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发表时间:2018-09-27T15:29:20.360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作者:武文婧[导读] 本文主要以先秦时期儒家孔子音乐思想为探究对象,深入分析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以便全面的了解儒家思想在我国音乐文化中的发展。

聊城大学音乐学院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纷争四起,在思想上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音乐思想主要分“倡乐”和“非乐”两部分,以儒、墨、道三家最具代表性,各流派在对于音乐的价值性和功能性问题上提出不同观点。本文主要以先秦时期儒家孔子音乐思想为探究对象,深入分析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以便全面的了解儒家思想在我国音乐文化中的发展。

关键词:孔子;儒家;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美学思想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周代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时期,周室依旧掌控着统治天下的权威,直至东周,王室日渐衰落,只落得天下共主的虚名并无实权。中原各国之间开始相互兼并和争霸,群雄四起,纷争不断,在历史上出现了著名的春秋五霸。周王室岌岌可危,早已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二、儒家学派代表孔子及其主要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世界闻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有“圣人”之称。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晚年致力于教育,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的准则是“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讲究“仁”与“乐”,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强调音乐在政治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认为改善社会风尚再也没有比音乐更好的手段了。并且,认为音乐与成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重视音乐对人身心成长及修养所产生的重大作用。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立者,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所提出的一系列见解与主张是入世的。他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其音乐观在本质上也是相对保守的。他的思想极大的影响了整个封建时期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其崇高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一)“礼”与“仁”

“礼”与“仁”是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中的核心部分.在孔子看来,“礼”与“乐”一样,都是一种综合体,“乐”是诗、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礼”则是典章、道德规范、礼仪形式的综合体。至于“仁”,简言之为“爱人”二字,其基本精神则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即从积极方面说,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消极方面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既是一种道德观念,又是一种人生理想。

在孔子音乐美思想中,“礼”与“仁”均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认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说明其思想确实有反对暴政,反对过分压迫与剥削的一面。他自己一生以恢复周礼为奋斗目标,四处奔走,凄凄惶惶;这一切都足以说明他是以“礼”为本,而不是以“仁”为本。另外,“仁”与“礼”是相辅相成的,行“仁”是手段,复“礼”是目的,强调“仁”不是为了否定“礼”,而是为了有效地维护“礼”。这是他在“礼坏乐崩”的社会制度大变动时代所持的根本态度。(二)“成于乐”

在人格培养、人性发展问题上,孔子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的主张。在人类的思想感情的交流上,诗与乐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而作为统御二者的交叉点,“兴”对于内在情感动力和艺术思维能力的造就,就从基本素质上保证了“成于乐”阶段的音乐审美主体的欣赏水平和制作表现水平。

(三)“尽善尽美”

孔子之前的思想家,早已探讨过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要求与对于审美感受的追求之间的矛盾问题。孔子“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的思想方法,使他在音乐功能论上,十分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而在音乐本体论上,又充分注意到音乐美的特殊性质。“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朱熹《集注》:“美者,声容之盛。”在这里,孔子强调的当然是以社会价值论为主的音乐批评标准,同时也揭示了并非作为善的对应物或等价物而存在的音乐之美,揭示了音乐的独立自足性,开始从客体音响构成中的基本要素(如“声容之盛”)这一层次去把握音乐的特殊本体和特殊之美。他一方面重视音乐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也并没有因为《武》“未尽善也”而忽视其音乐的艺术本体价值。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对这一章的解释是:“孔子举出四种演奏原则,即翕如、纯如、绎如。(四)关于“思无邪”

音乐以何种方式与人相关,孔子对于这一问题的考察是从不同的层次、角度上分别进行的。他承认音乐的独立自足性,又高度重视情感在音乐与人之间的媒介作用,但也坚决反对那种毫无境界的表情方式。

据《史记·孔子世家》载,“《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是说孔子一面按照已谱有的曲调,用琴瑟之类的乐器伴奏,将《诗经》的5篇作品全部演唱出来;一面采用《韶》《武》《雅》《颂》的律制,从音乐组织(音律、音阶、调式及调性等)方面对其中的部分乐曲进行了整理。《墨子·公孟》说,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在艺术表现方面,师挚的《关雎》音乐运用“乱”的曲式,华丽、热情,音区和力度充分开拓扩展,配器雄浑有力又色彩斑斓,由乐声组织的这种形态与品格创造出的意象连续的空间,托出一派“洋洋乎”的音乐形象。在艺术欣赏方面,“盈耳哉”的音响形式通过同构同态关系直接引起情绪的动态反应,又通过动态与色调的对应关系唤起情绪色调,再通过艺术想象活动产生“洋洋乎”的音乐意境。

