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新型合成酯催化剂

新型合成酯催化剂

新型合成酯催化剂
新型合成酯催化剂

酯合成反应中的新型催化剂

酯不仅广泛应用于自然界中,也是人类生活中大量使用的一类有机物,例如,低级酯芳香气味,是普遍使用的香料,尼铂金酯(对羟基苯甲酸酯)是一类低毒性,无刺激,可适用较大范围pH的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的防腐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是优良的增塑剂,在塑料工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柠檬酸正丁酯(TBC)则是一种无毒无味,耐候性良好的增塑剂品种之一,此外还有很多应用领域。总之,酯类是一类极有用途的有机物,传统的合成工艺多采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其特点是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硫酸价格便宜,并且只需要低压蒸汽便可完成反应;缺点是由于硫酸的强氧化性,在酯化过程中、副产品较多,给分离造成较大困难,此外硫酸对设备服饰和污染环境严重,而且难以回收利用。针对这一情况,目前已有的新型催化剂不仅可以避免催化剂的腐蚀污染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高反应过程转化率,提高酯的回收率。本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的催化剂在合成酯反应中的应用。

1.酸性催化剂

Lewis酸催化剂

一般的Lewis酸如三氯化铝、三氯化铁、四氯化锡、或氯化钙,由于金属阳离子Fe3+、Al3+、Ca2+等具有空轨道,能够与羰基氧结合,起到催化作用。贾丽华等以氯化钙为催化剂合成了氯乙酸辛酯,氯乙酸十二酯等。比较适合的工艺条件为酸与醇的摩尔比为:1,反应温度130℃,催化剂质量分数5%,反应时间5h。文瑞明等用强酸性晶体一水硫酸氢钠催化合成苯乙酸异丁酯,最佳工艺条件:苯乙酸、异丁醇、一水硫酸氢钠摩尔比为1:4:,回流分水2h,酯收率为%。试验表明,一水硫酸氢钠是一种易得,稳定的晶体,催化活性高,同时难溶于有机反应体系,易于分离,能重复使用,对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大大减少。

超强酸固体催化剂

超强酸固体催化剂是一种新型的催化材料,其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耐热,稳定性好,不腐蚀设备,不污染环境且可重复多次使用。刘榕芳等研究了用固体超强SO42-/Fe2O3催化合成乳酸正丁酯,其合成最佳工艺条件:催化剂占投料比%,酸醇摩尔比为1:3,酯化时间为2~,乳酸转化率高达%,此催化剂活性很高,经处理后仍旧可以使用。蒋平平、王琦等用SO4/ZrO2催化合成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最佳工艺条件:苯酐与醇的摩尔比为1:3,最适温度180℃~210℃,反应时间3~,转化率高达%;若催化剂不作任何处理,重复使用8次,转化率下降为%。纳米制备技术用于固体超强酸制备,可提高超强酸的表面活性,稳定性和催化能力。金华峰等用纳米复合固体超S2O82-/CoFe2O4催化合成二酸二已酯,其工艺过程是以硫酸盐为原料,结合浸渍法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合成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2O82-/CoFe2O4,可重复使用6次,酯化率高达%。

固载杂多酸催化剂

杂多酸是由不同的含氧酸缩合而制得的含氧多元酸的总称,以杂原子为中心原子,以W O3、MoO3、V2O5为配体形成的一类结构大多为四面体,八面体的化合物。杂多酸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不但具有酸性,而且具有阻聚作用,光电催化作用和氧化还原性,是一种多功能的新型催化剂。夏佳等以丙酸和正戊酸味原料,用固载杂多酸盐TiSiW12O40/TiO2催

化合成丙酸正戊酯,最佳反应条件酸醇摩尔比为1:3,催化剂质量分数为%,反应时间为1h,最适温度100℃~119℃,收率为%;杂多酸盐在作为液相催化剂时几乎不起催化作用,只有在固载即适当处理后才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固体稀土超强酸催化剂

稀土在我国资源丰富,将稀土氧化物如Gd2O3、Lu2O3等预先进行活化处理,如将稀土氧化物与1-苯-3-苯甲酰基-5(HPMBP),在浓氨水的溶液中配位络合,pH=7~8,得到稀土的HPM BP配合物,干燥后,在850℃焙烧1h,得到较高活性的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200℃~220℃下,反应时间4h,转化率高达99%。卢泽附等研究了把稀土硫酸盐分别固载于人造沸石,活性岩和强酸型离子树脂制成了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固载稀土催化剂,合成乙酸正丁酯产率%,重复使用5次活性无变化,催化剂用量少,反应时间短,无需后续处理。

2.分子筛催化剂

分子筛催化剂(molecular sieve based catalysts)又称。指以为组分或主要活性组分之一的催化剂。分子筛具有性能、均一的分子大小的孔道、活性,并有良好的和水热稳定性,可制成对许多反应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应用最广的有X型、Y型、、ZSM-5等类型的分子筛。工业上用量最大的是分子筛裂化催化剂。郭宏利等使用Sn酸性Ts-1分子筛催化苯酚和草酸二甲酸合成草酸二苯酯,当Sn的负载量为25,酯转化率高达%,产物的选择性为%。酸性的催化剂由于Sn和以Ti-O-SiO3为中心的弱Lewis酸的协同催化作用,与未改性的Ts-1分子筛催化剂相比,催化剂的酸性虽下降,但催化活性明显提高。

3.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

相转移催化剂(PTC)是可以帮助从一相转移到能够发生反应的另一相当中,从而加快系统反应速率的一类催化剂。一般存在相转移催化的反应,都存在水溶液和有机溶剂两相,离子型反应物往往可溶于,不溶于,而有机底物则可溶于有机溶剂之中。不存在相转移催化剂时,两相相互隔离,几个反应物无法接触,反应进行得很慢。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可以与水相中的离子所结合(通常情况),并利用自身对有机溶剂的亲和性,将水相中的反应物转移到有机相中,促使反应发生。

