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名词解释)

2.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所处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是指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理解)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试法、个案法等。(理解)

4.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实质观:(简答)

(一)心里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的器官在脑不在心;脑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二)心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反应是物质的普遍属性: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心理的主观性;心理的能动性;

5.注意:意识的选择性活动,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志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理解)

6.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无意注意,不伴随意志努力、没有目的、短暂不累;有意注意,伴随意志努力、自觉具有预定目的;有意后注意,高度自觉、目的性强且不需要意志努力。(理解)

7.注意的品质:(理解+材料分析)

(一)注意的范围:指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晰觉察到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影响因素,知觉对象的特点、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二)注意的稳定性:指人的心理活动持久地保持在一定事物或活动

上的特性。保持注意稳定的条件,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组织安排、人自身的特点。

(三)注意的分配:指人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够将心理活动指向不同对象的特性。实现注意分配的条件,人对活动的熟练程度、活动间的关系、活动的性质。

(四)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的活动目的和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特性。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原来活动的吸引力、新活动的特点、人的神经系统活动的灵活性。

8.注意的起伏:指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同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名词解释)

9.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材料分析)

(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减少无关刺激对教学活动的干扰、发挥及教学有关的刺激物的作用、将讲授的内容及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结合起来、将需要掌握的内容加以突出成为学生无意注意的对象;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强化学生对学习目的和任务的理解激发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间接兴趣提高注意力、合理组织课堂教学以防止学生分心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三)运用有意后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深入浅出在生动有趣的事例和活动中阐明原理、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

10.感觉的分类:根据刺激是来自机体外部的还是来自内部的可以把感

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觉等。根据刺激的性质可把感觉分为电磁的、机械的、化学的和热的四类。根据刺激源及人的距离远近可分为距离性感觉和非距离性感觉。(理解)

11.知觉的分类:可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两大类。物体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社会知觉是以社会生活中的人以及人际现象作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对人际的知觉和对自己的知觉。(理解)

12.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觉阈限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感受性及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名词解释)

13.韦伯定律:K=? I / I ,? I 表示刺激变化量,I表示基础量,K是常数。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名词解释)

14.感觉的一般规律:(理解)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见12

(二)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使感觉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除痛觉外几乎所有的感觉都存在适应。一般来讲,在弱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容易提高,持续的强刺激容易引起感觉性降低。

(三)感觉对比:同一感觉器官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四)联觉: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现象。

(五)阈下刺激的感觉效应

15.知觉的基本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理解)

16.感知规律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简答)

(一)感觉强度规律的应用:任何的刺激只有它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被我们感知,所以教学当中,教师讲课的声音要足够洪亮,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挺清楚。

(二)知觉选择性规律的应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变换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是感知的对象具有新颖性,以此来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知觉理解性规律的应用:想法设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四)感知协同规律的应用:让学生多参加实验活动,亲自看到积累最直接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对所学的现象和规律认识深刻,记忆牢固。(五)错觉规律的应用: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避免产生错觉,不要被错觉所蒙蔽。

(六)社会知觉规律的应用:在教学活动中知觉学生特点时要注意避免刻板印象的影响,根据学生的真实表现去了解其特点,避免将学生简单归类。

17.信息加工关于记忆定义的解释: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名词解释)

18.记忆的分类:(理解)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二)根据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陈述性记忆(事实记忆)、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

(三)根据再认同或回忆时意识参及的程度:内隐记忆、外显记忆(四)根据记忆对信息的编码方式及信息保持时间: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9.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内隐记忆是指在无意识情况下,个体过去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作业产生影响的记忆,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外显记忆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的收集某些经验来完成当前作业的记忆。(名词解释)

20.识记的分类:(理解)

(一)根据识记时有无明确的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无意识记,又叫不随意识记,是指没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不需要任何识记方法、无须付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又叫随意识记,是指个体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

(二)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识记者是否了解其意义: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21.影响识记的因素:(简答)

(一)识记的目的:目的不同,识记者在识记时对材料的组织会有所不同,会影响识记效果。

(二)学习态度:识记者能够积极参及识记活动,就能主动去建立事物之间的意义联系,理解内在逻辑关系,从而提高识记效率。

(三)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按性质不同,识记的材料可分为直观材料

和描述事物及现象的文字识记材料。对直观材料和文字材料的识记效果因人而异。

(四)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理解了的材料,其识记比较迅速和牢固。

(五)识记方法:识记方法一般有三种,整体识记法、部分识记法和综合识记法。

2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最早用实验法(揭示因果关系)研究人类的高级认知过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先快后慢的特点。(简答)23.影响遗忘的因素:(简答)

(一)材料的意义和作用:人对无重要意义、不感兴趣、不符合需要、在工作和学习中不占主要地位的识记材料最先遗忘,保持最差。(二)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的慢。(三)学习程度

(四)材料的序列位置:系列性材料开始部分最容易记住,其次是末尾部分,中间偏后一点的部分很容易遗忘。

24.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先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两者一般是在学习两种不同的然而又彼此类似的材料时产生的。但是,在学习一种材料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两种抑制现象。(理解+名词解释)

