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简介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简介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简介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简介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城市规划原理 英文名称: Principium of City Planning 总 学 时: 48 学时 理论学时: 48 学时

学 分: 3

课程内容:该课程介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简史、城市规划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 和阶段划分、城市

的性质和城市人口、城市用地、城市各组成要素的规划布局、居住区规 划设计、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规划设计等。

教 材:城市规划原理 同济大学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 考 书:外国城市建设史 沈玉麟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 白德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设计资料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学报》、《城市规划》、《国外城市规划》、《规划师》等

选课对象 :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从新的更综合的角度审视建筑设计,使学生建立宏观和整体群的概念,在设计

中更好的理解建筑群体、形态构成的规律和方法。选题包括:小游园、城市广场、城市文 化中心、城市商业中心、步行商业街等城市空间设计为题。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解城市设计的要素、城市设计的原则、城市的空间构成及设计手法,另外还

介绍街道空间的设计、步行商业街的设计、广场空间的设计、建筑群体的组合等。

参 考 书:《城市设计》

《城市广场设计》 《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 《图解城市设计》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与城市空

间》 选课对象 :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 城市设计 总 学 时: 72 学时

英文名称: Urban Design 理论学时: 72 学时

分: 4.5

参 考 书:《城市设计》

《城市广场设计》 《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

《图解城市设计》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与建筑设计》 选课对象 :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 城市设计原理 总 学 时: 16 学时

东南大学 王建国主编 东南大学

王珂主编

天津大学

张斌主编

黑龙江科学技术 金广君主编 东南大学

董卫主编

英文名称: Principium of Urban Design 理论学时: 16 学时 学 分: 1 学分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黑龙江

科学技术 东南大学 天大出版社

王建国主编 王珂主编 张斌主编 金广君主

编 董卫主编 田银生主编

总学时:72 学时理论学时:72 学时学分:4.5 学分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与步骤,设计较为复杂的大中型公共

建筑设计(剧场建筑设计)。

参考书:公共建筑设计系列江西科技出版社

观演建筑实例北京市建筑设计院

电影院建筑设计中建出版社

舞台表演建筑中建出版社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高层建筑设计英文名称:High-rise Design

总学时:64 学时理论学时:64 学时学分:4学分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介绍高层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结构特点及设计方法。

选题:高层办公建筑、高层旅馆建筑等

参考书:选课对象:《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城市规划及相

关专业学生

计划出版社相关期刊、杂志

课程名称:规划设计英文名称:Layout Design

总学时:72 学时理论学时:72 学时学分:4.5 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介绍了人居环境的问题,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及设计技法。选题:居住区

规划。

参考书:《居住区规划建筑实例》华东建筑设计院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建工出版社

《住宅设计规范》建工出版社

选课对象: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构造(二)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Construct (two)

总学时:48 学时理论学时:48 学时学分:3 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大型公共建筑构造的特殊问题。包括工业化建筑构造,高层建筑中的特殊问题,大跨度建筑构造,中厅天窗构造、特殊装修构造等。

教材:选课对象:《建筑构造》(二)城市规

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建荣主编

课程名称:建筑构造(一)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Construct(one)总学时:60 学时理论学时:60 学时学分:4 学分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一般中校型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各构件(基础、墙体、楼板、楼梯、屋顶、门窗)的基本设计原理和一般构造设计方法。

教材:《建筑构造》(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李必喻主编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 建筑理论 英文名称: Architecture Theory 总 学 时: 16 学时

理论学时: 16 学时 学

分: 1 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在建筑设计原理基础上结合建筑课程设计等相关课程对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建筑理

论概念,为训练和培养学生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建立观念和方法的基础。

参 考 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理论译著集(外版,

20 世纪 80—90 年代出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著名建筑事物所作品集(外版, 1-3 版, 30集) 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历史理论译著集(外版, 12 集)

《建筑学报》(月刊) 《建筑师》(不定期) 各种相关的杂志及书籍

选课对象 :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 建筑装修构造 英文名称:

Architecture Fitment Construct

总 学 时: 16 学时

理论学时: 16 学时

学 分:

1 学分

课程内容: 本课程介绍建筑装饰装修的基本设计原理和一般方法。

参 考 书: 《建筑装修装饰构造》

中国建材出版社

朱赛鸿 张宇森主编

选课对象 :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 景观设计原理

英文名字:

Principium of Landscape Design

总 学 时: 32 学时

理论学时: 32 学时 学 分: 2 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国内外景观设计的发展史,景观设计要素及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另外,

介绍园林的相关知识,包括园林意境特征及创作手法;园林工程、相地、园林地貌创作、 园林布局、园林空间、园林塑景等的设计技法;园林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园林筑山、 置石、理水、植物配置、园路设计的技法。

参 考 书: 1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2、风景建筑设计

3、建筑小环境设计

4、景观植物造园应用实例

5、《园林建筑设计》

6、《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7、相关期刊、杂志等 选课对象 : 城市规划

及相关

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 建筑摄影 总 学 时: 32 学时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建筑摄影的器材、胶片的选用;摄影的基础技术、用

光、构图、色彩及摄

影技术技巧;室内外建筑的拍摄技术,各种图纸图表的翻拍技巧;国内外优秀建筑、艺术 摄影作品的观赏;建筑摄影的实际现场拍摄。

参 考 书:相关的摄影杂志、期刊等 选课对象 :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东南大学 刘滨谊主编 黑龙江科技技术出版社 尚廓主编

同济大学 天津科学技术

刘文军主编 薛聪贤主编 天津大学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英文名称:

理论学时: 32 学时

学 分: 2 学分

课程名称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英文名称: Design Principium of Residence Building 总 学 时: 16 学时

理论学时: 16 学时 学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住宅套型设计;低层

. 多层 .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

件下的住宅设计;工业化住宅设计和住宅造型设计;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济问题 ;农村住宅设计等内容。

