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地图学期末复习题全

地图学期末复习题全

地图学期末复习题全
地图学期末复习题全

第一章

1.地图的基本特性:

(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

(2)、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3)、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

(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2.地图定义: 很早以前,人们认为地图是地球表面在平面上的缩小图形

①传统定义:地图是根据特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球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制图综合,并以符号和注记缩绘到平面上的图像。

②现代定义: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地图的构成要素

(1)、.数学要素:控制和确定地图上地理要素与地面事物的相对位置,是地图的“骨架”。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

(2)图形要素:表达地理信息的各种图形符号、文字注记。反映制图对象相对地理位置及与地理环境间联系的要素。

包括自然地理要素:水系、地形、土质、植被、地貌、气象、动物、自然灾害

社会经济地理要素:居民地、人口、政治界线、产值、交通线、设施、军事(3)辅助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接图表;图廓 ;分度带; 量图用表 ;附图; 编图资料

(4) 补充说明

4、地图制作方法

(1)、传统实测成图法:通过实地测量而制成地图的方法。地面实测成图

(2)、传统编绘成图法;根据已有的地图或其他编图资料,在室内编制新图的方法。

特点:图→图

(3)、遥感制图法遥感(RS):借助传感器对地物的发射反射的电磁波进行接收分析,揭示物体的特性及其变化的综合性的探测技术。

(4)、计算机地图制图法地图资料(数字化)计算机处理(机助综合);数字地图(绘图机);输出;制印特点:数字→图

5、地图的功能

(1)认识功能

作为表达空间现象一种主要的图形形式,它的认知功能表现在许多方面:可以组成整体、全局的概念,也就是确立地理信息明确的空间位置;获得物体所具有的定性及定量特征;提供空间分布物体和现象的尺寸、维数、范围等概念,形成正确的对比概念、图形感受及制图对象空间立体分布和时间过程变化;建立地物与地物或现象与现象间的空间关系;易于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

(2)模拟功能;;模型与它表示的对象具有相似性,模型可以有物质模型与概念模型之分。概念模型是对实体的一种概括与抽象。

ex:用等高线表示地貌形态;地震、火山带→板块学说

(3)信息的载负和传输功能

地图能容纳和贮存的信息量是十分巨大的,是空间信息的理想载体,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两部分组成:

6、地图的类型

(1).按地图的图型分类

有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之分。普通地图是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它并不偏重某个要素。主要表示水系、地貌、土质植被、交通线、居民地和境界线六大要素。普通地图按内容的概括程度,区域及图幅的划分状况等分为平面图、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体要素及它们之间互相关系的地图。

(2)按比例尺分类

(3)大(≥ 1:10万)中(1:10万~ 1:100万)小(≤ 1:100万)

(3)按区域分类:星球图,地球图; 世界图,大洲图,大洋图,半球图;国家图,次级行政区图等;局部区域图: 海域图,区域图等

(4)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可有实地图与虚地图。

(5)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

可有静态地图和动态地图。动态地图是连续快速呈现的一组反映随时间变化的地图,只能在屏幕上以播放的形式实现。

(6).按地图维数分类:可有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

动态地图是连续快速呈现的一组反映随时间变化的地图,只能在屏幕上以播放的形式实现。(7)按其他指标分类

按用途:教学地图、文化地图、军用地图等。

按语言种类:汉语地图、外文地图、少数民族语言地图等。

按出版使用方式:桌图、挂图、屏幕地图、地图集。

地图学的定义:地图学是研究地图的实质、地图制作与应用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第二章

1、水准面:静止海水面延伸到大陆内部而形成的闭合曲面。即:重力等位面

2. 大地水准面:无数水准面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

3、大地体: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

4、测量工作基准:基准面:大地水准面;基准线:铅垂线

5、地球体的数学表面

(1)地球椭球:代表地球大小和形状的数学曲面,一般为旋转椭球。

(2)测量计算基准:基准面:地球椭球面;基准线:法线

6.参考椭球(体):一个国家为处理其大地测量成果而采用的地球椭球,并确定其大小与大地原点的关系。

7.地球椭球数学元素:长半轴短半轴扁率

8、坐标系与大地控制点

(1)地理坐标: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

(2)天文经纬度:天文经度λ: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威治天顶子午面间的二面角。(即两地的时角差);天文纬度φ:过观测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

(3 大地经纬:大地经度: 过参考椭球体面上某点子午面与起始子午面的二面角;东经:0°~180°西经:0°~180°。大地纬度:过参考椭球体面上某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南纬0°~90北纬0°~90°

(4)地心坐标:以地心(地球椭球体质量中心)为原点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地心经度:同大地经度;地心纬度:参考椭球体上某点和椭球中心连线与赤道面间的夹角。

9、我国大地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北京为大地坐标原点;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1)平面坐标系

(2)平面极坐标系①极点②极轴③矢径④极角

(3)平面直角坐标系:通用: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

与笛卡儿坐标系的区别:

坐标系:X轴正方向向北

方位角:从X轴起算;顺时针方向

象限:从X轴起算。

10、我国高程系统

①1956年黄海高程系

水准原点在青岛观象山洞内(1950~1956年资料),H0=72.289m。

②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1953~1979年资料),H0=72.260m;ΔH=±29mm。

③高程控制点(水准点):有统一而精确的平面和高程位置,并对全国或全测区的整体起控制作用的地面点。

等级:1~4等;大地(控制)点

11.地图比例尺的概念

比例尺:地图上沿某方向的直线段和地面上相应直线距离水平投影长度之比。

地图比例尺是一个比值,它没有单位

地图比例尺的作用(1)比例尺决定着地图图形的大小。

(2)反映地图的量测精度。

人眼最小分辨0.1mm。这种相当于图上0.1mm的地面水平长度,叫比例尺精度。比例尺精度又称极限精度。由此可见,比例尺越大,地图的量测精度越高。比例尺决定着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在同一区域或同类的地图上,内容要素表示的详略程度和图形符号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地图比例尺。比例尺愈大,地图内容愈详细,符号尺寸亦可稍大些;反之,地图内容则愈简略,符号尺寸相应减小。

12、比例尺精度应用

(1)依据:人眼辨别误差δ= ±0.1mm的实际距离如1/10万图,Δ=±0.1mm×10万=10m

(2)应用

要求地面实际误差Δ≤200mm,∵ 1/ M = δ/Δ∴ M=Δ/δ=200/0.1=2000 比例尺 1/M = 1/2000

13、地图比例尺系列

八种常用: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14、采用1975年国际椭球元素,以西安泾阳县永乐镇某点为国家大地坐标原点,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是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

