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与设计方案

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与设计方案

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与设计方案
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通过搭建养虾池设置分隔带、文丘里射流器使养虾池内的水形成环流的模式将水翻腾起来,使得生物絮团悬浮避免沉淀造成败水,培水充分形成生物絮团避免生物絮团形成不完善,在开始投喂饲料后,23星期产生氨氮、亚硝酸盐,导致虾苗的应激甚至死亡,定时检测生物絮团量能在生物絮团量发生变化时及时做出调整措施、净化通过沉淀、硝化、反硝化,去除过余的生物絮团但不会完全去除生物絮团,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后再将水通过文丘里射流器送回养虾池内,这样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絮团养殖环境,相较于传统的养殖方法,生物絮团量更加的稳定可控,不会出现生物絮团的数量骤减破坏稳定的情况发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搭建工厂化跑道式养虾池,并在养虾池内设置分隔带,分隔带位于养虾池中间,分隔带不与养虾池的池壁接触,并且与池壁之间留有间隙,沿池壁向下设置若干均匀分布进水管,进水管在下端处向养虾池内分隔带处弯折呈一定夹角,进水管的首端连接进水总管,尾端连接文丘里射流器,所述进水总管固定在养虾池的池壁上并绕池壁一周,在养虾池内设置离心泵,离心泵将养虾池内的水引至净化系统净化后送至进水总管;

S2:向养虾池内注水,并控制水温控制在20℃时开始培水,在养虾池中加入钙、镁、钾无机化合物或海水晶,并调整钙:镁:钾比至1:3:1的比例,再加入异养菌和自养菌进行培养,每日定期向养虾池内加入发酵米糠生成生物絮团,持续30-40天;

S3:向养虾池内投入虾苗,控制养虾池内的温度在28-30℃,然后定时向养虾池内投放饲料、发酵米糠;

S4:定时检测养虾池内的生物絮团量,并做出调整,当养虾池内生物絮团量超标时加快净化速度,当养虾池内生物絮团量不足时增加投放的饲料、发酵米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系统包括沉淀、硝化、反硝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水期间保持生物絮团量在0.5ml/L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的碳氮比为8-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养虾池内水的碳氮比为12-1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虾苗在投放后的1-2月内养虾池里的生物絮团量为3-5ml/L,所述虾苗在投放后2-4月内养虾池里的生物絮团量为8-15ml/L。

技术说明书

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养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絮团技术(BFT)是借鉴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技术,通过人为向养殖水体中添加有机碳物质(如糖蜜、葡萄糖等),调节水体中的碳氮比(C/N),提高水体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利用微生物同化无机氮,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含氮化合物转化成菌体蛋白,形成可被滤食性养殖对象直接摄食的生物絮凝体,能够解决养殖水体中腐屑和饲料滞留问题,实现饵料的再利用,起到净化水质、减少换水量、节省饲料、提高养殖对象存活率及增加产量等作用的一项技术。大部分使用碳氮比控制类型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往往会受到养殖中后期高亚硝酸盐的困扰。这会促使他们不得不通过换水来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也使得这种模式更像是“半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养殖过程中大量换水不仅会显著降低生物絮团量影响生物安全性,也使成本在反复进排水及过滤的过程中大幅上升。此外,高换水量也打乱了池内水的生态平衡,降低了养虾池的生产能力。所以需要寻找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物絮团量控制不当造成虾死亡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搭建工厂化跑道式养虾池,并在养虾池内设置分隔带,分隔带位于养虾池中间,分隔带不与养虾池的池壁接触,并且与池壁之间留有间隙,沿池壁向下设置若干均匀分布进水管,进水管在下端处向养虾池内分隔带处弯折呈一定夹角,进水管的首端连接进水总管,尾端连接文丘里射流器,所述进水总管固定在养虾池的池壁上并绕池壁一周,在养虾池内设置离心泵,离心泵将养虾池内的水引至净化系统净化后送至进水总管;

S2:向养虾池内注水,并控制水温控制在20℃时开始培水,在养虾池中加入钙、镁、钾无机化合物或海水晶,并调整钙:镁:钾比至1:3:1的比例,再加入异养菌和自养菌进行培养,每日定期向养虾池内加入发酵米糠生成生物絮团,持续30-40天;

S3:向养虾池内投入虾苗,控制养虾池内的温度在28-30℃,然后定时向养虾池内投放饲料、发酵米糠;

S4:定时检测养虾池内的生物絮团量,并做出调整,当养虾池内生物絮团量超标时加快净化速度,当养虾池内生物絮团量不足时增加投放的饲料、发酵米糠。

进一步的,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所述净化系统包括沉淀、硝化、反硝化。

进一步的,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所述培水期间保持生物絮团量在0.5ml/L以下。

