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考点整理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考点整理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考点整理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考点整理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考点整理

第一章

一、城市综合交通的分类(p2,图1-1)

城市交通系统的构成:运输系统、道路系统、交通管理系统

二、近现代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理论的发展

1、带形城市理论p20

2、田园城市理论p22

3、工业城市理论p22

4、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是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

有机疏散论认为没有理由把重工业布置在城市中心,轻工业也应该疏散出去。当然,许多事业和城市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设置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城市中心地区由于工业外迁而空出的大面积用地,应该用来增加绿地,而且也可以供必须在城市中心地区工作的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商业人员居住,让他们就近享受家庭生活。

三、TOD模式(p36)

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

强调以公共交通线路为轴线,以轴线上公交站台为中心的“点轴式”的完整社区型集约发展。

有利于改变郊区化过于分散的状况,通过提供公共交通服务,减少进出中心城区的小汽车数量。

TOD模式适用于中心城区外围郊区有明显轴向发展的地方,不适用于双向的城市土地使用布局模式,不适应城市中心地区密集型、高强度综合发展的情况。

四、雅典宪章的贡献(p23、p43)

1、强调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

2、提出了城市的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3、城市应按不同的功能进行分区:实现功能分区。

4、就近安排居住和工作,建立适应现代交通的道路系统。

启示:1、城市用地是城市交通的决定性因素。

2、人的活动是城市交通的主要活动,也是城市交通的决定性因素。

3、解决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对道路进行功能分工和组织交通分流,处理好城市用地布局与道路系统的合理关系。

五、马丘比丘宪章的贡献(p24)

观点:1-6

最重要的观点: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的城市环境、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公共参与。

六、现代城市交通规划思想的更新

1、城市用地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相结合(为什么)p42

2、p42图1-47

3、从规划布局着手解决交通问题(怎样解决)p43

多中心,组团式布局

a.要在组团内做到城市功能的基本完善

b.组团内形成有足够吸引力的组团服务中心

c.组团内形成完整的道路交通系统

d.与其他组团形成有机的交通联系

七、绿色交通的思想p45

在满足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生活质量、生产水平和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实现低碳、节能、环保和高质量的交通理念。

构建:绿色交通环境

城市交通方式的组合应该适应城市居民不同出行需求(机动和非机动)为相应的交通方式安排“高效率”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实现交通分流,道路分工,提倡公交出行,保障非机动车出行的环境和安全。

八、1.3.3现代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与用地布局协调关系的思考

1、城市道路网与城市用地布局结构的协调关系p52

P53表1-4 p54图1-52 表图结合(功能、位置、性质、横断面)

1.4.2城市交通问题

2、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方针p69

一方面:变革城市结构

另一方面:从变革城市道路和交通系统的角度

(详细)

3、解决交通问题的基本对策p69下

九、1.6城市道路分类

国际(p73):快、主、次、支

道路功能:交通性和生活性(定义、区别)

交通目的:疏通性和服务性(目的、构成)

十、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p67

第二章

1、表征人的交通活动特性的主要要素: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含义)

2、交通流理论:(名词解释)

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车流密度p82

道路容量(通行能力)p85

服务水平p85

停车视距p84

3、OD调查含义p97

通过OD调查可以得到关于居民出行的哪些特征p99-100(交通结构)

4、交通规划的四阶段法:出行生成、出行分布、出行方式划分、交通分配(含义、特点)p104-108

第三章

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p117-120 (会进行相关路网方案比选的分析)

2、城市干路网类型种类和特点p123-126

3、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分工和功能分工p128(交通性、生活性要求p128-130)

4、图3-10 p131 图3-15 p134

5、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p131和各级道路的衔接关系(入城干道及桥位的选线分析图3-14 p134)

6、城市道路网密度是否取值越大越好p143

7、城市道路红线 p144

8、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类型、示意图、特点和适用性 p146-149

9、简单的横断面设计p227-231

第四章

1、公共交通线路、城市道路与城市用地的关系分析(表4-3) p188

2、特大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结构p200 123

3、公共汽车速度p211(运送速度、运营速度)

4、城市轨道公共交通的分类p194-196 特性(最大、最小根据表4-4)

5、图4-6 p198

6、决定公共交通线路上的行驶车数的两个条件p212

7、公共交通线网密度p190

第五章

1、平面弯道视距界限、纵向、交叉口视距界限(示意图会画)p218-219

2、在道路设计时需要检验视距界限的情况?p218-219

3、平面线形的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4、路拱的含义p225 横坡的含义p224 超高的含义p235 缓和曲线的含义p236

