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最新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走向是什么

最新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走向是什么

最新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走向是什么
最新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走向是什么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走向是什么?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始终努力实践着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课程改革之初,一些专家过于强调“先破后立”,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些经验和方法被否定。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虽然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或正在发生转变,由于否定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和方法的同时,未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在实践中借鉴或运用的教学方法,使得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较难实现根本性的改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因惑是:如何将课程标准的理念变为切实可行的教学行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本学科的特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走向是什么呢?

一、牢固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

(一)明确目标,为学生打好文化和精神的底子

首先,要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首要功能。明确语文学科的首要功能,就是要弄清楚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如果我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模糊不清,势必会在思想上引起混乱。

那么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呢?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由来,进而说明了它是一门“学习运用语言”的功课,再次强调“听、说、读、写四种本领同样重要”。吕叔湘先生在书面发言中也强调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说它是“学习一切科学、一切文化的重要工具”。可以说,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属性是它的基础工具性。语文是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

其次,要赋予“语文双基”以时代内涵。即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当然,时代发展了,我们的对语文学科“双基”的认识也应该赋予新的内涵。根据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语文学科应着重从两大方面为学生打好基础。

1.打好文化的底子

(1)获取语文字、词、句、篇基础知识,有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2)有初步的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

(3)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等。

2.打好精神的底子

(1)有阅读的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位。

(2)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未来社会人与人之间少不了竞争,但更需要合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人和睦相处和正常交往的思想、能力;

(3)具备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健康的个性。这是影响和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根本因素。

(二)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在课程改革中如何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各地关注的一个热点。但是,语文教学常常受大形势所左右,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去语文教学往往偏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对学习过程、方法的研究,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又出现了另一极端倾向:不够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又是搞合作学习,又是用多媒体,又是让学生表演,又是做游戏,语文学习的目标不明确、不落实。究其原因,他们把主要精力都用在这些形式上了,而忽略对语文学习目标的把握。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应该在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来体现,来落实,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之外。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强调一方面而排斥另一方面,也不能任其成为语文教育的“两张皮”,各走各的道。

二、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就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要实现这一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关键之一。

(一)正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是说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要防止由过去的教师牵着学生走、串讲串问、一问到底,费时低效的教学状况,变成放任自流或教师被学生牵着走的、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无所适从的局面。我们应当把教师的活动压缩到最低限度,但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学生读书不会断句、书读不通顺,就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朗读;放手让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适时给予归纳、总结,放得开还要收得拢;学生学习遇到困难、进行不下去时,需要教师及时帮助。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树立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要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正如有的

教师所说,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语文教学改革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大家教学时要有这个意识,只要努力了,意识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会得到改变的。

(二)正确处理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提出,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认识轻体验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扬弃。这一理念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给语文课堂面貌带来了生机。但是,教师在贯彻课程标准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理念时,也存在一些误区,值得大家思考。

首先,既要重视探究性学习,也要打好语文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语文作为母语,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让学生掌握一些语文知识,认识和了解一些语言现象,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减少甚至避免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上的混乱或错误。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字写不好,书读不好,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打不好语文的基础,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就得有时间让学生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还得有时间用来开展相互讨论等等。而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教学中一味强调探究,势必影响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

其次,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都是有益的学习方式,二者应该优势互补,不可偏废。现在一些地方上观摩课,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都课改了,你怎么还像以前那样上课?”“这节课没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似乎探究性学习就是先进的,接受性学习就是落后的。这实在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需加以改正。

第三,探究性学习不能只重形式,更要注重实效。语文教学如果过于追求探究性学习这一形式,而忽视课堂教学的效率,那就会走进死胡同。在课堂教学中,根据目标引导学生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引导他们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

(三)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要以省时高效、减轻负担为标准。用最佳的形式,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组织学生学习,通过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达到听懂别人的话,说好自己的话;读懂别人的文章,写好自己的文章的目的。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40分钟要效率。语文学科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要充分利用好教科书以及课堂上创设的语言环境,在教师的主持、组织和引导下,实现师生与作者和编者之间、师和生之间的语言的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沟通。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教科书的理解、把握和处理,凭借文本提高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要注重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作远离文本进行过度的发挥。同时我们要克服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形式主义的东西,那种超越教材、超越课堂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会让广大一线教师无所适从。多年来,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已经深入人心。

三、学语文用语文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主动参与性”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又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活动环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

学生在课堂上从事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凭借是教材。所以,教师应充分开发利用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以此为着力点来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要鼓励学生熟读、精思,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要启发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去体味,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引导他们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表达方法,丰富语言积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提高语文水平。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于语文实践之中,做到学语文与用语文的有机结合。要在语文实践中不断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既要多读多写,又要掌握规律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创造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构建,提高他们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同时,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注意加强课内语文学习和课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和学生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四、继承传统的优秀语文教育经验,在继承中发展

