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地震活动性参数对地震动的影响

地震活动性参数对地震动的影响

地震活动性参数对地震动的影响
地震活动性参数对地震动的影响

刘鑫艺术培训学校地震应急预案

刘鑫艺术培训学校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预案 为确保地震发生时,我校各项应急工作能够高效、协调、有序地进行,全面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减少社会影响,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现结合我校工作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灾减震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河北省地震应急预案》、《张家口市教育局地震应急预案》、《康保县教育局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预案》,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刘鑫艺术学校处置发生或可能发生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 (三)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责任之心是安全之魂的意识,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县教育局的科学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长效机制,掌握应对地震灾害事件的主动权。 (四)工作原则 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的原则,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布置及时处理。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地震发生前,要立足防范,掌握主动;二是地震发生后要迅速判明性质,并报告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同时及时果断处置;三是地震平息后,要做好善后工作。 二、机构和职责 (一)刘鑫艺术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 组长:刘鑫 副组长:秦德君 成员:沈肖霞

(二)主要职责: (1)普及地震知识和抗震救灾应急避险知识; (2)开展抗震救灾强化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师生抗震救灾意识和识别地震谣言的能力; (3)接受和迅速执行上级领导和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各项指令;组织实施本预案,发布各项抢险救灾指令、批示、通知等;确定重点救灾地点、范围、部署抗震救灾队伍,实施抢救行动;组织协调各类物资调配供应;收集上报灾情、社情、校情、保证学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三、应急机构 乡中心学校的抗震救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承办本校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重大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的具体工作。学校财务室负责抢险救援资金的筹集,救助装备的准备工作,总务处负责做好处理地震的后勤保障负责伤员的救护和防疫的技术准备工作。 四、应急行动的实施 (一)正常抗震救灾工作 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初制定抗震救灾工作计划,安排部署全年的抗震知识宣传和演练工作;通过举办专题展览,知识竞赛、召开主题班会等方法,加强对地震基本知识、应急求生技能、防震法律法规的宣传,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指导督促学校每学期组织师生开展两次以上的地震应急和自救互救演练,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二)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召开会议,宣布进入临震预报期,布置防震工作,全体教职工应临震应急状态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学校要采取紧急措施迅速有序地在教职工的带领下将学生及幼儿疏散到安全地带。同时,要保证通讯线路的畅通,听取上级有关地震情况和实情,提出求援请示,并随时汇报救援工作情况。 (二)震后应急行动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 理解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正确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树立预防为主、监测预报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 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学难点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学方法 对个问题主要采用谈话法和讨论法,第二个问题采用综合分析法,第三个问题以学生自学、教学归纳、引导为主。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景观图片或录像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地质作用吗?地质作用有些进行得十分缓慢,不容易被人们觉察,如海陆变迁。但有些就进行得非常迅速、激烈,如山崩、地震、火山喷发等,往往造成地质灾害,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6地质灾害 一、主要地质灾害 地震 请大家看完录像后思考下列问题: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哪些地方易发生地震? 震源与震中是怎样区别的? 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即板块运动有关,还记得老师在讲课时曾这样说过:板块内部较稳定,交界地带不太平,火山、地震常发生。 从图4.24中可看出:震中和震源在一条垂线上,震中位于地 面,而震源处于地球内部,即发生地震的源地。

