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运动康复在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运动康复在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运动康复在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运动康复在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9, 9(4), 401-405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sj.com/doc/701697257.html,/journal/acm

https://https://www.docsj.com/doc/701697257.html,/10.12677/acm.2019.94061

Application Status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i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

Yingchun Mei1*, Diandong Ma2, Bei Cong2, Youjun Chang3, Youping Yang3, Jiehua Yuan3,

Yinghan Qin1, Chengpan Wang1, Zhi Yan1,2,3, Hui Liang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2Dalian Port Hospital, Dalian Liaoning

3Sichuan Bayi Rehabilitation Center, Affiliated Sichuan Provincial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Mar. 11th, 2019; accepted: Mar. 25th, 2019; published: Apr. 4th, 2019

Abstract

Spinal cord injury is a disease with high disability rate and serious consequences. Normal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spinal cord injury. Sport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can reduce complications, improve patients’ daily living ability, and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Carrying out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can significantly shorten hospitalization time, reduce medical costs, and enable patients to return to their families and society as soon as possible.

Keywords

Spinal Cord Injury, Sports Rehabilitation, Application Status Quo

运动康复在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梅英春1*,马殿栋2,丛蓓2,常有军3,杨幼平3,苑杰华3,秦英瀚1,王成盼1,颜智1,2,3,梁慧2#

1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大连

2大连港医院,辽宁大连

3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四川省康复医院/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成都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梅英春 等

收稿日期:2019年3月11日;录用日期:2019年3月25日;发布日期:2019年4月4日

脊髓损伤是一种致残率高、后果较为严重的疾病,尚不能治。正规的运动康复训练是针对脊髓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康复训练能够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很大帮助。尽早开展全面系统的运动康复治疗,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使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关键词

脊髓损伤,运动康复,应用现状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sj.com/doc/701697257.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神经功能(运动、感觉、括约肌和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1]。脊髓损伤伤者多为青壮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脊髓损伤的患病率在20~60/100万[2]。尽管目前有关脊髓损伤的诊断、临床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是难以治愈,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3]。脊髓损伤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瘫或截瘫,是一种严重致残性创伤[1]。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脊髓恢复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4]。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疗法[5]。患者通过康复锻炼激发自身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使重返家庭与社会已成为现实[6]。随着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治疗,逐渐减少来自外界的帮扶,获得基本的肢体活动能力达到生活自理[7]。在处理并发症与实施相应的训练中,了解掌握患者各个不同时期的特征与需求,并尽快接受现实加强适应对促进整体康复有积极的重要意义[8]。

2. 脊髓损伤治疗的一般手段及现状

脊髓损伤后会导致损伤脊髓水平面以下机体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等障碍即所谓“截瘫”。要使他们恢复其生理解剖功能在临床上尚属难题[6]。美国脊髓损伤功能康复统计资料显示,由于开展早期康复,住院时间、医疗经费有逐年下降的趋势[9]。郝春霞等依据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平面的不同,确立了不同的康复目标和具体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法[10]。近年来水疗康复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是大型康复中心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国内外尚无相关专家共识或临床指南发表[11] [12]。有学者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功能性电刺激可以改善SCI 患者瘫痪肌肉,恢复患者一定的身体运动功能[13]。有研究证实运动想象[14],虚拟现实技术[15]等结合运动康复训练亦可以明显改善SCI 患者的步行能力。有研究表明,运动康复锻炼能减少肌肉痉挛,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肌肉活化以及协调功能的改善[16]。临床研究表明根据SCI 患者的不同损伤水平,配备个体化的步行矫形器并经过步行运动康复训练后,运动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的改善[17]。大量研究表明SCI 患者经过阶段性运动康复,患者的身体平衡功能和步态较常规步行康Open Access

梅英春等

复治疗后有明显的改善[18]。有研究者表明在UWTT运动康复训练结合传统的康复训练能更好的使运动损伤患者的运动、感觉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得到改善[19]。张莹莹等报道短期运动训练结合电刺激脊髓损伤,控制脊髓损伤患者炎症反应[20]。脊髓损伤诱导内源性室管膜细胞反应性增殖分化[21]。在传统观念中,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减少氧耗,进行舒适护理,早期运动康复锻炼的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但是在国外,早期运动康复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一致的认同[22]。针对脊髓损伤以往的治疗手段,通过理念的转变,推动早期运动康复治疗的顺利实施[23] [24]。有报道[25] [26],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TI =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展示了MRI在脊髓损伤大鼠模型上的应用,可作为研究微结构损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影像学生物标志物的潜在发现将有助于脊髓损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相关研究[27]证实:不完全性SCI患者的脊髓虽然损伤,但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体系并未损伤,中医针刺的作用通路依然存在。综合近年国内外研究发现,物理治疗以及抗痉挛药物治疗一直是临床治疗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主要手段[28]。对于一个SCI 患者不但需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物理治疗治疗的早期介入,对于急性期过后的SCI患者更多的强调物理治疗治疗将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实践也证明以所采用的物理治疗治疗方法对SCI患者是有效的[29]。以往研究表明,综合康复治疗可以减轻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30]。而孙晖等研究显示,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可以预防异位骨化的发生[31]。事实上,早期康复治疗工作在开展时往往依据患者的受伤状况科学的开展呼吸训练、运动功能训练、ADL训练等,从而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确保其各项生命指标以及功能改善[32] [33]。研究表明,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可以使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明显提高[34]。

3. 讨论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它常造成正常的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和尿便功能出现障碍或丧失,最终影响患者的身体、心理以及家庭和社会[35] [36]。脊髓损伤后几乎累及人体的每一个系统,并发症多。因此,治疗具有复杂、困难、时间长、费用高和效率低等特点[37]。运动康复治疗应尽早,运动训练要及时。随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基本建设、交通事业、高速公路的发展,我国的意外伤害已上升到中国疾病的前三位。SCI发病率呈现每年进行性增长、平均年龄有所增加的特点[38]。当前,国内外脊髓损伤不能够完全治愈,大量研究证实,运动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有明显改善的效果。运动康复训练可以使患者潜在的身体功能得到激发和唤醒,大大减低和预防患者并发症和致残率的发生。使患者身体功能尽早恢复,回归社会和生活。运动康复治疗脊髓损伤有利于患者脊髓功能的正常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运动康复器材和器械的日渐精进、对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大有裨益,要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损伤面、损伤程度和心理状态的不同因人而异的优化整合治疗方案,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康复的治疗效果。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康复效果的优化,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自我认可度的提升和幸福感的萌发。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运动康复疗法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4. 小结

通过多年来对脊髓损伤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和改善的相关治疗我们可以知道,脊髓损伤患者患病后尽早尽快地进行运动康复治疗是极为必要的。运动康复可以减少脊髓损伤的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唤醒和改善患者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并且,脊髓损伤患者要尽快尽早地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有利于身体功能和技能恢复的多而快。经过运动康复训练,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都有很大程度的恢复和改善。运动康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研究还需进一步探讨和更加深入的探究,以便更好地解决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障碍和身体机能的恢复。帮助其更大程度和意义上地回归家庭、生活和社会。

梅英春等

基金项目

辽宁省自然基金项目编号20180550344;辽宁省自然基金项目编号20170540055;辽宁省自然基金项目编号20180550069;四川省科技厅科技软科学研究计划(2015ZR0117);四川省卫计委科研课题(编号:120164)。

参考文献

[1]刘根林, 周红俊, 李建军, 等. 脊髓损伤的诊断与康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 14(7): 610-613.

