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1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pdf

1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pdf

郭双双1,周 希1,林 云1,周凌霄1,孙 沛1,郑泉水 2 (1.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北京,100084;2. 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北京,100084)

随着工业4.0时代的来临,我国政府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口号,希望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杨永利, 2015),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

国家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并在2018年3月7日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央视网, 2018)。

在知识呈现指数增长的今天,国家和社会对于学校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如何实现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这里通过梳理总结世界各国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期望看到清华大学钱学森班在教育理念和实践中所存在的不足与差距,并得到借鉴和启发。

1.1 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

1.1.1世界各国教育理念的发展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美国学者Ben-David(2017)提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与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存在时间上的重叠,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兴隆时间越长,科技兴隆的时间也越长。科技发展是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高等教育对于国家发展及其世界影响力有着重大意义和作用。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周光礼(2010)认为现代的高等教育强国体系主要分属两大体系:罗马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与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罗马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主要有三个特点:(1)高等教育归属于国家体制,经费完全来源于政府;(2)政治系统与教育系统不分,政府管理大学人事因而能够对高等教育进行具体监督和管理;

(3)奉行国家主义的价值观,强调“成才”教育。罗马传统的高等教育的目标是满足公共

2 事业和专业需求,因而诞生了“专业教育”的高等教育理念。相较于罗马传统,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不受政府限制,强调自由,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高等教育系统松散,高等院校处于市场体制之下,存在竞争;(2)政治系统与教育系统分离,强调院校自治和学术自由,高等院校需要满足社会需求因而重视学术研究和应用推广;(3)人文主义的绅士教育受到重视,以养成健全人格的“成人”教育为主,以培养人力的“成才”教育为辅,由此形成了自由教育理念。

专业教育理念的出现可追溯到16世纪,当时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对实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1794年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建立,这是法国建立的世界首例公共工程服务的大学,是为了培养实用性人才而建立,其专业性大学的模式成为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

罗马传统高等教育体系的代表国家有德国、日本、法国、俄罗斯等。德国在专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发展出了学术教育理念,源于19世纪初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时提倡的“科研与教学结合”的形式,并创建习明纳(seminar )的教学方式,大学成为科学家的共同体(王建华, 2010)。这种旨在培养学者或者科学家的学术教育理念对德国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日本的高等教育相较于欧洲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日本已造就了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成为了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日本自1980年提出“技术立国”发展战略,经历了从技术引入到技术创新的变化历程,其高等教育也围绕这一国家发展战略形成了技术立国教育理念,一方面通过专业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强调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与国家发展目标密切结合,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与专业教育理念不同,自由教育理念强调理性教育,旨在培养健全的人。纽曼(2001)在《大学的理想》中提到“自由教育本身仅仅是发展理智,他的目标就是获得杰出的理智。”自由教育在大学中演变成了人文主义教育,认为经典名著包含的理性成分最多,因此学习经典名著是最有效的自由教育。然而自由教育理念在现代科学兴起之时遭遇了严重挑战,科学和技术开始进入大学,自由教育理念受到动摇。

英国的学院制和导师制是对自由教育理念的代表性实践。然而美国在殖民地时期移植了英国模式后,工业的发展和对科技的要求冲击了自由教育理念。自由教育理念开始与专业教育理念试图和解,随后产生了通识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旨在“为培养人的独特品格和个人生活能力做准备,使他们作为一名公民或共同文化的继承者,能够与其他社会公民在共同的领域中和睦相处”,强调通识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应贯穿于所有的专业教育之中(马骥雄, 1991)。通识教育理念是美国高等教育对世界教育理念的重要贡献。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这两大体系开始逐渐融合发展以适应时代潮流。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企业家精神是它们的共同发展方向(刘献君,李培根, 2016)。罗马传统高等教育体系开始走向产学合作,产生了一批创业型大学,允许和鼓励教师或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企业活动和自创企业。盎格鲁-撒克逊传统高等教育体系开始重视服务社会,产生了一批创新型大学,形成产业-政府-大学的三方合作关系:产业作为生产性的场所,提供物质产品和试验条件;政府

作为契约关系的来源,为交换提供公共政策环境;大学作为新知识、新技术的来源,提供

知识经济的生产性要素。创新型大学的理念从美国的不断发展中得到了印证,响应时代对

创新人才的需求,为世界所瞩目,并且正在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近现代的高等教育理念受政治波动影响较大,自改革开放后逐渐走向稳定。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高等教育脱离“政治服务”的角色,高校逐渐拥

有管理自主权,高等教育得以快速发展。2004年教育部(教育部, 2004)提出“以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被视为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

养理念的重大转变。国家层面和各高校自此开始了一系列的尝试,以适应新时代的人才需

求和国家发展目标。

1.1.2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

世界一流大学一般指那些文化教育实力雄厚、拥有极大的世界声誉、综合排名在世界前

列的大学。这些大学能从众多大学中脱颖而出,与其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受自身历史传统、所处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世界一流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英国牛津大学为例,牛

津大学的主要培养目标为培养良好的公民,培养将要成为社会各界以及学术界未来领袖的

精英。据不完全统计,牛津大学为英国培养了至少4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6位首相。在1900至1985年间,英国受过大学教育的972位部长中,从牛津大学毕业的人数高达455位

之多。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作为世界排名前列的大学之一,其首任校长吉尔曼将大

学的培养目标陈述为“培养有个性的学者,通过他们优异的表现促进科学发展,服务社会”。自1876年建校以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美国输送了大量学术领袖,在各科研领域做出

了杰出的贡献。2016年的统计结果显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研经费开支连续37年在

美国的所有大学中位列第一。

虽然各世界一流大学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有所侧重,但将学生培养成精英人才是所有一

流大学共同的宗旨。一流大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

的道德修养。柏林大学的创始者威廉·冯·洪堡曾经指出,大学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对

科学的探究,二是对个性和道德的修养(陈洪捷, 2003)。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绅士”教育理念对学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这两所大学希望培养出受过良好教育,且有深

厚文化内涵和优良道德修养的“绅士”(江春华, 2018)。一流大学同样重视学生的责任意识,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服务社会、敢于担当的综合型人才。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德里克·博

克指出:“现代大学不仅重视正式教育,还承担了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更大责任”(刘宝存, 2003)。芝加哥大学要求学生在践行责任意识方面付诸行动。建校100多年来,芝加哥大学

一直与周边地区乃至整个芝加哥地区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学生们也在对周边地区的调查

研究、为周边地区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威廉·墨菲,

布鲁克纳, 2007)。

通识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实现精英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识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

3

4 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等综合素养,激发学生探索与思考的热情,还在于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毕业后的工作生活乃至终身学习做好准备。美国的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均为本科生开设了涉及面广泛的通识教育课程,并要求本科生在大学期间选修达到一定标准的通识教育学分。以康奈尔大学为例,该大学为本科生开放了2000多门、40多种语言的通识教育课程,并规定所有本科生在接受专业教育前必须先接受2年多的通识教育(吴传刚, 孙健, 马莉, 2014)。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既存在共同的属性,也存在各自的个性化特征,详细见表1.1(别敦荣, 2016; 陈乐, 2019)。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高校强调对公民意识、社会责任等素养的塑造,而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高校则更侧重于对批判性思维、社交能力、问题解决等能力的培养(陈乐, 2019)。

表1.1 部分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培养 学校

基本理念 培养目标 牛津大学 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传统的体现,是人

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

培养知识面宽的博学家而不是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 剑桥大学 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理念的延伸,是科

