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平均分教案

平均分教案

平均分教案
平均分教案

平均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

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

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几种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几种的不同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PPT出示主题图

师:二(1)班小朋友准备去科技馆,看,他们正在忙些什么呢?[预设:分糖、分橘子等等]

1、学习平均分含义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分东西的情况,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一些糖果,看,你能帮老师将这些糖分成3份吗!(PPT出示6颗糖)用你们手中的6根小棒代表糖果试着

分一分。

[学生讨论并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并要求学生代表演示]

师:(说清三种分法)这3种分法里面你们觉得谁分的最公平?为什么?

[预设:第三种,每份都是2颗]

师:我们把这6颗糖分成了3份,每份都是同样多,像这样的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均分(板书)。

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跟同桌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师:你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那你会判断吗?打开书本完成做一做1。

[学生汇报]

师:为什么它是平均分?

师:看来同学们对平均分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屏幕。出示PPT枫叶。

图中一共有几片枫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每份有4片树叶,有4份,也就是4个4 ,可以用乘法计算,四四十六。]

也就是说每(4)片一份,每一份树叶片数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你能说说平均分成了几份?

二、动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出示主题图

师:我们帮他们分好了糖果,接下来我们帮他们分分桔子吧!

你能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吗,想一想该怎么分?利用你手中的18根小棒代表桔子,把它平均分成6份,看看能怎样分?

(学生动手分小棒)学生上台板演

师:还可以怎样分?

[预设:(1)一个一个分(2)两个两个分(在实际生活中如果物品个数比较多你不能一下子知道几个一盘可以先2个2个分然后在接着分剩下的)(3)三个三个分]

师:第三种方法分的真快,能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吗?

[预设:根据三六十八,就知道每个盘子放3个。]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那么多方法。但是,不论你们一个一个分还是几个几个分,最后的结果都是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3个

师:你能根据图说一说18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 3表示什么。跟同桌说一说18、6、3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这个图就可以表示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3个。

师:像这样子平均分你会分吗

三、应用新知,解决生活问题。

1、做一做

师:这里有10盒酸奶,请小朋友们平均分成2份,你想怎样分?

[预设: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

同学们的方法都可以,请同学们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出来。

学生练习展示

师:不管用哪一种方法将这10盒酸奶平均分成2分,每份都是(5)盒。

10、2、5 分别表示什么

2、练习二(1)

师:老师这里有8根香肠,想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一种分法是正确的?(学生判断)

为什么第3个是错误的?它每份都是4根,也是平均分啊(学生回答理由)

8根香肠还能平均分成几份?

3、练习二(2)

师:现在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分一分,完成练习二(2)。

4、课后完成

把12个风车平均分成()份,每份()个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吗?

板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案例分析

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了解字词的意思。(随课文情境认识9个生字,浅浅感受形声字的组字规律,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 2、学习朗读问话的句子和回答的句子。 3、通过看图学句认识图上的6种动物,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对动物的尾巴产生一定的兴趣) 4、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读问句及一问一答对读 难点:读好问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今天森林王国中的动物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比赛呢。可是他们既不比跑步也不比唱歌,比什么呢?赶快拼拼。 bǐwěi ba 比尾巴 指名读。注重轻声读法指导。除了尾巴,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嘴巴”、“下巴”,这时“巴”都要读轻声。(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巴”字读轻声地规律)但是它单个字的时候又读作“巴(bā)”。仔细看看这个巴字,你在哪个字里见过它。(这也是对已学生字的反刍。)出示

“爸”,那谁的数学学得最好,能用减法来记住巴字。(减一减的方法是学习形声字的一种基本方法,本册中这个字是第二次用到,第一次是“做”减去单人旁就是“故”,老师在这里及时巩固减一减的方法非常有必要。) 出示“比”:这个“比”字可有趣啦,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小结:比字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就是说一个人是不能比赛的,两个人才算有对手,可是你看两个人比赛的时候也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第一个匕字把长长的脚缩了回来,让出一点地方给第二个匕字。 二、创设情境,学习生字。 1、这样特别的一场比赛,你们想去观看吗?好,那就请各位小朋友在观众席上坐好了!听,音乐声响起了(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小动物们进场了,他们雄赳赳气昂昂地都出来了。小朋友可以一边看一边大声喊他们的名字。(快乐奔放的音乐,惟妙惟肖的fash动画,俏皮可爱的小动物,无一不是小朋友们喜爱的,这里形成了一个小高潮,把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全都集中到课文的情境中去了)。 2、现在小动物们早已站好队,等候大赛主持人宣布运动员名单。可是主持人刚才打来电话说他生病了来不了。所以要在我们小朋友中间选出小主持人。主持人将在我们在座的小朋友中产生。 看,这就是比赛名单。只要你能正确、大声地朗读,就能成为小主持人了。来,请拼音朋友帮帮忙,也可以请旁边的小朋友帮帮忙,赶紧自己练一练吧!(要当小主持人了,小朋友当然愿意去读,在这里老