地震的大小就是震极。一般情况下: 地震,特别是震级较高的大地震,其破坏程度是很大的。 下面我们继续观看录像,看火山是如何喷发的? 2.火山 请同学们看完录像后思考下列问题: 火山是如何喷发的? 火山分为哪几类? 火山的分布与地震有何关系? 火山的分布与地震的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也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像日本、印度尼西亚、智利等国就多火山、地震。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但火山大多是死火山,只有少数活火山,如台湾的七星屯火山。 火山对人类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如图 4.27所示。又如,1987年1月,危地马拉的帕卡亚火山爆发,烟柱高达4000多米,火山灰飘落在危地马拉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大量牲畜死亡,无数咖啡园和房屋被毁。据统计,在过去XX多年中,全世界已有100多万人死于火山爆发之中。 同学们对火山和地震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知识。 “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 滑坡和泥石流 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住这些地区,地震一般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它是又一类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 崩塌是陡坡上大块的多裂隙的岩体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突然崩落的现象。滑坡是斜坡上不稳定的土体(或岩体)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崩塌实际上是滑坡的一种特殊情况,因此,本书中一般不再单独说明崩塌的问题、泥石流是山地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爆发的饱含大量水、泥、砂、石块的洪流。本节仅就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滑坡和泥石流(称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进行介绍和讨论,而自然滑坡和泥石流一般不予赘述。 一、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分布及危害性 地震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环太平洋山系,欧亚太陆内部一些褶断山区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活动最多的国家有:苏联、日本、中国、美国、智利、秘鲁、印度尼西亚、奥地利,印度、缅甸瑞士、意大利、南斯拉夫等。其分布与地震带基本一致。 在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分布相当广泛,西藏的南部、东部,横断山脉、滇东地区,川西地区,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的山前地带,秦岭、大巴山、三峡地区、黄土高原,太行山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等,都有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其中尤以喜马拉稚、横断山脉、滇东、川西为甚。 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可毁坏建筑物,压埋人畜、破坏农田,造成巨大灾害。这种灾害往往大于地震直接造成的灾害。1718年6月19日甘肃省通渭南7.5级地震,通谓城北笔架山一座山峰崩塌、滑坡,压死四千余人。甘谷北山南移(滑坡)掩埋永宁全镇及礼辛留村的一部分,死伤约三万余人。1933年8月25日四川迭溪7.4级地震,千年古城迭溪即为地震滑坡和崩塌所毁灭,五百余人葬生。迭溪城南5公里之岷江东岸小关子村亦为一个滑坡所毁.使57人死亡。岷江西岸的烧炭沟、吉白沟、龙池、石咀等十余个村寨,地震时皆随山崩而倒:其中靠近岷江的烧炭沟、龙池、白腊等村,完全崩入江中,踪迹全无。在迭溪附近,岷江两岸山体崩塌、滑坡堆积成三座高达100余米的天然堆石坝,将岷江完全堵塞,成为堰塞湖,后因水浸坝决,酿成空前的大水灾。 1964年3月27日美国阿拉斯加8.6级地震,克赖依湖四周九个三角洲产生陆地和水下滑坡。最大体积约163万立方米,其引起的回浪高达9米,远浪最大高达24米,致使沿岸许多建筑物被毁。1970年5月31日秘鲁7.7级地震,来自瓦斯卡蓝山北峰的大规模的滑坡、崩塌形成的泥石流;流速为每秒80--90米,流程达160公里,携带的固体物质多达l000万立方米。掩埋了阳盖镇和潘拉赫卡城的一部分,有18,000人葬身。其伤亡人数占这次受害者总数的百分之四十,成为南美洲地震史上的空前事件。

选修5第二章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滑坡、泥石流灾害(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15分钟) 1. 我国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种类有() A. 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B. 地震、泥石流、滑坡 C. 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 D. 地震、火山、海水入侵 2. 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A. 地震 B. 火山喷发 C. 滑坡 D. 泥石流 读“我国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据此完成3~5题。 3. 我国六大地区中,出现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 西北地区 B. 西南地区 C. 中南地区 D. 华东地区 4. 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有() A. 植树造林 B. 开垦梯田 C. 增加城市建设 D. 减少降水 5. 有关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震多发区一定是滑坡、泥石流频发区 B. 地质灾害的频率与人口快速增长无关 C. 地震不能引发火灾、海啸等地质灾害 D. 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会发生地质灾害 6. 读“世界局部地区泥石流分布图”和“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泥石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3)非洲与亚欧两洲相比,泥石流出现的可能性较小,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4)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的主要人类活动有哪些? (5)泥石流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 1. B 解析:影响我国的地质灾害有10多种,其中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主要有地震、泥石流、滑坡。 2. A 解析:地震是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3. B 4. A 5. 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防御措施、关联性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3题,从图中很容易看出西南地区出现灾害的次数最多。第4题,植树造林是防止山崩、滑坡、泥石流的很有效的措施。第5题,用排除法较容易得出答案。 6. (1)主要分布在山区。 (2)①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①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①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3)非洲总体降水相对而言比较少。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4)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等。 (5)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至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措施:①加强植树造林;①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①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 解析:将两幅泥石流分布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叠加起来后就会发现其分布地区