现代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语文教育现代化,但强调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并不等于就要割裂传统。语文教学改革一方面善于继承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又勇于对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糟粕进行批判,同时善于吸收先进的西方教育思想,代之以新观念、新方法。

改革是要抛弃以往一切不合理的东西,绝不是全盘地“自我否定”。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不是截然对立的;旧的并不都是落后的,新的并不都是好的。比如,我们今天提高了口语交际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古人早就提出了“不学诗,无以言”,并把它列为语文学科基本功能之一;再如,电脑速度快了,有些方面却退化了,如,人类的思维、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习惯、汉字书写的质量。

对于传统教学中的好经验,要重视继承与改造。有些要根据现在出现的新情况,融入新的思想与方法,不断地丰富,推陈出新,促进其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例如,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一条基本经验是“多读多写”。提高学生的读和写的能力,离不开读写实践,但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改进读写训练、提高教学效率,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是当前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又如,“背诵”,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在小学阶段背诵积累一定数量的好文章很有好处,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但“背诵”也要得法,我们不能回到私塾时代不给学生任何指点、让他们摇头晃脑、一味地死记硬背许多不知其意的东西,这样做是与当今教育目标相违背的。

小学语文教学要不断改革,要不断创新。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不要轻易否定过去的一些经验,要总结过去的做法,哪些是好经验,哪些已不符合当代要求。要改哪些不符合当代要求的思想、方法,对于一些问题的处理要有辩证观点。语文教学改革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优秀语文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健康发展。完整、正确地认识传统,可以使我们更清楚改革的起点和目标,减少盲目性和重复劳动,也可以减少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与阻力。

五、要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课后推荐阅读相关读物,以增加对作品背景和主人公的了解,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这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当前语文教学改革,有的课游离了文本的学习,成了自然课或社会课;课堂成了“资料展示厅”,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忽略了如何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选择、整理和利用。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论文.docx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大学语文涵盖的知识领域相当广泛,既包括汉语言、又涉及中国文化、汉字及各时期文学,所以首先要避免以偏概全的做法,使之成为能听、能说、能读、能写的综合素质课程。 为此,可以把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成三个模块专业文章习读模块、言语交际模块、应用写作模块,本文重点对专业文章习读模块进行探讨。 现阶段高职院校对文学鉴赏环节持摒弃态度,致使该模块设置或全部删除,或残缺不全,处于尴尬境地。 本文作者认为此模块应改为专业文章习读。 专业文章实质来自于古今中外相关文学作品,尤其是与专业相关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该类文章既是文学作品,同时又涉及专业知识,跨文学鉴赏与专业拓展两个领域,针对性更强。 依据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要求,根据各院系专业特色选取古今中外相关专业文章进行鉴赏阅读,能使学生通过审美的角度对专业知识进行再认识,从而受到专业熏陶,促进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如针对旅游类专业的高职学生,在该模块中,以古今中外地理、地质类的游记文章为鉴赏对象;针对医学与护理类专业的高职学生,可以选取古今中外医学名家的经典文章进行专业鉴赏。 以本文作者所在院校———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校除基础、思政、体育三个基础部门外,下设九个二级学院,其中主要以建筑类理工学院为主,另有一文科学院与一艺术类学院。

那么对于建筑类专业的二级学院,大学语文的专业文章习读模块,则应添加古今中外建筑名人所写建筑类文章,文体不限。 进行选材教学的目的只有一个,为高职学生能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树立专业自信服务。 试想一个学习古建筑设计的高职学生,在学习了诸如《阿房宫赋》等建筑类文学作品之后,其专业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势必会产生明显变化。 基于以上举例,我们确定专业文章习读模块的选材原则为依据各二级学院专业设置特色选取与专业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对高职学生从语文思维的角度认识专业文化价值。 以专业文章习读作为模块一的优势在于以下几点优势一能密切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促进专业课与基础课的进一步融合,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辅助作用。 现阶段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尽相同,而每个高职院校下设的二级学院,其专业设置也大不相同,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这些差异性来设置适合自身院校与院系发展的专业文章。 优势二能极大地拓展学生专业阅读视野,促进其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其专业认同感。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学生来源日益复杂,尤其是在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新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一部分来普高,一部分来自自主单招,

