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见考点总结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见考点总结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见考点总结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见考点总结

更多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见考点总结

点击这里

(关注:百通世纪获取更多)

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见考点总结

1.同病异治——病种相同

2.(1)阴阳对立制约——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阴阳互根互用——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阳中求阴、阴中求阳;

(3)阴阳相互转化——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4)阴阳格拒——阳盛格阴(真热假寒);阴盛格阳(真寒假热)。

3.阳胜则热——实热证;阴虚则热——虚热;阴胜则寒——实寒;阳虚则寒——虚寒。

4.寒者热之——实寒证;热者寒之——实热证;阳病治阴(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虚热证;阴病治阳(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虚寒证;阴中求阳——阳虚病症用补阴药治疗;阳中求阴——阴虚病症用补阳药治疗。

5.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水曰润下;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6.五行的生克关系(见右图)

7.六腑共同生理功能:传而不藏、实而不满。

8.与血的生成直接相关的是:营气;津液;肾所藏的精;水谷精微之气。

9.五脏的生理功能

(1)心——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血脉(行血、生血)、主神志。

(2)肺——华盖、娇脏——主气(生气、行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行水);朝百脉(助心行血),主治节。

(3)脾——气血生化之源(生气),后天之本——主运化(吸收、输布水液等)、升清、统血(固摄血液,防止出血)。

(4)肝——刚脏——主疏泄(行气)、藏血(藏血、调节血量,防止出血)。

(5)肾——先天之本——藏精、主水(气化水液)、纳气(下纳气机、维持深呼吸)、生殖。

[更多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见考点总结请点击百通世纪进入]

10.经络的分布规律

部位

经脉分布

内侧面(阴经)外侧面(阳经)

上肢前线手太阴经手阳明经

中线手厥阴经手少阳经

后线手少阴经手太阳经

下肢前线足太阴经足阳明经

中线足厥阴经足少阳经

后线足少阴经足太阳经

12.暑邪伤人,可见汗出、气短、乏力等症,是由于——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13.舌痿的病机是——气血虚极。

14.(1)斗架最上层放——质轻的(谷精草、玳玳花);

(2)斗架中上层放——常用药(党参、黄芪、甘草);

(3)斗架下层放——质松泡的(灯草、通草);

(4)斗架最下层放——质重的(石膏、石英)

[更多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见考点总结请点击百通世纪进入]

15.贮存饮片时,水分应严格控制在——9%——13%之间。

16.能清热解毒,善治恙毒性感冒的药是——板蓝根片。

17.三七伤药片所含的有毒成份是——乌头碱。

18.调配麻醉中药的处方应留存——三年。

19.①"气之主"是指——肺;②"气之根"是指——肾。

更多历年考试真题请点击百通世纪执业药师进入>>执业药师考前押题密卷+视频+真题免费送

本次资料包含的药剂学、药物化学、药效学、药物分析、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等……

《中药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学》知识点 《中药学》知识点 中药学 1.四气:寒、热、温、凉。 2.五味:辛、甘、酸、苦、咸。 3.归经药性:指药物对机体的选择性治疗作用,在于指明作用部位和范围。 4.向上:呕吐、喘咳; 向下:泻利、崩漏(bēnglòu)、脱肛(gāng); 向外:自汗、盗汗; 向内:疹(zhěn)点隐没; 能够改变或消除这些病势趋向的药物性能,称为升降沉浮。 5.七情:相须、相使、相杀、相畏、相反、相恶、单行。 6.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

藜芦反人叁、沙叁、丹叁、玄叁、细辛、芍药。 7.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 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宫桂畏石脂;人叁畏五灵脂。 8.特殊煎服方法的目的: ◆后下:防止芳香性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包煎:防止药液发粘糊锅或刺激咽喉出现咳嗽; ◆另煎:避免药液被其它药渣吸收而影响疗效; ◆洋化(即溶化):防止糊锅或形成糊状,影响其它药物有效成分煎出; ◆冲服:充分发挥药效、避免药材浪费。 9.中药:中药材、饮片、中成药。 10.中药鉴别方法:显微鉴定。 11.中药鉴定的依据:《中国药典》和《局颁药品标准》。 12.中药鉴定的取样原则: ◆100件以下,取样5件;◆100~1000件,按5%取样; ◆超过1000件,超过部分按1%取样;◆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贵重药材,无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13.中药鉴定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3倍,留样的保存期至少1年。 14.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该准确到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15.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该准确到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16.中药害虫防治方法: ◆经验贮藏;◆利用温度贮藏;◆化学试剂处理;◆气调养护和钴辐射灭菌。 17.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原则: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8.主要本草著作: ◆《神农本草经》: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本草经集注》:为我国最早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 ◆《新修本草》(即《唐本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 ◆《证类本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19.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 ◆根及根茎类:秋冬季采收;