结语:

综上所述,儒家认为音乐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音乐的社会功能及教化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先秦儒家的音乐思想初步奠定了我国音乐美学的思想体系并贯穿其后两千多年的历史,对我国音乐史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也丰富了世界音乐美学史,其保存下来的音乐论著成为后人研究音乐文化史学不可多得的重要财富。

论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论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摘要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古代乐教传统的基础上,孔子主张以“仁”为精神核心,以“和”为审美追求,通过音乐的美感教育推动“德”的教育和强化“礼”的规范,注重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等方式推动音乐美育实践活动。在当前,深入探析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对于音乐美育思想的发展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孔子音乐美育启示意义 一、孔子音乐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以“仁”为精神核心 孔子主张音乐美育要以“仁”为精神核心,在《论语·学而》提出:“泛爱众,而亲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既指一种道德情感,又指一种博爱精神,具有伦理学的意义。《论语·八佾》记载“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将“仁”的精神视为“礼”、“乐”的实现前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动荡造成礼崩乐坏的局面,周代原有适应血缘制与宗法制的礼乐文化被现世的价值观念冷落,孔子力图重建理想的社会制度,但他认识到仅靠“礼”的外在规定,无法使人完全遵循礼法。因此,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文化精神,以“泛爱众”作为“仁”的情感依托,在继承古代乐教传统的基础上,把“乐”作为陶冶人情、陶冶人性和培养人格的最佳方式,通过“乐”的活动推行“仁”的精神,使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超越西周礼乐思想具有新的人文意义。 在音乐美育中,孔子以“仁”的精神为核心,强调音乐要具有美的形式和善的内容,提出“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仁”是“乐”的意义所在,通过“美”呈现为音乐有意味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是“礼”的道德基础,通过“善”呈现为音乐内容的精神意义。《论语·八佾》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矣。’”孔子赞赏《韶》乐、《武》乐有优美的旋律,都具有美的形式;但在内容上,《韶》乐歌颂舜的德治,禅让转位,选贤举能,以表现仁爱美德为内容符合孔子的社会政治主张,所以《韶》乐“尽善”。而《武》乐唱颂周武王伐商的战功之乐,以高扬杀伐征讨为内容,故《武》乐“未尽善”。就“善”和“美”比较而言,孔子认为“善”是根本,也是审美的基本价值标准。孔子对《韶》乐、《武》乐的不同评价,强调音乐应以“仁”的精神为核心,追求内容善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对于当前的音乐美育在结合音乐形式和音乐内容的学习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二)以“和”为审美追求 孔子以“和”作为音乐美育的审美追求,体现了其“中庸”的哲学观,即“中立而不倚”,并与其倡导“仁”的精神是相互融通的。徐复观指出:“仁是道德,乐是艺术。孔子把艺术的尽美,和道德的尽善(仁),融合在一起,这又如何可能呢?这是因为乐的正常的本质,与仁的本质,本有其自然相通之处。乐的正常的本质,可以用一个‘和’字作总括。” 在音乐美育中,孔子肯定音乐能够抒发和激动人的情感,但他强调这种情感表现要有理性的自律和调节,从而保持内在情感体验和外在形式表现处于恰到好处的和谐状态,使人获得感性和理性相互融合的审美愉悦,实现性情的陶冶和心性的净化。孔子称赞礼乐作品《关雎》,认为其符合“和”的情感表现尺度,具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xx和早期儒学: 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和“至圣”。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的两位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主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荀子提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从“无为”到“有为”: 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

最新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①孔子主张的“礼治”与“德治”并无不同,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领导者要重德轻政即要通过自身为榜样作用和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其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惠民的方式巩固统治权,要求“为政者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其要求“正身”的思想最终是为了达到“德治”的效果。孔子考虑政治问题基本精神理念就是“德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德治主义”,故而和孔子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们两人的政治思想都是道德的延伸,都想使政治手段和目的都是以道德为依归,而他们的道理思想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其“仁政”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与孔子相同即用“仁政”、“德治”,来教化人民,用道德理念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比如他提出的“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等,看到了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些都是他“德治”的表现。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主张“德治”。

