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湖泊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湖泊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湖泊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湖泊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湖泊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摘要

湖泊是重要的地表水资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湖泊污染日益严重。水体富营养化、有机污染物剧增、湖面萎缩、沼泽化等。本文结合湖泊污染的危害及主要污染特征,并总结了近几年来我国湖泊污染情况,提出了湖泊污染的物理、化学及生态修复三方面的控制技术。特别是底泥疏浚,植物修复技术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实例,对这些控制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条件做了分析。

关键词:湖泊污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底泥疏浚,植物修复技术

LAKE POLLU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TS

PREVNTION

ABSTRACT

Lakes are important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and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life.However,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the lake pollu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as eutrophication,the leap of organic pollutants, lake marsh and atrophy. This paper combins with lake pollution hazards and main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ummarized the lake pollution situation of China these years and puts forward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ecological third kinds of control technology for lake pollution, especially the sediment dredging, and phytoremediation technology. Throug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se techniques ,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control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KEYWARDS:lake pollution,eutrophication , control technology , dredging , remediation technology

目录

摘要(中文) ................................................................ I 摘要(英文) ............................................................... II 1绪论.. (3)

1.1 引言 (3)

1.2 水污染及其危害 (3)

1.2.1污染物的种类 (3)

1.2.2水体污染物的来源 (4)

1.2.3水污染的途径 (5)

1.2.4水污染的危害 (6)

1.3 湖泊的生态作用及污染 (7)

1.4湖泊污染的主要特征 (8)

1.4.1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8)

1.4.2 湖泊水体有毒有机物的污染 (9)

1.4.3 湖泊水体重金属污染 (9)

2湖泊污染现状 (9)

2.1近几年我国湖泊污染情况 (9)

2.2湖泊污染困境 (18)

3.湖泊污染的防治技术 (20)

3.1化学处理技术 (21)

3.2物理处理技术 (23)

3.2.1底泥疏浚 (23)

3.2.2深水曝气技术 (24)

3.2.3引清冲淡 (25)

3.3 生态修复技术 (25)

3.3.1生物修复技术 (25)

3.4 植物修复技术 (26)

3.5梅梁湖修复实例[19] (27)

3.5.1 梅梁湾水环境原状 (27)

3.5.2 梅梁湾生态系统的修复 (27)

3.5 其他修复技术 (29)

3.5.1沉积物覆盖技术 (29)

3.5.2湖泊理化性质改善 (30)

4.结语 (31)

参考文献 (32)

1绪论

1.1 引言

湖泊是重要的地表水资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受人类活动和一些自然因

素等的影响和破坏使得湖泊远远超出了它的自净能力而造成水质恶化。这不仅是水资源

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且严重破坏了湖泊生态环境,并最终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2 水污染及其危害

1.2.1污染物的种类

水污染是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 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 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 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物有很多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

⑴病原体

生活污水、畜禽饲养场污水以及制革、洗毛、屠宰业和医院等排出的废水,常含

有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病菌、寄生虫。水体受到病原体的污染会传播疾病,如血吸虫

病、霍乱、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历史上流行的瘟疫,有的就是水媒型传染病。

如1848年和1854年英国两次霍乱流行,死亡万余人;1892年德国汉堡霍乱流行,死亡

750余人,均是水污染引起的。受病原体污染后的水体,微生物激增,其中许多是致病

菌、病虫卵和病毒,它们往往与其他细菌和大肠杆菌共存,所以通常规定用细菌总数和

大肠杆菌指数及菌值数为病原体污染的直接指标。病原体污染的特点是:数量大;分布

广;存活时间较长;繁殖速度快;易产生抗药性,很难绝灭;传统的二级生化污水处理

及加氯消毒后,某些病原微生物、病毒仍能大量存活。常见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处理能够去除水中99%以上病毒,如出水浊度大于0.5度时,仍会伴随病毒的穿透。病

原体污染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水体,一旦条件适合,就会引起人体疾病。

⑵耗氧污染物

在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纸等工业废水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

质素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污水中,可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

作用而分解。在其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因而被称为耗氧污染物。这种污染物可造

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

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氨和硫醇等难闻气味,使水质进一步恶化。水体中有机物成分

非常复杂,耗氧有机物浓度常用单位体积水中耗氧物质生化分解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表

示,即以生化需氧量(BOD)表示。一般用20℃时,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表示。

5

⑶植物营养物

植物营养物主要指氮、磷等能刺激藻类及水草生长、干扰水质净化,使BOD

升高的

5

物质。水体中营养物质过量所造成的"富营养化"对于湖泊及流动缓慢的水体所造成的危害已成为水源保护的严重问题。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沉积物不断增多,先变为沼泽,后变为陆地。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常需几千年甚至上万年。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可以在短期内出现。

植物营养物质的来源广、数量大,有生活污水(有机质、洗涤剂)、农业(化肥、农家肥)、工业废水、垃圾等。每人每天带进污水中的氮约50g。生活污水中的磷主要来源于洗涤废水,而施入农田的化肥有50%~80%流入江河、湖海和地下水体中。天然水体中磷和氮(特别是磷)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浮游生物生长的控制因素。当大量氮、磷植物营养物质排入水体后,促使某些生物(如藻类)急剧繁殖生长,生长周期变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所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

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释放到水中,供新一代藻类等生物利用。因此,水体富营养化后,即使切断外界营养物质的来源,也很难自净和恢复到正常水平。水体富养化严重时,湖泊可被某些繁生植物及其残骸淤塞,成为沼泽甚至干地。局部海区可变成"死海",或出现"赤潮"现象。

常用氮、磷含量,含氧量及叶绿素-a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防治富营养化,必须控制进入水体的氮、磷含量。

⑷有毒污染物

有毒污染物指的是进入生物体后累积到一定数量能使体液和组织发生生化和生理功能的变化,引起暂时或持久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如重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的毒性与摄入机体内的数量有密切关系。同一污染物的毒性也与它的存在形态有密切关系。价态或形态不同,其毒性可以有很大的差异。如Cr(Ⅵ)的毒性比Cr(Ⅲ)大;As(Ⅲ)的毒性比As(Ⅴ)大;甲基汞的毒性比无机汞大得多。另外污染物的毒性还与若干综合效应有密切关系。从传统毒理学来看,有毒污染物对生物的综合效应有三种:①相加作用,即两种以上毒物共存时,其总效果大致是各成分效果之和。

②协同作用,即两种以上毒物共存时,一种成分能促进另一种成分毒性急剧增加。如铜、锌共存时,其毒性为它们单独存在时的8倍。③拮抗作用,两种以上的毒物共存时,其毒性可以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如锌可以抑制镉的毒性;又如在一定条件下硒对汞能产生拮抗作用。总之,除考虑有毒污染物的含量外,还须考虑它的存在形态和综合效应,这样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污染物对水质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有毒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几类:①重金属。如汞、镉、铬、铅、钒、钴、钡等,其中汞、镉、铅危害较大;砷、硒和铍的毒性也较大。重金属在自然界中一般不易消失,它

们能通过食物链而被富集;这类物质除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疾病外,某些金属还可能促进慢性病的发展。②无机阴离子,主要是NO2-、F-、CN-离子。NO2-是致癌物质。剧毒物质氰化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排放。③有机农药、多氯联苯。目前世界上有机农药大约6000种,常用的大约有200多种。农药喷在农田中,经淋溶等作用进入水体,产生污染作用。有机农药可分为有机磷农药和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的毒性虽大,但一般容易降解,积累性不强,因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明显;而绝大多数的有机氯农药,毒性大,几乎不降解,积累性甚高,对生态系统有显著影响。多氯联苯(PCB)是联苯分子中一部分氢或全部氢被氯取代后所形成的各种异构体混合物的总称。多氯联苯剧毒,脂溶性大,易被生物吸收,化学性质十分稳定,难以和酸、碱、氧化剂等作用,有高度耐热性,在1000~1400℃高温下才能完全分解,因而在水体和生物中很难降解。④致癌物质。致癌物质大体分三类:稠环芳香烃(PAHs),如3,4-苯并芘等;杂环化合物,如黄曲霉素等;芳香胺类,如甲、乙苯胺,联苯胺等。⑤一般有机物质。如酚类化合物就有2000多种,最简单的是苯酚,均为高毒性物质;腈类化合物也有毒性,其中丙烯腈的环境影响最为注目。

