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经济地理

中国经济地理

中国经济地理
中国经济地理

中国经济地理

绪论

第一节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中国经济地理在经济地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包括区域经济地理学和普通经济地理学两大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以特定的地域单位——大洲、大洋、国家或国家内的特定区域为区域范围,并以它为统一整体,研究经济—产业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及其发展规律、演化机制,以及经济—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以求得区域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人地关系的优化。实际上区域经济地理学又包括国家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地理两个方面;普通经济地理学,从广义角度看,包括经济地理学概论或原理、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及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等各个分支。后者也是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经济地理学这两大组成部分之间密切相关,存在着有机联系。其中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基本阵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一般都首先从区域研究开始,围绕各个区域之间的地区差异性这个核心开展研究,最后的研究成果又落实到具体的区域,接受实践检验。普通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概念、基本原理也是从对区域的经济地理学研究中概括、抽象、提炼而来,再用以指导区域的研究。中国经济地理作为一门区域经济地理学科,在整个经济地理学科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独立学科,总有它特定的研究对象。中国经济地理属于区域经济地理学中的国家经济地理,它的研究对象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整个国土(包括陆地和海洋)及其各个区域为范围,研究各个经济—产业部门的空间分布及各个产业的地域组合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与规律。

这里的条件、特点和规律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影响我国及其各个区域经济—产业部门空间分布及各个产业地域组合的条件很多,如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发展的历史基础等等,它们分别是自然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对象,中国经济地理主要分析、评价这些条件对我国及其各个区域经济—产业空间分布,及各个产业地域组合形成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影响。

特点是对我国及其各个区域经济—产业空间分布,及各个产业地域组合形成发展状况最本质的概括,也最能反映我国及其各个区域经济产业空间分布,及各个产业地域组合的地区差异。

最能表征中国经济地理研究对象本质的是规律。地理科学基本规律的要点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是地理环境的地域综合规律,最后是地理环境的地域发展规律。中国经济地理所要探索的是有关中国的具体规律性,是对地理环境基本规律的补充和丰富。

三、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

(一)、中国经济地理的总论与分论

总论是以我国全部国土作为一个整体,着重分析、探讨全国经济—产业布局条件和特点的总的面貌,阐明其共性。具体说就是扼要地分析、评价我国经济—产业布局的主要条件,分析、探讨我国主要产业部门发展与布局的条件、特点、发展潜力、发展方向与规律。实际上就是包括着我国经济—产业发展、布局的主要条件及主要产业部门经济地理两方面。

区域分论,就是经济区分论,是按经济区比较全面深入地分析、探讨各个经济区经济—

产业发展、布局条件、特点与发展方向等问题,着重指明各个经济区的地区优势和特点,揭示各区之间的地区差异,突出各经济区的个性。

中国经济地理研究内容中,全国总论和区域分论两大部分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部门与地区的关系。

(二)、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就是全国总论和区域分论两大部分的分析、研究都须包括的最主要内容,大体可归纳为5个方面:

1.条件。是指对全国或各个地区经济—产业发展、布局有影响的主要条件,如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人口—劳动力资源、经济—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历史基础、技术条件和其他社会经济条件等,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评价。这种分析、评价,既应成为全国总论和区域分论中地区优胜评价的主要内容,也应作为分析探讨经济—产业布局成因的主要依据之一;在评价条件的指导思想上,要反对在分析探讨经济—产业布局成因时忽视自然环境的“地理虚无主义”,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结构。全国或各个经济区的主要经济—产业部门的地区组合,本身就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产业结构问题。在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中,无论是对“条条”—各个主要产业部门布局状况的分析,或是对经济区产业布局的研究,都应牢牢抓住结构问题。对于产业结构,一要看产业结构是单一的,还是多样化的(即结构的完整与否);二要看各个主要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发展比例是相互协调、配合的,还是彼此限制、妨碍、不协调的。总之,对于产业结构不应局限于现状描述,要着重于对结构的评述和分析。

3.区域。在中国经济地理研究中要注重区域分析,加强和突出区域观念。中国经济地理是一门区域经济地理学科,加强和突出区域观念是中国经济地理研究中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所谓区域观念,其内涵应当是:经济—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区域分布、区域特点、区域差异和区域分析。

4.潜力。要提高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水平,就必须面向问题、面向实际、面向发展。因此,中国经济地理研究应当揭示经济—产业布局诸条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经济—产业地区布局的合理性,指出从调整、改善布局条件着手,挖掘进一步发展经济潜力的前景。

5.方向。在对经济—产业布局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与潜力的基础上,要从全局、长远角度——宏观的高度,探讨并概略地指出今后各个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各个经济—产业部门布局的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即明确其发展方向与具体途径。

总之,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大致可概括为:以区域经济—产业布局为主题,区域综合研究为手段,突出地区差异,探讨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与布局的潜力与方向,从而为国土开发——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亦为经济地理科学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四、中国经济地理的学科特性

中国经济地理既然属于经济地理学科体系两大组成部分之一的区域经济地理学范畴,同整个地理学一样,也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统一性三大学科特性。在学习、研究中牢牢把握住并始终体现出这三大特性,是提高中国经济地理学习和研究水平的关键。

(一)区域性

所谓中国经济地理的区域性,其科学内涵首先是指它所着力研究的主题——经济—产业布局,总是与具体的地区条件紧密相联系,离开影响、制约经济—产业布局的具体地区条件,任何经济—产业布局都将成为空中楼阁。二是指影响各个产业部门和经济区布局的多种条件或因素,都有它特定的区域性;三是在影响、制约各个产业部门和经济区布局的诸条件之间,各地的各个经济—产业部门布局之间,以及诸条件与诸经济—产业部门布局之间,其地区组合状况往往也是复杂纷繁,千差万别,地区差异性比较鲜明、突出。

(二)综合性

中国经济地理的综合性,是在区域基础上的综合,与它的区域性学科特性是紧密相联的。区域综合的基本内容,是揭示各个经济区域的结构、特点、成因、区内差异以及区际的联系。借助综合,可以将同区域外部有着广泛联系的各个要素和部门在区域内部组成一个整体。中国经济地的综合性在全面揭示区域运动规律性方面能够发挥应有作用。

(三)统一性

统一性又称人地相关性。地理学是研究区域范围内人类活动同地理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过程的一个学科体系,它的中心任务是研究不同区域的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物质交换。地理学的一大分支—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人地关系的。中国经济地理隶属于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经济地理学范畴,其研究也必须突出人地关系这个中心。这是中国经济地理所具有的统一性的内涵之一。其内涵之二,是在研究中尤其需要强调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相互结合。

