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英国历史文化

英国历史文化

英国有国庆日吗?

圣帕特里克墓--邓恩帕特里克(Downpatrick)位于北爱尔兰。这位爱尔兰的守护神于公元461年葬于教堂山上。每当圣帕特里克节(3月17日)之际,这里就成为人们朝拜之地。

苏格兰的国庆日是圣安德鲁斯节(11月30日)。现在,伯恩斯之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圣安德鲁斯节的地位。圣安德鲁斯是基督的十二个信徒之一,是苏格兰的守护神。他的一些骨头据说在四世纪的时候被带到了现在位于法夫的圣安德鲁斯。从中世纪开始,象征着圣安德鲁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X形的圣安德鲁斯十字便成为了苏格兰的象征。

圣大卫节是威尔士的国庆日。(3月1日)。圣大卫(大约520年--588年)是威尔士的守护神、蒙内维亚修道院的创建者和首任主教。现在圣大卫墓位于威尔士南部的德韦达郡。爱国的威尔士人民通过佩戴水仙花和韭葱来纪念这一天。这两种植物被认为是威尔士的国家象征。

圣帕特里克节(3月17日)是北爱尔兰法定的银行假日。圣帕特里克(大约389年--461年)致力于基督教的传教工作,对于基督教在爱尔兰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出生在伦敦的圣帕特里克早年曾被海盗劫持,在逃脱并成为一名传教士之前曾度过了六年的奴隶生活。在节日这天,人们要佩戴三叶草(一种类似于苜蓿的植物)。三叶草既是北爱尔兰的国家象征,同时也是爱尔兰共和国的国家象征。

英格兰的国庆日是圣乔治节(4月23日)。圣乔治是英格兰的守护神。根据一个最早出现在六世纪的传说,圣乔治为拯救一个不幸的少女,杀死了一条可怕的喷火巨龙。在百年战争期间(1338年--1453年),在圣乔治的红十字旗帜下,与敌人进行战斗的英格兰骑士将这位圣人的名字作为他们战斗口号。

而莎士比亚创作的《亨利五世》使这一口号成为了永恒:

“我看到你们就像即将出征的骏马。
比赛就要开始:鼓起你的勇气,
担负起你的责任,高呼
‘上帝保佑哈里!上帝保佑英格兰和圣乔治!’”

如今,在圣乔治节期间,圣乔治红十字旗仍然飘扬在英国教区每一座教堂的上空。

相关链接
圣帕特里克中心

英国人如何庆祝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

圣诞节

在首相官邸伦敦唐宁街10号前面的传统圣诞树。

在英国,人们通常在家中与家人一起过圣诞节,是全家人团圆的节日。每年,人们很早就开始为圣诞节做准备,邮寄圣诞卡和在家里显要的位置装扮圣诞树。现在,装扮这圣诞树已经成为英国家庭的一个固定传统。这一传统是1840年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艾伯特亲王从他的家乡德国引入到英国,并加以推广形成的。

一些房子用常

青树(冬天不掉叶子的树统称常青树)装饰起来;在前门放一个用冬青树枝做的花环,室内用冬青花环、常青藤和冷杉装饰。除此之外,人们经常还要在门口悬挂一束寄生(一种植物,其小枝常用作圣诞节的装饰),任何一对夫妇从下面经过都要互吻!传统食品早已准备完毕:甜水果馅饼、精美华丽的圣诞节蛋糕以及圣诞布丁。尽管风味各不相同,但都备有各种调味酱、坚果、干制水果以及白兰地等。

圣诞节期间,人们要购买礼物,并精心包装起来,在圣诞夜将这些礼物挂在圣诞树上。圣诞节既是民众的节日,同时也是宗教节日。许多家庭会选择在圣诞夜去教堂做午夜礼拜,或者在圣诞节的早上到教堂去庆祝。

对于孩子们来说,圣诞夜最令人兴奋的事就是在壁炉周围或者他们的床腿上挂上他们的袜子(如果贪心的话就挂一个枕套),等待圣诞老人在里面装满礼物。英国穿着红白相间衣服的圣诞之父(也叫圣诞老人)的形象,最早出现在1653年的一幅木版画中。但圣诞老人乘坐驯鹿拉着的雪橇从天而降,顺着烟囱进入房子,往孩子们的袜子里放置礼物的故事,却是源自美国。

几乎每个人都会在刚过中午的时候就坐下来享用他们的圣诞大餐。传统上说,圣诞大餐应该包括烤火鸡,但是一些家庭却更喜欢吃鹅肉或者烤牛肉。在烤火鸡之后上桌的应该是红红火火的圣诞布丁。人们将白兰地酒淋在布丁上,然后将其点燃。享用完圣诞大餐之后,每个人都放松下来,开始散步或做游戏,享受他们收到的礼物或者看电视。

节礼日

节礼日(Boxing day)(12月26日)之所以被成为节礼日是因为在这一天商人们 会收到圣诞礼物(Chrismas Box),以感谢他们这一年中所做的工作。通常这是一个走亲访友以及招待亲朋好友的时间。在节礼日通常会举行足球比赛或者其他的体育比赛。节礼日是公共假日,所以商店和银行都关闭。最近,有一些商店也会打破传统,在节礼日开门营业,鼓励那些急着将圣诞礼金花出去的人前来消费。

新年

“Hogmanay”大年夜 (源自盖尔语“oge maiden”,意思是大年夜) 是苏格兰最重要的节日庆典之一。许多庆祝活动都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举行。

新年到来时,人们通常会与家人或朋友一道在家中或者当地的酒吧、俱乐部里举行派对。新年前夕便是欢乐的开始,而午夜则是欢乐的高潮。当午夜钟声敲响的时候,人们用欢呼、鸣喇叭、吹口哨、亲吻或举杯等各种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传统上认为,在新年这天第一个迈进家门的人,将给全家人带来好运。这通常被称之为“新年第一步”。在12月31日午夜,特别是在苏格兰和英格兰北

部,人们相信“新年第一步”(通常是一个深色皮肤又高又帅的男子)能为他们带来新年好运。这个人通常拿着一块煤炭、一条面包和一瓶威士忌酒。进入房间之后,这个人必须将煤炭放入火中,将面包放在桌子上,并且为一家之主倒上一杯威士忌酒,在这一过程中,他一言不发,别人也不对他讲话,直到他祝福每个人“新年快乐”。这个人必须从屋子的前门进入,从后门离开。

