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LED流水灯的制作》课例设计

《LED流水灯的制作》课例设计

《LED流水灯的制作》课例设计
《LED流水灯的制作》课例设计

项目名称:LED流水灯的制作

一、学习项目确定

项目名称:LED流水灯的的制作

二、课例背景介绍

课程目标分析:《单片机应用技术》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举办本专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单片机系统的设计、装配与调试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其课程目标主要为:

?了解单片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能编写常见的单片机应用软件代码。

?能使用单片机仿真软件进行辅助设计或仿真分析。

?能依据原理图完成应用系统的实物装配。

?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流程。

?能借助网络查找电子技术资料。

?其它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如:合作、计划、沟通等能力。

项目分析:该项目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一个项目,本课例以制作LED流水灯为载体,选择AT89C51为主要元件,着重从应用角度制作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样品,涉及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设计、二极管单向导通、延时程序、数据传送指令、移位指令、转移控制指令等多个知识,要求学生会使用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调试,这些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都会有较强的作用。同时由于该项目综合有多个知识点及较全面的能力要求,故该项目可以作为本课程一个阶段性的综合项目。

学生能力基础分析:该项目是学生在学习《单片机应用技术》的第二个入门项目。学生已经学习过电子技术基础,对半导体器件的性质、集成电路的应用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同时通过电子装配的实训,在动手方面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学生自身具备完成本项目的基础条件。在第一个项目“初识单片机”的基础上但学生首次利用单片机制作一个实物电路,一定要想方设法培养他们求知的欲望和钻研的兴趣。

前期知识与技能要求:

三、学习目标设定

依据本项目的内容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设定如下学习目标:

四、学习任务描述(主体是“人”)

五、学习内容组织(主体是“项目”)

六、教学情境创设

1.创设项目的问题情景:如今,发光二极管(LED)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是要制作一个LED显示电路,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信号才控制这个灯呢?

2.创设自主的学习情景:在课前的教学准备阶段,要求各学习小组通过上网查阅电路的技术资料,了解AT89C51的外形、封装、内部电路原理、各引脚作用、二极管及其驱动电路的设计。学生学会上网查阅资料对于学生的后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3.创设交流的学习情景:在电路方案的确定教学环节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情况,组织学生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交流各小组对产品工作状态的分析及确定的电路,通过仿真软件对设计电路进行仿真测试,从而确定一个较完善与成熟的电路作为装配电路,这一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方案的实施环节,每个项目学生分组实施,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软件程序的编写必须由专人实施。

4.创设协作的仿真情景:在企业的装配线上,各岗位工种的工作任务不相同,但共同的目标是完成产品的生产。在本项目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创设这样一个仿真企业工作的情景,每一个小组中的学生分别完成装配过程中的一道或二道工序,合作完成产品的装配,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因为每一道工序都会对最后的产品产生影响,每一个同学都要对这个产品负责。

5.创设评价的教学情景:小组评价:把各小组的产品贴上标签,各小组对其它各小组产品的装配工艺及运行结果进行打分,最后进行汇总与平均,评定质量最好的作品,并有学校收藏;小组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自

己评价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小组成员(长)对其它成员的工作进行评价、老师的评价按一定权重折合得各同学本次工作的学习成绩

七、教学资源准备

八、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步骤1:新项目的引入(教师讲授)

发光二极管(LED)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制作一个流水灯电路。要求基于软件延时,用单片机控制八个LED从左到右依次点亮,循环不断。

教学步骤2:展示学习目标(放幻灯片)

图1学习目标展现

教学步骤3:指出本项目的学习过程(放幻灯片)

图2项目学习过程

教学步骤4:分析项目控制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分析)

1、任务要求介绍:设计制作基于软件延时的循环彩灯控制器

2.任务要求分析:用单片机控制八个LED从左到右依次点亮,循环不断。

教学步骤5:根据项目控制任务,设计仿真电路(图3)

1、元件清单

表6

图3 仿真电路

单片机共有四组输入输出口共计32个引脚,每组8个,可以用来接常见的输入设备如按钮、键盘和输出设备如发光二极管、数码管等。

P1口在我们这个试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图上可知,发光二极管是由P1口驱动的, 同时大家要注意,p1口的输出级是漏级开路的的形式,所以它应该外接上拉电阻以限制电流。

教学步骤6:根据项目控制任务,学习相关指令和知识点。(教师讲授,学生分析、回答、解决问题)

单片机的应用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上述硬件原理图搭建完成上电之后,我们还不能看到流水灯循环点亮的现象,我们还需要告诉单片机怎么来进行工作,即编写程序控制单片机管脚电平的高低变化,来实现发光二极管的一亮一灭。软件编程是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单片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下面我们以最简单的LED灯控制功能来介绍几种软件编程方法。

任务一单灯亮灭

如何实现灯的亮灭?

