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从_论语_的_三_字语境看孔子人生哲学

从_论语_的_三_字语境看孔子人生哲学

从_论语_的_三_字语境看孔子人生哲学
从_论语_的_三_字语境看孔子人生哲学

收稿日期:2011-03-25

作者简介:程艳芝(1976-),女,河南安阳人,郑州大学哲学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2011年5月

第10卷第3期(总第51期)

安阳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y.2011

Vol.10No.3(Gen.No.51)

从《论语》的“三”字语境看孔子人生哲学

程艳芝

(郑州大学哲学系,郑州450002)

摘要:“三”,一个简单又熟悉的字眼,在儒家重要经典《论语》一书中多次闪现,从其特定的“三”字语句中,体会其对为己之道、为人之道和休闲之道的人生理论的智慧与哲思,感受其在现实生活中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资利用的思想成果,对我们完善自己的人生哲学和价值理念具有重要的启迪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三;论语;孔子;人生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11)03-0048-03

“三”,一个简单又熟悉的字眼,在儒家重要经

典《论语》中出现了30多次。其特定的语境内,蕴含着丰富的为己之道、为人之道和休闲之道的人生理论和智慧。现在我们以“三”字语句为导引,体味其特定的语境中折射出的孔子人生哲学的光华和理念。

一、人生修养的逐步提升

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都会有不足和不完善的方面。对此,应该如何解决和处理呢?孔子的弟子曾子在《论语·学而》中作了相应的回答:“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3这是曾子的自省之言,以后却成了历代仁人志士的座右铭,“三省吾身”也就成了超越时空的修身观念。

《大学》中亦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4可见,修身是为人之本,个人的道德水平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就会越来越文明与和谐了。《大学》里的另一段话更是直接体现了“修身为本”思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2]3孔子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1]179子曰:“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2]29由此可见,修身就成为治理国家、安定天下的入门功夫,只有修养好自己的个性品质,才能公正、理性地对待一切事情;只有修造成高尚的品性德操,才能使自己心宁,才能使家人幸福,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社会才

能安稳,从而社会和谐、天下太平。

修身如此重要和有价值,那么,应如何实践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82这是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其含义也一读即明:一方面,要时刻吸取别人的优点长处,不断提升自己的人身内涵;另一方面,也要以他人的缺点短处引以为戒,时刻反照自己的内心,不断自觉修养。也即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43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向善的觉悟与本性,因而就会不断从自己的点滴生活中提升和完善自己,每日三省,逐步形成优良的人格内涵和精神世界。这可以说是一条很直接和切实可行的修身途径,时时做个有心人,“学无常师”[1]230,向一切能引导和警示自己的人学习,自然就会使自己的人格修养得到层级提升。正如老子所言:“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3]179时至今日,我们也应以古人为榜样,时常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语行为和内心世界,自我解剖、自我改造、吐故纳新,将一定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二、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

《论语》中的许多“三”字语句是从社会交往和人生忠诫的角度体现孔子的人生智慧的: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1]91(《泰伯》)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1]175(《宪问》)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1]198(《季氏》)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

第三期

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1]198(《季氏》)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1]199(《季氏》)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1]227(《子张》)

人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个体,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都处于一张巨大的联络大网之中,其间的交往必不可少,那么要注意的事项和遵循的准则也就突出重要,以君子之道用之,人们也就能够“其乐融融”。

社会和谐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社会观念,而人际和谐又是社会和谐之中的重中之重。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社会和谐的时代呼声也就无从谈起。人在交往中除了要注意“三愆”、“三戒”、“三畏”、“三变”、“三友”外,还要始终具有一种为人的观念——

—仁。在孔子的理论体系中,“仁”可以说是一个用以规范人际关系的专门概念,是他设想的理想社会中的一个基本的人与人交往的要素,也是其理论的核心和精髓所在。《中庸》曾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2]24这是“仁”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仁”成为“人”的内在的本质和素养,“仁”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升华与凝练的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双向的交流、互动过程,是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和原则的。“仁者,爱人”[1]146、“克己复礼为仁”[1]138这表明“仁”就是以“爱人”“守礼”为基本的一种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爱人”的真谛是尊重人、理解人、善待人,要与他人平等友好交往。但“仁”也必须以“礼”来规范才能达到真正的“仁”,在孔子看来,“礼”是上自天子下到庶人,人人都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用学者赵书妍、李振宏的说法,“孔子之‘复礼’最恰当的解释,是对礼的实践或践履;所谓‘克己复礼’,是指克制自己的欲望,实践礼的要求;惟有这样去增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达到仁者的境界,成就一个真正的仁人君子。”[4]“不学礼,无以立”,[1]201所以孔子告诫他的学生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1]144“礼”是一种行为准则,也兼有教化的性质和作用,主要是希望人们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主动地约束和管制自己,力求达到人际关系的协调发展。在交往中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7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88,以“忠恕之道”的方式为人,个体在实现自我意愿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他人自我意愿的实现,用自己的仁爱之心去推度别人的心思,通过将心比心地体验去爱人,从自己内心出发处理和解决人与人的各种关系,表现出孔子对人与人相互关系的深刻体认,也是孔子人际交往思想中具有永恒生命力的理论。

