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面部皮肤解析

面部皮肤解析

面部皮肤解析
面部皮肤解析

面部皮肤解析

定义

皮肤指身体表面包在肌肉外面的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承担着保护身体、排汗、感知冷热及压力的功能。皮肤覆盖全身,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

人的皮肤组织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组成。

一、表皮

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平均厚度为0.2毫米,根据细胞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形态特点,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

1.角质层:由数层角化细胞组成,含有角蛋白。它能抵抗摩擦。

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角蛋白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以维持皮肤的柔润。低于此值,皮肤则会出现干燥,出现鳞屑或皲裂的情况。由于部位不同,其厚度差异甚大,如眼睑、额部、腹部、肘窝等部位较薄,掌、跖部位最厚。角质层的细胞无细胞核,若有核残存,称为角化不全。

(角质层薄或受损,会出现细微的血丝,导致敏感肌,容易过敏, 皮肤比较容易干燥)

2.透明层:由2~3层核已死亡的扁平透明细胞组成,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份、电解质、化学物质的通过,故又称屏障带。此层于掌、跖部位最明显。

3.颗粒层:由2~4层扁平梭形细胞组成,含有大量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皮肤。颗粒层里的扁平梭形细胞层数增多时,称为粒层肥厚,并常伴有角化过度。颗粒层消失,常伴有角化不全。

4.棘细胞层:由4~8层多角形的棘细胞组成,由下向上渐趋扁平,细胞间借桥粒互相连接,形成所谓细胞间桥。

5.基底层:又称生发层,此层细胞会不断分裂,逐渐向上推移、角化、变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层,分裂到颗粒层,需要14天左右,再到最后角化脱落,又需要14天,从形成到脱落的时间需要28天,称为更替时间。

另发现:从护肤的角度来讲表皮并不是最外面的皮肤成分,外面还有一种起保护作用的皮脂膜。

PS:皮脂膜:皮脂膜是皮肤角质层的表面有一层由皮肤皮脂腺里分泌出来的皮脂、角质细胞产生的脂质及从汗腺里分泌出来的汗液和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以一定比例融合在皮肤表面而形成的一层膜就叫皮脂膜。皮脂膜PH值应维持在5-6呈弱酸性的状态,以保持皮肤的健康。

二、真皮

真皮位于表皮以下,向下与皮下组织相连,分为乳头层,又称真皮浅层;其下称为网状层,又称真皮深层,真皮层主要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构成。拥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可使皮肤既有弹性,又有韧性。

1.胶原纤维:为真皮的主要成分,约占95%,集合组成束状。在乳头层纤维束较细,排列紧密,走行方向不一,亦不互相交织。

2.弹力纤维:在网状层下部较多,多盘绕在胶原纤维束下及皮肤附属器官周围。除赋予皮肤弹性外,也构成皮肤及其附属器的支架。

3.网状纤维:被认为是未成熟的胶原纤维,它环绕于皮肤附属器及血管周围。在网状层,纤维束较粗,排列较疏松,交织成网状,与皮肤表面平行者较多。由于纤维束呈螺旋状,故有一定伸缩性。

(对于本行业还说,表皮和真皮的区别就是表皮受损修复后不会留疤,真皮受损修复后会留疤,而出现痘印痘坑的情况,就是感染到了真皮层引起的)

三、皮下组织

1.小汗腺:即一般所说的汗腺。位于皮下组织的真皮网状层。除唇部、龟头、包皮内面和阴蒂外,分布全身。而以掌、跖、腋窝、腹股沟等处较多。汗腺可以分泌汗液,调节体温。

2.大汗腺:主要位于腋窝、乳晕、脐窝、肛周和外生殖器等部位。青春期后分泌旺盛,其分泌物经细菌分解后产生特殊臭味,是臭汗症的原因之一。

3.皮脂腺:位于真皮内,可分泌皮脂,润滑皮肤和毛发,防止皮肤干燥。

皮脂腺可分泌皮脂,经导管进入毛囊,再经毛孔排到皮肤表面,青春期以后分泌旺盛,常因此原因堵塞了毛孔,皮脂无法通过毛孔正常排出,导致痤疮的发生。

皮肤分类

干性皮肤

表现特征:皮肤水份、油份均不正常,干燥、粗糙,缺乏弹性,毛孔细小,脸部皮肤较薄,易敏感。面部肌肤暗沉、没有光泽,易破裂、起皮屑、长斑,不易上妆。但外观比较干净,皮丘平坦,皮沟呈直线走向,浅、乱而广。皮肤松弛、容易产生皱纹和老化现象;皮肤干性皮肤又可分为缺油性和缺水性两种。

中性皮肤

表现特征:水份、油份适中,皮肤酸碱度适中,皮肤光滑细嫩柔软,富于弹性,红润而有光泽,毛孔细小,纹路排列整齐,皮沟纵横走向,是最理想漂亮的皮肤。中性皮肤多数出现在

小孩当中,通常以10岁以下发育前的少女为多。年纪轻的人尤其青春期过后仍保持中性皮肤的很少。这种皮肤一般炎夏易偏油,冬季易偏干。

油性皮肤

表现特征:油脂分泌旺盛、T部位油光明显、毛孔粗大、常有黑头、皮质厚硬不光滑、皮纹较深;外观暗黄,肤色较深、皮肤偏碱性,弹性较佳,不容易起皱纹、衰老,对外界刺激不敏感。皮肤易吸收紫外线容易变黑、易脱妆、易产生粉刺、痤疮。

混合性皮肤

表现特征:一种皮肤呈现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观(同时具有油性和干性皮肤的特征)。多见为面孔T区部位易出油,其余部分则干燥,并时有粉刺发生,80%的女性都是混合性皮肤。混合性皮肤多发生于20岁~39岁之间。

敏感性皮肤

表现特征:皮肤较敏感,皮脂膜薄,皮肤自身保护能力较弱,皮肤易出现红、肿、刺、痒、痛和脱皮、脱水现象。

皮肤基础知识的详解

皮肤基础学课程大纲 ?认识皮肤 ?皮肤基本结构与功能 ?皮肤的生理功能 ?皮肤类型的划分 ?问题皮肤类型的划分 第一部分:认识皮肤 一、皮肤的重要性 皮肤是青春的标志 皮肤是最牢固耐磨的外套(保护膜) 皮肤是最美丽的衣裳 皮肤是每个人的“财富” 二、皮肤的成分 含有50%—70%的水分 少量无机盐 25%的蛋白质 3%脂肪酸 三、皮肤基本知识