位操作指令

SETBP1.0

CLRP1.0

如果要让接在P1.0口的LED1亮起来,根据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知,只要把P1.0口的电平变为低电平就可以了;

相反,如果要接在P1.0口的LED1熄灭,就要把P1.0口的电平变为高电平;

同理,接在P1.1~P1.7口的其他7个LED的点亮和熄灭的方法同LED1。

如果要使同时接在P1口的八盏灯亮,可以逐条使用上述语句,但这样太麻烦了,有没有好一点的方法呢?可以采用如下指令

MOV P0,#FFH

结合Proteus单片机仿真软件观察现象,重点观察输出端电平状态的变化对灯状态的影响(红点

为高电平,蓝点为低电平)

任务二单灯闪烁

在单片机的实时系统中,常常用到延时操作。实现延时方法有两种:硬件延时和软件延时。硬件延时是利用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功能来实现,不影响CPU效率,延时精确。本任务主要介绍软件延时,其基本原理是让计算机重复执行一些无实际意义的指令,从而达到延时目的。延时功能可以通过编写延时子程序实现。该子程序模块相对固定,适合于精确程度和效率要求不高的一些场合,可以在一个程序中被反复调用,只需稍稍修改一些参数值也可实现不同时间的延时。

上面刚才讲的程序虽然在理论上可以让灯闪烁一次,但在实际操作中你是看不到的,因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作为单片机的指令的执行的时间是很短,数量一般为微秒级),你的肉眼是看不出来这个灯眨了一下眼睛,所以我们还必须想办法插入延时程序,让亮灭的状态再持续一段时间。

延时程序是如何设计呢?下面具体介绍其原理:

机器周期,就是机器访问一次存储器所用的时间;

晶振周期,就是机器周期的来源,振荡源的周期,一个机器周期包括12个晶振周期;若按一个12M的晶振,T=1/f,晶振周期T=1/12μs,所以一个机器周期是1μs 指令周期:单片机执行一条指令需要的时间。一个指令周期通常含有1~4个机器周期。各指令的机器周期数请参阅附录A,例如MOV为单周期指令, DJNZ为双周期指令。

如果要求的闪烁时间间隔为0.2秒,流程图如下

模块一:一秒延时子程序

DELAY1S: ?MOV R5,#20

D1:????MOV R6,#20

D2:???MOV R7,#248

???DJNZR7,$

????DJNZ R6,D2

??DJNZ R5,D1

???RET

图4

DJNZ为减1不为零指令。

此程序采用三重循环结构,先运行第5行代码操作,每次减1,直到R7减到0为止。再运行第六行代码对进行减1操作,若不为0则转移到标号 D1处运行,此时将R6 赋值再次进行减法内循环。当R6 减为0时,程序运行到第7行转到标号D1处开始外循环。执行的次数为R7,R6,R5的乘积,如R7=50,R6=100,R5=100

总延时时间为2μs×R7×R6×R5=2μs×50×100×100=1S

说明:

1.模块中R7,R6,R5为通用寄存器,取值范围为1~255

2.可以改变循环嵌套的层数来实现更长或更短时间的延时

3.可以通过在调用前单独对外层循环计数器赋值来实现多种延时时间。

任务三亮点循环移动

RL A

这条指令的功能是:把累加器a中的内容向左移动一位,最高位的内容A7被移动到最低位A0,

图示如下:

顺便说一下累加器a,它是单片机中的最常用的寄存器,大部分单操作数的指令都以a作为操作对象(例如rl a);也有很多双操作数指令的一个操作数取自a(例如mov a,#00h);还有加、减、乘、除等算数指令的运算结果也经常保留在a中,或者ab寄存器对中。

所以我们的程序就可以这样来实现啦:首先给a赋值,再输出到p0;实现流水灯效果然后延时;接下来把a中的数进行左移。然后重复上面的过程就可以实现流水灯效果啦。

教学步骤7:用汇编语言编程并编译

可以利用KEIL软件实现(具体看项目一中的任务三)也可用Proteus自带编译功能实现。

LED亮点循环左移的源程序代码如下:

ORG 0000H

MOV A,#0FEH

LOOP: MOV P0,A

LCALL DELAY

RL A

AJMP LOOP

DELAY: MOV R6,#02H

DEL1: MOV R5,#0FFH

DEL2: DJNZ R5,DEL2

DJNZ R6,DEL1

RET

END

首先在源文件菜单下选择添加删除源代码,出现如图所示对话框,选择目标处理器和代码生成工具如图所示。并新建或选择源文件并编辑(注意:加后缀名为ASM)。然后在同一菜单下选择“全部编译”。若编译通过会自动生成后缀名为HEX格式的文件。