5、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形式p241

6、交通渠化的含义和类型p244

7、环交的特点和适用性p249

8、交织角的含义、越小越好还是越大越好p251

9、环交的交织段交织角等的具体设计p250-251

10、进出口半径p252

11、立交匝道、集散道的含义p254

12、变速车道两种形式和特点p256

13、喇叭形立交、苜蓿叶式立交的流线p260-261 半定向式立交(缺象限)p263

14、锯齿形街沟、排水p226-267

15、城市道路照明国际标准p268

16、路面结构p274

第六章

1、饭店交通组织p282

2、站前广场用辅助路与城市干路p284

3、案例分析(图6-13)p286-287

4、站前广场规划设计要考虑的问题p283-286

5、停发方式的特点和停放方式的特点p298

第七章

了解标志标线的含义p319

(完整word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上册) 1、交通的定义: 一般:人与动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广义:人、物、信息的流动,以一定目标方式通过一定空间。 2、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其中干线公路可分为几类:(1)国道(2)省道(3)县道(4)乡道。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按照道路在交通功能、对沿线建筑物服务功能的地位,可分为(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 4、行人静态空间:主要是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范围。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5、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 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车辆的转弯半径可作为停车场、回车场、公交车站通道设计的依据。 6、交通量(Q):在某一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 7、通行能力: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 8、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 横断面。 9、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道路附属设施等用地组成。 10、路幅宽度: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总宽度。(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常用红线绘 制,是道路交通用地、道路绿化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分界 线)。 11、路侧带: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测带。 12、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 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路肩。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和保 护性路肩。 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km/h时,应设硬路肩。其铺装应具有承受车辆荷载的能力。硬路肩中路缘带的路面结构与机动车车行道相同,其余部分可适当减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期末重点

一、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1、城市综合交通的含义 “大交通”是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它涵盖了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和管道交通五大方式。 “小交通”只是指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的最基本组成部分;道路交通系统依附于道路网络,是反映城市格局、面貌和活力的窗口。 2、城市交通系统的要素 (1)人和物的流动(交通需求) 人流、物流,包括无形的流动,是城市活动的体现。 (2)交通设施(交通) 运载工具(包含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路(道路或轨道等),站场(terminal、车站、停车场等)。 (3)经营管理系统(联系需求与供给) 组织交通供给服务、经营管理交通设施和运营系统的系统。 (4)交通空间 是发生交通服务行为的空间,包含交通设施周围的空间、道路空间、交通站场空间。 3、城市交通的基本因素——用地、人、车、路 (1)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 确定不同性质的城市用地产生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称为交通生成指标,不同性质的用地应该有相应的交通生成指标。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等。 (2)人:出行目的:包括上下班出行(含上学放行)、生活出行(购物、游憩、社交)、公务出行三大类。 出行方式:出行方式的选择:时间、线路、价格、目的等——成本 平均出行距离:居民平均每次出行的距离。也可用平均出行时间和最大出行时间来表示。 与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用地布局、人口分布、出行方式有关。 日平均出行次数:与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关。 (3)车:机动车和自行车是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对机动车或自行车都需研究以下因素:车辆(可折算成标准车)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驶率、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距);车流速度、密度、流量。 机动车可以归纳为几种“设计车辆”,以便根据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载重量、运行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a 小型汽车:包括小汽车、三轮摩托车、轻型越野车和2.5吨以下的客货运汽车。 b 普通汽车:包括单节式公共汽车、无轨电车与载重汽车。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试题选

道路与交通系统规划试题选 一、填空题 1、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 2、一条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为 500-1000 辆/小时,宽度为 1 _。 3、《周礼》中把城市道路网分为经涂、纬涂、环涂和野涂四个部分。 4、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是: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和适当分离。 5、平面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较低,一般不适用于快速路和主干路的交叉口。当进入交叉口的混行交通量超过 2700 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或环形交叉口任何一个交织路段通过的交通量超过 1400 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时,不宜采用平面环形交叉。 6、平面弯道设计时在限界内必须清除高于米的障碍物,包括灌木和乔木。 7、各类机动车分到行驶时,小客车每条车到宽度米;其他车型当设计车速小于40km/h 时每条车到宽度米,当设计车速大于40km/h时每条车道宽度米。 8、机动车道的车道条数常采用偶数,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不宜过多,单向车道一般不超过 4 条。 9、一般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类型有:棋盘型、中心放射型、环线型、混合型和主辅线型五种。 10、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 11、城市交通的四个基本因素:用地、人、车和路。其中,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 12、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和_ 分隔带_ 四部分。 13、临近建筑交通组织和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把建筑内部的交通流线与外部城市道路的交通流线合理地组织成为有机整体。 14、横断面设计就是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性质、功能要求和规划交通量,合理确定道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宽度和高差。 15、按修筑路面的材料,路面可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和砂石路面。 16、《马丘比丘宪章》强调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老师总结自己整理