[2]施龙保, 唐佩福. 急性脊髓损伤概述[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10): 65-68.

[3]王玉宏, 冯运章, 冯运华, 等.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0例报告[J].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8, 13(5): 401-403.

[4]Roth, E.J., Meyer, P.R., Lovell, L.L., et al. (1990) Rehabilitation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Thoracic Spinal

Cord Injury.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69, 23-27.

https://https://www.docsj.com/doc/701697257.html,/10.1097/00002060-199002000-00006

[5]陈琨. 小鼠脊髓损伤后microRNA-152对神经元突起再生作用和机制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第四军

医大学, 2014.

[6]燕铁斌. 实用瘫痪康复[M]. 北京: 人民卫社, 1999: 448, 457-458.

[7]于洋. 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3): 247-248.

[8]刘大立. 脊髓损伤后心理调适对整体康复的意义[C]//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摘要

汇编. 中国康复医学会, 2004: 1.

[9]关骅. 重视脊髓损伤早期康复提高脊髓损伤治疗水平[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7, 17(12): 885-886.

[10]郝春霞, 周红俊, 刘根林, 等.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疗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 14(7): 614-616.

[11]Frye, S.K., Ogonowska-Slodownik, A. and Geigle, P.R. (2017) Aquatic Exercise for People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98, 195-197.https://https://www.docsj.com/doc/701697257.html,/10.1016/j.apmr.2016.07.010

[12]丛芳, 崔尧, 金龙, 等. 国内水疗康复概况与发展趋势[J]. 世界康复工程与器械, 2014, 4(2): 9-11.

[13]邵阳, 李民, 陈力学, 等. 功能性电刺激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110, 27(1):

1668-1671.

[14]罗绯, 刘建成, 李艳波, 等. 运动想象疗法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及ADL的影响[J]. 中国康复, 2015,

30(5): 364-365.

[15]李红玲.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3, 35(5): 414-416.

[16]Wirth, F., Schempf, G., Stein, G., et al. (2013) Whole-Body Vibration Improves Functional Recovery in Spinal Cord

Injured Rats. Journal of Neurotrauma, 30, 453-468.https://https://www.docsj.com/doc/701697257.html,/10.1089/neu.2012.2653

[17]唐丹, 刘四文, 刘海兵, 等. 不同步行矫形器在下胸段脊髓损伤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4,

19(8): 572-574.

[18]孟宪国, 范晓华, 宫艺, 等.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

践, 2009, 15(8): 714-716.

[19]丛芳, 周红俊, 李建军, 等. 水中平板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初步观察[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6, 12(12): 1021-1023.

[20]张莹莹, 李俊岑, 饶莹, 等. 电刺激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与白细胞介素-1Lα表达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9): 844-847.

[21]Cizkova, D., Nagyova, M., Slovinska, L., et al. (2009) Response of Ependymal Progenitors to Spinal Cord Injury or

Enhanced Physical Activity in Adult Rat. Cellular and Molecular Neurobiology, 29, 999-1013.

[22]陈科. 悬挂式自控肘关节康复仪在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 2017, 19(4): 699-700.

[23]王雷, 苏露煜, 葛宏升, 等. 渐进式运动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敷对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

响[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12): 1699-1702.

[24]明明. 空气压力波对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 社区医学杂志, 2012, 10(10): 5-7.

[25]李晓寅, 陈旭义, 等. 大鼠精确显微技术下脊髓损伤模型的构建及弥散张量成像评测[C]//全国神经损伤大会暨

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 2014.

梅英春等[26]蔡汉寿, 刘涛, 周洁, 等.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16,

45(9): 1011-1013.

[27]郑利强, 江琼, 胡春蓉, 等. 电针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 23(12):

1380-1383.

[28]谢周通, 徐皓, 陈建梅, 等. 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研究现状[J]. 实用骨科杂志, 2013(7): 625-629.

[29]李建华, 徐康宁. 脊髓损伤的物理治疗[J]. 中国全科医学, 1998(1): 49-51.

[30]肖登, 夏新蜀. 综合康复措施治疗脊髓损伤中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J]. 激光杂志, 2011: 32(10): 63-64.

[31]孙晖, 白雪飞. 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在预防异位骨化中的作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5: 11(1): 67.

[32]谢粟梅, 文琪, 孙群, 陈中英, 申海燕. 康复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膀胱管理的影响[J]. 护理

实践与研究, 2018, 15(11): 155-157.

[33]杨祖秋. 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和功能独立性评定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13):

178-179.

[34]吴映华, 蔡颖, 周莉, 等. 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0(10):

1581-1584.

[35]厉建安, 许光旭, 张宁, 等. 实用脊髓损伤康复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5: 1-4.

[36]施海燕, 郝又国, 陆伟伟, 等.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进展[J]. 中国康复, 2012, 27(1): 44-46.

[37]杨明亮, 李建军, 李强, 等.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方案[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8(8):

791-796.

