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精华版,关于大学教育的调查报告

精华版,关于大学教育的调查报告

精华版,关于大学教育的调查报告
精华版,关于大学教育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教育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

当代大学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教育、大学生素质、社会大环境、经济形势等因素都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面对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教育首当其冲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褒贬不一。众所周知,现在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大学生也不是在我们正上小学初中时那么抢手了,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对这种情况的解释也是很到位的。大家也都普遍认为上大学学生能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依靠和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寻求就业,并逐步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以目前中国的实际,上大学,获得大学文凭,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没有大学文凭,对许多职业便只能徒唤奈何而无从入内。对此我们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大学教育的调查。通过了解大学生自身对于大学教育的观点和态度,来进一步探讨大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如何改进。

二、调查时间:2010.12.18—2010.12.24

三、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大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

2、了解目前各个高校的教学情况

3、了解目前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状况

4、调查当代大学生对大学教育现状的看法

5、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观、人生观

(二)调查方法

发放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大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目前所在高校的教学情况、校园生活状况、对大学教育现状的看法以及大学生的职业观、人生观,对大学教育的切身认识及理解进行详细调查。问卷调查在山东、河南、湖南、内蒙古四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主要参与调查的高校包括: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德州学院、烟台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郑州科技学院、湖南医学院泰山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建校等多所国内高校,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取,进行无记名纸质问卷调查,并与个别同学进行了深入访谈。共调查学生45人,收回问卷36份。在本次调查中,被调查者主要是家庭状况中等或较好的在校大三学生,其中男生占46%,女生占54%,专业背景文理比例为4:5。这样一批大学生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当代大学生生活状况及心理状况。本次调查分为六大模块进行,通过基本情况、教学情况、校园生活、对大学教育的看法、职业观、人生观方面进行了详细调查。

四、调查结果

在经过对问卷的认真分析、研究和总结后,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对于教学情况的调查

对于教学情况的调查,我们调查了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以及对于教学改革的期望问题。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素质表示较为满意。对于课堂的学习成果28.5%的同学表示基本满意,33%的学生表示较为满意,有38.5%同学表示不太满意。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大部分同学表示基本满意,有19%同学表示不太满意。当问及自己的课堂效率时,很多同学表示自己的课堂学习效率一般,甚至有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效率很低。对于是否存在有教学改革的期望时,同学们的回答不尽相同,但是大部分同学都希望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其中教学改革的呼声主要集中于老师教学素质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进,大部分同学主张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学的教育太过理论化,在教学方法上,希望施行自主性、创新性的教学,也有一些同学提出要改进辅助教学工具,优化大学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方面的期望。

2、对于校园的生活的调查

通过了解被调查者所在大学的校园环境、校风、校园人际关系、课余生活、大学生的婚恋观等对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进行了调查。在校园环境的反映中,有46.5%的学生表示较为满意,2 3.5%的同学认为非常棒,整个校园环境优美清新,也有30%的学生认为一般般,感觉整个校园环境的建设没什么新鲜的。在大学校风的调查中,有53.8%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学校的校风是青春活力的,有8%的学生认为本校的校风是严谨尚礼的,也有认为本校校风是懒散懈怠的,这部分学生占23.2%,还有15%选择了其他。当代大学生期望的校风主要是积极进取、青春活力、学风严谨以及求真务实,也有部分同学希望大学校园多元发展、各类活动丰富活跃。在同学之间人际关系交往方面,有53.5%的学生认为同学之间关系很和谐,积极沟通,团结友爱,认为“同学之间关系较为融洽,只要去沟通就能很好相处”“同学之间关系较冷淡,相处沟通需要做出努力”的学生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15.5%,其余的同学选择了其他。课余生活方面,73%的学生认为有较多的课余时间,但课余活动单调乏味,有21%的同学认为有充足的课余时间,且课余活动丰富多彩,还有6%的同学选择了其他.

在婚恋观方面,大学生们的观点较为一致,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应顺其自然,若真心遇到喜欢的,谈恋爱是可以的,持这一看法的大学生占被调查者的95%,在对于大学生在校结婚这一现象的看法,意见出现分歧,占46%的大学生认为只要遇见真心喜欢的人,什么时候结婚都无所谓,有2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已成年,且有法律许可,支持在校大学生结婚,20%的大学生表示不太认可在校大学生结婚,但是还可以接受,只有5%的大学生选择在校大学结婚太

过鲁莽,完全不能接受,还有4%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这说明大学生对于在校结婚的现象普遍接受和基本表示认可。在大学生的合适的结婚年龄方面,大学生的观点有趋于一致,普遍表示25到30岁最合适,只有15%的认为应该在30到35岁之间,还有一名受访者表示20到25岁比较合适。由以上的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的婚恋观基本成熟但仍然需要在社会上的历练来进一步完善。

3、关于大学教育的看法

对于大学教育的看法的调查中,我们通过课程体系设置、学校管理体系、对目前大学生活的评价、接受大学教育的原因、对目前大学教育的看法、评价目前大学教育总体环境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有49.3%的学生认为一般,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仅是起到了一定帮助,29.8%的学生认为不太好,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有20.9%的学生认为很好,不仅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

