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六章

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六章

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六章
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六章

第六章五代、宋

五代中枢机构的名称及其职责:1、枢密院:由宦官执掌,参与内廷决策;2、中书门下:行政执行的综理机构;3、三司使:掌管财赋的专门机构。

宋代二府三司的名称及职责: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称为二府,独立设执掌全国财政的三司使,又称“计相”故称二府三司。

宋代宰相制度中的权力制衡原则:宋代坚持宰相权力制衡原则,首先是集体宰相制体制不变;其次是法定的宰相职权(人事权、副署权、监督权、谏议权)不变;第三是宰相办公机构为中央政府机构不变。宋代权相迭出,始终未能形成篡夺之势,其主要原因就是坚持宰相权力制衡原则。

宋代二府三司与隋唐三省宰相制的不同之处:宋代中央行政体制虽是从隋唐制度演变而来,但二府三司与隋唐三省宰相制之间还是有原则区别的。三省宰相制是中书掌诏令,门下掌封驳,尚书掌执行的一种决策程序上的分权体制,而二府三司制则是在皇帝直接控制最后决策权的前提下,由中书门下处理日常事务,枢密院处理军政军令事务,三司使掌管财政方面的政令政务,形成二府三司分类进行行政管理的格局,二府三司均可独立处理各自管辖范围的事务。

二府三司制的利弊:加强了中央集权的作用,但过分集权于皇帝影响了国家机关整体职能的发挥。中书、枢密、三司分主民政、军政、财政。民政已困乏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虽为宰相,却不能使枢密院停止征兵,三司停止敛财,因为中书并无“制国用之职”。

北宋初年差遣职诸院官对六部职权的削夺。元丰改制后六部职权的提高。

路:宋王朝为了不重蹈唐末五代地方割据之祸,实行路、州、县三级行政区划的管理体制,北宋初年,州、府、军、监等均为中央统领,数目过多,管理幅度过大。因此,在府、州之上增设了路这一地方行政区划。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路仅是一个遣使级的的行政级,其设置内部多有牵制,权力集中到中央,因此虽有路这一较大的行政区划设置,但也未形成五代的分裂割据局面。

宋代路设置的不规范:1、是路中无主管机构,实行分权制管理模式,分别设置经略安抚使、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转运使司,各司互不统辖,互相制约,直接对中央负责;2、是四监司辖区并非完全吻合,交叉治理之处甚多,且侧重于监察权,明确称为“监司”;3、是监司长官职位的临时性,监司多以京师文官充任,特别是对负责军事的帅司授权更少,更具临时性质。再加上,宋代实行“兵无常帅,帅无常兵”的“更戍法”,故路之长官无法形成地方割据之势,权力集中到中央,避免了唐末五代地方割据之祸,但地方军事、政治、财政、监察之权互不统属,也必然造成办事效率的低下,冗官充斥的弊端。

对州、府长官的严格监督制约措施:1、是以京官中的文官充任州、府主官不再称刺史和尹,而是以京官本职临民,由中央兼摄地方官,即带着中央官头衔去做地方官,称“权知州(府),权知即暂时管理之意。2、是加强制约机制。

宋朝遣文官知州(府)事,而且州、府之上还有监司加以监督,但宋朝皇帝还放心不下,故又设置通判。通判既非知州(府)属官,又非佐弐之职,而是和知州(府)相互监临的独立官员。知州(府)文告需通判连署方能具有法律效力,通判还可以向中央奏报知州(府)政务执行情况。这样,州、府、军监长官外受监司监督,内有通判制约不可能一人专制一方了。

县官地位的提高和影响:宋朝县官称县令或知县。知县由京官出任,为朝廷所特命,无形中提高了县官的地位,亦起到了对府、州长官的又一层制约关系,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宋代未出现地方割据的原因: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形成路、州、县三级行政区划的管理体制,在各级地方官员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制约关系。

宋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重演,另一方面也使地方政权失去了应变的权力、能力和活力。

宋代会议诉形式和内容:1、例行早朝:由皇帝主持,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提供信息;2、便殿议政:是皇帝就某一问题召见宰相、枢密院等中枢官员商议军国大事的一种会议形式;3、临时朝议:是皇帝就某问题临时召集会议进行商议,向大臣们征求决策会议形式。以上会议只为皇帝作出决断提供具体材料,起到沟通信息的作用,至少为皇帝提供一个决策方案,但最后的决策权在于皇帝。

内制和外制:宋代,中书舍人所草之诏为外制,多为常例之诏命,“内制”则由翰林学士负责。宋代“内制”诏敕的发布十分突然和机密,且只要盖上皇帝印玺即有法律效力。皇帝常常是临草诏时改变早先与宰相大臣商量好的方案,令大臣难以防范,这也说明宋代皇帝在行政决策的决断权超越了前代。

宋代行政执行的严格性和程序化特点:1、首先,中枢机构有一套处理各类事务的严格程序,对行政执行起着规范化的作用;2、其次,为保证作为行政决策结果的诏书能够准确表达皇帝的真实意图,负责草诏的知制诰可在有疑问时直接要求皇帝接见,以核实宰相代宣君命时是否准确表达皇帝的本意。3、由于宋代地方实行分权制衡措施,迫使地方完全听命于中央,再加上皇帝通过一系列监督机制能够较快地掌握地方政务执行情况,故宋代各级地方政府执行政令异常的严格。

宋代轻重相制,交叉监督的行政监督监督格局:宋代不仅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监察,还加强了对监察人员的监察,形成轻重相制,交叉监督的格局。

宋代监察制度的成就和利弊:1、台谏趋于合一;2、皇帝直接控制台谏官;

