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磁共振成像对比增强剂

磁共振成像对比增强剂

磁共振成像对比增强剂
磁共振成像对比增强剂

影响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图像质量的因素

影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图像质量的因素有:信噪比(SNR)、空间分辨率、对比度/噪声比(CNR)及伪影。在MRI检查中只有掌握各种成像参数与MR图像质量的各种指标的相关性,并合理地加以控制,才能获得可靠的、高质量的MR图像。 1、SNR 它是组织信号与随机背景噪声的比值,信噪比与图像质量成正比。影响信噪比的因素有:①FOV:信噪比与FOV的平方成正比;②层间距:层间距越小,层间的交叉干扰越大;③平均次数:当平均次数增加时,导致扫描时间增加,而信噪比的增加只与平均次数的平方根成正比;④重复时间。当重复时间延长时,导致组织的纵向磁化倾向最大限度增加。与此同时,信号强度也增加,使信噪比增加,但增加是有限的;⑤回波时间:当回波时间延长时,由于T2衰减导致回波信号减弱,引起信噪比相应减低;⑥反转时间;⑦射频线圈:它不但采集人体内的信号,而且它也接受人体内的噪声。控制噪声的方法为选择与扫描部位合适的射频接受线圈。 2、CNR 应该看到,在评价图像质量时,SNR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技术指标,但是不能把它看作是一项绝对的标准。临床应用表明,即使SNR很高也不能保证两个相邻结构能有效地被区分开来,因此有价值的诊断图像必须在特性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间表现出足够的对比度。图像的对比度反映了两组织间的相对信号差。它取决于组织本身的特性。当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图像对比度较小时,在MRI中使用顺磁性造影剂。SNR则与设备性能有关。对比度和SNR共同决定了图像的质量,为此定义CNR来评价两者对图像的共同作用。其定义是:图像中相邻组织结构间SNR之差,即:CNR=SNR(A)-SNR(B)式中SNR(A)与SNR(B)分别为组织A、B的SNR。上式表明,只有SNR不同的相邻组织,才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对比度。在实际的信号检测中,如果组织间对比度较大,但噪声也很大,则较大的对比度会被较高的噪声所淹没。如果组织间对比度虽然不大,但是SNR高,所以较小的对比度在图像噪声较

磁共振成像的优势及适应症

磁共振成像的优势及适应症 临床应用中,MRI在对中枢神经系统、四肢关节肌肉系统的诊断方面优势最为突出。相对应CT、x光片,没有辐射,最大程度减少了患者伤害。下面分别介绍MRI在各个部位的优势及适应症。 一、颅脑 中枢神经系统位置固定,不受呼吸运动、胃肠蠕动的影像,故MRI以中枢神经系统效果最佳。MRI的多方位、多参数、多轴倾斜切层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极其优越。颅脑MRI检查无颅骨伪影,脑灰白质信号对比度高,使得颅脑MRI检查明显优于CT。尤其在早期脑梗塞的诊断方面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方法。 头部MRI检查的适应症: 1.脑肿瘤。多方向切层有利于定位,无骨及气体伪影。尤其在颅底后颅窝、脑干病变优势更明显。多种扫描技术结合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肿瘤的分级分期有明显的优势。 2.脑血管疾病。急性脑出血首选CT,主要是由于CT扫描速比MR快:亚急性脑出血首选MRI:脑梗塞明显优于CT,发现早、不容易漏病灶,DWI(弥散加权成像)极具特异性。脑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动脉瘤明显优于CT,我院可不增强用TOF、PC、SWI技术对血管性病变进行三维观察。 3.脑白质病变。脱髓鞘疾病、变性疾病明显优于CT。如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4.脑外伤。脑挫伤、脑挫裂伤明显优于CT。磁共振的DWI和SWI技术对弥散性轴索损伤的显示有绝对优势,颅骨骨折和超急性脑出血不如CT。 5.感染性疾病明显优于CT,如脑脓肿、脑炎、脑结核、脑囊虫等。 6.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病变。如脑室内肿瘤、脑积水等。 7.先天性疾病。如灰质异位、巨脑回等发育畸形。 8.颅底、后颅凹病变优势更加明显,如垂体病变,听神经病变,脑干病变等。 总之,除急性外伤、超急性脑出血外,颅脑部影像检查均应首选MRI。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类对比剂在磁共振成像中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类对比剂在磁共振成像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春苗, 靳激扬, WU Chunmiao, JIN Jiyang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科,南京,210009 刊名: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英文刊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RADIOLOGY 年,卷(期):2009,32(5)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23条) 1.Ward KM;Aletrus AH;Balaban PS A new class "of contrast agents for MRI based on proton chemical exchange dependent saturation transfer (CEST) 2000 2.Zhang S;Wu K;Biewer MC1H and 17O NMR detection of a lanthanide-bound water molecule at ambient temperatures in pure water as solvent 2001 3.Aime S;Barge A;Castelli DD Paramagnetic lanthanide (Ⅲ) complexes as pH-sensitive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 (CEST) contrast agents for MRI applications 2002 4.Goffeney N;Butte JW;Duyn J Sensitive NMR detection of cationic-polymer-based gene delivery systems using saturation transfer via proton exchange 2001 5.Terreno E;Castelli DD;Cravotto G Ln (Ⅲ)-DOTAMGly complexes:a versatile series to assess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efficacy of paramagnetic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 agents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lications 2004 6.Terreno E;Cabella C;Carrera C From spherical to osmotically shrunken paramagnetic liposomes:an improved generation of LIPOCEST MRI agents with highly shifted water protons 2007 7.Zhou J;Lal B;Wilson DA Amide proton transfer (APT) contrast for imaging of brain tumors 2003 8.Zhou J;Wilson DA;Sun PZ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proton exchange processes between water and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agents for WEX,CEST,and APT experiments 2004 9.Aime S;Delli Castelli D;Terreno E Supramolecular adducts between poly-L-arginine and[TmIIIdotp]:a route to sensitivityenhanced m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 agents 2003 10.Aime S;Delli Castelli D;Terreno E Highly sensitive MRI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 agents using liposomes 2005 11.Aime S;Delli Castelli D;Lawson D Gd-loaded liposomes as T1,susceptibility,and CEST agents,all in one 2007 12.Aime S;Carrera C;Deili Castelli D Tunable imaging of cells labeled with MRI-PARACEST agents 2005 13.Gilad AA;van Laarhoven HW;McMabon Mr Feasibility of concurrent dual contrast enhancement using CEST contrast agents and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particles 2009 14.Zhou J;Blakeley JO;Hua J Practical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for human brain tumor amide proton transfer(APT) imaging 2008 15.Liu G;Ali MM;Yoo B PARACEST MRI with improved temporal resolution 2009 16.Gilad AA;McMahon MT;Walczak P Artificial reporter gene providing MRI contrast based on proton exchange 2007