第一章 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1)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量发展的预测,为较长时期内城市的各项交 通用地,交通设施,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并进行综合评价,是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2)城市交通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活动 特点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市未来交通进行研究的过程和对未来交通的安排。 城市交通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一个战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两张网:城市道路网,城 市公交网。 城市四大基本活动:交通、居住、工作、游憩。 城市道路的概念及其功能:城市道路是指城市城区内的道路。功能: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 和其它市政公用设施铺设提供空间; 是城市的骨架,建筑物的依托,分别用地各地块的边界; 是商贸活动的场所之一;是城市居民交通与活动的空间;城市防灾避难提供场所;为城市通 风新鲜空气的流通提供渠道;反映了城市的风貌,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又是显示当代精 神文明的场所,是组织城市景观的导线。 城市道路按国标、按功能、按目的分类:(1)国标(作为城市骨架)的分类:快速路、主 干路、次干路、支路;(2)按道路功能的分类: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3)按交通目的的分类: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问题及原因:(1)人口密集与城市用 地的矛盾:由于人口稠密,国家又实行劳动力密集、广就业、低工资的政策,所以中国城市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口密集而城市用地紧张,从而导致交通密度大。(2)城市用地布局带来 的交通分布的合理性问题: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式发展,由于在城 市的发展建设上缺乏远见,缺乏清晰的规划思想,城市布局的不合理性也越来越明显,从而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的分布和合理性。(3)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落后带来的系统性问题: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运输体系和交通结构缺乏科学性。 (4) 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问题:我国城市中城市运输、城市道路、城市交通管理三个系统分别 由多个部门管理,思想认识不尽统一,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脱节,城市交通管理跟不上城市交通发展需要。(5)居民交通意识问题:交通意识是衡量国民素质和 城市居民意识水平的重要方面,违章是事故的根源,事故是交通阻塞的主要原因。对策:(1) 研究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发展趋势,规律及城市的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的城市交通发展 战略和城市交通政策。(2)立足于城市布局向合理化转化,从根本上减少交通量,使交通分 布趋于合理。(3)优化城市道路系统结构,一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现代化城市交通需求,二是要与用地布局相协调。(4)搞好交通规划与用地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结合。 (5) 实施科学的现代化交通管理。 第二章 人的交通活动特性的 4项要素: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 业岗位密度)。 描述道路上车流的三项参数:速度V、流量Q、密度D ; D=Q/V 动力净空长度:即一辆车所需的净空长度 L,动力净空长度为 L=l+lt+lr+IO ; I—车长;10 —安全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教案

第一章总论 本章重点: 1.掌握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城市交通的分类。 3.掌握城市道路分类。 第一节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概念 本节重点掌握交通,城市综合交通,以及城市交通的概念和三者之间的区分。 第二节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发展 1.了解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发展历程。 2.掌握发展历程当中的几个基本经典理论。 第三节现代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思考 1.掌握规划思想的变革 2.掌握现代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发展战略 第四节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了解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2.了解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 3.掌握解决交通问题的基本对策 第五节城市交通分类 1.掌握城市交通的分类 第六节城市道路分类 1.掌握按照设计规范的城市道路分类 2.了解道路功能特点以及按照其他方式的分类 第一节: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基本概念 1.1、交通 ◆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 定的空间进行的。 ◆通常的含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 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和道路上的交通。

1.2、城市综合交通 所谓城市综合交通:即是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 1. 按地域关系: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 2. 按形式:地上、地下、路面、轨道、水上交通等 3. 按运输性质: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 4. 按交通位置:道路上的交通和道路外的交通 5. 按交通性质与交通方式进行分类: (1)城市对外交通 (2)城市交通 (3)城市公共交通 (4)城市交通系统 1.3、城市道路 1)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 2)联系城市各个组成部分 3)城市结构布局骨架 4)安排绿化、排水等的主要空间 第二节: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发展 2.1、中国古代的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系统 ◆原始社会后期至商周的“井田制”道路交通 《周礼》:周代,耕地、沟、道路、居住地同时规划,径,畛、涂道、路五级道路担负不同的交通,形成了历史上最早的方格网道路系统。 ◆(2)奴隶制和封建社会城市的道路交通 井田规划思想得到延续:(经涂,纬涂、环涂、野涂)如下:周王城道路系统规划图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第一章 1.概念解释:交通、城市交通系统、城市道路。 交通:是指“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备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交通更为广义的概念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涵盖了航空、水运、铁路等不同的交通方式。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体现了城市生产、生活的动态的功能关系。城市交通系统主要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所组成。城市交通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 2.城市道路如何分类分级,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城市道路分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城市道路的功能:①城市交通的主要措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②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③是通风、采光和防火的通道④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管线)的主要空间⑤是城市面貌和建筑风格的媒介,是城市景观的组成媒介 3. 现代道路系统规划思想是什么? ①城市道路系统的交通分流②疏通性和服务性的分离是现代化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系统演变的必然和特点③注重城市非机动交通环境的营造④城市快速路与高架路:快速路应该与到达性的机动车流分离,采用立交或联系匝道的方式实现快速路交通与常速路交通之间的转换。高速道路在城市中的建设应该慎之又慎。 第二章 1. 名词解释:交通生成指标;车流密度;动力净空长度;停车视距;道路容量。 交通指标生成:确定不同性质、不同分类的城市用地生产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表示交通的生产和吸引量与城市用地等相关因素的关系。 人的交通活动特性: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 车流密度:车流密度D指道路单位长度上的车辆数,D=Q/Vs(V速度.Q流量) 动力净空长度:保证前后两车之间安全的车头距(车头间距)的长度,即一辆车所需的净空长度L。 停车视距:ST是司机发现前方障碍物进行制动时所需要的最小安全距离,相当于动力净空长度减去车的长度。 道路容量C: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下,可以合理期望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车道或车行道某一断面的单向或双向最多的车辆数(相当于通行能力)。 论述交通规划方法:出行生成;出行分布;出行方式划分;交通分配 2. 说明居民出行和货运OD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居民(OD调查)出行调查:目的:为了取得客流的出行生成规律以及土地使用特征、社会经济条件等。调查的内容包括家庭地址(交通区)、用地性质、家庭成员情况、经济收入、出行目的、每日出行次数、出行时间、出行线路、出行方式等。调查方法:家庭是居民出行的主要来源,所以一般都采用抽样家访的方法进行调查。 货运调查:方法:采用抽样发调查表或深入单位访问的方法。内容:调查各工业企业、仓库、批发部、货运交通枢纽和专业运输单位的土地使用特征、产销储运情况、货物种类、运输方式、运输能力、吞吐情况、货运车种、出行时间、线路、空驶率以及发展趋势等情况。目的:在于取得出行率生成规律以及土地使用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资料。