第二节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国内外区域综合开发研究的新情况、新进展,对于中国经济地理教学、研究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面对挑战,认真思考、明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开创教学与研究的新局面,事实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了解我国国情,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所谓国情,是一个国家相对稳定的、总体的客观情况,是指那些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它常常决定着国家长远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大致轮廓。

对于我国国情,许多学科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而中国经济地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为了解、掌握、宣传我国国情服务:

1.摸清“家底”。中国经济地理的主题,就是探讨我国的经济—产业布局问题,但此种探讨必须具备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摸清经济—产业布局所赖以实现的种种条件、资源等“家底”状况。需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从经济—产业布局的角度,对这些家底做出科学的经济评价,揭示其开发利用潜力和不利之处,提出开发利用、合理布局的方向。因而,中国经济地理是可以而且应当在摸清家底上有所作为的。

2.查明优势。所谓优势就是客观存在的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因素,它们又是合乎综合平衡要求的。其内容不限于自然资源方面,还包括人口—劳动力资源、产业布局原有基础、技术管理经验等。中国经济地理从区域的、综合的观点出发,运用区域对比方法,能探明全国经济—产业发展、布局条件与特点的优劣、有利与不利面,指出各个经济区的优势与劣势,为科学地制定出切合国情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依据。

3.掌握(地区)差异。掌握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了解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有助于真正作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避免“一刀切”、瞎指挥,促使各地区扬长避短,让优势多的地方先发展起来,有力地支援、帮助其他地区逐步发展,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逐步与原先发达地区求得相对平衡,通过不平衡来实现相对的平衡布局。中国经济地理作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科,将突出区域性、增强区域观念作为贯串始终的一条主线。运用区域对比法,探求各个经济区的个性,结实各区之间在发展条件、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诸方面的地区差异性,是它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为发展经济地理学服务

如前所述,包括中国经济地理在内的区域经济地理,是经济地理学的基础,部门经济地理学的原理和普通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都需要从对于一个个具体区域的产业空间分布

及其地区组合的研究中抽象、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经济地理学与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因此,纠正与克服多年来“重部门(经济地理),轻区域(经济地理)”的通病,强调区域经济地理在整个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中的基本阵地与基础的地位,以利于发挥中国经济地理研究在推动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中国经济地理又一项现实任务。(三)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也应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中国经济地理通过事实和精确数据,对比新旧中国、国内外经济发展与布局演变情况,可以充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同时,在学习、研究中国经济地理的过程中,既要从历史的纵向对比上看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要在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横向对比上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落后,分析原因,指出发展前景,从而增强人们对改变祖国落后面貌,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心,可见,学习、研究中国经济地理对于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能够而且应当起到应有作用的。

第三节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中国经济地理的基础理论

中国经济地理上经济地理学中区域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因而普通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的许多理论对中国经济地理研究都具有指导作用,如人地关系论、区位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经济布局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等。在这些理论当中,能够构成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础理论的是人地关系论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一)人地关系论

现代地理学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作为其研究核心,人地关系论自然就成为包括中国经济地理学在内的诸多地理学研究的基础理论。中国经济地理着重研究中国及其各地区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化与组合,而地理环境是中国地域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与布局的空间场所,地理环境的空间差异是中国经济地域分化与组合的前提条件。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活动不断地作用于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地理环境的面貌,成为中国地理环境演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因此,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中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是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经济地理研究是以人地关系论作为基础理论,突出人地关系这条主线,实际上突出了地理性。

1.人地关系协调是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根本目的。人地关系协调论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的新的质的飞跃,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相当长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依赖性,于是形成了过分夸大环境作用和一向的人地关系思想倾向。而工业化以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有了极大提高,过分强调人类对自然界能动作用的人地关系思想随之形成。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人们对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的行为增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从而导致了区域、乃至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人地矛盾渐趋尖锐。这时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在谋求自身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以保持人与地关系的和谐与协调。谋求人地关系的协调是现代人地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

我国人多地少,在传统的数量扩张为主、粗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高消耗、低产出、重污染等问题使我国人地矛盾日益加剧。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发展向提高质量为主的集约型转变是协调我国人地关系的客观要求,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和教学中,只有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突出人地关系这条主线,才能

充分认识我国人地关系的客观性,进而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与布局战略对策,促进我国人地关系优化。可见,现代人地关系协调论指明了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根本目的——谋求中国经济发展中人地关系的协调与优化。人地关系协调论是指导中国经济地理教学的最基本的理论。

2人地关系协调论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已经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共同认可。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逐步完善,其对全球区域开发进程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政府制定并已实施的《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要求和必然选择。同时,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确定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要求将《中国21世纪议程》作为各级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是实现区域发展中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长期共荣,这也正是人地关系协调论的基本思想。可以说,人地关系的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关系协调的具体体现。没有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没有经济结构的整体优化,没有经济发展的相对公平和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就不可能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就难以实现所谓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就不能得到协调和优化。

(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现代区域经济地理学主要探讨特定地域范围内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及其发展规律、演化机制,以及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目的在于寻求区域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人地关系的优化。区域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形式的发展变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到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劳动地域分工的发展不仅决定着区域专门化发展的水平与规模、区域经济特色,而且还决定着区域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状况,以及区际经济联系的性质、规模等,从而决定着区域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的发展变化。因此,劳动地域分工规律成为区域经济地理学探讨的基本规律。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包括中国经济地理学在内的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的另一重要基础理论。

劳动地域分工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地域分工的发展体现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地域分工层次是地域分工发展的结果,其表现为由不同形式、不同空间尺度的各层次经济区所组成的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地域分工能够产生社会劳动的节约。这种地域分工效益是推动地域分工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它可以具体地通过产业结构效益、空间结构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由于建立合理的地域分工体系所产生的区域整体功能效益等体现出来。区域间比较优势的客观存在和有效开发利用是地域分工效益产生的内在机制。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推动着地域分工格局的发展变化。为了有效地促进区域发展,在正确认识地域分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人民可以自觉地调节自身的经济行为,选择可行的经济组织模式,进行地域分工的组织与协调,从而减少或避免不合理分工,推动合理的地域分工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上述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基本论点可以看出,该理论揭示了区域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经济地域分异规律,它不仅涉及区域产业发展的条件、结构、方向等,探讨了经济地域分异的内在机制,而且能够把微观与宏观、局部与整体密切结合起来,为人们因地制宜、发挥各地区有时,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经济地狱系统的整体优化提供最基本的理论依据。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规模经济效益低下、“大而全”、“小而全”、国民经济整体功能效益不高等问题,除了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体制因素之外,主要是由于在经济建设中忽视地域分工发展规律和对地域分工理论认识不全面所造成的。中国经济地理研究要面向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上述诸问题,就必须以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经济地理研究买内项社会实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解决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有效地为中国

