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三维设计】2020高中物理二轮专题检测21:巧妙解答物理图像选择题(含解析)

【三维设计】2020高中物理二轮专题检测21:巧妙解答物理图像选择题(含解析)

【三维设计】2020高中物理二轮专题检测21:巧妙解答物理图像选择题(含解析)
【三维设计】2020高中物理二轮专题检测21:巧妙解答物理图像选择题(含解析)

专题检测(二十一) 巧妙解答物理图像选择题

1.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0 s 时间内的v -t 图

像如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

和图中时间t 1分别为( ) A.13和0.30 s B .3和0.30 s C.13和0.28 s D .3和0.28 s

解析:选B 根据图像的特点可知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a

=Δv Δt ,得3a 甲=a 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m 甲=13×F m 乙,得m 甲m 乙

=3,由a 乙=40.40 m/s 2=10 m/s 2=10.40-t 1

,得t 1=0.30 s ,B 正确。 2.[多选]一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方

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该物体在t 0和2t 0时刻相对

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是x 1和x 2,速度分别是v 1和v 2,合外力从开始

至t 0时刻做的功是W 1,从t 0至2t 0时刻做的功是W 2,则( )

A .x 2=5x 1 v 2=3v 1

B .x 1=9x 2 v 2=5v 1

C .x 2=5x 1 W 2=8W 1

D .v 2=3v 1 W 2=9W 1

解析:选AC 根据F -t 图像面积意义和动量定理有m v 1=F 0t 0,m v 2=F 0t 0+2F 0t 0,则

v 2=3v 1;应用位移公式知x 1=v 12t 0,x 2=v 1+v 22t 0+v 12

t 0,则x 2=5x 1,B 错误,A 正确;在第一个t 0内对物体应用动能定理有W 1=m v 122,在第二个t 0内对物体应用动能定理有W 2=m v 22

2-m v 12

2

,则W 2=8W 1,D 错误,C 正确。 3.(2018届高三·焦作六校联考)两带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的点电荷放在x 轴上,相距为L ,能正确反映两点电荷连线上场强大小E 与x 关系的是选项图中的( )

解析:选A 由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分布规律可知,在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电场强度最小,但不为零,从两点电荷向中点电场强度逐渐减小,因此A 正确。

4.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据此判断选项图(F 表示物体所

受合力,x 表示物体的位移)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B 由题图可知前2 s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前2 s 受力恒定,2~4 s 做正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负,且恒定,4~6 s 做负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负,恒定,6~8 s 做负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正,恒定,综上分析B 正确。

5.如图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 -I 图线。用此电

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 Ω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 V 。

则该电路可能为( )

解析:选B 由U -I 图线可知该电源的电动势为6 V ,内阻为0.5 Ω。由所得数据和电路连接方式易得,A 中的路端电压为4 V ,B 中的路端电压为4.8 V ,C 中的路端电压约为