进一步的,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所述饲料的碳氮比为8-10:1。

进一步的,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所述养虾池内水的碳氮比为12-15:1。

进一步的,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所述虾苗在投放后的1-2月内养虾池里的生物絮团量为3-5ml/L,所述虾苗在投放后2-4月内养虾池里的生物絮团量为8-15ml/L。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通过搭建养虾池设置分隔带、文丘里射流器使养虾池内的水形成环流的模式将水翻腾起来,使得生物絮团悬浮避免沉淀造成败水,培水充分形成生物絮团避免生物絮团形成不完善,在开始投喂饲料后,2-3星期产生氨氮、亚硝酸盐,导致虾苗的应激甚至死亡、定时检测生物絮团量能在生物絮团量发生变化时及时做出调整措施、净化通过沉淀、硝化、反硝化,去除过余的生物絮团但不会完全去除生物絮团,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后再将水通过文丘里射流器送回养虾池内,这样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絮团养殖环境。本申请提供的完整的生物絮团养殖环境,相较于传统的养殖方式,生物絮团量更加的稳定可控,并且在对水净化的时候不会出现生物絮团的数量骤减破坏稳定的情况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搭建工厂化跑道式养虾池,并在养虾池内设置分隔带,分隔带位于养虾池中间,分隔带不与养虾池的池壁接触,并且与池壁之间留有间隙,沿池壁向下设置若干均匀分布进水管,进水管在下端处向养虾池内分隔带处弯折呈一定夹角,进水管的首端连接进水总管,尾端连接文丘里射流器,所述进水总管固定在养虾池的池壁上并绕池壁一周,在养虾池内设置离心泵,离心泵将养虾池内的水引至净化系统净化后送至进水总管;

S2:向养虾池内注水,并控制水温控制在20℃时开始培水,在养虾池中加入钙、镁、钾无机化合物或海水晶,并调整钙:镁:钾比至1:3:1的比例,再加入异养菌和自养菌进行培养,每日定期向养虾池内加入发酵米糠生成生物絮团,持续30-40天;

S3:向养虾池内投入虾苗,控制养虾池内的温度在28-30℃,然后定时向养虾池内投放饲料、发酵米糠;

S4:定时检测养虾池内的生物絮团量,并做出调整,当养虾池内生物絮团量超标时加快净化速度,当养虾池内生物絮团量不足时增加投放的饲料、发酵米糠。

生物絮团养虾技术必须配套合理的设备,才能满足水体翻腾、环流起来,使生物絮团基本悬浮,分散到整个水体,充分起到生物絮团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再有生物絮团和有机物颗粒不沉淀,防止池底污染。所以搭建配套的养虾池,设置分隔带、文丘里射流器,分隔带位于养虾池的中心处呈条状,并不将养虾池完全隔开,分隔带的两端与养虾池之间留有较大的间隙,间隙的尺寸优选为养虾池长度的十分之一,每个文丘里射流器之间的距离优选1.5m,放苗前陪水时间要充分,要充分形成生物絮团,陪水时必须经过氨氮和亚硝酸盐上升和跌落、稳定阶段,在培水时定期检测,了解养虾池内的情况,这样才能养殖水体稳定,只要养虾期间管理好絮团量,就水质基本不变。零换水条件下能顺利的养出一茬虾,稳定的生物絮团养殖水可以再利用到二茬以上。

优选的,所述净化系统包括沉淀、硝化、反硝化。

优选的,所述培水期间保持生物絮团量在0.5ml/L以下。

优选的,所述饲料的碳氮比为8-10:1。

优选的,所述养虾池内水的碳氮比为12-15:1。

生物絮团养殖过程中最关键是调整碳氮比。饲料中的碳氮比根据蛋白质的含量大概在8-10:1,培养生物絮团的水体碳氮比控制在12-15:1为好,不足的碳要人为添加。发酵米糠的碳源消耗持续缓慢,葡萄糖、红糖、糖稀等碳源消耗快,效果也快。采用发酵米糠和葡萄糖同时使用的方法,会见效快,还有持久性。添加碳源时,必须缓慢添加,不然溶氧极速下降导致虾子缺氧死亡。

优选的,所述虾苗在投放后的1-2月内养虾池里的生物絮团量为3-5ml/L,所述虾苗在投放后2-4月内养虾池里的生物絮团量为8-15ml/L。虾苗投放初期生物絮团的量一般控制在3-

5ml/L,成虾养殖期控制在8-15ml/L。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初中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初中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一、本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初中生物教材六年级上册第页安排了“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的气体,通过实验产生的现象,说明种子萌发时产生了二氧化碳,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利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实验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出了二氧化碳。 三、实验原型与不足之处: 教材实验原型: 不足之处: 1、原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器材较多,组装复杂。 2、实验操作繁琐。使用该装置实验时采用灌水排气法,从漏斗灌入清水,漏斗中用棉花塞住也会有少量二氧化碳逸出,操作复杂,容易漏气,也不够严谨(用注水法促使二氧化碳从导管里排出,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体积的水就能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从而降低了瓶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因此实验效果不明显。 3、该装置不能连续使用,不能在短时间内重复演示该实验,既增加了工作量又浪费了实验材料。 4、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很难说明二氧化碳是萌发的种子产生的,也不能排出原有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 四、实验改进与操作 1、实验装置的改进:两个塑料透明瓶子、注射器、澄清石灰水、小烧杯。材料易得,制作简单。 2、实验操作: ①两个塑料透明瓶子,分别贴上1号、2号标签,1号瓶中装入萌发的种子,2号瓶中装入煮熟的种子,然后盖住密封。2-4小时后就可用时行演示实验; ②两支注射器,分别贴上标签与瓶子对应,往两支注射器中抽取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③将1号注射器插入对应的塑料透明瓶子,用注射器抽取一号瓶中的气体打,观察、记录1号注射器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然后换用2号装置进行同样的操作,并观察、记录然后引导学生对照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装置如下图所示:

工程设计方案

IDC机房工程设计方案 1、机房工程设计概述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机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本方案项目包括装修工程、配电工程、空调工程、设备监控工程、闭路电视工程、安全工程、消防工程等七大部分。本方案书根据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设计和施工。 1.1 设计原则 吉通上海公司数据中心机房是吉通上海公司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可靠灵活的、开放的。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数据中心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标准化: 在数据中心机房系统结构设计,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包括各种建筑、机房设计标准,电力电气保障标准以及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 工程的可分期性: 在该IDC项目设计中,数据中心机房的工程和设备都为模块化结构,相当于将该工程分期实施,而各期工程可以无缝结合,不造成重复施工和浪费 经济性/投资保护: 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数据中心机房,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尽可能保留并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充分利用以往在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投入。 可管理性:

养殖南美白对虾用的生物絮团的培育方法与相关技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南美白对虾用的生物絮团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添加氮源;水体中投入5PPM用100目搓料袋搓洗好的虾片;步骤二、添加有益菌;投入氮源12小时后,在水体中投入5PPM的冻干EM菌;步骤三、添加碳源;投入10PPM的赤砂糖;步骤四、完成生物絮团培育;经过48小时暴气增氧的培育,形成生物絮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培育成本较低,周期短,只需20天左右即可;可用于为南美白对虾提供绿色食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养殖南美白对虾用的生物絮团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添加氮源; 水体中投入5PPM用100目搓料袋搓洗好的虾片; 步骤二、添加有益菌; 投入氮源12小时后,在水体中投入5PPM的冻干EM菌; 步骤三、添加碳源; 投入10PPM的赤砂糖; 步骤四、完成生物絮团培育; 经过48小时暴气增氧的培育,形成生物絮团。

技术说明书 一种养殖南美白对虾用的生物絮团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生物絮团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殖南美白对虾用的生物絮团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微生物的同化、硝化、反硝化等作用,生物絮团对养殖过程残饵粪便及等对养殖生物有害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高效转化吸收,实现养殖水质净化,有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现有的生物絮团培养大多采用定期添加碳源的方式,通过控制C/N大于15,使得异养微生物在生物絮团中占优势,对养殖水中有害物质的处理以同化作用为主。这种方式对碳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大大增加了养殖成本,且培训周期长。 【技术内容】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南美白对虾用的生物絮团的培育方法,其可以解决背景技术涉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养殖南美白对虾用的生物絮团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添加氮源;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方案

教案模板 教学设计表 学科生物授课年级八年级学校合道中学教师姓名孙爱虎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水中生计划 2 章节名称 活的动物 学时 教材主要关注鱼的形态、运动、呼吸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安排更 多的时间去进行探究活动,以达到重点认识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 点这一目的。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 的特点,通过两个 " 观察与思考 " 、一个 " 探究 " 实验、 学习内容分析 一个课外实践,让学生认识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进 一步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本课的教学过程设 计应侧重于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 动脑、动手,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1 鱼的各个鳍鱼在水中生活的视频通过观看鱼在水中生活的视频,了解 的作用与各个鳍的作用。 教学资源应用 鱼的标本通过观看鱼的标本,了解鱼用鳃呼 2 鱼的呼吸系 统吸。 八年级学生在第四单元中已经学习了人体结构和生理的 内容,所以本课简化了鱼的结构和生理方面的内容,着重让学 生认识鱼类在水中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由于学生的形象思维 学习者分析能力比较强,所以要让他们通过探究和观察来得出结论,从而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让他们自己动手、 动脑,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作出的假设,可以教给他们科学研究 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 课程标准: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多种多样的动物,探究分析鱼类适于水中生活 的特点,强化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 施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 施 教学设计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严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建立生物与环境统一的观点。 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列出知道的动物名称。比一比哪小组列出的动物名称最多(注意区分生活环境)。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汇总,列举数量最多的组在班上公布成果。 请同学们区分哪些是水中游的、哪些是地上跑的、哪些是天上飞的。 进一步由鱼、虾、蟹、蚌、螺、鳄、鲸等等好多种动物可以生活在水中,引入课题——水中生活的动物。 设计意图:活跃气氛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动物的多样性,明确学习内容。 2、鱼的形态特征。 提到水中生活的动物,最熟悉的是——鱼。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做板图:画一条鱼(简笔画即可),其他同学在纸上画。 结合学生的板图(鱼),引导学生分析所展示鱼的特征。学生进行分析、列述。如: 体形为梭形,减少水中运动阻力 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 具鳍,用于游泳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绘画,认识鱼的一般特征,有利于自主学习,锻炼表现能力。 3、认识不同的鱼鳍。 观察实物——活鲫鱼,结合课本图示,分组认识鱼的外部形态,进一步讨论区分鱼鳍位置和数量。 小组代表修补板图——突出尾鳍、背鳍、胸鳍、腹鳍、臀鳍的位置。另外老师进一步介绍鱼体的头、胸、腹划分。 设计意图:互动合作,对整体初步认识。 4、观察讨论不同的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播放视频资料,结合实物观察鱼游动时尾鳍、胸鳍、背鳍、腹鳍、臀鳍的动作,讨论各自所具有的作用。 设计意图:培养观察能力、锻炼推理思维能力。 5、讨论证实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探究思路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难以的出结论的。就比如直接观察,难以区分不同的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辨别某鳍的作用。事实善于雄辩。学生据自身经验,提出实验方 案。如:捆扎某个鱼鳍,看有什么异常;

方案设计报告模板

标号:GD 1.0 密级: 版本:V 1.0 编号: 《×××》 方案设计报告 GD 1.0 共1册第1册 南京天祥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20××年×月

文档修改记录

XXX 研制方案 拟制: 校核: 审查: 标准化: 审定: 批准:

目录 1适应范围 (1) 2研制依据 (1) 3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1) 3.1系统组成 (1) 3.2系统工作原理 (1) 4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及使用要求 (1) 4.1主要战术指标 (1) 4.2主要技术指标 (1) 4.3主要使用要求 (1) 5总体技术方案 (2) 5.1总体设计思路 (2) 5.2结构方案 (2) 5.3硬件方案 (2) 5.4软件方案(适应时) (2) 5.5电源方案(适应时) (2) 5.6接口方案 (2) 5.7环境适应性设计措施 (2) 5.8可靠性设计措施 (3) 5.9维修性设计措施 (3) 5.10测试性设计措施 (3) 5.11保障性设计措施 (3) 5.12安全性设计措施 (3) 5.13电磁兼容性设计措施 (3) 5.14人机工程设计措施(适应时) (3) 6试验验证初步考虑 (3) 7质量和标准化控制措施 (4) 7.1质量控制措施 (4) 7.2标准化控制措施 (4) 8研制进度安排 (4) 8.1项目周期 (4) 8.2进度安排 (4) 9研制风险分析 (4) 9.1技术风险 (4) 9.2进度风险 (5) 9.3经费风险 (5) 10任务分工 (6) 11研制经费概算(可视情省略) (6) 11.1科研经费概算 (6) 11.2生产经费概算 (6)

生物实验室通风柜系统的设计方案.

生物实验室通风柜系统的设计方案 1、通风柜的功能和应用场合 通风柜最主要的功能是将实验操作时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水蒸汽、气味、余热等,控制在通风柜内并排至室外,达到为了保护使用者的安全,防止实验中的污染物质向实验室扩散的目的。通风柜在各种生化和理化实验室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保护实验样品的纯度、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维护实验室环境的清洁、改善劳动卫生条件和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风柜可用于理化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也可以用于洁净实验室,但不适用于生物安全三级和四级实验室。 2、通风柜的性能 通常以3个参数衡量通风柜的性能:捕捉效率、抑制效率和排除有害气体的效率。良好的捕捉效率可以通过2个途径来获得,首先是保持通风柜开口合理的面风速,其次是合理布置通风柜。合理的通风柜柜体设计以及保持通风柜开口合理的面风速是获得较高抑制效 率的关键。排除有害气体的效率则是通过室外排放口的高度和适当风速来达到。 2.1设计原则 通风柜在工作场所的配置数量依实验研究类型而定,差别较大。一般在研究所和大学的配置是,化学研究实验室按每位研究者l台通风柜,生物学研究实验室6~10位研究者共用1台通风柜,物理学实

验室可能整个部门设1台通风柜。应根据实验性质和实验室工艺要求,选择通风柜类型,确定通风柜数量。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确定通风柜排风系统和补风系统形式,确定通风机房和通风竖井的位置。应以安全、实用、有效、经济为原则,使有害气体在尽快就近排走,不至污染环境和操作者,并使实验中的气态污染物全部控制在通风柜以内。应与工艺和建筑专业结合,合理确定通风柜在实验室的位置。通风柜应设置在受气流干扰少的地方,尽量远离门口、送风口和人员频繁往来的通道,避免无组织气流对通风柜排风流场形成干扰;同时,也应远离精密仪器,避免通风柜排风影响仪器操作。根据BS7258标准,通风柜平行于穿堂风时,其前端距门边应保持1m的距离;通风柜垂直于穿堂风时,其近端距门边应保持1m的距离,相向布置的通风柜之间应保持3m的净距。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其审批意见,以及污染气体成分,确定需要采取的废气处理措施,选择处理设备,并满足排放口的设置要求。例如,法国标准XPX15-203要求排放口至少高出房顶3m;或者至少是建筑高度的125%。我国《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规定:查措施。合理布置风管,尽量缩短管道长度,减少风管阻力,降低风机功率和噪声。由于实验时常常有水蒸汽或试剂蒸发到排风中,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的排风管中会出现冷凝现象,因此,水平排风管宜设坡度 29/00~3‰,并尽量避免风管上、下翻弯,以免冷凝液积聚;必要时应在排风管和排风机最低点分别设置带手动密闭阀的泄水管。合理选择和布置排风机。排风机选择和布置应考虑以下因素:

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方案

春晓东八路、洋沙山东八路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 由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施工图 二) 《室外排水规范》(GB50014-2006) 三)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四)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五)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六)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八)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九)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GB50268-2008) 十一)《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十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十三)《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十四)《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十 五)《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十六)《宁波市建筑桩基设计与施工细 则》(2001 甬DBJ02-12) 十七)其他相关标准及规范 第二节编制原则 一) 遵照招标文件中的各项条款要求进行编制。 二) 按“项目法”的施工原则进行管理和施工,严格执行有关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按图施工。 三) 制定创优目标,严格执行各项施工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 四) 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统筹安排,科学合理地安排进度计划。 五) 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案和技术管理措施,确保施工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六) 制定施工所需的劳动力、材料及施工机具的投入计划,确保工程施工最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 七)实行经济核算,推广增产节约,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八)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实施方案,突出各重点部位的施工节点,工期网络和质量控制措施,经业主、监理和有关部门批准后严格执行施工。