⑸石油类污染物

石油污染是水体污染的重要类型之一,特别在河口、近海水域更为突出。排入海洋的石油估计每年高达数百万吨至上千万吨,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千分之五。石油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排放,清洗石油运输船只的船舱、机件及发生意外事故、海上采油等均可造成石油污染。而油船事故属于爆炸性的集中污染源,危害是毁灭性的。

石油是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的混合物,进入水体后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在水上形成油膜,能阻碍水体复氧作用,油类粘附在鱼鳃上,可使鱼窒息;粘附在藻类、浮游生物上,可使它们死亡。油类会抑制水鸟产卵和孵化,严重时使鸟类大量死亡。石油污染还能使水产品质量降低。

⑹放射性污染物

放射性污染是放射性物质进入水体后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核动力工厂排出的冷却水,向海洋投弃的放射性废物,核爆炸降落到水体的散落物,核动力船舶事故泄漏的核燃料;开采、提炼和使用放射性物质时,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放射性污染。水体中的放射性污染物可以附着在生物体表面,也可以进入生物体蓄积起来,还可通过食物链对人产生内照射。

水中主要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有40K、238U、286Ra、210Po、14C、氚等。目前,在世界任何海区几乎都能测出90Sr、137Cs。

⑺酸、碱、盐无机污染物

各种酸、碱、盐等无机物进入水体(酸、碱中和生成盐,它们与水体中某些矿物相互作用产生某些盐类),使淡水资源的矿化度提高,影响各种用水水质。盐污染主要来

自生活污水和工矿废水以及某些工业废渣。另外,由于酸雨规模日益扩大,造成土壤酸化、地下水矿化度增高。

水体中无机盐增加能提高水的渗透压,对淡水生物、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在盐碱化地区,地面水、地下水中的盐将对土壤质量产生更大影响。

⑻热污染

热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它是工矿企业向水体排放高温废水造成的。一些热电厂及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冷却水,若不采取措施,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均可使水温升高,水中化学反应、生化反应的速度随之加快,使某些有毒物质(如氰化物、重金属离子等)的毒性提高,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的生存和繁殖,加速某些细菌的繁殖,助长水草丛生,厌气发酵,恶臭。

1.2.2水体污染物的来源

水体按其类型不同可以分成陆地水体和海洋水体以及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等。水的对流,使水中营养物和气体得以流动。水中溶解的营养物质的为生物体提供了食物来源,这些微生物在水体自净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驱动下,水通过气态、液态、固态转换循环,使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之间能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变的自然生态环境。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兴起,人类活动加剧使得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质远远超过了水体自身的自净能力,造成水质严重恶化,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

根据人类活动的不同形式,可以将水体污染分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三种类型:

⑴工业废水

各种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水排入水体就造成了工业污染源。不同的工业所产生

的工业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充分有很大差异,这是由于各种工业加工的原料不同、工艺过程不同造成的。冶金工艺所产生的废水主要有冷却水、洗涤水和冲洗水等。冷却水中的直接冷却水由于与产品接触,其中含有油、铁的氧化物、悬浮物等;洗涤水为除尘和净化煤气、烟气用水,其中含有酚、氰、硫化氰酸盐、硫化物、钾盐、焦油、悬浮物、氧化铁、石灰、氟化物、硫酸等;冲洗水中含有酸、减、油脂、悬浮物和锌、锡、镍、铬等。在上述废水中,以含氰、含酚废水危害最大。有色冶金工业所排出的废水,多含汞、砷、锡、铬等元素,是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质的来源。此外,有色冶金遗留的大量矿渣,经雨水冲洗,流入地表和地下水中成为水体中断污染物质。轻工业所加工的原料多为农副产品,因此工业废水主要含有机质,有时还常含有大量的悬浮物质、硫化物和重金属,如汞、镉、砷等。化学工业的产品很多,因此化学工业废水的充分也很复杂,在废水中常含有多种有害、有毒,甚至剧毒物质,如氰、酚、砷、汞等。有的物质难以

降解,但却能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造成危害,如DDT、多氯联笨等。此外,工业废水中有的具有较强的酸度,有的则显较强的减性,PH值不稳定,这些废水对人体的生态环境,水体中的建筑设施和农作物都有危害,一些废水中含氮、磷均很高,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有的污染物即使含量甚微,但通过食物链的物质循环富集,会造成水生动物和人中毒。业污染源向水体制排放大废水具有量大、面广、充分复杂的特点,是重点解决的污染源。

⑵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居民聚集地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多为洗涤水和冲刷器物所产生的污水,因此,主要由一些无毒有机物,如糖类、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尿素等组成。其中含氮、磷、硫较高。此外,还伴有各种洗涤剂,这是另一类污染源,它们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在生活污水中还含有相当数量的微生物,其中一些病源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都对人的健康有较大危害。根据部分工业发达国家资料统计,城市生活用水量大约每人每天150-420升,特大城市为440-820升。我国生活污水水质现行指标为:

沉淀后五日生化需氧量:20-30 克/人·天

悬浮物: 20-45克/人·天[1]

⑶农业废水

农业灌溉水是农业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农田施用化学农药和化肥,灌溉后或经雨水将农药和化肥带入水体造成农药污染或富营养化。在污水灌溉区,河流、水库、地下水都会出现污染,同时也就出现土壤污染、食品污染。

1.2.3水污染的途径

污染物质大体上可通过三种途径影响水质:

⑴土壤与岩石圈。土壤与岩石中的物质,可通过水的循环进入水体。—般说来,这是区域性水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如果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水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可视作本底值。但是人类长期在土壤中从事农业活动,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这些物质相当一部分随地表径流携入河流、湖泊、水库与海洋,造成水体污染。

⑵大气圈。大气中一些气体,气溶胶和尘埃等可随降雨或自然沉降而入水体。据估计,全世界每年进入大气的各种灰尘约1亿多吨,其中来自人类活动的就达3000多万吨。每年由工业和生活废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约1.5亿吨,二氧化硫在大气中能进一步氧化并与水份结合形成酸雨。目前酸雨几乎已遍及世界范围,危害甚大。

⑶人类向水体排放废弃物。在生物圈中,除了动植物新陈代谢的各种产物以外,主要是人类活动向水体不断输送大量的污染物质。当大量的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倾入水体时,就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工业和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三废排放量大,扩散面广,污染物

质成分也很复杂。

1.2.4水污染的危害

⑴危害人体健康

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砷、铬、铵类、笨并芘等,还可诱发癌症。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重金属污染的水,对人的健康均有危害。被镉污染的水、食物,人饮食后,会造成肾、骨骼病变,摄入硫酸镉20毫克,就会造成死亡。铅造成的中毒,引起贫血,神经错乱。六价铬有很大毒性,引起皮肤溃疡,还有致癌作用。饮用含砷

的水,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砷使许多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造成机体代谢障碍,皮肤角质化,引发皮肤癌。有机磷农药会造成神经中毒,有机氯农药会在脂肪中蓄积,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机能均造成危害。稠环芳烃多数具有致癌作用。氰化物也是剧毒物质,进入血液后,与细胞的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呼吸中断,造成呼吸衰竭窒息死亡。我们知道,世界上80%的疾病与水有关。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类是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2]。

⑵危害农业生产

工农业生产不仅需要足够的水量, 而且对水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否则, 对工农业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特别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被污染了的水后, 对人类有着极大的危害。一是使工业设备受到破坏, 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从而涉及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二是使土壤的化学成分改变,肥力下降, 农产品也会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作物的品种甚至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变异; 三是使城市增加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污水处理费用。在水资源贫乏的情况下, 保证工业农业用水的水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⑶危害工业生产

水污染给工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明显的:食品、餐饮、纺织等工业需要利用水作为原料进行加工生产,水质污染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水质下降造成水处理费用增大、原材料及能耗增加,增加生产成本;工业冷却水, 如锅炉中的循环水,由于水中的硬度、碱度、硫酸盐过高,造成系统结垢、堵塞、腐蚀,严重影响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和仪器的使用寿命。

⑷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水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水生动物和植物。生物与水、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从数量上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但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 这种平衡遭到了破坏。当人类向水中排放污染物时,一些有益的水生生物会中毒死亡,而一些耐污的水生生物会加剧繁殖, 大量消耗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使有益的水生生物因缺氧

被迫迁栖他处或者死亡。水污染会导致鱼类产量下降, 长期缓慢的水污染会导致鱼类质量下降,外形变异, 严重的水污染还有可能造成鱼类的大量死亡,甚至种类性灭绝。人食用了受污染的鱼类会导致中毒或健康方面的其他损害。由此可见, 当水体被污染后, 一方面导致生物与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平衡受到破坏, 另一方面一些有毒物质不断转移和富集, 最后危及人类自身。

