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5.4 肠梗阻的病因和分类

5.4 肠梗阻的病因和分类

肠梗阻的病因和分类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急诊外科

李鹏宇

概述

?肠梗阻是常见的一种外科急腹症,由于她变化快,需要早期做出诊断、处理。诊治延误可使病情发展加重,甚至出现肠坏死、腹膜炎,直至危及生命。

病因

?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

?肠壁内的病变:这些病变通常是先天性的、或是炎症、新生物或是创伤引起

?肠壁外的病变:肠粘联是常见的产生肠梗阻的肠壁外病变;各种疝,其中最常见的是腹股沟疝;肠壁外癌病,肠外肿瘤,局部软组织肿瘤转移、腹腔炎性肿块、脓肿均可引起肠梗阻。

?肠腔内病变:较为少见。比如:寄生虫、粪石等

动力性肠梗阻

?又称为麻痹性肠梗阻,分为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类。是由于神经抑制或毒素刺激以致肠壁肌肉运动紊乱

?麻痹性肠梗阻较为常见,发生在腹腔手术后、腹部创伤或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由于严重的神经、体液与代谢改变所致

?痉挛性肠梗阻较为少见,可在急性肠炎、肠道功能紊乱或慢性铅中毒患者发生

血运性肠梗阻

?是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子栓塞,导致肠血管堵塞,循环障碍,肠失去蠕动功能,肠内容物停止运行出现肠麻痹现象

?可迅速继发肠坏死

原因不明的肠假性梗阻

?无明显病因可查

?反复发作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多可缓解

其他分类方法—单纯性和绞窄性

?根据肠管血液循环有无障碍分类

?无血液循环障碍者为单纯性肠梗阻

?有血液循环障碍者为绞窄性肠梗阻

其他分类方法—完全性与不完全性

?根据梗阻的程度分类

?完全性肠梗阻

?不完全性肠梗阻、

?闭袢性肠梗阻

其他分类方法

?根据梗阻部位分为高位、低位和小肠、结肠梗阻?根据发病的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

?这些分类互相交错,随着病情发展也可以转化

肠梗阻分类

肠梗阻分类: 按照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分为 1机械性肠梗阻--各种原因引起肠腔狭窄。因而使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可因(1)肠腔阻塞,如寄生虫、粪块、大的胆结石、异物等。 (2)肠管受压,如粘连带压迫,肠管扭转,嵌顿疝,或者肿瘤压迫。 (3)肠壁病变,如先天性肠管闭缩,炎症性狭窄,肿瘤等引起 2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使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 按照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为 1单纯性肠梗阻,指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无肠管血运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指梗阻伴血运障碍。 按照梗阻的部位分 高位梗阻(如空肠上段) 低位梗阻(回肠末段和结肠) 按照梗阻的程度分1完全性肠梗阻 2不完全性肠梗阻 按照发展过程的快慢分 1急性肠梗阻 2慢性肠梗阻 上述各种类型的肠梗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先看看正常的腹平片可出现类似疾病的表现:提高认识,工作中可加以鉴别 正常腹部可有多少不等的气体。 1不满3岁的小儿,充气小肠曲互相靠拢形成多面体影象,位于中腹部大小及分布均匀.三岁以上小儿,肠内基本无气体.回肠末端可有少量气体及气液平面。 小儿胃肠道的解剖生理特点:小儿胃肠道发育成熟从出生持续到3—4岁,发育过程中的胃肠道在解剖生理方面均不同于年长儿和成人 (1)生后随着呼吸和啼哭,空气迅速积聚在胃肠道内且通过迅速,出生后3—8h内气体已抵达结肠。 (2)胃肠道内充满了气体,形成气量丰富的因素有: ①啼哭和喂奶过秤中吞厌的空气占70% ②腹肌发育差,菲薄的腹肌致腹壁松弛,造成肠壁血液循环相对缓慢而影响肠道内气体的吸收。 3食管下括约肌、贲门和幽门功能不全,使吞咽气体易进入胃肠道内,胃内气体也易返流入食管。 4回、盲瓣功能不全,气体易从结肠返流入小肠 5肠道发育不成熟致肠腔内气体不容易排空

肠梗阻试题

A1 型题 1.肠梗阻发生后,最重要的是了解(D)。 A.肠梗阻的原因B.肠梗阻的部位C.肠梗阻的程度D.肠梗阻是否发生绞窄E.肠梗阻的发生速度2.腹膜炎引起的肠梗阻属于(C)。 A.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B.机械性单纯性肠梗阻C.麻痹性肠梗阻D.血运性肠梗阻E.痉挛性肠梗阻3.最常见的肠梗阻原因是(C)。 A.蛔虫性肠梗阻B.肠套叠C.粘连性肠梗阻D.肠扭转E.肠系膜血管栓塞 B 型题 A.绞窄性肠梗阻B.单纯性肠梗阻C.麻痹性肠梗阻D.血运性肠梗阻E.痉挛性肠梗阻 1.严重的急性肠套叠属于(A)。 2.早期蛔虫性肠梗阻属于(B)。 3.急性肠扭转容易发展为(A)。 4.腹部大手术后容易引起(C)。 第十六章肠疾病病人护理 一、单选题 A1型题 1.对疑有肠梗阻的病人禁忌做哪项检查( D ) A.X线透视或摄片 B.肛门直肠指检 C.钡剂灌肠造影 D.口服钡餐透视 E.血气分析 2.临床最常见的引起肠梗阻的原因是( D ) A.肠蛔虫堵塞 B.肠扭转 C.肠套叠 D.肠粘连 E.肠肿瘤 3.对于肠梗阻病人,以下护土的观察判断最正确的是(A) A.呕吐早、频繁且含有胆汁应疑为高位肠梗阻 B.呕吐呈喷射状说明是麻痹性肠梗阻 C.腹痛有减轻且肠鸣音不再亢进说明梗阻有所缓解 D.腹痛转为持续性胀痛说明出现绞窄性肠梗阻 E.病人有一次排便说明是不完全性肠梗阻 4.对肠梗阻病人的术前护理正确的是(D) A.予流质饮食,促进肠蠕动 B.予止痛剂,缓解腹痛症状