在学校的管理体系进行评价时,61.5%的学生认为较为合理,存在少量缺陷但是不影响正常运行,有15.3%的学生认为不太合理,还需很大改进,15.9%的学生认为很不合理,缺乏科学性,仅有7.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管理体系很科学,很合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大学往往有很高的期望,进入大学后,发现现实有很大的反差,现在经过了大学两年多的洗礼,大学生对现实与理想反差的认识渐渐趋于理性,在调查中,有61.5%的学生反映不如预期中好,7.7%的学生认为没有达到,但相差不大,只有23.1%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达到。在谈及为什么接受大学教育时,53.8%的学生选择了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23.2%的学生表示为了大学文凭和提高自己的素质,有7.8%的学生表示为了实现父母的期望,为父母争光,也有15%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对于目前的大学教育的看法,53.8%的学生表示认可,认为大学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素质的提升是有一定帮助的,22%的学生表示接受大学教育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必不可少,也有15%的学生表示大学教只是一个拿文凭的幌子,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剩下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对大学教育总体环境的评价中,绝大部分的学生表示社会中存在一些不认可大学教育的现象,但总体环境较好,认为“社会非常支持和认可大学教育,总体环境很乐观”与“社会对于大学教育的支持认可不够,总体环境较差”的各占15.3%,只有5%的学生认为社会根本不认可,大学教育总体环境很不乐观。

10级大学生对大学的理解并不像刚入大学那样,大家的观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学生对大学教育普遍持不太乐观和消极的态度,注重程度也远远下降,他们大多认为上大学本就是为了找到工作,如今大部分学生把大学看作是找工作的

凭借,进入是社会的通行证,是追求物质的法宝,而目前这法宝已渐渐失灵了。我想这是目前教育发展中的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提高大学生自身对教育的认可和信心成为改进中国教育现状刻不容缓的事情。

4、对于职业观的调查

在职业观的调查中,我们列出了工资水平、社会地位、晋升空间、工作自由度、父母等人的安排、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各个因素影响其工作的程度进行打分评价,其结果如下:

由此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主要是晋升空间、社会地位、和工作自由度。在问题“大学毕业后,期望期望从事哪一类工作”的回答中,44%的大学生选择了“自由自主型”,选择“教育引导型”和“营销扩展型”分别占17%,10%的学生选择了“常规重复型”和12%的学生选择了“领导决策型”,而且在职业类型的选择方面,大致与本专业的培养发展方向一致,只有个别存在所学专业与职业类型选择不一致的情况。在当今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不仅仅是受所学专业与个人能力的左右和限制,还受着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在“大学毕业后倾向于选择什么样的工作”的问题时,最热门的是教师之类的轻松高福利的工作,选择考研继续观望就业形势和进入外企或私企做白领的分别为17%和18%,选择做公务员或国企工作的占8%有两位受访者选择了建设家乡或去偏远地区支教,还有23%的大学生选择了其它。大学生进行择业的途径主要是校园招聘会和招聘网站,也有少数选择了借助父母等起的关系和通过特殊渠道花钱买工作等方法。在大学生就业择业中影响因素是多样的,主要有文凭、获奖及证书、个人能力、人际关系、甚至金钱保障,以及其他因素,在调查中,大部分人都认为个人能力最重要,其次是证书、文凭、人际关系因素,现在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托关系”“买工作”的现象,对此,许多大学生对此看法分歧很大,有人认为人际关系金钱保障不太重要,有人却认为很重要,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现实的弊病,同时也说明当代大学生面对的就业环境越来越严峻不不公平。

受调查者的工资期望主要集中在1500以上4000元人民币以下,其中有23.5%的大学生的工资期望为1500-2000元人民币,25%的大学生的工资期望为2000-2500元人民币,比例较大的工资期望水平为2500-3000元人民币,占总被调查者的31%,此外还有15%的大学生期望的工资水平在四千元以上,一般来说,学校越好,专业越热门,对应的大学生最初工资期望也就越高。

5、对于人生观的调查

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对于进一步了解整个大学生群体,具有重要意义,当今社会教育现状的改进,必须要在深入了解、实地考察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做出相应调整和改革,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

在“您认为人的社会价值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58%的受访者选择了以实现自我的人生目标为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标准,有23%受访者表示人的社会价值应该是推动社会进步,有5%的认为人的社会价值应该是帮助他人,还有10%的受访者认为在当今这个社会,创造了金钱财富就是创造了社会价值。目前大学生对当今社会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有30%的受访者表示一般般,不太乐观,有38%的受访者表示较为满意,还有32%的受访者表示还好,都还能接受。没有很乐观或很悲观的极端现象。对于自己未来的设想,近70%的受访者希望自己将来有美满幸福的家庭,有22%的受访者希望自己将来有高薪的工作,只有8%的受访者表示希望社会团结友爱。在对目前的中国式教育进行评价时,46%的受访者认为教育对于人类进步仍然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有23%的受访者表示教育已经演变成为为学生扩展就业渠道的平台,也有大约15%的受

浅谈中国大学教育问题

中国文化期末论文 题目:中国大学教育思考 ——中国为什么没有独立发展出自己的大学? 系别:文学与传媒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张沁晓 学号:141011215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中西大学教育制度、观念和目的的思考,尝试回答中国为什么没有独立发展自己的大学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反思。 [关键词] 中国大学教育,制度,目的 目录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3) 二、研究现状综述 (3) 三、原因探讨 (4) (一)中西方大学课堂教育制度的对比 (4) (二)中西方大学教育观念对比 (4) (三)中西方大学教育目的的不同 (5) 四、调查报告浅析 (6) 五、中国大学教育仍存在的问题 (6) 六、建议举措 (7) 七、反思与不足 (9) 注释与参考文献 (10)