⑸对生态其他方面的危害

水污染一方面会导致可利用水资源更加短缺, 引发更为严重的恶性开发, 加剧缺水状况;另一方面会因为水质恶化而导致水生生态系统功能失调,生态平衡被打破。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或物种灭绝等方面的危害。水污染还会通过水圈循环改变局部地区的气候和空气质量。[2]

1.3 湖泊的生态作用及污染

湖泊生态系统给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提供了许多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和良好的生存条件。它具有多重生态功能:

⑴提供水源:湖泊是水资源的载体,是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水源。

⑵调节作用:湖泊通过蒸发、云气输送、径流、降水等的参与地球上的水循环。它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流量、控制洪水、调节气候、大气等的作用。湖泊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⑶水质净化功能:污染物质进入湖泊等自然水体后,在物理过程(沉降、吸附、絮凝等)、化学过程(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分解化合等)和生物作用(主要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及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下使得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或清除从而保持水体的洁净。

⑷提供可利用的资源:湿地可以给我们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木材、药材、动物皮革、肉蛋、鱼虾、牧草、水果、芦苇等,还可以提供水电、泥炭薪柴等多种能源利用。

⑸生物的栖息地:湖泊使许多生物的栖息场所,为生物提供营养物质来源,在保持物种多样性和维系食物链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⑹航运及景观作用:湖泊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它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⑺教育和科研价值:复杂的湖泊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湖泊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

1.4湖泊污染的主要特征

1.4.1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光合作用下, 水体中藻类原生质的生成有赖于碳、氮、磷的存在, 碳、氮、磷是生成藻类的决定性因素, 也是构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藻类可利用的氮远比可利用的磷多, 因此, 磷常被作为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湖泊富营养化可分为天然富营养化和人为富营养化。人为富营养化是当代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人类出于经济生产的需要, 忽视自然规律, 一方面以点、面源形式通过河渠、径流等水文过程向水体排放生活、工业和农业废水; 另一方面又采取种种措施破坏水生植被( 如水产养殖) 、缩小湖体自净容量、在沿岸带进行各种工农业生产活动( 如围星、筑堤) , 从而加剧了湖泊富营养化进程。

富营养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水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重视。早在20世纪初,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出现引起了欧美一些国家的关注,研究和防治随之展开。特别是最近40年来,随着全球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各国为控制富营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增加,大量含有氮、磷营养物质的污水排入的湖泊、水库和河流,增加了这些水体的营养物质的负荷量。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田施用的化肥和牲畜粪便逐年增加,经雨水冲刷和渗透,进入水体的营养物质不断增多。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湖泊及水库水体的污染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其本质问题是水生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由此造成系统丧失自我维持、自我调节的能力与系统平衡的稳定性,并最终导致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加剧。近年来,我国趋于富营养化的湖泊已达90 %,20世纪90年代渤海发生了数十次赤潮,海里鱼类锐减;滇池、太湖等湖泊都暴发了严重的蓝藻,营养物质剧增,大量鱼类和水草被吞噬,造成引用水危机。富营养化藻型水体的显著特征是浮游植物大量发生,进而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功能下降、水生生物死亡等灾难性后果,它不仅制约了湖泊资源的可利用性,而且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生存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富营养化水体中产生大量赤潮或水华。在造成水华的蓝藻中,一些有毒物种已确认在富营养湖泊中存在。代表性的有毒蓝藻种类为鱼腥藻属、隐藻属、束丝藻属、微囊藻属、节球藻属、念珠藻属和颤藻属。在世界上所有的富营养化湖泊中一般都能检测到藻毒素。在全球的湖泊和沼泽中,有毒的水华已经开始异常扩散,家畜和人类因有毒藻类而死亡的例子也时有报道。蓝藻产生的毒素对家畜的影响在澳大利亚、美国、芬兰等国已经有所报道,受到毒素危害的有牛、马、猪、绵羊等家畜以及家禽。有报道显示,在巴西伯南布哥州的卡努阿努医院,藻毒素混入了医院的自来水系统,有50多人因此死亡。[2]

1.4.2 湖泊水体有毒有机物的污染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许多新的化学物质不断产生,越来越多的有机污染物通过“三废”排放,大气降雨,地面径流冲刷等各种途径进入地面水体,对水体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生物迁移和转化是湖泊系统中有毒有机污染物产生环境危害的重要方式,这些物质具有疏水性,可以在生物脂肪中富集。因此,即使湖泊中含量很低,也可以通过水生食物链,造成持续性的毒性作用,甚至通过食物链为害人体健康。2000年全国环境状况公布的数据表明,地表水流经城市的河段有机污染较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排放的污水和很多工业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溶解状有机物质,有的工业废水还含有有毒有害的人工合成有机物,如合成农药和染料等。这些废水的直接排放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有机污染。据对全国 35个江段合成有机物的调查,水体中痕量有机物种类繁多,“三致”物超标高达数倍。水体中的有机物污染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

1.4.3 湖泊水体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是湖泊环境中重要的环境问题,虽然在中国众多的湖泊中尚未形成普遍性污染,研究表明,重金属一类污染物一旦进入湖泊水体,会对湖泊生态造成长期影响。污染元素进入湖泊水体会在湖泊环境体系间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化反应。对湖泊水体、水生生物产生污染的同时,经常会在底泥沉积物中累积起来成为次生污染源,底泥沉积物可称之为污染元素的蓄积库,无疑会对水体环境造成长期影响。对于扰动强烈的湖泊,沉积物的再悬浮使重金属回到上覆水体,增加了水体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毒性,成为污染内源。[2]

2湖泊污染现状

2.1近几年我国湖泊污染情况

我国内陆湖泊星罗棋布,点多面广。大型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太湖、滇池、洱海、镜波湖、青海湖等,均是我国“蓝色国土”,水产资源丰富。目前我国80 %的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湖泊已达不到Ⅲ类水质标准[4]。

(一)2006年我国湖泊污染情况

2006年我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6],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简称国控网)实际监测的 745 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其中,河流断面 593 个,湖库点位 152 个),Ⅰ~Ⅲ类,Ⅳ、Ⅴ类,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 40%、32%和 28%。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石油类等。与上年相比,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保持稳定。27 个国控重点湖(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湖(库)2个(占 7%),Ⅲ类水质的湖(库)6 个(占 22%),Ⅳ类水质的湖(库)1 个(占 4%),Ⅴ类水质的湖(库)5

个(占 19%),劣Ⅴ类水质的湖(库)13 个(占 48%)。其中,巢湖水质为Ⅴ类,太湖和滇池为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水库水质好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较轻。七大水系(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国控网监测的197 条河流408 个监测断面中,I~III 类水质占46 %,IV、V 类水质占28 %,劣Ⅴ类水质占26 %。水体污染特征多为有机型,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氨氮等。另外,27个国控重点湖(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湖(库)2 个(占7 %) ,Ⅲ类水质的湖(库)6 个(占22 %),IV类水质的湖(库)1 个(占4 %),V 类水质的湖(库)5 个(占19 %) ,劣V 类水质的湖(库)13 个(占48 %)。

图2-1 2006年重点湖库状态指数[4]

(1)太湖

湖体:湖体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年均值分别达到Ⅲ类、Ⅳ类水质标准,但因总氮污染严重,湖体水质为劣Ⅴ类,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在 21 个国控监测点位中,无Ⅰ~Ⅳ类水质,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点位分别占 14%和 86%。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与上年相比,湖体水质无明显变化。

环湖河流:太湖环湖河流为中度污染。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87 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Ⅱ、Ⅲ类水质断面占 20%,Ⅳ、Ⅴ类占 49%,劣Ⅴ类占 31%。

表1-1 2006年太湖湖体主要污染指标及水质状况[4]

湖区高锰酸盐指数

(mg/L)总磷(mg/L)总氮(mg/L)叶绿素 a

(mg/L)

营养状

态指数

水质类别

2006

2005

梅梁湖 5.4 0.11 5.21 0.10 68 劣V 劣V 五里湖 5.4 0.15 6.36 0.04 67 劣V 劣V 西部沿

岸区

5.1 0.12 3.74 0.04 65 劣V 劣V

东部沿

岸区

4.1 0.07 2.02 0.02 57 劣V 劣V 湖心区 4.2 0.11 2.50 0.05 62 劣V V 全湖平

4.6 0.08 3.17 0.05 63 劣V 劣V

(2)滇池

湖体:滇池湖体总体为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和氨氮。草海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外海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与上年相比,外海水质变差。