皮肤的面积—2平方米左右 皮肤厚度—4毫米(不包括皮下组织) 全身皮肤中手脚掌皮肤最厚,眼睑最薄 皮肤的重量约占体重8%—15% 皮肤的色素有三种:黑色、黄色、红色第二部分:皮肤基本结构与功能 一、皮肤构造与附属器官 结构: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附属器官:毛发、指甲、汗腺、皮脂腺二、与美容密切有关的是表皮和真皮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有棘层 基底层 乳突层 弹力纤维 胶原纤维 纤维母细胞 脂肪 表 皮 真 皮 皮 下

(一)表皮层 表皮厚度是—2毫米,她有不断再生的能力,她分5层: 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 表皮—角质层 角质层:是死表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正常情况下会自行脱落、厚薄影响皮肤外观、含10%—20%水分。 角质层是皮肤的最外层,由4-8层的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皮肤表层的的角化细胞到一定的时间会自行脱落,同时会有新的角化细胞来补充.角质层是皮肤的第一道防线,其厚度也不一样如手掌,脚掌处最厚,眼睑处最薄 表皮—透明层 透明层位于角质层下,仅见于手掌、脚掌 2-3扁平无核的透明死细胞构成,呈无色透明状,光线可透过,故称透明层可防止体内、外的水、电解质与化学物质透过,起屏障作用 表皮—颗粒层 颗粒层:表皮的“保镖”、防营养流失、与清洁密切有关、能折射紫外线

皮肤的构造及功能

皮肤的构造及功能 一、皮肤的构造: 皮肤可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二、皮肤的概况: 皮肤是人体最大且最重要的器官,皮肤是人体三道防御线中第一道防御线,皮肤是完整的,健康的。皮肤的PH值显弱酸性约是5、5~6、5之间,能抵抗外来细菌的侵入。 正常的皮肤应该具备的状态: 湿润、有光泽、有弹性、色泽细腻、无名闲暇疵、PH值显弱酸性能抵抗细菌的侵入。 表皮 表皮可分为五层: A、角质层:由一些无核无生命的死亡细胞所组成,细胞显扁平状或鱼鳞状排列,坚固可防 水,有保护作用。 B、透明层:只存在于人体的手掌和脚掌,当透明层受到刺激异常增厚,就会产生硬茧。 C、颗粒层:细胞显核形或梭形,细胞之间排列非常紧密,它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可防止水 分的流失,也可以防止外界水分、异物地侵入,在高于体温的状态下,颗粒层细胞间会有裂隙,可使营养物质通过,细胞中有晶体角质主要是折射阳光中的紫外线,晶体角质不能遇到碱,否则会失去其作用。 D、有棘层:由一些不规律的棘细胞组成排列也不规则,细胞之间有淋巴管,里面流着淋巴 液,输送营养给表皮细胞,有棘层和基底层一起构成种子层。 E、基底层:(又叫种子层)是表皮细胞的生化之源,它能产生新生的表皮细胞。角质细胞 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在基底层产生和发育,向上推至有棘层成熟,推至颗粒层老化死亡,这叫做细胞的角化过程。基底层有色素母细胞能分泌黑色素,黑色素能分泌一种棕黑色物质,它决定人的皮肤的深浅,能吸收紫外线防止皮肤深层受到辐射。 酸性保护膜:覆盖于皮肤最上一层的一种非稳定性结构,它是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及汗腺分泌的汗液混合着空气中的灰尘或角质经乳化而形成,是水和油的形成,作用是使皮肤维持微湿微酸性而抗菌,正常的皮肤周期是24~28天。 真皮 真皮位于表皮之下,皮下组织之上,厚度是表皮的七倍,是皮肤中最重要的一层。 A、弹性纤维:维持皮肤良好的弹性,人的皮肤有百分之百的弹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缺少适当的保养和按摩而失去弹性,产生松弛老化现象皱纹的产生,往往也和弹性纤维失去弹性有直接关系。 皱纹分:(1)假性皱纹是因皮肤过分干燥或外界环境因素或弹性纤维轻度萎缩而造成可 逆性皱纹。 (2)真性皱纹是因皮肤弹性纤维严重萎缩或变形而形成的不可逆性皱纹。 B、结缔组织:它位于真皮和表皮的接触处有无数的乳状突出物,含有血管神经并有触觉感,对物体的软硬粗细有所感触,具有保护及连接内部其他细胞组织的功能。 C、毛细血管:它属于循环系统之一,可说是皮肤细胞营养的交通网,主要输送营养与氧气,供应细胞需要及回收毒素。 D、淋巴管:它是皮肤的防御部队,能产生抗体,具有抵抗外来物侵入的功能,有保护作用,

皮肤基础知识皮肤构造

人体皮肤构造 一、什么样的皮肤才算健康完美? 每个人都想拥有完美无瑕、吹弹可破的健康肌肤,到底什么样的皮肤才算完美呢? a.完美的皮肤是弱酸性的,PH值4.5-5.5之间; b.肤色方面:白里透红、亮泽明晰; c.触感方面:持续微润、柔软、嫩滑、细腻、紧实、指按有弹性; d.免疫方面:不易损伤、过敏、自然修复快,具备抵抗外界损伤、侵害、疾病的免疫能力。 二、皮肤的三大组成部分: 认识皮肤的组成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皮肤问题出现时,到底是哪个部分有异常,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改善。 皮肤分为三大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表皮:Ⅰ、角质层——保护作用,抵抗摩擦、阻止体液外渗、抵御化学物质侵害。由20-30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呈鳞片状。角化过程需28天,水分含量为15% -25%,低于10%以下,皮肤会干燥长细纹、皱纹。 Ⅱ、透明层——保护、折谢光线,防止水分、化学物质及电解质等通过。有2-3层扁平无核的透明死细胞构成,呈无色透明状,光线可以透过,只有手掌、脚掌 等角质层厚的部位皮肤才有此层。 Ⅲ、颗粒层——由3-5层梭形或菱形扁平活细胞构成。角质层过度层,可以 吸收外部营养物质,防止水渗透屏障作用,故可以存水分,对化妆品的有效性起 着重要的作用。 Ⅳ、棘细胞层——由8-12层细胞紧密结合在一起,细胞大且呈不规则的多边形,为表皮层中最厚一层。其主要功能:吸收淋巴液的营养成分,供给基底层养分, 协助基底层细胞分裂。 Ⅴ、基底层——由单层的立方形至圆柱形细胞构成。是表皮层最下层,与真皮层呈