生物絮团技术的养殖应用简介

生物絮团技术的养殖应用简介 生物絮团是养殖水体中以好氧微生物为主体的有机体 和无机物,经生物絮凝形成的团聚物,由细菌、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和一些无机物质相互絮凝组成。生物絮团技术是指通过操控水体营养结构,向水体中添加有机碳物质,调节水体中的C/N比,促进水体中异养细菌的繁殖,利用微生物同化无机氮,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养殖代谢产物转化成细菌自身成分,并且通过细菌絮凝成颗粒物质被养殖动物所摄食,起到维持水环境稳定、减少换水量、提升动物免疫力、提高养殖成活率、增加产量和降低饲料系数等作用的一项技术,它被认为是解决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和饲料 成本的有效替代技术。生物絮团技术的养殖应用一、前期准备1、养殖品种 生物絮团最终要被养殖动物所摄食,这样才能凸显生物絮团技术的价值。杂食性养殖品种是应该优先选择的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和罗非鱼是两种得到国内外充分验证的适合生 物絮团技术的优良养殖品种,当然其也适合与其他杂食性的养殖品种。2、池塘及养殖池 生物絮团技术适用于高密度高产养殖模式,要有足够的设备

和成本投入,因此面积几方到数十亩的小型养殖池及面积不大的养殖池塘较适合生物絮团技术的应用。便于水体的搅动及絮团再悬浮,对虾养殖池塘水深应在0.6-1.5m,水泥底和铺膜底优先。3、补气增氧设备 生物絮团技术要保持充足的溶氧(DO>4mg/L)和水体搅拌性,因此要铺设足够的补气增氧设施,以底增氧设施(气石增氧、微孔增氧等)为宜。增氧设施>1000W/亩较好;底部增氧设施可节约能耗,例如微孔增氧设施可设置在 150-300w/亩;底部增氧和表面增氧设施综合使用效果更佳。此外为了解决再悬浮的高耗能及打破生物絮团技术24h不间断充氧等问题,在池塘中悬挂附着基可增大生物絮团的附生面积、减少絮团沉底败坏,这是减少能耗的一个出发点和解决办法。4、异养微生物 异养微生物的添加是为了保证有益菌的优势,可根据当地池塘异养微生物的检测数量适量添加,无底泥池塘应经常使用(1周2-3次),有底泥池塘可少添加或不适用。添加品种以芽孢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为宜。5、有机碳源 有机碳源的添加,水体C/N比的调控是生物絮团技术的核心。优先选择当地廉价、购买和运输方便的碳源:糖蜜、木薯粉、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方案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方案.教案模板计表教学设

八年学生授课年孙爱学合道中教师姓 各种环境中第一2 章节名水中动物第一活的动教材主要关注鱼的形态、运动、呼吸等方面的内容。通过以达到重点认识鱼适应水中排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探究活 动学习内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探究鱼类适活的特点这一目的实、一水中生活的特点,通过观察探一个课外实践,让学生认识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 和呼吸的分本课的教学过进一步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设计应侧重于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动脑、动手,积极参与 探究活动鱼在水中生活的视通过观看鱼在水中生活的视频,鱼解与各个鳍的作用

各个鳍的作用教学资源应用通过观看鱼的标本,了解鱼用鳃呼鱼的标本鱼的2吸。呼吸系统 八年级学生在第四单元中已经学习了人体结构和生理的内容,所以本课简化了鱼 的结构和生理方面的内容,着重让学学习者分生认识鱼类在水中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由于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所以要让他们通过探究和观察来得出结论,从而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让他们自己动 析手、动脑,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作出的假设,可以教给他们科 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 课程标准:初中生物新课程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多种多样动物,探究分析

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特点,强化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点 教学目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活动,培养学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养严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建生物与环境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及解决措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2施 教学难点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及解决措 施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列出知道

简单生物实验设计方案

简单生物实验设计方案 简单生物实验设计方案范文 1 土壤中分离产生-淀粉酶的菌种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习、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3、对提取的土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并进行简单的形态鉴定 二.实验原理 -淀粉酶是一种液化型淀粉酶,它的产生菌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类物质的土壤等样品中。 从自然界筛选菌种的具体做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个步骤:采样、增殖培养、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 1、采样:即采集含菌的样品 采集含菌样品前应调查研究一下自己打算筛选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布最多,然后才可着手做各项具体工作。在土壤中几乎各种微生物都可以找到,因而土壤可说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在土壤中,数量最多的当推细菌,其次是放线菌,第三霉菌,酵母菌最少。除土壤以外,其他各类物体上都有相应的占优势生长的微生物。例如枯枝、烂叶、腐土和朽木中纤维素分解菌较多,厨房土壤、面粉加工厂和菜园土壤中淀粉的分解菌较多,果实、蜜饯表面酵母菌较多;蔬菜牛奶

中乳酸菌较多,油田、炼油厂附近的土壤中石油分解菌较多等。 2、增殖培养(又称丰富培养) 增殖培养就是在所采集的土壤等含菌样品中加入某些物质,并创造一些有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的其他条件,使能分解利用这类物质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便于我们从其中分离到这类微生物。因此,增殖培养事实上是选择性培养基的一种实际应用。 3、纯种分离 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应用纯种微生物进行生产。通过上述的增殖培养只能说我们要分离的微生物从数量上的劣势转变为优势,从而提高了筛选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纯种微生物就必须进行纯种分离。纯种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菌丝尖端切割法等。 三.实验材料 1、器材: 小铁铲和无菌纸或袋(可省)、培养皿8个、载玻片、盖玻片、普通光学显微镜、量筒、滴管、吸水纸、无菌水试管5支(每支4.5mL水)、烧杯3个、三角瓶5个、电炉、玻璃棒、接种环、镊子、恒温培养箱、高温灭菌锅、移液枪(枪头10个)、天平、滤纸、pH试纸等。 2、试剂: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原料(牛肉膏0.9g、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方案设计部分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方案设计部分) 2016年11月