[38]焦新旭, 冯世庆. 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 2001, 27(7): 1303-1305.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docsj.com/doc/701697257.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1-8712,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docsj.com/doc/701697257.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docsj.com/doc/701697257.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cm@https://www.docsj.com/doc/701697257.html,

(完整版)心脏康复的三期运动康复计划,值得收藏

心脏康复的三期运动康复计划,值得收藏! 上周,我们讲过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的治疗以及心脏康复的大概内容。这周,我们详细讲解一下心脏康复的三期康复内容。 心脏康复包含了五大处方:运动处方、药物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以及戒烟限酒处方,其中,运动处方最为重要。且分为三个阶段,即:院内康复期、院外早期康复或门诊康复期以及院外长期康复期。其中二期康复计划也是最为重要的。 第1期:院内康复期 院内康复期,在患者入院后脱离急性危险期之后即开始实施,其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使其出院时达到生活基本自理。 在1期康复期中,当患者符合运动康复开始的标准时,即可开始实施运动康复。 通常,康复干预在入院24h内开始,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则会延迟三到七天以后再酌情进行。而且,一般患者入院7天左右,病情稳定即可出院。

此时的运动康复应循序渐进,一般运动康复的流程是:从被动运动开始——逐步过渡到坐位——坐位双脚悬吊在床旁——床旁站立——床旁行走——病室内步行——上1层楼梯或固定踏车训练。 在这个时期患者运动康复和恢复日常活动的指导必须在心电和血压监护下进行。运动量应该控制在较静息心率增加20次/min左右,同时患者感觉不大费力,即Borg评分<12。 如果患者感觉到费力或者运动后较静息心率增加大于20次/min,应减少运动量或日常活动。 如果是做CABG手术的患者,还应进行呼吸训练,用力咳嗽、促进排痰,预防肺部感染。用力咳嗽时,可在胸口抱住定制小枕头,以防伤口震裂,保护伤口。 第2期:院外早期康复或门诊康复期

第2期康复一般在患者出院后1-6个月内进行,PCI、CABG后常规2-5周进行。 2期康复是在1期的基础上,增加了每周3-5次心电和血压监护下的中等强度运动,其中包括有氧运动、阻抗运动以及柔韧性训练等。每次康复训练持续时间为30-90分钟,共3个月,推荐次数为36次,不低于25次。 因为1期康复的时间有限,2期康复变为心脏康复的核心阶段,它既是1期的延续,也是3期的基础。2期康复的目的在于尽早恢复接近正常体力,为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做准备。 2期的运动康复中,有氧运动主要包括有:行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楼梯、划船等,每次运动20-40分钟即可。 最初可从20分钟开始,逐步增加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可为3-5次/周,目标心率可比静息心率增加20-30次/min,也可用Borg评分表衡量,在12-16分范围内运动即可。 1.阻抗运动 阻抗运动主要包括有:俯卧撑、哑铃、杠铃、运动器械以及弹力带等,每次训练8-10组肌群,每周2-3次或者隔天1次即可。Borg评分可在11-13分。 做此训练前,必须有5-10分钟的有氧运动热身,运动过程中切记,要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

脊髓损伤康复病友经验

康复治疗潜力 脊髓损伤的患者有强大的恢复潜力。一般来说,早期恢复的过程在数天到6个月内完成。其后的2年左右患者也可以有进一步恢复的机会。出现远端肢体的早期活动,例如脚趾的主动活动,往往预示良好的恢复潜力。要注意痉挛的运动对预后没有价值。瘫痪部位有感觉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会较大。感觉正常的部位,运动能力恢复的可能性超过50%。积极参加功能锻炼是最强大的恢复因素。每个患者都要为1%的希望而做出100%的努力。即使病史很长,但是只要没有经过康复训练,就一定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发挥,这就是康复治疗的价值。 说说对喝水的理解(胸6、7、8 完全性) 喝热白开水给了我很大的好处,最直观的就是恢复了膀胱的储尿功能,我现在正常情况可储尿约1000ml,一日上三次厕所,约10分钟可将尿排尽。 能做到这一点,头功应记在白开水上。起初,我只是为了去掉导尿管,而大量喝水,这是个物理过程,就是让膀胱充分充盈,把尿路冲开。 02年,我第二次作减压手术,又插了导尿管,虽然每天都有冲洗膀胱的服务,可输液没几天,我的导尿管就堵了。换!这个方法肯定不好,容易尿路感染。喝水冲吧!我姐给我打了两暖瓶的开水,开喝!当然导尿管是开着的。我姐就不停地搓导尿管管壁,大约一瓶水下去才冲开,能看见白絮状的沉淀星星点点地流下,这就是输液沉积下的盐。第一天,我也只能喝两瓶水了。第二天,接着来,早晚各喝了两瓶,(不包括输的液,当然,得输完液一两小时后再喝水,别把药冲了。)到晚上,排出的尿很清。三天后就不用喝那么多水了,但输液后喝一瓶半还是需要的。后来不输液了,我还是坚持每天喝水冲膀胱,只是喝少些。住院三个多月,两次大手术,我只用了一根导尿管,没有感染,而且也没有便秘,当然也不是稀便。 出院后,我还是坚持喝水冲洗,开始觉察不到什么功效,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储尿功能越来越强。来到燕山,我发现有很多病友都有尿路感染的困惑,我怎么没有?我小时还得了肾炎?我家的医生们说:是你喝水喝的!特别是看到有的病友得了尿毒症,好心痛,现在让他们喝水,不知行否,因为他们已排尿困难了!!! 让我们想想,正常人就是不特意运动,也得上班、干话吧,他们要消耗很多的盐、糖,加上他们排尿顺畅,不会有太多的沉积。我们不同,因病排毒不畅,这里不只是排尿、排便、排汗,还因胃肠蠕动差,把很多废物分散地沉于体内不同部位,加上我们长期处于坐着、躺着姿态,再加上受伤部位以下又不出汗,这些废物就很容易沉淀,重了就会结石、感染。所以,我们必需外力排毒,喝白开水是最方便、很有效、无副作用的方法。 这里,我要强调,必需是白开水。为什么不能是茶、饮料、菜汤?首先,这些不是纯水,有渣滓,也要提取、吸收、排除;其次,茶、饮料都是凉性的,我们的体内寒湿重,血气不足(关于这一点,我另篇论述。),不要喝凉性的!!!另外,必需喝热开水,别喝凉开水,因为我们的体循环不好,凉水消耗体热,只能使循环更不好,达不到效果,如果能喝的出汗,不是更好吗,排出皮下毒素,少起豆豆啊! 等到你想喝水就喝水,不在乎多少;想排尿就能顺利排出,就不用刻意喝水了。但多喝水还是有好处的。