波浪式相接。由黑色素细胞和基底细胞构成。基底细胞有分裂繁殖能力,故又称 生长层。每10个细胞中有一个黑色素细胞,可以吸收阻挡紫外线保护作用,黑 色素细胞过度分裂,沉积,形成各种斑点,堆积在肌肤表层。 真皮层:Ⅰ、乳头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有球状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与表皮的营养供给及体温的调节有很大关系。脸部呈红或白,依部分血液量的多少而定,几所有 的炎症,均与乳头层有关。 Ⅱ、网状层——由较厚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结缔组织纤维排列不规则,纵横交错 成密网状,使皮肤富有弹性和韧性。由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组成,占 真皮层95%。 皮下组织:厚度为真皮层的5倍,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形成,含有动脉、静脉、汗腺、神经及深部毛囊,是人体脂肪存放之地,所以亦称为皮下脂肪组织。 三、皮肤有哪些缺一不可的生理功能? 皮肤的每一种功能都有维持皮肤健康美丽的作用,任何一种功能的残缺都会使皮肤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因此需要及时调整。 Ⅰ、保护功能Ⅱ、调节体温功能Ⅲ、分泌和排泄功能Ⅳ、吸收功能Ⅴ、感觉功能Ⅵ、呼吸功能Ⅶ、免疫功能Ⅷ、反应身体健康状况Ⅸ、储存血液功能

皮肤的构造及皮肤分类

皮肤的构造及皮肤分类

————————————————————————————————作者: ————————————————————————————————日期:

皮肤的构造及皮肤分类 皮肤是有生命的衣裳,平均约有1.6平方米,表皮和真皮的厚度平均约1.4mm。身体的各部位,皮肤也有厚薄的差异,眼睑的皮肤最薄,而手掌、足跖的皮肤最厚。 从显微镜上观察的纵切面,由上至下依序是的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 表皮——表皮(厚度约50~100微米),表皮由上往下观察,是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基底层的细胞属于胚芽细胞,经过成长,分裂之后,变为有棘层细胞,再转化为颗粒层的细胞,最后死亡而成为角质细胞。从基底细胞开始的有棘细胞到达颗粒细胞,然后是角质细胞,最后脱落,这个过程称之为表皮的交替。从基底细胞交替到角质细胞约14天,角质细胞浮出到脱落也约需14天,所以皮肤表皮细胞共需4周才会全部换新。 真皮——真皮包括有血管、皮脂腺、淋巴管、汗腺、毛囊等,也有末稍神经分布其中。真皮位于表皮的下方,由乳头层、乳头下层、网状层所组成。乳头层和乳头下层之间含有许多水分,当水分减少时,会形成表皮上的小皱纹。网状层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格子纤维等蛋白质纤维构成,使皮肤丰满紧致有弹性,一旦缺乏或断裂,将出现表皮皱纹。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由纤维质和脂肪所构成,为表皮和真皮层输送营养。皮脂腺——除了手掌或脚底外,皮脂腺几乎分布于全身各处,分泌出的皮脂可防止角质变粗糙,与汗水混在一起形成皮脂膜。皮脂膜属于弱酸性,属于蛋白质的角质层在皮肤呈弱酸性时最为坚强,可防止细菌繁殖以避免各种皮肤问题。皮肤的PH值约介于4.5-6.5之间。 汗腺——汗腺分为在表皮开口的小汗腺和在毛囊内开口的大汗腺两种,血液或皮肤的温度增加时,就会引起发汗的现象。 二、皮肤的作用 1.保护作用——皮肤的作用是覆盖身体而保护内脏,同时角质层也具有防止细菌侵入的作用,而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则具防止细菌繁殖的功用,对于光线或紫外线由红血球及黑色素来吸收,可防止紫外线直接侵入体内,皮肤也能保护内脏免受物理刺激,即使受到轻微的伤害也能使之恢复。 2.调节体温作用——皮肤本身不易传热,能对外界气温产生调节作用,使血液循环量和发汗量有所变化,藉此来保持一定的体温。 3.分泌排泄作用——皮肤分泌的汗水和油脂形成的皮脂膜会带给皮肤表面湿润和光泽,同时也将碘、溴、砷、汞等废物排出体外。 4.知觉作用——在皮肤上布满了知觉神经,能迅速感受到来自体外的刺激。5.呼吸作用——由于皮肤本来具有防止异物进入体内的作用,因此不具备积

皮肤的基本结构

一、简述皮肤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及分类 皮肤的基本结构 表皮(抗摩擦和抗损伤),真皮(使皮肤既有弹性,又有韧性),皮下组织(有防止散热、储备能量和抵御外来机械性冲击的功能),皮肤的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毛发、指(趾)甲。 皮肤的基本功能 1、保护功能:既能抵御外界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的侵袭,又能防止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分的丢失和浸透,起着保护肌体的作用。 2、分泌和排泄功能:一方面保持皮肤表面的湿润性,具有保护和软化角质的作用,另一方面担负着调节体温和排泄废物的作用。 3、吸收功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 4、感觉功能:接受外来的各种刺激,引起相应的神经反射,维护身体的健康。 5、体温调节功能:使体温保持在37度左右 6、代谢功能:参与整个肌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以维持肌体内外的生理动态平衡。还有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功能。 7、其他功能: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其再生功能可以修复创面。此外,皮肤还是一个表情的器官 皮肤的基本分类 中性皮肤:健康理想的皮肤,红润细腻,对外界刺激不敏感。 干性皮肤:皮肤白皙,较干燥,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 油性皮肤:肤色较深,油腻光亮,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易生粉刺、痤疮。 混合性皮肤:面部T型区(前额、鼻、口周、下巴)呈油性状态,眼部及两颊呈干性状态。 敏感性皮肤:可见于上述各种皮肤,对外界刺激很敏感。 痤疮性皮肤:多见于青春期,皮肤油腻,毛孔粗大,易出现黑头、白头及痤疮。 二、简述中医药养颜美容的基本原则 1.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针对人体内部病变进行分析,找出病因病机,制定相应的原则,选用合适的药物,调节内部阴阳气血平衡,起到相应的美容效果。 2.根据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属性调节人体的寒热状态,并利用药物对气、血、内脏功能的调节起到治疗和美容的效果。 三、简述痤疮的形成原因及防治 痤疮也叫青春痘或暗疮,是青春期内分泌发生改变,雄激素分泌相对增多,皮脂腺分泌旺盛,引起皮肤毛囊阻塞,再加上外界的细菌在毛囊中以皮脂作养料大量繁殖而引起的炎症反应。 痤疮的形成主要有内分泌失调,毛囊角化异常,神经过于紧张或忧虑,性荷尔蒙分泌,吃得过饱,气候变化,使用了不适当的保养品,睡眠不足,紫外线辐射,服用某些药物的原因。

