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四年级数学第二讲加法原理

四年级数学第二讲加法原理

四年级数学第二讲加法原理
四年级数学第二讲加法原理

四年级数学第二讲:加法原理

基础班

1.南京去上海可以乘火车、乘飞机、乘汽车和乘轮船。如果每天有20班火车、6班飞机、8班汽车和4班轮船,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2.光明小学四、五、六年级共订300份报纸,每个年级至少订99份报纸。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法?

3.将10颗相同的珠子分成三份,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4.在所有的两位数中,两位数码之和是偶数的共有多少个?

5.用1,2,3这三种数码组成四位数,在可能组成的四位数中,至少有连续两位是2的有多少个?

6.下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有一只小虫从O点出发,沿图中格线爬行,如果它爬行的总长度是3,那么它最终停在直线AB上的不同爬行路线有多少条?

7.如下图,从甲地到乙地有三条路,从乙地到丙地有三条路,从甲地到丁地有两条路,从丁地到丙地有四条路,问:从甲地到丙地共有多少种走法?

8.书架上有6本不同的画报和7本不同的书,从中最多拿两本(不能不拿),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9.如下图中,沿线段从点A走最短的路线到B,各有多少种走法?

10.在1~1000的自然数中,一共有多少个数字0?

11.在1~500的自然数中,不含数字0和1的数有多少个?

12.十把钥匙开十把锁,但不知道哪把钥匙开哪把锁,问:最多试开多少次,就能把锁和钥匙配起来?

答案

1.38种。

2.10种。

提示:没有年级订99份时,只有三个年级各订100份一种订法;只有一个年级订99份时,另外两个年级分别订100份和101份,有6种订法;有两个年级订99份时,另外一个年级订102份,有3种订法。

3.8种。

4.45个。提示:两个数码都是奇数的有5×5(个),两个数码都是偶数的有4×5(个)。

5.21个。

提示:与例5类似,连续四位都是2的只有1种,恰有连续三位是2的有4种,恰有连续两位是2的有16种。

6.10条。

提示:第一步向下有5条,第一步向上有1条,第一步向左或向右各有2条。

7.3×3+2×4=17(种).

8.6+7+15+21+6×7=91(种).

提示:拿两本的情况分为2本画报或2本书或一本画报一本书.

9.(1)6;(2)10;(3)20;(4)35.

10.9+180+3=192(个).

11.8+8×8+3×8×8=264(个).

12.9+8+7+6+5+4+3+2+1=45(次).

我们通常解题,总是要先列出算式,然后求解。可是对有些题目来说,这样做不仅麻烦,而且有时根本就列不出算式。这一讲我们介绍利用加法原理在“图上作业”的解题方法。

提高班

1. 用五种颜色给右图的五个区域染色,每个区域染一种颜色,相邻的区域染不同的颜色。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染色方法?

11.小明要登15级台阶,每步登1级或2级台阶,共有多少种不同登法?

12.小明要登20级台阶,每步登2级或3级台阶,共有多少种不同登法?

13.有一堆火柴共10根,每次取走1~3根,把这堆火柴全部取完有多少种不同取法,

答案

1. 420种。

解:如上图所示,按A,B,C,D,E顺序染色。若B,D颜色相同,则有

5×4×3×1×3=180(种);