〈住宅设计原理〉〉 《建筑设计资料集》

《住宅设计资料集》 《现代住宅设计大全》 《建筑学

报》(月刊)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 工业建筑设计原理

总 学 时: 32 课程内容:了解工业建筑的基本含义,掌握工业建筑的结构类型、建造方式、并掌握不同工业建筑类 型的设计方法。

《多层厂房建筑设计》,山西科技出版社 《多层工业建筑设计》,南工建筑系 厂房建筑设计研究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国外工业建筑选编》,天津市建筑设计情报网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教 材: 参 考 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教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建筑师》(不定期) 各种相关的杂志

分: 1学分 不同地区和特殊条 .住宅标准及经

选课对象 :

课程名称: 总 学 时: 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国内外城市住宅的发展历程、理论动态、与社会经济的关联、住宅设计研究的意

义,及相关政策、法规,并结合居住实态调研,掌握居住区规划和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方 法。

参 考 书:住宅社会学 人民出版社 选课对象 :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住宅社会学 16 学时

英文名称: Housing Sociology 理论学时: 16 学时 学

城市社会学 分: 1学分

人民出版社

英文名称: Design Principle of industrial Buildings

理论学时: 32 学 分: 2

教 材: 参 考 书: 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多层厂房

实例选编》,福建省基建局 各种相关的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

课程名称: 总 学 时: 课程内容:了解建筑的基本含义、把握设计的本质、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掌握不同建筑类型的设 计方法。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师设计手册》(上、中、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共建筑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实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共建筑选录》,北京

市建筑设计院 各种相关的期刊杂志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30 英文名称: 理论学时:

Design Principle of Common Biuldings 30 学 分: 2

教 材: 参 考 书:

选课对象 :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of Architcture 理论学时: 40 学 分: 12

课程内容:了解建筑的基本知识、掌握绘图的基本技巧(含铅笔、钢笔、水墨渲染、水彩渲染等), 为

建筑设计的思维训练打下基础。

教 材: 参 考 书:

田学哲学《建筑初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陈景容《构图与绘画分析》 ,武陵出版社; 陈占森《西式美术字设计》,得利书局; 姜凡《实用美术设计基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选课对象 :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 民用建筑设计 A 英文名称: Design Principle of industrial Buildings 总 学 时: 120 理论学时: 16 上机学时 课程内容:

学 分: 7.5

以小型建筑(幼儿园、小别墅)为内容,了解其建筑的类型、规模,提高设计能力,掌握 小型建筑的设计方法及步

骤。

参 考 书: 《居住区儿童游戏场的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小型民用建筑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小型建筑设计图选》,陕西科技 各种相关的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 民用建筑设计 B 英文名称: Civil Buildings Design(B) 总 学 时: 128 理论学时: 16 学

分: 8

课程内容: 以图书馆、旅馆建筑为题目,培养学生从场地分析开始构思建筑空间、体量,考虑建筑与 自然环境的结合,创造优美的建筑形象。

参 考 书: 《全国优秀建筑设计》(上、中、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实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图书馆建筑》,书目文献出版社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建筑设计图集》,书目文献出版社 各种相关的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 民用建筑设计 C 英文名称: Civil Buildings Design(C) 总 学 时: 56 理论学时: 8 学

分: 3.5

课程内容:通过以“人居环境”为主题的住宅设计,更新住宅设计观念,开拓住宅设计构思,提高住 宅及人居环境设计的功能质

量。促进住宅套型,结构体系,内部功能,空间的利用及灵活 性。

参 考 书:《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集合住宅》,中央图书出版社 《国外新住宅 100 例》,天津科技出版社 《城乡住宅优秀设计图集锦》,天津科技出版社 各种相关的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英文名称: Civil Buildings Design(D) 理论学时: 20 学 分: 8.5 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对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及建筑群体空间形态组织的能力。逐步构成一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从里到外和从外向内以至内外结合的建筑设计系统。

参 考 书:《文化馆建筑设计方案图集》(上、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科教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纪念性建

筑》,上海科技出版社 《建筑师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各种相关的期刊杂志

课程名称: 建筑初步 总 学 时: 192

课程名称: 民用建筑设计 D 总 学 时: 136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外国建筑史英文名字:Architecture History of World

总学时:64 学时理论学时:64 学时学分:4 学分

课程内容:使学生了解以欧洲为主的世界各国家、地区的古代及近现代建筑的基本形式、结构特征及建造技术,把握不同时期世界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及其之间的相互影响,把握世界建筑的发展演变脉络。

选用教材:《外国建筑史》,陈志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清华大学等四校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世界建筑艺术史》[ 英] 帕瑞克纽金斯顾孟潮张百平译(安徽科技出版社)《艺术史》[ 法] 热尔曼巴赞(上海人民出版社)《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同济大学出版社)

选课对象:《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建工版)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各种相关期刊

课程名称:景观设计原理英文名字:Principium of Landscape Design

总学时:32 学时理论学时:32 学时学分:2 学分

课程内容:通过景观设计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景观设计的发展,并掌握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参考书:1、《园林建筑设计》2、《园冶》3、《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选课对象: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中国建筑史英文名字:Architecture History of China

总学时:64 学时理论学时:64 学时学分:4 学分

课程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建筑的基本形式、结构特征及建造技术,把握不同时

期中国建筑的一统及发展演变脉络,了解中国建筑艺术及整体文化。

选用教材:《中国建筑史》(第三版),潘谷溪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华夏意匠》李允禾(广角出版社或建工版)

《清式营造则例》梁思成(建工版)《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建工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各种相关期刊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专业外语英文名称:Speciality English

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 学分:2

课程内容:了解专业外语的特点,熟练专业外语的翻译技巧,能阅读、翻译专业文章。

教材:《专业外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各种相关的外文期刊杂志选课对

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城市规划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ium of City Planning

总学时:48 学时理论学时:48 学时学分:3

课程内容:该课程介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简史、城市规划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和阶段划分、城市的性质和城市人口、城市用地、城市各组成要素的规划布局、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规划设计等。