15、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与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对应关系的数学方法。

16、地图投影的基本方法

(1)几何透视法 :几何透视法是利用透视的关系,将地球体面上的点投影到投影面(借助的几何面)上的一种投影方法

(2)数学解析法:数学解析法是在球面与投影面之间建立点与点的函数关系,通过数学的方法确定经纬线交点位置的一种投影方法。

17、地图投影分类

(1)按投影变形性质

1. 等角投影:投影面上某点的任意两方向线夹角与在椭球面上相应夹角相等的投影。适用:航海图;洋流图;风向图

2. 等积投影:投影面上任意图形面积与椭球面上相应图形面积相等的投影。适用:对面

积精度要求较高的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地质图、土壤图、行政区划图

3.任意投影:既非等角亦非等积,是角度、面积和长度三种变形同时存在的一类投影。

特例:等距投影:沿变形椭圆的一个主方向长度比为1的任意投影。适用:任意投影多用于

对投影变形要求适中或区域较大的地图,如教学地图、科学参考图、世界地图等。

总结

①等角投影:不等积,面积变形最大;

②等积投影:不等角,形状变形最大;

③任意投影:不等积,不等角,面积与角度

变形适中。

(2)按投影面形式(经纬网形状)

1.方位投影(正向投影):以平面为投影面,并与地球体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经纬网

投影到平面上的投影。

2. 圆柱投影:以圆柱面为投影面,并与地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经纬网投影到圆柱

面上,再沿母线将圆柱面展为平面的投影。

3. 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为投影面,并与地球体面相

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经纬网投影到圆锥面上,再沿母线将圆锥面展为平面的投影。

18、地图的分幅编号:分幅形式:梯形分幅 ,按经纬线划分;矩形分幅,按纵横坐标划分;

圆形分幅 两极;椭圆分幅 少用。

19、梯形分幅

按地图比例尺

(1).1:100万:赤道至北纬88 °间隔4°编号A ~V,经度180°起自西向东间隔6 °编号

1~60。

(2). 1:50万(2 °×3 °)、1:25万(1 °×1.5 °)、

1:10万(20 ′ ×30 ′ );

(3). 1:5万(10 ′× 15 ′)、 1:2.5万(5 ′×7 ′ 30″)

1:1万(2 ′30 ″× 3 ′ 45 ″);

(4).1:5千(1 ′ 15 ″ ×1 ′ 52.5 ″)

北半球百万分之一地图的分幅与编号:J -51

五十万分之一地图编号:J -51-A (A.B.C.D)2*2

二十五万分之一地图编号:J -51-[2] (1--16)4*4

1/10万地图编号:J -51-5 (1--144)12*12

1/5万地图编号:J -51-5-B 在1/10万基础上(ABCD )

1/2.5万地图编号:J-51-5-B-4

1/1万地图编号:J-51-5-(24)在1/10万基础上

1/5000地图编号:J-51-5-(24)-b

例:已知图号为H-51-3,求其地理位置.

解:(1)由图号H-51-3知该图幅的比例尺为1:10万.

(2)求该图所在的1 :100万图幅的地理位置.

120620)31(=?=??-=λλl W 2847)1(=?=??-=??h S

126621)30(=?=??-=λλl E

3248=?=??=??h N

(3)依序号知其位于第1行第3列;用其经纬差20′、30′,将1:100万图幅划分为12行12列。

(4)推算出序号3图幅四角点的经纬度坐标。(121°~121°30′、31°40′~32°)20、新编号法:分幅规定没有变化

(1)1:100万改为行列号连写。

(2)1:50万至1:5000的编号改为均以1:100万为基础采用行列号编号。

其中各比例尺地图编号均有5个元素10位码组成:

1——1位——1:100万行号;2——2位——1:100万列号

3——1位——比例尺代码;4——3位——排列的行号

5——3位——排列的行号

比例尺代码:1:50万至1:5000分别为B至H

例:已知某点位于E114 ° 33 ′ 45″,N39 ° 22 ′ 30″

求其1:10万新编号。解:其编号为J50D002002

21、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角度关系。

22. 标准方向线

(1)真子午线(真北方向)

真子午线:指向地球正北极和正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真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真北方向:真子午线北端所指的方向。

(2)磁子午线(磁北方向)

磁子午线:指向地球磁北极和磁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磁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磁北方向:磁子午线北端所指的方向。

(3)坐标纵线(坐标北方向) 坐标纵线:高斯投影带所在的中央经线。

总结;上述三个北方向通常称为“三北”方向。在一般情况下它们是不一致的,而是形成一定的夹角。

磁偏角(δ):磁子午线和真子午线之间的夹角。(以真子午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子午线收敛角(γ):真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真子午线为准,坐标纵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磁坐偏角(c):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23、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线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0°-360°)。

真方位角(A):以真子午线为标准方向线的方位角。

磁方位角(Am):以磁子午线为标准方向线的方位角。

坐标方位角(α):以坐标纵线为标准方向线的方位角。

24:象限角(R):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到某一直线的锐角

(0°-90°)。注意:表示象限角时不仅要注明角度大小,而且要注明方向即所在象限。

象限角与方位角的换算:

象限名称α与R的关系

ⅠNE R=α

ⅡSE R+α=180°

ⅢSW α-R=180°

ⅣNW α+R=360°

作业:

1)已知图号为K-51-3,求其地理位置.

(2)已知某地位于E128 °10 ′15 ″,N38 ° 20′15 ″,求该地所在1:1万地形图的新旧图号.

(3)已知某地的磁偏角为-5°15′,直线AB的磁方位角为134°10′,试求AB直线的真方位角和真象限角。

第三章

1.地图符号:地图内容都是采用一定颜色的点、线、面几何图形与文字等手段来表示,这些点、线、面几何图形及文字、色彩等称为地图符号。

2.地图注记:表示制图对象的名称或数量质量特征的文字和数字等文字语言。

3.地图图式:由地图符号与注记组成,表示地图内容各要素必须遵循的格式。

4.地图图例:单幅地图和地图集中,为方便读图而在适当位置上排印的各种符号和注记。

5、地图符号的基本功能

(1)对地理事物进行不同程度的抽象、概括和简化,使地图图面清晰易读;

(2). 表现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数量质量、分布特征、内部性质、发展变化等情况;(3). 提高地图的应用效果,便于量算、比较、分析和研究;

