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工程编号:A2002102005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OO四年三月

第一章总则

第1条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恩施市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城市建设活动的准则。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2条恩施市城市规划区内,凡因城市建设需要编制本规划期内各专项规划的部门或单位,均以本规划作为依据。

第3条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修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二章第二十二条执行。

第4条恩施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北起龙凤,南至大沙坝长约24公里,宽为6公里的地域,由中心城区和龙凤坝、高桥坝、七里坪、大沙坝等四大组团组成,规划区范围总面积139平方公里。

第5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

4、《恩施州、市“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发展规划》

5、《恩施州、市统计年鉴》

6、《恩施州、市主要部门的“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

7、《宜万铁路的建设及实施计划》

8、《恩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9、国家及省其它相关的规定及技术规范

10、《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1996年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第6条规划指导思想

按照区域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立足武陵山区自然环境和特色,结合恩施市城市化进程,本着适应市场经济和节约土地的原则,加强城市综合载体的功能,合理布局,完善恩施市区域中心职能,营造高质量城市综合环境,为城市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以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1、适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快市域城镇化进程,以高起点的城市规划促进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和带动作用的发挥。

2、从区域经济体系、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的角度出发,合理定位城市的空间发展形态、城市性质、城市规模等要素,完善加强城市的综合功能与辐射能力。

3、紧抓中国加入WT0、市场经济环境进一步活跃带来的机遇,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用地布局结构,以经济规律优化配置城市空间。

4、树立现代化城市的观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考虑长远,超前安排城市基础设施,保护城市自然和生态环境,逐步建立现代化城市的基本框架。

5、以经营城市的理念贯彻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配套完善的公用服务设施体系,创造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最终实现城市生产与生活、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6、发掘地方自然与历史人文资源,注重城市个性特色的塑造,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第7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3至2005年

远期:2006至2020年

远景:2021至二十一世纪中叶

第二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8条州域城镇空间结构

以恩施城区为中心,以209国道为经济发展纵轴,318国道为经济发展横轴,形成一个中心、一纵一横的十字型城镇空间网络布局。

第9条州域城镇等级结构

州域城镇等级划分为三级。一级为恩施,二级为利川、建始、巴东,三级为宣恩、咸丰、来凤、鹤峰等重点建制镇。

第10条州域城镇职能

恩施是全州的中心,职能以政治、经济、文化为主,同时是湖北省鄂西南经济区副中心,武陵山区物流中心之一。

二级城镇为州域次中心,职能以政治、经济、文化为主,同时是各县、市域的交通、物流中心。

三级城镇为各县、市域的中心及重点城镇,职能以农副产品加工、商贸为主。

第11条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1、功能定位

将恩施市建设成为湖北省西部的商贸中心、运输中心及旅游中心,力争成为湖北省连接西部市场的枢纽,实现同湖北省其它城市合作与协调发展,为湖北省西部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2、经济发展策略

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绿色富硒食品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农业产业规模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3、社会发展策略

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建设科技强市和教育强市,培育现代城市文化,依法治市,创造良好的城市经济环境。

4、环境发展策略

严格控制全市各类污染源,全面整治水土流失,有效控制新的土地开发,切实加强大气、水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有代表性古迹的保护,把恩施市建设成为湖北省及至全国的环境和生态保护示范城市,最终建设成为具山水园林特色的中等城市。

5、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充分利用恩施的地理位置优势及湖北省唯一被纳入西部大开发地区这一优势,合理配置恩施的城市空间要素,加强与周边县市在城市功能上的协调关系;建设发达的对外交通体系,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与周边县市协调,共同保护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12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社会发展目标

形成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2、经济发展目标

恩施市主要经济发展目标

单位:亿元

第13条产业结构

根据经济发展目标,规划确定各时期一、二、三产业结构为:

近期:23:37:40

中期:18:39:43

远期:15:40:45

第14条市域总人口

近期:82万人

中期:86万人

远期:92万人

第15条市域城镇人口

近期:28万人

中期:35万人

远期:47万人

第16条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以交通干线为经济发展轴,建制镇为城镇发展依托的市域空间网络布局。

第17条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一览表

第18条城镇职能

恩施市主要城镇职能规模一览表

第19条市域交通网络规划

1、根据相关资料,沪蓉高速公路“宜——恩”段将于近期实施。规划以城区为中心,209和318国道为轴线,镇乡公路为骨干,形成市域内外联系便捷的公路网。规划国道达二级公路标准,城区及联系主要城镇的公路均达到三级公路标准。

2、现状恩施机场位于城区许家坪,现已开通武汉、重庆、宜昌的民航客机,年发送旅客6万人次。规划将其等级扩建至4C级,且逐步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城市的航线,使其成为川、鄂、湘、黔边区的空中门户。

3、随着国家重点项目水布垭工程的立项建设,清江下游将成为主级航道,通航里程达127公里,可通航300吨级船只,可连接市域七里、三岔、沙地、新塘、红土等乡镇。

4、据铁四院相关资料,规划宜万铁路途经恩施东接焦柳线宜都市,西接重庆市。此方案的实施可带动沿线乡镇的经济发展和物资交流。

第20条市域电力网络

1、站点规划:规划设置新塘、官坡、高桥、大庙等四座110KV变电站。设置板桥、三岔、红土、崔坝等四座35KV变电站。

2、电力网规划:由110KV官变向东幅射到110KV新塘变,形成东部供电网络;110KV 高桥变向西辐射至110KV大庙变,形成西部供电网络,以龙凤坎110KV变为幅射点,形成北部供电网络。

第三章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第21条规划目标

1、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以商品型的现代化农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型和劳动密集型并存的多层次加工工业为龙

头,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形成交通运输、商业贸易、旅游服务、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发达的产业结构体系。

2、城市建设发展目标

以清江文化为地域传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高效能基础设施、高质量生态环境、高标准生活环境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3、环境发展目标

以独特的低山丘陵山水特色为基础,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绿化建设,形成系统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使城市向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营造绿色生态城市。

第22条城市性质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武陵山区物流中心之一,以发展富硒食品及旅游为主的生态城市。

第四章城市规模

第23条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1万人

中期:25万人

远期:32万人

第24条城市用地规模

近期:15.47平方公里

远期:30.47平方公里

第五章城市发展方向与空间结构

第25条城市发展方向

城市发展方向为:重点建设金子坝、红庙、旗峰、枫香坪片,充实完善旧城区,形成中心城区;有效发展高桥坝、大沙坝、龙凤坝、七里坪中心城区外围组团。

第26条空间发展分区控制

通过城区发展用地量化分析和发展趋势分析,最终确定恩施城区用地序列为:

优先发展:枫香坪规划中心区、红庙及金子坝。

引导发展:枫香坪、金子坝、旗峰坝及高桥坝

暂缓发展:方家坝、松树坝、大沙坝、七里坪

限制发展:五峰山

更新改造:舞阳坝、小渡船、六角亭、土桥坝老城区

第27条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

根据恩施市区及周边地形地貌特点和用地评价结果,结合区域基础设施条件,规划总体布局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形式,总体布局结构为“一城两区四组团”,即以清江为生态轴线的旧城区和新城区组成中心城,周边龙凤坝、大沙坝、七里坪、高桥坝四个社区构成中心城外围组团。

城市功能上以带状组团式城市布局协调各功能分区,立足于山水生态城市的特点,保证城市对外交通体系畅通便捷。

第28条综合区功能和规模

1、老城区中心片:以舞阳坝、小渡船、六角亭等街区组成。是城市的行政、商贸、文化、科技、信息、居住为主的综合中心,人口规模12.0万人(其中:舞阳坝5.0万人,小渡船4.0万,六角亭3.0万)。

2、土桥片:教育科研区,人口规模1.0万。

3、金子坝:新技术产业园及居住区,人口规模3.0万。

4、旗峰坝、红庙片:布置有全市的大型交通设施(机场),以行政商业、金融、房地产为主的开发区。人口规模5.0万人(其中:红庙3.0万、旗峰坝2.0万)。

5、枫香坪片:以对外交通、物流、一类工业及居住为主的新城区。人口规模3.0万。

6、高桥坝片:城市工业区适合安排二、三类工业,配套生活居住区,人口规模1.5万。

7、七里坪片:城市远景工业区,适合安排用水量小的二类工业,相应配表单身职工公寓,人口规模0.5万。

8、龙凤坝片:城市物流、工业混合区,以城镇自身发展用地为主,人口规模3.0万人。

第29条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

1、发展目标

把恩施市区建设成为城市空间与城市基础设施同步发展;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共生共处;旅游产业与古今文明相互依托的山水园林城市。

2、城市规模

概念规划确定市区远景人口规模4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42平方公里。

3、远期发展

市区发展重点应从中心城区向外围组团延伸,与中心城区构成的组团式城市布局形态,许家坪机场远景考虑搬迁。

第六章城区土地利用总体布局

第30条居住用地规划布局

1、住宅建设目标

规划至2005年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20平方米;规划到2020年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

2、居住用地原则

规划居住用地要坚持居住区规划建设的高标准、高起点,为城市居民创造优美、舒适、安全、方便、现代化的生活居住环境,并体现山水城市特色,居住用地应与其它功能的用地同时合理布局,尽可能按综合区的原则使生产、生活用地平衡。坚持居住区的成片综合开发、统一规划、配套建设,杜绝单位办社会建设模式,把住宅小区建设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和居住环境。

