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词类活用知识汇总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词类活用知识汇总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词类活用知识汇总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词类活用知识汇总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古诗文

词类活用汇总

1.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惊,使动用法,使……受惊吓。

2.爱共叔段,欲立之。(《郑伯克段于鄢》)立,使动用法,使……立为太子。

3.今京不度,非制也。(《郑伯克段于鄢》)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郑伯克段于鄢》)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郑伯克段于鄢》)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的东西。

7.公赐之食。(《郑伯克段于鄢》)食,动词作名词,吃的东西。

8.隧而相见。(《郑伯克段于鄢》)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9.夫人将启之(《郑伯克段于鄢》)启,为动用法,为……开启城门

10.既而悔之(《郑伯克段于鄢》)悔,为动用法,为……后悔

11.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燕昭王求士》)诎:使……屈北:面向北,名作状

12.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燕昭王求士》)

13.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燕昭王求士》)师:意动用法,以……为师,向……学习

14.燕兵独追北(《燕昭王求士》)北:动词作名词,败逃的人、军队

15.岂远千里哉(《燕昭王求士》)远:意动用法,以……为远

16.桓公北征山戎(《管晏列传》)名作状,向北

17.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晏列传》)怒,为动用法;名作状,向南

18.将顺其美(《管晏列传》)形作名,(君子的)美德

19.匡救其恶(《管晏列传》)形作名,(君子的)缺点

20.齐桓公以霸(《管晏列传》)名作动,称霸

21.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管晏列传》)名作动,穿

22.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管晏列传》)名作动,处在……之下

23.然孔子小之(《管晏列传》)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小,轻视

24.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管晏列传》)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羞;以……为耻

25.贵轻重(《管晏列传》)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贵

26.晏子怪而问之(《管晏列传》)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奇怪

27.富国强兵(《管晏列传》)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富;使……强

28.管仲因而信之(《管晏列传》)动词使动用法,使……守信用

29.邵忽死之(《管晏列传》)动词为动用法,为……而死

30.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晏列传》)动词为动用法,为……发怒

31.单于壮其节(《苏武传》)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32.诚甘乐之(《苏武传》)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甘乐。

33.欲因此时降武(《苏武传》)动词使动用法,使……投降。

34.空以身膏草野(《苏武传》)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肥沃。

35.反欲斗两主(《苏武传》)动词使动用法,使……争斗。

36.单于愈益欲降之(《苏武传》)动词使动用法,使……投降。

37.何久自苦如此(《苏武传》)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苦。

38.王必欲降武(《苏武传》)动词使动用法,使……投降。

39.天雨雪(《苏武传》)雨:名词做动词,下。

40.羝乳乃得归(《苏武传》)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41.杖汉节牧羊(《苏武传》)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2.武能网纺缴,檠弓弩(《苏武传》)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43.惠等哭,舆归营(《苏武传》)舆:名词做动词,抬,用车子抬。

44.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苏武传》)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苏武传》)使…全(完整),保全

4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先秦诸子语录》)第二个“立”“达”,使动用法,使……立身,使……通达

4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先秦诸子语录》)形容词意动,以……为老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老人

47.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秦诸子语录》)形容词意动,以……为孩子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孩子

4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先秦诸子语录》)第一、三“乐”:形容词意动,以……为乐

49.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先秦诸子语录》)第一、三“忧”:形容词意动,以……为忧愁

50.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先秦诸子语录》)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51.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先秦诸子语录》)贼,名词活用为动词,残害

52.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先秦诸子语录》)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危害

53.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先秦诸子语录》)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平静

54.举笃敬,兴孝弟。(《先秦诸子语录》)忠厚,此指忠厚之人,孝弟,孝敬父母尊重兄长之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55.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先秦诸子语录》)覆,使……倾覆,动词的使动用法

56. 民不畏死,奈何死惧之(《先秦诸子语录》)使……畏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57.民恶忧劳,我佚乐之(《先秦诸子语录》)佚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安逸快乐

58.民恶危坠,我存安之(《先秦诸子语录》)使……保全、平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59.民恶灭绝,我生育之(《先秦诸子语录》)使……生育,动词的使动用法

60.王也者,非必坚甲利兵(《先秦诸子语录》)使……坚硬,使……锋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6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先秦诸子语录》)令,名作动,下命令

