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论沈从文的创作手法《边城》为例

论沈从文的创作手法《边城》为例

论沈从文的创作手法《边城》为例
论沈从文的创作手法《边城》为例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论沈从文的创作手法

——《边城》为例

姓名:[你的名字]

学号:[你的学号]

学院:[所在院系]

专业:[所在专业]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教师职称]

二〇一七年六月

贵阳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1.本人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

《论沈从文的创作手法《边城》为例》,

是在认真学习理解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后,保质保量独立完成的,没有弄虚作假,没有抄袭别人的内容;

2.毕业设计(论文)所使用的相关资料、数据、观点等均真实可靠,文中所有引用的他人观点、材料、数据、图表均已注释说明来源;

3.毕业设计(论文)中无抄袭、剽窃或不正当引用他人学术观点、思想和学术成果,伪造篡改数据的情况;

4.本人已被告知并清楚: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违法学术规范的行为将严肃处理,并可能导致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合格,无法正常毕业、取消学士学位资格或注销并追回已发放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等严重后果。

5.若在教育厅、学院组织的毕业设计(论文)检查、评比中,被发现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本人愿意接受学院按有关规定给予的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学生(签字):

年月日

目录

ABSTRACT (5)

1.绪论 (6)

1.1研究背景 (6)

1.2研究意义及目的 (7)

1.3文献综述 (7)

2.沈从文的创作手法 (8)

2.1运用民间故事 (8)

2.2运用情节冲突的手法来展现悲惨的剧情 (8)

2.3仿民间艺术的戏剧形式 (9)

3.《边城》的创作特点 (10)

3.1.巧用环境描写 (10)

3.2沈从文的独特的语言特色10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_Toc13656

4.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摘要

沈从文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代表,其代表作品《边城》经过八十年的洗礼对后代来说更加具有研究价值,沈从文先生的创作手法大多从生活中入手,从身边的故

事中收集素材,打造一个个真实的情节。我国把沈从文先生的这篇着名的湘西代表作品《边城》编入教学课本当中,由此可见沈从文先生的创作以及《边城》的重要性。不仅国内的学者,国外的学者也对《边城》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边城》的创作手法是很值得研究的。此论文,主要对沈从文先生的作品《边城》进行研究从而谈其创作手法,从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部分。通过对研究《边城》的创作背景,总结前辈分析的观点,明确自己的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步骤。第二章,沈从文及小说《边城》概述,通过对沈从文先生的生平介绍以及对《边城》的创作背景和情节的介绍为后文创作手法的分析打下一个基础。第三章,通过研究沈从文先生的创作手法的介绍分析《边城》的创作手法。第四章,对《边城》的创作特点进行总结。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清晰地指出《边城》的创作特色以及创作手法,希望对其他学者研究沈从文先生以及边城作品提供一定的借

鉴以及参考意义。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特点;创作手法

ABSTRACT

AstheShenCongwenisanimportantrepresentativeinthehistoryofChineseliterature,hisworks"bo rdertown"after80yearsofbaptismforfuturegenerationstohavemoreresearchvalue,Mr.ShenCongwe n'screativetechniquesmostlyfromthelife,fromthestoryaroundtocollectmaterial,createarealplot.Chi nahasincludedShenCongwen'sworks"bordertown"intheteachingtextbooks,canseeMr.ShenCongw en'screationand"bordertown"theimportance.Notonlydomesticscholars,foreignscholarsalsogaveav eryhighevaluationof"bordertown",itisworthyofstudy.Thisarticle,mainlytoShenCongwen'sworks" bordertown"carriesontheresearch,fromthefollowingfourchapters.Chapterone,literaturereview.Thr oughtheanalysisofdomesticscholarsandforeignscholars,summinguptheperspectiveofpreviousanal ysis,toidentifytheirownresearchideasandresearchsteps.Thesecondchapter,ShenCongwenandtheno vel"bordertown"overview,throughthelifeofMr.ShenCongwenandthecreationof"bordertown"thecr

eationofthebackgroundandplotoftheanalysisofthecreationofabasisfortheanalysis.Thethirdchapter, throughtheintroductionofShenCongwen'screationtechniques,thepaperanalyzesthecreationtechniq ueof"thebordertown".Thefourthchaptersummarizesthecreationcharacteristicsof"thebordertown". Hopethatthroughthestudyofthispapercanclearlypointoutthecreationcharacteristicsofthebordertow nandcreativemethods,hopetootherscholarstostudyMr.ShenCongwenandthebordertown worksprovidesomereferenceandreference

Keywords:ShenCongwen;Bordertown;Characteristics;Creativetechnique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沈从文先生的作品《边城》创作的背景是由于沈从文先生一直有世外桃源的创作情节,沈从文先生是在新婚燕尔之际创作的这部作品,表现了他对未来生活美好,无忧无虑的

向往。沈从文是作品写得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之路及其作品的评价经历过了一个

漫长而又曲折的急剧变化,一个演变的幅度绝对不亚于张爱玲研究的急剧变迁,同时沈

从文在世界现当代文学范围内也广受赞誉《边城》曾经被朱光潜称为“在世界范围内受到热烈欢迎的一部作品”[1]

一部具有湘西文化特色的代表作《边城》,道出了令多少人都感动难忘的带着浓浓湘西风味的田园牧歌式的世界。撑船老人与孙女翠翠的简单纯朴的生活让多少人向往,在

那个桃花世外的世界中。翠翠与天保、傩送两兄弟的爱情故事让多少人感觉到揪心和遗憾。乡土诗般的小说勾起我们对自己故乡心底的深深思念。这样,我们不禁会问沈从文

先生的小说创作的渊源是来到底来自于哪里呢?我想我们可以一探究竟。[2]一个处于“五四”时期的作家的创作免不了受到古今文化的思想影响,沈从文先生

小说的创作渊源,大致包括古代文学、成长之地、现当代作家、民族文化、都市生活的

影响等。也与他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1.2研究意义及目的

[1]何益民.论沈从文的《边城》[J].湘潭人学学报,19

[3]凌宇.从特异世界里探索美的艺术[J].读书,1982

沈从文的湘西乡土文学作品《边城》给我们留下的值得研究的一部作品,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他带领后面一个湖湘乡土文学的发展。[3]

《边城》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化作品,通过描述小说发生地湘西地的景观以及景色来向人们展示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湘西。《边城》的定位已经不仅仅限于一部文学作品,而更加的向着文化的方向发展。《边城》是一部极具语言研究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边城》语言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文章多次出现的具有湖南特色的语言风格是一种保护方言文化的方法,对现代的语言保护研究也具有重大的意义。[4]

1.3文献综述

《边城》至完成至今已经有将近八十年的历史。然而对于《边城》的研究,则是从八十年代后才开始的。我国学者曾对沈从文先生及其作品《边城》做过一系列的研究。[5]我国的学者刘永泰在《《边城》:废弃的反现代化堡垒》中指出《边城》所传达的主题是悲凉的,作者所营造早给我们的剧情也是一部悲剧也如他所说的“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在乎人性的的人生形式”。唐若溪在论《边城》中人性美的局限性文中指出整个小说中悲情的感情基调描述也是十分具有感染力的,通过电闪雷鸣,河流,以及爷爷的去世等情节的描述充分体现了整部小说当中的悲情色彩。[6]王德威学

者也曾经在研究中曾指出自己对《边城》的观点,指出沈从文的作品《边城》是沈从文先生众多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何小平在《沈从文创作初期的人类学诗学创作》中诠释了沈从文的创作风格但是对于创作背景的分析还不够明确。凌云岚在《“去乡”与“返乡”——沈从文地域文化观的建构》指出沈从文的文化构建背景是从文化地理概念中构造出来的,但是仅仅从文化地理方面构造出来也是远远不够的。孙明英在《静观生命:

