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说课的题目是《搭积木比赛》。这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我是惠州市三新小学的王栋,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介绍。

第一个方面是对教材的分析,第二个方面是对本节课教法学法的分析,第三个方面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最后一个方面是本节课教学过程的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看对教材的分析,我将分别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搭积木比赛》这节课是第三章《观察物体》中的起始课,它主要考察学生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并能由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它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本节内容为今后高中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学习打下基础。

从学生的情况来看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以后学习高中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学习打下基础。可以说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三个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3.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立方块的数量范围。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等活动,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或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按要求搭立体图形,并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难点是能把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为立体图形,并体会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对于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小组合作讨论教学法。按照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动手实践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同时采用分层练习法,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二、设计思路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从感知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结

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首先,画一画,体会面与体的位置关系。然后,辨一辨,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在空间位置中的关系与变化。接着,搭一搭,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最后,练一练,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根据这样一个教学思路,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欣赏古诗,激趣促学;第二个环节是动手操作,探究新知;第三个环节是拓展活动,强化新知;最后一个环节是全课总结,反思提升。下面我将向大家具体的介绍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安排。

在第一个环节中,我首先由古诗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不同角度观察,所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一道理,并将此生活中的现象渗透到本节课的数学探究中来,进而引入新课。

在第二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同学们做本节课的准备活动:同桌之间用五个小正方体摆一摆,搭成立体图形,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画下来。设计意图:本活动我没有按照课本直接给出立体图形,让学生观察。而是放手先让学生自主摆出图形,这样就有效的给予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接着进行第一个比赛:画一画。就是淘气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了一个立体图形,请两队同学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比一比哪个队画得正确。

首先,我会引导学生先观察,然后形成空间到平面的过度表象,想象立体图形不同方向的平面图像的形状。接着,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

察,将所看到的画在方格记录纸上,同组同学交流对比,并在各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作品之后,得出这样的草图。

最后教师评出画的最快又最正确的一组为胜利组。

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学生根据立体图形这一载体,通过不同的观察方法,抽象出所看到的图形的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再接着进行第二个比赛:搭一搭。学生根据两个方向的平面图形搭一搭立体图形。

在学生演示并互相交流自己的搭法及想法之后,发现了有好几种不同的搭法。因此鼓励同学用不同的搭法,并共同讨论搭法的正误。最终得出根据2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我们还无法确定立体图形,但是能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

最后,评出搭的最快,搭法最多的小组。

在解决根据看到的两个面形状判断原立体图像最少或最多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想一想,摆一摆,再交流展示这一过程,着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最后进行第三个比赛:看谁搭得多。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首先我引导学生用5个小正方体搭,学生思考很快按照看到的样子搭好。那在5个小正方体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这一个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呢?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之后,各小组展示了搭好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这样借助不同的搭法,使学生积累拼搭物体的经验,发

展学生思维灵活性。评出搭得最多的小组。

在第三个环节中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分层递进的教学原则,特别设计和安排了两种不同的练习。第一种是基础性的练习。第二中是应用性的练习。即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两种不同层次的练习既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进行小结和作业。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反思,就把零碎的认知过程和知识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最后说下板书设计

板书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是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为了突出重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总之,今天的教学不再是教师精心设计教案的演绎过程,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告知”,而是一种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实实在在的“亲身经历”的过程。使学生在亲历实践的体验中,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有个性能发展的人。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大张村小学冯艳宁[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32~33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上面、正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上面、正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及5个以上小正方体的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教学难点] 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