人民版选修4《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word学案

人民版选修4《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word学案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个专题,东西方的先哲。东方的代表人物讲的是孔子,能够讲孔子代表着中国文化,西方讲的是古希腊的先哲,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有一本著作叫《理想国》,他在这本书中,描画了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是由哲学家统治的社会,在那个社会里人们和谐相处,各谋其事,专门的有秩序。公元17世纪初,当西方的传教士来到中国时,竟把那个地点误认为是他们的老祖宗柏拉图笔下的理想国。他们无法明白得,无法明白得什么?一个凝聚着数十个民族有着亿万子民的大帝国,到底依靠什么思想而如此和谐相处。后来他们发觉支撑着那个泱泱大国的思想基础确实是来自我们东方的这位文化巨人——孔子。 课标要求先来看一下这一课的课标要求: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差不多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阻碍。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文化巨人。 思想主张孔子生活在一个如何样的年代,如此的年代对孔子的思想产生了什么阻碍?中国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的长期动荡。经济:井田制瓦解,显现私田。文化:贵族对学术文化的垄断局面逐步被打破,私人讲学的风气开始有所进展。孔子确实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创立了儒家学派,他的目的确实是要吸取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来治理处于动荡变革中的社会。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礼、仁和中庸之道。第一看“礼”的思想,“礼”的含义确实是“周礼”,“周礼”是一种制度,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属于政治范畴。是什么样的等级,什么样的名分就做什么样的事,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它的要紧内容第一是尊尊,确实是卑贱者对尊贵者要尊崇,其次是亲亲,确实是对亲人要有爱,其中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弟对兄长的尊敬。为了爱护“周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思想,书上有“正名”的讲明,确实是要用周礼规定的人的名分去规范人的行为,使人的言行和名分一致,是社会等级化、秩序化。同时明确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那么我们如何评判孔子“礼”的思想呢? 孔子推崇周礼,复原周礼,实质是爱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制度。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抗历史潮流,表达了思想保守的方面; 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再来看“仁”的思想,孔子一方面看到礼制关于规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然而仅仅有礼制是不够的,人们必须有自我道德的自觉性,才能够自觉地遵守礼制,因此,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我们都学过《论语》,《论语》要紧解决一个咨询题或者是要紧表达一种思想,确实是一个人如何做人,如何调剂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语》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字确实是“仁”,他把那个字看得专门崇高。孔子的学生樊迟咨询孔子什么叫“仁”,孔子讲“爱人”。“仁”的含义第一是“爱人”,“爱人”不仅是爱自己的亲人,孔子认为,这种爱应该扩大,扩大到什么程度呢?确实是要爱天下的百姓。“仁”的含义其次是行“忠恕”之道。

儒家思想地价值和对后世地影响

儒家思想的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 儒学,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经过历代大儒的丰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儒家价值观的观念体系。孔子谈得最多的是仁与礼,但也论及义、知、圣、和、忠、恕、敬、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中庸等价值观念。孟子讲得最多的是仁、义、礼、智,但也多次阐述了恻隐、恭敬、辞让、善恶、诚信、良知、民本等价值观念。而自西汉至清末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基本上把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纲五常”,即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和“仁义礼智信”,但实际上只注重贯彻“三纲”伦理,而没有真正落实“五常”道德。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 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儒家思想的精华——某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思想地位《儒家思想导论》主要介绍了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从前孔子时代的礼乐制度到孔子的仁礼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与默、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说、孟子的使命、孟子的性善论、孟子的仁政学说、以及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治说、儒家思想的流变、贯通

