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方法

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方法

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方法
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方法

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方法

区别的方法一:抓关键词

1、【主要矛盾】:抓重点、抓核心、抓中心、抓关键、“核心问题”“作为主线”“作为主题”“第一要务”“重中之重”、等关键词。

2、【矛盾的主次方面】:“抓主流”“抓本质”“总的来瞧”“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瞧主体”、九个指头、分析人与形势等。

区别的方法二:抓住题旨

如果材料侧重于解决问题,“办事情”“做事情”即改造世界(做、行),则适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如果材料反映的就是人们对某事物的评价或瞧法,就是瞧问题,即认识世界(瞧、分析),则适用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主要矛盾】——强调“做事情、办事情、即改造世界(做、行)”

【矛盾的主要方面】——强调“想问题、瞧问题、即认识世界(瞧、分析)”

区别的方法三:依据典型的俗语、成语判断

【抓主要矛盾】: “牵牛要牵牛鼻子”、“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打蛇先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画龙点睛”等,则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原理。

【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瞧也要绿叶扶持”“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等,则体现了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的原理。【矛盾主次方面】: “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瑕不掩瑜”“改邪归正”等,则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1、“村子富不富,关键在党支部”这主要说明,在发展农村经济中

A 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B 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C 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 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进程中,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不放松。回答以下2—3题

2、坚持“一个中心”不动摇,就是指

A 抓住主要矛盾

B 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C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 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

3、“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都不能放松所体现的哲理就是

A 事物的主要矛盾规定与影响其她矛盾的存在

B 我们必须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 事物发展过程中主次矛盾就是相互影响的

D 事物的性质就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4、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围魏救赵”被列为用兵三十六计第二计。此计妙就妙在孙膑善于“牵牛鼻子”。牵牛要牵牛鼻子,用哲学语言来说,就就是要善于

A.抓主要矛盾

B.把握矛盾

C.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D.分清主流与支流

5、我国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统一祖国后,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其哲学依据就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6、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律建设,重点就是建立与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与契约关系,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从哲学上瞧,材料中的要求

A、抓住了主要矛盾

B、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C 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D、坚持全面的观点

7.“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就是公有还就是私有,关键瞧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与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这段话体现的哲理就是

冲突处理的方法

冲突处理的方法 个体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人际冲突。图1提供了理解和比较5种人际冲突处理方式的模型。根据这些方式在2个维度上的位置来确定他们究竟是哪一种,即对自我的关注和对其他人的关注。要满足你自己利益的愿望依赖于你追求个人目标的武断或不武断的程度。你想满足其他人的利益的愿望取决于你合作或不合作的程度。5种人际冲突处理方式代表了武断性和合作性的不同组合。尽管你对一种或两种方式有着自然的倾向,但当情境和相关的人员改变了的时候,你就会用到所有这些方式。 图1 人际冲突处理方式 1. 回避方式 回避方式指不武断和不合作的行为。个体运用这种方式来远离冲突、忽视争执,或者保持中立。回避方式反映了对紧张和挫折的反感,而且可能包括让冲突自己解决的决定。由于忽视重要的问题会使他人感到灰心,所以总是使用回避方式常导致他人的不利评价。这一方式可以由以下的表述来阐明。 ?如果有规则,我引用规则。如果没有,我让其他人自由做出他的决策。 ?我通常不会说出会引起争议的观点。 ?我避开那些引起我与朋友们争论的问题。 ?这就行了。不管怎样,那都不重要,让我们不要画蛇添足了。 当尚未解决的冲突影响到目标的实现,回避方式将导致对组织的消极结果。这种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适当的,即包括当a. 问题很细小或者只有短暂的重要性,所以不值得个体耗费时间和精力去面对冲突;b. 个体在当时没有足够的信息来有效地处理冲突;c. 个体的权力对其他人而言太小以至于没有机会来形成变革;d. 其他人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冲突的时候。 2. 强迫方式 强迫方式指的是武断和不合作的行为,同时也代表了对人际冲突的赢-输方法。那些运用强迫方式的人努力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而不考虑其他人。这一方式包括强制性权力和控制的方面。它将帮助个体获得个人目标,但是就像回避方式一样,强迫倾向会导致他人不利的评价。强迫方式可以由以下的描述来阐明。

