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最新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优质课《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

最新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优质课《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

最新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优质课《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
最新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优质课《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

最新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优质课《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名校资料共享《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

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程玮峰(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程秋霞(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高娟娟(统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中了解并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目标解析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排列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操作探究中引导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在解法交流中体会解法多样化,在巩固提高中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最简单事物的排列的过程,并掌握其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猜一猜

一个密码箱的密码是由1、2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猜一猜:密码箱的密码可能是多少?

2.做一做

(1)小组内动手操作,用数字卡片来摆一摆,然后小组内交流,重点交流:找出密码的方法(交换数字的位置).

(2)补充条件,找出密码.

①补充条件: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

②根据补充的条件,找出密码,密码箱的秘码是

12.

3.揭示课题

像上面找密码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数学上的排列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排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找密码”的活动中初步感知排列问题,初步掌握组数的方法,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并放手让学生动手摆卡片,既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为新知的建构提供直观的表象.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摆数游戏,初步感知

(1)呈现问题,引导探究.

①出示第97页的例1.

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②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动手操作,交流排法.

①学生动手摆卡片,尝试解答,组内交流摆法.

②老师巡视时发现:有的写得多,有的写得少呢?有什么好的方法能保证既不漏数、又不重复呢?

③学生再次交流摆法,寻找摆数时的规律.(摆数

时要有序)

④学生汇报、交流摆法.

预设摆法如下:

方法一:调换位置法.

a.取卡片1和2,组成12和21.

b.取卡片1和3,组成13和31.

c.取卡片2和3,组成23和32.

方法二:固定十位法.

a.先固定十位上的数字为1,可以摆成12和13.

b.先固定十位上的数字为2,可以摆成21和23.

c.先固定十位上的数字为3,可以摆成31和32.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种方法实际就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列举的

方法三:固定个位法.

a.先固定个位上的数字为1,可以摆成21和31.

b.先固定个位上的数字为2,可以摆成12和32.

c.先固定个位上的数字为3,可以摆成13和23.

⑤小结: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只要做到有序,组成的数都是几个?

(3)评议方法,进行优化.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方法.

2.尝试练习,巩固方法

(1)出示教材第97页的“做一做”,先组内交流解决的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涂色,然后小组内交流涂法.

(3)学生涂法展示,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进行展示.

(4)小结:在涂色时一定要有序的涂,不能乱,这样才能不漏、不重复.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过程,亲身体会到在组数、涂色时,一定要做到有序,只有有序才会不遗漏、不重复的将所有的数全部列举出来.同时在汇报与交流中体会到排列方法的多样化和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三)应用拓展,深化方法

1.拍照片

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四第1题.

(1)找3名学生到前面来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强调:站位时要有序.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站法.

(3)学生汇报站法,全班交流方法.

2.送书

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四第2题

(1)找3名学生到前面来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强调:送书时要有序.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方法.

(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方法.

3.穿衣服

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四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方法.

(2)指定不同方法的学生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不同类型的排列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排列问题的解决方法,感受有序思考的必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总结延伸,畅谈感受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以后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二年级数学上搭配教案修订稿

二年级数学上搭配教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二年级数学第八单元搭配(一)教案 上团城中心小学王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讨论简单事物排列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交流合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渗透"排列"的数学思想。 2、教学难点:掌握排列不重复、不漏掉的方法,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地思考。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一天,狮子大王带来了一个超级密码箱,赶快看看吧!狮子大王提醒我们:“这个密码箱的密码是由1、2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猜一猜密码箱的密码可能是多少”。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师随机板书(12、21)。 激疑: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正好交换了位置。) 这两个数哪个才是正确的密码呢狮子大王还提示我们:密码是两个数中较大的

