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第7章-黄酮类练习题

第7章-黄酮类练习题

第7章-黄酮类练习题
第7章-黄酮类练习题

第七章黄酮类化合物

(一)选择题

A型题(单选题)

1.黄酮类化合物的准确定义为()

A.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相连的一类化合物 B.γ-吡喃酮

C.2-苯基色原酮 D.2-苯基苯并α-吡喃酮 E.2-苯基苯并γ-吡喃酮

2.色原酮环C2、C3间为单键,B环连接在C2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A.黄酮醇 B.异黄酮 C.查耳酮 D.二氢黄酮 E.黄烷醇3.聚酰胺TLC,以甲醇-水(1︰1 )为展开剂,下列化合物Rf值最大的是()A.山奈素 B.山奈素-3-O-鼠李糖苷 C.山奈素-3-O-葡萄糖苷

D.山奈素-3-O-芸香糖苷 E.槲皮素

4.银杏叶中含有的特征成分类型为()

A.黄酮醇 B.二氢黄酮 C.异黄酮 D.查耳酮 E.双黄酮5.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呈色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具酚羟基 B.具交叉共轭体系 C.具羰基

D.具苯环 E.为离子型

6.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颜色多是()

A.黄色 B.淡黄色 C.红色 D.紫色 E.无色

7.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苷元在水中溶解度稍大是因为()

A.羟基多 B.有羧基 C.离子型

D.C环为平面型 E.C环为非平面型

8.硅胶吸附TLC,以苯-甲酸甲酯-甲酸(5︰4︰1)为展开剂,下列化合物Rf值最大的是()

A.山奈素 B.槲皮素 C.山奈素-3-O-葡萄糖苷

D.山奈素-3-O-芸香糖苷 E.山奈素-3-O-鼠李糖苷

9.不能溶于氯仿的是()

A.槲皮素 B.杨梅素 C.芦丁 D.木犀草素 E.芹菜素10.黄酮苷和黄酮苷元一般均能溶解的溶剂为()

A.乙醚 B.氯仿 C.乙醇 D.水 E.酸水

11.下列黄酮类酸性最强的是()

A.7-OH黄酮 B.4′-OH黄酮 C.3′,4′-二OH黄酮D.7,4′-二OH黄酮 E.6,8-二OH黄酮

12.柱色谱分离具3-OH或5-OH或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不宜用的填充剂是()

A.活性炭 B.硅胶 C.聚酰胺 D.氧化铝 E.纤维素

13.鉴别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显色反应是()

A.四氢硼钠反应 B.三氯化铝反应 C.三氯化铁反应

D.盐酸-镁粉反应 E.二氯氧锆反应

14.聚酰胺色谱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以醇(由低到高浓度)洗脱,最后流出色谱柱的是()

A.山奈素 B.槲皮素 C.芦丁 D.杨梅素 E.芹菜素

15.聚酰胺色谱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以醇(由低到高浓度)洗脱,最先流出色谱柱的是()

A.山奈素 B.槲皮素 C.芦丁 D.杨梅素 E.芹菜素

16.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中,先显黄色,加入枸橼酸后颜色显著减退的是()A.5-OH 黄酮 B.黄酮醇 C.7-OH黄酮

D.4′-OH黄酮醇 E.7,4′-二OH黄酮

17.四氢硼钠反应用于鉴别()

A.黄酮、黄酮醇 B.异黄酮 C.查耳酮

D.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E.花色素

18.黄酮苷类化合物不能采用的提取方法是()

A.酸提碱沉 B.碱提酸沉 C.沸水提取

D.乙醇提取 E.甲醇提取

B型题(配伍选择,每个选项可能不止用一次)

[19-23]

A.芦丁 B.红花苷 C.儿茶素 D.银杏素 E.橙皮苷

19.属于黄酮醇类化合物的是()

20.属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是()

21.属于查耳酮类化合物的是()

22.属于双黄酮类化合物的是()

23.属于黄烷-3-醇类化合物的是()

[24-28]

A.黄酮类化合物 B.异黄酮类化合物 C.查耳酮类化合物

D.花色素类化合物 E.橙酮类化合物

24.葛根素是()

25.硫磺菊素是()

26.矢车菊素是()

27.大豆素是()

28.芹菜素是()

[29-33]

A.无色 B.灰黄色 C.橙黄色 D.红色 E.蓝色

29.黄酮苷的颜色通常为()

30.二氢黄酮的颜色通常为()

31.异黄酮的颜色通常为()

32.查耳酮的颜色通常为()

33.pH>8.5 花色素颜色通常为()

[34-38]

A.5%NaHCO3 B.5%Na2CO3 C.0.2%NaOH D.4%NaOH E.5%HCl 34.pH梯度萃取 5-OH黄酮应选用()

35.pH梯度萃取 6-OH黄酮应选用()

36.pH梯度萃取 7-OH黄酮应选用()

37.pH梯度萃取 4′-OH黄酮应选用()

38.pH梯度萃取 7,4′-二OH黄酮应选用()

[39-43]

葡聚糖凝胶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以甲醇-水混合溶剂梯度洗脱:

A.3,5,7-三羟基黄酮

B.3,5,7,4′-四羟基黄酮

C.3,5,7,3′,5′-五羟基黄酮

D.3,5-二羟基-7-O-芸香糖基黄酮苷

E.3,5-二羟基-7-O-葡萄糖基黄酮苷

39.首先被洗出的是()

40.第二被洗出的是()

41.第三被洗出的是()

42.第四被洗出的是()

43.最后被洗出的是()

[44-48]

A.芦丁 B.槲皮素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44.可溶于石油醚()

45.可用沸水提取()

46.与二氯氧锆反应显黄色,加枸橼酸后颜色不褪()

47.可用碱溶酸沉法提取()

48.Molisch反应生成棕色环()

[49-53]

A.3-OH及5-OH B.邻二酚羟基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49.可与AlCl3试剂反应的黄酮类化合物()

50.可在HCl酸性条件下与AlCl3试剂反应的黄酮类化合物()

51.AlCl3+HCl紫外光谱与甲醇谱相同,示黄酮(醇)类化合物无()

52.AlCl3+HCl紫外光谱与AlCl3谱相同,示黄酮(醇)类化合物无()

53.AlCl3+HCl紫外光谱与AlCl3谱不同,示黄酮(醇)类化合物有()