河南省城市道路系统专项规划编制纲要

河南省城市道路系统专项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第一部分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编制背景 二、规划依据、年限、范围、目标 三、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四、规划主要内容 第二章城市概况 一、城市现状 城市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城市交通等城市基本情况。 二、相关规划概述 1.城市性质、规划年限、规模(人口、用地范围)、发展目标和功能布局; 2.城市道路交通。 第三章城市道路现状分析 通过道路现状交通状况的调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价现状道路网。 第四章城市交通需求预测

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和城市交通调查,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进行城市交通需求预测。 第五章对外衔接道路规划 一、区位分析 分析城市的区位和城市对外交通设施的位置及功能。 二、对外衔接道路规划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和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布置,科学合理地规划与城市对外交通衔接的道路系统。 第六章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二、城市道路网规划布局 确定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式,进行道路等级的划分,确定城市道路发展模式。 三、城市骨干道路系统规划 对城市骨干道路系统进行分析,构建一体化路网主骨架。 四、道路网规划指标 确定城市路网整体设施水平,提出城市道路规划建设方向及路网指标控制建议。 五、道路红线与断面规划 道路平面定位,道路红线规划,道路的横断面规划等。

道路横断面规划应结合公共交通优先的政策,明确公交专用道、公交停靠站、出租车载客点等公共交通设施的布置方案。 注:对已有的支路进行平面控制,未建的支路明确其布置范围、规模,可不做平面控制。 第七章道路交叉口规划 一、平面交叉口规划 进行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确定交叉口的发展预留用地范围,并对典型交叉口进行交通渠化设计(包含公共交通)。 二、立体交叉口规划 确定立体交叉的位置,明确立交的形式,确定交叉口用地范围。 第八章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一、步行交通系统规划 确定步行交通系统规划方案及行人过街的位置、形式、建设时序等。 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规划 规划非机动车路网系统,确定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提出核心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模式等。 第九章规划路网评价 一、总体结构分析评价 将道路用地面积、快速路网密度、主干路网密度、次干路网密度、支路网密度等指标与规范值进行比较,评价道路总体结构。 二、路网总体运行评价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总结 交通: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通常含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的。城市道路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而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城市交通规划的任务1、根据城市性质、用地功能分区与布局、工作与居住地点的分布,分析在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客运量与货运量,车辆出行次数和流向;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行在用地分区之间的分配。2、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分析城市交通特点、研究和选择城市运输和交通方式,及所占比例3、配合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初步方案或旧城道路系统改造规划方案,提出城市货运与客运交通的流量、流向分布图,为修正道路系统提供依据 城市道路的特点:1功能多样,组成复杂2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3道路交叉口多4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5景观艺术要求高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7政策性强