教材: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白德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选课对象:

《建筑学报》、《城市规划》、《国外城市规划》、《规划师》等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城市设计英文名称:Urban Design

总学时:72 学时理论学时:72 学时学分:4.5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从新的更综合的角度审视建筑设计,使学生建立宏观和整体群的概念,在设计中更好的理解建筑群体、形态构成的规律和方法。选题包括:小游园、城市广场、城市文

化中心、城市商业中心、步行商业街等城市空间设计为题。

参考书:《城市设计》东南大学王建国主编《城市广场设计》东南大学王珂主编

《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天津大学张斌主编

《图解城市设计》黑龙江科学技术金广君主编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东南大学董卫主编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城市设计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ium of Urban Design

总学时:16 学时理论学时:16 学时学分:1 学分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的空间构成及设计手法,另外还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解城市设计的要素、城市设计的原则、介绍街道空间的设计、步行商业街的设计、广场空间的设计、建筑群体的组合等。

参考书:《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城市广场设计》东南大学

《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天津大学

《图解城市设计》黑龙江科学技术王建国主编王珂主编

张斌主编金广君主编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东南大学董卫主编

《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天大出版社田银生主编

选课对象: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大型公共建筑设计英文名称:Big Commonality Building Design

总学时:72 学时理论学时:72 学时学分:4.5 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与步骤,设计较为复杂的大中型公共建筑设计(剧场建筑设计)。

参考书:公共建筑设计系列江西科技出版社

观演建筑实例北京市建筑设计院

电影院建筑设计中建出版社

舞台表演建筑中建出版社

选课对象: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高层建筑设计英文名称:High-rise Design

总学时:64 学时理论学时:64 学时学分:4 学分

课程内容:

本课程设计主要介绍高层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结构特点及设计方法。选题:高层办公建筑、高层旅馆建筑等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计划出版社相关期刊、杂志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参考书:选

课对象:

课程名称:规划设计英文名称:Layout Design

总学时:72 学时理论学时:72 学时学分:4.5 学分

课程内容:

本课程设计主要介绍了人居环境的问题,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及设计技法。选题:居住区规划。

参考书:《居住区规划建筑实例》华东建筑设计院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建工出版社

《住宅设计规范》建工出版社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选课对象:

课程名称:建筑构造(二)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Construct (two)

总学时:48 学时理论学时:48 学时学分:3 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大型公共建筑构造的特殊问题。包括工业化建筑构造,高层建筑中的特殊

问题,大跨度建筑构造,中厅天窗构造、特殊装修构造等。

教材:《建筑构造》(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建荣主编

选课对象: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构造(一)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Construct (one)

总学时:60 学时理论学时:60 学时学分:4 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一般中校型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各构件(基础、墙体、楼板、楼梯、屋

顶、门窗)的基本设计原理和一般构造设计方法。

教材: 《建筑构造》(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李必喻主编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理论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Theory

总学时:16 学时理论学时:16 学时学分:1 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在建筑设计原理基础上结合建筑课程设计等相关课程对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建筑理论概念,为训练和培养学生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建立观念和方法的基础。

参考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理论译著集(外版,20 世纪80—90 年代出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著名建筑事物所作品集(外版,1-3 版,30 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

筑历史理论译著集(外版,12 集)

《建筑学报》(月刊)《建筑师》(不定期)各种相关的杂志及书籍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装修构造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Fitment Construct

总学时:16 学时理论学时:16 学时学分:1 学分课程内容:本课程介绍建筑装饰装修的基本设计原理和一般方法。

参考书:《建筑装修装饰构造》中国建材出版社朱赛鸿张宇森主编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选课对象:

课程名称:景观设计原理英文名字:Principium of Landscape Design

总学时:32 学时理论学时:32 学时学分:2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国内外景观设计的发展史,景观设计要素及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另外,

介绍园林的相关知识,包括园林意境特征及创作手法;园林工程、相地、园林地貌创作、

园林布局、园林空间、园林塑景等的设计技法;园林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园林筑山、置石、理水、植物配置、

园路设计的技法。

参考书:1、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刘滨谊主编

2、风景建筑设计黑龙江科技技术出版社尚廓主编

3、建筑小环境设计同济大学刘文军主编

4、景观植物造园应用实例天津科学技术薛聪贤主编

5、《园林建筑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

6、《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

7、相关期刊、杂志等

选课对象: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摄影英文名称:

总学时:32 学时理论学时:32 学时学分:2 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建筑摄影的器材、胶片的选用;摄影的基础技术、用光、构图、色彩及摄影技术技巧;室内外建筑的拍摄技术,各种图纸图表的翻拍技巧;国内外优秀建筑、艺术摄影作品的观赏;建筑摄

影的实际现场拍摄。

参 考 书:相关的摄影杂志、期刊等 选课对象 :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英文名称: Design Principium of Residence Building 理论学时: 16 学时 学 分: 1 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住宅套型设计;低层 . 多层 . 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不同地区和特殊条

件下的住宅设计;工业化住宅设计和住宅造型设计;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 住宅标准及经

济问题 ;农村住宅设计等内容。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教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师》(不定

期) 各种相关的杂志

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国内外城市住宅的发展历程、理论动态、与社会经济的关联、住宅设计研究的意 义,及相关政策、法规,并结合居住实态调研,掌握居住区规划和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方 法。 参 考 书:住宅社会学 人民出版社 选课对象 :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 工业建筑设计原理 英文名称: Design Principle of industrial Buildings 总 学 时: 32

理论学时: 32

学 分: 2

课程内容:了解工业建筑的基本含义,掌握工业建筑的结构类型、建造方式、并掌握不同工业建筑类 型的设计方法。 教 材:《多层厂房建筑设计》,山西科技出版社

参 考 书:《多层工业建筑设计》,南工建筑系 《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厂房建筑设计研究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多层厂房实例选编》,福建省基建局 《国外工业建筑选编》,天津市建筑设计情报网 各种相关的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英文名称: Design Principle of Common Biuldings 总 学 时: 30