经济建设服务,提高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水平。

二、研究中国经济地理的方法

学习、研究中国经济地理,首先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指导,以人地关系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为基础理论。其次,应善于把经济地理学常用的一般方法,如资料搜集与整理法、实地考察法、地图法、技术经济论证法、生态经济分析法、遥感技术及数学分析法等,运用到研究中去。特别要强调训练与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时搜集、积累有关资料

这是学习、研究中国经济地理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由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日新月异,因而要求随时随地注意阅读并摘录有关的新鲜资料,更新知识。首先,要学做搜集有关资料的有心人,使资料搜集工作经常化、及时化,持之以恒。第二,对于有关资料,一边要认真阅读,一边要从中国经济地理学科要求出发随时作好资料摘录、搜集工作。资料的摘录和积累,可以用卡片法和建立数据库等。为了提高资料的使用价值,摘录时都应注明资料的出处、来源。

2.善于学习、掌握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有关方法论

善于学习与掌握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有关方法论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中国经济地理的力量论联系实际,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在研究中适当加强区域经济地理学方法论内容,力求以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观点去统帅中国经济地理具体材料。

3.训练与掌握学习、研究中国经济地理的基本功

学习、研究中国经济地理还必须训练与掌握若干必要的基本功,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地图的绘制和应用,数据统计表格的经济地理分析,有关文献资料的检索,用经济地理眼光对各类产业的企业进行实习性参观与现场考察,用多种地图迭置法进行区域综合分析,以及运用地区对比法揭示各个区域的经济地理特点等。学习、研究中国经济地理所必须的基本功也要通过不断的训练来逐步掌握,提高研究水平。

4.明确研究中国经济地理的主线与重点

中国经济地理研究所包括的内容比较庞杂,涉及面较广,但其中最基本的是经济—产业布局条件(因素与布局的要求)、具体分布和分区(包括各经济—产业主要分布区,主要基地,工业区、农业区、运输地理区、商业区及基本经济区等)等三个方面,将这三方面串连起来,便可形成经济——产业布局条件——具体分布——分区这一条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主线。明确与领会了这条主线,就能抓住中国经济地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取得学习、研究中国经济地理的主动权。至于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重点,则应从区域性、综合性和统一性三大学科特性出发,去细心领会与考虑。一般来说,凡是最能体现此三大学科特性的内容,即应是其研究重点。

第一章中国人地关系总述

人地关系理论是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协调是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主要目的,它贯穿于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始终。人地关系是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的一种客观关系,是涉及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综合概念,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一、人地关系的内涵

人: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社会人。

他们有意识的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

地:指自然环境要素,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地形、光热水土、生物区系等)、自然资源条件、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基础。

本书中人地关系的定义:指生活在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中的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广泛和深刻地改造、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

人地关系的要点:

1.从整体上讲,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非决定性条件;从局部说,在个别具体场合,自然环境可以成为人类活动的决定性条件。

前者可以用“有此未不然,无此必不然”来概括。例如,四平地区可能有煤炭资源,但没有发展和煤炭相关的开采业或冶炼业。原因可能是这些煤炭没有被探明,也可能是这些煤炭没有形成规模,达不到这个规模效益。但是,如果没有煤炭资源,就根本不可能发展和煤炭相关的这些采掘业或冶炼业。后者可以以工厂选址为例,在干旱地区,水源就是其选址的决定性因素。象大庆、克拉玛依、玉门等这些矿产(石油)资源型城市,也是因为本地区有石油它才兴起的。这点原理类似于我们学过的“有云未必有雨,但有雨必定有云”。

2.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环境对社会的直接影响减弱,间接影响加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趋向复杂化。

如自然资源条件可以影响一个城市或地区或国家支柱产业的选择,大部分城市都依据这些资源条件而确定各自的支柱产业。但我们知道,上海具有宝山钢铁公司,可上海没有钢铁。钢铁工业之所以在上海能发展,主要是由于区位条件便利—靠海,可以通过廉价的海洋运输,进口铁矿石资源,这里还拥有一流的技术设备,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水平和高级人才。日本也是如此。

3.人类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是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我们说规律是能够被我们认识和利用的,但不能被改变。

4.技术是人地关系的媒介

技术水平低的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大;技术水平提高后,人类更加深入地充分利用自然,更加自觉地运用规律,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更加密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相对减小。

1)技术进步扩大自然资源领域

这点主要是指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加大。

2)技术进步减少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

这点主要表现在: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率提高;新产品的能耗低,原材料和燃料基地也多样;产品向更小、更轻、更薄方向发展。

3)改变工业布局模式

以钢铁布局为例:木炭炼铁阶段—森林和铁矿石趋向布局;焦煤炼铁阶段—煤矿趋向布局(德国鲁尔区);大型运矿船出现—海港布局模式(上海宝钢)

4)空间和时间束缚缩小

这点表现最明显的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移动,产业转移及电子商务等的发展。

二、我国人地关系的发展与演化

我们说人地关系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的一种客观关系,因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人地关系的发展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我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很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自然界的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制约;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相对减小;发展到今天,先进适用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更小。

这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范围内人地关系的发展与演化。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人地关系的发展与演化也有其特殊性。从建国至今,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由于技术水平等原因,长期粗放式、数量扩张型经营使资源、环境破坏日益严重,使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人地关系日趋恶化,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人地关系的发展演化史其实就是一部破坏、恶化人地关系和优化、协调人地关系交错存在的生产斗争史。

三、我国人地关系协调的目标与途径

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最迫切课题之一。历史上主要表现为人与耕地、人与自然灾害两方面;进入工业化社会则表现为人、资源、环境、灾害等多元化格局。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顺应自然环境发展规律,充分合理地加以开发利用资源,另一方面调节不协调优化的人地关系。

(一)、我国人地关系协调的重大课题

1.人口、资源与耕地的协调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粮食,世界范围内仍普遍存在着以粮食生产为核心的人地关系矛盾。所以,从较大范围看,要协调人地关系,首先要实现人口与粮食之间的矛盾。这在人口众多、耕地狭小的中国,粮食生产尤应成为协调人地关系的首要课题。