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8个大小、形状一样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学过这首古诗吗?(课件出示:古诗《题西林壁》)请同学们齐读这首古诗,能背下来的尽量不要看大屏幕。 学生齐读。 师:宋朝大诗人苏轼从不同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在生活中也看到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是不一样的。这节课,我们将在“搭积木比赛”的活动中继续学习有关观察物体的问题。 二、搭积木比赛 (一)第一轮比赛:画一画 师:你们小时候玩过“搭积木”的游戏吗?(玩过!)你们喜欢搭积木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玩“搭积木游戏”,今天老师也来和大家一起玩一玩“搭积木游戏”。大家看(师在讲台上现场搭积木,并在大屏幕上展示),老师用5块积木搭成了这样,根据这个立体图形,我们接下来进行第一轮“搭积木比赛”。 (大屏幕展示比赛规则) 1、全班4人一组,每组中2人分一队,两队间进行比赛;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2019年精选文档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例外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及5个以上小正方体的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及5个以上小正方体的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例外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及5个以上小正方体的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教学难点: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具学具:课件、学生每人准备5个棱长为5厘米的小正方体、一张方格纸. 教学设计: 一、谈话感知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用多个小正方体可以搭出各种例外的立体图形,现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立体图形(课件展示用3-5个小正方体任意搭出的立体图形),你们能说一说它们分别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吗? 生汇报. 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数的呢? 生:先数看得见的小正方体,再数看不见的小正方体.师:搭积木是同学们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边游戏一边深入地观察物体.(板书课题:搭积木比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创设“比赛”情景一:根据搭出的立体图形(无遮挡),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 (1)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2)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左面、上面看,又是什么形状? (3)画一画(学生单独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4)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记录纸上的项目一. (5)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 (6)师:这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从上面看或从左面看都没有被遮挡的小正方体,所以就比较直观,简易观察和想象其例外方向的形状. 2.创设“比赛”情景二:根据搭出的立体图形(有遮挡),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 (1)变换成以下的形状,从例外方向再观察,想象它的形状,并画出来. (2)画一画(学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3)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记录纸上的项目二. (4)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 (5)师:从三个例外方向观察,为什么只看到3个正方形或4个正方形?你想过为什么吗?这个物体不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吗?应该看到5个才对呀,还有一个到哪去了呢?生:(很简易地指出来)被遮挡住了. (6)师:虽然看不见,但它仍然是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一部分.请分别指出从三个例外方向看(正面、上面、左面),看不见的是哪一个?(让学生上台指出是哪一个) 3.创设“比赛”情境三:利用从例外方向看到的形状,搭出立体图形.

《搭积木》_教案教学设计

《搭积木》 教学目标: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学难点: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小捧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为新课做铺垫。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昨天我们又学习了10加几的加法,下面我们先复习一下,同学们看卡片口算: 6+10=5+3=9-2=8+10=9+10=6+3= 10+3=2+7=8-6=10+7=10+5=10+10=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搭积木活动:(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生说)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搭积木。(板书课题)(2)请你们用手中的积木玩积木增减游戏(采用猜剪刀、石头、布的方法),一边玩一边说:“再放()块或拿走()块。”在玩积木时,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再放()块多+ 拿走()块少- (3)下面按老师的要求摆积木:(引导学生根据书中的图意摆)先摆13块积木,再放2块。2、结合动手操作并根据所用积木的数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能根据刚才摆积木的过程提出数学问题吗?先想一想,同桌之间再互相说一说。(指学生说)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是:一共摆了多少块积木?三、小组合作,解决问题。1、求一共摆了多少块积木,用什么方法?应该怎样列式呢?指名说

一说是怎么想的)13+2= 2、13加2等于多少呢?小组内互相研究一下该怎样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算法)3、试一试:14+5=□16+3=□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四、教学20以内不退位的减法。1、按书上图意摆积木,根据摆积木的过程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研究计算方法。3、试一试:17-6=□18-5=□(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五、算一算:1、电脑先出示“相碰的做加法”的四辆车。4辆车中两两相碰共有几种可能?你能得到哪些结果?引导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进行汇报。学生边汇报教师边电脑演示,随机出示算式和得数:12+6=1812+4=1612+3=15 6+4=106+3=93+4=7 2、电脑再出示“相碰的做减法”的四辆车。(方法同加法)六、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71页第1、2题。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卡片)14+4=13+5=19-8=15+4= 17-6=12+7=16-3=19-3=18-2-4=10+5+2=7+3+8= 5+5+6=8+2+4=10+8-2= 3、在○里填上“+”或“–”。12○7=194○14=1817○2=1518○3=15 10○6=1611○5=1619○4=153○11=14 3○3+12=1819-8○3=1410○3=15○2 4、完成教材第71页第3题。5、在○里填数,要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都等于9。 七、回顾小结。这节课快要结束了,说说你们的收获吧!板书设计:搭积木13+2=1518-5=13 ∨∨53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完整)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教案设计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 32--33 页“搭积木比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3.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 图形所需要的小立方块的数量范围。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等活动,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或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立体图形画出相应观察点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能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或根据平面图形确定组成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正方形格子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古诗,大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能背下来吗?(引导学生齐背)这首诗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回答) 2、师小结: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在生活也看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 3、师:这节课,我们将在“搭积木比赛”的活动中继续学习有关观察物体的问题。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搭积木比赛”) [设计意图]由古诗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所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一道理,并将此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本节课的数学探究中来,进而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一)1、自由搭立体图形。 同学们都知道,建筑工人要想建造出漂亮的房屋,前提条件是什么(进行科学的设计),我们今天就当一次小小设计师,用我们课前准备好的小立方体块搭出你喜欢的立体图形,看我们八个组那个那个组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搭积木比赛教案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及5个以上小正方体的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及5个以上小正方体的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及5个以上小正方体的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教学难点: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具学具:课件、学生每人准备5个小正方体、一张方格纸。教学设计: 一:图片导入 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上的内容,引出图片上的形状