地图符号视觉变量构成要素

6、视觉变量:图形外观的差别是改变了形状、尺寸、方向等的结果。

(1)形状变量:是视觉能区别开来的几何图形的单体。

点状符号:符号本身。线状符号:一个个形状变量的连续。

面状符号:一排排形状变量的连续。石油,天然气,煤

(2)尺寸变量:是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在量度上的变量。衡量尺寸变量要从几何面的直径,长,宽,高和多边形的面积作比较。地震分布

(3)颜色变量:①增强地图各要素分类分级概念、地图的科学性和表达力;②简化了符号图形;③提高了地图视觉效果。

色彩三要素色相,又叫色调,色别;亮度,又叫明度、光度;纯度,又叫色度、饱和度(4)网纹变量

指在一个符号或面积内部对线条或图形记号的重复交替使用。

线划网纹;点状网纹;混合网纹

7视觉变量的组合:在千变万化的符号形式中,根据空间事物相互联系的特征,以某种变量为主脉,可以形成一系列结构符号。

1)在点状符号中:⑴改变形状;⑵间断形状;⑶附加形状

⑷组合形状;⑸改变方向

2)面状符号的结构中,网纹变量起很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网纹变量是形状变量的组合。

8、地图符号的种类

1)按地理事物分布特征(3类)

(1). 点状符号:表示点状分布的简单图形;

(2).线状符号:表示带状、线状延伸分布的图形;

(3).面状符号:表示大面积分布的线型图形

2)按地图比例尺(3类)

(1)依比例尺符号(真形、轮廓图形):面积大的街区、湖泊、草地等;(2)半依比例尺符号(形状符号):道路、单线河流、城墙、栅栏等;

(3)不依比例尺符号:独立树、矿井等。

3)符号的图形特征分类

正形符号:正射投影为基础;较大的物体;面积大的街区、湖泊、草地等。侧形符号:透视投影为基础;较小的物体;独立树、烟囱等。

象征符号:象征地物特征;风向标象征气象站。

4)地图符号的定位

(1)依比例符号:轮廓线、转折处与实际地物一致。

(2)不依比例符号

①点状:以点定位(控制点、山洞、牌坊、钻孔、城楼、避雷针等);

②圆形符号:几何中心(独立房、土坑、工厂、水车等);

③宽底符号:底边中心(古塔、庙、大坟、蒙古包、孤峰等);

④底部位直角符号:直角顶点(路标、独立树等);

⑤组合图形:主体中心(变电所、塔形建筑等

⑥其它图案:中心(桥、矿井、水闸、拦水坎等)。

(3)半依比例符号:线状符号的中心线。

①成轴对称:公路、水渠、岸垄等;

②非成轴对称:城墙、土墙、陡岸等。

9.地图符号的定向--不依比例符号

1. 依真方向:矩形图形(独立房、山洞、泉等);

2. 依光照方向:光源在西北45°处(矿井、喀斯特溶洞等);

3. 依风向:(沙丘、沙地等)。

4.依纬度:透视图形符号(烟囱、古塔、庙宇等)

10.地图图式与图例

(1)图式:由地图符号与注记组成,表示地图内容各要素必须遵循的格式。(2)图例:与图中符号一致。

11.地图注记

1)作用

①说明地物具体名称、种类、性质、数量等特征;

②补充符号的不足。

2)分类

①名称注记:城、乡、河、山、路、站等;

②质量注记:地物种类、特征等;

③数量注记:高程、河宽、树平均高、数字等;

④说明注记:图名、图号、区划、比例尺等。

3)要素

①字体:制图字体=汉字+数字;

②字级:字的大小;

③字隔:字的间距;(视地物面积而定)

接近字隔:<0.5mm;普通字隔:1~3mm;隔离字隔:字级×(1~5)

④字向:字头所朝的方向,除公路、等高线、河流注记外,一般朝北;

⑤字列:同一注记的排列方式,有水平、垂直、雁行与屈曲4种;

⑥字位:与相应地物的安放位置,一般相距0.2mm~1个字宽;

⑦字色:注记颜色,ex:水系-蓝色、林地-绿色;

环境地图上:未污染区-蓝色;污染区-红色;重污染区-紫色、棕色。4)注记要求

①简明正确:地名录中标准地名;词组和单字;正规简化字;

②主次分明:分级有差别;

③位置适当:与相应地物适应,不掩盖其它重要地物。

12、地图表示法

(1)(定点)符号法 : 采用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符号,表示各自独立、呈点状分布的质量和数量现象的方法。

(用途:居民地,工矿企业,学校,气象台(站)等。

(2)线状符号法: 用不同形状或不同宽窄、长短和颜色的形状符号表示呈线状或带状事物分布的方向、数量质量特征与时间变化的方法。

ex:水系图、交通图、地质构造图、导游图以及路线图等。

(3)质底法(底色法、区划法):定义以不同底色表示连续布满整个制图区域某种地理事物分布质量差别的方法。

适用:地质图,地貌图,土壤图,植被图,土地利用图,各种区划图(精确界线)等。以不同底色表示连续布满整个制图区域某种地理事物分布质量差别的方法。

(4)等值线法:用一组连接数值相等的各点曲线来表示事物数量连续分布和变化特征的方法。

适用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

(5)伪等值线法:(与等值线法的区别)等值点数值不是该点的实际数值,而是以该点为中心的一定面积内的数量或百分比。

适用:等密度线等。

(6)定位图表法(定位统计图表法):把某些地点的统计资料,用图表形式绘在地图的相应位置上,以表示该地某种专题要素的变化。

(7)相对位置图表法:在较大制图区域内以图形面积和颜色或晕线表示不同地区事物数量特征的方法

(8)范围法(区域法):制图区域内某种事物间断地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分布的表示方法。ex:煤田,油田,棉田等。

(9)点值法 (点法、点描法):用带值的“点”表示事物及其数量特征及分布的方法。(10)动线法(动态符号法、箭形符号法、运动线法):用箭头符号表示自然、社会经济等现象运动趋势及数量质量特征的方法。

适用:洋流,大气环流,旅游,探险,考察,行军,航行,人口或动物迁移,资金流动,货物运输,战役等地图。

(11)分区统计图表法/图形统计图表法:把整个制图区域分成几个统计区(按行政区划单位或自然分区),在每个统计区内,按其相应的统计数据,设计出不同形式的统计图形,以表示各统计区内专题要素的总和及其动态。可用来编制资源图、统计图、经济收入图、经济结构图

(12)分级比值法(分级统计图法):是把整个制图区域按行政区划(或自然分区)分成若干小的统计区;然后按各统计区专题要素集中程度(密度或强度)或发展水平划分级别,再按级别的高低分别填上深浅不同的颜色或粗细、疏密不同的晕线,以显示专题要素的数量差别。同时,还可用颜色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或晕线由疏到密(或由密到疏)的变化显示出要素的集中或分散的趋势。

