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浅谈社会治理现代化应该具备的六个内涵

浅谈社会治理现代化应该具备的六个内涵

浅谈社会治理现代化应该具备的六个内涵
浅谈社会治理现代化应该具备的六个内涵

浅谈社会治理现代化应该具备的六个内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鲜明地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并明确阐述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笔者认为,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至少具备六个特有内涵。

一、全面突出以人为本的导向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力量长期处于不对等阶段,普通个体意识受到压制,无法正常表达自己呼声,权利得不到维护。随着社会文明发展,物质条件逐步丰富,个体意识的强烈觉醒,社会需求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进化,要求平等、公正权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进入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信息和资讯技术的发展,信息曝光度的增加,个人有更多的渠道表达声音和主张权利,对政府治理形成了倒逼压力,而信息普及和获取门槛降低,以及我国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逐步完善,也使现代化治理具备了可能性。治理现代化要求政府关注点日益转向各个具体阶层甚至个人,人民合理表达诉求的权利得到保障,不再需要采用抱团结社来增强自己的声音,更不需要用暴力和极端形式引发社会关注以寻求解决的方法。每个群体的合法权益和诉求都可以理性表达,都能得到平等有效回应,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上升为国家政

策或者法律。这是政府治理回归人本位、以人为本的象征,更是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表明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有了极大的进步。判断治理是否达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政策和管理的出发点都是看是否有利于人民,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二、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能力

衡量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看能否实现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更加突出细节,综合统筹、协调管理和兼顾各方利益,避免一刀切的僵化管理模式或者出现太左、太右现象。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体现在国家施政战略上,就是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在致力于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能够统筹推进政治、生态、社会和文化,实现“五位一体”布局建设;表现在具体区域治理上,既能够合理统筹分配中央和地方关系和资源,又能因地制宜、实行一区一策;在针对具体群体和阶层的管理上,既能够根据不同的群体,制定不同的管理政策,考虑大多数的同时,又能兼顾少数群体,始终在法律和政策条款上为少数群体留有一席之地。精细化管理核心是点中要害、对症下药,使各项政策和措施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本质是以务实的态度解决问题,要点是实施有效精确管理,花更少的资源和精力办成更多的事。精细化管理,要要实现资源分配更加均匀和公平,也意味着要集中精力、收缩阵线,实现该管的要管,不该管的要及时让渡。能否实现全面精细化管理是对现代政府的一次重

大考验,它要求政府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实现管理技术专业化和管理方法科学化,呼唤政府对管理进行精确定位,聚焦服务,用服务凝聚民心。

三、全面推进法治化建设

马克思·韦伯曾经提出了统治的合法性问题,统治的合法性必须以法治化为前提,法治化是社会治理成熟的重要特征,法治化是区分现代政府和非现代政府的重要指标。依法治理,以法律为准绳,在法律面前一切平等,将国家各项日常事务纳入法律轨道,不存在任何超脱和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个体和团体,最大限度保障社会治理的法理性和持续性。反观人治时代,国家的命运只能依靠上天的眷顾,兴衰寄托于运气,能够有比较英明的决策者,则国家兴盛,碰到比较昏聩的统治者,国家不可避免会没落,甚至人亡政息,就是因为缺乏法治持续性。历史一再证明:只有法治才能保持国家长治久安,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法治是社会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手段,全面推进法治化是关系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问题。只有全面实行法治化,才能最大限度保障各项事务有法可依、正规秩序化运行。推进法治化建设,依法行政是关键,树立全社会法治思维是基础,进行司法改革、大力推行司法公正是保障,全面打造法治政府是核心。要按照建设法治型政府要求,要切实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水平,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切实将服务管理行为纳入依法运转的轨

道,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服务群众、接受监督。

四、全面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李克强总理对新一届政府的提出的三个任务之一就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治理现代化肩负的一个使命就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社会各项制度更加趋向公平正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把蛋糕分的更加均匀”,在社会资源分配上更加公平,尤其对待社会弱势群体的资源分配方面。要始终把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和根本途径,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导向,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做突破口和抓手,深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不断健全制度保障,加强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建立一个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完整社会公平制度保障体系,充分保障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努力将社会公正制度体系具体化为实践中的措施和行动,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建共享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成果,从而真正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全面完善利益均衡机制

现代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经济越发展,群体之间,阶层之间的利益交融和摩擦可能性就越大,横纵向利益矛盾表现越来越错综复杂。限于条件,我们过去的利益均衡机制比较粗放,方法比较简单粗暴,有时是损害少数群体的利益来满足多数群体,这样也使一些矛盾逐年积压,维稳压力逐年增大。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增大。如何努力寻求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利益结合点和平衡点,健全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社会利益协调均衡机制,就成了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完善多元化纠纷协调解决机制,就是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中国古代对和谐的看法是“和而不同”,前提正是承认一个社会有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价值观存在、不同的利益要求需要调整,通过全社会形成合力,让各类矛盾和问题在不一致中得到化解,深入推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要建立新的畅通利益表达和解决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标本兼治社会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摩擦解决争端机制,在社会管理领域配套建立社会安全阀制度,将摩擦和冲突视为契机,实现各种力量对冲和妥协中均衡,形成全社会共识,最终达到共同和谐。

