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第一章第四区域经济联系

第一章第四区域经济联系

第一章第四区域经济联系
第一章第四区域经济联系

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

2.了解区域经济合作的含义。

3.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所取得的成效与意义。

4.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5.掌握我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方案及图示。

6.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作用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了解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

8.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资源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方案、图示及意义;我国产业转移的形式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我国产业转移的形式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APEC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为什么要成立这样的组织?我国为什么要加入这样的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于1981年10月,是亚太区域国家与地区加强多边经济联系、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织。其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家知道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吗?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

【知识新授】

【板书】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

【学生活动】

阅读第一、二自然段,学生回答问题:

1.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是什么?

2.区域经济合作的含义是什么?

【板书】区域经济一体化

【板书】经济全球化

【学生阅读】

阅读材料: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世界主要的区域经济组织,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意义。

【承转】

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明显,加强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势在必行。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明显加快,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学生活动】

阅读: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找出这四方面。

【板书】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过渡】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但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资源短缺的制约;西部内陆地区资源丰富,但因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又限制了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的各种资源,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制订了不少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

【板书】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讲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造成的。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第一、二段,回答:

1.我国的能源资源、水资源的现状是怎样的?

2.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是什么?

3.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主要有三种,哪三种?

【板书】 (一)南水北调工程

【学生活动】

阅读南水北调,读图1-21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线规划示意图,回答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了哪几条大河?形成了怎样的总体布局格局?

【讲解】

老师解释“四纵三横”的意思。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完成】

说出东线、中线、西线工程的具体线路,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在工程量、调水量、水质、现有条件等方面有什么差异?完成下表。(展示投影片)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30页,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回答:

南水北调工程的有利影响有哪些?不利影响有哪些?应采取哪些对策?(小组协作学习,总结答案)

【板书】(二)西气东输

【学生活动】

阅读西气东输,读图1-22我国西气东输线路布局示意,回答问题:

1.西气东输工程的起止点分别在哪里?途中经过哪些省区?经过的主要城市有哪些?

2.除主体工程外,还包括哪些工程?

3.西气东输工程经过哪些地形区?

4.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老师引导,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完成)

5.看28页活动题:

讨论: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将给甘肃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老师引导,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完成)(展示投影片)

有利影响:可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

不利影响:由于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尤其要穿越降水少、风沙大、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会对那里的生态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另外,管道也要穿越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雅丹地貌造成影响,其损失难以估量。)

【讲解】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调入区及资源调配所涉及相关区域的地理环境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建设时,要密切关注工程对涉及地区的地理坏境影响的检测,对不利影响要采取工程或技术措施加以克服。

【板书】(三)西电东送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西电东送,读图1-24西电东送示意,回答问题。

我国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

【讲解整理】

说出西电东输的北线、中线、南线的线路。(展示投影片)

北线:将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

中线: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南线: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自治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

【学生活动】

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回答)

【板书】(四)煤炭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整理) (展

【板书】三、产业转移

【板书】1.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

【活动】

阅读教材P.31-33页,读图1-28广东部分地区工业转移示意,回答:

1.我国产业转移有哪几种主要形式?原因分别是什么?完成表格。(学生回答,整理)

2.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出现了向哪些地带转移的趋势?(学生看图回答)

3.学生阅读材料,做活动题:

想一想:广东边远地区为什么有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这种产业集群效应对当地的发展有何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板书】 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活动】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区域产业发展一般要经过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产业类型及对环境的影响是怎样

【板书】 3.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活动】(展示投影片)

发达地区往往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密集型产业,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

染。如:发达国家的加工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首先向转移,然后向转移,再接着向转移。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区域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资源跨区域

调配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表现及我国产业转移的形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板书设计:

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

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一)南水北调

(二)西气东输

(三)西电东送

(四)煤炭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产业转移

1.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

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3.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的影响

五、课堂达标

单项选择题

1、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这是因为()

A、发达国家法制不健全,有空子可钻

B、发达国家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定

C、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

D、发达国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欧盟15国领导人于2002年12月13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正式向10个候选国(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塞浦路斯、马耳他)发出了2004年5月1日入盟的邀请,迈出了迄今为止欧盟扩大进程中的最大的一步。据次回答2-4题。

2、在候选的10个国家中,属于亚洲的国家是()