历来,中国从来不缺乏对教育倾注无限热情的人,大师、学者、作家,不一而足,办学的历史也由来已久,从唐代的书院,至宋代、明代,私塾、书院规模达2000余家。但是,为什么中国没有独立发展出自己的大学?今天,我们几乎完全摒弃过去几百年的学院制度,使用的是几乎沿用西方欧美地区大学的教育制度。这又是为什么呢?即使模仿西方教学制度,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制度是否成功呢?为何仍有人感叹,当今中国仍然没有真正的大学? 从古时周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到今天的人文、理工,经历了朝代的更替,也经历了西方思潮的冲刷。然而,今天,中国的大学教育仍旧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目前大学的概念,是指通过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中国这样的教育机关数量越来越多,质量是否越来越高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目前,中国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院校也越来越多。4月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达到3700万,全世界第一。全国各类高校达到了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分析了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数目上的发展情况。很明显,目前大学生已不是什么稀罕物种,但人数并不代表质量。 目前,我国的大学和学院数目在在全国相互融合发展的全球化大环境下,越来越多人选择出国留学。另外,有项数据显示: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国内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而出国留学的人数却不断激增。都是上大学,国内国外到底有啥不一样?都说国外教育质量高,可见,国内外高等教育仍有一定的差距对中国大学教育问题——中国为什么没有独立发展出自己的大学的思考,有助于认清中国大学教育现状,并以此调整教育的目标、方向,从而做出良好的有利于国民素质发展,有利于我国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决策。 二、研究现状综述 目前,对中国大学教育的研究不计其数,总体而言,有以下几类,一类是针对大学教育体制的研究,如大学教育的治理、思政教育的体制改革等,第二类是从参与身份的角度对学生、教师、大学校长及管理者等的专题研究;第三类则是对大学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研究,如创业现状、就业情况等的研究。但对“中国为

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考试试题完整版

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考 试试题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本科管理学出题参考答案 3、管理者和管理机构是:(第一章) (1)管理的主体√(2)管理的对象 (3)管理的目的(4)管理的手段 1、组织的各类资源(事物)是:(第一章) (1)管理的主体(2)管理的对象√ (3)管理的目的(4)管理的手段 1、管理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表现在:( P10 2、3 ) (1)不精确(2)复杂性 (3)边缘性(4)可靠性 2、管理人员按所处的组织层次可分为:( P12 1、2、3 ) (1)高层管理者(2)中层管理者 (3)基层管理者(4)作业人员 3、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有哪些 (P15—P16) 管理者的角色包括: 人际关系方面1、名义首脑,2、领导者,3、联络者,

信息传递方面4、监听者,5、传播者,6、发言人 决策制定方面7、企业家。8、故障排除者。9资源分配者,10、谈判者。 管理者的技能包括: 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概念技能。 5、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是指: P15 (第一章) (1)专业技能(2)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4)沟通技能 6、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所需的技术和方法是指:(第一章) (1)专业技能√(2)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4)沟通技能 1、企业 (P18)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进行自主经营,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单位。 4、现代管理中,最一般的和最基本的管理手段主要有:(补充 1、2、3、4 ) (1)行政方法(2)经济方法 (3)法律方法(4)技术方法和教育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 调适能力,帮助大学生解决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优化大 学生心理素质为起点,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和顺利社会化为归宿。概括 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目标: 1、初级目标—防治心理疾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这是它的特色,也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基础。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变革的社会背景之下,又正当人生发 展的过渡时期,当他们面临的冲突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又得不到外界帮助,就可以 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反应,严重的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甚至引起自杀或伤 害他人。心理健康教育能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不良心理 现象和行为予以矫正和治疗。 2、中级目标—完善心理调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是指导学生深化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了解,掌 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优化心理素质,提高挫折承受力,增进社会适应能力,进而促 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即通过性格品质的优化,提高德育的有效性;通过 心理能力的强化,促进智育的高效化;通过健康心态的培养,促进健康的全面化; 通过内在动力的激发,促进自我发展的主动化;通过行为习惯的优化,促进个体的 顺利社会化。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交友、恋爱、择业等一系列生活事件中常会 遇到挫折,由此而产生心理困扰。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自我调节能力尚不完善,挫折引发的情绪波动常常十分强烈,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健康成长。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3、最终目标—促进心理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健全个体,适应社会,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促 进心理发展。同时,保持对客观社会的积极、主动地适应,实现个性化与社会化 的和谐与统一。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存在的某些弱点和局限,常常会影响他们的 适应与发展,阻碍潜力的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 认清自己的潜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而充分地发展自己,完 善人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习、交友、恋爱、就业、成长等种 种问题,他们渴望成才,追求卓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基础,拥有健康的身 心是他们成人、成才、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 理素质的有效方式,所以,要进一步提 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化 的育人活动,其特定的工作范围在心理领域。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把“育心”作为 自己的立足点,才能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可。这一结论得到了有关实证研究的支撑。据黄希庭、郑涌等的调查,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观评价呈现如下特征:“从心理健康教育中收益最大的是丰富了心理健康知识(95%)、了解心理素质的