表1-2 2006 年滇池湖体主要污染指标及水质状况[4]

湖区高锰酸盐

指数

(mg/L)

总磷

(mg/L)

总氮

(mg/L)

叶绿素 a

(mg/L)

营养状态

指数

水质类别

2006年2005年

草海7.1 0.43 4.61 0.08 70 劣V 劣V 外海7.1 1.42 13.7 0.09 77 劣V V

环湖河流:滇池环湖河流为重度污染。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8 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占 12%、Ⅳ类占 25%、劣Ⅴ类占63%。

(3)巢湖

湖体:巢湖湖体水质总体为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总磷。与上年相比,巢湖水质好转。巢湖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其中,西半湖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东半湖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

表1-3 2006 年巢湖湖体主要污染指标及水质状况[4]

湖区高锰酸盐

指数

(mg/L)

总磷

(mg/L)

总氮

(mg/L)

叶绿素 a

(mg/L)

营养状态

指数

水质类别

2006年2005年

西半湖7.0 0.19 1.55 0.043 64 V 劣V

东半湖 4.5 0.11 1.67 0.003 55 V V

环湖河流:巢湖环湖河流 12 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包括两个纳污控制断面),Ⅲ类水质断面占 8%,Ⅳ、Ⅴ类占 67%,劣Ⅴ类占25%。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和总氮。

(4)其它大型淡水湖泊

9 个重点国控大型淡水湖泊中,兴凯湖为Ⅱ类水质;洱海为Ⅲ类水质;镜泊湖为Ⅳ类水质;洞庭湖、鄱阳湖为Ⅴ类水质;洪泽湖、南四湖、达赉湖和白洋淀为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与上年相比,南四湖和鄱阳湖水质略有下降,其它大型淡水湖水质无明显变化。营养状态评价表明:洱海、鄱阳湖为中营养状态;洞庭湖、洪泽湖、南四湖、镜泊湖为轻度富营养状态;达赉湖为中度富营养状态;白洋淀为重度富营养状态。

(5)城市内湖

监测统计的 5 个城市内湖中,昆明湖(北京)为Ⅲ类水质,西湖(杭州)、东湖(武汉)、玄武湖(南京)、大明湖(济南)为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是总氮、总磷。与去年相比,昆明湖水质好转,玄武湖水质变差,其余城市内湖水质无明显变化。昆明湖为中营养状态,玄武湖、西湖、大明湖为轻度富营养状态,东湖为中度富营养状态。

(二)2007年我国湖泊污染情况

2007年我国环境公报显示: 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满足11类水质的2个,占7.1%;类的6个,占21.4%; IV类的4个,占14.3%; V类的5个,占17.9%;劣V类的11个,占39.3%。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在监测的26个湖(库)中,重度富营养的2个,占7.7%;中度富营养的3个,占11.5%;轻度富营养的9个,占34.6%。

图2-2 2007年重点湖库营养状态指数[5]

(1)太湖

太湖总体为劣V类。21个国控监测点位中,1V类、V类和劣V类水质的点位比例分别为23.8% , 19.0%和57.2%。与上年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劣V类水质比例较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湖体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太湖环湖河流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

(2)滇池

总体为劣V类。草海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外海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滇池环湖河流水质总体为重度污染。8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II一III类、IV类和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25.0% , 12.5%和62.5%。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3)巢湖

总体为V类,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西半湖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东半湖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巢湖环湖河流水质总体为重度污染。12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包括两个纳污控制断面),II类、IV 类和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8.3%, 41.7%和50.0%。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4)其它大型淡水湖泊

10个重点国控大型淡水湖泊中,博斯腾湖、洱海的水质为I类,镜泊湖、洞庭湖、都阳湖和兴凯湖为IV类,南四湖为V类,白洋淀、达责湖和洪泽湖为劣V类。与上年相比,南四湖、洞庭湖和都阳湖水质好转,其它大型淡水湖水质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

指标为总氮和总磷。洱海、鄱阳湖和洞庭湖处于中营养状态,南四湖、洪泽湖、博斯腾湖和镜泊湖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达责湖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白洋淀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

(5)城市内湖

昆明湖(北京)为I类,西湖(杭州)、东湖(武汉)、玄武湖(南京)、大明湖(济南)为劣V类。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总磷。昆明湖处于中营养状态,玄武湖、西湖、大明湖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

(三)2008年湖泊污染情况

2008年中国环境公报显示: 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满足II类水质的4个,占14.3%; lII类的2个,占7.1%;IV类的6个,占21.4%; V类的5个,占17.9%;劣V 类的11个,占39.3%。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在监测营养状态的26个湖(库)中,重度富营养的1个,占3.8%;中度富营养的5个,占19.2%;轻度富营养的6个,占23.0%。

图2-3 重点湖库应用状态指数[5]

(1)太湖

水质总体为劣V类。湖体21个国控监测点位中,1V类、V类和劣V类水质的点位比例分别为14.3%, 23.8%和61.9%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湖体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太湖环湖河流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与上年相比,水质明显好转。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

(2)滇池

水质总体为劣V类。草海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外海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主要污染指

标为氨氮、总磷和总氮。滇池环湖河流水质总体为重度污染。8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I一III类和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37.5%和62.5%。与上年相比,水质有所好转。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

(3)巢湖

水质总体为V类,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西半湖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东半湖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主要污染指标为J总磷、总氮和石油类。巢湖环湖河流水质总体为重度污染。12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包括两个纳污控制断面),l类、IV类和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16.7%, 33.3%和50.0%。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

(4)其它大型淡水湖泊

10个重点国控大型淡水湖泊中,洱海和兴凯湖为11类水质,博斯腾湖为111类,南四湖、镜泊湖和都阳湖为IV类,洞庭湖为V类,达责湖、洪泽湖和白洋淀为劣V类。与上年相比,洱海、兴凯湖、南四湖水质好转;洞庭湖水质变差;其它大型淡水湖水质无明显变化。各湖主要污染指标是总氮和总磷。洱海、洞庭湖、镜泊湖和都阳湖为中营养状态,博斯腾湖、洪泽湖和南四湖为轻度富营养状态,达赛湖和白洋淀为中度富营养状态。

(5)城市内湖

昆明湖(北京)为IV类水质,西湖(杭州)、东湖(武汉)、玄武湖(南京)、大明湖(济南)为劣V类。与上年相比,昆明湖水质变差,其他城市内湖水质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指标是总氮、总磷。昆明湖处于中营养状态,玄武湖、西湖和大明湖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东湖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

(四)2009年我国湖泊污染情况

根据2009年的中国环境公报[7]: 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1个,占3.9%;Ⅲ类的5个,占19.2%;Ⅳ类的6个,占23.1%;Ⅴ类的5个,占19.2%;劣Ⅴ类的9个,占34.6%。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营养状态为重度富营养的1个,占3.8%;中度富营养的2个,占7.7%;轻度富营养的8个,占30.8%;其他均为中营养,占57.7%。

(1)太湖

水质总体为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湖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太湖环湖河流总体为轻度污染。88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36.3%、33.0%、11.4%和19.3%。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与上年相比,水质有所好转。

(2)滇池

水质总体为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和总氮。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草海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外海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滇池环湖河流总体为重度污染。8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Ⅱ类、Ⅳ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25.0%、12.5%和62.5%。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与上年相比,水质有所下降。

(3)巢湖

水质总体为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和石油类。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西半湖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东半湖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巢湖环湖河流总体为重度污染。12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16.7%、33.3%、8.3%和41.7%。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

(4)其它大型淡水湖泊

监测的9个重点国控大型淡水湖泊中,洱海、镜泊湖和博斯腾湖为Ⅲ类水质,鄱阳湖和南四湖为Ⅳ类水质,洞庭湖为Ⅴ类水质,达赉湖、白洋淀和洪泽湖为劣Ⅴ类水质。各湖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与上年相比,镜泊湖水质好转,洱海水质变差,其它大型淡水湖水质无明显变化。南四湖、洞庭湖、洱海、镜泊湖和博斯腾湖为中营养状态,白洋淀、洪泽湖和鄱阳湖为轻度富营养状态,达赉湖为中度富营养状态。城市内湖监测的5个城市内湖中,东湖(武汉)和昆明湖(北京)为Ⅳ类水质,玄武湖(南京)为Ⅴ类水质,大明湖(济南)和西湖(杭州)为劣Ⅴ类水质。各湖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

表2-1 2009年重大型淡水湖泊水质状况[7]

