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初中地理教案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初中地理教案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初中地理教案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初中地理教案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初中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以及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持续发展战略;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2、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港澳地区地理特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对此类地区或国家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3、通过对港澳地区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了解,使学生逐步树立城市发展应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在思想上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以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说明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理解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初步掌握图文资料的获取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和澳门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讲述法。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的资料,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收集香港和澳门的图文材料。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为何英国侵占香港、葡萄牙侵占澳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祖国怎样来推动它们的高速发展?

学生发言:(略)

教师承转:英国侵占香港、葡萄牙侵占澳门,说明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优越;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祖国应加强与他们的密切联系,才能推动它们的高速发展。今天我们来探究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们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这些重点知识。

[新课教学]

板书:第六章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板书:一、人多地狭

板书:1、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师问:观察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和课本图6?13“香港和澳门”,简要说明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香港和澳门的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有何优越性(提示: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去分析)?

生分组讨论发言:(略)

师总结: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相对位置);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海陆位置)。其海陆位置对其发展对外贸易和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以中国内地为腹地的相对位置使其获得了对内对外广阔发展的空间。

师承转:港澳地区位置优越,空间广阔吗?

板书:2、人多地狭

(1)组成和面积

师问:请根据课本图6?13“香港和澳门”和有关文字,说明香港和澳门的组成和面积?

生回答:(略)

师总结: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098平方千米;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面积约25.4平方千米。

板书:(2)人口

师问:香港有多少人口?澳门有多少人口?

生回答:(略)

师总结:香港人口是666.5万人(2000年),澳门的人口为43.8万人(2000年)。

板书:(3)人多地狭

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完成课本“活动”中的第1—4题。学生分组活动,每一组选出一个代表作为小组发言人,到讲台前阐述本组的认识和看法。

师生共同总结:

城市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新加坡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60701724474823253890

第1题香港人口密度6070人/平方米,澳门人口密度17244人/平方千米,远远高于北京、上海、新加坡的人口密度,充分说明香港和澳门确实是“人多地狭”的地区。

第2题通过图6.13和图6.16的比较,可以看到香港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带。

第3题香港为了克服人多地狭、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这一限制性因素,采取“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

海”——填海造地的措施,扩展生存空间。这是一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地区优势的好办法。

第4题从课本图6.16上,估算香港的植被覆盖率约为70%,为何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还要加大绿化面积?其原因:香港山地多,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沿海地带城市建设的安全;城市绿地可以美化环境,让香港人生活在宜人的环境中。这说明香港尽管人多地狭,也没有忽视环境保护,香港走出了一条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师承转:港澳地区回归祖国时,同学们有多少岁了?

板书:3、港澳历史与“一国两制”政策

师问:从课本第28页阅读材料和正文,回答港澳何时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政策的内容和好处?

生讨论发言:(略)

师总结: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一国两制”中的“一国”指的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指的是两种制度,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好处是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利于实现祖国内地和港澳地区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互利互补、互相促进,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和竞争力以及长期高速

发展的根本保障。

师承转:港澳地区的发展与祖国内地密切相关,下面我们来探讨“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板书: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板书:1、香港和澳门的产业构成

师问: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和课本第30页第一段课文,回答港澳地区的产业构成特点及其成因?

生分组讨论发言:(略)

师总结:港澳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多地狭的特点决定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和对外贸易很发达;香港的产业构成是以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和旅游业为主;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的经济支柱。

板书: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板书:(1)香港和祖国内地的优势

师问:根据课本第31页正文和图6.20“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找出香港与祖国内地在经济发展上的不同优势?这种差异的存在为经济联系带来了什么好处?

生分组讨论发言:(略)

师总结:祖国内地土地、能源、矿产、淡水、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香港以上资源短缺,但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

验。这就为香港与祖国内地进行经济合作、做到优势互补、达到互惠互利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经济联系的基本模式、原则和意义

师问:阅读课本P31的图文内容,思考和讨论香港和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基本模式、原则和意义?