62.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先秦诸子语录》)聚,为……聚集,为动用法

63.西取由余于戎。(《谏逐客书》)“西”,名词作状语,在西面。

64.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谏逐客书》)“来”,不及物动词使动用法,“使……来”。

65.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谏逐客书》)宝,名作动,作为宝物

66.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谏逐客书》)“蚕”,名词作状语,像蚕那样……。

67.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谏逐客书》)却,使动用法,使……退却;“明”,形容词使动,“使……明显”,或解释为“宣扬”。

68.却宾客以业诸侯。(《谏逐客书》)却,使动用法,使……退却;“业”,名词用为使动,“使……成就功业”

69.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谏逐客书》)散,使动用法,使……消散(消亡);西,名作状,面向西

70.强公室,杜私门(《谏逐客书》)强,使动用法,使……强大

71.并国二十,遂霸西戎(《谏逐客书》)名词作动词,称霸

7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谏逐客书》)却,使动用法,使……退却

73.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谏逐客书》)快,使动用法,使……快乐

74.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谏逐客书》)乐,以……为乐

75.包九夷,制鄢、郢(yǐng)(《谏逐客书》)包,名作动,囊括

76.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谏逐客书》)名词作状语,在西(北、南)面

77.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谏逐客书》)喜欢,以……为乐,意动用法

78.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谏逐客书》)使动用法,使……愉悦、高兴

79.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谏逐客书》)名词作状语,向西

80.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谏逐客书》)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外)

81.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驳复仇议》)刃,名词作动词,杀

82.臣窃独过之(《驳复仇议》)过,意动用法,认为……是一种错误

83.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驳复仇议》)本,名词作动词,根据,探究

84.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驳复仇议》)为动用法,为义而死

85.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驳复仇议》)旌,名作动,表彰

86.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驳复仇议》)贼,名作动,杀害

87.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驳复仇议》)坏,使……坏,破坏,使动用法

88.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驳复仇议》)治罪,名作动

89.师韫之诛,不愆于法(《驳复仇议》)过错,此指违犯,名作动

90.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驳复仇议》)仇视,名作动

91.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驳复仇议》)符合义的要求,名作动

92.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留侯论》)居于……之下,谦逊对待,名作动

93.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留侯论》)怪,以……为怪,意动用法;惊,使……受惊,怒,使……发怒

94.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留侯论》)称王,名作动

95.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留侯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全,翻译为“保全”。

96.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留侯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挫折

97.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留侯论》)名作动,称臣称妾,充当奴隶

98.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留侯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受挫折

99.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下,名作动

100.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渔父》)划动,名作动

10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蜀道难》)为动用法,为……发愁

102.问君西游何时还?(《蜀道难》)名作状,向西

103.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动词的使动用法,愁:使……愁

104.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难》)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衰谢、憔悴

105.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转动106.侧身西望长咨嗟(《蜀道难》)名作状,朝西

107.汉皇重色思倾国(《长恨歌》)动作名,倾国之美人

108.春宵苦短日高起(《长恨歌》)以……为苦,形容词意动用法

109.千乘万骑西南行。(《长恨歌》)名作状,向西南

110.西出都门百余里。(《长恨歌》)名作状,向西

111.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长恨歌》)

112.上穷碧落下黄泉(《长恨歌》)名作状,朝上,朝下

113.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长恨歌》)名作状,向下

114.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游园》)名作动,沾污

115.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游园》)羞,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它动词的使动用法

116.自此不复言,时坐时立,状类痴(《席方平》)名作状,有时

117.值城隍早衙,喊冤以投(《席方平》)衙,名作动,上衙

118.城隍以所告无据,颇不直席(《席方平》)使……直,伸冤,形容词使动用法

119.愤啼不乳,三日遂殇(《席方平》)名作动,吃奶

120.但汝父冤,我已为若雪之矣(《席方平》)名作动,昭雪

121.羊狠狼贪,竟玷人臣之节。(《席方平》)名作状,像……一样

122.斧敲斤斫,妇子之皮骨皆空。(《席方平》)名作状,用……

123.鱼食鲸吞,蝼蚁之微生可悯。(《席方平》)名作状,像……一样

124.只宜公门修行,庶还落蓐之身(《席方平》)还,使……还,动词使动用法

125.宜籍羊氏之家,以赏席生之孝(《席方平》)名作动,查抄没收

126.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谏逐客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127.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先秦诸子语录》)仁,实行仁德,名作动128.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管晏列传》)穷困,使……困厄