3、居住用地布局

规划以社区理念组织居住用地,规划十个居住社区,其构成包含一个服务体系和六大功能分区。服务体系指的是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六大功能分区包括:住宅区、生态绿化区、文教休闲区、综合经济区、市政公用区和道路交通区。

老城区的改造要充实基础设施,调整用地结构,降低建筑密度,提高容积率,增加小区绿地,把人口从中心区向外逐步疏散,腾出一些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以达到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的目的。

新建居住区应成片成规模地开发,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对住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整体的居住环境进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分期分批进行实施。

第31条工业用地规划布局

规划城市工业用地主要由金子坝高新技术开发区,龙凤坝三类工业区和大沙坝、高桥坝工业区三部分组成,分布于城市的东北和南部,地处城市对外交通轴线上,对外联系方便,利于城市持续发展的总体布局。

1、金子坝高新技术开发区

由于该区位于城市的上风向、临宜万铁路站场及沪蓉高速公路、对外交通条件良好,所

以该区工业发展宜在结合原有大专科研机构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以高新技术、污染少的,外向型加工工业区,沿现状的国道两侧可适当发展商贸等三产设施。

2、大沙坝工业区

该组团远离城市中心,位于城市下风向,向西联系209国道,向北联系高速公路,交通方便,可集中布置化工、冶炼、建材等企业。

3、龙凤坝三类工业区

该区对外交通联系便利,集中分布有磷肥厂、建材等三类污染企业,且处于城市水体上游,规划严格控制污染企业的安排,现状污染企业应有步骤地迁移至城市三类工业区集中布局。

第32条仓储用地规划布局

本次规划中保留原有的仓储用地,主要增加服务于铁路站场等对外交通设施的仓储用地,金子坝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供工业物资存放的仓储用地。

城市仓储用地除在各工业区(小区)内有布置外,城市大型仓储用地主要布置在城市的对外交通枢纽地区。

1、枫香坪物流中心:主要为货物的储存、配送及转运。

2、六角亭生活供应仓库区。

3、红庙石油仓库区。

第33条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布局

1、规划原则

城市公共设施要体现城市的功能,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足够的空间,中心城区应相对集中文教、商贸、信息中心等用地。丰富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配套城市文化、娱乐、体育等活动设施,大力发展旅游业,提高旅游服务设施水平。公共设施的布局和规模应与发展的时序相协调,预留发展用地。

2、城市中心区规划

结合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公共设施配置分三个层次:

市级公建,集中布置于城市中心地段,以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科研教育、文化信息、邮电等设施为主,规模较大、职能较高,为城市的重要景观节点。

区级公建,主要布置于社区中心,侧重于布置教育、文化、体育、邮电支局、医疗卫生站及农贸市场的设施,服务于居民的生活。

组团级公建,安排在居住区内和工业区内的必要的公共设施。

3、公共设施规划

行政用地:规划州行政中心用地布局于黄泥坝,现施州大道北段以西。将行政办公用地相对集中布局,以行政中心的建设来带动新城区其他相关设施的发展。

体育中心用地:规划以建立市、组团和社区三级体育设施为原则布置体育设施用地,红庙组团和枫香坪新城区各布置综合体育运动馆一处。

文化中心用地:建立健全市级、区级、组团级三级文化设施,形成分布均匀、功能齐全的文化设施网络。市级文化娱乐中心结合航空路及枫香坪城市新区商业金融中心布置,设施以文化中心、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等为重点,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区级文化娱乐设施结合社区的商业中心布置,设施重点为青少年宫、图书馆、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等;组团级文化设施主要有老年人活动中心、文化站、图书馆等。

医疗卫生设施用地:规划建设以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为核心、专业医院为辅助、防疫保健站为基础的市级、区级、组团级三级医疗卫生系统。

根据人口发展的需求,新增医疗卫生用地5处,其中2处为综合医院,3处为专业医院。

市场用地:在现有市场网络的基础上,规划新增三处大型市场用地。农特产品专业市场

布置于龙凤坝;工业品批发展销市场布置于枫香坪;物流市场布置于铁路货运站南侧。

2020年规划用地平衡表

注:1、近期2003~2005年,远期2006~2020年

2、近期规划人口为21.0万人,远期规划人口为32.0万人。

第七章城区景观系统规划

第34条规划原则

1、合理利用自然与人文资源,创造人——城市——自然相融的山水城市特色。

2、合理安排城市公共活动场所,在丰富城市居民生活的同时,形成有序的城市开敞空间。

3、从宏观角度构建城市景观系统,创造城市特色。

4、以人为本,创造优美、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5、延续传统历史文脉和建筑风格,注重丘陵山区山水城市特色与地方风貌的体现。

第35条景观规划布局

1、景观特色分区

城区景观特色分区:划分三个重要景观控制区,即恩施老城人文景观区、新城公建景观区和五峰山自然山体景观区:四条绿色生态轴线,其中清江绿色轴线为未来城市中心生态轴;两条城市空间发展控制景观轴线,即旧城区以解放路、施州大道为中心的人文景观轴、龙洞河水体控制轴和新城区的公建景观轴。

2、景观轴线规划

(1)空间发展控制景观轴

①“武圣宫——解放路——摩天崖——硒都广场——施州大道——民族大观园”形成城市一条南北轴线,沿途串联恩施市新旧街区,该轴线建筑物高低错落,绿色空间间或插入其中,洋溢现代文明和历史文脉气息,使古今文化在现代城市景观中交相辉映,建议该轴线运用城市设计手段加强空间的协调与控制。

②公建景观轴

枫香坪新城沿金桂大道南北公建形成一条南北空间景观轴,该轴线公建集中,现代气息浓烈,为展示新城风貌的重要空间。规划要求该轴线公建设计注意街道空间的韵律变化和建筑景观界面的连续性。

(2)景观区

①恩施老城景观区

以现状武圣宫、文昌祠为核心,该地段空间丰富多姿,气势较大的遗址建筑结合大面积的绿化构成旧城区人文活动景观区,为城市主要视觉焦点之一,该地段除拆除现有有碍视线通透的建筑外,新建建筑物外部空间必须进行城市设计统一协调,并重视土家族风格传统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扬。

②新城公建景观区

位于枫香坪新城区金桂大道以南,土桥坝路北段,以新城车站商业区和金融中心为主,该地段布置大量公共建筑,构筑新城南北轴线,建议用城市设计的手段控制好建筑轮廓线的变化,注意建筑物外部空间的绿化和竖向绿化,形成高低变化,造型优美的现代化建筑景观区。

③五峰山自然山体景观区

该区由于五峰山自然地势较高,相对独立,四周被绿色包围,因此易于和其它组团形成呼应关系,加上连珠塔和周边文教区建筑清新明快的特点,构成城市又一重要景观地段,该区文教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的变化,注意建筑物和周围绿色背景的配合关系。

(3)绿色生态轴线

沿清江、龙洞河、凤凰山隧道和车站环路控制四条绿色生态轴线,使城市各个组团被周围的绿色回廊环绕,结合城市周边的五峰山和清江形成未来“一点四轴”的扇形空间形态。其中龙洞河绿色生态轴为城市重要绿轴,其两岸建筑要相互呼应又各具特色。

(4)道路景观视线

主要道路控制道路视线走廊,使游人在动态的景观线上购物,欣赏道路和两侧的建筑景观,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5)雕塑和标志物

主要城市景观地段设计不同含义的雕塑,形成完整系统的城市雕塑体系;城市出入口等城市门户地段,构建特色建筑物或构筑物,体现恩施市的城市个性。建议雕塑和标志物的造型设计由城市设计师、建筑师参与设计论证,形成城市统一协调的标志体系。

第八章城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第36条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1、结合城市自然山水的骨架特征,充分利用城市有山、有水、有绿化基础的优越条件,扩展园林绿地的规模,创造绿色生态城市。

2、据总体布局的结构特点,构建点、线、面相结合、城市内外景观相互渗透的城市绿化系统。

3、保护现有自然山体沟壑,加强沿江绿化建设。

4、强调城市绿地与城市景观的结合,利用沿街的街头绿地、广场及自然地貌特征加强景观视廊的沟通,增加绿视率。

第37条公园绿地规划布局

公园绿地分为三类:综合公园、社区(居住区)公园和专类公园。

1、综合公园

①枫香坪公园

位于机场北部枫香坪,规划面积36.8公顷,为机场北部新区的综合性公园。

②凤凰山森林公园

位于老城东部凤凰山,为自然风景公园,种植大量植物,建少量的娱乐设施。

2、专类公园

①土桥坝生态观赏园

位于机场南端,为进行植物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和开展科普活动的专题性公园。

②民俗公园

位于广兴路,为反映当地文化特色和民俗的专题公园,注重游览的参与性。

③五峰山风景名胜公园

位于城南五峰山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烈士陵园及各风景点组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大型绿地。

④挂榜岩历史文化遗迹及丹霞地貌公园

位于恩施老城,包括摩天岭和挂榜岩,以文物古迹、丹霞地质景观及生态休闲为主的综合公园。

3、社区(居住区)公园

规划有桂花树公园(12.73)、金子坝公园(4.2公顷)、土桥坝公园(7.8公顷)、龙凤坝公园(1.98)、后山湾公园(4.91)。以儿童和老年活动设施的布置为特点,以植物造景为主,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环境良好的休憩空间。

4、街旁绿地

规划街头绿地尽量利用自然地形条件及建筑后退红线留出的空间,主要分布于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等市民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附近,服务半径为300米左右。