理论学时: 30 学 分: 2

课程内容:了解建筑的基本含义、把握设计的本质、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掌握不同建筑类型的设 计方法。 教 材:《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程名称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总 学 时: 16 学时

教 材:《住宅设计原理》

参 考 书:《建筑设计资料集》 《住宅设计资料集》 《现代住宅设计大全》 《建筑学报》(月刊) 选课对象 :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 住宅社会学 英文名称: Housing Sociology 总 学 时: 16 学时 理论学时: 16 学时

学 分: 1 学分

城市社会学

人民出版社

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报告

北京规划展览馆 参观报告 根据建筑学学习计划和要求,2011年10 月26号上午,老师组织了参观学习北京规划展览馆的活动,感受发展中的北京,同时初次感受下建筑与城市规划。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位于北京前门东大街(老北京火车站东侧)的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改造而成。展示内容包括北京城的悠久历史、奥运场馆规划,以及未来北京在绿化美化、改善交通状况、实现市政基础设施现代化等方面的规划蓝图。 一进一楼大厅,一件“北京湾”铜雕呈现在眼前,作品以1:60000的比例真实再现了北京小 平原三面环山,形如海湾的地理环境特征。上面清晰 地展现了浓缩的北京。 第二层为北京市区县规划、临时展区等,在二三层间悬 挂在墙上的是《北京旧城》青铜浮雕,立体反映1949 年的北京城市的整体格局和特征。共表现房屋11.8万 间,树木6万棵, 大量胡同和河湖 水面,活脱脱的展 现了旧北京的风 貌。 第三层为北 京古城变迁区,模 型展区。有一个巨 大的北京城市规 划模型,据介绍,这是200多人工作六个月,暗战1比750的比例尺,将北京每一栋房屋都搬上来的模型,展现了未来北京的现代化风采,也表现了历史名城的古老风韵。 第四层为北京城市总规划展区,低碳生态城市展区、和多媒体影厅等。 有一个低碳房屋的展品,该厅内墙采用的原生态稚内层硅藻页岩壁材,具有深呼吸、高吸放湿、隔热保温等特殊功能。炎炎夏日,如果将空调温度设定为28摄氏度,由于该墙面的放湿作用,室内可以达到26摄氏度的制冷效果。这样一来,可以适当降低能源消耗,进而减少碳排放。 墙上的一扇新型双开窗也是亮点之一。笔者体验了一下,通过旋转开关把手,可选择平开和下悬两种方式。所谓平开就是整扇窗户向内打开,下悬则是指窗扇下端固定、上端向内侧倾斜留出约10厘米的缝隙。平时,当室内需要快速通风的时候,只要选择平开,呼呼的风就能够穿堂而过。而夏天室内一直开着空调时,人们会为开窗太热、不开窗又太闷而烦恼,无奈之下往往大开着冷气也大开着窗,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现在,只需要转动把手开一点点窗,新鲜空气就能从缝隙中缓缓流入,而室内的冷气下沉也不会从上面跑掉,这样不仅提高了室内舒适度,也在无形中节约了能源。除此之外,低碳保温墙面、地热供暖系统、节能马桶等都一一展现了现代北京提倡的低碳居住方式。在“低碳生态城市”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2)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2) 城市规划的方法 (4) 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5) 简介 (5) 问题 (5) 意识 (7) 研究成果 (7) 城市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7) 城市规划遵循原则的细化 (8) 城市规划的社会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美学原则 (8) 城市规划的安全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经济原则 (9) 城市规划的整合原则 (9) 城市规划的任务 (10) 城市规划的作用 (10) 城市规划工作基本属性 (10)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要求不同,因此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不尽一致,并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 多学科参与城市研究的历史自古就有,近来更趋活跃,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行为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研究城市问题所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这个趋势将继续下去,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科渗入并开拓城市问题的研究领域。 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论等数理方法及电子计算机遥感等新技术手段在墟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在逐步推广它们在资料的收集处理,预测评价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 对城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城市规划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将考虑最大范围内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情况,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并给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多种可能性。 由于城市问题包罗万象,有人提出在有关学科群的基础上建立以研究城市性质、城市模型、城市系统和发展战略为目的的城市学;也有人提出建立以系统地研究乡村、集镇、城市的各种人类聚居地为目的的人类聚居学等。这类新学科的建树,或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的宏观认识,但它的进展需要建立在完成大量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城市研究任务艰巨而纷繁,这也说明它丰富的活力。城市永远在发展,城市问题也总是相伴而生,但人类必将更为自觉地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城市规划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起,最终要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 城市规划是建筑和园林建设的前提,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城市规划研究的进展也为建筑学和园林学的开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规划师与建筑师、园林设计师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三学科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创造,势必将体形环境的建设推向更高的境界。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旧的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的情况下,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往往出现飞跃。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典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商君书》论述了某一地域内山陵丘谷、都邑道路和农田土地分配的适当比例,以及建城、备战、人口、粮食,土地等相应条件。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方式;南北朝时期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都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了先导作用。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总则 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城、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3)贯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强调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作用,突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高度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4)贯彻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的原则。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护古都的历史文化价值,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展示北京的文化内涵,形成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城市风格和城市魅力。 (5)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的原则。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城市化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全面推进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城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一节城市空间布局 在北京市域范围内,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 两轴: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和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 两带:指包括通州、顺义、亦庄、怀柔、密云、平谷的“东部发展带”和包括大兴、房山、昌平、延庆、门头沟的“西部发展带”。 多中心: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和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等。 在“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中心城-新城-镇的市域城镇结构。 中心城是北京政治、文化等核心职能和重要经济功能集中体现的地区。其范围是上版总体规划市区范围加上回龙观与北苑北地区,面积约1085平方公里。 新城是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具有相对独立性。规划新城11个,分别为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 镇是建制镇的简称,是推动北京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重点镇和一般镇。 第二节次区域的划分与发展策略 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为统筹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区域的现状发展特征、资源禀赋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划定次区域,通过对次区域的限制条件、开发强度、开发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分类指导,实施分区域的城市发展策略。 次区域的划分