关于培训学校地震应急预案

XXX培训学校地震应急预案 为确保XXX培训学校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云南省地震应急反应条例》、《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楚雄市突发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结合我校工作实际,保障我校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预案适用的范围 本《预案》所称事故,范围限于在XXX培训学校发生的。 二、事故处置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规范、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属地管理、分级处理;资源整合、快速高效的原则。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XXX培训学校防地震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校长 副组长:XXX 成员:全休教职员工 我校防震减灾工作在市地震局的领导下组织实施。XXX培训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由校长XXX为组长,各处负责人及班主任为小组成员,校长室为指挥部,XXX任联络员。 (二)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

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四、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6a3433392.html,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作者:王安富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10期 摘要:地震作用下所引起的滑坡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该文通 过利用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法,对地震作用下边坡中的动力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采用最小平均系数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以及特点,进行了简要的评定,通过利用相应的数据,以此评定工程施工展开的稳定、安全、可行等的性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另外,通过对某一个计算方式的具体分析,可以充分展现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数据的准确性,为其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地震边坡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091-02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占据我国总面积的2/3,其自然边坡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由于地震动性特征以及边坡自身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导致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在分析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难点。因此,在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例如:拟静力法、限差分强折减度计算法、滑块分析计算方式、动力有限元时程计算方式等,才能保证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为其工程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该文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一些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希望对其相关行业发展,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1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计算 在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利用相应的计算方式,提升其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偏差。 1.1 拟静力法 拟静力法是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常见的一种计算方式,主要是对边坡在整个断面采用相一致的自地震系数。同时,在计算的过程中,通过将其地震系数和土体质量相乘,从而得到地震作用下边坡的惯力性,并且按照极限平衡理论中的内容,对抗震安全系数进行相应的计算。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相应的公式展开,其公式为:,公式中的F1为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质点i的水平地震惯力性所代表的数值;ah为水平向设计地震加速所代表的数值;ε为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减损的系数分析;GEi为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过程中,质点上的重力标准取值;αi为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过程中,质点的动态分布系数;g为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过程中重力加速度。 1.2 滑块分析计算方式

选修5第2章第3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案

选修5第2章第3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案 课前温故知新 【课标要求】 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学习目标】 1、理解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条件与危害。 2、掌握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在我国的分布及特点。 【学习重点】 1、我国地震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 2、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与分布。 【学习难点】 1、我国地震带的空间分布。 2、泥石流和滑坡的形成原因。 【学习流程】 课前: 1、回顾旧知,预习新课 2、课前朗读,订正学案 课堂: 1、新课导入,明确目标(5min)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0min) 3、分组展示,相互纠错(10min) 4、相互评价,归纳总结(15min) 5、当堂检测,巩固训练(10min) 【自主学习】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1、我国的地质灾害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我国地质灾害________;二是我国地质灾害________;三是我国地质灾害________。 2、地震灾害的特点:一是________,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发生过里氏________级以上的地震灾害;二是________。20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的地震;三是________,________。我国绝大多数地震都是________地震,破坏力极大。 3、地震灾害的形成:我国地震的形成、分布与________有着密切的联系,________是大多数地震形成的最初动力。我国位于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交会处,又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________地震带和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之间,所以发生频率高。 4、地震灾害的分布:我国地震灾害分布不均匀,震中分布上呈现出条带状,称为________。总的来说,我国________地震活动比________弱。 二、我国泥石流与滑坡灾害 1、分布与危害:我国泥石流与滑坡________、危害之大世界少有,其分布与________、________有着明显的关系。 2、泥石流的种类 (1)暴雨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和________、________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干旱季节的________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湿润季节的________成为泥石流暴发的主要激发因子。 (2)冰川泥石流:主要分布在________以西的高原上,致灾效应不突出。