在威尔士,人们会在午夜钟声敲响第一下的时候打开后门,让旧的一年离开。然后将后门锁上以留住好运,在午夜钟声敲响最后一下的时候打开前门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苏格兰,新年仍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新年在苏格兰被称为“Hogmanay”(这是一个从未有过准确定义的词,意思是大年夜)。这一夜的主题就是喝酒和尽情狂欢,狂欢持续到午夜并在钟声敲响的时候达到高潮。大量的人群聚集在爱丁堡的通恩教堂或者格拉斯哥乔治广场,手拉手高唱“友谊地久天长”庆祝新年的到来。

万圣节

H万圣节(10月31日)以及与之关的女巫和幽灵都来自于凯尔特人的旧年夜习俗,那时人们相信这个夜晚将会有女巫和幽灵在尘世间出没。现在在英国人们仍然记得女巫和超自然的事物的传说。儿童们穿着令人恐怖的服饰,拿着被镂空雕刻成鬼脸的、里面放了蜡烛的万圣节南瓜灯笼,成群结队地在街上游荡。在最近几年中,“不请客就捣乱”的风俗愈演愈盛。尽管大家普遍认为这一风俗最早起源于美国,但是,这一风俗实际上源自英格兰的“恶作剧之夜”风俗,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夜晚”,他们不会因为他们的胡闹而受到惩罚(通常是在五朔节夜晚或者是在万圣节)。万圣节派对(通常为孩子们举办)包括叼苹果等一些万圣节游戏。在进行这一游戏时,苹果通常漂在水上或者用线吊起来。这一游戏的规则是,参加者将手背在身后,只能用他们的牙齿去咬住苹果。

复活节

复活节这一名称来源于每年在春分时举行盛宴的萨克逊春天女神艾奥斯特里。现在复活节对于基督教教会来说就是一次纪念基督复活的春天盛宴。根据教会日历,复活节的日期是在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间的某个星期日。传统的复活节彩蛋是经过染色装饰的鸡蛋,或者是用巧克力制作而成的。这些复活节彩蛋将被当作象征新生命和春天到来的礼物。英格兰北部地区在复活节星期一这天会举行滚鸡蛋比赛。在比赛中,人们将煮熟的鸡蛋沿着斜坡往下滚,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规则,谁的鸡蛋滚的最远,谁的鸡蛋没从斜面上掉下来,或者谁的鸡蛋能够成功的从两个木桩之间穿过的话,谁

就将获得比赛的胜利。其中最有名的是在兰开斯特郡普雷斯顿艾文哈姆公园举行的滚鸡蛋比赛。复活节游行也是复活节传统活动之一。参加复活节游行的人都带着用春天的鲜花和彩带装饰起来的复活节帽子。

什么是银行假日?什么时候是银行假日?

英国的许多公共假日被称之为“银行假日”。之所以称为银行假日,是因为银行在这些假日可以合法关闭。大多数银行假日都在星期一。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共有6个银行假日,分别是:新年,复活节星期一,五朔节(不一定是在5月1日),五月末的春季假日,八月末的夏季假日以及节礼日。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公共法定假日:耶稣受难日和圣诞节。

在苏格兰有9个公共假日,分别是:新年,1月2日,耶稣受难日,复活节星期一,五朔节(不一定是在5月1日),五月末的春季假日和八月初的夏季假日,圣诞节和节礼日。

在北爱尔兰有7个银行假日,分别是:新年,圣帕特里克节(3月17日),复活节星期一,五朔节(不一定是在5月1日),五月末的春季假日和八月末的夏季假日,以及节礼日。另外,北爱尔兰还有两个公共法定假日:耶稣受难日和圣诞节;以及一个公共假日:波尼战役(Boyne)周年纪念(7月12日)。

如果这些公共假日碰巧是周末,则会相应的串休。在公共假日期间,特别是圣诞节,商店、博物馆和其他一些公共场所如历史建筑或体育中心等将暂时关闭。因此在假日期间,应预先对特定的机构是否开放进行查询。

相关链接
爱英国网 - 公共假日

什么是圣灰节?

圣灰节(Pancake Day)或者“圣灰瞻礼日”(Shrove Tuesday) (复活节之前41天的星期二)就是四旬斋的前夕。在这一天的清晨,所有的基督徒都必须进行告白或者做“忏悔”,这也是“圣灰瞻礼日”这一名称的由来。这是他们在四旬斋之前享用丰富食物的最后机会。房子里所有的鸡蛋、黄油和油都被用来制作薄煎饼,这也是这一节日的别名“薄煎饼节”的由来。

现在,严格遵守斋戒规定的人已经非常少了,但每个人都在享用传统的薄煎饼,有些地区还通过举行薄煎饼赛跑比赛的方式庆祝这一节日。最古老也是最有名的薄煎饼赛跑是在白金汉郡奥尔尼举行的。这一比赛的距离为415码(大约380米),参赛者为戴着帽子穿着围裙的16岁以上的妇女。在比赛过程中,她们必须至少要将薄煎饼抛(在平底锅内将薄煎饼抛起并翻过来)三分钟。比赛的获胜者将得到圣灰节鸣钟者(教堂一般用钟声提醒附近的居民前来做忏悔)的亲吻和教区牧师发给他们的一本祈祷书!

相关链接
BBC广播电台 – 食品 – 薄煎饼节

什么是

盖伊.福克斯之夜?

1605年,罗马天主教徒盖伊?福克斯和他的同伴因为不满国王詹姆斯一世的新教政策而密谋通过炸毁国会大厦的方式杀死詹姆斯一世。他们为此成功地在国会大厦的一间地下室内储备了30桶黑火药。但是在11月5日国会开幕之前,“黑火药事件”(后来人们对这一阴谋的称呼)便被发现了。盖伊?福克斯和他的同谋都被以叛国罪处死。

从那时起,每逢11月5日,在英格兰人们便通过在篝火上焚烧塞满东西的盖伊?福克斯像的方式进行庆祝,通常这时还会进行焰火表演。庆祝的规模可以是大规模的公众活动,也可以是亲朋好友在自家院子里的聚会。“盖伊?福克斯之夜”(Guy Fawkes Night)也被称之为“篝火之夜”(Bonfire Night)或者“焰火之夜”(Firework Night)。11月5日前的几天,孩子们就会拿着家里自制的盖伊模型,在他们村镇的街道上对过路的人说:“请给盖伊一便士。”他们通常会用要来的钱去购买焰火。

罂粟花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时候佩戴罂粟花?