矛盾分析法原理和方法论小结与训练

七个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6、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原理 7、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具有相互依赖和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A、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B、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双方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注重统一;)【反对】反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一点论),反对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关键词】“既……又……;虽然……但是;双赢;双刃剑;成就……困难……;机遇…挑战;相反相成” 【该原理经常应用于】 用对立统一原理分析A和B的关系------(通常是一对反义词,二者之间存在冲突,顾此失彼) 【答题模式】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A与B是对立统一关系 (2)一方面,A与B存在一定的对立性,……分析…… 另一方面,A与B也具有统一性……分析…… (3)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既要……又要……(或把……和……有机结合或兼顾……) 例1:(2007·广东)“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 D ) A.相互依存 B.相互转化 C.相互渗透 D.相反相成 例2:(2009·江苏)“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B )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论新时期处理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对策

论新时期处理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对策 一、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状况、特点及危害 (一)当前矛盾纠纷的特点和状况 当前我国改革和建设处于关键时期,这既是一个经济发展期,又是一个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在这个时期,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矛盾纠纷出现新的特点,主要有: 1、主体多元化,由一元向多元转变。过去矛盾纠纷主体多发生在公民之间、邻里之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调整,矛盾纠纷的当事人已不仅包括公民自然人,而且包括各种经济组织甚至包括一些行政部门;不仅涉及到企业事业单位,而且涉及到广大农村群众和集体经济组织。 2、客体复杂化。矛盾纠纷的客体由简单化向复杂化转变,各类经济组织实现经济利益渠道的曲折性和有关行政组织的行政行为和办事行为的随意性,导致了社会矛盾纠纷的复杂性。矛盾纠纷的成因多、形成因素多,生成过程复杂,导致的后果严重。矛盾纠纷的演化由直线式变成曲线式,并且矛盾纠纷的发生与否多为不确定因素。 3、规模扩大化,矛盾纠纷规模呈现群体化。过去上访仅一人或几人,现在生活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导致发生纠纷的起因往往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具有相同的利害关系,牵涉群众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而且在相当一部分集体上访和群体事件中,往往是多数人的合理合法要求与少数人的无理取闹交织在一起,群众的自发行为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插手利用在一

起。 4、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化。由于改革不断深化,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利益分配不均,某些腐败现象的出现,工人下岗、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等等,都使某种矛盾表现的十分突出,各种矛盾纠纷大量产生。我所在乡镇仅今年就比去年多了十几个纠纷,而且多年来为发生集体访的小乡竟然发生了百人集体访。 5、具有明显的违法性。群体性矛盾纠纷的对抗性明显增强,当事人为达到目的,或聚众吵闹、或冲击党政机关、或阻塞交通,有的甚至酿成刑事案件,具有明显的违法性。 6、群体性矛盾纠纷的组织方式由分散向紧密转变。由过去的自发形成转变为现在别有用心的人的有计划的恶意组织,组织人由前台指挥转向幕后暗中操作。 7、支持同情者有少变多。现在一个单位或一部分人上访,其他群众也公开表示同情,跟着起哄,甚至也以集体上访相呼应。 (二)矛盾纠纷产生的大量的危害 这些矛盾纠纷特别是群体性纠纷的发生,产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一是严重的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二是严重损伤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是矛盾纠纷的解决难度大,拖累了基层政府的工作精力。 二、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健全,社会转变的加快,社会经济结构的不稳定性导致矛盾纠纷发展的趋势更加复杂多变。各种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往往既有历史原因、政箦原因、经济利益原因,也有处理方法不当的原因;既有群众要求合理的一面,也有群众对党和国家政

高中政治: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20190426063830)