4脊髓损伤康复训练

康复 一、床上翻身 1.翻身:病友仰卧,双手联合抱拳,肘部伸直,快速甩动手臂,利用惯性翻身 2.原地翻身:病友仰卧,患侧腿弯曲,患侧手臂绕过身体;旋转躯干,带动髋部翻身 二、床上坐起 1.C6以下完全损伤患者坐起的方法患者先向左侧翻身;利用左肘支撑,然后变成双肘支撑;再将身体转向左肘支撑,顺势右肘伸展变为手支撑;身体向右上肢转移,左上肢肘伸展为手支撑,完成做起动作。 2.T10以下损伤患者做起的方法T10以下损伤患者上肢完全正常,躯干部分麻痹,下肢完全麻痹,做起动作的完成要比颈髓损伤患者容易。患者利用向两侧翻身,完成双肘支撑,再将身体重心左右交换,同时变成手支撑,完成做起动作。 三、床上移动 1.一人移动法:病人仰卧屈膝,双手握住床头栏杆,双脚凳蹬床面,护士用手稳住病人双脚,同时在臀部提供助力,使病人向 2.两人移动法:治疗师分别站在床的两侧,交叉托住病人颈、肩部和臀部,两人一起移动,协调将病人抬起移向床头;两人同侧时,一人托住颈、肩及腰部,另一人托住臀部及腘窝,同时抬起病人移向床头 四、轮椅上日常活动 端正坐姿使患者坐于轮椅正中部位,背向后靠并抬头,髋关节尽量保持在90°左右。不能自己保持平衡者,应加系安全带固定,以保证患者安全 五、轮椅上转移(床与轮椅等) 1.两人转移四肢瘫的患者治疗师站在患者身后,双手从腋下伸手抓住患者交叉的前臂。另一治疗师站在患者的侧面,一只手放在患者大腿下方,另一只手放在小腿下方。一人发口令同时抱起并向轮椅轻轻放下。 2.一人转移四肢瘫的患者治疗师用双脚和双膝抵住患者的双脚和双膝的外侧,双手抓住腰带或抱住患者臀部,向上提起,治疗师身体后倾,抵住双膝搬动患者,将其拉起呈站立,然后向床边转移。治疗师一手仍扶住其臀部,另一手滑到患者的肩部以稳定躯干,将患者的臀部轻轻放到座位上。 3.侧方转移(患者至少应具备一定的伸肘能力)轮椅与床成30°,关闸。左手支撑床面,右手支撑扶手,同时撑起躯干并向前、向左侧方移动到床上。 4.直角转移(患者至少应具备一定的伸肘能力)轮椅与床成直角,其间距离约30cm,关闸。四肢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差,需要右前臂勾住轮椅把手以保持平衡。将左腕置于右膝下,通过屈肘动作,将右下肢抬起,放到床上。用同样的方法将左下肢放到床上。打开轮椅手闸,向前推动轮椅紧贴床缘,再关闸。双手扶住轮椅扶手向上支撑起,同时向前移动到床上。六、卧位到直立位训练 治疗师面对患者站立,患者坐在轮椅上,身体前倾,双手握住平行杠,肘抬高至与腕垂直做支撑动作。双手向下支撑,防止身体前倾;双脚负重后,髋关节过伸展,同时头与双肩后伸,双手沿平行杠稍向前移动,保持站立。 七、平衡协调功能训练 开始时进行坐位训练,再逐步过渡至站位,站位训练时两足之间距离逐渐变小至并足,然后单足站立再到足尖站立,逐渐增加平衡训练的难度。开始训练时除了支撑面由大变小外,还应由硬而平整的支撑面逐步过渡到软而不平整的支撑面下进行。例如,开始时在

关于建立“运动损伤康复科”计划书

建立运动损伤康复科计划书 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首次明确了体育的产业地位,要求各级政府把体育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组织实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运动在现代社会已成为健康向上的生活模式,随着运动健身的理念和赛场拼搏、奥运争光的精神不断深入人心,健身运动日益普及,逐渐成为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的增长点。伴随产生与运动有关的损伤、健康、疾病、健美等问题,涉及千家万户。 运动损伤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的统称。有别于工伤或日常生活中的损伤,运动损伤的发生与运动项目、训练安排、运动环境、运动者的自身条件以及技术动作有密切的关系。对体育健身参加者来说,运动损伤将影响其健康、学习、工作和心理,并妨碍体育健身的正常开展。因此,我们对运动损伤的防治及康复应有充分的认识,最大限度的减少其不良影响,从而使体育健身健康安全而富有成效。 在国外,一部分受到过骨科专业训练的医生,吸收运动医学的治疗理念,采用先进的治疗方法,专门从事肌肉、肌腱、韧带、关节急慢性运动损伤诊疗,从而发展起“运动医学”这一新学科。我国,随着“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开展,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沿海城市、著名高校和医院相继建立了运动医学专业。 运动医学主要诊治与运动有关的骨与关节、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滑膜等创伤,它包括急性损伤,也包括慢性劳损,这些也是普通老百姓的常见伤病,如膝、肩、踝、肘、髋、腕等关节运动损伤和关节不稳,包括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肌腱损伤与腱病、骨骼肌损伤、侧副韧带损伤、髌股关节损伤与不稳、软骨与骨软骨损伤、滑膜病变、肩袖损伤、肩关节不稳、关节盂唇损伤、肩峰撞击症、踝关节反复扭伤等。 运动损伤的治疗方法颇多,中药、针灸、推拿、火罐等在运动损伤的康复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消除疲劳和急、慢性损伤的治疗有很好疗效。今将各种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1 中药疗法中药在损伤早期具有加快炎性产物的吸收与肿胀的消除,减轻肌纤维变性坏死的作用;在损伤中晚期,促进肌纤维的再生,加快再生肌纤维的成熟,减少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同时对肌肉功能的增强和疲劳的恢复有良好作用。常用药物:云南白药、跌打丸、七厘散内服;木香、独活、五加皮、土鳖、红花、延胡索等制成外敷药;或外用药酒或熏洗药,或使用扶他林软膏或红花油,涂于损伤局部等。 2 针灸疗法常用的是毫针法和灸法。①毫针法,包括斜刺法、电针、刺络拔罐法、无痛针法等。主要适用于治疗腰背和四肢肌的急性和慢性损伤以及由于肌肉损伤引起的腰腿疼痛、肩痛等,疗效显著。②灸法。常用的有隔姜灸、温和灸、雀啄灸和温针灸等, 在运动损伤中多用于治疗陈旧性或慢性软组织损伤。另外,当代火针、激光火针在慢性运动损伤中得到应用, 这是灸法、或者说是热针刺法的发展。 3 推拿疗法推拿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重要方法,疗效显著,不会产生任何副作

