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发展战略)政府关系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

(发展战略)政府关系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

(发展战略)政府关系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
(发展战略)政府关系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

政府关系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

林惠春

笔者在创智集团负责政府关系十几年,对企业政府关系工作颇有体会,愿意在此与读者共享和交流。可以说,政府关系既是企业公共关系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政府关系做好了,有助于其他公关工作的全面开展; 反之,其他公关工作做好了,再做政府关系也会事半功倍。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说明了政府关系是企业经营管理的

关键因素,能否做好政府关系,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的外部公众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功能性公众,如媒体、合作伙伴(对象)、竞争对手等等;第二类是支撑性公众,政府关系就是支撑性的公众,另外还有社区关系、消费者关系等等,这类公众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直接的影响,是企业公关对象最重要的一类。

企业政府关系的三个原则

要做好政府关系,首先要明白目标群体的性质和内容。笔者认为,企业政府关系是指企业与政府公众之间的公共关系,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企业与各级政府、上级主管行政部门、政府各种职能部门以及各级党委的关系。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处理好政府关系需要掌握3个基本原则。

第一是坦诚沟通。沟通创造价值,对于公共关系而言,沟通更是主要的执行手段。作为企业管理者和公关人员,要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和领导人汇报、请示,因为政府掌握政策信息,有的政策对自己的企业有利,而有的政策对自己的企业无利,甚至有损。那么,企业及早掌握了有关政策的信息,对于企业趋利避害十分有用。此外,对于一些政策,企业和政府的理解不一定相同,这时企业就要通过沟通,与政府取得一致。沟通要相互理解,这样不但有利于解决问题,而且能使政府对企业产生好感,产生认知。

前几年,创智想把上市公司注册地搬到深圳,这是企业内部行为,主要为了融资方便。但由于事先没有与政府和媒体充分沟通,公告发布后,舆论哗然。为此,湖南省委省政府派了3个工作组到公司来,政府与企业双方才进行了一次全面而有成效的沟通。其实政府不一定介意企业是否搬走,但事先应该沟通,以求得理解。在创智,有一份刊物叫《创智报道》,以前是月刊,现在是双月刊。我们将企业有关信息在这份刊物上充分披露,目标受众主要是两类,一是政府,二是客户。

第二是长期持久。做政府关系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坚持长期、持续的努力,这一点笔者体会最深。我们做事先要做人,不要急功近利,有事才去找政府。笔者在创智做了多年政府关系,也交了些朋友。交朋友与请客送礼无关,重要的是你要了解到他的为人,他的工作和生活,并且从各方面互相促进,成为良师益友,这种关系才有持续性。朋友之间当然要互相关心,很多事情他自然会帮

到你。在不违反纪律的情况下,他会告诉你政府即将举办一个什么活动,明年有什么计划等等,这些都是机会。持续性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第三是局部服从整体。政府维护的是全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社会组织是只是社会的一部分,有着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因此,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有时不一定符合某个特定企业的利益。在这一点上,企业要有局部服从整体的意识。人民的利益神圣不可侵犯,千万不要打着政府关系的幌子,勉强公关政府,做有损于大众利益的事。一方面这种做法未必有用,即使偶尔奏效,也容易出问题。

但是,利益博弈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现象,这一点我们无法回避。有时候,我们几家相关公司的老总会坐到一起,开一个小的研讨会,讨论一个问题。例如对微软,我们应该怎么做,大家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然后派一个代表与政府和微软去谈。

积极沟通立法、监督机关和政府部门

企业政府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立法机关和政府部门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时,如果涉及到企业的利益,企业应当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使政策法规朝着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那么,在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方面,企业应该与哪些部门进行沟通,如何沟通呢?

首先是立法和监督机关。政府的工作,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依法行政,法律法规是他们作为的最大依据,因此企业首先要关注法律法规的制定。人大是立法机关,政协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机关,对于政策的制定和和政府执行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积极把员工中的优秀分子推到人大、政协去,让他们与其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沟通,就会自然顺畅。在我国,很多著名企业家同时也是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其次是党委和政府领导。我曾经做过一个这样的案例。十五大召开后,我们通过举办相关活动,与湖南省科技厅和信息产业厅

沟通,我们说,创智是湖南最好的软件企业,希望领导能到公司看一看。科技厅和信息产业厅有关领导被我们说服了,由他们出面,请省长到创智去视察。省长来视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要精心准备,汇报时的每一句话都要打动他。省长到创智视察后,很满意,专门召开了一个常委会,研究部署了省委和政府各个部门如何支持软件产业及创智发展的问题。总结上述案例我们发现,做政府关系首先要符合部门利益,职能部门就会去说服领导,领导产生了兴趣,就会去更进一步地了解企业,企业也会因为得到更多的来自于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第三是政府职能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影响的首先是企业的业务对口单位,包括该单位的所属的各个处室,然后是具体的经办单位和经办人,再则是工商、税务、公安等等。另外,还有一个与政府关系有关的公共关系目标公众,是NGO。NGO可以归到功能性的公共关系。现在政府有一个导向,有些行政管理权会逐渐下放到行业协会去。在海

外,很多国家的行会作用很大,可以这么说,市场经济越发达,NGO越发达。

政府关系中主客体应是互惠的关系

企业做政府关系,不能一味地想着从政府身上捞着什么好处。要知道,市场经济最大的原则是互利互惠,在一个合作项目当中,有一方没有利益,合作不可能长久。因此,我们在做政府时,首先想到的和做到的是如何协助政府,而不是添乱。

那么企业如何支持政府工作?最常见

的是填写各种报表,有些企业嫌麻烦,而我们公司都是要求第一时间完成的;其次是开会,有的公司不愿意参加,其实听听很有好处,我本人就经常参加政府举办的各种会议。政府有困难和需要时,比如要开办一个公益活动,或者出刊物,成立协会等等,企业在这个时候应当表现出积极的姿态,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总之要量力而行。你做了,哪怕付出很少,人家也会心中有数。如果企业从不参加这些活动,有事的时候才想到找政府,政府官员会怎么想呢?