若B,D颜色不同,则有

5×4×3×2×2=240(种)。

共有不同的染色方法180+240=420(种)。

2. 987种。

3. 114种。

4. 274种。

提示:取走1根有1种方法,取走2根有2种方法,取走3根有4种方法。将1,2,4作为数列的前三项,从第4项起每项都是它前三项的和,得到

1,2,4,7,13,24,44,81,149,274。

第10项274就是取走10根火柴的方法数。

四年级奥数加法原理

一、加法原理概念引入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在做一件事时,有几类不同的方法,而每一类方法中,又有几种可能的做法.那么,考虑完成这件事所有可能的做法,就要用加法原理来解决. 例如:王老师从北京到天津,他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长途汽车,现在知道每天有五次火车从北京到天津,有4趟长途汽车从北京到天津.那么他在一天中去天津能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分析这个问题发现,王老师去天津要么乘火车,要么乘长途汽车,有这两大类走法,如果乘火车,有5种走法,如果乘长途汽车,有4种走法.上面的每一种走法都可以从北京到天津,故共有5+4=9种不同的走法. 在上面的问题中,完成一件事有两大类不同的方法.在具体做的时候,只要采用一类中的一种方法就可以完成.并且两大类方法是互无影响的,那么完成这件事的全部做法数就是用第一类的方法数加上第二类的方法数. 二、加法原理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完成一件事有k 类方法,第一类方法中有1m 种不同做法,第二类方法中有2m 种不同做法,…,第k 类方法中有k m 种不同做法,则完成这件事共有12 k N m m m =+++……种不同方法,这就是加法原理. 加法原理运用的范围:完成一件事的方法分成几类,每一类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能完成任务,这样的问题可以使用加法原理解决.我们可以简记为:“加法分类,类类独立”. 分类时,首先要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一个适合于它的分类标准,然后在这个标准下进行分类;其次,分类时要注意满足两条基本原则: ① 完成这件事的任何一种方法必须属于某一类; ② 分别属于不同两类的两种方法是不同的方法. 只有满足这两条基本原则,才可以保证分类计数原理计算正确. 运用加法原理解题时,关键是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再针对各类逐一计数.通俗地说,就是“整体等于局部之和”. 三、加法原理解题三部曲 1、完成一件事分N 类; 2、每类找种数(每类的一种情况必须是能完成该件事); 加法原理 发现不同 知识框架

小学数学容斥原理

容斥原理 知识结构 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其中符号“ ”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 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 即阴影面积. 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 进来,加在一起); 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二、三量重叠问题 A 类、 B 类与 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图示如下: 在解答有关包含排除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 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A B +- 把多加了1次的重叠部分A B 减去. 图中小圆表示A 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元素的个数, 大圆表示C 的元素的个数. 1.先包含:A B C ++ 重叠部分A B 、B C 、C A 重叠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C A B B C A C ++--- 重叠部分A B C 重叠了3次,但是在进行A B C ++- A B B C A C --计算时都被减掉了. 3.再包含:A B C A B B C A C A B C ++---+.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 (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 一、单选题 1.41×25的简便算法是() A. 40×25+1 B. 40+1×25 C. 40×25+25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5×3×4×5=() A. 1500 B. 630 C. 600 D. 730 3.用简便方法计算() 39×5×2= A. 1000 B. 270 C. 390 D. 370 4.下面的3个算式中,与“12×2+12×3”得数相等的算式是() A. 12×2+12 B. (12+2)×12 C. (2+3)×12 5.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 78×85×17=78×(85×17) B. 28×101=28×100+28 C. 125×16×25=125×8+8×25 D. 496-78-22=496-(78+22) 二、判断题 6.(99×125)×8=99×(125×8),这里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7.火眼金睛判对错. 28×29+29×2=29×28×2 () 8.125×4×25×8=(125×8)+(4×25) () 9.98×16 =(100-2)×16 =100×16-16 =1600-16 =1584 () 10. 45×32×45×68=45×(32+68)() 三、填空题

11.用简便方法计算 24×25×2=________ 12.计算329+912后,可以用________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13.用简便方法计算. 25×136+264×25=________ 14.用简便方法计算 73×39+27×39=________ 15.用简便方法计算 104×25=________ 四、解答题 16.计算:869+242+758=? 我这样算 ①869+242+758 =1111+758 =1869 我这样算 ②869+242+758 =869+(242+758) =869+1000 =1869

小学奥数精讲:容斥原理习题及答案

小学奥数精讲:容斥原理习题及答案 年级 班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一个班有45个小学生,统计借课外书的情况是:全班学生都借有语文或数学课外书.借语文课外书的有39人,借数学课外书的有32人.语文、数学两种课外书都借的有 人. 2.有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与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如图,放在桌面上(阴影是图形的重叠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盖住桌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在1~100的自然数中,是5的倍数或是7的倍数的数有 个. 4.某区100个外语教师懂英语或俄语,其中懂英语的75人,既懂英语又懂俄语的20人,那么懂俄语的教师为 人. 5.六一班有学生46人,其中会骑自行车的17人,会游泳的14人,既会骑车又会游泳的4人,问两样都不会的有 人. 6.在1至10000中不能被5或7整除的数共有 个. 7.在1至10000之间既不是完全平方数,也不是完全立方数的整数有 个. 8.某班共有30名男生,其中20人参加足球队,12人参加蓝球队,10人参加排球队.已知没一个人同时参加3个队,且每人至少参加一个队,有6人既参加足球队又参加蓝球队,有2人既参加蓝球队又参加排球队,那么既参加足球队又参加排球队的有 人 . 6