2.协调城乡聚落的建设发展

作为聚落的城市和乡镇是人口集中的地域,生产、生活和居住场所是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生产环境三者相互影响的产物,因此是人地关系协调的重点;主要包括城乡建设与居住环境关系的协调、聚落扩展与占用耕地之间的协调、大中小城市和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等等。

3)制止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经营,保持相对的生态平衡

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经营,已经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资源的枯竭或衰退,带来环境的恶化,造成恶性循环,这已使一些地区产生许多再也不能忽视的问题。所以,制止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经营,颗粒开发利用资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也是我国协调人地关系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4)加强对人地关系严重失调地区的治理

人地关系严重失调地区,自然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人们在这类地区生存发展越来越艰难,往往迫使人们又去进一步破坏自然,从而造成环境变坏与人们活动之间的恶性循环。如我国的黄土高原和西北地区沙漠化的治理即是。对这类地区进行重点的调查研究,提出正确的科学的治理方案,采取必要的经济和政策措施,把那里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整治紧密结合起来,是我国协调人地关系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5)协调区域间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性问题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也是涉及人地关系的重要问题。要协调好这方面的人地关系,应着重解决好:区域经济发展平衡度的协调;协调好区际关系,推进区域间横向经济联合。

如我国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就是出于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实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是出于此目的。这都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

6)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

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所要追求与实现的是,在全国或各个地区范围内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协调发展,所以也是人地关系的综合课题。其实质是要从地域的角度,协调大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二者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和谐、协调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综合地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协调,所以应该成为协调我国人地关系的重要手段和课题。

(二)、我国人地关系协调的目标与途径

1.优化、协调我国人地关系的目标

1)生态过程的破坏最小。就是要停止一切有损于生态过程向有利方向发展的事情,努力恢复和改善那些日趋恶化的环境,主动调节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关系,以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建立一个新的、结构更合理是、生产能力更强的生态系统,达到协调和谐、永续利用的目的。

2)资源的最大保护。人们从大自然中获取的某些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即是可再生的,另有一些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应有正确的生态学预见和经营管理,以利于资源的保持和更新。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要求在对其开发利用中必须力求予以最大限度的保护。

3)稳定人口。人是人地关系的主体,但人口无节制地增长将加重自然界的负荷;而且,在人口数不变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同样会加重自然界的负荷。因此,应在科技进步条件下,科学地确定最佳适度人口。最佳适度人口的实现,实际就意味着人地关系的和谐、协调。

4)要实现协调发展中的最优效益。人地协调发展的实质,就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取得最优效益就是此种协调统一的最终目标。生态过程破坏最小、资源的最大保护和稳定人口等三方面目标,最终都应服从最优效益这一目标。

2.优化、协调我国人地关系的途径

1)普及环境教育,强化群众的环保意识;

2)继续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3)要实施节省资源、适度消费的发展模式;

4)珍惜每一寸土地,提倡精细开发,充分发掘土地活力;

5)进一步搞好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

6)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水土资源优势,发展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大农业”;7)实行环境责任制,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道路。

第二章中国的人口

人口是生活在一定地域环境内的有生命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地理要素的变化,受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制约,但它反过来又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经常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庞大规模

一、中国人口规模的庞大及其成因

人口众多是现代中国国情最突出的特点。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达到13.6亿。其人口规模超过欧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庞大人群所具有的及其巨大的增长势能,即使在中国生育率已降至较低水平的今日,每年仍要新增人口1300万左右,相当于一个中等人口规模国家的人口。

中国人口规模如此庞大,主要是由于人口自然增长而引起人口总量迅速增长的结果。我国人口增长经历了“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和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三个阶段。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对人口再生产规律认识不清,导致人口政策上的失误,加之激励人们多生多育的社会经济基础依然存在,

使得我国人口出生率继续维持着高水平,自然增长率除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外,一直保持在20‰以上,由此带来了人口总量的猛增。

二、众多的人口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非常重要也是十分复杂的,上百年来的争论,并未达成一致的结论。比较恰当的认识是,根据世界各国情况,在相对意义上,从两者的互动中去认识和把握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众多是中国最突出的国情,这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从经济对人口来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有了明显发展,不过所达到的经济水平还较低,但作为对降低剩余率具有重要作用的经济指标却发生了积极变化。这其中包括:人口教育程度的提高,在中国拥有小学及小学以上程度的人口中,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上程度的人显著高于世界许多国家。这些能有效拉动生育率下降的经济指标的积极变化,正是由于中国经济不断增长而带来的结果。

从人口对经济来说,人口具有生产和消费的两重性。在发展生产上,我国拥有的雄厚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国内消费市场,有利于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对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经济,开发我国丰富的资源,是一个极为有利的因素。但是,我国目前经济水平还较低,生产力水平还不高,所能提供的物质财富还不丰富,过重的人口负担使得我国在摆脱落后方面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其一,人口数量多,按人口平均的各项资源指标都偏低。其二,人口增长快,给就业造成压力。目前,我国每年有2000万以上人口进入劳动年龄,由于不能满足充分就业,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已达到1.5亿。其三,人口增长快,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约1/4被新增的人口消耗掉,即减少了资金的积累,制约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影响了教育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总之,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解决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才能使人口与经济走上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道路。

第二节中国的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总体内部各种属性的数量和比例关系。主要有:自然构成(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等)、社会构成(包括阶级、民族、婚姻家庭、文化教育程度、语言、宗教等)、经济构成(包括行业、职业、收入分配、消费等)、地域构成(包括地区、城乡等)。

一、中国人口结构的特点

人口的基本结构状况是人口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条件,势必影响到近期和未来的人口发展。

(一)性别结构不均衡

人口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地区男性与女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既可以用男、女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也可以用性比例(每100个女性所相应的男性人数)这个指标来表示。我国人口性别比偏高,1995年为104.2,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中间,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影响。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旧观念浓厚,妇女的地位低下且死亡率高,导致了男性多于女性的比例失调。70年代推行计划生育,特别是1979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后,性别比有所回升。

(二)年龄结构进入成年型

一般认为中位年龄介于20至30岁之间为成年型。但由于我国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使中国人口中中小儿比例减少,成年及老年相对增多。年龄结构已经由典型的年轻型转为成年型人口,并正在向老年型人口方向转化。