5.7 V ,D 中的路端电压为5.4 V ,选项B 正确。

6.[多选]在x 轴上存在一水平方向的电场,一质量m =2 kg 的

带电小球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从x 0=7 m 处

开始以初速度v 0=2 m/s 向x 轴负方向运动。小球电势能E p 随位置

x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x 0=7 m 处电场强度为零

B .在x =4 m 处电场强度为零

C .小球运动的范围为x ≥1 m 且小球可以通过x =9 m 处

D .小球运动的最大速度v m =2 2 m/s

解析:选BCD 因为E p =qφ,所以电场力F =q ????ΔφΔx ,则电场强度E =ΔE p q Δx

,即在x 0=7 m 处,ΔE p Δx >0,即电场强度E ≠ 0 ,在x 0=4 m 处,ΔE p Δx =0,即电场强度E =0,A 错

高中物理电场图像专题

场强图像 1.如图所示,两个带电荷量分别为2q和-q的点电 荷固定在x轴上,相距为2L。下列图象中,两个点电荷连线上场强大小E与x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 2.一带正电粒子在正点电荷的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轴,起始点 O为坐标原点,则下列关于电场强度E、粒子动能E k、粒子电势能E p、粒子加速度a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可能的是( ) 3如图所示x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如图所示,场强方 向与x轴平行,规定沿x轴正方向为正,一负点电荷从坐标原点O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运动,点电荷到达x2位置速度第一次为零,在x3位置第二次速度为零,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与x2和O点与x3电势差U Ox2=U Ox3 B.点电荷从O点运动到x2,再运动到x3的过程中, 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然后保持不变 C.点电荷从O点运动到x2,再运动到x3的过程中,速度先均匀减小再均匀增大,然后减小再增大D.点电荷在x2、x3位置的电势能最小 4.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MN、PQ的板长和板间距离相等,板间存在如图乙所示的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电场方向与两板垂直,在t=0时刻,一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沿板间中线垂直电场方向射入电场,粒子射入电场时的速度为v0,t=T时刻粒子刚好沿MN 板右边缘射出电场。则( ) A.该粒子射出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一定是沿垂直电场方向的 B.在t= T 2 时刻,该粒子的速度大小为2v0 C.若该粒子在 T 2 时刻以速度v0进入电场,则粒子会打在板上 D.若该粒子的入射速度变为2v0,则该粒子仍在t=T 时刻射出电场 5.在x轴上关于原点对称的a、b两点处固定两个电荷量相等的点电荷,如图所示的E-x图象描绘了x轴上部分区域的电场强度(以x轴正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正方向)。对于该电场中x轴上关于原点对称的c、d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两点场强相同,c点电势更高 B.两点场强相同,d点电势更高 C.两点场强不同,两点电势相 等,均比O点电势高 D.两点场强不同,两点电势相等,均比O点电势低 6.(多选)静电场在x轴上的 场强E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 示,x轴正方向为场强正方向, 带正电的点电荷沿x轴运动, 则点电荷( )

高中物理v-t,s-t图像专题

S-t图像 1.图像描述的是: 不表示物体的实际运动轨迹。 2.图像是倾斜的直线表示: 3.图像与时间轴平行是表示: 4.图像的斜率的大小表示: 图像的斜率正负表示: 5.两图像交点表示: 6.图像与时间轴交点表示: 7.图像与时间轴交点表示: 8.图像与纵轴的交点表示: 9.从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出物体在某时刻的和某段时间内的并能计算出该段时间内物体的,可以看出物体从什么时刻开始运动和开始运动的。 1.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则这两个 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 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 为零 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 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 总位移大小为4 m 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E.甲在第三秒末速度为0 F.乙在第三秒末速度为0 G.甲在3s内位移为负值H.乙在3s内位移为负值 V-t图像 1.图像描述的是: 不表示物体的实际运动轨迹。 2.图像是倾斜的直线表示: 3.图像与时间轴平行是表示: 4.图像的斜率大小表示: 图像的斜率正负表示: 5.两图像交点表示: 6.图像与时间轴交点表示: 7.图像与时间轴交点表示: 8.图像与纵轴的交点表示: 9.从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出物体在某时刻的和某段时间内的 并能计算出该段时间内物体的,可以看出物体从什么时刻开始运动和开始运动的。 2.右图是甲、乙两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 s-t图像,则() A.甲、乙都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 甲比乙晚出发t1时间 D. 乙比甲的运动要快些 E.甲乙在t1后相遇 F.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3.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 -精品-

高一物理运动图像问题 专题复习

高一物理运动图象问题专题复习 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时间图象(s t -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v t -图象) 一 匀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象 s t -图象表示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匀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象是一条 倾斜的直线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 直线的斜率 ,即2121 tan s s v t t α-==-,如左下图①所示。 注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二 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 1. 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左下图②。 ⑴ 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与 时间轴平行的一条直线 。 ⑵ 从图象不仅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求出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s vt =.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右上图③) ⑴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 倾斜的直线 。 ⑵ 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某一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 ⑶ 可以根据图象求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02 t v v s t +=。 ⑷ 还可以根据图象求加速度,其加速度a 的大小等于直线的斜率,即2121tan v v a t t α-== -, 直线线的斜率 越大,加速度也越大,反之则越小。注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三、区分s t -图象、v t -图象 ⑴ 如右图为v t -图象,A 描述的是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运

动;B 描述的是 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运动;C 描述的是 匀减速直线 运动(速度减为零之后又反向加速)。 图中A 、B 的斜率为 正 (“正”或“负”),表示物体作 匀加速 运动;C 的斜率为 负 (“正”或“负”),表示C 作 匀减速 运动。A 的加速度 大于(“大于”、“等于”或“小于”)B 的加速度。 注意:图线与横轴t 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 位移 。 时间轴以上的位移为 正 ,时间轴以下的位移为 负 。 ⑵ 如左下图为s t -图象,A 描述的是 在原点出发的向正方向的匀速直线 运动;B 描述的是 在原点正方向为1s 开始的向正方向的匀速直线 运动;C 描述的是 在原点正方向为2s 开始的向负方向的匀速直线 运动。 图中A 、B 的斜率为 正 (“正”或“负”),表示物体向 正方向 运动;C 的斜率为 负 (“正”或“负”),表示C 向 负方向 运动。A 的速度 大于 (“大于”、“等于”或“小于”) B 的速度。 ⑶ 如右上图所示,是A 、B 两运动物体的s —t 图象,由图象分析: A 图象与s 轴交点表示: 初始时刻在原点正方向8m 处 ,A 、 B ;两图象与t 轴交点表示: 此时刻在原点 ,A 、B 两图象交点P 表示: 此时刻两者相遇,距原点位移相等 ,A 、B 两物体分别作什么运动。A 在1s 末开始朝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距原点8m 处朝负反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即A 、B 相向运动,在2s 末相遇。 四 s t - 图象与v t -图象的比较:

高三物理高考物理题型归纳汇编图像问题

图像问题 一、物理规律在图象中的直接体现类型。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涉及到图象,如速度时间图象,振动图象,波动图象,分子间作用力图象,伏安特性曲线图象,电压时间图象,电流时间图象等,这些图象在高考中均有所体现。这种方式考查图象知识是高考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1](07北京)电阻R 1、R 2交流电源按照图1所示方式连接,R 1=10Ω,R 2=20Ω。合上开关后S 后,通过电阻R 2的正弦交变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则 A 、通过R 1的电流的有效值是1.2A B 、R 1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V C 、通过R 2的电流的有效值是 D 、R 2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 [解析]:本题考查交流电有效值知识,并利用图象直接给出了所需信息。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电流最大值为 ,则有效值为0.6A ,R 1两端电压为6V ,R 2两端电压为12V ,所以本题选B 。 【变式训练1】(96上海)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 y (取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下图中的( ) 二、利用图象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间接求出其他物理量类型。 这种类型一是要知道所求物理量与图象所反映物理量的关系,二是还要能从图象中读出所反映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例2]质点所受的力F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 =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3所示的t 1、t 2、t 3和t 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 A .t 1 B .t 2 C .t 3 D .t 4 [解析]:该题可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理解,可以从力与加速度和速度关系的角度去认识,也可以从动量与动能关系的角度去认识。 ①从力与加速度和速度的角度分析看,在该题F -t 图象中,从0-t 2过程,F 的大小虽然有变化,但方向与v 的方向始终一致,即a 与v 的方向也始终一致,因此在该过程中v 一直在增大,并在t 2时刻达到最大,故动能也最大。 ②从动能与动量的角度分析看,解题关键在于能找到E K 与P 的关系,同时对图象熟悉。在该题的F —t 图中,斜线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为冲量I =F· t ,再由动量定理可知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由图可知在t 2时刻动量最大,由动量和动能关系式(2mE k =p 2 ) t t t t

高一物理运动图像专题练习附答案)

直线运动期中考试复习(图像) 班级 姓名 选择题(1、10单选,2-9双选) 1、在下面的图像中描述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有 A .甲、乙 B .乙、丁 C .甲、丁 D .丙、丁 2、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在沿同一条直线上运动,规定统一的正方向,建立统一的X 坐标轴,分别画出四个物体的位移图像或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与乙的初位置一定不同,丙与丁的初位置可能相同 B .在t 1时刻,甲与乙相遇,丙与丁相遇 C .甲与丙的运动方向相同 D .若丙与丁的初位置相同,则在t 1时刻丙在丁的前面 3、图为P 、Q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s-t 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t1前,P 在Q 的前面 B. 0~t1,Q 的路程比P 的大 C. 0~t1,P 、Q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 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4、 a 和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 和b 所示. 在t1时刻: A .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B. 它们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a 的速度比b 的速度大 D. b 的速度比a 的速度大 5、物体从原点出发,沿水平直线运动,取向右的方向为运动的正方向,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在最初的4S 内 A 、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始终向右 C 、前2S 内物体在原点的左边,后2S 内在原点的右边 D 、t=2s 时刻,物体与原点的距离最远

v v O v 6、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 A. 2s 末物体返回出发点 B. 4s 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C. 3s 末与5s 末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8s 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7、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 t=1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B. t=5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 2 C. 第3s 内物体的位移为1.5 m D. 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小 8、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则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高度为3 m C.两个过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都为10 m/s 2 D.两个过程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9、 t =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80 km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20 km C 、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10、如图1所示为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 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下列关于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 说法正确的是 A . ,a 随时间减小 B . ,a 随时间增大 C . ,a 随时间减小 D . ,a 随时间减小 2 0v v v +>2 0v v v +>2 0v v v +<20v v v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直线运动图像问题专题分析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直线运动图像问题专题分析 一,s-t 图 ! 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s-t 图 是怎样的 二,v-t 图像 如图所示的速度一时间图象中,质点A 、B 、C 运动的加速度分别为 ) a A =________m /s 2,a B =________m /s 2,a C =________m /s 2, 其中________的加速度最大. 在t =0 s 时________的速度最大, 在t =4 s 时________的速度最大, 在t =________s 时,A 、B 的速度一样大.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某同学根据图线得出以下分析结论: ①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②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在t=2s 后开始向正方向运动; ③在t=2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④在t=2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以上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②③ ^ C .只有②④ D .只有① ★解析:物体运动方向即为速度方向,从图上可知物体在2s 前速度为负值,即物体向负方向运动;2s 后速度为正值,即物体向正方向运动。故①是错误,②是正确的。 ① ( ③ x/m t/s X ( t /s 1 2 3 4 v /ms - 1 -20 -10 ) 20 0