9.分母是1001的最简真分数有个. 10.在100个学生中,音乐爱好者有56人,体育爱好者有75人,那么既爱好音乐,又爱好体育的人最少有人,最多有人. 二、解答题 11.某进修班有50人,开甲、乙、丙三门进修课、选修甲这门课的有38人,选修乙这门课有的35人,选修丙这门课的有31人,兼选甲、乙两门课的有29人,兼选甲、丙两门课的有28人,兼选乙、丙两门课的有26人,甲、乙、丙三科均选的有24人.问三科均未选的人数? 12.求小于1001且与1001互质的所有自然数的和. 13.如图所示,A、B、C分别代表面积为8、9、11的三张不同形状的纸片,它们重叠放在一起盖住的面积是18,且A与B,B与C,C与A公共部分的面积分别是5、3、4,求A、B、C 三个图形公共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 14.分母是385的最简真分数有多少个,并求这些真分数的和.

最新四年级下册运算规律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基础篇) 1、加法运算定律(2个):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即:(a+b)+c=a+(b+c) (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 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 50+98+50 =50+50+98 488+40+60=488+(40+60) =588 165+93+35 65+28+35+72=(65+35)+(28+72) =93+(165+35) =100+98 =100+100 2、连减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b–c=a–(b+c) 注:连减的性质逆用: a–(b+c)=a–b–c=a–c–b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b-c=a—c-b 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如: 106-26-74 = 106-(26+74) 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如: 226-58-26=226-26-58 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如:

106-(26+74) = 106-26-74 3、加、减混合运算的性质: 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即:a+b–c=a–c+b 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方法: 在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带着运算 符号“搬家”。例如: 123+38-23=123-23+38 146-78+54=146+54-78 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例题: 256-58+44 123+38-23 =256+44-58 =123-23+38 =300-58 =100+38 =242 =138 4、加、减法运算性质:在加法或减法运算中,当算式中的数接近整十、整百数时,可以利用如下原则: 多加了要减去;多减了要加上;少加了要加上;少减了要减去。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例题: 324+98 762-598 123+104 =324+100-2 =762-600+2 =123+100+4 328-209 =328-200-9 5、利用“移多补少法”进行简便计算: 几个数相加,当加数都比较接近某一个数时,可以把这一个数作为基准数,其它的数与基准数相比较,利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运算。如: 256+249+251+246=250×4+(6-1+1-4)以250为基准数= 1000+2 = 1002 6、利用高斯的想法简便计算:总和= (首项+末项)×(项数÷2) 如:1+2+3+4+·····+96+97+98+99+100=(1+100)×(100÷2)=101×50=5050 乘、除法的速算与巧算 1、乘法运算定律(3个):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即:(a ×b) × c = a ×(b ×c) 连乘的简便计算方法:

小学思维数学讲义: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含答案解析

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 1.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 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 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进 来,加在一起); 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二、三量重叠问题 A 类、 B 类与 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图示如下: 在解答有关包含排除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 教学目标 例题精讲 知识要点 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A B +- 把多加了1次的重叠部分A B 减去. 图中小圆表示A 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元素的个数, 大圆表示C 的元素的个数. 1.先包含:A B C ++ 重叠部分A B 、B C 、C A 重叠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C A B B C A C ++--- 重叠部分A B C 重叠了3次,但是在进行A B C ++- A B B C A C --计算时都被减掉了. 3.再包含:A B C A B B C A C A B C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下册运算定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下册运算定律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31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简便计算(连减的简便计算)。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与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与乘法。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与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因此,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本单元在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1.将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与应用。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与认识运算定律。 3.本单元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注方法的灵活性,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与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强调形式归纳与意义理解的结合。 3.把握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4.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提高其计算能力。 课时安排 建议用7课时教学。 教案A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教材第17页例1、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小学奥数教师版-7-1-1 加法原理之分类枚举(一)