C.给予缓泻剂,以解除梗阻 D.禁食、胃肠减压 E. 予腹部热敷缓解腹痛 5.下列不属于肠梗阻的基本处理的是() A.禁食 B.使用抗菌药 C.灌肠 D.胃肠减压 E.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6.肠梗阻病人的共同临床特征是(A) A. 腹痛、腹胀、呕吐、便秘 B.腹痛、呕吐、肠鸣音亢进、腹胀 C.腹部阵发性绞痛、排黏液血便、肠型、恶心 D. 腹部胀痛、肠鸣音消失、肌紧张 E. 腹胀、恶心呕吐、肠型、停止排便排气 7.下列项目中有助于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的是(E) A.腹部阵发性绞痛 B.呕吐出现早而频繁 C. 全腹胀 D.肠鸣音亢进 E. 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8.应考虑为绞窄性肠梗阻的腹部X线表现是(D) A.多个阶梯状排列的气液平面 B.上段肠腔扩张 C.膈下游离气体 D. 孤立、胀大的肠袢且位置较固定 E.胀气肠袢呈“鱼肋骨刺”样改变 9.肠梗阻的共同临床表现不包括(B) A.腹痛 B.休克 C.呕吐 D.腹胀 E.停止排气排便 10.不属于机械性肠梗阻的是(A) A.肠麻痹 B.肠内肿瘤 C.肠外肿瘤 D.肠蛔虫团 E.肠扭转 11.属于动力性肠梗阻的是(C) A.肠黏连 B.嵌顿疝 C.肠痉挛 D.肠扭转 E.肠内粪块 12.属于血运性肠梗阻的是(C) A.肠痉挛 B.肠肿瘤 C.肠系膜血栓 D.腹膜炎 E.肠扭转 13.单纯性肠梗阻的病理特点是(B) A.肠壁血循环供血不足 B.肠壁供血基本正常 C.肠壁供血完全停止 D.肠壁穿孔

多发伤的病因与分类

多发伤是单一创伤因素造成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损伤且至少1个部位的损伤威胁生命,它不是各部位创伤的简单叠加,而是伤情彼此掩盖、有互相作用的症候群。它的主要特点包括: ①病情重,休克发生率高,低氧血症严重;②全身生理功能紊乱严重,处于严重应激状态,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衰竭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③漏诊率高,因创伤是多系统、多部位的,早期症状不明显;④治疗困难。 多发伤的急救与早期诊断 急救原则:面对大量伤情复杂且严重的伤员,首先要采取急救措施,有多发伤时要先抢救危及生命的损伤,包括大出血、呼吸道梗阻、心搏骤停、张力性气胸、腹部实质性脏器出血、脑疝等。在救治中坚持“危重者优先、救命第一”的原则。首先要完成VIPC,具体技术如下: V(Ventilation,通气)。要求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通气供氧。在处理多发伤伤员,特别是头、颈、胸部伤的伤员时,首先应维持呼吸道畅通。对颅脑外伤伤员,应及时清除口腔血块、呕吐物、痰及分泌物,即刻行气管内插管,必要时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对颌面外伤、颈椎外伤、喉部外伤的伤员,应早期行环甲膜切开或气管切开术。 I(Infusion,输液)。指通过输液、输血扩充血容量及细胞外液。多发伤休克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有效血容量不足,微循环障碍。因此,在抢救严重多发伤伤员时,恢复血容量的重要性不次于纠正缺氧。 P(Pulsation)。指对心泵功能的监测。多发伤伤员发生休克时,除考虑低血容量休克外,还要考虑到心源性休克,特别是伴有胸部外伤的多发伤,可因心肌挫伤、心脏压塞、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气栓导致心泵功能衰竭。有时,低血容量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可同时存在。在严重多发伤抢救中,要监测心电图及必要的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如中心静脉压(CVP)和平均动脉压(MAP)。 C(Control bleeding,控制出血)。是在多发伤抢救中紧急控制明显或隐蔽性出血。 早期诊断:在补液的同时,在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较全面的检查和诊断非常重要。为了不遗漏重要伤情,应牢记“CRASH-PLAN”以指导检查。其含义是:C = cardiac (心脏),R = respiratory(呼吸),A = abdomen (腹部),S = spina(脊髓),H = head(头颅),P = pelvis (骨盆),L = limb(四肢),A = arteries(动脉),N = nerves(神经)。在紧急情况下,可在几分钟内根据伤情,对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脑、脊髓以及四肢骨骼各系统进行必要的检查,然后按各部位伤情的轻重缓急安排抢救顺序。改变诊疗模式:由平时的诊断→治疗变为抢救→诊断→治疗。切忌过多的辅助检查,以免影响伤后的抢救时间。 多发伤的进一步诊治 多发伤的再次评估:某些隐蔽的深部损伤初期临床表现常不明显。因此,初期检查得出的结论一般来说是不全面的。再评估的重点包括腹腔脏器有无破裂以及有无延迟性腹内、胸内和颅内出血。 颅脑损伤的处理 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将伤员的头侧向一边,吸氧,必要时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注意生命体征,局部止血、包扎。有脑组织膨出时,用碗盖住后包扎;鼻、耳流血不能填塞止血。对于有抽搐者,注射安定,对于颅脑外伤发生脑疝者,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 ml。

肠梗阻

肠梗阻 教案摘要 患者,64岁,多年来反复出现腹部阵发性胀痛不适,程度时轻时重。2天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此症状,自诉腹胀,腹部呈阵发性的疼痛,伴恶心、呕吐,2天以来未解便排气;遂急诊来院就诊,查体: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脐周扪及5×6cm大小包块,边界清楚,中等硬度,活动度固定,听诊肠鸣音亢进,拟“肠梗阻”收治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肠粘连松解术”,术中留置腹腔引流管一根。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患者康复出院。通过本教案,学生可以学习肠梗阻的分类、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围手术期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腹膜刺激征(peritoneal irritation sign)胃肠减压(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主要学习目标】 1.掌握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2.掌握肠梗阻的分类 3.掌握胃肠减压的护理要点 4.掌握肠梗阻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护理 5.掌握肠梗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6.掌握肠梗阻的健康宣教 【次要学习目标】 1.熟悉肠梗阻的病因 2.熟悉肠梗阻的鉴别诊断 3.熟悉手术治疗的指征 4.了解肠梗阻的辅助检查