平均分教案

分一分 设计者:康莉 教学内容: 66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学习什么是平均分。 2.学会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方法。 3.体会平均分的意义,了解平均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 学会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铺垫,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探索什么是平均分(例1) 1.例1:有6个五角星,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2.请同学们拿出6根小棒代替6个五角星,把它分成2堆,把你们能想到的分法,都分一分来看。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学生交流展示分法:( 1个和5个2个和4个3个和3个) 5.引导学生观察这3种分法,有一种分法很特别,和其它两种不同,。 6.引出分成3个和3个的这种分法与前面两种分法不同。像这种特别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7. 孩子们,数学书第66页,小明他们在分五角星的时候,也发现了平均分,并用一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平均分,找一找这句话,并读一读。 (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8.孩子们,带着这个知识,来当一当小法官。 出示(课件):请学生说是不是平均分,并说说理由。 9.小法官当的不错,下面我们来完成这个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把8根小棒分成4堆,可以怎样分?哪一种分法是平均分? (1)学生自由分。 (2)请学生展示,找出哪一种分法是平均分。 (二)学习平均分的方法(例2) 1.小明和小芳在平均分铅笔时,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去看看吧。出示例2主题图: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每份有()支铅笔。 2.拿出12根棒来代替铅笔,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根小棒。 3.学生动手操作。 分好了和同桌交流:你是怎么分的?你分得结果每份分了()根小棒, 4.学生汇报分的方法和分的结果。 生:1次每盒分1支,每份分了(4)根小棒。 生:1次每盒分2支,每份分了(4)根小棒。 …… 5.得出: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平均每份有(4)支铅笔。 6.小结平均分的方法。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68页1题、2题,交流汇报。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一说:这节课我学习了什么?

比尾巴(优秀教案)

比尾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比尾巴》是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单元的第十课。是一首简明易懂、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课文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抓住各种小动物的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以对话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年级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加之他们对动物的尾巴也是积累了一定的生活常识,这些有利因素为本文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年级的孩子喜欢阅读,并能感受阅读的乐趣。但同时,一年级学生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在理解字词时,应采取多种形式:看图理解、观看视频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等。这篇课文是一年级孩子进入小学所接触到的第十篇课文。由于前面已经有了一个识字单元和汉语拼音的学习积累,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已经得到了一段时间的训练,朗读技能经过前面课文的学习之后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2、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3、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写“巴、把”两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猴子、兔子、公鸡”等动物的图片。 3、生字卡片和给动物颁发的奖项卡:“长”、“短”、‘弯”、“扁”“最好看”、“一把伞”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探究法等综合运用。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师:孩子们,昨天我们说了,森林王国正在召开一场声势浩大的比尾

《平均分》教学案例

《平均分》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学生成熟的日常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与教材分析 “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教学内容,它是认识除法的基础。在生活中,学生有“平均分”的感性认识,那怎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中,形成新的体验,新的感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并初步建立公正,公平,团结,合作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教具学具 课件、每人准备12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你们感受到“春姑娘”的气息吗?你感受到什么呢?瞧,今天,希望小学的师生们要去郊外春游,他们在忙着准备食物。 出示课件:水果,饮料,面包,糖果 师:这么多的东西怎样分给每个小组?同桌讨论,还可以用小圆片分分看。 学情预设:可能会有这样几种分法: (1)我们组分的是橘子。有15个橘子,分给5组,每组分了3个。 (2)我们组分的是矿泉水。有10瓶,分给5组,每组分了2瓶; (3)我们组分的是面包。有10个面包,分给5组,每组分了2个; (4)我们组分的是糖果。有30颗糖,分给5组,每组分了6颗。 师:这样的分法,你们同意吗?为什么?每个小组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请多名学生复述。 设计意图:有趣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合理分配,在实践中感受,在感受中理解,并培养学生交流能力。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 分小队旗。 (1)师:食物都分配好了,准备出发啦,不过,老师先要把手上的12面小队旗分给小组长,可以平均分给几个组,每组几面旗? (2)出示填空题。 ①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2个小组,每组()面。 ②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3个小组,每组()面。

《比尾巴》教学案例22613

《比尾巴》教学案例 情景说明:一年级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学前中大多数孩子接触过这首儿歌,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儿歌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儿歌形式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中应该以抓住尾巴特点、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读出感情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巩固基础知识。 2.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3.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读好问句的语气。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 师:狮子大王把小动物们都聚在了一起,要进行一场特别的比赛!比什么呢? [课件出示音节:bi wei ba]尾巴变红,