7-1-1.加法原理之分类枚举(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法原理的基本内容; 2.掌握加法原理的运用以及与乘法原理的区别; 3.培养学生分类讨论问题的能力,了解分类的主要方法和遵循的主要原则. 加法原理的数学思想主旨在于分类讨论问题,教授本讲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分类讨论问题的习惯,锻炼思维的周全细致. 知识要点 一、加法原理概念引入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在做一件事时,有几类不同的方法,而每一类方法中,又有几种可能的做法.那么,考虑完成这件事所有可能的做法,就要用加法原理来解决. 例如:王老师从北京到天津,他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长途汽车,现在知道每天有五次火车从北京到天津,有4趟长途汽车从北京到天津.那么他在一天中去天津能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分析这个问题发现,王老师去天津要么乘火车,要么乘长途汽车,有这两大类走法,如果乘火车,有5种走法,如果乘长途汽车,有4种走法.上面的每一种走法都可以从北京到天津,故共有5+4=9种不同的走法. 在上面的问题中,完成一件事有两大类不同的方法.在具体做的时候,只要采用一类中的一种方法就可以完成.并且两大类方法是互无影响的,那么完成这件事的全部做法数就是用第一类的方法数加上第二类的方法数. 二、加法原理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完成一件事有k 类方法,第一类方法中有1m 种不同做法,第二类方法中有2m 种不同做法,…,第k 类方法中有k m 种不同做法,则完成这件事共有12 k N m m m =+++……种不同方法,这就是加法原理. 加法原理运用的范围:完成一件事的方法分成几类,每一类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能完成任务,这样的问题可以使用加法原理解决.我们可以简记为:“加法分类,类类独立”. 分类时,首先要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一个适合于它的分类标准,然后在这个标准下进行分类;其次,分类时要注意满足两条基本原则: 1完成这件事的任何一种方法必须属于某一类; 2分别属于不同两类的两种方法是不同的方法. 只有满足这两条基本原则,才可以保证分类计数原理计算正确. 运用加法原理解题时,关键是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再针对各类逐一计数.通俗地说,就是“整体等于局部之和”. 三、加法原理解题三部曲 1、完成一件事分N 类; 2、每类找种数(每类的一种情况必须是能完成该件事); 3、类类相加 枚举法:枚举法又叫穷举法,就是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对象一一列举出来进行计数.分类讨论的时候经常会需要把每一类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这时的方法就是枚举法.枚举的时候要注意顺序,这样才能做到不重不漏.

四年级奥数-加法原理

1.南京去上海可以乘火车、乘飞机、乘汽车和乘轮船。如果每天有20班火车、6班飞机、8班汽车和4班轮船,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2.光明小学四、五、六年级共订300份报纸,每个年级至少订99份报纸。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法? 3.将10颗相同的珠子分成三份,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4.在所有的两位数中,两位数码之和是偶数的共有多少个? 5.用1,2,3这三种数码组成四位数,在可能组成的四位数中,至少有连续两位是2的有多少个? 6.下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有一只小虫从O点出发,沿 图中格线爬行,如果它爬行的总长度是3,那么它最终停在直线 AB上的不同爬行路线有多少条?

7.如下图,从甲地到乙地有三条路,从乙地到丙地有三条路, 从甲地到丁地有两条路,从丁地到丙地有四条路,问:从甲地 到丙地共有多少种走法? 8.书架上有6本不同的画报和7本不同的书,从中最多拿两本(不能不拿),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9.如下图中,沿线段从点A走最短的路线到B,各有多少种走法? 10.在1~1000的自然数中,一共有多少个数字0? 11.在1~500的自然数中,不含数字0和1的数有多少个? 12.十把钥匙开十把锁,但不知道哪把钥匙开哪把锁,问:最多试开多少次,就能把锁和钥匙配起来?

