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电视节目分析例文

电视节目分析例文

电视节目分析例文
电视节目分析例文

电视节目分析例文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电视节目分析

1、电视节目分析考试技巧:电视节目片头的特点

近年来,电视业竞争已日趋激烈且呈白热化趋势。要办好电视节目,要吸引观众在短短的时间内将遥控器的按钮锁定在自己的节目中,除了确保节目内容的优质外,电视宣传片头的艺术性、指向性和引导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因而,电视片头的制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积极探索,精心制作。电视片头是电视包装的重要内容,主要运用实际拍摄元素、3D元素以及平面元素,再通过后期合成软件将这些材料和元素进行特效处理和合成,将素材最终生成我们见到的电视包装片。

1、内容。从内容因素来看,片头创意要与节目整体风格一致,准确地表现节目的内容和相关信息,给受众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例如,娱乐类电视栏目的片头色彩较为鲜艳,节奏明快,其场景、气氛都与栏目风格相谐调;新闻、专题类栏目的片头则更需庄重、严肃,这类栏目片头多采用蓝、红、黑、银等色调映衬出栏目严肃的气氛,旋转的地球等虚拟道具则喻意栏目的性质。

2、形式。从形式因素来看,片头设计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要充分发挥自由创作、超越现实的优势,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想象力,要摆脱传统的字幕片头动画带来的思想束缚,从而设计出一个精彩而又具有个性的片头。

3、特效。从特效因素来看,特效包括文字特效、光的效果、三维空间特效以及综合特效。特效的应用是设计者完成炫目片头的手段。通过特效应用、构图处理和色彩表现的完美结合,才可以制作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片头。

4、音乐。音乐在一条电视节目片头中的作用极其重要。片头的节奏感首先来自于音乐,所以一般情况下有了大体的想法后首先要会根据创意来寻找适合的音乐,形成音乐小样,然后依据已有的音乐小样控制画面效果,达到音画同步的效果。

5、道具。从道具因素来看,道具的构建是片头场景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道具具有暗示片头内容、强化片头风格、性质的作用。片头中的道具一般比较简单而且具有典型性、象征性,比如一见到地球模型,我们很容易想到新闻类节目。总之,道具设计因节目类型、节目内容而异,设计时既要体现同类作品的一般风格,又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

2、电视节目分析角度:

1..把握主题

评析的第一段:概括节目、点明主题。

既然是节目的“主题”,未免就要想得更深更远一些,想想节目作者的创作意图,想想节目背后更深刻的思想,想想是否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哲理,或者节目让

我们感悟到了什么。比如有的节目看似部门互相推诿,实是批评官僚主义,办事效率不高;有些节目看是“一场大火”,实是强调消防隐患忽视不得;有些节目看似考古,实是反映文明进步……这就要求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出反映事件本质的主题思想。

节目的“主题”就好比写文章要先有“立意”一样,你的文章最终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宗旨,电视节目也是一样,也许这个宗旨不太好直裸裸地表达,而是隐藏在节目之中,需要深刻领会的,也有可能在节目的最后会点明主题,考生只要听清楚并理解了,是不难办的。

把握好了主题,可以主题进行适当分析。对主题的分析可以从下以方面着手:一个电视节目对主题的要求:要正确(明确中心思想)要集中(不要东拉西扯),要鲜明(不要含混),要新颖(陈词滥调让人乏味),要深刻(不要肤浅)。一篇通讯只能有一个主题。

举例:央视焦点访谈《难圆绿色梦》的第一段可以有以下几种着笔方法:

一:央视《焦点访谈》新闻专题节目《难圆绿色梦》讲述了一个造林、毁林和人进沙退、沙退人进的令人痛心的故事,以褒扬徐治明老人30年造林的坚韧精神,谴责毁林的恶劣行径,着力表现了一个重大而深痛的主题:毁林就是助沙为虐,就是毁坏自己的家园,就是作孽子孙后代。

二:央视《焦点访谈》新闻专题节目《难圆绿色梦》通过徐治民老人的遭遇,几十年辛苦造林,把沙地变成了绿洲,现在他老了,乱砍滥伐之风猖獗起来,绿洲又正在重返沙漠,引出了是保护环境,还是眼光短浅,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地破坏生态这一主题。

三:央视《焦点访谈》新闻专题节目《难圆绿色梦》通过园子塔垃的树林被毁这一惨痛事实的追踪,追溯徐治民老人为营造这片林木,倾注全部精力和心血的艰难历程,揭示了防止土地沙漠化这一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而沉重的主题。

四:央视《焦点访谈》新闻专题节目《难圆绿色梦》通过讲述前辈几十年辛苦造林,却被后辈毁于一旦,造成土地沙漠化的沉痛故事,实际在控诉乱砍滥伐,控诉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的短视行为,造成了沙漠化卷土重来的恶果。节目点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2.如何表现主题