3、轻重相制,交叉监督;宋代的监督网络十分严密,这一方面适应了强化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些弊端,台谏官员风闻弹人的权力使许多官员不求功但求无过,因循苟且。对相权的威慑更使决策过程出现混乱局面,宰相方议一事,台谏官员就议论纷纷,造成决策的迟滞,尚书省与御史台互相监

督,虽在一方面促使国家机关之间互相牵制,有利于强化皇权,但另一方面也造成各机构职能的混淆,不利于监察作用的发挥。地方监察中过分的分权,也使各级地方政府的活力消失殆尽。

殿试登第者的等级:分五等:一二等称“进士及第”,三等称“进士出身”,四五等称“同进士出身”。

官、职、差遣的的区分:其中官职仅代表地位,俸禄和荣誉的意义,并无实际职守。要有实际处理事务的权力,须另加差遣的名义,称“判”、“知”、“权知”等,这样就将官职名称和实际职权分开出来,承担实际政务者可以不受官品和资历的限制,这种任官方式有利于皇帝根据自己的意志任用官员,削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官员的实权,这一方面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防止地方割据,但另一方面又造成官僚机构臃肿,官僚队伍膨胀,各级政府机构名不符实的弊端。

考课内容和标准:考课内容有品德、政绩二项。即是否公勤廉恪、职事修举,以此作为对所有官员考课的标准。

科举规则的细密和规模、范围的扩大:1、宋代的科举沿袭唐代制度,但具体规则较唐代细密,宋代亦有常科也有制科和武举。制科虽设而不常举行,武举历来不受人的重视,故宋科举以常科为主,宋初常科每年一次,后改为三年一次。考试分三级,一是取解式,由各州判官和录事参军主持,考取者称举人;二是省试,即礼部试,由皇帝选派官员主持,三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2、宋代科举在考试程序上较唐代严格。为防止考试作弊,省试考官从受命之日起到取定名次之时止需与外界隔绝,闭锁于宫院,称“锁院”。试卷需糊名并经人誊录后再送考官批审;3、宋代科举考试的规模和范围有所扩大,录取人数较唐代大大增加,,且殿试后不再经过任何吏部考试直接做官。

荫补、纳资入官对宋代官员素质的影响:荫补是为保证官员“世守禄位”的特权而设立的。宋代正六品官员每年都荫补一人,正七品以上每三年可荫补一人,每逢大礼或遇皇族喜丧事都可以得到荫补名额,纳资入官为富商和地主获取官职也提供了途径,这些入官方式造成宋代官员冗多且素质低下。

磨勘制度:是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包括勘验官员簿历状的一系列的程序,簿历文状包括解状(为选入解放赴阙的证明)举状(举荐人的推荐书)家状(个人履历)、考状(考核记录)等。考课借磨勘得以维持,而磨勘程序中对官员的循资转官均有明确规定,只要官员任内不出大的过失,一般都可以循年资得以升迁,致使考核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宋代优待官员的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宋代官员官俸制度十分混乱,官员无实职者都可以领俸,有实职者另加钱,在物质上优待官员,其本意是希望官员以此造成官员奉法守正的风气,但官员的厚禄最终造成人民和国家的穷弊,同时也因制度的紊乱而造成吏治的腐败。

自考行政管理学历年试题及完整版答案

2008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0027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为传统的行政组织理论奠定基础的是( D ) A.科学管理理论 B.管理过程理论 C.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D.官僚制理论 2.早期行政管理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是( C ) A.社会人假设 B.理性人假设 C.经济人假设 D.道德人假设 3.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是( B ) A.韦伯 B.泰罗 C.法约尔 D.威尔逊 4.雷格斯认为,融合型行政模式存在于( B ) A.工业社会 B.农业社会 C.过渡型社会 D.信息社会 5.经济体制的核心是( D ) A.生产关系 B.生产力 C.价格制度 D.社会资源调配制度 6.“受限市场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 ) A.价格不可决 B.异质性 C.形式主义 D.重叠性

7.现代理论认为,现代政治的核心是( B ) A.人民当家作主 B.主权在民 C.君民同治 D.天赋人权 8.一切权力最原始、最直接的来源是( C ) A.诱导力 B.组织制度 C.强制力 D.信息 9.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是( C ) A.行政决策 B.行政绩效 C.行政职能 D.行政方法 10.在现代社会中,国家的行政职能相对于立法职能,具有明显的( A ) A.执行性质 B.控制性质 C.领导性质 D.服务性质 11.我国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是( C ) A.中共中央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D.全国政协 12.下列行政管理机构中,属于信息机构的是( D ) A.监察部 B.国务院办公厅 C.公安部 D.档案局 13.实行阁制的主要代表国家是( A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瑞士 14.人事行政管理中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 C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0097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D )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方法D.统计资料 2.对事物进行度量,最粗略的计量尺度是( C ) A.定比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类尺度 D.定距尺度 3.统计的根本职能是( B ) A.参与决策 B.收集、整理和提供信息C.发布统计资料D.统计咨询 4.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变化总量的统计指标是( B ) A.时点指标 B.时期指标 C.动态指标D.绝对指标 5.反映同类事物数量特征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是( C ) A.绝对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数量指标 6.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水平相等,但标准差不等,则( C ) A.标准差大,平均数代表性也大B.标准差小,平均数代表性也小 C.标准差大,平均数代表性小D.两者没有联系 7.成数的标准差的取值范围是( D ) A.[-0.5, 1] B.[0.5, 1] C.[-0.5, 0.5] D.[0, 0.5] 8.在抽样调查中,由于偶然性因素影响,使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出现绝对离差,它是( A ) A.抽样误差 B.抽样平均误差 C.标准差D.平均差 9.进行抽样时,如果每一群体之内的单位相似程度较高,而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较大,适宜采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是 ( C )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 10.进行整群抽样时,应尽量保证( A ) A.群与群之间差异较小,而群内差异较大 B.群与群之间差异较大,而群内差异较小 C.群与群之间差异较小,而群内差异也较小 D.群与群之间差异较大,而群内差异也较大 11.“最可能出现”的抽样误差是( C ) A.极差 B.抽样极限误差 C.抽样平均误差 D.系统性误差 12.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问题上( A ) A.前者不必区分,后者需要区分B.前者需要区分,后者不需区分 C.两者都需区分D.两者都无需区分 13.相关关系描述的是事物之间的( B ) A.因果关系 B.非确定性数量对应关系 C.互为因果关系 D.相互影响关系 14.在确定回归直线的参数时,比较准确的方法是( B ) A.截距法 B.最小平方法 C.半数平均法 D.积差法 15.较常用的时间数列分析模型是( C ) A.Y=T+C+S+I B.Y=T+(C×S×I) C.Y=T×C×S×I D.Y=T×C×S+I 16.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 )