罂粟花成为人们纪念那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随后战争中阵亡将士的象征。

人们在每年的荣军纪念日通常要佩戴罂粟花。设立荣军纪念日的目的就是纪念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及随后的福克兰群岛战争以及海湾战争中阵亡的军人。这些红色的罂粟花代表着生长在法兰德斯麦田中的罂粟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里有数千名士兵失去了生命。在这一天,来自退伍军人组织-英国皇家军团的代表会出售那些由退伍军人制作的纸罂粟花。

荣军纪念日是距11月11日最近的一个星期天,11月11日是宣告和平到来的日子。每逢荣军纪念日,英国各地的教堂都会进行纪念祈祷活动,而退伍军人也会在伦敦的白厅进行游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白厅修建的战争纪念碑前会摆放许多罂粟花环圈。根据惯例,在荣军纪念日当天上午11点,在战争纪念碑和全国其他地方都会进行2分钟的默哀,以纪念那些阵亡的人。在最近几年,在11月11日上午11点也会进行两分钟的默哀。

英国的国花是什么?

英格兰

自16世纪中叶,韭葱被当作威尔士的象征。而水仙花也被当作威尔士的国花,因为其威尔士语的名称,被称作一种韭葱。

英格兰的国花是玫瑰。从史称玫瑰战争(1455-1485)的兰开斯特家族(其象征为红玫瑰)和约克家族(其象征为白玫瑰)之间的内战开始,玫瑰便成为了英格兰的象征。最终,后来的亨利七世国王在1485年8月22日在博斯沃斯打败了理查德三世国王而结束了战争,推翻了约克派的政权。当亨利七世迎娶了约克家族的伊丽莎白之后,两朵玫瑰便合成了都铎玫瑰(白色花心的红玫瑰

)。

北爱尔兰

北爱尔兰的国花是三叶草。这是一种长得象苜蓿的三片叶子的植物,据说圣帕特里克曾用它举例讲解三一教义。

苏格兰
苏格兰的国花是蓟。这是一种开紫色花朵的有刺的植物,从15世纪起它就被当作抵御侵略的象征。

玫瑰、蓟和三叶草经常出现在皇家盾形徽章之上。

威尔士

人们通常把水仙花作为威尔士的国花,一般人们会在圣大卫节那天佩戴水仙花。然而看似卑贱的韭葱也经常被认为是威尔士的象征。其原因也许就是因为韭葱上白下绿的颜色和古代威尔士军旗的颜色相一致。

什么是英国的民族服装?

英格兰

人们普遍认为,刚开始时,格子呢是纺织工人自己设计的,但后来逐渐演变成代表某个特定区域,随后演变成代表某个姓氏和家族。

尽管英格兰是一个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传统的国家,但是它却没有十分确定的民族服装。最出名的英格兰民族服装就是那些跳莫里斯舞的人穿着的服装。现在,在许多乡村夏季表演民间舞蹈的时候,还能够见到这种服装。早先这种民间舞蹈通常被当作一种仪式,含有与地球起源有关的神秘含义。

这种服装的变化非常丰富,但是基本上都会包括白色的裤子,白色的衬衫,小腿上的小铃,以及一顶用毡子或者麦草做成的、饰以缎带和鲜花的帽子。小铃和缎带的作用是避邪和祈求丰收。传统的莫里斯舞表演者全部为男性,但是现在一些舞蹈队也有女性成员。

苏格兰

也许在英国最著名的民族服装就要算带有格子图案的苏格兰方格呢短裙了。苏格兰方格呢短裙是用一块羊毛质地的布,在除两端之外的地方进行打褶做成的。穿苏格兰短裙时,要将它围在腰部,要使褶皱在后面,末端在身体前面重叠,然后用别针将其固定住。

每一个苏格兰氏族或家族都有他们与众不同的方格呢图案。这些图案通常由不同的颜色组成,并在佩斯郡的苏格兰方格呢世界登记中心进行了注册。

作为传统的高地服饰的组成部分,苏格兰同氏族的男人和苏格兰军团通常穿着苏格兰方格呢短裙,在一侧肩膀上披一条格子花呢披肩或者方格呢斗篷,并在苏格兰方格呢短裙的前面挂一个山羊皮或者毛皮制成的小袋。不穿苏格兰方格呢短裙的时候,人们也会穿着方格长裤或者紧身格子呢绒裤。苏格兰妇女没有特别的民族服饰,她们也穿苏格兰方格呢短裙,而且在她们的服饰中也广泛采用格子图案。

威尔士

威尔士的民族服饰是在十八、十九世纪农民服饰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威尔士与不列颠其他部分是相隔离的,因而当一些独特的民族服饰和材料在不列颠其他地方逐渐消

失的时候,它们却在威尔士留存了下来。与苏格兰的情况不同,威尔士妇女的穿着最能体现威尔士民族服饰的特点。传统的威尔士妇女的服饰通常由一件长袍或者长裙,配一件衬裙(通常最受欢迎的颜色为红色),头上戴一条从对角线对折的披肩,披肩的一角盖住双肩,而另外两个角则垂在胸前。威尔士妇女也会经常穿围裙。这些围裙有的很朴素而有的则以色彩斑斓的刺绣品作为装饰。在威尔士服饰中最有特点的也许就是“威尔士帽子”或者叫“水獭皮帽子”。据说这种帽子最早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法国。这种帽子由一个圆柱形或者圆锥形的高顶和一个宽宽的边,而且通常会以一条丝带或绉绸作为装饰。

北爱尔兰

早期的爱尔兰服饰受到了盖尔人和挪威人服饰风格的影响,除了有格子图案的紧身格子呢绒裤之外,男人通常配一件带穗的斗篷、披风或者束腰外衣;而妇女则穿带穗的斗篷。在十六世纪,有关禁止奢侈的法律禁止人们穿着这样的服饰。制定这一法律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消除爱尔兰独特的民族服饰来征服爱尔兰,使其最终成为英格兰的一部分。当时特别禁止穿着带穗的斗篷以及橘黄色的紧身格子呢绒裤和橘黄色的外衣(橘黄色是爱尔兰传统服饰的主要颜色)。虽然如今在北爱尔兰已经没有了特点十分鲜明的传统民族服饰,但是那里的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还是占有重要的地位。

什么是伯恩斯之夜?英国人如何庆祝伯恩斯之夜?