活动: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现香港商人到祖国内地与内地相关领导就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投资办厂事宜洽谈的过程。

生分组讨论发言:(略)

师总结:香港和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基本模式是香港积极在祖国内地建厂,祖国内地通过香港加强对外贸易往来。这一经济模式充分体现了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就香港而言,在内地取得了本地所不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就祖国内地而言,香港工业迁移到内地,大大促进了内地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板书:(3)香港的转口贸易

师问:阅读课本P31的“阅读材料”和观察图6.21,理解转口贸易的含义?思考香港的转口贸易给香港和祖国内地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生分组讨论发言:(略)

师总结:转口贸易是指从一国购进商品后,不在本地销售,而直

接卖到其他国家的贸易形式。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增长,有力地促进祖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师承转:港澳地区和祖国内地的联系,除经济联系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联系。

板书:3、港澳与祖国内地更广泛领域的联系

师问:阅读课本P32“活动”中的阅读材料,结合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讨论港澳和祖国内地除了经济联系外,还有哪些方面的联系?回答这些联系对双方社会经济的影响?

生分组讨论发言:(略)

师总结:除了经济联系外,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还有人口流动、科技交流、文化交流、体育竞赛和双边旅游等。这些广泛的联系对双方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课堂小结]:港澳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曾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现已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人针对人多地狭的现状,采取“上天”“下海”的方式扩展生存空间,并注重环境保护,走出了一条人地协调发展之路。港澳地区尤其是香港地区与祖国内地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全面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是港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课堂练习]:

1、港澳地区填海造陆的原因?(答案:人多地少,山地多、平

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

2、香港发展转口贸易的地理优势?(答案:香港是自由贸易港,靠近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板书设计

第六章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一、人多地狭

1、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

2、人多地狭

(1)组成和面积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098平方千米;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面积约25.4平方千米。

(2)人口

香港666.5万人,澳门43.8万人。

(3)人多地狭

香港人口密度6070人/平方千米,澳门人口密度17244人/平方千米。

3、港澳历史与“一国两制”政策

香港被英国侵占,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被葡萄牙侵占,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香港和澳门的产业构成

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的经济支柱。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1)香港和祖国内地的优势

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香港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

(2)经济联系的基本模式、原则和意义

基本模式是香港到内地建厂,内地通过香港加强对外贸易往来;原则是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意义是双方取得经济效益。

(3)香港的转口贸易

祖国内地经香港转口贸易额增长很快,成为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3、港澳与祖国内地更广泛领域的联系

人口流动、科技交流、交化交流、双边旅游等,推动双方各项事业的发展。

中图初中地理七下《4.4.0第四节 交通运输》word教案 (2)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四章第四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中图版 一、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特点;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1)、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2)、铁路运输的特点与分布特征;(3)、世界主要铁路线;(4)、我国主要铁路线与铁路枢纽;(5)、公路运输的特点与我国公路建设的前景;(6)、海洋运输的特点;(7)、世界重要远洋航线;(8)、内河航运;(9)、航空运输。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并列独立。知识点多,比较繁杂,尤其是文字材料比较多,知识内在的联系性不强。 2、教材结构特点:包括正文、选学课文两大部分,阅读材料多,提升学习能力的活动与案例提供较少,但为教师选择合适的材料来组织课堂教学提供了比较详实的资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材料与现象发现背后的道理与规律。 3、图像系统特点:图片较少,需要教师增加较多图片或者统计资料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教学设计思想与方法: 本节教学内容的主导设计思想是:探究学生最感兴趣的交通运输事物背后的地理规律与原理。由于本节教材内容繁多,并为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提供了选择性,所以将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向以及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交通运输方式作为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 运用案例探究—问题引领的教学方法,选择典型案例作为探究的对象,即,上海作为铁路公路河海航空综合交通枢纽,其形成和发展所受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以及对于区域联系和区域发展的作用是什么?通过探究上海这个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交通枢纽城市,从而发现影响交通运输网中的点与线的发展与形成的因素,以及交通运输对上海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获得有用的地理。设计阶梯性和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提高探

《俄罗斯》初中地理优秀教案设计.