适用:事物的相对数量指标。ex:人口密度、人均耕地、单产、人口出生率等。

(13)晕渲法:以深浅不同色彩表示地势立体感的方法。

适用:宣传地图,旅游地图等。

(14)写景法(透视图法):根据透视原理绘画的方式,来表示地面起伏和地貌形态的方法。

适用:用作地貌透视符号,表示地貌类型。

12、点状要素的表示方法:定点符号法

13、线状要素的表示方法:线状符号法

14、面状要素的表示方法:面状要素按空间分布特征可归纳为三种形式

(1)布满制图区的要素:质底法、等值线法和分级比值法、分区统计图表法

(2)间断呈片状分布要素:范围法

(3)离散分布要素:点值法、定位图表法

(4)其他表示方法移动要素表示方法——动线法

15、地图表示法的选择与配合

(1)地图表示法的选择

示例--果树分布情况:

①果树集中分布范围:范围法

②不同区域的数量差异:分区统计图表法/分级比值法

③面状分布的数量特征:点值法

(2)地图表示法的配合示例

1)气压与风向地图:气压--等值线法;风向--动线法。

2) 人口地图:城市人口---定点符号法;

农村人口--点值法/分级比值法。

3)农作物分布地图:

各区划单位内种植面积的比重--分级比值法;

作物分布和产量--点值法。

4) 综合经济地图:

农业土地利用--质底法;

作物和牲畜分布--概略范围法;

矿藏分布与工业布局--定点符号法;

货物运输路线--动线法。

第四章

1、普通地图概述

普通地图的概念:相对均衡的表示地面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现象一般特征、分布规律及相互联系的地图叫普通地图(General Map)。普通地图表示的内容有:水系、地貌、植被、居民地、交通、境界

2、普通地图的特征:

完备、均衡性;可量测性与概括性;制图规范的一致性;系统性;权威性;应用的广泛性3、普通地图的主要任务与用途

1)1/5000~1/2.5万图:工程建设:农田建设;城市规划;基本战术。

2)1/5万~1/10万图:规划设计;战术;专题地图的底图。

3) 1/25万~1/50万图:区域规划;战役战术;专题图底图。

4) 1/100万图:国家、省、市总体规划;战略;飞行;专题图的底图。

5)<1/100万图:一览图(参考、文教、战略方针、导弹发射等)

4、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是指突出而尽可能完善、详尽地表示制图区内的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人文)要素的地图。

5、专题地图和普通地图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

地图内容主题化;主题要素特殊化;地图功能多元化;表达形式多样化;表示内容前瞻化5、专题地图的基本类型

1)

2)按内容的概括与繁简程度分类:分析图、合成图、综合图。

3)按内容结构形式分类:分布图、区划图、类型图、趋势图、统计图

4 )按用途分类:通用专题地图、专用专题地图

5)按其他指标分类

6、专题地图的构成要素:主题要素和底图要素两个层面构成

7、地图集:具有统一设计原则和编制体例的一系列地图的汇集。

8、地图集特点:图幅全面适当,顺序合理;同类地图的投影要统一;地图比例尺选择要适当;表示方法要统一;整饰规格要统一;资料截止日期要统一。

9、地图集分类

1)按制图区域范围分类:世界地图集;国家地图集;区域地图集;城市地图集

2)按内容分类:普通地图集;专题地图集:①自然地图集②社会经济地图集;综合性地图集

3)按用途分类:教学地图集;参考地图集

4)按图幅总面积分类:大型:>15平方米;中型:5~15平方米;

小型:<5平方米。

10、系列地图:依据同一信息源,统一设计和编制,反映同一制图区域多种要素或事物的一组(套)地图。

地图学试题汇总

《地图学》试卷A 一、判断题(20’每题2’) 1、图号为K53E023006的地图是1﹕5万比例尺地形图。( )2、沈括最早提出了制图六体。() 3、海水深度是从平均海水面向下计算的。() 4、圆锥投影的等变形线是放射状的。() 5、我国1:2千的普通地图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6、用比率符号表示数量时是根据符号的面积比计算的。() 7、地图图面上图形所处的位置不会影响其视觉重量。()8、色光的混合是加色法混合。() 9、实地上河流的密度愈大,其选取标准定的愈低。() 10、陆地上的等高线是封闭的连续曲线。() 二、名词解释(30’每题5’) 1、数字地图 2、变形椭圆 3、普通地图 4、范围法 5、量表系统 6、地图适宜载负量 三、问答题(40’) 1、简述地图的三个基本特性? 2、按照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如何分类? 3、等高线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质底法和范围法的区别是什么? 5、图形视觉感受的认识过程? 6、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成图过程是什么? 7、当境界线以河流分界时其图形如何描绘? 8、制图数据的来源有哪些? 四、综述(10’)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地图学 A 卷标准答案 二、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 数字地图:是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标志的制图要素和离散数据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存储介质上概括而有序的集合。具有计算机可识别性、可量算性、可分析性、可传输性及数字与模拟地图的互转性,是生产电子地图和纸基地图的基础。 变形椭圆:取地面上一个微分圆(小到可忽略地球曲面的影响,把它当作平面看待),它投影到平面上通常会变为椭圆,通过对这个椭圆的研究,分析地图投影的变形状况。这种图解方法就叫变形椭圆。 普通地图: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它们以水系、居民地、交通网、地貌、土质植被、境界和各种独立目标为制图对象,随着地图比例尺的变化,其内容的详细程度有很大的差别。 范围法:范围法表示呈间断成片分布的面状现象,如森林、沼泽、湿地、某种农作物的分布和动物分布等。范围法是用真实的或隐含的轮廓线(例如由颜色或网纹、符号排列构成的边线)表示现象的分布范围,在范围内再用颜色、网纹、符号乃至注记等手段区分其质量特征。根据所表示的专题现象的特征,范围法可以分为精确的和概略的两类。精确范围法表示有明确界线的现象,其轮廓用实在的线状符号表示。概略范围法表示没有固定界线或分布界线模糊、不易确定的现象,如动物分布。 量表系统:按数据的不同精确程度将它们分成有序排列的四种量表,称为量表系统。可以分为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隔量表和比率量表。 地图适宜载负量:我们不能使所有的地图图面上都达到极限载负量,那样也就没有地区对比可言了,因此就失去了地区特征。我们必须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景观条件确定该图适当的载负量。 三、问答题(40分,每题5分) 1、简述地图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 ②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 ③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 2、按照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如何分类? ①等角投影: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 ②等面积投影:投影后面积保持不变 ③任意投影:角度和面积都有变形,其中一种特殊投影是等距离投影。