名称营养状态指数营养状态水质类别主要污染指标

达赉湖67.7 中度富营养劣V PH、高锰酸盐指数、总磷

白洋淀59.5 轻度富营养劣V 氨氮、总氮、总磷洪泽湖58.0 轻度富营养劣V 总氮、总磷

鄱阳湖50.6 轻度富营养IV 总磷、总氮

南四湖49.6 中营养IV 石油类、总磷、总

洞庭湖48.1 中营养V 总磷、总氮洱海41.0 中营养III -

镜泊湖40.2 中营养III -

博斯腾湖38.8 中营养III -

(6)城市内湖

监测的5个城市内湖中,东湖(武汉)和昆明湖(北京)为Ⅳ类水质,玄武湖(南京)为Ⅴ类水质,大明湖(济南)和西湖(杭州)为劣Ⅴ类水质。各湖主要污染指标为

水污染现状

摘要:我国流域水污染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中国各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当前各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的主要问题,提出流域水污染控制的策略与原则。 关键词:流域水环境质量;水环境管理;水污染控制策略 1 中国流域水污染状况 经近20年的改革开放使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尤其是流域水污染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1 中国水环境监测网络全国水环境质量监测站网分4级控制,分别为国控测点、省控测点、市控测点站和县级测点,省控以上地表水监测网络共有:1868条河流、182个湖泊和440个水库,共设置监测断面9000多个。国家地表水监测网络共有:由260个重点监测站组成,监测250条河流、18个湖泊和10个水库,监测断面759个。目前已初步形成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其中有国家投资建设82个,地方投资建设79个,总数已达161个。 1.2 流域水污染状况[1] 2003年度7大水系409个重点监测断面中,38.1%的断面满足Ⅰ~Ⅲ类水质要求,3 2.2%的断面属Ⅳ、Ⅴ类水质,29.7%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其中七大水系干流的118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5 3.4%,Ⅳ、Ⅴ类水质断面占37.3%,劣Ⅴ类水质断面占9.3%。各水系干流水质好于支流水质。 长江水系:国控监测断面103个,其中Ⅰ~Ⅲ水质比例占71.8%,Ⅳ~Ⅴ类占17.5%,劣Ⅴ类占10.7%。长江水系的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氨氮。 黄河水系:国控监测断面44个,劣Ⅴ类水体占38.7%。干流22个断面中Ⅱ~Ⅲ类水质占3l.8%、Ⅳ~Ⅴ类占54.6%、劣Ⅴ类占13.6%,干流水质好于支流。 珠江水系:珠江水系水质总体良好。33个国控监测断面中,81.8%的断面为Ⅰ~Ⅲ类水质,12.1%的断面属Ⅳ类水质,6.1%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是挥发酚、氨氮和石油类。 松花江水系:41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Ⅲ~劣Ⅴ类水质比例分别为:7.7%、64.1%、10.3%和17.9%。嫩江和松花江干流以Ⅳ类水质为主。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 淮河水系:86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Ⅱ~Ⅲ类水质断面占18.6%,Ⅳ、Ⅴ类水质断面占41.9%,劣Ⅴ类水质断面占39.5%。淮河干流14个断面中,Ⅱ、Ⅲ、Ⅳ、Ⅴ类水质比例分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概要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 摘要:水污染一般是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排水未经处理而大量排入水体所造成的污染。目前各国由水污染造成的水危机已日益严重,它不仅对农业、渔业、工业有危害,也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各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应切实行动起来,加强水污染治理与防范,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关键词:水污染水污染原因水污染危害水污染治理措施 一、水污染现状 1、世界水污染现状 世界每天有200万吨垃圾被倒进江河湖泊,每1L废水正在污染着8L淡水,目前几乎所有流经城市的亚洲河流都已被污染,即便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业已有40%的淡水资源所在地被污染(废料、金属、肥料和杀虫剂等。欧洲55条大河中这剩下5条河水目前还没有被污染。 在水资源紧缺的同时,人类却在加剧水体的污染,人类每天约有200万吨排泄物,其中只有少量(5%经过处理,其余绝大部分直接排到城市附近的河道或沿海,全球每年工业用水超过600立方千米,而灌溉农田用水高达3000~4000立方千米,它们受各种有毒化学物质,化肥和杀虫剂污染后,被派入了附近的水域或土壤里。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亿吨污水排入自然水域,使5500亿吨水体遭污染,占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2、中国水污染现状 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水污染转型,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四大水问题相互作用,彼此叠加,形成影响未来中国发展和安全的多重水危机,其中水污染的威胁尤为突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生活饮用水的污染尤为突出。据《2000年中国的环境》、《现代中国经济大事典》等提供的资料分析,水资源紧缺将成为我国突出的重大环境问题。据报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2019年范文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如果把2019年冬天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作为起点,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水污染高发期,那么今年夏天的这一系列事件,则正式表明中国踏入了水污染密集爆发阶段。 形势危急,国家环保总局使出了权限所能允许的最大行政处罚权流域限批,誓言要铁腕治污,在下半年实施环保五大战役。然而,本来就处于弱势的环保部门能否在这次战役中打一场漂亮的攻坚站,却是我们一直担心的问题。 2019年的夏天,注定是让国家环保总局各级官员难熬的一个夏天。 沉默无言了数年的蓝藻,终于在5月29日全面爆发,太湖水美的歌谣一去不返,无锡城中家家水臭,人人自危。 紧接着,时间刚跨进6月份,安徽巢湖上的蓝藻也蠢蠢欲动起来,西半湖出现了小面积井喷,而一直被视为净土的东半湖也露出了点点痕迹。安徽省××局下发通知,巢湖可能面临蓝藻暴发。 7月2日至4日,江苏省沭阳县自来水停水44小时,而原因是来自上游的不明污染团。 如果把2019年冬天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作为起点,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水污染高发期,那么今年夏天的这一系列事件,则正式表明中国踏入了水污染密集爆发阶段。 形势危急,国家环保总局使出了权限所能允许的最大行政处罚权流域限批,誓言要铁腕治污,在下半年实施环保五大战役。然

而,本来就处于弱势的环保部门能否在这次战役中打一场漂亮的攻坚站,却是我们一直担心的问题。 现状:哪里还有干净之水 你家的水臭不臭,在那段蓝藻困扰无锡城的时间里,这句话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问候语。 5月29日傍晚,家住无锡市震泽新村的宗先生刚打开水龙头,一股难闻的臭味就扑面而来,他以为是水没放干净,就再等了一会,可臭味还是久久不散,开始还以为是毛巾没有洗干净呢。于是,我就用香皂多洗了两下,没想到洗后毛巾更加臭了。宗清波用脸盆盛了满满的一盆自来水,不一会整个厨房间里飘散着一阵阵臭味。这味道和我们在太湖边闻到的蓝藻味很像啊。宗清波的妻子惠赛娟不禁疑惑起来。 的确,这次的罪魁祸首就是在太湖里疯狂生长的蓝藻。太湖蓝藻问题由来已久,几乎每年夏季都会小面积爆发,不过问题并不严重,一两天就会过去,从未给生活用水带来任何困难。然而今年的情况却有些特殊,持续的高温,以及长久的东南风向,使得这次的蓝藻生长占具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让无锡成了爆发的中心地带。 在无锡市城市饮用水取水口区域,水面漂浮着厚厚一层蓝藻,腥臭味随风迎面扑来。远远望去太湖湖面呈碧绿色,让人联想到浓稠的绿色油漆,蓝藻中还不时伴有死鱼的尸体,记者随便抛了一个石子,沉降得很慢,蓝藻就像一层厚厚的棉被覆盖着水体。

完整版水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防治其污染及水 治防染及其污水 治及其防染水污 ] 课标要求[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1. 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出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2. 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3.]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以水污染概念、水污染类型、水污染危害、水污染防治为编写思路,围绕课标中环境污染与防治的内容标准编写主干知识,以活动、阅读等辅助栏目拓展水污染的有关知识,使整节教材有血有肉,枝繁叶茂,很好的达到了水污染及其防治的课表要求。为了实现第二个课标要求——以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出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教材设置了探究活动,介绍了最常见的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过程、危害,并让学生联系家乡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分析。关于水污染防治,教材从预防、治理和管理三个层面进行阐述,还设置了“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阅读教材,让学生对污水处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完成第三个课标。。 [教学构思]以学生为本,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1.验与感受生活,领悟教材的精华。通过案例教学法实现对教学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策源地,通过情境设计、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逐步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构建师生互动交流的课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图片、材料等信息获2. 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水污染概念、类型和我国水污染状况。1. 2.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过程及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3.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认识水污染的区域差异及解决的途径。4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水污染的严重性。1.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水污染原因,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原则。2.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案例中图片、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事物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归纳3.表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内蒙古集宁一中地理学科教案 1.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地理观念,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 2.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护水意识,主动参与意识, 3.关心我国水污染状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农村水污染现状分析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系 毕业论文 题目:农村水污染现状分析 姓名: 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班级:093环境监测二班 指导教师: 答辩时间:年月日