在纪念苏格兰诗人罗伯特`伯恩斯(1759-1796)的生日的同时,1月25日的伯恩斯之夜活动对于聚集在一起的苏格兰人来说是一个爱国主义的节日。在这位诗人去世后不久,伯恩斯俱乐部就举办了首次纪念活动,这样的夜晚通常以传统食物作为开始,而菜单则用诗人使用的苏格兰低地方言写成,有时还充满了诗韵。这些传统食物可能包括“Powsowdie”(用羊头熬成的肉汤);“Cabbie-claw”(干雪鱼配山葵和鸡蛋沙司)以及“Finnan toasties”(熏雪鱼)。但是这些食物中最主要的还要算苏格兰羊杂香肠哈吉斯-将切碎的羊肉、羊杂碎、麦片和各种香料一起装在羊肚中一起炖煮。

吐司面包

晚餐最后的内容是各式各样的吐司面包。在晚餐结束之后是充满爱国思想的感情丰富的演讲、苏格兰舞蹈表演和朗诵伯恩斯的诗作,特别是《Tam o’ Shanter》。伯恩斯之夜活动最后在全体人员手拉手高唱最著名的“Auld Lang Syne”(《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结束。

“Auld Lang Syne” (《友谊地久天长》)的字面意思就是从前或者“很久以前”的意思,歌词如下: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never brought to min’?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days o’ auld Lang syne?
For auld Lang syne, my dear,
For auld Lang syne,
We’ll take a cup o’ kindness yet
For auld Lang syne!

相关链接
罗伯特`伯恩斯国家遗产公园
Burns an' a'that

英国流传最广的迷信传说是什么?

迷信说法是在室内打开雨伞会交厄运。最初,人们打伞是为了遮阳。但是在室内打伞就等于得罪太阳神,而太阳神是广受人们尊敬的。

英国有许多的迷信传说,但是流传最广的禁忌之一就是从梯子下面经过会倒霉。

在梯子下面经过
如果你必须从梯子下面经过又不想交上厄运的话,可以将手指交叉直到见到一只狗为止。或者可以舔一下手指然后在鞋尖画个十字,在十字干了之前不要再看鞋子。

雨伞
另外一个流行的禁忌就是不要在屋子里打开雨伞,据说这样做将给打开雨伞的人或这间屋子的主人带来不幸。任何人在晴天的时候打开雨伞都是不受欢迎的,因为人们认为这样做会带来降雨!。

数字13
对于一些人来说“13”这个数字是不吉利的。尤其当一个月的13号刚好又是星期五时,每个人都祈祷不要发生不幸的事情,并且会选择尽量待在家中。

七年厄运
人们认为打碎镜子会带来最不幸的灾祸,会使人在七年之内都不走运!这一禁忌的来源主要是因为,在古代人们认为镜子是神使用的工具。

吉利黑猫
黑色的猫在英国通常被认为是吉利的,即使它们经常被与女巫联系在一起。——女巫的宠物通常就是一只黑猫。如果一只黑猫从您面前经过更是幸运的象征。

摸木头
人们普遍认为摸木头能够带来好运。如果你认为你说的话挑战了命运,通常都会使用这个办法,如“我的车从来不会抛锚 - 摸木头!”。


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欧洲西北部岛国,国土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岛上的北爱尔兰 4部分和众多小岛组成。西、西北濒临大西洋,南、东和法国、荷兰、丹麦隔海相望,海岸线曲折漫长,岛上河流纵横,航运便利。面积244108平方公里,人口5625.6万(1984),主要是英格兰人,占人口的80%以上,其次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威尔士人等。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其中大部分属于英格兰教会(英国国教),一部分属于苏格兰教会,另有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通用英语,首都伦敦。

古代不列颠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第3千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克尔特人已知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

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克尔特社会逐渐分化。

公元前55和前54年,凯撒,G.J.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罗马人以位于泰晤士河口的伦敦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修起大道,连接各地的城市,使伦敦成为罗马不列颠统治和对外联系的中心。为阻止北方克尔特人南下,公元1世纪20年代罗马皇帝P.A.哈德良在位时期,罗马人在大不列颠岛北部修建了一条横贯东西、全长 118公里的长城,史称哈德良长城(见彩图 哈德良长城(2世纪) )。在罗马人统治的东南地区,罗马人和克尔特人上层抢占部落的公有土地,建立起奴隶制大田庄,变克尔特人或战俘为奴隶。罗马人强迫奴隶从事耕种、采矿,奴隶贩子还把奴隶远销到欧洲大陆。3~4世纪,随着奴隶反抗斗争的加剧,罗马帝国逐渐衰落。4世纪中叶前后,不列颠反抗罗马统治的斗争也渐趋激化。到407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中古时期的英国 从5~6世纪日耳曼人入侵,到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英国封建生产方式形成、发展和衰落的时期;学术界亦有把诺曼征服视为英国中古史开端的观点。

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主不列颠 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从5世纪中叶起陆续侵入不列颠。入侵过程延续约一个半世纪。入侵者洗劫城镇和乡村,不列颠人被杀戮或沦为奴隶,有的被驱赶到西部、西北部山区,大部分人同入侵者融合,形成后来的英格兰人,或称英吉利人。到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东部和东北部盎格鲁人的麦西亚、诺森伯利亚和东盎格利亚,南部撒克逊人的威塞克斯、埃塞克斯和苏塞克斯,东南部朱特人的肯特。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

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时是氏族部落组织。入侵过程中,原来的氏族组织解体,按地域组成的村社代之而起。村社土地公有,归村社自由农民使用。随着生产力发展,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出现了贵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农和奴隶。村社成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过渡的形式,一般认为是英国社会封建化过程的开始。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597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590~604在位)派修士奥古斯丁到英格兰传教。到7世纪下半叶,英格兰全境基本上都皈依了罗马基督教。(见彩图 英国撒克逊式教堂(建于682) )

丹麦人入侵 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

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为抗击丹麦人,威塞克斯王国国王埃格伯特(约802~839在位)于 827年统一七国,建立统一的英格兰王国。到9世纪末,丹麦人已在大不列颠岛上建立大片居留地。879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10世纪初,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11世纪初,丹麦人卷土重来,丹麦王克努特大帝成为全英之王(1016~1035在位)。克努特之子死后,英国王位复归于英人爱德华(1042~1066在位)。丹麦人占领期间,英国封建化过程加速。由于战争频仍,税课繁苛,特别是沉重的“丹麦金”,使自由农民纷纷破产,沦为依附农。国王以诏书的形式把土地册封给教俗贵族,成为封建领地,930年,英王下令“(自由)人必有主”,农民为躲避战祸和捐税、求得安全,便将土地交给大地主,再领回耕种,表示自己受地主保护。国王还给教俗地主以“特恩权”,即对领地内的依附农民实行政治、经济、法律等全面统治的权力。特恩权加速农民的农奴化。