A、斯洛文尼亚

B、立陶宛

C、马耳他

D、塞浦路斯

3、欧盟在2004-2006年间将向新成员国提供408.3亿欧元的财政补贴,作为结束入盟谈判的重要条件,欧盟获得的回报将是()

A、组织版图的扩大

B、商品市场的拓展

C、就业机会的增多

D、关税金额的提高

4、近50年来,欧盟经济一体化迈出的实质性步伐是()

A、欧盟东扩

B、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的成立

C、欧洲自由贸易市场的建立

D、欧元流通

5、我国进行能源和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背景是()

A、我国东部地带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太大

B、我国西部地带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极少

C、我国南方和北方降水都很丰沛,但北方经济发达,故需从南方调水

D、能源西丰东缺,水资源南多北少,制约了东部和北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6、南水北调规划了“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其中的“四横”四指()

A、长江、黄河、淮河、海河

B、长江、汉江、黄河、淮河

C、长江、通天河、大渡河、黄河

D、长江、渭河、淮河、黄河

7、南水北调的东线、中线都可以到达的城市是()

A、北京

B、天津

C、烟台

D、威海

8、南水北调工程的输水线路中,需逐级提水的是()

A、东线工程

B、中线工程

C、西线工程

D、东、中、西线均需要

9、西气东输的能源使用后,将降低沿线城市的()

A、水体污染

B、土壤污染

C、大气污染

D、噪声污染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启动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依据的是()

A、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

B、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迅速增长

C、我国东部地区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

D、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有现成的输气管道可以利用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

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1.ד缩小”改为“扩大” 2.ד是”改为“不是” 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 4.√ 5.√ 四、论述题(要点) 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 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层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章末测试题

必修Ⅲ第四章单元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著名的畜牧优良品种中,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A、牦牛 B、宁夏滩羊 C、细毛羊 D、三河牛、三河马 2、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仍具有的优势是() A、技术实力 B、人才队伍 C、产业基础 D、近港澳地区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文明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该材料完成3~6题 3、北大荒是指()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辽河平原、河西走廊 C、整个东北平原 D、仅指辽河平原 4、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5、北大仓的耕作方式应为() A、精耕细作,小农机具作业 B、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 C、小农经营 D、粗放经营 6、北大仓的发展方向为()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草 C、大力发展工业 D、农业现代化 读下图,回答7~9题 7、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以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为主B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本地区的典型植被 C该地区属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D该地属红壤丘陵地区 8、该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A、油棕B 、茶叶C、甜菜D、花生 9、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A、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B、大力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 C、以林牧为主,农林牧结合,防止风沙危害 D、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努力增产粮食 10、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为雨热同期的热带季风气候 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 C河流纵横交错,但由于河流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 D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回答11~13题 11、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A、降低燃油消费 B、提高交通效率 C、扩大居民出行范围 D、节省城市用地 12、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C城市连片发展D降低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13、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D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下降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1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重点: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难点: 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 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 二、地理条件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地理条件分析 ⑴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②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思考: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点拨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点拨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3.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点拨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一、单选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其优越的条件密不可分,据此回答以下三题。 1?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广东省西南部 B ?地形崎岖,热量丰富 C .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 ?经济发达,文化落后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的城市数量变化,据 图完成以下三题。 1953 1980 1989 1994 1999(年) 2?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曲线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地不同阶段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①②③④

3?图示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体现出 ( ) A .城郊农业的特点 B .农业工厂化的特点 C .绿色农业的特点 D .区域农业专业化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据此完成以下三 题。 4?珠三角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突出优势是( ) A. 工业基础 B. 自然条件 C. 侨乡 D. 政策 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x 科麻珂觀讹 5?下列措施利于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 .大面积种植针阔混交林 B. 发展立体农业 C. 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D .大力发展经济林木 一一苹果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四项指标占全国比重的统计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门' I 6 I 2* ]】 胪

6?图中信息说明该区( ) A. 水资源短缺 B. 农业粗放经营 C. 劳动力数量少 D. 水土流失严重 F 图是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其中甲区域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区,乙区域近年来荒漠化发展 迅速,荒漠化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7?图示区域甲是我国著名农业区,其名称是 ( ) A. 河西走廊 B. 河套平原 C. 宁夏平原 D. 渭河平原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 (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 110 (%) 40 _ 30 - 20 - 10? 0 — 385 笏水资源总量 g 土地面积 邑人口数量 口耕地面积

