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静脉溶栓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常规

对经过严格选择的患者应尽早给予尿激酶溶栓,在以下情况下可给予溶栓治疗:

1、有诊断和处理卒中经验的专科医生;

2、有全天24小时可利用的高分辨影像检查条件,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有分析检查结果的经验;

3、有条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如颅内出血或气道阻塞)。

溶栓适应症:

1、病人年龄在18-80岁;

2、临床明确诊断缺血性卒中,并造成明确的神经功能障碍(NIHSS评分>4分),无昏迷,且脑功能损害的症状及体征存在超过1小时,且治疗前无明显改善;

3、在发病4.5小时或6小时内;

4、患者本人或家属对溶栓的收益/风险知情同意并签字。

溶栓禁忌症:

1、神经功能障碍非常轻微或迅速改善者;

2、发病超过时间窗或无法确定;

3、伴有明确的癫痫发作;

4、头颅CT检查发现颅内出血、脑水肿、占位效应、肿瘤和动静脉畸形;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即使CT显示正常);CT显示低密度>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脑中动脑梗死患者);

5、既往有颅内出血、包括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近3个月有颅内手术、头颅外伤、卒中史及心梗史;近3周有消化道、泌尿系统等内脏器官活动性出血;近2周内有外科手术史;近1周内有腰穿或动脉穿刺史;

6、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

7、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

8、有血液疾病、出血倾向、凝血障碍,血小板计数<10万/mm3;48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超出正常范围);或已口服过抗凝药(华法林),且INR>1.5;

9、血糖<2.7mmol/L,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或需要积极地降压来达到要求范围;

10、妊娠妇女

溶栓方法:

发病6小时以内的颈内动脉系统的脑梗死;发病12小时以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脑梗死,无禁忌症可考虑溶栓治疗。给予尿激酶100—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ml 静滴30分钟,前10分钟静滴50ml,后20分钟静滴50ml。

溶栓并发症

1、梗死灶继发出血:尿激酶时非选择性纤维蛋白原溶解剂,激活血栓及血浆内纤溶酶原,有诱发出血潜在风险,用药后应检测凝血功能;

2、溶栓也可导致致命的再灌注损伤和脑水肿;

3、溶栓再闭塞率高达10-20%,机制不详。

溶栓的注意事项

1、由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死亡率非常高,而溶栓治疗可能是唯一的抢救方法,因而溶栓的时间窗可适当放宽到24小时;

2、评估患者的其他临床情况(如低血糖/高血糖、心衰、低氧),并给予适当治疗

将患者收入到监护室进行监护和治疗,在静滴溶栓药物过程中严密监测神经功能和血压:

1)首2小时内每15分钟测量血压1次,在随后6小时内,每30分钟测量1次,直至24小时。如血压>180/100mmHg,应更频繁的监测血压,并给予降压药物;

2)首1小时每30分钟评估神经功能,以后每小时检查1次,直至24小时;

3、患者出现严重头痛、急性血压增高、恶心或呕吐,应立即停用溶栓药物,紧急行头颅CT检查;

4、溶栓治疗后24小时内一般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24小时无禁忌者可用抗凝及阿司匹林,给抗凝、抗血小板之前应复查头颅CT;

5、不要太早放置鼻胃管、导尿管或动脉内测压导管。

急性脑卒中溶栓指南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导规范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 2016年5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导规范 组长:刘鸣 成员:崔丽英贺茂林徐运 增进胜刘峻峰畅雪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目前超早期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mogen activator, rt-PA) 静脉溶栓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结局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已被我国和许多国家指南推荐,但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比例仍然很低。 近期研究显示,约20% 的患者于发病 3 小时之内到达急诊室,12.6% 的患者适合溶栓治疗,只有 2.4% 的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其中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为1.6% 。开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溶栓治疗的一个主要难点是,大多数患者没有及时送达医院或各种原因的院内延迟。 为使更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得溶栓治疗并从中受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普遍进行相应的医疗救治体系改革,包括完善院外医疗急救转运网络,组建院内卒中快速抢救小组,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卒中中心和卒中中心的认证体系等措施,其核心就是要让公众都知道卒中是急症,卒中发生后应尽快送达有能力进行卒中溶栓治疗的医院,并获得规范性溶栓治疗。 为使溶栓这一有效疗法能更好、更广泛地在我国使用,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救治率,脑防委特组织全国脑血管病权威专家制定静脉溶栓指导规范如下,其中的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采用《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的标准。 一、溶栓相关公众教育 为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得及时救治,首先应能够识别脑卒中的发生。研究显示公众对脑卒中临床表现的相关知识仍然十分匮乏。根据加利福尼亚州急性卒中登记(California Acute Stroke Pilot Registry, CASPR) 报告若所有患者能在发病后早期就诊,则 3 h 内溶栓治疗的总体比例可由 4.3% 上升至28.6%, 因此开展更多的以教育卒中患者更早寻求治疗的宣传活动是必要的。 有效的社区教育工具包括印刷材料、视听节目、网络在线宣传、社区宣讲、板报以及电视广告。卒中教育不应仅针对潜在的患者,也应包括他们的亲属、公共服务部门比如警察以及医护人员,使他们能够在必要时启动急救医疗