师:请你说,指名3人,注意“尾巴”读轻声。 [课件:“尾巴”强化轻声。] 生;尾巴 师评价:你的轻声读得真好(出示比尾巴字).一起来读两遍吧. 生齐读:尾巴 师:看到小朋友们表现的那么好,狮子大王想请小朋友们那来当裁判,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教学评析] 创设狮子大王比赛的场景,把学生带进到课文当中。进而揭示课题强调轻声,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的走进课文,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整体把握课文 (一)初读正音 师:把书翻到第9页,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开始。 生:自由朗读(读完一遍起立,再读一遍坐下) 师:这首儿歌一共有几节? 生:四节 师:谁来读一下第一节?指名读第一节。

师:有进步,第二节?指名读第二节。 师:读的很准确,第三节?指名读第三节。 师:最后一节?指名读第四节。 师总结:大家读的都很好,一起来开火车吧。一人一句,其他同学摆口型。 [教学评析] 初读正音,这里主要找一些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读,如果遇到错误读音应该及时板书,反复强调。如果没有读错的,也不用故意强调,要以学定教。 (二)读通顺 师:大家真是合格的小裁判,读音都很准确。只有准确是不够的,有些比较长的句子还需要停顿。例如: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谁来读一读? 生: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师:齐读. 师:学会了停顿,再去找找儿歌里还有哪些长句需要停顿? 生1: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生2:谁的尾巴/最好看? 生3: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师:除了停顿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儿歌的韵律和节奏,就是不能太快也

平均分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与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情境导入 谈话导入: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他们准备了很多丰富的食物。老师要把6个糖果分给2个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可以怎样分呢?请你动手帮他们分一分。 各小组动手操作,并汇报情况.你们是怎么分的?

汇报: 我是每次拿3块,再拿3块放一堆。 一堆一个个地分,每堆分3块糖。 师:那你们是怎么想得呢? 生:我想口诀二三得六,我就知道每堆是3块。 生:我还会用除法,6除以2等于3,就知道一堆是3块了。 生:我想到乘法算式2×3=6,就知道一堆是3块。 生:我想到乘法算式2×3=6,就知道一堆是3块。 师:那你们为什么这么分呢? 生:这样分,两堆一样多,比较合理。 生:这样分很公平,两堆就同样多了。 师:如果把这6块糖,按你们刚才说的公平的分发,分成3堆,每堆是几块呢?指名回答: (2)对比分的结果,认识平均分。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 师: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从观察中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 师:分成二堆和分成三堆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

指名回答:每堆分得一样多。 师:像这样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3)加深印象 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 均分? (4)联系生活,感知概念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你能举出例子来吗? 2.动手操作,探讨品均分方法 (1)读懂题意,实际操作 出示课件: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 讨论分配方案,各小组合作试着分一分,并讨论结果。 (2)交流分法,提高认识 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把18个橘子分6份,每份分3个。 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课件展示: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都相同,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3)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扩充方法,巩固概念 (1)出示课件:

比尾巴教案公开课

《比尾巴》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部分生字,会写“公”字。认识笔画“撇折”和偏旁“八”字头、“鸟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好问句。 3.知道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读好问句,知道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幻灯片课件、小动物的彩色照片、问句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喜欢小动物吗? 2.今天咱们教室里来了好多可爱的小动物,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这些小动物也急着跟小朋友们打招呼呢。如果认识,就大声叫出他们的名字好吗?(快速出示六种动物图片,依次贴在黑板上) 3.小动物们要来干什么呢?看老师写课题(10、比尾巴)。认识这三个字吗?谁来读一读?学生读课题,师强调“尾巴”是

轻声词,师范读、领读。 (教学开始,通过生动形象的小动物图片,创设了一个把学生领入意境的学习情趣,利用儿童的好奇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比尾巴的呢?赶快读读课文吧。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停下来多读几遍。下面请小朋友们开始读课文吧!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3.小朋友读得很认真,今天,小动物们不仅要来比尾巴,而且还要来考考小朋友,看你们认不认识文中的生字宝宝。(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4.指名认读。如果他读对了,大家就跟着拼读两遍,如果读错了,我们就一起帮帮他好吗? 5.生字宝宝要和大家交朋友了,他们有礼貌地把拼音帽子摘去了,你还能认识他们吗? 6.小朋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认识了这么多的字,真了不起。能说说你是用什么巧妙的办法记住他们吗?会说哪个就说哪个。 (“把”左边是扌,右边是巴,组合在一起就是把字。