, v v 1 t / v /m ·s -1 物体的位置要通过分析位移来确定,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等于速度-时间图线中对应图线所包围的面积的代数和。由图可知物体在2s 时有最大的负位移;虽然2s 后(在4s 前)运动方向改为正方向,但它的位置仍在位置坐标值负值处(4s 末物体回到原点)故③是错误的,④ 是正确的。 ◆总结◆(重点) (1)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各点纵坐标值实际是表示速度的代数值,它的正、负值分别表示速度方向沿正方向、负方向,所以要分析运动方向是否发生改变就直接去了解其纵坐标值是正值还是负值。 (2)物体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从图线斜率的正、负值来体现。图线斜率不变,说明物体加速度一直不变。 @ (3)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方向从图线和坐标轴包围的面积来体现,但该“包围面”在横轴之上表示正方向位移, “包围面”在横轴之下表示负方向位移。 经典练习题: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x —t )图像.由图像可知 ( ) A .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物体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 .物体以某一速率做往复运动 D .物体有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 2 .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0一ls 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3 .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t 图像,在t 1和t 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v 1和 v 2 ,则时间由t 1到t 2的过 程中 ( ) A .加速度增大 B .加速度不断减小 C .平均速度v=(v 1+ v 2 ) /2 % D .平均速度v>(v 1+ v 2 ) /2 4 .物体A .B 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 ( ) A .从第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 >v B t 2 t 1 x /m t /s x 0 -x 0 8 1 2 3 4 , 5 6 7

高中物理专题--电磁图像

2010高中物理专题 电学图像专题 电磁感应中常常涉及磁感应强度B、磁通量Φ、感应电动势E、感应电流I随时间的变化的图像,即B-t图、Φ-t图、E-t图、I-t图。对于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情况,还常涉及感应电动势E和感应电流I随线圈位移x变化的图像,即E-x图和I-x图。 这些图像问题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由给出的电磁感应过程选出或画出正确的图像 例1、如图甲所示,由均匀电阻丝做成的正方形线框abcd的电阻为R1,ab=bc=cd=da=l,现将线框以与ab 垂直的速度v匀速穿过一宽度为2l、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整个过程中ab、cd两边始终保持与边界平行.令线框的cd边刚与磁场左边界重合时t=O,电流沿abcda流动的方向为正. (1)在图乙中画出线框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在图丙中画出线框中a、b两点间电势差Uab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分析:本题是电磁感应知识与电路规律的综合应用,要求我们运用电磁感应中的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画出等效电路图用电路规律来求解,是一种常见的题型。 解答:(1)令I0=Blv/R,画出的图像分为三段(如下图所示) t=0~l/v,i=-I0 t= l/v~2l/v,i=0 t=2l/v~3l/v,i=-I0 (2)令U ab=Blv,面出的图像分为三段(如上图所示)

小结:要求我们分析题中所描述的物理情景,了解已知和所求的,然后将整个过程分成几个小的阶段,每个阶段中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分析明确,最后规定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准确的画出图形 例2、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a ,电阻为R 的等边三角形,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v 匀速的穿过宽度均为a 的两个匀强磁场,这两个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方向相反,线框运动方向与底边平行且与磁场边缘垂直,取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试通过计算,画出从图示位置开始,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I 与沿运动方向的位移x 之间的函数图象 分析:本题研究电流随位移的变化规律,涉及到有效长度问题. 解答:线框进入第一个磁场时,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在均匀变化.在位移由0到a/2过程中,切割有效长度由0增到2 3a ;在位移由a/2到a 的过程中,切割有效长度由2 3a 减到0.在x=a/2时,,I=R avB 23, 电流为正.线框穿越两磁场边界时,线框在两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且同向,切割的有效长度也在均匀变化.在位移由a 到3a/2 过程中,切割有效长度由O 增到2 3a 。;在位移由3a/2到 2a 过程中,切割有效长度由2 3a 减到0.在x=3a/2时,I=R avB 3电流为负.线框移出第二个磁场时的 情况与进入第一个磁场相似,I 一x 图象如右图所示. 例3、如图所示电路中,S 是闭合的,此时流过线圈L 的电流为i 1,流过灯泡A 的电流为i 2,且i 1>i 2.在 t 1,时刻将S 断开,那么流过灯泡 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图中的哪一个? ( ) 分析: 本题是自感现象中的图像问题,相对于前面的两道例题要精确的画出图像有一定的难度. 解答:t 1时刻将s 断开,L 中会产生自感电动势与灯泡A 构成闭合回路。L 中的电流会在i 1的基础上减小。方向与i 1一致,而A 中的电流与原方向相反,最终减小为零. 因断开的S 的瞬间。灯泡A 中的电流比断开前大,故会闪亮一下再熄灭.答案选D