技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结果

使学生不仅拥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并具有优秀的创新、批判和实践能力 柏林大学 通识教育可以为学生奠定基础,从而使

其对生活所需的各种技能都有一定的理

解,使人按照其本真面目全面发展 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理解力、判断力以及获得一般观点的能力

哈佛大学 通识教育课程是自由教育的一个部分,是自由教育的公共形式,其定位为构建学生在校所学和毕生的生活之间的联系 促进学生思考复杂的、根本性的问题,帮

助学生辨别价值和意义;为学生参与公民

活动做准备;帮助学生理解艺术、思想、

价值;帮助学生批判性地、建构性地面对

变化;帮助学生理解言行的伦理尺度

麻省理工学院 通识教育可以让学生在钻研专业学问的同时接触更广泛的人文知识,以丰富和完善自身 让学生具有广博的科学基础和文化背景,

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历史视野、认知风

格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能够创造知识、自

我更新、适应社会多种职业需求和社会环

境的变化,从而实现个人的最高价值

耶鲁大学 通识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段时间去探索、发现,培养新能力;发展学生一系列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在自己将来所选择的领域中获得成功 通过心智训练和社交经历,最大限度地发

展学生的智力、道德、公民意识以及创造

力。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充分理解

先辈文明遗产的现代公民,他们将在人类

活动的各个领域中提供服务

芝加哥大学 通识教育旨在为学生提供批判性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机会 通识教育的目的不是传递知识,而是提出

根本性的问题,培养思维习惯、批判性思

维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这些是

现代社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所应该具备

的能力

5

续表 学校 基本理念

培养目标 哥伦比亚大学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

对现代文明综合性的、真实的理解,建

构了终身学习的基础。鼓励学生提出问

题,和经典著作对话,并表达自己独特

的观点

在通识核心课中培育思维习惯,建构起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智识能力”(intellectual capacity ),这些能力在学生毕业之后能持续发挥作用,为学生度过有意义的人生提供支持 普林斯顿大学 通识教育意味着通过学习和探索人文、

艺术、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领域的问

题、观点以及方法,学生将学会如何批

判性地阅读、良好地写作,以及多角度

地思考 发展学生的“智识能力”:学会分析思维、批判性阅读、清晰地写作、有说服力地演说,学会验证假设,并提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或证据

创新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精英人才的重要手段。创新教育主要指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刘献君, 李培根, 2016)。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提出了明确的创新教育理念(表1.2),并将创新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以英国剑桥大学为例,剑桥大学注重让学生尽早进入学术研究课题,通过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剑桥工学院,学校安排学生从本科一年级起做课题设计,并在本科三年间开展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的数个课题,系统性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未来的方向,创造性人才是国家与社会需要的人才。

表1.2 部分世界一流大学的创新教育理念

学校

相关理念 剑桥大学 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未知的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质疑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大胆批判,主动探索

哈佛大学 把众多卓越非凡的天才聚集在一起去追求他们的最高理想,使他们从已知世界出发

去探究和发现世界及自身未知的东西

麻省理工学院 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做到对于工作胸有成竹,不仅成效显著,并能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

斯坦福大学

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教育是为明日之社会培养人才,只有具有创造力的

人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

1.1.3 清华大学的教育理念

清华大学教育工作讨论会(原名教学研究会、教学讨论会),是清华大学在教育教学方面最重要的会议之一,主要针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体制机制改革、文

6 化学风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校的大讨论与反思总结,并大约形成了四年一次的格局。从清华大学教育工作讨论会的历史沿革来看,教育工作讨论会的内容及其所反映的教育理念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朱俊鹏, 2018):

(1)建校之初至改革开放之前——从通才教育到专业教育

作为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清华大学早在建校之初就提出了“以培植全材,增进国力为宗旨”、“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胡显章, 2016)。当时,清华大学的各个院系并不设置专业,而是重点实行“通才教育”(自由教育),即重视外语、基础理论和人文知识的学习。学生在一、二、三年级重点学习基础理论,直到四年级才重点学习专门知识(史轩, 2011)。

1952年院系大调整后,根据国家需要,清华大学按照苏联工科大学的教育模式按系设立专业,有计划、分专业地培养技术人才。截止到1954年,全校已有 21 个专业制定了自己的教学计划。新的教学计划提出,要以培养学生成为工程师为目标,明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工程教育,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专门的技术训练,以便加强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史轩, 2011)。具体而言,除了延长学制外,当时学校还要求学生通过参与工程实践,“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并在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并挑大梁、出成绩。这一时期清华教育中“重实践”的特色和原有的“厚基础”的传统进行了有机结合,使广大毕业生在国家建设的第一线能够脱颖而出(顾秉林, 2009)。当时,蒋南翔校长更是坚持把将学生培养成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刘蔚如, 2013)。

(2)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从专业教育到素质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了转变。1982年,李传信教务长在第十六次教学讨论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教育青年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和共产主义理想,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走又红又专的道路”(李传信, 1982)。

1984年,高景德校长在第十七次教学讨论会的总结发言中提出,“要使学校既是为国家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基地,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要在全校,特别是青年学生中,不断巩固和扩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和组织阵地。学校要努力做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活跃浓厚的学术空气的统一。培养的人才在德、智、体诸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素质,能适应‘三个面向’的需要”。通过学校的教学工作,要“使学生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发展、创造的能力,富于进取和创造精神”(高景德, 1984)。

1988年,梁尤能副校长在第十八次教学讨论会开幕式上对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详细阐述:“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我们还是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德育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我们的学生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远大的革命理想,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智育方面,要求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基础要扎实,专业面要宽,掌握一定的先进科学技术,要理论联系实际,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同时要加强体

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根据学校调查和用人部门的反映,当前我们要着力解

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要教育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革命事业心,愿意到基层单位,安

心从事实际工作;加强经济观点与竞争意识;培养与周围同志团结协作共事的品格和作风”(梁尤能, 1989)。

(3)20世纪90年代至今——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共同探索

1996年,王大中校长在《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为实现清华大学“九五”发展规划而

奋斗》的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创新能力对一流人才来说是

极其重要的。要通过‘九五’期间的教育改革,着力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为适应21世

纪激烈的竞争和完成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要十分注重学生素质的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使学生的素质得以进一步提高。为此,必须适应21世纪社会进步、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拓宽专业面,着力改革现

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之有利于加强基础,有利于反映学科发展的交叉与综合,有

利于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发展方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加强德育,抓好两课改革,要增加经济管理及人文社科方面的内容。要转变教学思想,有意识地培养

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减轻学生课时负担,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清华大学, 1996)。同年,吴敏生教务长在《关于我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

思路》中也提出,“在培养要求上,要努力使培养对象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具备下一世纪

需要的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尤其是创新发明的能力和组织管理的能力”(吴敏生, 1996)。

2000年11月9日,王大中校长在第二十一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开幕式上题为《为开创

21世纪我校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新局面而努力》的报告中总结道,“1997—1998年间进行

的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 群众发动的广度是近年来少有的。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确立了以‘高

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狭隘的‘专业办学’传统观念得到改变, 加

强素质教育和创造性培养观念得到提高。这些都为下一阶段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做了认识

和思想上的准备”。

2004年11月12日,顾秉林校长在清华大学第二十二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上题为《加强

实践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报告中提出,“作为国家重点支撑、社会寄予厚望的研究型大学,我校承担着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人才的重任,要为国家造就更多的

学术大师、治国之士和兴业之才”,但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虽然有着基础知识扎实等优点,但在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要通过强化实践教育的方式