二年级平均分教学案例

《认识平均分》 —疑难概念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平均分物体的方法,在操作交流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3.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中感知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肯定吃过桃吧?花果山的小猴们最喜欢吃桃,你看,美猴王从带回6个桃,小猴子们蜂拥而上,想去吃那诱人的桃。美猴王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要把这6个桃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听了美猴王的话,小猴们急得抓耳挠腮,想不出办法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小猴的忙,好吗?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来分一分。分好以后,把你的分法和同桌说一说。学生分圆片,教师巡视,注意引导学生不要把思维局限在分成两份的分法上。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把有代表性的分法利用磁性黑板展示出来,有目的地展示3个不是平均分、3个是平均分的方法。)。 比较:小朋友们,大家的分法真多。仔细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些分法你比较喜欢?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见解将展示的分法分成两类) 评价:是呀,我们都比较喜欢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这样,每个小猴子拿到的桃一样多,肯定会感到非常公平,非常高兴。 指出:在数学上,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说明:分6个桃有多种分法,在对多种分法的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学生筛选出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让学生明白平均分是众多分法中的一种,在教师的介绍中初步感知平均分的含义:每一份同样多的,就是平均分。】 二、操作中领悟 谈话:看到大家帮小猴子分好了6个桃,美猴王微微一笑,拔下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又变出了2个桃。小朋友们,现在一共有几个桃?(板书:8个桃)美猴王说:“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大家明白了分东西时应该平均分,要让每只小猴分得同样多。现在要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 想一想:小朋友们,把8个桃平均分,你准备怎么分呢?你能根据这句话先自己想一想平均分的方法吗?(板书:8个桃,每只小猴()个,可以分给()只小猴。)

比尾巴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尾巴》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部分生字,会写“云、公、车”三个生字。认识笔画“撇折”和偏旁“八”字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好问句。 3、知道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读好问句,知道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幻灯片课件、小动物的彩色照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 1、小朋友,喜欢做游戏吗?快拿出你的小手,我们来做个摸身体的游戏吧! 2、游戏开始。 师: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嘴巴,摸摸你的头???发,摸摸你的尾巴。 生:啊,我们没有尾巴啊? 师:对啊,我们是没有尾巴,可小动物们有尾巴呀,你知道哪些有尾巴的小动物呢? 生:猴子有尾巴。老虎有尾巴。兔子有尾巴…… (“摸摸你的长尾巴”使学生和老师拉近了距离。抓住时机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与他们进行朋友似的交流,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3、小朋友的知识面真广,知道这么多有尾巴的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看“尾巴”这个词语宝宝,(出示尾巴词语卡片),(指名1-2个读)。巴的拼音宝宝上面少了什么啊?(声调),没有声调,要读轻声,我们把巴读得又轻又短,谁会读?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有注意“尾巴”的轻声,此时此刻,出现“尾巴”的卡片,提醒学生要读轻声,真是恰到好处。) 4、动物王国里有尾巴的动物可多了,前两天,他们进行了一场大比赛呢!(课件1)他们要比什么呢?(课件2)“比尾巴”──指名读,齐读。 (把动物王国搬进教室,让孩子再现各种动物形象,这样的教学情境,极大地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有哪些小动物参加比尾巴大赛呢?(课件出示词语和拼音),自己先拼一拼、读一读,读对了,他们就出来了(课件3)。你最喜欢哪只小动物,就亲热地和它打个招呼吧!──个别说话:如,你好,小兔。 (让学生和喜欢的小动物打招呼,贴近了生活,不但运用了礼貌用语,而且又巩固了生字的认读。以下是形式多样的认读生字,避免了枯燥无味的识字。)2、小动物们的照片不见了,你还能认出他们的名字吗?(课件4)自由读读──齐读。 3、拼音宝宝也走了,你还能再认出他们的名字吗?(课件5)开火车读。 (运用课件轻松愉快地检查了生词的认读情况。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读儿歌 1、小朋友认识了6只动物朋友,他们是怎么比尾巴的呢?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呢?请小朋友把书本翻到83页,大声读读课文,难读的生字、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比赛项目有哪些呢,请看一起(出示课件6)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象一把伞? 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⑴每句话后面都有个像耳朵一样的符号“?”叫—问号。像只耳朵是问号(跟读)。 ⑵大屏幕上的问句,你能在位置上试着先问一问。 ⑶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呢?读给大家听。 (学生喜欢哪句就读哪句,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⑷生:我最感兴趣的是:谁的尾巴长? 师:老师听出你很想知道长尾巴的动物是谁?你把“谁的”读得再响一点,你再来试试。谁像他一样也来试试。(个别读2、3个──齐读) 谁来告诉大家,“谁的”尾巴长呀?(指名回答)猴子的尾巴长。很想知道谁的尾巴长,就把“谁的”回答得特别响,你再来回答。 3、我们也像他这样,老师问,你们一起回答。 4、我们来比灵耳朵,老师怎么问,你就怎么回答。老师强调“谁的”连问2