静脉溶栓治疗的重要性

静脉溶栓治疗的重要性 时间就是大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以下简称卒中)是神经内科临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导致人类死亡的3大主要疾病之一,其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卒中在恢复脑灌注之前,每一分钟将会死亡190万个神经元、140亿个神经突触,所以说必须争分夺秒,树立时间就是大脑的观念。 1.既往有颅内出血,包括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近3个月有头颅外伤史;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近2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2.近3个月内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史,但不包括陈旧小腔隙梗死而未遗留神经功能体征。 3.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患者。 4.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 5.已口服抗凝药,且国际标准化比值>15;48h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超出正常范围)。 6.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血糖<2.7mmol/L。 7.血压:>180/100mmHg。 一、静脉炎的药物治疗: 1、抗凝治疗,局限性浅静脉炎一般不需要抗凝治疗,广泛或进行性浅静脉炎及深静脉血栓应给予抗凝治疗。 2、疼痛严重者可给予给予止痛剂治疗。 3、有炎症者可给予抗生素治疗,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应给予大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二、静脉炎的一般治疗: 1、以预防为主,病后及手术后应尽早进行肢体活动。 2、已发生血栓性静脉炎,需卧床,抬高肢体30°至疼痛及水肿消失。 3、长期静脉输液应定期更换注射静脉。 三、静脉炎的手术治疗: 1、出现肢体坏疽需行截肢趾手术。 2、有发生肺栓塞危险者可行近端静脉结扎。 3、四肢有残留结节条状物而时常疼痛者,可予以手术切除。 四、静脉炎的局部治疗: 1、慢性静脉淤滞引起水肿者可着弹性袜。 2、可给予局部热敷、热疗等治疗。 猜你感兴趣:

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护理常规

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护理常规 一、rtPA(阿替普酶)溶栓入选标准 1、年龄18-80岁(最新指南无年龄上限) 2、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并引起可评估的神经功能缺失(如语言、运动功能、认知的 损害、凝视障碍、视野缺损或/和视觉忽视)。缺血性组中定义为突然发生的急性局灶性的神经功能缺损,推测原因为脑缺血,CT除外出血。 3、症状出现3小时内(最新指南为4.5小时内)开始溶栓治疗 4、组中症状持续至少30分钟,治疗前无明显改善,临床表现必须和全脑缺血(如晕厥)、 癫痫或偏头痛鉴别 二、rtPA溶栓排除标准 1、CT或MRI检查发现出血、明显的占位效应伴中线移位(梗塞范围大)、急性低密度病 灶或脑沟消失,>MCA供血范围的1/3、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或蛛网膜下出血征象。 2、昏迷或临床评估(如NIHSS>25)和/或其他合适的影响学证实为严重卒中 3、发病时伴有癫痫发作 4、3月内有过卒中史 5、发病前48小时内应用肝素,并且APTT超出实验室正常值上限 6、既往有卒中史且合并糖尿病病史 7、血小板计数<100,000/mm3 8、积极的降压治疗后高血压仍未得到控制,未控制的高血压是指间隔至少10分钟,重复3 次测得的收缩压>185mmHg或舒张压>110mmHg 9、血糖<2.7mmol/l 或>22.2mmol/l 10、目前或既往6个月内有显著出血性疾病 11、患者正在口服抗凝药(如华法令),INR>1.5 12、已知有颅内出血病史或怀疑颅内出血(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 13、妊娠期或哺乳期 14、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如肿瘤、动脉瘤、颅内或脊髓手术) 三、溶栓前准备: 抽血(血常规+血型,凝血四项,生化),ECG,CT,建立2条静脉通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备好微量泵,溶栓药物,抢救设施和药品。 四、溶栓药物及用法:阿替普酶 ?总量0.9mg/KG,总用量不大于90mg,加入生理盐水中, ?先10%静推(弹丸式给药,1分钟内) ?余量1小时内泵入 五、溶栓后观察要点: ?生命体征、瞳孔, ?意识状态 ?头痛 ?出血征象,血常规、凝血功能监测 ?NIHSS评分 ?4及24小时复查CT ?24小时内绝对卧床、避免插胃管、尿管 1、溶栓时护士须严密监测患者呼吸,脉搏,意识,瞳孔及血压变化,尽量排除一切影响患者呼吸、脉搏、意识、瞳孔及血压变化的因素,嘱患者安静休息,避免紧张激动等,溶栓开

2016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6 年中国脑卒中大会发布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导规范》,现整理如下,供各位参考学习。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目前超早期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mogen activator, rt- PA) 静脉溶栓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结局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已被我国和许多国家指南推荐,但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比例仍然很低。 近期研究显示,约20% 的患者于发病 3 小时之内到达急诊室,12.6% 的患者适合溶栓治疗,只有 2.4% 的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其中使用rt-PA 静脉溶栓治疗为 1.6% 开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溶栓治疗的一个主要难点是,大多数患者没有及时送达医院或各种原因的院内延迟。 为使更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得溶栓治疗并从中受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普遍进行相应的医疗救治体系改革,包括完善院外医疗急救转运网络,组建院内卒中快速抢救小组,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卒中中心和卒中中心的认证体系等措施,其核心就是要让公众都知道卒中是急症,卒中发生后应尽快送达有能力进行卒中溶栓治疗的医院,并获得规范性溶栓治疗。 为使溶栓这一有效疗法能更好、更广泛地在我国使用,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救治率,脑防委特组织全国脑血管病权威专家制定静脉溶栓指导规范如下,其中的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采用《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的标准。 溶栓相关公众教育 为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得及时救治,首先应能够识别脑卒中的发生。研究显示公众对脑卒中临床表现的相关知识仍然十分匮乏。根据加利福尼亚州急性卒中登记(California Acute Stroke Pilot Registry, CASPR) 报告若所有患者能在发病后早期就诊, 则 3 h 内溶栓治疗的总体比例可由 4.3% 上升至28.6%, 因此开展更多的以教育卒中患者更早寻求治疗的宣传活动是必要的。 有效的社区教育工具包括印刷材料、视听节目、网络在线宣传、社区宣讲、板报以及电视广告。卒中教育不应仅针对潜在的患者,也应包括他们的亲属、公共服务部门比如警察以及医护人员,使他们能够在必要时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公众教育的关键是当可疑卒中发生时应立即拨打120 等急救电话。 推荐:应积极开展针对大众的科普宣传和对医生进行脑卒中规范化诊治的相关培训,加强全社会脑卒中应尽早救治的意识,减少脑卒中就医的时间延误,尽可能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使用率。 院前处理