图5

教学步骤8:仿真电路模拟调试

Proteus软件中绘制仿真电路,然后双击单片机芯片,将生成的HEX格式的文件加载,最后按左下方的开始按钮即可运行仿真,查看实验效果。

图5

教学步骤9:搭建实物电路

仿真验证通过后,我们就可以搭建实物电路

教学步骤10:下载程序并烧录到AT89C51芯片中

可以用USB单片机编程器下载程序

Easy 51Pro.exe软件使用

程序启动后,会自动检测硬件及连接,状态框中显示“就绪”字样,表示编程器连接和设置均正常。否则请检查硬件连接和端口设置。

把单片机芯片正确地放到编程器的相应插座上,注意,芯片的缺口要朝向插座的把手方向。

芯片放好后,就可以对芯片进行读写操作了,读写操作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程序运行,请先选择器件(点下选框)

2、用“打开文件”选择打开要编写的.HEX和BIN文件

3、用“保存文件”可以保存读出来的文件

4、用“擦除器件”擦除芯片

5、用“写器件”编程

6、用“读器件”读取芯片中的程序,加密的读不出来

7、用“校验数据”检查编程的正确与否

8、用“自动完成”自动执行以上各步骤

9、用“加密”选择加密的级数

10、如果只需要烧写程序到单片机上,在第一步打开文件以后可以直接按下“自动完成”,程序会自动执行插除、写器件、检验数据等操作,同时还可以自定义热键,实现热键操作,方便快捷。

教学步骤11:对学生所完成的项目进行质量评价,具体评价方式如下表。

(学生操作,教师评分)

考核项目考核要求

评分标准

教学步骤12:拓展与提高

1、用单片机控制八个LED同时不断闪烁,每次亮1秒,暗1秒。

2、用单片机控制八个LED同时不断闪烁,每次亮0.5秒,暗1.5秒,反复闪烁20次后熄灭。3、用单片机控制八个LED同时不断闪烁,每次亮0.5秒,暗1.5秒,反复闪烁10次后亮在那里。

项目教学过程性评价表

《钓鱼的启示》优秀教案设计.

《钓鱼的启示》优秀教案设计 2019-05-29 《钓鱼的启示》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3、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 《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了解课文 (一)学习生字词 1、生字读音 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20字,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啊,我们就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课件显示) 放好鱼饵 抛出钓线 湖面涟漪 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 大鱼挣扎 小心翼翼 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 筋疲力尽 拉鱼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 不容争辩 放鱼回湖

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 获得启示 遇到诱惑 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 简单问题 道德实践 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2、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 (板书:钓鱼 放鱼 启示) 三、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1、初步了解情感 从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事的。读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课文内容。但是,我们还必须读出课文隐藏的情感。请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体会到了课文中的什么情感。 2、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题 1、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2、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3、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4、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5、人言“墨分五彩”,墨色:焦、浓、重、淡、清五个浓淡色阶。 6、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第二部分简答题 1、什么是美术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什么是素描? 素描一般是指单色绘画形式。(工具多采用钱币、木炭、钢笔、毛笔等。)运用单一的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3、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4、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5、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⑴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⑵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⑶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

典型课例的考评教案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执教:陈汉中小张敏 教材简析:课文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她用出人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编造、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侃侃而谈”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3、以分析怀特森先生是怎样一位老师为线索,正确理解怀特森老师运用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具有怀疑精神的做法。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怀特森老师具有坚持不懈、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重点语句,感受人物形象并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重点语段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课题时,你们脑海中闪过哪位老师的身影呢?自由谈谈你心目中的最好的老师。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受“我最好的老师”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怀特森先生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有个性,教学方法独特、出人意料)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解怀特森先生的独特 1、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怀特森先生的独特和出人意料?

①“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在我写下的每一个答案的后面,竟然都被画上一个刺眼的红叉叉。我得的是零分。” ②“这算什么测验,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课文主要线索,为下文我对怀特森先生的敬佩作铺垫 2、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①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②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他的良苦用心。 3、自那节科学课之后,我们是怎样去获得知识的呢? “从此,科学课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冒险……也逐渐懂得如何去接受真理。” 设计意图:感受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的改变。 师小结:是啊,怀特森先生确实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他的教学方法虽然让我们目瞪口呆,但是,也正是因为他这种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才使我们获得了怀疑和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随着谜团的逐层剥开,我们的心情也历经了截然相反的变化。同学们细心找找,“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愤怒、不满——敬佩、赞扬(我们对怀特森先生的感情变化正是对怀特森先生的侧面描写) 4、指导学生朗读我和同学对怀特森先生的前后变化(对比读)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感受“我”对怀特森先生的情感变化。 5、那节曾经令我气愤的课确实让我收获很多,也让我更加对怀特森先生充满敬佩之情,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生畅谈感想和收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进一步理解怀特森先生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1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3、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 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 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 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 情变化。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我”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揭示课题。 1、猜谜导入: 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猜一猜这本书叫什么——生活。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 2、介绍作者:

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善于读生活这本书的朋友,詹姆斯·兰费蒂斯。他是美国的著名建筑设计师,他时刻严格自律,赢得了所有 人的尊重和信任。詹姆斯· 兰费蒂斯的美好品德来自他小时候一次钓鱼经历的启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钓鱼的启示》。 3、揭示课题:请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知内容。 1、学习字词 捕捞操纵乞求启示诱惑告诫鱼饵翕动鲈鱼皎洁沮丧 小心翼翼不容争辩筋疲力尽依依不舍道德抉择道德实践 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2、理解词语 检查词语的理解。 教师提示“鲈鱼”(鲈鱼:鱼名。鳍科。体长(可长达 60 多厘米),侧扁,口大,下颌突出。银灰色,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以 鱼虾为食,生长快,肉嫩味鲜。栖息于近海,也进入淡水,早春在咸 淡水交界的地方产卵。为了保证鲈鱼的繁衍,产卵期间禁捕。) 3、了解课文内容 生字自学得不错,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最新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最新答案 一、填空题 1、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 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 作的过程 2、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 3、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四个维度。 4、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5、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席地式、双翼式:半圆式、秧田式、小组合作式等。 6、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7、教学模式指的是?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逐渐认识并总结出来的规范的实践方式。 &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第二发展水平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 9、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自我负责精神、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10、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发展。 11、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三大类。 12、教学方法是指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13、练习法是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14、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 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间的关系、规律。 15、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 态度等,就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 16、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第二发展水平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

《教学设计》steam课例教学设计讲课稿

《制作小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充分利用沉与浮的知识,延伸到制作小船。 2.理解载重最大与船体设计之间的关系。 科学技能: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小船图纸,会画图,并讲述原理。 2.小组合作完成小船的制作,测试。 科学情感: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设计并制作小船 教学难点:设计小船 教学方法: STEAM课程是融科学、工程、技术、艺术、数学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教学中不仅要考量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还有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感知船的特征,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探究小船制作需要重视的问题,设计小船的图纸,然后将图纸付诸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现场制作,并测试小船承重。 学习方法: 本课是实践类课程,因此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要采用讨论——实验的学习方法,讨论是前提和基础,是科学实践的前奏,只有学生才充分认识硬币、纸张是否沉于水特点基础上,发挥个人聪明才智,进行小船制作的设计探索,研究纸张承载最大的特性,才能设计相应的小船。制作环节是学生平时实验技能的

综合性应用,本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运用沉与浮的关系,感受载重最大和排水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A4纸,剪刀,胶带,双面胶,硬币,水槽。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1.出示图片,幻灯片出示货轮,引出制作小船课题。图片中有很多轮船,他们是怎样运送货物的? 二、猜测实践,诱发探究 1.实验尝试一:请你猜测一下我们将一元硬币放到水里他会怎么样?学生操作,试一试。 2.实验尝试二:如果我们把这张纸放到水里,你再猜猜这张纸会怎么样?学生操作试一试。 3.如果我们用这张纸来做一个小船,让这条小船承压更多的硬币,你觉得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三、设计制作,小组合作 材料:双面胶、尺子、一元硬币、5角硬币等材料制作一艘货船(或小船),使其能承受最大的重量。 量化评价:设计,制作,团队协作,展示。 1.设计环节:时间5分钟,小组讨论,协作,设计草图,交流分享5分钟。 2.制作环节:限时15分钟,计时,教师巡查。 四、汇报交流,分享经验 1.测试交流:先介绍,再数数测试。教师总结。