统计学原理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抽样调查 1.当研究目的一旦确定,全及总体也就相应确定,而从全及总体中抽取的抽样 总体则是不确定的。(V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 本。( X )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X )4.我们可以任取某一次抽样所得的抽样误差,来作为衡量抽样指标对于全及指 标的代表性程度。(X ) 5.由于没有遵守随机原则而造成的误差,通常称为随机误差。(X ) 6.抽样平均误差是表明抽样估计的准确度,抽样极限误差则是表明抽样估计准 确程度的范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V ) 7.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 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V ) 8.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V ) 9.按有关标志排队,随机起点的等距抽样可能产生系统性误差。( V ) 10.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X )11.重复抽样时,其他条件不变,允许误差扩大一倍,则抽样数目为原来的2倍。 (X) 12.扩大或缩小抽样误差范围的倍数叫概率度,其代表符号是V。(V) 13.重复抽样时若其它条件一定,而抽样单位数目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为 原来的2倍。(X) 14.由于抽样调查存在抽样误差,所以抽样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要比全面调查资料 的准确性差。(X) 15.在保证概率度和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允许误差大小与抽样数目多少成正 比。(X) 16.扩大或缩小了以后的抽样误差范围叫抽样极限误差。(X) 17.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内的概率为0.9545,则抽样平均误 差等于30。(X) 18.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 率保证程度。(V )19.扩大抽样误差的范围,会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但会提高推断的准确度。(X)

00541语言学概论 简答题分析题 笔记小抄

30.以下面几个组合为例,说明消除歧义的常用方法。 烤红薯我想起来了鸡不吃了 33.利用以下材料分析什么是变音类型中的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 33.考察下列词语的读音,根据语流音变的类型将其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 ①分[f?n]+配[p‘ei]→分配[f?m p‘ei] ②喇[lA]+叭[pA]→喇叭[1A b?] ③豆[t?u]+腐[fu]→豆腐[t?uf] ④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 mar] ⑤look[luk](看)+ed[d](动词过去时)→looked[lukt] ⑥in[in](在……上)+bed[bed](床)→in bed[im bed] A.同化:①⑤⑥ B.异化:④ C.弱化:② D.脱落:③ 30.请先将下表绘制在答题卡上,用汉语拼音为汉字注音并分析其音节结构(填表) 31.按照传统“六书”理论,分析下面汉字的结构: 33.比较和归纳下列汉语普通话音节和英语音节在音节类型上的异同。

34.请分别指出下列两个语言片断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说明这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在语音形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A.想起来了 B.北京人多 33.根据语素间的组合关系,将下列复合词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 34.用义素分析法的矩阵图分析和描写“叔叔、舅舅、姑姑、婶婶”这组亲属词语的语义差别。在答题纸上列表作答。 30.找出下面各项中的成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走了员工好吗胖乎乎朋友 答:成词语素:走了好吗胖 不定位语素:走员工好胖朋友 32.分析下面组合中变元的语义角色 答:吃食堂喝开水写文章飘雪花涂蜡笔读课文 (住所)(受事)(结果)(随事)(工具)(受事)

自考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行政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77)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 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是指 A.国家确定路线方针政策 B.国家意志

的执行 C.国家维护主权与安全 D.国家制定法律 2。开创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先例的文献是 A.罗纳德·怀特的《行政学导论》 B.魏洛比的《公共行政原理》 C.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 D.伍德罗·威尔逊的《行政研究》 3.除有限决策理论、综视决策理论外,决策学派理论还有 A.人际关系学理论 B.渐进决策理论 C.权变理论 D.社会人假设理论4.雷格斯在分析过渡型社会特征时提出的一种独特的市场体制类型是 A.无限市场模式 B.受限市场模式 C.自由市场模式 D.计划市场模式5.从根本上制约着行政系统的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基本结构因素的是 A.政治力量 B.经济力量 C.文化力量 D.社会结构 6.下列属于行政权力主体的是 A.政党 B.立法机构

C.国家行政机关 D.军队 7.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美国总统罗斯福主张的是 A.守夜人政府 B.有限政府 c.市场化政府 D.合作联邦主义 8.弱势政府时期话方国家政府职能的特点是 A.政府职能非常有限 B.政府职能无限 C. 政府没有职能 D.政府过度干预 9.行政职能首先表现为 A.国家立法机关履行立法职责 B.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 C.国家司法机关履行司法职责 D.党政机关履行党务管理职责 10.从社会管理角度看,规模最大、管理范围最广的组织是 A. 立法机构 B.司法机构 C.军事机构 D.行政管理机构 11.实行内阁制国家的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瑞典 12.从比较狭义的层面看,“行政事务”可理解为 A.行政人事事务 B.政府管理的一切事务 C.政府外部管理事务 D.政府内部管理事务 1 3.财务行政理论的创始人是 A.威洛比 B.怀特 C.斯坦因 D.洛克 14。行政组织系统的构成“细胞”是 A.行政人员 B.行政职位 C.行政体制 D. 精神要素 15.政府运行过程的核心部分是 A.行政领导 B.行政决策 C.行政活动 D.行政监督 16.行政管理过程研究主要起源于 A. 《行政学导论》 B.《公共行政学原理》