把握好了一篇电视节目的主题,接着就要分析,这篇电视节目是怎样表现主题的。或者说,该节目的特色或成功之处在哪些方面。在写电视节目评析时,第一部分分析了节目主题,第二部分就可以逐一分析节目的特色所在了,而这些特色所在正都是为了表现主题,为主题服务的。节目如何表现主题?或者说节目有什么特色?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分析,常见的有:

1、结构

2、人物形象

3、蒙太奇手法

4、细节

5、选材

6、电视语言的特色,包括解说词的特色,镜头的特色

7、节目切入点

8、记者的表现、主持人的表现

9、音乐、字幕

10、同期声的运用

11、色调

12、剪接手段

13、其它特色

当然,我们写一篇电视节目评析,不可能面面俱到,事实上,面面俱到的分析不是一篇成功的评析文章,必需有详有略,该深入透彻的就得深入透彻地分析,该一笔带过的就一笔带过,一般来说,重点写三四点,也就够了.

3.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分析结构就好比分析文章的框架和段落大意。常见的结构有以下几种:

1.纵向结构:即节目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辑组合的。也就是从因到果,从先到后,按事件进程,依次讲述。

2.横向结构:即围绕主题,但不受事物时间顺序限制,将同一时间,多个不同的空间、方位的情况组织起来,“并列式”地反映“面”上的情况。当然这些“并列式”也不是完全平行,可以有递进的关系。比如有“多点同时”结构,在同一时间,但有多个观察侧面,将不同空间、不同方位上的事实串起来。有“同时异空”结构,同一时间点,在不同的空间取材。比如,一场大型球赛正在体育馆举行,说完了体育馆内的啦啦队表现,再说场外市民的关注程度,就是横向结构了。

3.点面结构:即从个别的、典型的事例带出面上的、总体的情况。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如曝光湘江一起排污现象后,接着介绍湘江水质整体监测情况;查处一起餐馆油烟超标排放后,概述全城还有多少家餐馆违规排放,都是点面结合。

4.递进结构:即层层递进,或层层深挖,这种结构是步步深入、环环相扣的,从现象到本质,从事实到原因,鞭辟入里,呈递进关系。

4.细节分析

任何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都离不开细节的成功。事实上,很多人看完一个电视节目,能记住的,一定也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精彩细节。

可以说,细节就是节目的血肉,它让节目更加生动,更为鲜活,也更容易打动观众、震撼人心。而一期电视节目如果没有好的细节,那一定是枯燥的、乏味的,难以吸引观众的。

细节在很多节目中都起着刻画人物性格、展示内心情感、增强可视性、增强真实感、现场感,强化感染力、深化主题等诸多作用。细节越细腻、越精彩,反映生活的真实程度也越高。因此节目分析,谈细节常常是必不可少的。

《难圆绿色梦》之所以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与其成功捕捉细节是离不开的。多处细节都不十传神。比如描写沙漠化的严重:用鸡毛掸子拂一下床单,扫出厚厚的尘土,扫过的地方与没扫的地方颜色对比十分鲜明;一只羊踮起后腿,抬起前腿,直着身子去吃树上的叶子,因为地上寸草不生了;植树老人徐治民看到他引以为豪的树王被砍,有拐杖去戳树桩上的积沙,表现心中的酸楚与痛苦;政府为植树老人立的碑,记载了老人一生植树治沙的业绩,却有三个字被人打掉了。这样精彩的细节在节目中比比皆是,都有强烈的视角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成为难得的佳作。

5.蒙太奇

“蒙太奇”是个法语词,法语的意思简言之,就是“剪接”。也就是镜头与镜头剪接起来。

早期的电影没有经过剪接,一件事情不关机拍摄,没有剪接,因此没有“蒙太奇”手法。像现在家庭出游拍摄DV带,婚庆公司用DV机拍摄的婚庆录像,都是端着DV机,开机之后,从头录到尾,镜头与镜头之间没有经过剪接,没有经过剪接的素材带是没有美学价值的。

有了“剪接”,也就是运用了“蒙太奇”手法,电视、电视的格局就焕然一新了。

比如拍摄“八路军”对“鬼子”开枪,如果没有“蒙太奇”手法,就只好是镜头对准“八路军”拍摄,开枪后,镜头摇到鬼子,“鬼子”中枪倒下,拍一个连续的镜头。而运用蒙太奇手法,就只需拍两个镜头,剪接起来就行了:第一个镜头拍“八路军”开枪,第二个镜头拍“鬼子”倒下,就足以让人理解这里发生了什么。因此剪接是要符合理性和感性逻辑,符合人们的生活和视角逻辑。