区域经济学

一、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主要分支,也是当今经济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科技工业园区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创新机制及其模式、科技工业园区的辐射与扩展功能及其相应的理论都应纳入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内。 几种传统的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定义区域经济学的。这种观点的基本出发点是强调经济学家长期视而不见的空间维 第二种观点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罗列。 第三种观点是把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区域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第四种观点: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 二、主要任务 考察决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过程,进而描述、阐明和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动趋势,揭示资源的空间配置过程和经济主体的空间经济活动规律。 二、所谓区位,即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志为一定的空间坐标。 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在经济空间系统中,区位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在一定的经济系统中,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依存性、资源空间布局的非均匀性和分工与交易的地域性等特征,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市场约束、成本约束、技术约束,从而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在这一意义上,经济区位更多地强调由空间位置所标志的经济利益差别。 在区域经济学中,为了具体说明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问题,经济区位往往被描述为距离某一个或几个特殊地点的不同位置所反映的市场、供求、运输成本等方面的差异问题,如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离自然资源供给源的距离、各空间位置上的市场供求状况等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差异 一个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四类区位因素 (1)地区性投入:具体是指存在于某一区位、难以从他出移入的原料供应品或服务等 (2)地区性需求:该区位上对不易转移的产出的需求状况 (3)输入的投入:从外部供给源输入该区位的可转移投入的供应情况 (4)外部需求:从向外部市场销售可转移产出中得到的净收入情况 区域分为三类 (1)均质区域,即某一区域内各变量的一致性最大,而区际分异也最大 (2)极化区域,指地理空间中地方化的异质连续地域,其不同部分通过围绕区域增长极(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带动单位)的相互关联而相互依存 (3)计划区域,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他为一定的管理目的而创造,是政府计划、政策的实施地区

地理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测试试题详解

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读下图,回答1~3题。 1.一般情况下,一年中河流R() A.有两个汛期B.只有夏汛C.只有秋汛D.秋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2.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不利条件是() A.粮食总产量低B.复种指数低 C.交通不便D.机械化程度低 3.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的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已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C.粮食商品率较低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下图为“我国某地20世纪50年代至2000年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变化状况”。读图回答4~

6题。 4.甲、乙、丙图例代表的土地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湿地B.林地、耕地、湿地 C.林地、湿地、耕地D.湿地、耕地、林地 5.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最可能导致() A.干旱、洪涝频率增加B.土地石漠化加剧 C.年降水量逐年增加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6.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扩大商品粮基地建设B.推广基塘农业模式 C.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D.有计划地退耕还湿地 双塔灌区,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良。读“2010年双塔灌区农作物单方水净产值表”,完成7~8题。