滑坡泥石流灾害预防

滑坡、泥石流灾害预防常识 一、什么是滑坡、泥石流? 滑坡、泥石流都是山区常见的自然地质现象。 滑坡——是指山坡受到河流冲刷、降雨、地震、人类工程开挖等因素的影响,上面的土层或岩层,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滑坡也叫做地滑,许多地方的群众,还形象地把滑坡称为“走山”、“垮山”或“山剥皮”(图1、图2) 图1 滑坡景观示意图(未滑动)

泥石流——是指在降水、水坝溃决或冰川、积雪融化形成的地面流水作用下,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图3)。 滑坡的特点是顺坡“滑动”,泥石流的特点是沿沟“流动”。不论是“滑动”还是“流动”,都是在重力作用下,物质由高处向低处的一种运动形式,因此,“滑动”和“流动”的速度都受地形坡度的制约,即地形坡度较缓时,滑坡、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慢;地形坡度较陡时,滑坡、泥石流运动速度较快。 当滑坡、泥石流运动速度较快,并且当滑坡上,或者滑坡、泥石

流运移路径上有城镇、村庄分布时,常常由于人们猝不及防而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所以,人们又常把滑坡、泥石流称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图4、图5)。 在山地环境下,滑坡、泥石流现象虽然不可避免;但通过采取积极防御措施,滑坡、泥石流危害确实可以减轻。 所谓突发性,也是相对而言。事实上,所有滑坡、泥石流活动都要经历一个孕育→发生→发展→休止的过程,只是时间上有的长、有的短。在孕育阶段,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有一些前兆显示。如果能及时捕捉到这些前兆,就为我们防灾、避灾赢得了宝贵时间。 二、怎样识别滑坡和泥石流沟? (一)滑坡的识别 地形地貌依据:斜坡上的圈椅状、马蹄状地形,多级不正常的台坎,其形状与周围斜坡呈现明显的不协调;斜坡上部存在洼地,斜坡下部常常有泥土挤出或有丘状鼓起,坡脚挤占河床;两条沟谷的源头在斜坡上部转向并汇合等等。上述地形特征的存在往往是曾经发生过滑坡的地貌判别依据。斜坡上有比较明显的裂缝,裂缝有加长、加宽现象,坡体上的房屋发生开裂、倾斜等,是潜在滑坡的识别依据。

第二章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滑坡教学设计(正)