自考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

00974统计学原理 章节基础知识 第一章:总论 1、统计的三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可扩展未简答) 2、凯特乐将统计学的三个主要源泉:英国的政治学派,德国的国势学,法国的概率统计 3、“统计”一词的含义:统计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统计科学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简答) 4、统计信息的两大特征:数量性和总体性(多选、简答) 5、统计的三大职能:信息,咨询,监督(多选) 6、四大计量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重点前两个) 7、按度量层次低到高: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8、区别总体和总体单位(选择,判断) 9、统计指标的的三大特性:总体性,数量性,综合性(多选) 10、区分变异和变量,变量又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多选) 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1.统计资料的三大特性: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选择,填空) 2.总体性的定义是指统计是从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数量特征,而不是着眼于个别事物,因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从整体上观察,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判断) 3.原始资料的搜集方法访问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多选) 4.统计调查的方式: 1)普查:专门组织进行一次性的全面调查(填空、多选)2)抽样调查:最常用的方法3)统计报表 4)重点调查:了解定义(选择)(多年都有考到)5)典型调查 6.结论:统计方式是以普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体(选择、判断) 7.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1) 调查目的:调查目的要符合客观实际,是任何一套方案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行动的指南。 (2)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即总体,调查单位即总体中的个体。 (3) 调查项目:即指对调查单位所要登记的内容。 (4) 调查表:就是将调查项目按一定的顺序所排列的一种表格形式。调查表一般有两种形式:单一表和一览表。一览表是把许多单位的项目放在一个 表格中,它适用于调查项目不多时;单一表是在一个表格中只登记一个单位 的内容。 (5) 调查方式和方法:调查的方式有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制度等。具体收集统计资料的调查方法有:访问法、观察法、报告法等。 (6) 调查地点和调查时间:调查地点是指确定登记资料的地点;调查时间:涉及调查标准时间和调查期限。 (7) 组织计划:是指确保实施调查的具体工作计划。(P32-33)(简答) 8.区分调查内容的时间和调查工作的 时间(P33-34)(判断) 9.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登记性统计误 差和代表性误差两大类(P34)(简答) 10.产生误差的客观原因1)统计总体中 的个体可能会基于各种考虑或顾虑不 愿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体信息资料2) 被调查的个体缺少必要的数据记录,或 没有相关数据,或个人信息资料记忆有 误也可能无法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 息资料3)调查者数据记录不熟练、责 任心不强造成记录错误,或者发生数据 丢失以及分析、整理个体信息资料有误 (简答) 11.怎么看待误差:误差是比较难避免 的,但抽样误差是有一定规律的。随 机误差中还包括重复误差。它是由于对 同一受试对象或检样采用同一方法重 复测定时所出现的误差。控制重复误差 的手段主要是改进测定方法,提高操作 者的熟练程度。重复是摸清实验误差大 小的手段,以便分析和减少实验误差。 (历年考过,很有可能考) 12.分组的关键:选择恰当的分组标志 和准确划分分组的界限(判断) 13.统计分组的类型以及内容:统计分 组是指根据事物内在的特点和统计研 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 的标志区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 统计方法。其目的是把同质总体中的具 有不同 性质的单位分开,把性质相同的单位 合在一起,保持各组内统计资料的一致 性和组 间资料的差异性,以便进一步运用各 种统计方法研究现象的数量表现和数 量关系, 从而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 律。 统计分组时应遵循的原则 科学的统计分组应遵循一下几项原 则:1.必须坚持组内统计资料的同质性 和组间资料的差别性,这是统计分组的 一个基本原则:2.必须符合完备性原 则,即所谓“穷举”性。3.必须遵守“互 斥性”原则,即总体任一单位都只能归 属于一组,而不能同时属于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组。(简答) 14.组距和组数基本成反比关系:组距 越大组数越小,反之相反(判断) 15.判断开口组的组中值的计算(判断) 16分组变量的类型及其应用:变量分组 有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之分,在组 距式分组中又有等距式分组和不等距 式分组两种形式。对于离散型变量来 说,如果变量值的变动范围较小,可采 用单项式分组;如果变量值的变动范围 很大,变量值的项数又很多,就要采用 组距式分组。对于连续型变量来说,只 能采用组距式分组。在进行组距式分组 的时候,如果标志值的变动比较均匀的 话,可采用等距式分组;如果标志值的 变动很不均匀的话,则要采用不等距式 分组。(简答) 17了解洛伦茨曲线的横轴和纵轴表示 的内容:整个的洛伦兹曲线是一个正方 形,正方形的底边即横轴代表收入获得 者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正方形的左边 即纵轴显示的是各个百分比人口所获 得的收入的百分比。(填空) 18.次数分布的类型和特点钟型分布、 U型分布、J型分布和洛伦兹分布,特 征有1、集中趋势大部分观察值向 某一数值集中的趋势称为集中趋势,常 用平均数指标来表示,各观察值之间大 小参差不齐.2、离散趋势频 数由中央位置向两侧逐渐减少,称离散 趋势,是个体差异所致,可用一系列的变 异指标来反映.(历年考过的简答、选 择)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和显示 (核心内容:平均数代表性指标) 1、统计指标按照数量特征不同分为: 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单选) 2、区分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选择) 3、强度相对指标:常用为:人口密度 指标,人均GDP指标,利率,人口增 长率(多选) 4、重点计算三大指标:平均数,标准 差,离散系数(必考) 5、中位数的定义当变量值的项数N为 奇数时,处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即为中 位数;当N为偶数时,中位数则为处于 中间位置的2个变量值的平均数。(填 空) 6、各变量值与均值的离差之和为0(判 断) 7、什么时候使用离散系数:数据表现 为离散分布,不具有连续性(填空) 8、统计表的三大基本要素:表头,表 体,表尾(多选) 9、统计图的四大种类:条形图,线图, 圆形图,统计地图(历年考过的简答, 多选) 第四章:抽样调查 1、抽样调查的主要特点(1)它的调查 对象只是作为样本的一部分单位,而不 是全部单位,也不是个别 或少数单位; (2)调查样本一般按照随机原则抽取, 而不由调查者主观确定; (3)调查目的不是说明样本本身,而 是从数量上推断总体、说明总体;(4) 随机抽样的误差是可以计算的,误差范 围是可以控制的。(简答) 2、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大数定律, 中心极限定理(简答,选择) 3、理解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在同一 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以可 预知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 4、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主要有1.总体 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差异程度愈 大则抽样误差愈大,差异程度愈小则则 抽样误差愈小。 2.样本单位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 况下,样本的单位数愈多,则抽样误差 愈小。 3.抽样方法。抽样方法不同, 抽样误差也不同。一般情况下重复抽样 误差比不重复抽样误差要大一些。 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的抽样 组织形式就有不同的抽样误差。(解答) 5、点估计的优良标准:1)无偏性:样 本统计量的平均值=总体的被估计参 数;2)一致性;3)有效 性 6、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典型例子(计 算题) 7、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1)总体的 变异程度2)允许误差的大小3)概率 保证度的大小4)抽样方法的不同 (P114)(简答)前两点定义考判断 8、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1)简单随机 抽样:最基本的抽样方法2)等距抽样 (机械抽样)3)类型抽样(分层抽样) 4)整群抽样:(要保证群间差异小、群 内单位的差异大) 第五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1、相关关系的种类(1)按照相关的方 向不同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2)按 照相关形式不同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 性相关。(3)按相关程度分为:完全相 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4)按研究 的变量(或因素)的多少分为:单相关、 复相关和偏相关。(P123)(选择、简答) 2、相关系数r的作用:表示现象之间 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单选)3、必须 懂得运用相关系数R的计算公式(P130 的5.4公式) 4、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在0.3以下, 微弱线性相关:0.3-0.5,低度线性相关 0.5-0.8,显著线 性相关(重点掌握)0.8以 上,高度线性相关(重点掌握)5、回 归直线的b含义:表示当X增加一个单 位的时候Y平均增加的数量 6、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特点:前两 点着重掌握(简答,选择)第六章:时 间数列分析(重点为平均发展水平和平 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1、时间数列分析分为:绝对数时间数 列分析,相对数时间数列分析,平均数 时间数列分析 2、时间数列的作用1. 可以反 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描述 现象的发展状态和结果。 2. 可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发 展趋势和发展速度。 3. 可以探索现象发展变化的规 律,对某些社会经济现象进行预测。 4. 利用时间序列可以在不同地 区或国家之间进行对比分析,这也是统 计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简答) 3、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1.前提 条件:保证同一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值 的可比性。 2.时间长短应该可比。 3.总体范围大小应该一致。 4.指标的内容和计算方法应该统一 (简答) 4、平均发展水平的典型例子 5、环比发展数度的连乘积=定基发展速 度 6、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定 基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填空, 判断) 7、时间数列的因数分解模型:加法模 型、乘法模型和混合模型其形式:Y=T ? C ?S ?I 8、利用移动平均法分析趋势变动时候, 应注意那些问题:①移动间隔的长度应 长短适中。②在利用移动平均法分析趋 势变动时,要注意应把移动平均后的趋 势值放在各移动项的中间位置。(简答) 第七章:统计指标数 1、广义指数的含义:广义指数指所有 的相对数,即反映简单现 象总体或复杂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 对数(单选、简答) 2、狭义指数就是总指数,是一种反映 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判断题) 3、拉氏公式和派氏公式(判断题、多 选题) 4、编制数量综合指数时,采用基期的 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数;而在编制质 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则采用报告期的数 量指标作为用质量因素。(多选题) 5、平均数指数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数 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指数(多选题)6、 平均指标指数的含义P195 7、<必考选择题类型>:已知商品销售 额指数是120%,销售量指数时98%, 则根据指数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出其销 售价格指数为122.4%(120%/98%)。 补充 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大量观察法、 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 和归纳推断法 2、当我们研究某市居民户的生活水平 时,该市全部居民户便构成统计总体, 每一居民是总体单位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 总体是全部产品,总体单位是每一件产 品。