当我们看电影、电视剧时常会发现,当场面是激动人心的时候时,镜头往往是短暂快切的;当场面是抒发情感时,如令人感动、哀伤,往往剪接缓慢,镜头也较长。这就是剪接要符合人们的视角、心理节奏。

分析电视节目中,可以分析该节目是否运用了以下几种蒙太奇手法:

1.是“重复蒙太奇”。也就是镜头重复出现。这往往是节目表达依依不舍、或为了引起人的回忆,或者是为了反复强调、对比、首尾呼应、渲染,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是“象征蒙太奇”。“象征蒙太奇”相当于写文章中所说的“比拟”或“隐喻”。用一种事物比拟另一种事物,用一种东西象征另一种东西。比如在电视节目中讲到生命的凋谢,总不能真去拍一个人死亡经过,便可以拍摄一片落叶在风中飘零,比如节目中讲述中华民族,便可以拍摄黄河、长江来比拟;比如拍摄一株小草,或一株狗尾巴草,以象征平凡的人们;拍摄一对蝴蝶,象征爱情;拍摄电闪雷鸣,象征悲惨的命运……“象征蒙太奇”在节目中往往会多次运用,很值得注意。

3.是“平行蒙太奇”,也就是节目平行讲述,把同一时间、不同场合的事件先后叙述出来。类似于小说里的“话分两头”。

4.是“交叉蒙太奇”,同一时间、不同场合交替叙述,比起平行蒙太奇来,频度更密集地交替讲述。如指挥所与战场,镜头先是指挥所指挥,接着是战场冲锋杀敌,镜头又回到指挥所指挥,再到战场杀敌,交替出现。

5.是“对比蒙太奇”,节目里通过两种情形进行对比,如沙漠与绿洲、善与恶,悲与喜等。

6.是“颠倒式蒙太奇”,相当于文学作品里的“倒述”。

例文:

分析《难圆绿色梦》里的对比蒙太奇:

对比蒙太奇手法在《难圆绿色梦》中成功运用。记者特地拍摄了多组同一地点、同一事物今昔对比的镜头,给人以强烈震撼。比如在老人重返园子塔拉时,插入了以前拍摄的镜头,这里曾是绿树成荫、果实满枝头,而现在却是一片黄沙,满目荒凉景象,又如曾经的“树王”,枝繁叶茂,生长旺盛,需几人合抱,而现在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大树桩。这种对比是黄与绿的较量,也是树与沙,人与自然,生存与毁灭的较量。当年造林的成果毁于一旦,如今黄沙肆虐,家园遭破坏,住户被迫离开故乡。这种具强烈反差的对比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深化了主题:只有护绿才能持续发展,只有保护环保才能赢得家园.

6.音乐分析

有人说电视节目里音乐的运用要做到四个字:悄、瞧、巧、俏,是有一定道理的。悄就是在音乐起的时候悄无声息,悄悄地起来,而不是突然蹦出,要让音乐与解说词、画面和谐一体。瞧就是说音乐产生了效果,或使人心情愉悦,或令人紧张,或动情落泪,改变了人的情绪。巧就是用得巧妙,音乐要围绕主题服务,不能乱拼凑,一会儿一个样。俏就是俏皮,比如一些谈话节目、娱乐节目里,都有俏皮的音乐声,突出喜剧效果。

在实际编导中,使用音乐第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要与节目内容相吻合,要配合得当,实际就是说音乐基调要得当。比如节目是讲述考古的,介绍文物故事,音乐就应该带有旷古色彩,让人听起来有历史的沧桑感,如果配现代流行音乐,肯定不恰当。而如果节目是讲述情感故事,一般就会配轻音乐,带抒情色彩的、悠扬的音乐。如果是侦破题材、警匪题材,就会是节奏较快的鼓点乐,给人紧张、急促感。实际上,什么样的节目选什么样的音乐,考虑的就是音乐的基调。它是基调是忧伤,是哀怨,是浪漫,是温情,是激昂,是躁动,是紧张,还是愉悦欢快,节目的基调就决定了音乐的基调。

除了基调,便是音乐的节奏要得当。音乐的节奏要与画面的节奏、解说词的节奏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人们欣赏画面时的心理节奏。比如画面和解说词是欢快的,却配上紧张的音乐,就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同样,紧张的解说词,配上慢节奏的音乐,就会冲淡效果。

如果节目中配有音乐,便可以从音乐的基调、节奏等方面进行分析了,看其是否符合节目的基调,是否符合人们心理的节奏,有没有达到催化情绪的效果。

3、电视片分析提纲:

1.电视片内容概括占总分10%

2.本片的思想教育意义占总分10%

3.艺术特色总说(总体手法、总体艺术特征等)占总分20%

4.艺术特色举例(选择一到两个艺术独到之处)占总分25%

5.艺术特色细节(两、三点精彩细节)占总分20%

6.缺点与不足占总分10%

7.结束语占总分5%

例文一:

深刻的内容精湛的手法

——评《焦点访谈》之《难圆绿色梦》

①《难圆绿色梦》是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中的一期,反映了内蒙古植树模范徐治民的遭遇:他艰苦造林几十年,把贫瘠的沙地改造成绿洲。然而近年来他老了,林子没人管,乱砍滥伐之风猖獗,绿色的家园又成了荒丘……

②该片讲的事情令人痛心疾首,但它的创作经验又叫人拍案叫好。这部片子是拍得很成功的,它深刻的内容和精湛的手法是值得称道回味的。

③其一,它主题深刻、有新意。环保题材作品屡见不鲜,但有些只停留在单纯的“曝光”上,如某处垃圾成山,某地水土流失等等,显得比较肤浅。《难圆绿色梦》则透过现象挖本质,尖锐地指出:是保护资源、保护环境,还是只顾眼前、毁掉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这实际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具有不一般的深

度。片中有黄和绿两种基调色,黄的是现在风沙肆虐的景象,绿的是资料片中过去绿树成阴的景象。它们交替出现,对比强烈。绿与黄的较量,就是树与沙、人与自然、生存与毁灭的较量。当年造林——黄变绿,如今砍树——绿变黄。而《难圆绿色梦》的片名,正点出了它的主旨:呼唤绿色,再圆一个绿色梦!而作品讲的,还不仅是环保。徐治民看到园子被毁时叹道:“太甚了,败家货!”这里更痛斥了一切违反科学、破坏劳动成果的行为。换来一片绿洲,需要几十年血汗,而毁坏它,却只消几天功夫。此中道理,并非该片首先提出,但讲得如此深刻、新颖、生动,却并不多见。

④其二,它的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这是一部“曝光”作品,但主人公徐治民却是个正面形象。作为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他是个英雄人物,却是个“悲剧英雄”。鲁迅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该片挖掘的正是他身上的“悲剧性”。他辛劳几十年(片中有他当年种树和地头吃饭的资料镜头),如今却年老体衰,行走不便,,更大的不幸,是他种的树不断被人砍掉,包括他引以为自豪的“树王”。而带头砍树的,正是他亲手培养的接班人高才!此外,还有人破坏纪念他造林功德的碑文,以发泄对他制止砍树的不满,可见最关键的,还在于人们观念的自私和环保意识的淡薄。作品不是写他的英雄气概和豪言壮语,而是写他受到的伤害和打击,这就使它不同凡响,更加感人。

⑤其三,它善于捕捉细节。作品很少高谈阔论,很少谈环保的意义,而是用事实说话,用大量典型的材料说话,特别是用细节说话。徐治民到园子塔拉去时,只见一片荒凉。这时出现一个镜头:一只羊用后腿撑着,支起前腿去吃树上的叶子,当地寸草不生,沙化之严重,可见一斑。当他见到“树王”被砍时,再也撑不住了,瘫倒跪下,下意识地用拐杖去戳树桩上的沙垢。这时,镜头推成特写,夸张了拐杖的分量,仿佛它戳在徐治民的心上,也戳在一切有良知的人的心上!类似细节,片中比比皆是,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请注意,这些不是导演设计出来的,而是记者慧眼识珠,及时捕捉的,不过予以强化处理罢了。

⑥其四,它大量采用了空镜头和同期声。空镜头就是没有人物的镜头,如风光、物件等,一般在新闻片中很少用到。但这部片子讲的是环保,所以漫天的黄沙、光秃的树桩、爬行的甲虫,以及资料片中当年茂密的林带、累累的果实,都恰到好处地反映了主题,可见空镜头不空。片中还大量采用了同期声,记者尽量少说话,而让当事人自己多说。尽管当事人讲方言(已加字幕弥补),徐治民甚至有点口齿不清,但他们的话最真实、最有感情。其中他在“树王”前老泪纵横的镜头很长,是全片的高潮,是最动情处。但此时并没加音乐,也没加字幕,更没加解说,而是采用了现场同期声——呼呼作响的风沙声。它是环境恶化的表现,更像是老人的呜咽和抽泣。此时无言胜有言,它比任何解说都更精彩。

⑦当然,本人觉得该片也有些不足。如开头结尾,主持人在演播室里陈词,并不是最佳方案,因为正襟危坐,有点高高在上的味道。反倒是记者站在风沙中,头发都被吹乱,反而更有现场感和震撼力。此外,片中的正面力量表现不够,比如编山曲的金琦,开头介绍了,后来就没有下文了。而高才把砍树的责任推到承包上,也容易使人误解。

⑧总之,《难圆绿色梦》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它获得全国电视好新闻一等奖是当之无愧的。作为一个未来的电视人,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确实受益匪浅