磁共振成像系统原理和功能结构

磁共振基本原理 第一章 主要讲述电荷、电流、电磁、磁感应方面的基本概念。这里将介绍余下章节中将提到的大量的词汇。你可以快速复习这些概念,但是要注意关键定义和一些重要的概念,因为这些概念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同时也包括一些对向量和复数关系的解释。如果你有工程师的背景就请略过这些章节,否则请多花些时间研究2D、3D向量,振幅和相位、矢量和复数方面的知识。矢量在MRI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现在多花些时间学习是值得的。 静电学研究的是静止的电荷,在MRI中几乎没有太大意义。我们以此作为开场白主要是因为电学和磁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静电学与静磁场非常相似。最小的电荷存在于质子(正)和电子(负)中,集中在很小的一团或以量子形式存在。虽然质子比电子重1840倍,但是他们有同样幅度的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是6.24*1018个电子的总和,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量。一道闪电包含10到50个库仑。一个电子或质子的电荷为±1.6*10-19库仑。 与一个粒子所拥有的分离的电荷不同,电场是连续的。关键的概念是相同的电荷相互排斥,不同的电荷相互吸引。同时,你应该知道电场强度与电荷呈线形变化,和电荷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换句话说,如果总的电荷数增加,电场的强度也会增加,与电荷的距离越远,电场强度越弱。 将相同的电荷拉近,或将不同的电荷分开都需要能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粒子就有做功的势能。就象拉开或压缩一个弹簧一样。这种做功的势能叫电动力(emf)。当一个电荷被移动,并做功时,势能可以转化成动能。每单位电荷的势能称电势能,它是电荷相对于电场的位置的函数(1/d2)。 电荷位于周边,它尽量要处于一个舒服的位置,但这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它不断地运动、做功。运动的电荷越多,每个电荷做功越多,总功越大。运动的电荷叫做电流。电流的测量单位为安培(A)。第一个电流图描绘的是电池产生直流电(DC)。电厂里的发电机产生的是变化的电压,也称为交流电(AC)。 在通常情况下,电子在电流中的运动并不是没有阻力的。它们遇到各种类型的阻力。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特点叫做阻抗。共有三种类型的阻抗,即电阻、电感、电容。如果电流的做功产生热量,阻抗就叫电阻;如果能量能产生磁场,阻抗即电感;如果能形成电场即电容。这三种阻抗在MRI中均有不同的作用,后面的章节将详细讨论。电流在电路中流动会做功,在单位时间内电流的总做功量称为功率。 磁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就象电荷与质量一样。物质的磁性特点很大一部分是由电子的结构和运动决定的。非磁性的物质有非常小的排列方向紊乱的、结构紊乱的磁区,它们相互抵消。永磁体有大量的几乎排列方向一致磁区。排列越一致,磁场越强。 *备注:现在被称为土耳其的国家曾经认为天然磁体有磁性是很神秘的。几千年前,土耳其被称为Magnesia,这就是磁性这一词的由来。 当一种物质放在磁场中变的有磁性的程度被称为磁敏感性。真空的磁敏感性定义为0。如内