诺曼征服 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在位),史称“征服者威廉”,诺曼王朝(1066~1154)由此建立。诺曼征服加速完成了早已开始的封建化过程,封建生产方式基本确立。威廉征服英国后,宣称自己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大量没收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和自由农民的土地,把全国可耕地面积约1/6和山林面积约1/3据为己有,其余的分给他的诺曼亲信和随从,并根据分封土地的多少,授以贵族爵位。教会也由诺曼人接管。威廉一世的封臣再将自己的封地分成小块,分赐给自己的附庸。通过分封土地,建立起一套严密的封建等级制度。威廉不仅要求自己的直接封臣宣誓效忠,要求封臣的封臣也对他效忠。

1086年,威廉派出大臣到全国进行调查,编成土地调查书(亦称土地清丈册),详细记载每郡多少土地属于国王,多少属于领主,各领主又有多少附庸,每个庄园有多少土地、牧畜,多少自由农民、依附农民、奴隶,多少森林、草地、牧场、磨坊、鱼塘等,领地上有多少货币收入(见彩图 《末日审判书》(片断) )。编制清册的目的,是为了让国王详细掌握封臣的财产状况,从而要求他们严格履行封建义务,人们害怕这种调查,感到象是面临末日审判一样,因此调查清册被称为《末日审判书》。据这次调查,英国当时的人口约150~200万,贵族约占4%,自由农民占12%,农奴及其他依附农民占70%以上。这表明诺曼征服后,农奴制迅速发展了。在地方上,国

王的权力主要通过各郡郡长贯彻。郡长由国王任命并直接管辖。为商讨国家大事,国王组织枢密院,该院当时又称元老院或国王法庭。诺曼王朝通过以上措施,建立起比法国更加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这是英国封建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强大的王权得到中、小封建主、教会和富裕市民阶层的广泛支持,他们要求得到王权的保护。大封建领主反对王权过于集中,但他们封土分散,难以割据一方、同王权对抗。

诺曼征服后,在分封的领地上到处都出现封建庄园。封建庄园是英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领主是庄园里握有全权的最高统治者。庄园土地通常包括领主直接领有地、农奴份地和森林、牧场、池沼等公用地 3部分。劳役地租是主要剥削形式。大部分农民沦为真正的农奴。农奴在英国叫做维兰,拥有15~30英亩份地,为领主服劳役;此外还有边农、茅舍农和奴隶。英国社会封建化的过程是漫长、缓慢、不彻底的,保留了较多的前封建残余。庄园里还有不少自由农民。大封建领主的势力不如欧洲大陆一些国家封建主势力强大,封建制度的解体也比其他国家早。这是英国封建制度的又一特征。

大宪章和议会起源 威廉征服后建立起的强大王权对巩固封建秩序起了积极作用,虽有大封建诸侯时起背叛,终未能压倒王室。但国王们连年对外征战,需要诸侯们提供越来越多的军费。到金雀花王朝的无地王约翰统治时期(1199~1216在位),君臣之间矛盾尖锐化。诸侯们要求维持封建的权利义务,约翰王却肆意践踏既成的封建秩序,又在对外战争中失败,丢失了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因此,不仅大封建主,就连支持王权的中、小领主乃至市民也投入了反抗国王的行列。在联合压力下,约翰被迫于1215年 6月接受《大宪章》,与封建主妥协。大宪章本质上是一个封建性文件,是保护封建领主的利益;但也有如保护市民贸易自由这样有进步意义的条文。(见彩图 《自由大宪章》(片断) )

但约翰不久就否认宪章,君臣之间内战连绵不断,1258年,亨利三世(1216~1272在位)为干预义大利战争,又向诸侯索取军费。在1263年爆发的内战中,S.de孟福尔在一些诸侯、骑士和市民支持下获胜,一度俘虏亨利三世和王子爱德华,控制了国家。1265年,孟福尔召集有僧俗贵族、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大会,此为议会的胚胎。1295年,国王爱德华一世(1272~1307在位)为筹集战费,再次召集议会(见彩图 爱德华一世主持议会 )。除僧俗贵族外,还有每郡骑士代表2人、每市市民代表2人参加,史称“模范议会”。议会此后经常召开,1297年获批准赋税权,14世纪又获立法权。从14

世纪中叶起,贵族和骑士、市民逐渐分别开会,慢慢演变出上下两院。议会的出现对以后英国历史发展有积极意义。

瓦特.泰勒起义 13~14世纪,英国封建经济发展到极盛。农业耕作技术改进,城市发展,商品货币经济渗入农村。封建领主要求更多的货币,在农村开始了用货币地租代替劳役或实物地租的“折算”过程。折算使少数富裕农民赎得人身自由,但广大农民群众纷纷破产,沦为农村的雇佣劳动者。1348~1350年横扫欧洲的黑死病,夺去英国近半人口。由于劳动力短缺,国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在位)颁令,规定劳动者必须接受低工资雇佣,否则予以监禁。城乡穷苦人民走投无路,被逼揭竿起义。牛津大学神学教授J.威克里夫(约1320~1384)及J.保尔等下层教士“罗拉德派”的改革宣传为起义作了思想准备。1380年,国王理查二世(1377~1399在位)为征集英法百年战争战费,增收人头税,导致起义于1381年5月爆发,领袖是泥瓦匠瓦特.泰勒,史称“瓦特.泰勒起义”。起义虽遭失败,但震撼了英国的封建农奴制度。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实际上已经解体。15世纪时,绝大多数农奴赎得人身自由,成为自耕农,他们在法律地位上分为自由领有农和公簿持有农。货币地租成为地租的主要形式,封建主阶级也发生变化,从富裕农民、占有土地的商人以及中小贵族中产生新贵族,他们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旧贵族的统治陷入危机,封建骑士制度日趋解体,经过1455~1485年的玫瑰战争,旧贵族力量大大削弱,为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得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支持的亨利七世即位(1485~1509在位),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

资本原始积累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15~16世纪,毛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对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地主把农场改为牧场,还通过圈地围田或侵占公地,把小地产集中,连成大片。这样一来,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而破产,沦为流浪人。国王从1530年起颁布一系列血腥立法,迫使流浪人受雇于新贵族和资本家。海外掠夺和贸易也是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16世纪以后,英国陆续组织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码头官吏、海关人员、海军官兵,甚至地方高级官吏,都勾结海盗。海盗J.霍金斯贩运黑人致富,F.德雷克则在伊丽莎白一世赞助下劫掠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并于1577~1580年间进行了震惊欧洲的环球航行。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权上迈出第一步。(见彩图 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1588) )