城市道路的运输特点:1机动灵活性大2普及面广适应性强3速度快,造假低4运量大 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基本途径:1必须认识交通的社会地位2必须要有适当的城市交通投资3解决城市交通的堵塞,必须要有科学理论4城市总量消减5交通流量均分6交通连续7交通分离 人行道设计:a:适用于人行道宽度不足反种植单行行道树,尤其适用于两边商店多,公共文化机构多的主干道上,是目前最常见的形式。b:适用于过街行人量大,行车密度高的路段,行人与车行道之间设绿化带在人行横道处设断口,这种形式有利于行人安全,有利于交通组织,车轮溅起的污泥和扬起的尘土对行人影响较小。C:适用于支路或住宅区道路上,布置有两条绿带,一条是花卉丛绿带,布置在建筑物前,另一条是行道树,沿路缘石布置须沿屋檐墙角散水地带,筑砌护坡,以免积水影响房基的稳定。d:在人行道上布置两条绿化带靠近建筑的一条供就近行人或进出商店的人使用;另一条供过路行人使用,避免相互干扰,适用于城市中心地区商业文化设施比较集中的街道上。 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的目的在于充分实现道路的功能价值,并使道路交通运输更加有序 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国标的分类:1.快速路 2.主干路 3.次干 路 4.支路按道路功能的分类:1交通性道路(交通性主干路,交通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各组成部分是通过城市道路构成一个相互协调、有机联系的整体,道路交通必须满足方便、安全、快速和环境景观的要求,要道路功能清楚、系统分明,组成一个合理的交通运输网。 1.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善的道路系统; (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5)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2.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城市道路总体布局,交通应在全市范围中均衡分布,道路系统中,干道间距一般为700~1100m,干道网密度为2.8~1.8km/ha,小城市干道间距为500m左右; (2)道路性质按不同功能分为三级:主干道为客货运输路线,一般红线宽为40m左右(北京为60m以上);次干道也是区干道,是联系主干道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红线宽为30m左右(北京为40~55m);城市支路是联系次干道的道路,红线宽为15m左右(北京为25~35m)。为明确道路性质,可依其功能分为交通性和生活性两大类道路; (3)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要结合地形,减少工程量,满足各种管网敷设和人防工程要求,防止噪音干扰; (4)城市道路系统形式,可归纳为方格棋盘式、环形放射式和自由式等几种,应根据社会、自然、现状条件等具体情况,按道路系统的基本要求进行合理布局; (5)城市道路系统由主要道路和辅助道路两类系统组成。主要道路是交通性的道路,是解决城市各部分之间和与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辅助道路是生活性道路,是解决城市各分区的生产和生活组织; (6)为完善交通系统,采用快、慢分流,客货分流,过境与市内分流,自行车道,快速公交专用道等措施;

03-101206六安道路网专项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 2 - 第二章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及规划目标......................................................................................................... - 2 - 第三章对外交通规划......................................................................................................................... - 3 - 第四章城市内部道路网规划................................................................................................................... - 4 - 第五章道路要素控制......................................................................................................................... - 6 - 第六章规划实施............................................................................................................................. - 7 -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题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1什么是交通,城市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城市道路系统? 交通:人和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和道路上的交通。城市交通:指城市道路上的交通,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城市公共交通:指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城市客运交通。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共同构成的系统的统称。 2交通的作用? 《雅典宪章》首次提出了城市的四大活动(四大功能)是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交通是由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活动而产生的。 交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经济作用:a扩大商品生产市场;b降低生产成本;c提高土地价格;d促进地区开发与城市化作用.2) 社会作用:a社会形成与文化交流;b有助于时间的有效利用、防灾与社会福利。 3道路的功能? (1)交通功能。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出行,货物运输\机动灵活性大。(2)形成国土结构功能。用地结构的骨架,组成街坊。(3)公共空间功能。保证日照、通风;提供综合交通体系空间;提供公用设施管线走廊。 (3)防灾功能。保证消防活动、救援活动,紧急疏散;避难道路;防火带。(4)繁荣经济。开发国土,活跃市场。 4城市道路的分类及其特点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特点: 5交通量,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30位小时交通量系数及其意义,当量交通量. 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或行人数量。前者称车流量,后者称人流量。平均日交通量:将观测期间内统计所得车辆的总和除以观测期间内的总天数,所得的平均值为平均日交通量.单位为pcu/d。平均日交通量可采用抽样观测的方法获得,也可按月或按周观测统计得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或周平均日交通量(W ADT)。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中各小时的交通量不均衡,一般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交通量呈现高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Ⅱ综合练习题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Ⅱ》综合习题集 一、选择题 1、铁路轨距指一条线路两钢轨轨头内侧之间的距离,我国铁路采用的标准轨距为()。 A、1067; B、1000mm; C、762mm; D、1435mm 2、下面的各条国道中哪条是从北京放射出来的公路?() A、G201; B、G101; C、G302; D、G203 3、某城镇需在东西向铁路上增设南北向铁路线,下面那个方案合理?() A 方案一; B 方案二 4、机场在城市中布局的位置下图中不合适的是?() 5、下列某大城市道路网规划中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的道路网等级级配是合理的?() A、1:1:2:4; B、1:2:3:7; C、1:2:3:4; D、1:2:5:4 6、下面哪种城市道路网形式的网络连接度最高?() A、方格网; B、环形放射式路网; C、自由式路网; D、放射式路网 7、中间站在铁路网中分布普遍,是一种客货合一的车站,为了避免铁路切割城市,最好铁路从城市边缘通过,并将(),使货场接近工业、仓库区,而客站位于居住用地的一侧。 A、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一侧 B、铁路货站在城市对侧、客站在城市同侧布置 C、铁路客站在城市对侧、货站在城市同侧布置 D、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对侧