皮肤的结构[1]

皮肤的结构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约占个体体重的16%,成人皮肤面积为1.5平方米,新生儿约为0.21平方米。不包括皮下组织,皮肤的厚度约为0.5-4毫米,存在较大的个体、年龄和部位的差异,如眼睑、外阴、乳房的皮肤最薄,厚度约为0.5毫米,而掌跖部位皮肤最厚,可达3-4毫米。表皮厚度平均为0.1毫米,但 掌跖部位的表皮可达0.8-1.4毫米。真皮厚度在不同部位差异也很大,较薄的(如眼睑)约为0.6毫米,较厚的(如背部和掌跖)可达3毫米以上。 皮肤结构: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三部分 表皮 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扁平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组成。其中角质形成细胞根据分化阶段和特点分为5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成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真皮 由中胚层分化而来,由浅至深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真皮在组织学上属于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由纤维(包括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基质和细胞成分组成,其中以纤维成分为主,纤维之间有少量基质和细胞成分。 皮下组织 位于真皮下方,其下与肌膜等组织相连,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组成,又称皮下脂肪层。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小汗腺和顶泌汗腺等。 皮肤的附属器官 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由外胚层分化而来 皮肤的功能

保护,吸收、感觉、分泌、排泄、调节体温、新陈代谢 皮肤的屏障功能 一、物理性损伤的防护 二、化学性刺激的防护 三、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四、防止营养物质的丢失 皮肤的吸收功能 皮肤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吸收:1、角质层(此为主要途径)2、毛囊、皮脂腺3、汗管 皮肤的吸收功能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皮肤的结构和部位:皮肤的吸收能力与角质层的厚薄、完整性及其通透性有关,一般而言,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跖。 2、角质层的水合程度:角质层的水合程度越高,皮肤的吸收能力就越强。局部用药后用塑料薄膜封包,药物的吸收会增高100倍,其原因就是封包阻止了局部汗液和水分的蒸发导致角质层水合程度提高的结果。 3、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完整皮肤只能吸收少量水分和微量气体,水溶性物质不易被吸收。脂溶性物质和油脂类物质吸收良好,主要途径为毛囊和皮脂腺,吸收强弱顺序为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液状石腊.。皮肤尚能吸收多种重金属(如汞、铅、砷、铜等)以及盐类。 4、外界环境因素:运动后温度升高可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增加,加快已透入组织内的物质弥散,从而使皮肤吸收能力提高。环境湿度也可影响皮肤对水分的吸收,当环境湿度增大时,角质层水合程度增加,皮肤吸收能力增强。 皮肤的感觉功能 皮肤的感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一感觉,皮肤中感觉神经末梢和特殊感受器感受体内外的单一刺激,转换成一定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入中枢,产生不同性质的感觉,如触觉、痛觉、压觉、冷觉和温觉;另一类是复合感觉,皮肤中不同类型的感觉神经末梢或感受器共同感受的刺激传入中枢后,由大脑综合分析形成的感觉,如湿、糙、硬、软。光滑等。此外皮肤还有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和定位觉等。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主要通过汗腺和皮脂腺

(完整版)皮肤的组织结构

皮肤的组织结构 1皮肤是覆盖人体表面的最大的器官,具有维护人体健康与美丽的重要功能。健康的皮肤应该微含水分、柔软、易弯曲,呈弱酸性,富有弹性和光泽。成人男性皮肤覆盖面积约为 1.60平方米,女性约为1.40 平方米。 皮肤的重量约为体重的14%--16%o 2、皮肤的厚度随人的年龄、性别、皮肤的部位、营养状况而有所差别。一般身体各部位的皮肤厚度为0.5 —4mn之间,男性的皮肤平均厚度约为 1.15mm其中眼睑、腋部皮肤最薄,而手掌及脚底的皮肤最厚。若经常在皮肤的任何一个部位有规律地适当施加压力,就会使皮肤变厚,可增强皮肤的保护作用,但 对皮肤的吸收功能有影响。 3、皮肤的颜色与人体的种族、性别、年龄、生活环境、血液中的红血球及松果体激素水平有关。 4、每平方厘米的皮肤内含有上百万个细胞以及错综复杂的血管与神经网。 5、皮肤的PH值 汗水和皮脂组成一层天然皮脂膜(生态保护膜)覆盖于表皮。健康的皮肤表面呈弱酸性。男性皮肤的PH值介于 4.5 —6之间,女性介于5—6.5之间。 一、皮肤的组成 皮肤的层次可分三大部分: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一)表皮 表皮为皮肤的最外层,它覆盖全身并有保护作用。表皮没有血管(因此划伤后不会出血),但有许多微小的神经末梢。表皮按细胞形态可分为5层,由外至内依次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 基底层。 1、角质层 角质层为表皮的最外一层,由4—8层薄且扁平的死亡角化细胞重叠堆积而成。张力原纤维和透明角 质蛋白颗粒互融合成的角质层,较坚韧,有抵御酸、碱和物理元素刺激作用。起到生态保护膜的作用,越接近表层的细胞结合越疏松并失去弹性而脱落。这种脱屑称角质小极。随着内层细胞往外的推进,角质层会不断地剥落、生长。这个过程的周期为28天,与女性的生理周期相吻合。 2、透明层 I VfTtcThnut JI ■n. Lhr dprQbcrl iKfWhilMt MRl