都是由积木搭成的.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探索搭积木的秘密. 二、动手操作,整体感知.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情境一的图片.请同学们数一数图片中的立体图形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观察立体图形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找同学进行汇报. 师:这些图形都是我们通过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那么根据平面图形能否还原立体图形呢? 2根据.出示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出示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师:根据给出的平面图形,搭出最简单的立体图形;探索其他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出可以有无数种搭法;引导学生想象根据左面和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应该如何还原立体图形,有多少种搭法.) 师总结,根据一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可以搭出无数种立体图形. 增加条件,出示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根据从上面,正面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小组合作完成.由组长负责,组内共同搭建,搭完一种再搭另一种,看看一共可以搭几种. 小组展示成果. 数一数每种搭法用了几个小正方体,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能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小正方体?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搭积木比赛 教案

搭积木比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形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立方体的数量范围。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交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形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立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学过程: 一、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立体图 (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 1.创设“比赛”情景开展比赛,激发学生 (1)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学习兴趣。(规则,无遮挡) (2)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側面、从比较简单的无遮挡从上面看呢?又是什么形状? (3)画一画。 (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和想象的立体图形) (4)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记再到师与生交流环境。 (5)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 师:你们画出的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与看到的立体图形符合吗?说说理由。 (6)师:这个立体图形是个长方体,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或从側面看都没有被遮挡小立方体,所以就比较直观,容易观察和想象其不同方向的形状。 2.创设“比赛”情景二 (1)变换成以下的形状,从不同方向再观察,想象它的形状,并画出来。 (2)画一画,从比较简单的无遮挡实(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物观察进入到有遮挡的和想象的立体图形) (3)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 (4)师: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为什么只看到3个正方形或4个正方形?你想过为什么吗?这个物体不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吗?应该看到5个才对呀,还有一个到哪去了呢? (5)师:虽然看不见,但它仍然是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一部分。请分别指出从从三个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看不见的是哪一个? (让生上台指出是哪一个) 二、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 (1)屏幕出示,课本上从正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 (2)师:这是一个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和正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根据上面两图形搭出立体图形) (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也可以根据上面的形状,知道有一块是隐藏的,再根据正面的形状确定隐藏在哪一块下面。

搭积木说课稿

搭积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搭积木(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搭积木》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加减法(二)》中的第二课时。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是学生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要学会2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这些知识都是学习其他计算知识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系列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明确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意识。③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3.重点:学会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4.难点:明确计算方法,了解计算算理。 5.教学准备:积木(教师用)、计数器(每个学生一个) 二、说学情 学生基已经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十加几的加法,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还认识了数位中的个位和十位,对数位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但入学只有三个月的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借助课件辅助教学,借助教具积木创设情境,借助学具小棒和计数器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学着解决数学问题。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自主探究与范例教学相结合。 学法:发现法

四、说教学过 (一)复习 1.利用卡片进行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看图列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3.通过填空让学生复习11~20的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课本70页“说一说”。 (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探究13+2的计算方法 教师搭积木演示,学生利用计数器动手操作 (2)引导学生探究18-2的教师方法 教师搭积木演示,学生利用计数器动手操作 (3)教师小结优化算法。 2.反馈练习 课本第70页“试一试”和“说一说”。(学生在书上和草稿本上完成) (三)课堂总结 (四)课堂作业(学生在书上完成)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通过搭积木的情景让学生仔细观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玩中也能学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学生没有准备积木,我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拨一拨、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的角度理解计算的方法,通过计算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