【教师注意事项】 本幕描述的是肠梗阻患者发病时就诊的情形。通过本幕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腹部体征,判断患者发生了何种疾病,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该疾病的鉴别诊断、病因、分类及辅助检查。 【学习目标】 1.掌握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2.掌握肠梗阻的分类 3.熟悉肠梗阻的病因 4.熟悉肠梗阻的鉴别诊断 5.了解肠梗阻的辅助检查 【提示用问题】 1.根据本幕所给出的信息,你认为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如何鉴别? 2.该疾病的病因和分类是什么? 3.哪些辅助检查可以诊断该疾病? 【教师参考资料】 1.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tion):指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当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时,可产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排气排便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肠壁血供障碍,继而发生肠坏死,如不积极治疗,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甚至死亡。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尤其患者高龄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常为死亡的主要原因。单纯性肠梗阻的病死率为3%左右,而绞窄性肠梗阻则可达10%-20%。所以对于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尤为重要。 (1)症状: 不同类型的肠梗阻虽然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不同,但是共同的特点是肠腔受阻,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所以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 腹痛,肠梗阻的患者大多有腹痛的表现,在发生机械性肠梗阻时腹痛往往是最先出现的症状。腹胀,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后出现,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肠梗阻由于呕吐较频繁,腹胀不明显,但有时可见胃型。低位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阻为全腹性胀气,中腹部最明显。局限性腹胀,腹部隆起不均匀对称,是肠扭转等闭襻性肠梗阻的特点。恶心、呕吐,肠梗阻早期,主要为反射性呕吐,呕出物为食物或胃液。此后,呕吐随梗阻部位高低而有所不

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单项选择题] 1、长途跋涉所致的骨折最常发生在()。 A.股骨颈 B.股骨干 C.第二跖骨 D.胫骨干 E.距骨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骨骼受到长期、反复的运动震荡,外力积累造成慢性损伤性疲劳骨折。如长途跋涉所致的第二跖骨颈骨折。此类骨折虽多无移位或移位不多,但愈合缓慢。 [单项选择题] 2、凹陷骨折多发生于()。 A.脊椎 B.四肢关节 C.四肢长骨 D.骨盆 E.颅骨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依据骨折的形态而言,骨折包括凹陷骨折,如颅骨因外力使之发生部分凹陷。 [单项选择题] 3、不属稳定骨折的有()。() A.单纯骨折 B.横形骨折 C.裂纹骨折 D.嵌插骨折 E.轻度压缩骨折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稳定性骨折即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经适当的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如裂纹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横形骨折、压缩骨折等。 [单项选择题]

4、裂纹骨折多不发生于()。 A.脊椎 B.长骨干 C.关节处 D.颅骨 E.肩胛骨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5、不属开放性骨折的有()。 A.颅底骨折 B.肋骨骨折端刺破胸膜 C.耻骨骨折引起尿道破裂 D.尾骨骨折引起直肠破裂 E.骨折端刺破肌肉深筋膜,直接压迫皮肤而引起坏死和剥离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附近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破裂,骨折断端与外界相通的一类骨折。如颅底骨折、耻骨骨折引起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直肠破裂、骨折端刺破肌肉深筋膜,直接压迫皮肤而引起坏死和剥离。 [单项选择题] 6、在同一骨折中与分离移位不能同时存在的移位有()。 A.成角移位 B.侧方移位 C.缩短移位 D.旋转移位 E.重叠移位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分离移位是指两骨折段在同一纵轴上互相分离,形成间隙。缩短移位是指两骨折段相互重叠或嵌插,使其缩短。因此分离移位与缩短移位不可能同时存在。骨折段移位类型不包括重叠移位。 [单项选择题] 7、不属陈旧性骨折的有()。 A.腕舟骨折15天 B.股骨颈骨折25天 C.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15天 D.桡骨颈骨折“歪戴帽”2周 E.青枝骨折12天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陈旧性骨折即伤后不能复位的骨折,一般为三周以上的骨折。新鲜

肠梗阻临床诊疗指南

肠梗阻临床诊疗指南 【病因】 1.肠管阻塞:如蛔虫团、粪块、异物等。 2.肠壁病变:如炎症、肿瘤、先天畸形等。 3.肠外病变:粘连束带压迫,腹外疝嵌顿,肿瘤压迫等。 4.肠管变形:如肠扭转,肠套叠等。 5.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如麻痹性肠梗阻(腹腔手术后,腹部创伤,弥漫性腹膜炎等病人发生),痉挛性肠梗阻(慢性铅中毒或肠道功能紊乱等病人)。 血管闭塞:如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 6.原因不明的假性肠梗阻等。 【诊断】 一、症状:痛、吐、胀、闭是各类急性肠梗阻共同四大症状。 1.腹痛:机械性肠梗阻多为阵发性绞痛,腹痛的同时,伴有高亢的肠鸣音。腹痛的间歇间期缩短,或剧烈的持续性腹痛,可能为绞窄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多持续性胀痛。 2.呕吐:高位梗阻,呕吐出现早且频,吐出物为食物,胃液,胆汁,胰液等。低位梗阻吐粪水。若为血性,常表示肠管有

血循环障碍 3.腹胀:高位梗阻不明显或仅见到胃型,低位梗阻全腹膨胀,腹部隆起不均匀不对称,是肠扭转等闭袢性肠梗阻的特点。 4.排气排便停止:梗阻发生后多数病人不再排气排便。绞窄性肠梗阻,可排出血性粘液样粪便。 二、体征 1.一般情况: (1 )神志:一般神志是清醒的,病情危重时则出现精神萎靡,昏迷,甚至休克。 (2)脱水,眼球凹陷,皮肤弹性减退,尿少甚至无尿。 2.腹部检查 (1)视诊腹胀,需多次定期测量腹围,机械性肠梗阻可见肠型和蠕动波。 (2)触诊:单纯性肠梗阻,腹部可有压痛,但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绞窄性肠梗阻腹部可出现腹膜刺激征和固定的压痛。 (3)叩诊:绞窄性肠梗阻腹腔有渗液,移动性浊音阳性。 (4)听诊:机械性肠梗阻可闻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若肠鸣音,突然减弱或消失说明肠坏死可能等。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肠套叠习题