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划分四个次区域,并进一步划定管制区。 (1)中心城次区域:即中心城的规划范围(不含石景山五环路以西地区)。 (2)东部次区域:包括通州、顺义、亦庄以及怀柔、密云、平谷等的平原地区。 (3)西部次区域:包括大兴(除亦庄地区以外地区)、房山山前平原、丰台河西地区、门头沟山前平原、海淀山后地区和昌平(不包括回龙观、北苑北地区)的山前平原、延庆平原以及石景山五环路以西地区。 (4)山区次区域:包括怀柔北部山区、密云北部山区、昌平北部山区、门头沟西部山区、房山西部山区、延庆山区。 次区域发展导则 中心城次区域以调整优化和提高为主,重点进行城市环境整治、交通疏理、基础设施改善,合理控制建设强度,逐步疏解人口与产业,完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大力发展以高端服务、金融保险和文化旅游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提升城市职能中心品质。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旧城,进一步划定旧城管制区。 东部次区域是城市未来重点发展的地区,也是北京面向区域,联系天津、河北等省市的重要地区。通州、顺义和亦庄地区是承接中心城人口、职能疏解和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积极引导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该地区集聚,并在公共服务、居住配套以及相应的教育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形成北京第二产业集中发展的区域。实施以综合交通运输走廊(公共交通走廊)为引导,整体联动、高密度集约发展模式。密云、怀柔和平谷的平原地区建设为首都国际交往服务的重要外事活动基地,开发旅游休闲、会议培训和生态农业,可适当发展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应与生态环境充分协调,防止高密度连片发展。 西部次区域是城市未来重要的发展地区,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引导高新技术研发与服务、旅游休闲、商业物流、教育等生态友好型的产业向该地区集聚。以优化、整合、完善现有的发展空间为主,改善生态环境,引导高品质、组团式集约发展,防止高密度连片开发。 山区次区域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旅游资源,以生态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来了! 2017-09-29 23:56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总则第1条指导思想(略) 第2条主要规划依据(略)第3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城市发展基本框架。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第一章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第一节战略定位第5条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节发展目标(略)第三节城市规模第14条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分布 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据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1.调整人口空间布局 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降低城六区人口规模,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控制在1085万人左右,到2035年控制在1085万人以内。城六区以外平原地区的人口规模有减有增、增减挂钩。山区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2.优化人口结构 形成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功能疏解提升相适应的人口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政策,发挥公共服务导向对人口结构的调节作用。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人口整体素质。采取综合措施,保持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城市发展活力。 3.改善人口服务管理 构建面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常住人口2300万人控制规模的基础上,考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合理需求和安全保障。 4.完善人口调控政策机制 健全分区域差异化的人口调控机制,实现城六区人口规模减量与其他区人口规模增量控制相衔接。加强全市落户政策统筹,建立更加规范的户籍管理体系,稳步实施常住人口积分落户制度。强化规划、土地、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调控作用,加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人口调控工作责任制。 5.转变发展方式,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到2020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现状19.6万元/人提高到约23万元/人。 第15条实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量第16条降低平原地区开发强度(略)第四节空间布局第17条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充分考虑延续古都历史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着眼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完善城市体系,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