小学语文《钓鱼的启示》教案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教材P58-6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 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等词语。 2、能力目标: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提高 抵制像“鱼”的诱惑的能力。 3、情感目标: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 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1、教法设计: 情景教学法:教师通过导入创设情境,通过朗读感受情境,让学生入境动情。 朗读感悟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当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鼓励学生多读多想,读思结合,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及其段落。 2、学法指导: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悟,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如果你们钓到了一条大鱼,你们又会怎么做呢?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一位小男孩,在他11岁的时候,钓到了一条大鱼,但是却又把鱼放回了湖中,而且还从中得到一个受益终生的启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现在老师就和同学一起去认识这位小男孩,看他从钓鱼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板书:钓鱼的启示 2、齐读课题。 3、释题:“启示”就是通过一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 自读课文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拿起书,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二)检查生字词:出示课件:生字、词语 1、自由读、开火车读。 2、解释词语。 a、涟漪(细小的波纹。) 翕动(一张一合地动,多指嘴巴。)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13、钓鱼的启示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词句含义及表达效果。 3、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 2、出示投影,学生读课题,启示突出显示。引导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重点关注:诱惑、告诫。 2、文中的“我”面临着怎样的诱惑?父亲又是怎样告诫“我”的?请同学们抓住诱惑和告诫这两个关键词,快速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生自由读文,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和父亲一起去钓鱼。我钓到一条诱人的大鲈鱼,我想把鱼留下来,父亲告诫我得把鱼放回去,从这件事中我获得了启示。) 师小结:这么长的课文,我们抓住两个关键词,仔细读,想,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关键词概括文章内容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三、精读课文,品读交流 (一)品“留鱼” 1 、通过刚才的汇报说明同学们已经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你们都对文中的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也很想知道那是一条怎样的鱼,谁能告诉我吗? 2、学生汇报交流:这是一条________的鱼。课件出示有关段落。 指名读,齐读,配乐读,师生合作读。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鲈鱼又大又美,从来没见过,男孩非常得意。 3、面对这条又大又漂亮的鱼,当父亲让我放鱼的时候,我的感受用一个词来概括,你会想到哪些词语? 学生会想到:恋恋不舍,依依不舍,伤心欲绝, 教师追问:你从哪些句子当中体会到的? 学生汇报交流,重点关注以下句子: ﹙1﹚啊,好大的鱼啊!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 ﹙2﹚晚霞辉映的湖面……父亲一看手表,此时已是晚上10点。﹙钓鱼时间长,来之不容易﹚ ﹙3﹚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生说理由:没有人看见﹚ 4、有感情的读句子,体会文中“我”的心情。 二、品“放鱼” 1、我有这么多的理由想留下这条鱼,父亲的态度是怎样的呢?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父亲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2 、学生汇报交流,出示句子: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大一会。重点指导“盯”和“好大一会”,透过这个“盯”,你读懂了父亲怎样的想法,体会父亲抉择的艰难和良苦用心。

《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1098】 答题要求:请在下列题目中任选2题做答,每题50分。(答题要求:每题字数不少于600字;要密切联系教学实例或教学实录进行阐述;答案要以小标题形式分条阐述,切忌含混笼统)。 一、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论述黄厚江老师是如何实现其“本色”阅读教学。(50分) 答: 黄厚江老师是“本色”语文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黄老师执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一课很好地体现了“本色”语文的教学主张。这堂课采用浅文深教、浅文趣教的设计思路,最大限度地开发文本自身的教学资源,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很好地体现了黄厚江老师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基本定位——“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积累,在阅读中提高综合素养”,也体现了黄老师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阅读教学应该以文本为基础,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以语言活动为主要形式”。 面对文本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学内容上黄老师主要抓了三个方面:文本内涵,即男子汉精神;小标题的结构特点;语言品味和语句揣摩。这也暗合了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阅读教学理念,突破了一般阅读教学“线性”教学思路,而是提取文本中有效的教学资源,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可谓简洁,实用,好用,能够有效地改善大面积课堂教学中步骤杂乱、思路不清的问题。 教学过程则采用了分层推进的方式,力求思路清晰、逻辑严谨。 一、关于品味语言和语句揣摩。具体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品读词语——标题中的“我们”;第二层次是揣摩开头部分“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和结尾部分“这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比任何艺术还要艺术”等句子的含义;第三层次是分析小标题和各部分内容的关系。品读语言从词语到句子,最后到文章整体,由浅入深,打破了才传统课堂只分析个别语句的局限。而且每层分析都以文本为基础,让学生在品读词句中学会阅读品析。 二、关于小标题在文章中作用的理解。具体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生先说说小标题的一般作用,然后找一找本文是否有小标题和有关内容不相符的情况,由初步感知到深层挖掘;第二层次是归纳小标题在文中的作用,由具体分析到抽象归结;第三层次是引导学生用人物语言改换小标题,这是语言的具体学用;第四层次是比较两种小标题的不同效果,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比较阅读。 三、关于文本内涵的把握。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归纳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的主要品质;第二层次是加工文中的话或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目中的男子汉;第三层次是全班完成小诗《小小男子汉宣言》。这种对文本内涵或主题的分析归纳,打破了传统课堂临近结束时空洞归结主题的方式,而是结合具体文本分层逐步挖掘出作品的主题或内涵,充分体现了黄厚江老师“本色”语文的阅读教学主张。 四、关于语言活动。具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引导学生用人物语言改换小标题;第二层次是加工文中的话或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目中的男子汉;第三层次是全班合作完成小诗。语言活动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本色”语文的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在教学的具体形式上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切块融合。“切块”教学和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阅读教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力求教学思路清晰、学生活动充分。这堂课更多