第八章-运动损伤的的康复

第八章运动创伤的康复 第三节肌腱损伤 要点解析 学习要求 一、掌握 1.肌腱和肌腱损伤的概念 2.常见肌腱损伤的临床特点(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肱三头肌肌腱损伤、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股内收肌腱损伤、 髂胫束损伤、股四头肌腱损伤、髌腱断裂、髌腱末端病、跟腱断裂 和跟腱末端病) 3.肌腱损伤常用的康复评定方法 4.肌腱损伤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肌腱损伤急性期处理的基本原则 6.肌腱损伤慢性期的处理方法 二、熟悉 1.常见肌腱损伤的病因 2.常见肌腱损伤的康复治疗 三、了解 1.常见肌腱损伤的术后康复程序。 内容精要 1.有关概念肌腱(tendon) :是把肌肉连接到效应骨或其它结构的束状物或膜状物。肌腱的功能:主要是传导肌腹收缩产生的力并牵引骨骼产生运动。肌腱损伤(tendon injury) 是常见的运动创伤,也是临床软组织损伤中的常见类型。 2.肌腱损伤类型肌腱损伤可以是急性损伤,但更多见的是慢性劳损;肌腱损伤多表现为肌腱和/或腱止点的急性或慢性炎症,严重的肌腱损伤则表现为肌腱断裂。 3.肌腱损伤的好发部位肌腱损伤好发于肩袖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股

四头肌腱、髌健和跟腱。 4.肌腱损伤的病因:主要为①过度牵拉(急性损伤):一次剧烈运动肌肉强力收缩引起肌腱拉伤;②过度使用(慢性劳损):长期或长时间的运动或活动中肌腱发生退变和慢性劳损。 5.临床特点 (1)肩袖损伤(cuff tear): 1)病因:肩部慢性撞击性损伤;创伤:肩袖肌腱受到过度牵拉损伤或摔倒时上肢伸展撑地,暴力使肱骨头穿透和撕裂肩袖前上部;医源性原因:因手法治疗时力量过大而损伤肩袖肌腱。 2)临床表现:症状:伤后肩痛,呈撕裂样痛。体征:60o~120o疼痛弧征阳性;肩外展及内外旋抗阻痛;肩峰前外缘及肱骨大结节处压痛。 3)临床分型:第I型:一般活动时不痛,当投掷或转肩时痛。检查只有反弓痛。第Ⅱ型:除重复损伤动作时痛外,还有肩袖抗阻痛,肩部一般活动正常。第Ⅲ型:较常见,症状有肩痛和运动受限,检查有压痛和抗阻痛。 4)肩袖肌腱断裂:①完全性断裂:症状:伤时局部剧痛,伤后疼痛减轻,随后疼痛程度又逐渐加重。体征:肩部广泛压痛、肌腱断裂部锐痛;常可触及裂隙及异常骨擦音;患侧上臂外展无力或不能外展至90o。X线片:早期一般无异常改变;晚期可见肱骨大结节部骨质硬化囊性变或肌腱骨化。②不完全断裂:肩关节造影有助确诊。 5)肩袖肌腱有无断裂的鉴别:①1%普鲁卡因10 ml痛点封闭;②上臂下垂试验。 (2)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injury of the biceps brachii long head tendon): 1)病因:肩关节反复超常范围的转肩用力活动,使肌腱在结节间沟内反复磨损致伤;一次突然的过度牵扯致伤;其它:增龄、肩袖炎症、肩胛下肌腱止点损伤、多次局封等。 2)临床表现:肱二头肌长头肌肌腱炎和/或腱鞘炎:症状:肩前部酸痛不适,向三角肌或肱二头肌上下放射。体征:结节间沟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压痛;可触及局部条索状物;上臂外展上举后伸痛阳性;叶加森(Yergason)征阳性;肩关节活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07级临床一班陈依然90701114 1.摘要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其损伤一般不可逆,较难治愈。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恢复情况,有针对性的正规康复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充分发挥残余功能,预防各种并发症,以期使患者能够最大限度地生活自理,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治疗 Abstract: Spinal cord injury is a seriou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amage. The damage is generally irreversible and difficult to cure.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recovery, targeted and formal rehabilitation can help patients make the most of residual function, prevent complications, and enable patients to maximize self-care, return to family and society hopefully. Key Word: Spinal Cord Injury, rehabilitation and training 2.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各种原因导致脊髓的结构与功能受损使患者受伤部位以下出现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改变或障碍,进而无法完成社会职能,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及其家庭都造成严重影响。SCI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其损伤一般不可逆,累及下肢功能者为截瘫,累及四肢功能者为四肢瘫。SCI多发于青壮年,平均发病年龄约为30岁,其中又以18-20岁者居多,各国报道每年新发生的SCI每百万人口为20-30例[2],其中车祸占主要因素。近年来由于医学水平的提高,SCI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寿命不断提高,借助康复手段进行的功能恢复对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便愈加重要。 2.1脊髓损伤的病因 SCI的病因主要有严重外伤如车祸、刀枪伤等、先天性脊髓发育不全如脊柱裂、后天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脊髓感染等,以及肿瘤压迫等。 2.2脊髓损伤的分类 1)脊髓震荡:脊髓神经细胞受到强烈刺激而发生超限抑制,脊髓功能处于生理停滞 状态,脊髓实质无损伤。 2)脊髓休克:脊髓与高级中枢的联系中断后,断面以下脊髓暂时反射丧失,处于无 反应状态。 3)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保留某些感觉和运动功能,具有球海绵体反射。 4)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实质完全性横贯性损害,损伤平面以下的最低位骶段感觉、 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包括肛门周围的感觉和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运动。不出现球海 绵体反射。 5)脊髓圆锥综合征:当脊髓圆锥与腰骶神经根在同平面均损伤时,神经感觉运动障 碍平面在L1;当仅圆锥损伤时,支配下肢神经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存在,而会阴、 骶区表现马鞍区感觉障碍,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膀胱逼尿肌瘫痪,跟腱反 射消失,肛门反射和球海绵体反射消失。 6)马尾损伤:腰椎以下椎管内为马尾神经,损伤后表现为周围神经损伤。 2.3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与合并症 不同平面节段的SCI,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就其共性而言,SCI的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体现为:损伤平面以下肢体运动丧失;感觉麻木或异常,有时出现分离性感觉障碍;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血管运动、发汗反应等障碍。此外,C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案教学文稿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方案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案 一、脊能损伤(SCI )定义 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脊髓神经功能〔运动、感觉、括约肌及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 二、病因 外伤性脊髓损伤: 1.最常见:高处坠落。 2.其次:车祸和重物砸伤。 3另外:自然灾害(唐山和汶川大地震)。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 1.发育性疾病:脊髓血管畸形,先天性脊柱侧弯,脊柱裂,脊柱滑脱等 2、获得性疾病:感染(脊往结核,脊柱化脓性感染,横贯性脊髓炎 ),脊柱脊髓肿、脊往退行性痰病等. 三、临床表现 四肢瘫:指椎管的颈段脊髓神经受损,不包括臂从或椎管外的周围神经损伤。表现为四肢和躯干不同程度瘫痪、二便障碍。 截瘫:指脊髓胸段、腰段或骶段椎管内损伤。上肢功能不受累,而损伤节段不同,躯干及下肢不同程度瘫痪、二便障碍。 四、并发症: 1.压疮:关键预防,采取措施1)定时变换体位,2)减轻骨突出部位受压,3)选择良好的坐垫和床垫,4)改善全身的营养伏况,5)皮肤的护理,6)向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压疮的教育。