在中常遇到非均相,这类反应的通常速度很慢,收率低,反应不完全的缺点。但如果用水溶性无机盐,用极性小的有机溶剂溶解有机物,并加入少量(以下)的季铵盐或季磷盐,反应则很容易进行,这类能促使提高并在两相间转移负离子的鎓盐,称为相转移催化剂。一般存在相转移催化的反应,都存在水溶液和两相,离子型往往可溶于,不溶于,而有机底物则可溶于有机溶剂之中。不存在相转移催化剂时,两相相互隔离,几个反应物无法接触,反应进行得很慢。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可以与水相中的离子所结合(通常情况),并利用自身对有机溶剂的亲和性,将水相中的反应物转移到有机相中,促使反应发生。

4.生物催化剂-酶

生物的生命化学过程都是在酶催化下进行的,酶是一种热书蛋白质,对化学反应和生物化学反应有催化作用。与化学催化剂不同的是,酶催化效率是化学催化的107倍,鱼油高度专一性,单硬条件温和,易于分离等特点,产品优良。用脂肪酶在有机相中合成糖酯,活性

剂,乳化剂分散剂等。寇秀芬等用固定化假丝酵母-1619在乙烷中酸化脱水缩合制备聚乙二醇400月硅酸酯。

21世纪是化学工业迅猛发展的时代,为顺应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污染远投防止污染的发生,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提倡绿色化工生产的重中之重,因此对新型催化剂研究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热点,以上介绍的六类用于酯合成反应的新型催化剂正事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研制的。他们都有着不污染环境,不腐蚀设备,产率高等优点,但是催化剂的制备相对麻烦,价格高昂也是最为致命的弱点,要投入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纳米催化剂

纳米催化剂

纳米催化剂进展 中国地质大学,材化学院,武汉430000 摘要:简要介绍了纳米催化剂的基本性质、其相对于其他催化剂的优势,并较详细地介绍了纳米催化剂类型、部分应用以及相对应类型催化剂例子的介绍,以及常见的制备方法及其表征手段,最后介绍了部分国内和国外纳米催化剂的应用,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一定的预测。 关键词:纳米催化剂应用制备催化活性进展 近年来, 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已广泛地渗透到催化研究领域, 其中最典型的 实例就是纳米催化剂(nanocatalysts—NCs)的出现及与其相关研究的蓬勃发展。NCs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等特点, 显示出许多传统催化剂无法比拟的优异特性;此外, NCs还表现出优良的电催化、磁催化等性能,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涂料、生物以及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本文主要就近年来NCs 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纳米催化剂的性质 1.1表面效应 通常所用的参数是颗粒尺寸、比表面积、孔径尺寸及其分布等,有研究表明,当微粒粒径由10nm减小到1nm时, 表面原子数将从20%增加到90%。这不仅使得表面原子的配位数严重不足、出现不饱和键以及表面缺陷增加, 同时还会引起表面张力增大, 使表面原子稳定性降低, 极易结合其它原子来降低表面张力。此外,Perez等认为NCs的表面效应取决于其特殊的16种表面位置, 这些位置对外来吸附质的作用不同, 从而产生不同的吸附态, 显示出不同的催化活性。 1.2体积效应 体积效应是指当纳米颗粒的尺寸与传导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当或比其更小时, 晶态材 料周期性的边界条件被破坏, 非晶态纳米颗粒的表面附近原子密度减小, 使得其在光、电、声、力、热、磁、内压、化学活性和催化活性等方面都较普通颗粒相发生很大变化,如纳米级胶态金属的催化速率就比常规金属的催化速率提高了100倍。 1.3量子尺寸效应 当纳米颗粒尺寸下降到一定值时, 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将由准连续态分裂为分立能级, 此时处于分立能级中的电子的波动性可使纳米颗粒具有较突出的光学非线性、特异催化

用于合成异丙苯的β-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

科研开发 化工科技,2004,12(2):31~32 !!!!!!!!!!!!!!!!!!!!!!!!!!!!!!!!!!!!!!!!!!!!!!!!!!!!!!!!!!!!! SCIENCE &TECHNOLOGY IN CHEMICAL INDUSTRY 收稿日期:2003-08-16作者简介:孙秀云(1966-),女,吉林化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现主要从事催化剂的表征和分子模拟计算。 用于合成异丙苯的!-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 孙秀云1,2,3 ,赵 胤2,路大勇1,李正2,刘益春3 (1.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吉林132022;2.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 吉林吉林132021;3.中国科学院长春 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22) 摘 要:采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地在1m 3晶化釜上合成出高纯度B -分子筛,并用XRD 、TPD 、 全自动吸附仪等多种手段对其进行测试表征,并与美国UOP 公司生产的B -分子筛比较,在性能上均达到要求,而且在稳定性、强度、价格等方面优于进口B -分子筛催化剂。 关键词:分子筛;异丙苯;催化剂中图分类号:TO 4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511(2004)02-0031-02 异丙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是生产苯酚、丙 酮和<-甲基苯乙烯的主要中间化合物。使用沸石分子筛做催化剂制取异丙苯的新技术,克服了以 往使用AlCl 3和固体磷酸催化剂的缺点[1~3] 。目前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12万t /a 的苯酚装置,采 用美国UOP 公司的分子筛催化剂, 不但价格昂贵,在稳定性及选择性方面也不理想。因此开发一种高性能分子筛催化剂替代UOP 的催化剂迫在眉睫。笔者合成的B -分子筛催化剂在性能上均达到要求,与UOP 的分子筛催化剂相比,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在稳定性、强度和选择性等方面优于UOP 的分子筛催化剂,目前正在双苯厂苯酚装置上进行侧线考察,通过近2个月的运行,效果良好。此技术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其开发应用必将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实验部分 1.1!-分子筛的合成 以SB 粉[!(Al 2O 3)"74%,工业级]为铝源,以硅溶胶[!(SiO 2)"30%,工业级]作硅源,!(四乙基溴化铵)"99%(工业级)作为模板剂,<(氨水)=26%~28%(分析纯)作为助剂,在氢氧化钠等强碱存在下,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1.2催化剂的制备 将制备好的B -分子筛用硝酸铵改性成H 型 B -分子筛,挤条成型,然后再用硝酸镧改性后制得。1.3!-分子筛催化剂的测试表征XRD 使用日本理学D /MAX-]B 型X-射线衍 射仪,Cu Ka 辐射。在26=5~50 范围内扫描; 比表面积和孔分布使用Micromeritics ASAP2010全自动吸附仪测试;TPD 使用Micromeritics Auto chem 2910测试; 强度测定使用2OY-A 智能颗粒测定仪测试;催化剂的元素分析采用XRF-1500型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 2结果与讨论 图1是美国UOP 公司的B -分子筛催化剂(以下简称样品A )和笔者合成的B -分子筛催化剂(样品B )的XRD 图,在26=22.4 处有强衍射峰,说明两者都是以B -分子筛为主要活性基质,且纯度较高,加入载体[载体为多孔的Al 2O 3,"(SiO 2)I " (Al 2O 3)=20] 后,两者仍保持良好的B 晶体结构[4] 。