小学数学二年级平均分的教案

1、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4页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按例1内容准备实物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春天就要到了,你们喜欢什么活动?(春游)小精灵聪聪刚刚告诉老师,明天是个好天气,学校决定明天春游去。一听到这个好消息二(1)班的小朋友可高兴啦,已经为明天的春游准备了许多好吃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出示课件) 2、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3、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二(1)班小朋友在分每一种食品时,每份都同样多。课件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4、你们猜猜看,为什么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让学生自圆其说,诱发对“平均分”的关注)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例1,引入平均分 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明天春游的食品(课件出示:橘子、糖果)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分配食品。要求:分每种食品要像二(1)班那样,每份应同样多。 ①小组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怎样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样多。 ②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老师巡视参与活动 ③小组推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配方案: 糖果分成5份,每份有3颗;橘子分成5份,每份有3个

④观察:从各小组准备的食品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各种食品都是每份的数量同样多。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小精灵说:象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的含义 ⑴、书第13页的做一做 ①读题、明确题意,指名学生说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把10个面包分成5份,每份的面包块数同样多)在平均分下注“每份同样多 ②操作:用10个○片代替面包,动手分一分 ③同桌互相交流,边操作边口头表述:把10个面包平均分,分成5份,每份有2个面包。 ⑵、小朋友说得真好,你们能像这样,用“平均分”的意思把刚才分食品时的每一种分法过程说一说吗? ①同桌互相说一说②交流汇报 3、引入例2 现在我想请小朋友做老师的小助手将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想一想可以怎样分? ①学生动手分一分(用○代替橘子)师参与活动 ②交流分的结果(生到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3个橘子 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聆听他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 ④讨论评价:这几种分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分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最后分完的结果必须每份同样多。(平均分、结果)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快、准确) 4、巩固书第14页做一做 ①学生独立完成,用小棒代替矿泉水动手分一分(再用虚线把分的结果表示出来) ②交流,同组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比尾巴优质公开课原创教案

《比尾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认识“比、尾、巴”等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体会不同动物尾巴的特点及其功能。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随文识字,自主认字。 难点:练好朗读,读好书中问句。 教学准备: 1、书中动物的图片及相关动物尾巴图。 2、学生收集查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情境导入。 1、游戏导入。 师:上课之前,老师先跟大家玩一个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摸摸你的眼睛、鼻子、耳朵、下巴、肩膀、尾巴(老师下指令,学生做动作)。 生:啊,可是我们没有尾巴呀? 师:是的呢,我们没有尾巴,可是小动物们有尾巴呀,而且它们的尾巴都不一样呢!今天,动物王国专门举办了一场特别有意思的比赛,就是——比尾巴(导入课题,板书,齐读) 2、课题随文识字。 注意“比”是左右结构,注意左边和右边不是一样的,左边这一笔是竖提,右边这一笔是竖弯钩。“巴”本来的读音是第一声,我们经常说下巴、巴士,但是,当“巴”跟“尾”做好朋友的时候,“巴”应该念轻声。谁可以读好课题?(指名一位同学读)。请跟老师读一读,比尾巴。(跟读课题) 二、认识名称,生字过关。 1、这场有趣的比赛,吸引了许多参赛的小动物呢!这不,你看谁来了?(出示动物的图片) 2、你认识他们的名字吗?借助图片和拼音给你的同桌朋友介绍一下吧!(同桌互读) 3、谁想跟这些动物们交朋友呢?(指名读) 4、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就认识了这些动物朋友。如果它们躲起来,谁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呢?(请两位小老师带读,每人三组词语) 5、在读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些红色的生字。谁有好方法认识这些字?指名学生随文识字:猴(左右结构,反犬旁,跟动物有关系);松(左右结构,木字旁,跟木头有关系,松树);鼠(翘舌音,上下结构);鸭(左右结构,鸟字旁,跟“鸡”区分开); 6、学习生字“公”。 (1)技巧点拨:公(八字头,上下结构,组词) (2)板书范写,指点第三笔笔画为“撇折”。 (3)学生书空。