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访上海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 研究中心吴忠豪教授 【吴忠豪,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小学《语文(实验本)》教材主编,教育部“国培计划”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首席专家,出版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小学语文教学行动研究》等著作。】 课程内容长期困扰语文教师 中国教师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备受诟病,尤其是对教材的批判比较集中,从《收获》杂志副编审叶开在博客上炮轰小学语文教材,到郭初阳等出版的《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现象。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吴忠豪:媒体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教材的选文方面,比如一些课文内容缺乏时代特点,一些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没有选入课文,有些课文语言质量不佳,有些课文选作教材时加工修改不当,等等。不少意见我认为是有道理的,语文教材选文质量确实亟待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我认为,我国语文教材的核心问题主要存在于教材的编写体系方面。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教材只是“例子”,教材选文解决的只是“用什么教”,而“教什么”才是教材编写的关键。我国语文教材存在的最核心问题是缺少结构化的语文课

程内容,导致“教什么”模糊不清。课程与教学论认为,“课程内容”是指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就语文教学而言就是这篇课文“教什么”。“教材内容”是指为有效地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就语文教学而言就是“用什么来教”,或者说是用哪篇课文来教。一门成熟的课程,必须有结构化的课程内容,否则这门课程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纵观我国除语文以外的各门学科课程标准,均以大量篇幅表述这门学科的“课程内容”,具体而明确规定这门课程究竟应该教什么。比如数学课程标准正文部分总计33页,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占3页,而第三部分“课程内容”占了18页,也就是说数学课程标准有将近三分之一篇幅是在表述这门课程应该教什么。由于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缺少对课程内容的系统研究,因此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包括教学大纲)历来缺少“课程内容”的具体表述。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注意到这个问题,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改为“课程目标和内容”,但对各年段达到课程目标所需要教学的“课程内容”仍缺乏具体表述,这就导致语文课程究竟“教什么”一直不能得到解决,使得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难以把握。当下语文教材提供的课文,只是解决了“教材内容”问题;至于每篇课文“教什么”即“课程内容”,基本是凭执教者的个人经验和认识去判断、

语文教学之我见

语文教学之我见 以下是关于语文教学之我见,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语文教学之我见 作者/阿吉成 语文是各科教学的基础,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因而语文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也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如何才能上好语文课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主要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它既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也是一种专业化的创造性艺术。语文教学的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只有运用优美的语言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更容易挖出他们的学习潜能。一堂多姿多彩、条理清晰的语文课来自教师语言的成功应用,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获得知识和能力。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 ·

表达能力。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能恰当应用美的语言教学,一定能让你的课堂活跃而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由于注重了对知识点的把握与传授,而往往忽略自身语言的艺术。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成绩很好,而原本丰富多彩的课堂变得枯燥,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也不尽如人意。 二、注重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一般教学理念中,凡课文必划分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这样的教学虽无不妥之处,但形式呆板,教学中缺少情感互动,显的语文课枯燥无味。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中要通过美育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只有将美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还语文教学一个活跃、浪漫、丰富多彩的气氛。 三、注重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积累的重要性,语文学习尤其重视积累。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能帮助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又扩展延伸了学生的知识面。 阅读、说话、写作结合,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语文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课本内容上,沟通课堂内外,由此及彼地想象、联想,使学生思维活跃、胸襟开阔。 ·

幼儿园课程改革之我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7b4405420.html, 幼儿园课程改革之我见 作者:王鹏 来源:《黑河教育》2007年第04期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课程设置也随之发生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末已初具体系的“六科教学”,到90年代初的“综合主题活动”、中期的“目标发展体系”、末期的“五大领域”,再到21世纪的“方案教学”、“多元整合课程”。这些都使幼儿园课程改革进入新时期。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先生在评价“课程”时曾这样说过:“课程是教育中最重要、最繁难、最易被误解的教育问题之一。”这句话完全适用于幼儿园课程。没有接触幼儿教育的人会认为幼儿园课程只要在理论的基础之上加以实践,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其实不然,因为幼儿园课程涉及了很多理论和实践,以及如何把握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有宏观的、有微观的,显现出的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所以说,幼儿园课程改革,绝不是一场运动,也并非是几道行政命令,也不是某些“专家”、“权威”所发出的口号或倡仪,更不是幼儿教师付出满腔热情和努力就能实现的。我们工作的弱点在于,习惯于听从“专家”、“权威”人士的话,只要从他们口中说出的话就被当作“真理”,就会“照本宣读”,被幼儿园管理者当作行动指南。实际上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权威人士发出的声音最容易被误解为“真理”。也就是说,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就是理论并不等于实践,过分在乎理论的“先进性”,有可能导致幼儿教育实践的“不可操作性”。幼儿教育实践应着眼于最优化地解决问题,着眼于“行得通”,而不应过多考虑是否与“正确”的理论相符。 如果一项研究、一次改革,脱离实际,离开根本,那么注定是失败的。目前,许多幼儿教育方面的新观念、新名词是脱离教育本质而被凭空创造出来,被称为“高深的理论”,缺乏基于幼儿教育实践的行动研究,没有任何的指导意义。这样的教育研究不会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推进起任何的作用,反而会让园长和教师们困在“雾里看花”的现象中,花费了很多精力,却失去了方向,不知如何适从。尤其是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如果失去了可操作性,将会起反作用。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幼儿园课程研究的情境性和现场性非常容易被忽视,如果研究的结果让我们不知所云,只有动听的理论却无法操作,那么幼儿教育课程改革还不如不改。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儿童的全面发展,幼儿园课程改革要立足于中国文化。在我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中,分布着不同层次的幼儿园。在数量众多的学前教育、早期教育机构中,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发生了巨大变化。幼儿教师学会尊重幼儿,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特别是满足幼儿对游戏活动的需要。例如,许多幼儿园班级里设立了活动区域,使得幼儿的自主活动增多了。我们应该将有意义的教学改革更好地加以总结和推广,形成富有园本特色的“园本课程”。推广时要注意弄清“园本课程”的概念、原理和运行机制,不能误以为“园本课程”就是将正确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幼儿教育实践的最佳途径。我国的幼