孔子曾明确提出:“和为贵”[1]8在倡导人际关系和谐的同时,十分重视人际交往中的求同存异。他明确地认识到:客观现实中的“和谐”是来自于个个“不同”的,是“和而不同”;“和”,是以“不同”为前提和基础的。所谓“和而不同”,就是指各种事物之间,不是单纯的一方顺应另一方的关系,而是在地位和伦理关系上、责任和义务上双方各有不同,甚至在对待同一事物的观点方法上也各有不同,但通过彼此的谅解与协调后,可以达到一种和谐与统一的局面。实事上,每个人都是有思想的,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也不可能与别人的完全相同,因此,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159也即是说,在生活交往中君子坚持的是一种有原则的和睦相处,而不是像小人那样面苟合相同而不真正协调。“和而不同”,简练言之就是求同存异,恰到好处。人们的交往是有相应的适度性和灵活性的,在孔子心目中,无过无不及的和谐交往才是正好的,才是最恰当的。和谐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人们的一种更高境界的追求。“和而不同”揭示的是和谐交往的一种性质,一种状态,一种关系,是在一种既定事实的基础上,达到多样性的统一。既能“和而不同”又能“和谐共处”,这才是社会不断发展、人类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之所在。

三、人身休闲的自由快乐

在儒家认识论中,休闲既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又可以说是一种人生境界。也可以说休闲就是一种人生哲学,是有关生命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休闲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倾向,他提倡益者之乐,反对损者之乐。在《论语·季氏》中,孔子明确提出:“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1]198古人常用“三”表示“多”的意思,孔子也是这样,只不过是选择重要的三个“代表”来说罢了。益、损之乐当然不是只有三种,后来的学者也可以自己类推。他主要是倡导在日常生活中把“德”运用开来,以此来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发展环境,使人们在道德的滋润和自然而然的状态中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大德不逾闲”,[1]227大的德操我们拥有了,在休闲小事的选择方面可以是灵活的、多样的。休闲的内涵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但追求幸福与快乐应该是最核心的内涵和本质。孔子并不否认高水平的物质生活会带给人一定的自由快乐,但他认为自由快乐应与人的情操和道德密切相关,要有礼、有节地寓闲于乐,推崇一种精神生活的快乐。这在《论语》中可以找到许多例子:“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

程艳芝从《论语》的“三”字语境看孔子人生哲学49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

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8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6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1“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81……

追求心里的愉悦与道德的满足是孔子休闲方式选择的一种理念。音乐欣赏是一种休闲方式,孔子曾说:“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1]85孔子认为,由鲁国的乐师开始演奏,到最后的《关雎》合乐的演艺,可真是美妙无比的音乐啊。孔子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32来赞颂《关雎》的美妙。在他看来,文艺所展现的意境不但要有道德的纯洁性和崇高性,而且要有理智的调控,讲究和谐,不放纵,不泛滥。孔子对人的生命是极其尊重与爱护的,他期望人的生活与思想都是健康的、正常的,反对沉溺淫乐、浪费生命。垂钓、打猎也是一种休闲方式,但正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样,垂钓不仅仅只是垂钓,而是在于一种体验和心境;打猎之意也不完全在得到猎物,在乎的是山间林野中的游猎之乐。《论语》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1]83是说孔子打猎有一种猎操,不用网断流捉鱼,也不射杀归巢的鸟、哺乳的兽。也就是对人对物都拥有一颗同情欣赏之心,这样才能从他人、从别物之中享受到更多的乐趣与愉悦,过一种轻松自在的审美生活。“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69这便是被后世称为“比德”的山水欣赏的见解,只要是能够真正热爱自然、关心万物,都是君子所为的一种休闲生活的追求和享受,只是各人的方式与程度有一定的差别罢了。孔子将“德”与休闲结合在一起,突出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的同时,也是在闲暇之中提倡一种积极健康的人生追求和人生态度。

从以上对《论语》中一些含“三”的语境的分析可以看出,孔子的人生哲学,既志趣高尚,又通权达变,切实可行,对中华民族的立身处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在科技和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中,对金钱名利的追求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使人更焦躁不安;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生态环保问题的严重,使人越来越感到生存的艰辛;人文价值的失落、人生信仰的崩溃、诚信的危机以及心里迷失的问题的突出,使人都愈来愈迫切要求精神家园的重建与抚慰。所以探析孔子的人生哲学的一角,对我们完善自己的人生哲学和价值理念具有重要的启迪性和现实意义,为我们建设和发展和谐社会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赵书妍,李振宏.“克己复礼”的百年误读与思想真谛[J].河北学刊,2005(2):12—20.