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中,由于生育、死亡以及其他多种因素影响,形成了不同年龄段人口规模的波动性特征。这虽然是人口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这种波动导致了消费结构、就学人口、就业人口等方面的变化,为此,需要在社会经济规划中认真加以研究。(三)人口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文化程度是反映人口质量的重要标志。1949年以前,我国人口的文化程度很低,文盲和半文盲约占总人口60%以上,而能进入大学的则不足1%。1949年以后,由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并开展扫盲运动,使文盲和半文盲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年下降。但是,目前我国人口的文化程度及其结构与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很不适应。更为严重的是新文盲仍在产生。

(四)职业结构的传统型

人口的职业结构指经济活动人口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的比例关系。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劳动分工程度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认为,经济活动人口中,第一产业在50%以上,第三产业在25%以下者属人口职业结构中的传统型结构。当前,我国人口产业构成仍属传统型。这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其社会分工程度还比较低。今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必将有越来越多的第一产业经济活动人口逐渐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上去,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将会减少,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将会增多,这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必然趋势。

(五)城镇人口比重低

人口城乡构成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也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现阶段,我国市、镇人口的绝对数居世界第一位,但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仅占全国总人口的36%,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72%,也低于世界(除中国外)平均水平的43%。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农业生产水平低,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因而影响了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是京、津、沪,其城镇人口比例高于60%,辽、吉、黑超过40%;城镇化水平低于15%的有桂、云、藏。

二、人口结构的调整

人口结构的现代化,要求现代型人口中青少年比重缩小,老年人口与青少年比重相当;劳动年龄人口中,中老年与青壮年大体相当,形成类似矩形的年龄结构。传统农业社会形成的性别比偏高,要在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中逐步改变。在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相对缩小,第三产业逐步扩大的产业结构与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比重日益增大的职业结构逐步确立。在人口迁移和分布现代化上,一部分人口由农业地区向工业、第三产业和发达地区迁移;一部分人口在乡镇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由乡村向小城镇集中,由农业向非农业流动,形成城镇人口占越来越高比例的分布格局。

然而,我国人口结构特点表明,我国目前就业结构的不合理状况,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都潜伏着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同时还表现出高素质人才的短缺;在业人口中受教育水平低,技术落后,知识贫乏。另外,还有产业结构的传统型、城镇人口比重低、人口自然结构中的性比例偏高、年龄结构中的波动性大等问题,都需要通过相应的对策加以调整解决。

发展教育是实现人口结构合理化的必由之路。发展教育,既促进人口文化结构的合理性,有利于劳动者扩大就业门路,也有助于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调节性比例结构和年龄结构。发展教育,基础教育必须先行,因为它是培养合格社会成员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阶梯。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充分发挥职工队伍的创造性和生产能力,为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条件。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促进农业生产,从而为保护耕地和农业生态环境创造条件,且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全国劳动力产业结构的调整。

优化劳动就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与劳动生产率

的大大提高,劳动力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过度是必然趋势和规律。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积极兴办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需要改变轻视、排斥第三产业的错误认识。要在生产服务、生活服务领域办实事,这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发展乡镇企业,加速人口城镇化进程。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助于改善经济结构,拓宽就业范围,吸引剩余劳动力,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在这方面首先要建设区位好的城镇,这样既可以改变城镇企业分散的格局而趋于集中,也利于土地资源的节约使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口城镇化。

第三节中国人口的分布与移动

一、中国人口分布的极不平衡及其成因

人口分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认识人口分布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的一个重要前提。1995年我国每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126人,高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说明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从人口分布的总规律看,我国人口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且内部又以若干个平原、盆地的人口稠密区向四周减少,使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呈现出很不平衡的特点。

1.我国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如果以黑龙江边境黑河至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又名胡焕庸线),该线东南一侧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4

2.9%,但人口却占到90%以上,二者人口密度相达20多倍。

2.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我国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丘占全国土地总面积到5.2%,却集中了全国人口的将近80%;而海拔2000米的高原和高山,占总面积地

2.9%,而那里人口却仅占全国总人口到2%左右。其人口密度相差数十倍之多。

3.我国东、西两地区的内部人口密度也随地貌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东部人口最稠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闽浙中部平原、台湾西部平原、成都平原、辽宁中部地区等,每平方千米多在800人以上,而各区周围的地区人口密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西部人口多集中在水源条件较好的河谷平原、山前洪积扇和绿洲地带,平均每平方千米人口为50—100人,个别地区可达100—200人以上。一些高原、山地区上我国人口极度稀疏区,如帕米尔高原、阿拉善高原等平均每平方千米仅有1人左右;藏北高原则基本上是一片无人区。

我国人口分布的现状特点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受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影响的结果。自然条件主要是由于我国存在三大自然区地势上的三大阶梯。我国东南沿海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水源丰沛,交通方便,人类取得生活资料的条件较之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甚为优越,因此逐渐形成我国人口较稠密的地区。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工商业畸形集中到沿海少数大城市,也促进了人口分布向沿海地区集中的趋势。1949年以后,由于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变化而引起的人口机械变动,再加上西部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也快于东部地区,但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并为改变。

二、中国人口的空间移动与趋势

人口移动包括迁移和流动,是各个国家经常发生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后和水平差的驱动而产生的客观现象。

1.旧中国人口的移动。在旧中国人民群众由于长期遭受压迫和剥削,加上连年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原因,为寻求活路,背井离乡向外逃亡,主要有两个人口迁移的流向。

一是华北农民移向东北和西北。东北地区在清初为“禁地”,后废除禁令,移民纷至沓来,与日俱增。帝俄和日帝侵入东北,竞相发展侵略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要大批

劳动力,进一步吸引了华北农民大批移入,其中以山东、河北二省最多。至于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移民,主要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村。

二是华南地区农民移向东南亚。古代我国与东南亚已有贸易往来,东南亚各地并有华人侨居。近代欧美殖民者侵入东南亚后,在广州、香港、汕头等地设立非法机构,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掠夺殖民地的廉价劳动力,从而使东南亚华侨人数激增。华侨移出区以广东省最多,其次是福建省。目前我国海外华侨分布在世界五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居住在东南亚,尤其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最多。居住美国的华侨也不少。长期以来,华侨和各侨居国的人民和睦相处,对侨居国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促进了中外文化技术交流。华侨热爱祖国,热爱故乡,对祖国的革命和建设做了很大的贡献。

2.新中国人口移动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快内地和边疆建设,平衡生产力布局,国家也曾有组织地从东部沿海一带调动工人、技术人员前往内地和边疆进行建设;动员大批复员转业军人和城市知识青年赴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云南、广西、海南、江西等省、区垦荒种地,建设国营农场。同时,在人口稠密的河南、山东、湖南、四川等地区,还有集体移民和群众自发迁往边疆或荒地多的省区,从事农业或采矿业。