2、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统管理措施,1)尽早停止留置尿管,实行间歇导尿。2〕根据尿流动力学的结果应用恰当的排尿方式和药物使膀胱保持低压贮尿及低压排尿。3)定期检查 泌尿系超声、尿常规、中段尿培养、尿流动力学。4)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5)可以口服预防结石的药物。6)对长期无症状性菌尿无需用抗生素,以避 免引起各种耐药菌的繁殖和感染风险。 3、痉挛:治疗措施:1)发现并去除促使痉挛恶化的因素,如邂免引起肌紧张的体位、控制感染、稳定.情绪、保持环境温度。2)物理疗法:ROM,站立、冷疗、水疗、交替电刺 激。3〕药物:巴氯芬。4〕局部神经阴滞:肉毒素注射。5〕脊髓后根切断术。 4、异位骨化: 5、下肢深静脉血栓:伤后48小时开始行预防治疗,1)机械预防法:静脉泵、弹力袜等。2}药物预防: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等。 6、直立性低血压 7. 骨质疏松:诊断金标准:骨密度。治疗以早期的干预措施:被动的站立训练,功能性电刺激,脉冲电磁场。 8.截瘫神经痛:综合措施:药物治疗+物理疗法(肌电生物反馈或高频电)+行为心理治疗. 9、植物神经反射;最严重的并发症,在T6以上节段损伤较常见。常见原因:下尿路受刺激(尿潴留、感染、尿道扩张、结石等〕,大便滞留。表现:面部潮红,损伤平面以上皮肤出汗,血压升高(比平常高40),心动过缓或过速。

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

第十一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与运动损伤有关的重要心理因素有、、、等。 2.应激—运动损伤模型中,应激被认为是,预测运动损伤的核心因素是。 3.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反应大体可分为5个阶段:、、、 、。 4.运动员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如果得到足够的,将有利于他们的损伤康复。 5.思维可对人的行为直接产生影响,受伤运动员的思维内容直接影响其在康复期的和。 6. 运动员对损伤的反应与疾病者体验到的悲哀反应相类似,过程由开始,经而达到。 7.Williams和Adersen提出了一个以应激理论为基础,旨在解释之间相互影响的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8.运动员拥有的应对方式包括、、、集中注意力策略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运动员对应激做出的反应。 9. 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包括运动员的、、和潜在干预等,运动员的应激反应可直接或间接地受这些心理因素调节。10.、、、社会支持、表象训练等,是影响运动损伤康复的几个重要的心理变量。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 1. Williams和Adersen修改并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应激理论基础上,旨在解释运动损伤与心理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新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A 1980年 B 1990年 C 1998年 D 2000年 2. 近年来研究运动损伤的主要心理因素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 人格因素 B 应对资源

C 应激源史 D 兴奋剂 3. 应激反应代表着运动员处理环境需求的能力资源与环境的实际要求之间的一种现象。() A不平衡 B平衡 C放大 D缩小 4. 下面哪一选项不属于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阶段。() A 否认 B愤怒 C 抑郁 D兴奋 5. 运动员的“应激反应”可受一系列心理因素调节,并且能被心理干预手段影响。()A直接 B间接 C没关系 D直接或间接 6. 关于损伤运动员人格特征的研究就渐渐转向了对人格的某一具体维度的探讨,这方面受到关注最多的是特质。()A意志 B自尊 C控制点 D成就动机 7. 是一种积极的,将应激作为创造活动的动力,化悲痛为力量的心理应付技能。()A否认 B升华 C投射 D移置 8 . Adersen和Williams(1998)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应激理论基础上的应激—运动损伤模型,根据这个模型,运动员对运动环境的决定运动损伤是否发生。() A应激反应 B行为反应 C认知反应 D情绪反应 9. 众多的研究提出态度、应激控制、、目标设置、积极性自我谈话、心理演练以及相信恢复方法的效果等,是影响运动损伤康复的几个重要的心理变量。() A社会支持 B敢为性