天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性即理”——周、张、程、朱的理学思想、“心即理”——象山、阳明的心学思想、新儒家——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学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可能等内容。、省书协主席团全体成员以及来自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了研讨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张辛博士作了学术报告。张辛博士在讲话中对中庸文化作了探讨他认为发源于山东的“中庸文化”是孔孟对世界的重要文化贡献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儒学具体是什么呢?儒家经典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但 是不同时代对儒家经典的解读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很难对儒家思想下 一个面面俱到的定义。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从前孔子时代的礼乐制度到孔子的仁礼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与默、孟子的性善论与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学说以及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治说、儒家思想的流变、贯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性即理"--周、张、程、朱的理学思想、"心即理"--象山、阳明的心学思想、新儒家--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学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可能等内容。 儒家的“礼治”主义折叠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9-14 08:07:00 ] 作者:程嘉宏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孔子;儒家思想;当代社会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儒家思想至今还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早在公元一世纪,孔子儒家思想就传入东亚地区。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到十七、十八世纪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曾掀起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就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 2l世纪的今天,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二次世界大战血的 洗礼以后在思想上已经进入一个迷茫时期。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准,西方学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价值取向更趋于复杂和多元。人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这样就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 儒家讲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下文将详细阐述。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 (一)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

人民版选修4《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案

人民版选修4《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案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个专题,东西方的先哲。东方的代表人物讲的是孔子,可以说孔子代表着文化,西方讲的是古希腊的先哲,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有一本著作叫《理想国》,他在这本书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是由哲学家统治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和谐相处,各谋其事,非常的有秩序。公元17世纪初,当西方的传教士来到时,竟把这里误认为是他们的老祖宗柏拉图笔下的理想国。他们无法理解,无法理解什么?一个凝聚着数十个民族有着亿万子民的大帝国,到底依靠什么思想而如此和睦相处。后来他们发现支撑着这个泱泱大国的思想基础就是来自我们东方的这位文化巨人——孔子。 课标要求先来看一下这一课的课标要求: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文化巨人。 生平介绍孔子名丘,字仲尼,(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春秋时期鲁国人,当时的鲁国被成为礼仪之邦。孔子是一个典型的山东大汉,如果史记的记载属实的话,那么孔子的身高有2米2多。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非常的勇猛,但是在孔子父亲这一辈,家道已经中落了。在孔子3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当时孔子的母亲颜徵在才20岁,母亲带着孔子离开了陬邑,来到了郊外一个叫阙里的地方。一个年轻的女人带着一个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这在当时必然会引起各种猜疑的目光,母子俩的处境非常的艰难,孔子从小就习惯了这样的目光。在同龄的孩子中,他有些早熟,对人情冷暖非常敏感。然而他并没有变动孤僻、冷酷,相反,他养成了勤于思考,执着向上的品德。孔子所处的年代,以礼治国的制度已经走向了崩溃,诸侯国之间互相吞并,人民流离失所,孔子对周王朝的礼治时代非常向往,15岁时,孔子立志学习礼乐,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但是当时的三桓,也就是当时的三个家臣,季孙士、叔孙士、孟孙士掌握着鲁国的军权、政权、财权,而鲁君基本上是架空的,孔子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于是孔子在55岁时带着他的学生开始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样一支游说的队伍在孔子的带领下,几乎每天都会遭遇磨难和打击,甚至还有羞辱和凶险。有一次经过卫国的匡城时,他被当地人误认为是曾经危害当地百姓的恶霸,遭到众人的围追堵截。子前往楚国的路上,他们被乱兵围困,连续断粮7天,孔子照样讲学,照样弹琴唱歌。在他68岁时,14年的游说生涯走到了尽头。尽管没有一个国家重用他,也没有一个王侯认同他的主张和理想,但是他就向一个勤劳的播种者,把他的智慧和思想播撒了出去,提高了他的国际影响