MRI成像质量

提高MRI成像质量我国自1985年引进MR设备,目前装机已愈千台,已普及到较为发达地区的县、市级医院。MR快速扫描技术和不同类型的脉冲序列设计极大地扩展了MR的应用领域,其主要归因于大功率高切率的梯度场、图像处理高速计算机系统、新的图像处理软件、先进的脉冲序列设计和相控线圈设计等。目前主磁场场强提高,达到3o0T,明显提高了图像的信噪比和质量。梯度场切换率加快,达到40mT/s,爬升速度加快至200mT/s/m,这使扫描速度加快,主要应用turbo FLASH、True-FISP和EPI 脉冲序列,在几次或1次屏息期间完成心脏大血管扫描,时间分辨率提高至20ms,甚至达到实时的程度,同时图像质量与传统GRE、甚至SE脉冲序列相近。影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图像质量的因素有:信噪比(SNR)、空间分辨率、对比度/噪声比(CNR)及伪影。在MRI检查中只有掌握各种成像参数与MR图像质量的各种指标的相关性,并合理地加以控制,才能获得可靠的、高质量的MR图像。 1、SNR 它是组织信号与随机背景噪声的比值,信噪比与图像质量成正比。影响信噪比的因素有:①FOV:信噪比与FOV的平方成正比;②层间距:层间距越小,层间的交叉干扰越大;③平均次

数:当平均次数增加时,导致扫描时间增加,而信噪比的增加只与平均次数的平方根成正比;④重复时间。当重复时间延长时,导致组织的纵向磁化倾向最大限度增加。与此同时,信号强度也增加,使信噪比增加,但增加是有限的;⑤回波时间:当回波时间延长时,由于T2衰减导致回波信号减弱,引起信噪比相应减低;⑥反转时间;⑦射频线圈:它不但采集人体内的信号,而且它也接受人体内的噪声。控制噪声的方法为选择与扫描部位合适的射频接受线圈。2、CNR 应该看到,在评价图像质量时,SNR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技术指标,但是不能把它看作是一项绝对的标准。临床应用表明,即使SNR很高也不能保证两个相邻结构能有效地被区分开来,因此有价值的诊断图像必须在特性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间表现出足够的对比度。图像的对比度反映了两组织间的相对信号差。它取决于组织本身的特性。当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图像对比度较小时,在MRI中使用顺磁性造影剂。SNR则与设备性能有关。对比度和SNR共同决定了图像的质量,为此定义CNR来评价两者对图像的共同作用。其定义是:图像中相邻组织结构间SNR之差,即:CNR=SNR(A)-SNR(B)式中SNR(A)与SNR(B)分别为组织A、B的SNR。上式表明,只有SNR不同的相邻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合成与应用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合成与应用 自从1973年Lauterbur首次实现磁共振成像(MRI)以来,这一技术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MRI技术的基本原理与脉冲傅利叶变换核磁共振技术相似,不同的是它增设了一个线性剃度磁场,对样品磁核进行“空间编码”,使处于不同空间位置的同种磁核有不同的共振频率,在利用投影重建或傅利叶变换方法就能得到磁核的空间分布图像。这种技术弥补了计算机X射线断层照相术(CT扫描术)的不足,对检测组织坏死、局部缺血和各种恶性病变特别有效,并能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对人体各循环系统的代谢过程进行监测,其成像对比度优于CT扫描术。 随着MRI在临床的广泛运用,人们对进一步提高磁共振影像对比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运用的最多的就是运用造影剂改变组织的磁共振特征性参数,即缩短驰豫时间。在各类磁共振造影剂中,研究的最多的是多胺多羧酸类钆配合物,如经典的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和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 N,N’,N’’,N’’’四乙酸(DOTA)钆配合物。 HOOCCOOH NNCOOHHOOC NNNNNHOOCCOOHCOOHHOOCCOOH DTPA DOTA 将DTPA和DOTA为基本骨架进行修饰,可以提高一些方面的性能。如在骨架上引入各类基团,可以增强配合物的稳定性、改变其疏水性能、提高组织或器官选择性。将配合物修饰为电中性,使之渗透压与血浆相近,可以降低毒副作用。将小分子钆配合物结合到大分子上,可以改变它们的生物物理学和药理学的性质,引起很多科学家的重视。

高分子的造影剂在血管中有较长的保留时间,而且比较起小分子造影剂来说能够提高磁共振的驰豫效果。常见的含钆配合物的高分子磁共振造影剂有以下几类: 1. 配合物在聚合物侧链的造影剂: 高分子链采用经典的化学方法,将伯胺用酰化、烷基化、还原胺化等方法进行功能化,可以 在侧链上引入配合物,目前主要是用常见的试剂,如DTPA或者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酐(DTPAA)来功能化高分子。将这些配体的羧基基团与大分子侧链上的活性的伯胺反应,通过形成酰胺键的形式将配合物结合到大分子的侧链,连接的配体与DTPA自身比较有些改变:一个乙酸变成了酰胺,但是还是八配位的.由于取代一个酰胺,将影响配合物的驰豫性能。 OOOOOO ligand++--NHNHNHNHHCOHCO33 )(CH)(CH))(CH(CH(CH)2323)2323(CH2323 NHNHRNH2NHR2NH2NHR Weissleder等用聚赖氨酸(PLL)骨架侧链上的胺基与DTPA等配体反应得到大分子钆配合物.由于分子链上连接了大量的钆配合物,并显示出了很高的驰豫效率[1,2]. 2. 主链含配合物的线性聚合物造影剂 Kellar等通过α,ω二胺基的不同分子量的聚PEG与配体反应制备了一系列线性聚合物[3]。这些物质与前面讨论的连接在聚合物侧链的复合物不同,它们的 配合物直接连接在聚合物的主链中,他们还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通过酰胺 OO