教育学60强-2017中国大学教育学排名-考研必备

本科专业目录中教育学包括教育学、体育学等2个学科类,共有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教育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 3.61%,授予的教育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2.50%,教育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1.40%。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37078名博士生导师中,有662名是教育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1.79%。教育学是比较小的学科。 在本科专业分类中,心理学属于理学,而在研究生专业分类中,心理学属于教育学。为了使两者统一,本评价的教育学排名含心理学类的各本科专业的得分。 2017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名单 排名等级校名 1 A++ 北京师范大学 2 A++ 华东师范大学 3 A++ 华南师范大学 4 A+ 浙江大学 5 A+ 北京体育大学 6 A+ 南京师范大学 7 A 西南大学 8 A 华中师范大学 9 A 上海体育学院 10 A 东北师范大学 11 A 成都体育学院 12 A 武汉体育学院 13 A 湖南师范大学 14 A 浙江师范大学 15 A 首都师范大学 16 A 西北师范大学 17 A 上海师范大学 18 B+ 首都体育学院 19 B+ 陕西师范大学 20 B+ 辽宁师范大学 21 B+ 福建师范大学 22 B+ 苏州大学 23 B+ 天津师范大学 24 B+ 曲阜师范大学 25 B+ 山东师范大学 26 B+ 广州大学 27 B+ 江西师范大学 28 B+ 天津体育学院

29 B+ 安徽师范大学 30 B+ 南京大学 31 B+ 河北大学 32 B+ 吉林大学 33 B+ 沈阳师范大学 34 B+ 河南大学 35 B+ 湖北大学 36 B+ 宁波大学 37 B+ 山西大学 38 B 广西师范大学 39 B 河北师范大学 40 B 温州大学 41 B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2 B 西安交通大学 43 B 广州体育学院 44 B 杭州师范学院 45 B 扬州大学 46 B 集美大学 47 B 深圳大学 48 B 聊城大学 49 B 北京理工大学 50 B 武汉理工大学 51 B 暨南大学 52 B 兰州大学 53 B 徐州师范大学 54 B 西安体育学院 55 B 山西师范大学 56 B 南通大学 57 B 北京联合大学 58 B 鲁东大学 59 B 淮阴师范学院 60 B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课件6) ●桑代克学习理论: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桑代克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联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应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律:(1)效果律:指从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2)准备律:指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3)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练习律由作用率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P56——57)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的学习。(P81)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67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具体定义为: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简单地说,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P157) 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者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P205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一般性策略,它包括一般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与自我调控方式等内容。课件P154 ●元认知。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调节。 P240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的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P276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P426 ●发现学习,有意学习。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P106、107 有意学习:有意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指的是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

大学教育的意义

大学教育的意义 ——“四个学会”对于大学生成才的意义 6月来临,很多毕业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但近年来就业形势不是很乐观,一些学生的工作问题可能在离校时还没有解决,以至于有些学生发出“毕业就等于失业”这样的感慨。 即使还只是大二的学生,也表现出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担忧。他们说,有些师兄师姐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做一些他们平时根本就不屑的工作,从中似乎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如果大学生去从事那些本来不需要经受高等教育就能干好的职业,那不是说上大学没有用了吗?既然这样,为何不高中一毕业就去工作,又何必花费4年时间呆在大学里呢? 从教育是个人对于人生的一种投资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花费那么多的金钱和时间去上一所大学,最后如果不能在收入、工作环境、社会工种上体现出与不上大学的差别,这对于大学生来说的确有理由感到难过,进而认为社会不公。 既然我们读大学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那么,我们为何还要去读大学?相信很多学生都这样问过自己。 然而,以上的观点都是从就业这个角度来看待大学教育的,却忽视了大学教育的本质意义。一种教育,如果其目标在于让某个学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那么它应是职业教育,只需要短时期的职业训练即可。我们接受大学教育的意义绝不是为了让自己有份好的工作(虽然这是目标),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6年就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也可以说是教育的四大目标即:Learning to know(学会求知);Learning to do(学会做事);Learning to co-operate(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 这就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他们“会学”知识。学会和会学,这是完全不同的二个概念。前者,学生是被动的;后者,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与发展,更是在未来社会中十分重要的必备能力。这些都必须从小培养。什么是基础?这才是真正的基础。真正的基础教育就应该在帮助学生真正做到四个“学会”上下功夫。 学会求知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 文献标识码:A 一、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发展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时期。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高等教育取得巨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规模急剧扩大。首先,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在1998年的时候,我们全国的在校研究生只有19.8万人,但是,到了去年年底,总数已经达到了81.99万人。其中,16.5万多博士生,65万多硕士生。今年,大概又招收了31万左右,减去今年已经毕业的20万,现在,我们在校的研究生,应该是90万出头。再加上20万的在读硕士、博士在职研究生,这样,我国现有研究生的总数大概是110万人左右。但是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还不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最大的是美国,他们大约有210万左右的研究生。 第二块,针对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教育而言,到去年年底,全国的普通高等学校由1998年的1020所增长到了1731所。前些日子新发布的统计数字是1778所。在这些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数量增长得非常快,由1998年的340.7万人增长到去年年底的1333.5万人,今年计划招生475万人,但实际上要大大地突破,可能达到了550万人左右。这样,减去今年毕业338万的本专科生,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生大概有1500万人左右。去年年底的统计数字中,有773.8万是本科生,595.7万是专科生,在校本科生多于专科生,但是在专科