六、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社会治理现代化,也赋予了治理新的内涵,从过去强调行政管理向注重服务全面转变。治理,过去偏重管理职能,在古代甚

至被称为“牧民”,故管子有牧民篇,汉代专设州牧之职。时代变化和人民的期待日益要求治理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步伐,打造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政府。治理现代化,核心是政府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我们国家多年来的积累结合不断进行的政府机构和职能改革经验,为打造服务型政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按照“创新、高效、规范、廉洁、责任”等要求,把促进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运用现代化手段来促进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打造高效政府;要按照依法治国的整体要求,坚持依法行政,增强法律意识,强化法制思维,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管理的各个环节;要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大力推行权力清单,推进政务公开,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不断降低行政成本;要加快推进政府职能改革和转变,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重点强化服务和责任意识,推动政府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转变,推动干部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

来源:太平镇作者:刘城

教育现代化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现代化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现代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独特优势,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必将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构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现代化优化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能够提高课堂效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 -2022 年)》提出“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提速增智,所有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带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无线校园和智能设备应用逐步普及。“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提质增效,在“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基础上,形成“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教育资源

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融合发展。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和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必将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 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实践,应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在网络空间中根据自身学习需要,通过空间选择网络课程、在线测试、智力资源服务等进行自主学习,强化应用空间解决问题的意识。利用空间组建学习共同体,跨班级、跨学校、跨区域开展交互活动,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利用空间集成的丰富多元的资源与服务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何谓现代化(Modernization)?学术界较为普遍的认识,是把现代化作为一种动态变化过程。这种变化不是单一因素的,而是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多因素的综合变化。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就是从使用人力、畜力转变为使用非生物动力,即从使用手工工具到使用机器作为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这意味着它是一种分工专业化、技术密集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科学化,从而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 认识和把握农业现代化的涵义。必须联系农业现代化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特征。 1.历史性。农业现代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出现的,它是产业结构变化规律与经济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在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农业现代化逐渐萌芽。人类社会开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跃进,农业生产手段逐步向机械作业转化。19世纪20—30年代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引起社会生产关系变革和生产力发展,以电力和钢铁为物质技术基础的现代化浪潮,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新兴起的科学技术革命,如新材料、新能源、微电子学、生物工程的蓬勃兴起,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新能源和新装备。在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又出现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生产力大发展时期,从而加速了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整个现代化的进程。 2.地域性。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的差异,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和标准有所不同。尽管农业现代化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作为最主要衡量指标,但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各有特色。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型国家,随着工业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要求农业提供更多的粮食和工业原料,农业现代化建设选择以石油为原料和动力的化学化和机械化;而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型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侧重于种子、化肥和水利。从时间上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现代化以“石油农业”为基点,而80年代以后则更注重生物技术的应用,突出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继承性。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科学和技术都有其继承性,农业现代化也是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发展和前进的,没有继承,就不可能有发展和提高。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发展。科学劳动部分地是以前人劳动积累的利用为条件。在古代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农业环境和生物特性的变化往往是以数百年计。即使如此,农业技术在自身发展变化过程中就包含着去其糟粕、展其精华的过样。因此,一方面,农业技术或经验较长时期地保持相对稳定,在稳定中又逐步发展,这就使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而经久不衰;另一方面。它又随着生产实践的推进和需要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前进。 概括而言,建设农业现代化就是通过发展农用工业,增加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条件,使农业成为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产业。

多元治理的基本内涵包括

多元治理得基本内涵包括:一就是治理主体得多元性。主张除政府外,市场主体与社会主体等可以参与公共事务得管理与调节,其中市场主体主要包含企业、社会主体则就是指第三部门与公众。同时强调这些主体应在法制及制度框架内进行合法运作,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参与决策与共识得建构;二就是治理手段多样化。治理在依靠政府权威得同时,也可以依赖于市场化得手段,考虑新技术及工具得应运,治理手段应由以强制性为主向以平等对话、合作为主得多元化手段转变;三就是治理目标多元化,即一改传统得“善政”治理目标,转变为“善治”治理,具体来说,治理目标应由单纯追求效率向公共利益最大化得实现转变,以最终达成国家与公民社会间得互动与合作得关系。 显然,多元治理理论主站打破了国家与公民社会、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等传统两分法得思维模式,指出有效得管理得应该就是多元主体间得合作与互动得过程,以此试图建立起全新得公共事务管理新范式。具有如下特征、 (1)关注治理主体多元化格局,重视与关切来自私人或民间得力量。它主张除市场与政府外,还有来自社会得力量,如志愿性团体、非政府组织、社区等组织,它们亦可以参与维持秩序、政治、经济与社会事务得管理与调节。同时强调这些主体应在“法制及制度框架内合法运作,参与决策与共识得建构,积极参与共同管理"。 (2)关注治理主体多元化得同时,就政府得地位给予了重新定位。主张政府在管理网络中承担“长者”得身份,政府得职责不仅仅局限于最高绝对权威得行使,而就是肩负着建立指导参与共同管理得多元主体