皮肤的构造及功能详解

皮肤的构造及功能---本文由合肥华肤医院整理发布 一、皮肤的构造: 皮肤可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二、皮肤的概况: 皮肤是人体最大且最重要的器官,皮肤是人体三道防御线中第一道防御线,皮肤是完整的,健康的。皮肤的PH值显弱酸性约是5、5~6、5之间,能抵抗外来细菌的侵入。 正常的皮肤应该具备的状态: 湿润、有光泽、有弹性、色泽细腻、无名闲暇疵、PH值显弱酸性能抵抗细菌的侵入。 表皮 表皮可分为五层: A、角质层:由一些无核无生命的死亡细胞所组成,细胞显扁平状或鱼鳞状排列,坚固可防 水,有保护作用。 B、透明层:只存在于人体的手掌和脚掌,当透明层受到刺激异常增厚,就会产生硬茧。 C、颗粒层:细胞显核形或梭形,细胞之间排列非常紧密,它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可防止水 分的流失,也可以防止外界水分、异物地侵入,在高于体温的状态下,颗粒层细胞间会有裂隙,可使营养物质通过,细胞中有晶体角质主要是折射阳光中的紫外线,晶体角质不能遇到碱,否则会失去其作用。 D、有棘层:由一些不规律的棘细胞组成排列也不规则,细胞之间有淋巴管,里面流着淋巴 液,输送营养给表皮细胞,有棘层和基底层一起构成种子层。 E、基底层:(又叫种子层)是表皮细胞的生化之源,它能产生新生的表皮细胞。角质细胞 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在基底层产生和发育,向上推至有棘层成熟,推至颗粒层老化死亡,这叫做细胞的角化过程。基底层有色素母细胞能分泌黑色素,黑色素能分泌一种棕黑色物质,它决定人的皮肤的深浅,能吸收紫外线防止皮肤深层受到辐射。 酸性保护膜:覆盖于皮肤最上一层的一种非稳定性结构,它是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及汗腺分泌的汗液混合着空气中的灰尘或角质经乳化而形成,是水和油的形成,作用是使皮肤维持微湿微酸性而抗菌,正常的皮肤周期是24~28天。 真皮 真皮位于表皮之下,皮下组织之上,厚度是表皮的七倍,是皮肤中最重要的一层。 A、弹性纤维:维持皮肤良好的弹性,人的皮肤有百分之百的弹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缺少适当的保养和按摩而失去弹性,产生松弛老化现象皱纹的产生,往往也和弹性纤维失去弹性有直接关系。 皱纹分:(1)假性皱纹是因皮肤过分干燥或外界环境因素或弹性纤维轻度萎缩而造成可 逆性皱纹。 (2)真性皱纹是因皮肤弹性纤维严重萎缩或变形而形成的不可逆性皱纹。 B、结缔组织:它位于真皮和表皮的接触处有无数的乳状突出物,含有血管神经并有触觉感,对物体的软硬粗细有所感触,具有保护及连接内部其他细胞组织的功能。 C、毛细血管:它属于循环系统之一,可说是皮肤细胞营养的交通网,主要输送营养与氧气,供应细胞需要及回收毒素。 D、淋巴管:它是皮肤的防御部队,能产生抗体,具有抵抗外来物侵入的功能,有保护作用,

人体皮肤的结构详细介绍

人体皮肤的结构详细介 绍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皮肤的结构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体表感觉器官,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审美器官,它覆盖全身,担负着许多重要的功能;成年人的皮肤总面积为—平方米左右,重量约占体重的16%,平均厚度约为—;一般来讲,男人皮肤比女人厚,但脂肪层则女人较厚;眼睑的皮肤最薄,臀部、手掌、脚掌的皮肤较厚;婴幼儿的皮肤较成年人薄。 皮肤包含三个不同层面: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表皮:表皮是皮肤最薄的部分,由五个层面组成,在人体不同部位呈现不同厚度,但没有血管和神经。 真皮:真皮位于表皮之下,坚韧而富有伸缩性,主要是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和无定型的基质组成。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由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所组成,所以又称皮下脂肪组织。 表皮层由外至内分为五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 表皮层没有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感知外界刺激,产生触、痛、压力、冷、热等现象。 表皮层基底细胞分裂不断向表面推移,形成表皮各层细胞,以皮屑方式脱落,大约需要28天,此过程为表皮的新陈代谢期。 表皮层当中五层以及每层的作用: 皮脂膜:皮肤的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水分泌的汗液,在皮肤的表皮形成乳液状的脂膜,这层膜称为皮脂膜。 角质层:由4—6层扁平的死皮细胞紧密排列组成,对皮肤有保护保湿的作用。 透明层:由2—3层扁平无核透明细胞组成,可锁住皮肤水分流失。 颗粒层:由2—4层菱形细胞组成,可过滤紫外线。 棘层:由4—8层带棘突多角细胞组成,协助基底细胞代谢。 基底层:由角质母细胞和黑色素细胞组成,角质母细胞的作用是不断产生新生表皮细胞,黑色素母细胞的作用是产生黑色素抵御紫外线。 正常情况下皮肤角质层的水分之所以能够保持,一方面是由于皮脂膜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另一方面是由于角质层中存在天然调湿因子(NMF),使皮肤具有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的能力。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皮肤皮脂膜被破坏,不能抑制水分的过快蒸发,或者缺少了天然调湿因子,使角质层丧失了吸收水分的能力,皮肤就会出现干燥脱皮甚至开裂的现象,这时我们就需要涂抹护肤品,以补充一定比例的优

皮肤的基本结构1

皮肤的基本结构 一、皮肤的特点: 正常健康的皮肤应该是湿润、红润而富有光泽,光滑细腻,柔软而富有弹性,并有抵抗疾病的能力。 它具有三个特点: 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和外界接触最为广泛。 2、皮肤是活的细胞组织。 3、皮肤具有自愈的功能。 二、皮肤的功能 皮肤具有保护、外表显示、知觉、体温调节、分泌排泄、吸收、代谢及呼吸功能。 三、皮肤的构造 (一)皮肤的总述 1、皮肤的重量及厚度 皮肤的总重量约占体重的5%-15%,总面积约为1.5~2㎡,厚度约为0.5~4MM(不包括皮下脂肪层)。 2、皮肤的颜色 皮肤的颜色因人种、年龄、部位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其决定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1)皮肤内色素含量的差异 A、黑色素颗粒的多少是决定性因素。 B、血红素,即皮肤血管中血红蛋白含量的多少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C、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是一种脂溶性色素,主要存在于皮肤较厚的部位如掌跖,使皮肤呈黄色。 (2)皮肤解剖学上的差异 指皮肤厚薄、微血管的分布等,特别是角质层和颗粒层的厚薄。薄的表皮易显示真皮乳头层血管内血液的颜色,好似白里透红。颗粒层厚,透光性差,皮肤颜色发黄、灰暗。 3、皮肤的组成成分 皮肤主要由水、蛋白质、脂肪酸和无机盐组成,其中水和蛋白质占了较大比例。有人形容皮肤就像浸在水中的胶状物。 (1)皮肤中的水分约占皮肤总量50-70%。越往皮肤深层,水分含量越高,皮肤缺水对皮肤会造成很大损害,如阳光暴晒、食物中含水量少,身体内部失调与错误的清洁保养等都会造成皮肤缺水。 (2)皮肤中的蛋白质占皮肤总量25%。它提供皮肤充足的氨基酸、纤维蛋白及弹力素。(3)皮肤中的脂肪酸和无机盐约占皮肤总量的3%。它们虽含量少,但对皮肤起着重要作用,如构成角质素的无机盐就有硫、氧、磷、氮、氢,其中硫的含量最高,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4、皮肤的PH值 健康皮肤的PH值在4.5-6.5之间,呈弱酸性,其中女性在5.0~6.5之间,男性在4.5~6.0之间。正常的皮肤偏弱酸性是因为皮肤表面有一层酸性保护膜(皮脂膜),皮脂膜是由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腺分泌的水分经乳化后在皮肤表面构成的一层微酸性膜性结构,可以保护、滋润、柔软肌肤,并可抵御细菌,但其易受到碱和高温的破坏。 碱性物质容易破坏皮肤的酸性保护膜,但表皮有一种自然保护能力,称表皮中和能, 当保护膜的酸度被碱性化妆品破坏时,皮肤会自然分泌皮脂与汗液,再次形成保护膜,使皮肤回到原来的正常PH值。正常的肌肤此过程约为20-30分钟,随着年龄的增大,表皮的中和能力也逐渐减退,并容易受到碱性物质的损害而引起皮炎。故应尽可能减少碱性化妆品的使用,即使用了也应再使用弱酸性化妆水,使皮肤回复到正常的PH值。