磁共振成像系统

(一)分类磁共振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场强大小分为高场、中场、低场磁共振;高场一般为场强高于1. OT的磁共振;巾场为场强高于0. ST而低于1.OT的磁共振;低场一般为低于0. ST的磁共振。按照磁体类型一般分为:永磁型磁共振、常寻型磁共振和超导型磁共振。永磁型磁共振维护费用小;逸散磁场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造价低;安装费用也较少; 一般只能产生垂直磁场;场强范围一般在0. 15~0. 35T;磁场随温度漂移严重,磁体需要很好的恒温;磁场不能关断,对安装检修带来困难;磁体沉重;且随着场强增大,磁体厚度增大,更加沉重。常导型磁共振生产制造较简单,造价低;可产生水平或垂直磁场;重量轻;检修方便,磁场均匀度也很高;场强一般在0. 1~0. 4T;运行耗费较大,通电线圈耗电达60kW以上;还需配用专门的供电设备和水冷系统。超导型磁共振场强范围0. 3~9T;磁场均匀性高;稳定性好;图像质量好;运行耗费很高,制冷剂主要是液氦的费用很高;运输、安装、维护费用也很高。目前主要市场上的磁共振以高场和低场为主,高场一般为超导型,低场一般为永磁型;且低场永磁型磁共振往往做成开放式,有C形式或立柱式;高场超导磁共振往往做成圆形孔腔式或站立式的磁共振。常导磁共振一般也做成圆形孔腔式。还有些公司推出了某些部位如头颅、四肢或关节专用检查的磁共振设备,其形态变化较灵活。一般来讲,低场永磁型以出诊断图像为主要目的,图像质量已经能够满足诊断要求;高场超寻型主要以功能磁共振为主,图像质量是其基础。 (二)MRI系统结构 磁共振系统的典型结构如图6-10所示,主要包括磁体子系统、梯度场子系统、射频子系统、数据采集和图像重建子系统、主计算机和图像显示子系统、射频屏蔽与磁屏蔽、MRI软件等,分述如下。

5T磁共振成像系统技术参数.doc

1.5T 磁共振成像系统技术参数 * 总体要求:投标时提供进口品牌产品、技术白皮书(DATA SHEET) ,投标方应提供设备技术要求中的全套配置。 序号项目要求 一磁体 1.1 磁场强度 1.5T 1.2 磁体类型超导磁体 1.3 磁体屏蔽方式主动屏蔽 1.4 抗外界电磁干扰屏蔽具备 1.5 匀场方式主动匀场 + 被动匀场 1.6 磁场稳定度<0.1ppm/hour 1.7 主动匀场技术具备 1.8 匀场线圈组数≥18 组 1.9 10cm DSV ( 20 点 24 平面 VRMS 测量法)≤ 0.014ppm 1.10 20cm DSV ( 20 点 24 平面 VRMS 测量法)≤ 0.044ppm 1.11 30cm DSV ( 20 点 24 平面 VRMS 测量法)≤ 0.1ppm 1.12 40cm DSV ( 20 点 24 平面 VRMS 测量法)≤ 0.22ppm 1.13 磁体长度(不含外壳)≤160cm * 1.14 磁体长度(包含外壳)≤170cm 1.15 病人检查孔道孔径≥ 60cm * 1.16 液氦消耗率(以datasheet 公布的数据为准)≤0.01 升 /年 1.17 理论液氦填充周期(以datasheet 公布的数据为 ≥5 年准) 1.18 五高斯磁力线X,Y 轴≤ 2.5m 1.19 五高斯磁力线Z 轴≤ 4.0m 1.20 磁体重量 (连液氦 ) ≥3.2 吨 1.21 冷头保用时间≥2 年 二梯度系统 2.1 梯度系统具备源屏蔽2.2 梯度场强( X,Y,Z 轴,非有效值)≥ 33mT/m 2.3 梯度切换率( X,Y,Z 轴,非有效值)≥ 120mT/m/s 2.4 梯度爬升时间≤ 0.275ms 2.5 最高梯度性能时X 轴扫描野≥ 50cm 2.6 最高梯度性能时Y 轴扫描野≥ 50cm

高分辨MR颅内血管壁成像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高分辨MR 颅内血管壁成像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李俊彤1,苗丰2,王效春3* 【摘要】[摘要]颅内动脉病变导致的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风险之一,其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动脉炎、烟雾病等。高分辨MR 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 ,HR-MR VWI) 是目前唯一可在体进行颅内血管壁成像的无创检查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对比- 噪声比等优势,能鉴别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动脉炎、烟雾病等,为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作者就 3.0 T 高分辨 率MR 颅内血管壁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期刊名称】磁共振成像【年(卷),期】2018(009)005 【总页数】5 【关键词】[关键词]血管壁成像;脑血管障碍;磁共振成像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在我国,脑卒中是成人致残或致死的首要危险因素[1]且发 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Wang 等[2]研究发现,我国约46.6% 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ICAD) 引起,相关的脑血管事件每年复发率极高。颅内动脉夹层、Moyamoya 病、脑动脉炎等也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因此早期鉴别诊断脑血管病对临床指导治疗和患者预后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主要应用管腔狭窄程度来评估脑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有CT 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数