间得共同准则、确立稳定行为主体得大方向得重 (3)主张以多元主体为核心,各种治理主体在协作得基础上相互拾遗补缺,通过多样化互动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下网络式得治理格局。同时,在多元治理得网络格局中,政府与来自市场与社会得主体间形成既独立运作而又相互依存得关系,实现责任、资源与权力得共同分享,形成合作伙伴式得主体关系。 在多元治理理论启示下,超限运输治理得主体不仅就是政府,而应引入市场主体与社会主体,这就包括私人部门(公路运输企业)、第三部门与公众等。至此,所谓得超限运输多元治理模式就是指政府、企业、第三部门与公共等多元主体为治理超限运输这一危害社会得公共问题而形成得治理结构得总与。(本文以下简称多元治理模式)。 历程回顾 (1)治理主体自由裁量权大 现行治理模式下,治理主体权力高度集中,呈自上而下单向运行、在具体运作上,政府集决策者与执行者于一体,就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罚标准得自由裁量权过大。从公共管理学角度分析,在市场经济下,政府符合“经济人”得假设。因此,在这一模式下,执法人员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权力寻租现象严重,为达到经济利益目得,无视法律严肃性,以罚代管、以权谋私、交钱放行等不规范行为更就是时有发生、(3)对企业、公众与第三部门等主体力量重视不够 现行治理模式,政府主体地位贯穿超限治理始终,除了承担着决策者与执行者角色,外,也就是治理成果得评价者与监督者。政府得这种绝对

教育现代化内涵给我的启示

教育现代化内涵给我的启示 教育现代化概念的内涵主要是: (1) 教育现代化不是一种教育形式,而是表示一定的教育水平,是指教育发展所达到的较高标准,是教育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相应的民族心理相适应的具有现代社会先进特征的水平状态; (2) 正如现代化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而是一种动态的变革过程一样,教育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同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总体上说,它是人类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组织性,从而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 (3) 教育现代化是从与传统的农业社会相适应的传统教育形态向与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教育形态转化,其实质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束缚,建立超越性的教育机制。 (4) 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孤立、狭义的数量增长现象,而是广义的整体转换,是一种教育整体转换运动。教育现代化的整体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教育内部来说,包括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体制现代化、教育内容和方法现代化、办学条件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社区教育现代化等。从纵向序列分析,又包括学前教育现代化、初等教育现代化、中等教育

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现代化、成人教育现代化等。二是从教育外部来说,包括科学的教育决策和发展战略、健全的教育投入机制、优化的教育环境、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中其他子系统的协调平衡等; (5) 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比较全面、比较自由、比较充分的发展。教育为立人之本,人的现代化、现代人的培养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教育是决定一个人现代性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的程度直接决定了个人现代化的水平和现代性品质的转变。因此,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以上分析对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剖析到位,从多个视角点明了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向我们展示了教育现代化的美好前景。结合我们自身的工作,我们应该肩负起教育“育人为本”的光荣使命,使每一名受教育者变成现代化的人。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教育者首先要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应率先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素质要求: 1. 较高的教育理论与方法素养; 2.具有现代新型的先进的教育理念; 3. 通晓和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 4. 有高远的教育理想和献身教育的坚强信念;