人体皮肤的结构详细介绍

皮肤的结构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体表感觉器官,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审美器官,它覆盖全身,担负着许多重要的功能;成年人的皮肤总面积为 1.5—2.0平方米左右,重量约占体重的16%,平均厚度约为0.5—4.0mm;一般来讲,男人皮肤比女人厚,但脂肪层则女人较厚;眼睑的皮肤最薄,臀部、手掌、脚掌的皮肤较厚;婴幼儿的皮肤较成年人薄。 皮肤包含三个不同层面: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表皮:表皮是皮肤最薄的部分,由五个层面组成,在人体不同部位呈现不同厚度,但没有血管和神经。 真皮:真皮位于表皮之下,坚韧而富有伸缩性,主要是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和无定型的基质组成。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由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所组成,所以又称皮下脂肪组织。 表皮层由外至内分为五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 表皮层没有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感知外界刺激,产生触、痛、压力、冷、热等现象。 表皮层基底细胞分裂不断向表面推移,形成表皮各层细胞,以皮屑方式脱落,大约需要28天,此过程为表皮的新陈代谢期。 表皮层当中五层以及每层的作用: 皮脂膜:皮肤的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水分泌的汗液,在皮肤的表皮形成乳液状的脂膜,这层膜称为皮脂膜。 角质层:由4—6层扁平的死皮细胞紧密排列组成,对皮肤有保护保湿的作用。 透明层:由2—3层扁平无核透明细胞组成,可锁住皮肤水分流失。颗粒层:由2—4层菱形细胞组成,可过滤紫外线。 棘层:由4—8层带棘突多角细胞组成,协助基底细胞代谢。 基底层:由角质母细胞和黑色素细胞组成,角质母细胞的作用是不断产生新生表皮细胞,黑色素母细胞的作用是产生黑色素抵御紫外线。正常情况下皮肤角质层的水分之所以能够保持,一方面是由于皮脂膜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另一方面是由于角质层中存在天然调湿因子(NMF),使皮肤具有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的能力。

皮肤的结构

皮肤的解剖学 【要点提示】 1、了解细胞的组成及功能。 2、熟知皮肤的构造及分类。 3、了解皮肤的附属器官。 4、了解皮肤的生理功能。 一、细胞 1、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单位。 组成: (1)细胞膜:具有自我修补的能力。 (2)细胞核:与细胞繁殖有关,保持细胞的完整,有选择性渗透。 (3)细胞质:含有细胞的生长、繁殖、自我修补所需营养。 2、细胞功能: (1)新陈代谢:细胞通过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不断自我更新。 (2)细胞生长:细胞不断生长,摄取营养,进行旺盛的代谢,使自身体积增大,数量增多。 (3)细胞繁殖:细胞成熟后,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二、皮肤的构造 1、概述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成人皮肤面积为1.5-2平方米,其重量约占人体重量的15%,厚度为0.5-4毫米。全身各部位的皮肤厚度不相同,眼睑处皮肤最薄,比较娇嫩,手掌、足底处皮肤最厚。 2、基本结构 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三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A、表皮 表皮内无血管,但有许多细小的神经未稍,主要起保护作用。 表皮由外向内可分五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粒层、棘层、基底层。 表皮的代谢周期是28天。 (1)角质层:由4-8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对人体起保护作用。角质层具有抗磨擦,防止体内的水分蒸发、外界化学物质以及微生物等透入,并阻挡一定量的紫外线等功能,对内部组织起保护作用。 外层的角化细胞到一定时间会自行脱落,同时有新形成的角化细胞来补充,需要7-14天。※角质层过厚:会使皮肤看上去发黄、晦暗、无关泽,甚至影响皮肤正常的生理功能。

角质层的含水量通常保持在10——20%之间,使皮肤柔软,不发生干燥、皲裂现象。(2)透明层:只有手掌、足底等角质的部位皮肤才有此层。光线可以透过。可以防止体内、体外的水、电解质透过,可起到保护作用。 (3)颗粒层:由2-4层菱形细胞构成。细胞内颗粒有折射光线作用,可以减少紫外线射入体内。还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的丢失和体外水分及有害物的透入。 (4)棘层:由4-8层棘的多角形细胞构成,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 (5)基底层:是表皮的最下层,与真皮波浪式相接,由基底细胞和黑色素细胞构成。 基底细胞:具有分裂繁殖能力,是表皮各层细胞的生命之源。 黑色素细胞:有分泌黑色素颗粒的功能。人的肤色深浅是由皮肤中含黑色素颗粒的多少决定的。 B、真皮 与表皮波浪相连。其厚度约为表皮10倍。由大量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和基质构成,并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腺体、立毛肌等。 (1) 真皮中的纤维结缔组织有三种: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如果真皮中上述三种纤维减少,皮肤的弹性、韧性下降,就容易产生皱纹。 (2) 真皮的细胞主要有两种:即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能产生真皮的结缔组织和基质;组织细胞可以吞噬、清除体内的细菌和异物。 (3) 基质:基质是一种无定形的胶状物质。主要成份为粘多糖、蛋白质、电解质和水。 ※真皮层含水量占全部皮肤组织的60%,若低于60%时,皮肤会呈现干燥、起皱纹等缺水状态。 真皮可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乳头层,下层为网状层。 C、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位于皮肤的最深层,其厚度约为真皮层的5倍。主要由大量的脂肪细胞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和深部毛囊等。皮下脂肪有保温防寒、缓冲外力、保护皮肤、脂肪细胞被分解后还可以释放能量,供人体活动需要。 三、皮肤附属器 汗腺、皮脂腺、毛发、爪甲。 1、汗腺:根据汗腺分泌物的不同,分为小汗腺和大汗腺两种。 (1)小汗腺 分布情况:除唇部及指甲等处外,小汗腺广泛分布于全身,尤其以手掌、脚底、前额、腋下等处最多。 功能:小汗腺可以分泌汗液,其主要成分为水、无机盐和少量尿酸、尿素等代谢物。具有滋润皮肤,调节体温、排泄废物等作用。 (2) 大汗腺