美国城市规划发展简史

美国城市规划发展简史 从哥仑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到美国现代城市规划专业的形成,其间经过了400多年的发展历程。回顾这段历史,可以清晰看到美国城市成长的三个阶段。 1.在独立前约300年的殖民地时期内,美国的城镇从无到有,属于前城市化时代。 2.从朗方规划美国新首都华盛顿哥仑比亚特区,到19世纪末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是美国城市化急剧发展的时期。 3.从20世纪初开始,在强大的美国城市经济的支持下,城市美化运动与城市土地区划,分别从城市景观环境和城市房地产开发两个方面,奠定了美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础。 目前,美国城市已形成了建立官方行政地图和总体规划这样两套系统的工作。其中,经过改造的德式城市区划得到最广泛认同,而用于传播的总体规划的趋势仍在不断增长。 毛其智:今天,我们把美国的一些城市规划情况拿出来,回顾一下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从中看到的城市发展中的问题,算是以他山之石来考虑我们中国的发展情况。现在学建筑和规划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了解的最多的就是中国的情况,除了中国之外,第二个最熟悉的国家恐怕就是美国了。很多的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于美国的方方面面都有讨论。今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即历史的角度来看的时候,可能看到大家过去不太熟悉的情况,等于是有一些知识的补充。 美国在发展过程中确实有很多的五光十色的各种情况的建设,但是我们要了解这个国家不能光看其表面的情况。这是一张美国的地图(见图),夏威夷不包括在内,美国的国土面积在地理一般讲的是比中国略小一点,936万平米公里的范围。但是从2004年开始,很多材料都显示美国的国土面积超过了中国,中国号称960万平方公里,美国现在是962万平米公里。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因为美国在世界上拥有很多托管的领土,其托管的领土加起来在目前的面积超过了中国,上升为世界的第二,第一是俄国。美国的人口这些年来也快速的增长,在二三十年前的时候,美国有2亿人。但是到今年年初美国已经拥有2亿9500万人。 我们都知道美国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美国问题也有很多人在解释。今天我选了一篇文章:问题和答案:美国为什么如此繁荣?为什么人家如此学习它?向往它?批评它?或者是反对它?这也是我们后面要讲的美国规划情况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其他的情况。这些都应该从美国发展的一系列的特点来看问题和答案,文章里讲美国是万花筒,美国是大熔炉。总起来最简单地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国家。美国人的生命是在竞争中燃烧出火花的,激烈的社会竞争实际上是其巨大的社会创造力和发展动力。然后美国的人格原则是个人意志自由至高无上。美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具有消除独特性的能力,其实际上是一个大熔炉,不管是什么民族融入美国的社会中,本民族的独特性就会消除。另外美国是一个金钱社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是你赚钱的能力。同时美国的生活是一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复习资料 古代: 1.我国古代城市是如何产生?产生的时期、基础、条件是什么? 产生:城市是由于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而从一般的居民点分化出来的。 产生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早期 产生条件:(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基础)(2).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直接原因)(3).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4).频繁的战争 2.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形成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城市需具一定的规模。(2).需具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3).需具有一定的手工场所和交换场所(4).需具有的城市基础设施(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3.促进西周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分封诸侯。(2)周王朝自身追求适中位置加强都城建设 4.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哪本书并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周朝的《周礼.考工记》主要内容:与井田制有关的经纬道路左祖右社旁三门宫城居中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 影响:关于城市规划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5.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的主要特点,并阐述分布特点的原因 特点:(1).郡县制的推广、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兴起:(4).国际贸易城市有了发展;(5).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 分布特点的原因:经济重心集中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南方还未发展 6.我国在西汉时期形成了哪些城市经济区、并阐明各经济区包括的地理范围及中心城市 (1)关中区:陕西全境四川巴蜀甘肃东部长安; (2).三河区:河东(山西西南部)、河内、河南(河南北部); (3).燕赵区域:燕在河北北部,赵在河北南部; (4).齐鲁区域:山东、泰山之阳为鲁临淄为中心; (5).梁宋区域:豫之东北、鲁之西南、苏皖(安徽)西北以定陶和商丘为中心; (6).颍川、南阳:河南中部、西南部; (7).三楚区域:西、东、南楚含长江怀阳衡城江陵长沙苏州淮北湖南长沙江南一带淮河长江流域; .南越区域:珠江流域 7.西汉时期长安城的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多宫制 8.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并阐明特点形成的原因? 发展特点 (1).城市发展和分布上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沿大运河、长江城市发展轴线初步形成 (3).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 (4).城市规模的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数量显著增多 (5).出现了最早的“镇” 形成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2).经济重心南移;(3).大运河沟通,沟通南北,经济恢复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十二五规划首提重点区域 与此同时,在此次规划编制当中,“重点区域规划”的概念被首次提及,其中包含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这个市级综合专项规划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以及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区域合作发展规划共4项专项规划。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将北京定位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到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西部、北部山区,重点发展观光农业、林果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具有山区优势的特色农业。 ■平原地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等高附加值的农业。形成若干与大环境绿化融为一体的农业区,改善城市总体生态环境。 ■中关村为核心完善一区多园式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结构。 ■亦庄为核心形成沿京津塘高速公路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王府井、西单和前门(含大栅栏、琉璃厂)建成商贸文化旅游区。 ■公主坟、木樨园、望京、北苑、石景山等建成集商业、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商业区。 ■顺义、通州、亦庄等新城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商业区。 ■以空港、马驹桥、良乡等物流基地为主构建物流体系。 ■北京将成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国际会展城市。在顺义、通州、朝阳十八里店、石景山各建一座综合性会展中心;在奥林匹克中心区建设国际会议中心,在怀柔、密云等新城现有设施的基础上,整合提升服务水平,建设若干会议培训中心。 ■建设和培育6个文化中心(全国的文艺演出中心、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影视节目制作及交易中心、文化会展中心、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动漫和网络游戏制作交易中心)。 ■积极支持民办教育产业,建设成为全国培训产业基地。 ■在城市东部、西部和南中轴具备良好交通条件的地区,预留大型休闲娱乐用地。大力发展具有首都特色的旅游业。 城八区功能定位 (1)东城区是北京市政治中心的主要载体,全国性文化机构聚集地之一,传统文化重要旅游地区和国内知名的商业中心。 (2)西城区是国家政治中心的主要载体,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传统风貌重要旅游地区和国内知名的商业中心。 崇文区是北京体育产业聚集区,都市商业区和传统文化旅游、娱乐地区。 宣武区是国家新闻媒体聚集地之一,宣南文化发祥地和传统商业区。 朝阳区是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海淀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聚集区,国内知名的旅游、文化、体育活动区。 丰台区是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代表处聚集地,北京南部物流基地和知名的重要旅游地区。 石景山区与门头沟新城共同构成城市西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是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之一,同时也是文化娱乐中心和重要旅游地区。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全集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第一章总则 第1条 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第2条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城、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3)贯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强调城市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40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 编者按:创新、生态、人文!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展望2040年,上海将成为一座怎样的城市?目前正在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已经形成了一些初步设想。下面我们节选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的部分内容为您一一展现。 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 Striving for the Excellent Global City 城市愿景: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城市性质: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1、城市目标 The Primary Objective 1.1更具竞争力:一座繁荣创新之城GlobalCompetitiveness: a City of Prosperity and Innovation 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中心为支撑,以建设国际贸易、航运中心为基础,以建设自由贸易区为契机,提升上海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和影响力,建立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门户和国家交通枢纽的功能,强化综合交通的服务能力,提高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辐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上海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支点作用,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集聚创新资源,吸引创新人才,建立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使上海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和主要科技策源地之一,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城市的全面创新。 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生活、出行、交流交往模式,促进城市生活的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智能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建设高效互联的智慧城市。 打造新型产业体系和良好创新体系,充分发掘传统行业、创新经济的增长潜力,实现经济多样化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建设适合各类人才成长创业的宜业城市。