②例文

“现场意识”强调的是拍摄现场的发现和挖掘,强调在现场的捕捉能力和对现场的把握能力。良好的现场意识可以把观众带入情境中,使观众切实体会电视片中表达的内容,思考其主题。《难圆绿色梦》这部以“绿色”为主题,关于一位老人种树治沙的电视片在这一方面就做得很好。下面我将从四方面谈谈《难圆绿色梦》的现场展示和现场感的传达。

一、音乐与画面配合展示现场

这部电视片要表现砍树后沙漠化的问题,因此选择了大片沙海、连绵沙丘的环境,使观众可以切实看到、明了现场的状况。片子开头用摇镜头展示荒芜的沙漠,又仰拍,从下向上摇展示枯木,之后便是一位老人扛着锹走上沙丘,使用暗色调,营造出一种哀伤、遗憾的情绪。这组画面配合着那首关于徐治民的民歌,用声画对应的方法使画面和声音都展示出园子塔拉的荒芜和人们的心痛。此时,音乐与画面演绎的内容是同一种情绪、情调,在同一种运动节奏中,用声音复述、强调了画面内容,也使现场更真实、立体的展示到观众眼前。紧接着,在民歌的结尾处,画面内容转为用平遥镜头表现一片树林,这是徐治民辛苦多年、人们期盼的样子,这时出现了声画对立的效果,画面信息和声音信息存在了很大的反差,甚至完全矛盾、对立,但它们又彼此配合在更高层次上表现了主题,给观众带来了心理冲击。

二、记者恰当入画传达现场感

记者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沙海中,远远近近,沙丘连着沙丘,黄沙一片。记者身处一望无际的荒漠,连一棵树的踪影也没有,但却告诉我们,这里就是当年徐治民老人带着18勇士植树治沙的地方。记者将自己走过的地方表现出来,用现场说话,这样的表达不仅给观众展示了真实的现场,还给观众心中带来一种震撼和疑问,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片子中,我们还看到记者与几位正在忙农活的当地人、正在玩沙的孩子对话,语言都很朴素、具体、生活化,记者先问一位老汉,“咱们看得见的这片沙子正在往这边走吗?”老汉答:“走得厉害嘛!”记者问:“估计这片沙子多长时间到你这片田?”老汉答:“要不了几年。”记者接着问一位带着孩子站在田里的中年汉子:“这儿有多少沙呀?”中年汉子说:“三、四十公分深

吧,前几年还能种小麦,这几年小麦也种不成了。”通过他们的对话,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砍树后沙漠化的严峻问题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日益恶化。记者还常常强调“我走过的这片沙丘”“我脚下的这块土地”“我所触摸的东西”等,都尽力使观众跟着记者感受现场。

三、通过景别变化表现现场感

片中谈到徐治民当年引以为豪的最粗的树被砍了时,先给了剩余树干底部一个全景,然后慢慢推镜头,使我们更近距离的看到这棵树的残留,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情绪。接着画面转向徐治民老人摸树的全景,然后直接跳至手摸树、用拐棍刮树上土的近景,再之后是老人流泪的脸部的近景。用前进式句型不仅介绍了环境,还使感情逐步升温,情绪越来越激烈,将观众带入情境和情绪中去。

另外,镜头拍摄采访记者时,选用了中景以上的景别,即中景、中全景、全景、大全景。太近的景别只能把记者拍清楚,却无法把环境交待清楚,而此时的表现重点在于展示现场,目的是让观众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巡视、观察现场,捕捉重要的细节。所以,这样恰当的选择达到了传达现场感的目的。

四、通过对比,加强情绪,将观众吸引,增强现场感

此电视片中出现了多处对比,有前文第一点中提到的声音与画面的对比。还有一些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对比,如:中年男子说以前这里可以种小麦,现在只能种玉米了;羊以前吃草,现在开始吃树叶了……用现实说话,而不是空谈绿化、治沙等问题,大大加强了现场感。片中对比蒙太奇的巧妙运用,使观众的情绪更加激烈,如:徐治民老人乘车快到园子塔拉的时候,沿路几乎没树,全是沙漠了,老人望向窗外,此时画面出现的却是一片片绿色的树林,那是原来的园子塔拉。老人的想象与现实想成了鲜明对比,这样对比蒙太奇的使用,使冲突更加剧烈,观众更能体会到徐治民老人的心情,增强了现场感。

总之,这部电视片用了多种手法将观众带到片中去,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耳朵听,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自己的心去感受,身临其境的体会“绿色”主题例文二:

《面对面》是中央电视台2003年1月推出的新闻人物访谈栏目,因为坚信“新闻是由人来构成和推动的,人永远是新闻的主体”,该栏目从一开始就明确提出要“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为此,《面对面》将新闻漩涡中的核心人物作为主攻目标,由记者王志与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知情者“面对面”,“在探询中交流、在交流中求证、在求证中解读”,为观众解开“他们知道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的谜底。

节目做给谁看,为观众带去什么?这是任何一档名人访谈节目都必须考虑的。目前,电视传媒的发展正由过去那种单向的、将观众作为一个综合体的宽向灌输式

的传播,走向以特定的观众为传播对象的窄向传播,进而走向个人对个人的双向互动传播。由此,个性化在电视栏目创意与定位中必然凸现出来。《面对面》号称要为变幻中国制作一份人物志。要以更人文的态度关注社会,以更开放的视角关注中国。这无疑让其在定位上做足了功夫,准确把握了受众和市场的脉络,也理所当然地这自己争取了传媒市场上的一席之地。

三、栏目内容

《面对面》的主持人王志这样说:"我们相信,新闻是由人来构成、人来推动的,人永远是新闻的主体。所以,我们试图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所以,我们渴望了解这些新闻中的人--他们知道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所以,我们需要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印证。所以才有了'面对面'。"

《面对面》的定位是对新闻人物进行长篇深度访谈,进入《面对面》的人物都是重量级的,他们中有新闻事件中的焦点人物,有新闻话题中的权威人物,有时代变革中的风云人物,有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在电视节目日趋同质化的今天,节目的内容定位越来越被人重视。内容的定位就是塑造节目品牌,打造出节目有别于其他同类栏目的独特形象,增强栏目的核心竞争力。《面对面》又一次掌握了这一秘诀,以其足够影响力的内容再次最大可能地争取了受众。

当然,这就要求所选取的人物首先要有新闻性,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知情者,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如在“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播出对航天员杨利伟的采访;再次要有思想性,能够通过访谈对象与新闻事件之间的关系找出某种必然联系,使访谈能够由现象层面上升到本质层面,使观众于思想深处能有所收获。

四、栏目制作

《面对面》是人物专访,访谈占据了节目的大部分内容,记者与新闻人物两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交谈,用纯粹的语言来吸引观众的注意,用一种质疑制造出谈话中的对立,让双方的观点发生碰撞,产生出一种戏剧性的效果,从而达到理想的收视效果。

所以栏目在摄像、照明、录音及剪辑方面显得不被重视,或者说不被受众所充分认识,较为明显的是灯光方面,拥有CCTV的强大优势,良好的灯光效果让这一栏目如鱼得水。

而在合成方面,栏目也利用CCTV强大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将图像、语言、美术、音响、音乐等多种电视元素按照一定的章法,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正是这种人才和技术支持让《面对面》更加地完善。

五、栏目特色

对于"面对面"栏目来说,新闻和"人"是节目构成的关键要素。用"人"来解读新闻,通过新闻来展示"人",两者相得益彰,成为此栏目的最大看点。而在与充满争议性的新闻人物的交流过程中,主持人王志和嘉宾通过一问一答展现出来的思想交锋,无疑最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观众往往能在二者的攻守之间享受到快感。一档电视节目,只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说话,这样的节目靠什么吸引观众呢?于是,质疑精神就贯穿了节目的始终,成为"面对面"栏目的独特风格,同时也引发了采访者与被访者之间的一次次精彩较量。

《面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在探询中糅进质疑,用质疑来激发个性,在个性化交流中完成对新闻的读解。在这个过程中,采访者、被采访者和观众之间形成了耐人寻味的交流关系。首先,是采访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个性化交流。对话双方处于不断的相互作用之中,刺激与反应互为因果,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系统。面对面的交谈,不仅能听到对方说什么,还能看到对方怎么说,通过细微的表情变化,可以判断出对方的喜怒哀乐,从而有效地转换话题或调整角度,使交流顺利进行下去;其次,观众观看节目的过程也是与采访双方进行交流的过程。新闻人物访谈的时效性可以给予观众现场、现时的感觉,使作为“第三人”的观众始终处在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中,在屏幕前与记者一同“提问”,思忖采访对象如何回答,并咀嚼对话的个中含义,分析得出某种结论。

六、栏目主持人

在谈话节目中,访谈风格是节目的显着标签。它能够使节目独具个性,在与其他同类节目的竞争中异军突起,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由于在一档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常常是整个节目的核心,主持人的风格往往就决定了节目的风格。

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电视节目风起云涌,日新月异。其中涌现了大批个性鲜明才华横溢的主持人。他们与自身栏目水乳交融,彼此烘托,造就了不少深入人心的名牌电视节目。

作为《面对面》栏目的制片人和惟一的主持人,非典期间央视《面对面》栏目一连串成功的报道,使得王志在一夜之间人气急升。王志也成为这个“非常时期”观众心目中的“非常栏目”和“非常主持”!