一个,那密码应该是多少师小结方法并鼓励之后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过渡谈话,引出例1 师:接着猴子大王又增加了一个数字3,请问:“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课件出示例1) 2、尝试学习,自主探究。 (1)引导理清题意:你都知道了什么“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是什么意思 (2)指导学法: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动手试一试,可以摆一摆,也可以写一写。) (3)动手操作:分发给每桌3张数字卡片(1、2、3),请选择你喜欢的摆法,任意选取其中两张摆一摆,组成不同的两位数。鼓励学生动脑,找规律去摆,比一比谁摆的数多而不重复。(生进行摆数活动,师巡视。) 3、小组交流,展示成果。 (1)小组交流:学生自主摆完后,组织小组交流讨论,每个小组安排一名同学把所摆的两位数记写下来(记录在分发的数位表格上),并提示学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随机板书),注意提炼排列的方法。 (2)展示成果:指名小组在台上展示。学生所写两位数的个数可能不一样,有多有少,如有学生遗漏的,其他小组帮助补上。(师找具有代表性的写法板书) 4、师生评议,总结规律。(课件展示) ①交换位置:有顺序的从这3个数字中选择2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再把位置交换,又组成另外一个两位数。12、21、13、31、23、32 ②固定十位:先确定十位,再将个位变动。12、13、21、23、31、32 ③固定个位:先确定个位,再将十位变动。21、31、12、32、13、23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教案 xx小学2017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学段目标(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7页的例1及相关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 2.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恰当的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了解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 难点: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玩游戏吗?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玩游戏开始,先来个数字游戏。 师:这是一个盒子,注意观察(把1和2放进盒子),1和2在里面组成了一个两位数,这个两位数可能是?还可能是?还有没有其它的可

能? 师:看来用1和2能组成几个两位数?继续观察(师把3放进盒子)师:箱子里面多了一个数字3,1、2、3又能组成那些两位数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限制时间,学生试写,感受无序容易造成“重”和“漏” (1)出示要求,引导学生明确题意 课件出示: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教师引导理解“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的意思。师:这样的话,用1、2、3能组成几个两位数呢?想不想亲自找一找?(1)号作业纸、铅笔准备好!(最好让学生准备颜色重的彩笔,便于展示)20秒的时间,看哪些同学找的最快?计时开始。 (课件倒计时20秒,老师巡视并注意观察有重复、有遗漏的作业)师:时间到,悄悄地数一数你写出了几个两位数? (2)展示作业发现问题 (学生写数时,教师快速的巡视,找出自己想要的①展示遗漏的作业②展示重复的作业③不重不漏的作业) 展示时这样处理比如①展示遗漏的作业生:用手指着作业纸说“这是我写,你们同意吗?谁有什么疑问吗? 根据学生的疑问让该生回答,如果该生不能解释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让其他学生解释,解释后问一句“你们对我的解释满意吗”。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课本1页至第3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中的第1至第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尺、长短两枝不同的铅笔、宽1厘米白纸条若干条、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然后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些?哪枝短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物体有长有短。 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 让学生用带来的学具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 通过以上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指出: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量米”做单位。 二、新授 1、教学例1 (1)认识米尺。 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尺子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介绍0刻度线 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0刻度) 在尺子上找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呢?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2教学例2 (1)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纸条,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想知道它的长度是多少,用什么量? (2) 教师拿出放大的米尺,讲讲如何量纸条的长度。 三、练习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的。 2、完成课本练习一第1至3题。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总结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匆忙忙又一年,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已经画上句号。平心静气坐下来反思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有不少的收获。为了能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也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在此特将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系统的回顾与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学期我在备课上知道了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二、从现实生活出发,利用社会生活知识教学。 可以说,如果在实际生活中,你拿课本的应用题来考学生,保证他们都会,但为什么测验时他们有时就是解不出来呢?《新课标》中强调小学数学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应给生活化,如果我们能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把现实生活的问题联系到学习的知识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有这样的一道应用题:小红做了23朵纸花,送给同学们18朵,还剩下多少朵?这道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应用题,如果要二年级的学生做出来,有的同学们可以很快就可以做出来,但有一些同学连题意都不明白。这时,如果我们从实际的生活出发,具体地给出这道题的实际意思,再根据结果和减法的意义,就可以很容易让学生明白这道题的意思,这样比较容易解决问题,因为本来他们就知道结果,只不过不会用数学知识来解答罢了。所以说,有一些应用题中,如果能从实际生活出发,先用学生的生活经历来解答,再用数学知识来解答,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理解题意。也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习是乏味的,几节课下来,学生都跟跑了气的气球一样,一个个无精打采的,没有一点生机。看在眼里,我是好生气,也好同情孩子们。我仔细思索了一下,一个好办法涌入心头。就来个老师,学生大变身。让学生们来做老师,我来提问,让他们能在娱乐中,更好的复习。 这个方法真不错,刚一提出来,学生们就兴奋了。一个个都来个精神,争先恐后的上台,都想过过做老师的瘾。一个人上去,下边就一堆问题,接踵而至,小老师们讲的还真不错,我在台下,也当了次好学生,一直问他们问题,遇到不容易解决的,我便上台为他们慢慢讲解,学生们听的都很认真,这样,大家就都能再复习一下。而且,他们不会感觉到累,反而每个都很精神。 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适当的娱乐,能给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并且,能让学生们在娱乐中得到更多的知识,以后,我要多去运用这样的方法,让孩子们能开开心心的去接受科学知识,并且能把科学知识加以运用 . 四、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及时地去问其他的老师。同时,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五、培优扶差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几个尖子生和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