第7章磁共振成像对比剂

第7章磁共振成像对比剂 1高浓度顺磁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 缩短,T2改变不大 缩短,T2延长 延长,T2缩短 缩短,T2缩短 延长,T2延长 2超顺磁性颗粒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 缩短,T2缩短 缩短,T2延长 不变,T2缩短 不变,T2延长 延长,T2缩短 3铁磁性颗粒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 缩短,T2缩短 缩短,T2延长 不变,T2缩短 不变,T2延长 延长,T2缩短 4顺磁性物质缩短T1和T2弛豫时间与哪种因素有关 A.顺磁性物质的浓度 B.顺磁性物质的磁矩 C.顺磁性物质局部磁场的扑动率 D.顺磁性物质结合的水分子数 E.以上均是 5、使用MRI对比剂的目的主要是 A、增加病灶的信号强度 B、降低病灶的信号强度 C、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有利于病灶的检出 D、减少图像伪影 E、用于CT增强未能检出的病灶 6、目前临床最常用MRI对比剂是 A、Mn-DPDP B、Gd-DTPA C、Gd-EOB-DTPA D、SPIO E、USPIO 的不良反应可包括: A.头晕 B.头痛 C.恶心 D.心前区不适 E.以上均是 8.对比增强MRA对流动失相位不敏感的主要原因是: A、注射了造影剂、 B、扫描速度更快、 C、选择了很短的TR和TE、 D、应用了表面线圈、

E、应用了高切换率的梯度场、 D、主要是由于静止组织信号明显衰减,血流呈现相对高信号。 E、注射造影剂有助于保持梯度回波序列的血流高信号。 9.GD—DTPA的临床应用常规剂量为: A、kg体重 B、1mmol/kg体重 C、2mmol/kg体重 D、3mmol/kg体重 E、4mmol/kg体重 10、Gd-DTPA增强可用于: A、鉴别水肿与病变组织 B、碘过敏不能行CT增强者 C、在一定过程上区分肿瘤性病变与非肿瘤性病变 D、发现脑膜病变 E、以上均对 11.属网状内皮细胞性MR特异对比剂的是 A.钆喷替酸葡甲胺与大分子蛋白质结合物B.锰螯合物,如Mn-DPDP C.钆螯合物,如Gd-EOB-DTPA D.极小的超顺磁氧化铁颗粒 E.超顺磁氧化铁颗粒,如AMI-25等 12.下列有关MR对比剂的叙述哪项正确 A.利用对比剂的衰减作用来达到增强效果B.利用对比剂本身的信号达到增强效果C.直接改变组织信号强度来增加信号强度 D.通过影响质子的弛豫时间,间接地改变组织信号强度 E.通过改变梯度场的强度来进行增强 13MR对比剂的增强机理为 A.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直接成像 B.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间接成像 C.增加了氢质子的个数 D.减少了氢质子的浓度 E.增加了水的比重 14低浓度顺磁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 A) 缩短,T2改变不大 缩短,T2延长延长,T2缩短 缩短,T2缩短延长,T2延长 15.下列颅内肿瘤注射造影剂后增强不明显的是 A.脑膜瘤 B.垂体瘤 C.听神经瘤 D.脑转移瘤 E.脑良性胶质瘤 16.关于细胞外对比剂的描述,错误的是 A.应用最早、最广泛 B.钆制剂属此类对比剂

磁共振成像技术模拟题13

磁共振成像技术模拟题13 单选题 1.部分容积效应是山于 A.病变太大 B.矩阵太小 C.信噪比太低 D.扫描层厚太薄 E.扫描层片太厚 答案:E [解答]层厚增加,采样体积增大,容易造成组织结构重叠而产生部分容积效应。 2.关于矩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矩阵增大,像素变小 B.增加矩阵可提高信噪比 C.常用的矩阵为256x256 D.增加矩阵会增加扫描时间 E.矩阵分为采集矩阵和显示矩阵两种 答案:B 3.关于流动补偿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降低信号强度 B.T1加权时不用 C.常用于FSET2加权疗:列 D.用于MRA扫描(大血管存在的部位) E.可消除或减轻其慢流动时产生的伪影,增加信号强度

答案:A [解答]流动补偿技术用特定梯度场补偿血流、脑脊液中流动的质子,可消除或减轻其慢流时产生的伪影,增加信号强度。 4.关于回波链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每个TR周期内出现的回波次数 B.常用于FSE序列和快速反转恢复序列 C.回波链长,即ETL D.回波链与扫描的层数成正比 E.回波链与成像时间成反比 答案:D [解答]回波链越长,扫描时间越短,允许扫描的层数也减少。 5.下列哪一种金属物不影响MRI扫描 A.心脏起搏器 B.体内存留弹片 C.大血管手术夹 D.固定骨折用铜板 E.固定椎体的银钛合金板 答案:E [解答]体内具有非铁磁性置入物的患者是可以接受MRI检查的。 6.关于细胞毒素水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口质、灰质同时受累 B.T2WI之边缘信号较高 C.钠与水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肿胀