执业中药师考点总结:中药一

执业中药师考点总结:中药一: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 1、《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汉)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陶弘景) 3、《新修本草》唐(有钱)官修,图文对照,世界第一部药典 4、《证类本草》宋以前本草大成 5、《本草纲目》古代本草最全(明李时珍) 6、《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新增药物最多 7、《中华本草》当代药物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寒热温凉(平) 二、五味:1、辛,能散,能行耗气伤阴 2、甘,能补能缓能和腻膈碍胃 3、酸,能收能涩(敛邪气) 4、苦,能泄火能燥湿能坚阴伤津伐胃 5、咸,(海带)能软,能下 6、涩,同酸 7、淡,能渗能利,利小便 三,升降沉浮:辛甘淡——升浮,酸苦咸——沉降 胖大海,清宣肺气,利咽——升浮,清热解毒,通便——沉降 升浮效用:上行向外——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窃 四,归经:到哪里去,选择什么路,脏腑+经络 第四节:中药的配伍 1、相须:相似药物+(同一章节)——夫妻增效 2、相使:主+辅——主(不同章节)——主仆 3、相畏(A+B——A毒性→→小偷怕警察减毒 4、相杀(A小偷B警察)→→警察抓小偷 5、相恶:A+B——A效用↓减效 6、相反:A+B——A毒性↑增毒 第五节:方剂与治法 一、常用治法:八法——汉吐下请萧何温补(汗吐下清消和温补) 二,组方原则:君药(习)臣药(李)佐助--佐制--反佐=佐药(王)使药(大使)引经--调和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二节:中药材产地 一、四大怀药:牛山菊花遍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地黄 二、浙八味:菊花两百元卖金贝菊花-白芍-白术-元胡索-元(玄)参-麦冬-郁金-浙贝母 三、道地药材:黄芪——内蒙,党参——山西,木瓜——安徽,泽泻——福建,当归——甘肃 第四节:中药材的产地加工 方法:1、拣洗:去降泥沙杂质+非药用部分(芳香气味,不用水洗) 2、切片:根、根茎,藤木,果实(易挥发,易氧化,不切薄片---当归-川芎) 3、蒸煮烫:含浆汁淀粉糖分(营养物质) 4、搓揉:皮肉易分离----玉竹-党参-三七 5、发汗(回潮):您回朝选后续种——茯苓-玄参-厚朴-续断-杜仲 6、干燥:怕成分流失不超过60度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 (生物碱——糖和苷——醌类——香豆芽与木脂素——黄酮——类与挥发油——皂苷——强心苷第一节: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考点总结:执业药师管理

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考点总结:执业药师管理 考点一、执业药师资格制度(2015,C)共1分 1、执业药师身份认定: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两个条件同时具备)。 2、《执业药师资格证书》效用: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考点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与注册管理(2015,A)(2015,A)(2016, A)(2017,A)共4分 (一)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1、考试管理和政策安排: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一般每年举办“一次”。 2、报名条件和免试部分科目的条件 (1)报名条件: 【提示】我国公民和获准在我国境内就业的其他国籍的人员。 【关键词】“中大本硕博:七五三一零”

(2)免试部分科目的条件: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药学类中药学类 具备条件之一①药学中专毕业,连续从事 药学专业工作满20年 ②取得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 以上学历,连续从事药学专 业工作满15年 ①中药学徒或中药学专业中 专毕业,连续从事中药学专业 工作满20年 ②取得中药学或相关专业大 专以上学历,连续从事中药学 专业工作满15年 免考科目药学专业知识(一) 药学专业知识(二)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考试科目药事管理与法规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药事管理与法规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提示: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 (二)执业药师注册管理 1、注册要求 (1)我国执业药师实行“注册制度”。 (2)执业药师应当按照: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地区到“执业单位”所在“省级”执业药师注册机构进行注册。 提示:机关、院校、科研单位、药品检验机构不属于执业单位,不予注册。