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设计 岳阳市十四中学秦为胜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5学时数: 1.5课时 二、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通过初中地理与必修一第四单元学习,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地质灾害危害有所了解,但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相互关系与我国的分布并不很明确,知识缺乏系统性。 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材分析: 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例如地震、地裂缝、构造断裂、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从课时容量考虑,我们选择讲述地震、火山(本课增加)、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教材对这三种灾害的表述方法基本相同:一讲灾害特点与成灾原因;二讲我国时空的分布,三讲通过阅读教材介绍其危害及预防,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分布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多,突发性强等基本特点。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滑坡和泥石流虽然诱发的原因不同,但主导因素都是斜坡重力作用,分布的地区也基本相同,为了减少重复,教材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讲述。 在前面分别讲述地质灾害的基础上,本课件从各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上进一步做了分析。这段内容在选修五的高中地理教材中虽然没有,但适当讲解有助于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内在联系,它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说明了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这种动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不仅对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是必要的,而且符合教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本课件通过具体例子介绍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第一方面说明了同一地域地质灾害生成的关联性。第二方面说明了一次地质灾害中原发灾害和诱发灾害的成灾关联性,由地震诱发的其他灾害,不局限于地质灾害,这更说明了灾害之间的联系十分广泛。第三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与灾害的关联性。现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发或诱发地质灾害的事件越来越多。有资料表明,全世界的滑坡灾害中,70%以上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 3、关于四类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法建议: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四类地质灾害。考虑到学生一般很少直接接触到这几类灾害现象,因此,应该尽量使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让学生获得最初的感性认识。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把握各类灾害的成因、危害,但也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这些灾害在空间的分布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为什么那些地区会有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质灾害大部分都不是人类行为造成的(例如大部分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而是地球运动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有其自身的发生规律。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是无法回避的。但我们可以加强对这些灾害的研究,并积极防御,减少由于人为原因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在介绍火山喷发产生的灾害时,应该引导学生从正负两方面来考虑。即火山是强烈地质作用的表现,火山既摧毁了旧的土地,也创造了新的土地,火山活动的研究是了解地球内部运动规律的窗口。许多火山本身就是十分独特的旅游景点。

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职业中学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第一条编制目的。进一步加强我校应急工作,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急处置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校园。 第二条编制依据。根据《晋中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榆社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地震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第三条指导思想。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信息畅通、反应及时,加强协作、整体联动”的工作原则,保证学校及时、准确、有效地实施预防、控制疏散和自救互救等措施,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条适用范围。预案适用于学校各部门及全体师生应对处置我校突发事件发生或受其他破坏性事件影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时的应急救援工作。 第五条启动条件。我校突发事件发生或受其他破坏性事件影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第六条组织机构及职责。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应急疏散组、抢险救灾组、安全保卫组等应急工作机构。学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组成及

职责见附件一(1),电话联系表见附件一(2)。 第七条健全制度。学校建立健全包括各类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日常值班、灾情报告、应急检查与演练等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到实处,常抓不懈。 第八条明确责任。学校建立健全应急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应急管理机构、应急处置组织、管理人员以及各级各类人员的应急责任。完善各项技术规范和程序,明确人员疏散、报警、指挥以及现场抢险等程序,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第九条应急准备。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认真做好以下应急准备工作: 1、明确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地点及通讯方式,在学校明显的位置张贴使用,并印发给相关处室和应急人员。 2、指挥部办公室(校安保处)定期修订学校预案,并组织指挥部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适时组织演练;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救灾设备、器材、工具等装备,落实数量,明确到人。校团委经常组织学校广播、宣传栏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 3、学校利用已有的宣传阵地和载体宣传各类突发事件如防震、避震、防火、防踩踏等自救互救、应急疏散、逃生途径和方法等安全知识,并向师生发放各类安全知识画册、应急疏散路线图。 4、应急疏散组要制定并让全校师生熟悉应急疏散方案、

地震活动有什么特点

第三讲 地震活动有什么特点? 3.1 强震分布的成带性 地震活动并不遍地开花,地震危险性并非到处一样。强震往往沿着与地质构造有一定联系的地震带分布,地震越大,分布的成带性越明显。 图3-1绘出了1900~2004年全球7级以上强震分布。很明显,全球大多数7级以上地震集中分布在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南亚地震带。另外,大西洋、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洋脊,东非裂谷,以及东亚和北美大陆也都有一些地震分布。图3-2是世界中源和深源强震震中分布图。深源强震(h ≥300千米)全部分布在环太平洋带的几段俯冲带上。中源地震(70千米≤h<300千米)90%分布在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南亚带的兴都库什与中缅交界也有两个著名的中源地震区。 图3-1 世界强震震中分布图(1900-2004) 46 45