皮肤的组织结构

皮肤的组织结构 1、皮肤是覆盖人体表面的最大的器官,具有维护人体健康与美丽的重要功能。健康的皮肤应该微含水分、 柔软、易弯曲,呈弱酸性,富有弹性和光泽。成人男性皮肤覆盖面积约为1.60平方米,女性约为1.40平方米。皮肤的重量约为体重的14%--16%。 2、皮肤的厚度随人的年龄、性别、皮肤的部位、营养状况而有所差别。一般身体各部位的皮肤厚度为 0.5 —4mm之间,男性的皮肤平均厚度约为1.15mm,其中眼睑、腋部皮肤最薄,而手掌及脚底的皮肤最厚。 若经常在皮肤的任何一个部位有规律地适当施加压力,就会使皮肤变厚,可增强皮肤的保护作用,但对皮肤的吸收功能有影响。 3、皮肤的颜色与人体的种族、性别、年龄、生活环境、血液中的红血球及松果体激素水平有关。 4、每平方厘米的皮肤内含有上百万个细胞以及错综复杂的血管与神经网。 5、皮肤的PH值 汗水和皮脂组成一层天然皮脂膜(生态保护膜)覆盖于表皮。健康的皮肤表面呈弱酸性。男性皮肤的PH值介于4.5—6之间,女性介于5—6.5之间。 一、皮肤的组成 皮肤的层次可分三大部分: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一)表皮 表皮为皮肤的最外层,它覆盖全身并有保护作用。表皮没有血管(因此划伤后不会出血),但有许多微小的神经末梢。表皮按细胞形态可分为5层,由外至内依次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基底层。 1、角质层 角质层为表皮的最外一层,由4—8层薄且扁平的死亡角化细胞重叠堆积而成。张力原纤维和透明角质蛋白颗粒互融合成的角质层,较坚韧,有抵御酸、碱和物理元素刺激作用。起到生态保护膜的作用,越接近表层的细胞结合越疏松并失去弹性而脱落。这种脱屑称角质小极。随着内层细胞往外的推进,角质层会不断地剥落、生长。这个过程的周期为28天,与女性的生理周期相吻合。 2、透明层

皮肤的解剖结构

皮肤的解剖结构 一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重量约占人体的14%-16% 面积约为1.5-2平方米(小孩0.21平方米) 表皮层厚度约0.7-2毫米真皮厚度约3.5毫米 皮下组织的厚度约为15.5-25厘米眼睑处约0.6毫米 (1\注身体各部位的皮肤厚度不完全相同,眼睑与阴道处皮肤最薄,手掌,足底处皮肤最厚. 2\皮肤的PH值,,,,,,,,,,,)? 二皮肤的构造 (一)表皮层:位于皮肤最外层,由底层到表面次序为: 1基底层:是表皮层各细胞的生化之源,具有分裂繁殖能力,由一层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含有黑色素细胞 2有棘层:有许多感觉神经末梢,可感觉外界的条件刺激,是表皮层中最厚的一层,由10-15层含细胞核的有生命的细胞组成并逐渐向扁平细胞演变. 3颗粒层:由2-3层扁平接近死亡的细胞组成,经过变化,成为颗粒状的角质物,具有折射光纤的作用. 4透明层:由数层透明细胞组成,可反射阳光,防止水分被吸收和散发,只分布于手掌和脚掌. 5角质层:由15-20层扁平的死亡细胞组成,由角质蛋白在一起,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止水分蒸发,预防破裂. (二)真皮层:乳头层和网状层 1.乳头层(真皮浅层) 2.网状层(真皮深层) (此层含网a状纤维:有许多分支,相互交织成网状. B弹力纤维:由无定形的弹力蛋白缠绕在胶原纤维之间.弹力纤维使皮肤具有弹性,受牵拉后易恢复原状. C 胶原纤维:胶原纤维是真皮结缔组织的主要成份.胶原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可使皮肤 承受较大拉力,但缺乏弹性.胶原纤维的亲水性很强,具有较强的吸水功能.) (三)皮下组织(脂肪层):由松散的结缔组织组成,含许多脂肪构成,有动脉静脉及末梢知觉神经.保护其中的神经,血管,及肌肉,骨骼等免受外

皮肤基本结构

皮肤 皮肤指身体表面包在肌肉外面的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承担着保护身体、排汗、感觉冷热和压力的功能。皮肤覆盖全身,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人和高等动物的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组成。作为文学含义,可以表示肤浅的含义。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皮肤总重量占体重的5%~15%,总面积为1.5~2平方米,厚度因人或因部位而异,为0.5~4毫米。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并含有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以及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等。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一个成年人的皮肤展开面积接近2平方米,重量约为人体重