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

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 一、动、静脉溶栓总适应症 1、急性脑梗死; 2、发病4.5h内(选择全身静脉内溶栓),发病在4.5h-6h以内者(如怀疑为进展性卒中可延至 12h,基底动脉血栓可延至48h)选择动脉内局部介入溶栓; 3、年龄18-80岁; 4、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在一个小时以上,且比较严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在7~22分);如有明显瘫痪等神经定位体征者肌力低于IV级。 5、无明显意识障碍,神志不应差于嗜睡。但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有意识障碍者,也可采用溶栓治疗。 6、脑CT无脑出血,未见明显的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对应的低密度病灶。或血管造影证实颅内血栓及部位。 7、家属同意。且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动、静脉溶栓总禁忌症: 1、年龄>80岁; 2、血压>200/120mmHg;经治疗后,血压能降低到160/90mmHg左右者除外。 2、活动性内出血、颅内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或近期发生脑出血者;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近两周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 3、神经系统症状核体征轻微(如肌力≤Ⅳ级)或病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者(如TIA); 4、口服抗凝药或出血素质者(INR>1.5,血小板计数<100,000/mm3 ); 5、严重心、肝、肾等实质脏器疾病。 三、动、静脉溶栓总体流程 有局灶定位体征患者 生化检查(血糖、出凝血全套、血常规、急诊九项、肌钙蛋白) 头部CT 低密度影或正常高密度影(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 4.5h以内 4.5h以内 6h以内静脉溶栓常规治疗动脉溶栓(无禁忌症)(有禁忌症)(无禁忌症)动脉介入溶栓流程术前处理签署同意书、商讨溶栓药(尿激酶、爱通立)、通知介入室相关人员到位术前准备术前备药术前用药(备腹股沟区皮肤(尼莫通 NS250ml+胞二磷胆碱0.5 套尿套或停留尿管介入室已备有尿激酶 NS20ml+地塞米松5mg 碘试、左下肢留置 如rtPA则需取药)针、静脉推注泵)立即通知介入室、尽快送介入室术后处理术后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压控制在160/90mmHg或患者发病前水平为宜 24小时内绝对卧床24h,24h后复查CT 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测颅规、NIHSS评分q1hX6 24小时后观察足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指南(最新版)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指南 一、原则 应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争分夺秒,尽力缩短患者入院至开始溶栓的时间,目的是使梗塞相关血管得到早期、充分、持续再开通。 二、选择对象的条件 1.持续性胸痛≥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 2.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1mV、胸导>0.2mV。 3.发病≤6小时者。 4.若患者来院时已是发病后6~12小时,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伴有或不伴有严重胸痛者仍可溶栓。 5.年龄≤70岁。70岁以上的高龄AMI患者,应根据梗塞范围,患者一般状态,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因人而异慎重选择。 三、禁忌证 1.两周内有活动性出血(胃肠道溃疡、咯血等),做过内脏手术、活体组织检查,有创伤性心肺复苏术,不能实施压迫的血管穿刺以及有外伤史者。 2.高血压病患者经治疗后在溶栓前血压仍≥21.3/1 3.3kPa(160/100mmHg)者。 3.高度怀疑有夹层动脉瘤者。 4.有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史,>6小时至半年内有缺血性脑卒中(包括TIA)史。 5.有出血性视网膜病史。

6.各种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 7.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等患者。 四、溶栓步骤 溶栓前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及血型。 (一)即刻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0.15~0.3g,以后每日0.15~ 0.3g,3~5日后改服50~150mg,出院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二)静脉用药种类及方法: 1.尿激酶(UK):150万IU (约 2.2万IU/kg)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再加入100ml 5%~10%葡萄糖液体中,30分钟内静脉滴入。尿激酶滴完后12小时,皮下注射肝素7500U,每12小时一次,持续3~5天。 2.链激酶(SK)或重组链激酶(rSK):150U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再加入100ml 5%~10%葡萄糖液体中,60分钟内静脉滴入。 3.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用rt-PA前先给予肝素5000U 静脉滴注。同时按下述方法应用rt-PA: (1)国际习用加速给药法:15mg静脉推注,0.75mg/kg(不超过50mg)30分钟内静脉滴注,随后0.5mg/kg(不超过35mg)60分钟内静脉滴注。总量≤100mg。 (2)近年来国内试用小剂量法:8mg静脉推注,42mg于90分钟内静脉滴注。总量为50mg。rt-PA滴毕后应用肝素每小时700~1000U,静脉滴注48小时,监测APTT维持,在60~80秒,以后皮下注射肝素7500U,每12小时一次,持续3~5天。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 一、动、静脉溶栓总适应症 1、急性脑梗死; 2、发病4.5h内(选择全身静脉内溶栓),发病在4.5h-6h以内者(如 怀疑为进展性卒中可延至12h,基底动脉血栓可延至48h)选择动脉内局部介入溶栓; 3、年龄18-80岁; 4、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在一个小时以上,且比较严重(美国国立 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7~22分);如有明显瘫痪等神经定位体征者肌力低于IV级。 5、无明显意识障碍,神志不应差于嗜睡。但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有意 识障碍者,也可采用溶栓治疗。 6、脑CT无脑出血,未见明显的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对应的低密度病 灶。或血管造影证实颅内血栓及部位。 7、家属同意。且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动、静脉溶栓总禁忌症: 1、年龄>80岁; 2、血压>200/120mmHg;经治疗后,血压能降低到160/90mmHg左 右者除外。 2、活动性内出血、颅内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或近期发生脑 出血者;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近两周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