中国城市规划历史

中国内地的城市规划发展的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57) 这一时期是中国城市规划的起步阶段。“原苏联模式”规划方式的引入拉开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的序幕。这一时期城市规划的主要特征是以安排项目建设的空间布局为主导,城市建设和住宅建设实行同步配套进行。例如为配合156 项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及时地对西安、兰州、包头、太原、成都、武汉、长春、洛阳等8大城市,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近期工业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与此同时,根据国家第一个五年经济计划的安排,一批建设条件好的如北京、上海等十多个原有城市也开展了当时被称之为初步规划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原苏联模式”是一种理想蓝图式的规划,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调控管理,具有“国民经济计划延续”实施的保证作用。这种规划是西方国家物质规划的一种异化,带有强烈的工业文化的理性主义色彩,缺乏人情化。但在当时中国内地大规模物质建设的特定环境下,富有许多实际的意义,规划较好的配合了工业建设,也为中国的城市规划事业奠定了开创性的基础。这一阶段,被认为是中国内地城市规划史上的“第一个春天”。 第二阶段(1958-1965) 这一时期是中国城市规划的动荡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起伏波动较大,因此也必然影响城市规划的发展。为了适应“大跃进”的需要,规划界提出普遍开展简化内容的“快速规划”。到后来“三线建设”时期,城市规划被迫处于停滞状态。只有为了满足少数大型工业工艺需要,在一些山沟里出现了新型山区城市规划。这一时期城市建设的思想是“先生产,后生活”,以“干打垒”式的节约为主题,实行“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采取低标准、大分散、乡村型城市的规划手法,未能脱离旧模式的框架。结果是造成全国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欠账,影响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进而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第三阶段(1966-1977) 这一时期是中国内地城市规划发展的停滞阶段。这一阶段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干部下放农村。这期间城市规划设计被排斥在经济社会之外。 第四阶段(1978-1999) 1978 年3 月,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城市规划工作重新走上正轨。这一时期是中国城市规划迅速发展阶段,可以称为开放式的规划时期,是中国内地城市规划的第二个春天。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前十年和后十年两个阶段。前十年即80 年代的主要标志是:(1)全国324 个设市城市的第二轮总体规划于1985 年提前完成。(2)《城市规划法》于1989 年12 月26 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前一项说明规划的设计和管理工作已经得到全面恢复,后一项说明走过40 年历程的城市规划经验有了法定总结。这两项既是对城市规划工作的突破,也是对规划思想的进一步完善,为90 年代城市开放探索新的转折点作好了准备。 后十年即90 年代的主要标志是,开创一个全面宽畅的开放式城市规划体系,包容一切符合现代化城市的规划创作观念与方式,造就一种自我调整的新的转折环境。 到90 年代末,全国第三轮设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基本结束,新一轮规划具有探索性的时代价值,为开放式规划寻找了一些新的方向,突出地把整体性、复杂性、多层次性、连续性、经济性等多种观念兼顾融合。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五章新城发展 第六章中心城调整优化 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第十三章综合交通体系 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 ■城市性质 北京就是中华人民共与国得首都,就是全国得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就是世界著名古都与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

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北京做好“四个服务”得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得地位与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得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得就业与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得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得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与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与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与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得洲际航空门户与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 ■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 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农业人口再减118万 2003年农业人口为318万人,到2020年将下降到2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得10%左右。 ■中心城人口850万人 积极引导人口得合理分布,通过疏散中心城得产业与人口,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新城与小城镇集聚。2020年,中心城人口规划控制在850万人以内,新城人口约570万人,小城镇及城镇组团人口约180万人。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城市规划简介

一. 教育品质(Education Quality) 教育品质是高等教育机构的核心任务之一。除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广泛的国际交流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详见本报告的相应部分),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在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确保了教育品质的持续提升。 (1)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并重 为了培养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综合型人才,在完善专业课程的同时,增设和强化了与专业相关的经济、社会、文化、政策、地理和环境等领域的课程,包括城市概论、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与城市开发、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城市历史与文化保护、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城市政策分析、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其中,城市概论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启蒙课程,由10多位教授参与讲课,成为深受学生好评的课程。 (2)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重 为了培养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实践型人才,在完善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开设了三门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城市居住区认识实习、城市总体规划实习、城市规划专业综合社会实践,对于培养本科生的实践经验起到了十分积极和必要的作用。《面向社会的城市规划专业综合实践》获得200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3)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并重 为了培养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在完善基本技能课程的同时,增设了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城市规划思想史讲授城市规划新思想的演进历史;城市规划原理(三)由多位教授参与讲课,介绍、分析和评价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动态。该课程采取开放形式,每年参与讲课的教授和讲课专题都有变化,经常会有海外学者参与讲课。作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取得显著成效的标志之一,我系本科生在具有重大影响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社会科学类)”中获得特等奖。 二. 教育成果的获奖情况(Education Achievements Awards) 课程和教材建设是确保教育品质的基础条件,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课程和教材对中国城市规划教育具有领引和示范作用,因而获得了各种奖励。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主持的《城市规划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获得2005年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城市规划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和《面向社会的城市规划专业综合实践》分别获得2001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三. 社会责任(Social Commitment) 近年来,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在把握国际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始终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思想,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和研究是任何一所高等院校的核心使命,但作为一所具有重要影响的规划院校,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和设计专业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承担了更为广泛的社会责任。可以自信地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和设计专业对于中国城市规划的影响之广泛和深远程度,在其它国家是极其少见的。

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历程

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历程 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历程 苏智良文汇报2013-04-08 早在1881年,人们已将日新月异的上海与巴黎相提并论。《申报》载文:“人之称誉上海者,以为海外各地惟数法国巴黎斯为第一,今上海之地,不啻海外之巴黎。”从此,“东方巴黎”之誉被世界舆论所认可。 明清时期的上海,已是“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但 作为松江府辖下的一个滨海小城,上海始终仰慕苏州,追随杭州。近代以来,上海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形成了一种开放传统,并迅速走向繁荣,不仅超越苏杭,而且卓然成为中国的首位城市。 上海近代化的起点 上海开埠后,即在世界上引发了淘金热潮,“到上海去” 的声音在巴黎、纽约及伦敦街头回荡。定期航轮从伦敦、从巴黎、从香港,驶至外滩,上海与世界的联系日益扩大。 英美法侨民首先进入上海;随后是近邻的日本人,最高时达10万以上。20世纪初2万俄国人和3万犹太人陆续抵沪。外国人来到上海后,建立了英租界(1845)、美租界(1848)、