《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心得体会

《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学习心得体会 阳城镇中心小学低年级语文组 在20XX年2月27日,我们阳城镇中心小学低年级语文组组织了全组教师学习了崔峦老师的《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使全组教师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同时也加深了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使全组教师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

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己有。一味地读,一味地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大学语文》课程实用标准(学校版)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Hunan Polytechnic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大学语文 课程标准 学制三年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撰写教师李双双 专业负责人王小玲 系主任刘河元

教务处 二○一七年十月

课程基本信息表

1、课程定位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职业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

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 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人的事业。高职教育作为一个类型,其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现代“职业人”,而不是仅仅某种职业技能和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因此,高职教育应在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品质培养的同时,着力于传递人文知识、丰富人文情怀、提升人文内涵,从而让学生在丰富的心灵体验、达观的人生领悟和颇具尊严的价值取向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高专人文教育的主要课程,其字里行间蕴涵着人生故事,流淌着历史沧桑,它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化,更映射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与气质。《大学语文》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帮助学生深化语文能力、继承传统文化、建立精神家园、修养行为、重塑人格、提升学生素养,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夯实基础,从而使学生最终成长为高素质、有文化的现代职业人。 《大学语文》课程是集工具性、基础性、文化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素质教育课程,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大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职业基本素质,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母语教育,切实提高阅读理解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悟性,具备走向工作岗位的综合职业素质。《大学语文》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丰富学生的职业情感,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

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鲲鹏小语常新涛 连续两天的活动,让我对当前小语教学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昨天,我们一起观看了吴忠豪教授的讲座《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而今天,我们观看的是采荷一小教育集团校长、浙江特级教师王红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二年级《玲玲的画》一课。如果说,昨天吴教授的讲座让我们对语文课程改革方向仍存在很多困惑的话,今天王红老师的课则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想我们诠释了吴教授讲座的精髓——即“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把握。 吴教授在博文中这样写道: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功能的阐述,我们可以把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划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从哲学层面看,所谓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是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本职任务,反映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性,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就能为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也能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包括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类教学内容并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而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并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语文这门课程。如此,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是被我们

一线课堂所忽视的。于是,语文课程观念也就很难形成。也许是我们经历了太长时间的“内容分析式教学”,也许是我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太过关注“课堂的人文”,才致使我们对本体性教学内容重视不足。比如我们的教参,也比如我们常态课,其中设计的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均有意无意地指向了“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致使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弱化。 再结合王红老师的课堂教学来重新审视吴忠豪教授的讲座内容,确实让我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是可以融合的。 语文教学不仅肩负着“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教育”,肩负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等语文素养的形成”。为此,我们的教学目标不是简单的通过阅读、理解来体会情感,发现主题,而更多的是以教材为例,学习例子中的语文知识、指导学生的语文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 当然,我们之所以提倡“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回归”,是因为当前一线教学的教学朝向依旧存在于人文精神,对语文本体性内容关注太少。但是,我们并不是要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排除在外,而是要去思考、研究“如何将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让我们的课堂既扎实有效,又灵动温情。 王红老师执教的《玲玲的画》扎根于“识字学词、朗读指导、感悟语言、发现形式”等方面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同时将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生的读、悟之中,让整个学习语文本体的过程,又充盈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 大同大学文学学院 目录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 二、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 三、我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 (2) (一)教学内容改革 (2) (二)教学方法改革 (2) (三)考核方式改革 (4) (四)教学模式改革 (5) (五)师资队伍建设 (6) (六)教材建设 (6) (七)教学大纲 (6) 四、实施计划 (13) 五、《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13)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38号)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教学改革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母语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离不开母语。同时母语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媒介,是记录和保存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学好《大学语文》,一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母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二是可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审美文化素养;三是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风骨。 二、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大学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本国语的教育。因为母语是学习的主要工具,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有深厚的本国语的根基。我国老一辈的自然科学家如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苏步青、钱学森等,他们不仅自然科学方面的学术造诣极深,而且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也非常广博。他们扎实的母语基础,深厚的文学功底,优美的语言文字,使自然科学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 相形之下,目前在我国很多高校,由于强调专业性,认为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母语运用能力和通过母语对其进行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任务往往被忽略。很多理工