部编版小学语文《钓鱼的启示》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13钓鱼的启示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刚刚认识了杨老师,那你们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然而很多人知道他却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源于他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 (课件出示文章结尾: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师:读着这样一个结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1:什么启示?什么回忆?……生2:他在这个晚上干什么了呀?生3:三十四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师:对。其实大家的问题都集中在一块,那就是:那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给了我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对吗?咱们今天就要来看看他写的这篇文章,到课文当中去找答案。(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来,一起读读课题,齐。生齐读课题。 师:好的,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的第十三课,自由地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尤其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再想一想 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生自由读课文。 二、检查字词,初知内容 (课件出示第一组新词:操纵鱼鳃沮丧抉择) (课件出示第二组新词:小心翼翼依依不舍筋疲力尽) 生1:它们都是四字词语。 (课件出示第三组新词:辉映溅起涟漪) 师:那我把这几个词放到句子当中,你还能读吗?(课 件出示句子:只见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 在这样月光如水的环境中,“我”非常的平静。(板书: 平静)在这样的环境中钓鱼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然而就在 这样平静的夜晚,发生了一件怎样不平静的事?刚才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吗?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生:作者在这样平静的夜晚,钓到了一条很大很大的鲈鱼,但是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没有到,所以他父亲让他把鲈鱼放回湖中。 师:真不错,又简洁又完整。作者先是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他把鲈鱼怎么样啊? 生:放回湖中。(师板书:放)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师:从钓起鲈鱼到放回湖中,他的内心有了一番跌宕起伏的变化,尤其是在放还是不放这件事上,他和他父亲的意见一样吗?分别是怎样的意见? 生:父亲让他放了这条鱼,而作者却偏偏不放。 师:不愿意放,是吗?他们各自都有理由吗?别急。我们回到课文当中去,请同学们默读3-9自然段,看看“我”不愿意放有哪些原因,请用“—”划出来,标上序号1、2、3。父亲坚持要放,又是什么原因呢?用“﹏”划出来。 生默读课文。师:好,都找到了吗?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 生交流。 师:谁来说说我为什么不愿意?(依依不舍) 生1:“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条鱼是很大的,还可以读的出他不想把它放回去。 师:这句话看出这条鱼的特点是怎么样? 生:大。 师:从来没有见到过,所以今天见到“我”感觉怎么样?师:嗯,很惊讶。请你再读一遍。 师:我想问问你,你钓过鱼吗?你钓鱼的时候最盼望的是什么?——生1:钓到大鱼。 师:就是钓到大鱼。现在钓到了没有?——生1:钓到了。 师:那钓到了你的心情怎么样啊?——生1:很开心,很激动。 师:试着把这种激动的心情给表达出来,再来。

课例教学设计

复习一般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 一、教学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综合复习一般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复习一般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的疑问句,肯定句的表达方式,初步掌握一般现在时和一般将来时的区别。 2、熟知常用动词的现在分词以及表示将来时的常用单词和短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图片和情境说出单词、短语和句子。 2、在图文和场景下,运用一般将来时态和现在进行时进行简单的英语交际和表演。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有兴趣听、说英语,做游戏,敢于开口,乐于模仿,在鼓励性评价中树立信心。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合作,从而意识到交流对于学习英语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熟悉常用动词的将来形式和常用的表示现在时间的单词和短语。 2、利用所学句型进行表述和询问现在和将来发生的事情。 (二)教学难点 1、在图文和场景下,运用一般将来时进行简单的英语交际和表演。 2、掌握一般现在时与一般将来时的区别。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调查表、奖品。 五、教学过程 Step1.Warm up 教师用课件呈现chant,引导学生打节拍,做相应的动作,有节奏地吟唱。 I’ m going to see a film. I’ m going to take a trip. I’ m going to buy a comic book. I’ m going to do my homework. We’ re going to draw pictures. We’ re going to make mooncakes. I’ m going to visit grandparents. I’ m going to have a good time. [设计意图] 通过吟唱这首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歌谣,营造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Chant里面的句型为本节课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的整合复习做好了铺垫。