3、神经系统症状核体征轻微(如肌力≤Ⅳ级)或病后症状体征明显 改善者(如TIA); 4、口服抗凝药或出血素质者(INR>1.5,血小板计数<100,000/mm3 ); 5、严重心、肝、肾等实质脏器疾病。 三、动、静脉溶栓总体流程 有局灶定位体征患者生化检查 (血糖、出凝血全套、血常规、急诊九项、肌钙蛋白) 头部CT 低密度影或正常高密度影 (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

4.5h以内 4.5h 以内 6h以内 静脉溶栓常规治 疗动脉溶栓 (无禁忌症)(有禁忌 症)(无禁忌症) 动脉介入溶栓流程 术前处理 签署同意书、商讨溶栓药(尿激酶、爱通立)、通知介入室相关人员到位 术前准备术前备 药术前用药 (备腹股沟区皮肤(尼莫 通 NS250ml+胞二磷胆碱0.5套尿套或停留尿管介入室已备有尿激酶 NS20ml+地塞米松5mg 碘试、左下肢留置如rtPA则需取药)

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得静脉溶栓治疗常规 对经过严格选择得患者应尽早给予尿激酶溶栓,在以下情况下可给予溶栓治疗: 1、有诊断与处理卒中经验得专科医生; 2、有全天24小时可利用得高分辨影像检查条件,有经验得工作人员与有分析检查结果得经验; 3、有条件处理潜在得并发症(如颅内出血或气道阻塞)。 溶栓适应症: 1、病人年龄在18-80岁; 2、临床明确诊断缺血性卒中,并造成明确得神经功能障碍(NIHSS评分>4分),无昏迷,且脑功能损害得症状及体征存在超过1小时,且治疗前无明显改善; 3、在发病 4、5小时或6小时内; 4、患者本人或家属对溶栓得收益/风险知情同意并签字。 溶栓禁忌症: 1、神经功能障碍非常轻微或迅速改善者; 2、发病超过时间窗或无法确定; 3、伴有明确得癫痫发作; 4、头颅CT检查发现颅内出血、脑水肿、占位效应、肿瘤与动静脉畸形;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得临床表现(即使CT显示正常);CT显示低密度>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脑中动脑梗死患者); 5、既往有颅内出血、包括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近3个月有颅内手术、头颅外伤、卒中史及心梗史;近3周有消化道、泌尿系统等内脏器官活动性出血;近2周内有外科手术史;近1周内有腰穿或动脉穿刺史; 6、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得证据; 7、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 8、有血液疾病、出血倾向、凝血障碍,血小板计数<10万/mm3; 48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超出正常范围);或已口服过抗凝药(华法林),且INR>1、5; 9、血糖<2、7mmol/L,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或需要积极地降压来达到要求范围; 10、妊娠妇女 溶栓方法: 发病6小时以内得颈内动脉系统得脑梗死;发病12小时以内得椎—基底动脉系统得脑梗死,无禁忌症可考虑溶栓治疗。给予尿激酶100—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ml静滴30分钟,前10分钟静滴50ml,后20分钟静滴50ml。 溶栓并发症

静脉溶栓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一、静脉溶栓治疗流程 (一)、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时间窗: 1、3 小时内:诊断为缺血性卒中,有可测的神经功能缺损。(1)在开始治疗之前症状发生<3 h。 (2)年龄≥18岁 2、3-4.5 小时内:选标准: (1)诊断为缺血性卒中,有可测的神经功能缺损。 (2)在开始治疗之前症状发生在3-4.5 h之间 (二)适应症: (三) 1、发病3小时内的症状严重的缺血性卒中,建议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尽管出血风险增加,但仍可从溶栓中获益(I类推荐,A级证据) 2、发病3小时内轻型且致残性缺血性卒中,可考虑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不排除轻症但可能致残的卒中患者,因为可以从溶栓中获益(I类推荐,A级证据) 3、对于发病3小时内轻型且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考虑治疗。治疗需考虑可能的获益与风险。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这部分患者的风险获益比(IIb推荐,C级证据) 4、仍然缺乏足够的证据来确定影响对阿替普酶治疗反应的急性CT低密度严重程度或范围的阈值。急性低密度或早期缺血性改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不应作为排除治疗的标准。