7.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品质优良,其主导因素是() A.昼夜温差大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D.地形平坦 8.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双塔灌区今后种植面积最可能扩大的作物类型是() A.棉花B.蔬菜C.瓜类D.小麦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和森林环境为依托、以循环发展为目的的“立体复合种养”模式。预计2020年我国林下经济总产值将达到1.5万亿元。读“林下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9~11题。 9.图示产业链中的生态旅游属于()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号前) 图3-4-1为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 的影响图,读图完成1—4题。 1.东北大部分地区气候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东北地区农业耕作制度是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3、东北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季节是 A、4月—10月 B、10月—次年4月 C、3月---6月 D、11月—次年3月 4、适宜在东北农业基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有 A、冬小麦黄麻水稻 B、柑橘菠萝椰子 C、甘蔗水稻玉米 D、春小麦玉米甜菜 图3-4-2是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东北地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有 ①有效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②促使中部产粮区粮食就地转化③密切了中西部的协作关系 ④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了地区优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东北地区牧业发展的重点是 A.退耕还草、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和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B.继续加大粮食种植,提供大量饲料,发展饲养业 C.发展以屠宰为主的原料型生产 D.围绕本地区城市消费需要,发展乳畜业生产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图3—4—3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7—10题。 7、M平原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8、M区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9、P地具有的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是①净化空气②美化环境 ③调节气候④涵养水源⑤调节径流⑥蓄洪防旱⑦降解污染 ⑧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③④⑤⑥⑦⑧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10、图示平原区域今后的农业发展方向应该是 A.尽快开发未垦荒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B.大规模退耕还湿地,完全停止粮食生产,建立自然保护区 C.全面退耕还渔,变种植业主导产业为水产业主导产业 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 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图3—4—4为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该区域工业增加值增长 缓慢,可能原因是 ①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③劳动 力缺乏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较低⑤ 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 ④⑤ D、①②④⑤ 12、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 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是 A、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B、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C、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D、工业稳步增长 13、近年来,该区域努力转变增长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建设和谐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呈现 又好又快局面,其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①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③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 进程,减轻环境污染④构建大城市群,增加自然环境容量⑤做好规划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图 3—4—5是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该图回答14~16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检测题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 1、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2、限制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3、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设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A.①地—水库大坝、②地—果林、③地—耕地、④地—水土保持林 B.①地—水土保持林、②地—耕地、③地—果林、地—水库大坝 C.①—果林、②地—耕地、③地—水库大坝、④地一水土保持林 D.①—耕地、②地—水土保持林、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果林 图2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2,回答4—5题。 4、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5、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图2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图3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3,回答6—8题。 6、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B.20% C.30% D.40% 7、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 8、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郊区化阶段 9、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从1999年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就超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 B.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比珠江三角洲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多C.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 D.199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略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10、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读我国部分省市区1996—2004年耕地变化情况表,回答11-15题: 1996—2004年我国部分省区耕地变化情况表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第4版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Regional Economics 课程编号:131507013 学时:48学分:2.0 适用对象: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政府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完全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各国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现代区域经济学尤其强调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有机融合的全新理念。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以及区域经济案例等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区域经济学这一新兴应用经济学科,使学生掌握,学会区域经济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实际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思想和能力。通过区域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区域观,掌握简单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是掌握区位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生产布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际分工协作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等基础理论知识;二是学会运用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一、研究对象及其内涵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建立新区域经济观 一、新区域经济观的基本内涵 二、拓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建立新区域经济观 2. 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使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主要研究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要求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形成发展的过程。重点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 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新区域经济观 教学难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新区域经济观 4. 教学建议: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区位概念 一、经济区位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区域、区域经济、经济区域的基本概念,熟悉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经济区域构成要素与发展要素。 教学重点:重点是掌握区域的概念、区域分异基础和研究对象容。 教学难点:区分区域、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几个概念。 课、学时:3课时 教学容: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界定 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又是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 地理学定义区域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 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主要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 社会学把区域看做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可以超过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 目前,在经济学中关于区域的概念迄今尚未明确定义。 1922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定义: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我国学者认为:所谓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它是通过选择与特定问题相关的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区域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 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区域所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经济上有密切的相关性、协调运转的整体性、相互交叉的渗透性。 区域概念所包含的基本涵: 首先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围。 第二,区域一般来说包括于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有时可能相等),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驶控制权。

发展战略-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精品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基础练习 1.适合东北地区农业基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有() A.冬小麦、黄麻、水稻 B.柑橘、菠萝、椰子 C.甘蔗、水稻、玉米 D.春小麦、亚麻、甜菜 2.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干湿区属于() A.半干旱、干旱区 B.半干旱、半湿润区 C.湿润、半湿润区 D.干旱、半湿润区 3.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是()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中南地区 20世纪七十年代,数以万计转业军人和知识分子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了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完成4~7题。 4.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5.“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小麦种植业 6.“北大仓”的耕作方式应为() A.精耕细作,小农机具作业 B.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 C.小农经营 D.粗放经营 7.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 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D.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 8.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A.草地、林地和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B.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C.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D.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9.土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的是()