统计学原理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抽样调查 1.当研究目的一旦确定,全及总体也就相应确定,而从全及总体中抽取的抽样总 体则就是不确定的。( V )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 本。 ( X ) 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与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就是确定的、唯一 的。(X ) 4.我们可以任取某一次抽样所得的抽样误差,来作为衡量抽样指标对于全及指 标的代表性程度。( X ) 5.由于没有遵守随机原则而造成的误差,通常称为随机误差。( X ) 6.抽样平均误差就是表明抽样估计的准确度,抽样极限误差则就是表明抽样估 计准确程度的范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V ) 7.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 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V ) 8.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V ) 9.按有关标志排队,随机起点的等距抽样可能产生系统性误差。 ( V ) 10.抽样推断就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 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就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X ) 11.重复抽样时,其她条件不变,允许误差扩大一倍,则抽样数目为原来的2倍。(X) 12.扩大或缩小抽样误差范围的倍数叫概率度,其代表符号就是V。(V) 13.重复抽样时若其它条件一定,而抽样单位数目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为原 来的2倍。(X) 14.由于抽样调查存在抽样误差,所以抽样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要比全面调查资料 的准确性差。(X) 15.在保证概率度与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允许误差大小与抽样数目多少成正 比。(X) 16.扩大或缩小了以后的抽样误差范围叫抽样极限误差。(X) 17.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内的概率为0、9545,则抽样平均误差等 于30。(X) 18.抽样估计置信度就就是表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 概率保证程度。(V ) 19.扩大抽样误差的范围,会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但会提高推断的准确度。(X)