5、对既往MRI发现有少量(1~10个)微出血灶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是合理的。 6、既往MRI发现大量(>10个)微出血灶的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症状性脑出血风险增加相关,且临床获益不明确,如果有显著潜在获益,静脉溶栓可能是合理的。 7、对于合并镰状红细胞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静脉阿替普酶溶栓是合理的。 8、阿昔单抗不能和静脉阿替普酶同时应用。 9、不应对24h内应用过治疗剂量的低分子量肝素的患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10、在制定治疗决策时应认真权衡静脉溶栓的潜在风险和可能的获益。 11、考虑到普通人群中出现血小板异常和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很低,在没有理由怀疑化验结果异常时,不应因为等待血液化验而延误静脉溶栓治疗。 12、高血糖或低血糖会有类似卒中的表现,治疗医师应检测溶栓治疗前的血糖水平。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不适用于非血管性病因的卒中。

急诊静脉溶栓治疗途径

急诊静脉溶栓治疗路径 姓名性别年龄岁住院号 联系电话 是否在4.5小时内 1. 发病时间(以最后看起来正常的时间为准):______________ 2. 患者到达医院时间:_______________ 3.头颅CT时间:_______________ 4.rtPA治疗起始时间:_______________ rtPA治疗剂量:__________mg (体重:_____Kg) 是否有溶栓禁忌症 禁忌症(3小时内) ①病史和体检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②近3个月内有头颅外伤史、或脑梗死史、或心肌梗死史 ③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 ④近2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 ⑤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史 ⑥既往有脑出血史 ⑦严重内科疾病,包括心、肝、肾功能衰竭 ⑧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 ⑨正在应用抗凝药(INR>1.5或PT≥15s) 或卒中发作前48h内应用肝素者,且APTT延长⑩血小板计数<100×109/L ⑾血糖<2.7mmol/L或>22.2mmol/L ⑿降压治疗后血压仍高于185/110mmHg ⒀CT显示早期大面积病灶(超过MCA分布区的1/3或ASPECTS评分<5分) ⒁卒中发作时有癫痫 ⒂妊娠 额外的禁忌症(3-4.5小时内) ①年龄>80岁 ②严重的卒中(NIHSS>25分) ③既往卒中史和糖尿病史 ④口服抗凝药物,不论INR 静脉溶栓前 1.确认头颅影像及化验(血常规+凝血象+生化)检查 2.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签知情同意 3.溶栓前评估:血压 mmHg ;NIHSS评分 NIHSS评分 ++++++++++++++= 1 2 3 4 5a 5b 6a 6b 7 8 9 10 11 意识凝视视野面瘫肢体(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共济感觉失语构音忽视

静脉溶栓治疗新理念

静脉溶栓治疗一一结合2016年新理念 2017-01-16守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首选: rtPA静脉溶栓: 迄今为止,临床中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经循证医学证实确切有效的疗法只有四种:卒中单元、超早期溶栓、抗血小板治疗和早期开始的正规康复。 (rt-PA)阿替普酶溶栓是溶栓首选药物,能取得戏剧性的效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3小时之内静脉rt-PA溶栓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A级证据),推荐剂量为0.9mg/kg体重,最大量90mg。 静脉溶栓治疗的重要性,时间就是大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以下简称卒中)是神经内科临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导致人类死亡的3大主要疾病之一,其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卒中在恢复脑灌注之前,每一分钟将会死亡190万个神经元、140亿个神经突触,所以说必须争分夺秒,树立时间就是大脑的观念。 溶栓治疗作为第一推荐:目前世界公认的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是降低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唯一有效手段。 而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脑血流灌注措施,全世界的治疗指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都将溶栓治疗作为第一推荐手段。 rtPA静脉溶栓

从1995年第一个国际试验开始,直到2012年完成的最新国际试验,所有数据都证实,使用rt-PA静脉溶栓可以令患者获益。按照统计学数据NNT(有效治疗例数)来看,接受rtPA治疗的患者中,每3.1名就有1名患者可以避免死亡或致残。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肯定而且患者获益明显。 如何使用阿替普酶 三个“9”使用方法: 0.9mg/kg:按0.9mg/kg来计算,按同等剂量化药,如用50mg化至50ml生理盐水中,前5分钟按10%的量静推,余下药液用微泵1小时内注入。如病人体重50kg,则阿替普酶50mg+NS50ml,前5分钟静推5ml,以后在1小时内微泵注入。 最大剂量90 mg:按照体重计算超过90mg的,仍然使用90mg。 剩余总量的90%:在1小时内微泵注入。 聚焦2016年卒中研究新进展要点 低剂量tPA治疗卒中优势在哪里? ENCHANTED 试验比较了3310 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卒中发作4.5 小时内接受tPA阿替普酶标准剂量(0.9mg/kg)和低剂量(0.6 mg/kg)治疗的疗效。 低剂量组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患者比例为标准组的一半,7 日死亡率也更低,但这种获益被增加的残疾率所抵消。 总体来说,低剂量tPA阿替普酶治疗会降低死亡率,但增加患者轻到中度的残疾。 如果优先考虑最大程度减小早期伤害,则使用低剂量tPA,尤其是有颅内出血高风险的患者,但如果想保存患者功能的完整性,标准剂量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静脉溶栓治疗(干货)

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 常规 对经过严格选择的患者应尽早给予尿激酶溶栓,在以下情况下可给予溶栓治疗: 1、有诊断和处理卒中经验的专科医生; 2、有全天24小时可利用的高分辨影像检查条件,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有分析检查结果的经验; 3、有条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如颅内出血或气道阻塞)。 溶栓适应症: 1、病人年龄在18-80岁; 2、临床明确诊断缺血性卒中,并造成明确的神经功能障碍(NIHSS评分>4分),无昏迷,且脑功能损害的症状及体征存在超过1小时,且治疗前无明显改善; 3、在发病4.5小时或6小时内;