语文课程改革

语文课程改革:反思与建议 ──中学语文高层论坛暨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第29届年会综述* 摘要:语文课程改革在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理性看待并进一步研究。反思当前的语文教学,以下几个关键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不能割裂,脱离文本、架空语言的教学不足取;对“语文素养”概念的界定需要明晰;对话不等于谈话,教师的角色是“平等中的首席”;语文训练不等于语文“操练”;诵读是基于理解的一种声音表达形式,关键在于理解文本;语文教师的主体性不容漠视。关于语文教育体制、考试模式、选修课制度,也存在一些争议,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胡晓(1980—),女,江西新余人,课程教材研究所助理编辑,汉语言文字学硕士,主要研究现代汉语及汉语教学。 由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和江苏省无锡市教研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学语文高层论坛暨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第29届年会”于2005年11月12—13日在江苏无锡举行。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会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汕头大学王富仁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振彪,江苏省特级教师、锡山高中副校长唐江澎等在会上作了专题讲座。来自江苏、福建、上海等地的教研员、教师,以及语文教育媒体的代表共三百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对当前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了小结,重点对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反思及建议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偏废 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在语文教学领域旷日持久。当前,虽然关于语文科的性质以及对工具性、人文性的提法,还有不同意见,但大多数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提法基本符合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到目前为止最稳妥的提法。会议认为,不宜在术语上过多地纠缠,而是更应关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或者说,怎样教语文,才能够使学生既掌握语言文字,又受到思想、情感、文化的熏陶。 片面强调工具性的弊端已为人们所诟病。然而从当前不少理论研究文章以及某些公开课的倾向上看,现在的问题是,在突出人文性的口号下,工具性与人文性依然割裂,具体表现为脱离文本、架空语言,一味强调让学生空泛讨论课文内容,把语言文字上的必要训练视为“保守”。片面强调人文性带来的后果,正如一些教师所反映的:学生发言多了,思维活跃了,但是错别字也多了,基本功也差了。这对实验区的语文教学改革产生了负面影响,也使部分教师对改革产生了困惑。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结果两败俱伤。 2.阅读教学的三个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积深已久的语文教学弊端,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滚滚大潮中,更加明显。语文,本应以其特有精致的语言、鲜明的形象、丰富的内蕴、广阔的视野,使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兴趣。如果它一旦沦为应付考试的工具,只有机械的操练、乏味的"分析"就会成为孩子们的学习的负担,令他们黯然神伤。迈入二十一世纪,面对这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世界,我们必须有一种加快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的紧迫感。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批评缺乏全面性、深刻性、指责性的多,建议性的少,流于表面的多,切中要害的少,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语文学科指出了三个性质,即"工具性"、"思想性"、"基础性",仅此三性,能概括小学语文学科的全部特点吗?显然不能。除上述三"性"外,还有下列一些性质:"启蒙性"、"人文性","实践性"、"理解性"、"综合性"等。其中,尤为显而易见的是"综合性"和"实践性"。所谓"综合性"是指没有哪个学科的学习不涉及到语文,在学习其他学科的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在学习语文;反之亦然,小学语文之所以要开设活动课,张扬大语文教学观,道理就在于此。所谓"实践性",如前所述,学好汉语的本源就在于在语言环境中持续实践,一个人能够没有学校靠实践学会汉语(口语),但学校教育如果离开实践,学生肯定学不好汉语,从语文的学习规律讲,对课文的理解要重"感悟",正所谓理解不是讲出来的,水平不是教出来的。 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高标准要求的今天,语文教学改革急切呼唤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理论实行指导。 一、转变教育观点 转变教育观点,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今天的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面对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他们不但要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各种水平。所以,我们的培养目标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对学生诸方面水平的培养。 其次,要树立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振兴中化,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大批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基础教育只培养少数尖子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潜能,扬每个学生之所长,使每个学生都成才。 再次,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比较专制的现象并不罕见。要扭转这种现象,教师必须克服"唯我独尊"的思想,要真正把学生看成朋友,尊重他们的个性,建立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二、端正教学思想