《跨越百年的美丽》典型课例教学设计

复兴镇中心小学杨慧玲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容貌,而在于美丽的心灵和高贵的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记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含义。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地句子,感悟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 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准备: 居里夫人的图片、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猜猜她是谁:她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项奖章、107个名誉头衔,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镭,又被称作“镭的母亲”——她是(居里夫人) 2、课前大家收集了居里夫人的资料,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生自由说一说) 3、揭示课题 (1)在“镭”被发现一百周年之际,我国著名作家梁衡先生撰写了一篇文章来纪念居里夫人,板书“跨越百年的美丽”,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师总结过渡:都说美丽是短暂易逝的,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经久不衰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出示自读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字词、句段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方面? (二)自学检查 1、课件出示字词,请生认读: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详案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正确认读“捕捞、鱼饵、小心翼翼”等词语。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鲈2 鱼的心情变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3教学重点: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理解父亲一定要“我”把鲈鱼放回到湖里的理由。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钓过鱼吗?能说说当你钓到大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吗?(预设)生:我兴奋极了!生:我当时特别高兴!生:我当时手拿鱼杆,眼睛紧盯着与鱼漂,心情很紧张。(出示钓鱼图,启发没钓过鱼的学生进行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课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有一天,他也钓上来一条特2别大的鱼,跟大家一样,他非常高兴!可是,爸爸却让他把鱼放掉,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课《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齐读)我们就来学习第13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1师:在钓鱼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拿起课本,认真读一遍课文。注意做到两点:1)读通课文,把字音读准确。(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学习情况。 (1)师:大家读得都很投入,相信大家经过昨天的预习,刚才声情并茂的读书,一定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现在来考考大家。我从课文中挑出了一些词语,谁能准确地读出来? (师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2)师:生字词自学得不错,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能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吗?不要急于回答,再浏览一遍课文。 (预设)生:课文先写了我和父亲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和父亲去钓鱼,钓到了一条很大的鲈鱼,但是父亲让我把鱼放了,我很难受,最后写了我得到的启示。 ;. . (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3)师:课文内容了解了。预习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提出问题) 三、细读课文,探究问题 1、体会作者钓到大鱼的心情. (生读句子:“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师: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吗?把你体会到的心情读出来。(生读这句话。

课例的教学设计与特色分析

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 知道多媒体课件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多媒体课件选题的原则 3. 理解优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理念和关键策略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欣赏、分析、评议多媒体课件案例,能够归纳、总结出课件设计的一般原则、方法。 2. 能够指出案例课件的优缺点,具有较好的课件赏析评价能力。 3. 结合个人理解,通过小组交流、协作,能够初步设计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多媒体课件评价指标。 (三)情感目标 1. 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产生兴趣、爱好 2. 对优秀多媒体课件的评价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授课对象为大学三年级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大三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强,不喜欢简单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更愿意接受探究式、讨论式、交流式的教学方式,喜欢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及计算机软件知识,对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有一定的兴趣和爱好。但是,学生缺乏系统、科学的课件设计理论知识,缺乏课件开发和应用经验。 三、教学内容分析 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理念、策略、技巧与方法是《数字化教学设计与操作》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既要讲清楚科学的设计理念、基本的原则、策略,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鉴赏、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本课教学主要内容设计如下: (一)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原则 1. 重点、难点内容 2. 适合使用多媒体的教学内容 (二)多媒体在课件中的使用目的分析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呈现内容,解释概念 3.模拟过程,说明原理 4.提供练习,及时反馈 5.拓展资源,启发思维 (三)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策略和方法 1. 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多种媒体) 2.避免简单的演示型模式,注重交互,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程度(人机交互) 3.加强引导和帮助,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启发学生思维(启发诱导) 4.提供练习和即时反馈(反馈及时)

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

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

教学设计模板(参考)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学设计 一、前端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基础知识中的一节,在教材中这一节叫“微型计算机系统”。是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介绍,它是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本质进行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以便在学习后续知识时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本节课是其中的硬件系统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由哪些硬件组成,及其各部件的功能。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还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但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计算机内部结构认识不是很清晰,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及了解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有很大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差距,水平高的学生和一般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学生通过交流互相学习。教学实施规划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了解计算机的硬

件组成,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观察、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通过小组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分别包括哪些硬件,基本功能是什么? 确定依据:根据高中生现有的接受能力以及应考要求,当给出硬件实物或图片时学生能指出名称和它们的基本作用。 教学难点:存储设备和运算设备都包括那些硬件以及它们的功能。 确定依据:这两大部件包括的硬件较多,又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但由于这些部件大多集中于主机箱内部,学生平时很难见到学生主机箱内部部件,所以不太容易掌握,故为本节的难点。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方法 1. 任务驱动法 让学生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掌握的知识点。本节课的教