协助政府和官员一定要越位思考,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你应该想着行业管理者的问题,为整个行业发展提出好的办法和建议。企业长年累月地浸淫在一个行业里面,有时候了解到的市场信息甚至比政府官员更加深入,如果你要给政府一个有关行业发展的良好建议,有助于政府工作业绩的提升,他们自然会对你本人和企业另眼相看。如果你的建议被政府采纳实施,这个项目具体执行可能就会交给你,企业也可能从中得到实惠。

1998年,创智集团为长沙市政府提出了CI2000的计划,是长沙从1998年到2000年的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我们把这个计划向市政府汇报后,市政府专门成立了CI2000领导小组,并带领我们到国家当时的电子部汇报。这样,我们一下子从一般的企业中跳了出来,参与到政府的工作中去。此事使创智在政府公众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市委书记也给了我们很高的评价。最近,笔者还参与了长沙市动漫产业发展规划,写了一份

长沙动漫产业发展纲要。市委常委讨论后,将长沙定位于“动漫产业城”。

2002年,创智10周年时,我们举行了一个小型的产业高层论坛,邀请了政府有关领导和行业专家,研讨中国软件产业史和创智10年发展史,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对湖南以至整个中国的软件产业发展都有

借鉴和参考意义。相对其他软件企业动辄几千万的周年庆典,我们这次只花了40万,不但节约了大量的费用,而且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政府认为我们是一个对整个

行业发展负责任的企业,企业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帮助和参与政府工作,就要想政府所想,企业所做的工作,一定要吻合政府想做的工作。比如政府希望做产业规模、国际化,而企业能让世界500强多几面旗帜飘到当地,企业就会得到政府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政府关系是一门大学问,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处理政府层次不高,有的企业甚至认为做政府关系一定要请客送礼;即使如创智

这样的企业,处理政府关系也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尽管我们想这样做:与政府共同设立产业研究课题、派送官员到国外学习访问等等;而这些手段,在跨国公司的政府关系项目中,已经很常见了。

最后笔者要强调的是,企业不能孤立地看待政府关系,要明白政府关系与企业其他公共关系是互为作用的关系。企业的品牌价值、社会形象对政府以及官员个人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同理,政府关系做得好,遇到危机时有政府帮忙,品牌形象也会得到有效保护。如果企业政府关系好,在社区却为富不仁,那对于政府和企业都是一件很尴尬的事。

作者系创智国际软件有限公司总裁

来源:《国际公关》

论人才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自然也不例外。但是民企由于社会、历史和自身等诸多原因,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率接近50%,部分企业甚至更高。这表明,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对员工缺少凝聚力、感召力,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认同感。从宏观角度看,一定限度的人才流动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具体企业而言,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更为必要。频繁的人才流动,不利于工作的延续和事业的发展;同时,人才的流失意味着技术的扩散,企业机密的外泄,竞争对手实力的加强,市场的缩减等;另外,人才流失还会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

目录 1.人力资源对民营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5) 1.1民营企业和人才概念界定 (5) 1.2研究人才流失的重要性 (5) 1.2.1人才是企业知识资本的主要载体 (5) 1.2.2保留人才是提高顾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6) 1.2.3人才流失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6) 1.2.4人才流失会降低企业凝聚力和员工士气 (6) 2.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特点 (6) 2.1企业中坚人员流动性强 (7) 2.2人才流失主要外流至竞争对手 (7) 2.3人才流失呈现“集体”意识 (8) 3.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8) 3.1民营企业与其人才资源对薪资等物质追求认识有落差 (8) 3.2民营企业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9) 3.2.1缺乏完善的人才培训制度..........................................V (9) 3.2.3缺乏科学的用人机制 (9) 3.2.4绩效考评管理不完善 (9) 3.2.5企业人才成长环境欠佳 (9) 3.3民营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缺失 (9) 3.3.1忽视企业文化的作用 (10) 3.3.2神话企业文化 (10) 3.3.3企业文化建设流于表象化 (10) 3.4民营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的缺陷 (10) 3.4.1经营者的管理风格欠佳 (10) 3.4.2家族式管理观念较重,人才配置不合理 (10) 3.4.3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存在缺陷 (10) 4.解决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 (11) 4.1制度留人 (11) 4.1.1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用人制度 (11) 4.1.2企业要加强对人才的教育培训制度 (11) 4.1.3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 (11)