《俄罗斯》初中地理优秀教案设计 2018-10-27 [教学目标] (一)借助地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领土组成特点(跨东西半球、亚欧两洲)和首都(莫斯科)。 (二)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和各地区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三)运用统计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明该国开发西伯利亚的情况。 (四)收集资料,说明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共分6个小标题。“面积最大的国家”、“平原广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丰富的资源”、“改革中的经济”、“西伯利亚的开发”,分别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地形特点、气候特点、资源特点、经济特点和区域开发方面的情况。 本节教材第一个标题为国家概况的介绍;第二、三、四个标题内容分别叙述和说明俄罗斯自然地理特征的三个重要方面:“平原广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为理解俄罗斯农产品和主要农业区分布提供了条件,“丰富的资源”为理解俄罗斯的经济特点和开发西伯利亚作了说明;第五、六个标题内容阐述俄罗斯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中了解俄罗斯的工业、农业城市、港口分布特点及亚洲西伯利亚的开发情况。本节教材的编排结构是: 本节教材图表系统提供3幅地图:①图3-22,说明俄罗斯周围海洋,亚洲与欧洲部分比较,地形区分布及特点,河流与城市。②图3-24,说明俄罗斯地势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东高西低、平原广大”是其地形主要特征。 ③图3-26,说明俄罗斯主要矿种及产地,特别是石油、黄金、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本图淡化了矿产地的识记,强调矿产种类及其与工业基地分布的关系。 2幅景观图:一为反映宗教和建筑特色的大教堂,一为贝加尔湖及湖畔的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2张统计表:①上扬斯克和莫斯科气候资料分别表明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受北极地区寒冷气流影响,是北半球的寒极之一,降水较少;而西部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气候较温凉,降水较均匀,是温和的大陆性气候。②俄罗斯亚洲与欧洲部分地区差异对比则要求学生通过对比掌握其差异性,也暗示了开发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总结——交通运输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交通运输 【时事热点】2009年11月22日,铁道部公布《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最新调整方案:计划铁路建设投资总规模12年内将突破5万亿元,新增4万多公里营业里程。规划新增部分线路:向塘—莆田(福州)、合肥—福州、乐山—贵阳—广州、昆明—南宁—广州、西安—汉中—绵阳、乌鲁木齐—哈密—兰州、喀什—和田、嘉峪关—策克、安康—张家界、上海—南通、广州—茂名—湛江、青岛—连云港—盐城以及中俄、中蒙等对外铁路通道。 【考点分析】 1.中国的铁路网(主要铁路线、铁路枢纽) 2.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对比及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3.新增铁路线的起止地区以及对沿线地区的影响。 【精选试题】 1.右图中,按①②③④顺序,铁路枢纽依次是:() A.包头.重庆.长春.株洲 B.济南.攀枝花.沈阳.昆明 C.兰州.武汉.哈尔滨.贵阳 D.郑州.南京.满洲里.怀化 2.分别从右图中的铁路枢纽出发,乘火车沿最近线路去北京,所经铁路线正确的是:() A.①~北京:京沪线 B.②~北京:京九线 C.③~北京:京哈线 D.④~北京:宝成线 比较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的关系,回答3~4题。 3.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运输方式为() A.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 B.①公路、②铁路、③空运、④水运 C.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 D.①公路、②水运、③空运、④铁路 4.我国南北方向的运输一直非常紧张,能改善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是() A.多开辟南北向航线 B.铺设南北向的铁 路客运专线 C.开挖运河或拓宽京杭大运河 D.铺设南北向管道运输线 5.请你为广州的青青同学外出旅游出谋划策。 (1)如果想去香港旅游,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乘。 (2)如果想去上海旅游,最节省的交通工具是乘, 但是必须有充足的时间。 (3)在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情况下,想节省时间,如果去乌鲁木齐,应选择的交通方式是。(4)如果选择乘火车去乌鲁木齐走便捷的路线,则沿途经过的铁路线是线、线、线。【考点一】 材料:2006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2.6亿人,同比增加1亿人;旅客周转量完成6622亿人公里,同比增加560亿人公里;铁路货物发送量28.7亿吨,同比增加1.9亿吨;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1707亿吨公里,同比增加1171亿吨公里。(铁路旅客周转量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铁路局或全国铁路在客运方面完成的旅客人公里数) 1.关于2006年全国铁路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06年货物发送量大于旅客发送量B.在四类同比增长中,增长率最高的是旅客周转量C.在四类同比增加中增长率最高的是货物周转量D.旅客周转量小于货物周转量 2.影响旅客发送量增加的外部因素主要有:() A.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良好 B.铁路电气化改造,列车提速C.新建了一些铁路,增加了里程D.列车服务质量提高3.影响一个国家铁路旅客周转量的因素主要有()①铁路的长度②经济发达的程度 ③人口数量④票价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我国①京沪线②京哈线③青藏线④南昆线⑤大秦线铁路线中,旅客运输压力大的是() A.①② B.①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