纳米催化剂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学院: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生姓名:学号: 摘要:纳米催化剂具有大比表面积、高表面能、高度的光学非线性、特异催化性和光催化性等特性,在一些反应中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本文简要介绍了纳米催化剂的基本性质,综述了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特性,讨论了纳米催化在化工中的应用,对今后纳米催化材料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纳米催化剂制备在化工中的应用发展 近年来,纳米催化剂(Nanometer catalyst--NCs)的相关研究蓬勃发展。NCs 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等特点,显示出许多传统催化剂无法比拟的优异特性;此外,NCs还表现出优良的电催化、磁催化等性能,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涂料、生物以及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目前,纳米技术的研究主要向两个方向进行:一是通过新技术减少目前使用的材料如金属氧化物的用量;二是进行新材料的开发,如复合氧化物纳米晶。由于纳米粒子表面积大、表面活性中心多,所以是一种极好的催化材料。将普通的铁、钴、镍、钯、铂等金属催化剂制成纳米微粒,可大大改善催化效果。在石油化工工业采用纳米催化材料,可提高反应器的效率,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产率和质量。目前已经将纳米粉材如铂黑、银、氧化铝和氧化铁等直接用于高分子聚合物氧化、还原和合成反应的催化剂。纳米铂黑催化剂可使乙烯的反应温度从600e降至常温。随着世界对环境和能源问题认识的深入,纳米材料在处理污染、降解有毒物质方面有良好光解效果[1]。在润滑油中添加纳米材料可显著提高其润滑性能和承载能力,减少添加剂的用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对纳米催化剂的研究无论理论上还是实际应用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1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直接影响到其结构、粒径分布和形态,从而影响其催化性能。文献中报道的制备方法多达数10种,本文主要介绍其中常用的几种。1.1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是指金属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经过溶胶-凝胶化和热处理形成氧化物或其他固体化合物的方法。其过程是:用液体化学试剂(或粉状试剂溶于溶剂中)或溶胶为原料,而不是传统的粉状物为反应物,在液体中混合均匀并进行反

-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方法

年产五十万吨合成氨的原料气制备工艺筛选 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合成氨因采用的工艺不同其生产流程也有一定的差别,但基本的生产过程都大同小异,基本上由原料气的生产、原料气的净化、合成气的压缩以及氨合成四个部分组成。 ●原料气的合成 固体燃料生产原料气:焦炭、煤 液体燃料生产原料气:石脑油、重油 气体燃料生产原料气:天然气 ●原料气的净化 CO变换 ●合成气的压缩 ●氨的合成 工业上因所用原料制备与净化方法不同,而组成不同的工艺流程,各种原料制氨的典型流程如下: 1)以焦炭(无烟煤)为原料的流程 50年代以前,世界上大多数合成氨厂采用哈伯-博施法流程。以焦炭为原料的吨氨能耗为88GJ,比理论能耗高4倍多。 我国在哈伯-博施流程基础上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发了碳化工艺和三催化剂净化流程: ◆碳化工艺流程将加压水洗改用氨水脱除CO2得到的碳酸氢铵经结晶,分离后作 为产品。所以,流程的特点是气体净化与氨加工结合起来。 ◆三催化剂净化流程采用脱硫、低温变换及甲烷化三种催化剂来净化气体,以替代 传统的铜氨液洗涤工艺。 2)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流程 天然气先要经过钴钼加氢催化剂将有机硫化物转化成无机硫,再用脱硫剂将硫含量脱除到以下,这样不仅保护了转化催化剂的正常使用,也为易受硫毒害的低温变换催化剂应用提供了条件。 3)以重油为原料的流程 以重油作为制氨原料时,采用部分氧化法造气。从气化炉出来的原料气先清除炭黑,经CO耐硫变换,低温甲醇洗和氮洗,再压缩和合成而得氨。 二、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方法简述 天然气、油田气、炼厂气、焦炉气、石脑油、重油、焦炭和煤,都是生产合成氨的原料。除焦炭成分用C表示外,其他原料均可用C n H m来表示。它们呢在高温下与蒸汽作用生成以H2和CO为主要组分的粗原料气, 这些反应都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而且为强吸热反应,工业生产中必须供给热量才能使其进行。 按原料不同分为如下几种制备方法: ●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 各种工艺流程的区别主要在煤气化过程。 典型的大型煤气化工艺主要包括固定床碎煤加压气化工艺、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以及壳牌干煤粉加压气化工艺。 ①固定床碎煤气化

纳米催化剂简介

纳米催化剂简介 摘要 催化剂的作用主要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反应速度,增加反应效率;二是决定反应路径,有优良的选择性,例如只进行氢化、脱氢反应,不发生氢化分解和脱水反应;三是降低反应温度。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必须满足上述的条件。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在纳米微粒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一些结果,显示了纳米粒子催化剂的优越性。 纳米微粒由于尺寸小,表面所占的体积百分数大,表面的键态和电子态与颗粒内部不同,表面原子配位不全等导致表面的活性位置增加,这就使它具备了作为催化剂的基本条件。最近,关于纳米微粒表面形态的研究指出,随着粒径的减小,表面光滑程度变差,形成了凸凹不平的原子台阶,这就增加了化学反应的接触面。有人预计超微粒子催化剂在下一世纪很可能成为催化反应的主要角色。尽管纳米级的催化剂还主要处于实验室阶段,尚未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它的应用前途方兴未艾。 关键词:性质,制备,典型催化剂,表征技术,应用,