大班搭积木游戏教案

大班搭积木游戏教案 大班搭积木游戏教案 【篇一:大班搭积木游戏教案】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幼儿园搭积木游戏教案二、定义1、建构活动:建构活动是指儿 童操作各种建构材料,进行构造物体的一种活动。 建构游戏材料:积木、积塑、胶粒、花片等是专门的建构材料;沙、 石、水、土、雪等是自然的建构材料;瓶子、挂历、纸盒等为废旧物品和半成品的建构材料。、积木建构活动:积木建构是以木制材料为主的积木来建造各种建筑物或物体,创造性地反映对周围事物的印象。主要的建构材料是木制材料为主的积木。、幼儿园常见积 木的种类:小型积木、中型积木、大型积木搭积木要避开临近大门 或是厕所进出口这些人来人往的地方。 搭积木适宜在平滑、没有裂缝,质量较好的地板上进行。、材料的提供材料:主要建构材料和辅助材料主要材料数量每班能有两箱最好。如何提供?小班:形状少而简单,数量多。例:小班初期提供的材料各种长方形板逐步认识各种形状并起名字。辅助材料: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虫家原创中大班:熟悉各种材料的用法。辅助材料:中班除小班的内容外加入废旧材料、交通工具模型、橡皮泥等;大班与小中班相似,只是在材料 的种类上可以增加。、建构的主要技能堆高——平铺——围合一- 架高一一间隔一一对称一一辐射5、教师的指导方法1、模拟建构的指导方法让幼儿看平面图建构物体或看实际物体结构,从中学习结构的技能,获得结构的基本方法。模拟构造活动的具体指导:要选 择模拟对象,即让幼儿知道拿什么来模仿。 对建构物的模拟:结构物是一种立体结构造型的范例,幼儿模仿范例,再现范例,并在操作中掌握技能。 对实物、玩具等形象的模拟:实物、玩具这种范例只有主题形象的造型,而无结构造型,所以,幼儿在模拟时要进行结构造型的创造。 对物体形象图的模仿:这种模拟不仅要求幼儿将图中的形象变为结构造型,还要将平面造型变为立体造型。、主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 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结构主题的产生,取源于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观察和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主要通过参观――讨论一一结构等形式,指导幼儿的目的性。、自由建构的指导方法根据儿童的兴趣,自由构造后再去玩其他的游戏,老师在旁边给予适当的随机指导,引导儿童分享成果及构造经四、积木建构活动 组织积木区活动的组织搭建寻找空地方,不妨碍别人取拿积木。取拿积木不乱跑。 不用积木打闹、不乱扔。 不在积木上行走。 不碰到别人积木,不小心碰倒要道歉。玩后能收拾整理积木。 拿别人积木要得到别人允许。、引导幼儿结束活对于结束游戏要提 前告知,让幼儿从心理上逐渐退出。、审慎对待幼儿的作品。 有条件保留作品,无条件可以用拍照的方式。、积木的收拾整理。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05《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说课的题目是《搭积木比赛》。这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介绍。 第一个方面是对教材的分析,第二个方面是对本节课教法学法的分析,第三个方面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最后一个方面是本节课教学过程的分析。 一、说教材 我们先来看一看对教材的分析,我将分别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搭积木比赛》这节课是第三章《观察物体》中的起始课,它主要考察学生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并能由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它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本节内容为今后高中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学习打下基础。 从学生的情况来看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以后学习高中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学习打下基础。可以说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三个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3.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立方块的数量范围。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等活动,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或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最新整理中班语言搭积木教案

中班语言搭积木教案 中班语言搭积木教案一 活动要求 1.通过玩大积木,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发展幼儿平衡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遵守集体规则的良好品质。 3.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每人两块大积木(形状各一)、音乐磁带、录音机、花若干盆放于场地一边 小红旗2面、水桶8个、盛满水的大盆4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边听音乐边分散玩积木。 师:我们每人都有两块大积木,大积木有许多种玩法,看哪个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最安全。(幼儿尝试练习) 二、基本部分 1.集中演示。 师: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有几种玩法?你是怎么玩的?(单脚站立在积木上,间隔跳,几个小朋友合作将积木拼起来