交通运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引言: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接触、看见、或听见过哪些种类的交通运输工具?他们分别属于什么交通运输方式? 生:道路建设影响经济的发展。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交通建设影响到经济发展,现在在我国有一句话非常流行,那就是“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真的有这么重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的交通运输情况。 板书:交通运输 二、教学过程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出示五岭县案例,A、B两幅图有什么变化?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五岭县的居民点增多了,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哪里? 生:道路两旁。 师:由此可见交通运输不但影响到经济发展,还影响城镇的分布。在历史上交通便利的地方容易形成贸易中心或大城市,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出示“四大米市”:无锡、长沙、芜湖、九江,它们当时为什么能够成为著名的米市? 生:思考,回答 师:点拨引导,这里地形平坦,降水丰富,适宜稻米生产;人口集中,市场广阔;它们都位于长江干支流,并且与京杭运河交汇,水运便利。 师: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交通运输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板书: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师:从上面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交通发展了,经济就会发展,反过来说,经济的发展也会带动交通发展,千百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下面我们根据这幅图来看一下交通运输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出示图片。 生:学生说出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人力到畜力到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师: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不止图中这些,大家还知道哪些现代交通工具? 板书:工具 师:图片展示地铁、管道。大家知道什么是管道运输吗? 生:学生介绍。 师:管道运输主要运送液体、气体等。 师:管道运输要通过管道线,其实,无论是火车还是汽车,都要沿着一定的路线走,大家知道哪些交通运输线? 板书:线 生:公路线、铁路线、航空线、航线等。 师:出示公路线、铁路线、航空线、航线,这些交通运输线纵横交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出示我国交通运输网。 师:出示我国交通运输网。请据图分析我国交通运输网分布有什么特点? 生: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师: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分布很不平衡。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为什么呈现这种分布特点? 生:我国东部地形平坦,人口稠密,资源丰富;西部地形崎岖,人口稀少,资源缺乏。 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选择出示我国地形、人口分布、矿产资源分布图以及来分析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师: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最灵活,因此它把各种运输方式连接起来,起到了纽带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迅速发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高速公路的发展情况。 生:学生看课本90页阅读材料和分布图。 师:出示高速公路图片。同学们有没有走过高速公路,它与普通公路有什么不同? 生:介绍 师:总的来说建设标准高,运输效率高。 师: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区域辽阔,资源分布不均,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大,而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的特点,因此在所有的交通运输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认识了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就能认识全国交通运输网。下面我们就来认识我国铁路干线分布情况。 板书:铁路 师:在我国的铁路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我国的铁路大体上可以分为南北向和东西向两大组,南北向的主要有五条干线,东西向的主要有三条干线。一般说“五纵三横”,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几条铁路干线,老师指图一一讲述。这五纵是京沪线,京九线,京哈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线──成昆线;三横是: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兰新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先找南北向五条铁路干线,并用彩笔描出。找的时候注意铁路线的起止点。 板书:五纵三横 师:巡视指导。

水资源 初中地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水资源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使学生知道水是宝贵的、有限的资源,了解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知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分布和比重,了解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及影响;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水浪费和污染现象,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②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析图、释图的能力;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水资源利用状况,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收集有关水资源紧缺、水资源利用状况等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对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评价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事实及缺水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使学生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水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节水惜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①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及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②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路线及意义。 ③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④分析图像、表格、文字等各种信息资料。 三、教学难点 ①学会分析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②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如三峡、小浪底工程。

③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四、教学准备 ①课前,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活动小组,每小组以4~6名同学为宜。 ②教师课前收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资料,制作本节3课时相关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③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做好预习,课前收集有关水资源危机及水资源浪费、污染等利用状况的资料,收集有关三峡工程和小浪底工程的资料。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六、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交通运输教案