目录 绪论-----------------------------------------------------------1 1. 纳米催化剂性质----------------------------------------------1 1.1 纳米催化剂的表面效应-------------------------------------1 1.2 体积效应-------------------------------------------------1 1.3 量子尺寸效应---------------------------------------------1 2.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2 2.1 溶胶凝胶法-----------------------------------------------2 2.2 浸渍法---------------------------------------------------2 2.3 沉淀法---------------------------------------------------3 2.4 微乳液法-------------------------------------------------3 2.5 离子交换法-----------------------------------------------3 2.6 水解法---------------------------------------------------3 2.7 等离子体法----------------------------------------------3 2.8 微波合成法-----------------------------------------------4 2.9 纳米材料制备耦合技术-------------------------------------4 3. 几种典型催化剂----------------------------------------------4 3.1 纳米金属粒子催化剂---------------------------------------4 3.2 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剂-------------------------------------5 3.3 纳米半导体粒子的光催化-----------------------------------5 3.4 纳米固载杂多酸盐催化剂-----------------------------------5 3.5 纳米固体超强酸催化剂-------------------------------------6 3.6 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6 3.7 磁性纳米固体酸催化剂-------------------------------------6 3.8 碳纳米管催化剂-------------------------------------------7 3.9 其它纳米催化剂-------------------------------------------7 4. 纳米催化剂表征技术------------------------------------------7

金属纳米晶体的表面与其催化效应

金属纳米晶体的表面与其催化效应 沈正阳 (浙大材料系1104 3110103281) 摘要:概括纳米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特性,从金属纳米晶体表面活性与结构介绍其的催化性能,简要概述金属纳米晶体形状与晶面的关系以及金属纳米晶体的成核与生长。 关键词:纳米金属;表面活性;催化;高指数晶面 1.纳米材料的表面与界面 纳米微粒尺寸小,表面能高,位于表面的原子占相当大的比例。由于表面原子数增多,原子配位不足及高的表面能,使这些表面原子具有高的活性,极不稳定,很容易与其他原子结合。强烈的表面效应,使超微粒子具有高度的活性。如将刚制成的金属超微粒子暴露在大气中,瞬时就会氧化,若在非超高真空环境,则不断吸附气体并发生反应。[1] 纳米晶体是至少有一个维度介于1到100纳米之间的晶体。纳米材料主要由晶粒和晶粒界面2部分组成,二者对纳米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纳米材料微观结构与传统晶体结构基本一致,但因每个晶粒仅包含着有限个晶胞,晶格点阵必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畸变,其内部同样会存在各种缺陷,如点缺陷、位错、孪晶界等。纳米金属粒子的形状、粒径、颗粒间界、晶面间界、杂质原子、结构缺陷等是影响其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纳米材料中,晶界原子质量分数达15%~50%,晶界上的原子排列极为复杂,尤其三相或更多相交叉区,原子几乎是自由的、孤立的,其量子力学状态和原子、电子结构已非传统固体物理、晶体理论所能解释。金属纳米晶体研究中,发现面心立方结构纳米金属如 Al、Ni、Cu 和密排六方结构Co都存在孪晶和层错缺陷,Cu纳米金属中存在晶界滑移。 2.金属纳米晶体的催化性能 近年来,关于纳米微粒催化剂的大量研究表明,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表现出非常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这是因为纳米微粒尺寸小,位于表面的原子或分子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并随纳米粒子尺寸的减小而急剧增大,同时微粒的比表面积及表面结合能迅速增大。纳米颗粒表面原子数的增加、原子配位的不足必然导致了纳米结构表面存在许多缺陷。从化学角度看,表面原子所处的键合状态或键

合成氨工艺流程

合成氨工艺流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将无烟煤(或焦炭)由炉顶加入固定床层煤气发生炉中,并交替向炉内通入空气和水蒸汽,燃料气化所生成的半水煤气经燃烧室、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后送入气柜。 半水煤气由气柜进入电除尘器,除去固体颗粒后依次进入压缩机的Ⅰ、Ⅱ、Ⅲ段,加压到~,送入脱硫塔,用溶液或其他脱硫溶液洗涤,以除去硫化氢,随后,气体经饱和塔进入热交换器,加热升温后进入一氧化碳变换炉,用水蒸汽使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变为氢。变换后的气体,返回热交换器进行降温,并经热水塔的进一步降温后,进入变换器脱硫塔,以除去变换时产生的硫化氢。然后,气体进入二氧化碳吸收塔,用水洗法除去大部分二氧化碳。脱碳后的原料进入压缩机Ⅳ、Ⅴ段,升压到压缩机~后,依次进入铜洗塔和碱洗塔,使气体中残余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进一步降至20(ppm)以下,以满足合成氨的要求。 净化后的原料气进入压缩机的最后一段,升压到~MPa进入滤油器,在此与循环压缩机来的循环气混合,经除油后,进入冷凝塔和氨冷器的管内,再进入冷凝塔的下部,分离出液氨。分离出液氨后的气体进入冷凝塔上部的管间,与管内的气体换热升温后进入氨合成塔。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氮氢气合成氨。出合成塔的气体中,约含氨10~20%,经水冷器与氨冷器将氨液化并分离后,其气体进入循环压缩机循环使用。分离出的液氨进入液氨贮槽。 原料气的制备:制备氢氮比为3:1的半水煤气 即造气。将无烟煤(或焦炭)由炉顶加入固定床层煤气发生炉中,并交替向炉内通入空气和水蒸汽,燃料气化后生成氢氮比为3:1的半水煤气。整个生产过程由煤气发生炉、燃烧室、废热锅炉、气柜等设备组成。 固定床半水煤气制造过程由吹风、上吹制气、下吹制气、二次上吹、空气吹净等5个阶段构成,为了调节氢氮比,在吹风末端要将部分吹风气吹入煤气,这个过程通常称为吹风回收。 吹风阶段:空气从煤气炉的底部吹入,使燃料燃烧,热量贮存于燃料中,为制气阶段碳与水蒸汽的反应提供热量。吹风气经过燃烧室和废热锅炉后放空。上吹制气阶段:从煤气炉的底部通入混有适量空气的水蒸汽,和碳反应生成的半水煤气经过炉的顶部引出。向水蒸汽中加入的空气称为加氮空气。 下吹制气阶段:将水蒸汽和加氮空气由炉顶送入,生成的半水煤气由炉底引出。二次上吹制气阶段:水蒸汽和加氮空气自下而上通过燃料层,将炉底残留的半水煤气排净,为下一步送入空气创造安全条件。 空气吹净阶段:从炉底部吹入空气,所得吹风气为半水煤气中氮的主要来源,并将残留的半水煤气加以回收。 以上五个阶段完成了制造半水煤气的主过程,然后重新转入吹风阶段,进入下一个循环。原料气的净化:除去原料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杂质,将一氧化碳转化为氢气本阶段由原料气脱硫、一氧化碳变换、水洗(脱除二氧化碳)、铜洗(脱除一氧化碳)、碱洗(脱除残余二氧化碳)等几个工段构成,主要设备有除尘器、压缩机、脱硫塔、饱和塔、热水塔、一氧化碳变换炉、二氧化碳吸收塔、铜洗塔、碱洗塔等。 脱硫:原料气中硫化物的存在加剧了管道及设备的腐蚀,而且能引起催化剂中毒,必须予以除去。脱硫方法可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大类。干法脱硫是用固体硫化剂,当气体通过脱硫剂时硫化物被固体脱硫剂吸附,脱除原料气中的少量硫化氢和有机硫化物。一般先进行湿法脱硫,再采用干法脱硫除去有机物和残余硫化氢。湿法脱硫所用的硫化剂为溶液,当含硫气体通过脱硫剂时,硫化物被液体剂吸收,除去气体中的绝大部分硫化氢。