(二)简答题

1.写出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异黄酮、查耳酮、花色素的基本母核。

2.用化学方法鉴别大豆素、木犀草素、槲皮素。

3.简述从中药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依据。

4.简述用碱溶酸沉法从槐米中提取芦丁加石灰乳及硼砂的目的。

5.某花类药材中含3,5,7-三羟基黄酮,3,5,7,4′-四羟基黄酮及其苷,还有脂溶性色素、粘液质、糖类等杂质,设计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的流程(并注明杂质所在部位)。

(三)结构解析

某化合物为黄色结晶,分子量为316,分子式C16H12O7,盐酸-镁粉反应为红色,FeCl3反应为蓝色,Molish反应呈阴性,二氯氧锆反应呈黄色,加枸橼酸后黄色不消退。光谱数据如下,推断其可能结构及具体解析过程,并对所列出的氢谱数据进行归属。

UV入Max(nm)

Me OH 254,267sh,369

NaOMe 271,325,433

AlCl3264,300,364,428

AlCl3/HCl 264,300,364,428

NaOAc 276,324,393

NaOAc/H3BO3255,370sh,300sh,377

1H –NMR (DMSO-d6)

9.45(1H,S,加D2O消失)

9.77(1H,S,加D2O消失)

10.80(1H,S,加D2O消失)

12.45( 1H,S,加D2O消失)

3.83( 3H,S)

6.20(1H,d,J=2.0 Hz)

6.48 (1H,d,J=2.0 Hz)

6.93 (1H,d,J=8.20 Hz)

7.68 (1H,dd,J=1.8,8.2 Hz)

7.74(1H,d,J=1.8 Hz)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 A

2. D

3. D

4. E

5. B

6. E

7. E

8. A

9.C 10.C

11.D 12. D 13.D 14. D 15. C 16.A 17.D 18.A 19.A 20.E 21.B 22.D 23.C 24.B 25.E 26.D 27.B 28.A 29.B 30.A 31.A 32.C 33.E 34.D 35.C 36.B 37.B 38.A 39.D 40.E 41.A 42.B 43.C 44.D 45.A 46.B 47.C 48.A 49.C 50.A 51.A 52.B 53.B

(二)简答题 1.答:

2.答:

3.答:

黄芩苷上的糖基为葡萄糖醛酸,有羧基,在植物体内多以镁盐的形式存在,水溶性大,故可用水作提取溶剂。为防止酶解,采用沸水提取。由于黄芩苷酸性较强,因此提取液需用盐酸调pH1~2才能使其变成游离羧基状态,在酸水中难溶而沉淀析出。

4.答:

加入石灰乳即可达到碱溶解提取芦丁目的,又能使槐米中含存的大量粘液质生成钙盐沉淀除去。加入硼砂的目的是使其与芦丁邻二酚羟基络合,这样既保护邻二酚羟基不被氧化破坏,亦保护邻二酚羟基不与钙离子络合,使芦丁不受损失,同时还有调节碱性水溶液pH 值的作用 。

R=H 黄酮 R=OH 黄酮醇

O

O

R R=H 二氢黄酮 R=OH 二氢黄酮醇

O

O

R 异黄酮类

O

查耳酮类

O 花色素类

+O

5.答:

(三)结构解析

O

OH

O

OH

HO

OMe

OH

分子式C 16H 12O 7

不饱和度n = 11

HCl-Mg 粉反应,呈红色 黄酮(醇) /二氢黄酮(醇) FeCl3反应,呈蓝色 有酚羟基

Molish 反应,阴性

不是苷类,是游离黄酮类 二氯氧锆反应呈黄色,加枸橼酸后黄色不褪

有3-羟基或3,5-二羟基

UV 入Max (nm ) 解析过程

Me OH 254,267sh ,369 带Ⅰ369nm ,黄酮醇-游离

NaOMe 271,325,433 带Ⅰ红移(433-369=64nm )示有4’-OH ;

AlCl 3 264,300,364,428 AlCl 3= AlCl 3/HCl ,无邻二酚羟基

AlCl 3/HCl

264,300,364,428

带Ⅰ红移(428-369=58nm ),示3-OH 或3,5-二OH

NaOAc 276,324,393 带Ⅱ红移(276-254=22nm ) ,示7-OH

NaOAc/H3BO 3 255,370sh ,300sh ,377

与MeOH 基本一致,无邻二酚羟基

1

H –NMR (DMSO-d 6) 9.45(1H ,S ,加D 2O 消失) 加D 2O 后消失的质子峰,有三个-OH 9.77(1H ,S ,加D 2O 消失) 10.80(1H ,S ,加D 2O 消失) 12.45( 1H ,S ,加D2O 消失)

加D 2O 后消失的质子峰,

5-OH

3.83( 3H ,S ) -OCH 3 6.20(1H ,d ,J=2.0 Hz ) H-6 6.48 (1H ,d ,J=2.0 Hz )

H-8

6.93 (1H,d,J=8.20 Hz)H-5’

7.68 (1H,dd,J=1.8,8.2 Hz)H-6’(H-2’比H-6’处于低场,说明3’ -OCH

3

7.74(1H,d,J=1.8 Hz)H-2’

(完整版)模拟电路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习题与思考题 ◆◆ 习题 7-1 在图P7-1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R 1=R 2=R 5=R 7=R 8=10k Ω,R 6=R 9=R 10=20k Ω: ① 试问R 3和R 4分别应选用多大的电阻; ② 列出u o1、u o2和u o 的表达式; ③ 设u I1=3V ,u I2=1V ,则输出电压u o =? 解: ① Ω=Ω==k k R R R 5)10//10(//213,Ω≈Ω==k k R R R 67.6)20//10(//654 ② 1111211010I I I o u u u R R u -=-=- =,2226525.1)2010 1()1(I I I o u u u R R u =+=+=, 2121217932)5.1(10 20 )(I I I I o o o u u u u u u R R u +=---=-- = ③ V V u u u I I o 9)1332(3221=?+?=+=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差分输入比例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估算三种比例电路的输入输 出关系。 ◆◆ 习题 7-2 在图P7-2所示电路中,写出其 输出电压u O 的表达式。 解: I I I I o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u ])1[()()1(4 5124 512 ++=--+ =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 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3 试证明图P7-3中,)(1122 1 I I o u u R R u -= )+( 解: 11 2 1)1(I o u R R u + = ))(1()1()1()1()1()1(122 122112122111221221121I I I I I I I o o u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R R u R R u R R u -+=+++ -=+++-=++- =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4 在图P7-4所示电路中,列出u O 的表达式。 解: 反馈组态应为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因此有uu uf F A &&1= I o R R I o uf uu u R R u u R R u R R R R R A R R R F )1()1(11 7373737373313+=???→?+=?+=+=?+==若&&