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群众自发地移动的“民工潮”,主要流向开放起步早的地区,流量不断增加。人口移动有以下新的特点:首先,流向发生逆转,人口由广大内地向东南沿海迁移,黑、吉、内蒙古、赣、云、陕、甘7省,由传统的人口净迁入省区转为净迁出省区;沪、苏、鲁、粤、辽则由净迁出省市转为净迁入省市。其次,省际人口移动以近距离迁移为主,且已形成了以广东省为核心的中南圈,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圈,以北京市为核心的华北圈,互为迁出迁入地的东北山东圈和西南圈。再次,乡村人口向城镇迁移。80年代以来,人口流动的频率大大加快,特别是流入城市的人口数量剧增,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占首位,其中大多数是农民,这对加快城市经济建设,促进城乡物资交流,扩大信息和文化交流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加剧了城市交通、住房、供水、环保以及社会治安的压力。因此,对流动人口应加强调控和管理。

三、中国人口分布与移动的调控

中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极不平衡的宏观格局,从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具有其客观规律性。从发展战略和潜在资源优势看,西部地区虽有接纳移民的潜力,但目前由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其移民数量有一定限度,不宜过多。所以,照顾东西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将来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动,这是中国人地关系的最大特点。

城乡人口移动问题。当前要正视乡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日趋增长的客观态势。要改革长期沿袭的户籍管理制度,尽快制定《移民法》和《城市管理法》,根据不同的城市类型规定出城市发展的具体要求,依法引导人口的有序流动。同时,要妥善处理乡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和城镇化迁移的关系。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按照规划有选择地建设城镇,以促进城镇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要协调好地区间的人口移动,应充分发挥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积极效应,避免负效应。妥善处理经济落后区乡村“就地”迁移与“易地”迁移的关系,要按照“促进东西联动,优势互补”的原则,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增强就地吸收转化乡村人口的能力。依据不同地区合理的人口容量,制定人口移出或移入规划,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促使区域之间的人口移动适应全国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

四、中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与控制人口增长的对策

鉴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现状,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口将继续增长。

为缓解未来人口增长的压力,遏制人口过量增长,实现“人口零增长”,应采取以下对

策:

1.加强对国民的国情教育。使全国人民充分意识到我国人多底子薄、文化科技水平低、资源相对紧缺、人均GDP仍居世界后列等客观现实,认识到中国计划生育和控制人口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树立起全局观念和忧患意识,转变生育观,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

2.继续提倡晚婚晚育,杜绝早婚早育,严格实行节育,做好孕前、产前服务,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二胎生育,对生二胎的要拉开时间间距,杜绝生三胎。

3. 采取行政、经济、组织手段加强计划生育的管理工作。对独生子女户和晚婚晚育者给予照顾,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者要依法惩罚。尽快建立起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计划生育工作制度和体系,使人口得到有效控制,逐步形成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

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包括汉族在内,全国总计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55个民族人口总和占全国总人口数不及10%。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把汉族以外的所有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我国少数民族之间人口数量的多少相差十分悬殊。其中以壮族人口最多,回族其次。人口最少的民族是洛巴族,它也是世界上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此外,在云南、西藏等省区还有一些尚待识别的民族,不过人数很少。

二、中国各民族的分布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总的说来,是一种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少数民族虽然人口较少,但分布地域很广。一方面,即使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历来比较集中的地区,大多也居住有相当数量的汉族居民。就以现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来说,除了西藏、新疆两个自治区和一部分自治县外,少数民族人口在当地总人口中都占少数,汉族居民都超过当地少数民族的人口。但是,另一方面,全国每个地区,又都有或多或少的少数民族居民。江西省在全国是少数民族分布最少的省份,但其境内也长期散居有畲、回等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民族成分最复杂的省份,除了汉族,全省境内还长期聚居、散居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回族、瑶族、景颇族、傈僳族、怒族、普米族、蒙古族、独龙族、阿昌族、崩龙族、布朗族、藏族、基诺族等民族和尚未确定族称的苦聪人。全省没有一个县、市是单一的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一个区域,站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西北地区则是我国第二个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区域。

我国各民族之间“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主要是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戌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人口变动的结果。这一特点的形成,非常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上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帮助。同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少数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语言、宗教信仰、生产特点和生活爱好,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出发是我国民族工作中必须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如草原、森林、水力、煤、石油、铜、镍、盐等矿藏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可称为我国真正的“地大物博”、人均资源丰富区。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是地处高寒、干旱、山多等生态环境较差的边疆地区,交通不便,再加种种历史原因,社会经济发展都比较落后。要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扶贫战略措施,发挥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改善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优势互补联合,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采取开发性扶贫措施,建立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体系,把加快资源开发与搞好

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快使少数民族地区争取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改变其落后的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

第四章中国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而且还对整个现代化进程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影响。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任何经济和政治的重大变革都将可能引起相应的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我国的现代化以及进一步改革开放都要求我们必须对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以便寻求持续发展的模式,采取有力措施缓解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

第一节中国生态环境的历史考察

一、社会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尖锐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对当前和今后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具有深刻的影响,并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首先,是人口对环境的巨大压力。人口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庞大的、不断增加的人口,在其发展过程中强化了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并使中国的人地矛盾逐步尖锐化。我国历史上共有三个环境恶化时期,即秦汉时期、唐至元时期和明至1949年前,而这三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增长较快的时期。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人们不得不进行大面积垦荒、围田,以扩大耕地面积。其后果是植被破坏、湖面缩小,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由于人口增长有自身的惯性规律,人口问题仍将长期困扰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成为中国粮食、资源、生态环境等诸多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

其次,是低生产水平导致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从经济上来看,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起步较晚,科技较落后,经济实力不强,是个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科技落后,造成生产经营粗放,能源、原材料消耗量大,“三废”排放量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较为严重。面对日益加剧的生态环境问题,国家又拿不出很多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才能增强经济实力,以拿出更多的资金用语生态环境的改善。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层次低、国民需求强盛,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源需求量、消耗量将加大,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还将加剧。未来的中国将面临着发展和环境的双重压力。

第三,是生态环境先天不足。从中国生态环境本身来看,也存在明显的弱点。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中国生态环境先天不足的又一表现。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的交接地带,境内生态环境类型复杂多样,拥有众多的生态脆弱带。这些处于不同生态区边缘的交接地区,由于两种主导性的地理过程交替发生,生态系统难以稳定下来,自然灾害频繁。同时,其对人类活动的忍耐程度低下,人们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资源结构上的先天不足较为明显。如能源资源结构中,煤为主体,油气不足,造成中国能源消费长期以煤为主。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与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成为中国在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之一。由于煤的转化利用率低、污染较强,使中国单位产量的能源消耗和煤烟型的大气污染一直居高不下。