中医中西医结合中级主治中药学考点总结.docx

精品文档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药名相似功效不同功效常考要点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中毒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呕家圣药;解鱼蟹中毒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夏月麻黄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既可散风寒又能散风热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既可散风寒又能散风热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头痛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 阳明头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 温肺化饮 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巅顶头痛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鼻渊要药;需包煎发散风热药 药名相似功效不同功效常考要点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后下疏肝行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 滑肠解毒消肿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 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长于疏散风热清肺润燥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长于平肝,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治少阳证之要药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 升阳止泻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药名相似功效不同功效常考要点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石膏清热泻火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清解肺卫气分实热之要药 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栀子清热泻火除烦,利湿,凉血解毒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善泻肝胆火热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 尿 药名相似功效不同功效常考要点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清热燥湿药 药名相似功效不同功效常考要点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 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泻痢之要药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 疮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清热解毒药 药名相似功效不同功效常考要点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治疗一切内外痈之要药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清 疮家圣药心利尿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清 治乳痈之要药肝明目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止 治肺痈之要药痢 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血痢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执业医师药师中药学考点总结

中药学考试重点

?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 ?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 ?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 ?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 ?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 ?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 ?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 ?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 ?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 ?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 ?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 ?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 ?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 ?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 ?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 ?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治疗寒积便秘之要药:巴豆

?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 ?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药:徐长卿 ?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 ?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皮?芳化湿浊的要药:藿香 ?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 ?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 ?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 ?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 ?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解 ?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 ?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 ?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 ?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 ?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 ?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 ?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 ?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 ?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

执业药师考点汇总(汇编)

对映异构体影响活性的可能及代表药物①无影响:罗帕酮、氟卡尼;②活性有无:甲基多巴、氨己烯酸;③活性强弱:氯苯那敏、萘普生;④活性正反:哌西那朵;⑤活性不同:奎宁、奎尼丁;左丙氧酚、右丙氧酚;⑥活性or毒性:氯胺酮、乙胺丁醇。 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吗啡、氯霉素;硫酸化结合反应——沙丁胺醇;谷胱甘肽结合反应——白消安;氨基酸结合反应——苯甲酸、水杨酸;乙酰化结合反应——对氨基水杨酸;甲基化结合反应——肾上腺素、多巴胺。 pH对药物的解离程度有重要影响,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以及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的解离程度低,药物的非解离部分占多数,较易扩散通过细胞膜被吸收,反之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或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的解离程度高,扩散通过细胞的能力差,吸收减少。通常酸性药物在pH低的胃中、碱性药物在pH高的小肠中的非解离型药物量增加,吸收增加,反之酸性药物在小肠解离型药物量增加。 在药物和受体分子中,当碳原子和其他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如N、O、S、卤素等成键时,由于电负性较大原子的诱导作用使得电荷分布不均匀,导致电子的不对称分布,产生电偶极。离子-偶极,偶极-偶极相互作用通常见于羰基类化合物,如乙酰胆碱和受体的作用。 一般伯胺的活性较高,仲胺次之,叔胺最低。季铵易电离成稳定的铵离子,作用较强,但口服吸收不好。 第I相反应是引入官能团的反应,通常是脂溶性药物经氧化、还原、水解和异构化,引入羟基、氨基或羧基等极性基团。第Ⅱ相反应是结合反应。 本题考查药物的结合反应的特点。药物的结合反应是在酶的催化下将内源性的极性小分子,如葡萄糖醛酸、硫酸、氨基酸等结合到药物分子中,或第1相的药物代谢产物中,以共价键的方式结合,形成极性更大的水溶性代谢物,有利于从尿和胆汁中排泄。 本题考查第二章第一节药物结构和理化性质。弱酸性药物在胃液中易吸收,因此排除ABC 选项。反映酸性药物在体液中解离程度的公式为:lg([HA]/[A-])=pKa-pH,等式右边值越大,则分子型药物比离子型药物在体液中存在越多,则越易吸收,由题干可知pH=0.9-1.5,故苯巴比妥最易吸收。 芳香环的药物会在芳环上发生羟基化代谢,如苯妥英代谢成羟基苯妥英. 参与硫酸酯化结合过程的基团主要有羟基、氨基、羟氨基。 弱酸性药物如水杨酸和巴比妥类药物在酸性的胃液中几乎不解离,呈分子型,易在胃中吸收。弱碱性药物如奎宁、麻黄碱、氨苯砜、地西泮在胃中几乎全部呈解离形式,很难被吸收。 第I相生物转化,也称为药物的官能团化反应,是体内的酶对药物分子进行的氧化、还原、水解、羟基化等反应,在药物分子中引入或使药物分子暴露出极性基团,如羟基、羧基、巯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