初中地理交通运输教案 【篇一:地理中图版2012新版七年级下册《交通运输》 教案2】 《交通》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种类,理解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 2.记住主要的铁路干线;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二、过程与方法 1.图像直观教学法、讲授法. 2.几种交通运输工具时速比较.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运输事业的发展现状、认识到运输业的建设在经济发展 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了解运输事业的发展现状、认识到运输业的建设在经济发展 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 2.现代运输方式的各自特点. 教学难点 1.根据客货运输上不同要求,对现代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2.我国 主要的铁路干. 教学方法 图像直观教学法、讲授法,几种交通运输工具时速比较. 课前准备 投影仪、录像资料、电脑、图片文字资料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以及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今天,我们学习另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交通运输业。 (提问)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什么是交通运输业吗?(学生根据感性 知识回答)(展示课件并总结)交通运输业主要是运送旅客和货物,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提问)它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呢?二、新课学习 1.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

(展示课件并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山西运煤;成都到拉萨的 交通。(提问)思考一下,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哪些地 方需要交通运输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发 展旅游事业,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都要 首先创造便利的运输业等交通条件。而且,交通运输业越发达,经 济发展越快。) (展示课件并总结)人们形象地称交通运输业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 2.运输方式 (讲述)交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发展,反过来,经济发展会不 会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呢? (展示课件)从古至今各种运输方式 (活动)请同学们看“运输方式”图,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古代运 输方式怎样?2.现代运输方式有哪些? 3.现代运输方式与古代运输相比有哪些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学 生思考、回答) (展示课件并总结)这说明了便利的交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交 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反过来经济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交 通运输业的发展及运输方式的改变,使交通运输工具越来越先进。(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了解说一说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学生思考、回答。 (展示课件)各种现代的交通工具 (讲述)同学们说了很多现代的交通运输工具,都很先进。但是, 由于这些运输工具和 运输线路不同,使它们各自又有不同的特点。 (展示课件并提问)几种运输方式的图。比较一下,几种运输方式中:(1)哪一种运速最快,哪一种最慢?(2)哪一种运量最大,哪一种 最小?(3)哪一种运价最低,哪一种最高? (展示课件)空白表格,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填表。 (活动)学生分析、比较、填表,每组点一名同学说出自己的比较 结果。三、结论总结 交通设施遭到破坏,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甚至会出现某 个区域经济的瘫痪。所以,在合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同时,还要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爱护交通设施,保障交通安全。四、课堂练习

初中地理复习课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总复习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4)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2)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 (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3)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4)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5)经、纬线的特点: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国际上规定20°W 和160°E 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 位于东半球;165°E 位于西半球。 赤道0o 低纬度 中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60oN 30oN 30oS 60oS 90oN 90oS 北寒带 北极圈(66.5°N ) 南极圈(66.5°S ) 北回归线(23.5°N ) 南回归线(23.5°S ) 赤道(0°) 北温带 热 带 南温带 南寒带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案 (新版)湘教版

交通运输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3、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4、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5、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重要的交通运输线,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新课教学】 一、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1.简单介绍什么是交通运输业。课文中的概念比较专业和抽象,教师要联系实际作通俗易懂的说明。需指出交通运输包括客运和货运两部分。 2.分析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时,应从实例人手。 3.学生讨论:"要致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4.教师小结:便利的交通运输能使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让学生从本身所经历的事情人手。如学生在不同时期上学路线的改变。(如原来上学走远路,费时多,现在走新修的近路,大大节省时间。)进而分析当地交通条件的改变及给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师补充:(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线在不同时期长度的对比;不同时期各种运输工具数量的对比,说明它们增长相当迅速。(2)从地区分布上看,交通于线不断向内地和边疆延伸。(3)目前还存在的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运输业,尽管50多年来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瓶颈"。为此,国家仍把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 三、公路运输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1)公路运输有哪些特点?(2)在什么情形下,公路运输具有明显的优势? 2.讲述公路的发展和分布时,可指导学生读'中国公路通车里程的增长" 图,让学生自己得出我国2000年的公路通车里程是1952年的11倍;指导学生读"中国主要公路干线分布"图时,教师应说明图上的公路线只是干线,现在除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上的墨脱县,因地形起伏极大,尚未修通公路以外,全国各县、

初中地理复习课优秀教案

第四节气候特征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能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丰富的气候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对有关自然环境的分析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认识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我国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等特征及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祖国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物产丰饶等,在感受祖国美好的同时,产生轻松愉快的心境。 二、学法指导 通过分析我国气候特征,使学生明白特征是在比较和综合中显现出来的。初步学会分析地理特征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二)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三)疑点 为什么齐齐哈尔一月份的气温要比同纬度的法国的巴黎低22.7℃? (四)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复习、回忆前三节的内容,并阅读“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归纳、总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六、师生互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对气温,降水时空分布特点成因进行回忆,引导学生对气候资料阅读分析对比,一步一步地分析概括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启发学生思考其利弊。大部分科学结论都应由学生分析得出。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并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二)教学过程

