophy DE NG Xiao2mang (College of Phil os ophy,W uhan University,W uhan430072,China) Abstract Detailed analysis and expounding are made on three2layer structures of Kant′s moral phil os ophy, na mely,popular moral phil os ophy,moral metaphysics and p ractice rati on criticis m.It is pointed out that based on the moral a wareness of the common peop le,Kant abstracts the p rinci p le of moral metaphysics and de2 rives three for m s of exp ressi on,gradually leads moral a wareness t o the self legislati on of free will,enables the acti on of the main body t o have dignity of pers onality,sti m ulate moral senti m ent of"res pect",and finally es2 tablish the s overeign positi on of the free will in the moral behavi or of the mankind during p ractice rati on criti2 cis m.W hile carding Kant′s moral phil os ophy,crit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 on are made on the moral res ources in the traditi onal culture of China,considering that the dial og and interfl ow bet w een the East and W est in the moral field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 o abs orb moral concep ts worth being used as reference. Key words Kant;moral metaphysics;free will;p ractice rati on 现在国内外关于康德道德哲学的讨论非常热烈,特别是在中国目前所面临的这样一个文化转型、社会变革的特殊时期,所引发的社会道德问题尤为突出,以至于在国内曾经掀起过一场关于道德问题和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讨论焦点就是当代社会的道德滑坡,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在当代条件下显出它的不适应性的问题。但是这场声势浩大的讨论最后不了了之。在这场讨论中,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应该回归传统文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重建现代文化。笔者认为,在当代我们应该更多地吸收一些西方人的观点和视角,了解他们在道德问题上的看法。西方从建立资本主义一直到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历经了好几百年,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以来这种变化最为显著。促成这一重要转变的思想上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康德以及康德的道德哲学。因此,假如中国当 [收稿日期] 2005-03-11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 ),男,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西方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