高中物理图像法解题方法专题指导

高中物理图像法解题方法专题指导 一、方法简介 图像法是根据题意把抽像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像,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像直观、形像、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高中物理学习中涉及大量的图像问题,运用图像解题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在运用图像解题的过程中,如果能分析有关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抓住图像的斜率、截距、交点、面积、临界点等几个要点,常常就可以方便、简明、快捷地解题. 二、典型应用 1.把握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 在v-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在s-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在U-I图像中斜率表示电学元件的电阻,不同的物理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不同. 2.抓住截距的隐含条件 图像中图线与纵、横轴的截距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常常是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例1、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根据得出 的一组数据作出U-I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得出电池的 电动势E=______ V,内电阻r=_______ Ω. 3.挖掘交点的潜在含意 一般物理图像的交点都有潜在的物理含意,解题中往 往又是一个重要的条件,需要我们多加关注.如: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例2、A、B两汽车站相距60 km,从A站每隔10 min向B站开出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为60 km/h.(1)如果在A站第一辆汽车开出时,B站也有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开往A 站,问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能遇到几辆从A站开出的汽车?(2)如果B站汽车与A站另一辆汽车同时开出,要使B站汽车在途中遇到从A站开出的车数最多,那么B站汽车至少应在A 站第一辆车开出多长时间后出发(即应与A站第几辆车同时开出)?最多在途中能遇到几辆车?(3)如果B站汽车与A站汽车不同时开出,那么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又最多能遇到几辆车? 例3、如图是额定电压为100伏的灯泡由实验得到的伏安特 曲线,则此灯泡的额定功率为多大?若将规格是“100 v、100 W”的定值电阻与此灯泡串联接在100 v的电压上,设定值电 阻的阻值不随温度而变化,则此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为多大? 4.明确面积的物理意义 利用图像的面积所代表的物理意义解题,往往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常和斜率的物理意义

高一物理运动图像专题

课题 运动图像专题 课型 专题课 课时 1 学习目标 1.回顾x-t 图像,能说出交点、斜率、截距的物理意义; 2.回顾v-t 图像,能说出交点、斜率、截距的物理意义; 3.通过对图像的学习,能对x-t 、v-t 、a-t 图像进行转化并能解决创新图像问题; 重点、难点 图像中的信息、应用图像解决实际问题并求解相关物理量 图像与实际运动的相互转化、图像间的相互转化 合 作 探 究 随堂 手记 【自主学习区】 1.x -t 图像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 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切线斜率的 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2. v -t 图像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 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 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 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课前自测】 (多选)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图象,则:( ) A.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物体速度为正,乙物体速度为负; C. t 1时刻甲、乙相遇; D. t 2时刻甲、乙相遇。 (多选)2、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 A.第1 s 内和第3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1 s 内和第4 s 内的加速度相同 C.第3 s 内和第4 s 内的加速度相同 D.1~2 s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 X 0 t 乙 t 1 甲 V 0 t 丁 t 1 丙

【课堂探究区】 [目标分解一] x-t图像 根据右图的位移—时间图像,完成以下问题: (1)a、b、c、d、e分别表示什么运动? (2)交点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3)t=2s时c的运动方向改变了吗? (4)斜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a、b、c、d谁运动最慢? (5)横轴截距和纵轴截距分别表示什么? [例1]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针对训练1]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 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 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 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 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 ★[针对训练2]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试回答: (1)前2s内质点的位移是多少? (2)前2s内的速度是多少? (3)第5s的速度是多少 (4)5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目标分解二]v-t图像 根据右图的速度—时间图像,完成以下问题: (1)a、b、c、d分别表示什么运动? (2)交点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3)t=2s时c的运动方向改变了吗? (4)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5)横轴截距和纵轴截距分别表示什么?