From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s“three”Word Context See Confucius

Philosophy of Life

CHENG Yan-zhi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450002,China)

Abstract:“Three”,a simple and familiar words,in the important book of Confucian classic“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repeatedly blink.From its specific“three”character sentence,realized that it to the own road,the manner road and the leisure road of for the life theory’s wisdom and philosophizing.And feeled the infinite vitality and vigor in real life.It provides the useful ideological achievements for us to construct harmonious society.And it consummates own philosophy of life and the value idea to us has the important inspiration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three;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Confucius;life

(责任编辑:王念选)50

浅谈孔子的思想

浅谈孔子的思想 历史纷纷扰扰,当今世人对孔子的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孔子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仍然没人能动摇,随着历史的变迁,他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沉淀。孔子被后人称之为至圣,这就证明了在后人心中地位之高。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理论政治家。他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后人。 孔子思想核心为“仁”,这个字看似简单,而其内涵丰富。孔子在讨论中没有明确指出“仁”的具体含义,而我们在读《论语》时或多或少可以从中体会到“仁”的含义,然后汲取所需,用以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增强自身的修养。孔子所说的“仁”包罗万千:在上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由此推及亲友邻居等;其次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再者要注意人际交往中的换位思考,做事不要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孔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他的思想仍有许多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意思就说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了。这在战乱频繁的春秋末期适用,在相对和平的今天仍然适用。不论时间流向何处,“孝”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意思是:仁人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遇到有名利的事情就退后。这虽然不被广为接受,可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谦让的美德。中华民族向来愿意先难后易,先苦后甜,这也和儒家思想密不可分。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迫别人去干,自己不愿意承担的责任不能逼着别人去承担。这是为人处事的大原则,必须始终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责任感的体现,做到这点,我们就能融洽相处,相互尊重和支持,矛盾就会减少。这同是也是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教育上,孔子的影响更是突出。其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在一个战乱频繁,教育不被重视的时代,这是不可低估的数字。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也间接当了孔子的学生,他的教育思想一直在影响着我们。

从《论语》看人生境界

从《论语》看人生境界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是我此次阅读《论语》后印象最深的话,因为这是我曾经所在的那个班的班训。我还记得当时初入一个新的集体,收到班主任的贺卡,里面写着的这句话在那时的我看来并不好理解,感觉就是在说“孝顺、诚信、仁爱、学习”,并没有细想其中的具体内涵。如今看来,它的意思远不是这四个词说得这么简单。思修课上,邱吉老师提到的“人生境界”给了我新的启发。其实,这句简短的话也可以联想到这方面的。因此,在本文中我略去对《论语》的简介和概括性的感想,细谈一下由此句所联想到的与为人和人生境界相关的内容。 首先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年纪较小、为人弟或为人子的人,在家对待父母要孝顺,外出求学工作时对待比自己年长的人要尊敬;寡言少语,诚实守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则以学文”中的“文”是指学习诗、书、礼、义、乐这类古代文献。其中,“寡言少语”结合当今社会的要求可以理解为“注意言辞”,“学文”则可以理解为广泛阅读、学习,涉猎各方面知识。 这句话反映了一个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的事。敬父母,友兄弟,谨言行,爱众人,亲贤能,做学问,有先后次序,一步一个脚印,渐入佳境1。这是为人最基础的内容,也是人生境界的初始。《礼记.大学》中所提到的“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是类似的。从小事做起,从自我、从家庭做起,一步步地积累,按一定的顺序完成人生中的任务,才能在未来有所成就。就像一座大楼,地基越深越稳,地面以上的部分就能越盖越高。 1《论语解读》,第8页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论语》中几种主要思想主张的解读(四) 关于“哲学思想” (一)中庸之道 1.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高到极点了吧!老百姓缺少它已经很久了。”【评析】中庸是一种哲学思想,又是一种道德实践的原则和待人处世的方法。这一道德规范被孔子视为美德,“其至矣乎”。什么是中庸,从孔子提出之后,儒学后人不断完善,使之成为了一种政治手段。其核心就是要求人们要能把握一个恰当的尺度,来保持事物的平衡。例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及,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分,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到好处,始称为中,亦称为中道。从而达到“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境界,进而使社会秩序稳定,在高位的人不骄横,处于下层的老百姓不反叛,最终实现对立的平衡以及矛盾的调和。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中庸的确是一种高境界,但在现实中,所谓的“聪明人”很多,中庸的人却很少见。从社会的角度来讲,中庸可以从思想上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2.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子贡问道:“子张和子夏两人谁更强一些呢?”孔子说:“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 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头与不够是一样的。” 【评析】“过犹不及”是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两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3.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得不到中道之士与他结交,那就一定结交狂放的人和狷介的人吧!狂放的人积极向上,狷介的人不肯做坏事。” 【评析】“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的思想。 孔子对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因此他能看到“狂者”和“狷者”的可取之处。换句话说,在生活中,“中庸之道”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选择,有的时候需要“狂”一些,有的时候又需要“狷”一些。那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狂狷之士,往往就是中流砥柱之人,在举世皆浊的时代,狂狷之士尤其难能可贵。 (二)为政以德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顿百姓,百姓可以免除罪过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内心归依。” 【评析】这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强调了道德的作用。法制在治国中的作用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道德的作用,有时道德能达到法制不能达到的效果,尤其是在主张“以人为本”的中国,它的意义更不可低估,由此可见,德治与法治应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 2.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就能治理得大体就绪,三年就能大见成效。”