招生方面,也就是高职高专的学生招生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去年,我们招收447万学生,其中210万是本科生,237万是专科生。但是,由于本科学制长于专科,所以目前还是本科生多于专科生。 第三大块是成人高等教育。我国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有505所,目前在整个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里就读的本专科生大概是419万人。实际上,在这505所高校里就读的学生并不多,他们大多数是在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或者继续教育学院、函授教育学院就读,其人数大概是300万人左右。 第四大块是2000年以后出现的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产生缘于国家大规模扩招以后教育经费的不足。在扩招后,国家对教育的拨款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没有跟上扩招的幅度,甚至在有些地方扩招了多少,生均经费就相应地减少了多少。为了弥补扩招以后经费不足的问题,首先从浙江、江苏等省开始,一些本科院校创办了民营机制的独立学院。所谓的机制在当时就一条:高收费!大概每位学生13000元到18000元之间,这样,除独立学院能够独立运转以外,相当一些部分补充了母校的运转。通过这个办法,解决了部分办学经费的不足。现在教育部也承认了这个现实,并且加以规范。要求独立学院不仅有一块牌子,而且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校舍、独立的教学设施、相对独立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队伍、独立的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总的一点就是独立颁发文凭,不许再用母校的文凭。 从某种意义上说,尤其对民办院校来说,干了一二十年,最后才熬成一个本科院校,但是,独立学院从它一成立就是本科院校,具有了竞

论文-关于大学教育问题的思考

关于大学教育问题的思考 XXX X班XXXX (XXXXXXX) 摘要:现今接受大学教育的人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便是希望经过大学的教育,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文针对目前大学教育质量大面积滑坡、大学生素质难尽人意的状况,在分析中国大学教育形式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大学教育的目的、现状和问题,并相应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大学教育;现状;问题 当今的大学的教育质量大面积滑坡、大学生素质难尽人意,根本上是我们大学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勇于面对分析这些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提高我们大学的教育质量,使我们的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学府。 1大学教育的目的 大学教育的目的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 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真正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呢? 经过大学的教育和辅导,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的技术能力,还要涉猎多门学科,使自己具有渊博的知识。学生不能学了什么就只会什么,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发散思维。不自负,勇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具有正义感,就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要德才兼备。 2 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1、现今大学的课程设置和当今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 大学学习的课程,应该能为社会所用,而大学很多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有些课程设置不能跟随社会更跟新进步,比较陈旧,有些过于理论化,缺乏实用性,学生学习完,在工作中根本没有使用价值,浪费了时间与精力,毕业后对大学生就业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学校开设了一些新专业,但是却根本无法满足在教学过程中软硬件方面的教学需求。 有些新专业比较火,学校便应市场的需求而匆匆设置的,根本不考虑自己学校是否有开办此类专业的能力,也不进行充分的准备。师资力量方面,新开设专业后,缺乏老师,学校不舍得花钱聘请拥有丰富专业知识与经验的人来做教师,就随意招聘一些新教师,或用其他科目的老师顶替,这些老师没有这方面的教学经验和比较深入的专业知识,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在教学设施方面,譬如一些学生需要自己动手实践的课程,学校却没有足够的实验设备、实验室等,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听老师干讲,很多硬件方面均无法满足教学要求。这是学生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学校本身的不负责任。 3、大学教育只重视了知识,而忽略了法律道德心理等方面的教育。 我国现在大学教育的缺陷在于,我们的教育内容是不均衡的,从某种程度上看,只偏重于智力教育,忽视了一个人的其他方面,比如人格教育、情商教育、人生教育,还有道德的、法律的、是非的等等方面的教育[1]。近年来发生的马加爵杀人事件、欧曼丽传销事件、好多大学生求人包养等等都让我们一度的震撼,大学教育究竟教育出来了什么?居然都没有身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人格、明辨是非最基本的能力、正确的人生方向。这些内容在大学教育

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卷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大一上学期) 一、填空 1、商品的价值量是什么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3、单位商品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成反比) 4、资本的概念(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产业资本连续循环两个必要条件(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6、年剩余价值的概念(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7、借贷利息量是在(0)和(平均利润)之间。 8、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创业利润、个人联合)来实现统治的。 9、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价格之差。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1、生产产品的劳动二重性和二因素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1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 13、工资的本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15、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I(v+△V+m/v)=II(c+AC))。 16、生产价格=成本+(平均利润)。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8、租种劣等土地的资本家需要缴纳(绝对地租),租种优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租种中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19、金融寡头在政治上(个人联合)实现其统治的。 20、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在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生作用不同)。 周转方式不同分为(固定和流动资本)。 2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 22、具有占有和创造剩余资本是(产业资本)。 23、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一 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目的