最新《小学数学“数的认识”典型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数的认识”典型教学案例》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学案例分析研究为人们越来越关注,它已成为教师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中介。通过案例的分析可让教师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教学案例研究是发达国家在学校教育、师资培训中非常盛行而有效的方法,它在我国起步较晚,基础教育阶段的案例研究是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才出现的,有关教学案例研究的书籍不多,特别是学科按内容分类的教学案例研究更为鲜见。总而言之,教学案例研究在我国是起步晚、底子薄;缺乏深度、效度;可行性、权威性不大。但现在开始为我国教育界所重视,它十分适合于一线教师的运用,而被学校誉为“真科研”,被专家认为是培养研究型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校发展的最为有效的形式。 新课改以来,大家从“什么是教学案例?怎样写教学案例?逐步对“教学案例”一词有了清晰地认识。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教学经历、撰写教学经验总结和反思教学得失,适时地矫正、调整自己教学行为,为同行间的交流提供了思路和载体。老师们对教学案例的结构、特性、撰写的了解和认识也正逐步趋向成熟。但对案例分系列进行深层面研究,才刚刚开始。且在现行的小学数学案例研究上,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其表现在: (1)大多是教师各自根据自己的教学所得撰写教学案例,随意性较大,研究性不够。

(2)对同类教学案例的比较剖析,深层面的研究还不完善。 (3)针对数学学科的内容,进行分板块的系统性研究还较缺失。 为此,在“备好课,上好课”的大教研氛围下,为更好地开展校本研究,推动教研组的教研工作。我们想根据数学学科的内容,分版块研究,这样从下到上所有年级段的数学老师就可以围绕一个内容,有目的针对性地进行深入研究,教师之间也有了更多相互交流研讨的题材,教研活动将更为实效。现集中优势兵力,依据教材的内容体系,以小板块“数的认识”切入。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申请此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教学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完善教师对教学案例的撰写,逐步提高教师对教学案例剖析能力;促使本校数学教师对该教学内容有着较为系统全面地认识;同时了解不同年级段学生在学习本内容时所出现的问题和成效,为他们把握本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借鉴。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1、发挥学校各数学教研组的功能,以促进学校数学教研。2、,积累教研经验,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自省能力。 三、课题的界定 典型即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

最新钓鱼的启示教案.doc汇编

《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钓鱼的启示》作者用抒情的笔触,讲述了一个钓鱼的故事,用烘托的手法,刻画了一个严格自觉遵守规则的好爸爸形象,使学生懂得,自觉是一个好公民应有的素养。作者对詹姆斯的心理变化写得特别细腻,教学中应着重感受他愉悦──矛盾──悲哀──自豪的思想感情,从而体会到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学生缺乏阅读材料,对于一些规则尤其是生态保护方面的规则了解甚少。因此,课前需要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学生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一些真实的反面资料。通过将近四年的培养,学生已经具备了自能读书、擅长批注、乐于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现的生词;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充分感知、体验和表达,感受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3、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感悟的同时将学文与导行相结合,使学生懂得如何结合实际,遵守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哪些有关规则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 (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师补充有关名言和美国的一些生态规则。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阅读,归根结底是阅读自我。”设身处地的阅读文章,会更多地涉及读者个人的生活体验。生活体验越丰富,理解就越丰富、越深刻。搜集、交流材料丰富了学生的已知经验,为阅读文本作好了铺垫。同时强化了学生搜集资料的意识。) 二、自读课文扫除障碍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逐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学生读课文后指名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三、回顾学习方法学生自学交流 1、师:上单元我们又学习了两种自学方法:第一种是解答自己提出问题的方法。 生:看问题的上文;看问题的下文;从全文整体内容理解。 师:第二种是做批注笔记,能使我们更深入的学习课文。如何做批注笔记呢?

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Module 5 Mueseums Unit2 There’s no shouting and no running 1、导入与指导 给学生展示几幅在公共场合违反规则的图片,通过让学生回答What are they doing 和If that happens, what will you say? 这2个问题,共同讨论这些人的违规行为,由此引出本课的新单词drop, litter, spit, pick up, behave, cough等,同时也复习了前面学生已掌握的句型No shouting ! No entry. No photography,也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的兴趣,我认为采用图片导入法,远比直接让学生翻书阅读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2、巩固与拓展 本节课是一节阅读课,重点是要训练学生怎样把握文章主旨,同时也复习了上个单元学习的阅读技能,即快速浏览找出细节,之后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篇关于礼节的短文,检验一下学生的掌握程度。 Step 1.Read the fir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tell the statements T or F. 1. Etiquette is very common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2. Etiquette is always the same in Asia and Europe. 3. When someone put his feet on the chair, we may shout at him, “Put down your fe et.” 4. We’ll know some rules which are almost the same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Step 2. Underline the topic sentences of each paragraph. Step 3. Finish part 3a Step 4. Fast reading and tell the statements true or false. 1. Etiquette is a normal and impolite social behaviors. 2. Etiquette is the same in every culture or in every situation. 3. Standing very close to the person you are talking with is common in European countries. 4. Etiquette is the same in all situations in China. 5.Talking loudly in a library is impolite. 6. We should take care not to cough or sneeze loudly in publi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