《认识平均分》教学案例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均分》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平均分物体的方法,在操作交流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3.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中感知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肯定吃过桃吧?花果山的小猴们最喜欢吃桃,你看,美猴王带回6个桃,小猴子们蜂拥而上,想去吃那诱人的桃。美猴王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要把这6个桃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听了美猴王的话,小猴们急得抓耳挠腮,想不出办法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小猴的忙,好吗?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来分一分。分好以后,把你的分法和同桌说一说。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注意引导学生不要把思维局限在分成两份的分法上。 3、交流:你是怎样分的?(把有代表性的分法利用磁性黑板展示出来,有目的地展示3个不是平均分、3个是平均分的方法。)。 4、比较:小朋友们,大家的分法真多。仔细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些分法你比较喜欢?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见解将展示的分法分成两类) 评价:是呀,我们都比较喜欢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这样,每个小猴子拿到的桃一样多,肯定会感到非常公平,非常高兴。 指出:在数学上,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说明:分6个桃有多种分法,在对多种分法的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学生遴选出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让学生明白平均分是众多分法中的一种,在教师的介绍中初步感知平均分的含义:每一份同样多的,就是平均分。】 二、操作中领悟 谈话:看到大家帮小猴子分好了6个桃,美猴王微微一笑,拔下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又变出了2个桃。小朋友们,现在一共有几个桃?(板书:8个桃)美猴王说:“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大家明白了分东西时应该平均分,要让每只小猴分得同样多。现在要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 想一想:小朋友们,把8个桃平均分,你准备怎么分呢?你能根据这句话先自己想一想平均分的方法吗? (板书:8个桃,每只小猴()个,可以分给()只小猴。) 摆一摆:小朋友们,拿出8个圆片代表8个桃,把你们平均分的方法用圆片摆出来。 说一说:学生说摆法,教师形成板书: 8个桃,每只小猴(4)个,可以分给(2)只小猴。 8个桃,每只小猴(2)个,可以分给(4)只小猴。 8个桃,每只小猴(1)个,可以分给(8)只小猴。 提问:为什么这3种分法都是平均分呢? 再问:这8个桃,每只小猴分2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呢?每只小猴分4个、分1个呢? 【说明: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每4个一份,也可以每2个一份,还可以每1个一份,学生在操作交流中体会到平均分可以有不同的分的过程和结果,在“不同”中体会“相同”

比尾巴案例

《比尾巴》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认真看图,认识图上的动物,了解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2.独立认读音节,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认识问句、问号。学习朗读问句,懂得回答问题要完整,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问句答句,理解句子“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孩子们去动物园了吗?看到了哪些动物?没去动物园的孩子见过动物没有?见过哪些动物? (二)、揭示课题: 师:森林王国中的动物比你们说的还多,他们正在进行一场比赛。你们看,连牌子都挂出来了。赶快拼拼,看看写了什么?看谁先拼出来。比什么?(在“尾巴”下面打着重符号) 师:读的又清楚又洪亮,简直是最好的啦拉队。那我也希望自己是最好的金牌主持人来主持这场“比尾巴”大赛。(在胸前挂上主持人牌子) (三)、学习问句部分: 1、师:现在,我们隆重地请出这些参赛的模特。(请6人上台贴出小动物的图片,一边贴一边说出动物的名称。音乐、掌声) 师:模特们多么兴奋啊!它们纷纷蹶起自己的小屁股,高高地翘起了尾巴。2、师: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评委了。我们来仔细瞧瞧动物们尾巴的特点,哪位代表先发言。(学生说尾巴的特点) 生:兔子的尾巴很短。 师:观察得仔细。那兔子的尾巴除了短的特点外还有什么特点? 3、师:动物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特点,那比赛的项目有什么呢?

(六个问题一起出现: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师:赶快拼拼,有哪些比赛项目?(先小声拼小声读,再大声拼大声读,最后请小老师领读。) 师:想不想听主持人读一读,仔细听听与刚才小老师读的有什么不一样?(读时突出问句的句末语气上扬) 4、小结:为什么要在句末把声音往上扬呢,因为这个符号在提醒我。(认识问号)学生试读。 5、小结:我们读这样的问句时,就是要把句子最后的部分读得往上扬,像读二声一样。 (四)、学习答句部分: 师:模特们还站在那儿。各位观众、各位评委,根据比赛项目请公证地、认真地、仔细地评一评。(学生上台贴“长”“短”“扁”“弯”“最好看”“好像一把伞”等词语卡片) 师:你们都同意这样的评选结果吗?如果不同意,请说说理由。 课件演示:着重展示松鼠的尾巴在空中时的姿态,并与张开的降落伞对比,揭示出二者的相似之处。 师:明白了吗?好一把轻巧实用的降落伞!你们能把伞的轻、美读出来吗?(老师指导朗读该句。) 师:说的真好,孔雀的尾巴的确很美。你们能把这种美通过读表现出来吗?(师指导朗读该句。) 师:现在,你们都同意这些评选结果了。你们能用一句话把这些意见说出来吗?谁来说第一句? 例:师问:谁的尾巴长?