切实提高人才的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顾秉林, 2004)。

2009年7月8日,顾秉林校长在第二十三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开幕式上重点阐述了“人

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这一论点,并提出“‘求创新’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和社会对清

华这样的研究型大学提出的突出要求,也是我们在新百年必须承担的时代责任。然而,创新

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给我们提出很多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具体问题,例如,创新人才的

选拔与评价问题,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与条件问题,专业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如何充分考虑

7

8 社会对人才培养不断变化的需求问题,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我们过去所理解的尖子生培养的异同,等等。厘清这些问题,是我们进一步明晰学校在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实现途径的基础”(顾秉林, 2009)。

2014年10月16日,陈吉宁校长在清华大学第二十四次教育工作讨论会闭幕式题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讲话中提出,“一年来,教育工作讨论会对我们要培养什么人,达成了广泛共识,那就是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为了实现这个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转变育人理念,实施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要变换工作焦点,推动教育教学主体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要转变教育方式,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促进通专融合;要丰富培养方向和评价标准,提升学生多样化成长的自主性、自信心和开放性(陈吉宁, 2014)。

2018年9月27日,邱勇校长在第二十五次教育工作讨论会闭幕式上题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讲话中提出,“三位一体”既是一种培养模式,也是一种教育理念。其中,价值塑造是指“要培养有抱负、有思想、有远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培养把个人追求融入社会进步主流的时代新人”;能力培养是指要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和沟通的能力、将知识付诸实践的能力,以及在全球化不断深入、中国日渐崛起背景下的全球胜任力”;知识传授是指要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数理基础、中外语言基础、精深的核心专业素养和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要让学生对跨越学科建制的文理知识有深度的涉猎,了解不同领域的第一流头脑是如何提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为创新型人才的出现提供更为丰饶的基础”(邱勇, 2018)。

2014年9月3日,《清华大学章程》经教育部核准生效(郑言实, 2014)。《清华大学章程》中明确提出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即“学校坚持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为主,实行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可见,迈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逐步进入自主创新的时代,这也对清华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清华不仅要培养一般意义上的“行业高手”,而且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顾秉林, 2009)。纵观清华大学教育工作讨论会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中的稳中求进。百年以来,清华大学始终心系国家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坚持以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为己任。同时,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经历了从通才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到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的转变,这一点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党和国家对于人才素质需求的转变息息相关。在新时代,清华大学也将朝着“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目标而努力(邱勇, 2017)。

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体现在每一次重要的政策、会议或讲话中,更体现在大学的每一个

机构单元里,它与众多投身、热爱教育事业的一线工作者,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对于“培

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问题的思考、探索和行动密不可分。

1.1.4清华大学钱学森班的教育理念

为培养拔尖人才,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09年,国家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联合推出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1.0”),通过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等模式,培养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领域的拔尖人才。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推出《关于实施基

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下简称“拔尖计划2.0”),在原先五门学科的基

础上,增加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

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9, 2018),旨

在培养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拔尖人才。

如今,拔尖计划1.0已经走过了十年时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拔尖计划1.0共培养本科生8700余名,其中4500余名已经毕业。在前四届毕业生中,96%的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有65%的学生进入了排名前100的国际知名大学深造,10%的学生进入了排名前10的世界顶尖大学深造(冯丽, 2017)。

清华大学,作为国内顶尖的高校之一,责无旁贷地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拔尖人才的使命

和责任。根据党和国家的人才总体战略以及清华大学的发展定位,为努力满足国家和社会

发展对拔尖人才的迫切需要,2009年清华大学推出了“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

称“学堂计划”),2010年被批准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

试验计划”(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 2012a)。

清华大学学堂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遵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的规律,构筑基础学

科人才培养特区,激励最优秀学生投身于基础学科研究,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

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为国家培养一批学术思想

活跃、国际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巨大的基础学科领域未来学术领军人才”(清华学堂人才培

养计划, 2012a)。目前,学堂计划共涉及七个学科领域——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力学和英语。其中,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作为拔尖计划1.0及学堂计划中定

位于工科基础的重要试验班之一,对于工科及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探索和示

范意义。

自2009年9月建班以来,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以下简称“钱学森班”)便致力于

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批

判性思维的形成,希望能够培养引领力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发展、具有优秀人文素养和突出

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 2012b)。

通过近十年的探索,如今钱学森班在拔尖学生的培养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钱学森班的杨锦同学所进行“不破的水泡”的研究,被认为是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

突破性进展;钱学森班六名同学合作完成的“三自由度卫星模拟气浮台”已经达到世界先

9

10 进水平并远销海外(袁驷, 张文雪, 2014);钱学森班2017年的三十名毕业生中绝大多数均申请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所继续深造,包括麻省理工学院5人,剑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布朗大学等各1人,清华大学18人。截至毕业时,该班学生累计发表论文31篇,囊括了清华大学乃至北京市颁发的几乎所有集体荣誉,包括清华优秀班级第一名(郑泉水, 2018)。

钱学森班在拔尖学生培养上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其在过去十年中对于选拔方式和培养模式的探索。2009—2012年,钱学森班采用了统考、竞赛、校内二招的方式进行招生,并要求仅有各省的高考状元、高考前十名、竞赛金牌获得者才有资格报名。在校内二招中,虽然所有考入清华的学生均可报名,但钱学森班会通过面试的方式选拔更为适合的学生。2013年,钱学森班首次采用了“钱学森创新挑战营”(以下简称“挑战营”)自主招生的方式作为招生途径之一,希望考查学生在面对真实情境和难题时能否展现出创造力和综合能力,选拔真正的拔尖学生。2014—2016年因时间有限恢复了传统的招生方式,但2017—2018年经过大量的准备,仍采用了挑战营的方式进行招生。在2017年第二届挑战营中,钱学森班先后邀请了二十余位教师参与面试、心理测试和实践环节的考核;在2018年第三届挑战营中,钱学森班工作组成员更是和相关教师、校友、学生等四十余人前后准备一个多月(郑泉水, 2018),以确保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选才鉴才。

从侧重考试成绩到举办挑战营,这种招生方式的转变体现了钱学森班在学生选拔理念上的转变——从看重“学习力”到看重“创造力”。采用传统方式(统考、竞赛和校内二招)进行招生,其主要依据在于学生的考试和竞赛成绩。尽管考试和竞赛成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方法、努力程度等,但这种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都相对单一,难以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内生动力、开放性、坚毅力、智慧、领导力等),而后者恰恰才是学生在学业和工作中能否取得创造性成果、成长为拔尖人才的决定性因素,它们与智力水平、学习方法、努力程度等至少应当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钱学森班始终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一种能够真正体现、评估学生创造力和综合能力的选拔方式。