8、在进行小城镇的铁路中间站布置时,当货运量大而同侧又受用地限制,且铁路货运量大、职工人数少的工业企业多布置在城市主要用地的对侧时,宜采用怎样的中间布置形式?() A、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一侧 B、铁路货站在城市对侧、客站在城市同侧布置 C、铁路客站在城市对侧、货站在城市同侧布置 D、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对侧 9、城市铁路客运站必须有城市的()连接,直接地通达市中心以及其他联运点(车站、码头等)。 A、快速路 B、主要干路 C、支路 D、高速公路 10、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以到发为主的综合性货运站(尤其零担货场)应怎样选址?() 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 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 C、应设在郊区 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 11、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以某几种大宗货物为主的专业性货运站应怎样选址?() 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 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 C、应设在郊区 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 12、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为城市服务的中转货物装卸站应设在哪儿?() 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 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 C、应设在郊区 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 13、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对危险品、有碍卫生的货运站应设在哪?() 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 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 C、应设在郊区 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 14、立体交叉可分为两大类,(分离式立交和互通式立交)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复习重点TT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1. 2 第一章 1.人体活动空间 自由活动圈(直径1.22~1.34米)内,步行可以很自由不干扰别人;即人均所拥有的空间达到3.7m2。 舒适活动圈(直径 1.07~1.22米)内,穿越的行人不至接触到原来的行人,0.9~1.17m2; 限制活动圈(直径0.92~1.07米)内,穿越的行人要侧身走才不至接触到原来的行人0.6~0.9m2; 接触区(直径0.48~0.6米)内,行人已无法穿行超越,0.18~0.28m2; 一般选取1.4~3.7m2/人的空间值作为确定服务水平界限的临界点。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为2.5m。 2.停车方式 车辆的停放方式:①平行式(所需停车带较窄,驶出车辆方便迅速,但沿路占地最长,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数量少。常用于路边临时停车或短时间停放,有利于加快停车泊位的周转) ②垂直式(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较多,用地比较紧凑,但停车带占地较宽,且在进出停车位时,需要倒车一次,因而要求通道宽度至少有1.2倍的车身长度。布置时可考虑两边停车,合用中间一条通道) ③斜列式——30、45、60度(停车带宽度随车身长度和停放角度不同而异,宜在场地受限制时采用。车辆出入及停车均较方便,有利迅速停滞和疏散,缺点是单位停车面积比垂直停放要多,特别是30度停放,土地利用率不高,用地最费,故

较少采用) 我国较多采用平行式和垂直式 车辆的停发方式:①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常用于家庭车库或建筑周边停车) ②后退停车,前进发车(最常采用,优点是发车迅速方便,占地面积少,常用于公共停车场。) ③前进停车,前进发车(更为方便,但占地面积较大,多用于铰接车停车场,除特殊要求,一般较少采用 3.地面停车场,每个停车位25~30m2,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30~35m2,路边停车带16~20m2 第二章 1.交通流特性三大参数:①交通量: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前者称为车流量,后者称为人流量。②速度(V):指车辆或行人在单位时间内行驶或通过的距离。③密度(K):指在某一瞬时内单位道路面积上分布的车辆数或行人数量。 行人的速度、密度与流量关系:Q=K·V 2交通调查的地点:保证实现清晰避免干扰,不设在公共汽车停靠站和车辆行人出入频繁建筑物前,在车流较稳定的断面。 交通量调查的内容:一、不分流向调查二、分流向调查三、转向调查或交叉口调查四、分车种调查五、车辆占有调查六、行人交通调查七、境界出入调查八、分隔查核线调查。 车头间距:在同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相邻两辆车头之间的距离称为车头间距。车头时距:在同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相邻两辆车驶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时间间隔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 城市对*夕卜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圉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城市交通指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主要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两大部分,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体,城市客运交通是城市交通研究的重点。 城市交通系统是指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 的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的。 城市道路(概念与作用) 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往來的专用地。 城市道路联系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中心、城市的各种用地、对外交通设施),既是城市生产、生活的动脉,又是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同时还是安排绿化、排水及城市其他工程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管线)的主要空间。 五涂希IJ是“径容牛马,畛容大车,涂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周王城规划的道路系统功能 ①“骨架”功能。道路网具有组织城市用地的“骨架”功能 ②道路分工。交通集散的方式有秩序的组织城市的交通,各类道路有不同的功能分工 ③道路断面体现人车分流的思想。 王城道路的横断面是历史上最早形成的车走中央、人走两旁的具有人车分离功能的断面。TOD模式 1990年美国设计师Peter calthorpe针对美国城市郊区化无序发展的现象,提出“新城市主义”的理论,倡导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T0D模式。 T0D模式强调以公共交通线路为轴线,以轴线上公共站点为中心的“点轴式”的完整社区型的集约发展。比较适于中心城市外围郊区有明显轴线发展的地方,不适于城市屮心地区密集型、高强度综合发展的客观实际,不符合形成功能基本完备的城市基本组合体(城市组团)所需的合理规模的要求也忽视了城市双向和多向发展的必然性,是一般城市的发展规律不相符的。 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简答) 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交通量的增反,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出行距离的不断加大。由于现代生活的不断加快和加快生产周转的蛊要,对提高交通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道路的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交通量的发展速度;现有的道路结构难以满足加快运行速度的要求,不改变传统的规划思想,不改变传统的城市道路交通结构,就不可能解决H益恶化的城市交通问题。 规划思想的更新 1?城市用地规划与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相结合的新思想方法。