关于费托合成催化剂再生活化的问题

1. 对于催化剂再生有很多说法。在F-T反应中,Co基催化剂的活性与其粒径有很大关系,由于Co催化剂在10nm左右有相变过程即催化剂堆积方式,FCC和HCP的变换转折点),因此不同的再生条件可能对催化剂造成不同的活性。 对于氧再生过程:积碳燃烧是一个放热过程,如果氧量太大造成催化剂热点温度太高(当然这与催化剂载体也有关,若载体的导热性非常好,利于催化剂热点消除;反之,则不利!),热点温度造成催化剂表面纳米颗粒烧结。因此,如果载体的导热性较差,要选用低浓度氧进行长时间再生;若载体导热性好,也不能选用太高浓度的氧,10%为最佳! 对于H2再生,易于造成催化剂团聚长大,主要与氢分压有关! 2. 催化剂的失活原因一般分为中毒、烧结和热失活、结焦和堵塞三大类。 2.1 中毒引起的失活 (1)暂时中毒(可逆中毒) 毒物在活性中心上吸附或化合时,生成的键强度相对较弱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除去毒物,使催化剂活性恢复而不会影响催化剂的性质,这种中毒叫做可逆中毒或暂时中毒。 (2)永久中毒(不可逆中毒) 毒物与催化剂活性组份相互作用,形成很强的化学键,难以用一般的方法将毒物除去以使催化剂活性恢复,这种中毒叫做不可逆中毒或永久中毒。 (3)选择性中毒 催化剂中毒之后可能失去对某一反应的催化能力,但对别的反应仍有催化活性,这种现象称为选择中毒。在连串反应中,如果毒物仅使导致后继反应的活性位中毒,则可使反应停留在中间阶段,获得高产率的中间产物。 2.2 结焦和堵塞引起的失活 催化剂表面上的含碳沉积物称为结焦。以有机物为原料以固体为催化剂的多相催化反应过程几乎都可能发生结焦。由于含碳物质和/或其它物质在催化剂孔中沉积,造成孔径减小(或孔口缩小),使反应物分子不能扩散进入孔中,这种现象称为堵塞。所以常把堵塞归并为结焦中,总的活性衰退称为结焦失活,它是催化剂失活中最普遍和常见的失活形式。通常含碳沉积物可与水蒸气或氢气作用经气化除去,所以结焦失活是个可逆过程。与催化剂中毒相比,引起催化剂结焦和

纳米催化剂及其应用(可编辑修改word版)

纳米催化剂及其应用 四川农业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201401 徐静20142672 摘要:近年来,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已广泛地渗透到催化研究领域,其中最典型的实例就是纳米催化剂(nanocatalysts——NCS)的出现及与其相关研究的蓬 勃发展。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及表面特性,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大大高于传统催化剂,目前已经被国内外作为第 4 代催化剂进行研究和开发。本文简要 介绍了纳米催化剂的基本性质、独特的催化活性等;并较详细地介绍了纳米催 化剂分类以及常见的制备方法;最后对其研究动态进行了分析,预测了其可能 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纳米催化剂材料制备催化活性应用 Nano - catalyst and its applicatio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penetrated into the field of catalysis research. The most typical example is the emergence of nanocatalysts (NCS) and the flourishing of related research. Nanomaterials have unique crystal structure and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traditional catalysts. At present, they have been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as the 4th generation catalyst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nanocatalysts and their unique catalytic activity are briefly introduced. The classification of nanocatalyst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trends are analyzed and the possible development trends are predicted. Key words: nanocatalyst material preparation catalytic activity application 催化剂又称触媒,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制药、环保等行业。催化剂的技术进展是推动 这些行业发展的最有效的动力之一。一种新型催化材料或新型催化剂工业的问世,往往引发革命性的工业变革,并伴随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913 年,

异丙苯生产工艺

发明人:Dennis J. Ward, South Barrington, Ⅲ. 委托人:UOP Inc.,Des Plaines,Ⅲ. 申请时间:Apr. 19, 1976. Appl. No.: 678, 005 摘要 一种能减少苯与丙烯催化烷基化生产异丙苯的能耗的工艺。丙烯和苯在烷基化 反应器内反应,反应流出物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再循环至反应器的入口,第二 部分输送到一个分离异丙苯产物,二异丙苯,三异丙苯和过剩的苯的分离器中。 一部分过剩的苯回收到烷基化反应器中,另一部分与二异丙苯,三异丙苯混合后 输送到烷基转移反应器中,将其流出物引入到一个独立的反应器中。由于减少了 分离部分过剩苯所需能量和回收了部分过剩的苯至烷基化反应器,所以这种工艺 与之前的工艺流程相比,能量消耗大大减少了。 附图: 11 3 Butyl benzene 12 10 Benzene Drag Transalkylation Propane 9 13 Cumene Reaction Zone Propylane 1 5 6 11 16 2 7 15 4 Alkylationg 14 Separation Zone Reactiong Zone Propylane Oligomes 8 Benzene