0541语言学概论小抄

语言学概论 课程代码:00541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1.1 什么是语言 语言学顾名思义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可是,什么是“语言”呢?首先,“语言”不是一种物质实体,因为“语言”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我们没法说:拿个“语言”出来给大家看看!“语言”只是一种社会现象。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因为“语言”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也只有人类社会才有“语言”,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其次,“语言”还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所以尽管我们人人都在使用“语言”,还天天在使用“语言”,可是很少有人说得清楚什么是“语言”。不过,有一点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语言”是客观存在的,至于什么是“语言”,各人就有各人不同的理解了。因此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我们每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始终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人类为了繁衍生息,为了共同进行劳动生产,为了保护个人和整个群体,就要互相合作,互相协调,这就需要互相传递信息,互相交流思想感情。人和人之间互相传递信息,互相交流思想感情,最主要的方式是进行口头交际,也就是“说话”。“说话”是通过发出一连串一定的声音和一定的意义相结合的信号,向对方或在场的别的人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狼来了”是传递某种信息,“狼没有什么可怕的”是表达某种思想观点,“狼太可怕了!”是表达某种感情,“你跟我一块去打狼!”是发出命令。“说话”的内容也就是说出来的“话”,当然不限于这么几种类型,这里只是就最主要的几种类型举例加以说明而已。另外,每个人“说话”的声音和口气不一样,说出来的“话”也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场合说话的声音和口气也不一样,说出来的具体的“话”更不会一样。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发展,“说话”的内容就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 “说话”或者说人和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从表面上来看,只是两个人或几个人互相交替着“说”和“听”的过程,实际上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首先,说话的人要有想说什么的愿望和想说什么的内容,而这就是跟每一个人的全部生活经历、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当前需要处理的问题分不开的,这就要涉及大量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哲学问题和逻辑问题。其次,大脑要有怎么组织“说话”和怎么分析理解对方说的“话”的机制和能力,这就要涉及很复杂的心理和生理问题。最后,还要有一整套发音、听音的器官和神经网络,以及通过神经网络控制相应的器官协同发音、听音的机制和能力,这就要涉及也是很复杂的生理和物理问题。现在有人从通讯理论的角度把这样一个过程称为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从说话人的一方来说是一个编码过程,从听话人的一方来说是一个解码过程。这样一个双向交际过程牵涉到一列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不过这些活动是别人看不见,摸不着的,而且到目前为止,还很难用仪器来观察和记录,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些活动过程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可以研究的。 有不少人,特别是上过学,还学过一点外语的人,往往认为语言非常具体,语言根本说不上有什么客观存在形式和主观认识问题,语言就是语汇和语法,语汇可以到词典里去查,语法在语法书里写得清清楚楚,哪有这么复杂!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就拿最简单的语汇来看,“说话”这个词应该说很简单,但是实际上这一个词的客观存在形式并不简单,具体的发音可以说人人不同,而且也不一定非连在一起说不行,可以拆开了说,中间插入“了、着、过、起来”等等助词,还可以插入“呃、嗯、啊”等等叹词和语气词,插入“个、那个”那样的量词和数量词,口吃的人还可以说成“说说说说……话”。把这个词记录为“说话”已经是一种主观的概括。英语的“走”是go,这似乎也是简单不过的事,在词典里一查就知道,其实不简单。客观上根本不存在一个统一的go,而只存在go,goes,going,went,gone,在不少小孩子嘴里还有goed,而且不说每个人具体发音问题。把这些客观存在的形式概括为一个go就是一种主观认识,而客观存在形式和主观认识并不完全等同。语法书里面讲句子,讲句子结构,都是很规整的,而口头语言中客观存在的句子大都是不那么规整的,有时候简直可以说是乱七八糟的。如果我们把平时说的话用录音机录下来,再如实整理成文字,自己看了也准会不相信这是自己说的话。这些都证明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记住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言学家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不完全相同,结论也不完全一致。如果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我们的主观认识完全一致,把我们的主观认识跟客观存在等同起来,那么这一切都无法理解了,并且很容易认识跟自己的意见不一致的观点都是极端荒谬的了。学问无止境,语言学研究也无止境,这个过程就是一步步地使我们的主观认识更接近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的客观真相的过程。 1.2 语和书面语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也就是口语。但是有了文字以后,语言就有了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那就是书面语。不过,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尽管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但是,也必须指出: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口头交际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没有记录这些成分,而只记录了谬误,也就是口语传递信息和思想感情的关键部分,同时,书面语写作有比较充实的时间来推敲,可以写得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这样看来,书面语就比口语少了一些内容。另一方面,书面语也还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口语由于有语境和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的帮助,可以省略某些语言成分而不至于影响理解和交际,书面语却由于没有记录这些因素而别人很可能难以理解,因此书面语就不得不补上某些省略以后影响理解的成分。这样看来,书面语就又比口语多了一些成分。所以,简单地说书面语是口语的书面记录是不确切的。确切地说,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另外,书面语一旦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史。书面语由于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书面语和口语在多数情况下一般是基本一致的。