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许多聪明人,脑子里往往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事实;但是,他们却很少有自己的主意。 对中国民营企业的祝愿与期盼 小——是成长的开始,它只有未来。小是胚胎,小是种子,小是原生力,只是你要懂得如何释放它… 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交流重点—— 一个主题:“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创业之路”。 三个问题:我们的生存空间究竟有多大? 我们的发展空间究竟有多大? 我们的对策。 1.我们的生存空间究竟有多大? 背景链接: 世界三大经济体小企业之现状; 中国小企业之现状。 1.1 小企业发展之现状 俯瞰全球三大经济体,美国2200多万个,雇用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创造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96年出口额达18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30%。日本约有650万家中小企业,约占企业总数99%。职工人数4200多万,约占全国职工总数的78%。德国中小企业278万多家(500人以下为中型、50人以内为小型),占全德企业总数99%以上,上交国家营业税占企业上交营业税的47%,就业人数站全国就业人数的68%。德国农林渔等国民经济部门,根本就没有大型企业。 1.1.1 扶持中小企业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国策 A、各国从行政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移,中小企业船小好掉头,是市场经济的先锋; B、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向以消费为导向的经济转移,中小型企业在满足基础人群的消费中起主导作用; C、经济全球化,中小企业扮演着保持多元化的角色; D、传统的男性社会将向男女平等的社会转化,女性创业者会越来越多; E、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多、国家投入少,对稳定社会、缩小贫富差距贡献大。 1.1.2 各国扶持办法大致相同 A、国家立法、政策倾斜,明文规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B、成立专门机构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如美国于1953成立小企业管理局,该局曾制定1998-2002财政年度“五年计划”,提出了帮助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计划和目标; C、国家拨出专款对中小企业进行专业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如德国每年提供5亿马克资金支持它们的科研和技术革新活动); D、对中小企业创业和发展提供优惠贷款和信贷的机会。 1.2 中小企业的“国际标准”界定 国际上对中小企业的标准界定为“2、3、4”,即员工在2000人以下、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企业资产在4亿元以下。据此,我国的大企业仅1800余家,99%以上为中小企业。它们创造了过半的GDP,提供了70%以上的就业岗位,并连续5年对出口的贡献率在60%以上。而小企业(参照德国的标准)一般为5 0人以下。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论文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摘要:创新、创业尽管有各自明确的研究边界,但同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信息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二者的相互作用和集成融合,对于我们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构建创新型国家,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高等院校创新、创业以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重大且深远影响。本论文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创业、创新的关系。 关键字:创新创业 一、创业的概念 广义的创业,“其本质在于把握机会,创造性的资源整合、创新和快速行动。创业行为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和各种经营活动中,运用创业精神开展工作是取得成绩和进步的前提。从涵盖范围来看,广义的创业概念,是指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的人们为开创新的事业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广义的创业突出强调的是主体在能动性的社会实践中所体现的一种特定的精神、能力和行为方式。 狭义的创业概念狭义的创业是一个经济学的范畴,是指主体以创造价值和就业机会为目的,通过组建一定的企业组织形式,为社会提供产品服务的经济活动。狭义的创业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相互关联的内涵: 1、创业是人们的一种经济活动,它以创造财富或追求经济效益作为目的指向。这是狭义的创业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创业实践活动的根本之所在. 2、创业活动以创办企业为标志。 创业理论的基本观点: (1)创业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 (2)创业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 (3)创业活动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实现的。 (4)创业利润的三个来源:即对于创新的回报、对于风险的补偿和对于企业高效管理和运作的回报。 创业的特征: 创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基本方式,有着其固有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概括地说,就是具有相对于其他经济活动而言的更多、更为显著的社会性、自主性和风险性。

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

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 质量对于企业来讲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新的话题,因为质量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的需求而赋予新的内容和标准,因此,企业要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确立自己保持活力的质量目标,只有质量这一企业之根,根深蒂固,才能让企业这棵大树枝繁叶茂,繁荣昌盛。 质量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如何让企业永远保持活力,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产品质量,在同类产品中,产品科技含量愈高,质量愈佳,占有市场的份额就愈高,只有让企业成为市场中的佼佼者,企业才有生存和发展之本。如何让企业的产品质量保持最高水平,这是每个企业在不断追求和探寻的,综合产品产出的过程,影响产品质量的有两大因素:一是意识、二是科技。先说意识,意识的定义,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也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这里的意识专指质量意识,是指企业中每一名个体对质量这一客观世界的反映、感觉、思维,每个个体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他所定义的质量意识也会不同,作为企业的高层,它的质量意识就是质量目标的制定,而中层是质量目标的贯彻,员工则是质量目标的实现。行为是意识的结果,而质量又是行为的结果。 产品质量之所以好,是因为只有百分之十靠技术,其余百分之九十靠的是态度,只有矢志不渝的质量意识,才会保证百分之百的一流质量。由此可见意识在企业生产中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质量目标的确立必须要高起点,只有高起点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才能长盛不

衰,要做就做最好,菲利普曾说过:将有良品率预订为百分之八十五,那么便表示自己容许百分之十五的错误存在,恰恰很多企业就是因为这百分之十五的错误存在,而使企业步入了滑铁卢的境地,“三株”“三鹿”均是活生生血的教训;松下幸之助: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一百分就是零分,正是有了百分之百的质量意识,当年面临巨大困难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面对76台不合格的冰箱,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中的锤子,砸出了今天家电行业的佼佼者,用一流的质量,造就了一流的品牌,成就了一流的公司。 威廉·戴明说: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这就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掌控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确保每一工序百分之百的正确,精心的态度,精细的过程,才能造就精品的结果。 在企业树立共同的质量意识形成共同的质量行为,在质量的控制过程中,必须以科技为动力,科技的进步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促进了社会快速发展,作为企业,拥有的科学技术的水平就表明了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水平,从原始的生产手段到今天机械化、自动化,质量水平成跳跃式发展。从粗犷到精致,全是科技进步的结果。而今盐业企业到了生存与否的关键时刻,盐业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专营的温床即将成为历史,能否在这次变革的潮流中不被淹没,质量决定命运,要加快革新步伐,走精细化的路子,生产一流的产品,占领盐业市场的桥头堡。 科技进步贯穿产品控制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缺一不可,每一