读论语 看人生 —孔子人生观

https://www.docsj.com/doc/7a18830938.html,/s/blog_605cf41f0100fgsf.html 读《论语》,学做人(4)——孔子的快乐人生观。 ——生命、健康、快乐—— 生命,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和我们只有一次而已。从现代生物科学角度看;生物的寿命应该是自身生长期的7倍,人的生长期平均是18年,7 倍就是120年左右,也就是说,人要活过120年才算是寿终正寝。其实,人一般是活不到这个生物寿命的,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植物能达到?为什么多数动物也都能活到这个生物寿命,而人就不行呢?原因是很多的;遗传、环境、饮食、污染、疾病诸等因素妨碍了人的寿命。生命是宝贵的,俗语说“好死不如恶活”,由此而知,生存之可贵啊!假若一个人忍受着种种疾病的痛苦而活着,生命又是显得多么地悲哀! 生命是宝贵的,那末,呵护生命的就是健康,而呵护健康的又是什么呢?是财富?是名利?是权势?是随心所欲的放纵?不,不。呵护健康的是;人自身的心情、心态、心境,也就是快乐!只有自身快乐了,心情快乐了,种种疾病才会远离你,你的身体内才有足够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古《易经》中的阴阳平衡、相生相克、物及必反的道理告诉我们;如果说人体内一种疾病因子的产生,必有相克的因子伴其存在,达到保护机体的作用。像一棵树被砍伤了,树干里会渗出粘汁来保护自身一样,这是生物的本能。就人而言,只有在人的心情快乐状态下,这种相克因子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战胜疾病。例如;癌症是一种令人可畏的疾病,但癌症有其自愈率,统计表明;大约有10%患癌症人在自己根本不知情的状况下自愈了,也就说以前得过癌症现在自愈了。现今很多癌症又是在体验时发现的,原本不知情,一旦告知有了癌症,首先带来的是恐惧、忧虑、紧张和不安,正常的生理防线被突破,心境和生理都进入了异常状态之中。况且现今治疗癌症的医疗;无论是手术、放射、化疗,也都是破坏性、摧残性的手段和方法。人体被七治八治之后,最后化疗又化疗,化化就了了。难怪有人说;癌症病人的三份之一是自己被恐吓死的、三份之一是因疾病而致死的、三份之一是七治八治而折腾死的。此话说得虽然过分了点,但也是不无道理。 快乐是健康的呵护神,心地神悦是健康的保证。那末,快乐又从何而来呢?又怎样才能快乐呢? 读读《论语》看看孔子是怎样快乐的,也许对我们很有启发。 ——孔子的快乐人生观—— 《论语* 学而》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读];孔子说,“学过了的知识,能经常地温习温习和品味品味,必能得到更新的知识,这不是很快乐的事吗?朋友从远方来拜访,你到远方去访友,朋友相聚、促膝相谈,这不是很快乐的事吗?自己不知别人在说你什么,也不在意听到,也不发怒,毫无怨恨和猜疑,你不就是成了快乐的君子了吗?” 《论语》的编者是孔子的弟子有子及其门生,有子等在编《论语》时,在第一篇一开头就开宗明义地编了,孔子说的让他快乐的三件事; 一是,学习,二是,朋友来了,三是,所知不多。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里的“说”通“悦”的意思。国外有句名言;“最美好的风景在读书中”。当然学习不仅是读书,有着很多很多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学习真的很快乐吗?我说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一个辨别对和错、真和假、积累知识的过程。但学习又不是为了单纯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仁礼 仁:仁爱。 “仁者爱人”。“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的创新部分。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不一而论。例如: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礼:礼节。