在培养方式上,钱学森班也经历了逐步的演化。创建之初,钱学森班就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探索各种可能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在最初的几年,钱学森班尝试了小班制、导师制、流动机制、实验室研究、出国研究等环节,并构建了两门拓展学生视野、由著名专家学者讲授的讲座类课程(郑泉水, 2018)。从2012级学生开始,钱学森班全面开展“通过研究学习”,鼓励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参与两至三项清华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SRT ),在大三时根据兴趣爱好提出自己独特的、开放性与挑战性兼具的研究问题(open research for innovative challenges ,ORIC ),在大四时鼓励学生前往国内外一流的学术机构或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高年级学生研究员计划”(senior undergraduate research fellowship, SURF )(郑泉水, 白峰杉, 苏芃, 徐芦平, 陈常青, 2016)。“通过研究学习”旨在鼓励学生在探索未知、挑战困难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始终保持着对科学和世界的好奇心,并寻找到未来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与机会。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体会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体会 本月读了尹建莉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书中传达的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让我感觉很深,字里行间流露出教育的漂亮和质朴,再次让我同意了心灵的洗礼,在此分享读书心得体味。下面是查字典范文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体味,欢迎大伙儿阅读。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体味篇1 儿童本身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假如他在日子中很少遇到那个别许动、这个别能那样做之类的限制,同时他早早地接触了书籍,能从书籍这扇窗中望出去,看到现实以外的世界,那么想象力就能够得到正常进展。 有人说过,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我十分相信这句话,惟独在一具自由的灵魂中,才干产生真正的自我考虑,才干产生想象力和制造力。这种力量,必须在幼儿期萌发、健壮,否则就会萎缩。 经常有人咨询怎么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事实上想象力别用培养,别限制算是培养。在教育上,并非家长做得越多越好,有时恰恰相反。尤其在培养孩子想象力方面,少算是多是一条黄金法则。检验孩子在家中是否获得了尊重和自由,家庭是否为他提供了一具放飞想象的空间,这个地方有一道简单的自我测验题:当孩子别小心闯了祸,如打了杯子或碰翻电脑,他的第一具反应是为那损坏的东西而伤心,浮现愧疚情绪,依然急于看你的脸色,浮现辩解的行为?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体味篇2 本月读了尹建莉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书中传达的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让我感觉很深,字里行间流露出教育的漂亮和质朴,再次让我同意了心灵的洗礼。尽管两本书降足点在家庭教育上,但书中列举出不少案例,对教育方式办法进行论证,简单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方式,却特别值得我学习借鉴。在孩子的教育上惟独我们别断加强自我教育能力,才干为孩子提供更宽松、愉快、深入的教育方式。结合我的实际,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几点感觉: 第一: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尹老师提到孩子注意力别需要培养,越培养越涣散。别打搅算是最好的培养。的确,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很容易被什么东西吸引,分散注意力;有的孩子会聚精会神于一件情况。依照他们的年龄特点,好玩是他们的天性。玩耍也是孩子重要的学习途径。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多在游戏中让孩子们寻到学习中的乐趣,给他们宽松的学习学习氛围。 第二:接纳孩子的与众别同。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人的爱好也五花八门。一具人喜欢什么,醉心于什么,会受天赋和环境等各钟因素的妨碍,微妙得别可捉摸,爱好算是天才,想想如今我教的一年级小朋友中,有个叫杨元生的孩子,他的表如今孩子中特别显眼,别太和同龄的小朋友玩,一具人总是默默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忙着自己的情况。他别情愿和我交流,我主动寻他说,主动和他拉勾勾,让他情愿和我交朋友。虽然看似他上课别仔细听,但是学习思维却特别敏捷。 第三:时间关注自己的潜台词。日子有万千细节,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个细节中都有教育。如今的孩子都很聪慧,对孩子们的教育也要甜甜化。孩子们在别断的长大,别光是躯体的长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智进展,也会有变化。我要别断的观看孩子,经常反思自己,从观念上提升自己,尊重以孩子为主体的生命化教育。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爱是一门艺术,让我们拥有一颗寻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体味篇3 最近向来在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作者用很容易读知道的话语说述了教育

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呼唤教育返璞归真——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文家街道中心小学张福芹

呼唤教育返璞归真 ——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生命中最美的馈赠是什么?身为父母,是给孩子衣食无忧的消耗性财富,还是鼓励孩子走出父母的笼罩、勇闯自己的人生?身为老师,是传授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还是让学生勇敢徜徉知识的海洋、成为一个德能兼备的正直社会人?我相信每一个读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的人,都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正如封面书名中所暗示的“最美的=最简单”一样,教育真应了那句话:朴朴实实就是真,简简单单就是美。反思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不知从何时何日起,仿佛陷入了一个难以自拔的怪圈:挖空心思想策略,千方百计找方法,其目的只是为了把孩子打造成父母心目中的“期待品”,把学生打磨成老师眼中的“优秀生”。可是,这是真正的教育吗? 请看书中:保卫纯真童年。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反思我们的教育现状,无论是家长也好,老师也罢,虽然口中在说“孩子还小,犯点错也是难免的”,但我们的内心深处却总在想:他把什么都做到最好该有多好!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小学生毕竟是小学生,在他们的世界里,缺少了探索,缺少了失败,又如何获得生活的体验,如何获得真正的知识呢?难道我们想让他们每日生活在刻板、无趣、谨小慎微中吗?我非常欣赏作者对待女儿的态度。为了满足女儿画画的愿望,宁愿“毁掉”一面洁白的墙,也要归还女儿信手涂鸦的自由。因为她知道: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只有在一个自由的灵魂中,才能产生真正的自我思考,才能产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也渴望学生拥有这一切,可是,我们又给过他们多少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我欣赏书中“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作者说:“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一个不被信任、总是被当小偷一样提防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质。”文中一位家长为了管住孩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编 现代教育史(下)【圣才出品】

第20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教育 1.略述苏联建国初期(1917~1920年)教育改革的意义。 答:苏联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重点是废除旧的教育制度,改变学校的性质,确立无产阶级政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地位。这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分析如下:(1)通过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苏联建立了教育人民委员部,成立了国家教育委员会,作为全国教育的领导机构,负责研究和制定国民教育建设的原则;同时还进一步清除了教会对学校的影响。这样,便彻底克服了之前学校管理方面的分散和混乱现象,保证了学校领导权统一在无产阶级手中。 此外,还公布了一系列的法令,保证了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消除了教育的封建性。 (2)《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在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次贯彻了非宗教的、真正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教育原则;尖锐地批判了旧学校的形式主义、脱离生活实际的倾向,要求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强调全面发展儿童个性,充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等。这一切不仅对苏联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而且在国外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3)通过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加强了对学生个性的重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在教育工作方面,也加强了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为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4)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还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团结、教育和改造旧教师,建立了一支新的无产阶级的教师队伍。