企业的发展和员工个人成长关系

企业的发展和员工个人成长关系 企业的发展和员工个人成长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企业的发展,就不会给员工提供好的发展环境,一个企业给我们提供了资源,提供了方针政策的方向,我们个人在企业方针政策的带领下发挥我们自己的能力。同时,企业要更好的发展,也离不开我们个人的发展,因为我们个人做得越好,企业也做得越强越大。 岗位训练与个人成才追求之间息息相关,岗前训练不但包括相关业务的培训,但更重要的是培训成才的发展方向,理念比业务更重要。岗前训练是引路,而后期的成长主要靠个人的进步和学习,企业既要做好指导师的作用,又要提供好的成长条件。 想个人的发展成长融入企业环境,为他们才能的发挥创造宽松环境。是重视人才,吸引人才,要让他们彻底融入本企业氛围,更为他们提供创新的平台,给他们压担子,分职责,让他们在平等竞争的状态下,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事业留人。 人的价值首先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一个人对企业作出了贡献,企业就会给他以肯定的评价,贡献越大,评价越高。相反,如果一个人只知索取而不贡献,甚至给企业造成某种危害,其人生就没有意义、没有价值。 职业归化在人生中有很大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一旦设定,它将时时提醒你已经取得了哪些成绩以及你的进展如何。根据职业方向选择一个对自己喜欢的职业来实现自我价值,但这一步的迈出要相当慎重,在职业生涯中要制定一个长远的规划显得不太实际,因而有必要根据自身实际及社会发展趋势,把理想目标分解成若干可操作的小目标,灵活规划自我。 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应该做的变成你喜欢做的,要做最有价值的事情,每个人都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专长,每个人都有擅长的一面,可能是技术专长也可能是个性专长,核心专长是你独有的,并且对创造价值有着决定作用的特长。要时刻给自己充电,并且要善于运用刚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浅谈我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于如东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调查报告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深入发展,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被完全推向市场,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如何应对粮食市场的全面开放,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求得更好的生存,得到更快的发展,这是国有粮食人共同关心和急需探讨的课题。自3月23日开始,笔者借全国清仓查库契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资产现状、资产利用率、资产完好率、人员结构、年均销量、效益情况及各单位对企业改革的打算和建议等方面,对我县28家基层库站进行了全方位的摸底和调研。本报告试从我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所处的客观环境出发,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作一探索。 一、如东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县粮食系统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大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天职,不断加快粮食流通市场化、法治化、产业化进程,全县粮食经济得到了持续、稳步、健康发展。截止2009年3月底,全县共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5家(不含县粮食购销公司和潮桥国家粮食储备库),资产总值13098万元,有效仓容12万吨。从业人员86人,教育程度均为中级以下,平均年龄45岁以上。全年利润均在150万元左右,平均每个企业30万左右。全年共承担市县两级储备任务31500吨,年购销总量45万吨。职工年收入2万余元。县粮食局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系统法制宣传工作

先进单位、全省粮食系统先进集体、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先进单位等殊荣。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副局长张桂凤等领导在如东视察、调研时,对我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产业化经营等工作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如东国有粮企生存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突出创新、创优,在资源优势中迅速成长,并善于在成长中创造着新的优势,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但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化挑战,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生存环境依然严峻,发展前景仍然不容乐观,需要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实现科学发展。 1、积极的探索 为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要求,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将深化改革作为谋求生存发展的唯一路径,在粮食流通“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转轨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轻装上阵。我县原有国有粮食企业30家,在职职工3035人,离退休职工1031人;累计粮食财务亏损挂账达8861.9多万元。面对沉重的历史包袱,粮食部门抢抓时机实施顺价销售,使“老粮”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协助审计部门,组织对购销企业新增财务挂账进行审计认定和全面清理,将政策性挂帐全部剥离到县局集中管理,卸掉了企业沉重的财务包袱。在“老人”方面,粮油工业企业共分流职工2400多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880名在职职工“全体起立”进入劳动力市场后重新进行了竞岗返聘。二是保放整合。在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以是否有利于粮食经济发展、能否发挥主渠道作用为首要前提,实施“有退有进、保放结合”,保留了主产区的29个骨干经营网点和部分优良资产,放开了边远、

企业与政府关系策略分析

信阳市XY商业股份有限公司 在处理政府关系时的策略分析 一、企业简介 信阳XY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2000年9月28日建立西亚超市,并探索连锁经营,2011年元月公司正式更名为“XY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员工9000余名,27个卖场,一个大型物流配送中心,遍布信阳、固始、淮滨、光山、潢川、明港、罗山、驻马店、确山、新县、湖北广水、湖北安陆,经营面积达13.5万平方米的中型民营零售企业。XY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12年度内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2亿元,纳税总额超过5500万元,公司荣登零售行业纳税贡献奖榜首,也是唯一一家纳税排行前十的零售企业。主营:精品百货、超市大卖场、便利连锁店、时尚百货、家电公司、餐饮公司。拥有四大品牌:西亚和美、西亚超市、西亚丽宝、美?好生活。现有综合门店:XY广场、西亚固始购物广场、西亚生活广场、西亚广水丽宝广场等15家;市内连锁店有铁路店、报晓店、龙潭店、二纺机店等17家社区连锁店;广州西亚兴安便利连锁店50家;库房面积1万平方米的配送中心。 二、XY公司对政府关系管理的看法与重视程度 政府关系既是企业公共关系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政府关系做好了,有助于其他公关工作的全面开展;反之,其他公关工作做好了,再做政府关系也会事半功倍。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说明了政府关系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因素,能否做好政府关系,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的外部公众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功能性公众,如媒体、合作伙伴(对象)、竞争对手等等;第二类是支撑性公众,政府关系就是支撑性的公众,另外还有社区关系、消费者关系等等,这类公众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直接的影响,是企业公关对象最重要的一类。 第一、XY公司认识到市场的经济活动从来与政治活动密切相关。企业应该努力使这种影响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相反,最低限度也要力争避免负面影响。企业无法左右大环境,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营造有利于自己的小环境,在这个小环境中建立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关系网络。