孔子认为,“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礼节仪式。其主要作用是区别差异。在礼的前提下进行调和,而不是将等级取消进行混同。例如: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新旧社会交替

之际。周天子已失势,王室衰微,诸侯大夫专权,烽火连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析骸以衅”的境地。所谓“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无道,人欲横流。一方面是奴隶制趋于崩溃,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封建制正待建立。旧的尚未完全崩溃,新的又未完全建立。社会在动荡中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既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又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他是第一个将“仁”提到哲学

浅谈周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2)

《易经》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之浅谈 内容提要: 对易经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其主要是从哲学的辩证法出发进行阐释,并且分析了易经中所体现的深刻思想内核。 导言 《周易》是一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书籍。它内容丰富。其中一些精粹思想具有历久常新的义蕴,也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提到周易,大多数人便把算命、占卜、问卦等概念与之联系起来。《周易》在最早的时候确实是用来卜筮,但用《周易》来占卜并不能随便,所谓“卜以解疑,不疑何卜?”《周易》的作用也并不是让碌碌无为之人无须做任何事只凭算命便能得到什么,而是当人在进退两难之时为人们稍做判断。关于《周易》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书,历代学者多有争议,但至少可以肯定,《周易》绝不单单是一本卜筮之书,而是融合了哲学、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书。 正文: {一} 易学思想与中国哲学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哲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最高概括,其内涵最小,外延最大。《易经》中乾卦说明了事物由浅到深的发展过程。初九爻:“潜龙勿用”,潜在水里的龙自然是未成气候。“飞龙在天”才是事物发展的成熟时机。如果过于狂妄自大,必乐极生悲,正是“亢龙有悔”。又如《彖传》中:“‘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说明了“得道多助”的道理,有民心才能王天下。《周易》以“神道设教”,接过一般民众都迷信的筮法,装进自然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内容。将卜筮与哲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对哲学不感兴趣的民众也易于接受。正如《春秋》的“微言大义”一样,《易》学中也包括许多看似浅显,但内涵十分丰富与深刻的哲学道理。 二、《大象传》在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周易》之正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精神。细读这两句话,会发现这其中有可贵的涵义存在。如今,中华民族的子孙仍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规勉着自己,鞭策着自己。由此可见,《周易》中的哲学精神对人本身的教化作用之大。 《周易》蕴涵着关于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学《易》能修身养性,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易》,对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帮助。孔子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然后力行”。我认为学习周易,便能使人向着这一个方向走去。 {二} 《易经》作为一部古老的经典著作,从表面看是一部占卜、预测之书,但是,从卦序、卦名、卦象、卦辞、爻序、爻辞、爻象、断辞以及其推演过程等方面分析,其中包含着中国传统道德哲学所有思想和原理。它早于老子、孔子

《论语》与为人处世

贵州民族大学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与为人处世 目录 《论语》与为人处世 (1) 一、内容概述 (2) 二、理论与方法 (2) 三、扩展讨论与个案分析 (2) (一) 《论语》与交友 (2) (二) 《论语》与处世 (3) 结语 (4) 引用文献 (5)

一、内容概述 《论语》作为中华经典,蕴藏着取之不尽的道理,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我觉得,《论语》是一本指导人,教育人,精华多余糟粕的人生指南。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和领悟,同一本指南,不同的人看到的都是不同的道理。 二、理论与方法 阅读《论语》译注本,结合维基百科,以及百家讲坛来和间接与孔老夫子面对面的交谈,透过文字,来聆听他的教诲,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见解,解读这本中华经典。 《论语》作为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言简意赅,含蓄隽永。此篇笔记,从人生,处世,和交友三个方面谈谈从论语中的收获和感悟。 三、扩展讨论与个案分析 (一)《论语》与交友 人生在世,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朋友,无论是所谓的好人还是坏人,都会有朋友。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之间之所以能够成为朋友,一种是因为兴或趣爱好相投,有共同的生活或者处世理念,在一起像镜子一样,相处的时候好像在观察另一个自己;还有一种是朋友之间的敬仰和敬佩,人总归是不完整的,朋友就像是互相不同的两个半圆,成为朋友就完整了,互相的学习和模仿,使其之间能够更趋于完整。 论语当中写到:“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1孔老先生的这句话不难理解,咱们有朋友,还不止一个,当然也会不止一类,归纳来说有两类,益友和损友,六种,友直,友谅,友多闻以及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所谓友直,就是说这种朋友正直,勇敢,刚正不阿,充满正气和大义凛然。这种朋友在你怯懦,胆怯,害怕的时候能够激起你的勇气,让你勇敢,果断的做出行为和决定。这是一种好朋友。 所谓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人生在世,谁人能够不犯错。不难发现的,无论是过分的苛责还是严厉的批评,都不如社会,和家人乃至朋友的宽容来的有力和持久。所以,宽容作为一种美德,一种深沉的美德,存在于人世间,存在于社会中,存在于朋友与朋友之间。只有,有了宽容,感情才能持久。有的人说,宽容是否会让我们更堕落,更放纵自己,更加的不检点自己的行为。其实不然,人都是有一颗向善的心,朋友的行为就像镜子一样照出我们之间的反差,使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缺失来弥补。又像向导一样,指引我们向前,美好的向前。所以,有一个宽容的朋友,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1