高中物理图像题

专题九 高中物理图象问题 高三物理备课组 【内容要点】 在历年的高考中,图象问题总会出现,而且占有相当的比例,在教学大纲和高考的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要求。有的直接给出图象,要求依据图象分析判断物理过程,也有的需要 作出图象才能解答。 1.物理图象分类 整个高中教材中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图象,按图形可分为以下几类 (1)直线型:如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图象(s —t 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图象(v —t 图)、恒定电路中的电压与电流图象(U —I 图)等。 (2)正弦曲线型:如振动的x —t 图、波动的y —x 图、交流电的e —t 图等。 (3)其他型:如共振曲线A —f 图、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f —r 图、电源的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P —R 图、机械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的F —v 图等。 2.中学物理中重要的图象 (1)运动学中的s —t 图象、v —t 图象、振动图象、波动图象等。 (2)电学中的电流图象、电压图象、电场线分布图、磁感线分布图、等势线分布图等。 (3)实验中的图象: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要用到a —F 图、a —1/m 图,用“伏安法”测电阻时要画I —U 图,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时要画U —I 图,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要画的T 2—L 图等。 (4)在各类习题中出现的图象:如力学中的F —t 图,电学中的P —R 图,电磁感应中的φ—t 图、E —t 图。 3.对图象意义的理解 (1)首先应明确所给的图象是什么图象,即认清图象中横轴、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它们间的“函数关系”,特别是对那些图形相似、容易混淆的图象,更要注意区分。例如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运动学中的s —t 图象、v —t 图象等。 (2)要清楚地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 ①点:图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要特别注意“起点”、“终点”、“交点”、“拐点”,它们往往对应着一个特殊状态。 ②线: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如v —t 图象中的图线若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斜率:表示横、纵坐标上两物理量的相对变化率。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之对应,用于求解定量计算中所 对应的物理量的大小以及定性分析变化的快慢。如s —t 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v —t 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U —I 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大小等。其次,变化率还要注意平均变化率与瞬时变化率的区别,例如:图中直线PQ 的斜率表示速度在t 0时刻的变 化率,而直线OP 的斜率表示速度在0-t 0时间内的平均变化率。 ④截距:表示横、纵坐标两物理量在“边界”条件下的大小,由此往往能得到一个 很有意义的物理量,如图所示为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图象,其纵截距等于电源电动势、当纵轴起点为零时,横截距等于短路电流,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则等于电源内阻。 ⑤面积: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的物理量相对应。如v —t 图线与纵横轴包围的“面积” 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如图所示的F —t 图象中 的“面积”大小表示冲量大小,F —s 图象中的“面积”大小表功的多少。 4.画图象:一般先根据物理规律、公式定量给出所要画 的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果不能得出具体函数式,则可以分析变化率的物理意义,利用物理规律得到该变化率的变化,从而 O U I U 0 I 0 O F t O F s t P v t 0 O Q

高中物理-物理函数图象题(附答案)

高中物理函数图象 命题趋势 高考说明对图象的要求不高,一般都只要求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并不要求用它去分析问题,但命题者常常突破这一限制。 近年高考图象出现的频率较高,尤其在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中。有关图象试题的设计意图明显由“注重对状态的分析”转化为“注重对过程的理解和处理”。 现行教材中相对强调运动图象的地位,注重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物体的运动,所以不能忽视。更为重要的是用速度—时间图象分析一些追赶、比较加速度大小、所用时间的最值和碰撞等问题是极为方便的。 简谐运动和简谐波是历年必考的热点内容。题目难度多数中档,考查的重点是波的图象的综合运用,特别是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间的关系。 这类试题能很好的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电磁感应现象中,结合感应电流—时间图象分析问题,近几年也有时出现;另外用图象处理实验的题也是高考命题的趋势。 知识概要 一、在物理学中,两个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不仅可以用公式表示,而且还可以用图象表示。物理图象是数与形相结合的产物,是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体现,它能够直观、形象、简洁的展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清晰的表达物理过程,正确地反映实验规律。因此,利用图象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图象法的功能主要有: 1、可运用图象直接解题。一些对情景进行定性分析的问题,如判断对象状态、过程是否能够实现、做功情况等,常可运用图象直接解答。由于图象直观、形象,因此解答往往特别简捷。 2、运用图象能启发解题思路。图象能从整体上把物理过程的动态特征展现得更清楚,因此能拓展思维的广度,使思路更清晰。许多问题,当用其他方法较难解决时,常能从图象上触发灵感,另辟蹊径。 3、图象还能用于实验。用图象来处理数据,可避免繁杂的计算,较快地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或需求物理量的平均值。也可用来定性的分析误差。 二、应用图象解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运用图象首先必须搞清楚纵轴和横轴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要描述的是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辨析简谐运动和简谐波的图象,就是根据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不同。 2、图线并不表示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如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但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水平的,并不是向上爬坡。 3、要从物理意义上去认识图象。由图象的形状应能看出物理过程的特征,特别要关注两图线交点、图线所围面积、斜率、截距等。很多情况下,写出物理量的解析式与图象对照,有助于理解图象物理意义。