浅谈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浅谈创新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 当今世界正步入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的时代,全球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没有创新就没有高技术产业,也就不能使传统产业得到可持续地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各种企业都把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作为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不断增加企业创新的资本投入及知本投入,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结合设计院近几年的实践谈谈创新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 一.创新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快,出现知识爆炸现象。知识的转化越来越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不断缩短。知识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知识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与此同时,知识失效的速度也明显加快。如果企业不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不学习掌握新的知识,不根据市场变化对企业的经营战略、内部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调整创新,最终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更难获得快速发展。所以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与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强烈要求企业不断创新。 从当今世界500强企业的变化趋势瞧,现代管理就是企业保持长盛不衰的手段,科技水平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必须从企业战略高度来认识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问题。当今科技发展呈现出以往所未有过的新特点,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就就是:科技已从真正意义上成为了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的主要驱动力。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科技与经济、与自然、与社会的结合更紧密,影响更深远。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巨大驱动力,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带动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特别就是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与优化升级。哪个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能力强,其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就强、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情况下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足。无数事实说明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别,导致了企业竞争力与企业在市场中地位的变化。科技创新能力不仅仅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目前我国许多国有企业就是由以前的全民事业单位、集体企业、乡镇企业转制而来,在从以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今天,由于对市场经济的规律认识不足、缺乏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危机意识,很多企业已退出市场竞争的舞台。也正就是因为过去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目前市场经济环境尚不十分完善,企业在观念与认识上滞后,企业

新形势下的实体企业生存和发展

新形势下的实体企业生存和发展 新常态的下的实体企业面临着机遇和危机。 目前的经济形势对于实体企业而言不容乐观,在和企业同行的沟通中听到的最多的是困难,销售市场持续疲软,资金压力成了企业的常态,人工成本的持续坚挺。可以说很多的实体企业都在坚持,坚持的理由是:国家不可能没有实体企业,假如没有了实体企业什么互联网、资本运营、电商都成了空中楼阁。 如何应对面前的困境? 我们在坚持,经济危机只是一个过程,挺过去就好了…… 我们在寻找破解难题的方法,这是针对实体企业的一个考验,必须要适应新常态才能生存…… 放弃!一个小小的资本运营平台每年资本翻一番,两年翻五番;还是搞资本运营吧…… …… 这是我听到的最多的声音,作为一个实体企业人,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实体企业的困境目前来讲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钢材、煤炭、石油、甚至是粮食的价格都在下滑,而我们的生活成本却没有下降,这是为什么? 这只能说是社会正在消化我们以前过剩的产能,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还是我们实体企业。以往的低门槛、低附加值、高能耗的行业模式和国人的从众心理是我们实体企业的最大弊端。当然政府的导向也

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家的思维我们不可能控制,国家的发展思路我们更不可能去影响。唯一能做到的是我们实体企业人的观念和意识的改变。变则通,通则不痛!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机遇和危机。 首先要转变观念,我们做的不仅要有好的产品还要有一个好的企业。最大幅度的降低政策风险,才能做好一个企业。现在对企业影响最大的是环保,不仅我们的产品要环保,我们的企业同样要环保。这已经是大势所趋,任何人都难以更改的。抱有侥幸心理的企业只能是一条死路。 实际上每个企业都不愿意承担政策风险,但是更不会拿本来很低的利润来避免政策的风险。因为一个作为一个实体企业其本质就是要创造价值,一旦企业不能再创造价值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新常态下的实体企业只有一套路可以走:那就是必须符合政策还要能够创造价值!如何做到这一点只能靠自己意识形态的改变。大环境我们难以改变,小环境还不能改变吗?别人可以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别人没有做到的我们为什么不去探索去实施?别人做到了,你也做到了,你就盘活了;别人没有做到你做到了,你就赢了!新常态下的经济环境是一个重新洗牌的机遇,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一个过程。对于不同的人他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其次要放开,为什么我们国内的中小型企业短寿?最大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家族观念,我们过多的考虑怎样获得利润,和如何将企业永远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而很少考虑如何将企业沿袭下去,最好能永远的存在于社会上。这就是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差别。

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

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 有人说,企业与员工如山与树,水与鱼,而我要说企业与员工正如江河与水滴:你给我温暖和力量,我给你奇迹和壮观,两者相辅相成。 对个人而言,企业是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这个舞台越宽广,环境越宽松,个人的价值体现就越充分;如果失去这个大舞台,自我价值的实现便成为空谈。对企业而言,企业的发展源于每个员工的劳动和创造,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企业蓬勃发展的过程,正如“大河涨水小河满”和“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河”一样,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如果把企业的发展比喻成航船的出海,那么要保证这条船平安穿过风浪,顺利到达彼岸,不仅要有结实的船体、正确的航向,更要有从船长到所有水手也就是我们每一位员工的同舟共济、协调配合与奋力拼搏。然而企业毕竟不是一条船,如果真的是船,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上当险情到来时,就不会有人跳水而逃,至少出于求生的本能,船长和水手们都会竭力维护这条船,因为这是大家生存的唯一希望;而在企业经营危机真正到来之时,有些人可能早已不知去向。船体的坚固已不复存在,顺利到达彼岸的愿望也只能是泡影。所以建立一个真正能够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企业组织,是每一个经营者的梦想。 要实现这个梦想,就要正确处理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的关系。要处理好这一关系,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两条: 一是要建立能充分体现论功行赏的、有利于个人健康成长的、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二是能严格、有效地运行这种机制,并在运行中不断加以完善。 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这种过程需要好的运行机制来