小学年级数学公式及知识点汇总

小学一至六年级得数学公式 基本公式: 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与与-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 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 7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S面积C周长π 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π=2×π×半径C=πd=2πr (2)面积=半径×半径×n 9 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与差问题得公式: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与+差)÷2=大数(与-差)÷2=小数 与倍问题 与÷(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与-小数=大数)

名词词类活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名词词类活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 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词类活用是学好文言文的四大要素之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什么是实词的一词多义,什么是词类活用,如何判断,是学习文言文语言规律的关键。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我总结出一套判断方法,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分享名词词类活用,一起来看看吧!???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此类活用???? ? 1、晋军函陵(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 ?2、朝服衣冠(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3、范增数目项王(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 4、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课文唐杜牧《阿房宫赋》)? ??5、今予家是溪(课文唐柳宗元《愚溪诗序》)??? 从以上下划线的词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名词,且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动词解才符合全句的意思。进而观之,这些下划线的词之所以改变词性是它处在它(名词)不该处的位置,原来是名词处在了不该处的谓语的位置(名词所

处位置应该是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概言之,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名词必须要活用。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2)名词的使动用法?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2、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课文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 ?3、尝人,人死;食狗,狗死(《吕氏春秋上德》) ????4、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5、舍相如广成传舍(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一》)?? 从以上下划线的词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名词,且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使宾语怎样即使动用法才能符合全句的意思。进而观之,这些下划线的词之所以改变词性是它处在它(名词)不该处的位置,原来是名词处在了不该处的谓语的位置。概言之,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名词必须要活用。活用二:名词的使动用法。 ??1、侣鱼虾而友麋鹿(课文宋苏轼??(3)名词的意动用法? 《赤壁赋》) 3、 ???2、粪土当年万户侯(课文毛泽东《沁园春长沙》)?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宋王安石《伤仲永》)

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2019年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专升本)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高中文科数学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大全(精华版)

高中文科数学公式及知识点速记 一、函数、导数 1、函数的单调性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增函数;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0)(>'x f ,则)(x f 为增函数;若0)(<'x f ,则)(x f 为减 函数. 2、函数的奇偶性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偶函数;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奇函数。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是曲线)(x f y =在))(,(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0x f ',相应的切线方程是))((000x x x f y y -'=-. *二次函数: (1)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2)焦点的坐标为241(,)24b ac b a a -+- 4、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①' C 0=;②1 ' )(-=n n nx x ; ③x x cos )(sin '=;④x x sin )(cos ' -=; ⑤a a a x x ln )(' =;⑥x x e e =' )(; ⑦a x x a ln 1)(log ' = ;⑧x x 1)(ln ' = 5、导数的运算法则 (1)' ' ' ()u v u v ±=±. (2)' ' ' ()uv u v uv =+. (3)'' '2 ()(0)u u v uv v v v -=≠. 6、会用导数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 7、求函数()y f x =的极值的方法是:解方程()0f x '=.当()00f x '=时: (1)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大值; (2)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小值.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分数指数幂 (1)m n a =0,,a m n N *>∈,且1n >). (2)1m n m n a a - = = (0,,a m n N * >∈,且1n >). 根式的性质 (1)当n a =;

(完整版)语文词性知识归纳

语文词性知识归纳 实词 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者事物名称的词。 1。【名词】 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又称体词。实词的一种。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 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 (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1、表示人的,如:教师、学生、医生、工人、老板、父亲、白求恩; 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汽车、电话、杨树、鲜花、计算机; 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精神、物质、关系、友谊、道德、法律、能力; 4、表示时间的,如:过去、现在、今天、明天、春节、元旦、早晨、晚上; 5、表示处所的,如:北京、江南、亚洲、边疆、中国、美国; 6、表示方位的,也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里头、外边、以上、之下、前后、左右。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动词】 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例如:能够会可以应该 趋向动词,表示趋向性的动作或动作的状态。如:(坚持)下来,(搞)上去,(走)进。 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动词可受副词"不"、"没"的修饰。 动词经常作谓语,后面可以接宾语。

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整理之简答题.