地图学期末试卷

1、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 )(2’*10) A、地理图 B、小比例尺地图 C、中比例尺地图 D、大比例尺地图 2、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与角度变形 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 3、我国1:50万地形图采用的投影就是:( ) A、方位投影 B、圆锥投影 C、高斯--克吕格投影 D、墨卡托投影 4、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就是:( )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B、便于分割图纸 C、分幅编号的需要 D、便于地图使用 5、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 ) A、小比例尺地图 B、大比例尺地图 C、平面图 D、地球仪 6、在1:2、5万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 A、21731公里 B、731公里 C、231公里 D、31公里 7、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就是:( ) A、低纬度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赤道附近 8、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就是:( ) A、 a=b B、 a>b C、 ab C、 a

地图学试题4套集合(含答案)汇编

地图学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地图: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它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2.地图投影: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转换为平面上的点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3.变形椭圆:地球面上一个微分圆在地图平面上的投影,是一种显示投影变形的几何图形。 4.视觉阈值:刚刚能引起视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5. SOM :空间斜轴墨卡托。 6.接图表:是表示各图幅间相互位置的图表。根据其用途和范围可分为图幅接图表和区域接图表。 7.图形开窗:在整个图形中选取需要处理的部分,称为图形的开窗。 8.编图任务书: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内容包括:地图名称、主题、区域范围、地图用途、地图比例尺、有时还指出所采用的地图投影、对地图的基本要求、制图资料的保障情况以及成图周期和投入的资金等项目。 9.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10.GUASS-KRUAGER: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那一项可能是1:10万地形图的编号(B) A. I-48-A (1:50万) B. I-52-12 C. I-50-[8] (1:25万) D.J-50-148(没有这个编号) 3.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分为三种,以下那项不属于这三种之一(B) A. 等积投影 B. 等距投影 C. 任意投影 D.等角投影 4.我国1:100万地形图使用的地图投影是(D) A. Gauss-Kruger B. UTM C. 斜轴等角方位投影 D.等角割圆锥投影 5.从几何意义上说,属于圆锥投影的是(C ) A. UTM (圆柱投影) B. Gauss-Kruger (圆柱投影) C. Lambert D. UPS(方位投影) //C. 古德投影 D.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7.地图数据中的属性数据是用量表系统来表示的,表示城市的等级,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所使用的量表应该是(B ) A. 定名量表 B. 顺序量表 C. 间隔量表 D.比率量表 9.在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补充测绘的等高线是(C) A.首曲线 B. 计曲线 C. 间曲线 D. 助曲线 10.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有十种,能够表示面状地物数量特征的是(D) A. 范围法 B.质底法 C. 量底法 D. 定点符号法 10.下面哪种不属于栅格图象(C) A.数码像机拍摄的照片 B.卫星影像 C.冲洗出来的照片 D.扫描生成的地图 11.通过建立地图数据拓扑关系可以解决很多用户关心的问题,如京九铁路经过哪些城市,它利用的拓扑关系是?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导论 一.地图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依据特定的数学法则,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将地理信息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客观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理信息的载体——多样性 数学法则的结构——(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 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图形的形状变化和尺寸变化) 符号系统的运用——(地理信息的图形借助地图符号,地图是符号的模型) 二、地图的功能与分类 1.地图的功能: (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分为直接(从图中直接反映)和间接信息(分析)组成, (2).地图的传递功能将制图者和用图者联系起来,统一在地图信息的传递过程中 (3).地图的模拟功能所需表示的对象,在众多特征中抽取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进行实物的模拟 (4).地图的认知功能用图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图形进行联想和推演和各种分析 2.地图的类型 (1)按尺度划分: 大比例尺地图:大于比例尺1:10万的地图 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1:100万 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 (2)按区域划分(了解) A.星球图、地球图 B.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 C.国家图、行政区图 D.局部区域图 (3)按照地图的图型划分 普通地图(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不偏重哪一个要素,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各自学科体系进行层次细分,构成地图的主要内容) (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 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 (5)按其他指标分类 按用途 按语言种类 按历史年代 按出版和使用方式 三、地图学 1.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2.地图学的学科体系(了解)

地图学期末试卷

1、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2’*10) A.地理图 B.小比例尺地图 C.中比例尺地图 D.大比例尺地图 2、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 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 3、我国1:50万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A.方位投影 B.圆锥投影 C.高斯--克吕格投影 D.墨卡托投影 4、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B.便于分割图纸 C.分幅编号的需要 D.便于地图使用 5、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 A.小比例尺地图 B.大比例尺地图 C.平面图 D.地球仪 6、在1:2.5万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A.21731公里 B.731公里 C.231公里 D.31公里 7、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 A.低纬度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赤道附近 8、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 A. a=b B. a>b C. ab C. a

地图学期末试卷

1、地图的基本特征 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地图的数学法则 解决地图平面与地球曲面之间的矛盾。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地图的综合法则 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现实之间的矛盾 地图内容的综合法则包括:1)地图内容的符号化;2)地图内容的选取、化简、概括。另,我们把符号系统和制图综合统称为综合法则。 制图综合形成地图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就是地图概括。 3)地图作为客观世界的模型—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地图作为客观世界模型的特性,并且,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 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图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特性以及地理信息的多维动态特性。 地图信息是由它所描述的对象的空间、时间、属性三元素构成的信息元组。 2、地图定义: 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将地球表面缩绘到平面上的表象,它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和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和发展; 现代地图定义:地图是根据由数学方法确定的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工具,它能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和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 3、地图的基本内容(地图构成要素) 1)数学要素包括与地图投影有关的坐标网(平面直角坐标网(方里网、公里网)、地理坐 标网(经纬网))、比例尺、测量控制点等。----基本要素 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图上线段与该线段在椭球面上的平面投影的长度之比。 表达方式:文字比例尺和图解比例尺 控制点包括:三角点、埋石点、水准点、GPS(卫星定位)等级点、独立天文点等。 2)地理要素--(图形要素)是用地图符号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以及其他要 素的总称。----主要组成部分 3)辅助要素分为读图工具和参考资料。 读图工具包括图例、图解比例尺、坡度尺、三北方向图(真北、磁北、坐标北)、图幅接合表、政治行政区划略图等内容。 4)补充说明 出版单位、成图时间、地图投影、坐标系、高程系、资料说明和资料略图等。 4、地图的分类 1)按地图主题(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2)按比例尺分为:普通地图按比例尺分类可将其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地形图按比例分为 大比例尺地形图(大于或等于1:10万)、中比例尺地形图(1:25万,1:50万)和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地理图是比例尺小于1:100万的普通地图。 3)按制图区域分类:必须坚持由总体到局部,由大到小依的原则,首先是世界图,其次是