图3-1世界强震震中分布图(1900~2004) 图3-2世界中深强震震中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太平洋沿岸集中分布了全球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全部的深源地震,是世界最大的地震带。在西太平洋,该带沿着勘察加、库页岛到日本,在日本西南分成两支,一支经琉球、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尼苏拉威西到巽他群岛;另一支沿马里亚纳海沟延伸,在苏拉威西岛与哈马里拉岛之间与前一支汇合。在东太平洋,该地震带北从美国的阿留申群岛,经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墨西哥、中美洲巴勒比、南美洲秘鲁、智利,进入南东太平洋,经澳洲麦阔里岛、新西兰、汤加、新赫布里特群岛、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到加罗林群岛。抱歉的是,本讲所给出的地图比例尺很小,无法给出地名,有兴趣的读者可找比例尺较大的地图对照着阅读。 对照图3-1和图1-3,可以看到,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位置基本上就是太平洋板块与四周的欧亚大陆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澳洲板块的交界地带。西太平洋地震带在日本西南分两支,又在苏拉威西岛与哈马里拉岛之间汇合,实际是沿着菲律宾海板块与太

学校防地震应急预案演练

旺草小学 2010年(上)防地震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一、指导思想: 落实上级安全教育的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全第一”的原则,创建安全和谐校园。为确保学校万一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全体师生能迅速地、有秩序地撤离教学楼,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通过地震演练,让全校师生在发生地震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自救,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疏散,提高师生的安全应急意识。特制定本校发生地震演练计划。 二、防震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各班班主任 三、演练要求: 1、演练时间:xx年xx月xx日下午xx:xx 2、全体领导小组成员和师生务必要高度重视,根据布置和安排, 落实每个老师的岗位、职责和学生疏散通道、顺序和集合地点(操场)。 3、地震灾害发生或演练,均以广播警报声或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 呼喊为警报信号。 4、师生听到警报信号后,立即停止上课,关闭办公室、教室所有 用电设备,随手关门。所有老师马上到达指定岗位,组织学生迅速撤离教学楼。

5、演练过程必须注意安全,学生要听从各楼层负责老师的指挥,动作迅速而又不慌不乱,应该排成两路纵队,有秩序地前进,不能争先恐后、慌乱奔跑。下楼梯时必须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转移到指定位置。如果有同学跌倒,要尽快扶起来。 6、疏散过程中,可以用双手护头,以防被砸伤。 7、各楼层负责指挥的老师疏散完所在年级的学生后,跟随所在年级的学生立即撤离,路上如有学生摔倒或受伤,马上把他们抬到指定的集合地点,各岗位的教师迅速按指定地点分年级集合。 8、集合地点:学校操场,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要立即原地蹲下,保护头部。集合时每班排二列纵队,学生全体坐下,安静,班主任在队伍前面,副班主任在队伍后面。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报告年级组长,组长统计完本年级各班人数及教师人数后,报告严校长。 四、学生自救方法、疏散楼梯安排及次序: 强烈地震发生时,一般伴有隆隆声、地光及地面抖动。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有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此时要教育学生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恐惧慌乱,更不要无目的乱跑,须在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避险。 1、地震时室内、外避险 听到地震警报后,处于教学楼内的师生立即停止教学活动,告诉学生不要慌乱,并指挥学生将身体尽量缩成一团,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课桌下,靠围墙的学生尽量往里靠。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