总论 一、中药的概念 1.“中药”:是指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一部分天然药及其加工品。 2.“草药”:实际也是中药的一部分。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占多数,所以历来就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3.“本草学”:人们习惯称记载中药的典籍为“本草学”。 中药分类: 天然药: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合成药、半合成药:有机药品类、 无机药品类、 生物制品类 二、中药学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三、中药学的内容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劳动创造了医药 中药的起源,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 二、夏商周时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酒剂、汤剂的发明和应用 《诗经》 《山海经》 三、封建社会中药学的全面发展 1.秦汉时期(公元前220年~公元264年) 《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本书载药365种,根据药物功效分为上、中、下品三类。 上品120种,当时认为有补益作用,无毒,可以久服的药物。

中品120种,能治病补虚,有毒或无毒,酌情使用的药物。 下品125种,能治病多毒,祛邪破积,不可久服的药物。 本书对中药学的贡献: (1)是按药物功效分类的创始。三品分类法。 (2)所载药物功效大多也都是行之有效的。如:麻黄治喘、常山截疟,黄连治痢、海藻疗瘿、苦楝子驱虫、当归调血、阿胶止血、乌头止痛、水银疗疥等等。 (3)将当时的用药经验,上升为理论。提出四气五味、配伍禁忌、“七情合和”在临床的应用规律。 (4)并介绍了中药的产地、采集、炮制、制剂、配伍、禁忌、服法等用药原则问题。 (5)书中介绍了水银、铅丹、雄黄的提炼在世界制药化学史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6)它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是我国最早的珍贵的药学文献,被奉为医药学的四大典籍著作之一,后世医家,在这一基础上不断补充和发展。 2.两晋南北朝时代(公元265年~580年) 《本草经集注》梁代·陶弘景:载药730种 《雷公炮炙论》:南朝刘宋时代,雷敩,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抱扑子》:晋,葛洪,撰写了完整的炼丹著作。 3、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7年)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经政府批准,由长孙无忌、李…T领衔编修,由苏敬实际负责。全收药844种,新增药物 114种。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4、宋金元时期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唐慎微 ,全书 33卷,载药 1558种,较前增加 476种,附方3000余首。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古代方药的宝贵文献. 5、明代 《本草纲目》, 李时珍,该书共52卷,载药1892种,改绘药图1160幅,附方11096首,新增药物374种,本书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和生态条件分为16纲,60类。

执业中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第一章考试知识点汇总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第一章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确立依据:1.药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的功能。 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连。 (2)燥指苦 能燥湿,如苍术。(3)坚:①坚阴,即泻火存阴; ②坚厚肠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能软、能下, 6.涩:能收、能敛,习惯将涩附于酸。 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仅供参考)2017执业药师西药一考点

2017药学专业知识一考点 上篇(西药一第1~5章高频考点) 第一章:八大考点 考点一:剂型分类 形态、给药途径、分散系统、制法、作用时间 1.按形态学分类: 固体(散剂、颗粒剂、片剂等)、半固体(软膏剂、糊剂等)、液体(溶胶剂、芳香水剂等)和气体(气雾剂、部分吸入剂等) 2.按给药途径分类 ①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口服给药 ②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注射给药、皮肤给药、口腔给药、鼻腔给药、肺部给药、眼部给药、直肠、阴道和尿道给药等 3.按分散体系分类 ①真溶液类②胶体溶液类③乳剂类④混悬液类⑤气体分散类:如气雾剂、喷雾剂等。⑥固体分散类:如散剂、丸剂、胶囊剂、片剂等普通剂型。⑦微粒类:如微囊、微球等 4.按制法分类: 浸出制剂、无菌制剂等 5.按作用时间分类: 速释、普通、缓控释制剂等 考点二: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①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②可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 ③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 ④可产生靶向作用 ⑤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⑥可影响疗效(影响不是决定) 考点三:药用辅料的作用 ①赋型 ②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 ③提高药物稳定性 ④提高药物疗效 ⑤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⑥调节药物作用 ⑦增加病人用药的顺应性 考点四:药物化学降解途径 水解和氧化是药物降解的两个主要途径。 ①水解:主要有酯类(包括内酯)、酰胺类(包括内酰胺) 青霉素类分子中存在不稳定的β-内酰胺环,在H+或OH-影响下,很易裂环失效。 ②氧化:酚类、烯醇类、芳胺类、吡唑酮类、噻嗪类药物较易氧化 肾上腺素氧化后先生成肾上腺素红,后变成棕红色聚合物或黑色素。③异构化 左旋肾上腺素—外消旋化作用;毛果芸香碱—差向异构作用;维生素A —几何异构化 ④脱羧:对氨基水杨酸钠在光、热、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很易脱羧,生成间氨基酚。