地图学复习习题解最终版

地图及地图学概述 数字地图:存储于计算机可识别的介质上,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特征,按特殊数学法则构成的地理现象离散数据的有序组合。 电子地图:数字地图经可视化处理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地图。 地图有哪些基本特征 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测量性;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 我国存留的年代最早的是什么地图 我国存留的地图中,年代最早的当属20世纪80年代在天水放马滩墓中发现的战国秦(公元前239年)绘制于木板上的《邽县地图》。 地图包括哪些内容 地图内容可分成三个部分:数学基础、地理要素、整饰要素。 地图有哪些分幅编号系统计算分幅和编号 通常有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两种分幅形式。常见的编号方式有自然序数编号和行列式编号。横列号 =[ ] + 1 纵行号 = [ ]+31 (东经) 地图成图方法有哪几种用传统的方法编绘地图、计算机地图制图。 计算机制作地图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内容以计算机及由计算机控制的输入、输出设备为主要工具,通过数据库技术和数字处理方法实现的地图制图称为计算机地图制图。分为四个阶段:地图设计、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图形输出。 地图投影及常见的投影 长度比:地面上微分线段投影后长度ds'与它固有长度ds之比值。 面积比:地面上微分面积投影后的大小dF'与它固有的面积dF之比值。 长度变形:长度比与1之差值。 面积变形:面积比与1之差值。 角度变形:某一角度投影后角值β'与它在地面上固有角值β之差的绝对值。 主比例尺:在计算机地图投影或制作地图时,将地球椭球按一定比率缩小而表示在平面上,这个比率称为地图的主比例尺,或称普通比例尺。 局部比例尺:地图上除保持主比例尺的点或线以外其他部分的比例尺。 变形椭圆:变形椭圆的意思是,地面上一点处的一个无穷小圆——微分圆(也称为单位圆),在投影后一般地成为一个微分椭圆,利用这个微分椭圆能较恰当地、直观地显示变形的特征。解析变换:找出两投影间坐标变换的解析公式。 数值变换:利用两投影间的若干离散点,用数值逼近的理论和方法来建立两投影间关系。地图投影的分类: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可将地图投影分为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任意投影。按投影方式分类:几何投影(按辅助投影面的类型划分: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按辅助投影面和地球体的位置关系划分:正轴投影、横轴投影、斜轴投影;按辅助投影面与

地图学试题汇总

《地图学》试卷A 一、判断题(20’每题2’) 1、图号为K53E023006的地图是1﹕5万比例尺地形图。() 2、沈括最早提出了制图六体。() 3、海水深度是从平均海水面向下计算的。() 4、圆锥投影的等变形线是放射状的。() 5、我国1:2千的普通地图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6、用比率符号表示数量时是根据符号的面积比计算的。() 7、地图图面上图形所处的位置不会影响其视觉重量。() 8、色光的混合是加色法混合。() 9、实地上河流的密度愈大,其选取标准定的愈低。() 10、陆地上的等高线是封闭的连续曲线。() 二、名词解释(30’每题5’) 1、数字地图 2、变形椭圆 3、普通地图 4、范围法 5、量表系统 6、地图适宜载负量 三、问答题(40’) 1、简述地图的三个基本特性? 2、按照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如何分类? 3、等高线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质底法和范围法的区别是什么? 5、图形视觉感受的认识过程? 6、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成图过程是什么? 7、当境界线以河流分界时其图形如何描绘? 8、制图数据的来源有哪些? 四、综述(10’)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地图学 A 卷标准答案 二、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 数字地图:是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标志的制图要素和离散数据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存储介质上概括而有序的集合。具有计算机可识别性、可量算性、可分析性、可传输性及数字与模拟地图的互转性,是生产电子地图和纸基地图的基础。 变形椭圆:取地面上一个微分圆(小到可忽略地球曲面的影响,把它当作平面看待),它投影到平面上通常会变为椭圆,通过对这个椭圆的研究,分析地图投影的变形状况。这种图解方法就叫变形椭圆。 普通地图: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它们以水系、居民地、交通网、地貌、土质植被、境界和各种独立目标为制图对象,随着地图比例尺的变化,其内容的详细程度有很大的差别。 范围法:范围法表示呈间断成片分布的面状现象,如森林、沼泽、湿地、某种农作物的分布和动物分布等。范围法是用真实的或隐含的轮廓线(例如由颜色或网纹、符号排列构成的边线)表示现象的分布范围,在范围内再用颜色、网纹、符号乃至注记等手段区分其质量特征。根据所表示的专题现象的特征,范围法可以分为精确的和概略的两类。精确范围法表示有明确界线的现象,其轮廓用实在的线状符号表示。概略范围法表示没有固定界线或分布界线模糊、不易确定的现象,如动物分布。 量表系统:按数据的不同精确程度将它们分成有序排列的四种量表,称为量表系统。可以分为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隔量表和比率量表。 地图适宜载负量:我们不能使所有的地图图面上都达到极限载负量,那样也就没有地区对比可言了,因此就失去了地区特征。我们必须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景观条件确定该图适当的载负量。 三、问答题(40分,每题5分) 1、简述地图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 ②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 ③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 2、按照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如何分类? ①等角投影: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 ②等面积投影:投影后面积保持不变 ③任意投影:角度和面积都有变形,其中一种特殊投影是等距离投影。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整理资料讲解