新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要点

一、道路交通基础 1、城市道路分类分级 城市道路的分类 1、快速路 也叫快速干道 通——-快速、长距离交通; 全市性干道 2、主干路 也叫主干道 通为主——以交通功能为主; 全市性干道,连接各主要分区 3、次干路 也叫次干道 通兼达——以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分区干道 4、支路 也叫一般道路或地方性道路 达 ——以服务功能为主; 连接次干道与街坊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 城市道路分级 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按城市规模分Ⅰ、Ⅱ、Ⅲ级。 特大、大城市——Ⅰ级,中城市——Ⅱ级,小城市——Ⅲ级 2、交通三参数Q 、K 、V 及三者关系 关系式 基本关系:V K Q ?= 线性关系: 抛物线关系: V f ——自由车速 K j ——阻塞密度 3、通行能力 与Q 区别 概念: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数(行人数)。 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区别: 通行能力:是“能力”, 检验道路是否充分发挥作用的依据。 交通量:道路上实际的通行数量。 二、交通规划、路网规划 1、城市交通模式 2、交通规划步骤 1.交通调查。 2.交通预测---由调查资料,建立交通需求模型,进行现状分析和未来交通预测。 3.交通规划 1)提出交通战略方案 2)提出交通网络规划方案,并评价优化。 (1 )f j K V V K 2 ()f j K Q V K K

3、OD调查出行,区内(间)出行 OD调查的概念 含义:对交通的发生,终止所做的调查。 必要性:因为Q,V调查,道路交通状况的调查,道路上的流量流速。 OD调查:对客流流向调查(包括起讫点,路径…..) 出行 定义: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点的全过程。 特点:一个目的,两个端点。 区内(间)出行 区内出行定义:起讫点在同一交通区的出行。 区间出行定义:起讫点在不同交通区的出行。 4、交通预测四步法,出行分布预测的方法:平均增长系数法 四步法 1.出行产生预测:预测各交通区出发,吸引的出行总量。 2.出行分布预测:预测各交通区之间的出行量分布。 3.交通方式的选择预测:按交通方式的选择将预测的出行量换算为交 通量。 4.交通量分配预测:将预测交通量分配到路网(道路)上。 平均增长系数法 内容:由现状出行分布表(OD表),出行产生预测的发生吸引出行总量,预测未来各交通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 方法:平均增长系数法。 (Fi—i区间出发量增长系数,Fj—j区间吸引量增长系数) 计算过程:修改系数,多次迭代,不断逼近,直到<=?5、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规划内容:M,V 6、路网规划:规划指标、路网类型 规划指标 衡量路网是否满足交通需求指标有: 非直线系数ρ 路网密度δ 道路面积率γ 人均道路面积λ 名称公式单位范围 无≥1 非直线系数ρ β=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

1、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和组成。 2、一条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为辆/小时,宽度为。 3、《周礼》中把城市道路网分为、、和四个部分。 4、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是:、、和。 5、平面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较低,一般不适用于和的交叉口。当进入交叉口的混行交通量超过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或环形交叉口任何一个交织路段通过的交通量超过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时,不宜采用平面环形交叉。 6、平面弯道设计时在限界内必须清除高于米的障碍物,包括灌木和乔木。 7、各类机动车分到行驶时,小客车每条车到宽度米;其他车型当设计车速小于40km/h 时每条车到宽度米,当设计车速大于40km/h 时每条车道宽度米。 8、机动车道的车道条数常采用偶数,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不宜过多,单向车道一般不超过条。 9、一般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类型有:、、、和五种。 10、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和两大部分。 11、城市交通的四个基本因素:、、和。其中,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和。 12 、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和四部分。 13、临近建筑交通组织和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把与合理地组织成为有机整体。 14、横断面设计就是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和,合理确定道路各组成部分的、和。 15、按修筑路面的材料,路面可分为:、和。 16、《马丘比丘宪章》强调是和的基本要素。 17、城市道路景观要素可分为和两类。 18、在以放射式道路交通为主的城市中心外围建环行道路在于() A 缓解过境交通对市中心的压力 B 扩大市中心的交通容量 C 缩短对角交通的直线距离 D 方便各个方向之间的横向联系 19、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的办法是() A 城市工业尽量减少“三废“的排放量 B 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C 就近布局工业区和生活区,减轻道路负担 D 建造高架道路,立交桥和地铁 20、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交通线路拥堵 B 交通工具发展滞后 C 交通设施比较陈旧 D 城市交通空间不够 21、解决城市交通线路拥堵的根本措施是() A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B 限制人行道发展 C 建设高架道路 D 让主干道通过市区