小儿肠套叠试题 1、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____,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2、急性肠套叠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疾病,好发于___以内的儿童。 3、急性肠套叠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____、回盲部解剖因 素、____、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遗传因素。 4、慢性复发性肠套叠,多见于成年人,其发生原因常与___、___等有关。 5、小儿发生肠套叠的临床表现:____、___、___、_____、 6、肠套叠典型的大便颜色:_____。 7、_____可发现直肠内有黏液血便,对诊断肠套叠极有价值。 8、肠套叠一经诊断应立即治疗,首选______,如失败应立即手术治疗。 9、____为首选检查方法,可以通过肠套叠的特征性影像协助临床确定诊断。 在肠套叠横断面上显示为___或___征,纵切面上,呈___征。 10、在非手术疗法中有____、____和_______疗法,其中___ _复位已被长期广泛应用。 11、空气灌肠复位,复位压力一般控制在_____,3个月以下婴儿肠套叠和 诊断性灌肠压力一般不超过____。 12、目前,我院采用的是______疗法。 13、证明肠套叠完全复位,还需作如下观察:①拔出气囊肛管后排出大量带有臭 味的黏液血便和黄色粪水;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口服活性炭0.5~1g,6~8小时由肛门排出黑色炭末。 14、空气灌肠复位最严重的并发症是____,透视下出现腹腔“闪光”现象, 即空气突然出现充满整个腹腔,立位见膈下游离气体。 15、若患儿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面色苍白,病情突然恶化,应立即用消毒针在 ___和__中间刺入排出腹腔内气体。 16、肠套叠的分型:___;___;___;___;______;___。

肠套叠的病因

肠套叠的病因 按肠套叠发生部位,有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将其分为原发性肠套叠和继发性肠套叠,继发性肠套叠多见于肿瘤、创伤及手术后和肠道的炎症性病变等。 原发性: 发生套叠的肠段及其附近找不出明显的器质性因素,占小儿肠套叠数的75%~90%,成人仅10%~15%为原发性,婴幼儿肠套叠发病年龄多在1岁以下,5~9个月乳儿的发病率最高,2岁以上逐渐减少,多发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特别多见于春秋季节,此季节上呼吸道和淋巴结的病毒感染较多,可能致肠蠕动失去正常的节律性,或形成痉挛,此外婴幼儿的食物性质突然改变、食物过敏、腹泻等都可能成为肠套叠的促发因素,新生儿回盲部系膜常不固定,一般要在生后数年内才逐渐固定附着于后腹壁;因系膜过长,松弛,致使回盲部游动过大,是该部位肠套叠发病的主要解剖因素。 肿瘤: 是成人肠套叠最常见的原因,肠道的息肉、平滑肌瘤、脂肪瘤、纤维瘤及癌肿等均可引起继发性肠套叠,这是因为回盲部或其他肠段如有肿瘤存在常会导致肠蠕动失常,而成为引起套叠的诱套点,Felix分析1214例肠套叠,小肠套叠668例,其中383例(57%)为肿瘤,116例(30%)为恶性;结肠套叠546例中379例(69.4%)为肿瘤,其中261例(69%)为恶性,Nagomey统计2/3结肠套叠和1/3小肠套叠为癌肿,后者70%为转移癌,小肠套叠以绒毛状腺瘤、脂肪瘤、平滑肌瘤和各种息肉包括Pentzjeghers综合征等良性病变为多见,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引起套叠较为罕见,Orenstein曾报道1例绒毛状腺瘤致十二指肠空肠套叠并发胰腺炎,Jennings亦报道过1例脂肪瘤引起十二指肠套叠。 创伤与手术: 腹部创伤及手术后发生肠套叠的报道日渐增多,Duncan因腹部创伤行剖腹术586例中,21例发生术后肠梗阻,其中6例(28.6%)为肠套叠,值得注意的是此6例原无小肠损伤,但多伴有休克和肝损伤,咸阳市第二医院曾收治1例锐器所致的多发性小肠损伤,剖腹后见损伤邻近肠管形成多部位套叠,实属罕见,腹部手术后的肠套叠常见于部分胃切除,毕Ⅱ式或Roux-Y胃空肠吻合术后,治疗肥胖症的空回肠短路分流和各种肠造瘘术后。Cooperman报道阑尾切除术后残端套叠多在术后2周发生,也有至术后6年出现症状者,对创伤或腹部手术后发生肠套叠的原因尚不清楚,推测可能与肠壁血肿,水肿,粘连,肠道功能紊乱,电解质失衡,肠腔内置管及慢性肠扩张,肠吻合口对位不良有关,腹部创伤和手术后多为小肠型套叠。 其他原因:

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第二章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目的与要求 1、了解损伤的分类及意义 2、熟悉损伤的病因(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3、掌握外力因素的致病特点 4、了解损伤与五脏的关系 5、了解损伤与津液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1、外力因素的致病特点 2、损伤中肝肾与筋骨的关系 3、损伤中气血病理变化 讲课形式 面授结合自学 第一节损伤的分类 损伤定义: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 对疾病(症候群)进行分类是进入临床思维的第一步 按损伤的性质和特点主要有下列分类方法。 1、按损伤部位分类: 分为外伤和内伤。外伤是指皮、肉、筋、骨、脉损伤.可根据受伤的具体部位分为骨折、脱位与筋伤;内伤是指脏腑损伤及损伤所引起的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紊乱。 2、按损伤性质分类: 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急性损伤是指由于急骤的暴力所引起的损伤;慢性劳损是指由于劳逸失度或体位不正确而使外力长期累积作用于人体所致的病症。 3.按受伤时间分类: 分为新伤与陈伤。新伤是指近期(2—3周以内)的损伤,或发病后立即就诊者;陈伤又称宿伤,是指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又因某些诱因,隔一定时间在原受伤部位复发者。 4.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间分类: 根据受伤部位的皮肤或粘膜是否破损,可分为闭合性损伤与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是指受钝性暴力损伤而外部无创口者。开放性损伤是指由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作用使皮肤或粘膜破损而有创口,深部组织与外界环境沟通者。皮肉为人之外壁,皮肤完整,则伤处不致污染,外邪不易浸入。皮肤破损,外邪可以从伤口侵入,容易发生感染。 5.按受伤程度分类: 按受伤的程度不同可分为轻伤与重伤。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致伤因素的性质、强度,作用时间的长短,受伤的部位及其面积的大小、深度等。