《面对面》追求的是以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采访的虽然多是新闻人物,但王志却善于以巧妙的采访手段,勘探出这些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更让人称道的是,王志在采访政要和名人时绝非一边倒式的仰慕,而是有着鲜明的质疑和平衡,他总是与采访对象进行平等的对话,这种平等不光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发乎内心,在采访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时正是这样。当《王岐山:军中无戏言》那期节目播出以后,就有专家发表评论,认为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平等对话,在新闻观念的变革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王志的采访很有一些技巧。有时候王志掌握了别人的心境,节奏感把握得很好。有时候留下一些停顿,他并不急于问第二个问题,善于倾听别人谈话,有的时候他常用:“接下来呢?”或者:“是这样吗?”像蹦豆子,可谓话少。而且语不惊人,比家常话还家常。但是组合在一起,便产生了节奏和韵律,每一个问题的抛出,都是对采访深入的一次推动,决非可有可无,所以删无可删,这也正应了一个许多人都同意的说法,说得少的人,往往说得准。问题接得非常紧,互动式的提问比较多。还有背景式的提问、细节的提问、假设性的提问、反面的提问,用了很多有益的方法,去探究对方心灵的精神;这样问,效果很好,带着细节去提问,对方就会还你一个细节,带着情节提问,就会还你一些情景,有时候,提问和回答都很有情趣。

然而任何一个主持人,都会有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王志也一样。攻击性问题,毫无疑问是王志的特色,但每期节目应该有个比例。如,70%是攻击性问题,另有30%是一般问题。既给大家紧张感,也让大家舒服。这不是一半儿一半儿,不是中庸,是最大程度地让更多的人舒服,不引发对唇枪舌战的反感。另外,现代人不该问的问题,不问。比如,对一位非官员类的公众人物,他的收入是多少,这样的问题似乎并不该问。以免造成“新闻”和“人物”两方面的偏离,访谈背离了栏目的基本定位原则,让观众觉得莫名其妙,而且根本无法发挥节目应有的优势、特色。

《面对面》的魅力在于,访谈因交流而深入,交流因质疑而生动。因此,希望《面对面》在今后的发展中,坚守栏目的定位,在解决“谁来说?”(即选题把握)、“说什么?”(即主题内容)、“怎么说?”(即节目样式)等问题的基础上,更好地将“为什么?”(即求证解读)作为采访的落点,在与新闻人物面对面的交流中,通过质疑去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对那些大家一看就明白的真相,还要从侧面、反面进行验证,探究是否具有其他可能性;对那些被遮盖的真相,要通过层层剖析,为观众揭开事实真相。只有这样,才能凭借清晰的栏目特色,始终保有观众的期待和喜爱。

例文三:

《有报天天读》栏目分析

《有报天天读》节目资讯丰富,满足受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信息需求。有报天天读搜罗全球主流的媒体和重要报纸、杂志的最新信息和精华焦点,其中包括香港本地的《大公报》、《文汇报》等;大陆的《南方周末》、《新民晚报》、《三联生活周刊》等;台湾的《联合报》、《中国时报》等;东南亚的报纸如《读卖新闻》、《南洋商报》、《东亚日报》等;西方报纸如《英国卫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它所选择的报源多是在大陆不易看到的,涵盖港台、东南

亚的华文报刊以及西方的主要媒体,它再从中选择内地观众感兴趣的内容,以“说”的方式加以介绍。《有报天天读》不但为受众提供大量新闻信息,还帮助受众梳理这些信息。它每天都有一个或几个新闻主题,把与主题相关的不同报纸的新闻一一读来。并且主持人会对一些新闻作简短点评,让受众更好的理解新闻的价值;或者主持人来一小段新闻补白,提供新闻的背景,让受众在比较中体会新闻的内蕴。

《有报天天读》编排合理,符合受众的收视习惯。它作为一个长为半个小时的电视栏目,分为六个小节。首先是“天天头条”,这一小节把今天各报的头条集中起来。第二小节“天天有话”,这一节取的是某一重要新闻人物说过的一句有着较高新闻价值的话,并把这句话的重点词汇挑出来。第三小节“两岸天天行”,挑选大陆、香港、台湾的一些重要报纸的重要新闻。第四节是“天天浮世绘”,把《人文地理》、《中国摄影》等杂志的一些反映中国大地上风俗民情的照片呈现给观众。第五小节是“天天焦点”,关注当日的新闻焦点。最后是一个小节“天天点题”,用一个字来评点当日新闻。以看出,《有报天天读》利用“峰谷技巧”进行节目的编排,突破传统的“倒金字塔”新闻编排法的局限,使节目有着较强的整体感和层次感。有报天天读》的六个小节正好一张一弛,不断形成新的兴奋点,却又不至于使受众产生收视疲劳,符合受众的收视心理,从而增强观众的频道忠诚度。