四年级奥数-加法原理AB答案 1.38种。 2.10种。 提示:没有年级订99份时,只有三个年级各订100份一种订法;只有一个年级订99份时,另外两个年级分别订100份和101份,有6种订法;有两个年级订99份时,另外一个年级订102份,有3种订法。 3.8种。 4.45个。提示:两个数码都是奇数的有5×5(个),两个数码都是偶数的有4×5(个)。 5.21个。 提示:与例5类似,连续四位都是2的只有1种,恰有连续三位是2的有4种,恰有连续两位是2的有16种。 6.10条。 提示:第一步向下有5条,第一步向上有1条,第一步向左或向右各有2条。 7.3×3+2×4=17(种). 8.6+7+15+21+6×7=91(种). 提示:拿两本的情况分为2本画报或2本书或一本画报一本书. 9.(1)6;(2)10;(3)20;(4)35. 10.9+180+3=192(个). 11.8+8×8+3×8×8=264(个). 12.9+8+7+6+5+4+3+2+1=45(次). 我们通常解题,总是要先列出算式,然后求解。可是对有些题目来说,这样做不仅麻烦,而且有时根本就列不出算式。这一讲我们介绍利用加法原理在“图上作业”的解题方法。

小学四年级奥数 容斥原理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B=A+B-A∩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 图示如下: A表示小圆部分,B表示大圆部分,C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B,即阴影面积。 1.先包含——A+B 重叠部分A∩B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B-A∩B 把多加了1次的重叠部分A∩B减去。 A类、B类与C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类元素的个数+B类元素个数+C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类、B类、C类的元素个数。 用符号表示为:A∪B∪C=A+B+C-A∩B-B∩C-A∩C+A∩B∩C 图示如下: 图中小圆表示A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的元素的个数,大圆表示C的元素的个数。 1.先包含——A+B+C A∩B、B∩C、C∩A重叠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B+C-A∩B-B∩C-A∩C 重叠部分A∩B∩C重叠了3次,但是在进行A+B+C-A∩B-B∩C-A∩C计算时都被减掉了。3.再包含——A+B+C-A∩B-B∩C-A∩C+A∩B∩C 一个长方形长12厘米,宽8厘米,另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6厘米,它们中间重叠的部分是一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1 容斥原理

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

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 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是四年级的重点之一,考试之前,我再把所学的运算定律总结一下,希望同学们换上具体的数也能够灵活运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运算性质: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率:a×(b+c)=a×b+a×c a×(b-c)=a×b-a×c 除法运算性质:a÷b÷c=a÷(b×c) 一、判断题。 1、27+33+67=27+100 () 2、125×16=125×8×2 () 3、134-75+25=134-(75+25)() 4、1250÷(25×5)=1250÷25×5 ()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56+72+28=56+(72+28)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25×(8+4)=() A、25×8×25×4 B、25×8+25×4 C、25×4×8 D、25×8+4 3、3×8×4×5=(3×4)×(8×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101×125=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D、100×125×1×125 三、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55+260+140+245 102×99 2×125 645-180-24 5 382×101-382 4×60×50×8 35×8+35×6-4×35 四、应用题 雄城商场1—4季度分别售出冰箱269台、67台、331台和233台。雄城商场全年共售出冰箱多少台?

小学奥林匹克数学 容斥原理试卷(二)

容斥原理(二) 【例题分析】 例1. 有25人参加跳远达标赛,每人跳三次,每人至少有一次达到优秀。第一次达到优秀的有10人,第二次达到优秀的有13人,第三次达到优秀的有15人,三次都达到优秀的只有1人。只有两次达到优秀的有多少人? 例2.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几个小朋友去冷饮店,每人至少要了一样冷饮,其中有6人要了冰棍,6人要了汽水,4人要了雪碧,只要冰棍和汽水的有3人,只要冰棍和雪碧的

++---?=(人) 方法二:664311210 答:共有10个小朋友去了冷饮店。 例3. 有28人参加田径运动会,每人至少参加两项比赛。已知有8人没参加跑的项目,参加投掷项目的人数与参加跑和跳两项的人数都是17人。问:只参加跑和投掷两项的有多少人? 30人参 的有3人,既参加数学又参加英语和既参加英语又参加语文的人数均为质数,而三种全参 7。 答:既参加英语又参加数学小组的为2人或7人。