中药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中药学1 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桂枝:辛甘温,归心、肺、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去风解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白芷:辛温,归肺胃经。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 辛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郁,升举阳气。 升麻:辛甘微寒。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栀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消肿止痛。 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芦根:甘寒,归肺胃经。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燥湿药: 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经。清热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清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赤芍:苦微寒,归肝经。 紫草:甘寒,归心肝经。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清热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大青叶:苦咸大寒,归心肺胃经。牛黄:苦凉,归肝心经。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清热解射干: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 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清热解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清热解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清热解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解毒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清穿心莲:苦寒,归胃肺大小肠经。马齿苋:酸寒,归大肠肝经。清热归心肾脾经, 止痛,调和药性。补阳药: 归肾肝经。补肾阳, 调冲任, 归肝肾经。 补肾阳, 归心脾经。 微寒, 归肝肾经。 。 。

2015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高频考点总结(二)

2015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高频考点总结(二)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一直是药师考试的难啃科目,知识点多,且杂,涉及的科目也是很多,不过我们也不能退缩,只有我们拿下这块硬骨头,那药师考试肯定不在话下,那我们继续回忆总结我们的高频考点吧! 五、处方的审核(★★★★★) A.处方书写的基本要求中谨记几点:①年龄必须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注明体重。西药、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单独开具处方。②化学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须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③药品剂量与数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④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必须注明理由。(重点①②④,多在A型题中出现)(★★★) B.处方缩写词重点记忆几个:①餐前(服)(a.c.)②每日2次(b.i.d.)③剂量(d.o.s.) ④肌内注射(i.m.)⑤静脉注射(i.v.)⑥静脉滴注(i.v.gtt.)⑦餐后(p.c)⑧每小时(q.h.) ⑨每日4次(q.i.d.)⑩每晚(q.n)?适量(q.s.)?标记(s.i.g.)?立即(s.t.)?每日3次(t.i.d.)(A型题是考察重点)(★★) C.用药适宜性审核(★★★★)(重点是例子) ①无适应证用药:患者咳嗽,但无感染诊断(白细胞计数不高,C反应蛋白正常),给予阿奇霉素口服;Ⅰ类手术切口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②无正当理由超适应证用药:口服坦洛新用于降压;阿托伐他汀钙用于补钙;患者诊断为输尿管结石,给予黄体酮,一日2次,一次20mg,肌内注射。③联合用药:患者诊断为肠炎细菌感染性腹泻,给予小檗碱片、盐酸地芬酯片、八面体蒙脱石散剂治疗。④过度治疗用药:滥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人血白蛋白、二磷酸果糖及肿瘤辅助治疗药等;无治疗指征盲目补钙;患者诊断为食管癌,给予顺铂、氟尿嘧啶、表柔比星、依托泊苷治疗。⑤有禁忌证用药:抗胆碱药和抗过敏药用于伴有青光眼、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导致尿失禁;治疗感冒的减轻鼻充血药伪麻黄碱用于伴有严重高血压患者,易致高血压危象;脂肪乳用于急性肝损伤、急性胰腺炎、脂质肾病、脑卒中、高脂血症患者,容易出现脂质紊乱。 D.剂量正确性:老年人用药剂量应比成年人有所减少,60-80岁老人用药剂量可为成人的3/4以下;80岁以上的老人用药剂量可为成人的1/2。 E.是否有重复用药现象: 一药多名记住几个:阿司咪唑(抗过敏药)与阿苯达唑(驱虫药);氟尿嘧啶(抗肿瘤药)与氟胞嘧啶(抗真菌药);阿糖腺苷(抗病毒药)与阿糖胞苷(抗肿瘤药);安定(地西泮,抗焦虑药)与安坦(盐酸苯海索,抗帕金森病药) F.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判定(★★) ①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抗生素中β-内酰胺类的青霉素等,氨基糖苷类的链霉素,以及含碘对比剂、局麻药、生物制品(酶、抗毒素、类毒素、血清、菌苗、疫苗) ②常用药物皮肤敏感试验的药液浓度:细胞色素C注射剂(0.03mg(皮内),5mg(滴眼));青霉素钾注射剂(500U);青霉素钠注射剂(500U);青霉素V钾片(500U) ③在一些权威性较高的二次文献中,对部分常用药品也记载应做皮肤敏感试验:链霉素注射剂、头孢菌素类注射剂、氨氯西林钠注射剂、磷酸组胺注射剂、右旋糖酐注射剂、维生素B1注射剂、普鲁卡因注射剂、绒促性素注射剂、胰蛋白酶、甘露聚糖肽、鲑降钙素注射剂、天花粉蛋白、有机碘对比剂。 G.药物相互作用对药效学的影响(★★★)(例子重点记忆) ①作用相加或增加疗效作用不同的靶位,产生协同作用:磺胺甲噁唑(SMZ)与甲氧苄啶(TMP)有协同抑菌或杀菌作用;硫酸阿托品与胆碱酯酶复活剂(解磷定、氯磷定)联用,产生