第六章思考题答案

第六章思考题答案 1.矩阵位移法和典型方程位移法有何异同? 答:两者基本思路和原理是相同的,都是以位移为未知量,通过“一拆一合”进行求解。所谓“一拆”是指将结构设法拆成具有已知“位移-力关系”的单元,便于各单元在发生位移和所给定荷载时的受力分析——单元分析。所谓“一合”是指将经单元分析的各单元重新组装成结构,在满足位移协调和结点平衡的条件下消除与原结构间的差别,获得求解位移未知量的位移法方程——整体分析。求得位移以后,利用已知的单元“位移-力关系”解决结构受力等计算问题。 不同点在于,矩阵位移法分析过程以矩阵方程形式来书写和讨论,分析过程统一简洁、便于编制程序用计算机求解大量未知数。从编写程序等方面考虑,一般考虑轴向变形。(典型方程)位移法是一种手算方法,未知量多了手算很困难,因此一般不考虑轴向变形。 2.何谓单元刚度矩阵e k ,其元素ij k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单元产生单元杆端位移e δ时,将单元杆端位移e δ和所需施加的单元杆端力e F 联系起来的联系矩阵称为单元刚度矩阵e k 。其元素ij k 的物理意义是:仅当产生单元j δ=1杆端位移时,在i 处所需施加的单元杆端力i F =ij k 。 3.为什么要进行坐标转换?什么时候可以不进行坐标转换? 答:一般来说组成结构的各单元方位可能不全相同,单元刚度方程是针对固接于单元的局部坐标建立的,因此为了组装成整体,需要将杆端位移和杆端力转换到统一的整体坐标内,以便建立位移协调和结点平衡的条件。正因如此,所以凡组成结构的单元方位均相同时,就不需要进行坐标转换了。 4.何谓定位向量?试述如何将单元刚度元素和等效结点荷载按定位向量进行组装? 答:在结构离散化时,将结点位移进行统一编码,在此条件下,由单元两端结点号确定其相应位移编码,按局部坐标下杆端顺序将位移编码排列而成的向量,称为定位向量。 按定位向量进行组装的规则如下:整体坐标下的单元刚度矩阵元素ij k ,假设单元局部位移码 i ,j 所对应的定位向量元素分别为 r ,s (设定位向量第 i 个元素为 r ,第j 个元素为s )则将ij k 送整体刚度矩阵的rs K 元素位置进行累加。将整体坐标单元等效结点荷载元素i F E ,送综合等效结点荷载矩阵r P 位置进行累加。如果将被约束(无位移)的位移码编为零,当定位向量对应元素为零时,相应元素不参加集装,这就是先处理定位向量集装方法。 5.如何求单元等效结点荷载?等效的含义是什么? 答:与位移法一样,在单元杆端无位移的情况下根据所作用的荷载由载常数确定固端内力,然后将固端内力反向即可得到单元局部坐标下的等效结点荷载,再根据单元的方位将局部坐标下的量向整体坐标上投影,即可得到整体坐标下的等效结点荷载。 所谓等效是指在此荷载下引起的结点位移,与原荷载作用下的结点位移相同。 6.当结构具有弹性支撑或已知支座位移时应如何处理? 答:设结点整体位移编码 r 所对应的“方向”有弹性支座,其对应的(广义)刚度为r k ,则只需将r k 送整体刚度矩阵rr K 位置进行累加即可。 设结点整体位移编码r 所对应的“方向”有已知支座位移0 r δ,当采用乘大数法进行边界条件处理时,将整体刚度矩阵元素rr K 乘以大数N ,将综合等效结点荷载矩阵元素r P 换

第7章-思考题解析

第7章习题解答 1.简述代谢物对基因表达调控的两种方式。 答:根据调控机制的不同可分为负转录调控和正转录调控。 在负转录调控系统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阻遏蛋白。阻止基因的转录。包括:(1)负控诱导:阻遏蛋白与效应物结合时,基因转录。 (2)负控阻遏:阻遏蛋白与效应物结合时,基因不转录。 在正转录调控系统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激活蛋白。包括: (1)正控诱导:有效应物时,激活蛋白处于活性状态,基因转录。 (2)正控阻遏:有效应物时,激活蛋白处于无活性状态,基因不转录。2.什么是操纵子学说?。 答:Jacob和Monod通过大量实验及分析提出操纵子学说,其内容如下:Z、Y、A基因产物由同一条多顺反子mRNA编码,该mRNA的启动区(P)位于阻遏基因(1)与操纵区(O)之间,不能单独起始半乳糖苷酶和透过酶基因的表达。操纵区是DNA上的一小段序列(仅为26bp),是阻遏物的结合位点。当阻遏物与操纵区相结合时,lac mRNA的转录起始受到抑制;诱导物通过与阻遏物结合,改变其三维构象,使之不能与操纵区相结合,诱发lac mRNA的合成。 3.简述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模型? 答:乳糖操纵子模型中依次排列着启动子、操纵基因和三个结构基因,它们分别编码β-半乳糖苷酶、半乳糖苷透性酶和β-硫半乳糖苷转乙酰基酶,三个基因受同一个操纵基因控制。 当没有乳糖存在时,lac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阻遏蛋白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P的结合,阻止启动基因上的RNA聚合酶进行转录,这是一种负调节作用。