肠梗阻的手术指征

肠梗阻的手术指征 肠梗阻的原因和类型多种多样,大多数需手术治疗,手术指征应结合具体情况来定,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单纯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可观察24——48小时,如梗阻不能解除应手术治疗,观察期间如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表现应及时手术。 2.绞窄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观察不宜超过4——6小时,随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观察期间如病情有好转则可继续观察,否则应立即手术治疗。 3.病程超过6小时,就诊时已有绞窄性肠梗阻表现者急诊手术。 4.幼儿、年老体弱者、孕妇亦应采取积极的措施。 5.原因不明的肠梗阻应按绞窄性肠梗阻的处理原则治疗。 6.麻痹性肠梗阻病因解除后按单纯性肠梗阻处理原则治疗。 绞窄性肠梗阻的判断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因急性腹痛的原因很多,诊断上容易与其它疾病混淆,而且病程进展快,短期内可以发生严重病理变化,临床上延误诊治而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病人死亡的事并不少,主要就是对是否出现绞窄性肠梗阻的判断失误所致。 一.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1.存在肠梗阻的四个主要症状:痛、呕、胀、闭。 2.发病急剧,腹痛趋于持续加剧及部位固定,可伴有腰背部疼痛。 3.腹膜刺激征较早出现或腹部可触及压痛包块。 4.全身中毒症状重,脉搏加快,体温上升及白细胞升高。 5.早期出现休克症状。 6.同时伴有消化道出血体征:呕吐及自肛门排除血性液体,肛门指诊有帮助。 7.腹穿抽出血性液体(显著肠膨胀者慎行)。 8.有绞窄性疝的存在。 二.腹透、腹平片的特征性表现: 1.孤立的充气肠袢屈曲呈“咖啡豆”形。 2.绞窄的肠袢内充满液体表现为软组织阴影的“假肿瘤”征。 3.小肠全扭转时可见充气的小肠排列异常。 4.局限性肠袢突出,较其他肠袢为大,呈巨大液平面。 5.乙状结肠扭转时巨大胀气的肠袢从盆腔向上延伸到肝脏。 三.化验检查可了解血容量、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情况,但对判断有否绞窄性肠梗阻帮助不大。 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判断,临床观察一定要细致,在判断不很明确时宁可采取积极的手术措施。

中医基础理论 病因本分试题

第六章病因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明确提出“中医三因学说”的是: A.张仲景 B.陶弘景 C.陈无择 D.巢元方 E.刘完素 2.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 A.两者互不转化 B.两者相互作用 C.两者互不关联 D.两者对立制约 E.两者静止不变 3.以下属于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是: A.疠气 B.六淫 C.七情 D.瘀血 E.劳逸 4.易袭阳位,具有升发向上特性的邪气是: A.暑邪 B.燥邪 C.风邪 D.火邪 E.寒邪 5.下列何气能兼其五气: A.暑 B.湿 C.寒 D.风 E.热 6.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 A.寒邪 B.火邪 C.风邪 D.燥邪 E.湿邪 7.感受寒邪而致的“中寒”是指: A.寒邪伤于肌表 B.寒邪入中经脉 C.寒邪自内而生 D.寒邪直中脏腑 E.寒邪侵及血分 8.六淫中具有病程长,难以速愈的邪气是: A.寒邪 B.火邪 C.风邪 D.暑邪 E.湿邪 9.其性趋下的病邪为: A.火邪 B.燥邪 C.湿邪 D.风邪 E.以上都不是 10.湿邪、寒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A.损伤阳气 B.阻遏气机 C.粘腻重浊 D.凝滞收引 E.易袭阴位 11.致病后可出现各种秽浊症状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热(火)邪 D.湿邪 E.燥邪 12.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 A.津液 B.气血 C.肾精 D.肝血 E.阳气 13.温燥病的发病季节一般是: A.夏末秋初 B.近冬深秋 C.长夏季节 D.冬末春初 E.春末夏初 14.六淫中最易致肿疡的是:

A.风邪 B.湿邪 C.火邪 D.燥邪 E.寒邪 15.下列哪项不属火邪的致病特点: A.易伤津耗气 B.易生风动血 C.易扰乱神明 D.易致肿 疡 E.易阻遏气机 16.易致肝风内动的是: A.寒邪 B.湿邪 C.暑邪 D.热邪 E.风邪 17.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 A.上炎 B.耗气 C.伤津 D.动血 E.生风 18.六淫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燥邪 D.湿邪 E.暑邪 19.虚邪是指: A.微邪 B.较弱的邪气 C.瘀血 D.贼邪 E.致病邪气的通称 20.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 A.寒邪 B.燥邪 C.湿邪 D.暑邪 E.热邪 21.具有升散而又挟湿特性的邪气是: A.湿邪 B.燥邪 C.热邪 D.暑邪 E.寒邪 22.伤于风者: A.上先受之 B.下先受之 C.阳先受之 D.阴先受之 E.外先受之 23.异气是指: A.六淫邪气 B.异常气候 C.情志变化 D.气机失常 E.乖戾之气 24.怒则: A.气缓 B.气上 C.气下 D.气消 E.气结 25.恐则: A.气消 B.气上 C.气泄 D.气耗 E.气下 26.劳则: A.气上 B.气下 C.气收 D.气耗 E.气缓 27.寒则: A.气结 B.气缓 C.气收 D.气泄 E.气上 28.导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的原因是: A.恐则气下 B.惊则气乱 C.怒则气上 D.喜则气缓 E.悲则气消 29.七情太过首先伤及: A.肝气 B.脾阳 C.肾精 D.肺津 E.心神

肠梗阻的分类

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诊断困难,发展快、病情重,常需急症处置。仅次于急性阑尾炎,胆道疾病,占第三位。病情严重的绞窄性肠梗阻的死亡率仍达10%左右。分类(一)按发病原因 1.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凡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肠腔变狭小,因而使肠内容通过障碍。①肠壁病变,如先天性肠道闭锁、狭窄、肿瘤、套叠、炎症等。②肠管受压、如粘连带、肠管扭转、嵌顿疝、肿瘤压迫等。③肠腔堵塞,如蛔虫团、粪块、胆石、异物等。 2.动力性肠梗阻:凡由于神经抑制或毒素刺激导致肠壁肌肉运动紊乱,致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分为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类。麻痹性多见,麻痹性是肠管失去蠕动功能,可以发生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部大手术后,腹膜后血肿、腹部创伤。痉挛性是由于肠壁肌肉过度、持续收缩所致,比较少见,如慢性铅中毒,急性肠炎等可以见到。 3.血运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发生血栓或栓塞,引起肠管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肠麻痹,失去蠕动功能,肠内容物不能运行。(二)按局部病变将肠梗阻分为单纯性与绞窄性,如肠壁血运正常,仅内容物不能通过,称为单纯性肠梗阻,而伴有肠壁血运障碍的肠梗阻,如肠扭转、肠套叠等常常合并肠系膜血管受压称为绞窄性肠梗阻,后者如不及时解除、将迅速导致肠壁坏死、穿孔、进而造成严重的腹腔感染,全身中毒、可发生中毒性休克,死亡率相当高。(三)按梗阻部位可分为高位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如果一段肠袢两端均受压造成梗阻又称之为闭袢型肠梗阻,结肠梗阻由于回盲瓣的存在也可称为闭袢型肠梗阻。这类梗阻肠腔内容物不能上下运行,造成肠腔高度膨胀,肠壁薄、张力大,容易发生肠壁坏死、穿孔。因此,闭袢型肠梗阻需紧急处理。(四)按梗阻程度、分为部分性与完全性肠梗阻。(五)按发病缓急、分为慢性与急性肠梗阻。肠梗阻的分类为了便于对疾病的了解和治疗上的需要,肠梗阻是处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肠梗阻不能得到及时适当的处理,病情可迅速发展、加重、单纯性可变为绞窄性,不完全可变成完全性,机械性可变为麻痹性。