谈谈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哲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虽然他自称"述而不作",而实际上他在诸子百家争鸣之前夕,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天道观、人道观、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哲学思想体系。按他所提出的主要哲学范畴的逻辑展开,其哲学思想体系可概括为:"命--礼--仁--知--中庸"。 在天道观方面,孔子较少讲天道问题。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治长》)因为孔子对殷商周以来的宗教天命论,处于既敬重又存疑的矛盾状态。关于"天",《论语》所记确是不多,仅二十二见。孔子所谓"天",有时指主宰一切的上天。他提出"畏天命"(《季氏》),"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有时又指广袤的自然。如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反映了春秋时期正处于关于"天"的观念的变动时期,即由"主宰之天"逐渐向"自然之天"过渡。关于"命",孔子是肯定的。他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并自称"五十而知天命"(《为政》)。不过孔子所说的"命",并不是指上天的绝对意志和命令,而是一种人力所无法挽回的历史必然性。孔子所谓"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即是指这种必然性。可是孔子又不认为人是无可作为的,相反他主张人"命"面前应持积极的态度。正由于此,别人视他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宪问》),他也自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有这样的天道观,使他对鬼神持怀疑态度,这是不奇怪的。他"不语怪、力、乱、神"(同上),还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未知生,焉知死"(《先进》)。 在人道观上,孔子主张立礼复礼,纳仁入礼,仁礼结合。"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是一个重要范畴。从修身来说,他认为首先要学礼,"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并且要"约之以礼"(《雍也》),"克己复礼"(《颜渊》)。从治国来说,他主张"齐之以礼"(《为政》)。"为国以礼(《先进》)"。强调"礼"的重要性,并非是孔子的创造。前人早已论述过,如子产说过:"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强调要"复礼",在春秋末也不是合乎潮流的新思想。孔子独创性的贡献在于纳仁入礼,仁礼结合。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虽然"仁"的概念古已有之,但是孔子赋以新的涵义。他不仅以"爱人"来释仁,而且提出了为"仁之方",即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其原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纳仁入礼,使"礼"不单是作为外在的强制性的东西起作用,而且有"仁"作为内在的理性自觉的力量来支撑。以"仁"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不免使人有神秘之感。孔子又提出以知求仁。他把"知"作为求仁、达仁的必要条件。他说:"未知,焉得仁?"(《公冶长》)孔子论知,指认识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即是去认识"善",但论述知识之获得,毕竟是跨入了求"真"的认识领域。 在认识论上,孔子尚未摒弃"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观点,并且把"生知"列为认识能力的"上"等。可是他未予强调。在孔子认识中占重要位置的倒是他反复论述的"学而知之"。他称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他强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阳货》)在认识过程中,孔子注重多闻、多见、认为知识靠"多闻"、"多见"来获得。对闻见得来的知识,不可都信以为真,必须细加观察。他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他提出"视"、"观"、"察"三步递进的观察次序:"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为政》)孔子还进一点提出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的"思"。他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上)并提倡"再思"(《公冶长》)、"三思"(《荀子.法行》)与"九思"(《季氏》)。他在闻道、得道、传道上的"一以贯之"的境界,就是靠学、思结合而达到的。孔子还主张在"思"的过程中,运用"反"的方法,即不断进行类比,并加以演绎推理,以取得"举一反三"之效。他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在认识过程中,孔子不以"思"为止,认为在思的基础上,还应不断