农村水污染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农村水环境污染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农村水污染是由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乡镇企业环保措施不足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和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多种因素构成。针对这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我们要从农村水环境问题存在自身特点入手,对症下药,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合理规划乡镇企业布局和城镇建设布局,并进行必要的环保普及教育等方式,把农村的水环境污染防治和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来突破环保事业中存在的这一薄弱环节,使农村的水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以达到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的双赢目的。 关键词:农村水污染生态农业乡镇企业环保意识 1、农村水污染状况及其成因 1.1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带来的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过去,我们一直把环保工作重点放在大中城市,而忽视了占全国总面积近90%的广大农村。从而致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而水污染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呈现出迅速恶化趋势。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据统计:目前,全国有80%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有近7亿人的饮用水中大肠杆菌超标,1.7亿人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已经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1.2 农村水污染成因 1.2.1农业生产本身 首先,从近年来的农业生产本身的发展来看。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往昔的农家肥等有机肥料被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所取代。近20年来,我国化肥的亩使用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亩使用量的一倍多。目前,我国农业每年的化肥使用量已经超过4000万吨,而利用率却只有30%—40%。农药的年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其中10%—20%附在植物体上,其余都散落在土壤和水中。并且,农药化肥和地膜的使用量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这不仅带来了土壤的板结、酸化、土质和肥力的恶化,更重要的是化肥、农药等污染物通过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地表水体,引起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与此同时,又渗入到地下水中,严重影响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这正是我们所常说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在全球范围内非点源污染物是污染

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摘要1 关键字1 前言1 1.水环境污染现状 1 1.1河流污染现状 1 1.2湖水污染现状 1 1.3地下水污染现状2 1.4海水污染现状 2 2.污染源2 2.1工业废水2 2.2城市生活污水2 2.3农村污水3 3.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3 3.1制定全国性水污染防治计划,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3 3.2加快建设城市废水处理厂,提高城市废水无害化处理率3 3.3加强农村水源污染的宏观调控,倡导生态农业3 3.4加大水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投资力度3 4.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4 5.环境污染治理的有效对策 4 5.1快速溶剂萃取技术4 6.总结4 参考文献5 浅谈我国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和环境污染治理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的破坏,而国家制定的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和措施又不能阻止环境污染的扩大和蔓延,提出真正解决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议与对策——统筹管理,治理污染。

关键词:水污染现状;污染源;防治措施;快速溶剂萃取技术。 前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也随之加剧,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1] 遭到严重破坏,环境生态恶化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严重威胁自身的生存环境。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唯一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然而,水体污染和水环境生态恶化,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而工业废水污染则是最严重的环境污染[2] 问题。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区域的扩大,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在日益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也危害到人类自身。 1水环境污染现状 1.1河流污染现状 国家环保局在2002 年度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3] ,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污染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在辽河的52个监测断面中V类水质占69.3%;海河52个监测断面中V类占了49.7%;黄河V 类水质占了l14 个监测断面中的63.1%;另据水利部门对全国l0 万千米河流的调查,被污染河流已占半数,其中有4 万千米河流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2400 km河流鱼虾绝迹。 1.2湖水污染现状我国多数湖泊的水体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在几大湖泊中,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尤以太湖、巢湖和滇池污染最为严重。太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质尚好,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轻污染,巢湖流域目前仍处于富营养状态,11个水质监测点中,7个属V类和劣V 水质。滇池在20 世纪70 年代水质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到了90 年代,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水质超出V 类标准,特别是氮、磷浓度很高,曾分别达到 7.5、9.19 mg/L[4] 。 1.3地下水污染现状 全国195 个城市监测结果表明,97%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40% 的城市地下水污染有逐年加重趋势。在首都北京,浅层地下水中普遍检测出

全球水污染与中国水污染数据分析报告

全球水污染现状以及中国水污染现状 1.全球水污染现状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m3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 5.5万亿m3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第四届世界水论坛提供的联合国水资源世界评估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天约有 数百万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废水会污染8L淡水;所有流经亚洲 城市的河流均被污染;美国40%的水资源流域被加工食品废料、金属、肥料和杀虫剂污染;欧洲55条河流中仅有5条水质勉强能用。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清洁水,每年约有2500多万人死于饮用不洁水,全世界平均每天5000名儿童死于饮用不洁水,约1.7亿人饮用被有机物污染的水,3亿城市居民面临水污染。在肝癌高发区流行病的调查表明,饮用藻茵类毒素污染的水是肝癌的主要原因。 世界各地水污染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人口密度、工业和农业发展的类型和数量以及所使用的三废处理系统的数量和效率。近年3月21日的世界水日,联 合国发布的资料表明: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计,今天世界上将有1200万人死 于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如果人类改变目前的消费方式,到2025年全球将有50 亿人生活在用水难以完全满足的地区,其中25亿人将面临用水短缺。由于人们 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这正是人得病,甚至传染的主要起因之一。据有关报道,发展中国家中估计有半数人,不是由于饮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物直接受感染,就是由

于带菌生物(带病煤)如水中孳生的蚊子间接感染,而罹患与水和食品关联的疾病。这些疾病中最普遍且对人类健康状况造成影响最大的疾病是腹泻病、疟疾、血吸虫病、登革热、肠内寄生虫感染和河盲病(盘尾丝虫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大约80%勺类疾病是由质量低劣的饮用水造成的。今天“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读的声明说,全球每6人中有1人在生活中无法固定获得干净的水源。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仅仅饮用了不安全的水以及缺乏卫生用水而得的疾病,每年死亡的总人数在500万人以上亚洲开发银行认为,亚洲人口的寿命缩短的年数约有42%!由于水源污染和卫生条件差引起的。 由于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投入不足,印度每天有200多万吨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及地下,造成地下水大面积污染,所含各项化学物质指标严重超标,其中,铅含量比废水处理较好的工业化国家高20倍。此外,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也加剧了水污染程度。流经印度北方的主要河流一一恒河已被列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列。当地居民饮用和在烹饪时使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已经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例如腹泻、肝炎、伤害和霍乱等。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有条件的家庭都给自家的自来水设施安装了净水器,桶装纯净水也日益受到人们的 青睐。由于地下水污染严重,目前在印度市场上销售的12种软饮料,有害残留 物含量超标。有些软饮料中杀虫剂残留物含量超过欧洲标准10倍至70倍。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污染和资源危机:每年有300 万?400万人死于和水污染有关的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0%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初步调查表明,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其中约有

水污染以及危害

水污染以及危害水体富营养化的原理及其危害?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 1.概念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则叫做赤潮或红潮。 2.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 在地表淡水系统中,磷酸盐通常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而在海水系统中往往是氨氮和硝酸盐限制植物的生长以及总的生产量。导致富营养化的物质,往往是这些水系统中含量有限的营养物质,例如,在正常的淡水系统中磷含量通常是有限的,因此增加磷酸盐会导致植物的过度生长,而在海水系统中磷是不缺的,而氮含量却是有限的,因而含氮污染物加入就会消除这一限制因素,从而出现植物的过度生长。生活污水和化肥、食品等工业的废水以及农田排水都含有大量的氮、磷及其他无机盐类。天然水体接纳这些废水后,水中营养物质增多,促使自养型生物旺盛生长,特别是蓝藻和红藻的个体数量迅速增加,而其他藻类的种类则逐渐减少。水体中的藻类本来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蓝藻的大量出现是富营养化的征兆,随着富营养化的发展,最后变为以蓝藻为主。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从两个方面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释放入水中,供新的一代藻类等生物利用。因此,富营养化了的水体,即使切断外界营养物质