4、患者本人或家属对溶栓的收益/风险知情同意并签字。 溶栓禁忌症: 1、神经功能障碍非常轻微或迅速改善者; 2、发病超过时间窗或无法确定; 3、伴有明确的癫痫发作; 4、头颅CT检查发现颅内出血、脑水肿、占位效应、肿瘤和动静脉畸形;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即使CT显示正常);CT显示低密度>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脑中动脑梗死患者); 5、既往有颅内出血、包括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近3个月有颅内手术、头颅外伤、卒中史及心梗史;近3周有消化道、泌尿系统等内脏器官活动性出血;近2周内有外科手术史;近1周内有腰穿或动脉穿刺史; 6、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 7、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

8、有血液疾病、出血倾向、凝血障碍,血小板计数〈10万/mm3; 48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超出正常范围);或已口服过抗凝药(华法林),且INR〉1.5; 9、血糖〈2.7mmol/L,收缩压>180mmH g或舒张压>100mmHg,或需要积极地降压来达到要求范围; 10、妊娠妇女 溶栓方法: 发病6小时以内的颈内动脉系统的脑梗死;发病12小时以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脑梗死,无禁忌症可考虑溶栓治疗.给予尿激酶100-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ml静滴30分钟,前10分钟静滴50ml,后20分钟静滴50ml。 溶栓并发症 1、梗死灶继发出血:尿激酶时非选择性纤维蛋白原溶解剂,激活血栓及血浆内纤溶酶原,有诱发出血潜在风险,用药后应检测凝血功能;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优选稿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 一、动、静脉溶栓总适应症 1、急性脑梗死; 2、发病4.5h内(选择全身静脉内溶栓),发病在4.5h-6h以内者(如怀疑为 进展性卒中可延至12h,基底动脉血栓可延至48h)选择动脉内局部介入溶栓; 3、年龄18-80岁; 4、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在一个小时以上,且比较严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院卒中量表NIHSS在7~22分);如有明显瘫痪等神经定位体征者肌力低于IV 级。 5、无明显意识障碍,神志不应差于嗜睡。但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有意识障碍者,也可采用溶栓治疗。 6、脑CT无脑出血,未见明显的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对应的低密度病灶。或血管造影证实颅内血栓及部位。 7、家属同意。且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动、静脉溶栓总禁忌症: 1、年龄>80岁; 2、血压>200/120mmHg;经治疗后,血压能降低到160/90mmHg左右者除 外。 2、活动性内出血、颅内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或近期发生脑出血者; 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近两周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

3、神经系统症状核体征轻微(如肌力≤Ⅳ级)或病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者(如TIA); 4、口服抗凝药或出血素质者(INR>1.5,血小板计数<100,000/mm3); 5、严重心、肝、肾等实质脏器疾病。 三、动、静脉溶栓总体流程 有局灶定位体征患者生化检查 (血糖、出凝血全套、血常规、急诊九项、肌钙蛋白) 头部CT 低密度影或正常高密度影 (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 4.5h以内4.5h以内6h以内 静脉溶栓常规治疗动脉溶栓 (无禁忌症)(有禁忌症)(无禁忌症) 动脉介入溶栓流程 术前处理 签署同意书、商讨溶栓药(尿激酶、爱通立)、通知介入室相关人员到位 术前准备术前备药术前用药 (备腹股沟区皮肤(尼莫通NS250ml+胞二磷胆碱0.5 套尿套或停留尿管介入室已备有尿激酶NS20ml+地塞米松5mg?碘试、左下肢留置如rtPA则需取药) 针、静脉推注泵) 立即通知介入室、尽快送介入室