专题10高中物理图像

专题十 高中物理图像专题探究 【专题解读】 一、x -t 图线 x-t 图线反映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的斜率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x-t 图线反映的物理量较少,原理也很简单,因此此类试题很少出现,但v-t 图线在求解多物体、多过程的匀速直线运动问题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例1、如图1 ( A )所示的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图1 (B )中p 1 、p 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 1 、n 2分别是p l 、p 2 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 l 、p 2之间的时间间隔△t =1.0s , 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 ,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求: (1)汽车在接收到p l 、p 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汽车的速度. 解析:从图1 ( B )中可以看出p l 、p 2对应的长度为30 格,即每格对应1/30s ,因此,n 1p l 、n 1n 2和n 2p 2对应的时间间隔分别为。0.4s 、0.9s 和0.3s 。根据题意作超声波和汽车的位移-时间图线,如图2 所示,p 1B 和p 2C 分别为超声波p 1 、p 2的x-t 图线,AC 为汽车的x-t 图线,其中p 1A 的长度表示初始时刻测速仪与汽车的距离.B 、C 两点表示两列超声波遇到汽车的时刻,两列超声波反射后的x-t 图线为Bn l 和Cn 2 .设超声波和汽车的速率分别为v 1和v 2 ,由x-t 图线物理意义可知: 由几何关系可得:

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图像专题

S-T,V-T图像练习 1.(单选)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B.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s C.物体运动的总位移为80 m D.在t =4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最大 2(多选).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A.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相遇 B.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反方向运动 D.在第1s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 3.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相对同一位置的位移图像,它们向同一方向开始运动,则在时间 t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C.它们的平均速率相等 D.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 4.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质点做曲线运动 B .A 质点2s 时的速度为20m/s C .B 质点前4s 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 D .前4s 内B 的位移比A 要大 5.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行驶,在0t =到1t t =时间内,它们的x t -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 、甲、乙两汽车都做减速运动 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 、甲、乙两汽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6.物体A 、B 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从第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 >v B B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 C .在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A 、B 相遇 D .5s 内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 7.如图是一物体的s ﹣t 图象,则该物体在6s 内的位移是( ) A .0 B .2m C .4m D .12m 8.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 .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 .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10m/s D .5~6s 内,物体所加速度为正值 9(多选).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 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解题高手:专题18 图象问题

专题十八图象问题 [重点难点提示] 图象可以形象地揭示物理规律及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处理图象问题的关键是搞清图象的物理意义,特别要明确图象的斜率、截距、面积等的物理意义。而要搞清图象的物理意义就必须把图象和其对应的表达式结合起来,即把数学中的函数图象的知识与物理规律、公式结合起来分析。 一、对图象的认识 教材的各个章节几乎都涉及到物理图象问题.要实现图象的“四会(会看、会用、会换、会画)”能力要求,必须注意图象的以下内容: ⑴在明确图象的数学意义的基础上联系物理规律,明确图象的物理意义,即摘清一个物理量是怎样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⑵识别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明确物理图象中的点、线(直、曲)、截距、峰值、斜率、面积等的物理意义. ⑶对矢量和某些有正负之分的标量,要注意其正负值的含义及在图象中的表示方法. 二、处理图象问题的思路 ⑴会看:看图时要能够看出函数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看出图象中点、线、面及截距、斜率等的物理意义,并由此切入解题。 ⑵会用:利用图象法解题不仅思路清晰,而且过程简单,方法巧妙.利用图象法解题的关键在于建立物理问题与物理图象间的联系,再根据有关物理规律求解. ⑶会换:同——物理过程在不同的物理图象中的表现形式不同,但不同的物理图象之间存在联系.根据解题的需要,会将同一物理过程的变化规律用不同的图象表达出来.转换图象的关键是根据物理规律,明确图象间的相互联系. ⑷根据题给条件正确画出物理函数图象,或将物理过程的变化规律用图象表示出来.首先必须分析题给条件或物理过程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再由此构建与物理图象的联系. [习题分类解析]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通过公路上的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瞬时速度依次为v1、v2 A.在t1时刻甲、乙两辆汽车再次相遇 B.在t1时刻以后,乙车将在甲车前面 C.在t2时刻以前,甲、乙两车间的距离始终在减小 D.在t2时刻以前,甲车始终在乙车前面 分析与解答: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但甲仍在乙前面;从图线下的面积可知,在 t2前,甲始终在乙前面;在0~t1时间内甲速度大,两车间距增大,t1~ t2时间内乙速度大,两车间距小。 答案为D 变式1 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 AB,右侧面是曲面AC,如图5所示。已知AB和AC的长度相同。 两个小球p、q同时从A点分别沿AB和AC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 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 A.p小球先到 B.q小球先到 C.两小球同时到 D.无法确定t v v