规范、引导。就像为了保证行车畅通,就必须修建高速公路一样。如果是在狭窄、泥泞的乡间公路上,只要时速30公里的拖拉机堵在前面,哪怕你是宝马奔驰也只能跟在后面爬行。要想快速前进,最好的办法,就是修建高速公路,并对其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一种运行机制来规范高速路的管理。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来规范管理,高速路也将不成其高速路。 从员工成长的角度讲。追求物质利益,追求精神享受,追求事业成功,实现个人价值,是人的自然本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人希望自我价值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希望在企业的成功中能更多地看到自己付出的努力,希望自己能更好地与企业一起健康成长。但是,作为个人来讲:个人价值不等于个人主义,个人价值的实现不等于个人主义的膨胀。作为员工,无论是处于企业何种层次、何种位置,都必须摆正个人和企业的关系。都必须明白: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不管你这滴水有多么晶莹剔透,多么空灵秀美,都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只有融入群体,并通力配合,才能演绎出无数的壮观;一个人只有以高尚的忠诚品格、高度的敬业精神和高昂的创业激情,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将个人价值与企业利益有机结合,其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个人价值才能得以完美展现。任何一个员工,如果没有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信念和价值观,如果总是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那么,他就不会成为优秀员工,就不会随企业的发展而健康成长,更不可能成为企业的出色管理者。员工要想随企业持续发展而健康成长,就要视企业为家,以企业为妈,自觉与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讲,只有员工的成长和进步才能带动企业全面创新,才能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只有企业的持续发展才能带动员工的健康成长。企业经营的

企业生存发展

企业如何生存发展

————————————————————————————————作者:————————————————————————————————日期: 2

市场竞争 ___企业如何在竞争中生存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带来财富 A、财富赢家必知的理论 (一)知识带来财富 1、从游戏中看你属于生活中的哪类人? 创造游戏规则的人、服从游戏规则的人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修改游戏规则的人。 2、人世中的四种人你属于哪类人? (1)富中之富 (2)富中之贫 (3)贫中之富 (4贫中之贫 3、成为富者的三个条件 3E EDUCATION(教育) EXPERIENCE(经验) EXTRA CASH(多余的现金) 4、要成为“巨富”的五个条件 5D DREAM(梦想)DEDICA TION(奉献) DRIVE(动力)DA TA(信息) DOLLAR(金钱) (二)、实践成功致富 1、掌握个人优势 所谓竞争优势就是你的客户非常需要,但你的竞争对手不愿意做、无法做到或者做不到的地方。 当你的企业越来越不怕别人的竞争时,你的竞争优势就要比别人更大。 比如: IBM21小时服务达美乐比萨(30分钟送到) 2、创造成功利基 (1)让一个可以掌握的竞争优势成为创造利益的来源基础,并能够将之独特化、商业化、复制化者,简称为“利基” (2)掌握契机,小兵立大功。 (3)成功利基就是机会的窗口。 IBM和苹果电脑 3、提升附加价值 提供更多元的价值与服务,已经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你的事业要继续生存的惟一选项。 4、利用杠杆操作 用更少、得更多。

如何能事半而功倍,而不是事倍功半。 企业没有系统在,就没有办法复制,就没有办法杠杆操作。 善用你的知识与经验,建立你的明确事业系统,才能以最小的花费创造最大的效益。 5、超值服务系统 从基本的服务到无法想像的服务。 服务要做到: (1)基本的服务 (2)渴望的服务 (3)未曾预期的服务 (4)无法想象的服务 超值服务是获利的契机! 搭出租车的服务感慨! 6、善用市场调查 蝴蝶效应、克服时间差、争取同步化 快鱼吃慢鱼的时代! 7、建立高效团队 成功的组织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的团队,一个团队里面速度最快的人只能跟最慢的人一样快。 8、营销必胜模式 (1)多一张(2)高一点 (3)大一些。 企业快速倍增利润的三个方法 1、增加服务客户的人数。 2、增加顾客消费的频率。 3、要增加顾客每一次的消费金额。 短期目标的设定 目标的达成是三个月不中断才是成功) 原来的成绩()X20% =第一个月业绩 第一个月业绩X20% =第二个月业绩 第二个月业绩X20% =第三个月业绩 B、财富赢家在市场竞争中的 生存法则 1、中小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生存? (1)中小企业在竞争中不可不知的策略 A打“小”字王牌 要做小池塘里的大鱼,不做大池塘里的小鱼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它关系到我国企业能否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完善,经济能否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重大改革和发展的课题,因此一直受到经济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本文所涉及的政企关系并不仅仅是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而是包含了所有性质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一、我国企业与政府关系的新变化(一)、政企关系类型日趋多样化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沿袭前苏联的模式,政府与企业基本是“父子”关系。1978年以来,国家对原有的企业管理体制进行了不断的市场化改革,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经济成分,也就造就了一些新的政企关系。目前来看,在我国几种典型的政企关系同时并存。“政府与部分国有企业之间、一些乡镇与其所辖的乡镇企业之间仍然保持着父子关系;一些地方政府与其所办的企业、部分乡镇政府与乡镇企业之间形成了利害相关生死与共的手足关系;政府与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交警与司机的关系”。事实上,现实中的政企关系是不断变动而且更为错综复杂的,如政府对民营企业大体是“交警与司机”的关系,但“交警”受过去传统习惯的影响,不是为创建合理的交通秩序服务,而总是试图对“司机”进行超越自身权限的管辖,而“司机”为了得到方便,也对“交警”进行公关。(二)、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日趋突出以前,每当谈起政府与企业关系,首先想到的就是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其他所有制企业迅速发展,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支柱。政府与企业关系不再局限于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而政府职能部门与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企业整体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关注。这是因为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首先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涵盖所有专业领域;其次是职能部门仅仅在某些特定职能上与企业发生关系;第三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是随机的,非紧密性的;第四是职能部门视企业为均质的,不论企业性质如何,规模多大,都按同等方式平等对待;第五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多为由法律调整的法律关系,这种关系很难由行政手段调整。因此,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政企关系中的基本关系,在国有企业改革进展到一定阶段后,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将是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全部内涵。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有一种精神叫“企业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协同合作,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大家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还需要使每一个员工能够为之信服的目标。要有切实可行而又具有挑战意义的目标。 企业生存的另一种精神是“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了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 1.目标导向功能 团队精神能够使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对团队的个人来说,团队要达到的目标即是自己必须努力的方向,从而使团队的整体目标分解成各个小目标,在每个队员身上都得到落实。 2.团结凝聚功能 任何组织群体都需要一种凝聚力,传统的是通过组织系统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淡化了个人感情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团队精神则通过对群体意识的培养,通过队员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信仰、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来沟通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3.促进激励功能 团队精神要靠每一个队员自觉地向团队中最优秀的员工看齐,通过队员之间正常的竞争达到实现激励功能的目的。这种激励不是单纯停留在物质的基础上,而是要能得到团队的认可,获得团队中其他队员的认可。 4.实现控制功能