[3]沈从文.《边城》题记[A].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

[4]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对作为文学末的洗从文的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社,1985

[6]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卷香港昭明出版社,1986

[7]丁兴标.《边城》:一段往事,一个喻言[J].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

沈从文文学批评理念》中用文学批判的观点来论述了沈从文的创作。通过以上文章的研究为我们的理论部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沈从文的创作手法

2.1运用民间故事

沈从文擅长从民间故事的形态模式中汲取灵感,让他的整个小说有的故事化倾向,像

讲述一个平淡的故事,这种说故事的方式,在沈从文先生早期的小说创作中比较突出。[7]在那个依山傍水的边城的白塔下。住着一个世外的朴实的翠翠和她靠摆渡为生计的爷爷,他们在那座小城里过着勤劳而又安闲的生活。老爷爷不用为生计而发愁,唯一心中想的

就是为自己可爱的孙女找一个称心的婆家。掌管水码头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

叫天保,二儿子叫傩送,故事开始就是那么巧他们两个都爱着翠翠,大儿子天保托人给

爷爷捎话要上门提亲娶了他心爱的女人翠翠,但翠翠的如意郎君不是老大,心里一直惦

记的是老二傩送。而船总顺顺心里想让大儿子娶翠翠。而希望二儿子和有一座崭新碾房

作为陪嫁的王团长的女儿结婚。当兄弟二人都发现自己爱着翠翠的时候。大哥天保主动

推出这场爱情的战役,乘船离走,途中失事,很不幸的是被淹死了,老二在暗中追求着

可爱的翠翠的时候,却的不到翠翠爱的回应。家中有逼迫傩送接受有新碾房作为陪嫁的

王团长女儿,赌气之下离开了桃源。老船夫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在一个雷电交加夜晚

去世了。顺理成章翠翠继承了爷爷的事业。在这个小城里继续摆渡服务着客人。翠翠怀

着对爷爷的怀念和对老二傩送的思念,带着他“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的”的无尽期待。也带着“软软的酸酸的心”在等待。这是一个美丽、健康而又复杂的三角

恋关系来吸引读者。借着这一部爱情悲剧歌颂了湘西人民的勤劳朴实道德品质和纯真思

想灵魂。全文布局恰如其分,情景设置恰到好处,让人读完以后仿佛在诵读一个古老的

传说,或者是在听一首安静而又悠扬的曲子。让人读后回味无穷,心向那个世外桃源。

在外公的关怀和爱抚之下。翠翠很快就茁壮成长,翠翠有着乡下人的特色黑黝黝的

皮肤,有着一对清明似水晶的眼睛,而与此同时她又活泼得像一直被放逐在山间的小野兽,翠翠性格无邪,懂得世间的人情世故。在她情窦初开的时候。,拥有着一般民间的

女子那种内向的文静和腼腆。爷爷问她想什么心事,她也默不作声,只是安静的坐在水[7]聂华苓.沈从文评传[A].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

边的岩石上,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脑子里想着自己的想象的爱情。翠翠忠于她的爱情,直到老船夫的去世,她继承家族的使命和事业,操着渡船等待爱人的回归。

沈从文先生在《边城》中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没有阶级斗争的,逃离现实生活湘西世外

桃源的故事

2.2运用情节冲突的手法来展现悲惨的剧情

《边城》描述了古拙和淳朴的湘西风情,歌颂了人性之自然及自然人性之美,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家园”。表现了湘西人民安闲恬静的生活,当许多人为其之

田园乡情之美拍手称好的时候,人们同时也能感受到小说并不是一部喜剧作品,沈从文先

生运用了情节冲突发,给全文笼上了一种浓郁的悲剧色彩。[8]

《边城》是一部怀旧小说,一种带着惋惜的怀旧,整个作品就是在实实在在胡现实生活发生的,但又好似脱离了现实。这座城市里是沈从文先生理想化的现实生活。运用好

似真实的故事情节表达作者对庸俗小气自私的都市生活的厌恶这才引发他的思乡之愁。《边城》中悲剧成份随处可见,忧伤和凄婉无处不在。沈从文先生自已也曾解释他是将某

种受压抑的梦书写在纸上,他说到处都充满了善却难免不凑巧,却产生悲剧,所以他可得到

了排泄与弥补过去痛苦的挣扎和乡下人对爱情憧憬的受压抑都在那个不幸的故事上。这

就是《边城》悲剧的原发点。“一切谐和,一切准乎自然”的同时也意识到小说的悲剧的

色彩。他说小说人物是良善的,但小说人物的良善,在小说情节最后,洪水来,老船夫死,白

塔丹塌,渡船飘走,天保沉溺,傩送出走,翠翠无望地等待…这些都象征着人生命运的乐园

彻底倾颜了刘西渭说正因为小说人物良善,小说带给人悲哀的份量才更浓。至此,《边城》小说通过情节冲突的手法营造悲凉凄苦的境遇就更加明显。[9]

情节冲突的手法也体现在命运的不确定性。悲哀在不但在小说的情节中有,在人物的气质

里也存在。成为翠翠爱情的阻碍是在她和傩送之间有一座物化人格力量的碾坊。这在建

婚姻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当湘西不再只是苗文化集中地的时候,当现代文明侵染了这

块古老的土地时,它就是人们主观追求自由爱情的一种客观的实实在在的不可改变的诱惑。鉴于此,悲剧是难免的,具有必然性。碾坊是作者在小说中有意识安排的情节冲突,这也是

青年男女主观追求自由爱情的人生中的偶然。除此外,小说中的悲剧结局还有一个原因是

人心的隔膜,是碾坊和隔膜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结局。在很多时候,这种结局也不一定会出

[8]汪曾祺.又读《边城》[A].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9]韩立群.沈从文论——中国现代文化的反思[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现,这是作者艺术的构思。从这个意义上讲,小说悲剧又具有偶然性。不确定的命运和现

实是小说悲剧的两个因素。

《边城》的主题是通过翠翠的爱情故事,展示了一个民族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变迁以

及未来消逝的必然,表达了作者重树民族精神的愿望和愿望破灭的忧伤之情。小说的主题

有表层和深层两种结构。[10]关于小说主题的更深远的文化含义这一点,“边城”是一个时

间概念、文化概念,又是地理概念。《边城》中作者表现的是少数民族的一股隐痛,它源于内心长期受压抑。要深刻把握《边城》主题的文化内涵,就应该在更加宏观的文化背景和

美学视野中去解读《边城》。这样,体现在作品更为深层的哲学意识和美学意识以及作家

的思想倾向和美学风格才得以逐一的了解。[11]

2.3效仿民间艺术的戏剧形式

沈从文先生高超的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边城》以一种语言质朴优美而突出,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全文,但是也营造出一种质朴清新的语言风格,奠定了整个文章质朴而又自

然的基调,其中加入多种环境描写和修辞手法,在平淡无奇的文字中,将人引入一种纯

净美好的湘西小镇生活的美好场景,让读者回味无穷,也让读者有种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12]

这种语言风格让沈从文在文坛上独树一帜。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13]在《边城》最能体现这一创作特色的是:“翠翠在船上剥豆,一面却想着心事,她“痴着”,突然站起,半簸箕豌豆便倾倒水中去了”。在字里行间传神的表现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子情思的

状态。例如在写翠翠对爷爷的怀念和对傩送的期待时是带着“软软的,酸酸的心”等着。文中比喻得清新脱俗。全文并无华丽的辞藻。但是在这样的平淡无奇中又显的神采奕奕。让人读起来想诗歌一般的优美。极具浪漫主义的风格。纵观全篇,着实如一老朽在说着