当有乳糖存在时,乳糖与阻遏蛋白结合,使之发生变构而失去活性,因而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导致RNA聚合酶进行转录,产生上述三种酶,使大肠杆菌能利用乳糖。 培养基中有葡萄糖存在,葡萄糖的降解产物能降低细胞内cAMP含量,影响CAP与启动基因结合,也影响RNA聚合酶与启动基因结合,因此,β-半乳糖苷酶等三个酶不能产生。这是一种正调控作用。 4.什么是葡萄糖效应? 答:葡萄糖效应是指在有葡萄糖存在的情况下,即使在细菌培养基中加入乳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或麦芽糖等诱导物,与其相对应的操纵子也不会启动,产生出代谢这些糖的酶。这种葡萄糖的存在阻止了其他糖类利用的现象,称为葡萄糖效应,也称为降解物阻抑(catabolite repression)。 5.什么是弱化作用? 答:弱化作用(attenuation)是一种翻译调控机制。在该机制中,核糖体沿着mRNA分子的移动的速率决定转录是进行还是终止。在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子中,细菌的转录和翻译几乎同步进行,RNA聚合酶在转录前导序列时,核糖体和相应的tRNA紧随其后翻译前导肽。当介质中Trp浓度很低时,tRNA trp相应短缺,核糖体移至重叠区两个Trp密码子时,因缺少相应tRNA trp而停滞不前,使1区不能和2区配对,所以2区和3区配对,结果不能形成3-4区配对的终止子结构,因此RNA聚合酶能继续转录下去,操纵子得以表达。当介质中Trp浓度高时,核糖体与足量的tRNA trp紧随聚合酶后迅速合成前导肽,并在位于1区和2区之间的终止密码子处停止,不影响1区和2区的配对,所以3区可以和4区配对,形成终止子结构,使RNA聚合酶在此终止,从而阻止操纵子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当所有氨基酸都不足时,核糖体翻译移动的速度就更慢,甚至不能占据1的序列,结果有利于1、2和3、4发夹结构的形成,于是RNA聚合酶停止转录。 6.简述抗终止因子的调控机制? 答:抗终止因子是能够在特定位点阻止转录终止的一类蛋白质。当这些蛋白质存在时,RNA 聚合酶能够越过终止子,继续转录DNA。抗终止因子在RNA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七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讲课教案

第七章固体的结构与性质 思考题 1.常用的硫粉是硫的微晶,熔点为11 2.8℃,溶于CS2,CCl4等溶剂中,试判断它属于哪一类晶体?分子晶体 2.已知下列两类晶体的熔点: (1) 物质NaF NaCl NaBr NaI 熔点/℃993 801 747 661 (2) 物质SiF4SiCl4SiBr4 SiI4 熔点/℃-90.2 -70 5.4 120.5 为什么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相应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高? 而且熔点递变趋势相反? 因为钠的卤化物为离子晶体,硅的卤化物为分子晶体,所以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相应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高,离子晶体的熔点主要取决于晶格能,NaF、NaCl、NaBr、NaI随着阴离子半径的逐渐增大,晶格能减小,所以熔点降低。分子晶体的熔点主要取决于分子间力,随着SiF4、SiCl4、SiBr4、SiI4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力逐渐增大,所以熔点逐渐升高。

3.当气态离子Ca2+,Sr2+,F-分别形成CaF2,SrF2晶体时,何者放出的能量多?为什么?形成CaF2晶体时放出的能量多。因为离子半径r(Ca2+)NaCl。所以NaF的熔点高于NaCl。 (2)BeO的熔点高于LiF;由于BeO中离子的电荷数是LiF 中离子电荷数的2倍。晶格能:BeO>LiF。所以BeO的熔点高于LiF。 (3)SiO2的熔点高于CO2;SiO2为原子晶体,而CO2为分子晶体。所以SiO2的熔点高于CO2。 (4)冰的熔点高于干冰(固态CO2);它们都属于分子晶体,但是冰分子中具有氢键。所以冰的熔点高于干冰。 (5)石墨软而导电,而金刚石坚硬且不导电。石墨具有层状结构,每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层与层之间作用力较弱,同层碳原子之间存在大π键,大π键中的电子可以沿着层面运动。所以石墨软而导电。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采用SP3杂化,属于采用σ键连接的原子晶体。所以金刚石坚硬且不导电。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网络安全 7-01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 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 答:计算机网络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截获(),中断(),篡改(),伪造()。 网络安全的威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进行各种处理。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 延迟这些。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 划分为三种,即更改报文流;拒绝报文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被动攻击是指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而不干扰信息流。即使这些数据对 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它也可通过观察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 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性质。这种被 动攻击又称为通信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 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

逻辑炸弹。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动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 鉴别技术结合。 7-02 试解释以下名词:(1)重放攻击;(2)拒绝服务;(3)访问控制;(4)流量分析; (5)恶意程序。 答:(1)重放攻击:所谓重放攻击()就是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接收 过的包,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主要用于身份认证过程。(2)拒绝服务:( )指攻击者向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不停地发送大量 分组,使因特网或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3)访问控制:()也叫做存取控制或接入控制。必须对接入网络的权限 加以控制,并规定每个用户的接入权限。 (4)流量分析:通过观察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 身份,研究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某种性质。这种被动攻击又 称为流量分析()。 (5)恶意程序:恶意程序()通常是指带有攻击意图所编写的

第6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步进电动机是数字控制系统中的一种执行元件,其功用是将________变换为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 A.直流电信号 B.交流电信号 C. 计算机信号 D.脉冲电信号 2. 在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一定的情况下,步进电机的转速与__ __成正比。 3.步进电动机与一般旋转电动机有什么不同?步进电动机有哪几种? 4.试以三相单三拍反应式步进电动机为例说明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为什么步进电动机有两种步距角? 5. 步进电动机常用于_________系统中作执行元件,以有利于简化控制系统。() A.高精度 B.高速度 C.开环 D.闭环 6. 步进电动机的角位移量或线位移量与输入脉冲数成_ _。 7. 步进电动机的输出特性是( ) A.输出电压与转速成正比 B.输出电压与转角成正比 C.转速与脉冲量成正比 D.转速与脉冲频率成正比 8、如何控制步进电动机输出的角位移、转速或线速度? 9、反应式步进电动机与永磁式及感应式步进电动机在作用原理方面有什么共同点和差异?步进电动机与同步电动机有什么共同点和差异? 10、一台反应式步进电动机步距角为0.9o/1.8o,问(1)这是什么意思?(2)转子齿数是多少? 11.采用双拍制的步进电动机步距角与采用单拍制相比() A.减小一半 B.相同 C.增大一半 D.增大一倍 12. 有一四相八极反应式步进电机,其技术数据中有步距角为1.8°/0.9°,则该电机转子齿数为() A.75 B.100 C.50 D.不能确定 13.一台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采用三相六拍运行方式,在脉冲频率f为400Hz时,其转速n为100r/min,试计算其转子齿数Z R和步距角θb。若脉冲频率不变,采用三相三拍运行方式,其转速n1和步距角θb1又为多少? 14. 一台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其转子齿数Z R为40,分配方式为三相六拍,脉冲频率f 为600Hz,要求: (1)写出步进电动机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时各相绕组的通电顺序;