二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搭配教案人教新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有趣的搭配 教材分析: 本次执教的“有趣的搭配”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9页的内容,其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和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向学生渗透有关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在“摆数”、“握手”等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互相沟通,促进师生、生生知识的互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分析: 简单的排列和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思维训练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再如巩固提高题中用钱买物品,学生基本上都能准确地回答出结果。针对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状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学的重点应该偏重于让学生说一说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理由,体会到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好处。并在设计“摆数”、“握手”这些活动时难度再稍微提升些,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事可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排列和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清楚大声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0、1、 2、3的数字卡片、课件。 2、学具准备:每人一套0、1、2、3的数字卡片。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案设计(全册)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

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 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4、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家的信心。 5、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6、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学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看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有的内容,都不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不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思考过程。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6、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

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和操作,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知道乘法算式的含义. 2.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会正确地读出和写出乘法算式.会正确地叙述乘法算式的意义;还要会用学具摆出乘法算式的含义.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算式:4+6+9和2+2+2. (1)要求学生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2+2+2这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那么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板书). (2)数数看是几个2相加?(3个) 2.出示算式:5+5+5+5.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吗?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几个5相加?3.要求学生说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 教师小结: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板书) 4.设疑:2+2+2是3个2相加,?那么4个2相加,怎样列式?5个2呢?

50个2、100个2、1000个2相加呢? 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长. 5.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缩短.这个方法叫乘法(板书). 教师出示教具加号“+”,然后向右旋转成乘号“×”,贴在黑板上. 6.介绍乘号“×”及其写法. 二、进行新课 (一)教学2×3=6. 1.出示小花图.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例6 4×3-2= 一共有多少个桃? 3+3+3+2=11 3×3+2=11 (1)先出示2朵.提问:你们看,这是几朵小红花?(2朵)我们把2朵小红花看成一组.然后再出示2朵,又出示2朵. (2)提问:一共摆了几组小红花?(生:3组.)求一共有多少朵小红花,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板书:2+2+2=6) 2.教学用乘法计算. (1)这道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生:相同加数是2.)写乘法算式时先写相同加数“2”,再写乘号“×”. (2)数数看这是几个2相加?(板书:3个2)乘号后面写“3”,这个3叫做“相同加数的个数”.(板书算式:2×3=6)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与资源分析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八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

的时间。 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 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实践活动 本册安排了节日广场月球旅行趣味运动会三个专题活动,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切近生活、形式多样的应用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

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组合精品教案(附作业设计及答案)