黄河水污染状况及治理

黄河水污染状况及治理 07应化本2班宋波71013015 摘要:本文介绍了黄河流域水污染现状,评价了干、支流12500km河长的水污染状况,分析了水污染原因和危害,指出了黄河流域水污染的严重性。为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本文提出了采取健全法规和机构、综合防治等措施以改善水环境。 关键词:水污染治理生态恢复防治措施 黄河是西北、华北地区的生命之泉,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北方缺水地区的重要水资源之一。随着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黄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尽管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在督促厂矿企业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未能控制水污染迅速加剧的趋势。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三定”方案,虽明确了水利部是国务院负责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的职能部门,但因部门间的职责不清而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为控制水污染,有效保护水资源,就必须理顺各部门间的关系,分清职责,建立健全法规、条例,确保水利部门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保护。此外,尽管黄河流域各地都采取了一些治污措施,但目前黄河仍面临着工业污染治理举步艰难,生活污水和农业退水污染加重的状况,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其污染状况主要表现在: (1)苦水”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基本丧失水体功能 120多万市民只能饮用苦水 今年年初,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专家组,对黄河水污染的状况及危害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水污染主要是氮、磷指标超标,表现为:①除了工业无机物质污染外,农业有机物质污染日益加剧,污染水体中Cd、Hg、Cr、As、Pb等工业重金属浓度参考]2[微乎其微,而氮、磷浓度超标,形成污染随着经济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多了一倍,达44亿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断发生]3[。黄河上游的绝大部分支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长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了“排污河”。 乌梁素海总排干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通向黄河的一条主要排污渠道。记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知识分享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1.1.前言 地下水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如今,随着我国人口的迅猛增加和经济的法则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全国水资源量27940亿,其中地下水水资源量为8840亿,占总水资源量的1/3。在我国当前的用水结构中,地下水雄踞一端,占据了全国总供水量的20%,饮用水供水量的70%,农田灌溉水量的40%,工业用水量的38%,并且这种用水结构短期内不会改变。 然而,我国地下水体的保护.安全情况并不乐观,污染比较严重,并且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势。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我国地下水污染概况,熟悉其污染途径和污染成因,从长远利益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让我过的水体结构更加科学,地下水更加安全,能够长远的造福人类。 1.2.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长。近30年来,我国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每年25亿的速度递增,全国有400个城市开采地下水。有些城市基本上是依靠地下水来满足对水资源的需求。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水情通报(2005年度)》,2005年在具备系统统计数据的171个地下水漏斗中,漏斗面积扩大的就有65个,占到了统计数的38%,面积扩大了6736,仅河北沧州第Ⅲ承压含水层漏斗面积就扩大了2089,最大水位埋深达到10m。由此导致了湿地消失、植被死亡和土地沙漠化等严重的生态灾难,以及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 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呈现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的扩展趋势,污染程度日益严重。全国195个城市监测结果表明,97%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40%的城市地下水污染趋势加重;北方17个省会城市中16个污染趋势加重,南方14个省会城市中3个污染趋势加重。在一些地区,地下水污染已经造成了严重危害,危及到供水安全。例如,辽宁省海城市污水排放造成大面积地下水污染,附近一个村因长期饮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多数人患上当地未曾有过的特殊病症,造成160人因饮用受污染的地下水而亡;淮河安徽段近5000范围内,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浅层地下水面积仅占11%;由于地水的严重污染,淄博日供水量51万立方m的大型水源地面临报废,国家大型重点工程——齐鲁石化公司水源告急;在首都北京,浅层地下水中也普遍检测出了具有巨大潜在危害的DDT、六六六等有机农药残留和尚没有列入我国饮用水标准的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有机物。 地下水超采与污染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水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进一步加剧了对地下水的超采,使地下水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位的下降又改变了原有的地下水动力条件,引起地面污水向地下水的倒灌,浅层污水不断向深层流动,地下水水污染向更深层发展,地下水污染的程度不断加重。日益严峻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自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1.3.地下水污染的途径 地下水污染途径指污染物从污染地进入地下水中所经过的路径。除了少部分气体,液体污染物,可以直接通过岩石空隙进入地下水外,大部分污染物会随补给地下水的水源一道进

浅谈中国湖泊水污染

浅谈中国湖泊水污染 一、中国主要湖泊 中国湖泊众多,统计显示,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800多个;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湖有130多个;此外,还有大大小小的人工湖(水库)。这些湖泊由于含盐量不同可分为咸水湖和淡水湖。中国的大湖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高原上。江西省北部、长江南面的鄱阳湖是最大的淡水湖,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是最大的咸水湖。 二、中国湖泊底泥的重金属污染 湖泊是重要的可多功能利用的地表水资源,大湖泊还具有较高的灌溉、防洪、航运、养殖等功能,对调节气候有重要作用。可见,湖泊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台理利用湖泊资源,保护湖泊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 湖泊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在东部人口稠密地区,湖泊所受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中国湖泊的生态环境状况普遍存在着七大问题:泥沙淤积、水面退缩、沼泽化、盐化、富营养化、酸化和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缩。其中泥沙淤积、水面退缩、沼泽化属于生态的范畴,而盐化(重金属化)、富营养化和酸化则为环境污染。其中湖泊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底泥作为湖泊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湖泊水体环境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一方面,底泥可以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降低水质污染程度,一旦条件发生变化,污染物会重新释放出来,影响上覆水体的水质;另一方面,底泥又是底栖生物的主要生活场所和食物来源,其中的污染物质可直接或间接地对水生生物产生致毒致害作用,并通过生物富集、食物链放大等过程进一步影响陆地生物和人类。底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是我国水环境研究人员最早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1、湖泊底泥重金属含量 主要湖泊底泥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平均值

中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

中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 摘要: 分析目前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及成因,提出治理水污染的措施,以改善我国目前严峻的水污染形势,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 一、水污染的定义 水污染指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中,使水质和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造成水质恶化,降低水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二、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1、工业废水 在工业生产中,热交换、产品输送、产品清洗、选矿、除渣、生产反应等过程均会产生大量废水。产生工业废水的主要企业有初级金属加工、食品加工、纺织、造纸、开矿、冶炼、化学工业等。 2、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及城市径流的污水。新鲜

的城市污水渐渐陈腐和腐化使溶解氧含量下降,出现厌氧降解反应,产生硫化氢、硫醇、吲哚和粪臭素,使水具有恶臭。生活污水的成分99%为水,固体杂质不到1%,大多为无毒物质,另外还有各种洗涤剂和微量金属;生活污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杂菌,主要为大肠菌群。另外生活污水中氮的磷的含量比较高,主要来源于商业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和粪便、洗涤剂等。 3、医院污水 一般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结核病院等排出的污水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致病原虫、肠道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血吸虫卵、钩虫、蛔虫卵等。这些病原体在外环境中往往可生存较长时间。因此,医院污水污染水或土壤后,能在较长时间内通过饮水或食物途径传播疾病。此外,水体中贝类具有浓缩病菌和病毒的能力,故水体污染后,生食水中贝类有很大的危险。 4、农田水的径流和渗透 我国广大农村,习惯使用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尿液浇灌菜地和农田。过几十年来,化肥、农药的用量在迅速增加,土壤经施肥或使用农药后,通过雨水或灌溉用水的冲刷及土壤的渗透作用,可使残存的肥料及农药通过农田的径流,而进入地面水和地下水。农田径流中含有大量有病原体、悬浮物、化肥、农药及分解产物。农药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故毒性大小也不相同,有的农药无毒或基本无毒,有的可引起急慢性中毒,有的可能致癌、致突变和致畸,有的对生殖和免疫机能有不良影响。

《全国河流湖泊水库底泥污染状况调查评价》

《全国河流湖泊水库底泥污染状况调查评 价》 主要完成人:周怀东郝红王雨春吴培任吴世良获奖等级:应用二等内容简介: 本次《全国河流湖泊水库底泥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对全国水系(主要是水源地)906个监测断面的底泥重金属和营养物质进行了检测和质量评价。对底泥样品的铜、锌、铅、镉、铬、砷和汞七项重金属指标,以及总有机碳、总氮、总磷等营养组分进行了分析测试。尽管工作量大任务紧,检测工作中严格质量控制,以保证数据质量。在高质量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全国土壤背景值》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别以十个水资源一级区和全国省级行政区为区划单元进行评价和统计。 工作报告形详细描述了各水资源区和省级行政区底泥七种重金属以及营养组分的含量特征、质量状况和空间分布特点,同时以地理信息系统图件形式对成果进行了直观表达。 本次工作对全国范围水系(水源地)底泥质量状况的调查和评价,在我国尚属首次。通过系统工作对我国水系,特别是大型供水水源地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状况有了全面的认识。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次工作还进行了底泥营养组分(有机质、氮、磷)含量的等级评价。 通过本次工作,初步揭示了我国水系(水源地)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为全国水资源规划提供了科学数据和技术依据。同时,本项目