交叉引用相关的专利申请 这篇专利申请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篇正处于审理中的,编Ser. No. 557010(在1975年3月10号提出,现已放弃)的专利申请的延续。 该项发明的背景 该项发明提出了一种在烷基化催化剂的存在下由苯和丙烯生产异丙基苯的改进工艺,也涉及在转移烃化催化剂的存在下利用二异丙苯,三异丙苯和苯通过烷基转移生产异丙苯工艺。 本发明广泛适用于烷基化芳烃的生产,这些化合物是有用的在自己和更频繁地在后续其他化合物的化学合成。本发明特别适用于生产异丙苯(异丙基苯),异丙苯是制备苯酚,丙酮、甲基苯乙烯、苯乙酮的重要反应物。该项工艺发明的另一种用途是制备对异丙基甲苯,它能氧化生成对甲苯酚。该工艺的进一步应用是在一类被取代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烷基化反应中,比如:苯酚,在它与异丁烯烷基化反应生成邻叔丁基苯酚和对叔丁基酚(两者在合成树脂领域都有重大用途)时,就能应用到该工艺。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制备异丙苯工艺中有着特别的应用。在一般商业生产异丙苯的过程中,将液态苯和液态丙烯投入反应器中,使之与烷基化催化剂接触下,在一个或多个反应器中发生相同的烷基化反应是一种惯例。为了减少苯的二烃基化合物的产生,通常我们将反应器中苯与丙烯的摩尔比由4:1提高至16:1,最好是8:1。在之前的工业化生产中利用两个相抵触的反应生产异丙苯产生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产生了上文所说的二烃基化合物,比如:二异丙苯、三异丙苯,而不是所需的单烷基化产物。这种竞争反应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大摩尔量过剩的苯来控制。其他的竞争反应导致了异丙苯产量的损失,因为一部分反应物丙烯形成丙烯的低聚物,如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丙烯二聚物和三聚物,即使有大量过剩的苯存在。将丙烯三聚物和一些丙烯四聚物与异丙苯一起加热,由于这些烯烃的存在,这种产生低聚物的反应(异丙苯氧化制备苯酚的反应)必须控制到最小,这样才能获得高纯度的产品。 烷基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烷基化反应在自然条件下是放热的,反应器的温度会迅速增高。放热反应导致温度的增高,同样也会导致副反应的产生,从而增加异丙苯的残留产物。在过去已经习惯通过在多个单独的区域和使用骤冷剂之间的几个连续的烷基化区催化反应来控制温度上升。这种骤冷剂是为了在反应混合物进入每个连续的区域时控制温度,因此在每一个区域内温度都会上升。反应器从进口到出口温度的增加也通过控制苯的摩尔量的过量来控制,苯充当散热器吸收烷基化反应所释放的热量。因此,向反应器增加苯的摩尔过剩量,与相应的稀释丙烯反应物,不仅提供了更多的芳香族化合物发生烷基化和减少低聚物的产生和烷基化的副产品,也减少了在一个或多个烷基化反应器中因过度温升造成不良副产物的形成。

合成催化剂钝化方案

京宝新奥合成催化剂钝化方案 编制 批准: 河南京宝新奥新能源有限公司 2014年5月26日 合成催化剂钝化方案 京宝新奥合成催化剂钝化方案 由于一、三段反应器内部的催化剂活性下降比较明显,已经满足不了长周期稳定运行,根据新一段反应器准备情况和生产实际情况,决定在这次大修中将一三段反应器的催化剂进行更换,由于二段反应器中的催化剂不更换,要对二段反应器的催化剂进行保护,所以给一三段反应器催化剂钝化带来了难度,为了保证二段反应器催化剂不受氧化,一三段催化剂顺利进行钝化,特制订次钝化方案。 1. 准备工作: 1.1合成系统置换降温结束 1.2对二段反应器进、出口和循环气进口加上盲板 1.3精脱硫出口阀后加盲板 1.4钝化用的氮气、仪表空气等已准备完毕

1.5确认分析条件具备每30 分钟分析一次反应器进出口气体的能力。 2. 钝化步骤 2.1将反应器R0302隔离出系统,氮气吹扫置换R301和R303,检测反应器出口气体 CO+H含量,确定CO+H含量冬0. 5%之后才进行钝化。 2.2建立反应器到循环压缩机的循环圈,合成系统开始做氮气循环,此时系统压力保持在0.5Mpa 以下。 2.3利用仪表空气向系统内补入氧气。开始通入氧气时,反应器进口处取样中 氧含量应低于0.2%,密切观察反应器床层温度变化,如有温度上升,在床层温度略有下降或稳定时才可以继续加大氧气加入量。在反应器进口氧气含量小于1%之前,每次以0.2%的速度递增氧气含量。 2.4整个钝化过程中,应该保持反应器床层温度低于60 C,每次增加氧气含量 的时候,应保持催化剂床层瞬时温升小于5°C。 2.5密切注意反应器床层热点下移的情况。当反应器进口处氧气含量高于8-10% 时,可以适当提高氧气补入速度,但仍要注意上述要求。 2.6逐步提高反应器进口氧气含量,直至反应器出口氧气含量大于20%,进出口氧气含量相同时,钝化结束。 2.7催化剂钝化过程中可以保持一定排放量,以控制系统压力稳定,钝化后期可以适当减少氮气用量。