考点归纳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 2017年分值:5分左右1.四气 2017年预测:必考,四气+五味的综合运用,1分 2.五味 2017年预测:必考,五味的简单理解,具体考法同2016年真题,3分 3.“七情” 2017年预测:必考,七情的综合理解,具体考法参考2014年真题,配伍题 4.君臣佐使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约在50% 5.升浮沉降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50%

6.功效分类题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50%,考法见2014年真题 7.历代本草题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20%,考法在本草名称和特点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分值:5分左右 重点:1.采收原则 2.药材加工方法,其中“发汗”必考,单选/多选 3.“道地药材”产地,必考,配伍题 1.“道地药材”产地题 2017年预测:必考4分,80%考试考点见下表 2.加工方法 2017年预测:“发汗”的5个药材,必考 3.采收原则题 2017年预测:花蕾入药,必考,单选题1分 第三章中药化学

一、总论 考点一:提取方法题(2017年必考1分) 考点二:分离方法题(2017年50%,1分) 考点三:结构鉴定题(50%, 1分) 考点四:分子极性大小题(2017年考试频率80%) (极性小)石油醚<乙醇<甲醇<水(极性大) 最喜欢考乙醇和水的极性最大 考点补充:物质纯度判断方法:熔点、熔距+TLC(波层色谱) 二、生物碱(中药化学重点,历年考分在5-7分) 考点五:生物碱分类题(必考,配伍题2分) 考点六:生物碱性质 1.碱性强弱(2017年考试频率80%) 碱性用pKa表示,pKa越大,碱性越强 碱性强弱:季铵碱>脂肪胺>酰胺 2.小檗碱、蛇根碱呈黄色,小檗碱碱性最强,利血平在紫外光下显荧光,咖啡因等个别生物碱具有升华性。 3.生物碱主要在双子叶植物中,苦味,多为无色或白色结晶,多呈左旋光性。 考点七:生物碱鉴别反应题(2017年考试频率40%)

2020年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提纲(全册)

2020年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提纲 (全册)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中药的起源 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 1.《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3.《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载药844种,开创药物图谱文字说明等图文对照法。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载药1558多种 5.《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种,集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大成。 6.《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 7.《中华本草》成书于1999年,载药8980种。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中药材的产地、采集、贮存对中药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效应(安全性与有效性) 第一节中药的产地 道地药材:是某地出产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 第二节中药的采集 采收方法和时间由药物的有效成分的质、量决定,保护药物资源。

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1.植物药采收季节与药效的关系; 2.植物药不同药用部分的采收原则; ①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连根拔起。 ②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③花类: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 ④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⑤根和根茎类:通常秋末至春初时采收。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⑥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根皮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芽前采集。 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三、矿物类药物的采收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炮制的含义:药物在应用前或做成各种剂型以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炮制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半夏、乌头。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需要,如生地制成熟地,生何首乌与制首乌等。 4.改变药物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执业药师各科目考点归纳