1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原理 [原理内容] ①矛盾无处不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②矛盾无时不有,矛 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③矛盾就是事物,就是运动,就是思想,就是问题,世界就是由矛盾组成的。 [方法论] 对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 [错误倾向] 反对一点论、片面性、绝对化的观点。 [应用举例] 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必须坚持“两手抓”的方针 答案要点:(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 何事物都是有两点而不是一点。所以,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全面地看问 题,反对一点论。 (2)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需要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因此,党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既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 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3)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是坚持两点论、两分法的具体体现,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顾此失彼,一硬一软,是一点论、片面性的表现。 1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弱点。这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方法论]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错误倾向] 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作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应用举例] 辨析:矛盾的特殊性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完全不同的。 答案要点: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是世界上 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 质。根据矛盾特殊性原理,得出承认矛盾特殊性这一点是正确的。 (2)矛盾不仅有特殊性,而且还具有普遍性,再特殊的事物也总要和其他同类事 物具有相同之处,只有特殊性,没有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只能说世 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而不能说世界上的事物完全不同。 (3)上述观点,只承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忽视了矛盾的普遍性,是一种片面的观 点。 1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特殊性(个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 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方法论] 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地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由 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我们认识事物时,就必须把这两方面辩证的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 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 学依据。 [错误倾向] 既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应用举例] 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 答案要点: (1)原理内容:(略)。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鲜明地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例如,必须坚持

寻求化解矛盾的对策

答案:寻求化解矛盾的对策 民主测评是一个具有很强主观性、且受一定客观条件制约的过程,如认知、感情、功利思想等方面的主观影响不可能完全避免,而客观方面的测评机制、环境和组织实施等则是可控的。通过科学设计测评机制,合理布置环境,严密组织实施,科学分析测评结果,并重视做好一些基础性工作,即加强可控性建设,尽量减少主观性影响,是提高民主测评真实性和科学性的关键。 第一,科学设计测评机制 创新评价标准。德、能、勤、绩、廉是评价干部的基本要素,但必须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新的时代要求,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如,将能否“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能否坚持“以人为本”作为考察干部“德”的重要内容。通过看一个干部能否得民心、顺民意、惜民力,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掌握其政治品质、道德品质和工作态度情况。要将能否“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能否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否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一道前进,作为考察干部“能”的重要内容。有能力的干部应该具有积极进取意识,善于突破旧观念、开辟新思路,具有审时度势、通观全局战略思维能力。在考察“勤”时,除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外,还应该是“勤而有效,勤而有绩”。在考察“绩”时,要明确干部所取得的政绩必须是实绩,并且符合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群众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政绩。在考察“廉”时,既要看八小时以内廉,更要看八小时以外廉;既要看干部本身廉,更要看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廉;既要看工作作风廉,更要看生活作风廉;既要看经济上廉,更要看政治上廉。 科学设计测评表。在内容上,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在理想信念、思想作风等主观方面定性评价的同时,对岗位职责、工作指标的完成等方面设置打分制,定量打分。另外,除了组织设定的测评项目,还应设置群众发表自己意见的栏目,增加“问题和意见建议”栏,这样测评人可以把设定项目以外的有关情况反映出来,提供更多的参考,避免漏掉一些情况。在结构上,除了一些对所有干部都适用的基本要求之外,应针对不同级别、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测评对象适当调整权重比例。特别是能、勤、绩三方面,对不同级别的干部要求是不同的,必须提高指标设计的针对性。 合理选取参评人。为避免每个人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参评人应保证达到足够的数量、足够的广度,并合理确定比例。一要有不同层级的人参与,上、下、同级都要有一定的比例;二要保证有不同组织