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教育改革为苏联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2.试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及其影响。 答:(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就 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至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的同时,在教育方面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经过最初几年对旧教育的根本改造、20年代对新教育的探索和30年代对教育的全面调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有:①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民主的学校制度。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③培养了一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各行各业的专家,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 ①苏联共产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的思想方向性,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力图把学生培养成为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全面发展的新人。但是,在具体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某些偏差,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 ②重视师范教育,注意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苏联教育事业的发展,使苏联教育很快就赶上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对我国解放后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教学内容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知识教育?这是我们一直探讨的教育问题,怀特海在其《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对此做出精彩的回答。这次,我有幸读了《教育的目的》这本书,感触颇多。作者怀特海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祖父曾经是一位校长,父亲也先后从事过教育和宗教工作。受家庭的影响,他对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1929年出版的《教育的目的》是他的代表作。而书中这句话——“读了之后,感到它简直就是专门为当前的中国人写的。我们不能不佩服,怀特海在英国这块土地上思考的结果,还能适用于千万公里之外的中国。”鼓舞了人心。 这本书一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章“教育的目的”是他主要的教育思想。他在开篇就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邃,又有艺术般的高雅。 所以怀特海大声提出“两条教育的戒律”:其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其二,“所教科目务虚透彻”。这一重要思想至今被人们广泛关注而产生着重大影响。它的实质是反对学校里传授死的知识和“无活力的概念”,反对学习中刻板地接受而不予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知识概念,认为一切教育的中心应该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僵化。说得何等好啊! 我们在谈论教育的目的时,很多是指向着未来结果的。然而,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结果和教育的目的绝对是两回事。这点我们通过阅读怀特海地《教育的目的》即可获知。怀特海告诉我们,教育改革,应该改掉那些束缚人的心灵而无活力的教育制度为目的。教育部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规划纲要(2010-2020)》,期中所表露的许多思路皆旨在对教育制度除旧布新,这才是教育改革方向所在。 怀特海还告诉我们: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智慧,不掌握某些基本知识就不可能聪明,但也很容易获得知识却仍然没有智慧。智慧高于知识。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教育是教人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所以说,单纯传授知识并不是教育的目标。知识本身也并不是学习的第一目标,而获取知识的方法才是。通过知识培养智慧的渠道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人们在遇到问题时明显地感受到知识的作用,就不仅能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而且智慧就在运用知识中不断得以发展形成。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各位家长您好, 首先代表我的家人感谢潘园长、陈老师和孙老师以一个老师的专业态度对我孩子的呵护;其次,我非常高兴有机会以一位家长的身份和大家交流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再者,我也真诚地请求大家,这仅是我的一点理解,不恰当之处,还请原谅。 我和在座的大家有很多相同之处:首先,我也是一位母亲,和大家一样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出类拔萃;其次,我儿子也在上幼儿园,我也对幼儿园有很多期待和很高的期望,毕竟这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潘园长说,现在我们大班,有部分家长开始担心孩子的小学面试问题,担心孩子小学学习能力,期望幼儿园能提前教孩子写字、学拼音甚至珠心算等等。您这种心情我可以理解,因为我也是学生家长,也是一位母亲,父母爱孩子,必须为孩子的长远考虑。但,我想给大家交流的是,您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对孩子也是弊多利少的。理由有以下两点:1孩子的成长有其自身的自然规律,不可人为打破,否则就是拔苗助长。请问,在座的大家,我们的孩子是否经常问您这是什么字?或者问您这个字怎么写?肯定不多。因为,我们大班的孩子大多处于四岁半与五岁半之间,这个时期孩子处于阅读敏感期,也就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作为家长,我

们应多给孩子交流,发展孩子的表达能力,丰富孩子的语言,培养孩子能用规范的,多样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情。至于写字,等孩子感觉、动作协调、对符号的识别能力发展的一定阶段后再进行。若提前教写字,一般的孩子写不好,这样容易打击孩子学习的自信心。所以,我们不能扛着爱的旗帜却无意中伤害了我们的孩子。 2、鉴于孩子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规律,2012年国家教育部 明令禁止防止幼儿园小学化。据我了解我们开封市直属 幼儿园例如实验群英金明等,大班的孩子都不学写字、拼音。而小学的入学面试,也不是写个字什么的。而通 常是,让孩子看图说几句话,拍拍球,唱首歌等等,关 注的是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 那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怎么做才是对孩子真正有益呢?除了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多和孩子的老师交流,关心孩子以外 我引用一下尹建莉老师的一句话: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这几样东西对孩子最重要。 第一件东西是“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习惯,现在 有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书。阅读不但可以塑造孩子 的智力,还可以塑造孩子的心理品质。因为任何一部书,只要是一本好书,往往充满了真善美的情怀,会对孩子 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孩子,在坐的大家也要试图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编 现代教育史(第16、17章)【圣才出品】

第三编现代教育史 第16章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16.1 复习笔记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对现代欧美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当时欧美国家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文化等方面发展和变化的一个综合反映;是欧美社会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是现代教育发展和教育科学研究的需要。 一、新教育 1.新教育的由来及发展 (1)新教育运动始末 “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运动”,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运动初期以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作为新教育的“实验室”为其特征。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在德比郡开办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的开端,此后,许多教育家进行实验并提出了重要的教育思想。1899年瑞士教育家费利耶尔在日内瓦建立国际新学校局作为联络中心;1921年在费利耶尔的发起下,在法国的加来市成立新教育联谊会,出版《新时期的教育》杂志,宣传新教育理论。二战以后,新教育运动逐步走向衰落。1966年,新教育联谊会改名为“世界教育联谊会”,标志着新教育运动作为一场运动的终结。 (2)新教育中的著名实验 ①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在英格兰的德比郡创办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标志

着新教育运动的开端。学校以11~18岁男孩为对象,以把他们造就成新型的英国各种领导阶层人士为目的。学校课程包括体力和手工活动、艺术和想像力的课程、文学和智力课程以及社会教育和宗教、道德教育。 ②德国的利茨于1898年在德国哈尔茨山区的伊尔森堡创办了德国第一所乡村教育之家,以后德国先后出现了以他的学校为模式的许多新学校,形成“乡村之家运动”。 ③1899年,法国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家德莫林创办了法国的第一所新学校——罗歇斯学校。该校重视“小家庭”式的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开设各种正规课程的同时,还从事体力劳动和小组游戏,尤其重视体育运动,因此又有“运动学校”之称。 这些乡村寄宿学校费用昂贵,主要以上层社会和高收入阶层的少数学龄儿童为对象,规模一般很小,且独立于国家教育制度之外。但是它们开始引起世人对新教育的关注和对传统教育的反思,为国际交流开辟了道路。 2.新教育的代表人物 (1)爱伦·凯 爱伦·凯(1849~1926)是瑞典作家、妇女运动活动家和教育家,主要代表作《儿童的世纪》,对推动20世纪欧美的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爱伦·凯主张优生优育,呼吁保护母亲和儿童。她提出,为提高后代的素质,首先应保障作为未来母亲的妇女的权益。同时,妇女作为母亲应担负起抚养和教育儿女的责任,并为此而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其次,爱伦·凯重视家庭教育,认为在家庭中存在的和谐诚挚的气氛、父母高尚的情操及其以身作则,对儿童是最好的教育。 最后,作为新教育的倡导者,爱伦·凯尖锐地批判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对儿童的摧残,认为旧教育使儿童失去了个性。为此,她竭力倡导自由教育,主张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理想学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摘录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摘录 一、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两条戒律,其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其次,所教的科目务须透彻。 在众多的科目中选择一小部分进行教授,其结果是学生被动地接收不连贯的思想概念,没有任何的生命火花闪烁。 我们应该记住,不加利用的概念同样是十分有害的。 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 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使学生通过树木看到森林。 如果你教的学生要参加某种统一的普通考试,那么任何实施完美的教学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在教育中是要你排斥专门化,你就是在破坏教育。 我认为,以考核单个学生为目的的校外考试制度不会有任何结果,只会造成教育方面的浪费。 宗教性的教育是这样的一种教育:它谆谆教导受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和崇敬感。 二、教育的节奏