2 方案设计 2.1 一般要求 2.1.1 方案设计文件。 1 设计说明书,包括各专业设计说明以及投资估算等内容;对于涉及建筑节能、环保、绿色建筑、人防等设计的专业,其设计说明应有相应的专门内容; 2 总平面图以及相关建筑设计图纸(若为城市区域供热或区域燃气调压站,应提供热能动力专业的设计图纸,具体见2.3.3条); 3 设计委托或设计合同中规定的透视图、鸟瞰图、模型等。 2.1.2方案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 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2 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及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3 设计文件目录; 4设计说明书; 5设计图纸。 2.1.3 装配式建筑技术策划文件。 1技术策划报告,包括技术策划依据和要求、标准化设计要求、建筑结构体系、建筑围护系统、建筑内装体系、设备管线等内容; 2技术配置表,装配式结构技术选用及技术要点; 3经济性评估,包括项目规模、成本、质量、效率等内容; 4预制构件生产策划,包括构件厂选择、构件制作及运输方案,经济性评估等。 2.2 设计说明书 2.2.1 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与工程设计有关的依据性文件的名称和文号,如选址及环境评价报告、用地红线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立项报告的批文、设计任务书或协议书等; 2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3 设计基础资料,如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抗震设防烈度、区域位置等; 4 简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项目设计的要求,如对总平面布置、环境协调、建筑风格等方面的要求。当城市规划等部门对建筑高度有限制时,应说明建筑、构筑物的控制高度(包括最高和最低高度限值); 5 简述建设单位委托设计的内容和范围,包括功能项目和设备设施的配套情况; 6 工程规模(如总建筑面积、总投资、容纳人数等)、项目设计规模等级和设计标准(包括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建筑防火类别、耐火等级、装修标准等);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及各分项建筑面积(还要分别列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建筑面积)、建筑基底总面积、绿地总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分室内、室外和地上、地下),以及主要建筑或核心建筑的层数、层高和总高

最新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

最新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 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1:种子植物 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 教学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_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重点和难点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_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前准备 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常见的_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 学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种子 ①菜豆种子的结构; ③玉米种子的结构; ③菜豆、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方案一、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法,4人小组合作实验,通过观察和讨论,说出菜豆种子、王米种子的结构。 方案二:对照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看书,同学间讨论交流知道两种种子结构。 二、产生种子的主要意义 方案一:观察课前收集的种子、果实,感受种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然后在

看书自学的基础上就讨论提纲,实验小组讨论、比较得出结论。 方案二:观察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突出放大孢子)以及种子植物(突出放大果实、种子)的CAI课件,实验小组就讨论提纲讨论、比较得、出结论。 出示讨论提纲如下: 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 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三、_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二者异同 方案一:将苹果、桃等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再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在老师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方案二:观察“桃的果实、种子”、“松的球果和种子”挂图,在老师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1以_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共同点是“_”“被”为启发点,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答案。出示补充的图片。 2.识别常见的_子植物、被子植物 一:观察书上的图以及老师补充的图片,认识常见的_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方案二:观察CAI课件,识别常见的_子植物、被子植物。 3.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方案一:在看书自学基础上,与实际相联系,结合常见的被子植物,如梨、杏、蒲公英、苍耳、柳、榆等,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方案二:观察“当地几种被子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出示讨论提纲: 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和种子成熟后,果皮各起什么作用? 2.种子的传播与环境相适应,如借动物、风力、水力传播等,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2:种子的萌发 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

细胞生物学实验--设计性实验方案--二组

设计性实验方案 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 题目名称 DNA的原位显示 专业生物科学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时间 邯郸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说明 一、实验设计的目的 实验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初步训练学生获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课题的能力,为毕业论文的开展,以及今后从事生产、教学、科研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设计的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与专业、课程有关的课程设计题目。命题要求既有代表性,又有实际意义。 2、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应说明此项研究在生产实践上或对某些技术进行改革带来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有的课题过去曾进行过,但缺乏研究,现在可以在理论上做些探讨,说明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2)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在广泛查阅有关文献后,对该类课题研究已取得的成就与尚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3)课题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研究内容要重点突出;研究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技术路线有清晰。 (4)研究的预期结果和创新性。 3、格式要求 (1)表格内容,字号用小4号,中文字体用宋体,英文字体、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2)正文字数1500字以上。 4、内容要求 (1)立题依据充分(实验目的明确、意义定位准确,对拟解决的问题有合理预测,对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全面); (2)研究方案(包括实验的技术路线、实验的进程安排、具体操作过程、设立的实验指标和指标的检测手段)可操作性强; (3)实验结果的记录及分析方法可行性强; (4)对实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有正确预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5)经费预算合理; (6)附有5篇以上主要参考文献。 三、实验设计题目(自拟)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具体要求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申报要求通常包含:总平面图,设计说明,施工图纸(土建专业、水暖专业、设备专业、通风专业、电气专业、消防专业、室外管线等) 1.1一般工程在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含各专业设计说明及投资估算的内容)和总平面、建筑设计图纸。但是在北方寒冷地区有大型区域锅炉集中供热工程,也属于民用建筑的配套工程。有的一个锅炉房供热面积达700多万平方米。因此对这样规模大的工程,就应该作多方案比较,绘制必要的图纸,甚至在建设方的要求下要作投资估算(由热能动力本专业作一个简单的报价即可)。对于大型区域集中供热锅炉房(两台14MW或单台29MIV以上的热水锅炉房)主要图纸应有主要设备平面布置图及主要设备表、工艺系统图、工艺管网平面布置图等。 2.2、在已颁发的《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城市用地分类及建设用地标准》(G研137-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CIB50180-93)及《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等规范中,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名称和其他术语并不统一。本规定依据下述原则选用:凡《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已规定者,均按其执行(下列术语后所引条款号均为该标准的条款号);该标准未规定者,尽量与近年编制的规范相一