例5. 某班同学参加升学考试,得满分的人数如下:数学20人,语文20人,英语20人,数学、英语两科满分者8人,数学、语文两科满分者7人,语文、英语两科满分者9人,三科都没得满分者3人。问这个班最多多少人?最少多少人? 满分的人数,即x x ≤≤78,且x ≤9,由此我们得到x ≤7。另一方面x 最小可能是0,即没有三科都得满分的。 当x 取最大值7时,全班有()39746+=人,当x 取最小值0时,全班有()390+=39人。 答:这个班最多有46人,最少有39人。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1. 六年级共有96人,两种刊物每人至少订其中一种,有23的人订《少年报》,有1 2 的人订《数学报》,两种刊物都订的有多少人? 2. 小明和小龙两家合住一套房子,门厅、厨房和厕所为公用,在登记住房面积时,两 他们住的一套房子共有多少平方米?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律

数学整理与复习 知识点一: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 例: 81 +( )= 62 + 81 184 + 168 + 32 = 184 +( + 32 ) 知识点二: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口诀:连加计算仔细看,考虑加数是关键。整十、整百与整千,结合起来更简单。交换定律记心间,交换位置和不变。结合定律应用广,加数凑整更简便。 例: 69+75+25 78+(47+22) 387+98(多加要减) 387+102(少加要加) 387﹣98(多减要加)387﹣102(少减要减) 知识点三:减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用字母表示:a-b-c=a-(b+c) 减法的运算性质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和里每个加数。 例: 324-58-42 670-25-75 159﹣(59+37) 268﹣(35+68)加减的规律:(1)先加后减等于先减后加。(2)先减后加等于先加后减。 例:325+41﹣25 268+45﹣68 268﹣45+32 325﹣41+75 知识点四: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 ×c=a×(b×c) 例:16×19=19×( ) 35×8×4= ( )×( )× 8 知识点五: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连乘计算中,当某两个乘数的积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乘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 例: 24×15×2 25×78×4 35×7×2 5×49×2 运用分解的方法,将某个乘数拆分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使其中的乘数与其他乘数的乘积“凑整”。 练习简算:56×125 125×32 125×25×32

四年级奥数专题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二讲加法与乘法原理 知识导航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 ..它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 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 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情共有m 1+m 2 +……+m n 种不同的方法。 运用加法原理计数,关键在于合理分类,不重不漏。要求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此任务;两类不同办法中的具体方法,互不相同(即分类不重);完成此任务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属于某一类(即分类不漏)。合理分类也是运用加法原理解决问题的难点,不同的问题,分类的标准往往不同,需要积累一定的解题经验。 乘法原理:完成一件工作共需N个步骤:完成第一个步骤有m 1 种方法,完 成第二个步骤有m 2种方法,…,完成第N个步骤有m n 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 工作共有m 1×m 2 ×…×m n 种方法。 运用乘法原理计数,关键在于合理分步。完成这件工作的N个步骤,各个步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步的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此工作,必须连续完成这N步才能完成此工作;各步计数相互独立;只要有一步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则对应的完成此工作的方法也不同。 精典例题 例1:一个口袋内装有3个小球,另一个口袋内装有8个小球,所有这些小球颜色各不相同。问: ①从两个口袋内任取一个小球,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②从两个口袋内各取一个小球,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思路点拨 ①:从两个口袋中只需取一个小球,则这个小球要么从第一个口袋中取,要么从第二个口袋中取,共有两大类方法。所以是加法原理的问题。 ②:要从两个口袋中各取一个小球,则可看成先从第一个口袋中取一个,再从第二个口袋中取一个,分两步完成,是乘法原理的问题。 模仿练习 孙老师的一个口袋内装有60个小球,另一个口袋内装有80个小球,所有这些小球颜色各不相同。问: (1)从两个口袋内任取一个小球,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从两个口袋内各取一个小球,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例2: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淘气有7把钥匙和7把锁全部都搞乱了,最多要试验多少次才能全部配好锁和相应的钥匙? 思路点拨 要求“最多”多少次配好锁和钥匙,就要从最糟糕的情况开始考虑:第1把钥匙要配到锁,最多要试6次(如果6次配对失败,第7把锁就一定是这把钥匙,不用再试);同理,第2把钥匙最多要试5次;……第6把锁最多试1次,最好一把锁不用试。