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与康复复习课程

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与康复 一心理致因 1 应激 当个体经过认知评价而察觉到应激源的威胁后,就会引起心理和生理的变化。这种反应既是应激的表现形式,也是其客观测量的指标。 (1)应激源: ①生活应激和日常生活中的冲突,如结婚,丧亲,失业,考试,比赛等 ②.运动损伤史“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③.运动员比赛中的临场应激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出现不利因素(如教练员的批评,队友的失误,对手的出色表现,气候的变化,场所器械的不适宜,裁判的不公正,观众的嘈杂等等而引起的身心反应。 (2)应对方式: ①、应对行为(任何一种帮助运动员对付应激的行为都可以称作应对行为) ②、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与父母、朋友、教练、队友、俱乐部和宗教团体等) ③、处理应激的技能 ④、集中注意力策略 ⑤、医生规定的自我为中心的医疗方案 2 动机高动机的运动员更可能受伤,因为高动机水平与个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高标准和高抱负水平有关。 3 人格意志的坚韧性、内外控制点、合群性、竞赛特质焦虑、自我概念以及内外向等因素。 4 心理准备如果生理和心理状态处于适宜兴奋水平就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最佳运动效 能也回减少运动损伤。 二心理反应 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反应大体可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否认 第二阶段是愤怒 第三阶段是许愿 第四阶段是抑郁 第五阶段是承认 三康复方法 1、调整认知①认识理解运动损伤②正确归因③客观坦诚 2、设置目标让运动员自己参与目标设置,注意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重要目标与一般目标,容易目标与困难目标,行为目标和结果目标的区别,确立的目标应该是清晰具体,可操作的,可测量、可接受的。 3、积极思维心理暗示效应 4、社会支持 5、掌握心理应对技能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案以及康复进展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案以及康复进展 发表时间:2019-08-22T16:19:31.93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5期作者:刘晶 [导读] 治疗脊髓损伤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脊髓的再生、移植、基因治疗等方面。 刘晶(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1617) 摘要:脊髓损伤是世界医学的难题之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目前脊髓损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脊髓损伤后继发性病理损伤的预防和逆转;脊髓损伤后受损部位结构完整的神经功能的恢复;脊髓的再生或脊髓移植。 关键词:脊髓损伤;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131-01 现在,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外伤及运动性损伤的增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 呈增加的趋势,且SCI 患者多为青壮年, 这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打击,极大的危害着人类健康。由于SCI后的特殊性神经功能障碍,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一直持悲观态度,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对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脊髓损伤的治疗与康复有了较大的进展。 最新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方法:外科手术治疗SCI。实验研究表明:损伤后6~8小时之内手术恢复的机会较大,椎管狭窄压迫脊髓神经是阻碍神经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早期手术解除压迫,同时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为脊髓损伤的修复及康复创造最有力条件。 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前路、后路手术。前路手术是近年来新的进展,它的优点在于能直视下直接切除压迫物,充分进行椎管减压,并同时进行复位固定和融合。用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椎间融合器械在椎体间支撑植骨融合,恢复椎体高度并使融合区获得稳定,为SCI恢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现在前路内固定器械较多如 Z-plate 、TSRH 、ORION、APOFIX器械等。但前路并发症较多,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由经验丰富的骨科医师来操作。后路手术操作较容易,对椎管前方的压迫小于50%的胸腰椎骨折,通过后路手术撑开椎间隙,可使骨折块达到满意的间接复位。椎管后方咬除椎弓根可获得椎管后外侧减压,或行椎体次全切除获得半环状或环状减压。传统手术通过椎板切除完成椎管减压。但椎板切除后脊柱稳定性受到破坏,因为脊柱的前、中柱已受到破坏,再将后柱破坏,使术后脊柱后凸畸形加重, 目前后路手术器械非常完善,短节段的钉棒系统,固定节段短,可达到三维复位与固定,对脊柱的影响较小,必要时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恢复脊柱的稳定性,但后路手术创伤较大、出血多,且未解除来自椎管前方的直接压迫。所以若椎管前方压迫超过50 %或有游离骨块,应考虑前路手术。 脊髓损伤后脊髓出血、水肿、受压,手术减压可以改善脊髓的血循环,防止脊髓变性,保留残余的脊髓功能。马尾神经损伤后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残存神经根,可部分改变下肢的运动感觉及排尿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已为临床医师所接受。 康复工程技术的介入,大大的提高了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并提高了生活质量,比如:截瘫步行矫形器,可帮助截瘫患者独立行走;减重步行训练装置可增强不全性截瘫患者的步行能力,提高训练效果;环境控制系统及护理机器人可极大的帮助四肢瘫患者生活自理。综合应用各种康复手段综合采用各种康复措施为脊髓损伤患者服务,加强临床应用的研究,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更大程度的回归家庭和社会。 小结 总而言之,治疗脊髓损伤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脊髓的再生、移植、基因治疗等方面。但总的来讲,还需基础与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屈平义.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及预后效果探讨[J]. 当代医学, 2016, (4): 94-94. [2]Jiang WY, Ma WH, Gu YJ, et al. [French door segmented laminectomy decompression for severe cervical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complicated with spinal cord injury[J]. Zhongguo Gu Shang, 2017, 30(9): 844-848. [3]曾周景, 叶建华, 唐桂阳, 等.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Ⅳ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9, 11(4): 384-385. [4]何正兵.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28): 145-147. [5]Yang F, Tan MS, Yi P, et al. [Clinical study on spinal cord decompression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J]. Zhongguo Gu Shang, 2018, 31(1): 30-36.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进展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进展 中文摘要:随着现代交通事故的增加,脊髓损伤(SCI)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患者因脊髓损伤留下严重的残疾、并发症,故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尤其重要。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脊髓损伤会并发以下并发症:呼吸衰竭与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和结石、褥疮、体温失调等,为此积极发展SCI康复技术对SCI患者进行康复,对于预防和减少脊髓功能进一步损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利用所有残存的功能尽可能地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患者重新开始自理的、创造性生活、重返社会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就近年SCI的康复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l建立完善的SCI康复评定方法 这主要包括对SCI严重程度的评定方法和对SCI后功能恢复进行动态观察的方法的完善,主要有新修改的ASIASCI神经功能分类标准、Ashworth痉挛评定分级标准、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进行生活自立能力评定,以及用抑郁状态问卷和自评抑郁量表来评定抑郁和虑;另外一些新的检查方法也用于SCI的评定.如脊髓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肌电图、经颅运动诱发电位等,当然有的评定方法正在进一步完善之中,如经颅运动诱发电位可能会刺激损伤局部的大脑皮层;总之,这些方法的应用使康复评定更加标准化、定量化。 2 SCI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在国内外得到普遍认可 Sepherd脊髓研究中心1997年临床结果显示,伤后,伤后2周内开始康复者,住院康复时间最短仅30天,功能自立评分(FlM)增高达40分,伤后85天开始康复者住院时间平均35天.而功能独立评分仅增加22分。其研究结论是SCI患者功能的恢复和住院时间与受伤至康复计划实施的时间呈负相关,伤后康复实施越早,所需住院时间越短,经费开支越少,而所获取的功能恢复越多,相应的并发症越少[2];现在很多学者普遍认为SCI后患者病情稳定就应早期进行康复治疗。 3 关于SCI的康复治疗方法 3.1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治疗 在早期脊髓损伤中,呼吸系统并发症已成为死亡的首要原因。据统计,急性脊髓损伤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67%,其中又以通气障碍,肺不张和肺炎等最为常见。尤其在脊髓损伤早期,脊髓休克使损伤节段以下的神经传导中断,脊髓与高级中枢之间联系的重建耗时较长,因而容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且大多数死亡者也是因此并发症所致。戴力扬等[3]收治863例急性脊髓损伤中早期死亡24例,其中20例死于呼吸系统并发症,20例中除1例外均有脊髓的损伤,说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与脊髓损伤的节段有关,损伤节段越高,对呼吸系统及其功能的影响也就越大。对于SCI后卧床患者坚持呼吸医疗体操和鼓励咳嗽、改善排痰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明显减少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发病率。有学者研究发现在13例C4~C7 SCI的男性患者中,将一磁圈放置于患者T10一Tll间皮肤表面刺激,结果发现可提高患者的最大吸气末压、功能残气量及用力呼气流速,且与自主用力呼吸相比分别提高18%、69%和lO%,此作用机制可能与刺激分别支配膈肌和肋间肌的膈神经和脊神经有关,并且此疗法与以往的电刺激相比有易耐受、无痛苦等优点,故认为此治疗可作为恢复SCI患者肺功能的有效措施之一;另有学者发现SCI后吸气肌抗阻力训练能够明显减轻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呼气困难,并且能够减少呼吸系统感染和其他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从免疫学角度.有研究发现给SCI患者注射肺炎双球菌疫苗后,患者至少可获得一种血清抗体,并可维持12个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 病理 完全性脊髓损伤,伤后3小时脊髓灰质出现多灶性出血,白质尚正常;6小时左右可出现全灰质出血,白质水肿;12小时后白质出血,神经轴突出现退变,灰质中神经细胞坏死;24小时灰质出现坏死,白质中多出轴突退变。中晚期坏死组织逐渐被吞噬,表现为囊腔形成,组织疏松软化、胶质增生。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早期也出现由灰质出血到白质出血、灰质坏死、白质退变的过程,但因损伤程度不一,病理变化轻重不等;中晚期灰质坏死处也形成囊腔,但白质保留。 临床特征 (1)脊髓休克: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出现暂时性功能抑制,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患者呈迟缓性瘫痪。单纯脊髓震荡者常在数小时或数日后功能大部分恢复,最后完全恢复;脊髓损伤患者在脊髓休克过后出现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痉挛。 (2)运动功能障碍:颈段脊髓损伤后,患者出现四肢瘫痪,称为四肢瘫,胸段以下脊髓损伤后,患者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躯干和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称为截瘫。 (3)感觉功能障碍脊髓横断时,损伤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功能受损;脊髓半横断时表现为损伤平面下同侧本体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如损伤部位在前,可表现为损伤平面下痛温觉障碍;在后则为深感觉与触觉障碍。 (4)其他:包括大小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及循环、呼吸功能障碍。 (5)并发症:常见的包括压疮、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等。 诊断 1、脊髓损伤平面 是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最低的脊髓节段。感觉平面是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感觉功能的最低节段,通过身体两侧各28个关键点确定,运动平面是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最低节段,通过身体两侧各10条关键肌肌力来确定。