1.地图的定义 地理环境诸要素(内容)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并经过制图综合(特征)的一种缩小表像(形式)以表达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数质量特征及空间分布和发展变化(目的、结果)。 2.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可测量性、可比性);地图必须经过科学制图综合(清晰性、一览性);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直观性、易读性);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传递性、持久性)。 3.地图的基本内容 数学要素(骨架):地图坐标、投影、比例尺、控制点等 地理要素(主体):表达地理信息的各种图形,文字标记 辅助要素(润滑剂):说明地图的编制情况,为应用提供相关内容,在主要图形的外侧,如图名、图号、图例、比例尺等;对主要图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补充,如统计图表、剖面图、测图时间、出版单位等 4.地图的分类 按比例尺分:-大比例尺地图(≥1:10万)-中比例尺地图(1:10万~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1:100万)-微缩地图 按地图的图形内容分类:-普通地图(是指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专题地图(是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得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 5.图幅编号 a=[φ/4°]+1 φ纬度;b=[λ/6°]+31 λ经度1:1万(G) 1:5000(H) c=4°/△φ-[(φ/ 4°)/△φ] △φ图幅纬差2′30″1′15″ d=[(λ/6°)/ △λ]+1 △图幅经差3′45″1′52.5″ X1X2X3 X4 X5X6X7 X8X9X10 λ0=(X2X3-31)*6°φ0=(X1-1)*4° λ=λ0+(X8X9X10-1)* △λφ=φ0+(4°/△φ-X5X6X7)* △φ 6.现代地图学体系 地图学的定义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理论地图学(地图学理论基础)~地图信息、传输、模式、认知理论;地 图可视化原理、数学制图原理、地图语言学(地图符号学)、地图感受理 论、地图概括(制图综合)理论、综合制图理论、地学信息图谱理论 现代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地图编制方法与技术)~普通地图制图学、专题**、遥感制图学、计算机制图学、地图印制学与计算机出版系统、多媒体电子地图与 网络地图设计和制作 ┗应用地图学(地图应用原理与方法)~地图功能、评价、分析与研究方法、 使用方法、信息自动分析和处理系统、应用、数字地图应用 7. 大地水准面: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水准面的特点:面上任意一点的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 地球椭球面:人们假想,可以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就能形成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即踢球椭球体。其表面可用数学模型定义和表达称为地球椭球面。

绝密地图学试题库

绝密地图学试题库

1.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10.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 三、问答题 1.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数学法则、地图概况、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 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3.结合自己所学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五、填空题 1.地图的构成要素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2.编绘成图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编绘)、(清绘)、制印四个步骤。 5.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图)。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11.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制图比例尺、地图的内容、出版方式。 1.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2.分类: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级或分群. 3.符号化:将空间信息通过分类、简化、夸张等方法所获得的记号,根据其基本特征,相对重要性和相关位置制定成的各种图形。 5.资格排队:就是按空间数据的等级高低进行选取。 6.地图概括的实质:在制图过程中对地图数据和图解形式经过科学化处理,使其能表现出制图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制图现象的基本的、典型的面貌和主要特点。 三、问答题 1.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有哪些? 地图的用途和主题、地图比例尺、数据质量、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图解限制。 2.影响符号最小尺寸设计的因素有哪些? 视觉分辨能力;印刷与绘制技术;地物和地理环境 3.常用数量分析有哪些方法? 图解计算法、等比数列法、区域指标法、回归分析法、开方根规律 5.图形形状简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保持轮廓图形和弯曲形状的基本特征; (2)保持弯曲转折点的相对精确度; (3)保持不同地段弯曲程度的对比。

2011年地图学_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折(每题2分,共20分) 1、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 C ) A.地理图 B.小比例尺地图 C.中比例尺地图 D.大比例尺地图 2、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 )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 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 3、我国1:50万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C ) A.方位投影 B.圆锥投影 C.高斯--克吕格投影 D.墨卡托 投影 4、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A )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B.便于分割图纸 C.分幅编号的需要 D.便于地图使用 5、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 A ) A.小比例尺地图 B.大比例尺地图 C.平面图 D.地球仪 6、在1:2.5万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A ) A.21731公里 B.731公里 C.231公里 D.31公里 7、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C )

A.低纬度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赤 道附近 8、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D ) A. a=b B. a>b C. a

《地图学》复习试题集解读

《地图学》试题集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12. 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13. 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14.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19.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22.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 23. 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 24. 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 25. 按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高程绘出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26. 经线在任何球心投影中的表象都是直线。 27. 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 28. 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相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相同的。 29. 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 30. 地球面上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和高程来确定的。 31. 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32. 南京紫金山最高点对连云港云台山最高点的高差为正。 33.正轴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都是经度的函数,与纬度无关。 34.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地图学基础知识

地图学: 第一章: 现代地图学概论 地图定义:按照严密的数学法则,并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把空间事物抽象地表示在平面或者球面上,并且其还具有传输事物信息的一种图形 地图的基本特性: 1、严密的数学法则 2、科学的地图概括 3、特定的符号系统 地图的组成要素: 1、数学要素 确定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骨架”作用,大地控制点、比例尺、经纬网2、地理要素 地图根据制图要求表达的内容(内容要素), 自然要素:水系、地形、土质植被 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线, 用图形表示,“图形要素” 3、辅助要素 图名图号、图例、文字说明等 4、现代地图还包括技术设备和技术操作 地图的功能 1、信息载负功能 2、信息传输功能 3、客观模拟功能 4、认知与感受功能 现代地图分类 (一)按地图功能和内容分类 按地图功能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特种地图 按地图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主要方法) 普通地图:

同等详细程度全面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可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 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 (二)按地图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地图(>=1:10万),地市规划 中比例尺地图(大于1:100万,小于1:10万),国家或省级规划 小比例地图(1:100万以及更小比例尺),教育普及 第二章: 制图框架与成图方法 一、地图成图方法: 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 地理空间信息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以及属性特征 大地水准面:假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面静止时的平均水面,并假设此面穿过穿过大陆与岛屿,连续扩展形成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闭合曲面 大地水准面高低起伏,地球内部物质密度不均,起伏不定的重力等位面,又称地球物理表面 平均海水面为椭球体面,地球数学表面 地理坐标系: 空间参照系是测量空间点坐标位置的一种度量衡制 地球表面点坐标的确定包括两方面内容: 1、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面上的投影位置,采用地理坐标系 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采用高程系 天文经纬度: 天文经度:首子午面与过观测点的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 天文纬度:过某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地图学》试题集答案