班级学风建设方案 土 木 建 筑 系 树立优良学风促进全面发展 建筑114班 二零一二年三月

一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目的 ?“学风建设工程”是大学学校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大力开展“基础文明建设”、“学风建设工程”、“学生党建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开展学风建设可以培养大学生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我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促进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学风是读书,治学,做人的风气,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 应系里的要求,针对班级特殊情况我们建筑114班也制定了自己的班级学风建设方案。此方案原由副班长刘厚义同学编制。 在原有基础上我们建筑114班委齐心协力加以修改。现行为最终确定方案 二现在大学生学风现状及分析 1现状:当前在大学校园中,学风主格调是积极向上的,多数学生有着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远大理想,能够在大学期间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但我们不能不承认目前在校园中有时候仍然弥漫着一股浮躁、轻视学术、急功近利的空气,部分学生大学几年以玩为主,把学业放置一旁;电脑的普及和校园网络设施的便捷给学生提供了快速获取信息的条件,但也给少数人的“堕落” 提供了方便:沉迷于QQ聊天、看下载电影、迷恋网络游戏、网恋、浏览黄色网站等等;更有甚者,光明正大地进行论文买卖; 上课迟到、旷课、早退、考试作弊等现象在某些学校更是司空见

惯。 2原因: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下形成的一些不良观念扭曲了一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使他们不能安心学习,更多地被物质世 界的种种诱惑所吸引。他们现在一无所有,就仗着自己年轻的资 本去闯世界,其实他们是非常盲目的,把本该用来充实自己的学 习时光拿去漫无目的地闯荡实在令人痛惜 ?大学生的不适应状态。一些刚从家长老师的严格管束下解脱出来的大一新生,思想放松,缺乏远大理想,没有明确的学习 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浮躁。当注意力从学习上转移开 之后,社会上的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就有了可 乘之机,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部分大学生有这样的 观点:单纯的搞学习是死学,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既不利于自身 的发展,也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一部分学生认 为,大学学习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以便将来找份好工作,而在 大学里学到的东西真正有用的很少。不可否认,许多人还是认真 学习的,但绝大多数人学习仅仅是为了拿奖学金或是争取免试研 究生的名额。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出现上述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了。 ?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受身边同学的影响较大,随大流,缺乏主见,还有些学生受到读死书无用论的影响,干脆 就认为大学就是找个地方镀金并消磨打发时间。

浅谈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教育起源的理论 在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的起源主要有如下三种不同的主张。 1.生物起源论 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主张生物起源的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沛西·能等。 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 harls Letourneau,1831-1902)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 利托尔诺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把动物界生存竞争和天性本能看成是教育的基础。按照他的看法,动物是基于生存与繁衍天性本能而产生了把“经验”、“技巧”传给小动物的行为的,这种行为便是教育的最初形式与发端。 英国教育家沛西·能(SirThomasPereyNunn,1987~1994)1923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我之所以把教育称之为生物学的过程,意思就是说,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2.心理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PaulMonroe,1869~1947)。 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他在其著作《教育史教科书》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所在,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但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因而,他的这种观点仍然是错误的。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但他们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有意识的活动,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因而都是不正确的。 3.劳动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上,不是武断地判定上述两种观点的错误,而是在肯定他们这种有益的尝试和提出问题的贡献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人类祖先的产生及开始制造工具前后的历史,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具体之,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首先,人类的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一道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传递社会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教育对当时的人类所以必要,是因为: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不具有(B)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 2、教育评价的核心是(B) A价值判断B价值引领C客观描述D增值探索 3、下列教学方法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是(A) A讲授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研究法 4、教学活动的本质是(D) A课堂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认识活动 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B)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 6、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 7、我国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 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D分组教学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 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C)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10、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广义教育包括____、____、____。(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质量规格标准) 3、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___、___、___(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4、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自我更新) 5、教学是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6、____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 7、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8、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____和____。(教育功能、管理功能) 9、____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专业情操) 10、____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思维起点,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核心依据。(课程性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学: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 3、教学原则:教育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未来郑永年中国高等教育在量上有很大的成就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未来 郑永年 中国高等教育在量上有很大的成就,这些大家都很清楚,所以本次讲座主要谈一些批评。 对高等教育的批评主要是从上世纪90年代高教改革以后开始的,尤其是1998年扩招以后。现在的状况是,高等教育不仅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大师,更严重的是,高等教育已经开始拖累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浪费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才。高等教育的成败必将影响到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甚至政治发展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到中国文明的进程。 现在整个社会有一个共识,就是高教要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希望,但是关于高等教育究竟怎样改革却没有共识。这么多年,高教改革措施不少,但却有“越改越坏”的趋势,很多人对高教改革已经失去了信心,觉得“既然越改越坏,那不如不改”。 实质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不能单从高等教育本身来看。因为高等教育只是中国整个社会政治经济体系的一部分,高教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是其他制度的一个衍生。因此,如果不能从总体制度出发,就会既找不到高等教育问题的症结,更难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评价及其改革的建议,需要区分三类不同性质的问题。 第一类是发展性的问题,表现为教育本身的种种不足,如师资力量不足、教育和科研经费不足等;第二类是体制性问题,表现为资源的配置、激励机制、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方式等;第三类是政策观念问题,表现为混淆高教改革和一般的社会经济改革,以经济改革的方式推进高教改革,将市场化作为高教改革的方向和手段。政策观念问题经常导致改革观念的错误导向,政策的错误导向进一步使高教改革误入歧途,改革越多,问题越重。 这三类问题都会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的表现,但是它们需要不同的诊治方法。基于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以及中国社会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从长远来看,第一类问题不会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这类问题不具有本质性,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发展得以解决。相比较而言,后两类问题更加严重,是体制性和方向性的问题。增加投入可以逐步解决第一类问题,但是不能解决后两类问题,所以后两类问题应该成为我们评价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切入点。 一、高等教育体制问题及改革方向 一般从三个方面来评价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体制、人才(产品)和知识创新。体制的治理过程、人才培养过程和知识创新过程构成了高等教育三个有机的方面。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教和其所依赖的官僚体系之间的关系,即高校和外部的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二是高教内部的管理体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过去建立的苏联式的高等教育体系经历了很多改革,但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并没有重大的突破。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2004 - 2005学年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A卷) 、单项选择题 1.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论语》 B. 《学记》 C. 《大教学论》 D. 《普通教育 学》 2.《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 洛克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杜威 3.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 A. 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B. 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C. 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D. 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4. 实行双轨学制的国家以为代表。 A.英国 B.美国 C. 苏联 D. 中国 5.着眼于训练学生的心理官能,偏重发展智力的教学理论是 A. 传统的教育理论 B. 形式教育论 C.实质教育论 D. 现代教学论 6.儿童中心论的主要代表是 B .凯洛夫 C .赫尔巴特 D .杜 7.教师中心论的主要代表是 A .夸美纽斯 B .凯洛夫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 )15. 学生自发形成和组织起来的群体叫 )8. “以尽可能大的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是 的中心思想 10.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立性 11. 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 .发展学生的智力 道德品质 12.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搞好教学评价 )13. 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其具有 )14.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是 B. 教师的正面教育 A.布鲁纳课程结构论的中心思想 B .杜威儿童中心主义的核心 C .赞可夫教学论的中心思想 D .赫尔巴特教学论 9.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 B. 理解教材 C. 巩固知识 D. 运用知识 A .教育具有社会性 B .教育具有相对独 C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 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 C .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 .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 B .培养学生的能 A. 备好课 B. 上好课 C. 抓好课后的教导 D. A .社会活动能力 D .道德情感 B .自我教育能力 C .道德认 A. 班主任工作 C. 能动的道德活动 D. 学校教育和家庭的影响