静脉溶栓标准

静脉溶栓入选/排除标准 rt-PA静脉溶栓入选/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 住院患者年龄18-80岁 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并引起可评估的神经功能缺损(如语言、运动功能、认知的损害、凝视障碍,视野缺损或/和视觉忽视)。缺血性卒中定义为突然发生的急性的局灶性的神经功能缺损,推测原因为脑缺血,CT除外出血 在症状出现3小时内开始溶栓治疗。 卒中症状持续至少30分钟,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症状必须和全脑缺血(如晕厥)、癫痫或偏头痛有明显区别。 依据参加研究所在国的法律,患者同意接受溶栓治疗,并对病史数据的采集保存和随访过程知情同意 愿意并有能力遵循研究方案。 2、排除标准/禁忌症 CT检查发现高密度病灶(出血)、明显的占位效应伴中线移位(梗塞范围大)、急性低密度病灶或脑沟消失>MCA供血范围的1/3、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征象 昏迷或临床评估(如NIHSS >25)和/或其它合适的影像学证实为严重卒中发病时伴有癫痫发作 3月内有过卒中史 发病前48小时内应用肝素,并且aPTT超出实验室正常值的上限 既往有卒中史且合并糖尿病病史 血小板计数 <100,000/mm3 积极的降压治疗后高血压仍未得到控制。未控制的高血压是指间隔至少10分钟,重复3次测得的收缩压 >185mmHg或舒张压>110mmHg 血糖 <50mg/dl(2.7mmol/l)或>400mg/dl(22.2mmol/l)目前或既往6个月内有显著出血性疾病 患者在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令),INR >1.5 已知有颅内出血病史或怀疑颅内出血(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 妊娠期或哺乳期者 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如肿瘤、动脉瘤、颅内或脊髓手术) 出血性视网膜病,例如糖尿病(视觉障碍可能提示视网膜出血)或其他出血性眼部病变 细菌性心内膜炎、心包炎 延长的或外伤性心肺复苏( >2min), 过去10天内分娩或近期非压力性血管(如锁骨下静脉或颈静脉)的穿刺急性胰腺炎 已证实的溃疡性胃肠疾病(3个月内) 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具有增加出血危险性的肿瘤 严重的肝脏疾病,包括肝衰竭、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和活动性肝炎。 过去十天有大手术或严重创伤、颅脑外伤史 对阿替普酶活性成分或其他组成成分过敏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 患者,性别,年龄岁,检查头颅CT,结合症状、体征,初步诊断:急性脑梗塞,现病情危重,体温℃,脉搏次/分,呼吸次/分,血压 mmHg。 该患者符合中国脑卒中大会发布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导规范》中溶栓适应证:年龄18到75岁;临床考虑为缺血性脑卒中,并引起可评估的神经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7~22分);卒中症状持续至少一小时无明显改善;确认核实发病时间在6小时以内;脑CT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改变;患者本人或家属签署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 无以下溶栓禁忌证: 1.患者昏迷或严重的卒中症状(NIHSS>25) 2.发病时伴有癫痫发作者。 3.3个月内有过卒中史或心梗史,但不包括陈旧小腔隙性梗死而未遗留神经功能体征。 4.轻型卒中或症状快速改善卒中(如TIA)。 5.体检发现有内脏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 6.既往有颅内出血病史或怀疑颅内出血(包括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近3个月头颅外伤史,近3周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史,近2周内进行过外科手术或严重外伤,近1周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7.已知神经系统病史(如颅内肿瘤、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 8.CT提示多脑叶梗死(低密度影>1/3大脑半球) 9.已口服抗凝药,且INR>1.7或PT>15s;48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超出正常范围) 10.急性胰腺炎、活动性溃疡病史或严重肝脏疾病,如肝功能衰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等 11.妊娠期患者 12.血小板<100×109/L ,血糖<2.7mmol/L或>22.0mmol/L 13.SBP>200mmHg,或DBP>120mmHg,难以控制在160/90mmHg以下 14.合并严重的晚期或终末期疾病或任何其他情况,治疗的风险超过其益处。 15.患者和(或)家属不愿意签署知情同意。 综上考虑可以对该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实施本医疗方案可能发生的医疗意外及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 1)全身出血不止(包括消化道出血、全身皮下出血);2)药物过敏;3)转成脑出血; 4)脑水肿加重,脑疝;5)溶栓后病情加重死亡;6)溶栓后再次发生脑梗塞; 7)溶栓无效,病情继续进展; 8)增加医疗费用,溶栓药物()的价格比较昂贵。 我已详细了解了所患病情及溶栓可能带来的严重危险,但我/我还是决定进行溶栓治疗,如因此而发生出血、再灌注损伤并因此危及患者的生命,我愿承担由此而引起的一切责任。 患者/授权委托人签名:日期:年月日 我已详细了解了所患病情及溶栓可能带来的严重危险,因此我/我决定拒绝溶栓治疗。 患者/授权委托人签名:日期:年月日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终审稿)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 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 一、动、静脉溶栓总适应症 1、急性脑梗死; 2、发病4.5h内(选择全身静脉内溶栓),发病在4.5h-6h以内者(如怀疑为 进展性卒中可延至12h,基底动脉血栓可延至48h)选择动脉内局部介入溶栓; 3、年龄18-80岁; 4、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在一个小时以上,且比较严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院卒中量表NIHSS在7~22分);如有明显瘫痪等神经定位体征者肌力低于IV 级。 5、无明显意识障碍,神志不应差于嗜睡。但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有意识障碍者,也可采用溶栓治疗。 6、脑CT无脑出血,未见明显的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对应的低密度病灶。或血管造影证实颅内血栓及部位。 7、家属同意。且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动、静脉溶栓总禁忌症: 1、年龄>80岁; 2、血压>200/120mmHg;经治疗后,血压能降低到160/90mmHg左右者除 外。 2、活动性内出血、颅内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或近期发生脑出血者; 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近两周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

3、神经系统症状核体征轻微(如肌力≤Ⅳ级)或病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者(如TIA); 4、口服抗凝药或出血素质者(INR>1.5,血小板计数<100,000/mm3); 5、严重心、肝、肾等实质脏器疾病。 三、动、静脉溶栓总体流程 有局灶定位体征患者生化检查 (血糖、出凝血全套、血常规、急诊九项、肌钙蛋白) 头部CT 低密度影或正常高密度影 (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 4.5h以内4.5h以内6h以内 静脉溶栓常规治疗动脉溶栓 (无禁忌症)(有禁忌症)(无禁忌症) 动脉介入溶栓流程 术前处理 签署同意书、商讨溶栓药(尿激酶、爱通立)、通知介入室相关人员到位 术前准备术前备药术前用药 (备腹股沟区皮肤(尼莫通NS250ml+胞二磷胆碱0.5 套尿套或停留尿管介入室已备有尿激酶NS20ml+地塞米松5mg?碘试、左下肢留置如rtPA则需取药) 针、静脉推注泵) 立即通知介入室、尽快送介入室