论语心得之人生之道

人生之道 十五治学 学以致用。只有改变人的行为的学习才是好的学习。只有导致人的整个价值体系的重塑,行为方式变得更有效率,更为便捷,更合乎社会要求,这种学习才是好的学习。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面临的困惑是过犹不及。与其贪多嚼不烂,把自己的脑子复制成一个电脑的内存,还不如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融入自己的生命。 三十而立 立是什么样的担当?内在的立是把一切学习用于自我,与自己相融合。学习有两种,一种是我注六经。另一种是六经注我:真正好的学习是融汇了所有典籍之后用它来诠释自己的生命。三十岁是心灵建立自信的年龄。不是与外界形成一种对立,而是与外界融合。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他讲的不是一种征服,而是山川对自我的一种提升。 很多事情,不该操心的不去操心,把眼前做好。正如孔子所说:未能侍人,焉能侍鬼;未知生,焉知死!在你初期学习的时候,先把我们生命中能够把握的东西尽可能地学习并进行建立。不用超越年龄去考虑那些遥不可及、玄而又玄的东西,只有这样一点一点地学起来,到了该立的年龄你才能真正立得起来。三十而立,不是外在的一个社会坐标衡量你已经如何成功,而是内在的一种心灵标准,衡量你的心灵是否开始变得清明,变得从容不迫。开始对你所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一种坚定。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这样的一个清冷的冬季,我们视野中的那个孤独的蓑笠翁,他钓的是什么呢?没有人能在冬天能钓上鱼来,而他是为了钓雪而去。超乎功利去做一个内心真正认定的事情,这大概就是立的标准。就是自己认可了我一生的所为有什么样的准则。 四十不惑 人在三十岁之前是用加法生活,就是不断的从这个世界上搜集他的资格,他的学习经验、财富、情感、名誉。这些都是在用加法。其实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要到达四十不惑,是要在三十岁之后要用减法生活。就是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学会舍弃。其实我们的内心就像一栋新房子,人刚刚搬进去的时候都想着要把所有的装饰和家具都摆在里面,等到最后整个家摆得像一个胡同一样,发现没有地方放自己了。这就被东西奴役了。而学会减法就是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不想做的事情可以拒绝了。甚至不想挣的钱你可以不受那个委屈了。当敢于舍弃的时候,人才真正接近不惑的状态。什么叫做不惑,就是人面对很多世界给你的不公正、打击、缺憾、不再孜孜以求为什么不公平,而是在这样的坐标上建立自己应有位置。中庸之道就是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经过二三十岁的辉煌之后,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表现出的淡定而从容。 五十知天命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让自己如何才能合乎天地大道。一个人内心的完善,自我的解读合乎大道的追求。在自己的内心建立一种自己的大道之约,在内心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对抗外界。这就是知天命。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全世界都在夸你的时候,都在劝你的时候,让你往前一步的时候,有人就会在别人的怂恿下在多做一点,但是自己却不会这么做。全社会都在非难你,都在说你做错的时候,你却能够保持内心不

孔子与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之比较

文化传播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 子与格拉底哲学思想之比较 评阅人签名:_________复核人签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 姓名慧欣 学号201434004505 专业汉语言文学 课程名称论语 指导教师蕾 2015年12月24日

摘要 学术界关于子与格拉底的比较由来已久,特别是在教育思想、教学法面已经有很多研究。在这里,我试图想从哲学角度来看这两位先哲。因此,在此就子及格拉底的道德观及宗教观进行对比。道德观部分主要介绍子与格拉底思想中的“两种理性”;宗教观则主要就两人不同的信仰进行对比。 直到今天,我们还深切地感受到中西各面的巨大差异,这与他们的起源时代有莫大的联系。子和格拉底分别代表了中西哲学的起源时代,研究他们就是研究中国,研究西乃至于世界。 关键词:子、格拉底、哲学

The comparison of Confucius and Socrates' philosophical thought Abstract The comparison of academics on Confucius and Socrates has a long history,Especially in such aspects as education idea, teaching method has a lot of research.Here, I try to think from 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about the two thinkers of the past.Therefore, I’ll compare Confucius and Socrates' morality and religion in this article.Morality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thoughts of Confucius and Socrates‘different “rational”;Religion is mainly compares two different faiths of them. Until today,We are also deeply feel the big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Their origin time of those two cultures make a big difference of what they were like now.Confucius and Socrates, respectively, represents the origin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The research of them two is also the research of China and the whole world. Key words Confucius, Socrates, philosophy,

孔子生平、《论语》简介及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孔子生平、《论语》简介及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导读:孔子生平、《论语》简介及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

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1.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一)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