D.细胞外间隙减少,常见于慢性脑梗死的周圉 E.细胞外间隙减少,常见于急性脑梗死的周圉 答案:D [解答]钠与水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肿胀,细胞外间隙减少,常见于急性脑梗死的周围。 7.亚急性期脑出血MRI的表现,红细胞内主要为 A.铁蛋白 B.含铁血黄素 C.正铁血红蛋口 D.富含氧血红蛋白 E.去氧血红蛋口 答案:C [解答]出血发生后4?7 d,由于出血从周边开始形成正铁血红蛋白。 8?使用呼吸门控不正确的叙述是 A.使用呼吸门控,受检者可随意呼吸 B.呼吸门控选择呼吸某一时相接收信号 C.高场MRI机做胸部扫描必须使用呼吸门控 D.呼吸周期不规律,采集数据要过多耗费时间 E.胸部、心脏扫描时,呼吸门控与心电门控同时使用效果更好 答案:A [解答]使用呼吸门控时,应让受检者尽可能地做到保持有规律的呼吸。 9.关于顺磁性对比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磁化率高

第六章 磁共振成像对比剂

第六章磁共振成像对比剂 磁共振成像的优势之一是具有良好的组织对比,使MR 发现病变的敏感性显著提高。但是,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弛豫时间有较大的重叠,仅有MR平扫,定性诊断困难,而且有时难以发现小病灶。磁共振成像对比剂能改变组织的弛豫时间,改变组织的信号强度,从而提高组织对比。 1.磁共振对比剂的分类 根据MRI对比剂在体内的分布,磁敏感性、对组织的特异性等将磁共振成像对比剂分为细胞内外对比剂、磁敏感性对比剂和组织特异性对比剂三大类。也可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1.1细胞内、外对比剂 ·细胞外对比剂细胞外对比剂是应用最早、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钆制剂属此类对比剂。它在体内非特异性分布,可在血管内或细胞外间隙自由通过。 ·细胞内对比剂以体内某一组织或器官的一些细胞作为目标靶来分布。如网织内皮系统对比剂和肝细胞对比剂。此类对比剂注入静脉后,立即从血中廓清并与相关组织结合。可使摄取的组织与摄取对比剂的组织之间产生对比。 1.2磁敏感性对比剂 物质在磁场中产生磁性的过程称为磁化。不同物质在单位磁场中产生磁化的能力称为磁敏感性(也称磁化率),用磁化强度表示。根据物质磁敏感性的不同,MRI对比剂可分为顺磁性、超顺磁性和铁磁性三类。 1.2.1顺磁性对比剂 顺磁性对比剂中顺磁性金属原子的核外电子不成对,故磁化率较高,在磁场中具有磁性,而在磁场外则磁性消失。如镧系元素钆、锰、铁等均为顺磁性金属元素,其化合物溶于水时,呈顺磁性。 顺磁性对比剂浓度低时,主要使T1缩短,浓度高时,主要使T2缩短,超过T1效应,使MR信号降低。常用T1效应作为T1加权像中的阳性对比剂。 1.2.2超顺磁性对比剂 超顺磁性对比剂是指由磁化强度介于顺磁性和铁磁性之间的各种磁性微粒或晶体组成的对比剂。其磁化速度比顺磁性物质快,在外加磁场不存在时,其磁性消失,如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 1.2.3铁磁性对比剂

2020年医用设备使用人员(MRI技师)业务能力考评 章节题库(MRI技师-磁共振成像对比剂)【圣才

2020年医用设备使用人员(MRI技师)业务能力考评章节题库 第三篇MRI技师 第7章磁共振成像对比剂 试卷大题名称:单项选择题 试卷大题说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应用Gd-DTPA增强扫描常用的技术是()。 A.T2WI B.T1WI C.PDWI D.DWI E.SWI 【答案】B 【解析】Gd-DTPA行增强扫描时,利用T1效应特性,选用T1加权脉冲序列。 2.MR对比剂的增强机制为()。 A.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直接成像 B.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间接成像 C.增加了氢质子的个数

D.减少了氢质子的浓度 E.增加了水的比重 【答案】B 3.关于磁共振对比剂的毒理学,错误的是()。 A.自由Gd离子化学毒性强 B.Gd-DTPA进入血液后很快能与血清蛋白结合形成胶体 C.Gd-DTPA不经肝脏代谢 D.Gd-DTPA对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E.Gd-DTPA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概率低 【答案】B 【解析】Gd离子(而非Gd-DTPA)进入血液后很快能与血清蛋白结合形成胶体。 4.在磁共振成像中,为区分水肿和肿瘤的范围常采用()。 A.T1加权成像 B.T2加权成像 C.质子密度加权成像 D.Gd-DTPA增强后的T1加权成像 E.增强后的T2加权成像 【答案】D 5.高浓度顺磁对比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

A.T1缩短,T2改变不大 B.T1缩短,T2延长 C.T1延长,T2缩短 D.主要使T2缩短 E.T1延长,T2延长 【答案】D 【解析】顺磁性对比剂浓度低时,主要使T1缩短。浓度高时,主要使T2缩短,超过T1效应,使MR信号降低。常用T1效应作为T1加权像中的阳性对比剂。 6.Gd-DTPA作用原理为()。 A.能显著缩短周围组织的弛豫时间 B.能显著延长周围组织的弛豫时间 C.可穿过血脑屏障 D.可进入有毛细血管屏障的组织 E.分布具有专一性 【答案】A 【解析】Gd-DTPA的主要成分钆为顺磁性很强的金属离子钆,能显著缩短周围组织的弛豫时间。有助于对小病灶及弱强化的病灶的检出。 7.顺磁性对比剂浓度低时,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 A.T1、T2均延长