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常规 对经过严格选择的患者应尽早给予尿激酶溶栓,在以下情况下可给予溶栓治疗: 1、有诊断和处理卒中经验的专科医生; 2、有全天24小时可利用的高分辨影像检查条件,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有分析检查结果的经验; 3、有条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如颅内出血或气道阻塞)。 溶栓适应症: 1、病人年龄在18-80岁; 2、临床明确诊断缺血性卒中,并造成明确的神经功能障碍(NIHSS评分>4分),无昏迷,且脑功能损害的症状及体征存在超过1小时,且治疗前无明显改善; 3、在发病4.5小时或6小时内; 4、患者本人或家属对溶栓的收益/风险知情同意并签字。 溶栓禁忌症: 1、神经功能障碍非常轻微或迅速改善者; 2、发病超过时间窗或无法确定; 3、伴有明确的癫痫发作; 4、头颅CT检查发现颅内出血、脑水肿、占位效应、肿瘤和动静脉畸形;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即使CT显示正常);CT显示低密度>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脑中动脑梗死患者); 5、既往有颅内出血、包括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近3个月有颅内手术、头颅外伤、卒中史及心梗史;近3周有消化道、泌尿系统等内脏器官活动性出血;近2周内有外科手术史;近1周内有腰穿或动脉穿刺史; 6、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 7、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 8、有血液疾病、出血倾向、凝血障碍,血小板计数<10万/mm3;48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超出正常范围);或已口服过抗凝药(华法林),且INR>1.5; 9、血糖<2.7mmol/L,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或需要积极地降压来达到要求范围; 10、妊娠妇女 溶栓方法: 发病6小时以内的颈内动脉系统的脑梗死;发病12小时以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脑梗死,无禁忌症可考虑溶栓治疗。给予尿激酶100—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ml 静滴30分钟,前10分钟静滴50ml,后20分钟静滴50ml。 溶栓并发症

ACCP-7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

解读ACCP-7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简称ACCP)从1986年发布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以来,大约每3年更新一次,该指南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公认最权威的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指南。它涵盖了所有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以及所有与血栓栓塞相关的学科,如心血管内科和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肿瘤科、儿科、妇产科等。2004年9月第七届ACCP会议期间,由87位美国医师组成的专家组推出了第七届ACCP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简称ACCP-7),包括约500条分级建议。新指南既是对前一版指南(2001年版)的更新,也是对正在研发和已经取得初步临床证据的新治疗方法和药物的展望。ACCP-7全文发表在Chest2004年9月增刊上。 概述 该指南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采用了新的证据级别推荐方法,更加细致、明确。指南中1A级建议所占比例不大,而1C至2C级建议较多。一方面说明在血栓栓塞防治领域中,仍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解决,另一方面表明指南采取了更加稳妥的原则,谨慎提出治疗建议,同时为临床医师在医疗实践中灵活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与2001年版指南比较,ACCP-7主要变化有:指南纳入了大量近年来新增的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补充了23个部分,如血管外科、腔镜手术、膝关节置换术和长途旅行等相关的静脉血栓预防,对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溶栓、抗栓建议进行了修改。指南新增230项分级建议,首次发布了长途旅行血栓栓塞预防建议,低分子量肝素(LMWH)在各适应证中的推荐级别均增强。强调新型抗凝药物合成戊糖—戊聚糖钠(fondaparinux)的适应证更加广泛。与以往指南不同,ACCP-7在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中强力推荐使用戊聚糖钠预防血栓。 ACCP-7修改的主要建议包括:在冠脉干预中,有其他治疗时不建议使用噻氯匹定抗血小板(即往指南中为一线治疗)。此外,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推荐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对非心脏相关的卒中患者,强调溶栓药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仅适用卒中发作3小时内的患者。 对各部分的主要建议简单介绍如下: 抗栓和抗凝的基础 1.抗血小板药物 (1)充分评估心血管危险因素,阿司匹林仍为主要推荐的一级预防药物;(2)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抗血小板药物的药效反应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并且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现象;(3)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未能进行早期血运重建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获益/风险尚不确定;(4)高危患者应长期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者具有协同作用,药效扩大;(5)选择和非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心血管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6)鉴于噻氯匹定可能导致致命的不良反应,如果患

脑梗塞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

脑梗塞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 一:技术原理 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之一,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 和尿激酶 (UK) 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通过溶栓使闭塞的动脉恢复血液供应,挽救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防止发生不可逆的损伤。目前认为有效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为 4.5 h 内或 6 h 内。由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时间窗窄,及时评估病清和做出诊断至关重要,医院应建立脑卒中诊治快速通道,尽可能优先处理和收治脑卒中患者。表 1 是美国指南关于急诊室处理时间期望达到的目标国内可作为今后努力方向的参考。 1. 脑梗塞诊断 (1)急性起病; (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 24 h 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4)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5)脑 CT/MRI 排除脑出血。 2.现有证据 已有多个临床试验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rt-PA 静脉溶栓疗效 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的治疗时间窗包括发病后 3 h 内、3~4.5 h 及 6 h 内。NINDS 试验提示 3 h 内 rt-PA 静脉溶栓组 3 个月完全或接近完全神经功能恢复者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两组病死率相似,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ECASS III 试验提示发病后 3~4.5 h 静脉使用 rt-PA 仍然有效。 2012 年发表的 IST-3 试验提示发病 6 h 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能是安全有效的,80 岁以上患者发病 3 h 内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与 80 岁以下患者相似,但 80 岁以上患者发病 3~6 h 溶栓的疗效欠佳。最新发表的包括 IST-3 试验的芸萃分析表明,发病 6 h 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安全有效的,其中发病 3 h 内 rt-PA 治疗的患者获益最大。 3.指南推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3h内(I级推荐,A级证据)和3~4.5h(I 级推荐,B级证据)的患者,应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筛选患者,尽快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rt-PA的使用方法为:0.9mg/kg(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