认识平均分教案(公开课)

课题:认识平均分 课型:新授 执教者:苏丽 执教班级:201班 执教时间:2013年10月18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上第42~43页的例题“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 题,培养合作意识。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活动的情境中,通过分一分、圈一圈、辩一辩等经历,感受并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爱数学的情趣和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平均分 教学难点:认识平均分的第一种分法:每几个一份地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记录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同学们,今天苏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字“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分东西,比如:“开学了,老师给同学们分本子,分座位,分小组,学校给同学们分班,在这个”分”字里究竟藏着多少奇妙的数学秘密呢?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研究吧!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出示问题,小组活动,认识平均分。 ①问题:小猴子在树上摘了6个桃子,如果把六个桃子分成2堆,可以怎样分? ②布置小组活动的任务:下面进行小组活动,每人选择一种学具,拿出六个代替六个桃子,讲分的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比赛哪个小组能最安静的完成任务,就可以得到一颗智慧星。 ③自主活动,教师巡视,并及时发现有利于进行教学的信息。 ④宣布活动结束,奖励表现好的小组。 ⑤汇报结果,并填入教师的总表格内。 ⑥观察发现,认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揭示课题:认识平均分) (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想除了可以这样平均分,还可以怎么平均分?) ⑦教材想想做做第1题(辩一辩)

小学语文《比尾巴》优秀教案(一年级上册部编版)

小学语文《比尾巴》优秀教案(一年级上册部编版)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三个字。认识1个笔画“ ”和3个偏旁“矢、八、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 教学难点: 读好问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那么,你们在观察小动物时,注意到没有,小动物的尾巴是一样的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比尾巴》。板书课题。 注意这三个字的音,把它读准。指名读课题。“巴”读轻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课文描写的是哪几种动物来比尾巴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读课文。 2、根据学生回答贴动物图片:图上画的什么动物?它有一条什么样的尾巴?你能对照图给动物贴上尾巴吗? 3、谁知道这几种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长、短、一把伞、弯、扁、最好看)

三、细读课文: 1、读课文,将课后的生字圈起来,再读一读 2、同座互相交流生字读音 3、出示生字:你认识哪些生字?读给大家听听。 4、有哪些生字的音不容易读准?你能提醒大家一下吗?教师随机指导字形:将巴把公松进行比较 5、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 四、练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正音 2、出示“?”,有谁知道这是什么符号?(问号)有疑问的句子就用问号。你有什么疑问呢?同学们可以相互询问。 3、课堂疑问表演:你有什么问题问老师?你们问,老师答。同学们多会提问呀。(旨在活动中学会问句的读法) 4、动物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像一把伞。正音。(创设情境)范读。问号应该怎样读呢?听老师读一遍。练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学习第二段: 1、电脑画面:出示三种动物的尾巴图 观察电脑画面: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象一把伞呢?引导学习第二段 师一边提问,谁的尾巴长?一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短、长、伞。

二年级上《认识平均分》教学实录(苏教版)_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认识平均分》教学实录(苏教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42页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具准备:12根小棒、8个圆片、学案、课件等。 教学重点: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沉甸甸的果实挂在枝头,动物王国里可热闹啦!让我们跟着乐乐一家去郊游吧! 午餐时间,懂事的乐乐主动帮妈妈洗桃。他洗了6个桃,打算放在2个盘子里。你们猜乐乐会怎么放呢? 师:不着急,先请你们和同桌讨论讨论,看看谁想的分法多? 三种不同的分法。(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两份都是3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1个,另一份5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2个,另一份4个” 师:大家给出了三种分法,你们最喜欢哪种?(我猜测,喜欢平

均分的最多) 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第一种呢? (这样公平、两盘同样多、都是3个、不多也不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添补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像这样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师:(指着另外两种分法,问:“那这两种是平均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找两个学生回答) 师:也就是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在同样多的下面划上着重号。 生齐读2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师:那刚才6个桃子我们是怎么平均分的?(每份分3个) 教学案例《认识平均分》教学案例《认识平均分》我们把这3个桃作为一份,圈起来,放在一个盘子里。(师每三个磁铁外面加一个圈○○○○○○) 师:乐乐的爷爷想给他出了个问题,6个桃子既然能平均分放到2个盘子里,还可以平均分放到几个盘子里呢?(课件出示问题)师:小朋友们,我们帮着乐乐思考一下,也来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大家继续拿出圆片摆一摆吧。” 生1:把6个桃子每2个放一盘,可以放3盘。(这样的话学生说不出时,教师直接问。)