费托合成生产人造石油的化学工艺

费托合成生产人造石油 的化学工艺 1 费托合成的概念、历史背景及技术现状 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 synthesis)是煤间接液化技术之一,它以合成气(CO和H )为原料在催化剂(主要是铁系) 和适当反应条件下合成以石蜡烃为 2 主的液体燃料的工艺过程。其反应过程可以表示:nCO+2nH2─→[-CH2 -]n+nH2O 副反应有水煤气变换反应 H2O + CO → H2 + CO2 等。费托合成总 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煤气化、气体净化、变换和重整、合成和产品精制改质等 部分。 费托合成总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煤气化、气体净化、变换和重整、合成和 产品精制改质等部分。合成气中的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摩尔比要求在2~2.5。反 应器采用固定床或流化床两种形式。如以生产柴油为主,宜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如以生产汽油为主,则用流化床反应器较好。此外,近年来正在开发的浆态反 应器,浆态床反应器比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而且价格便宜 易于放大。则适宜于直接利用德士古煤气化炉或鲁奇熔渣气化炉生产的氢气与 一氧化碳之摩尔比为 0.58~0.7的合成气。铁系化合物是费托合成催化剂较好 的活性组分。 传统费托合成法是以钴为催化剂,所得产品组成复杂,选择性差,轻质液 体烃少,重质石蜡烃较多。其主要成分是直链烷烃、烯烃、少量芳烃及副产水 和二氧化碳。50年代,中国曾开展费托合成技术的改进工作,进行了氮化熔铁 催化剂流化床反应器的研究开发,完成了半工业性放大试验并取得工业放大所 需的设计参数。南非萨索尔公司在1955年建成SASOL-I小型费托合成油工厂,1977年开发成功大型流化床 Synthol反应器,并于1980年和1982年相继建成两座年产 1.6Mt的费托合成油工厂(SASOL-Ⅱ、SASOL-Ⅲ)。此两套装置皆采 用氮化熔铁催化剂和流化床反应器。反应温度320~340℃,压力 2.0~2.2MPa。产品组成为甲烷11%、C2~C4烃33%、C5~C8烃44%、C9以上烃6%、以及含氧 化合物6%。产品组成中轻质烃较多,适宜于生产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发动机燃料,并可得到醇、酮类等化学品。 目前,以煤为原料通过费托合成法制取的轻质发动机燃料,在经济上尚不 能与石油产品相竞争,但对具有丰富廉价煤炭,而石油资源贫缺的国家或地区 解决发动机燃料的需要,费托合成法也是可行的。另外,近年来南非SASOL公 司改良费托合成,其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正在吸引全世界的瞩目。 2006年4月,利用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自创技术(费托合成、煤基 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技术),由煤化所牵头联合产业界伙伴内蒙古伊泰集团有

变换触媒钝化新方案

变换触媒氧化降温方案 变换氧化降温任务是将变换炉通入空气,使一、二、三段高活性触媒Fe3O4表面氧化生成Fe2O3,可以从炉内卸出,筛去粉末后装入变换炉还原后重新使用。为了仍能重新利用变换触媒,在触媒卸出前必须将其彻底钝化,根据以往经验和公司的装备情况,特制定以下中变触媒钝化降温方案。 一、钝化组织机构 总负责人: 负责人: 设备负责人: 工艺负责人: 电气负责人: 仪表负责人: 分析负责人: 操作工: 二、设备的准备工作: 1、 2、低变进出口加盲板,且挂标志牌。 3、变换饱和塔出口加一个“U”型汞柱测压表。脱硫准备1#罗茨鼓风机,给钝化触媒时提供空气,拆除罗茨风机进口管加消音器,出口加装盲板,配置Ф325管道利用大近路管线至静电除焦进口,使之与脱硫塔以前的系统和进气系统隔离(脱硫净氨塔加满水形成水

封)。 4、配热交进口大阀降温进路阀,煤气付线阀关死挂禁动牌。 5、低变触媒保护用氮气10瓶。 6、操作记录报表,记录本。 三、停车后的工作 1、停车后变换系统立即打开低变近路阀,关其进、出口阀门,然后中低变系统分别进行卸压,待压力卸完后,低变炉进、出口阀加盲板,低变内加氮气保护。 2、压缩2台压缩机拆除一二段活门(一二段各4只),作为钝化空气的通道(一台阻力大)。 3、脱硫系统置换、配管道、加盲板和净氨塔加水。 四、变换蒸汽置换降温(约3~4小时) 1、变换系统加蒸汽静止置换,向前置换至压缩二段出口,向后置换至碳化进口放空(该放空钝化降温期间应长开),到CO+H2≤0.5%为止; 2、然后打开三段后放、热交后放及系统后放空变换进入蒸汽降温阶段。降温速率为每小时50℃,当触媒层温度降至230℃~250℃左右时,变换转入空气钝化阶段。 六、空气钝化(30小时) 待确认脱硫、变换、二出管线、三进管线、压缩机蒸汽置换合格后,通知脱硫岗位开启1#罗茨鼓风机,打开4#压缩机的一进阀门和二出阀门,其余阀门全部关闭,将空气引人变换岗位关闭热交前的进

影响纳米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因素

二、影响纳米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因素。 1、半导体的能带位置 半导体的带隙宽度决定了催化剂的光学吸收性能。半导体的光学吸收阈值λg与Eg有关,其关系式为:λg=1240/Eg。半导体的能带位置和被吸附物质的氧化还原电势,从本质上决定了半导体光催化反应的能力。热力学允许的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要求受体电势比半导体导带电势低(更正);而给体电势比半导体价带电势高(更负)。导带与价带的氧化还原电位对光催化活性具有更重要的影响。通常价带顶VBT越正,空穴的氧化能力越强,导带底CBB越负,电子的还原能力越强。价带或导带的离域性越好,光生电子或空穴的迁移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对于用于光解水的光催化剂,导带底位置必须比 H+/H2O(-0.41eV)的氧化还原势负,才能产生H2,价带顶必须比O2/H2O(+0.82eV)的氧化还原势正,才能产生O2,。因此发生光解水必须具有合适的导带和价带位置,而且考虑到超电压的存在,半导体禁带宽度Eg应至少大于1.8eV。目前常被用作催化剂的半导体大多数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这使得电子-空穴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 2、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和捕获 光激发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可经历多种变化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分离和复合两个相互竞争的过程。对于光催化反应来说,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与给体或受体发生作用才是有效的。如果没有适当的电子或空穴的捕获剂,分离的电子和空穴可能在半导体粒子内部或表面复合并放出荧光或热量。空穴捕获剂通常是光催化剂表面吸附的OH-基团或水分子,可能生成活性物种·OH,它无论是在吸附相还是在溶液相都易引发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强氧化剂。光生电子的捕获剂主要是吸附于光催化剂表面上的氧,它既能够抑制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同时也是氧化剂,可以氧化已经羟基化的反应产物。 3、晶体结构 除了对晶胞单元的主要金属氧化物的四面体或八面体单元的偶极矩的影响,晶体结构(晶系、晶胞参数等)也影响半导体的光催化活性。TiO2是目前认为最好的光催化剂之一。TiO2主要有两种晶型—锐钛矿和金红石,两种晶型结构均可由相互连接的TiO6八面体表示,两者的差别在于八面体的畸变程度和八面体间相互连接的方式不同。结构上的差异导致了两种晶型有不同的质量密度及电子能带结构。锐钛矿的质量密度略小于金红石,且带间隙(3.2eV)略大于金红石(3.1eV),这是其光催化活性比金红石的高。 4、晶格缺陷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除了在绝对零度,所有的物理系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规则分布,实际晶体都是近似的空间点阵式结构,总有一种或几种结构上的缺陷。当有微量杂质元素掺入晶体时,也可能形成杂质置换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对光催化活性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有的缺陷可能会成为电子或空穴的捕获