冲突处理的5种方式

冲突处理的5种方式 何为冲突?在牛津大辞典的解释是人们之间对不同观点或信仰的不同意见。在人们的共同生活中,冲突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正常现象,长期没有冲突的关系根本不存在。凡是人们共同活动的领域,总会产生不同意见、不同需求和不同利益的碰撞。如何处理冲突,我们有五种选择,回避、退让、竞争、妥协和合作。 我先用一个橘子故事来简单解释一下这5种解决冲突的区别。比如现在有一个橘子,你想要,我也想要。如果我不管不顾,抢先把橘子抢到,这是“竞争”方式;如果我考虑到你更需要这个橘子,故而把橘子让给你,这是“退让”;我们都不想争,大家都不要这个橘子,这是“回避”;如果我们把橘子掰开,一人一半,这是“妥协”;如果我们能坐下来共同探讨为什么想要这个橘子,原来我要吃橘子肉,你要的是橘子皮做糕点,这样我们两个人的需求都得到满足。这种方式就是“合作”。 这5种处理冲突的方式就是著名的冲突管理的“托马斯—基尔曼”模型。我们先来看看这5种竞争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用“竞争”方式处理冲突时,双方各站在自己的利益上思考问题,各部想让,一定要分出个胜负、是非曲直来。这种竞争方式的特征是:正面冲突,直接发生争论、争吵,或其他形式的对抗;冲突双方在冲突中都寻找自我利益而不考虑对他人的影响;竞争的双方都试图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争赢而不顾冲突带来的后果。 和竞争方式相反的是“退让”,是指在冲突发生时只考虑对方的要求和利益,不考虑或牺牲自己的要求和利益,把对方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其行为特点为高度合作,不进攻,愿意牺牲自己的目标使对方达到目标,尽管自己有不同意见,但还是支持他人的意见,为了维护相互的关系,一方愿意做出自我牺牲。 “回避”是冲突的双方既不采取合作也不采取进攻行为,“你不找我,我不找你”,双方回避这件事情。回避方式的特征是双方意识到冲突的存在,却试图忽略冲突,都不采取任何行动,不发生正面对抗。 第四种处理方式是“妥协”,冲突双方都有做出让步,俗话说“你让三分,我让三分”双方都让出一部分要求和利益,但同时有保存一部分要求和利益。其特点是没有明显的赢家和输家,他们愿意共同承担冲突问题,并接受一种双方都达不到彻底满足的解决方案,所以妥协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双方都倾向于放弃一些东西。

预防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原因与对策

85张燕(中共乐陵市委党校 山东乐陵 253600) 预防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原因与对策 摘 要: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大幅调整,基层群众的社会矛盾出现了复杂化、多元化、激烈化的发展趋势,如何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已成为社会治理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近年来,山东省乐陵市依托市、乡、村三级网格服务平台,创新管理,化解矛盾,整合资源,完善服务,社会治理调处功能和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幸福感明显上升。 关键词:基层社会矛盾;多元化解;预警预防 及时有效预防化解基层矛盾,是加强群众与党委、政府联系的一条重要纽带。特别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群众的维权意识逐步加强,部分群众利己观念有所抬头,基层群众的社会矛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对此必须主动适应积极作为,创新工作方法,积极预防和化解基层社会矛盾。 一、当前基层社会矛盾多发的原因 1.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看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劳资纠纷、债务纠纷、劳动保障、征地拆迁、金融诈骗、非法集资、民间借贷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呈增长趋势,另加之涉改、涉军、涉解等历史遗留问题,新旧矛盾碰头叠加、相互交织,处理难度非常大,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2.从社会发展新趋势看 一是社会结构再度调整,社会流动性、开放性日益增强,流动人口、刑释解教等特殊人群增多,随之带来的管理压力增大。二是网络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的组织动员能力、虚拟性和隐蔽性、发酵器和放大镜功能越来越强,并成为涉警、涉法舆情事件的主要发源地和扩散地。三是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呈现多元化转变,部分群众心态浮躁、心理失衡甚至演变为对社会的不满,极易引发各种社会问题甚至个人极端事件。 3.从人民群众新期待看 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尊严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要求信息安全、隐私安全、环境安全;同时,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追求利益多样化,比如在村级换届选举、村务管理、物业问题中引发的矛盾不断增多,非正常死亡事件已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的新热点,群众工作凸显了新的特点和新的变化。 4.从主观上分析看 基层社会矛盾多发的根本原因是群众反映的一些合理诉求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一是思想重视不够。有的不是按照“事要解决”的要求对待信访事项,而是求一时平稳,重一时救急,没有把力量真正放在矛盾化解上,把小事拖大、大事拖难。二是工作落实层面上存在不足。一些关系群众利益诉求的部门,没有真正依法依规按政策、诚心实意地去办理,在办理的过程中应付了事、敷衍塞责。三是社会管理机制存在不足。在如何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如何落实各个方面权益保障机制,如何健全社会的法治舆论环境,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教育疏导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 三、当前做好基层信访维稳工作的对策 1.创新管理重心下 依托市、乡、村三级网格服务平台,推进城乡网格化管理。重点在社区(村),关键在乡镇(街道),核心在党的领导,通过这一载体,发挥基层组织在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和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的核心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社会治理工作下沉到网格,触角延伸到网格,强化网格员和党建特派员的主体作用,促进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2.借势借力化解矛盾 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中各类公共资源整合的优势,分层、分类、分级解决居民所需、所盼、所急的各类社会矛盾问题。对群众反映的一般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及时调处解决;对反映的重大疑难问题,通过党政领导定期接待群众来访、领导下访、约访和领导包案等形式重点解决。真正实现群众信访事项“桩桩有人管,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服务、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社区矫正监管等工作,落实重点人群、社会组织等重点领域管理服务措施,发现重大隐患及时上报,使信访案件、群体性事件、刑事案件总量、严重刑事犯罪得到有效控制。 3.排查调处抓好源头 借助“网格化”管理工作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全覆盖、无缝隙的信访排查网络,做到“网格随时排、社区(村)日日排、乡镇(街道)每周排、全市月月排”,对各种可能引发信访问题和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纠纷、苗头隐患开展经常性的滚动排查,在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和重要节庆等敏感时期开展重点集中排查,随时了解、发现、掌握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苗头。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台账制度,做到任务明、制度严、责任实、台账清。 4.掌握政策依法办事 利用“网格化”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等特点,搭建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一建立上下结合的互动治理机制,第一时间掌握民情民意,把管理和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做到“人到网中去,事在格中办”。二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和途径,创新公众参与方式,积极引导志愿协会、中介组织、居民协会等力量参与到网格中,逐步实现社会治理“自上而下”向“上下互动”的转变。三加强对网格内信访群体的服务和管理,积极教育、引导基层群众以合法理性的方式、通过正常的渠道表达利益诉求。 作者简介: 张燕(1970--)女,山东省乐陵市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党的建设、三农问题。 国内刊号C N61-1499/C 和谐社会