一个古老的故事但又处处洋溢着诗歌一般的意境和韵味。耐人寻味。

3.《边城》的创作特点

[10]钱理群、吴晓东.分离与回归一绘图本(中国文学史)(20世纪)的写作构想[J].文艺理论研究,1995

[11]严家史.现代文学流派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2]王轻鸿.“建筑在水上”的边城——沈从文《边城》内在意蕴新解[J].名作欣赏,1996

[13]朱光潜.从沈从文先生的人格看他的文艺风格[J].湘西秀士.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3.1巧用环境描写

沈从文称“河水”为“长流水”,我想必有他独特用心之处。沈从文在《我的写作与水的

关系》里曾经说道说水已经融入了这个“湘西”之子的血脉,他说水带来了生活、知识的

同时也把梦想、忧郁和欢娱给带来了。于是,在他的笔下“湘西”世界就有了刚柔相济的

的独特品性。正如他自已所言,他工作的基础不是建筑在“一本合用的书”或“一堆合用

的书”上,而是建筑在“水”上。[14]

《边城》中文不惜花大量的笔墨来淋璃尽致地描写溪水,写了溪宽、河床、河深、河

中游鱼、河水清澈。用文字真实地写出了这个孤独的老人没有子女、女孩没有父母,黄狗

却成为了这个残缺的家庭的一员的依山傍水情形。也其实与作家内心中深结的孤独感、

与都市生活格格不入的隔离情结在小说中的充分体现。沈从文曾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中这样写到他自己的生活与思想都从孤独得来的,他的教育也是从孤独中得来的。他承认

他的孤独是与水分不幵的。以致于小说文末写到:“孤独是如此深重”。由此可见,沈从

文对水意象的理解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意象是相一致的。最后王轻总结水在《边城》中是一种非显性的结构,它暗寓了小说人物的命运、推动小说故事情节的演进,体现的是

一种孤独的情怀。也奠定了小说整个悲剧色彩。

3.2沈从文独特的语言特色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文字则是语言的记录。一个作家想要将要把自己脑中所现的

生活、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必须有语言的准确性。沈从文先生非常重视语言文字的作用,例如他在回答青年学生如何写小说时的讲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文字是作家的武器,一个作家不重视文字,不懂文字的魔力,有好的思想也表达不出这种好的思想。沈从文

生在淳朴的乡下,也长在淳朴的乡下,因为这样的背景,他也被嘲笑为“乡下人”。但

是他却将“乡下”进行到底,不仅写的是乡下人的故事,就是他的语言也是“乡下人”

语言。[15]

每当在读起《边城》时,那种语言总让人感到放松,这是其最大的特色:带着一股浓厚的乡土气息并且口语化明显,贴近我们的生活,接地气的语言。《边城》描述的是湘西小镇乡下的生活,他的意象与对象都是极其纯朴自然的,那山那水那人就是静静的

[14]金介甫.沈从文传[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

[15]罗勋章.撑向彼岸的渡船——《边城》的一种解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0

摆在那里不加一句描述也已经让我们置身自然倍感放松了。这浓厚的乡土气息我们可以

从人物的谈话中轻易感觉出来。如水手冲着二老说道:“二老,你这时捉鸭子,将来捉

女人一定有同样的本领。”这么戏谑的话语,出自白河水手的口中倒是十分贴切的。又

如翠翠在小巷里见到二老时自语道:“人那么多,有什么三脚猫好看!”这样的语言在

这里又显得多么活泼。还有祖父赞美事物时总会说“好的,妙的,这是难得的”。这又

是很符合祖父善良随和的个性的。沈从文写的是乡下人,没有多少人有受过多高的教育,也许多数人是连自己名字怎们写都不知道的。用这样粗俗原始的语言才更贴近乡下人的

真实生活状态,才能更贴切真实的展示人物形象。[16]在写爷爷的语言的时候,也用了乡

土韵味的语言,运用接地气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这样使爷爷的形象更加活灵活现。描

写翠翠的时候,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翠翠的人物形象比喻成一直小兽物和小鹿。生

动形象的将翠翠的人物性格勾画出来。将翠翠那种活泼可爱俏皮率真的形象跃然于纸上。这样的人物形象自然能将读者带入具有野性的湘西世界。

不仅是人物的语言,作家在此之外的话语也很质朴。“这世界若有人唱歌,隔

溪应和,实在太美了”,“过溪”、“越小山走去”、“住临河吊脚楼”,这些话语也

都是沈从文作为“乡下人”喜爱与惯用的。

沈从文说过他的边城是“预备给一些本身已离开了学校,或始终就无从接近学

校人……他们真知道当前农村是什么,想知道过去农村有什么”的人看的,那么这样乡

土气息的语言是很适合的。

沈从文先生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专家,他擅长于将人比作自然界的一系列物体,

他曾经将几十种动物都比喻称人类无一不恰到好处;除此之外,很多中自然界中的植物

也被用来勾勒人物的形态和顽强的生命力《边城》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首民谣:“天上起云云起花,包谷林里中豆荚,豆荚缠坏包谷树,姑娘缠坏后生家。”其实,这类型的描

写相较于一般性的叙述要更加生动形象。沈从文收集了大量的湘西当地人的语言习惯,

如《边城》中,二老称赞老船夫“地方不出坏人出好人,如伯伯那么样子,人虽老了,还硬朗的同颗楠木树一样,稳稳当当地活到这块地面,又正经,又大方,难得的哩!”将

老船夫强壮的身体比作“楠木”的坚硬,老船夫也赞颂两位少年:“你这地方配受人称

赞的只有你,人家都说你好看。八面山的豹子,地地溪的锦鸡全是特为你这个人好处的[16]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香港中文出版社,2001

警句。“”将二老的姿态比作敏捷强的豹子、秀美的锦鸡,使得比喻生动形象,同时给

故事增加了几许地方性色彩”。[17]

沈从文的象征性语言描写主要体现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在小说中,带有象征含义的

自然景观,都凝聚着人格的力量,他让这种人格化的景物对照着人物命运的发展,使得

小说作品蕴含着更为深厚的意义。如《边城》中的渡口象征着翠翠和老船夫的世界,充满了仁爱和天真;《菜园》中的菊花象征着文中人物的命运。它们都是客观景物的真实存在用象征性语言更加让人物形象鲜活,而其中蕴含着深层次寓意让人耐人寻味,这样能够

让作品的风格显得悠远深长犹如一曲唯美的诗歌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沈从文先生在塑造

人物形象时也往往使用象征的表现手法,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衍生到形象背后对人生、对生活、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引发读

者在读后对自己的人生、理想、生活的自然思考。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每个湘西人物如同

一片清澈的潭水,在流淌中不断的彰显生命的活力,为读者的心灵世界带来和谐和宁静。

[18]

沈从文小说中的叙事语言是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糅合了湘西方言、借鉴了文言文

以及外来语而形成的。本身主要从叙述性语言、描述性语言和人物语言三个方面突出小

说的特色和功能。从整体的效果构造小说来说,这样就使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有别

于其他作家,在现当代作家中独树一帜,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深刻去探究沈从文语言艺术的根源,首先在沈从文生活的环境下,他能够从民族文

化的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利用在自己的小说中。他吸收了古文的简约精炼,古朴活泼的优点,充分的运用了白描手法,营造出了自然清新而又不失韵味的深刻意境。[19]其次是对

民间口语方言的有效提炼使得小说语言极具泥土气息贴近与民众的生活。最后真正他深

深的扎根于古老历史和悠久的民族文化中,才形成了沈从文小说如此简朴、清新而又富

有哲理韵味的语言风格。[20]