量的1/20最厚的皮肤在足底部,厚度达4毫米,眼皮上的皮肤最薄,只有1毫米。 ?表皮 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平均厚度为0.2毫米,根据细胞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形态特点,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 1.角质层:由数层角化细胞组成,含有角蛋白。它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角蛋白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以维持皮肤的柔润,如低于此值,皮肤则干燥,出现鳞屑或皲裂。由于部位不同,其厚度差异甚大,如眼睑、包皮、额部、腹部、肘窝等部位较薄,掌、跖部位最厚。角质层的细胞无细胞核,若有核残存,称为角化不全。 2.透明层:由2~3层核已消失的扁平透明细胞组成,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份,电解质和化学物质的透过,故又称屏障带。此层于掌、跖部位最明显。 3.颗粒层:由2~4层扁平梭形细胞组成,含有大量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颗粒层扁平梭形细胞层数增多时,称为粒层肥厚,并常伴有角化过度;颗粒层消失,常伴有角化不全。 4.棘细胞层:由4~8层多角形的棘细胞组成,由下向上渐趋扁平,细胞间借桥粒互相连接,形成所谓细胞间桥。 5.基底层:由一层排列呈栅状的圆柱细胞组成。此层细胞不断分裂(经常有3%~5%的细胞进行分裂),逐渐向上推移、角化、变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层,最后角化脱落。基底细胞分裂后至脱落的时间,一般认为是28日,称为更替时间,其中自基底细胞分裂后到颗粒层最上层为14日,形成角质层到最后脱落为14日。基底细胞间夹杂一种来源于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又称树枝状细胞),占整个基底细胞的4%~10%,能产生黑色素(色素颗粒),决定着皮肤颜色的深浅。南京美立方国际整形机构护肤专家姜老师首先发现:从护肤的角度来讲表皮并不是最外面的皮肤成分,外面还有一种起保护作用的皮脂膜。 ?真皮 来源于中胚叶,由纤维、基质和细胞构成。 接近于表皮之真皮乳头称为乳头层,又称真皮浅层;其下称为网状层,又称真皮深层,两者无严格界限。1.纤维:有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三种。 (1)胶原纤维:为真皮的主要成分,约占95%,集合组成束状。在乳头层纤维束较细,排列紧密,走行方向不一,亦不互相交织。在网状层纤维束较粗,排列较疏松,交织成网状,与皮肤表面平行者较多。由于纤维束呈螺旋状,故有一定伸缩性。 (2)弹力纤维:在网状层下部较多,多盘绕在胶原纤维束下及皮肤附属器官周围。除赋予皮肤弹性外,也构成皮肤及其附属器的支架。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占体重的5%~15%,总面积为1.5~2平方米,厚度因人或因部位而异,为0.5~4毫米。皮肤覆盖全身,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 皮肤具有两个方面的屏障作用:一方面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的丢失;另一方面阻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保持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上,在生理上起着重要的保护功能,同时皮肤也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皮肤有几种颜色(白、黄、红、棕、黑色等),主要因人种、年龄及部位不同而异。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并含有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以及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等。 一、表皮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平均厚度为0.2毫米,根据细胞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形态特点,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 1.角质层:由数层角化细胞组成,含有角蛋白。它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角蛋白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以维持皮肤的柔润,如低于此值,皮肤则干燥,出现鳞屑或皲裂。由于部位不同,其厚度差异甚大,如眼睑、包皮、额部、腹部、肘窝等部位较薄,掌、跖部位最厚。角质层的细胞无细胞核,若有核残存,称为角化不全。 2.透明层:由2-3层核已消失的扁平透明细胞组成,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分,电解质和化学物质的透过,故又称屏障带。此层于掌、跖部位最明显. 3.颗粒层:由2-4层扁平梭形细胞组成,含有大量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颗粒层扁平梭形细胞层数增多时,称为粒层肥厚,并常伴有角化过度;颗粒层消失,常伴有角化不全。 4.棘细胞层:由4-8层多角形的棘细胞组成,由下向上渐趋扁平,细胞间借桥粒互相连接,形成所谓细胞间桥。 5.基底层:由一层排列呈栅状的圆柱细胞组成。此层细胞不断分裂(经常有3%~5%的细胞进行分裂),逐渐向上推移、角化、变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层,最后角化脱落。基底细胞分裂后至脱落的时间,一般认为是28日,称为更替时间,其中自基底细胞分裂后到颗粒层最上层为14日,形成角质层到最后脱落为14日。基底细胞间夹杂一种来源于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又称树枝状细胞),占整个基底细胞的4%~10%,能产生黑色素(色素颗粒),决定着皮肤颜色的深浅。 二、真皮来源于中胚叶,由纤维、基质和细胞构成。接近于表皮之真皮乳头称为乳头层,又称真皮浅层;其下称为网状层,又称真皮深层,两者无严格界限。 1.纤维:有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三种。 胶原纤维:为真皮的主要成分,约占95%,集合组成束状。在乳头层纤维束较细,排列紧密,走行方向不一,亦不互相交织。在网状层纤维束较粗,排列较疏松,交织成网状,与皮肤表面平行者较多。由于纤维束呈螺旋状,故有一定伸缩性。 弹力纤维:在网状层下部较多,多盘绕在胶原纤维束下及皮肤附属器官周围。除赋予皮肤弹性外,也构成皮肤及其附属器的支架。 网状纤维:被认为是未成熟的胶原纤维,它环绕于皮肤附属器及血管周围。 2.基质:是一种无定形的、均匀的胶样物质,充塞于纤维束间及细胞间,

人体皮肤结构

皮肤结构 覆盖于人体表面的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柔软而坚韧。一个成年人的皮肤如果摊开来,大约有1.8-2.0平方米,重1千克,平均厚度为1.6毫米。皮肤中最薄的是眼皮,约为0.25毫米;背部的皮肤最厚,约为5毫米。 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皮肤内还有许多毛发、爪甲、皮脂腺、小汗腺、大汗腺、血管、淋巴管、肌肉及神经。 一、表皮层 表皮在皮肤的最外层,又分为五层。 1、角质层。表皮层的最外侧是角质层。角质层是死皮细胞组成的,有6-10层。它具有保护作用,既防止水份流失,同时又防止细菌和有害物质入侵。 健康的角质层不能过厚,也不能过薄。角质层过薄,不足以抵御外界刺激,皮肤特别容易敏感,而且极富水份易流失。角质层过厚,肌肤失去通透感,变得粗糙晦暗,而且还会阻碍护肤品营养吸收。 2、透明层。只分布在手掌及脚底,由细小透明的无核细胞,光线可透过。

3、颗粒层。此时细胞己形成扁平状,其内充满了角质素,随着角质素的增加,细胞会逐渐角质化而死亡。 4、有棘层。为表皮五层中最厚的一层,细胞与细胞间有淋巴液流通,由於表皮本身没有血管,所以营养的补给便是依靠有棘层的淋巴。 5、基底层。表皮层的最里面的一层是基底层,也是表皮层中特别重要的一层,也称生发层。基底层的基底细胞具有较强的分生能力,包含角质母细胞和黑色素母细胞,每隔12天分裂一次,并逐渐向表层推移和分化,递变为表皮的各层细胞,这个过程一般需要28天左右,年纪越大,周期越长,老年人的细胞代谢周期大概是60天。到了角质层之后,老死的细胞逐渐老化脱落。 黑色素母细胞受到紫外线照射后,分裂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的多少,决定了皮肤的颜色。如果黑色素细胞集中在某处,就会形成色斑。 新生儿皮肤角质层发育不完善,只有2-3层角化的细胞,细胞彼此的联接也不紧密,因此防御功能差,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弱,很容易受伤和感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