马原第七章思考题

第七章 1.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西方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批判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乌托邦理想。他于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没有私有财产和剥削现象,人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城乡之间没有对立,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实行按需分配。受《乌托邦》一书的影响,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于1602年在监狱里写出了《太阳城》,进一步描绘了一个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和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到18世纪,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分别在《自然法典》和《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中,论述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了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在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圣西门提出“实业制度”,并奔走呼号,希望法国统治者能接受自己的改革方案。傅立叶提出以“和谐社会”代替资本主义,并在一个农场里进行组建“法郎吉”(和谐社会基本单位)的试验。欧文是一个工厂主,他曾在自己领导的苏格兰新拉纳克大棉纺厂进行慈善试验。他缩短工时,设立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把一个愚昧黑暗的新拉纳克变成了完善的模范移民区。1824年,他到美洲从事共产主义实验。在印第安那州建立了“新协和”公社,实行财产公有,成年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他的共产主义试验虽然失败了,他自己也因此变得一贫如洗,但是他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坚定信念。根据上述材料深刻认识追求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社会丑恶现象的理想社会一直是进步人士追求的目标,并简要回答: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答: 无论是托马斯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还是圣西门的“实业制度”或者傅立叶的“和谐公社”,这些作品都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上人们共同劳动、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蓝图,从出发点上看,空想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一样都是以人为本、由人出发,两种主义思想在当时乃至现今的时代都具有极强的先锋性与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对未来社会理想的认识上,一个作为“科学”,一个作为“空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主义者从根本上便具有对立性的关系,具有本质的区别。 第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未来社会理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将其建立在唯心史观之上。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具有自己客观的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他们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并在分析资本主义发展客观规律及其基本矛盾的基础上,以该两大发现作为建构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建立对未来新理想社会的认识与展望。正如《科社概论》中所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创立的,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之上的。”而空想社会主义则是按照唯心史观的愿望来建立理想社会,把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建立于所谓“永恒真理”、“永恒正义”和“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的原则之上,无法科学客观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于人的认识仅看到了当时正被剥削压迫的社会底层人民的表面需求,缺乏对人的本质问题的一系列科学的诠释,“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社会力量”。 第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看成一个历史的必然过程,这一过程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决定的,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把未来理想社会看成是某些“天才人物”的创造发明,并从主观愿望出发为未来理想社会

普通物理学第二版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刚体力学 7.1.1 设地球绕日作圆周运动.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角速度为多少rad/s?估算地球赤道上一点因地球自转具有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估算地心因公转而具有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自己搜集所需数据). [解 答] 7.1.2 汽车发动机的转速在12s 内由1200rev/min 增加到3000rev/min.(1)假设转动是匀加速转动,求角加速度.(2)在此时间内,发动机转了多少转? [解 答] (1)22(30001200)1/60 1.57(rad /s )t 12ωπβ?-?= ==V V (2) 2222 20 ( )(30001200)302639(rad) 2215.7 π ωω θβ --= ==? 所以 转数=2639 420() 2π=转 7.1.3 某发动机飞轮在时间间隔t 内的角位移为 球t 时刻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解 答] 7.1.4 半径为0.1m 的圆盘在铅直平面内转动,在圆盘平面内建立O-xy 坐标系,原点在轴上.x 和y 轴沿水平和铅直向上的方向.边缘上一点A 当t=0时恰好在x 轴上,该点的角坐标满足2 1.2t t (:rad,t :s).θθ=+求(1)t=0时,(2)自t=0开始转45o 时,(3)转过90o 时,A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在x 和y 轴上的投影. [解 答] (1) A ??t 0,1.2,R j 0.12j(m/s). 0,0.12(m/s) x y ωνωνν====∴==v (2)45θ=o 时,

由 2 A 1.2t t,t0.47(s) 4 2.14(rad/s) v R π θ ω ω =+== ∴= =? v v v 得 (3)当90 θ=o时,由 7.1.5 钢制炉门由两个各长1.5m的平行臂AB和CD支承,以角速度10rad/s ω=逆时针转动,求臂与铅直45o时门中心G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答] 因炉门在铅直面内作平动,门中心G的速度、加速度与B或D点相同。所以: 7.1.6 收割机拔禾轮上面通常装4到6个压板.拔禾轮一边旋转,一边随收割机前进.压板转到下方才发挥作用,一方面把农作物压向切割器,另一方面把切割下来的作物铺放在收割台上,因此要求压板运动到下方时相对于作物的速度与收割机前进方向相反. 已知收割机前进速率为1.2m/s,拔禾轮直径1.5m,转速22rev/min,求压板运动到最低点挤压作物的速度. [解答] 取地面为基本参考系,收割机为运动参考系。 取收割机前进的方向为坐标系正方向 7.1.7 飞机沿水平方向飞行,螺旋桨尖端所在半径为150cm,发动机转速2000rev/min.(1)桨尖相对于飞机的线速率等于多少?(2)若飞机以250km/h的速率飞行,计算桨尖相对于地面速度的大小,并定性说明桨尖的轨迹. [解答] 取地球为基本参考系,飞机为运动参考系。 (1)研究桨头相对于运动参考系的运动: (2)研究桨头相对于基本参考系的运动: 由于桨头同时参与两个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匀速圆

第六章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 思考题与习题 6.1 最小拍设计的要求是什么?在设计过程中怎样满足这些要求?它有什么局限性? 答:最小拍控制是指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如阶跃信号、速度信号、加速度信号等)作用下,经过最少个采样周期使系统输出的稳态误差为零。最小拍控制系统也称最小拍无差系统或最小拍随动系统。显然这种系统对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性能要求是快速性和准确性。因此,事实上最小拍控制就是一类时间最优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就是要求调节时间最短。 最少拍控制的定义: 所谓最少拍控制,就是要求闭环系统对于某种特定的输入在最少个采样周期内达到无静差的稳态,且闭环脉冲传递函数具有以下形式 式中N 是可能情况下的最小正整数。这一形式表明闭环系统的脉冲响应在N 个采样周期后变为零,输出保持不变,从而意味着系统在N 拍之内达到稳态。 最少拍系统的设计原则是:若系统广义被控对象G(z)无延迟且在z 平面单位圆上及单位圆外无零极点,要求选择闭环脉冲传递函数Ф(z),使系统在典型输入作用下,经最少采样周期后能使输出序列在各采样时刻的稳态误差为零,达到完全跟踪的目的,从而确定所需要的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D(z)。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Ф(z)的确定: 由上图可知,误差E(z)的脉冲传递函数为 典型输入函数 对应的z 变换 B(z)是不包含(1-z -1)因子的关于z -1的多项式。 根据z 变换的终值定理,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由于B(z)没有(1-z -1)因子,因此要使稳态误差e(∞)为零,Φe (z) 必须含有(1-z -1)因子,且其幂次数不能低于q ,即 Фe (z)=1-Ф(z)=(1-z -1)Q F(z) →Ф(z)=1-Фe (z)=1-(1-z -1)Q F(z) 式中,Q ≥q ,F(z)是关于z -1的待定系数多项式。为了使Ф(z)能够实现, F(z)中的首项应取为1,即 1212()N N z z z z φφφ---Φ=+++ ()()()()1()()() e E z R z Y z z z R z R z -Φ===-Φ(z) R(z) E(z)e Φ=1 1()(1)! q r t t q -=-1()()(1)q B z R z z -=-1111111()lim(1)()lim(1)()()()lim(1)()(1)e z z e q z e z E z z R z z B z z z z --→→--→∞=-=-Φ=-Φ-