英国海盗在南美袭击西班牙船队

专制王权和宗教改革 都铎王朝统治

时期,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王权空前强化。旧贵族在玫瑰战争中自相残杀殆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希望保持和平,以利于发展经济。亨利七世利用这些条件,实行绝对专制统治。他解散封建贵族的家臣,设“星室法庭”,惩治不驯顺的贵族。亨利八世时正式成立枢密院,听命于国王,地方上的治安法官则受枢密院监督。专制王权的统治首先依靠新贵族,多从他们中间选任治安法官;其次是依靠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包括手工工场主、大商人和银行家等,都铎王朝一贯执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和奖励工商业和航海业,以增强国力。

1527年,亨利八世国王要求离婚遭教皇拒绝,由此触发同罗马教廷的公开冲突。从1529年起,他指使议会通过一系列法令,割断英国教会对教廷的宗属关系,禁止英国教会向教皇缴纳贡赋;1534年,议会通过《至尊法令》,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之首,有权任命教职和解释教义,英国教会遂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英国国教就此确立。宗教改革客观上符合建立民族国家的愿望,得到多数臣民的支持。亨利八世还大量没收寺院财产,把没收的土地投入市场拍卖。这也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之一。

16世纪,英国经济发展,文化亦兴。人文主义者莫尔,T.撰写《乌托邦》,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诗人E.斯宾塞初写田园诗,后写《仙后》,歌颂伊丽莎白一世时代。F.培根作为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撰写《学问的推进》(1605)和《新工具》(1620),倡导归纳的和实验的新哲学。16世纪后半叶,英国文学中最繁荣的是戏剧。悲剧作家C.马洛是新剧的先驱,他盛年早逝,但留下可观的戏剧创作遗产。文学巨匠W.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留下许多不朽名著,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近现代英国 近现代英国历史起始于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的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无嗣,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继承英国王位,称詹姆斯一世(1603~1625在位),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统治(1603~1649,1660~1714)。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越来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无视这些变化,坚持“君权神授”,大力加强英国国教,迫害要求"纯洁"教会的清教徒,并出售工商业专卖权,恢复早已废弃的苛捐杂税,致使矛盾激化。1628年,议会反对派提出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权利请愿书》,国王遂解散议会,实行11年无议会统治

。为筹集军费镇压苏格兰长老派(清教中的保守派)教徒起义,查理一世被迫于1640年4月召集议会,3周后又解散议会,史称此届议会为“短期议会”。同年11月,查理被迫第2次召集议会,这届议会一直存在到1653年,史称“长期议会”,是革命的领导中心。它的召开被认为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41年11月,议会向国王提出《大抗议书》;翌年1月,国王企图逮捕议会反对派首领未逞,逃出首都,8月在诺丁汉向议会宣战。

第 1次内战初期,议会军节节失利。克伦威尔,O.率领的主要由信仰清教的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的一支骑兵队伍,1644年取得马斯顿大捷,扭转战局,被誉为“铁军”。1645年初,议会按照克伦威尔的要求改组军队,建立“新模范军”,新模范军在1645年6月纳斯比战役中击败王党军队。翌年,国王被俘,第1次内战以议会军胜利告终。内战期间,议会先后通过法令,没收王党分子土地,拍卖给资产阶级,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但农民一无所得。战争结束后,革命阵营内部长老派、独立派和平等派之间矛盾激化。1647年底,查理国王逃跑,1648年2月,王党势力乘机又挑起内战,在独立派、平等派联合打击下,王党势力复被击败,第2次内战结束,1648年12月,克伦威尔清除了议会中的长老派;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斩首(见彩图 查理一世被处死(1649) ),同年宣告建立一院制共和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先后镇压平等派和掘土派,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打败荷兰和葡萄牙。1707年,苏格兰正式并入英国,英国从此亦称大不列颠。1653年4月,克伦威尔驱散残余议会,12月建立护国政府,实行军事独裁。

1660年2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尽管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1685~1688在位)力图复辟旧秩序,但革命期间发生的社会经济变革已不可逆转。1679年,围绕王位继承问题议会分成辉格和托利两派,是为近代政党的起源。1688年6月,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国王老年得子。为阻止天主教信徒继承王位,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行动,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即位,11月,威廉率舰队在英国登陆,推翻复辟王朝。1689年2月,威廉和妻子玛丽同时登位,威廉称三世(1689~1702在位);玛丽称二世(1689~1694在位)。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是地主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开始,它所宣布的《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此后,英国议会君主制逐渐形成和发展,辉格和托列两党进行长期争权夺利的斗争。1714年,汉诺威王朝入主英国,辉格党取得长达60多年的政治优势。在沃波尔,R.任内

,国王的主要谘询机构枢密院发展成内阁,内阁首脑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对议会负责。沃波尔实际是英国第1任首相(见表)。

英国历届首相表

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本原始积累更加迅速。议会法令使圈地合法化,圈地规模迅速扩大,在广大被圈占土地上建立起资本主义农场或牧场,被剥夺生产资料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扩大。1689~1763年间,英法为争夺殖民地屡开战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英国政府在1793~1815年期间,积极组织并参加反法联盟。在整个18世纪,英国成为贩卖黑奴的国际中心。在国内,政府实行保护关税政策,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输入,奖励本国工业品出口,以低税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以上种种原始积累手段为工业生产的变革提供了前提。18世纪后半叶,在工业生产中出现并开始使用机器,这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变革首先发生在棉纺织业。1733年织机中开始采用飞梭,60~70年代纺纱机普遍采用;80年代,蒸汽机投入使用。随着蒸汽机采用范围的扩大,特别是机器制造业的出现,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到各部门。到19世纪30~40年代,各主要工业部门都采用机器,大机器生产在纺织业中已占主导地位。英国从农业国发展成工业国,工业革命至此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西北地区兴起一批工业大城市,人口也向那里集中。19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1个工业强国,工业革命造就了两个新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他们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成为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议会改革与宪章运动 随着工业革命的勃兴,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渐渐壮大。他们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但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权利。18世纪60~70年代,围绕J.威尔克斯和《北不列颠人报》事件,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资产阶级激进主义者抨击国王的专横和议会的腐败,要求改革选举制度,取消“衰败选区”,扩大选举权,在议会中增添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的主张受到为乔治三世国王(1760~1820在位)所不信任的辉格党贵族的支持,辉格党人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限制王权。18世纪末,在法国革命影响下,下层人民群众掀起争取改革的运动,他们希望获得参政权以改善自己的经济地位,并对后来的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1830年,在各阶层人民压力下,辉格党C.格雷政府提出议会改革法案,经过一年多的斗争,1832年6月,改革法案经议会两院通过、国王批准成为法律,1832年第1次议会改革法稍稍调整扩大了选举权,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政治权利,开始