肠梗阻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肠梗阻 2.绞窄性肠梗阻 (二)选择题 1.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下列观察项目哪项最主要 A.腹膜刺激征 B. 脉搏增快 C.腹胀较前明显 D.肠鸣音较前减弱 E. 腹痛加重 2.最常见的肠梗阻是 A.血运性肠梗阻 B. 机械性肠梗阻 C.中毒性肠梗阻 D.动力性肠梗阻 E. 肠系膜缺血性疾病3.粘连导致肠梗阻的机理,不正确的是 A.肠管因粘连牵扯成锐角 B. 粘连带压迫肠管 C.肠袢套入粘连带构成环空 D. 肠袢以粘连处为支点发生扭转E.粘连是肠管的位置不易移动 4.关于急性小肠扭转临床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见于老年人 B. 多发生于饱餐剧烈活动后 C. 起病急骤, 腹痛剧烈 D. 频繁呕吐 E. 可出现休克 5.结肠癌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6.A. 腹部包块 B. 腹胀 C. 贫血 D. 拍便习惯和分辨的性状的改变 E. 消瘦 6.高位肠梗阻病人,除腹痛以外,另一主要症状为

A . 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B. 腹胀 C. 便血 D. 阵发性绞痛 E. 呕吐频繁 7.发生肠扭转的解剖因素是 A.肠袢两固定点间距离等于肠系膜长度 B. 肠袢固定点间距离长于肠系膜长度 C. 肠袢与肠系膜关系不重要 D. 肠袢两固定点间距离短于肠系膜长度 E. 肠袢系膜与肠扭转无关 8.绞窄性肠梗阻易产生酸碱失衡的类型是 A.呼吸性酸中毒 B. 呼吸性碱中毒 C. 代谢性酸中毒 D. 代谢性碱中毒 E. 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9.女,60 岁, 腹痛,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3d, 查体: 腹胀可见肠型,全腹有压痛,腹部X 片: 肠管扩大,可见多个液平面,应选何种治疗 A.胃肠减压 B. 抗生素治疗 C. 积极进行中药治疗 D. 择期手术 E. 急诊剖腹探察

急性肠梗阻

急性肠梗阻 一、病因与分类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称为肠梗阻。 1.按基本原因分为三类 (1)机械性肠梗阻 最常见 因器质性原因引起肠腔狭小而使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如: 1)肠腔堵塞:如粪块、大胆石、异物等。 2)肠管受压:如粘连带压迫、肠扭转、嵌顿疝、肠套叠或受肠外肿瘤压迫等。 3)肠壁病变:如肿瘤、先天性肠道闭锁、炎性狭窄等。 (2)动力性肠梗阻 因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肉运动功能失调,使肠蠕动丧失或肠管痉孪,以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但无器质性肠腔狭窄。 分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种。 动力性肠梗阻的分类 (3)血运性肠梗阻 较少见。

因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壁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导致肠绞窄坏死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 2.按肠壁血循环情况分为两类 (1)单纯性肠梗阻:有肠梗阻存在而无肠管血运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肠梗阻伴有肠壁血运障碍,甚至肠管缺血坏死。 3.按梗阻部位分两种 (1)高位梗阻:梗阻发生在空肠上段。 (2)低位梗阻:梗阻发生在回肠末端和结肠。 4.按梗阻程度分二类 (1)完全性肠梗阻:肠腔完全不通。 (2)不完全性肠梗阻:仅肠腔部分不通。 5.按发展过程快慢分为 (1)急性肠梗阻(多见)。 (2)慢性肠梗阻(多为低位结肠梗阻)。 6.闭袢性肠梗阻 指一段肠袢两端完全阻塞者,最易发生肠壁坏死和穿孔。 如肠扭转、结肠肿瘤等 注意! ·各类肠梗阻是在不断变化,可相互转变的。 ·如:单纯性可转化为绞窄性,不完全性可转为完全性梗阻。 二、病理和病理生理变化 1.各类肠梗阻病理变化不完全一致,轻重各异

新生儿肠套叠的发病特点及诊治原则

新生儿肠套叠的发病特点及诊治原则 首都儿科研究所马继东 一、概况 肠套叠好发于婴儿期,是该年龄段最常见的急腹症,偏离以上年龄患儿发病率则明显降低。新生儿肠套叠很少见,据一般统计约占小儿肠套叠的 0.3% ,国外有文献报道新生儿肠套叠的发生率低于 1.3% ,国内有报道为 3% 。 新生儿肠套叠与婴儿期发病的典型肠套叠相比有明显特点:新生儿常伴有肠管的先天性异常,小肠套叠相对多见,极易因肠绞窄导致肠坏死。新生儿肠套叠早期为肠梗阻表现,晚期可发展成为肠坏死、肠穿孔和腹膜炎,尽早手术为新生儿肠套叠的基本治疗原则。 二、病因和病理 新生儿肠套叠可以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新生儿肠套叠与好发于婴儿期的典型肠套叠相比更多为继发性,但也有原发性肠套叠。 (一)原发性肠套叠 有人对新生儿原发性肠套叠病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除回盲部游动、回肠末端淋巴滤泡丰富、易发生肠蠕动紊乱等普遍的易感因素外,还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①新生儿原发性肠套叠与窒息、缺氧关系密切,机体严重缺氧时,蓄积的二氧化碳刺激肠壁神经节细胞,使肠蠕动亢进,将频繁收缩的肠管推入松弛肠管,形成肠套叠;②可能与新生儿肠壁的发育特点有关,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套入部肠壁平滑肌发育较好,环形肌发达;而鞘部肠壁平滑肌发育较差,纵形肌发育不良,肌间神经丛神经节细胞减少;③新生儿期接种的各种疫苗,尤其是轮状病毒疫苗可能使肠套叠发病率增加。 (二)继发性肠套叠 继发性肠套叠所占比率各家报告不一,有报道 60% ~ 75% 新生儿肠套叠伴有器质性病变,但有报道此数占三分之一。诱发肠套叠最多见的病变为回盲部重复畸形,曾有报道 l2 例新生儿肠套叠的 1/3 继发于肠重复畸形。还可以继发于肠息肉、错构瘤、美克尔憩室、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一类特选)