不管你向学生灌输的是什么细节,他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这种细节的机会是很小的;如果他确实遇到这种细节,那时他也许已忘记了你曾教他的有关此事的情况。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理解一些普遍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在随后的实践中,这些成人将会忘记你教他们的那些特殊细节;但他们潜意识中的判断力会使他们想起任何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当时具体的情况。直到你摆脱了教科书,烧掉了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了你为考试而熟背的细节,这时,你想到的知识才有价值。你时刻需要的那些细节知识将会像明亮的日月一样长久保留在你记忆中;而你偶然需要的知识则可以在任何一种参考书中查到。大学的作用是使你摆脱细节去掌握原理。大学的作用是使你摆脱细节去掌握原理。 智力习惯成了大脑对适当刺激的反应方式,刺激表现为具体的情况和事实。没有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他掌握的知识会清晰自动地出现在脑海里。智力培养不过是人在谢东时大脑以一种令人满意的方式运转。学习常常被说成这样一种事情:就好像我们在注意看着我们读过的所有书籍的翻开的书页,然后,当机会出现时,我们选取正确的那一页,大声地向世人朗读。 三、自由与纪律的节奏 理想的逐渐消失可悲地证明了人类努力遭受了挫折。在古代的学园中,哲学家们渴望传授智慧,而在今天的大学里,我们卑微的目的却是教授各种科目。从古人向往追求神圣的智慧,降低到现代人获得各个科目的书本知识,这标志着在漫长的时间理教育的失败。 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上帝创造了这样一个世界,其中众多的知识主题决非一个人所能够掌握。罗列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各种科目,用这种方法来对待这个问题是毫无希望的。

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曾经经同事推荐读了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传授的是无痕教育理念。通过阅读为书中的故事所感动,发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对孩子的关爱只是停留在表层-----只注重如何把孩子较好,如何让孩子按照我们成人的想法来做事......更多的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通过读了这本书让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真正的好的教育就是充满爱的教育,书中表述的是如何理解孩子,悦纳孩子,给孩子信任和自由,孩子就像自然土壤中的小树苗,茁壮成长。这种观点很新颖,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就教育方法,仿佛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 假期无意间看到尹建莉老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姊妹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字里行间流露出教育的美丽和质朴,再次让我接受了心灵的洗礼。虽然两本书落脚点在家庭教育上,但书中列举出很多案例,对教育方式方法进行论证,简单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方式,却非常值得我学习借鉴。在孩子的教育上只有我们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宽松、愉快、深入的教育方式。结合我的实际,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几点感受:第一: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尹老师提到孩子注意力不需要培养,越培养越涣散。“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的确,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很容易被什么东西吸引,分散注意力;有的孩子会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好玩是他们的天性。玩耍也是孩子重要的学习途径。我在小学低端的数学教学设计的时候,多以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情境或感兴趣的故事为切入点,激发孩子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或通过设计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通关小游戏等让孩子们活动中找到学习中的乐趣,有时也会根据低段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环节,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孩子们相互建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给他们宽松的学习学习氛围。 第二: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人的爱好也五花八门。一个人喜欢什么,醉心于什么,会受天赋和环境等各钟因素的影响,微妙得不可捉摸。爱好就是天才,想想现在我教的二年级小朋友中,有个叫周奥祥的孩子,他的表现在孩子中特别显眼,非常调皮、活泼好动,有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一天到晚整个人总是停不下来,但人很聪明,不愿意踏实的学习,喜欢喝同学玩耍,但不愿意和老师交流。后来通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第3章 苏格拉底、柏拉

第1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1 复习笔记 一、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 1.教育的起源 关于教育的起源,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1)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是19世纪下半叶后出现并一度流行的观点,是当时流行的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它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其创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等。他们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①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力图证明教育乃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产生的一种现象。他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生存竞争的本能就是教育的基础。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种类,出自遗传本能,自会将其“知识”与“技巧”传授给幼小的动物。 ②沛西·能认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2)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 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孟禄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其教育的发生都是“最非理性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 (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从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以及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这一理论直接

套引和推导出来的。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者认为:人类社会活动开始于“正在形成的人”为满足其生存繁衍的自然需要而进行的群体劳动,这种劳动活动将他们改造成为“完全形成的人”,形成了人类社会;劳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主要源泉,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手脑等生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并通过遗传途径传给后代的必要条件;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保持并延续原始公社的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对年轻一代传授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知识经验,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教育起源于劳动。 (4)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教育的需要起源论认为,人类社会生活是多样的,除了劳动经验以外,原始社会形成的一些集体习惯、行为准则、仪式风俗等也需要通过教育活动传授给下一代,但这些内容不能纳入,至少不能完全纳入劳动的范畴,教育应该是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的需要。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是最早提出“需要起源论”的人。 2.史前教育的概况 (1)原始社会的分期及研究途径 ①原始社会的分期。有人根据生产工具的进步程度,将原始社会划分为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三个时代;也有人将其划分为蒙昧和野蛮两个时代,每个时代又划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我国史学界一般将原始社会划分为前氏族社会(血缘家族的原始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以及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军事民主制社会四个阶段。 ②研究途径。人们主要从三个途径了解原始社会的概况: 第一,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科研成果; 第二,民族学的资料; 第三,古代典籍中的有关记载。

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许锡良 怀特海的《教育目的》(怀持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注,文汇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这位英国剑桥、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曾经作为罗素的老师、同事与朋友合著过《数学原理》一书,在学术思想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位知识渊博、思想深邃的大思想家。他的《教育目的》虽然只是他的一些关于教育的讲座、报告与论文组成,但是,自成体系,逻辑严密,读了令人受益匪浅。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就是这一句了: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这个对教育目的的论断与杜威所说的教育无目的,教育即生长,其实是基于同样的逻辑与价值判断,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但是,要真正理解这句话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人类的教育目的,经历了无数的探索,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但是,至今仍然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教育的国家主义目的论与教育的个人成长论。我这里之所以不把通常所说的教育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引入,是因为,

按照杜威的说法,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并不矛盾,个人也是社会的人,社会则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的时候,其实也在指他在发挥自己的天赋与才能,在为社会作贡献,当我们说,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时候,其实也就是指教育促进了个人的身心健康,用身心健康的人及他们的个性才华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其实是指一个事件,只是一个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而已,根本不是什么对立与矛盾的东西。只有国家本位或者政府本位才是与个人本位相矛盾的。因为,中国常常把社会与政府及国家混为一谈。才有这样的错误论述。 怀特海无疑是个人本位论者。当他把教育的对象定位为有血有肉的人,教育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的时候,怀特海的目光完全聚焦在活生生的个人定位上。任何教育,如果没有落实到血肉丰满的个人层面,都是无效的教育。理解了这个逻辑起点,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了。 人,如果离开了文化,就有如鱼离开了水。个人的知识与社会发生关联,在于通过文化环境起作用的。因此,怀特海开篇即这样说:“文化是思想的活动,是对美和对人类情感的感受。零零碎碎的信息或知识对文化毫无帮助。如果一个人仅仅是见多识广,那么他在上帝的世界里是最无用且无趣的。”然而,这句话正好击中了中国传统国学的要害。中国的《论语》正是零零碎碎的信息,这些信息甚至称不上是知识,而是由圣人即兴发出来的一些感想。一个民族数千年来就靠这些东西作为思想活动的材料,也难怪,这些零碎的信息并没有给

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时间一天天飞逝,国庆也过了一个又一个,多少热血之志已随岁月模糊,多少青春美好已无法触摸,失去终究已无法再挽留,得到的才更需要自己去发现。看着更成熟的自己,看着已长大的孩子,渐渐明白,眼前更值得自己珍惜。 根本无法想象,孩子对于自己,是如此的重要,自己竟会因孩子开心而开心,也会因孩子苦恼而苦恼。四十而不惑是对的,看事已不再看一面,人生也不再单单只有自己,会把家庭放在首要的位置,会把家庭教育当成自己日常的事情。 我的家庭教育观源于上一代父母对我的影响,我把它简单地传承了下来,基本上认为给孩子吃饱穿好,告诉孩子正