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

英国议会大厦

议会改革未给工人带来任何好处,他们为争取普选权进行新的斗争,宪章运动兴起。1838年,伦敦工人协会提出《人民宪章》,要求按民主原则改革议会。1840年成立全国宪章协会。1840、1842和1848年,宪章派在全国掀起3次群众性的向议会请愿运动,在请愿书上签名者达数百万人,但请愿书都被否决,运动被镇压。1848年以后,运动转入低潮,逐渐销声匿迹。宪章运动虽未成功,但为工人阶级留下了宝贵的斗争遗产。

19世纪下半叶 19世纪50~70年代,是英国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时正值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有“维多利亚时代”之称。这个时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其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进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额的1/3以上,伦敦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1832年议会改革后,托利党和辉格党逐渐改造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两党轮流执政。由于经济地位巩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开放较多的民主自由。1858年取消对犹太人政治权利的限制。1867年和1884年进行了第2次、第3次议会改革,使城乡工人阶级上层获得选举权。1872年,议会开始实行秘密投票。资产阶级政府还改革教育制度、文官制度、司法制度和军队。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从当时的经济繁荣中得到好处的主要是统治阶级,广大劳动群众劳动强度大,生活非常贫困。但资产阶级从他们的高额利润中分出少许份额给工人阶级上层和熟练工人,使这部分工人的条件得到改善。这些人因而倡导阶级合作,主张通过协调解决劳资纠纷,主张工人组织的活动内容应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争取改善劳动条件及其他福利,反对进行罢工及其他旨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斗争。19世纪中叶以后,涌现出一批这样的工会组织,混合机器工人协会(1851)可作为一个代表。它们按行业(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组成,只吸收熟练工人,排斥非熟练工人参加。它们沿着争取改良的工联主义道路发展,因而被称为“新模范”工会。

60年代初,在马克思,K.、恩格斯,F.帮助下,英国工人投身政治斗争,支持美国、波兰人民的斗争,参与创建第一国际,在国内开展争取普选权的斗争。1868年召开工会第 1次全国代表大会,要求政治权利。80~9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复兴,出现了社会民主联盟(1884)、费边社(1884)、独立工党(1893)等社会主义组织。工人运动中也出现新气象,广大非熟练工人纷纷组织起来,开展罢工斗争,号召工人队伍团结。1900年,工会和社会主义组织、政党的代表共同组成“工人

代表委员会”,1906年委员会更名为“工党”。工党初建时只吸收团体会员,是各团体的选举联盟。1911年,成立英国社会党。

殖民扩张 英国的殖民地在19世纪猛烈扩张。1801年合并爱尔兰,英国的正式名称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对亚洲的侵略继续扩大。19世纪中叶,发动两次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参与镇压中国太平天国革命;镇压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强化对印度的统治。1876年,保守党迪斯累里,B.内阁为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使其成为印度女皇。此后英国又称为大英帝国(或英帝国)。此外,在伊朗、缅甸、南非、埃及、东非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也扩大侵略,还逐步对南美洲进行渗透,成为那里最大的投资者。1867年,加拿大成为英国第1个自治领。

关于英国直接统治印度的讽刺画(1895)

19世纪末期,英国殖民扩张的重点转移到非洲,它从法国手中夺得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进而占领埃及(1882)和苏丹(1899),积极参加殖民列强瓜分西非、东非和中非的争夺战,参加1884~1885年列强分赃的柏林会议。为实现帝国主义分子罗得斯,C.J.提出的修建一条从开普敦到开罗纵贯非洲大陆的大铁路的所谓”二C计划”(开普敦和开罗的英文写法第一个字母都是“C”),加紧侵略南非,1899年爆发英布战争,英国并吞奥兰治和德兰士瓦。19世纪末,在亚洲控制缅甸、阿富汗,1900年参与镇压中国义和团运动,并染指中国西藏,截至1914年,英国的殖民地已广布世界各大洲,殖民地面积计达335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人口达3.94亿,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向帝国主义过渡,1902年国内已出现57家托拉斯及其他垄断组织,某些部门还加入了国际垄断联盟;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溶合,财政寡头与大银行控制一切;资本输出大量增加。1899年时食利者收入超过外贸收入的4倍。

19世纪,英国科学文化取得辉煌成就。C.R.达尔文以其《物种起源》(1859)奠定了生物进化论的基础。才华盖世的诗人G.G.拜伦以其浪漫主义的卓越诗篇著称于世,他用诗抨击贵族的反动,支持民族解放斗争。因此他被统治者逐出祖国,英年早逝于异邦。C.J.H.狄更斯是英国文学史中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最著名代表、英国人民的作家,其作品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极盛时期下层劳动群众的苦难。F.哈代、萧伯纳和J.高尔斯华绥等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著名代表。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逐渐丧失工业垄断地位。后起的德国、美国逐步赶上并超过英国,导致相互间矛盾的空前激化。20世纪初,德国成为英国最危险的