MRI也就是核磁共振成像

MRI也就是核磁共振成像,英文全称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之所以后来不称为核磁共振而改称磁共振,是因为日本科学家提出其国家备受核武器伤害,为表示尊重,就把核字去掉了。 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到1973年才将它用于医学临床检测。为了避免与核医学中放射成像混淆,把它称为核磁共振成像术(MR)。 MR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机,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图像。 MR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术,而且不同于已有的成像术,因此,它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不需注射造影剂;无电离辐射,对机体没有不良影响。MR对检测脑内血肿、脑外血肿、脑肿瘤、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脑缺血、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积水等颅脑常见疾病非常有效,同时对腰椎椎间盘后突、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诊断也很有效。 MR也存在不足之处。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属异物的部位不能作MR的检查,另外价格比较昂贵。 磁共振成像是断层成像的一种,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1946年斯坦福大学的Flelix Bloch和哈佛大学的Edward Purcell各自独立的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磁共振成像技术正是基于这一物理现象。1972年Paul Lauterbur 发展了一套对核磁共振信号进行空间编码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重建出人体图像。 磁共振成像技术与其它断层成像技术(如CT)有一些共同点,比如它们都可以显示某种物理量(如密度)在空间中的分布;同时也有它自身的特色,磁共振成像可以得到任何方向的断层图像,三维体图像,甚至可以得到空间-波谱分布的四维图像。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与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评价的对比研究

万方数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年10月第12卷第10期ChinJGeriatrHeartBrainVesselDis.(kn2010.Voll2,No.10 腔内径,NASCET法计算狭窄程度;易损斑块类型:(1)脂质型斑块:斑块内部成分以脂质为主,灰阶图像显示为低回声或中、低均质型回声特征;(2)混合型斑块:斑块内部回声明显不均匀,强、中、低回声混杂;斑块形态多为不规则型,表面不光滑,血流充盈不均匀,可伴溃疡形成的“火山口”征。 1.2.2MRI检查高分辨MRI(3.0Tesla)全身MRI扫描机及专用颈动脉相控阵表面线圈。同时完成主动脉弓上血管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和颈动脉斑块成像。颈动脉斑块成像方法:以颈动脉为中心,成像序列包括:(1)横轴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2)横轴位快速自旋回波双反转恢复序列T。加权像;(3)横轴位心电门控快速自旋回波血管壁质子密度和T:加权像。对比造影剂为钆喷酸葡胺0.2ml/kg。图像分析采用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心血管影像实验室研发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评估软件。根据斑块在多序列图像上不同的信号特点来确定不同成分。颈动脉斑块MRI成像按修订的AHA标准进行斑块分期。工~Ⅱ期:管壁厚度几乎正常。无钙化。Ⅲ期:弥漫内膜增厚或小偏心性斑块,无钙化。Ⅳ~V期:斑块脂质或坏死核心周围被纤维组织包绕,可含有少量钙化。Ⅵ期:可能有表面缺损、出血或血栓的复杂斑块。Ⅶ期:钙化斑。Ⅷ期:无脂质核心的纤维斑块,可含有少量钙化旧]。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数据以互士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Z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颈动脉超声检查和CEMRA评估狭窄程度与DSA比较超声和CEMRA评估较严重一侧颈动脉狭窄程度为:轻度狭窄分别为37例和35例。轻中度狭窄分别为35例和37例,重度狭窄分别为21例和19例,完全闭塞分别为7例和9例。超声评估狭窄程度的准确性与CEMR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患者中接受DSA15例。其中颈动脉轻度狭窄3例,轻中度狭窄4例,重度狭窄3例.完全闭塞5例。CEMRA与DSA评估双侧颈动脉狭窄程度:轻度狭窄动脉18支,左侧11支,右侧7支;轻中度狭窄动脉4支,左侧1支。右侧3支;重度狭窄动脉3支,左侧1支,右侧2支;完全闭塞动脉5支,左侧2支,右侧3支。与DSA比较,CEMRA判断狭窄程度的准确性为100%。 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轻度狭窄动 脉17支,左侧8支。右侧9支;轻中度狭窄动脉6支,左侧3支。右侧3支;重度狭窄动脉4支,左侧3支,右侧1支;完全闭塞动脉3支,左侧1,右侧2支。与DSA比较。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为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颈动脉MRI管壁形态及易损斑块成分与颈动脉超声比较颈动脉超声检查显示,硬斑和均匀低回声脂质型斑块相当于Ⅲ和Ⅶ期,较大的低回声和不均质混合型斑块相当于Ⅳ~V期和Ⅵ期。 MRI显示。颈动脉斑块类型为薄纤维帽、大脂核或坏死核心Ⅲ、Ⅳ~V期易损斑块57例;有表面缺损、出血或血栓的Ⅵ期易损斑块43例。颈动脉轻中度狭窄(50%~70%)患者72例。Ⅳ~V期易损病变占72%。重度狭窄(>70%)患者28例,Ⅵ期易损斑块占78%。MRI与超声斑块分期比较,Ⅲ期和Ⅳ~V期斑块分别为57例和44例,Ⅵ期斑块分别为43例和5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判断斑块成分异质性并提示管腔的狭窄程度(图1,2)。 田1。2患者男性.74岁图1CEMRA显示,右颈内动脉狭窄>90%,左侧颈动脉分叉处狭窄70%~90%图2对比增强T1加权成像显示.左侧颈内动脉斑块Ⅳ~V期,斑块脂质或坏死核心(箭头所示)周围被纤维组织包绕,右侧颈总动脉含有少量钙化(箭头所示) 3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美国年龄>50岁的人群中,颈动脉狭窄≥50%有2百万[3]。王薇等研究表明。在我国年龄45~74岁人群中50%以上的人群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其中65~74岁年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为71%。由于心、脑血管事件大多无前驱症状,迫切需要了解血管事件的基础病变及发病预测。 DSA已经成为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脑卒中风险和是否行外科干预治疗的“金标准”,它是建 立在检测血流动力学是否存在严重狭窄的基础之 万方数据