高三物理复习专题八物理图像问题讲义

专题八物理图像问题 专题定位本专题主要是解决高中物理的有关图象问题,涉及图象物理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图象解决问题.《考试大纲》能力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具有阅读图象、描述图象、运用图象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图象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分析物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当今高考出题的热点.高考对本专题考查的内容及命题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出与之对应的图象并描绘出来;②通过对已知图象的分析寻找其内部蕴含的物理规律; ③图象的转换——用不同的图象描述同一物理规律或结论;④综合应用物理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应考策略图象问题的处理有两条途径:一是根据图象反映的函数关系,找到图象所反映的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分析其物理意义和变化规律.二是既能根据图象的定义把图象反映的规律对应到实际过程中去,又能将实际过程的抽象规律对应到图象中去,最终根据实际过程的物理规律进行判断.这样,才抓住了解决图象问题的根本. 1.坐标轴的物理意义 弄清两个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注意纵轴物理量为矢量情况时,横轴以上表示此物理量为正,横轴以下表示此物理量为负. 2.图线形状 注意观察图象形状是直线、曲线还是折线等,从而弄清图象所反映的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明确图象反映的物理意义. 3.斜率 图线上某点的斜率表示两物理量增量的比值,反映该点处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的快慢. 几种常见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1)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纵坐标表示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因此图线中某两点连线的斜率表示平均速度,图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瞬时速度;(2)v-t图线上两点连线的斜率和某点切线的斜率,分别表示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3)线圈的Φ-t图象(Φ为磁通量),斜率表示感应电动势;(4)恒力做功的W-s图象(s为恒力方向上的位移),斜率表示恒力的大小;(5)沿电场线方向的φ-s图象(φ为电势,s为位移),其斜率的大小等于电场强度;(6)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的v2-α,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斜面底端为零势能面,则能表示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机械能E、动能E k、势能E p与上升高度h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s-t图像和v-t图像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s-t图像和v-t图像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专题:s-t图像和v-t图像 【导学名言】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让命运所压倒。 ——德国贝多芬 【导学目标】 1. 掌握位移速度图象的物理意义与应用。 思考题1.匀速直线运动在s-t图像和v-t图像中分别怎么表示? 2. 重点掌握s-t图象和v-t图象两种图象的联系的区别。 思考题2. s-t图象和v-t图象的区别在哪里? 3. 把握与两种图象相联系的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思考题3. s-t图象和v-t图象是物体的实际运动轨迹吗? 【导学过程】 知识补充:斜率 定义1:直线倾斜角的概念: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2:直线斜率的概念:直线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直线的斜率. 常用k表 示,tan kα = 斜率的意义: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倾斜程度越大,斜率越大,,倾斜程度越小,斜率越小。 斜率的正负:直线左下右上时,斜率为正值;直线左上右下是,斜率为负值。直线斜率公式:k= 斜率的物理意义: 1. s-t图象的物理意义是,在s-t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

直线斜率为正,表示质点运动,直线斜率为负,表示质 运动,若图象为曲线时,某点的斜率表示曲线上该点的速度。 2. v-t图象的物理意义是,在v-t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 直线斜率为正,表示质点运动,直线斜率为负,表示质点 运动, 在v-t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在表示。 3. 不管是位移图像还是速度图象都不是物体运动的实际轨迹。在位移图象中交点表示两物体;在速度图像中交点表示两物体。 问题1. s-t图象及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及特点是什么? 例题1..对于s-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 图象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图线 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 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图线的 倾斜程度)表示速度变化率 ②表示物体静止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静止表示物体静止 ④表示物体自s0位置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 运动 表示物体以v0的初速度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 线运动 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物体此时刻相遇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物体此时刻的速度是 相同的 ⑥t1时刻的位移s1t1时刻物体的速度v1 ⑦与④平行,表示速度相同与④平行,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程度相同 问题2.s-t图象和v-t图象的相互转换问题 例题2.一质点的s-t图象如左图所示,那么此质点的v-t图象可能是下图所示中的() 图a 三、目标检测

高中物理图像专题

高中物理图像专题(附答案) 不定项选择(限时25分钟) 1.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质点以2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C.B质点最初4 s做加速运动,后4秒做减速运动 D.A、B两质点在4 s末相遇 2.一个质点沿x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该质点在t=1 s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 C.该质点在t=0到t=2 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6 m D.该质点在t=0时速度为零 3.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相遇前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4.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1 s时甲和乙相遇 B.0~6 s内甲乙相距最大距离为1 m C.2~6 s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D.4 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反向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沿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滑,斜面倾角为θ,物块与该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下图中表示该物块的速度v和所受摩擦力F 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6.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5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2所示。下面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 m/s B.汽车在40~50 s内的速度方向和0~10 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C.汽车在50 s末的速度为零 D.在0~50 s内汽车行驶的总位移为900 m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