确的观念道理,尽可能的让孩子上好一点的学校,学多一点技艺,那就是教育的全部。可看着十二岁的大女儿,庸懒而不对时间进行规划,事情做得随意而不愿太多思考,我明白,我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所需的能力还差得比较远。 与大多数父亲一样,我在这个家庭的角色,是从做好经济支持开始的,认为为家里提供无忧的经济来源,就已经完成自己最大的家庭责任。在一整天的大多数时间里,我都是在思考着如何做好业务项目,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团队。可能想得大多了,可能认为这个事重要无比,难免会把公司的角色带回家,会把工作的思维带回家,会把工作上的沟通方式带回家。于是,我很自然地把“讲道理”作为家庭教育的常用方式,在孩子做错的时候,总是把一大堆生硬难懂道理讲给孩子,总是会说老爸从前如何如何,别人好孩子又是如何如何,希望她能改正。当然,这正如书上所说的,小孩的思维与成人不一样,她听不懂,也根本改正不了。如此进入恶性循环,下一次重犯时,我又说了一遍,又是一次无用功,于是我开始有点火,进入更差的教育方式。 也许是从农村出来的缘故,我从不认为对孩子发点火是错误的,我甚至认为这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小时候,在我做错事时,父亲会对我一顿训斥,我会由此带来警醒,不敢再犯。所以,在我面对自己孩子时,我也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很多时候,孩子真的气得你怒从心烧,于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复习总结笔记

第一编古代教育史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古代东方通常是对古代亚洲和非洲东北部各奴隶制国家的总称。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 2.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美国桑代克。来源于庸俗进化论。(2)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美国孟禄。 (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苏联米定斯基,来源于恩格斯的劳动理论。 (4)教育的需要起源论:中国杨贤江。 PS:教育起源大体分两类: (1)视教育为一种无意识、无目的的活动。 (2)将教育看做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3.史前教育的概况、 (1)前氏族时期:距今约四百万年至一万五千年。共同生产,共同消费。 (2)母系氏族时期:使用新石器,宗教道德教育。 (3)父系氏族时期: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4)军事民主制时期:出现剩余产品,逐渐形成阶级,产生阶级教育的萌芽。 4.巴比伦的教育 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已产生文字。“泥板书”。 学校:研究学问的场所——神庙中心——政治文化中心。 最早的学校:幼发拉底河畔马里城的宫廷学校。 公元前1894年,巴比伦城兴起。 5.古代埃及的教育(重点) 文字写在“纸草”上。 学校的类型: (1)宫廷学校——培养国家官员 (2)僧侣学校——最高学术中心,目标是科学技术教育。 (3)职官学校——书吏学校 (4)文士学校——文书 教学方法:体罚被视为合理的教学方法。 6.古代印度的教育 (1)种姓制度:(1)婆罗门,即僧侣。(2)刹帝利,即武士。(3)吠舍,即农民和从事工商业的平民。(4)首陀罗,即奴隶及奴隶地位的穷人。 (2)婆罗门时期的教育:公元前6世纪前的印度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公元前9世纪以前,以家教为主。公元前8世纪,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为“古儒学校”,在此教育被称为“古儒”,学习年限为12年,学习内容主要为《吠陀》经。体罚是常用的手段。 (3)佛教教育: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各种种姓平等。最重要的场所是寺院,僧徒一般学习12年,合格者称“比丘”,寺院不仅是一种教育机构,也是一种学术机构。重视女子教育。 7.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的特点:(书上七条,老师总结五条,合并) (1)在古代东方最早产生科学知识、文字、学校教育。 (2)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3)教育内容较丰富,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

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 怀特海是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数学家、哲学家,他早年就读并留校于英国剑桥大学,中年任教职于英国伦敦大学,晚年受聘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的目的》(1929)是他的教育代表作,其深刻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广泛认同,并影响深远,闪耀着不朽的智慧光芒。他主张教育充满生机,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全面成长。 1. 对学生来说,专业学习通常是一种具有特殊兴趣的学习。学生之所以学习某种专门知识,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想了解这种知识。普通文化旨在培养大脑的智力活动,而专业课程则是利用这种活动。但不应过分强调两者之间这种简单的对立。在普通的文化课程中,学生会对特殊的问题产生兴趣;同样,在专业学习中,学科外在的联系使学生的思想驰骋于专业领域之外更广阔的空间。 2.人的大脑从来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处于一种永恒的活动中,精细而敏锐,接受外界的刺激,对刺激作出反应。你不能延迟大脑的生命,像工具一样先把它磨好然后再使用它。不管学生对你的主题有什么兴趣,必须此刻就唤起它;不管你要加强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必须即刻就进行;不管你的教学给予精神生活什么潜在价值,你必须现在就展现它。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一条很难遵守的规律。 3.教育是一种掌握种种细节的需要耐心的过程,一分钟,一小时,日复一日的循环。 4. 我们是在与人的大脑而不是与僵死的物质打交道。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判断力,以及控制复杂情况的能力,使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应用理论知识对前景作出展望——所有这些能力不是靠一条体现在各科目考试中的固定规则所能传授的。如果一个班级的课题纪律良好,那么就有可能向学生们灌输一定量的死板的知识。 5.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与文化毫不相干。自我发展才是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而这种发展往往发生在16岁到30岁之间。 6.不同的科目和不同的学习方式应该在学生的智力发育达到适当的阶段时采用。 7.在大学里,理论兴趣和实际功用相一致。不管你向学生灌输的是什么细节,他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这种细节的机会是很小的;如果他确实遇到这种细节,那时他也许已忘记了你曾教他的有关此事的情况。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在随后的实践中,这些成人将会忘记你教他们的那些特殊的细节;但他们潜意识中的判断力会使他们想起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当时具体的情况。直到你摆脱了教科书,烧掉了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了你为考试而背熟的细节,这时,你学到的知识才有价值。你时刻需要的那些细节知识将会像明亮的日月一样长久保留在你的记忆中;而你偶然需要的知识则可以在任何一种参考书中查到。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 二十中王波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是尹建莉的第二本书,2014年8月第一次印刷,在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联合推荐的“2014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中位列前10名中的第10名。买她的第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2010年的事儿,那时我家女儿5周岁,转过年头就要上小学了,正需要读读这样的家教书籍,为我这个不太会做母亲的人指点迷津。时光流转,5年后又主动遭遇了她的第二本书,两天左右的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而今我的女儿已经10周岁了,这本书又能为我“教女成才”带来哪些可行性的指导呢…… 先来说说这本书的主要框架共六章:第一章保卫纯真童年;第二章净化育儿观念;第三章回归自然教育;第四章赢在教育细节;第五章完善家长自身;第六章绕开宣传陷阱。六个章节没甚联系哦,初步感觉都是独立的,说实话有的我没细读,有的根本就没读,比如说第三章,一看目录就知道主要是写给幼儿家长的,我现在看来没啥用了。有的读了感觉和她第一本书的观点大同小异,论题也如出一辙,始终是她个人的观点应该如一,不可能说和上本书有太大的变化,比如说她第二章5的标题是“规矩太多,难成方圆”就是她第一本书中“不管”是最好的“管”,之类的就是“换汤未换药”啊。 本书还大量引用了古今中外一些教育家、哲学家的“高大上”的言论,用她的话说就是这些话语都是达到了“境界”的,而她提出的“不管是最好的管”可谓是教育的一种最高境界(P104-105页),