从土地资源来看,我国存在大面积的山地、高原、沙漠等,约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不适宜人类日常社会经济活动,大大缩小了中国的有效生存空间。耕地是土地的精华,中国的耕地只占土地面积的9.89%,耕地不足,加重了中国的粮食问题,致使盲目开垦的行为屡屡出现。

从资源的人均量、质量和开发利用条件上看,中国生态环境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从人均量看,我国是资源小国。煤炭、石油、磷等矿产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增加了产品运输费用。从总体上看,我国主要资源开发利用的条件欠佳。

综上所述,中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先天不足,是个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人地矛盾十分矛盾。在中国,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还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必须摒弃只注重增长数量、粗放型的传统模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集约化水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寻求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最终达到中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协调与优化。

二、1949年后对生态环境的几次冲击与破坏

1949年后,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对经济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认识不足,加上几次政策上的失误以及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经济发展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局面。尤以三个时期最为严重:

(一)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以主观思想为指导,形成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的盲目发展,导致全国性的生态环境破坏。工业上“三废”任意排放,许多地方烟雾弥漫、污水横流、渣滓遍地。滥挖滥采,造成对矿产资源的极大破坏和浪费,同时大量森林惨遭砍伐,使中国生态环境受到一次大范围的冲击和破坏。农业上推行所谓“土地深挖”,结果是耕作层破坏,农作物减产。

(二)1966~1976年十年浩劫期间

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全国各地无论当地条件是否适宜,都实施了大面积垦荒和围田,尤其是在山区、牧区,植被破坏严重,湖面急剧缩小,极大地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和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的恶性循环。

工业上强调发展“五小”,大规模进行“三线”建设。工业布局盲目,不讲效益,导致能源、原材料的巨大浪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绝大多数五小企业工艺极为落后,产品质量低,而原料、能源的消耗量奇大,污染极为严重。地方“五小”企业的发展使我国的生态环境破坏再次向全国扩展。这一时期,城市规划被打破,大批有严重污染的企业被布局在市中心、居民区、水源地等,造成了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也给此后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城市发展带来了长期困难。

(三)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

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同时,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急剧增长,使生态环境再次受到严重的冲击和破坏。乡镇工业的兴起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经营粗放、工艺落后、布局分散、管理滞后等,工业三废大部分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成为广大农村地区最主要的污染源,使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总体上呈现出由点向面延伸的趋势。乡镇企业的三废排放,已经成为中国农村小城镇的主要污染源,影响范围极广。

在城市加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基础设施一时不能适应要求,城市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迅速增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加重。

第二节中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基本评价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的总体评价是: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急剧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在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制约因素,成为人民群众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大气污染居高不下

我国大气环境中的降尘其平均浓度仍大于国家二级标准,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上限值的1—7倍。在全国570多个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一级标准的不超过1%。由于大气污染加剧,酸雨面积不断扩大。

二、水资源持续短缺与水质污染加重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仅24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4,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量少的13个贫水国家之一。水污染加重还进一步刺激了中国水资源供求的矛盾。据有关部门监测和推算,我国七大水系有一半河段污染严重,全国一半的水体不符合渔业水质要求,1/4的水体不符合农业灌溉水质标准。

三、工业废渣与日俱增,噪声污染日益扩大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固体废弃物必然增多。工业废渣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同时还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严重危害。由于交通车辆的增加和工业、商业等产业的发展,我国噪音污染日益扩大。

四、土地退化严重

首先是土地荒漠化加剧。北方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过度农垦和过度樵采。

其次是水土流失面积扩大。据估算,全国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所带走的有机养分超过全国化肥的总施用量。

第三,耕地质量下降。重用轻养、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同时受工业“三废”污染影响,全国耕地质量退化严重。据普查,全国现有耕地,有59%缺磷、23%缺钾、14%磷钾均缺、12%土壤板结,平均有机质含量为1.5%。而欧美国家土壤有机质含量达2.5~4.0%。

第四,草原不断退化。据估计,现代中国开垦草原共计约0.27亿公顷,其中1/3已变成沙漠。

五、耕地连年减少,森林日趋贫乏

目前全国人均占有耕地仅0.08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4。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今后我国耕地每年减少量还将在23万公顷以上,在保持全国耕地动态平衡的前提下,由于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人口仍将继续增加,粮食及其它农副产品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大,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我国是个少林的国家。受多种因素影响,森林过量采伐严重,用材林的成、过熟林蓄积量持续减少,森林生产力低,质量差,资源总体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的要求。现有用材林的成过熟林大部分分布在江河上游、高山峡谷、偏远山区,多属于防护性森林,难以开发利用。目前,全国有林地流失严重,每年有44万公顷有林地转化为非林地,有150万公顷的有林地转化为无林地、灌木林地及疏林地。近几年,虽然我国森林资源发展开始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但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木材需求仍在增长,结构体系不合理、超量采伐、毁林开荒等问题依然存在。森林资源贫乏仍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六、自然灾害频度加快,污染事件不断增多,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加快,损失增大。譬如农作物气象灾害、洪涝灾害等。

第三节中国生态环境问题趋势分析与对策

一、中国生态环境的趋势分析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持续增加,对本来已遭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生态环境问题将更突出,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虽然局

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会有所缓和,但总体上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在近期内难以扭转。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环境本身原因,也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可以说,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中国人地矛盾的具体体现。中国生态环境将面临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从经济、社会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人口压力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持续存在。受人口增长惯性规律的制约,中国人口今后仍将以较快速度增长。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中国资源短缺的问题将更突出,农业生态环境过重超载的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

2.中国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的根本转变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1949年后的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注重数量扩大,经营粗放,生产布局分散、规模小,技术设备陈旧,高消耗、低效益问题突出。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但受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一根本转变,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的。粗放经营所带来的资源消耗量大、生态污染和破坏严重的问题仍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存在,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仍将十分严重。

3.从90年代初开始,中国工业化将进入重工业化时代,能源、冶金、建材、化工等重、化工工业部门将优先发展。这些部门对资源的消耗强度大、污染也较严重,对中国的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转变,这必将进一步加重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4.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城市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负荷大幅度增加将危害城市环境。加之城市工业布局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城市环境质量局部会有所改善,但总体上将难以根本改善。