道德讲堂之论语与人生

道德讲堂感悟——论语与人生 纵览人类文明的历史,先进的技术来在西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我们中国。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更影响了整个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最近,我品读了《论语》,自己深受启发,改善了心智模式,借此把一点学习体会分享给大家。 一、学《论语》意义所在 在我看来,凡夫度日、觉者度己、圣贤度人。品读孔子的《论语》,感悟其微言大义,能使我们在纷繁万象中拔云见日,选择好正确的人生方向。 近代大儒梁濑溟从出世、出世的观点出发,归纳出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曰?逐求?,二则?厌离?,三乃?郑重?,并分别作了深刻阐述。笔者试解析如下: 一是“争名夺利、为我独尊”的人生态度。通常表现为追逐物质享受,以及表面的虚荣,比如攀比吃穿、居所、声色,豪夺金钱、利益乃至地盘等,一面受利益驱使,一面受问题困扰,不断向外索取,颠倒迷离于苦乐之中。这种思想主要盛行于西方国家,比如欧洲早期的?大帝国?,都是通过战争、掠夺发展起来的,包括近代?一战?和?二战?也是从欧洲打响的。 二是“悲观厌世、修身养性”的人生态度。这类人的基本特征是,感到人生太苦或过分悲观,对生活没有追求,对大多事物不感兴趣;他们向往极乐世界,不重今生、而修来世,通常信奉宗教。其发源地是印度,所有印度人为宗教而生活。尤其是,现

在基督教、天主教在我国比较盛行,影响力大有超过佛教之势。 三是“郑重生活、实现价值”的人生态度。其特征是,他们立于天地之中,行人间正义,尊重生命、尊重规律、尊重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既全力以赴,又顺其自然。这种思想主要在我们中国,只有中国人才有这种境界,正是儒家思想几千年影响的结果。现在,?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儒家思想倍受推崇,说明外国人更热衷于探寻东方智慧。 不同的人生态度,必然有不同的命运结果。?功利者?永远痛苦迷离、怨怨相抱,为天下所不耻;?厌世者?痛不欲生、修道练佛,失去了人生斗志;唯有郑重生活的人,崇尚道德、秉承大义,过有意义的人生,实现最大价值。 二、在《论语》里学什么 《论语》伟大之处还在于,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时代、哪个民族或哪个阶层,总能在《论语》中找到智慧的结合点。 在论语中学做人。孔子以为,?君子?是善良、恒心、重道德的人,他倡导世人们做君子,不做小人。君子尚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仁?是一切道德的源泉,与人相处时做到融洽和谐,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君子重义──《里仁》里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小人?放于利而行多怨?。君子行礼──孔子倡导周礼,让人们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

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内容摘要: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 为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 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 的哲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仁学,仁与礼,天人观,中庸,生而知之,学而知之 孔子,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记载,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为其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哲学思想范畴的逻辑架构为道,仁,礼,知,中庸,而其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则正沿着相反递进的时序展开;就历史过程看,始于远古,讫于殷周之际的原始人本主义哲学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春秋末年,孔子经历艰苦求学思索和坎坷的人生磨难,基本上沿着传统的道路,将哲学思想爬梳推演到新的高度。孔子经历了“礼学-仁学-易学”三个阶段。 (一)孔子的世界观 孔子晚年作自我思想总结时说:“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一生以弘道为自觉的己任,把闻到视为超越一己之生死的大事,指出:“朝闻道,夕死可以,孔子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被后世称为《六经》,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在先秦哲学中,“道”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其含义,一是指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类指规律;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形而上者谓之道;三是运动变化的过程。在孔子晚年的时候,将“道”提升到世界观的境界。孔子的形而上学经历了一个由性与天道的一般探讨到易理研究的过程,其转折点是孔子晚年学《易》,孔子以《易》之道为统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精致的形而上学体系。 从宇宙自然到社会人事伦理,在孔子哲学范畴中便是由“道”而“仁”,构成孔子哲学中的两个基本范畴。“仁”是讲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孔子认为仁的基本形式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了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在后来则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孔子的“仁者爱人”,在自我肯定的同时,也肯定了对象,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这种彼此肯定,彼此相爱中,体现了对人作为人或人格的尊重,也尊重他人的自立,自达,同时,孔子要求每一个人都从自我做起,主张“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自我主体,要有一种道德的自觉,强化主体自律和自我内省,这就为以后的修身养性的学说打开了大门。仁爱在孔子具有一般的人类之爱的意义,仁爱是对完全非人性的奴隶制宗法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的否定,当然,孔子也是宗法等级制的拥护者,他看到这一制度需要以仁爱的形式来修饰社会等级秩序的内容。 仁爱在孔子又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德性。这是出于彼此相爱的人格相互尊重的需要,又是一种为仁由己的道德自律,同时,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强调个体生命在群体,族类中实现自己,由此延伸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心理结构。

《论语》内容简介

《论语》内容简介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

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