湘教版地理选修5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基础测试

第2章第3节 1.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形成唐家山特大偃塞湖,经党和政府的努力,终于消除这一巨大隐患,唐家山偃塞湖形成的原因不是() A.地震诱发B.滑坡 C.地形破碎、坡度大D.河流侵蚀 【答案】 D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答案】 B 3.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状况分别可能是() A.沙尘暴、寒潮B.干旱、台风 C.暴雨、高温D.暴雨、低温 【答案】 C 4.我国东部最强烈的地震带与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台湾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会处 B.燕山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会处 C.秦岭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会处 D.天山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会处 【答案】 A 5.青藏高原曾发生地震的下列地区中,距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较近的是() A.牦牛坡(34.2°N,86.5°E) B.墨竹工卡(29.6°N,92.2°E) C.察雅(30.6°N,98.1°E) D.甘孜(31.6°N,99.9°E) 【答案】 B 6.1999年上海有人传言说8月31日晚有地震发生,此传言不可信的原因是() A.上海不在地震带上,不是地震的多发区 B.1999年不是地震的多发年 C.上海是平原地区,不可能发生地震 D.地震预报还不能准确到这种程度 【答案】 D 7.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发生一地震(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靠近板块的生长边界②靠近板块的消亡边界③震区两侧地壳发生张裂④震区两侧地壳发生挤压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C 8.海啸发生最多的海域是太平洋,我国处于太平洋西海岸,海岸线绵长曲折。但大多数地区发生海啸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是() ①我国海区是浅海大陆架②外围成串的岛屿形成天然屏障,不利于地震海啸波的传播③我国东部沿海不会发生地震④我国海区没有海沟构造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答案】 A 一个记者报道:凌晨3点10分,一个沉闷的声音突然响起,从窗外望去地平线上有耀眼的光出现。大地剧烈地抖动起来,很多人来不及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埋在倒塌的房屋里。据此回答9~10题。 9.该现象预示着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泥石流B.地震 C.火山喷发D.滑坡 【答案】 B 10.此类灾害() A.主要发生在海洋边缘地带 B.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C.此类灾害一般多发生在暴雨集中的季节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加强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答案】 B 11.下列铁路线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是() A.京广线、京九线B.石太线、石德线 C.成昆线、宝成线D.包兰线、兰新线 【答案】 C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回答12~13题。 12.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 是() A.水土流失B.滑坡、泥石流 C.冻土D.火山

学校预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学校预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根据区教委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为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特制定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一、组织构成成立防地震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防地震工作的领导指挥组长:xxxxxxx副组长:xxxxxxxxxxxxxxxxxxx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全体师生要认真学习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程序,从意识到这是一次地震,到地震结束,一般只有几十秒的时间,有时也会持续一分钟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几秒钟,赶紧躲到最安全的地方,躲避到地面停止地摇,再也没有东西落下了为止应做到: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的,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2、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其尽量小,躲到桌下、床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但不要靠近窗口。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者床腿。在墙角躲避你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用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靠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

左手正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该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者蹲下,用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边6、在厕所的同学,也应采取应变措施,就近躲避。7、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逃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三、疏散集中地点和路线1、疏散集中地点:学校篮球场2、疏散路线:全体师生应沿每学期学校安全逃生演练的规定路线到达集中地3、科任教师负责班级同学发生地震时安全以及安全撤出教室。四、后勤保障全体师生在到达疏散集中地点之后,要听从疏散集中点地点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不要大声喧哗,保持情绪的稳定,以免干扰核查人数的具体工作。后勤处视具体情况提供必要的饮用水和食品。确保师生安全度过灾难。九象整理编辑应急预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地震荷载作用下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地震荷载作用下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摘要:综合大量文献,回顾了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将各种分析方法大致分为拟静力法,滑块分析法,概率分析法,数值分析方法以及实验法五类,并对这几种方法作简要评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岩土工程,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进展,分析方法 Seismic St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Of Rock-soils Lopes Gao Wei Abstract:Comprehensive many papers, and reviewed the slop earthquake stability analysis of research results, The various analytical methods are classified into pseudo-static method, sliding block analysis method, probabilistic analysis method,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experimental method, This paper briefly evaluation these method, and points out the several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Key Words: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slop, seismic stability, progress, analysis method 引言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同时,我国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区,面积大,分布广,高山河谷数量众多,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4,从而客观上决定了我国有大量的自然边坡。大量的震害调查表明,地震诱发的边坡滑坡是主要的地震灾害类型之一[5]。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地震诱发的滑坡往往具有分布广、数量多、危害大的特点。例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诱发了大规模的山体崩塌和滑坡,造成了人畜伤亡、房屋倒塌、堵塞交通,给山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6]。