竞争对手。面对严峻的形势,英国政府积极扩充军备,尤其是海军。1908年,自由党政府决定对海军实行“双强标准”原则,即英国军舰吨位不能少于两个最强的海军大国军舰吨位的总和。阿斯奎斯,H.H.自由党内阁还进行了一些旨在改善劳动群众状况的改革,以安定后方。1914年,议会通过爱尔兰自治法案,后因大战爆发,自治法到1921年才付诸实施(见彩图 爱尔兰议员在英国议会下院拒绝以传统方式表决(1900) ),爱尔兰本部获得自治,成立爱尔兰自由邦,北部6个郡仍归英国。此后英国正式国名改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为对付德国,英国放弃19世纪奉行的“光辉孤立”外交政策,1907年以后,英、法、俄“三国协约”实际上已经形成。它同已经形成的德、奥、义“三国同盟(1882)”相对峙。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战期间,英国派远征军到欧洲大陆,是西线战场主要参战国之一,1916年5月,英德海军为争夺海上霸权,在北海进行日德兰大海战。1917年,英国最终击败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维护了它的制海权。战争中英帝国参战人员阵亡总数达50万以上。大战初期,自由党联合保守党、工党组成联合内阁,1916年自由党人劳合.乔治,D.继任首相,组成5人集体内阁,总揽大权。为了争取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对战争的支持,1918年第4次改革议会选举法,实行全体成年男子和30岁以上妇女的普选权。1928年选举权扩大到全体成年妇女。1918年11月,大战以德国等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战后英国经济困难。1921年失业人口达到200万,矿工、铁路工人先后罢工,要求增加工资,缩短工时,恢复战争期间被削弱了的工会权利。1921年英国共产党成立。战后继续执政的劳合.乔治联合政府内部由于在内外政策上的分歧,1922年10月,保守党退出联合内阁,劳合.乔治辞职,A.B.劳遂组成清一色保守党内阁(1922~1923)。此后自由党再没有单独执掌过政权,它的地位逐步被工党取代,1923年12月,议会大选,保守党失败,1924年1月麦克唐纳,J.R.工党政府执政,同年11月让位给鲍德温,S.保守党内阁。1929年5月末,麦克唐纳又主持第2届工党内阁;1931年8月组成3党联合的国民内阁,仍由麦克唐纳任首相,直至1935年6月,在间断执政的10余年间,麦克唐纳工党政府恢复和发展经济,救济失业,改进社会福利设施,并实行惠特利住宅计划,以改善国民住宅条件,1924年工党政府承认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1929年又恢复被保守党人中断的同苏联的外交关系。

尽管如此,劳资之间的冲突仍很激烈。1925年,矿主向矿工提出降低工资,取消工资最低限额,以区域

性工资合同取代全国性合同等,并威胁如果工人拒绝这些条件,矿主将实行同盟歇业。面对资本家的进攻,1926年5月4日,英国工人掀起震惊世界的全国总罢工。投入罢工的工人总计约50万,规模空前。总罢工持续到12日,工会大会总委员会宣布停止总罢工。煤矿工人则单独坚持斗争到11月。罢工在政府镇压和工会右翼首领妥协下失败。此后19年,总罢工被宣布为非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殖民帝国开始解体。殖民地纷纷要求独立,大战前已经取消自治的6个自治领要求完全独立,1926年帝国会议宣布自治领和宗主国享有平等的法律权利,但外交和军事仍受英国控制。1931年,议会公布《威斯敏斯特法》,规定英国议会的任何一项法律,未经自治领正式承认,在自治领概不适用。自治领颁布的法律则无须英国议会批准。此后,自治领开始取得同宗主国平等的权利。“英帝国”的称谓改成了“英联邦”。(见英帝国和英联邦)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德义日法西斯在东西方燃起侵略战火。新的世界大战迫在眉睫,英国对法西斯姑息迁就,纵容侵略,1937年,张伯伦,A.N.出任英国首相后,更加变本加厉地推行绥靖政策。他改组国民内阁,扫除推行绥靖计划的障碍。1938年9月,他3次飞往德国会晤希特勒,A.,并于9月29日伙同希特勒签订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协定》。1939年 9月,德国进攻波兰,欧战爆发,英国对德宣战。1940年4月,希特勒的侵略矛头指向西方,绥靖政策破产,张伯伦被迫辞职,主张对德国采取强硬政策的丘吉尔,W.L.S.组成战时联合内阁(1940~1945),为保证举国上下团结对敌,政府实行战时各党派之间的“政治休战”和劳资之间的“工业休战”。丘吉尔上台后,立即组织敦刻尔克撤退,把国民经济纳入战时轨道,并迅速扩充军备。1940年7~9月在德国发动的“不列颠空战”中,英国空军有效地打击了敌人,1943年5月以前,英军的主要战场在北非;1943年9月英美军队在义大利南部登陆,迫使义大利投降;1944年6月英美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见彩图 丘吉尔,W.L.S.(后左1)在诺曼底视察(1944年7月) )

战后重建 战后英国更加削弱,降为二等强国,1945年7月工党在大选中获胜,艾德礼,C.R.出任首相,工党政府在1945~1948年间对英格兰银行、煤矿、煤气、电力、电报、国内运输、海外航空等部门实行国有化,以一定程度的计划性指导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47年,参与拟定并接受马歇尔计划,从美国得到大量援助,经济逐步复苏。与此同时

,工党政府还实施一些改善劳动人民状况的措施:废除1927年工会法,恢复工会合法权利;对居民实行免费医疗、食品涨价津贴以及社会保险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由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经济发展缓慢。战后初期,国民生产总值居资本主义世界第2位,50~60年代,又先后被联邦德国、法国和日本超过。1979年大选后,保守党执政,撒切尔夫人,M.H.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1982、1987年连任。撒切尔政府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政策,在振兴经济方面取得不小成绩(见彩图 北海油田钻井平台 )。但失业现象仍较严重,罢工时起。1984年3月至1985年5月的矿工罢工是英国工人运动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罢工,造成损失达30亿英镑。

英国煤矿工人大罢工(1984)

战后英国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殖民地纷纷独立,但大都留在英联邦内,目前其成员国有49个(1985)。北爱尔兰至今仍时有动乱,海外的小块领地也屡有麻烦,英阿(阿根廷)马尔维纳斯群岛争端仍未解决。英国政府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东南亚条约组织(1954)和中央条约组织(1955)的组织者之一。1973年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1950年1月承认中国,1954年6月,中英达成互派代办的协议,1972年3月,两国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再次访华,1984年12月第三次访华,签订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英国历史和传统
君主制
君主制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政府体制。自从1952年就位以来,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一直是英国的首脑,她也是埃格伯特国王的直系后裔。在其执政期间,埃格伯特国王于公元829年统一了英国。在议会制诞生之前,君主制就已经在英国存在了数百年,期间仅仅中断过一次,那是在1649年至1660年,当时英国采用了共和国的体制。数百年以来,君主的绝对权力遭到不断的侵蚀和削弱,尽管如此,作为宪法意义上的国家元首,君主仍然保留了重要的象征意义。
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在位君王的个性特征对国家事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公元九世纪末,西萨克斯的阿尔弗雷德国王击败了由丹麦国王古德龙率领的入侵者,并使丹麦国王转化为基督徒,从而使英国的政治版图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为统一英国盎格鲁--撒克逊种族奠定了基础。
多年之后,国王亨利八世的统治引发了重大的社会变革。为了实现其建立王朝的目的,亨利八世对教会进行了改革,这为以后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分歧埋下了火种,并增强了议会的权力。在亨利八世在位期间,贵族的经济实力得以加强,这为他们在其后的都铎王朝进行内部斗争奠定了经济基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