小学奥数教程之容斥原理

学习奥数的优点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容易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2、训练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要使经过奥数训练的学生,思维更捷,考虑问题比别人更深层次。 3、锻炼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可以培养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以及战胜难题的勇气。可以养成坚韧不拔的毅力 4、获得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最大空间。 第三十五周容斥原理 专题简析: 容斥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也叫容斥 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 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容斥原理:对n个事物,如果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性质a 分类与性质b分类(如图),那么具有性质a或性质b的事物的个 数=N a+N b-N ab。

Nab Nb Na

例1: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问:“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求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 分析完成语文作业的有37人,完成数学作业的有42人,一共有37+42=79人,多于全班人数。这是因为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在统计做完语文作业的人数时算过一次,在统计做完数学作业的人数时又算了一次,这样就多算了一次。所以,这个班语文、数作业都完成的有:79-48=31人。 练习一 1,五年级有122名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取得优秀成绩。其中语文成绩优秀的有65人,数学优秀的有87人。语文、数学都优秀的有多少人? 2,四年级一班有54人,订阅《小学生优秀作文》和《数学大世界》两种读物的有13人,订《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有45人,每人至少订一种读物,订《数学大世界》的有多少人? 3,学校文艺组每人至少会演奏一种乐器,已知会拉手风琴的有24人,会弹电子琴的有17人,其中两种乐器都会演奏的有8人。这个文艺组一共有多少人?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测试题 全卷100分 答卷时间:60分钟 一.计算题 (共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共12分) 15×6= 600÷60= 25×8= 38-(8+20)= 81÷9×4= 15-30÷6= 1000÷100= 7×9×0 = 7×25×4= 210÷2÷5= 174+20+80= 56-18-2 =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共18分) 65+171+29+35 975-57-23 134×8+8×66 102×99 125×17×8 1400÷4÷25 二.填空题 (共34分) 1.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8分) 49×56=56×49 ( ) 13×5×2=13×(5×2) ( ) 17×8+17×2=17×(8+2) ( ) 67+73+27=67+(73+27) ( ) 2.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10分) 69 + 45 = 45 + 得分

25×69×4=69 ×( × ) 926-37-63= -( ○ ) 1600÷50÷2= ○( ○ ) 3×ɑ+ɑ×7=( ○ )○ 3.下面哪个算式是正确的?(正确填写“T ”.错误填写“F ”)(10分) (1)14×99+14=14×(99+1) ( ) (2)13×5×2=13×(5×2) ( ) (3)100-16+14=100-(16+14) ( ) (4)560÷35=560÷7×5 ( ) (5)4×a +a ×9 =(4+9)×a ( ) 4.把相等的式子连线(6分) 三.解决问题 (共36分) 1.用计算器计算2507×64时.发现键“6”坏了·如果还用这个计算器.你会怎样计算?请 写出算式(不用计算得数)·(3分) 2.四年级一班有45名学生.一共做了630面彩旗.平均每个学生做了多少面彩旗?(5分) 3.新出售的大理石方砖如右图·(5分) 125 块这样的方砖可以铺地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9分 米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运算律练习精华版