第七章思考题

第七章思考题 1.自旋可在坐标空间中表示吗?它与轨道角动量性质上有何差异? 解答:(1)自旋是内禀角动量,它不能在坐标空间中表示出来。 (2)轨道角动量是微观粒子的外部空间角动量,它可在坐标表象中表示出来,量子数为整数,本征态为球谐函数;自旋是内禀角动量,量子数为整数或半奇整数,自旋函数需用多分量波函数表示。此外,二者的旋磁比不同。 2.电子z S 的本征态常被写为???? ??=01α,???? ??=10β;它们的含义是什么? 解答:z S 的本征态是自旋波函数???? ??=b a χ的特例。由于在z S 的本征态中,本征值仅有2 ±与量子数21±=s m 对应,分别记为???? ??==01)(21α χz s , ???? ??==-10)(21βχz s ;βα,是电子的两个线性独立的自旋态,组成一组正交 完备基矢,以此为基矢的表象为z S 表象。任一自旋态???? ??=b a χ 在z S 表象中可展开为βαχb a +=。 3.对于自旋为1/2的粒子,是否存在态 ???? ??=b a χ,在其中0===z y x S S S ? 解答:首先令在???? ??=b a χ态中,()0100122**=-=???? ?????? ??-==+b a b a b a z z χσχσ 设δi e b a 21 ,21 ==,得???? ??=δχi e 121; 再由0cos 0=?=δσx

0sin 0=?=δσy 由于δ无法同时满足0sin cos ==δδ,所以,对 于自旋为1/2的粒子,使0===z y x S S S 态是不存在的。 4.微观粒子的全同性原理表述为:“全同粒子体系中,体系的物理状 态不因交换任意两个粒子而改变”。问: (1)“物理状态”是指宏观态还是微观态? (2)“交换任意两个粒子”的准确含义是什么? (3)它与全同粒子的不可区分性有什么联系? 解答: (1)物理状态不变是指体系的微观态和宏观态都不因全同粒子间的交换而改变,全同性原理中强调的是微观态(量子态)的不变; (2)交换任意两个粒子是指在描述全同粒子体系状态的波函数中交换两个粒子的包括自旋在内的全部坐标; (3)实质相同。所以,全同性原理往往也被称为不可区分(分辨)原理。 5.量子力学中,角动量是如何定义的? 答:量子力学中,角动量是按下式定义 ?×J ?=i J ? 任何满足此式的算符所代表的力学量,都可以认为是角动量。此定 义较之角动量的仿佛经典定义L ?=r ?×p ?更具普遍性。后者只能适用于 轨道角动量而不能适用于自旋。

传热学第七章答案

第七章 思考题 1.什么叫膜状凝结,什么叫珠状凝结 ? 膜状凝结时热量传递过程的主要阻力在什么地方? 答:凝结液体在壁面上铺展成膜的凝结叫膜状凝结, 膜状凝结的主要热阻在液膜层, 凝结液 体在壁面上形成液珠的凝结叫珠状凝结。 2.在努塞尔关于膜状凝结理论分析的 8 条假定中,最主要的简化假定是哪两条 ? 答:第 3条,忽略液膜惯性力,使动量方程得以简化;第 5 条,膜内温度是线性的,即 膜内只有导热而无对流,简化了能量方程。 3.有人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平管外的凝结换热一定比竖直管强烈,这一说法 一定成立? 答;这一说法不一定成立,要看管的长径比。 4.为什么水平管外凝结换热只介绍层流的准则式?常压下的水蒸气在 t t s t w 10 ℃ 的水平管外凝结,如果要使液膜中出现湍流,试近似地估计一下水平管的直径要多大 ? 答:因为换热管径通常较小,水平管外凝结换热一般在层流范围。 9.161d 34 t s t w 34 g 2 3 14 53 4 r 4 由 t s 100 ℃ , 查表: r 2257 kJ /kg 由 t p 95 ℃,查表: 961.85kg / m 3 0.6815W / m K 298.7 10 6 kg/ m s 3 r d 976.3 1 2.07m t s t w g 2 3 3 即水平管管径达到 2.07m 时,流动状态才过渡到湍流。 5.试说明大 容器沸腾的 q~ t 曲线中各部分的换热机理 。 6.对于热流密度可控及壁面温度可控的两种换热情形,分别说明控制热流密度小于临界热 流密度及温差小于临界温差的意义,并针对上述两种情形分别举出一个工程应用实例。 答:对于热流密度可控的设备, 如电加热器, 控制热流密度小于临界热流密度,是为了防止 设备被烧毁,对于壁温可控的设备, 如冷凝蒸发器,控制温差小于临界温差,是为了防止设 备换热量下降。 7.试对比水平管外膜状凝结及水平管外膜态沸腾换热过程的异同。 答:稳定膜态沸腾与膜状凝 结在物理上同属相变换热,前者热量必须穿过热阻较大的汽 膜,后者热量必须穿过热阻较大的液膜,前者热量由里向外,后者热量由外向里。 8 .从换热表面的结构而言,强化凝结换热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 强化沸腾换热的基本思想是 什么? 答:从换热表面的结构而言, 强化凝结换热的基本思想是尽量减薄粘滞在换热表面上液膜的 厚度,强化沸腾换热的基本思想是尽量增加换热表面的汽化核心数。 9.在你学习过的对流换热中.表面传热系数计算式中显含换热温差的有哪几种换热方式? 其他换热方式中不显含温差是否意味着与温差没有任何关系 ? 答:表面传热系数计算式中显含换热温差的有凝结换热和沸腾换热。 不显含温差并不意味着 与温差无关,温差的影响隐含在公式适用范围和物件计算中。 对于水平横圆管: R e 4 dh t s t w r h 0.729 临界雷诺数 gr d t s t w Re c 1600 23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第六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思考题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试推测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答:ⅠA、ⅡA族与ⅥA、ⅦA元素之间由于电负性相差较大,易形成离子键,而处于周期表中部的主族元素原子之间由于电负性相差不大,易形成共价键。 2.下列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1)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也越稳定。不一定,对双原子分子是正确的。 (2)共价键的键长等于成键原子共价半径之和。不一定,对双原子分子是正确的。 (3)sp2杂化轨道是由某个原子的1s轨道和2p轨道混合形成的。×由一个ns轨道和两个np轨道杂化而成。 (4)中心原子中的几个原子轨道杂化时,必形成数目相同的杂化轨道。√