在团队里,不仅队员的个体行为需要控制,群体行为也需要协调。团队精神所产生的控制功能,是通过团队内部所形成的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团队的个体行为。这种控制不是自上而下的硬性强制力量,而是由硬性控制向软性内化控制;由控制个人行为,转向控制个人的意识;由控制个人的短期行为,转向对其和长期目标的控制。因此,这种控制更为持久且更有意义,而且容易深入人心。 重要性 1、团队精神能推动团队运作和发展。在团队精神的作用下,团队成员产生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交互行为,显示出关心团队的主人翁责任感,并努力自觉地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自觉地以团队的整体声誉为重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团队精神成为公司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动力。 2、团队精神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亲和力。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团队,能使每个团队成员显示高涨的士气,有利于激发成员工作的主动性,由此而形成的集体意识,共同的价值观,高涨的士气、团结友爱,团队成员才会自愿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团队,同时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3、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组织整体效能。通过发扬团队精神,加强建设能进一步节省内耗。如果总是把时间花在怎样界定责任上,应该找谁处理,让客户、员工团团转,这样就会减略企业成员的亲和力,损伤企业的凝聚力。 影响因素 1. 团队精神的基础——挥洒个性 团队业绩从根本上说,首先来自于团队成员个人的成果,其次来自于集体成果。团队所依赖的是个体成员的共同贡献而得到实实在在的集体成果。这里恰恰不要求团队成员都牺牲自我去完成同一件事情,而要求团队成员都发挥自我去做好这一件事情。就是说,团队效率的培养,团队精神的形成,其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设置不同的岗位,选拔不同的人才,给予不同的待遇、培养和肯定,让每一个成员都拥有特长,都表现特长。这样的氛围越浓厚越好。

浅论中国当前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论中国当前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企业政府关系,是指以企业作为行为主体,利用各种信息传播途径和手段与政府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以取得政府的信任、支持和合作,从而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外部政治环境,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企业政府关系中,企业是主体,政府公众则是客体,也即企业政府关系的作用对象。政府公众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结构,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的中央政府和组织利益所触及的各级地方政府;二是政府组织机构的职能部门,企业通过这些部门与政府打交道,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约束;三是政府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在与政府交往过程中,企业需要接触到政府的各级官员、行政部门的助理和秘书,以及职能部门的其他工作人员。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它关系到我国企业能否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完善,经济能否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重大改革和发展的课题,因此一直受到经济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本文所涉及的政企关系并不仅仅是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而是包含了所有性质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当谈起政府与企业关系,首先想到的就是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其他所有制企业迅速发展,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支柱。政府与企业关系不再局限于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而政府职能部门与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企业整体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关注。这是因为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首先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涵盖所有专业领域;其次是职能部门仅仅在某些特定职能上与企业发生关系;第三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是随机的,非紧密性的;第四是职能部门视企业为均质的,不论企业性质如何,规模多大,都按同等方式平等对待;第五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多为由法律调整的法律关系,这种关系很难由行政手段调整。因此,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政企关系中的基本关系,在国有企业改革进展到一定阶段后,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将是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全部内涵。目前政企双方在职责上越位与缺位行为同时并存。政府的越位行为表现在与国有企业政企不分、干涉企业经营、乱收费等方面。其缺位行为表现在国有资产出资者缺位、公共服务提供者缺位、市场竞争监督者缺位等行为。企业的越位行为表现是一些国有企业私自处置企业资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强迫企业职工购买企业股份等行为。其缺位行为表现有国有企业没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功能、企业不能按国家政策规定保障下岗职工权益、不履行保护环境职责产生严重污染以及偷税漏税等行为。

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作者:————————————————————————————————日期:

浅谈创新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 当今世界正步入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的时代,全球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没有创新就没有高技术产业,也就不能使传统产业得到可持续地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各种企业都把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作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不断增加企业创新的资本投入及知本投入,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结合设计院近几年的实践谈谈创新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 一.创新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快,出现知识爆炸现象。知识的转化越来越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不断缩短。知识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知识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与此同时,知识失效的速度也明显加快。如果企业不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不学习掌握新的知识,不根据市场变化对企业的经营战略、内部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调整创新,最终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更难获得快速发展。所以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强烈要求企业不断创新。 从当今世界500强企业的变化趋势看,现代管理是企业保持长盛不衰的手段,科技水平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必须从企业战略高度来认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问题。当今科技发展呈现出以往所未有过的新特点,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是:科技已从真正意义上成为了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驱动力。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科技与经济、与自然、与社会的结合更紧密,影响更深远。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巨大驱动力,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带动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优化升级。哪个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能力强,其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就强、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情况下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足。无数事实说明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别,导致了企业竞争力和企业在市场中地位的变化。科技创新能力不仅仅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目前我国许多国有企业是由以前的全民事业单位、集体企业、乡镇企业转制而来,在从以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今天,由于对市场经济的规律认识不足、缺乏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危机意识,很多企业已退出市场竞争的舞台。也正是因为过去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目前市场经济环境尚不十分完善,企业在观念和认识上滞后,企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技术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吸收、创造、掌握、应用新的技术成果,一方面响应与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又刺激和重创市场需求,从而把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能动地、有机地、动态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体现这种结合的新产品与新工艺并开拓新的市场,以获得更大效益的创造性行为。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一个企业只有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并最终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德国经济学家德里希李斯特有句名言:“一个国家可能很穷,但它若是有创造财富的生产力,它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富;财富的生产比之财富本身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他的话之所以被广泛引述,因为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凭借技术创新将这种“财富的生产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在二战的废墟上迅速崛起,用了二十多年时间长期占据世界经济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德国和日本正是依靠大批具有创新技术的企业的卓越竞争力来获得世界的认可和瞩目。 科技创新在过去几十年当中使得社会的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信息产业,信息产业被誉为工业革命之后新一次产业革命,以便携式计算机和便携式随身通讯设备为

代表的信息产业的蓬勃兴起实际上只用了短短二十年,这二十年中围绕着信息产业一个个创新概念被提出,这些创新概念的实现也随之产生了大批新的财富标志企业,Facebook、思科、苹果、谷歌等大批以技术创新为标志的新一代全球500强企业迅速崛起,这些企业市值动辄数千亿美元记,其聚集财富和创造价值的速度超过了工业时代的所有企业,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发展至今刚满五年时间,市值已超过400亿美元,这些企业从创立到崛起都用了很短的时间,而它们的产品深刻改变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让每个人体验到信息时代的不同,这就是这些企业真正的价值体现。 可以看到,创新意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财富。企业只要能够把握机遇,能够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有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技术创新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竞争力的高度,对此,我国的领导人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技术创新对国家的深刻影响,邓小平同志把21世纪称为“高科技发展的世纪”,早在1988年就前瞻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战略性论断,并且提出,科技是工业发展的龙头,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国家的软实力,是国富民强的基础,是军事保障和国家安全的后盾。胡锦涛主席也提出“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没有自主创新,中国将只能局限于大国,

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的关系 在企业工作几年来,我一直在反复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企业生存的价值究 竟是什么?企业追求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企业可依靠的核心力量究竟是什么?其实,这些问题,从观念层面上讲,应该不成为令人困惑的问题。"企业生存的价值" 就是要成为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责任感的公司;"企业追求的目标",就是要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股东创造收益,为社会创造财富;"企业可依靠的核心力量"呢?无疑是支撑企业发展壮大的全体员工!很可惜,正如前不久一位员工所说,一些企业只是把员工视为获取利润的工具,把员工看 作是"经济人",丢掉了"相信员工、尊重员工、热爱员工、依靠员工"这一条推 进企业快速、健康、超常规发展的生命线,最终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多年来,在与企业家们交流中发现,每一名企业家都有一个非常宏伟的经营目标,但是,我不能不说,当问起员工的成长目标时,几乎没有一位企业家有一个清晰的描述。当我说,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起"员工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的经营理念,必须形成 尊重员工、信任员工、关爱员工、团结员工、依靠员工的文化氛围,将企业真 正建设成为"企业靠我发展,我靠企业成长"、"成功与利益同享,风险与困难共担"的企业投资人、管理者与员工互助互爱、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时,一些企业家表示赞同,一些企业家表示这是唱高调,还有些企业家则是愕然地望着我!下面,我先从这几年我所读过的一些书籍谈起。如,《谁动了我的奶酪》、 《韦尔奇自传》、《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从优秀到卓越》、《执行》、《决战》、《赢在中层》,等等,我不知道,读过的人有多 少真正读懂了这些书的内涵,又有多少人真正因此而有所改变、有所进步、有 所发展?又有多少人清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包括世界500 强企业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中外优秀企业,都加大了对企业员工特别是管理者的 哲学启蒙力度。甚至有人预言,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属于"草商时代",主要靠个别企业家的"胆识"取胜,90年代属于"儒商时代"和"法商时代",主要 靠企业家及其经营团队的"知识和技能"取胜和制度取胜,那么,21世纪则属于"哲商时代",只有那些站在时代巅峰并能与企业员工互敬互爱的"智者群雄"才 能引领企业走向成功,走向辉煌,走向百年!我们都知道,哲学是理论化、系 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 和方法论的统一。为什么惟有员工敬重的"智者群雄"才能真正引领企业走向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