25.三大记忆系统的特点:见附注表格(简答)

26.中学生记忆的特点:有意识记占据主导地位、意义识记能力逐渐提

高、抽象记忆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情绪记忆水平提高、记忆广度扩大。(简答)

27.中学生记忆的培养:加强目的性教育、注重对识记材料的理解、掌握记忆的规律-及时复习、活动有助于记忆、学会科学的记忆方法。(简答)

28.思维的定义和特点: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根本属性。间接性,以过去获得的知识、经验为中介进行推理、判断,来理解和把握那些没有感知过的或根本不能感知的事物的本质;概括性,指在分析、研究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有的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提炼,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认识。(理解)

29.思维的种类: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作为支柱的思维,也称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其特点是任务是直观的,以具体形式给予的,解决方式是具体直接的动作;形象思维,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形象性;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应过程。(理解)

30.辐合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辐合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名词解释)31.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新颖性、批判性、连贯性、灵活性、跨越性、

综合性。(理解)

32.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创新思维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关键,提出问题后必须着手为解决问题做充分的准备;

(二)酝酿阶段:要对前一阶段所获得的各种资料和事实进行消化吸收,从而明确问题关键的所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方案;(三)顿悟阶段:经过酝酿阶段对问题的长期思考,创新观念可能突然出现,思考者大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四)验证阶段:思路豁然贯通后,所得到的解决问题的构想和方案还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反复验证和试验,验证其可行性。(简答)

3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重视个性的培养;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造的环境;重点抓好发散-辐合思维;有意培养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简答)

34.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名词解释)

35.想象的过程:黏合、夸张及强调、拟人化、典型化、联想。(理解)

36.想象的分类:根据想象有无目的和意识,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一)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是梦,由意识

的病理紊乱引起的幻觉也是无意想象还有一种由药物引起的无意想象。

(二)有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可再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理解)

37.创造想象:是指不根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名词解释)

38.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积极的创造动机;丰富的表象储备;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原型启发;积极的思维活动;灵感的作用。(简答)39.中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中学生的想象具有较强的有意性;中学生想象的现实性有所增强;中学生创造性想象的水平明显提高。(简答)40.想象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实践,扩大知识经验,丰富表象储备;提高对语言和文字的理解能力;进行多种想象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发展想象力及培养良好的个性相结合。(简答)

41.情绪和情感:人对客观世界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名词解释)

42.情绪、情感的区别:(简答)

(一)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

(二)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在后;

(三)情绪具有较大的外显性、情绪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减弱或消失;

(四)情感具有较大的内在性、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43.情绪状态分类:(简答)

(一)心境:微弱、持久、深入;

(二)激情:强烈、短暂、爆发;

(三)应激:突发情况。

44.情感分类:(简答)

(一)道德感:三种形式,直觉、形象性、伦理性;

(二)理智感;求知欲、好奇心;

(三)美感

45.阿诺德情绪理论、沙赫特情绪理论:(理解)

(一)阿诺德情绪理论:S---评估(环境)---情绪R

强调情绪的来源是对情境的评估,而这种评估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情绪的产生过程为:情绪刺激作用于感官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上传至丘脑,在丘脑更换神经元后再传到大脑皮层。

(二)沙赫特情绪理论:S--对环境和生理状态的认知---情绪R 情绪受环境影响、生理唤醒和认知过程这三种因素制约,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

46.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特点:情绪和情感丰富而热烈;情绪和情感易起伏波动,情绪的两极性明显;两性爱情的萌芽;情绪和情感的掩饰现象;情绪情感体验的深刻性和稳定性不断发展。(简答)

47.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认识角度转变法;情境转变法;自我暗示法;自我激励法。(简答)

48.意志的概念: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行动,

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名词解释)

49.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意志行动具有自觉确定目的性的特征;意志行动具有克服困难的特征。(简答)

50.动机冲突类型:(材料分析)

(一)接近-接近型冲突,又称双趋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而必须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通常出现接近-接近型冲突;

(二)回避-回避型冲突,又称双避冲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又只能回避其中之一目标时,就产生回避-回避型冲突;

(三)接近-回避型冲突,又称趋避冲突。同一物体或目标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会产生此类型的内心冲突。

(四)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这种冲突是指个体面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的,每种目的都具有吸引力和排斥作用,个体不能简单地选择一种目标,回避另一种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而引起的内心冲突。

51.意志品质:自觉性,指个体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充分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是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要求的品质;果断性,表现为有能力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且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去实现所作决定;坚韧性,指对行动目的的坚持性,并且能在行动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毅力的意志品质;自制力,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言语的品质。(理解)52.意志品质的培养:(材料分析)

(一)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二)加强锻炼获得意志品质的直接经验;

(三)通过榜样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53.需要的分类:(理解)

(一)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生理性需要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睡眠等;社会性需要指人对劳动、娱乐、交往、求知、成就和社会赞许的欲求;

(二)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5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简答)

(一)基本需要:和人的本能相联系,及个人的健康状况有关;

生理需要:人为了生存而必不可少的需要,如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等的需要,在人类各种需要中最重要、最有力量、最迫切要求满足;安全需要: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归属和爱的需要:表现为一个人渴望及他人建立感情上的联系,如向往爱情等;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