现代化含义研究概述

现代化含义研究概述 对于什么是现代化,国内外尚无统一定义,这一词因此已成为世界上学者们广泛争论的重要概念之一。现代化含义因其含义混乱,而招致曾任施罗德政府财政部长的奥斯卡·拉方丹抱怨说:“‘现代化’和‘现代性’这样的词现在已经贬值到你想往里面塞什么就可以塞什么的地步了。”(转引自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尽管学者们普遍认为现代化的含义十分含混和庞杂,甚至有学者试图用发展研究代替现代化研究,但现代化概念的广泛包容性,以及该概念使用的高频率,已经使它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概念。而且,对现代化理论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完整性的批判,也没有妨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量学者正在进入这一领域。这也是现代化理论发展史中一个有趣的现象。 理论界对现代化定义和内涵可以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 一、时间和价值双重尺度说 现代化一词的英文翻译是modernization,英语单词modernization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衍生出来的。根据韦氏辞典,英语单词modern是形容词,产生于1585年,有两层含义:(1表示性质:现代的,新近的,时髦的; (2表示时间:现代的,指从大约公元1500年到当前这段历史时间。modern的两层含义有不同特点:(1性质只有时间限制(新近的,没有领域限制,所以,它可以指人类活动各个方面的特点;(2时间只有时间上限(大约公元1500年,没有时间下限,所 以,“现代”是可以无限延长的。英语单词modernize是动词,产生于1748年,含义是:使现代化(成为具有现代特点的、成为现代的,使适合现代需要。“现代 化”(Modernization是个外来词,在英文中是modernize 的名词形式,产生于1770年,意为to make modern,即“使成为现代化的”之意。在汉语中找不到和modern一词准确的对应词汇,通常译为“现代”,有时也意译为“摩登”,意为“时新、新潮”之意。现代化作为一个时间概念,它是指从公元1500年以后至今很长历史时期。“现代化”同时还是一个价值概念,它是指区别于medieval(中世纪的新时代精神与特征,即把文艺复兴看成是一个否定中世纪的神学权威,崇尚古典文化,开拓出近代新文化的新时代。由

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四个内涵

现代化是一个现代社会问题,现代社会又涉及现代性的问题,而现代性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简而言之,现代性是指人类社会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而体现出来的与之前的各种社会类型完全不同的特征的综合,包括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文化特征、信仰等方面。如哈贝马斯所言,“人的现代观随着信念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此信念由科学促成,它相信知识无限进步、社会无限改良和发展”。 现代学校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作为现代社会的子系统必然会体现出现代性,并且按照教育学的观点——学校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也促使着现代社会不断强化其现代性。但是,现代性这个概念毕竟过于抽象,所以还是讨论具体的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比较容易一点。如此,便遇到了这个话题的第一个(同时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即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真实内核是什么?但这个问题也不容易回答,所以思来想去还是从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入手开始讨论,以此来推论出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学校教育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很宏大的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能点到即止。 现代学校教育需要管理理念的现代化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现代学校是源自人类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自觉意识,与其说现代学校诞生的条件是工业社会发展的物质诉求,毋宁说是人类社会一种共同理念的需要。因此,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第一个内涵就是管理理念的现代化。 这里所指涉的管理理念主要是针对现代学校管理者群体而言的,当然笔者并无意将管理者群体与学校中其他群体隔离开来,只是为了行文方便。宽泛而言,现代学校中的全体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的管理者。学校管理者的决策直接决定着学校

我国“现代化”内涵是步步丰富的

我国“现代化”内涵是步步丰富的 许耀桐 2014年09月15日来源:北京日报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现代化,努力追寻现代化,不断认识和阐释现代化,展示了现代化的清晰脉络和丰富的内在关系。这里以“现代化”为视角,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回顾一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从“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到“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和阐释,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延续了近70年,先后作出了8次重要的阐释。 一是关于“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机械化”。毛泽东在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提出工业、农业现代化的问题,他说:“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思考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问题,1954年6月14日他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中说:“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 二是关于“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即“四个现代化”或“四化”。从1959年末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笔记中,提出了“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四个现代化”。1964年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把“四个现代化”表述为“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在形成“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四化”认识后,毛泽东还把“四化”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通过“四化”,要“把我国 “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也就是毛泽东说的“伟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 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国家建设的总目标。 四是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给予了高度重视。他认识到,“四个现代化”并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内容,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应该延伸到更多的范围,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法制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诸多方面。他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全面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 五是关于“民主化”、“制度化”、“法律化”。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文章中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要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化”,“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邓小平非常清楚,现代化当然不能没有民主化、制度化、法律化(法治化)。 六是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新表述,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概念,而且还明确地规定了“强国”的内涵是“富强、民主、文明”。此后,这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涵规定,为党的十四大至十六大报告所沿用。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和谐”的内容,这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也得到了肯定和使用。 七是关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大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内涵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内涵 日期:2016年10月19日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杨九诠【字体:大中小】 本文导读: 豪迈地奔向未来 CFP供图未来社会,知识生产、传播和交换形态将发生极大变化,知识的后喻时代已经来临,原有的“造就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豪迈地奔向未来CFP供图 未来社会,知识生产、传播和交换形态将发生极大变化,知识的后喻时代已经来临,原有的“造就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人力资源塔式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必须促进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在这篇文章里,当我们在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时,我们是在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国版本”的全部而不是一部分,即“教育现代化2030”是中国政府对世界的总体性承诺,也是对中国教育的全面规划和战略实施。 整体而综合地看待“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 “现代化”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面向,而不是某一面或某个侧重面。 教育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突出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建立了“教育第一”的核心理念,这与中国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思想高度一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必须与中国其他领域的“2030”规划综合为一个系统。一方面,需要将“教育2030”作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其他各领域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目标应该成为“教育2030”表达和行动的基本“语境”和“场域”。 总体看来,我国在论及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时,直接向教育现代化提要求或向教育现代化寻求支持的不多。间有言及,往往察焉不精、语焉不详,远未形成常态化的交流对话。从教育领域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制定,应立足于“教育优先”“教育第一”战略,主动发起与其他各领域持续有效的深度对话。