磁共振成像对比剂研究进展

第26卷第4期(第80页)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Journal0fHube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MedicalEditionV01.26No.4P.80 2009 磁共振成像对比剂研究进展 易琼1,余田2,李龙1 1.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507) 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影像中心(广东广州510507) 【关键词】磁共振;对比剂;钆 【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164{2009)04-0080—04 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较高软组织分辨率以及多序列、多参数、多方位成像的优势,但很多病变与正常组织的Tl、,12弛豫时间差别不大,尤其是当病变较小时,平扫常不易显示。另外,有些病变虽有明显的信号异常,但定性与鉴别诊断仍较困难。此时,应用合适的对比剂有助于增加MR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近年来,随着许多新型MRI对比剂的陆续开发,MRI对比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只有掌握了这些对比剂的用量、给药方式、扫描序列及扫描时间,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诊断价值;同时还应了解其禁忌证、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处理,尽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本文就各种MRI对比剂的成分、作用机理及靶器官做一综述。 1非特异性细胞外组织间隙MRI对比剂 1.1小分子钆类化合物非特异性细胞外间隙MRI对比剂指小分子的钆类化合物,如:离子型的马根维显(Magnevist、GadopentetaeDimeglumine、Gd—DTPA,Schering生产)和MeglumineGadoterate(Gd—DOTA,Guerbet生产),非离子型的欧乃影(Gadodia?mide,Gd—DTPA—BMA,Nycomed生产)、Gadoteridol(钆特醇,Gd—Hp—D03A,Braeeo生产)及Gadobu—trol(钆布醇,Gd—D03A—butrol,Schering生产)。此类对比剂分子量小(Gd—DTPA约500dahous),具有亲水性;不能进入细胞内,无特殊的靶器官。静注后,迅速分布到全身血管系统,随即弥散到血管外细胞间隙,并很快达到平衡期,97%以上经肾脏排出。一般认为非离子型与离子型钆对比剂相比,渗透性及粘滞度更低,安全性更高睢。5】。儿童、老年人、过敏体质或大剂量使用者,最好用非离子型的。 钆类对比剂是利用Gd3+的强顺磁性,通过改变氢核周围的磁场起作用哺J。低浓度(0.1—0.2mmol/kg)时,主要通过缩短氢离子的T。时间而使T。w。上信号升高,故增强后一般只作T。w。扫描;但高浓度时,对T:w。也有影响。临床使用剂量为0.1mmol/kg,副作用发生率仅l%一3%。增强MRA一般使用两倍或三倍剂量;垂体微腺瘤,一般应用半剂量。通过快速采集序列,如FLASH、Turbo—FLASH等,可以动态观察病灶强化方式的演变过程,以此判断血供情况,并做出定性诊断。 最常使用的Gd—DTPA对各系统的病变,如肿瘤、感染、梗塞、脱髓鞘病变、术后、放射治疗后以及血管性病变等均有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1.2小分子镝类化合物此外,非特异性细胞外间隙对比剂还包括小分子镝类化合物,如:Dy—DTPA和D)r—DTPA—BMA。目前主要用于心脏检查【7J。Dy—DTPA可以反映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因此具有鉴别心肌活力的潜在价值。在冠状动脉阻塞最初阶段,注入Dy—DTPA能使正常灌注的心肌信号减低,从而区分正常和缺血心肌。另外,By—DTPA还可作为心肌灌注对比剂。 2血池性MRI对比剂 (1)超小型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ultrasmaU.SPIOs,USPIOs)、BMSl80549(AMI一227,AMI一7227,Ferumoxtran)和FeO—BPA等USPIOs制剂。因颗粒较小(小于40砌),包裹层较厚,减弱了血浆蛋白的调理作用,影响了吞噬细胞的摄人,在血循环中的半衰期长达200min,主要用作血池性对比剂。此外,由于USPIO在血管中滞留时问较长使其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更广泛地分布于组织中,并可通过淋巴管,输送到淋巴结,在淋巴结及骨髓的蓄积多于肝、脾。因此USPIOs也是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对比剂。USPIO同时具有T,和T:加权的强化效果,R2:RI约等于2;它的血管期持续较长,此期血管和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