5、滨河绿化

滨河绿化带主要沿清江河、龙洞河岸两侧布置。

第38条防护绿地规划

1、城市生态隔离防护区

规划于枫香坪北部片区与中部金子坝、红庙片区间以及中部与南部小渡船、舞阳坝片区间形成的河流、山体林地及防护绿地(宽50-100米)组成的生态隔离区。

2、公路防护绿带

规划沿沪蓉高速公路控制100米的防护绿带,209国道两侧控制50米的防护绿带,西区城市快速路两侧控制30米的防护绿带。

3、铁路防护绿带

规划宜万铁路两侧控制30米的防护绿带,避免对城市的干扰。

4、隔离防护绿带

在城市主要工业区与相邻的生活用地之间,除道路红线外,规划20~50米的防护隔离带,避免工业用地对生活用地的污染和干扰。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设30~50米的防护隔离绿带。

5、高压走廊防护绿带

现状与规划110KV以上的电力线路,规划高压走廊防护绿带每侧30米。

第39条生产绿地规划

规划于机场西侧隧道出入口处安排65.33公顷的苗圃生产用地,为城市绿化提供植物材料。

第40条附属绿地规划

居住及公共设施等单位均应重视内部用地的绿化,绿化率规划控制要求如下:

居住用地不低于30%,旧区改造不低于25%;

公共设施如宾馆、医院用地不低于50%;科研、学校用地不低于40%;

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施用地不低于35%;

供水厂绿地率不低于45%;

工业用地不低于20%。

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红线宽度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第41条绿地规划技术指标

1、公园绿地

近期184.0公顷,人均11.5m2

远期422.72公顷,人均13.9m2

2、绿地率

近期30%

远期40%

③绿化覆盖率

近期35%;

远期45%

第九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42条保护对象

土家族苗族文化之源—清江风光、文昌祠、连珠塔

名人遗址—叶挺将军纪念馆

陵园墓地—武圣宫、五峰山列士陵园、向协堂墓

风貌建筑—西、南门城楼城墙、沙土天主教堂、白衣庵、九间桥

艺术文化—柳州城遗址及西瓜碑、通天洞石刻、天桥石刻

第43条保护规划

1、调整用地结构,寻求新的城市发展空间

本次规划中除为城市未来发展选择正确合理的发展方向之外,在城市结构功能划分上确定沿清江依托五峰山为历史文物及自然风景保护区,使具有浓郁历史文化内涵的文物古迹在自然的生态环境中熠熠生辉。

2、建立保护框架

保护框架结构为“一带三点”,一带指沿清江自然风景带的旅游观光带,三点指武圣宫遗址、文昌祠遗址和五峰山连珠塔建筑物。

3、划分三级保护区

文物古迹本身所在地确定为绝对保护区,对绝对保护区内文物古迹、建筑园林等设施实施绝对保护政策,不允许改变原有状况、面貌和环境,必要的修缮活动需在专家指导下按严格的审批手续进行。文物古迹周围价值稍差于绝对保护对象的地段确定为重点保护区,该区域的空间设施造型、体量、高度及色彩应与绝对保护区向协调。一般保护区为环境协调区,是文物古迹与周边环境空间和景观的过渡区,使文物古迹处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之中。

第44条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划定

第45条各级保护区的保护要求

1、绝对保护区

①不能随意改变原有状况、面貌及环境,如需进行必要的修缮,应在专家的指导下按原样进行修复,做到修旧如旧。

②影响文物原有风貌的现有建筑物、构筑物必须坚决拆除。

③保证满足消防要求,预留4米以上的防火通道和适当的防护地带。

④文物保护单位绝对保护区的活动应以不破坏文物古迹的原有风貌为基本原则。

2、重点保护区

①重点保护区内控制为绿化带或民居形式的建筑,文物单位重点保护区限制建筑总高度为4~10米。

②该区凡可保留的传统建筑应加强维修,不需保留的建筑逐步拆除,新建建筑的材质、形式、装修应与文物古迹的主体气氛相协调,满足消防要求。

③该区凡新建工程设施、建设项目均应满足保护对象的要求,所有建设活动,包括地上、地下建设活动均需经城市规划和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批准。各种设施的性质和内容不能与保护对象有冲突,在外观、造型、体量、高度和色彩上都要与保护对象相协调。

3、一般保护区

①该范围的各种修缮性活动应在城市规划和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并同意下进行,其建筑内容应根据文物古迹的保护要求进行。

②对文物保护单位,一般保护区内建筑物高度控制为24米。

③该区范围内建筑体量宜小不宜大,色彩以灰白、土黄及暗红为主色调,以取得与保护对象之间合理的空间景观过渡,建筑功能以居住和公共建筑为主。

④对任何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新旧建筑,除必须搬迁和拆除的建筑外,近期都应改造其外观形式和建筑色彩,以达到环境的统一,远期搬迁和拆除。

第十章城区道路交通规划

第46条现状恩施市对外交通形式共分为公路和航空,公路除209国道及318国道为二级公路外,其余均为三、四级公路。现状恩施机场位于城区许家评,年发送旅客6万人次。

第47条根据相关资料,沪蓉高速公路“宜——恩”段将于近期实施,拟从城区东侧通过,规划城区与沪蓉高速公路共有两个接口,分别位于核桃坝及大沙坝。规划209国道沿城区西侧通过,以减轻过境车辆对城区交通的压力。

第48条规划拟征地400亩,将现状机场予以扩建,且将其等级提高至4C级,力争规划期末达到年运送旅客30万人次。

第49条规划宜万铁路途经恩施东接焦柳线宜都市,西接重庆市。铁路恩施站位于城区北部旗峰坝和龙凤坝之间,站房与货场均设在枫香坪。

第50条随着国家重点项目水布垭工程的立项建设,城区清江水位可达405米,通航等级为五级航道。规划拟在清江桥上下各设旅游码头一处,使其通航里程达到127公里,达到300吨级运输能力。

第51条现状城区共有干道15条,干道长度30.8公里,干道网密度为2.8km/km2。

第52条结合恩施城区山区地形特点,规划路网采用自由式与方格网结合的布局形式。道路性质共分为交通性和生活性两类,道路等级共分为:主干道红线宽30-50米,次干道红线宽20-25米,支路红线宽12-18米。

第53条规划路网大致为“四纵三横二环”的布局形式。规划沿城区东侧、西侧分别打通38#、17#路,贯穿城区南北,这两条道路与凤凰山路,航空路一并作为城区四条南北向交通性主干道,谓之“四纵”。

第54条规划在机场处及凤凰山分别打通机场隧道及凤凰山隧道,这两路道路与规划24#路作为城区东西向交通性主干道,谓之“三横”。

第55条规划通过38#路、37#路、24#路及77#路形成城区封闭外环,另通过凤凰山隧道及规划51#路、68#路形成城区内环,谓之“两环”。

第56条规划在枫香坪、大沙坝各增设一处公交站场,便于组团间联系,规划保留小渡船公交公司的中心站场。

第57条规划在城区共设广场12处,占地为25.62公顷;规划在城区的出入口及城区中心共布置10处社会停车场,总用地22.8公顷;规划保留现状加油站,且进行扩建与改造,另增加4处加油站,每处用地0.1-0.2公顷;规划在旗峰坝、龙凤坝、枫香坪、土桥坝、老机场等地共设置货运站8处,占地分别控制为1-2公顷。

第58条规划城区道路网总长度为182.7公里,道路广场总用地428.9公顷,道路网密度6.00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为14.09%,人均道路广场用地12.25平方米。

第十一章城区给水排水规划

第59条水量预测

规划近期取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250升/人·日,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530升/人·日,远期取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320升/人·日,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680升/人·日,总需水量近期10.92,远期21.76万吨/日。

第60条水厂规划

保留现二水厂供水规模4.0万吨/日,一水厂改造为中心城区中途加压站,三水厂供水规模近期提高到6.0万吨/日,远期供水规模在到18万吨/日。。

第61条供水结构

二水厂供水范围为:小渡船、土桥坝,服务人口约5.9万

三水厂供水规范为:龙凤坝、金子坝、红庙、枫香坪、七里坪、旗峰坝,服务人口约14.6万;

另三水厂通过舞阳坝加压站转输供水,范围主要是舞阳坝、大沙坝、六角亭,供水服务人口约11.5万

第62条给水附属设施

规划共建四座给水加压站,占地及规模如下:

第63条给水管网

城区范围形成二水厂、三水厂、舞阳加压站三个供水点联合供水,供水干管以环状为主,枝状为辅,以提高供水安全性。

第64条水源保护区

洪江桥上游清江段和整个大龙潭水库区均为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二水厂及三水厂取水口上游1000米和下游100米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由于城区清江段地表水体功能为Ⅱ类,一级保护区内严禁设置排污口,二级保护区内应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排放。

第65条排水体制

舞阳坝、土桥坝、六角亭、小渡船、黄泥坝等建成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金子坝、七里坪、枫香坪、红庙等新建区域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

第66条水量计算

污水:综合生活排放标准近期180升/人·日,远期220升/人·日,工业废水按平均日用水量的80%计,近期城市污水量7.02万吨/日,远期城市污水量14.03万吨/日。

雨水:雨水管渠计算所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为:

分流制:Q=ΨqF

Q=1108(1+0.73lgp)/t0.626

t=t1+mt2 t1=8分钟,

m1=1.2(明渠)m=2.0(暗渠)

p=1

合流制:Q=(n+1)Qf+Q雨+Q污

其中n=1

Qf——上游旱流量Q雨本段雨水量Q污本段污水量

第67条污水处理设施

污水依地形适当集中,分片处理排放。规划在红庙、七里坪、大沙坝新建三座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厂规模,占地及工艺情况见下表:

第68条污水收集系统

依地形将污水集中至各片区污水处理厂。龙凤坝、金子坝、高桥坝污水需由泵站堤升至大沙坝污水处理厂。

第69条污水提升泵站

规划在城区新建三座污水中途提升泵站,规模及占地见下表:

第70条污水排放标准

各工厂企业生产废水及医疗废水应自行处理达到三级排放标准后进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清江两岸的排水口均按一级排放标准执行,龙洞河两岸排水口均按二级排放标准执行。

第71条雨水排放系统

雨水分散就近排入清江或龙洞河;若远期清江流域的防洪措施为“中防”,则应将雨水口适当集中,汛期抽排,并配套修建闸门和排渍系统。

第72条山洪排放系统

城区范围内有五峰山、凤凰山等山体,规划沿山脚平行于等高线或沿山洪过程线修建排

洪渠,高水高排,将山洪直接撇入地表水体,当汇水面积大于1Km2时,采用小流域汇水公式计算确定沟渠断面尺寸,当汇水面积较小时,采用暴雨强度公式计算确定,排洪渠采用浆砌块石,排水出口应注意消能措施。

第十二章城区电力电讯规划

第73条2003年城区总用量2.2亿度,最大负荷5.1万KW。

第74条预测2005年城区总用电量5.5亿度,最大计算负荷9.16万KW;至2015年城区总用电量6.5亿度,最大计算负荷11.2万KW;至2020年城区总用电量8.75亿度,最大计算负14.3万KW。

第75条规划设置龙凤坝220KV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3×150MV A;黄泥坝110KV 变电站增容至31.5MV A;将龙凤坝35KV变电站升压为110KV变电站,主变增容至2×25MV A;规划新增城东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2×31.5MVA;规划新增官坡110KV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2×50MV A;在金子坝、城西两地各规划一处35KV变电站。

第76条110KV、35KV城网做相应调整。

第77条预测至2005年市话容量可达到4.2万门;至2010年市话容量可达到6.25万门;至2020年市话容量可达到11.2万门。

第78条将龙凤坝模块局升级为电信支局;将人民路支局程控交换机容量进行增容。规划设置城东电信局、金子坝电信支局、老机场电信支局。

第79条规划设置城东新区邮政支局一座;大沙坝红庙、机场东侧邮政所3处。

第80条在东门规划设置一座广电制作中心。处长城区主干、支干电缆长度,使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

第十三章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第81条环境空气质量

规划五峰山风景区、大龙潭风景区、高桥河休闲区、土桥坝文教区、龙洞河风景区、许家坪机场区、龙凤部分地区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一类标准。

规划高桥坝、七里坪、大沙坝地区达环境空气质量三类标准。

规划其它地区达环境空气质量二类标准。

第82条水体环境质量

规划清江、高桥河、带河均达到地表水Ⅱ类水体标准。

规划龙洞河三孔桥以上达Ⅱ类水体标准,三孔桥至凤凰山隧道达Ⅲ类水体标准,下游至官坡达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

第83条环境噪声

区域环境噪声:土桥坝片达区域环境噪声生类标准,大沙坝及高桥坝片达区域环境噪声三类标准,其它片区按二类标准执行。

交通噪声:城区交通性干道两侧各15米范围噪声等效声级值达4类标准,并应设绿化隔离带降低对街坊内影响。

规划枫香坪火车站及宜万线沿线两侧各30米范围噪声等效声级值达4类标准,两侧应设绿化隔离带。

城区生活性道路应设为禁鸣区,并禁止过境交通穿越城区内部,对209和318两条穿越城区的国道进行改造。

施工及工业噪声:新建项目在用地布局中,噪声较大的适当集中布置,并与居民生活区隔离开;现有的噪声较大扰民企业,应对其整改。施工噪声应采用登记申报制度,禁止高噪声机械在夜间作业。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医疗废物应集中焚烧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5%,地方应鼓励发展相应的建材制品行业。

第85条生态环境

正确处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可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并保持自然风貌的真实性、完整性;正确地处理林木资源的利用与清江两岸水土保持的关系;正确地处理清江两岸的城市建设与滨河岸线保护的关系;正确地处理开山采石、采矿等活动,与植被恢复、山体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城区的新建项目及可能影响山体、河床的建设活动预先进行环境评价,已被破坏的生态应逐步治理、恢复,生态敏感区内建设应做到有序、有度开发,重点保护区内应严禁建设项目的进入。

第十四章城区燃气规划

第86条规划原则

以天然气为城区主供气气源,兼顾居民、公建及部分工业用户,以液化石油气做为城市辅助气源,供给周边地区及零散用户。规划采用建南和忠县双气源联合供气,提高系统的安全。

第87条负荷预测及供气规模

居民耗热指标取为2500MJ/人·年,公建和工业用户因无具体能耗数量,规划中参考相似城市情况按居民用气一定比例估算,整个市区的气化率按95%取用,其中天燃气占95%,液化石油气占5%。城区规划期末需天燃气14.4万m3,液化石油气5.71吨。

第88条设施布置

规划分别在城区西南部后山湾和西北部方家坝各建一天燃气门站,分别接利川建南天燃气和川气东输长输管线。在门站分别建两座V=1500米3的球罐,用作储配调峰,球罐压力1.36MPa,后山湾门站占地1.5ha,方家坝门站占地1.8ha。

第89条管网系统

老城区受用地及街道宽度的限制,采用中压B-低压二级管网系统,提高供气安全,按400~500米服务半径共设11座中压——低压区域调压站。新建区采用中压B一级管网系统,中压管道均连成环状以提高供气安全。

第90条汽车加气站

为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在城区交通性干道旁结合加油站共设7座汽车加气站,每处占地按1500m2预留。

第91条液化石油气供应

城区五峰山、南门、土桥部分地区仍采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规模5.71吨/日。

第十五章城市防灾规划

第92条防洪标准

近期城区的防洪标准15~20年一遇,远期为50年一遇。

第93条防洪工程措施

清江近期“单库运行、防洪为主、局部加高、增大泄量、控制岸线、减少损失”。

远期新建姚家坪水库,大龙潭水库和姚家坪水库双库运行,保证清江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

龙洞河沿线防洪采用在三孔桥建坝,将来水通过隧道撇入清江,并对畜牧场和天星坝河流裁直加宽,同时定期疏竣河底淤泥的方式,提高中下游的过流量,使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中下游过流能力132.5m3/s,上游来水172m3/s,隧道分流量考虑龙洞河区域集水控制在60m3/s)。

按每个消防站责任面积4~7km2,并在5分钟内能赶至火灾现场布置,见下表:

第95条消防给水

按同一时间两处着火,一次灭火用水65升/秒,火灾持续两小时计,共需消防贮水468米3,消防水贮存在水厂及加压站清水池内,给水管网需按消防流量校核,沿道路以不大于120米的间距均匀布置消火栓,消火栓出口处压力不小于10米水柱。

第96条贯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根据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危害性、稳定性、规模大小及所处地的经济地理位置,突出重点地开展区段防治工作;城市建设用地的选择和交通、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应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影响,尽量避免地质灾害易发区。

第97条坚持平战结合、综合利用。

第98条人防工程总面积按人均1.0米2,战时30%的人口留城计,共需人防工程总建筑面积9.6万米2。本区的人防工程应结合自然山体修建,并适当考虑外部人员迁入。

第99条一般建筑按6度设防,城市生命线工程及重要工厂企业的构筑物设施应提高一度设防。

所有新建工程必须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

现有重要工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抗震、加固。

第十六章城区环境卫生规划

第100条近期建设城区垃圾处理厂,完善城区垃圾收运系统。

第101条公厕主要布置在流动人口密集的闹市区,间距一般为300-500米。生活居住区完善配套化粪池,大型公共设施和市场用地应配套相应的公共厕所。

第102条提高市区粪便吸运机械化程度和贮粪能力。

第103条小型转运站每0.7-1Km2设置一座。规划区拉圾收集方式采用集中收集,密闭式转运的方式。

第104条废物箱布置在商业大道设置间距为35-50米。交通干道设置间距为50-80米,一般道路设置间距80-100米。推行分类垃圾袋装化。

第十七章郊区规划

第105条规划范围

本次郊区规划范围包括龙凤镇、小渡船办事处、六角亭办事处,午舞阳坝办事处,总面积292平方公里,农业人口155881人。

第106条规划原则

本着面向市场,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发展原则,建立稳定的蔬菜水果及副食品生产基地,并加强郊区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

第107条规划布局

1、蔬菜生产基地

规划在郊区内全面发展,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布置在田家湾、黄土坝、谭家坝、石家坡、瓦店子、出水洞、龙洞等村。并大力推广大棚种植技术,努力提高单产。以人均0.75公斤/日、单产4000公斤、自给率75%计,近期需菜地10800亩,产量4300万公斤;远期需菜地16300亩,产量6570万公斤。