八年级地理香港和澳门地区

香港和澳门地区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1、知道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领土,中国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同时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面积大小与人口构成情况;香港是世界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和交通中心,出口加工工业、对外贸易和旅游业是经济支柱;澳门的重要经济来源。 2、理解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意义;香港在国际交通、贸易、信息方面的重要地位;香港工业、对外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澳门产业的变化;祖国大陆是香港和澳门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学会比较香港和澳门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异同。 2、会举例说明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发展与祖国大陆的密切关系。 3、能在填充图上准确填出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珠江口的位置。 三思想教育目标 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领土,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香港、澳门的思想感情;树立为国家强盛发奋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信念;进一步明确各地区发展经济必须遵循“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原则的意义。 【教学重点】 1.祖国是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靠山。 2.香港的海上交通地位和对外贸易,澳门经济部门的变化

【教学方法】 以读图、讲述方法进行。 教学过程中建议掌握 1.我国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 2.香港港口的重要地位。港澳旅游业、加工工业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的领土 1.从居民讲起香港人口中,中国血统居民占98%,澳门中国血统居民占95%以上。 2.从历史上讲由于不平等条约,香港和澳门分别被英、葡侵占。 3.从中英、中葡联合声明讲两地回归祖国,分别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我国有能力使香港和澳门的经济进一步得到繁荣发展。 二香港 1.读香港略图明确位置、组成。 2.挂“亚洲图”说明香港优越的地位位置:北靠祖国大陆,腹地宽广;南近东南亚,对外联系方便;而且正当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线的要冲地带,可直通各个大洲。另有发达的航空运输。 3.香港港口的重要作用看香港海运图,要求学生把下列四句课文用笔划出来:(1)香港是中国大陆进出口商品的重要转口港(有人把这条运输路线称为现代“海上丝绸之路”),(2)世界上进出口船舶最多的海港之一,(3)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4)世界上繁忙的航空港和国际信息中心之一。划完后,分别作简要介绍。

人教地理八上《交通运输》同课异构教案 (18)

4.1 交通运输(第1课时) 学校课题名称 教学课时第1 课时学生年级八年级 学习科目人教版地理八年级执教教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知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3、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中实例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2、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理经济的交通运输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感受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 2、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二、学情分析: 交通运输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因此学生会很容易引起共鸣. 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比较强. 因此我在设计交通运输的地位、发展历史以及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等内容时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完成简单的信息查找之后,再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共同得出正确的答案. 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这部分知识学生可能感觉会比较困难,因为他们年龄较小,体验过的交通方式还不够多样,因此这方面的知识是本节课的难点,适当的练习是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三、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 第四章介绍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交通、农业与工业三方面的内容. 由于工业和农业的分布都受到交通的制约,所以要了解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就必须掌握好交通运输的知识. 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在整章来说比较重要. 而且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是学生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够着力体现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基本理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依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四、课前准备 《交通运输》的课件、自主学习卡 五、教学方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对比法和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地理八年级上册《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精选

【 课 题 】八上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三节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2课时) 【课标要求】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材分析】 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本节教材是用一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来介绍的,本目教材设计较为合理,教材先利用文字介绍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然后通过“中国主要公路和航空港的分布”简介分布状况,通过活动1设计对比分析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差异,结合货物性质综合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通过活动2实践运用,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后通过阅读《选择“绿色”的交通出行方式》让学生认识当今交通污染对雾霾等天气的影响,建议同学们养成“绿色”出行的习惯。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课程标准是“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结合我校初二学生的基础较差,而且又是农村的孩子,对于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了解并不是很全面,很多交通工具都没有乘坐过,为较好的完成课标要求,我采用图片介绍,对比分析,综合选择,模拟出行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目标】 1.结合图片了解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类型,认识交通运输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列表说出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优势和不足。(重点) 3.能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重点、难点)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 【教学方法】对比分析、图片观察、案例分析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教师展示:五幅有关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并简介图片。 通过直观观察感受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香港和澳门习题精选