执业药师各科目考点归纳

执业药师各科目考点归纳 执业药师考试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千名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析一网尽!在线 做题就选针题库: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执业药师职责和执业活动必须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药事管理与法规科目的考试内容分为药事管理相关知识和药事管理法规两个大单元。其中的细目与要点:是与执业药师执业活动直接相关的具体内容,纳入考试的范围。 药事管理与法规科目的考试内容以本考试大纲为准。国家新修订的或新颁布的药事管理法规,需要纳入考试内容范围的,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管理机构在当年考试的6个月之前予以公布。 大单 元 小单元细目要点 一、药事管理相关知识(一)医药卫 生体制改革 与国家药品 安全规划 1.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深化医药 卫生体制改革的 意见和近期重点 实施方案 (1)基本原则、 总体目标 (2)基本医疗卫 生制度的主要 内容 (3)药品供应保

障体系的要求和内容 (4)实施方案中五项重点改革的主要内容(5)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人才保障机制 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配套文件(1)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 (2)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的规定 (3)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内容 (4)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的规定 3.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1)发展目标(2)主要任务(3)保障措施 (二)药事管1.药品监督管理(1)国家药品监

理体制机构督管理部门的 职责 (2)药品监督管 理其它相关管 理部门的职责 2.药品技术监督管理机 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审评中心、药品评价中心、药品认证管理中心、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三)药品质量及其监督检验1.药品的质量特 性 (1)药品及其质 量特性 (2)药品的特殊 性 2.药品质量管理 规范和药品质量 监督检验 (1)药品质量管 理规范的名称、 制定目的和适

考点归纳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考点归纳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 2017年分值:5分左右 1.四气 2017年预测:必考,四气+五味的综合运用,1分 2.五味 2017年预测:必考,五味的简单理解,具体考法同2016年真题,3分 3.“七情” 2017年预测:必考,七情的综合理解,具体考法参考2014年真题,配伍题

4.君臣佐使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约在50% 5.升浮沉降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50% 6.功效分类题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50%,考法见2014年真题

7.历代本草题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20%,考法在本草名称和特点 第二章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分值:5分左右 重点:1.采收原则 2.药材加工方法,其中“发汗”必考,单选 /多选 3.“道地药材”产地,必考,配伍题 1.“道地药材”产地题 2017年预测:必考4分,80%考试考点见下表

2.加工方法 2017年预测:“发汗”的5个药材,必考 3.采收原则题 2017年预测:花蕾入药,必考,单选题1分 第三章中药化学分值:25分左右 一、总论 考点一:提取方法题(2017年必考1分)

考点二:分离方法题(2017年50%,1分) 考点三:结构鉴定题(50%, 1分) 考点四:分子极性大小题(2017年考试频率80%) (极性小)石油醚<乙醇<甲醇<水(极性大) 最喜欢考乙醇和水的极性最大 考点补充:物质纯度判断方法:熔点、熔距+TLC(波层色谱)二、生物碱(中药化学重点,历年考分在5-7分) 考点五:生物碱分类题(必考,配伍题2分)

中药学知识点整理

一.第一部政府修订的本草,本草学的巅峰,南北朝、清代的本草,宋代最被政府推荐的本草 1.世界第一部政府修订的本草是《新修本草》(657年长孙无忌等组织,实际是苏敬主编) 2.《经史政类备急本草》是宋代最被政府推荐的本草,本书经宋政府的三次官宦修校,分别称《经史证类大观本草》(公元1108年),《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公元1116年)和《绍兴校定经史证类轿急本草》(公元1159年),简称《证类本草》 3.南北朝 《神农本草经集注》成书于公元502年左右,南朝齐、梁间陶弘景著,记载了七百三十种药物。认为医药知识来源于劳动人民。首创“朱墨分书、大小结合”的文献标志法。 4.清代 清代医学主要成就集中在温病学上 药学代表著作有: 《本草纲目拾遗》公元1765年,共10卷,载药921种《本草纲目》未载药物716种赵学敏所著,他于1759年与民间“铃医”(走方郎中)赵柏云合作写成《串雅》。是医学史上一部罕见的适合广大群众需要的很有实用价值的著作。 5.本草学的巅峰 明代是中草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对古代本草学作了全面整理、总结和提高,并吸取了大量的民间药和外来药,写成了伟大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该书载药1892种。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十六纲、六十类。这种科学的分类法,是中古本草学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二.道地药材的定义、四川,东北、江苏、云南、浙江的道地药材。 1.道地药材: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质高,疗效好,素有盛名 2.川:连贝母附子甘肃:当归 宁夏枸杞子内蒙古甘草 吉林人参山西黄芪党参 河南牛膝地黄山药江苏苍术薄荷 浙江白芍白术云南三七 广西肉桂广东砂仁等 三.水飞法适用的药材,西瓜霜的制备。 1.水飞法是研粉方法之一,适用于矿石和贝壳类不易溶解于水的药物如朱砂等,目的是使药物粉碎得更加细腻,便于内服和外用。在水飞前先将药物打成粗末,然后放在研钵内和水同研,倾取上部的混悬液,然后再将沉于下部的粗末继续研磨,这样反复操作,研至将细粉放在舌上尝之无渣为度。水飞并可防止粉末在研磨时飞扬,以减少损耗。 2.西瓜霜:将西瓜皮切碎(约10斤)和皮硝(5斤)拌匀,装入黄沙罐内,盖好,挂于阴凉通风处,带砂罐外面有白霜冒出,用干净毛笔或纸片刷下,装入瓶内备用。有清热、消肿作用,适用于咽喉肿痛及口疮等症。外用吹患处,适量。咽下并无妨碍。并可点眼,以治目赤肿痛,加蒸馏水化作眼药水尤良。