致,并力求准确。 例如: 1 容积率(第5.0.9条)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计算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时,通常不包括±00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 2 建筑密度(第5.0.10条)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3公共绿地(第4.13.3条,参照第4.3.9条)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想设施的绿化用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4 绿地总面积一定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包括公共绿地、建筑物所属绿地、道路绿地、水域等。不包括屋顶、晒台、墙面及室内的绿化。 5 绿地率(第5.0.18条)一定地块内绿地总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6 形码道路广场总面积(参照第4.3.7条)设计范围内道路、公共广场、停车场用地面积的总和。 7 建筑红线(第5.0.12条)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用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标注。也称建筑控制线。 8 建筑坐标原称施工坐标。 2.3建筑电气包括了以往常称的"强电"、"弱电"两项内容。"强电"、"弱电"对于现代建筑电气设计,已很难将其完

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通过搭建养虾池设置分隔带、文丘里射流器使养虾池内的水形成环流的模式将水翻腾起来,使得生物絮团悬浮避免沉淀造成败水,培水充分形成生物絮团避免生物絮团形成不完善,在开始投喂饲料后,23星期产生氨氮、亚硝酸盐,导致虾苗的应激甚至死亡,定时检测生物絮团量能在生物絮团量发生变化时及时做出调整措施、净化通过沉淀、硝化、反硝化,去除过余的生物絮团但不会完全去除生物絮团,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后再将水通过文丘里射流器送回养虾池内,这样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絮团养殖环境,相较于传统的养殖方法,生物絮团量更加的稳定可控,不会出现生物絮团的数量骤减破坏稳定的情况发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厂化跑道式内陆生物絮团养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搭建工厂化跑道式养虾池,并在养虾池内设置分隔带,分隔带位于养虾池中间,分隔带不与养虾池的池壁接触,并且与池壁之间留有间隙,沿池壁向下设置若干均匀分布进水管,进水管在下端处向养虾池内分隔带处弯折呈一定夹角,进水管的首端连接进水总管,尾端连接文丘里射流器,所述进水总管固定在养虾池的池壁上并绕池壁一周,在养虾池内设置离心泵,离心泵将养虾池内的水引至净化系统净化后送至进水总管; S2:向养虾池内注水,并控制水温控制在20℃时开始培水,在养虾池中加入钙、镁、钾无机化合物或海水晶,并调整钙:镁:钾比至1:3:1的比例,再加入异养菌和自养菌进行培养,每日定期向养虾池内加入发酵米糠生成生物絮团,持续30-40天; S3:向养虾池内投入虾苗,控制养虾池内的温度在28-30℃,然后定时向养虾池内投放饲料、发酵米糠; S4:定时检测养虾池内的生物絮团量,并做出调整,当养虾池内生物絮团量超标时加快净化速度,当养虾池内生物絮团量不足时增加投放的饲料、发酵米糠。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深度编制规范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编制深度规 定(试行) 保定市城乡规划管理局 第一章总则 1.1 为规范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编制行为,提高规划设计水平与质量,明确编制内容与深度要求,保证规划设计的全面性与可操作性,按照综合协调、统一规划、促进规划上水平、建筑出精品的原则,依据有关规定和办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 我市中心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均需按本规定执行。 1.3 规划编制必须严格遵守规划条件和相关规范、规定。 第二章规划设计内容要求 2.1 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在方案阶段应提供以下资料:规划说明书、区位图、现状分析图、规划总平面图、日照分析报告、鸟瞰图及沿主要道路景观效果图、景观绿化设计图、规划方案分析图、基础设施配置分析图、大样图、太阳能综合利用规划图、建筑方案图。 2.2 规划说明书内容及深度要求 2.2.1、规划原则及依据,应包括国家相关规范及项目规划条件等内容。 2.2.2、现状情况及分析,应包括现状存在的问题、周边配套设施情况分析等内容。 2.2.3、规划总体构思及用地布局,应包括: ⑴用地布局、空间形态和景观特色等内容。 ⑵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内容,主要进行现状交通分析、规划交通分析、交通影响评价。 ⑶景观绿化系统规划内容,主要对项目周边景观绿化进行分析,以及结合方案设计阐述相应的植物配植情况。 ⑷服务、配套设施配置的依据、标准、数(容)量,主要包括公共绿地、中学、小学、幼儿园、肉菜市场、垃圾站、公厕、居委会、派出所、物业管理用房、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场地、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场(库)、集中供热、供配电站、燃气调压站、水泵房 1 等内容。 2.2.4 新技术应用,应对规划中太阳能综合利用、中水回用、雨水利用、建筑节能等措施的应用情况予以阐述。 2.2.5 竖向及工程管网规划意向:应对各种工程管线的接口位置、方向、容量计算等内容予以阐述。 2.2.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附表1、2、3要求。 2.2.7 其它需说明的问题,应对涉及项目的用地性质、邻里关系、文物分布、周