走、跳等) 2.再次分散练习。 师:请小朋友试一试你没有玩过的方法。 3.传送大积木。 幼儿把大积木放在场地中间,并排成“十”字形四路纵队。 听老师口令“开始”,排头幼儿将大积木传给身后的幼儿,一个传一个,看哪个小组传得快。 4.游戏“给花浇水”。 场地布置: OOOOO|……小……|小 OOOOO|| OOOOO|……河……|花 OOOOO|| 师:(1)前面有一条河,小朋友想想我们怎样才能过河? (幼:用大积木搭座桥) (2)请四组幼儿搭四座小桥,比一比哪一组的桥搭得好。 (幼:积木间隔着摆放) (3)请小朋友试着过小桥。 (幼儿尝试练习) (4)小朋友过桥的时候身体向前不要摇晃,脚踩稳在积木上走,也可以手臂伸向两侧保持身体平衡。 (5)交待玩法:今天我们要给河对岸的小花浇水,第一个幼儿

用空桶在盆里舀水,然后一手拎一个桶过小桥,跑到花面前给花浇水,再拎空桶回来,把桶传给第二个幼儿,再以此类推。 (游戏玩2次,给获胜方一面小红旗) 三、结束部分 1.小结游戏情况,表扬动作正确、拎着水桶顺利过河的幼儿。 2.放松活动:放“划船歌”的录音,幼儿把大积木当成小船,坐在“船”上边唱边表演划船动作,活动结束。 中班语言搭积木教案二 活动目标: 1.理解物体厚薄的概念,感知厚薄的相对性。 2.在玩积木中感受物体的厚薄。 活动准备: 1.长宽相同、厚薄明显不同的3种积木图片,每种若干并按从薄到厚的顺序做上标记。 2.厚薄不同的各种物品图片。 3.厚薄不同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认识厚薄不同的物体 1.教师在电脑上出示积木1和2的图片,让幼儿观察积木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教师:这两块积木哪里不一样呢?幼儿回答积木1和2的高

搭积木比赛教学反思

《搭积木比赛》教学反思《搭积木比赛》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2页-33页的内容,它属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安排了:“画一画”、“搭一搭”、“看谁搭的多”三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让学生用5个正方体积木搭一个立体图形,仔细观察,然后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这个活动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观察的经验。学生兴趣高涨,很快完成了搭一搭,画一画的任务,通过这个活动激活学生的旧知,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第二个活动:按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搭一个用5个小正方形块组成的立体图形。我先让学生完成一组判断题,多媒体出示从不同方向看到图形,然后让学生选择正确的立体图形,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为学生独立操作积累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再出示一组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放手让学生按要求搭出立体图形,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三个活动: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看谁搭的多。在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学生动手独立搭立体图形,再进行小组交流。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创设出了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欲,学得积极主动。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备课之时,我还认为这节课学生理解

掌握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按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搭一个立体图形,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但是通过实践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很顺利地完成搭立体图形的任务。不过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能够搭出图形只是初步的要求,要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需要在日常生活和以后的教学中慢慢培养。 总之,无论是观察,画图比赛还是动手操作,还是后面的试一试练习,无不是着重学生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角度思考,多层面推断,多策略探索,提供足够的交流空间,探索时空,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探索,创造,充分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为主导这一新课改理念。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搭积木比赛》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观察物体是有关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基础。在五年级下册《露在外面的面》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5个小正方体的组合,能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并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物体和立体图形。在观察的基础上,这节课仍注重引导学生先想一想、画一画,再摆一摆、想一想,着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其次是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让学生认识到根据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唯一一个物体,只有三个方向才能确定一个物体。同时,突出关注基于图形的想象和图形之间的转换,即为学生提供进行二维图与三维图形之间转换的素材,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激发学生的学习空间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数学思考水平。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平面图。 2、能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8个立方体、相关课件、实物展台。每个学生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搭积木》教案1(完美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能力目标:通过情境,使学生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的顺序用数位意识。初步学会在合作环境中自主学习计算,体会计算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由搭积木来体会加减含义,进一步巩固数位关系。 教具准备 每两个学生准备20块正规的小积木、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你们玩过搭积木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搭积木》。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积木增减游戏。” 1、老师说说游戏规则:两人20块积木(同桌互相合作),每次谁来先玩,有石头剪刀布来定输赢。赢的同学先来玩,输的同学做小老师,看看对方说对了吗。每个同学一边玩,一边说:“先摆几块,再放几块(或拿走几块),现在有几块?”摆放积木一定要平放在桌子上。 2、学生动手搭一搭。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玩中乐学,学生脑海里呈现对20以内不进位的加减法的计算,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摆一摆(5分钟) 用20块积木动手摆一摆。 (1)提出:你在玩积木时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汇报。 (3)师边演示边小结:在原来的积木上再放2块,看比原来的怎样?(生:多)如果老师拿