(5)在CCl4、CHCl3和CH2Cl2分子中,碳原子都采用sp2杂化,因此这些分子都呈四面体形。×sp3,CCl4呈正四面体形;CHCl2和CH2Cl2呈变形四面体形。 (6)原子在基态时没有未成对电子,就一定不能形成共价键。×成对的电子可以被激发成单电子而参与成键。 (7)杂化轨道的几何构型决定了分子的几何构型。×不等性的杂化轨道的几何构型与分子的几何构型不一致。 3.试指出下列分子中那些含有极性键? Br2CO2H2O H2S CH4 4.BF3分子具有平面三角形构型,而NF3分子却是三角锥构型,试用杂化轨道理论加以解释。BF3中的B原子采取SP2杂化,NF3分子的N原子采取不等性的SP3杂化。 5.CH4,H2O,NH3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哪个分子键角最小的是哪个分子为什么CH4键角最大(109028,),C采取等性的SP3杂化,NH3(107018,),H2O分子中的N、O采用不等性的SP3杂化,H2O分子中的O原子具有2对孤电子对,其键角最小(104045,)。 6.解释下列各组物质分子中键角的变化(括号内为键角数值)。

第7章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七章供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 7-1继电器保护装置的任务和要求是什么? 答:(1)继电保护的任务: ①自动地、迅速地、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供电系统中切除,使其他非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供电。 ②正确反映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发出预告信号,以便操作人员采取措施,恢复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③与供配电系统的自动装置(如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等)配合,提高供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2)对继电保护的要求:根据继电保护的任务,继电保护应满足选择性、可靠性、速动性和灵敏性的要求。 7-2电流保护的常用接线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1、三相三继电器接线方式。 它能反映各种短路故障,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电流相等,其接线系数在任何短路情况下均等于1。这种接线方式主要用于高压大接地电流系统,保护相间短路和单相短路。 2、两相两继电器接线方式。 它不能反映单相短路,只能反映相间短路,其接线系数在各种相间短路时均为1。此接线方式主要用于小接地电流系统的相间短路保护。 3、两相一继电器接线方式。 这种接线方式可反映各种不同的相间短路,但是其接线系数随短路种类不同而不不同,保护灵敏度也不同,主要用与高压电动机的保护。 7-3 什么叫过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返回电流和返回系数? 答:(1)使过电流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称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 (2)使继电器返回到启始位置的最大电流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电流。 (3)继电器的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之比称为返回系数。 7-4电磁式电流继电器和感应式电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有何不同?如何调节其动作电流?答:(1)工作原理的不同之处在于:电磁式电流继电器利用电磁原理,当通过继电器的电流大于利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其常开触头即闭合。而感应式电流继电器利用感应原理, 当通过继电器的电流大于利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感应式电流继电器开始动作,但其常开触头经延时闭合,延时时间与电流大小有关,呈有限反时限特性。 (2)调节电磁式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的方法有两种:①改变调整杆的位置来改变弹簧的反作用力进行平滑调节;②改变继电器线圈的连接。 调节感应式继电器的动作电流的方法可用插销改变线圈的抽头进行级进调节;也可以用调节弹簧的拉力进行平滑调节。 7-5 电磁式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①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用于继电保护装置中,使继电保护获得需要延时,以满足选择性要

最新第六章思考题

第六章 思考题 6.1 处理氧化还原平衡时,为什么引入条件电极电位?外界条件对条件电极点位有何影响? 答案: (1) 在能斯特方程中,用离子的活度而非离子的浓度表示可逆氧化还原电对的电位。但实际上,溶液中离子强度不可忽略,且溶液组成的改变(即有副反应发生)都会影响电极的电对电位,为考虑此两种因素的影响,引入了条件电极电位。 (2) 副反应:加入和氧化态产生副反应的试剂,使电对电极电位减小; 加入和还原态产生副反应的试剂,使电对电极电位增加。 酸度:有H +或OH -参加的氧化还原半反应,酸度影响电极电位,影响结果视具体情况而定。离子强度的影响一般忽略。 6.2 为什么银还原器(金属银浸于1 mol.L -1HCl 溶液中)只能还原Fe 3+而不能还原Ti(Ⅳ)?试由条件电极电位的大小加以说明。 答案: +sp + -(Ag /Ag)0.059lg[Ag ] (AgCl) (Ag /Ag)0.059lg [Cl ] K ???θθ+θ =+=+ +sp 9.50 (Ag /Ag)0.059lg (AgCl) 0.800.059lg10 0.24(V) K ??'θθ-=+=+= 在1mol ·L -1 HCl 中,3+2+(Fe /Fe )=0.70?'θ, ()()()04.0/Ti Ti '-=ⅢⅣθ? 6.3 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是否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什么? 答案: (1) 根据条件平衡常数判断,即lg K ’≥ 6; (2) 不一定。虽然K ’很大,但如果反应不能以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或反应的速率很慢,都不能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 6.4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加速反应的进行? 答案: (1) 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诱导作用 (2)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升高溶液的温度,或加入正催化剂,或有诱导反应的存在等 都可加速反应的完成。 6.5 解释下列现象: (1) 将氯水慢慢加入到含有Br -和I -的酸性溶液中,以CCl 4萃取,CCl 4层变为紫色,如继续加氯水,CCl 4层的紫色消失而呈红褐色。 答案:?θ'(Cl 2/Cl -)=1.358 V ,?θ'(Br 2/Br -)=1.08 V ,?θ'(I 2/I -)=0.535 V , 滴加氯水,I 2先析出,故CCl 4层为紫色;若继续滴加氯水,I - 浓度逐渐减小, I 2/I - 电对的电极电位增加,当增加到与Br 2/Br - 电对电极电位相等时,Cl 2同时氧化Br -和I -,Br 2和I 2一起析出,CCl 4层呈红褐色。