法租界(1849)。租界既是中国受制于帝国主义的耻辱象征,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人学习先进技术的开端。一文不名的犹太人哈同,通过投资房地产业而成为首富。一个前奥匈帝国的士兵邬达克,因缘际会成为了上海最著名的建筑师,这位匈牙利人留下了60幢不同风格的建筑,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吴同文寓所……几乎每幢都是经典。音乐家魏登堡为躲避纳粹的反犹浪潮来沪后,成为国立音乐院的教授,培养了谭抒真、黄贻钧、陈传熙等一批乐坛优秀人才…… 晚清上海的市政建设,已处于亚洲领先水平。1876年,中国第一辆火车从苏州河畔驶向吴淞;1882年在南京路31号,世界第三个发电厂建成;又过了一年,两江总督李鸿章打开黄浦江边的引水闸门,上海进入了自来水时代;1908 年3月5日,第一辆电车从晨钟暮鼓的静安寺开到了熙熙攘攘的外滩。此后上海的商业化水平飞速提升,南京路上出现了先施公司(1917)、永安公司(1918)、19层的新永安大楼(1933)、新新公司(1926)和大新公司(1936),形成繁华的商业环境。金门饭店(1926)、都城饭店(1934)以及被誉为“远东第一高楼”的国际饭店(1934)等大型豪华高层饭店的诞生,也将人们的生活推向奢华的极致。这一切表明,上海已成为市政现代化程度最高、商业最繁华的城市。 早在1881年,人们已将日新月异的上海与巴黎相提并论。《申报》载文:“人之称誉上海者,以为海外各地惟数法

新世纪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展望

=文章编号>1002-1329(2002)02-0019-04 新世纪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展望 王静霞 =摘要>论述了中国的城市规划面临着复杂多样的问题,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中国正在经历工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三重社会转型,并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学科发展趋势,指出求实与创新是学科发展的唯一正确途径。 =关键词>城市规划;中国;新世纪;城市化 THE P RO SPE CTS O F THE CH-I N ES E URB AN P LANN ING IN THE NE W CEN TUR Y WANG Jingxia AB STRACT:T his paper discusse s the c om plicated problems in the Chine se urban planning,analyse s the roots of them in the socia l shifting pe riods such as industria-l ization,market ec onomy and infor-mation popularization.It also points out that seeking truth a nd creation i s the only w ay of the sc-i ence deve lopment from t he angle of urba n planning practice. KE YWORDS:urba n planning; China;new century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面对的问题)))复杂而多样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规划面临着更加复杂多样的问题。原因之一是西方发达国家已处于城市化后期,城市发展已趋于稳态,量的扩张有限,主要着力于质的提升及应对信息化的冲击。而我国则刚步入城市化加速期,城市规模和数量的扩张迅猛,与此同时也提出了城市环境与品质的要求,规划既要处理好大规模开发建设的/秩序0问 题,又要兼顾居民对提高生活环 境质量的祈求。原因之二是西方 的城市规划理论遵循着循序渐进 的演进逻辑,其规划理论与操作 体系相对成熟,而我国的规划理 论尚欠整合。原因之三是中国正 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这对规 划的冲击力最大。当前城市规划 遇到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这场 变革中找到线索。要想深入理解 这些问题,必须揭示当代中国社 会经济变革的深刻含义。一句 话,这一变革的重要特征是把工 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三重社会 转型浓缩在同一个历史时代,从 而使问题异常复杂。与此同时, 由于历史的、客观的原因,中国 地域发展极不平衡,城市的高楼 大厦与乡村的茅屋陋舍并存,高 科技的航天卫星与原始的刀耕火 种并存,由此构成了中国城市规 划实践丰富多彩的画卷。 111工业化与城市化 改革开放20年,虽然我国 工业化水平得以迅速提高,但由 于长期以来实行的户籍制度将城 乡二元结构凝固化了,致使城市 化水平增长缓慢。由于城市化滞 后,导致第三产业比重过小, /三农0问题难以有效解决,社 会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影响到国 家宏观经济的运行。因此,/十 五大0将城镇化作为一个发展战 略提出,它的意义远比我们通常 理解的要大得多。由于中国人口 众多,地域差异大,城镇化进程 将会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社会系 统工程。不同地域因条件不同, 也应有不同的城市化模式,不能 一概而论。以下问题可能是我们 在规划工作中难以回避的: (1)就业安置问题。中国每 年等着就业的人有2000多万, 如何安置是个大问题。从国外情 况看,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在 功能上有所分工:大型企业主要 解决一个国家的科技、财政金 融、重要经济命脉、国防实力, 使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具有竞争能 力,其数量要少,集中度要高, 技术要新,资产规模要大。而中 小企业则主要解决面广量大的产 业、解决广大劳动者的就业问 题,通过广泛的就业实现社会的 公平分配,人民生活的稳步提 高,保持社会稳定。其数量要 多,资产规模要小,要劳动密 集。这种思路是否值得我们学习 呢?现在一些城市规划热衷于追 逐高精尖,一些地方不管有无条 件都只想上高科技园区,似乎忽 视了中国失业率已超过了10%1 的现实。技术要进步、产业要升 级,技术要替代劳动力、产业结 构升级要求对一些中小企业进行 调整,与劳动力过剩之间的矛盾 怎样处理?需不需要研究将劳动 力过多的劣势通过发展劳动密 集、技术水平适中的许多中小企 业来转化成劳动力便宜的竞争优 势?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一 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解决就业问 题。实践表明,民营企业发达的 地区一般没有就业压力,城市经 济发展的动力较大,这一点值得 我们规划师借鉴。 (2)用地指标问题。我国实 行严格的土地使用管制制度,目 的是确保粮食供给。城市建设用 地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一直存在, 也有过许多争论,现在能否将视 野拓宽一点呢?用很多的人在相 对很少的耕地上生产粮食合算, 192002年第26卷第2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