大学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大学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本文是安德鲁.阿伯特教授在芝加哥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致辞。取其精华,整理而成,原名为The Zen Of Education,译为大学教育之禅。 大学的声望和录取率对学生今后的收入产生一定独立的影响,但收入差距大多出现在大学内部,也就是说,出现在某一所大学毕业生内部。这中内在的差距取决于才能,资源,成绩和专业等个人因素,其中个人努力程度至关重要。真正驱动成功,造成收入差距的因素是职业。 与其说大学教育交给你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使你受益终生的一般技能。其实一个人大学毕业后,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用到的微乎其微,更有甚很多人今后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并无任何联系,那些书本上的知识在毕业五至十年后几乎被遗忘殆尽,真正成功的关键不是所学知识的多少。 然而无论用于读研究生、工作还是娱乐----------批判性的阅读能力----使你对工作中复杂的行动方案进行清晰的阐述;必要的写作能力----使你清楚地向同僚阐明自己的观点;独立思考能力-----使你避免人云亦云;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使你轻松应对工作和娱乐中的不断变化。 对于上述说法,他不确定这到底是归功于大学教育还是个人成熟和成长的必然表现。毕竟能够考上大学的人,个人条件都是比较优秀的。“教育的目的”这个短语非常陈腐,

教育本没有目的,而是其他事物的目的。教育的“教化”之处,就是养成一种好习惯,以探求新的含义,寻找新的联系,将体验复杂化,广泛化使其更丰富更持久。教育的目的是无法被预测的,教育除了其自身之外,没有任何目的。我所说的教育没有目的,是指我们不应该希冀现在接受教育会在日后得到回报,无论这种回报是进一步深造还是其他的什麽。同时,我们接受教育也不应该是为了利用教育得到其本身之外的东西。大学期间获得的技能对职业生涯的发展并非至关重要,事实上,大学毕业后五年我们就会把我们的所学知识忘光。如果是为了实用,你没有必要到大学来接受教育,学习学校所设置的课程,选择某专业并为之沉迷,你在别处学不到的,你在这里照样学不到。所以,忘掉你们曾经信奉的大学教育实用性的说法把,接受教育的原因其实就是,接受教育比不接受教育好。接受教育就是要培养一种习惯,去挖掘我们所研究的各种事件或现象中多重的全新的意义。教育本身不是这些示例,方法,体系。它是一种本能的习性,即探求新的意义,质疑旧的观念,反复玩味并不断挑战我们赋予事件文本和现象的含义,不断开拓创新。教育是一个最具价值,最有人性的并最富人文关怀的平台,有助于个人成就自我。你们可以凭借这里无与伦比的资源系统,来找寻开悟之光,以照亮你们内心教育的光芒。与没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相比,受过教育的人人生阅历会更丰富,当然,这并不是说