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内容清晰)

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脊髓损伤(ICD-10:T09.3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运动功能障碍 (2)感觉功能障碍 (3)自主神经障碍 (4)疼痛 (5)呼吸功能障碍 (6)循环功能障碍 (7)吞咽功能障碍 (8)体温调节障碍 (9)二便功能障碍 (10)心理障碍 (1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等 2.影像学检查:CT、MRI发现的相应脊髓病变或损伤表现 (三)康复评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脊髓损伤功能分类标准(ASIA)》(2011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入院后3天内进行初期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2周左右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评定。 1.一般情况。包括生命体征,大小便等基本情况,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损伤程度分类、躯体功能分类、损伤平面与功能预后、神经损伤平面评定、疼痛评定、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吞咽功能、膀胱与肠功能评定、心理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职业能力、社会能力评定。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常规治疗。 2.康复治疗 (1)体位摆放与处理 (2)呼吸训练 (3)运动与作业活动训练。 (4)物理因子治疗。 (5)佩戴矫形器具及其他辅助器具训练 (6)神经源性膀胱处理。 (7)神经源性肠处理 (8)痉挛处理

脊柱脊髓损伤(截瘫)入院康复诊疗指南

脊柱脊髓损伤(截瘫)入院康复诊疗指南 一、康复住院标准 伤后经临床治疗,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并符合下列条件: 1、脊柱稳定者,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2-3周,仍有神经功能障碍; 2、脊柱不稳定者,经手术减压及脊柱内固定术后4-6周,仍有神经功能障碍; 3、上颈段脊髓损伤者,经临床治疗6-8周,脊柱稳定,无严重呼吸功能障碍。 二、临床检查规范 (一)一般检查 1、血尿便常规;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尿细菌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心、肺功能检查。 (二)选择性检查(有适应征并经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批准) 1、膀胱镜 适应征:脊髓损伤后膀胱结石、血尿等。 2、泌尿系造影检查 适应征:反复泌尿系感染或其它无法预料的临床情况需要。 3、膀胱容量测定 适应征: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4、脊柱或脊髓CT或MRI检查 适应征:因病情变化需要进一步确定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时。 三、临床治疗规范 1、中医特色康复治疗 (1)针刺治疗:以疏通督脉为原则,选损伤平面上下2-3个华佗夹脊穴、背俞穴以及肢体阳明经穴为主,并辨证加减。 (2)推拿治疗:以疏通督脉、调和气血、补益肝肾为原则,选穴参照针刺穴位,手法施以滚法、按法、揉法、搓法、擦法等。久病多用补法,手法宜轻, 2、延续性临床治疗:神经营养药物应用、合并感染时选用抗生素等。 四、医疗康复规范 (一)功能评价 入院后1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评价项目如下: 1、躯体功能评价 脊髓损伤ASIA标准评分、肌力评价、关节活动度评价、感觉评价、牵张反射评价、平衡功能评价、肢体形态评价、疼痛评价、上肢功能评价(四肢瘫患者适用)、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价、功能独立程度评价、泌尿功能评价、性功能评价、辅助器具适配性评价,可步行者需进行步态分析。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一,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 处理方法: (1)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2)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 处理方法: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 重度扭伤处理: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私心动,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 4、挫伤(在钝重器械打击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它组织受伤,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处理同(3)。 5、脑震荡(头部受天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纤维受到过度震动。)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脑震荡。

处理方法:对轻度脑震荡的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可在一星期后参加适当的活动。对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 6、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处理方法: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 7、骨折(骨的完整性受破坏) 处理方法: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 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而由于某一刻的受力或非生理性运用而导致的局部软组织损伤,皮肤及粘膜保持完整,,伤处与外界没有相通。 ? 处理原则:

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完整版

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 床路径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2016年版) 一、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脊髓损伤(ICD-10:T09.3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运动功能障碍 (2)感觉功能障碍 (3)自主神经障碍 (4) (5)呼吸功能障碍 (6)循环功能障碍 (7)吞咽功能障碍 (8)体温调节障碍 (9)二便功能障碍 (10) (1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等 2.影像学检查:CT、MRI发现的相应脊髓病变或损伤表现 (三)康复评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脊髓损伤功能分类标准(ASIA)》(2011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入院后3天内进行初期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2周左右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评定。 1.一般情况。包括生命体征,大小便等基本情况,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损伤程度分类、躯体功能分类、损伤平面与功能预后、神经损伤平面评定、疼痛评定、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吞咽功能、膀胱与肠功能评定、心理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职业能力、社会能力评定。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常规治疗。 2.康复治疗 (1)体位摆放与处理 (2)呼吸训练 (3)运动与作业活动训练。 (4)物理因子治疗。 (5)佩戴矫形器具及其他辅助器具训练 (6)神经源性膀胱处理。 (7)神经源性肠处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