[17]刘洪涛.边城与牧歌情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

[18]黄庆山.生命存在的无常与无奈——对《边城》“故事悲剧性”因由的阐释[J].河南

社会科学,2001

[19]杜丽琴.悲剧的超越-一试比较《边城》与《德伯家的苔丝》[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20]沈从文.沈从文全集(23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沈从文小说语言上含蓄且清新的特征一开始就体现于他的语言具有独有的湘西色彩。在《边城》里农村男女之间的幽默打闹,老水手与夭夭的自由天地,在《萧萧》这部小说中,城里的女学生,而这些人物的栩栩如生刻画,经过反复推敲的一次次的精彩的对话,所

有自然场景的勾画,能让所有的读者以直观地欣赏湘西的风土人情。沈从文曾经说过,

谦逊的表达他的语言风格尤其值得关注的只有其中的泥土气息。湘西自然风景的主题构

成要素是“水”,在描绘湘西特有的自然美景之中,沈从文能将他的性格、气质、灵魂

糅合了这片水土之中他甚至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述,他认为在这片土地上值得回忆的快乐

或者悲伤的事情都是被水浸湿过的。故而从沈从文小说的审美趣味性来考察,同时它们

都体现了小说清新含蓄的特点。

《边城》中有这么一句话:“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中变成一片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的嘘!啭着它

的喉咙,这小鸟又好像明白了这事半夜,不应该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从这看看在这个永远宁静的世界中却依然有一点喧闹,以动写衬静,刻画出了清新、宁静、委婉的特点。《月下小景》中也有:“薄暮的空气极其温柔,狂风摇荡大气中,有稻草香味,有烂熟了山果香味,有甲虫类气味,有泥土气味。一切在成熟,在开始结

束一个夏天阳光雨露所及长着的一切。”读完,闭上双眼读者仿佛能闻到芳香的泥土扑

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沈从文之后,湘西文学发展迅速,在文坛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古华、

何立伟、韩少功等一批着名的湖南乡土文学作家,他们被称为湖湘作家群。湖湘作家群

在创作初期都推崇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在语言特色也极力上也效仿沈从文的乡土语

言叙事性语言。湖湘作家群的创作,可以看作是继承了沈从文民族心理。沈从文对于湖

湘作家创作影响之大。李佳佳这样总结:“沈从文深切的爱着他的湘西故土,他用自己

漫叙从容的笔调将湘西的人性人情美融入到自己所构筑的‘湘西世界’中,并运用湘西

原始古老的语言表达形式将其娓娓道来。八十年代湖湘作家群们,热爱、推崇这位凤凰

之子,并在他身上汲取创作的源泉。他们跟随着这位前辈的创作步伐,将湖南乡土语言

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这批‘文坛湘军’延续了沈从文乡土语言的文学传统,从更大的

层面上来说,他们也延续了湖南乡土文学的

传统。”由此看来,沈从文的创作特色和独特的语言魅力,对于后来作家和作品的创作

是深刻而长久的。

4.结论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家乡风土人情以及故事的描述,充分向我们展现了一副关于人类情感与文化融合在一起的画面。沈从文构建的湘西乌托

邦具有永恒的艺术典范意义"湘西乌托邦想象在内在本质上与近现代欧洲古典希腊的理想

化思潮及创作相契合相一致"沈从文企图以古希腊优美健康的人生形态!匀称精巧的艺术

形式以及充满牧歌情调的艺术格调为榜样,努力构筑湘西乌托邦想象世界,为现代中国树

立一种现代人格典型,为现代中国艺术发展寻求一种艺术资源

本文通过对沈从文先生以及作品《边城》进行研究,发现了《边城》独特的创作手法以及创作特色,分析了《边城》的各种文化内涵,通过本文的总结,希望能够对研究沈从文先生的作品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白晓霞.民俗世界中爱的精灵一对《边城》中翠翠情爱心理的认识[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何益民.论沈从文的《边城》[J].湘潭人学学报,1981

[3]凌宇.从特异世界里探索美的艺术[J].读书,1982

[4]沈从文.《边城》题记[A].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

[5]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对作为文学末的洗从文的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社,1985

[6]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卷香港昭明出版社,1986

[7]丁兴标.《边城》:一段往事,一个喻言[J].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

[8]聂华苓.沈从文评传[A].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

[9]汪曾祺.又读《边城》[A].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10]韩立群.沈从文论——中国现代文化的反思[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11]钱理群、吴晓东.分离与回归一绘图本(中国文学史)(20世纪)的写作构想[J].文艺理论研究,1995

[12]严家史.现代文学流派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3]王轻鸿.“建筑在水上”的边城——沈从文《边城》内在意蕴新解[J].名作欣赏,1996

[14]朱光潜.从沈从文先生的人格看他的文艺风格[J].湘西秀士.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15]金介甫.沈从文传[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

[16]罗勋章.撑向彼岸的渡船——《边城》的一种解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0

[17]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香港中文出版社,2001

[18]刘洪涛.边城与牧歌情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

[19]黄庆山.生命存在的无常与无奈——对《边城》“故事悲剧性”因由的阐释[J].河南社会科学,2001

[20]杜丽琴.悲剧的超越-一试比较《边城》与《德伯家的苔丝》[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21]沈从文.沈从文全集(23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沈从文边城语录

沈从文边城语录 导读:本文是关于沈从文边城语录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一个人记得事情太多真不幸,知道事情太多也不幸,体会到太多事情也不幸。——沈从文《边城》 2、两人仍然划船过日子,一切依旧,惟对于生活,却仿佛什么地方有了个看不见的缺口,始终无法填补起来。——沈从文《边城》 3、翠翠在风日里张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沈从文《边城》 4、日子平平的过了一个月,一切人心上的病痛,似乎皆在那份长长的白日下医治好了。——沈从文《边城》 5、水是各处可流的,火是各处可烧的,月亮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沈从文《边城》 6、有些人是可以用时间轻易抹去的,犹如尘土。——沈从文《边城》 7、黄昏时天气十分郁闷,溪面各处飞着红蜻蜓。天上已起了云,热风把两山竹篁吹得声音极大,看样子到晚上必落大雨。——沈从文《边城》 8、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沈从文《边城》 9、不用什么心事,心事在人生活中,也就留不住了。——沈从

文《边城》 10、雨后放晴的天气,日头炙到人肩上背上已有了点儿力量。——沈从文《边城》 11、他向各个过渡本地人打听二老父子的生活,关切他们如同自己家中人一样。但也古怪,因此他却怕见到那个船总同二老了。一见他们他就不知说些什么,只是老脾气把两只手搓来搓去,从容处完全失去了。二老父子方面皆明白他的意思,但那个死去的人,却用一个凄凉的印象,镶嵌到父子心中,两人便对于老船夫的意思,俨然全不明白似的,一同把日子打发下去。——沈从文《边城》 12、一切都是那么静寂,所有人的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沈从文《边城》 13、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沈从文《边城》 14、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走法,大老走的是车路,应当由大老爹爹作主,请了媒人来正正经经同我说。走的是马路,应当自己作主,站在渡口对溪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沈从文《边城》 15、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方配活到这块土地上。——沈从文《边城》

沈从文边城经典段落

沈从文边城经典段落 导读:1、美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你感觉不到她的存在;美丽是平淡的,平淡的只剩下温馨的回忆;美丽是平静的,平静得只有你费尽心思才能激起她的涟漪。 2、你脸白心好的女人,在梦中也莫忘记带一把花,因为这世界,也有做梦的男子。无端梦在一处时你可以把花给他。 3、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4、翠翠在风日里张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 5、水是各处可流的,火是各处可烧的,月亮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 6、两人仍然划船过日子,一切依旧,惟对于生活,却仿佛什么地方有了个看不见的缺口,始终无法填补起来。 7、白日里无事,就坐在门口做鞋子,在鞋尖上用红绿丝线挑绣双凤,或为情人水手挑绣花抱兜,一面看过往行人,消磨长日。或靠在临河窗口上看水手铺货,听水手爬桅子唱歌。到了晚间,则轮流的接待商人同水手,切切实实尽一个**应尽的义务。 8、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9、这两年来两个中秋节,恰好都无月亮可看,凡在这边城地方,