精品文档 数学整理与复习 姓名:家长签字: 知识点一: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 例1.1:填上适当的数。 81 + = 62 + 81 184 + 168 + 32 = 184 +( + 32 ) a+b+c=a+ +b 练习1.2: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①41+37+13=41+(37+13)②x+y=y+x ③35+(b+65)=(35+65)+b ④a+b+c=a+c+b ⑤32+45+55=32+(45+55) ⑥m+n+t=n+(m+t) 只应用加法交换律的是()。 只应用加法结合律的是()。 既应用加法交换律,又应用加法结合律的是()。 知识点二: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连加计算中,当某些加数相加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 口诀:连加计算仔细看,考虑加数是关键。整十、整百与整千,结合起来更简单。交换定律记心间,交换位置和不变。结合定律应用广,加数凑整更简便。 例2.1: 69+75+25 78+(47+22) 387+98(多加要减) 387+102(少加要加) 387﹣98(多减要加) 387﹣102(少减要减) 练习2.2:99+124+201 380+345+120 9321+4523+972+679+5477+28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知识点三:减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 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 减法的运算性质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和里每个加数。 例3.1: 324-58-42 670-25-75 159﹣(59+37) 268 ﹣(35+68) 加减的规律:(1)先加后减等于先减后加。(2)先减后加等于先加后减。 练习2.6:325+41﹣25 268+45﹣68 268﹣45+32 325﹣ 41+75 知识点四: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 b=b 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 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 c=a(bc) ××××例4.1:填上适当的数。 8×4= ×××8 16×19=19× 35 a × 56 × b = (×)× 56 16 × 4 × 25 = 16 ×(×) 练习4.2:下面的计算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在括号里填一填。 76 × 40 × 25 = 76 ×(40 × 25) () 125 × 67 × 8 = 67 ×(125 × 8) () 知识点五: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连乘计算中,当某两个乘数的积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乘法 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 例5.1:24×15×2 25×78×4 35×7×2 5×49×2

四年级 第1讲 加法原理(教师版)

第1讲 加法原理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加法原理的基本内容。 2.培养学生分类讨论问题的习惯,了解分类的主要方法和遵循的主要原则。 二、知识要点 1.加法原理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完成一件事有k 类方法,第一类方法中有1m 种不同做法,第二类方法中有2m 种不同做法,…,第k 类方法中有k m 种不同做法,则完成这件事共有12 k N m m m =+++……种不同方法,这就是加法原理. 2.加法原理的运用范围: 完成一件事的方法分成几类,每一类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能完成任务,这样的问题可以使用加法原理解决.我们可以简记为:“加法分类,类类独立”. 3.分类基本原则: ①完成这件事的任何一种方法必须属于某一类; ①分别属于不同两类的两种方法是不同的方法. 4.解题三部曲: 1、完成一件事分N 类; 2、每类找种数(每类的一种情况必须是能完成该件事); 3、类类相加 三、例题精选 【例1】 小哈出去旅游,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乘轮船。一天中火 车有4班,飞机有3班,轮船有2班。问:小哈选择一种交通工具出去旅游,共有多少种不同走法? 【①①①①①】

【解析】小哈乘坐火车有4种走法,乘坐飞机有3种走法,乘坐轮船有2种走法.所以小哈出去旅游有:4+3+2=9(种)不同走法. 【巩固1】海豚小学四年级有3个班,各班分别有男生18人、20人、16人.从中任意选一人当升旗手,有多少种选法? 【①①①①①】 【解析】解决这个问题有3类办法:从一班、二班、三班男生中任选1人,从一班18名男生中任选1人有18种选法:同理,从二班20名男生中任选1 人有20种选法;从三班16名男生中任意选1人有16种选法;根据加法 原理,从四年级3个班中任选一名男生当升旗手的方法有:18201654 ++=种. 【例2】用若干张10元、20元、50元的硬币组成100元(不要求每种硬币都有),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①①①①①】 【解析】此题采用枚举法,具体如下: 所以共有10种情况。 【巩固2】一叠纸币全是20元和50元的,这叠一共有1000元,问这里可能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①①①①①】 【解析】按50元纸币的张数对纸币情况进行分类: 如果50元纸币有有奇数张,那么无论20元纸币有多少张都不能凑成1000

小学思维数学讲义: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带详解

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 1.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 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 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进 来,加在一起); 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二、三量重叠问题 A 类、 B 类与 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图示如下: 在解答有关包含排除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 教学目标 例题精讲 知识要点 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A B +- 把多加了1次的重叠部分A B 减去. 图中小圆表示A 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元素的个数, 大圆表示C 的元素的个数. 1.先包含:A B C ++ 重叠部分A B 、B C 、C A 重叠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C A B B C A C ++--- 重叠部分A B C 重叠了3次,但是在进行A B C ++- A B B C A C --计算时都被减掉了. 3.再包含:A B C A B B C A C A B C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