所谓基本一致,指的是基本的语言成分,也就是基本的语汇和语法结构,是基本一致的。如果书面语跟口语严重脱节,那么或迟或早最终还是要适应口语的演变而发生变化。当然,在个别情况下,当口语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书面语长期保持古代语言的面貌不变的现象是存在的,中国的文言文和西方的拉丁文就是“言文脱节”的典型的例子。但是这种情况只有在社会发展滞后,教育很不普及,交通和通讯极不发达,而且只有极少数人掌握书面语的社会里才可以勉强维持,到了现代社会就无法再维持下去了,所以五四运动以后,在现代汉语基础上产生的白话文终于替代了跟口语严重脱节的文言文。 尽管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跟口语相对而言是第二性,但是应该看到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世界各国都把书面语的产生作为文明史的开端决不是偶然的。口语一说出来这种声音就永远消失了,并且除了当时在场的人以外,别人都听不见。在一个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的社会里,人和人之间的交际范围是极其有限的,并且只能口耳相授,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都受到严格限制,因此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都是极其缓慢的。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人和人之间进行交际、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现代生物考古学表明,人类的出现已经有好几百万年,可是在漫长的的旧石器时代和几万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而在人类创制了文字用来记录语言出现了书面语,克服了口头语言的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以后的几千年文明史时期,人类文明的发展就大大地加快了。 因为口语是第一的,书面语相对而言是第二性,所以研究语言首先应该研究口语,并且当口语和书面语在某些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的时候一般应该以口语为准。世界上很多语言至今只有口语,没有书面语,那就当然只能研究口语。但是,由于书面语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面广,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口语,又是官方文书和宗教、学术经典的载体,而且需要下工夫学习才能掌握,从古至今在社会上一直比口语具有更高的权威性,所以长期以来语言研究的重点都放在书面语方面就是可以理解的。即使在今天,由于录音录像设备还不够完善和普及,异域语言和异地方言的口语形式也很难直接接触,口语的细节和语境资料就更难搜集,因此语言学研究还是以书面语为主。但是,决不能由于重视书面语的研究而忽视口语的研究,更不能认识书面语是语言研究的唯主要对象。 1.3 语言和民族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例如汉族使用汉语,蒙古族使用蒙古语,日本人使用日语,俄罗斯人使用俄语等等,因此语言就成了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怎样来定义“语言”和“民族”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如果单纯在语言学的范围内来讨论这个问题,“语言”和“民族”这两个术语说可能形成无法解决的循环论证:同一个“民族”使用的口头交际工具是“语言”;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但是,如果跳出单纯的语言学技术性的圈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多数人会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的社会群体”,有的“民族”使用一种语言,有的“民族”使用几种“语言”。不过这样的定义要区分不同的时代,远古时代民族的概念和古代、近代、现代的民族的概念不完全相同。现代西欧国家通告的关于“民族”的概念是从这些新兴的民族国家的历史特点来定义的。在罗马帝国解体以后,从8世纪到16世纪,先后建立了现代西欧各个主要的民族国家。所谓“新兴”国家是和罗马帝国时期的国家相对而言的,所谓“民族国家”是指这些新兴国家大多数基本上是“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一个国家”的现象,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大多是以单一民族、单一语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如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爱尔兰、德国等等。但是有的处在几个大国之间的小国也并不是单一民族、单一语言的国家,而是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如瑞士就有说德语的日耳曼人,说法语的法兰西人,说意大利语的意大利人,说一种罗曼语的罗马人后裔等等。不过对这些国家来说,至少“一个民族,一种语言”这样的定义还是适用的。至于其他地区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就无法适用“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一个国家”这样的定义,连“一个民族,一种语言”这样的定义也难以适用。但是,由于现代西欧的这些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军事、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处在领先地位,因此,他们对“语言”和“民族”的关系以及“民族”和“国家”的关系的片面观点的影响就十分深远,并且由于强行推广这种观点而引发的民族矛盾和国际矛盾也有越演越烈的势头。语言学家应该了解罗马帝国解体以后西欧各个新兴民族国家举这段历史,更应该了解全世界从古到今的“语言”和“民族”之间、“民族”和“国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这样才有可能对“语言”和“民族”以及“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作出更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结论。 有些历史学家企图用“部落”、“部族”这样一些没有明确定义的术语和概念来替代远古、古代、近代、现代不同时期的“民族”的概念,可是事实证明很不成功,所以我们宁肯多用几个字来区分不同时代的“民族”的概念。另外,“民族”和“语言”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绝对化。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里,同一个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是到处客观存在的。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多使用所在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民族身份并没有因此发生变化,他们还是犹太人,国外的有些华人已经不会汉语,使用的是所在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民族身份仍然是华人。另一种情况如我国境内不少少数民族在和汉族长期友好相处的过程中逐步改用了汉语。最典型的例子是满族。满族在17世纪中叶入主中原,在清代二百多年间,满族一直是中国的统治民族,但是他们逐步改用了汉语;到了乾隆朝,多数满人已经不会说满语了,所以皇帝不得不下令满族子弟必须学习满语、满文;到清代末年,满人几乎全都改用了汉语。今天满人说的是汉语,但是他们还是满人,民族身份不变。我国境内多数回话的情况跟满族相似。这种现象是有关民族形成以后某个历史时期的特殊条件造成的。在这些民族形成的最初阶段,一个民族一种语言的定义大概还是适用的。