国家治理_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辨析_王浦劬

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 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辨析 王浦劬 内容摘要: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总部署的关键性范畴。基于中国国情、政情、社情,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些基本范畴的内在含义,辨析其间相互关系,是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设计,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认识基础。为此,本文基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论和中国的国情,分析解释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含义,在此基础上,分析阐发了其间的包容性关系、交集性关系和区别性联系。 关键词: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基本含义;相互联系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①。为此,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将成为我国全面深化和推进改革历史进程的定向南针。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治理”是关键性概念,从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到事业单位法人治理、公司法人治理、学校内部治理、社区治理,“治理”概念在《决定》中被明确直接提及24次之多。不过,从总体上来看,这些不同层次上的“治理”概念,主要涉及治理活动的三个基本概念,即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与此同时,国家治理现代化被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而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则成为《决定》所确定和阐发的重要改革内容。因此,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及其相互关系,实是正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和内容的关键环节。 然而,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作为21世纪初在我国学术界兴起的学术概念,其学术定义和内涵认识呈现多样性,迄今尚未形成普遍认同和共识。在全面深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历史进程中,基本认知的歧意却可能成为改革共识的思想困结,从而使得全面深化改革实践面临路径选择和实施方案 作者简介:王浦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吉林大学“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政治与治理。

浅谈社会治理现代化应该具备的六个内涵

浅谈社会治理现代化应该具备的六个内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鲜明地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并明确阐述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笔者认为,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至少具备六个特有内涵。 一、全面突出以人为本的导向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力量长期处于不对等阶段,普通个体意识受到压制,无法正常表达自己呼声,权利得不到维护。随着社会文明发展,物质条件逐步丰富,个体意识的强烈觉醒,社会需求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进化,要求平等、公正权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进入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信息和资讯技术的发展,信息曝光度的增加,个人有更多的渠道表达声音和主张权利,对政府治理形成了倒逼压力,而信息普及和获取门槛降低,以及我国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逐步完善,也使现代化治理具备了可能性。治理现代化要求政府关注点日益转向各个具体阶层甚至个人,人民合理表达诉求的权利得到保障,不再需要采用抱团结社来增强自己的声音,更不需要用暴力和极端形式引发社会关注以寻求解决的方法。每个群体的合法权益和诉求都可以理性表达,都能得到平等有效回应,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上升为国家政

策或者法律。这是政府治理回归人本位、以人为本的象征,更是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表明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有了极大的进步。判断治理是否达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政策和管理的出发点都是看是否有利于人民,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二、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能力 衡量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看能否实现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更加突出细节,综合统筹、协调管理和兼顾各方利益,避免一刀切的僵化管理模式或者出现太左、太右现象。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体现在国家施政战略上,就是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在致力于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能够统筹推进政治、生态、社会和文化,实现“五位一体”布局建设;表现在具体区域治理上,既能够合理统筹分配中央和地方关系和资源,又能因地制宜、实行一区一策;在针对具体群体和阶层的管理上,既能够根据不同的群体,制定不同的管理政策,考虑大多数的同时,又能兼顾少数群体,始终在法律和政策条款上为少数群体留有一席之地。精细化管理核心是点中要害、对症下药,使各项政策和措施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本质是以务实的态度解决问题,要点是实施有效精确管理,花更少的资源和精力办成更多的事。精细化管理,要要实现资源分配更加均匀和公平,也意味着要集中精力、收缩阵线,实现该管的要管,不该管的要及时让渡。能否实现全面精细化管理是对现代政府的一次重

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内涵

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内涵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所强调的。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内涵,努力使国家治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之路,从而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正、民心稳定、长治久安。 现代社会治理与古代社会管理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古代社会国家管理不是以科学有效的制度为核心,只是采取简单的行政命令方式或强制手段,具有随意性和任意性。而现代社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也就是实现国家治理的法治化。管理与治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大不一样。管理重在管,有上对下的意思,强调的是官管民。而治理重在治,强调的是官民合作,是互动、协商。也就是说治理是双边关系,而不是单边关系。 管理与治理的区别主要为:一是主体不同。管理的主体只是政府,而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它包括很多方面,政府和社会既是治理的主体,又是被治理的对象。二是权力来源不同。政府的管理权从根本上说来自于人民授权,人民对社会治理享有自治和共治的权力。三是运作模式不同。管理运