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整理之简答题 1简述唯物辨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1)"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2)"重点论",就是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唯物辩证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2怎样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2)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首先,发展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其次也是发达国家的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是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3)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两大问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一种辨证统一。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只有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发展,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地壮大,才有可能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避免世界大战。在这两者中,发展问题是两大主题的核心问题。3简述唯物辨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1)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2)发展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的对立。(3)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4)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对立中,贯穿着一个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即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5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产主义这一概念主要有三个含义:(1)是指共产主义理论,即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或思想体系。(2)是指共产主义社会,即由共产主义理论所揭示的最合理、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3)是指共产主义实践,即在共产主义理论指导下,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的社会运动。共产主义的这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7如何理解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1)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且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2)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只有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才能加速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3)知识分子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必须依靠知识分子。(4)知识分子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力量,不仅是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者,而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研究者、实践经验的总结者。8简述系统及其主要特征。(1)系统是指互相联系的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2)系统的主要特征有:①整体性,指系统作为整体具有它的各个要素都不单独具有的性质和功能,这是系统的最本质的特征;②结构的有序性,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合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则;③内部结构趋向优化的特性,只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趋向于强化和优化系统的整体功能。9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词性练习题

初中语文词性练习题 1、选出下面一句话中画横线的词的词性正确的一组:() 明天早晨我和李光、王平同学在学校集合去爬山。 A.副,连,代,连,动 B.副,介,代,介,名 C.名,连,名,介,动 D.名,介,名,动,名 2、对题目《①谁②是③最④可爱⑤的⑥人》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名词②助词③形容词④动词⑤代词⑥代词 B.①名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代词⑥名词 C.①代词②助词③介词④动词⑤助词⑥名词 D.①代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助词⑥名词 3、对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画的画儿得奖了。 ②他的态度不对,对他要教育。 A.①动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 B.①名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 C.①动词名词②动词副词 D.①动词动词②副词介词 4、填入下面句中空格内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有些女人的预算里还有一()蛋圆形的镜子,一()雪白的毛巾,或者一()结得很好看绒线的小囝帽。” A.面款顶 B.只方个 C.面方顶 D.块款种 5、对“下”的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老虎正要下山,老猎人躲在石岩下,抡起虎叉,突然给了老虎一下。 A. ①动词②方位词③量词 B. ①介词②方位词③量词 C. ①动词②助词③量词

6、下面四句话中,“跟”字的词性依次列出四种,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跟着好人学好事②我跟他是同桌 ③我跟他学唱歌④那鞋的跟高得没法穿 A.①动②介③连④名 B.①介②动③动④名 C.①动②介③连④形 D.①动②连③介④名 7、选出与“红花绿叶”中的“绿”的词性相同的一项:() A.春回大地群山绿 B.春风又绿江南岸 C.一汪绿水慰平生 D.红了樱桃绿了笆蕉 8、选出下列带下划线词词性不同的一项:() A.电灯突然亮起来了。 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 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地响起来。 9、从下面选出词性相同的一项:() A.听战争经验希望拒绝 B.各那么鲁迅我们旅客 C.更从来单单经常渐渐 D.胖伟大激动承担应该 10、判断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写在句末括号中。 ①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②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③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④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⑤他患了一场大病。() ⑥他病了三天。() ⑦这把锁锈死了。() ⑧这把锁长了锈。()

××年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整理之论述题.docx

XX年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整理之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社会不但要有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物质文明,而且必须要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高度的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的区别,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而且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精神文明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现

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而不能偏离这个方向, 这就需要建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以保证。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智力支持。首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 共同的事业,必须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 精神支柱。有了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才能使全国人民同心 同德,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其次,当今世界,衡量 一个国家的实力,不单看军事和经济实力,而且看包括经 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力量在内的综合国力。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和智力 支持,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保证。 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现代化建设就无法进行。加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 文明程度,抓好法制教育,普及科学知识,为巩固和发展现 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 证。 2试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并说明它对我国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