2、副食品生产基地

肉类、禽蛋的生产采用专来户与家庭饲养相结合的方式,生产规模由市场调节,生产基地主要布置在五峰山、七里坪、耿家坏、三龙坝等村;水产养殖基地安排在大龙潭水库、小

龙潭、出水洞等村和市渔种场,鱼类养殖采用水库与精养相结合的生产方式。

3、水果生产基地

规划主要布置在猫子洞、陡坡、椿木槽、店子槽、新桥、杉木坝、杜家坝等村,以发展柿子、梨、柑桔等鲜果。

4、牛奶生产基地

充分利用荒草坡地发展牧草场,以方家坝、凉风垭为基地,建设奶牛养殖场。

5、农村居住点及市政设施建设

农村居民点以现状为基础发展,本着少占良田,有利生产的原则,对新建居民点统一规划管理,配套完善必要的公共服务及市政设施。

现有的火葬场、公墓对城市的建设发展不利,规划将火葬场及公墓迁至黄土坝,垃圾处理场布置在高桥坝。

6、风景旅游区

以出水洞为核心,建设出水洞风景区,在风景区内对现有的山体与自然植被进行严格保护,在风景区内严禁修建与旅游度假无关的建筑。

第十八章近期建设规划

第108条规划年限与规模

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为2003~2005年,近期城市人口规模为2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5.5平方公里,人均用地指标73.7平方米。

第109条近期建设指导思想

l、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以完善城市职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解决现状主要矛盾为重点。

2、以现有条件为基础,以高标准为目标合理配置各项设施,为远期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近期建设应本着节约土地,节省投资的原则,依托现有设施滚动发展,以达到开发一片,见效一片的目的。

4、旧城区改造重点应放在道路系统的整理和基础设施的配套上,注重公共绿地建设,着力改善旧城区生活环境;对近期内没能力进行改造的地段,应当严格加以控制。

第110条近期建设主要内容

近期建设以城市道路建设、铁路站场建设、行政区建设带动城市新区的建设,延伸施州大道北段至枫香坪新区,以另开辟新桂大道增加新城区和旧城区联系通道,城市建设以城市道路为骨架,逐渐向新城区转移;旧城改造以打通拓宽道路为基础,优先改造危旧房屋,控制远期预改造地段。

1、工业用地

近期建设工业用地应初步形成金子坝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桥坝工业区的基本建设框架,逐渐引导现状城区的企业向新工业区的搬迁。

2、对外交通

建成209国道城区外环段,使原209国道的过境交通转移至城市外围,加快沿清江河的滨河旅游道路的拓宽,严格控制两侧的居住区建设,为远期清江河风景带的形成做好充分准备。

3、城市道路

延伸施州大道北段至枫香坪新城区,使旧城新区浑然一体,建设黄泥坝新州行政区的城市道路,拓宽理顺旧城区主要道路交叉口,改造原209国道和城市道路相交的重要节点。

4、居住用地

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在旗峰坝、黄泥坝附近,形成配套齐全的居住小区,同时完成旧城区的一些旧城改造项目。

城区的改造主要集中在旧城区,改造主要是提高建筑层数,减小建筑密度,适度增大容积率,使城市中心的部分居民有计划地外迁,进行土地置换腾出一些地方,用以改善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化用地。

新城区建成五个居住小区,新建小区要求首先建设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容积率控制1.0~1.5,日照间距1.0以上,绿地率30%以上。

5、公共服务设施

(1)近期规划进一步加强旧城区商业金融中心的建设,突出强化城市旧城区的商贸服务职能,同时建设旗峰坝社区和枫香坪社区。

(2)近期内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新建六所中学和八所小学,用地指标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近期以湖北民院建设带动金子坝高科技园区发展,逐步形成文教组团的氛围。

(3)文化娱乐设施应随着城市发展而配套建设,近期内各个区都要完善文化娱乐设施,建立起各个区的文化娱乐中心,近期内将建成恩施市科技馆,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4)体育设施方面建成民族大观园的体育活动中心和旧城区田径场。

(5)近期医疗卫生设施建设一所专科医院,完成在建的各项医疗卫生项目,完成市中医院大楼和市医院综合大楼的建设。

6、市政公用设施

近期建设市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完成市电信大楼建设并投入使用。建成清江河10公里长滨河景观带和6公里长的龙洞河绿地景观轴。

恩施施州大桥简介

恩施施州大桥位于恩施市城区,施州大桥及接线工程南接清江西岸中国联通恩施分公司门口(施州大道),北斜跨清江,主桥上跨规划滨江路,与原红江桥东岸桥头相接,是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两条景观主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州大桥及接线全长765.614米,其中大桥长365米。

施州大桥的主要工程包括:

1.主桥

2.引桥

3.桥头接线。

施州大桥设计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4kn/m2

2.行车速度:40km/h

3.桥面宽度:21.5米,双向四车道

4.最大纵坡:3.0%

5.桥梁横坡:双向1.5%

6.主桥为独塔单索面斜拉桥,主跨长度145米,边跨长度100米。

凤凰山隧道工程简介

恩施凤凰山隧道位于恩施市城区,隧道西接凤凰大桥与东风大道立交,东接土桥大道(鱼种场处),是恩施市道路骨架“四纵三横”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二级,行车速度40公里/小时。凤凰山隧道为双洞分建,北隧道长291.73米;南隧道长288米,南北隧道全长579.73米,概算投资2400万元。隧道穿越的山体地形完整,无滑坡、塌方等破坏地形。隧道围岩为透水性III级围岩,南北隧道全部采用复合式衬砌,圆形洞身、混凝土路面。隧道单洞建筑限宽:10.25(0.25+2 ×3.75+0.25+1.5+0.75),隧道单向行车道

宽:2 ×3.75米;左右侧向宽度0.25米;人行道宽度1.5米;检修道宽0.75米;机动车道限界高度5.0米;人行道限界高度2.5米。隧道内净空最大宽度10.9米,最大高度7.0米。

凤凰大桥工程简介

凤凰大桥位于恩施市城区施州大道北端,民族东路东端,连通航空路、施州大道、大桥路,跨清江与东风大道立交,穿隧道至土桥坝,是恩施市城区东西主要干道上的重要控制性工程项目,概算投资为2800万元。

凤凰大桥的主要工程包括:1、跨清江主桥;2、西岸引桥;3、东岸引桥;4、东岸上下游匝道;5、东岸东风大道跨线桥;6、西岸引桥两侧的掉头匝道。

凤凰大桥设计技术标准:城市主干道二级标准,行车速度40km/h,主桥为单孔跨越清江净跨为112米的中承式拱桥,桥宽26.1米,双向四车道,跨中桥面中心处标高为421.259米,桥梁全长213.04米。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全文

近日,备受关注的《西安市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 为了适应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在建设中出现的新的规模、特色、交通、形态等问题,西安此次总体规划从宏观层面和战略发展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如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加强西安对区域的幅射和带动作用,提升西安的战略地位等问题后进行了修编。 在修编过程中,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及各界专家和市民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大力支持。西安市委书记袁纯清和市长孙清云多次亲临市规划局进行指导,规划局也多次组织各方面专家对规划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根据总体规划,在未来16年内,西安的城市规模、城市形态、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人居环境等将会有较大的改变。 一、城市性质和城市特色 本次规划分为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规划在充分研究西安的城市特色后对城市性质做了重新定位,即: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中国重要的教育、科研、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中西部的主城区;陕西省省会。今后,西安将建设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 二、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201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955万人;市区(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未央区、雁塔区、灞桥区、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以及户县),人口规模为69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525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1030万人;市区人口规模为76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600万人。 用地规模:201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695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为525平方公里;202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788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60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三、城市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7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90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基本社会保障率达到85%,城市化水平达到80%,城市经济规模基本达到我国中等发达城市水平。规划提出要将西安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昌盛、基础设施完备、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生态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社会有序和谐、政治民主文明的国际性旅游城市、浓郁文化特色城市、科教创新城市、产业集群城市、枢纽中心城市、山水生态城市、最佳人居城市和西部金融中心。 四、城市总体布局 采取拉大城市骨架,发展外围新区;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降低中心密度,保护古城风貌;显山露水增绿,塑造城市个性;南北拓展空间,东西延伸发展的城市布局原则,城市未来主要向西南、东北方向发展;远期主要向北跨过渭河发展。 布局形态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未来西安城市将按照九宫格局、虚实相当的总体结构,形成几个外围副中心,即在西南方向形成以户县为主的副中心;在东北方向形成以新筑、临潼为主的副中心;在北部方向形成以阎良为主的副中心;在渭北方向形成以高陵(跨过渭河)、泾河工业区为主的副中心;在南部方向形成以长安为主的副中心。五、重点建设的外围新区 疏解老城功能,建设新的行政中心:为了降低中心区密度,更好地保护古城区内历史风貌,

黑龙江省风景名胜区建设发展概况与分析

黑龙江省风景名胜区建设发展概况与分析 第一节风景名胜区体系建制状况与特点分析 1982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和镜泊湖风景区被国务院首批审定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9年,经黑龙江省政府审定批准设立了太阳岛、丹清河、二龙山、桃山、兴凯湖5处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省政府审定批准延寿山庄、莲花湖、吉兴河、哈达河、柳树岛、四丰山、明月岛、卧牛湖、龙凤山9处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国家组织审定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区,要求各省从已建制的省级风景区中选送,当时我省虽然尚无省级风景区建制,但积极补充申报了兴凯湖风景区,由于准备不够等原因,未获批准。 当前黑龙江省正式建立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4处,详见表1-1。全省各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风景区点200余处,虽然部分风景旅游开发地以风景区命名,但是除上述16处风景区外,其它都未经正式审批建制并报送风景区主管部门备案。 黑龙江省现状16处风景区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分属8个地市。大庆市、绥化市、鹤岗市、双鸭山市、大兴安岭地区尚未建立风景区。16处风景区全部属于自然风景资源主导型,各风景区都有少量人文景观,但与自然景观相比,人文景观价值较低。按主体风景资源类型划分为以下5种类型:·山林——湖泊景观类型:镜泊湖、莲花湖、卧牛湖、二龙山、龙凤山、吉兴河、四丰山、哈达河、延寿山庄9处风景区。其中,镜泊湖风景区拥有火山熔岩地貌、天然瀑布及火山口森林等特色景观,风景资源价值较高。其它8处风景区都是因修建水库而形成的山水风光区。 ·火山地貌(矿泉)型:五大连池风景区,属于特色风景资源区,有较高的观赏、科学研究、医疗保健价值。 ·山地森林型:桃山、丹清河2处风景区,北国山林特色,生态环境质量较好。 ·天然湖泊型:兴凯湖风景区,中俄界湖,天然景色极为秀美。