孔子的美学思想要点

美学思想的定义 美学思想是一种抽象的带有很强主观性的对美的思想认识,是人对事物的美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的凝聚,融入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偏好。一般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社会的审美气质。 孔子的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关键词:孔子;审美理想;审美准则;审美情趣 摘要:达到“仁”的境界,是孔子的最高审美理想;“仁”、尽善尽美、“中和之美”构成了孔子的审美准则;而心灵充实之谓美,“人的自然化”之谓美,心灵的“自由”之谓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美当是孔子的审美情趣。 孔子的美学思想比较丰富,涉及到审美理想、审美准则、审美情趣等问题,在中国的美学史上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影响至为深远。 1、孔子的审美理想 达到“仁”的境界,是孔子的最高审美理想。它具有非概念所能确定的多义性、活泼性和不可穷尽性,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审美。从另一角度来看,它也暗示了孔子的人生最高境界将是审美。 从以血缘关系为主的亲子关系到“泛爱众”,甚至到泛爱物,这不仅把一种自然生物的亲子关系予以社会化,而且还要求把体现这种社会关系的具体制度(“礼乐”)予以内在的情感化、心理化,并把它当作人的最后实在和最高本体。 孔子认为在他的学生中,颜回是最好的。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仁”是一种完美的人格,也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天地境界,颜回可以保持这种境界达三个月之久,其余的学生,不过是偶尔能达到这种境界。 孔子自谦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可见达到“仁”这种精神境界的人是很少的。如果达到这种境界,就会达到“仁者与物浑然一体”,天下无美而无不美。 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 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孔子的审美准则 2.1 “仁”是孔子的最高审美准则。 “仁人”、“圣人”就是具有完全人格的人,是完人,完人就是至善的。 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每个人都有好恶,都有他所喜欢的人,也都有他所厌恶的人。为什么只有仁人能好人、能恶人呢?因为一般人的好恶未必是他的真性情的流露,只有仁人的好恶才是他的真性情的流露。所以他的好是真好,他的恶是真恶,他所喜欢的人是他真喜欢的人,他所厌恶的人是他真厌恶的人。可见,“仁”是孔子评价人物好坏的标准。 “仁”也是孔子评价礼、欣赏乐的一个重要审美标准。孔子讲:“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这是说,如果没有“仁”的内在情感,再清越热喧的钟鼓,再温润绚丽的玉帛也是无价值的。可见,“仁”在孔子那里成为评价人物、欣赏音乐、评价礼的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 2.2“尽善尽美”的审美准则 孔子曾对《韶》乐和《武》乐加以对比,做出评价: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照这段记载所说的,孔子评论文艺,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善”,一个是“美”; 或者讲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或者讲一个是内容,一个是形式。 他认为相传舜所作的《韶》这个乐舞,按两个标准说,都达到最高的水平。周武王所作的《武》这个乐舞,按“美”这个标准说,也达到最高的水平,可是按“善”这个标准说,就有所欠缺。从孔子的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识记孔子生平的主要史实“六经”,孔子儒家思想核心内容“仁,礼,和中庸”,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政治,教育及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深远影响。 2、理解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在后来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3、学会通过分析孔子的生平大事总结他的理想追求。明白孔子思想对现阶段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探索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结合教材孔子对后世的影响的史实,在现实中寻找实例。 通过提供大量的原始材料,包括《论语》原文,于丹《论语心得》视频,“孔子像”,“孔子周游列国图”,“孔子不仕,退修诗书图”,及其阅读教材内容分析概括出孔子生平大事,孔子思想核心,教育思想和对后世影响的具体表现,从而形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正确的评价孔子及其思想。 重点: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难点: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和评价 (导入新课)引用孔子的雕像、孔子的言论、山东曲阜的“三孔”图片,引领学生知道孔子两千多年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尊崇;在今天孔子的思想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那么这节课我们系统的看看孔子的成长历程和孔子思想的形成。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一)学习礼乐(15岁) [探究问题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时代: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礼崩乐坏” 影响:1、孔子提出“仁”和“仁政”思想,反对暴政 2、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 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 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 (二)讲学收徒(30岁) 传承礼和仁;创办私学,广收学生 (三)从政生涯(51岁) 官:鲁—中督宰——司寇 政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 结果:从政失败 (四)周游列国 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

儒家思想精髓

儒家思想精髓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 义——原指"义气",即行为基础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信——诚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节——气节和节操。1、社会指一个人在政治上、道德上的坚定性。对内,气节表示对一定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坚定信仰。对外,气节则指在国家和民