肠梗阻病人护理 概念: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即顺利通过肠道,称肠梗阻。诊断困难,发展快、病情重,常需急症处置。仅次于急性阑尾炎,胆道疾病,占第三位。病情严重的绞窄性肠梗阻的死亡率仍达10%左右。 1 分类 按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分类: 1)机械性:最常见。 ①肠壁病变:,如先天性肠道闭锁、狭窄、肿瘤、套叠、炎症等。 ②肠管受压、如粘连带、肠管扭转、嵌顿疝、肿瘤压迫等。 ③肠腔堵塞,如蛔虫团、粪块、胆石、异物等。 2)动力性:由于神经抑制或毒素刺激导致肠壁肌肉运动紊乱,致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 麻痹性肠梗阻多见,常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部大手术、腹膜后血肿或感染。 痉挛性如急性肠炎、慢性铅中毒。 3)血运性:肠系膜血管发生血栓或栓塞,引起肠管血运障碍,致肠麻痹,失去蠕动,肠内容物不能运行。随着人口老龄化,动脉硬化等疾病增多,已不少见。 按有无血运障碍分类 1.单纯性肠梗阻:仅有内容物通过受阻,而肠管并无血运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可因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栓塞或受压而使相应肠段发生急性缺血;或单纯性梗阻时因肠管高度膨胀,肠管小血管受压,而导致肠壁发生血运障碍。 按梗阻部位:高位肠梗阻、低位肠梗阻。按梗阻程度:完全性与不完全性肠梗阻。 按发病缓急:急性与慢性肠梗阻。 2 病理生理: 三方面:肠膨胀、积气积液和肠坏死;体液丧失和电解质紊乱;感染和毒素吸收 ①肠管局部变化 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 梗阻以上肠管蠕动频率和强度增加,梗阻以上肠管膨胀、肠腔积气积液 梗阻肠壁充血水肿、血运障碍,梗阻以下肠管瘪陷,膨胀和瘪陷交界处为梗阻所在 急性完全性肠梗阻:肠腔压力↑→静脉回流受阻→肠壁水肿、增厚、呈暗红色→动脉血运受阻→肠管变成紫黑色→坏死、穿孔 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梗阻以上肠腔扩张、肠壁代偿性肥厚腹壁视诊常可见扩大的肠型和肠蠕动坡。 ②全身改变: (一)肠腔膨胀、积气积液 (二)体液丧失、水电解质紊乱,进而酸碱失衡。 (三)感染和毒素吸收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二)身体状况:痛、吐、胀、闭。 1 腹痛: 机械性肠梗阻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绞痛,这是由于要克服梗阻,肠管蠕动加剧所引起的,腹痛发作时可伴有肠鸣。如果腹痛的间歇期不断缩短,甚至成为持续性腹痛,可能是绞窄性肠梗

创伤的分类

创伤的分类、诊断及处理原则 机械因素引起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破坏。根据发生地点、受伤部位、受伤组织、致伤因素及皮肤完整性而进行分析。严重创伤可引起全身反应,局部表现有伤区疼痛、肿胀、压痛;骨折脱位时有畸形及功能障碍。严重创伤还可能有致命的大出血、休克、窒息及意识障碍。急救时应先防治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伤口包扎止血,并进行伤肢固定,将伤员安全、平稳、迅速地转送到医院进一步处理,开放性伤口要及时行清创术。创伤的预防在于进行安全教育及采取安全措施。 创伤可以根据发生地点、受伤部位、受伤组织、致伤因素及皮肤完整程度进行分类。按发生地点 分为战争伤、工业伤、农业伤、交通伤、体育伤、生活伤等;按受伤部位分为颅脑创伤、胸部创伤、腹部创伤、各部位的骨折和关节脱位、手部伤等。 按受伤类型 分为骨折、脱位、脑震荡、器官破裂等;相邻部位同时受伤者称为联合伤(如胸腹联合伤)。 按受伤的组织或器官 又可按受伤组织的深浅分为软组织创伤、骨关节创伤和内脏创伤。软组织创伤指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的损伤,也包括行于其中的血管和神经。单纯的软组织创伤一般较轻,但广泛的挤压伤可致挤压综合征。血管破裂大出血亦可致命。骨关节创伤包括骨折和脱位,并按受伤的骨或关节进一步分类并命名。如股骨骨折、肩关节脱位等。内脏创伤又可按受伤的具体内脏进行分类和命名。如脑挫裂伤、肺挫伤、肝破裂等。同一致伤原因引起两个以上部位或器官的创伤,称为多处伤或多发伤。按致伤因素,分为火器伤、切伤、刺伤、撕裂伤、挤压伤、扭伤、挫伤等。按皮肤完整程度,分为闭合性创伤、开放性创伤等。 在各类创伤中,生活伤和体育伤多为单一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伤,伤情比较简单明确;而在战争伤、工业伤、农业伤及交通伤中,由于致伤因素是枪、炮、炸弹。笨重机器及高速行驶的汽车,因此造成的创伤多是开放性创伤及复合创伤,伤情较严重而复杂。即以目前常见的交通事故为例,伤员可同时有颅脑伤、颌面伤、颈椎骨折脱位、胸部伤、腹部伤或四肢骨折脱位等,伤情非常复杂危急,甚至在急救之前已濒于死亡。 闭合性创伤 皮肤保持完整,有时虽有伤痕,但不伴皮肤破裂及外出血,可有皮肤青紫(皮下出血,又称瘀斑或皮下瘀血)若损伤部位较深,则伤后数日方见青紫。 ①挤压伤。由重物较长时间挤压所造成的严重创伤。如房屋倒塌、坑道泥土陷埋、车辆相撞等原因。可引起受压部位大量肌肉缺血坏死,常伴有严重休克,并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见挤压综合征)。创伤性窒息:一种特殊的胸部挤压伤,较少见。表现为上胸部、肩部、头颈部的皮下组织,眼结膜、口腔粘膜有广泛分布的小出血点(瘀斑)。这是因为在胸部受挤压的瞬间,伤者的声门紧闭,使气管和肺内的空气不能排出,造成胸内压力急剧升高,迫使心脏和大静脉内的血液倒流,引起上半身瘀血甚至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破裂的结果。创伤性窒息本身一般无严重后果,其结局取决于伴随的肋骨骨折和胸内脏器的伤情。 ②挫伤。由钝器或钝性暴力所造成的皮肤或皮下诸组织的创伤。常有皮下脂肪、小血管的破裂,有时还可致深部脏器的破裂。 ③扭伤。是关节部位在一个方向受暴力所造成的韧带、肌肉、肌腱的创伤。一般情况下扭伤并不造成关节的脱位,但却可引起关节附近骨骼的骨片撕脱。 ④冲击伤。又称爆震伤,强烈的爆炸(如重型炸弹、鱼雷、核武器等爆炸)产生的强烈