生物絮团的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6-3188(2014)-0043-06 生物絮团的研究进展 聂伟1刘立鹤1*刘军1黄峰1王哲2周哲2 (1.武汉轻工大学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 2.标优美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生物絮团是养殖水体中以好氧微生物为主体的有机体和无机物,经生物絮凝形成的团聚物,由细菌、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和一些无机物质相互絮凝组成。通过对生物絮团研究的发展过程、絮团的结构特征、絮凝机理、影响絮团的形成因素以及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为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领域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物絮团;絮凝机理;影响因素;应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S953.9文献标识码:A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biological floc NIE Wei1,LIU Li-he1*,LIU-Jun1,HUANG-Feng1,ZHOU Zhe2,WANG Zhe2(1,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Nutritional Engineering,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an430023; 2,BIOMAX Ecological Engineering Limited by Share Ltd,Nan jing210019)Abstract:Biological floc is farmed by aerobic microorganisms in water as the main organisms and inorganic agglomerates formed by biological flocculation,by bacteria,plankton and organic debris and some inorganic substances mutual flocculation com-ponents.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bio-floc studies,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loc,the flocculation mechanism,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biological and floc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aquaculture exist were reviewed,which has some significance for floc tech-nology to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the aquaculture field. Keywords:Biological floc;Flocculation mechanism;Factors;Application problems 微生物的絮凝现象最早发现于酿造工业中,早在1876年,法国的Louis Pasteur在研究酵母菌Levure casseeuse时,发现该菌在发酵的后期能产生絮凝作用。1879年,Bordet在细菌培养的过程中,发现从血液中分离出的抗体对细菌细胞产生凝集作用。在水处理领域和环境保护领域应用中,最早发现的具有絮凝能力的微生物是美国科学家Butterfield于1935年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的。1971年,Zajic和Knetting从煤油中分离出一株对泥水具有絮凝能力的棒状杆菌。1976年,J.Naknmura等对能产生絮凝效果的微生物进行了研究,从研究的微生物中筛选出19种具有絮凝能力的微生物,其中霉菌8种、酵母菌1种、细菌5种、放线菌5种。20世纪80年代,日本仓根隆一郎等人从旱田土壤中分离出红平红球菌S-1,该菌种在处理畜产废水、膨胀污泥和砖场生产废水等方 江西水产科技2014年第4期 收稿日期:2014-09-24 作者简介:聂伟(1989-),男,硕士研究生,专业水生生物学。 通讯作者:刘立鹤,男,博士,副教授,邮箱:liulihe06@126.com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专题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专题 一、背景叙述 高中生物实验分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包括研究性课题),由于后者更能体现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是高考中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较好材料,近年来一直被沿用。由于缺乏实验设计的有关理论知识,平时的练习也偏少,因此,遇到这类题型,就会感到茫然。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将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实验设计的思路方法和常见的类型作一介绍,以期增加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二、基本内容 探究性实验一般包括:课题、假设、设计实验、预期、完成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有时需收集数据)、分析结果(数据)并推导结论七个基本内容。 (一)提出课题 人们对事物作缜密观察以后,常常由于好奇心或想作进一步的了解而提出问题,虽然任何人都能提出问题,但只有意义的问题才值得探讨,课题即为实验的题目,是实验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蚯蚓如何借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而移动身体?” (二)假设 科学方法的第三步是假设。假设,也称假说或猜测,指用来说明某种现象但未经证实的论题,也就是对所提出的问题所做出的参考答案。假设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提出假设,即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或已知的科学原理,通过创造性思维,提出初步假定;第二步,做出预期(推断),即依据提出的假设,进行推理,得出假定性的结论;例如,新编高中生物的“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其假设是:“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其预期结果是:“用适量的甲状腺激素饲喂蝌蚪,将促使蝌蚪的生长发育加速”。实验预期是较具体的推断。

建筑施工设计方案规范试题及答案

. 1.施工组织设计的主持编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B. 项目技术负责人 C.项目负责人 D.技术部长 正确答案:(C)见规范【3.0.5】 2.对于工程规模较大或较复杂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宜采用()图表示。 A.横道图 B.网络图 C.计划表 D. project 正确答案:(B)见规范【5.3.2】 3.以下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准备不包含的内容是()。 A.技术准备 B.劳动力准备 C.现场准备 D. 资金准备正确答案:(B)见规范【5.4.1】 4.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起统筹规划、重点控制的作用而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是()。 A.施工组织总设计 B.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C.施工方案 D.专项施工方案 正确答案:(A)见规范【2.0.2】 . . 5.规模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应按()进行编制和审批。 A.施工组织总设计 B.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C.施工方案 D.专项施工施工作业指导书

正确答案:(B)见规范【3.0.5 4】 6.对于规模小的项目组织机构形式,宜采用()的形式表示。 A.框图 B.表格 C.文字描述 D.可不用任何形式表示 正确答案:(A)见规范【4.2.3】 二、多选题 1.以下对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说法正确的有() A.平面布置科学合理,施工场地占用面积少; B.合理组织运输,减少二次搬运; C.临时设施应方便生产和生活,办公区、生活区和生产区宜集中设置; D.符合节能、环保、安全和消防要求; E.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临时占用应符合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流程的要求,减少相互干扰; . . 正确答案:(ABDE)见规范【4.6.1】 2.以下关于施工组织设计应及时进行修改或补充的情况说法正确的有() A.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 B.工程量发生变化 C.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 D.施工环境有重大改变 E.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实施、修订和废止。 正确答案:(ACDE)见规范【3.0.6.1】 3.以下哪些属于安全管理计划的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