哲学矛盾分析法主要观点

哲学矛盾分析法主要观点 矛盾分析法: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①斗争性;②同一性。2、矛盾的普遍性。3、矛盾的特殊性。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6、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矛盾即对立统一。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2)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2)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着重把握其方法论意义) 5.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方法论要求: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 (1)原理内容: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共同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7、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具体内容包括: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处理团队冲突的五种方式

如何处理团队冲突(一) 【本讲重点】 人际的两种行为方式 处理团队冲突的五种方式 【自检】 粗略地计算一下,你一周之中与多少部门或员工发生过冲突,你都是怎么解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团队中,不可避免地,团队成员间会发生很多冲突。如何处理这些冲突,是每个成员都要了解的,作为职业经理更要学会处理冲突。 人际的两种行为方式 1.合作性行为 合作性行为,就是一方力图满足对方愿望的行为,越努力满足对方的愿望和要求,合作性也就越强。 ( 1)每个人天生就有与人合作的倾向。 ( 2)从人的角度和观点去看问题。 ( 3)随时善于从别人的角度和反应来调整自己。 例:财务部没有打印纸了,到行政部去领,这时恰好行政部没有打印纸了,行政部为了不耽误财务部的工作,马上派人去买,行政部想方设法满足了财务部门的要求。 2.武断性行为 武断性行为,就是坚持自己的行为,和别人没有商量的余地。 表现: ( 1)我绝不会去找别人,而是等着别人来找我。 ( 2)我永远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一旦发生什么事就怪别人。