作模式是单向的、强制的、刚性的,治理运作模式是复合的、合作的、包容的。四是效果不同。由于管理运作模式的行为合法性常常受到质疑,有效性难以保证;而治理运作模式的行为合法性受到更多重视,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有助于扩大人民民主,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其有效性往往大为增加。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孕育高水平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要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方式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切实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步法。 要大力推进法治建设。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义,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对现实矛盾的积极应对。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必然是法治方式。我们要通过法治的可预期性、可操作性、可救济性、公正性等优势来凝聚转型时期的社会共识,使不同利益主体求同存异,依法追求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要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努力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内涵解析-最新教育资料

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内涵解析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观注教育问题,在此背景下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也日益成为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教育管理现代化是指在教育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手段、方法、制度等,以促进教育形态的变迁和教育现代性的增长,从而实现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 一、教育管理思想的现代化 一个好的教育管理者,应该有一个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者应该吸收这样几种管理思想: 首先,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教育它是一个培养人的活动,“培养人”这一任务决定教育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注重教职员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其中尤其要认识到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共同体,在实施理性管理的同时也要顾及到人的非理性因素,并充分利用非理性因素实施管理。 其次,民主的管理思想。教育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个主体之间的双边活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相互影响的,管理者的知识、能力、经验的局限性决定了在管理过程中要吸收被管理者以及各界人士来参与管理,进而实施民主化的管理。 最后,科学的管理思想。科学的管理可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的环境下提高教育管理效益、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二、教育管理体制的现代化 我国的教育管理行政体制是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教育行政体制,以中央集权为根本,中央与地方有关行政部门相联合的教育管理体系。教育管理现代化应呈现两个基本特征:教育管理的法制化和教育管理体制的合理化。 法制化是现代教育管理进步的标志,其实质就是用国家立法来规范各项教育管理活动,它是依法治国在教育系统的具体实施,教育管理的法制化要求教育管理者学习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相关知识。教育管理法制化的特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管理者要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使依法治教的观念深入人心;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内涵界定及相关解读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内涵 未来社会,知识生产、传播和交换形态将发生极大变化,知识的后喻时代已经来临,原有的“造就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人力资源塔式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必须促进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在这篇文章里,当我们在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时,我们是在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国版本”的全部而不是一部分,即“教育现代化2030”是中国政府对世界的总体性承诺,也是对中国教育的全面规划和战略实施。 整体而综合地看待“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 “现代化”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面向,而不是某一面或某个侧重面。 教育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突出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建立了“教育第一”的核心理念,这与中国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思想高度一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必须与中国其他领域的“2030”规划综合为一个系统。一方面,需要将“教育2030”作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其他各领域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目标应该成为“教育2030”表达和行动的基本“语境”和“场域”。 总体看来,我国在论及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时,直接向教育现代化提要求或向教育现代化寻求支持的不多。间有言及,往往察焉不精、语焉不详,远未形成常态化的交流对话。从教育领域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制定,应立足于“教育优先”“教育第一”战略,主动发起与其他各领域持续有效的深度对话。 自从小平同志提出“三个面向”思想后,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再从世界范围看,从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到2000年《达喀尔行动纲领》,从2000年《联合国千年宣言》到2015年《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进程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需要对此前历史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度反思,从而形成全景式参照。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也伴随着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是结构性、整体性和深层次的。诸多问题,有些是由“急功近利”的“简单现代化”的取径带来的,有些是“唯我独尊”与多元内涵冲突的“反身现代化”症状的暴露,有些则是“难以料及”的实施层面复杂情境的遭遇……这提醒我们,“现代化”并不天然就是褒义词。任何将“现代化”赋予全面“豁免权”的行为,都会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带来伤害,甚至将中国教育引入“现代化陷阱”。“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制定,也给我们提供了全面总结、整体反思的机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中国教育推向更新阶段、更好水平和更高目标,对全球教育发展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改革创新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主旋律 “现代化”已然成为发展中国家战略话语的“基本语法”。根据眭依凡等学者的研究,欧美学术界已经很少讨论教育现代化议题,但在我国,教育现代化则是讨论最多的几个议题之一。