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之我见

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之我见 【论文摘要】: 中国古乐,源远流长,竟有着8千多年的历史,1986--1987年间在河南舞阳县出土的一批有七音孔至八音孔的古笛可以为之证明。在诸子百家齐鸣的文化背景下,音乐活动相当繁荣,并产生了孔子、墨子、老子为代表的儒、墨、道三家音乐思想。从大体上看,各派对于音乐的看法主要分为倡乐和非乐,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则站在了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倡导着音乐的发展。本文是以我自己对孔子的角度分别从孔子的音乐思想、对音乐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儒家、孔子、音乐美学、尽善尽美、净化心灵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说涵盖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孔子的教育思想将形上理想与形下履践结合为一体,既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又有鲜活的人本精神,显示出永久的生命力。孔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音乐家,他不仅懂得声乐韵律,而且会弹古琴,吹笛吹箫。他经常唱歌弹琴,以音乐表达情意和感受。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的宗旨。孔子认为音乐家可以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但在感情上必须受到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伦理准则。 音乐美学是试图阐明作为艺术作品的音乐的特殊审美本质的学问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则是阐明中国的传统音乐的特殊审美本质的学问,对音乐美学的思考,暗含于音乐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古代的统治者和许多思想家都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美与善相统一的音乐标准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产生得很早,可追溯到两千八百年前的西周。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人们对“美”的认识和审美意识也在逐渐深化。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也十分重视对音乐的学习和鉴赏。儒家的音乐理论对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上,儒家的音乐理论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在《论语》中,孔子"美善合一"的主张奠定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道德渗透进音乐的同时也使音乐在"美"的基础上,融合"善",达到"美善合一"。孔子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谈"乐",都是主张美善交融合一的。孔子在美学方面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以“美善合一”的主张奠定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有很多,孔子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美育观点。出于实现某种社会理想的强烈愿望,儒家思想家视音乐为教化人的理想手段,这是因为他们注意到了音乐的特殊作用。儒家“乐以治性”,“成性亦修身”,也正是基于音乐对人的培育不是靠外在的强制,而是以音乐之美感化心灵,调理性情,和谐身心,完善人格。音乐美除了对人格的培养,还具有淳化社会风气、和谐社会的作用。在这里我主要想说的是孔子音乐审美态度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一种情感表达适度的观念,孔子要求音乐的情感表现要有所截止,适度而不过分,实际上就是音乐审美的内在情感,体验与外在表现都要保持正确恰倒好处而又和谐的状态。作为大学生的我颇有认识。 有关的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疲劳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是大学生处在人生的变动阶段,各种心理矛盾容易发生;二是有许多现实的问题需要他们应对,如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

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2.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1)孔老比较。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孔孟作为儒家的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老庄作为道家的至人,给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和艺术大师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维能力. (2)人性论比较。儒家人性论有孟子性善说,苟子性恶论。道家人性论有老庄人性恬谈朴素论,描康人性清高自适论。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相对个性的摧残,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 (3)人生论比较。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相孺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或院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4)思维方法比较。锦道皆糟于辩证思维,看到矛盾的对立运动与转化。但儒家的辨证法尚刚主动员有,注意生命的基勃前进之轨迹.换一种方式说,儒家长于实学,道家长于虚学。 (5)治国论比较。儒家强调有为,道家主张无为。 (6)理论倾向比较。儒家学说的重心在社会人生.阐述如何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道家学说也关注社会人生,但它的眼界早巳大大突破了社会人生的范围,面向大自然,面向整个宇宙。 (7)气质与风度比较。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这是屑于整体的综合性的无形的精神风貌上助差异。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再具体点说,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惧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再具体一点说,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虚杯若谷、超然自得、从容深沉、高举远幕、留恋山水等。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知识点归纳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条件 (1)时代因素: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礼崩乐坏” ①经济:私有土地出现,井田制瓦解。 ②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走向崩溃。 ③文化: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形成“士”阶层。 (2)历史传统:“儒”地位的变化 春秋以前,儒是主持礼仪的巫、史、祝、卜一类的文化人;春秋时期,儒以相礼为业,或为人师。 (3)个人作用:崇拜周公,精通礼乐,充满弘扬传统文化、复兴周礼的使命感 2、目的: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3、核心内容:礼和仁的思想 (1)“礼”的思想 ①含义:“周礼”(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②礼的实践方法:“克己复礼”,“正名” (正名:指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 ③“礼”的主要内容:尊尊与亲亲 a、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b、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仁”的思想 ①含义:“爱人”[三层内容:1、爱自己的亲人;2、爱他人;3、统治实行仁政] ②方法:“忠恕”之道 (《论语十则》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怒”)“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 ③表现: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民本思想 对于普通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反映儒家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并主张将和谐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从而来稳定社会秩序。) (3)仁和礼的关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克己复礼为仁”“人而不仁,如礼何?” 4、中庸之道——实现仁的方法 (1)中庸的含义: 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②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2)中庸与仁礼的关系 ①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②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 5、意义 (1)积极意义: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的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爱护人民 是忘我的、无私的、积极奋发的表现,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现实态度。 (2)消极影响:仁必须与礼、义相结合,必须为封建的生产关系服务,带有局限性和封建性,阻碍了社会的前进,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6、孔子的教育思想 ①创办私学,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 ②教育对象:孔子倡导“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从而使文化教育下移。