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的故事,皆不能如期举行,故两个中秋留给翠翠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 10、翠翠同他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 11、他们生活虽那么同一般社会疏远,但是眼泪与欢乐,在一种爱憎得失间,揉进了这些人生活里时,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人相似,全个身心为那点爱憎所浸透,见寒作热,忘了一切。 12、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 13、金钱可以买来名贵的手表,但买不来宝贵的时间;金钱可以买来美味的食品,但买不好的胃口。 14、这些诚实勇敢的人,也爱利,也仗义,同一般当地人相似。不拘救人救物,却同样在一种愉快冒险行为中,做得十分敏捷勇敢,使人见及不能不为之喝彩。 15、火是各处可烧的,水是各处可流的,日月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 16、蓬蓬鼓声掠水越山到了渡船头那里时,最先注意到的是那只黄狗。那黄狗汪汪的吠着,受了惊似的绕屋乱走,有人过渡时,便随船渡过河东岸去,且跑到那小山头向城里一方面大吠。 17、美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你感觉不到她的存在;美丽是平淡的,平淡得只剩下温馨的回忆;美丽又是平静的,平静得只有你费尽

论沈从文《边城》的民俗特点

论沈从文《边城》的民俗特点 白李东 [内容摘要]: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最突出的特色是其所表现出的浓郁的地方和民俗风情。作者怀着对故土的无限眷恋和热爱,用他那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怀,清丽流畅的文字,精心描绘出一幅千里沅水及各支流两岸灵秀的风光和边城人民独特世态人情的画轴。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质朴、憨厚人性美的赞美和追求。 [关键词]:民俗风情地方特色婚恋方式古朴浓郁淳厚质朴沈从文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的作品特别注重表现人性美。中篇小说《边城》就是他表现人性美的典范之作。作品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通过湘西儿女翠翠、天保和傩送之间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边城》最突出的成就在于沈从文用他那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怀、清丽流畅的文字,精心描绘出湘西的灵秀风光和边城独特的世态人情的画卷,特别是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浓郁的民俗特色,大大地增加了小说的风采和艺术魅力。小说中,倾注了作家的整个身心,他不仅为“乡土文学”增添了风采,更为现代文学宝库注入了新的内容。 (一) 形成沈从文《边城》别具一格的民族化特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沈从文颇富传奇色彩的经历,使他对故乡—湘西有着深切的了解和浓烈的感情,使他进一步认识了湘西地区民俗特殊性。十四岁独立生活以后,他在沅水流域漂流闯荡,当过土著军队中的司书,警察所的办事员,出版社的校对……。正是由于这种颇富传奇色彩的经历,使他对下层社会及民众有着透彻的了解和认识,他以“乡巴佬”的执著,将湘西沅水的神韵融化在了他的血液中,形成了他特有的性格及爱憎方式和哀乐方式。也正是这种“乡巴佬”的纯情,才使他写出了像《边城》这样充满民俗味的作品来。其次,湘西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她独特的民俗风情,为《边城》的产生提供了丰润的土壤。湘西,西南闭锁、边远的一隅,是“充满原始神秘的恐怖,交织着野蛮与优美的地方”。[1](P4)他既是历代统治者文治武功的结果,又是保留楚文化的区域。惶惑不安的苗蛮民族不惜以血的代价在这个封闭、落

沈从文《边城》经典语录

沈从文《边城》经典语录 导读:本文是关于沈从文《边城》经典语录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沈从文《边城》 2、细雨依然下个不止,溪面上一片烟。——沈从文《边城》 3、怕什么?一切要来的都得来,不必怕。——沈从文《边城》 4、大雨冲刷了一切,大雨也冲刷不了一切。——沈从文《边城》 5、一个聪明人是常常自己使自己不愉快的。——沈从文《边城》 6、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沈从文《边城》 7、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从文《边城》 8、有些人是可以用时间轻易抹去的,犹如尘土。——沈从文《边城》 9、等一城烟雨,只为你;渡一世情缘,只和你。——沈从文《边城》 10、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沈从文《边城》 11、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沈从文《边城》 12、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沈

从文《边城》 13、不用什么心事,心事在人生活中,也就留不住了。——沈从文《边城》 14、也许那个人永远不会回来,也许她明天就会回来。——沈从文《边城》 15、我要一个爷爷欢喜,你也欢喜的人来接收这只渡船。——沈从文《边城》 16、每一只船总要有一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一个巢。——沈从文《边城》 17、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沈从文《边城》 18、雨后放晴的天气,日头炙到人肩上背上已有了点儿力量。——沈从文《边城》 19、像我这样的女人,总是以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感情里。——沈从文《边城》 20、洗净尘埃的田园中,爱是透明的,连惆怅也有了淡淡的暖人的情味。——沈从文《边城》 21、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沈从文《边城》 22、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沈从文《边城》 23、一切都是那么静寂,所有人的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

论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

论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 【摘要】中篇小说《边城》创作于1934年,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作者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省凤凰县人。他生长在湘西沅水流域,苗、侗、土家族汇居的地方。其创作思想为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立场,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观察人生,以表现人性为主要内容,注重民族品德的重建,宣扬原始古朴的人生审美理想。他在《边城》中描写湘西男女爱情、邻里互爱等人际关系,来表现人性美,这种美是淳朴的、原生态的、至高无尚的、可尊可敬的美。以湘西小山城茶峒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一个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作品通过对男女之间的爱情,祖孙之间淳浓的亲情,邻里之间友爱互助、和睦相处的乡情的细腻刻画,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民的健康、优美、质朴的民风和人情。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人性美翠翠 一、这里的山水,孕育出了茶峒人的真诚、善良、淳朴的美。 茶峒——不属于外面繁杂的世间,这儿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坐看夕阳西下,云卷云舒,聆听风抚过竹林留下的眷恋之音、鸟儿飞越河面时的倾慕之声。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边城偏于中国西部,环有武陵山、雪峰山与云贵高原,酉水等河也汇集于此。这里,没有人与人的利益争吵,没有情敌间的怒目相向,没有亲人、父子的反目成仇。有的只是人们的坦诚宽容,有的只是被世间遗忘的热情助人。

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勾画了大段大段极有诗意的风俗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随着故事的展开,《边城》描述了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 二、《边城》表现出的人性美 (一)、翠翠的人性美 首先,翠翠,这个名字在读者眼里、心里也是美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简单称呼,它体现了爷爷对翠翠所寄予的理想。在这里,爷爷之所以给外孙女取名“翠翠”,除了希望她富有生命力,茁壮成长而外,更希望她出落得美丽动人。平时在渡船上,如果有人对她注意时,她用大大的眼睛怯怯地盯着陌生人,作出随时都可能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当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她长得如她的名字那样动人、可爱。 其次,翠翠美在行为切合她的个性。翠翠有着对爷爷的那一份深深的依恋之情,所以她不愿意离开爷爷,就连上一里路远的茶峒城看热闹,也要和爷爷一起去。她不愿意让小船来陪爷爷,她要和爷爷一同撑渡船,一同歇息,一同看热闹。她是那么地毫无心机,甚至于超出了一切利害关系之上,她拉着摆渡客衣角说:“不许走,不许走!”要别人收回钱去,引来一阵阵的欢笑。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喜欢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喜欢听新嫁娘的故事;喜欢把野花戴在头上。有时过渡的是从川东过茶垌的小牛,是羊群,是新娘子的花轿,翠翠必争着作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地攀引缆索,让船缓缓地过去。牛、羊,花娇上岸后,翠翠必跟着走,送队伍上山,站到小山头,目送这些东西走去很远了,方回转船上,把船牵靠近家的岸边;有时采把野花缚在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她喜欢听人唱歌,