2018年(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2018年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专升本)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语文词性短语知识点总结及其练习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案——词性巩固练习题 语文语法-词性 一、词性 实词的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人、事名词:人,猫,学生,鲁迅,《离骚》…… 政治,文化,思想…… 爸爸.. 时间名词:春天,上午,、、、 处所名词:上海,中国,、、、 方位名词:上,下,左,________ 、、、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可能意愿等意义的词。 动作动词:表示动作、行为。走,看,_______ 、、、 心理活动动词:想,爱,恨,怕,希望,________ 、、、 使令动词:表示指使、命令或请求。使,叫,让,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能意愿(助动词,通常要与动词连用):能,会,可以,愿, 、、、 趋向动词:来,去,上,进,出,回,、、、 判断动词:是 发展变化动词:增加,缩小________ 、、、 存现动词:存在出现、、、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等。 表示形状:长短粗高 _________ 、__________ 、 表示性质:高尚乐观懦弱、 表示状态:迅速朦胧、、、 4、数词:表示数目(包括确数、概数、分数、倍数和序数)< 确数:一二三百、、 概数:十多个两三个、、、 分数:十分之一……_______ 、、倍数:五倍,五十倍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 、 序数:第一,初五,_______ 、、、 5、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单位。 一个三把一群十二下…… 6、代词:代替人和事物的名称,或起区别指示作用,或用来提问。 人称代词:你……你们_______ 、、、 指示代词:这……这儿、、、、 疑问代词:哪里什么、、、 巩固练习: 请判断下列划线词语的词类。 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面,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从不做坏事。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虚词的种类:拟声词、叹词、助词、连词、介词、副词 1、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发出的声音。练习:请举出五个拟声词 2、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如“喂、哟、嗨、哼、哦、哎呀”。注意:叹词总是单独成句。 3、助词: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的某种结构关系,或动作行为的状态,或表示某种语气。常见助词:的、地、得、所、似的、着、了、过、 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4、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与这些词或短语一起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 常见介词:自从、以、当、按照,由于、对于、为了;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

最新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资料

三一文库(https://www.docsj.com/doc/6e11683025.html,)*电大考试*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复习 一选择题(单选)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 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 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 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 “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 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 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 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6.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 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 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30. 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33. 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 34. “一国两制”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35.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36.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7.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辨证关系 38.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 39. 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40. 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41. 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42. 不属于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的是:科学技术 43.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这一范畴是指:推动社会进步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4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45. 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46. 社会进步的含义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47. 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48.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最迫切的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49. “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 50. 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工农联盟 51.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52. 我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 53. 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54.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谁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55.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

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纳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求】 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系统理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本原问题,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能否正确的反映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3.哲学的主要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所谓唯物主义,就是主张物质(存在)第一性,意识(思维)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或反映。 所谓唯心主义,就是主张意识(思维)第一性,物质(存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或反映。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朴素:金木水火土;形而上学:原子组成;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王守仁;“存在就是被感知”英国贝莱克。 客观:“理念世界”古希腊柏拉图;“理在事先”朱熹、“绝对精神”德国恩格尔。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发展,矛盾激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上升社会主要矛盾,无产阶级需要理论指导。 2)、自然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思想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汇总.doc

2018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汇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 发展的惟一途径。 2、社会生产方式 (1)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力制约 (2)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和政治设 施的制约。 3、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4、教育目的的确立 在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问题上教育史上形成的两大理论观点: (1)个人本位论及主要观点 (2)社会本位论及主要观点 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概念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2、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 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①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教育的两大 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② 教育具有历史性。③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教育的基本规律 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学校结构 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的制约); 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相互制约 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 权等方面的制约); 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 度服务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遗传的概念,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 ②环境的概念,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 ; ③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制约,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 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2)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人的发展; 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

小学1-6年级数学公式及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第一部分: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

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 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 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22,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3,什么叫比例:表 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24,比例的基 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26,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

专升本政治常考的80个知识点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6.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8.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10.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1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13.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4.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5.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6.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动考 察报告》 17.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9.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21.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一大 22.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23.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 为先进的工业国。 24.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5.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6.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 划分的观点 27.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8.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9.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 义本质的要求 3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3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32.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33.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 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4.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5.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37.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 38.“一国两制”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39.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40.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4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辨证关系 42.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 43.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小学数学公式、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公式、知识点汇总 一、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10、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a2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6a2 底面积=棱长×棱长=a2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3棱长和=棱长×12=12a 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表面积=(长×宽+宽×高+高×长)×2 S=2(ab+bh+ha) 体积=长×宽×高 V=abh 底面积=长×宽=ab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