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在生产力发达程度上,东南沿海地区超过了全国其他地区,这里最先出现了近代化的商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教育事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发源地。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原有基础和优惠政策相对快速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有利于增强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来不平衡。在秦汉时代,全国经济发展轴位于长安――洛阳――开封一线,关中和山东是当时的经济重心,整体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领先于其它地区。在隋唐之交,南方经济逐渐超过了北方,而成为经济中心,但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仍在开封――洛阳轴线上,呈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相分离的格局。北宋以后,文化中心南移至江南,淮河成为南北文化的分界线,经济重心位于长江下游和南北运河交叉的十字轴线上,并逐步扩展到东南沿海地区。到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中国自然经济遭到极大的冲击,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在生产力发达程度上,东南沿海地区超过了全国其他地区,这里最先出现了近代化的商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教育事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发源地。 1949―1978年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新中国建国之初,《共同纲领》是当时中国工业布局的指导思想,它重点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当时工业布局(以重工业为例)的表现是战乱的、零散的、畸形的。 在1949――1978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是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模式。但在以具体数据和史料来论证这一结论时,已有的文献存在两个不足之处:一是这段时期的分段划分不具体,二是区域数据资料少而笼统。众多文献资料多数以“1978年以前的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平衡式的”来概之,或有的学者仅列举了“一五”、“二五”、“三五”和“四五”计划时期的局部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本文的独到之处是将1949――1978年这30年按区域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稳定国家政权和免受战争冲击的需要,本期国家开始粗略地制定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第二阶段是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第三阶段是1958――1962年“二五”计划时期,“大跃进”使区域经济受到极大的损害,平衡战略为“失衡”和“混乱”所打乱:第四阶段是1963――1965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工作也开始恢复;第五阶段是1966――1978年“三线”建设时期,承接前几期的内地经济建设的基础和加强国防工作的冷战思维,国家再一次大规模地实施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平衡发展战略思维模式得到了更加明显的凸现。 1979―1991年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1979―1991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拉大是伴随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与梯度式对外开放而出现的,具有某种各观必然性。这种变化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双重效应。 1.区域经济差距拉大的积极效应。 首先,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原有基础和优惠政策相对快速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有利于增强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1979年以前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虽然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也形成了投资上均匀分配,投资缺乏配套而效益不佳等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 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图是沿110°E经线不同纬度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曲线图。读图,图中⑤处所属地区与适宜发展的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 A. 青藏地区——青稞、豌豆 B. 北方地区——小麦、甜菜 C. 西北地区——谷子、棉花 D. 南方地区——水稻、油菜 2.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对图示地区地势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北高南低 B. 南高北低 C. 西北高东南低 D. 西高东低 (2)图中黄河段流域面积狭小,其主要原因是() A. 年降水量较小 B. 用水量大 C. 地上河 D. 河流较少 (3)郑州及其附近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①旱作农业②两年三熟③以种植春小麦为主④人均耕地面积广⑤易遭受旱涝威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3.下图为2019年至2019年中国人口增长幅度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我国各省份中,属于高速增长的省份是()

A. 川、陕、藏、青 B. 台、沪、京、渝 C. 甘、鄂、渝、川 D. 藏、宁、沪、粤(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低速增长省份均属于东部沿海地区 B. 人口负增长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 C. 人口的负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就业压力 D. 人口高速增长省份均属于经济发达地区(3)图中甲地区20世纪80年代后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A.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 良好的区位 D.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4.下图是我国两大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分布示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地所在的平原地区农作物差异性的品种是() A. 甲水稻和油菜、乙冬小麦和棉花 B. 乙水稻和油菜、甲冬小麦和棉花 C. 甲水稻和油菜、乙春小麦和大豆 D. 乙水稻和甜菜、甲春小麦和大豆 (2)甲、乙两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相同的是() ①发展适应城市需求的农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②农、牧、副、渔全面发展,满足城市需求 ③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④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发展首先得益于() A. 良好的区位条件 B. 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C. 著名的侨乡,广大侨胞的投资、引商、引资 D. 劳动力资源丰富 6.下图中右图是“某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左图是“甲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右图中阴影部分农作物最可能是() A. 水稻 B. 小麦 C. 黄麻 D. 甜菜(2)季风为甲地带来丰沛降水,与该季风的成因紧密相关的是() A. 东南信风北移 B. 东北信风南移 C. 赤道低气压带北移 D. 副热带高压带南移

(暑假一日一练)2020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程标准 以某经济发达地区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学习目标 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2.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因素。3.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理解调整措施及发展方向。 [基础知识梳理]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 1.影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相互关系: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1.工业变化 (1)20世纪80年代前: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主要分布在广州市。 (2)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且成为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 2.国际国内背景及地理条件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3)良好的区位。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时间1979年~1990年1990年以后 优势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工业实力大大增强 劣势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 逐渐丧失 背景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 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 路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 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 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四、问题与对策 1.问题出现的原因: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不足;加之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该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2.出现的问题: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受南岭的阻隔,国内腹地范围较小。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①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特别是酸雨的危害。 ②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 ③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④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⑤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