第七章习题思考题

第七章习题思考题(情感) 本章要点 ★什么是情感、情绪与情操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和情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1)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而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2)情绪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而情感始终处于意识支配的范围内,其外部表现不明显。(3)情绪,特别是原始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情绪与情感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情绪是情感的活动过程,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通过情绪的形式表现出来,离开情绪的情感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绪离不开情感。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常常包含着情感,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现的强度,情感的性质决定情绪表现的形式。由上可知,情绪和情感是不可分割的心理过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都是人的主观体验。 情操是比较复杂的、理智的、高尚的情感。它是一种以满足社会性的需要为中心的、有组织的情感情绪,是持续发生的若干情感的统一。情操和情绪不同,它与生理需要没有直接联系,也不同时发生显著的身体变化。情操是构成人的品德的重要因素,并因个人修养程度的不同而产生显著的差异。 ★情感有什么功能 情感在教学与教育中具有多种功能。 (一)信号功能:情感在信息交流中具有信号意义。情感信号功能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态度具有更加鲜明、生动的外显的特点,因而更易为学生感知和接受。 (二)调节功能:情感在教学和教育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或活动具有支配、指引和维持方向的作用。 (三)感染功能:情感感染功能能使教师的要求容易转化为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感到亲切而善意而乐于接受教育。 ★情感的分类 (一)按情感状态分类 1.心境: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也就是平常说的心情,如心情舒畅、郁郁不乐、恬静、烦闷等。心境的特点是,从其发生的强度看,是微弱而较平稳的;从其延续的时间来看,持续时间较长;从其影响范围来看,它具有非定向的弥散性。 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恐惧、悲哀等。激情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激动性,二是冲动性。 3.应激: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极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例如,亲友生离死别、意外事故、严重疾病、考试与事业失败都能引起应激。应激的发生比激情更突然、更剧烈。 4.热情: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感状态。它比心境强烈、深刻而稳定,比激情深厚而持久。 (二)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 1.道德感:道德感是由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2.美感:美感是由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3.理智感:理智感是由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

第六章课后习题

第六章课后习题 6-1 试推导范德瓦尔气体在定温膨胀时所作功的计算式。 解:范德瓦尔气体状态方程可写成,所以 在等温过程中,T=常数,积分上式得: 6-2 3NH 气体的压力10.13P MPa = 、温度633T K = ,试根据通用压缩因子图求其压缩因子和密度,并于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的密度加以比较。 解:由附录表查得3NH 临界参数 查通用压缩因子图得:Z=0.94。 若 按 理 想 气 体 计 算

6-3 一容积为33m m的容器中储有4,113 ==-?的氧气,试求 p MPa t C 容器内氧气的质量;(1)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用压缩因子图。解(1)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查附录表得氧气 查通用压缩因子图得:Z=0.32。 6-4 容积为3 0.425m的容器内充满氮气,压力为16.21MPa,温度为189K,试计算容积中氮气的质量,利用:(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范德瓦尔方程;(3)通用压缩因子图;(4)R-K方程。 解:(1)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利用范德瓦尔方程查表6-1,氮气的范德瓦尔常数 将a,b 值代入范德瓦尔方程:

得 展开可解得 (3)利用通用压缩因子图。氮气的临界参数为 查通用压缩因子图Z=0.84。 (4)利用R-K 方程 用临界参数求取R-K 方程中常数a 和b 将a,b 值代入R-K 方程:

迭代后解得 (本例中,因范氏方程常数采用实验数据拟合值,故计算 O2质量误差较小。) 6-5 试用下述方法求压力为5MPa 、温度为450℃的水蒸气的比体积;(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压缩因子图。已知此状态时水蒸气的比体积是30.063291/m kg ,以此比较上述计算结果的误差。 解:(1)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利用通用压缩因子图 查附表,水的临界参数为 查通用压缩因子图 Z=0.95 6-6 在一容积为233.010m -? 的球形钢罐中储有0.5kg 的甲烷(4CH ),若甲烷由25C ?上升到33C ? ,试用R-K 方程求其压力变化。 解:摩尔体积

第七章课后习题

第七章课后习题 7-1 利用蒸汽图表,填充下表空白: 7-2 湿饱和蒸汽的0.95,1 t h u s,再用 x p MPa ==,试利用水蒸气表求,,, s h-s图求上述参数。 解:利用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气表: 利用h-s图

7-3 过程蒸汽的,试根据水蒸气表求,,,v h s u 和过热度,再用h-s 图求上述参数。 解:据水蒸气表, 时 、 、 利用 h-s 图 。 7-4 已知水蒸气的压力0.5p MPa =、比体积30.35/v m kg =,问这是不是过热蒸汽?如果不是,那么是饱和蒸汽还是湿蒸汽?用水蒸气表求出其他参数。 解:利用水蒸气表 时, ,因 所以该水蒸气不是过热蒸气而是饱和湿蒸汽。 据同一表查得: 。

7-5 某锅炉每小时生产10 000kg 的蒸汽,蒸汽的表压力 1.9e p MPa = 、温度1350t C =?。设锅炉给水的温度240t C =?,锅炉的效率0.78B η= ,煤的发热量(热值)42.9710/P Q KJ kg =?,求每小时锅炉的煤耗量是多少?锅炉内水的加热、汽化以及蒸汽的过热都在定压下进行。锅炉效率 的定义为 B η= 水和蒸汽所吸收的热量 燃料燃烧时可提供的热量 未被水和蒸汽吸收的 热量是锅炉的热损失,其中主要是烟囱排烟带走的热能。 解: 由查未饱和水和过热蒸汽 表,得 每生产 1kg 蒸汽需要吸入热量 设每小时锅炉耗煤 mkg ,则 7-6 1kg 113,450p MPa t C ==?的蒸汽,可逆绝热膨胀至20.004p MPa =,试用h-s 图求终点状态参数2222,,,t v h s ,并求膨胀功w 和技术功t w 。 解:由 h-s 图查得: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