牡丹江市实施《黑龙江省城市建设动迁管理条例》办法

牡丹江市实施《黑龙江省城市建设动迁管理条例》办法 来源:牡丹江市人大常委会作者:时间:2007/07/0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建设动迁管理,保证城市建设和改造的需要,维护动迁人和被运迁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黑龙江省城市建设动迁管理条例》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进行建设,需拆除房屋和其它设施及搬迁、安置、补偿等动迁事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称市开发办)为本市动迁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的动迁管理工作。 市城市建设动迁安置处(以下称动迁承办单位),为本市统一动迁的实施单位,负责对被动迁人进行宣传动员,组织或承担房屋拆除、补偿、安置等任务。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的动迁人是指依法取得动迁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 本办法所称的被动迁人,是指对被动迁房屋和其它设施具有合法产权证照或使用证照的单位或个人(以下分别称所有人和使用人)。 第二章动迁管理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因建设需要动迁,必须向市开发办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取得《动迁许可证》并按住宅本体工程造价的百分之五预交动迁安置保证金后,方可进行动迁。工程竣工,动迁人履行与被动迁人签订的协议后,退回保证金。 房屋动迁需要变更土地使用权的,必须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 第六条动迁人申请办理《动迁许可证》,应提交下列证件: (一)建设计划、投资指标、建设规划和用地审批文件。 (二)拆除房屋产权注销登记通知。 (三)包括动迁地段现状情况、安置地点、动迁期限、回迁时间等内容的动迁安置方案。 第七条凡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开发建设的,均实行统一动迁,由动迁人委托动迁承办单位实施动迁。 经市开发办批准个别动迁的,动迁人按本办法规定可自行实施动迁。动迁人是个人的,不得自行实施动迁。 动迁主管部门不得接受委托实施动迁。非建设单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实施动迁。 第八条市开发办核发《动迁许可证》后,应向动迁范围内的被动迁人发布公告,公布动迁人、动迁承办单位、动迁范围、搬迁期限等,宣传有关动迁的法规、工作制度。 市开发办应监督动迁人、动迁承办单位和被动迁人执行本办法,监督检查各项动迁活动,保护动迁人和被动迁人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动迁人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未经市开发办批准,不得在拟建地段进行动迁调查摸底。 (二)不得擅自改变已批准的拆迁范围和搬迁期限。

20XX连云港行政区划图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20XX连云港行政区划图 篇一:中国行政区划表(20xx最新) 注: 1、以下城市为副省级市: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 2、以下城市为计划单列市: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 篇二:20xx年那些不经意间的行政区划调整 篇三: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30)批复 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30)批复 一、规划区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都市发展区、中心城区三大层次。市域:即连云港地市行政辖区,包括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含开发区),以及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和灌南县,总面积7500(前三岛和大部分海域面积未计入)平方公里。 都市发展区:主要由连云港市区(含新浦、海州、连云以及南翼地区)和赣榆县东部滨海地区(含赣榆新城、海头、

柘汪等地区)组成,总面积为1806.32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包括中心城区在内的连云港市区行政辖区(含20xx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后纳入市区的浦南镇和岗埠农场),以及灌云县善后河以北地区、白塔埠机场控制区和市区东部近海部分浅海域。总面积约为1644平方公里。 二、规划年限 规划期限为20xx-2030。其中,近期为20xx-20xx年,远期为20xx-2030年,远景展望2030年以后。 三、市域城镇规划 1、空间布局规划: 规划确定连云港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为“两轴一心”。其中,“两轴”为沿海城镇发展轴和沿东陇海城镇发展轴,“一心”为连云港中心城区。 沿海城镇发展轴:北起柘汪镇,南到燕尾港-堆沟港镇,包括海头镇、赣榆县城、南翼新城(板桥-徐圩地区)等城镇节点,是依托连云港滨海港口、土地、交通、景观等优势资源、以临港产业为重点的市域南北向新兴发展轴线。 沿东陇海城镇发展轴:东起连云港中心城区,西沿陇海铁路和连徐高速公路经白塔镇、东海县城,向新沂、徐州方向延伸的市域东西向传统发展轴线。 沿海城镇发展轴和沿东陇海城镇发展轴的交汇点即连

牡丹江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牡丹江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对牡丹江市城 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做出全面梳理,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 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的理解,洞悉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 (1) 第二节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牡丹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牡丹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牡丹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牡丹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牡丹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牡丹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概要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概要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2020年)概要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中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3.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张家口市中心城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张家口市中心城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二00九年七月二十日)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张家口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 第三条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各类详细规划和重要建筑方案设计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面向国内外市场,鼓励设计方案竞标。 第四条在本市规划区内承担各类规划设计任务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规划设计资质。在规划成果报批的同时应附相应的规划资质证明材料。 外埠规划设计单位在本市从事规划设计应向市规划主管部门备案登记。 承担居住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上(含15万平方米)、公建5万平方米以上(含5万平方米)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应具备甲级规划设计资质。承担居住建筑面积8~15万平方米、公建3~5万平方米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应具备乙级以上规划设计资质。 第五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建设项目用地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应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用地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下(含2万平方米)的项目,需编制《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综合管线工程规划》和《竖向规划》。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规划执行。 各类建设工程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城市设计、日照分析和建筑方案时,范围应符合城市坐标的且包括周边相邻地段50米以上范围内的现状地形图,并研究与相邻空间环境协调以及与城市基础设施的衔接。建筑立面、建筑夜景及色彩方案,应进行多方案比较,符合方案竞选要求的应进行方案竞选。 各类专业性用地建设项目应符合已颁布的其专业技术规范及本规定的要求。 第六条规划设计单位在本市承担各类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时,应按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规划设计条件”执行,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报批时,“规划设计条件”应作为附件。 第七条编制各类规划应按有关规定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审查和审批各类建设项目,不得违背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八条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审批。城市重要街区、主要干道、重要景观节点、重要建设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方案,由市规委会审批。城市一般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方案由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

中国城市级别总表

中国城市级别总表 截至2012年5月,中国共有6个省级城市、15个副省级城市、274个地级市、372个县级市和17个县辖市,共684个城市。 一、省级城市(6个) 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二、副省级城市(15个) 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 长春市( 吉林省) 沈阳市( 辽宁省) 大连市( 辽宁省) 济南市( 山东省) 青岛市( 山东省) 西安市( 陕西省) 成都市( 四川省) 武汉市( 湖北省) 南京市( 江苏省) 杭州市( 浙江省) 宁波市( 浙江省)

厦门市( 福建省) 广州市( 广东省) 深圳市( 广东省) 三、地级市(274个) 黑龙江省(11个):黑河市、伊春市、齐齐哈尔市、鹤岗市、佳木斯市、双鸭山市、绥化市、大庆市、七台河市、鸡西市、牡丹江市 吉林省(7个):吉林市、白城市、松原市、四平市、辽源市、白山市、通化市 辽宁省(12个):铁岭市、阜新市、抚顺市、朝阳市、本溪市、辽阳市、鞍山市、盘锦市、锦州市、葫芦岛市、营口市、丹东市 河北省(11个):石家庄市、张家口市、承德市、唐山市、秦皇岛市、廊坊市、保定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邯郸市山东省(15个):德州市、滨州市、东营市、烟台市、威海市、淄博市、潍坊市、聊城市、泰安市、莱芜市、日照市、济宁市、菏泽市、临沂市、枣庄市 河南省(17个):郑州市、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新乡市、焦作市、三门峡市、开封市、洛阳市、商丘市、许昌市、平顶山市、周口市、漯河市、南阳市、驻马店市、信阳市山西省(11个):太原市、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阳泉市、晋中市、吕梁市、长治市、临汾市、晋城市、运城市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