《地图学》试题集答案 二、名词解释 1.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角度关系。 3.真子午线:指向地球正北极和正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真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 4.磁子午线:指向地球磁北极和磁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磁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 5. 磁偏角(δ):磁子午线和真子午线之间的夹角。(以真子午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6.子午线收敛角(γ):真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真子午线为准,坐标纵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7.磁坐偏角(c):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8.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线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0°-360°)。 9.象限角: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到某一直线的锐角(0°-90°)。 10.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11.三北方向: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绘有三种指向北方的线,即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坐标纵线,称为三北方向线。这三种方向线虽然都是指向北方,但这些北方实际上是不一致的,分别称为真北、磁北和坐标北,统称为三北方向。 12.大地体:由大地水准面包围形成的形体称为大地体,是一种逼近于地球本身形状的一种形体。可以称大地体是对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 13.水准面: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 14.大地水准面: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15.椭球体: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 16.天文经度: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顶子午面间的两面角。在地球上定义为本初子午面与观测点之间的两面角。 17.天文纬度:在地球上定义为铅垂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 18.大地经度: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间的两面角。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19.大地纬度: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垂直线(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20.1956年黄海高程系:1956年在青岛观象山设立了水准原点,其他各控制点的绝对高程均是据此推算。 21.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 22.地图比例尺:地图上一直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直线水平投影长度之比。 23.主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的比例尺。 24.局部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有变形处的比例尺。 25.长度比:投影面上一微小线段d s’(变形椭圆半径)和球面上相应微小线段d s(球面上微小圆半径,已按规定的比例缩小)之比。 26.长度变形:就是长度比(μ)与1之差,用表v示长度变形则:v=μ-1 27.面积比:投影平面上微小面积(变形椭圆面积)d F′与球面上相应的微小面积(微小圆面积)d F之比。 28.面积变形:就是面积比与1之差,以Vp表示。Vp=p-1 29.角度变形:投影面上任意两方向线所夹之角与球面上相应的两方向线夹角之差。 30.等变形线:就是变形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31. 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而成。 32. 圆住投影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使圆柱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面展为平面而成。 33.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将圆锥面展为平面而成。 34.等角航线:就是指地球表面上与经线交角都相同的曲线,或者说是地球上两点间的一条等方位线。 35.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以椭圆柱为投影面,使地球椭球体的某一经线与椭圆柱相切,然后按等角条

最新地图学考试题(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地图: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4.电子地图:是指在计算机环境中制作和使用的,是由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构成的能够动态显示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及实时处理的数字图像。 5.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二、填空题 1.地图的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 2.按内容可将地图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 3.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4.地图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认知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负载和传递功能。 5.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 6.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7.普通地图上人社会文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网和境界线。 8.现代地图学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分支: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 9.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10.控制点分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前者又分为天文点和三角点。 三、简答题 1.简述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 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基本特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3)使用地图语言,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2.什么叫做地图?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功能有: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3.简述电子地图的基本特点 答:(1)交互性;(2)无缝;(3)动态载负量调整(4)多维化;(5)信息丰富;(6)共享性(7)计算、统计和分析功能; 4.简述地图学的现代特征。 答:(1)地图学已跨界于几个科学部门 (2)横断科学为地图制图学的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3)地图制图学在生产、研究与应用上的计量化 (4)计算机技术拓宽了地图制图学的领域 第二章

武汉大学地图学试卷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地图学》试卷A 一、判断题(20’每题2’) 1、图号为K53E023006的地图是1﹕5万比例尺地形图。() 2、沈括最早提出了制图六体。() 3、海水深度是从平均海水面向下计算的。() 4、圆锥投影的等变形线是放射状的。() 5、我国1:2千的普通地图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6、用比率符号表示数量时是根据符号的面积比计算的。() 7、地图图面上图形所处的位置不会影响其视觉重量。() 8、色光的混合是加色法混合。() 9、实地上河流的密度愈大,其选取标准定的愈低。() 10、陆地上的等高线是封闭的连续曲线。() 二、名词解释(30’每题5’) 1、数字地图 2、变形椭圆 3、普通地图 4、范围法 5、量表系统 6、地图适宜载负量

三、问答题(40’) 1、简述地图的三个基本特性? 2、按照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如何分类? 3、等高线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质底法和范围法的区别是什么? 5、图形视觉感受的认识过程? 6、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成图过程是什么? 7、当境界线以河流分界时其图形如何描绘? 8、制图数据的来源有哪些? 四、综述(10’)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地图学》试卷B 一、判断题(20’) 1、图号为K49D005012的地图是1:5万比例尺地形图() 2、等角割圆锥投影两条标准纬线之间的长度比为1() 3、海水深度是从平均海水面向下计算的() 4、地图图面上图形所处的位置不会影响其视觉重量() 5、陆地上的等高线是封闭的连续曲线() 6、实地上河流的密度愈大,其选取标准定的愈低()

地图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1、地图的基本特征: 2、答:1、地理信息的载体;2、数学法则的结构; 3、有目的的图形概括; 4、 符号系统的运用。 3、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 4、答: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 分支学科组成。 5、结合所学的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6、答: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7、测制地图有哪些方法: 8、答:实测成图,编绘成图。 9、简述地图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10、答: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11、地图学与GIS的关系: 12、答:GIS是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等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发展起 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地图学时基础,GIS是对地理信息的采集、分析、储存等综合的学科。 13、如何而判定正轴切圆锥投影的投影性质: 14、 15、我国现行的基本比例尺的地图采用什么投影各有什么特征: 16、 17、地图投影会产生什么变形,如何表示他们: 18、答:①等角投影: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②等面积投影:投影后面积保 持不变;③任意投影:角度和面积都有变形,其中一种特殊投影是等距离投影。可以通过等变形线和变形椭圆来表示。 19、方位投影有何特点,适合何种区域制图: 20、答:方位投影的特点是:在投影平面上,有投影中心(平面与球面相切 的切点,或平面与球面相割的割线的圆心)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其等变形线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因此,这种投影合适作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 21、:

22、如何理解地图投影对地图比例尺的影响: 23、 24、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类,有何特点: 25、答:等角投影,等积、任意 26、地图比例尺通常表现为哪几种形式: 27、答:数字式、文字式、图解式、比例尺 28、地图投影变形表现在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说长度变形是主要的变形: 29、答:1地图投影变形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长度(距离)变形,角 度(形状)变形和面积变形。 2答:因为在地图投影中,一般是借助对变形椭圆和微分圆的比较去解释各种变形的特征的。而当微分圆主方向的长度变形已经确定,则变形椭圆的大小和形状可显示该圆的各种变形特征,如任意方向长度比μ=R′/R= 最大角度变形公式,面积比P=A〃B,,其中A、B为主方向长度比,总上所述,成都变形可以反映出各种变形的主要特征,是衡量地图投影变形的主要变形。 30、O 31、何谓变形椭圆,研究变形椭圆有何意义:P50 32、 33、地图投影选择的主要依据是:P65 34、答: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制图比例尺、地图的内容、出 版方式。 35、说明圆锥投影的变形分布规律和适宜制图的区域范围:P73 36、 37、为什么我国编制世界地图常采用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38、答:该投影是属于面积变形不大的任意投影,从整体构图上有较好的球 形感。陆地部分变形分布比较均匀,其轮廓形状比较接近真实,并配置在较为合适的位置,完整的表现了太平洋及沿岸国家,突出了我国与太平洋各国之间的联系 39、简述墨卡托投影的性质与用途: 40、答:(1)是等角圆柱投影;(2)在等角圆柱投影中,球面上微分圆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