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

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 和谐社会建设已经作为一种政治话语和政治实践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改革的关键问题。其实,和谐社会建设最核心的要务是打破原有的政府管理社会的一元化社会治理模式,建立起以政府管理为主导,社会各部门、各群体参与,民众自我约束和管理的一种多元化社会治理结构。在这样的治理结构中,实现国家权力和社会团体、个人权利的和谐共生,从而促进社会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可协调发展。 1迈向一种新社会公共性 中国社会原有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一种政府管理社会的一元化模式,这个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中国社会传统上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而形成的“伦理本位”的社会结构,人与人之间形成的是“差序格局”的交往纽带。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人们主要关心的是血亲关系网络,而对于血亲之外的社会公共领域内的事情缺少足够的参与。但是,一个社会的构建最需要的恰恰是这种超越了简单血亲关系的交往格局,政府便承担起了维系社会生活公共领域的职责,即政府是社会公共性的最重要的承担者。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成为了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领域的唯一承担者。一方面,政府财政面临巨大的压力,使得养老、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改革面临经费不足,管理缺位等诸多难题;另一方面,政府在这些领域获得了过多的控制权,不利于相关社会组织群体充分发挥能动性,参与更为广泛的社会实践,降低了管理的效率和针对性,甚至造成了一种政府管理越位的情况。种种情况汇集到一起,就构成了现实中不和谐的情况。 因此,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打破原有的社会一元治理模式,打破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性唯一承担者的地位,广泛吸收社会群体参与社会公共性建设,充分发挥各群体的积极潜能,使得社会公共性的主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具体事务中,政府要主动的、有选择地逐步退出一些领域,引导相关的社会群体积极地进行自我治理。 具体而言,新公共性有以下基本的内涵:1、公共性是一种描述现代政府活动基本性质的重要分析工具。政府作为人民权力的授予者和委托权力的执行者,应按照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意志,从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点出发,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2、公共性是一种现代行政公共精神。它包括民主的精神、法的精神、公正的精神、公共服务的精神四个方面。3、公共性是一种现代价值理念。它强调了政务公开和公民参与,强调公共部门运作要体现人民主权和政府行为合法性,克服追求私人利益和部门利益,强调政府行为的制度公正性。4、公共性是一种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理想。它要求政府尽量响应公众要求,负有社会责任感,让公民有平等的参与权与机会,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5、公共性代表着一种社会理性与法制。把公共性作为一种理性和道德,强调公共舆论的监督和批判作用。 可见,新公共性建设的核心要求是政府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建立一种新的“政府—社会”关系格局。政府不能直接掌控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利益和命运,要进行合理放权。在财政权、人事权、决策权等方面给予社会更高的主体地位,政府更多的是承担起服务保障的职责,将目标集中在公共服务和社会基本建设等方面,破除原有的政治统治模式,全力打造新型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 2强而小的政府模式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有一个重要的基本经验: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对于提高改革效率、抵御改革带来的风险、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东欧国家在转轨过程中曾经出现

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社会治理创新

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社会治理创新 【申论范文】 从社会治理的相关理论和内涵可以看出,与社会管理的最大不同之处是社会治理强调的是政府和其他的社会组织共同管理社会事务。因此,对于社会治理创新的考察,很有可能会从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这一角度切入。以文章为例,预测如下: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结合对全篇材料的理解,围绕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这一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中心明确,语言流畅,逻辑清楚,800-1000字。 【基本内涵】 社会治理,就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参考范文】 把权利放出笼子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项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社会治理的改变和创新正是顺应了社会变革,适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权利放出笼子——要求在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赋予其应有的权利。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仅一字之差,却更突出强调“鼓励和支持各方面的参与”,强调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而不是政府的管控。 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既不同于政府,又承担了以往政府承担的许多职能。李克强曾说:“强调用社会的力量办好社会的事情,是推动社会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可见,社会组织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的不断进步。

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社会治理的核心目的是为广大群众服务,社会治理水平的高低,关乎民生、发展和稳定。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它的第一个职能就是服务社会。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要给特定的社会群体或者在特定的社会领域提供一定的服务。比如工会服务工人群体,为工人群体表达诉求;环境保护组织,为环保事业提供服务等等。因此,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作用,为各个阶层,各个领域提供不同的服务,起到协助政府提供服务的作用,真正的促进社会治理的创新中公教育。 发挥表达诉求的作用。在社会治理中总会遇到各种利益诉求,也总会不可避免的遇到不满的诉求,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去处理这些利益诉求,一方面可能会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可能会出现对政府的不满意情绪,损害政府形象。在处理广大群众的诉求时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可以通过所在的社会组织来向政府反映情况,由社会组织与政府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来维护成员权益,表达成员的诉求,这样既可以增加表达诉求的渠道,也可以有效地维护群众的利益。 发挥有效监督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的创新,离不开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督促。在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可以监督企业是不是按照要求生产合格的产品,防止出现一些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社会组织还可以监督政府,监督官员,督促官员和政府公平地制定政策,更好地履行政府的职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社会组织有着与政府和企业不同的基层性、多元性、利他性和公共性等性质特征,sxoffcn 能够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政府要在社会治理中着重关注社会组织的作用,给予其相应的权利,让社会组织真正地发挥服务、表达诉求以及监督的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的创新,促进社会和谐。