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 城市中心区是市级公共设施相对集中、人流、物流活动频繁的公共活动地段,是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信息的中心,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焦点。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理性设计理念,加强城市中心区的综合效益,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中心区环境。 城市新区是集市级行政、文化娱乐、教育和地区性的商业、金融、居住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新城市中心区。 规划从历史的演进角度把握住“山——海——城”为一体的城市格局,突出“新城区、新形象、新人文”的规划主题,将绿色生态融入新区,塑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充满人性空间的新城市形象,为新城区创造出新的人文环境。 一. 区域条件分析 规划新区位于市新浦区的东南侧,是老城区与新浦东区的结合部。规划围东起宁连公路,西至瀛州路,南起路,北至苍梧路,规划用地面积675.5公顷。 区有三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即苍梧路、路、路,四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即瀛州路、郁州路、科苑路和学院路,并有宁连公路从该地段东侧通过,苍梧路与宁连公路交叉处规划部分苜蓿叶型立体交叉,交通十分便捷。从区位角度分析,新区处在一个联系历史与未来城市空间的过渡地段;从环境景观概念角度分析,该区域是将花果山风景区以及远处的凤凰山自然景观引入城市的纽带;从城市空间、城市轮廓线的角度分析,该区域作为新城区将是城市重心所在,将集中城市较多的高层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因此将该区域作为城市新中心区来建设,其区域条件是十分优越的。 二. 现状概况 新区现状,已建成地区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其中苍梧小区、博纳花园小区均是新建的居住区,其建筑造型、小区绿化环境、小区配套设施均体现了市居住区的较高水平。沿瀛州路和路西端有少量行政办公用地,苍梧路两侧则以大专学校用地为主。现状用地围有体育运动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正在建设的新海高级中学,苍梧路北侧还有的最高学府——淮海工学院和职业 花果山及远处的凤凰山

牡丹江市场调研报告

牡丹江市场调研报告

2011年7月6日 目录 一、地理位置 (2) 二、城市概况 (3) 三、宏观经济 (5) 四、房地产市场状况 (10) 五、产品结构、部分楼盘简析 (15) 六、区域分析 (34) 七、竞争分析 (36) 八、目前牡丹江市房地产政策 (36) 九、综述 (36) 十、写字楼市场状况 (38) 十一、牡丹江市地热资源 (40)

一、地理位置 牡丹江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中、俄、朝合围的“金三角”腹地,东至俄罗斯远东、南与吉林省延边自治州接壤、西与哈尔滨市相邻,地处长白山北部。

二、城市概况 全市总面积4.06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45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2.79平方公里。总人口285万,市区人口94.2万。(一)行政区域划分 牡丹江市现有4个市辖区:爱民区、东安区、阳明区、西安区,江南新区目前正在规划中。 牡丹江市行政区域划分表 行政区 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 (万) 简介 东安区334一八.5 位于牡丹江市东南部,老城区,政治、文化、金融、商贸中心区,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商贸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

(二)市政设施 牡丹江城市绿化、道路交通、供水排水、供热供气、电力通信等配套设施齐全。市区园林绿化覆盖面积 2770 公顷,绿地率 45% 。

市区道路长度 744 公里,面积 807 万平方米,人均 10.3 平方米。位于市区东南7公里处的牡丹江机场为国家4C级机场。 (三)产业结构 牡丹江市工业目前已经形成了造纸、电力、煤化工、石油化工、制药、汽车配套、木材加工等支柱产业。工业是牡丹江国民经济的主体和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0%左右,工业企业创造的税收占市级财政收入的70%左右。牡丹江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全市拥有夏威夷国际大酒店、金鼎国际大酒店等星级宾馆 46 家,大商集团、新玛特、波斯特、家乐福等大型商场70余家。 三、宏观经济 近年来,牡丹江经济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1亿元,比上年增长一八.5%。 (一)地区生产总值 2006—2010年GDP增长表(单位:亿元)

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0.17 (1)

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试行稿)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 (1)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3) 第四章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 (15) 第五章建筑间距 (24) 第六章建筑退让 (25) 第七章建筑高度及空域保护 (30) 第八章建筑基地的绿地 (31) 第九章地下空间利用 (32) 第十章停车场 (33) 第十一章建设引导措施 (35) 第十二章附则 (3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西安市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 本规定中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 第三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分类(见《表1》)。 第四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可兼容性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依据《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见《表2》)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城市分区:西安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依据建设用地所处区位分为城市更新改造区、城市新区、新城及县城、乡镇四个层级控制。(具体分区见附图1)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六条建筑基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容积率,下同),应按照本章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人口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居住项目及用地规模1万平方米以上的非住宅建筑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可参照本规定表3《西安市各类建设用地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以下简称《表3》)及表4《西安市各类建设用地容积率控制指标表》(以下简称《表4》)的规定执行。 对于不适用本表约束的建设项目,其建筑容量在满足建筑后退距离、停车、绿地率、消防、日照、卫生视距、公共开放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容量、抗震、防灾、人流集散等规定的前提下,以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指标为准。 表3 西安市各类建设用地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 区位 住宅建筑类办公建筑类商业建筑类 教育科研建 筑类 工业建筑类多层中高层高层多层高层多层高层—— 城市更新改造区≤28% ≤25% ≤20% ≤50% ≤40% ≤60% ≤55% ≥20%,≤ 45% ≥30%,≤50% 城市新区≤28% ≤25% ≤20% ≤40% ≤35% ≤50% ≤45% ≥20%,≤ 40% ≥30%,≤50% 新城及县城≤28% ≤25% ≤20% ≤40% ≤35% ≤50% ≤45% ≥20%,≤ 40% ≥30%,≤50% 乡镇≤28% ≤25% ≤20% ≤35% ≤30% ≤40% ≤30% ≥20%,≤ 35% ≥30%,≤50%

连云港市城市房屋拆迁评估技术规范

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城市房屋拆迁评估技术规范(试 行)》的通知 各区房产局、物价分局、拆管办,各房屋拆迁估价机构、房屋拆迁实施单位: 现将《连云港市城市房屋拆迁评估技术规范(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九年八月六日连云港市城市房屋拆迁评估技术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房屋拆迁评估工作,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房屋拆迁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房地产估价规范》、《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江苏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连云港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上涉及房屋拆迁的房地产评估活动,适用本规范。 第三条从事房屋拆迁的房地产估价机构(以下简称估价机构)应当是具有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三级以上房地产评

估资质,并经过市房产局的审核准予其在本市执业的估价机构。 市房产局、市拆管办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布估价机构名录,供拆迁人、被拆迁人选择。 第四条每个拆迁估价项目,估价机构均应派出至少二名专职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其他人员则应当持有市房产局、市拆管办共同颁发的《拆迁评估上岗证》。 第五条拆迁评估的估价对象:拆迁范围内,经确认持有合法产权证明的被拆迁房屋(含其占用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其附属设施。 1995年航测图上标明的无证房屋参照有证房屋评估。 第六条拆迁评估的估价目的统一表述为“为确定被拆迁房屋货币补偿金额而评估其房地产市场价格”。 第七条拆迁评估的估价时点一般为房屋拆迁许可证颁发之日。拆迁规模大、分期分段实施的,以当期(段)房屋拆迁实施之日为估价时点。 第八条拆迁评估的价值标准为公开市场价值,不考虑房屋租赁、抵押、查封等因素的影响。 房屋拆迁评估价格不包含室内、外自行装饰、装修的补偿金额及房屋拆迁中的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和非住宅用房一次性综合补助费等政策性补贴费用。 第九条拆迁评估价格应当以人民币为计价的货币单位,精确到元。

牡丹江市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目录 1 报告说明 (1) 1.1调查分析背景 (1) 1.2调查分析方法 (1) 2 牡丹江市旅游经济运行情况 (2) 2.1市场现状 (2) 2.2牡丹江市旅游经济在黑龙江省的地位分析 (7) 3 牡丹江市旅游客源市场特征 (13) 3.1人口学特征分析 (13) 3.2游客行为特征分析 (15) 4 牡丹江市旅游质量评价与开发建议 (18) 4.1质量评价 (18) 4.2开发建议 (20) 5 主要客源地旅游消费习惯分析及对东北的旅游感知分析 (23) 5.1旅游消费习惯分析 (23) 5.2东北旅游感知分析 (33) 6 牡丹江市居民旅游发展认知 (38) 6.1旅游发展认知 (38) 6.2旅游发展诉求 (41) 7 旅游市场定位与预测 (43) 7.1旅游市场定位 (43) 7.2旅游市场预测 (44)

1 报告说明 1.1调查分析背景 为科学编制《牡丹江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新空间(中国)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启动了牡丹江旅游市场专项调研,围绕牡丹江旅游经济运行状况、客源市场特征、旅游质量评价、客源地消费习惯、客源地居民对东北旅游感知、牡丹江居民旅游发展认知等分课题展开科学、严谨的调查研究,力求为《牡丹江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依据。 1.2调查分析方法 牡丹江市旅游经济运行状况分析主要采用各地各级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其他调查课题调查方法均为问卷调查法。其具体方法如下: 专栏1-1 调查说明 调查内容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样本 旅游客源市场征、旅游质量评价与开发建议2012年5月在牡丹江各主要景区景点展开线下问卷调查;在众意网建设网上问卷平台,通过 新浪微博信息锁定牡丹江旅游者,向其展开网上问卷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收回 1251份,其中有效问卷1150份, 占回收问卷的91.9%。

2020年陕西省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报告

年陕西省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千米,南北最宽约千米,总面积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区县。到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万人。 二十世纪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的增长速度,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西安是国家重要的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近期陆续安排了国家级公路、铁路、战略物资储备等重要基础设施,以及重要的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建设项目,这些大型项目的落实,已经超出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改变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 .修编是保护好世界文化古都的需要 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我国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安市拥有包括汉长安城、唐长安城等著名大遗址在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处,登记在册文物点处,其中秦始皇陵和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外,西安还拥有丰富的河湖水系、台塬、秦岭山脉等独特的历史地形地貌及国