(2)学生汇报,你能不能说说你计算的过程? 18-2=16(引导学生说出18、2的个、十位) (3)教师说明:我们在计数器摆一摆,原来有18块,18表示1个十和8个一,2表示什么?(生:2个一)。当老师拿走了两块之后,计算器变成多少?(生:16)。 看看同学们算的,跟老师从计算器摆的结果相比怎样?(生:一样)。 那么我们怎样在算式里计算16呢?先18上的个位上的8减去个位上的2,所以个位剩下6颗,(黑板写6),在来看,十位上的1没有拿走,所以十位上的1不变,直接写1,现在这个数是16。 3、总结算法。 (1)学生试着总结。 (2)教师订正并板书。 三、巩固新知 下面的做法你能看懂吗? 1、动手写一写,在书本写一写。(个位加、减个位,十位加、减十位) 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玩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找同学回答)

搭积木教案示例

教案示例 搭积木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 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 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三: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平平搭积木》教学反思

《平平搭积木》教学反思 形式民主自主创新活跃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开始,我们的课堂形式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同学在课堂上的反应也与以往不同了。以下举几个例子。 很久没在课堂上问这个问题了,在同学初读完《平平搭积木》后,我问他们:“你们读懂了什么?”其实我也不希望他们说出什么正确的答案,只要他们能说就行。可结果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举手的人寥寥无几。 “我读懂了平平会搭积木。” “我读懂了平平搭了四间房。” …… 不敢再请了,我是犯了一个大错了,书还没读通,同学如何能悟呢!记得上次听课,就有提到对于初读的要求不要过高。认识到错误,忙引导同学反复读。读了多遍,最后请大家考虑“平平是一个怎样的小孩?请你再读读书,要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 在一遍遍读的基础上,这一次可以说的小手如林了。 “我觉得平平是一个乖小朋友,因为……” “我认为平平是一个能干的小朋友,因为……” “我认为平平是一个想象力很丰富的小朋友,因为……” “平平是一个很会关心他人的小朋友,因为……” “平平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小朋友,因为……” 接着还有懂事、天真、可爱、活泼、爱学习等,每一条他们都在书中找出依据了。连我认为最不沾边的“爱学习”他们也解释为:不爱学习就搭不好积木!读确实能读出东西来啊!“那你们认为哪一个特点最主要?”这下好,都说自身说的特点最重要,真是一个乱字了得!“下面老师读,你们接着读好吗?”我引导他们读书上主要的几句话,读了两遍后,大家都纷纷举起手来:“是平平很关心他人!”“平平心里为他人着想!” 读,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得到升华。 尊重同学是课堂民主的前提。同学对课文,对事物有自身的感受,有自身的体验,有自身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满足他们。 民主、自由、宽松、愉悦的环境也应该造就一群聪明可人的、欢快活泼的小朋友的,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只有让小朋友民主、自由地生长,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上课注意力集中,课堂教学环境才干活而不乱,张扬个性,有自身的思维方式,自身的奇思妙想。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同学学习方式的革新。同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

大班科学搭积木教案

大班科学搭积木教案 【篇一:大班五月份科学教案】 分四份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2、实物:饼干 3、数学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魔术师,现在请魔术师为我们表演变魔术,好吗? 2、教师出示一根绳子。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绳子)多少根绳子?(一根)小朋友 想学魔术师变魔术吗? 师:魔术师可以将一根绳子变成四根,你们信吗? (1)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先将一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 长的绳子。 (2)再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由两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并说说你是怎样变来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 3、教师示范圆形的四等分。 教师继续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材料纸,请 幼儿示范。 师:请小朋友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 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4、幼儿操作,请幼儿探索各种图形的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5、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用笔将图形四等分。 二、个别活动 师:请小朋友把练习册打开到43、44页。 师讲述操作要求:

1、下列每组图中的物品是四等分吗?把正确的圈起来。 2、将下列图形四等分,有几种方法?用笔画线。 三、活动评价 师:请做好的小朋友和好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幼儿交流)师:真会动脑筋,讲得真不错。四、延伸活动 师:请小朋友课后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玩一玩《卖饼干》的游戏。认识正方体、长方体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感知它们的特征。 2、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形体。 3、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正方体、长方体积木及玩具。(积木四散放在幼儿座位后面。请配班老师在幼儿搭好房子回座位后将玩具放在幼儿的椅子下面) 活动过程: 一、通过小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接到一个电话,前几天森林里刮大风,把小兔子家的房子吹倒了,小兔子非常着急,怎么办呢?(小朋友帮助小兔搭房子) 二、引导幼儿观察搭房子的材料——积木,认识正方 体、长方体。 (一)认识搭房子的材料 1、师:我们一起看看搭房子的材料是什么呀?这些积木都一样吗? 2、请每个幼儿拿一块积木,看一看、摸一摸自己拿的积木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先让幼儿自由讲讲,再请个别幼儿回答) (二)引导幼儿数一数手里的积木一共有几个图形组成。 1、师: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组成的,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正方形组成的,也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你能告诉我,你的积木上一共有几个图形吗?(幼儿数,老师观察) 2、请用不同方法数的幼儿倒前面来示范数。 3、全体幼儿用与刚才不同的方法再次数数。 (三)引导幼儿观察每个面的形状。 1、师:小朋友都很能干,都数出了积木上由六个图形,谁来告诉我,你的积木上是六个什么图形? 2、小结:由六个长方形或四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长方体,由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正方体。

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教学反思提要:第二场比赛:此场比赛我安排了三项活动,并由同桌合作完成。活动一: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形状搭一搭;活动二 精品请示 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教学反思 《搭积木比赛》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观察由三个或四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延续。 在我来学环节,我安排了:“画一画”、“搭一搭”、“看谁搭的多”三项活动,并以竞赛形式展开。 第一场比赛:出示由5个正方体搭成的一个立体图形,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这个活动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观察的经验,可以独立完成。学生兴趣高涨,很快完成了任务,汇报交流时,我让学生重点汇报了怎样画出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的形状。并且用动画演示了各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形状。 第二场比赛:此场比赛我安排了三项活动,并由同桌合作完成。活动一: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形状搭一搭;活动二:猜想并验证搭成这个立体图形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活动三:给定三个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形形状让学生搭出唯一的立体图形,使学生懂得要确定一个立体图形的形状,至少需要观察到三个面。 第三场比赛: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看谁搭的多。在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独立搭立体图形,很快完成了所有的搭法。 在我来用环节,我们打破了以往播放完成习题的方式,改成了由学生先完成答题卡再汇报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检测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中我充分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创设出了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欲,学得积极主动。 总之,无论是第一场的观察画图比赛,还是第二场、第三场的动手操作比赛,以及后面的答题卡,无不是着重学生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整堂课我努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和足够的交流时间,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探索,创造,充分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为主导这一新课改理念。 精品请示

幼儿园教案搭积木反思

幼儿园教案搭积木反思 一上《搭积木》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能力目标:通过情境,使学生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的顺序用数位意识。初步学会在合作环境中自主学习计算,体会计算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由搭积木来体会加减含义,进一步巩固数位关系。 通过实际教学,反思如下: 1.由于我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在教学时仅仅是以书本上呈现的各种例子进行讲解。在帮助学生建立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运算模型时没有用到直观模型,因此学生在理解这一部分时就缺少了桥梁,课堂也因为这个原因一度很沉闷。课后和其他老师交流时发现用小棒或者是计数器等等都可以很形象的向学生解释清楚。这也让我更清楚的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从生活中寻找模型对学生的理解是最有用的。 2.在讲课过程中学生自主交流的机会几乎没有,学生由于没有亲身的体会,所以对所讲的内容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以后要多给学生一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学会从自我发现观察中学到属于知识。 4.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上课时处于精神振奋的状态呢?这是我一直都在思索的问题。讲课时的声音要有磁性、要抑扬顿挫、要对学生有吸引力,我要学会用自己的声音为学生营造一个有亲切感和兴奋感的认知环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我还要认真学习教材,多像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搭积木》教学反思

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搭积木比赛》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说课的题目是《搭积木比赛》。这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我是惠州市三新小学的王栋,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介绍。 第一个方面是对教材的分析,第二个方面是对本节课教法学法的分析,第三个方面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最后一个方面是本节课教学过程的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看对教材的分析,我将分别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搭积木比赛》这节课是第三章《观察物体》中的起始课,它主要考察学生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并能由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它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本节内容为今后高中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学习打下基础。 从学生的情况来看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以后学习高中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学习打下基础。可以说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三个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3.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立方块的数量范围。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等活动,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或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按要求搭立体图形,并画出从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