学校防地震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畅园学校防地震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一、指导思想: 落实上级安全教育的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全第一”的原则,创建安全和谐校园。为确保学校万一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全体师生能迅速地、有秩序地撤离教学楼,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通过地震演练,让全校师生在发生地震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自救,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疏散,提高师生的安全应急意识。特制定本校发生地震演练计划。 二、防震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薛云勇 副组长:段丽 成员:姜丽、李文龙、万昌芝、仇祝玲、宋广文、姜春霞。 三、演练要求: 1、演练时间:2010年9月25日上午10:00 2、全体领导小组成员和师生务必要高度重视,根据布置和安排,落实每个老师的岗位、职责和学生疏散通道、顺序和集合地点(足球场南部)。 3、地震灾害发生或演练,均以广播警报声或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呼喊为警报信号。

4、师生听到警报信号后,立即停止上课,关闭办公室、教室所有用电设备,随手关门。所有老师马上到达指定岗位,组织学生迅速撤离教学楼。 5、演练过程必须注意安全,学生要听从各楼层负责老师的指挥,动作迅速而又不慌不乱,应该排成两路纵队,有秩序地前进,不能争先恐后、慌乱奔跑。下楼梯时必须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转移到指定位置。如果有同学跌倒,要尽快扶起来。 6、疏散过程中,可以用双手护头,以防被砸伤。 7、各楼层负责指挥的老师疏散完所在年级的学生后,跟随所在年级的学生立即撤离,路上如有学生摔倒或受伤,马上把他们抬到指定的集合地点,各岗位的教师迅速按指定地点分年级集合。 8、集合地点:足球场南部。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要立即原地蹲下,保护头部。集合时每班排二列纵队,学生全体坐下,安静,班主任在队伍前面,副班主任在队伍后面。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报告年级组长,组长统计完本年级各班人数及教师人数后,报告严校长或许书记。 四、学生自救方法、疏散楼梯安排及次序: 强烈地震发生时,一般伴有隆隆声、地光及地面抖动。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有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此时要教育学生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恐惧慌乱,更不要无目的乱跑,须在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避险。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课时2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

课时2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 害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基本特点和空间分布规律。2.学会分析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形成原因(产生机制)。 一、我国的泥石流灾害 1.我国泥石流与滑坡分布范围广、危害之大世界少有,其形成与分布与地形、地势有着明显的关系。 2.种类 (1)暴雨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和①半湿润、②半干旱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干旱季节的风化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湿润季节的③降雨成为泥石流暴发的主要激发因子。 (2)冰川泥石流:主要分布在④102°E以西的高原上,由于这些地区人口稀少,致灾效应并不突出。 3.成因:泥石流的形成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具备泥石流发生的地质和地形条件时,⑤降雨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⑥人为因素有时甚至变为主导作用。 4.分布 (1)大体以燕山、⑦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分为两部分。 (2)该线以西的⑧华北山地、黄土高原、⑨秦岭山地、⑩川滇山地和西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主要发育区,呈?带状或?片状分布。

(3)该线以东的?辽东、?华东和中南山地以及?台湾、海南山地,泥石流呈?零星分布。 二、我国的滑坡灾害 1.形成:我国滑坡的形成原因很多,其中?暴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外部因素。 2.季节:每年的?6~8月为我国滑坡灾害的主要活动期。 3.分布:我国滑坡大致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滑坡分布较为稀疏, 西部较为密集。其中以?秦岭—○21川西—○22滇西山地为极密集区。我国滑坡灾害频率最高的 是四川省。 思考 1.为什么我国泥石流、滑坡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地区? 答案 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较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地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 2.人类活动是如何诱发地质灾害的? 答案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汇水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人类若修建水库选址、设计不当,易诱发地震。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探究点一 我国的泥石流灾害 探究活动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