费托合成中的钴基催化剂

费托合成中的钴基催化剂 Co基催化剂通常为负载型催化剂,金属Co是费托反应的活性中心, 由金属Co原子组成的活性位的数量和大小决定了催化剂的性能。适合 费托反应的最小Co颗粒尺寸范围为6~8nm。Co基催化剂的费托性 能受到钴源、载体、助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载体织构物性、载体表 面Co颗粒的大小分布、以及与载体相互作用引起催化剂中Co颗粒分 散度及还原度变化,将成为影响Co基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活性与产物 选择性的主要因素。 常用的钴源除了硝酸钴等无机盐外,还有乙酸钴、羰基钴、Co-EDTA 配合物、乙酰丙酮钴配合物等。钴源可影响金属钴的还原度和分散度,不同钴源和载体的吸附作用不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以常 用的钴源制备的费托反应负载型催化剂,最终都需要在氢气气氛中还 原来得到有CO加氢活性的金属钴原子,且还原过程中无法控制钴的还原度,使钴完全被还原。而通过钴羰基簇合物制备的费托反应催化剂,在低温时只需通过在保护气下加热脱羰基便可得到钴金属粒子,不需 要焙烧,可降低钴与载体间的作用。羰基钴做前驱体不仅可以提高催 化剂的分散度、还原度,而且还有一些特殊的性质。但是羰基钴价格 昂贵仅存在于实验室制备。从费托性能和成本角度考虑,现有工业费 托合成Co基催化剂多用硝酸钴做前体。 载体是催化剂的重要组成部分,载体种类和性质的差异将对催化剂的 活性、寿命和选择性产生很大的影响。载体对费托反应催化剂活性和 产物选择性的影响非常复杂,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都和催化剂载体的 比表面、酸度、孔结构、电子修饰作用以及金属与载体之间的强相互 作用等密切相关。载体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钴的分散度、增加活性组分 的比表面积,并在还原后产生稳定的活性金属离子,防止烧结;载体 可以改善费托催化剂的机械强度,这对浆相费托反应至关重要;也可 改善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提供更多的活性中心,节省活性组分用量, 降低成本,增加催化剂抗毒能力;此外,费托反应是一个强放热反应,催化剂载体在反应过程中可起导热的作用,减小固定床反应器中的温 度梯度。

方案十四(注氨钝化方案)

注氨钝化方案 1、催化剂钝化目的 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经过硫化后具有较高的裂化活性。为了适度抑制其使用初期的高活性,减少催化剂在开工初期的活性损失,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防止和避免反应系统进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温度飞升现象,在反应系统引进设计原料油前用低氮油和注入液氨对催化剂进行钝化,以确保催化剂和生产的安全。引低氮油和注入无水液氨是有效抑制催化剂初活性的钝化方法。注入的无水液氨被催化剂吸附后,会抑制催化剂的初活性,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运转时间的延续,催化剂吸附的氨会逐渐的解吸流失,催化剂又能恢复其正常活性。2、准备工作 2.1、D-111收液氨工作已经完成。 2.2、确认P-106单机试运合格。 2.3、新氢压缩机、循环氢压缩机、反应进料泵、注水泵等关键设备应处于好用状态。 2.4、装置全部仪表、控制系统已投用,冷氢调节阀开关灵活。 2.5、与调度联系好再准备一定数量的开工柴油,数量约3000吨,要求总氮量含<100μg/g,含水量<0.01w%,干点<350℃。 2.6、催化剂硫化结束。 2.7、分馏系统长循环热油运,具备接受反应生成油的条件,且循环油含水量<0.01w%。 3 、引开工低氮油 3.1引低氮油入装置条件 R101入口温度:150℃ R102入口温度:150℃ D105压力:14.0MPa D105温度:<50℃ F101流量:200000Nm3/h(氢油比700:1),纯度不小于85%(V),硫化氢浓度不小于0.1%(V)。 3.2引油步骤 3.2.1催化剂硫化结束后,调节好钝化所需工艺条件。必须保证不断注入硫化剂,直至装置进料中设计原料油占75%,以维持循环氢中H2S含量≮0.1%(V)。 3.2.2确认分馏系统保持热油运,各液面平稳。 3.2.3联系罐区向装置引钝化用低氮油,控制D102液位60%。 3.2.4启动反应进料泵P-102,最小流量控制阀投用,反应系统进油,催化剂润湿。开始的进料流率约35 t/h。同时注意控制F-101出口温度控制平稳。开工油进入反应器与催化剂接触,由于吸附热会使反应器里催化剂床层产生温度波,有时温升可高达30℃以上,因此在开始引进低氮油时,进料速率不能太快。在温波已通过各反应器后,而且在高压分离器出现一定液位后,把进料率逐渐增加至70 t/h。调节加热炉的燃烧条件,保持R101的入口温度为150℃,增开A101风机,保持D105温度为<50℃。将R-101、R-102各路急冷氢投自动,设定控制温度150℃。 3.2.5注意观察热高分D103液面,D103出现液面后,反应进料速率提至140t/h,并逐渐把D103压力提至正常操作压力(提量的同时,调整加热炉炉膛温度,保证R101入口温度为150℃。调整E101温控旁路阀,保证热高分入口温度>121℃。) 3.2.6分馏部分循环正常,随时能接收进料。当D-103液位达到60%后,切断过滤器后至低分的原料油循环线,关闭D-104冲压氮气阀门(加好盲板),通过D103液控阀向D-104切油,当D104液位达到60%后,向C-201减油。启动热低分气空冷A102,控制低压闪蒸罐D110入口温度<50℃,关闭D110顶充氮气线,并家盲板隔离。当D110液位达到60%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