香港和澳门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 关于香港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 C.重工业发达 2. 关于香港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总数已超过 600万 C.城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 5000人 3. 香港和澳门的中国血统居民分别占当地人口总数的( ) A.98%、95% B.95%、98% C . 2%、 3% D.3%、2% 4.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珠江东侧,北与珠海接壤 B.面积约 16 平方千米, 人口 400 万 C.经济以赌博业和旅游业为主 D.1999 年 12月 20 日回归祖国 5.关于香港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珠江口西侧 B.北面与广东省的深圳市接壤 C.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 “新界”三部分 D.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 6.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 )。 A.英国 B.美国 C.中国大陆 D.澳门 、填空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领 土。中国政府分别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______ 月 ______ 日和 ____ 年 ___ 月 ___ 日,对其分别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 _________________ 与 香港北靠祖国大陆,南近 ,是 洋和 洋航线上的重要港口, 与 、 、西欧、澳大利亚有便利的 和 运输,是中国 大陆进 出口商品的重要 ,居国际贸易 位置。 2. 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水域,是世界上优良的 ___________ 之一,目前香港是 世界上进出口船舶 ________ 的商港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 ____________ 口国际 ______ 一。 )。 B.赌博业和旅游业是经济支柱 D.重要的自由贸易港 )。 B.中国血统居民占90% D .居民祖籍以广东省最多

八年级地理香港和澳门1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 3.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使学生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以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德育目标 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 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教学方法 比较法、指导自学法、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之珠》。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讲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镶嵌着两颗璀璨的明珠,这曾引起欧洲列强的觊觎,被迫流浪,现在她们回来了,在祖国宽阔的怀抱中,她们更加光彩熠熠。这两颗明珠就是—— 学生齐答:香港和澳门。(音乐停) 关于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地名大家耳熟能详,但对香港和澳门的详细了解,可能为数不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讲授新课]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面积、位置等大概情况。(板书:一、概况) 学生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及图6.13,P29活动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完成下表的填写:(可以板书,可用投影仪展示) 2.比较香港、澳门与北京、上海、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深刻理解“人多地狭”的含义。 3.说说香港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土地面积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4.“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 学生读书读图、填表、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1或请个别学生到实物投影仪前展示所填表格内容,教师展示表格内容,依次讲述或指图讲述: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选择出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课件出示小品《三鞭子》图片。老师讲述小品里台词,在讲述台词的同时让学生观察赵本山的表情。 如今,我们中国人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修起了世界最高的铁路,这说明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第一课时 【出示板书】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教师指导】课件展示使了解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了解现代运输方式包含哪些。(学生自读,教师总结) 【教师承转】学习了各种交通运输工具,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劣,然后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有利于我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出行方式和路线。 【教师引导】客运和货运根据需要在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时要考虑

哪些因素呢?【学生活动】结合课文和图讨论比较 【归纳】学生归纳因素并列表: 运输方式运量运费运速 铁路较大较低较快 公路较小较高较快 水路最大最低最慢 航空最小最高最快 【举例分析】 1.山东济南某公司的王经理,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北京签订一份合同。 2.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游方案。 3.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往济南。 4.一吨活鱼从跋山水库运往沂水县城。 【学生活动】学生在各小组内进行热烈讨论,说出选择的方式并说明理由。(从多角度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从客运和货运两方面引导。)【分析归纳】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分析,选择货运与客运方式时应分别考虑的因素如下。客运:人数、运费、速度、目的 货运:运量、货物性质、运费、距离、时间 要根据人们的要求和客观条件对运输工具做出选择。 【师生归纳】人的出行:必须考虑出行目的。人们对货运的要求可以根据四个字:多、快、好、省。 货运:贵重或急需而数量不大──航空