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冼吉昌 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以现代教育科学及其相近学科理论为指导,以服务国家现代化为目标,是以促进教育主体———人的现代化和全面素质发展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历史变革过程。 教育现代化的误区 自1983年邓小平视察北京景山学校提出教育“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以来,我国教育现代化明显提速,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但是,人们对教育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系统性、重要性、复杂性等仍然不够了解,在认识与实践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 在教育现代化实践中,有些同志把教育现代化等同于素质教育,认为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有些同志把教育现代化理解为教育设施现代化,认为有一流的校园和设备就是现代化;有些学校只重视学生课件制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而忽视学科教学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色等等。而管理部门的有些同志缺乏对教育主体地位与作用的正确认识,严重忽视了对教育主体———管理主体、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人的现代化。 教育主体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育主体现代化,即人的现代化。教育主体具有三个语义内涵:管理主体、教师主体、学生主体。 ———管理主体现代化。在教育变革与发展过程中,各级教育干部、各类学校校长等都属管理主体,是教育主体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他们的理论基础、政策水平、决策能力、施政方法等会直接影响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管理主体现代化的内涵包括:具有与教育改革与创新所需要的多学科的理论基础;具有传承、借鉴与创新传统教育、西方现代教育所需要的现代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熟悉党的教育政策,具有教育决策和依法行政能力;具有组织、指导学科改革与创新实验的能力;具有不断适应教育发展变化所需的自我实现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新技术的能力。这些基本素质构成了管理主体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努力方向。当前,管理主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不善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其它学科理论,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2)不善于把握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主要内容开展教育探索与实践,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还有传统教育或应试教育的烙印;(3)存在着工作偏面性,以偏概全,缺乏整体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意识和能力;(4)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紧迫感不足,有些改革措施缺乏系统论证,工作盲目性比较严重;(5)管理主体群中一些人的人的现代性欠缺,工作创意不足。实现管理主体现代化的过程也是管理主体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过程,其核心是具有系统的理论思维、鲜明的现代个性、科学的教育决策和正确的施政方略。 ———教师主体现代化。教师是教育现代化的主体,也是教育主体现代化的主体。

多元治理的基本内涵包括

多元治理的基本内涵包括:一是治理主体的多元性。主张除政府外,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等可以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与调节,其中市场主体主要包含企业、社会主体则是指第三部门和公众。同时强调这些主体应在法制及制度框架内进行合法运作,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参与决策和共识的建构;二是治理手段多样化。治理在依靠政府权威的同时,也可以依赖于市场化的手段,考虑新技术及工具的应运,治理手段应由以强制性为主向以平等对话、合作为主的多元化手段转变;三是治理目标多元化,即一改传统的“善政”治理目标,转变为“善治”治理,具体来说,治理目标应由单纯追求效率向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转变,以最终达成国家与公民社会间的互动与合作的关系。显然,多元治理理论主站打破了国家与公民社会、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等传统两分法的思维模式,指出有效的管理的应该是多元主体间的合作与互动的过程,以此试图建立起全新的公共事务管理新范式。具有如下特征。 (1)关注治理主体多元化格局,重视和关切来自私人或民间的力量。它主张除市场和政府外,还有来自社会的力量,如志愿性团体、非政府组织、社区等组织,它们亦可以参与维持秩序、政治、经济与社会事务的管理与调节。同时强调这些主体应在“法制及制度框架内合法运作,参与决策和共识的建构,积极参与共同管理”。 (2)关注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同时,就政府的地位给予了重新定位。主张政府在管理网络中承担“长者”的身份,政府的职责不仅仅局限

于最高绝对权威的行使,而是肩负着建立指导参与共同管理的多元主体间的共同准则、确立稳定行为主体的大方向的重 (3)主张以多元主体为核心,各种治理主体在协作的基础上相互拾遗补缺,通过多样化互动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下网络式的治理格局。同时,在多元治理的网络格局中,政府与来自市场和社会的主体间形成既独立运作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实现责任、资源和权力的共同分享,形成合作伙伴式的主体关系。 在多元治理理论启示下,超限运输治理的主体不仅是政府,而应引入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这就包括私人部门(公路运输企业)、第三部门和公众等。至此,所谓的超限运输多元治理模式是指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和公共等多元主体为治理超限运输这一危害社会的公共问 题而形成的治理结构的总和。(本文以下简称多元治理模式)。 历程回顾 (1)治理主体自由裁量权大 现行治理模式下,治理主体权力高度集中,呈自上而下单向运行。在具体运作上,政府集决策者与执行者于一体,就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罚标准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从公共管理学角度分析,在市场经济下,政府符合“经济人”的假设。因此,在这一模式下,执法人员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权力寻租现象严重,为达到经济利益目的,无视法律严肃性,以罚代管、以权谋私、交钱放行等不规范行为更是时有发生。 (3)对企业、公众和第三部门等主体力量重视不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