教学论文:浅谈新课改之我见

浅谈新课改之我见 新课改的全称是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自从建国以来我国已经有过很多次课改,在上个世纪末,中央和国务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口号。新课改的主要目的就是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XX年9月,石阡县全面推进“生态心课堂”教学改革,成为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县之一。三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改进、巩固、提升,其过程有困惑,有徘徊,也有不少收获和经验。在此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向是什么? 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向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育人质量。那么衡量“课堂教学效益”的标准是什么?概括起来就是“以学定教”,即以“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提升能力的程度”来评定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不再以教师讲得多精彩、多深刻为标准,而是学生学得怎样为标准。它强调关注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情况。学生不仅要达成理解、记忆知识的目标,更应达成知识迁移、运用,提升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目标,还要提升学生对学科与社会生活和生命价值的关系的理解程度。

二、课堂教学改革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了什么,变了哪些? 1、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演)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点评者(裁判),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变配角。教师在课堂上的职责主要是点评、点化、点拨,要学会“倾听”,要大胆“留白”,要围绕课堂目标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要散得开,收得拢。 2、学生角色的变化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由“被动”吸收变成主动参与,快乐参与,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我的课堂我作主”的思想。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所占时间和空间由少数变多数。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知识,训练思维,锤炼语言,提升表达能力。 3、学生学习活动形式的变化在传统课堂模式中,学生学习形式更多地表现为被动“听”,各自“练”。新课改的学习活动形式主要表现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展示、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的点评、点化、点拨穿插其中,生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互结合。 4、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方式的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让学生容易产生成就感,从而提升学科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课堂活动中的感悟、体验、展示,培育学科思维能力,明

论文: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策略之我见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策略之我见 部编版教科书吸纳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既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又是教学起始点、难点,一年级打好基础尤为重要。如何进行一年级语文教学,各位老师有各位老师的方法,而我的教学策略是这样的。 一、砸实拼音,夯实基础。 一年级识字是基础,拼音是基础的基础。教学拼音时,从发音、字形、拼读等多方面进行教学指导。为了夯实拼音基础,我进行了拼音音节整合,打印发给学生,学生认读、拼读、练写,在学习中巩固,在巩固中提高。 二、读写结合,童言在线。 在学完拼音之后,开始培养学生用拼音写话的能力,学生已经认识了一部分汉字,用拼音作拐杖看图写话。把儿童的语言在网上现实生活中直接表现出来,记录下来。 首先制作“童言在线”封面,以一颗初生的嫩芽做封面,寓意着孩子们萌发生长的过程,一滴水作为教师播撒的爱的雨露,水滴下面是学生各具特色的照片。 其次制作“童言在线”稿纸,出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图片内容,

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从中获得信息,懂得道理,在心里形成通顺的思路。 接着进行写话,写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第一、注意段落书写格式,也就是写一段话要开头空两格,在这一点的训练上需要长时间地督促和指点,学生才能做到拿起笔就要考虑格式的问题。第二、注意拼音书写格式,以所给的横线假设为拼音格的第三条横线,进行拼音书写。这一点,学生一时半会也很难做到,需要老师示范书写并提示学生如何把拼音写整齐。第三、注意字与字之间的间距。不要总是一个字紧挨着一个字,一个字母紧挨着一个字母,导致卷面书写潦草。因此,每写完一个字或者一个音节都要空出一个字的距离,从而使得字间距清晰工整。第四,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这是写话的难点,初学写话的学生对于标点符号的运用总是没有着落,心里没谱,他们往往一边写一边问:“老师,该加标点了吗?”虽然指导断句时候用,仍然存在困难。这就需要在长期训练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运用方法。第五,要求写通顺。一边想一边写,写好以后再读一读,发现错误及时修改。最后完成了再读一读,检查拼音的音节和声调,检查汉字的书写笔画是否正确,检查标点符号是否正常断句,检查图画内容是否表达完整。 然后进行点评。把学生的写话内容进行批改后,表扬先进,示范写得好的,鼓励大家学习优点,并应用到自己以后的写话当中去。以五角星和印章的形式给予评价,从而达到激励学习的目的。 最后,统一装订成册。并制作电子档案,在“美篇”软件中展示,