沈从文边城经典段落

沈从文边城经典段落 1、美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你感觉不到她的存在;美丽是平淡的,平淡的只剩下温馨的回忆;美丽是平静的,平静得只有你费尽心思才能激起她的涟漪。 2、你脸白心好的女人,在梦中也莫忘记带一把花,因为这世界,也有做梦的男子。无端梦在一处时你可以把花给他。 3、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4、翠翠在风日里张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 5、水是各处可流的,火是各处可烧的,月亮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 6、两人仍然划船过日子,一切依旧,惟对于生活,却仿佛什么地方有了个看不见的缺口,始终无法填补起来。 7、白日里无事,就坐在门口做鞋子,在鞋尖上用红绿丝线挑绣双凤,或为情人水手挑绣花抱兜,一面看过往行人,消磨长日。或靠在临河窗口上看水手铺货,听水手爬桅子唱歌。到了晚间,则轮流的

接待商人同水手,切切实实尽一个**应尽的义务。 8、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9、这两年来两个中秋节,恰好都无月亮可看,凡在这边城地方,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的故事,皆不能如期举行,故两个中秋留给翠翠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 10、翠翠同他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 11、他们生活虽那么同一般社会疏远,但是眼泪与欢乐,在一种爱憎得失间,揉进了这些人生活里时,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人相似,全个身心为那点爱憎所浸透,见寒作热,忘了一切。 12、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 13、金钱可以买来名贵的手表,但买不来宝贵的时间;金钱可以买来美味的食品,但买不好的胃口。 14、这些诚实勇敢的人,也爱利,也仗义,同一般当地人相似。不拘救人救物,却同样在一种愉快冒险行为中,做得十分敏捷勇敢,使人见及不能不为之喝彩。

沈从文《边城》赏析

沈从文《边城》赏析 《边城》,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问世已经七十余年了,一读再读,令人回味无穷。可以这样说,《边城》是一首牧歌,亦是一首挽歌,表现了沈从文美丽而带点伤感的恋乡梦;《边城》是一首抒情诗,亦是一幅风俗画,展现出了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亦描绘了水边船上所见到的风景,所体会到的人情。 小说开篇简单的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湘西边境上名为“茶峒”的小山城,然后引出了故事的主角——翠翠,一个与爷爷相依为命的女孩。在这民风淳朴的小山城里,还生活着其他的人,如天保,如摊送,这两个小城优秀的青年,亦是这篇小说不可缺少的角色。翠翠,这个故事的主角,一个完全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清纯少女,天真善良、温柔清纯不带一点儿世俗的尘滓。她常听爷爷讲父母的故事,对爱情亦有了一份朦胧的向往;她喜欢二佬的歌声,期盼再次听到,却久候不至,心中充满落寞和惆怅。这少女应该拥有的心境与情态,在沈从文笔下,被细腻的描绘出来了,在平凡的生活中有她自然似的哀与乐。而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如爷爷,沈从文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他敦厚朴实、恪尽本分的性格特征,还有他对孙女的深厚的爱,同时我们也能感觉到他的身上有一份摆不脱的沉重、孤独和寂寞。 天保与摊送都爱上了翠翠,所以他俩决定用歌声“决斗”,天保知道自己不是弟弟的敌手,便决定离开,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那份浓厚的诚挚的手足之情。 翠翠、爷爷、天保兄弟,他们有着各自的喜与乐,甘与苦,这篇小说中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翠翠的天真善良并带有淡淡的忧愁,翠翠与爷爷之间纯朴的祖孙之爱和天保与摊送之间诚挚的手足之情,构成了自然纯朴的人性美。 《边城》不仅以典型人物向人们展示了人性之美,而且在沈从文的笔下,我们也能看到湘西边境小城的美丽风景。全文大概有二十几处对景物的描写,但并非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结合了人物的想法或对话。在每一情节发生变化或结构进入下一阶段时,便会以景物的变化来作为预示。此外,这篇小说景物描写的最大特点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即是对大自然中生存的人类的描写,追求一种优美、和谐的意境,在景物中体现一种自然人格,亦是人性美的体现。 一篇好的小说,要有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而这一切的载体,就是语言。汪曾祺对沈从文的语言的有一段评价:“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最好的语言。既不似初期那样的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事雕琢,流于晦涩。这时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象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而《边城》当此评价表现在描写中语言的“恰如其分”。 《边城》没有不以曲折的情节取胜,而是以语言创造如诗般的意境,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既然能创造诗般的意境,它的语言自然是富于诗意的,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平静。”这句话将“黄昏”拟成人,就像翠翠一样,温柔,平静。这样的语言让人很自然地将自然景物和人做了对比。在语言中展现人性的美。《边城》的话语是自然的流露,在人物的对话中展现很“生活化”的一面。例如:“翠翠,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样?”爷爷对翠翠的担心和期望尽现其中。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总之,我们看到的《边城》,是一篇语言自然流畅,写景优美舒展,令人回味无穷的抒情乡土小说。 典型的人物,美丽的风景,诗意的语言,是《边城》的魅力所在。沈从文以细腻的笔法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卷世外桃园的画卷,展示了人性之美,风情之美。 然而,这却是一篇悲剧,死亡在文中不断出现,先是翠翠父母的为爱自杀,造成祖孙相依,翠翠心中的孤寂,然后是天保的意外死亡,间接导致了翠翠失去滩送,最后是爷爷的去世,翠翠变得孤独无依,令人顿感凄凉。但是最令人悲哀的却是翠翠与滩送间

浅析沈从文小说中的地域特色——以《边城》为例

浅析沈从文小说中的地域特色 ——以《边城》为例 摘要:《边城》像一颗明星,以它独特的地域特色为我们展示了湘西的民俗风情,宁静而安详的笔触倾泻着文字的唯美与单纯,它极具特色的诗一般的自然美景给人带来中国山水画一般的美感。在那里,充满了人性光辉的一面,自由、关爱、纯洁,令人神往。然而淳朴的爱情中人性色彩、宿命色彩又凝聚着悲剧性的情感特色,在似水的柔情中挟着悠悠的痛楚。 关键词:地域特色自然环境悲剧色彩

沈从文具有汉族、苗族、土家族的血统,再加上地形的因素,湘西汉文化的弱化影响,沈从文更多的是具有苗民的气质。独特的湘西文化沐浴了沈从文,也成就了《边城》,使得它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本文就从自然地理,人文风俗,情感特色这三方面来论述它的地域特色。 一、诗化的自然环境 《边城》的景是诗化的,处处都令人赏心悦目。曾经有人用这样的一句诗来描述湘西的优美景色“边城胜景令人醉,疑是身在画中游。”“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底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中”i幽碧的远山、清澈的溪水、溪边的白塔、翠绿的竹篁,轻描淡写的几笔,湘西的自然山水被描绘得逼真美丽,河水清莹澄澈,河底的景物清晰可见,鱼儿畅所欲游,快快乐乐,让人留恋忘返。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同时也如诗如画般的描绘了湘西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 沈从文对于自然景物不光有纯粹的描写,而且描写中也颇具高超的技巧,如文中二老为翠翠唱歌,歌声将翠翠从睡梦中托浮起来,上山崖摘虎耳草的那个夏日夜晚,“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浓情与美景交织,浪漫而有诗趣。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边城》中也还有表现人物心情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比如“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样的月下情景在文中几番出现,同是舒缓语气,轻柔文字,同是那样的静谧,幽深,充满温情与凄美。但也就在这样的诗意氛围中,人世间一切“真正的爱憎与哀乐”发生着,转瞬又消逝了,只留下一种莫可奈何无从说起的不安,如烟如雾,渐渐浮上人的心头。又如“雨后放晴的天气,日头炙到人肩上背上,已有了点儿力量。溪边芦苇水杨柳,菜园中菜蔬,莫不繁荣滋