西安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西安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西安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1994年,西安市提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由4条线组成,线网总长度73.17公里,并纳入1999年经国务院批复的《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 2004年,西安市重新编制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其目标是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体,轨道交通 为骨干,其它公交为辅助的多元化、快速、高效、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实现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棋盘加放射型”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布局。 轨道交通线网远期规划由6条线组成,总长251.8公里。 (1) 一号线:(后围寨~纺织城) 该线路位置为西安市东西向主客流走廊。线路起迄点后围寨、纺织城是西安市对外交通枢纽。该线路穿越西安城区的东西,通过市区最繁华的地区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同时,线路

连接主城东西轴和上城西客运站、西安客运站、康复路批发市场、长乐路客支站、半坡客运站等大型客流集散点和长途客运枢纽。一号线向西延伸至咸阳市人民广场,为西咸一体化创造有利条件;向东延伸至临潼旅游渡假区,可大大促进西安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及沿线土地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西安作为国际级旅游城市的地位。该线为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干线。 (2) 二号线:(铁路北客站~韦曲) 该线路位置为西安市南北向主客流走廊,线路将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北客站、张家堡广场、城市中心北大街及钟楼、南郊省体育场、小寨商业文化中心、西安国际展览中心、长安区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串联起来,沿途分布有张家堡客运站、城北客运站、明德门客运站等长途客运枢纽。二号线与一号线构成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十字骨架,是线网中的骨干线。 (3) 三号线:(新筑~侧坡村) 该线路为东北、西南走向。线路沿城市主要客流走廊东二环敷设,毗邻西安浐灞新区、兴庆公园,经国家级历史文物景点大雁塔、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小寨商业文化中心、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安科技产业园等客流及人口密集区,促进城市发展空间向东北、西南方向拓展。 (4) 四号线:(草滩农场~韦曲科技产业园) 线路连接草滩现代农业开发区、张家堡广场、曲江旅游度假区、韦曲科技产业园,途经既有西安火车站、明城墙内五路口及大差市、历史文物景点大雁塔等客流密集区。四号线对于城市南北向客流转换起到了辅助和补充作用。 (5) 五号线:(纺织城火车站~六村堡(纪阳)) 五号线东端的纺织城火车站为既有西康铁路客运站,是西安铁路枢纽的辅助客站。连接六村堡工业园区、纪阳组团,途经曲江旅游度假区、西安国际展览中心及三桥交通枢纽等大的客流集散点,将辅助一号线分流城区内东西向客流。 (6) 六号线:(纺织城~长安科技产业园) 线路连接东郊纺织城、明城墙内东、西大街及钟楼、南郊大学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长安科技产业园等工商业聚集区和人口密集区。可辅助一号线对主城区客流起到较大的分流作用,缓解主城核心区的交通压力,同时可带动东郊纺织城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南郊大学城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该线网规划中轨道交通在主城区内的线网密度0.338km/km2,明城墙区内线网密度 1.146km/ km2。覆盖了全市61个主要客流集散点中的52个。 线网形成后,轨道交通方式的出行量将占居民总出行量的25%,占公交出行量的50%。 以西安钟楼为中心,在无轨道交通的情况下,公交40分钟的出行范围是251.96平方公里,大约覆盖主城区1/3的面积;而在有轨道交通的情况下,公交40分钟的出行范围可以达到853.42平方公里,覆盖了整个主城区。 线网中一、二、三号线为骨干线,既满足了城市东西向、南北向主轴线上的客运交通需求,又向外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四、五、六号线是轨道交通网的辅助线,主要满足城市功能组团之间的交通需求,对线网进行加密完善。 线网总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6~2011年):建设二号线(铁路北客站~韦曲,26.4公里),以缓解城市南北向主客流走廊的交通压力,为城市中心区的逐步外移、市政府北迁及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西安火车站密集客流的疏导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拓展西安市空间结构,引导城市向北、向南发展。

连云港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17_2030)

连云港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17-2030)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发展战略 2 第三章港城公交发展模式 4 第四章公共交通客流预测 5 第五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 6 第六章中运量系统规划 7 第七章常规公交系统规划 9 第八章公交枢纽体系规划 15 第九章辅助公交系统规划 17 第十章智能公交规划 18 第十一章近期规划与建设规划 19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政策与保障措施 23 总则 规划目的

为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政策,促进社会公平,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适应连云港市城市格局变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促进连云港市公共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并完善"城市轨道及中运量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干线为主体、出租车及慢行交通为辅助、社区公交为延伸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为连云港市民提供多模式、一体化、全覆盖、高品质的公共交通服务,编制《连云港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17-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 《江苏省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导则》(2013)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指南》(2014.12) 《省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2014-8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CJJT15—2011 《城市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标准》(JB 99-104-1996) 《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连云港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30)》 其他相关规范、规定和规划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交行业监管,提高公交服务能力,充分借鉴先进城市发展经验,以创建一体化公交优先示范城市为目标,通过加快推进我

佳木斯市征收土地暂行规定

佳木斯市征收土地暂行规定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令(5号) 颁布时间:2008-6-25发文单位:佳木斯市人民政府《佳木斯市征收土地暂行规定》业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发布,请严格遵照执行。 市长李海涛 二○○八年六月二十五日 佳木斯市征收土地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征地管理,保护被征地农民和用地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区征地管理工作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黑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市市区内,建设用地涉及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的,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征收土地工作应该妥善处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利益关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第四条市政府成立征收土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市区涉及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的各项调研、组织、协调、督办、综合等项工作。成员单位包括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局、建设局、房产局、农业委员会、林业局、水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物价局、市信访办、市政府法制办、公安局、审计局、监察局和各区政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 第五条市政府根据城市发展需要,结合政府财力,本着区分轻重缓急的原则,统一制定城市土地征收计划和土地供应计划,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布局,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和征地资金。各区政府作为征地主体,应当根据市政府决策负责征地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二章征收土地程序 第六条征收土地项目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统一受理并纳入全市征收土地计划。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批次选址项目由市政府于每年一月底前制定征地计划,国土资源部门统一汇总后,拟定征收土地方案报国家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单独选址项目根据工程建设需要,由具体用地单位提出申请。 用地单位提出用地申请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一)用地申请书; (二)发改委批准文件; (三)资金到位证明; (四)用地项目平面布置图和定线图。 征收草原、林地、水面等土地,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应当征得主管部门同意,并提交相关批准文件。

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

附件 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年3月

目 录  前言 (1) 第一章规划背景 (2) 第一节发展基础 (2) 第二节机遇挑战 (3) 第三节重要意义 (4) 第二章发展思路 (4) 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原则 (4) 第二节战略定位 (6) 第三节发展目标 (7) 第三章总体布局 (7) 第一节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 (8) 第二节完善城市群发展体系 (9) 第三节推动人口布局优化 (12) 第四章创新发展提高质量效益 (13) 第一节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13) 第二节营造“双创”良好环境 (14) 第三节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15) 第四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5) 第五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6) 第一节构筑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17) 第二节共建水利基础设施 (19)

第三节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 (20) 第四节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1) 第六章产业协调发展 (22) 第一节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22) 第二节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25) 第三节发展壮大现代农业 (27) 第七章生态文明共建 (28) 第一节构建区域生态屏障 (29) 第二节推进环境综合治理 (30) 第三节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32) 第四节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33) 第八章开放发展合作共赢 (34) 第一节扩大对外开放 (34) 第二节加强国内合作 (35) 第九章基本公共服务共享 (36) 第一节加强教育交流合作 (36) 第二节推进医疗卫生合作 (37) 第三节共同推动文化繁荣 (37) 第四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9) 第十章组织实施 (39)

前言 哈长城市群是东北地区城市群的重要组成区域,处于全国“两横三纵” 城市化战略格局京哈京广通道纵轴北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加快培育哈长城市群,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人口集聚,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增长极,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本规划。规划是培育发展哈长城市群的指导性文件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布局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牡丹江市,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松原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核心区以上述市(州)中主体功能定位为国家级、省级重点开发的区域为主,统筹区域其他地区发展,核心区面积约5.11万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约2000万人。 规划期为2016—2020年,展望到2030年。

佳木斯市汤原县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 一、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回顾 上一轮《汤原镇城市总体规划》是1995年由省政府批复开始实施的。上轮规划确定汤原镇的城市性质为:“汤原镇是佳木斯市卫星城,是汤原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以食品工业、建材工业为主的小城市。”城市规模为近期(2000年)人口6.5万人,用地1005.16hm2;远期(2010年)人口8万人,用地1181.97hm2,主要用地发展方向为向北。 上轮总体规划符合当时汤原的实际情况,为汤原县近几年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尤其在道路系统建设和用地结构建设等方面,为汤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上轮规划对汤原县的发展,特别是城市规划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直接指导了汤原县的工业用地、道路系统、绿地系统等的建设。从规划的实施情况来看,上轮规划对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的确定和预测基本正确。 进入21世纪,我国步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活动更加活跃;汤原地热资源的发现和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出台,为汤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现有的城市规模、布局结构已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也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势在必行。 二、主要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6.《城市环卫设施设置标准》(CJJ27-89) 7.《汤原镇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编制) 8.黑龙江省关于城市规划的法规文件 9.其它相关资料、技术规范与法规 三、规划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节约、协调、综合平衡才能持续发展。寻求经济、社会、生态三种效益的平衡点,促进汤原镇城市发展的有序进行。 2.整体性原则 针对汤原镇实际,从整体上妥善处理好工业与居住、建设与发展等矛盾,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规划建设方针,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新的含义,解决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 3.集约性原则 强化建成区作为城市中心区的建设力度,尽快形成具有较大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多功能、现代化、生态化的城市区域。 4.动态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本轮规划从动态的视角对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