《有报天天读》主持人的特殊魅力也使节目增色不少。《有报天天读》中杨锦麟凭借稳健、缜密的言语风格赢得不少“嗜报成癖”人士的青睐,他的嬉笑怒骂,不掩饰,不造作,不矫情,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节目和杨锦麟的个性张扬结合得恰到好处,使得节目有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浓重闽南味的普通话形成他的另类风格,他读报铿锵有力,不时用肢体语言强化有声语言的表现力。杨锦麟有时候在读完一则报道后,会做一个即兴的点评,这与他的深厚的知识背景不无关系。杨锦麟从报刊的专栏作家过渡到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以一以贯之的精深学识、独立见解和批判性的研究,把报刊专栏评论搬到了屏幕上。

《有报天天读》讲究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讲究东方文明对西方文明的解读。演播室布置成一个古典的书房,而主持人杨锦麟,则一袭长袍,一杯清茶,具有古代说书人意味。另外主持人借助电脑读报。节目中的电视荧屏被划分为两个部分,左边是电脑显示出的报纸剪报的内容,右边是杨锦麟读报的情形。杨锦麟一边读报一边用红笔圈出报纸标题的重要字眼,引起观众的注意,加强传播效果。节目结束时,所有节目的编制人员名单用毛笔字写出,极具人文特色。也很能吸引人的眼球。

《南方周末》在2003年年度特刊的年度致敬之年度电视栏目就是《有报天天读》,其致敬理由是“作为一栏以摘要播报报刊资讯为主要内容的节目,《有报天

天读》体现了强烈的个性:对政治和社会的敏感,同情心与批判精神的结合,加上在电视媒体上难得一见的真性情的流露。

例文四:

《艺术人生》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的一档谈话类节目。作为一档高品味的谈话节目,从创办至今,它凭借温馨、温情以及对人生命运的关注,在观众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全国各大电视台的谈话类节目层出不穷,但是《艺术人生》-直在‘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使广大的电视观众获益良多,成为中国电视界的一个经典个案。我认为,《艺术人生》的成功不外乎下面几个因素:第一,明星嘉宾的选择。在访谈类节目中,嘉宾的选择十分重要。嘉宾的定位决定了一档栏目的特色。《艺术人生》所邀请的嘉宾都是文艺界的知名人士,这是吸引观众眼球的首要因素。明星效应是收视率的重要保障。观众通过《艺术人生》,可以看到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明星成长过程中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另外,这些明星嘉宾都是经历丰富、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他们丰富的生活阅历、坎坷的人生经历、独特的人生感悟都会给观众有价值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观众的认知欲。所以,收看《艺术人生》的观众都可以从明星嘉宾那里了解到一定的历史知识,从嘉宾的生活经历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第二,独特的主持风格。主持人是谈话类节目的灵魂和核心。主持人控制着节目的整个节奏,谈话节目的风格与成败取决于主持人的水平与魅力。《艺术人生》的成功离不开朱军扎实的主持功底和儒雅、温和、机智而不失幽默的主持风格。在与嘉宾交谈时,朱军真诚平实、善倾听,极具亲和力。这种独特的风格容易营造出平等的交流平台。嘉宾在这种真诚的氛围中,感觉到这个栏目不以发掘明星的隐私为乐趣,而是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和他们聊人生、聊感悟,意识到这是一个沐浴在人文关怀之中的心灵港湾,从而消除原来的紧张和拘谨,主动敞开自已的心扉。在对嘉宾进行提问时,朱军的提问随意自然而且恰到好处,他对嘉宾的谈话总是满怀兴趣地倾听,进行深入的思考,并能根据现场气氛灵活机动地把话题引向深入,控制谈话走向。

第三,讲究的表现形式。《艺术人生》的结构也很有特色,每一期节目都能根据不同嘉宾的个性特点、不同的话题,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谈话内容,逐幕构建故事,使故事的叙述总是处于上升和前进状态,最后在高潮中结束。《艺术人生》也擅长用特别的道具来引领谈话内容,用意外的“礼物”来制造悬念,营造谈话氛围。另外,栏目在形式上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包装内容,如设置现场乐队就可以根据谈话的节奏和进展予以不同性质的音乐伴奏,以渲染现场气氛;为了强化舞台背景,栏目组常常以被访者的生平剧照、童年影像以及将被纳入谈话议题的一些有代

表性的照片或资料作为舞台背景装饰,所有的这些设置都会使节目本身增加更多的可视性。

综上所述,《艺术人生>不论是在嘉宾选择,还是在主持风格、栏目的表现形式上,都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让观众在一个又一个既好看又真诚的情感故事的交流中,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审美快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