城市道路与交通汇总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综合练习(道路规划部分) 一、 填空题 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将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 支路四类。 2、 交通岛有方向岛 、分隔岛 、中心岛 和安全岛 四种形式。 3、 简单平面交叉口解决左转的三种方式是:设置专用左转车道、实行交通 管制、变左转为右。(不确定) 4、 交叉 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安全的影响最大, 合流 冲突点次之, 分流 冲突点最小。 4、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段长为设计速度的2倍。 5、无信号灯控制的十字交叉口冲突点有16个。 6、车头间距是指同方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相邻两辆车的车头之间的距离。,车头时距是指同方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两邻两辆车驶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时间间隔。 7、为保证十字交叉口排水,至少要保证有 一 条道路的纵坡离开交叉口。 8、当相交道路纵坡都为零时,可将交叉口中心的设计标高 稍微抬高一些,或者将相交道路的街沟设计成 锯齿形 。 9、匝道包括三个部分:离开原线的驶出道口、匝道经行的路段、汇入另 一路线的驶入道口。 10、当主、次干路相交时,可将环形交叉口的中心岛设计成 长 圆形,,以利于主干路的通畅。 11、环形交叉口的机动车道 一般需设 1条右转车道, 1条绕行车道和 1条交织车道,当交织段较长>60m 时,可设 2 条交织车道。 13、道路平曲线要素有直线 、圆曲线 和缓和曲线 。 14、道路的圆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分别是切线长T=Rtan ?? ? ??2a 、 外距E=R ??? ?? -12sec a 、弧长L=Ra 180π、半径R=Tcot ?? ? ??2a 。

15、设置凸形竖曲线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视线视距的要求;设置凹形竖曲线的主要目的是缓和汽车的颠簸和震动和满足视距的要求。 16、在道路弯道上设置平曲线时,因受地形地物所限,半径不能加大,若车速增加,则横向力系数也增加,使乘客感到不舒服,此值一般取0.1-0.16。 17、一般而言,城市道路的路面由面层、基层和垫层等三个结构层构成。 18、交叉口竖向规划时,根据相交道路的纵坡的方向不同,可以归纳为位于凸地顶部交叉口、位于凹地顶部的交叉口、位于倾斜的分水线(山脊线)的交叉口、位于山谷线上交叉口、位于斜坡上交叉口、位于鞍部的交叉口六种基本形式。 19、机动车停车场设计中,车辆的停发方式按其与通道的关系可分为前进停车,前进发车、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后退停车,前进发车三种类型。 20、路拱的基本形式有抛物线型路拱、直线型路拱、折线型路拱、单坡。 21、支路可不设路缘带,但应保证25 cm的侧向净宽。 22、设计车速大于50 km/h时,城市道路宜设中央分隔带及机非分隔 23、设计车速小于40km/h时,城市道路的缓和曲线可用直线代替。 24、一般情况下,平面交叉口范围内的设计车速应按各级道路设计车速的0.5-0.7倍取值,直行车取大值,转弯车取小值。 25、一般竖曲线半径应按100的整数倍取设计值。 26、为保证汽车在转弯时不侵占相邻车道,凡小于250m半径的曲线路段均应在内侧加宽。 27、驾驶员的视觉判断能力与车速密切相关,车速越高,其注视前方越远。 28、城市道路用地面积一般应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5%;对规划人口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宜为15-20%。 29、当道路条件一样时,通常将会车视距简化为停车视距的2 倍计算。 30、道路的设计年限包括交通量设计年限和路面结构设计年限,前者是指设计年限内期望不发生拥挤或者堵塞;后者是指设计年限内期望不发生路面结构的破坏)。 31、绿化带可分为行道树绿带、分隔带绿地和街边绿地,总断面宽度一般占道路总宽度的__15_%-__30_%。 32、在市区建筑容积率大于4的地区,支路网密度应达到一般规定数值的2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 结构 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 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 3. 参考书目 绪论 一.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 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 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 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 二名词解释 1. 绿波交通 第一、二章 一. 填空题 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 1. 交通量 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 3. 服务水平 4. 服务流量 5. 动力因素 6. 停车视距 三.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 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 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 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 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试从车辆动力特征的观点来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6. 何谓通行能力?它与交通量的关系如何? 7. 为何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要比理论通行能力小?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8.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为何希望采用C级服务水平?而在公路设计中,希望采用B级服务水平? 9. 交通量观测资料有何用途? 10. 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方法有几种? 11. 何谓高峰小时交通量? 何谓通行能力? 两者有何区别? 在设计道路时,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12. 停车视距与车头间距的关系如何? 13. 对道路的路段,十字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的交通量观测方法,有何不同? 14. 一条常见的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在平日高峰和紧急状态时,每小时可以疏散多少人?(包括步行,乘车或骑车) 15. 试画出车速,纵向附着系数与通行能力的关系图。 16. 试画出汽车动力因素与车速的动力特性图。 第三、四章 一. 填空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