( 3)不管什么情况下,不管对方怎么样,我绝对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 【事例】 肖经理到财务部报销,但财务部说周四才能报销,肖经理就有些恼火:“我无论什么时间去报销,你财务部都得给我报,财务部就是干这个的,要不然公司养你们这帮人干什么!” 处理团队冲突的五种方式 按武断性程度和合作性程度可以画出一个矩阵,表示出来的模式就是“托马斯—基尔曼模型”。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团队冲突有五种处理方式。 图 36-1 托马斯—基尔曼模型 1.竞争 这是由于团队冲突的双方都采取武断行为所造成的,双方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不相让,“要么你们对了,要么我们错了”,一定要分出个胜负、是非、曲直来。 例:肖经理坚持要今天报销,财务部的柴经理坚持到周四才能报销,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谁也不想放弃。 2.回避 双方都想合作,但既不采取合作性行为,也不采取武断性行为。“你不找我,我不找你”,双方回避

矛盾观七大原理方法论总结

矛盾观七大原理方法论总结

1、某市政府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推动“僵尸企业”问题的解决。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及时引入破产程序,对兼并重组后可以重生的企业促其兼并重组,对无意愿无能力继续生产的企业依法收回用地,盘活存量土地,从而促进了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的办法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关注矛盾两个方面的同时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针对具体问题找出具体的解决方法④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市场期待已久的苹果iPad平板电脑已于2010年4月3日开始在美国上市销售,美国主要媒体对iPad几乎都给出了正面的评价,认为iPad功能强大,可供人们看电视、听音乐、上网,而重量只有680多克。不过,也有人批评说,iPad没有键盘和USB接口,也无法播放Flash动画,这让它的魅力大打折扣。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矛盾具有普遍性C.新事物总是弱小的,有待进步、完善D.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到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 ①认识“危”的条件、根源和前景是实现“安”的必要前提 ②认识“危”的必然性,则可以安之若泰、泰然处之 ③认识“安”与“危”的依存、贯通关系,顺应和迎接安危转化的趋势 ④认识“安”与“危”的包含、转化关系,努力实现转危为安和趋安避危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4、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燃放烟花爆竹在增添喜庆气氛的时候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在绿色发展深入人心的今天,限放禁放逐渐占了上风。这一变化体现的哲理是() ①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11北京)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较快,稳定物价和增加就业是宏 观调控的两大目标,但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图9所示的

主动化解矛盾

主动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环境促进物业管理发展 [ 2008-5-22 16:33:00 | By: 陈福才 ] 推荐 我公司(前身为太原市漪汾苑物业管理公司)从1994年起开山西物业管理之先河,到今天为止探索发展已有14个年头,现有三个股东公司,管理有住宅小区、政府机关办公大楼、商住楼宇、大专院校、工业厂区、别墅小区、回迁房等物业项目30余个,管理面积300余万㎡,是山西省内目前经营规划最大的物管企业。 十余年来,在管理外接物业项目(包括新建小区和二手小区)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以维护业主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下大力气从化解开发商、业主、物业公司三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入手,着力构建三方和谐,是推动和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突破点。为说明这个观点,我着重讲一下太原君临天厦小区这个案例。 一、春节前的惊喜 2008年春节马上就要到了,按照我们的惯例,在节前各物业公司都要报告春节长假的物业管理工作准备情况:包括节日值班、水、电、气、暖供应,节日安全秩序维护、应急方案、业主