看此语感觉现在的尹建莉已经相当自负了,毕竟第一本书的销量在那儿摆着呢,我也是成就她成就的一名极普通的母亲之一;而她在书中反复用到一个词就是境界的反面“庸俗”或“平庸”,都用在了谁的身上呢?就是我们这些普通的家长还有一些她不支持的教育专家的身上。如第四章1“潜台词是最重要的台词”中,她举了某知名作家写给她儿子的一段话中的“潜台词”的例子,“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她的评语是:这段话看起来句句在理,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转载,不过它肯定无效……当妈的把人人皆知的普通道理当作自己独有的观点来陈述,自以为高人一筹,但其中的潜台词,既轻贱了自己孩子的智商,贬低了其他人的认识水平,也很市侩气,没有境界(这句评语让我这个读者感觉特别地不舒服,仿佛在说我一样)。虽然从道理上孩子无从辩驳,但凭直觉,孩子会读出另外的这些东西(这孩子的心性得多复杂啊),这令孩子心底生厌,本能地排斥。所以,这段看似金科玉律的话,一点都没超越人群里最平庸的认识水平(中国老百姓也不想“最平庸”:天天忙于生计供养子女上个好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好衣食无忧,只是没本事写本书就能荣登作家富豪榜啊),区别仅仅在于措辞更美丽一些,掩盖了内涵的无聊,对孩子来说,它一样不中听。 唉,读下来的第一大主要感觉就是:有着教育最高境界的尹建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400字左右范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400字左右范文我们在儿童期间能给予孩子什么? 作者在书中提到每个孩子都是生命中最美的馈赠,时代发展到今日,除了生命,我们能给予孩子什么,可保障他们一生健康幸福的生活是“习惯、自由、平等”。 习惯,对于社会人来说十分重要,好的习惯的重要的培养时期是少儿时期,怎么样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成为家长们任重道远的话题。作者认为习惯的培养首先不是在于改造,而是在于接纳,让孩子们认识到习惯的好处,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上,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养成“认真”的好习惯,但由于儿童年幼知识不足的前提下,各种“马虎”的行为属于非常正常的情况,我们需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不能以强制的方式要求孩子马上立即变得不马虎,并且不要往孩子身上标记“马虎、不认真”的标签,使得孩子潜意识降低自我认同感,阻碍智力发育,批评的方式更不可取,会给孩子一种负面的影响,在心理上造成极大的伤害。而是应该建议孩子合理进行注意力分配,循序渐进的建立起好的习惯。 自由,自由是指多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力,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中国教育多年热衷讲纪律、讲严格,尤其在教育上,家长错把控制欲当成教育的手段,以自己的认知,所谓的经验来控制住孩子的一言一行,

使得孩子套着“枷锁”长大,有可能会出现心理失序、怯弱胆小,逆反暴躁、谎话连篇的问题,我们应该给孩子在特定的条件下,自主管理、自由支配、自我完善的机会,比如零钱、作息计划、新事物探索等,通过锻炼,孩子会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自觉和自主意识,同时也获得自尊感和责任感,使孩子在心理上更加强健。 平等,平等是指地位平等、互相尊重,给孩子提供一个和睦、平等的成长环境。很多家长在平时和孩子相处期间,很多时候表现出长辈姿态,和孩子有限的相处中,多半是“检查工作”和“安排工作”,交流方式比较武断,常常以当年自己的云云,来鞭策孩子或者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做比较,不仅给孩子很大的压力,也会对孩子的自信心有打击,我们应该用一种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每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长大,自尊心也会慢慢成长,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平等的对待。很多时候家长不要以小孩子的眼光看待他们,能更多的自主选择、处理的机会。 书中多次提到家长需要完善自身,不发脾气,不提倡严厉教育,发脾气和严厉教育的后果会给孩子在儿时性格塑造时带来不可磨灭的破坏性,对今后的性格和对生活、对人的态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尽量避免。事实上,发脾气不但没有教育的功能,而且对教育是反作用的,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克制脾气的方式: 1、半小时方式 不要马上发火,一切等半小时后再去做,分散自己注意力,冷静后再处理。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3版)章节题库-第三编 现代教育史(下)【圣才出品】

第三编 现代教育史 第23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和俄罗斯的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40~50年代前苏联教育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 )。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凯洛夫 D.马卡连柯 【答案】C 【解析】凯洛夫是20世纪40~50年代苏联教育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所主编的《教育学》是苏联教育理论发展的经典代表,构建了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2.下列不属于赞科夫“发展教学论”的教学原则的一项是( )。 A.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B.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C.使班上所有的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D.劳动实践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答案】D 【解析】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的五大原则分别是:①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②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要求教学不断引导学生向前运动,不断用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

智慧,为学生越来越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创造条件。③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④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⑤使班上所有的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3.下列教育家中,不属于无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的是( )。 A.马卡连柯 B.克鲁普斯卡娅 C.苏霍姆林斯基 D.布拉梅尔德 【答案】D 【解析】布拉梅尔德是改造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属于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 4.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代表作是( )。 A.《教育诗篇》 B.《教育学》 C.《教学与发展》 D.《给教师的建议》 【答案】B 【解析】《教育诗篇》是马卡连柯的代表作;《教育学》是凯洛夫的代表作;《教学与发展》是赞科夫的代表作;《给教师的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代表作。 二、辨析题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_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五篇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_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五篇 目的是人类对活动结果的一种指向和规定。教育目的的确立不仅是一个国家人才利益 的意志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规范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使教育活动更加合乎教育的规 律性和社会的需要性。因而,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下面是 小编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最近在全国流行了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是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怀特海编著的《教育的 目的》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发展的一个过程,要极力培养学生把思考和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把学习成为一种需求。还指出在生活和劳动中,不能利用和使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而教育的核心是不能让知识僵化,要它充满活力,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核心问题。同时教育是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变得不同 和具有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他们自身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就是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拥有五彩缤纷的生活。反思我们现在,由于教育的目的和课堂的模式决定了中国的学生会出现大量的厌学情绪,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差生”和“坏生”。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示生活的多姿多彩,而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完全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各种各样的知识挤压教给他们。北大教授郑也夫把中国12年中等教 育的现状比作压缩饼干。他说,“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参差不齐,传统教育的做法往往是上 压下提。即成绩好的学生会被限制,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被逼迫去学习,出现了伺候分数的现象”,而分数变成为了划分“优秀学生”同“差学生”之间的唯一衡量尺。更重要的是我们 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和问题的答案,并没有传授其思想。只 是单纯得为了解题而解题,为了考试而考试。郑也夫教授精辟的论述,已经把我们在教育 中存在的问题全部揭露出来。我们认真去想想,这些用于考试的内容真能让学生们去解决 生活中遇到的多少问题吗? 在美国,小学教育便设置了这样一类课程,例如如何解决冲突,如何解决压力,还有 如何同知心朋友交流、学会制定计划并行动、学会享受自然之美、如何相信自己的判断、 如何将想法明确地告诉对方等等,除了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还开设关于品格教育的课程。如同理心、尊重、勇气、幽默、责任感、毅力、忠诚、诚实、合作、宽容、公民意识和原谅等等,以上这些课程在我们的教材中是看不到的,甚至连我们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都还需修炼。在生活中,种种行为规范其实就是从很小就开始潜移默化了,并不是像我们只是喊 喊口号,或者只是关注一些现实生活中并不多用的“琴棋书画”。事实上,中国家长很多年 前已经意识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怎么样才算不输在起跑线上,只有培养孩子好的 习惯、自信和健康的体魄,以及兴趣、独立思维和健全的人格,才算真正的不输在起跑线上。而当今中国却是歪曲其本意,拔苗助长。做了很多完全是违背孩子兴趣与意愿的东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