小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之我见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2019年第36期(总第360期)▲教育随笔 小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之我见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尹苏 国民素质的高低成为影响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教育部于2001年6月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方案,以此纲要为标志,拉开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此后数十年来,素质教育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各门学科,从城市到农村,从重点学校到普通学校,从低段到高段,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实验和探索,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显露出许多问题。 一、目前小学教学中呈现的问题 1.教学改革形式化 教学改革流于形式,而这并未引起相关工作者足够的重视和反思。有些学校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走的却是应试教育的老路;一些学校只满足于每节课有教师授课即可,几乎没有开展教学教研活动;还有一些学校虽然表面上支持教学改革,却出现了教研活动上教学改革课,平时教学上应试课的怪象。在这种环境下,一些教师仅仅满足于完成自己所教科目的教学,几乎不学习、不思考,没能真正理解教学改革的意义,更遑论将教学改革精神贯彻于自己的工作中。所以在某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从学校到教师,几乎没有真正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学改革只能浮于表面,无法深入进行。 2.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仍然广泛存在于小学课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思考和创新,课堂上只顾一味地“教”,却不顾学生是否真的学懂会用;学生也只是一味地接受,死记硬背,简单模仿,积极性不高,所学知识不能与实际问题或其他学科产生联系,不利于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区,有的学校甚至连校舍都破旧不堪,在多媒体配备方面就更加欠缺。目前这种现象正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加大而逐步减少和完善。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但使用率低,这主要和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不高及计算机缺乏维护等因素有关。 二、小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通过上述现象,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地方亟待改革。随着人才强国目标的提出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进,基础教育在终身学习的体系中日渐成为打下基础、奠定未来的重要环节。时代在前进,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势不可挡。笔者认为,小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应是课程改革。纵观全球,日本等国家的许多学校过去按全国统一大纲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现在正向多样化发展,以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而原来课程设置较为分散的英美等国却正在加强课程的集中统一,突出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以保证教学质量。我国一贯以“应试强国”著称,在以往以知识记忆类为主的国际竞赛中,国人的名字常在其中,但在思维创新类比赛中,国外参赛者往往技高一筹。这其实和各国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影响,我们过去一直推崇应试教育,一切以分数论成败,从学校到教师,从家长到学生,都认为考试成绩极其重要,这导致了所谓“高分低能者”的出现。而国外更注重兴趣的培养、思维的开发、能力的锻炼。从目前局势来看,二者正走向融合,我们称为“素质教育”。在这一教育理念下,我们提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走向和所面对的国际环境,紧紧抓住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个性素质培养,让学生成长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使学生善于适应生活、审视生活、

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探索之我见

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探索之我见 2007年,陕西省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在语文《大纲》中,对三维目标做了详细的规定,在多次的课改培训中,我把自己的课改精神的体会和听取来的外省的做法尝试着用到自己的课堂中,收效甚好。现在,我把我对语文教学探索的做法讲述一下。 一、以引代学,让学生走出“依赖教师和教参”的误区 以往的课堂教学,我们总是按部就班的准备好教案,学生只是聆听,遵照教师预设的“阅读、思考、发言、练习”的方式进行,尽管有激烈的讨论,踊跃的发言,但是,这些都是教师的杰作而已。所以,我认为,教师在新课改中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角色,尝试一种改革,对自己的课堂改革。 比如,在《谈中国诗》的教学中,我首先准备好了两首诗,一首是描绘原始时期先民狩猎的画面,“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另一首是卞之琳的《断章》请学生先用语言描绘诗歌中描绘的内容,然后做一个比较,两首诗各有侧重点,有的侧重于画面有的侧重于道理,各有千秋。进而用多媒体展示泰戈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和艾略特《荒原》,再让学生对着四首诗的篇幅和内容作比较,引出中国诗的四个特点。那么不用讲课这节课的目标就实现了。 二、利用名著导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而名著导读板块正好是一块阵地。我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要求学生每人订一份报刊杂志,并在班上交流。这样,四十五个学生就可能看到三四十份报刊杂志,大大增加了他们的阅读量。并开展了“佳作推荐”、“课前趣味阅读”、“阅读小笔记”、“我的观点”等活动。通过上述手段,不但培养了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了阅读面,还使学生在阅读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不断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用表达交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语文教学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开发综合性教学活动,拓宽学生学生的学习空间。”我针对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开展了模仿“幸运52”的“语文大擂台”、“猜谜游戏”、“成语接龙、歇后语接对”“家庭与社会”等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查阅、选择资料的能力,积累了写作素材,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更多地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增长了社会经验。

语文改革方案

中牟一高语文教学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深化对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解,并稳步推进我校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结合我校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改革目标 1、坚持素质教育,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积极稳妥地开展教学改革实验 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必须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坚持以现代课程观念指导整个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工作,把转变语文教学观念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彻于实验的始终。坚持高中语文课标及教材实验为核心,重点围绕更新语文教学观念,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转变语文教学方式,改进语文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实验。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是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教学改革实验的过程中,需要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来审视高中语文教育的现象和本质。在把握先进教育理论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如语言学、文艺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新思想、新成果,推动改革实验朝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采用实事求是、尊重教学规律的科学态度,积极面对、认真探索、科学总结,用“多样”、“动态”、“创造”的语文课程观念来指导实践。 2、准确理解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科学地开展各项教学改革实验 (1)课程性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是一致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的特点。在教学实验中,我们需要探索出能较好体现高中语文实用功能的途径和方法,积极研究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强调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的课程教育新模式,要重视研究“讲