(二)成长需要:不受本能支配,不受人的直接欲望相左右,使人产生最大限度的快乐;

认知需要:包括求知、理解、探索和好奇;

审美需要:表现为人们追求对称、秩序、和谐、完美的食物;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的需要。自我实现时一种创造性的需要。

55.动机产生的条件:(理解)

(一)需要,为内在条件,动机产生的基础;当人们有了需要时,这种需要就会推动人么需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使得需要转化为动机;

(二)诱因,为外在条件,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55.动机的种类:(理解)

(一)根据动机的起源,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指以自然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如饥、渴、睡眠、性欲等;社会性动机是以人的社会文化为基础的动机,如成就、交往、威信等;

(二)根据动机来源及个体自身还是外部环境,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三)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分为原始的动机和习得的动机:原始的动机是及生具有、不学而能的动机;习得的动机指后天获得、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动机;

(四)根据动机意识水平,分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五)根据动机所作用的大小和稳定性,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主导动机指的是那些表现强烈而稳定的动机,对人的行为起主要作用;从属动机指对人的行为起辅助从属作用动机;

56.韦纳动机的归因理论:(材料分析)

(一)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因素:

①内部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身心状态;

②外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好坏、外界环境;

③稳定因素:能力高低、任务难度;

④不稳定因素:努力程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二)将成败归结为某个原因将引起个体相应的心理变化,并进而影响下一步的成就行为:

①归因将导致人们对今后的成就行为的结果期待发生变化;

②归因会产生情绪反应;

③归因将影响今后成就行为时的努力程度。

57.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不同而不同。在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着动机的提高而提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反而会有下降趋势。(名词解释)

58.兴趣的分类:(理解)

(一)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指对活动过程本身产生的兴趣;间接兴趣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二)根据兴趣持续的时间,分为短暂兴趣和稳定兴趣;

(三)根据兴趣发展的水平和深刻性,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有趣是指被一时的新异现象所吸引从而产生兴趣,是兴趣的低级阶段,具有直观性、盲目性和广泛性;乐趣是指对某一事物或活动产生了比较稳定的兴趣,由有趣发展而来,具有专一性、自发性和坚持性;志趣是指及远大的志向相联系的兴趣,是兴趣的高水平阶段,具有社会性、

自觉性和方向性。

59.能力和知识的关系:(理解)

(一)能力和知识的区别:能力和知识属于不同的范畴;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二)能力和知识的联系:知识的掌握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能力是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人的能力也会同时得到发展。能力是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离开了学习和实践,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得到发展。

60.能力的个别差异:(理解+简答)

(一)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个体之间在能力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着个别差异,主要是指智力表现高低的差异;

(二)能力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表象、记忆、思维等方面;(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有人才早熟、大器晚成两种类型。

61.比纳西蒙、斯坦福比纳、维克斯勒智力测验:见附注(理解)

62.能力形成的条件:(简答)

(一)遗传及早期营养条件;

(二)早期环境及教育中获得的经验;

(三)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

(四)社会实践活动;

(五)天才及勤奋等主客观心理条件。

63.能力的培养:(简答+材料分析)

(一)重视早期教育;(二)传授

(五)重视非智力因素

科学知识;

(三)加强实践活动;(四)坚持

因材施教;

64.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并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个人色彩。(名词解释)

6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类型:(理解)

(一)高级神经活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独特的、稳定的组合,构成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具有强度、平衡性、灵活性三个基本特征;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气质类型对照表

66.气质及教育工作:(简答)

(一)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气质类型的特点;

(二)发扬气质类型的积极方面,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针对学生气质类型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四)指导学生善于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气质。

67.气质的意义:(理解)

(一)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二)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三)气质是职业选择的一个依据。

68.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而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名词解释)

69.性格的结构:(理解)

(一)对现实态度上的性格特征:

①对待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态度:集体主义、富于同情心等;

②对生活、学习、劳动和工作的态度:乐观或悲观、朝气及堕落等;

③对自己的态度:谦逊或自满、开朗或羞怯等;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

①对行为目的明确程度的特征:目的性和盲目性、独立性和被暗示性等;

②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主动性或被动型、自制力或缺乏自制力等;

③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表现的意志特征:镇定、果断、勇敢等;

④对已作出决定贯彻执行方面的特征: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等。(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①情绪强度方面的性格特征:情绪高涨、鲜明等;

②情绪的稳定性、持久性方面的性格特征:忽冷忽热、热情持续时间短等;

③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特征:经常处于精神饱满、愉快的情绪中,属于乐天派;经常处于郁闷的环境中则可能抑郁消沉等。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

①感知方面的性格特征:表现在被动感知和主动观察方面;

②表现在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逻辑性、敏捷性等;

③表现在想象方面的性格特征:主动想象和被动想象。

70.气质及性格的关系:见附注。(简答)

71.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材料分析)

(一)性格形成的生物学条件;

(二)家庭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在性格行程中的作用;

(四)文化、社会因素在性格行程中的作用;

(五)影响性格形成的心理原因;

(六)自我完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