2 组合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组合。(教材第98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数学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 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学具 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铺垫孕伏 师:同学们,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数学广角”,你们想去吗?要想进入“数学广角”,首先要买门票。票价是每人5角,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1张5角、2张2角、5张1角的人民币,你知道有几种付钱方法吗? 学生汇报5角钱的付法。 师:买好了门票,我们可以顺利进入“数学广角”了。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游玩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始,将“做一做”中的“买5角钱拼音本”改为“买票价5角的门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初步感知5角钱的几种不同组合方式】 二合作探究,体验新知 1.师:大家在“数学广角”里这么快就学会了一项新本领,老师提议每组的3位同学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互相加油,争取在下面的活动中有更精彩的表现。 (1)猜一猜:3人中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 (2)各小组3个同学互相握一握,验证猜想。 (3)指名演示,感受方法。 (4)小结:3个人握手时,可以先确定一个人和另外两个人分别握一次,剩下的两个人再互 相握一次,一共握3次。 【设计意图:让小组3人互相握手,亲身体验组合,有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理解排 列与组合的不同】 师:上节课我们用1、2、3三个数字能组成6个两位数,而3个同学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只握了3次,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 下册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分析 内容及简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约3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2例1 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 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课件出示红、黄、蓝、白)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1)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二年级数学下册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公开课)

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公开课) 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案 教学设计思想: 1.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图案,涉及剪纸艺术动物、植物、建筑、数学图形等方面,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学生在这些图案的认识过程中学习新知,应用新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致力于学习方法的改变.由于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因此,本节课可以考虑也应该考虑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合作、讨论、动手操作、收集材料、图案设计等方式在本设计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处理好概念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本设计先让学生观察图案,然后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有关的概念,再让学生把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情景中,这样的设计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教学难点 画出对称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一,剪刀、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音乐情境导入。 课件演示对称的剪纸艺术图片,让学生感受对称美,并引导他们去发现这些图形的特点。 教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那些剪纸作品漂亮吗? 生:漂亮。 教师:那老师也来动手,剪个礼物送给大家,好不好? 生:好。 师:看一看,老师剪的是什么呢? 生:心形。 师:打开来看看,猜对的小朋友举手。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它有什么特点? 你说。 生:它两边是对称的。 师:哦,它的两边是对称的。还有谁来说一说?它有什么样的特点?你说。 生: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同学们告诉老师这个图形呢两边都是一样的,而且它是对称的。板书(对称)。对称呢是创造一些作品的重要方法,也是自然界一种普遍的现象。你看,不少的动物、植物都有这种对称的形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称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 (通过让学生欣赏剪纸艺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对称图形导入新课,既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花园》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二年级上册《花园》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美丽的花园图,请你仔细观察图,讲给大家听.【出示《花园》插图1】 二、玩中学 1、说一说. (1)请你仔细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说给你的同桌听.

(2)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问题. 2、算一算. (1)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独立解答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同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图意,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各种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3、教师小结. 观察一幅图时,我们要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题意,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三、学中做. 1、(1)圈一圈. ☆☆☆☆ ○○○○○○○○○○○○○○○○ ○的个数是☆的□倍.□○□=□ (2)的个数是的2倍,请你画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搭配 一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搭配(一)》 执教者:唐樱姿教学内容:课本P97页、做一做、答题卡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学会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 能力目标: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情感目标:初步感受排列数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答题卡。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构建知识坡度 【课件出示:数学王国】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里面有座‘数学王国’,你们想进去玩一玩吗?可是,大门被一把密码锁锁住了。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解开吗? 生:有! 【课件出示:守门小精灵】小精灵说:密码是由1和2组成的两位数,每个数字不能重复使用。(请生齐读) 师:这道门的密码可能是哪些数呢? 预设生1:12 【板书: 十位 个位 师:还可能是什么? 1 2 预设生2:21 2 1】 师:这两个密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预设生:相同点都是1、2组成;不同点:十位和个位交换了位置。 师:对!他们交换十位和个位上的数之后,就出现了两个密码。密码到底是哪个两位数呢?我们马上来试一试。 【课件出示:点12,门不开】 师:12不行,那肯定是多少呢?