恶性肠梗阻治疗的专家共识

《晚期癌症患者合并肠梗阻治疗的专家共识》2007版 恶性肠梗阻(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简称MBO)是指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造成的肠道梗阻,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对于常规手术无法解除梗阻及去除病因的晚期及终末期癌症的恶性肠梗阻,患者不仅要承受呕吐、腹痛、腹胀、无法进食等病痛的折磨,而且可能还要承受因放弃治疗,或持消极态度所致的精神痛苦。研究显示,对于不能手术解除的恶性肠梗阻,采用合理治疗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调研发现,国内临床医师对晚期癌症患者合并肠梗阻的认识和处理与国际治疗现状存在较大差距,临床医师迫切需要得到晚期癌症MBO治疗进展方面的知识及临床诊疗指南。 《晚期癌症患者合并肠梗阻治疗的专家共识》主要针对无法接受常规手术治疗,或手术难以获益的晚期及终末期癌症合并MBO患者的诊断与治疗问题进行讨论。MBO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处理MBO提供诊断、治疗的参考意见,提高MBO患者的生活质量。 概述 1. 恶性肠梗阻的发病情况 国外文献报道,晚期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并发肠梗阻的发生率为5%~43%。最常见并发肠梗阻的原发肿瘤为卵巢癌(5.5%~51%)、结直肠癌(10%~28%)和胃癌(30%~40%,鉴于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为消化道肿瘤的首位,胃癌并发MBO 的比例可能更高)。小肠梗阻较大肠梗阻更为常见(61%和33%),>20%的患者大肠和小肠同时受累。卵巢癌并发MBO占癌性小肠梗阻的50%,占癌性大肠梗阻的37%。 2. 恶性肠梗阻的病因 明确病因对MBO的治疗有重要意义。MBO病因可分为癌性和非癌性两大类。 (1) 癌性病因:癌症播散(小肠梗阻常见)和原发肿瘤(结肠梗阻常见)造成的梗阻。恶性肿瘤导致的机械性肠梗阻可能合并炎性水肿、便秘、肿瘤及治疗所致的纤维化、恶液质或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肠道动力异常、肠道分泌降低、肠道菌群失调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复杂及恶化。 (2) 非癌性病因:如术后或放疗后可出现肠粘连、肠道狭窄及腹内疝,年老体弱者粪便嵌顿。非癌性原因所致的MBO发生率约占MBO的3%~48%。即使是已知存在恶性肿瘤病灶的MBO患者,也需要考虑非癌性病因导致MBO的可能。 3. 恶性肠梗阻的病理类型 (1) 机械性肠梗阻:这是MBO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病理亚型包括:肠腔外占位性MBO,由原发肿瘤、肠系膜和网膜肿物、腹腔或盆腔粘连、放疗后纤维化等所致;肠腔内占位性MBO,由原发肿瘤或转移癌引起的息肉样病变、肿瘤沿肠腔环形播散所致;肠壁内占位MBO,如皮革肠(intestinal linitus plastica)MBO。 (2) 功能性肠梗阻:又称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肿瘤浸润肠系膜、肠道肌肉、腹腔及肠道神经丛,导致肠运动障碍,以及由副癌综合征性神经病变(尤多见于肺癌患者)、慢性假性肠梗阻(CIP)、副癌性假性肠梗阻和化疗药物神经毒所致的麻痹性肠梗阻。 4. 恶性肠梗阻的病理生理变化 恶性肠梗阻发生后,肠道局部和全身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肠道内液体分泌—吸收平衡破坏是肠梗阻病理生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病理生理环节。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

01把病因区分为“外所因”、“内所因”与“不内外因”的医家是(单选) A.唐·王冰 B.宋·陈无择 C.汉·张仲景 D.晋·陶弘景 E.宋·钱乙 答案与解析:B。本题旨在考查中医学病因分类的沿革。属于记忆性题目,较简单。宋代陈无择提出了“三因学说”,他说:“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疮踒折,疰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即六淫邪气侵袭为外因,情志所伤为内因,而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等则为不内外因。 02六淫邪气形成的原因是(单选) A.四时不正之气 B.湿雾瘴气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 答案与解析:A。本题旨在考查六淫的含义。六淫是不正之气,又称其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03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多选) A.发病急骤,症状相似 B.与季节气候和居处环境有关 C.多从肌表或口鼻而入 D.可单独致病或合邪致病 答案与解析:BCD。本题旨在考查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六淫为病,其受邪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选项A属于疫疠之气致病的特点。 0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六淫致病特点的是(单选) A.季节性 B.地域性 C.相兼性 D.传染性 答案与解析:D。此题旨在考查六淫致病的特点。 05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腠的外邪是(单选)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答案与解析:A。风邪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和肌表(A对)。寒邪性收引、凝滞,易伤阳气(B错)。湿邪性重着、黏滞、趋下(C错)。燥性干涩,易伤津、伤肺(D错)。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七章病因与发病(一) (全国卷历年出题数:4道) 考点一:中医学病因分类的沿革及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 1.病因: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2.病因学说:研究各种病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学说。 3.中医对病因分类及沿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