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论坛上的讲话 来自省内外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来跃华学校已经是多次了,这次来是和怀源老师很早的约定了,没想到他们搞得这么大,无形中给我压力,近两天来,我们听了上海师大吴忠豪教授的报告,他的报告高屋建瓴,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还看了两个学校同课异构的四年级上册的课,以及跃华学校的三位老师的六年级上册“艺术的魅力”的单元整体课,还看了24个班级的语文实践课,看到了这项研究的新的进展。说明关注的老师更多了。这次课课型多样,特别是单元导学课,还有一节实践活动课,这是我本次看到的新的课型,单元导学课,帮助学生明确单元目标,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提前规划,从整本书的内容和汇报的方式都进行了规划,体现了我们的严肃的态度。“艺术的魅力”实践课,他的一个很大的亮点是体现了学科之间的融合。这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成长的故事阜阳永兴小学单元导学课,我觉得这位老师在单元导学课里就重视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指导学生用一句话组织好语言,教学生概括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而学生质疑的问题,写人的文章为什么写景,而这一问题贯穿于三节课的始终。另外,成长的故事,山东的老师和浙江的老师各上一节。山东的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含着的思想感情。阜阳的老师在领悟表达课上,重点解决一个问题。通过指导读的

办法,引导学生对该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姚老师在指导学生读文的时候有办法,大体就是抓住其中的提示语,引导学生当作作者,读出感受,逐渐引导学生景物也有情。 群文阅读课,我觉得值得肯定的是老师关注词语的教学。甚至引导学生记忆,看看谁记得多,但是如果我们让学生动手来写一写会不会更好,既培养了书写的能力,也培养了听记得能力。 再比如在《乌塔》的课上,在学法上有个清晰的印象。万老师的回顾拓展课,很好地回顾了这组的学习内容,并且体现了迁移和运用,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了什么方法,然后拓展阅读,而拓展阅读的材料来自于本班同学的习作,很好,很亲近,同学们觉得榜样就在身边。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练习写作,很好的总结了这一组的学习。《艺术的魅力》预习理解课,从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中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 总之我感觉到三个团队即从整体上给我们一单元整体课的全貌,又在课型的研究上独具匠心,随着课的深入,对老师的要求应该是更高了,教师的指导能力有点落后于学生的发展和课型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预习理解和领悟表达,这两个板块是单元整体教学中最核心的。这主要的核心和任务是什么,基本的流程是什么,教师怎样更有效的发挥指导作用?预习理解的课型,重在把握整组课文的内容,学生读后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而整体把握要教方法,我们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往往是大概,还不能用连贯的通顺的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另外,有的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是需要的,有的时候要抓整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一、课程现状分析 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西方文化正以迅猛的态势向我们袭来,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与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相关联的是,曾经广受重视的大学语文课程也正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其具体现状为:1.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日益“边缘化”。北京大学温儒敏先生指出:“大学语文……虽然被设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它却仍然处于边缘位置。”许多高校领导者对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模糊,学生也不知道学习的作用与意义,更不知道它对培养人才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取代的作用。因而以强调专业教学为借口,不少高校将大学语文缩小了开课范围、减少了开课时数,或者干脆取消了它。这一切就导致了大学语文地位的低下,呈现出日益“边缘化”的态势。 2.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队伍也日益“边缘化”。正是由于大学语文的地位日益“边缘化”,大学语文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自然越来越不受重视,存在着严重的缺位。教学大学语文的老师往往学历最低,职称最低,自我评价最低,他人评价也最“矮”。优秀教师不愿意承担大学语文教学,年轻老师一旦成熟也纷纷“转岗”。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边缘化”,使他们在所有教师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 3.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和教学队伍的日益“边缘化”带来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首先,使教师们所教授的大学语文课程更加变成了弱势科目,教师对教材建设的兴趣大减,对先进教学理念的探索和新型教学手段的运用没有动力,教学效果自然就会越来越差。同时,学生学不到东西,对大学语文就越来越失掉了兴趣。 大学语文课程的这种尴尬现状,不仅存在于其他高等院校,在我们绵阳师范学院也或多或少存在。为此,我们人文基础教研室全体同志在教务处周明圣处长、文学与传播学院梁中杰副教授的指导下,在文学与传播学院的主要领导及杨栩生教授、李超教授、蒋志教授的支持下,提出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从现实出发,重建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承担起培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责任,造就国人建设和谐世界的大国胸襟、大国风范。”这就是我们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自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满清帝国封闭的国门之后,一百多年来,我们几乎一直笼罩在民族虚无主义的阴影之中。一方面,西方列强从外部贬低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另一方面,中国自身在寻求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失去了自信,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误区,从内部大肆摧残传统文化。历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仍然处于深深的断裂之中。中华文化处于断裂的现实,需要我们抛弃门户之见,修补裂痕,正本清源,承续传统,发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重新确立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