2020年最新版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知识点复习归纳

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知识点复习归纳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指导思想:整体观念基本思路:辨证论治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病: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是"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依据。 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推动、温煦、兴奋统属于阳;凝聚、滋润、抑制统属于阴。 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泄,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

阴阳偏胜治疗原则:阴阳偏胜,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之实证。治疗时采用“损其有余”、实则泻之。如:阳胜则热--“热者寒之”、阴胜则寒--“寒者热之”。阴阳偏衰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治疗时采用泄其有余、补其不足。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 阴阳互根理论:阳中求阴能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阴中求阳能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火-→土-→金-→水-→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土-→水-→火-→金-→木。 青风春胆目泪爪酸东肝怒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赤暑夏小肠舌汗面苦南心喜火曰炎上温热、向上(升腾)、光明、茂盛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考点总结归纳满分覆盖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考点总结归纳满分覆盖

药物分析总结归纳 第一节药品质量标准 重点:中国药典1.药品质量控制的目的、质量管理的意义: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 2.全面质量控制:研制、生产、供应、临床使用 3.药品质量标准: 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4.掌握各自的简称: 《中国药典》(Ch.P) 美国药典(USP)、美国国家处方集(NF)、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JP)、欧洲药典(Ph.Eur)、国际药典(Ph.Int) 5.《中国药典》: 1)历史沿革: 2)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①凡例:

⑴关于检验方法和限度的规定:仲裁以《中国药典》方法为准。 ⑵考点:混淆标准品、对照品的概念: 标准品: 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μg)计,以国际标准品标定; 对照品:指用于检测时,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后使用的标准物质。 ⑶关于精确度的规定: Ⅰ“精密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Ⅱ“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Ⅲ取用量为“约”若干时,指该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Ⅳ“精密量取”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 考点:“称重”或“量取”的量,小数点后多一位 例如: Ⅴ“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

Ⅵ“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经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⑷计量: 1→10符号:固体溶质1.0g或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 的溶液; (了解) ②附录:制剂通则、通用的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6.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与依据: 基本原则:坚持质量第一,“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① 检测项目和限度——针对性、合理性② 检测手段选用——可行性、先进性 第二节药品检验的主要任务和方法 重点:一般杂质检查的方法与原理(掌握反应试剂)1.药检任务:包括常规的检验,工艺流程、反应历程、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等方面的监测。 2.药品检验程序: 1)取样: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取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均匀,合理。

中药学重点总结

执业药师中药学 考什么?——各论比例高,功能主治 如何讲?——提炼精华,突出重点 如何学?——抓住重点,勤练习题 第一章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重点解析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 《中华本草》 作者、药物数量、成书年代、学术贡献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 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 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 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书成于公元659年,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与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 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本草纲目拾遗》 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作者:赵学敏 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 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与文献价值。 练习题 最佳选择题 首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神农本草经》的本草著作就是( )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本草纲目拾遗》 D、《本草经集注》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一章)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 习重点(第一章) 的更新。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 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 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 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确立依据:1.药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的功能。 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连。(2)燥指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