在全国尺度下开展底泥调查,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研究空白,为我国的水环境管理和科学研究,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发现发明及创新点:本次《全国河流湖泊水库底泥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最主要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在全国尺度下进行统一的水系底泥重金属和营养组分质量状况的环境评价,填补了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本次工作的监测重点是大型集中供水水源地,因此工作成果不仅为现在正在进行的全国水资源规划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同时对我国用水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次工作对全国十大水资源一级区(水源地)的906个监测断面的底泥重金属和营养物质进行了检测和质量评价。采样断面覆盖了全国主要水系,约占全国1073个大型集中式水源地的85%。底泥样品分析测试,使用先进仪器,按国家颁布的技术标准方法进行。严格的实验室质量控制程序有效保证了数据质量。通过对高质量数据的系统分析和评价,本次工作对全国水系(水源地)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和营养组分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我国底泥质量状况和水环境安全研究方面获得了新知识的积累。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点: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水系底泥重金属普遍较环境背景更为富集,底泥重金属含量超环境背景值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综合评价(单因子否决)结果显示,全国906个底泥监测断面中,有732个底泥重金属超过环境背景值,占全部断面的80%。?尽管水系底泥通常具有重金属富集的特性,但从本次调查获得的底泥重金属绝

城市水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城市水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中国水污染分布与水污染现状 当今世界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尤其是水的污染更为突出。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文明。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均匀。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缺水量约为1000万吨/天左右,几百万人生活用水紧张。 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资源,而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5.5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 (二)城市水体污染的危害 水是怎样被污染的呢?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的,一是人为的。由于雨水对各种矿石的溶解作用,火山爆发和干旱地区的风蚀作用所产生的大量灰尘落入水体而引起的水污染,这属于自然污染;向水体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各种废弃物,造成水质恶化,这属于人为污染。而人们通常所说的水污染主要是指后一种,而且也是最主要的。 1.水体受污染的原因 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农业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世界上仅城市地区一年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就多达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将污染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水体。 2.水体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污染的水对人体的影响有很多不利的因素:人体中70%—80%是水分,因此长期饮用不良的水质,而导致体质不佳抵抗力自然减弱,则百病发生乃必然,再者长期累积之污染物到达身体无法承受时,再高明的医生、再有效的药物恐怕也难奏效,所以“水是百药之王”的说法一点都不假。 常见的饮用水水质项目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下: 铅: 对肾脏、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对儿童具高毒性,致癌性已被证实 镉: 对肾脏有急性之伤害 砷: 对皮肤、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致癌性已被证实

湖泊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湖泊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摘要 湖泊是重要的地表水资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湖泊污染日益严重。水体富营养化、有机污染物剧增、湖面萎缩、沼泽化等。本文结合湖泊污染的危害及主要污染特征,并总结了近几年来我国湖泊污染情况,提出了湖泊污染的物理、化学及生态修复三方面的控制技术。特别是底泥疏浚,植物修复技术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实例,对这些控制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条件做了分析。 关键词:湖泊污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底泥疏浚,植物修复技术

LAKE POLLU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TS PREVNTION ABSTRACT Lakes are important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and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life.However,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the lake pollu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as eutrophication,the leap of organic pollutants, lake marsh and atrophy. This paper combins with lake pollution hazards and main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ummarized the lake pollution situation of China these years and puts forward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ecological third kinds of control technology for lake pollution, especially the sediment dredging, and phytoremediation technology. Throug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se techniques ,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control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KEYWARDS:lake pollution,eutrophication , control technology , dredging , remediation technology

中国哪些湖泊污染严重

中国哪些湖泊污染严重 中国湖泊众多,统计显示,面积在1平方公里但是近些年来这些湖泊的污染状况日趋严重,那么,中国哪些湖泊污染严重呢? 1.太湖。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流域总面积3.69万平方千米,正常水位下水面面积2340 km2,平均水深1.89m,蓄水量44.3亿m3,多年平均入湖水量76.6亿m3,换水周期约为300天,环湖出入湖河流共有一百多条,其中入湖河流约占60%。太湖具有饮水、工农业用水、航运、旅游、流域防洪调蓄等多种功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水资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太湖流域水质逐年下降,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九五”以来被列入国家“三河三湖”治理计划,成为我国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 2.洪泽湖.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位于淮河中游、江苏省西北部。

地理坐标为33°06’~33°40’N、118°10’~118°52’E。水位年内变化幅度1.24~4.14m,当水位为12.5m时,洪泽湖的水面积为1597km2,容积为30.4×108m3,南北长65km,东西宽24.6km,平均水深仅1.90m,最大水深4.5m,是一个浅水型湖泊。近年来,由于淮河中上游沿岸污染物的大量汇入,严重影响了下游洪泽湖水域的水质,洪泽湖目前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 3.滇池 滇池属长江流域,地处长江、红河、珠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流域面积2920 km2,平均水深5.3m,湖水面积为309 km2,库容15.6亿m3,水资源量5.3亿m3。滇池是昆明城市饮用水源地之一,具有工农业用水、调蓄、防洪、旅游、航运、水产养殖、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滇池是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湖”之一,从90年代以来,滇池水体中营养盐TN、TP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起草海和外海各滇池草海和外海水质均处于劣Ⅴ类。 由此可见我国不少湖泊的污染都已经很严重了,目前国家在逐年加大治理的力度,相信只要坚持治理未来一定能够有所转变。更多

水体污染及防治对策

水体污染及防治对策 摘要:针对中国水体污染现状及危害,提出水体污染防治措施。 关键字:水体污染现状危害措施 (一)中国水污染分布与水污染现状 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尤其是水的污染更为突出。 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文明。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均匀。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缺水量约为1000万吨/天左右。几百万人生活用水紧张。 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资源,而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5.5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 (二)水体污染 水体被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的,一是人为的。由于雨水对各种矿石的溶解作用,火山爆发和干旱地区的风蚀作用所产生的大量灰尘落入水体而引起的水污染,这属于自然污染。向水体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各种废弃物,造成水质恶化,这属于人为污染。而人们通常所说的水污染主要是指后一种,而且也是最主要的。 1:水体受污染的过程 一般来说,水自身有自净能力。水的自净能力包括稀释扩散、沉淀堆积、氧化还原以及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等。大体可以分四段:第一为污染段,由于大量污染物混入,河流水质恶化,水中溶解氧极少,除了细菌以外,其它生物较少,特别是几乎不存在自氧性生物;第二是分解段,分解有机质的生物逐渐繁殖,生物分解活动激烈,大量消耗溶解氧,鱼类难以生存,出现藻类和需氧较低的原生生物等,而在生化需氧量逐渐降低后,水中溶解氧又逐渐增加;第三为恢复段,藻类、鱼类和其它大型生物重新又活泼起来,水质逐渐变清;第四为清水段,溶解氧接近饱和,水质清洁,自净过程到此完成。

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

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前提,可是如今,地球生态遭受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性尤为突出。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工业废物、生活废物、畜禽养殖排放废物和农村面源污染等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其中水体污染在农村环境污染中显得尤为突出,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对粮食造成减产,而且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农村水污染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农村;水污染;治理措施 一、农村水污染现状 (一)农村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被联合国称为处于严重缺水的边缘,己被联合国列为13个水资源最为贫乏的国家之一。2005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 151 m3,约 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干旱缺水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 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水污染加剧了我国人均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水质下降造成的 水质性缺水,己经对我国人民生活用水构成威胁。据统计,我国有80%以上的河流 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有近7亿人的饮用水中大肠杆菌超标,农村约有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 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已经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经 济的健康发展。据调查,我国人群患病的88%、死亡的33%都与生活用水不洁直接 相关。农村水环境的恶化,不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经济发展 和稳定。 (二)农村水环境 农村水环境是指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河流、湖泊、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的总称。2005年国家环境监测网对长江、黄河、珠江、松 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7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 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1%、32%和27%。其中,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污染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5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2005年,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满足 Ⅱ类水质的湖库2个,占7%;Ⅲ类水质的湖库6个,占21%;Ⅳ类水质的湖库3个, 占11%;Ⅴ类水质的湖库5个,占18%;劣Ⅴ类水质湖库12个,占43%。其中,太湖、滇池和巢湖水质均为劣类,主要是总氮和总磷超标。 二、农村水污染源分析 (一)乡镇企业排放的污染物 农村乡镇企业数量多,布局散、规模小、经营粗放。其中很多是污染严重的 造纸、印染、电镀、化工、冶炼等企业,污染物通常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周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