的文化娱乐活动安排、节日环境布置、给孤寡老人拜年、员工福利等。腊月29,我接到太原金利恒物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峰的报告。他说:“陈总我报告你一个好消息,君临天厦小区业委会给我公司君临天厦管理处的员工发放春节福利,每人发了一袋米、一袋面、一桶油,表示对物业公司员工一年来辛勤服务的感谢和慰问”。接到这个信息,我大喜过望!据我了解,在全山西,业委会给物业公司发放节日福利,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今年米、面、油价格又很贵,每人一袋米、一袋面、一桶油,折价2 00多元,份量也不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惊喜呢? 二、三年物业服务的回顾 1、物业状况: 太原君临天厦高层住宅小区,位于太原市繁华街道府东街北京华联超市东侧及顶部,于1998年由山西云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建,2001年起由开发商委托一家不太规范的物业公司进行前期管理,该小区建筑面积5.2万㎡,共有265户业主,设计配置有电梯14部,有较先进安防监控设施,属高档住宅小区,2 004年前期管理合同到期。 2、慎重接手: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3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年份题型分 值 考点 2000年文科第33 题论述 题 10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 义 2003年第37题Ⅱ分析 题 10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2006年第34题分析 题 10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考点链接】 该知识点曾与以下考点结合命制分析题: 《政经》第四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特征和实质; 《世经》第三章: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世经》第五章:南北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彻底辩证法的前提,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任何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其中包括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这种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也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的形式。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 基础,也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是:普遍(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特殊(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它们的联系是: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 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普遍和特殊 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 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着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35.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年份题型分值考点 1997年文科第27题论述题12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 1998年文科第11题多选题 2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2003年第16题多选题 2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常用“有两”、“有对”、“有耦”等来说明矛盾的普遍性,用“相反相成”、 “相依相济”、“相形相生”、“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等来阐明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及其在事物运动发展中的作用,用“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等来分析矛盾的解决方式。 中国传统哲学中阴阳和谐的辩证法曾对欧洲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产生过深远影响;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中国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国传统哲学中注重和谐统 一的矛盾观和“中和”、“中庸”之道,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以 及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36.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对立主要表现在: (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是两者对立的实质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 的动力。

简述处理冲突矛盾的方法步骤1

简述处理冲突矛盾的方法步骤 (一)能妥善处理冲突是我们获得成功的技能之一。每种人际关系都会遇到一 些摩擦和矛盾。某些人遇到的比别人更多一些。有些是开玩笑式的,有些是令 人讨厌的。但是也有一些是永无休止似乎不能解开的矛盾类型。一旦发生矛盾 冲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步骤来解决: 1.调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冷静下来。 化解冲动首先要克制。喷发的激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要想办法抑制片刻,就可以避免冲动。一般可采取两种方法: ①忍耐。当别人对你说了不中听的话,甚至羞辱性的话,可以在心里默念“我不发火”、“我不在意”等,也可以在心里默背诗词或文章等,这样能使消极激情变弱。 ②谦让。用谦让谱写和谐乐章。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情绪冲动时,多想一想别人的处境。 ③冷静。在遇到较强的情绪刺激时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再采取表达情绪或消除冲动的“缓兵之计”,尽量使自己不陷入冲动鲁莽、简单轻率的被动局面。比如,当你被别人无聊地讽刺、嘲笑时,如果你顿显暴怒,反唇相讥,则很可能引起双方争执不下,怒火越烧越旺,自然于事无补。但如果此时你能提醒自己冷静一下,采取理智的对策,如用沉默为武器以示抗议,或只用寥寥数语正面表达自己受到伤害,指责对方无聊,对方反而会感到尴尬。 2.用暗示、转移注意法。 化解冲动要及时转移。大量事实证明,冲动情绪一旦爆发,很难对它进行调节控制,所以,当你察觉到自己的情绪非常激动,眼看控制不住时,可以及时采取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自我放松,鼓励自己克制冲动。 ①言语暗示法。如"不要做冲动的牺牲品" 、"过一会儿再来应付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等。 ②转移注意力法。人的情绪往往只需要几秒钟、几分钟就可以平息下来。但如果不良情绪不能及时转移,就会更加强烈。比如,忧愁者越是朝忧愁方面想,就越感到自己有许多值得忧虑的理由;发怒者越是想着发怒的事情,就越感到自己发怒完全应该。如果马上转移,想高兴的事,向大脑传送愉快的信息,争取建立愉快的兴奋中心,就会有效地抵御、避免不良情绪。如尽力让自己想一些无关的事,干一些其他的活,脑子不闲,手脚不停,或采用“阿Q'’式的精神自慰法,进行体育锻炼,听音乐等活动进行心理调节,合理宣泄和释放心理紧张,就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组成部分。学习时应把握以下范畴:物质、运动、静止、规律、意识、认识、实践、真理、联系、发展、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价值及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创造与实现。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8、唯物辩证法19、认识论3)(共30条原理)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意识具有计划性、目的性、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否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3.〖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3.〖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反对〗: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补充: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3.〖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