预设:密码是21.【课件出示:大门被打开】 2、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瞧!大门被打开了!哇~数学王国里面金碧辉煌,藏着许许多多的宝藏!看,这里有一个知识的宝箱!怎么样才能打开这个宝箱呢?你们能帮一帮我妈?我们先来看看小精灵给我们的密码提示吧!1/2读!(生齐读) 【课件出示:用1、2、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请把他们列举出来。】 师:宝箱的密码可能是哪些数呢?把你认为有可能的密码列在答题卡1上,比比谁写得最多最全。开始! (下去指导收集材料,对于少写的、多写的、确定十位法、交换法,重点收集) 【展示多的】同学们,来看一下这位同学写的!我们来读一下!(读数,感知) 你同意他的写法吗? 预设:不同意,写多了。 师:对!多了,也就是重复了。好!我们就把重复的给划掉。 小结:就想前面那位同学说的,我们在解决这种问题的时候,不能重复。 【板书:不重复】【展示少的】再看看这位同学做的。 预设:少了、漏了,缺了。 师:那我们就一起帮他补一补。(生补充)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做到不重复了吗?你们同意吗? 预设:同意 师:所以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做到不重复,还要做到不遗漏! 【板书:不遗漏】(生齐读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几位同学是怎么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的,他们的规律在哪里?我们一起读一下。 预设:12,13,21,23,31,32. 12,21,13,31,23,32 师:下面我们同桌时间相互说一说,这两个同学写的,是怎么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的,他们都有什么样的规律?【师下去指导生说】 (先把十几的写完,再写二十几的,三十几的) (选出两个数,交换写) 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师适当进行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调查一下,还可以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刚才你们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 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 师:要想知道最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 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

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最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 师: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为什么? 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订做校服的人员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出示统计表) 最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教师记录在统计表中。采用同样的方式统计其余三种颜色的数据。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 师:你看懂什么? 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师:是的,这张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各种颜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人数。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下面就请大家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1)全班共有()人。 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最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即:9+6+15+8=38(人),所以全班共有38人。 师:你真聪明,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 (2)最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二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长度单位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和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来量。 2.认识尺子,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过程】 一、感知量物体可以用相同的工具来量 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就放在盒子里面,想知道是什么吗?请把盒子打开,拿出来相互看一看,并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打开盒子观察并进行交流) 1.用学具量同样长的边。 教师请学生挑出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物体,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物体的长。(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测量结果,同时用多媒体显示测量结果) 师:难道你们数学书的短边不一样长吗?请动手比一比。 (学生相互动手比数学课本并回答“一样长”) 师:一样长的边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因为量书时用的东西有的长,有的短。 师:如果都用同样长的工具来测量,结果会怎样呢?请小组再用正方体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小正方体的长呢? (学生动手操作并分小组汇报,使学生知道,如果都用同样的物体量书的短边,得到的结果相同。) 2.用学具量长度不同的边。 (电脑出示数学课本和文具盒这两幅图,并演示用曲别针测量书的短边,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边。) 测量后教师问发现了什么(小刀比曲别针长,文具盒的边比书的边也长)。 师:如果把小刀换成曲别针,让我们来看一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多媒体演示用曲别针量文具盒的过程,让学生知道文具盒的长度比书的短边多用了6个曲别针。) 小结:我们通过动手实践和观察,知道了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 3.实践活动。 (1)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2)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 (学生都用新铅笔量所想量的物体的长,可以自己量,也可以几人合作,最后相互交流并汇报测量结果。) (3)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3题。 (多媒体显示题目内容,说明题意,让学生估算,电脑验证。) 二、知道量物体的长度也可以用尺子来量 1.认识尺子。 师:刚才我们用铅笔来测量物体时,量了一次又一次,多麻烦呀。用什么去量比较方便呢?(尺子) 教师请学生拿出尺子看一看,能发现什么(数字、刻度线、cm),教师介绍刻度线和“cm”;并向学生说明“厘米”是一种长度单位。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认识1厘米有多长。 (电脑演示从0到1中间的长是1厘米) 师: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中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小组活动) (2)感知厘米有多长。 ①测量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长。 ②感知1厘米有多长(教师带领学生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正方体,右手慢慢把它拿走,告诉学生拇指与食指中间的空隙大约是1厘米,并让学生把它记在脑子里)。 ③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三、班级分析 我教的二(3)班中共有46人,其中男生27 人,女生有19 人。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