精选沈从文的所有经典语录美文句子摘抄

精选沈从文的所有经典语录美文句子摘抄 1、我一生从不相信权力,只相信智慧。——沈从文 2、船是只新船,油得黄黄的,干净得可以作为教堂的神龛。我卧的地方较低一些,可听得出水在船底流过的细碎声音。前舱用板隔断,故我可以不被风吹。我坐的是后面,凡为船后的天、地、水,我全可以看到。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我快乐,就想应当同你快乐,我闷,就想要你在我必可以不闷。我同船老板吃饭,我盼望你也在一角吃饭。——沈从文《湘行散记》 3、凡是我用过的东西,我对它总发生一种不可言说的友谊,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沈从文《湘行散记》 4、二十年前澧州地方一个部队的马夫,姓贺名龙,一菜刀切下了一个兵士的头颅,二十年后就得惊动三省集中十万军队来解决这个马夫。谁个人会注意这小小节目,谁个人想象得到人类历史使用什么写成的!——沈从文《湘行散记》 5、在这一段长长岁月中,世界上多少民族皆堕落了,衰老了,灭亡了。这地方的一切,虽在历史中也照样发生不断的杀戮,争夺,以及一到改朝换代时,派人民担负种种不幸命运,死的因此死去,活的被逼迫留发、剪发,在生活上受新朝代种种限制与支配。然而细细一想,这些人根本上又似乎与历史毫无关系。从他们应付生存的方法与排泄感情的娱乐上看来,竟好像今古相同,不分彼此。这时节我所眼见的光景,或许就与两千年前屈原所见的完全一样。——沈从文《箱子岩》 6、学贸易,学应酬,学习到一个新地方去生活,且学习用刀保护身体同名誉,教育的目的,似乎在使两个

孩子学得做人的勇气与正义。——沈从文《边城》7、这并不是人的罪过。诗人们会在一件小事上写出整本整部的诗,雕刻家在一块石头上雕得出骨血如生的人像,画家一撇儿绿,一撇儿红,一撇儿灰,画得出一幅一幅带有魔力的彩画,谁不是为了惦着一个微笑的影子,或是一个皱眉的记号,方弄出那么些古怪成绩?翠翠不能用文字,不能用石头,不能用颜色把那点心头上的爱憎移到别一件东西上去,却只让她的心,在一切顶荒唐事情上驰骋。她从这分稳秘里,常常得到又惊又喜的兴奋。一点儿不可知的未来,摇撼她的情感极厉害,她无从完全把那种痴处不让祖父知道。——沈从文《边城》8、黄昏时天气十分郁闷,溪面各处飞着红蜻蜓。天上已起了云,热风把两山竹篁吹得声音极大,看样子到晚上必落大雨。——沈从文《边城》9、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沈从文《边城》10、大老何尝不想在车路上失败时走马路;但他一听到二老的坦白陈述后,他就知道马路只二老有分,自己的事不能提了。——沈从文《边城》11、照规矩,一到家里就会嗅到锅中所焖瓜菜的味道,且可见到翠翠安排晚饭在灯光下跑来跑去的影子。——沈从文《边城》12、这办法决定后,老马兵以为二老不久必可回来的,就依然把马匹托营上人照料,在碧溪岨为翠

浅论沈从文《边城》的“爱”与“美”

浅论沈从文《边城》的“爱”与“美”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前言 (5) 正文 (5) 一、沈从文对“湘西世界”情有独钟,爱之弥笃 (5) 二、沈从文追求人性美、人情美的人生形式 (6) 1、纯美的爱情故事 (6) 2、淳美的自然人性 (7) 三、《边城》中沈从文创造了“爱”与“美” (8) 1、传奇的女神之“爱” (8) 2、凄“美”的悲剧命运 (9) 四、沈从文“造境”艺术的完美体现 (9)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摘要 《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统中的顶峰之作,真正寄寓着沈从文审美追求,浸透了一种‘乡土抒情诗’的气氛。完美体现沈从文对“湘西世界”的痴迷;对人性美、人情美的人生形式的神往;对“爱”与“美”女神“翠翠”的膜拜;对“造境”艺术的完美体现,凝聚着他对美的渴望和追求,对“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期盼。 关键词:人性;优美;健康;自然

Abstract "Border town" is the peak work in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raditional pastoral, truly embodies the aesthetic pursuit of shen congwen, soaked in an atmosphere of "lyric poetry of countryside".Perfect embodiment shen congwen the obsession with "xiangxi world";For humanity, RenQingMei life forms of longing;To "love" and "beauty" goddess "cui cui" worship;To "build" the perfect embodiment of art, embodies his desire for beauty and pursuit, to "a beautiful, healthy, natural and not in human nature of life form". Key words: grateful, health, nature.

沈从文经典语录大全(100句)

沈从文经典语录大全 1、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 2、落月黄昏时节,占到那个巍然独立在万山环绕的孤城高处,眺望那些远近残毁的碉堡,还可依稀想见当时角鼓火炬传警告急的光景。 3、值得怀念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 4、一辈子最怕的是在同一张床上睡觉。 5、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6、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7、我要在你眼波中去洗我的手,摩到你的眼睛,太冷了。倘若你的眼睛真是这样冷,在你鉴照下,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 8、不管改作也好,修正也好,认真向不拘某一方面走去都是必须的。使人悲观的是年轻人不走,没有寻路的胆气,也缺少选路的习惯。做梦只在一点小小得失上盘旋,过一阵恐怕看烟火的机会也没有了 9、人事就是这样子,自己造囚笼,关着自己。自己也做上帝,自己来崇拜。生存真是一种可怜的事情。 10、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处不使人神往倾心。 11、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12、我爱你的灵魂,更爱你的肉体。 13、积极的可以当成一种重大的工作,再消极的也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消遣。 14、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內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後一页,而且必须慢慢的翻。 15、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常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躲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汉语言本科论文:论沈从文的《边城》

论沈从文的《边城》 陕西汉中刘保军 摘要 弥漫泥土味道的《边城》以湘西边境的山城茶峒和附近农村为背景, 以“小溪”渡口为起点,描写了一位驾船老人和他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翠翠以致酿成悲剧的故事。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既对边城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致、风土习俗作了诗情画意的描绘,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淳朴的人情美,“边城”社会中各式各样的人物及其相互间的人际交往呈现出人与人之间自然、和谐、融洽的关系。文中对男女之爱、亲属之情、邻里之睦等世态人情的细腻刻画,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民的健康、优美、质朴的民风和人情,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理想人生的执着追求。边城的人是自然之子,纯朴不功利,这里人性皆真、皆善、皆美,由每个人身上所焕生的人性美、人情美营造了这个世界,这里看不到邪恶、奸诈和贪欲;但这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这里有贫富区分和社会地位高低的差别,但他们都互相亲善着、扶持着;这里也有矛盾,但那决不是善与恶的冲突;小说结局是悲剧性的,但也绝非是奸邪之徒所致。体现了作者笔下的所有人的一种淳厚的人性美。 本文意在通过对爷孙亲情、子兄亲情、渡船上的乡情分析,对翠翠原型的寻找,作品的意境,爷爷和翠翠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作品的意境分析等几方面来浅析《边城》。 关键词:亲情,爱情,乡情,意境,自然,理想