中国的疆域初中地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 标题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活动一:我当测量家 【任务1】对照“中国的疆域及邻国”,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 红笔将它们标注在地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任务2】估算我国南北所跨纬度。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相差110千米,据此计算出我国领土南北距离约为多少?(50度,5500千米) 【任务3】估算我国东西所跨经度。用刻度尺量算最东端和最西端的图上距离,根据比 例尺,计算最东端和最西端的实地距离。(60度,5000千米) 【体验】通过计算和测量你的体会是什么? ——我们体会到祖国疆域之大,幅员辽阔,深深为之骄傲和自豪。 【点拨】教师对四至点内容归纳成歌诀帮助学生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 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活动二:我当探险家 【任务1】探险队分为红队和蓝队,两只探险队都从朝鲜出发,红队用彩笔描画陆上国 界线,沿陆上国界线按照逆时针方向探险,找到并说出沿途经过的陆上邻国。 (红队展示探险成果:陆上邻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 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4个)【任务2】蓝队从朝鲜出发,用彩笔描画大陆海岸线,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大陆海岸线, 说出濒临的海洋,以及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两个大岛的名称。 (蓝队展示探险成果:濒临的海洋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 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共6个,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是我国 第二大岛。) 【体验】通过探险和描图你的体会是什么? ——我国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合作,海洋面积广阔,海上交通便利,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三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十二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一国两制”构想,主要介绍“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内容、意义;第二部分“香港、澳门的回归”主要说明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意义。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中国现代史的大事。顺利回归说明中国开始强大起来,有能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教材。港澳回归,为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实现台湾的回归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对特别行政区也有浓厚兴趣,但是对于“一国两制构想内涵”、“特别行政区特别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来解决港澳台问题”等理论性强的问题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教师多播放当时的历史录像。学生在了解了回归的历史极其历史渊源后,再来理解“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

知识与能力: 知道“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的背景、含义及深远影响,掌握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及港澳回归的意义。 通过学生回忆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培养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通过探讨“一国两制”的含义、港澳回归的意义及原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合作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并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结合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探究“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回归的意义和原因,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盛况,感受祖国的强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深刻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筑就的爱国情感;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推动实现台湾的回归。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为什么要采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港澳问题。

七年级地理香港和澳门湘教版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及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港澳地区地理特点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对此类国家或地区其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港澳地区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措施的了解,使学生逐步树立城市的发展更应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在思想上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借助香港和澳门政区图来分析和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 2、理解香港和澳门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祖国内地密不可分的关系及该类区域地理特点的认识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理解“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和澳门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中的体现。【课前准备】

教师:1、中国政区图投影片、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区旗图案投影片、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经济方面的录像资料 2、提供以下资料供学生阅读:①祖国内地土地资源、能源资源及矿产资源的统计数字表与相关图像;②香港有哪些生活、生产资料来自祖国内地;③祖国内地和香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④祖国内地和香港每万人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人数比较表;⑤香港有哪些工业门类转移到内地;香港在祖国内地投资建厂的分布图。 学生:1、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好课前预习,从广播、电视、网络和报刊、书籍等媒体中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的图文资料。 2、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每大组再以6人左右分成学习小组。【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投影: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图案 提问:两地区区旗图案的寓意是什么? 学生讨论:一大组学生讨论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图案寓意,另一大组学生讨论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图案寓意,并选代表发言。 师生共同总结概括:(略) 教师承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有关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地理知识。 讲授新课: 板书: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一、人多地狭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香港和澳门

2016学年第二学期地理公开课教案 时间:2017年5月24日早上第四节;班级:初二(5)班授课人:朱炳坤 内容: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一、课标与教材分析 课标内容: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港澳的地理位置。 2、根据资料,了解港澳在城市用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 具体分析: 1.根据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说出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和范围; 2.了解我国实施的“一国两制”政策; 3.根据相关资料,概括香港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土地开发状况;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的: 港澳位于南方地区,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自己解决的: 港澳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两种扩展土地的方式 需要教师指导解决的: 港澳地区如何解决土地以及空间不足的问题 多数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内容: 港澳地区在建设高楼大厦以及填海造地所带来的弊端

三、教学目标 1、在图上找出港澳的位置、范围,说出港澳的位置优势。 2、通过资料展示了解港澳实行的“一国两制”的政策。 3.能够运用地形图、景观图、数据资料了解港澳在城市用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树立城市发展更应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 四、教学方法与媒体 语言:普通话教学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图释导学法。 媒体: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构建动场】 课件展示播放歌曲视频-----《东方之珠》, 引入本课题。 [新课讲解,研讨展示] 活动1【实物展示】: 1.港币 2.港澳通行证 活动2:看位置,话环保 活动3:读图议图,话城市发展 【自主学习】 课件展示港澳地区分布图,让学生自主完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