5.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出现由点向面发展的趋势。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然而由于管理水平低、工艺落后、消耗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严重,已成为危害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新污染源。在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乡镇企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加剧,并最终使中国的环境污染由点向面,生态环境呈现整体恶化的局面。

6.科技落后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增大。环境保护产业弱小,势必影响到污染防治的效果。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建立环境保护的法规和管理体系尚需要一个过程。总之,中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严峻,在短期内难以彻底改观。

二、中国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积极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发展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推动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二)坚持保护环境这项基本国策,坚持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长远规划,使环境保护与各项建设事业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协调发展。同时,在国土开发中,要坚持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并重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在全国开展国土政治工作。

(三)强化环境管理,要把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环境保护管理水平和效能。要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机构,坚持强化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者付费和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保护政策。要加强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搞好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四)建立和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和信息网络。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行全过程控制,及时

掌握全国环境质量及污染状况的变化。定期发布环境公报,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

第五章中国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概述

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漫长曲折的道路。从原始社会起,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不断演变。随着人口的增长,民族的融合,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相应地得到发展。不仅经济水平在提高,产业结构在变化,而且产业布局也在扩展和改变。这种改变有时快一些,有时又相对迟滞。

研究以产业结构与布局为中心内容的中国经济地理,是以认识与探索中国产业布局的发展规律为主要内容的。它既要从整体上反映全国产业布局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也要从局部(即经济区域)上反映产业布局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无论是从整体上或从局部上的认识与探索,都必须研究它们的历史演变过程,即历史上生产力的进步,对中国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影响,以及历史上生产关系的更替对中国产业结构与布局打下的深深烙印。这些影响与烙印,深刻地影像在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布局上。

产业结构与布局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认识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从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时间动态变化去考察;认识中国产业布局的历史发展,主要是从产业分布、地域产业布局的空间动态变化去考察。但二者是统一的客观事物,是同一客体,都体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统一的生产方式的影响。

原始的渔猎采集经济阶段,人类的经济活动,多限于适宜为生活提供丰富的天然动植物资源的地方;进入农牧经济阶段,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地域扩大,多在平坦、肥沃的土地和温暖湿润的地方。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早期开发,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现代工业的出现,无论是矿产的开发啊,或者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以及各种加工制造业的出现,都不仅标志着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的增强,而且更是产业布局的重大变化。现代交通手段的使用,如海轮的使用,使我国海上门户洞开,这是我国沿海地区成为先进地区的重要因素;而铁路的出现和延伸,促进了内地资源的开发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在发展,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改造在扩大,产业布局的面貌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另一方面,地理环境对社会产业布局可能性和限制性作用也在加深,如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西南水电开发等,也使地域之间的差异显著增大,“人地关系”进入新的阶段。

我国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产业布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离历史时期越近,它对现实的影响越深;悠久的历史,对现实中的产业布局仍有明显的影响。因此,从这个实际出发,厚今薄古,可以概括地将中国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演变过程分为以下两个阶段四个时期:第一阶段包括两个时期:1840年以前漫长的封建经济时期和1840~1949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时期;第二阶段1949~现在为社会主义经济时期:1949~1980年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1980~现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两个阶段的时间长短虽大不相同,前者长达2000多年,后者至今仅有50多年,但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变化的速度和规模,后者远远越过前者,难以比拟。

第二节旧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布局

旧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变化,可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分界点,之前为奴隶社会和

封建社会时期,之后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

一、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产业结构与布局

早在五六千年以前,中华民族就开始了农耕和畜牧业生产,黄河流域是我国最早最大的农业生产中心,也是世界古代史上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早期汉族的经济中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从春秋战国时期到东汉,农耕生产向西扩展到青海湟水流域、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的少数绿洲,向西南扩展到成都平原,向南扩展到江淮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两汉以后到两宋时期,曾有几次人口的大批男移,全国的经济重心随之由黄河中、下游地区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明代,从黄河下游地区向东北南部地区的移民大量增加,辽河流域的农垦因之也有较大发展。

中国古都曾多次变动,从西安到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这一历史顺序既标志着政治中心的转移,更标志着经济重心的转移,也是古代中国产业布局变化的重要标志。

在封建经济的长期发展历程中,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分布在边疆地区,以牧业为主,兼有渔、猎、耕种等经营;汉族则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及内地平原和盆地。在经济上、文化上以及人口数量上,汉民族是先进的主体民族,是形成东方大国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各民族的发展历史不同,各民族地区的产业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也极不相同,产业布局的地域差异是相当明显的。汉族地区面积大,自然条件又比较优越,经济发展的水平最高。大运河、都江堰等大型水利工程,炼铜、铁、陶瓷、刺绣、制糖、制茶、造纸等手工业生产,粮食、蚕桑、水果的集中产地等,多出现在汉族地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均为农业和手工业都相当发达的人口密集的地区。但是,尽管地域经济差异如此鲜明,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仍是全国各地产业的共同特点,商品经济不发达,自产自销为主。

进入封建社会末期,约在明代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开始在我国萌芽,农业和手工业的商品生产也有相当发展。手工业方面出现了纺织、制糖、制茶、碾米、陶瓷等生产中心,标志着农业专业化区域的开始形成。但是从全国来看,仍以自己自足的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并不占主导地位,以商品交换为基础的劳动地域分工仍处在萌芽阶段。闭关自守的政策限制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变革。地区之间联系主要是“官马驿道”,交通工具是“南船北马”。内地大的经济中心并为形成,多半是政治、文化中心。沿海港市受明末清初“封禁”政策的影响,盛衰起落不定,发展迟缓。

二、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产业结构与布局

当世界进入到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时期,几百年的闭关自守政策使中国落后了。当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势力范围的矛头都指向中国的时候,国门被打开,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产业发展和布局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产业在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虽然出现了现代工业与交通运输业,农业商品化也加深了,但发展速度缓慢,对外依赖性极大,产业结构极不协调,再加连年战争的破坏,产业发展很不稳定。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

(一)产业发展的迟缓性

中国现代工业的出现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从19世纪60年代起,先后在沿海和少数内地城市出现了一批机械、煤矿、冶铁、石油、缫丝、印刷、织布、造纸、火柴、面粉等“官办”、“官商”和“商办”企业,是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前身。但由于受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消长影响,国内的不统一和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等影响,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极为迟缓。

农业方面,我国虽然出现了棉花、大豆、桑蚕、烟草、茶叶、禽蛋等商品专业化地区,但又受国际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影响,生产极不稳定,农村经济水平非常低下,每年都需要进口粮食和棉花等农产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