最新儒家创始人孔子

儒家创始人孔子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对后世的影响 难点 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及评价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通过下列三个方面的讲述,来引导学生对东方的先哲──孔子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并继承其思想财富:了解孔子的生平,了解孔子的儒家思想、政治主张和教育思想,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是分析孔子对后世影响的前提。如果没有对有关孔子基本情况的了解,也就无法探究历史上的孔子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被尊崇、其思想被不断衍射、传播的历史,无法探究孔子在中国和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孔子的思想对现阶段我国建立人本社会、和谐社会和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强

烈的现实意义。本课内容专业性强,思想较为深刻,文字图片资料均较为丰富,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有材料,结合社会实际,调动学生思维,发动学生讨论,对学生进行一次深刻的道德素养、政治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教育。 本课引言由文字和孔子像两部分组成,介绍孔子与其弟子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对孔子的治国方略表达得明明白白,即通过礼仪教化建立一个和谐、繁荣的国家。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看孔子像,说出与孔子有关的历史遗迹和文物,从而总结出孔子两千多年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尊崇;然后,结合前言部分的文字材料,让学生初步总结孔子的治国方略,并让学生简要分析孔子的治国方略与它受到后世尊崇的关系,从而导出新课。 第一目“追求礼乐的一生” 教材主要讲述了孔子的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孔子的一生大致经历了幼年学礼、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等几个阶段。 (1)自学礼乐 孔子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先世为殷人,系宋微子的后裔。到五世祖木金父时,因其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木金父亦被降为士,并“绝其世”,即被剥夺去卿大夫的世袭地位。为了区别公族,他便改姓孔。其三世祖孔防叔,畏华氏之逼逃亡鲁国(今山东)定居。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是

孔子和儒家思想

孔子和儒家思想 一孔子介绍 1孔子的生平 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 479 年,享年72岁。先世是宋国贵族,曾祖防叔因避祸逃到鲁国。父名纥,字叔梁,做过鲁国陬邑的地方长官 鲁国是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地,以礼乐之邦著称,春秋末期,西周王朝的礼乐仍保存完好。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吴国公子季札来聘,请求观赏西周音乐,听后赞叹不已说:周礼尽在鲁矣。 《论语·子罕》里,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后来,他曾担任鲁国大司寇,属于卿一级。纵观他一生,得意时少,失意时多。晚年他一面整理古籍,一面讲学传授学术 孔子三十多岁开始招收学生,深得学生爱戴。死后许多学生在他墓侧结茅屋守丧。 他早期的学生子路、冉有、子贡等跟他奔走四方,为拯救乱世而呼号。他晚期的学生子游、子夏、子张、曾参等接过他讲学的衣钵,为传播文化而奋斗。 2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源于殷商、西周、东周的社会思想潮流,接受了郑国子产、齐国晏婴等思想家、政治家的言行。孔子学说主要汇集在《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有关孔子言行的记载。 1.关于世界观 春秋时礼崩乐坏,孔子留恋旧秩序,也向往新事物。其哲学思想既有唯心主义成分,也有唯物主义因素。 2.关于天命观 孔子继承传统的原始宗教的天命观,有时把天视为人世间的主宰者和人格神。 孔子虽然相信天命,却对通过卜筮探求天意的做法 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天命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 人应当顺应天命而积极努力,不应消极地服从天命的安 排,放弃自己的努力,他特别强调为仁由己。这与传统 的天命观是矛盾的。 儒家的特点: 1.以孔子为宗师,把孔子的言行视为最高准则; 2.以诗、书、礼、易、春秋为经典; 3.提倡仁义,把仁义作为行为准则; 4.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伦常关系。 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对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的美化。儒家在父系家长制中加进封建制的内容,使之成为一种封建宗法主义。孔子创立儒学时,已经明确提出封建宗法主义的基本原则。他的仁就是合同。他的礼就是别异。孔子思想的核心不是仁,不是礼,而是仁和礼的统一 孔子是儒学创始人。儒学的思想根源可追溯到尧舜时代,即原始社会的父系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正强调宗法思想。孟子曾概括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儒家最重视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试图以道德作为治国平天下的主要手段。伦理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与其哲学政治思想融为一体,构成完整理论体系。儒家内部各派的伦理思想虽不尽相同,但有共同的特点。 儒学参与封建文化创造全过程,也是动态结构,开放体系,尽管它坚持不变的思想核心,