这样看来,尽管“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但事实上还不是最可行的标志,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因而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大概因为“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而“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相对而言比较抽象,也不容易直接观察,所以不少人,特别是西方的语言学家,往往货币于把“语言”作为识别“民族”的主要标准,而且又把“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他们的这种观点和主张显然是由于这些新兴的民族国家的语言和社会历史的特殊情况决定的。在这些国家里,“语言”、“民族”、“国家”几乎是同义词,不同地区的“话”各有特色,特别是“口音”不同,但是互相理解是不成问题的,因为这些国家本来是在罗马帝国根据语言和历史的差异而设立的各个不同省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他们区分“语言”和“方言”的标准就是所谓“相互理解程度”:相互能理解的是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互相不能理解的是不同的语言。同时也就主张:互相能理解的各个方言从属于同一民族语言,使用同一语言的人属于一个民族;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的语言,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属于不同的民族。但是西方国家这种说识别“语言”和“方言”,从而识别“民族”的惯例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单纯依据“相互理解程度”,也就是语言结构本身差异的程度,来确定几种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几个不同的“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而且很可能会在政治上引起严重后果。不过坚持这种主张的语言学家一旦发现自己的“理论”和客观现实发生严重矛盾的时候,就往往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采取实用语义的双生标准:对弱国坚持自己的主张,强调“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不惜害死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各个相互通话有困难的群体,拒绝承认这些不同群体使用的口头交际工具是同一语言的“方言”,而坚持认为是独立的不同的“语言”,从而认定这些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社会群体是不同的民族。例如,长期以来不少西方语言学家,以及当代西方当代出版的某些著作就是只承认中国有“官话”、“粤语”、“吴语”、“湘语”、“闽语”、“客家话”等等“语言”,而不承认有一个汉民族的民族语言“汉语”。但是他们在处理自己的国家和强国的民族问题的时候,态度就完全变了,就完全不提“相互理解程度”这样的原则,而充分尊重这些国家的社会政治历史,尊重这些国家的主权和民族感情了。例如,如果严格按“相互理解速度”来区分民族和语言,那么英格兰夫、美国人、澳大利亚人、加拿大人等等,说话相互才能理解,因此他们是一个“民族”,使用的都应该是“英语”,而美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加拿大英语等等应该只是英语的“方言”。可是这么处理,这些语言学家自己在感情上不能接受,所以就“创造”了英语的“美国变体”,“澳大利亚变体”等等比较平等的“术语”,而且也没有忘记把英国英语改称为英语的“不列颠变体”,尽管英国语言学家从来不会把英语称为“英语的不列颠变体”。再如北欧瑞典、挪威、丹麦三个主权国家的语言差别很小,互相都能听懂。如果按“相互理解程度”理论来处理,这三个国家使用的是一种语言,或者可以称为“北欧语”或“斯堪的纳维亚语”,而下面分为“瑞典方言”、“挪威方言”、“丹麦方言”三个方言区。但是没有哪个坚决主张“相互理解程度”理论的语言学家“敢”这么说,他们还得承认这是三种不同的“语言”,因而瑞典、挪威、丹麦是三个不同的“民族”。很多西欧国家的语言同出一源,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当地居民使用的语言特点是渐变的,在边境地区,边境两边分属两个国家和民族的居民实际上说的是一模一样的“话”,德国和荷兰交界地带就是这种情况,按“相互理解程度”的理论该怎么办呢?实际上只能按“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再参考社会政治因素来处理。在德国这一边说的话是德语,居民属于德意志民族,在荷兰那一边说的话是荷兰语,居民属于荷兰民族。类似这种情况到处可见,而类似的处理方式也许正是唯一正确而可行的处理方式。 1.4 语言和种族 绝大多数人早已认识到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全世界从生理学的角度能确定的种族为数不多,如蒙古人种、欧罗马人种、闪米特一哈米特人种、尼格罗人种等有限的几种,但是就语言而言即使只算“语系”而不算下属的具体“语言”至少也有一二十个语系,要就语言来说,那就至少有几百种。因此,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不能把语言和种族等同起来。当今世界上主张语言和种族有天然的联系,或者把语言和种族等同起来的学者为数极少。不过也应该看到,语言和种族还不能说是完全没有任何联系的。特别是就“语系”而言,两者之间的联系还是比较明显的,而如果对语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推向人类语言诞生的初级阶段,现有的各种不同的语系越来越归并为更大更古老的原始语系,恐怕这种联系就会更加明显。这是因为即使主张人类起源多元论的学者也不认为人类的发源地是很多的。因此,现在的众多语言只是少数原始语言长期扩散和演变的结果。但是,从语言学理论上来讲,因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一种生理现象,是后天获得的,不是先天遗传的,语言和种族的确没有必然的联系。孩子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里生活,长大就说什么样的话。有一个实例很说明问题。20世纪50年代北京外语学院有一位南美西班牙外籍都是,她的孩子一直生活在外语学院的幼儿园里,三四岁的时候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他妈妈怕他将来不会说西班牙话,所以小孩子一回家,就跟他说西班牙话,可是这个西班牙的小孩听不懂,还用北京话说:“妈妈,你说什么呀,你说的话像猫叫!”60年代他们回国了,估计现在这孩子的北京话也就忘光了。如果说语言和种族有必然联系,什么种族的人生下来就一定说什么话,那是既没有实例,也是无法想象的。 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的联系的根本原因是: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还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还是先天遗传的,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1.5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语言研究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一跟人和人类社会的口头交际活动分不开的。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口语和书面语才有两个方面:两方面是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或图形,这是一种物理现象;另一方面则是由声音或图形表示的意义,那是一种心理现象,或者说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感情的流露。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跟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语言是无所不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