《比尾巴》教学片断与评析

《比尾巴》教学片断与评析 【说明】 小动物是学生们最亲近的朋友。本教学从他们最喜爱的小动物的话题人手,导人新课。在识字读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们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行问答对读,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课文的内容,为背诵课文做了良好的铺垫。 最后,引导学生根据课外知识说说这些小动物尾巴的作用,再进行引申,拓展了思维。 【片段一】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都喜欢哪些小动物呢? 生:我喜欢xx。 生:我喜欢猴子。 生:我喜欢xx。 生:我喜欢公鸡。 (出示课件: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小猴子、小兔子、小松鼠、小公鸡、小鸭子和孔雀分别从不同的地方聚到一起,还在比划着说着什么。) 师:你们看,这些小动物来了,它们在一起多热闹。咦,它们要干什么呢?噢,原来它们在一起比尾巴呢! (板书:比尾巴) 师:谁认识这三个字? 生:我认识,这三个字是“比尾巴”。 师:你读对了,真聪明!

(还有好多学生举手,跃跃欲试。) 师:这么多同学都认识这三个字,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 师:注意“巴”单独读时是一声,在“尾巴”这个词中读轻声。大家再读一遍。 (生再次齐读) 【片段二】 在识写生字后,同桌一问一答对读、男女生对读、小组对读。 教师出示课文中六种小动物的头饰。 师: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扮演这几种小动物,谁愿意来扮演小兔子? 生:我喜欢小兔子,我想来扮演小兔子。(戴兔子头饰)师:谁愿意扮演其他的几种小动物? (喜欢猴子、公鸡、鸭子、松鼠和孔雀的学生分别戴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头饰。) 师:现在请你们六位同学考考大家,好吗? (六位扮演小动物的学生问: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生(齐答):猴子的尾巴长(扮演猴子的学生出列,用一条手臂做尾巴),兔子的尾巴短(扮演兔子的学生学兔子跳,用一只手做尾巴),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扮演松鼠的学生出列,用双手做伞状)。 (六位学生再继续问: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 生(齐答):鸡的尾巴弯(扮演公鸡的学生学鸡呜),鸭子的尾巴扁(扮演鸭子的学生学鸭子走路),孑L雀的尾巴最好看(扮演孔雀的学生展开双臂,做开屏状)。

平均分精品教案

《平均分》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8~10页. 【教材分析】: 《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就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学习除法首先要理解“平均分”。教材中提供了很多直观、操作性强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并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学习“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学好“平均分”这部分内容,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安排了两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包括以下几层内容:(1)例1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的含义。(2)通过例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已知总数和份数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的包含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例1、例2。通过平均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顺利地理解除法含义. 【教法建议】: 小学生的思维和认识事物都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必须通过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因此在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情境

研讨和活动的方式来进行 【学情分析】: “认识来源于实践”。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教学时,由分物品的具体情境引入“平均分”之后,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摆摆、分分、看看、圈圈等平均分物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就为认识“除法”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除法,就能收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法建议】: 1.准备好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相同的小物品,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相关活动。 2.引导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相关的活动,可以采取分 3.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在学生动手分发实物组进行的方式的过程中建立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平均分”,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4.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 5.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平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将物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人教版语文课文《比尾巴》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课文《比尾巴》优秀教学设计这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用对话的形式向小读者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共四节,第一、三节各有三个问句,引起孩子们的思考,第二、四节,回答了第一、三节的问题。语言通俗易懂,欢快活泼,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中的六幅插图栩栩如生,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鲜。在入学前多数孩子接触过这首儿歌,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和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1种笔画撇折,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

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小动物图片及相关尾巴图。 2、课前让学生收集小动物图片或者玩具,并了解这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两课时 1、激趣:森林里动物王国的小动物可多啦,有小猴子、小白兔、小松鼠今天,他们聚在一起要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瞧,比赛的牌子都挂出来了,你知道它们要举行什么比赛吗?这三个字你是在哪里认识的?怎样记住它们? 2、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都喜欢哪些小动物?把你收集到的小动物图片或玩具,展示给大家,说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把这些小动物聚在一起,举行比尾巴交流会怎么样? 对话平台 1、比尾巴大赛的项目都有哪些呢? 2、自由练读问句,指导认识问句,教师示范问句的读法。 3、指名读,开火车读这六个问句。 4、评选结果怎样呢?请你打开书找一找吧。 5、汇报。 6、同座互相练读全文。读给小伙伴听,读得不准确的地方要互相帮助。 7、组内4个小伙伴合作读,互相评价,把课文读通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