对中国大学教育制度的看法的总结

课题项目:您对中国大学教育制度的看法 课题成员:22——28号 ( 课题分组:教师组学生组社团组网络论坛组家长组 课题统计结果: 一、教师组: 1、大学教育制度有缺陷,持批评态度。如⑴课堂教授知识与社会脱节,很多专业设置不科学⑵扩招现象导致大学生数量剧增,教育质量下降⑶个别学生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挤破脑袋入党 2、持中立态度,认为是国家现状造成的,主张从老师和学生方面改进。如在教学方式上根据老师的特点和专业知识,同学应积极上进,主动规划未来,在就业问题上不要眼高手低。 3、认为存在问题,但批判无用,因为大环境改变较难,应从自我找原因,学生应充分准备,积极主动,老师在方向上给予指导 二、学生组: 1、理论知识太过老化,过时,尤其是经济类专业方面;忙于扩建扩招,忽视了教学水平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系曹德乐09级) 2、师资力量弱、专业信息传递慢、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育模式单一化、教学方式老套、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人力资源管理系黎明09级) 3、知识脱离实际、社会实践能力差、师资力量弱、结合实际培养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系李琳09级) 4、太过于重视考试成绩、老师改卷应公平、课程设计应多联系实际、学校应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人力资源管理系王雪09级) 5、应试教育缺乏实践性、理论脱离现实、知识更新慢、讲课课件落伍、教师专业程度不够、一师多职现象(人力资源管理系许明超09级) 6、大学教育融合了中西教育思想,现阶段是适应社会的;教育体制的僵化和改革的不彻底导致教育的畸形发展(行政管理赵晓霞09级) 7、重理论、轻实践、与实际脱轨;教师专业能力下降;扩招导致教学质量

和学校实力下降(汉语言文学李颖09级) 8、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学校去行政化、加大学术腐败整治力度、注重因材施教、不能盲目扩招(人力资源管理系张道方09级) 9、扩招导致专业多余、大学生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大学去行政化、“官僚制度浓”、高考状元纷纷不在大陆上学(人力资源管理系09级) 10、理论与实际脱节、大学存在对贫困生的不公平现象、学费过高(人力资源管理系上官单强09级) 11、过于注重理论、不重视个人的发展、学生虚度光阴、大学教育过于追求全面化(人力资源管理系李义名09级) 12、专业与就业针对性不强(信息与计算科学吴圆圆10级) 13、对学生管理太放松(信息与计算科学王亚丽10级) 14、大学课堂讲授内容太多,缺少交流、给了学生更多的自我展示机会,课余生活也精彩(信息与计算科学张晴10级) 15、对学生管理太松,容易让人迷茫;能彰显大学风采;感觉上不上大学一样,枯燥无味、关系难处理(信息与计算科学赵晓威10级) 16、相对自由,利于培养自立精神;管理过于宽松、教育质量低(机械自动化乔浩10级) 17、重理轻文;盲目跟风开设专业,师资力量弱;重理论,轻实践;扩招导致教学质量降低(国际贸易与经济谢瑞聪10级) 18、各校之间师资力量不公平;图书馆资源很少利用;自习教室难找;老师教学方法传统老套(英语教育井莹10级) 19、知识内容太老,课件更新慢;老师与同学交流少;个别校级公修课无聊;老师讲授方式照本宣科,方式单一(英语教育毛质航10级) 20、老师不会主动关心爱护同学、有些课程无趣;教师水平不高(英语教育宋亚楠10级) 21、教育应该多元化、实践性应强、中国大学开放性不够、文化氛围不浓(翻译专业李新亚10级) 22、教育应民主化,除专业课外应是自己感兴趣的课;学生不必每节课都到(翻译专业姜宁10级)

浅谈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高校的发展趋势教育资料

浅谈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高校的发展趋势 社会要进步, 教育是根本。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与教育息息相关, 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依靠教育的支撑。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教育制度仍有所欠缺, 教育观念也尚不完善, 教育中呈现的问题更是接踵而至。因此, 我想谈谈我对中国教育的一些看法以及我们处于这种教育坏境、教育模式下, 我们应以何种心态、何种方式去适应中国的教育发展。 一、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教育的一元化 中国教育历来有个通病, 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按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时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 在学校仅看成绩, 对其他方面的发展视而不见。在一元化的视角下, 如果仅以“成绩”来衡量个人、团体乃至社会的成败,那么, 这个社会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无法跻身于成功者的行列。 从1905 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起, 希望通过教育实现富国强兵――这可以叫做百年中国“教育救国梦”。这个梦, 我们今天仍然在做着。到了20世纪80 年代,教育的问题主要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叫做“片面追求升学

率” ;到了90年代,终于发现了问题的实质, 原来搞的是一元化的“应试教育” 。 也正是这种一元化的教育体制, 从根本上限制了学生其他 方还 会被家长、,他们很多其他能力不仅得不到认可, 面的全 面发展. 老师看成是歪门邪道,不务正业;如此种种,对中国孩子的身体和 心理的发展都是赤裸裸的剥削和活生生的压制。 (二)中国教育的产业化教育产业化就是把教育变成教育部门的摇钱树。为什么要在如此大好的教育形势下提出这样的问题?确实,最近几年,中国的教育制度有了较大的改善,九年义务教育免交学费, 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家长的负担, 但这对很多农村家庭也不过是凤毛麟角。 可以这样说, 教育的产业化与九年义务教育的良好政策并不矛盾。中国教育制度虽不灵活, 但收费的手段却很高明,学校能千方百计的把学生变成摇钱树。从幼儿园开始, 一直摇到大学、研究生, 摇得学生没商量。 古时十年寒窗苦读,而今两倍有余。20多年的求学之路, 对学生是一种煎熬,对家庭同样是沉甸甸的剥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耗尽一生的心血,可到最后,仍是负债累累。加上全球经济危机的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