孔子及儒家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孔子是个了不起的人。既然都先说好话了,那就说说我这个后世之人对伟人的评论吧,先说好,作为一名工科生,有什么不对的还请忽略。 孔子对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完善了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根植在文化中的思想。我认为这是让中华文明向前迈了一大步。文明和野蛮的区别之一就是道德伦理进步程度,孔子建立了一整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制度。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虽然有些不够合理,甚至略显得愚昧,其实只是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容易片面地将国与君混淆,把爱简单的地理解为“言听计从”。但其思想我认为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正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爱国爱家,这种伦理后来逐渐融入整个中华文化的血液中,支配着整个中国的古代历史。孔子的本意我认为是要以此纲常来复礼,让人人都以礼自制,行好作为君臣父子夫妻等本分。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儒家文化中逐渐给人解读成一种皇权至上的理念。这种理念造就了一种奇观——中国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一个统一的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这其实真是一个很伟大的奇观,试想在交通不变的古代,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绝不会强到哪去,但泱泱华夏却始终保持统一,在世界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造就这种奇观的除了中国的经济体系独特外,最重要的就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始终统一,即便在所谓的天下大乱,国家四分五裂的时候,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华文化仍是一个整体,儒家文化就像一种强力的粘合剂,始终把整个国家粘在一起。没有儒家文化的中国,我认为和当初的欧洲不会有太多差别,在古代必然会陷入分裂。孔子的思想及后来不断发展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传承到现在的保证。 儒家文化让中华文明在面对外界时显得很弱势。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外放则表现为礼,譬如礼贤下士,礼仪之邦。礼之一字,我认为只有在社会的最高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事事合‘礼’。礼在很多地方是与利相对立的,中国自古习惯以礼相待,就容易忘记利。孔子说君子不言利,我认为本意是不首言利,就是不把利放在首位,利要合乎礼,这样的利才能要。这种说法到后来就逐渐被解读为君子不能言利,至少不敢光明正大言利。我想这是很多把儒家士人称为腐儒的一个原因——口中说的是礼,仁义道德,以德报怨之类,这样就不敢光明正大的玩为国争利,在对外交往尤其显得软弱。“仁”是一种良好的行事指南,但它不适于大国间的博弈,它真正的舞台其实只是孔子最初所提的修身、养性,锤炼个人的品德,涉及到社会的发展、国家的争斗之时,仁这个字是不适合的。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哥伦布和郑和各自远航的结果——一个收获了利,一个获得了礼。社会形态的进步是要利益来驱动的,类似于郑和这样带有"扬国威"性质的探索行为注定不会长久。说到底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限制了它本身,它的自身基因注定它最多只能用于內治。在只有一个国家的时候,它可以算的上一种合格的文化,与国博弈时就会暴露出它的弱点。宋朝以前,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开疆拓土的人,而宋之后,随着世界开始逐渐联系在一起,中华文化及整个以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都陷入了困境。变革困难、根深蒂固的儒学思想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之,用一句“成也儒学,败也儒学”来形容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很恰当的。中华文化这棵树因为吸收了儒学的营养才快速成长,很快便成熟,成为一个整体。中国历史尽管时常战乱,但文化几乎从来都是大一统的局面,文化统一是中华文化传承数千年的根本。可是一旦儒家文化表现出了对时势的不适,整个全扎根在儒学土壤上的中国社会就会从方方面面落后。由于儒学的根深蒂固,重新孕育一种新的思想文化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我认为孔子及后来建立在其思想之上的儒家思想本质就是用于个人修身,他告诉了我们大量的做人、做事的原则,这是他最精华的部分。可惜,汉代的独尊儒术让其一跃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工具,逐渐对其曲解,把它用在治国理政上。到了当代,它在数千年为维持中华统一的功绩很少有人关注,反而总是批判它的落后之处,这其实是不公平的。在今日,儒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