一、原作概说 1、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族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位。沈从文先生一生写下很多部小说和散文集,但是在他众多的著作之中,《边城》则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边城》奠定了沈从文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2、思想内容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这部小说通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 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

沈从文经典语录

沈从文经典语录 1.该笑的时候没有快乐。该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该相信的时候没有诺言——沈从文《边城》 2.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沈从文《边城》 3.像我这样的女人,总是以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感情里。——沈从文《边城》 4.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湘行散记》 5.他刚走到他自己那只小船边,就快乐的唱起来了。忽然税关复查处比邻吊脚楼人家窗口,露出一个年青妇人鬓发散乱的头颅,向河下人锐声叫将起来:“牛保,牛保,我同你说的话,你记着吗?”年青水手向吊脚楼一方把手挥动着。“唉,唉,我记得到!……冷!你是怎么的啊!快上床去!”大约他知道妇人起身到窗边时,是还不穿衣服的。妇人似乎因为一番好意不能使水手领会,有点不高兴的神气。“我等你十天,你有良心,你就来——”说着,彭的一声把格子窗放下了。这时节眼睛一定已红了。——沈从文《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 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沈从文7.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沈从文家书》

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沈从 我用手去触摸你的眼睛。太冷了。倘若你的眼睛这样冷,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沈从文10.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沈从 1.生命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沈从文《沈从文家书》1 2.宁可在法度外灭亡,不在法度中生存。——沈从文1 3.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沈从文《边城》1 4.日子平平的过了一个月,一切人心上的病痛,似乎皆在那份长长的白日下医治好了。——沈从文《边城》1 5.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沈从文《边城》1 6.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但我也安慰自己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沈从文《湘行散记》 有些人是可以用时间轻易抹去的,犹如尘土。——沈从文《边城》18.一个人记得事情太多真不幸,知道事情太多

沈从文《边城》论文

浅议《边城》的人性美 摘要:沈从文对中国现代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作品里所构建出来的“湘西世界”折射出来的人性美。“湘西世界”如诗如画,恬静淡远。《边城》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代表作,是“湘西世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的深刻表现。《边城》正是通过抒写生活中常见的亲情、友情、爱情及文章本身所蕴含的内涵品质来表现人性美的。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代表作人性美 人性美是对人的本性的赞美和歌颂。人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质,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在人类生活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的人性,人性美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和肯定。 人性,作为支撑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沈从文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读过沈从文《边城》的人,都会被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美所震撼。这种力量使人对“爱”和“美”的人性更加珍惜,更加向往。在《边城》中,作者赋予他笔下的所有人以一种淳厚、质朴的人性,《边城》也被许多读者看作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著作”。他的作品游离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文学的大道上另辟蹊径,不沉溺于当时阴沉、郁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反而以抒写平实、自然、质朴的人及人性为题材,从而寄托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反思。

《边城》中人性美主要体现在爱情、亲情、友情三个方面: 一、“平淡无奇”的爱情彰显人性美 爱情,本身就是浪漫的代名词。在中国近现代文学中有许多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但它们大多单纯地写主人公之间感天动地的爱情或者这种爱情始终伴随着家庭与社会 的种种阻挠与偏见。而沈先生的《边城》却简单地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不落俗套地表达作者内心平淡质朴的追求以及与这追求相呼 应的田园牧歌情调。这种情调与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相比反差巨大,就是一块脱离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里,翠翠的爱情就更加凸显了世人所追求的平静安乐的生活和这种生 活中的美的人性。正因为这“爱”才使得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二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一)清纯少女蕴朦胧爱意 《边城》的主人公翠翠这一少女形象,是作者笔下优美人性的化身,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借助语言塑造的一个迷人的完美形象,“是全书之魂,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艺术形象。”①这是《边城》人性美的第一个方面。她是人之子,更是大自然的女儿。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翠翠或许显得有些“二”,

沈从文 边城 经典语段

沈从文边城经典语段 1、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 2、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使身边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作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 3、茶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子。 4、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 5、到了冬天,那个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6、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大河……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7、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有人过渡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把船横渡过小溪。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皆溜刷在行,从不误事。

《边城》里的48句经典

《边城》里的48句经典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其祖父沈宏富是汉族,祖母刘氏是苗族,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因此,沈从文的民族应是汉族,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1 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 2 细雨依然下个不止,溪面上一片烟。 3 怕什么?一切要来的都得来,不必怕。 4 大雨冲刷了一切,大雨也冲刷不了一切。 5 一个聪明人是常常自己使自己不愉快的。 6 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7 他们生活虽那么同一般社会疏远,但是眼泪与欢乐,在一种爱憎得失间,揉进了这些人 生活里时,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人相似,全个身心为那点爱憎所浸透,见寒作热, 忘了一切。 8 有些人是可以用时间轻易抹去的,犹如尘土。 9天是渐渐夜了。野猪山包围在紫雾中如今日黄昏景致一样。天上剩一些起花的红云,送 太阳回地下,太阳告别了。到这时打柴人都应归家,看牛羊人应当送牛羊归栏,一天已完了。 过着平静日子的人,在生命上翻过一页,也不必问第二页上面所载的是些什么,他们这时应 当从山上,或从水边,或从田坝,回到家中吃饭时候了。 10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11 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方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12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论文浅析沈从文(边城)

纯美人间净土 ----浅析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 11汉语言文学专业孙英杰 201140101103 [内容摘要] 沈从文先生以故乡为背景,糅合自己身旁的人物为原型,塑造了小说《边城》,其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及整个湘西世界栩栩如生。《边城》作为湘西小说的代表作,更显得至真至纯,散发着生命之光,充满着生动灵性,瑰丽而温馨,是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家园。它影响了一代代湘西、中国,乃至于世界的文学爱好者,不仅启迪了读者的心智,还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 湘西世界;翠翠;老船夫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实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沈从文以其特有的文学气质,用优美古朴而又略带忧伤苍凉的笔调,构建起充满真善美的和谐的湘西世界。而《边城》是这个世界的核心之作,是由“爱”构筑的一个理想王国。 一片爱的和谐湘西 《边城》以清新的笔调讲述了湘西边城一个老船夫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生活,描写了老船夫外孙女翠翠和当地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之间的爱情故事。作者用他那善于说梦、写梦、画梦以至诱人做梦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远离都市繁华和喧嚣的质朴、恬静而又浪漫柔美的世界。在我们听着遥远山乡的鸡鸣狗吠,嗅着边地泥土的芬芳之时,带我们进入一个温情脉脉是和谐世界。故事在湘西的各种风俗民情中展开:端午节赛龙舟赶鸭子,中秋节男女月下对歌,春节耍龙灯、舞狮子……浸润于这些场景中的边城,随处可见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祖孙之情,男女之爱,兄弟之情,邻里之睦……在纯澈明净的风俗画卷中,作者 《边城》把自己的希冀与追求投射在淳朴美好的人物身上,潜心营造一片宁静安逸的和谐世界。 把沈从文对生活所有的爱与美都包含在了其中,并作了一个完整的阐释,展示给我们的是湘西世界的和谐的生命形态。 爱 沈从文在谈及《边城》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湘西世界里,没有邪恶,没有争执,也毫无功利企图,人人都那么和善诚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只用一个“爱”字来描绘。 1.超功利的情爱 《边城》里,爱与被爱都是极自然的事,没有外力的压制,没有金钱的铜臭,一切都那么优美自然。翠翠的爱情世界纯净美好,超越了世俗的利害关系,她对傩送的感情自主自为、纯洁坚贞。而傩送,一开始就明确地追求翠翠,丝毫不受金钱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也不受家长观念的制约,“不要碾坊要渡船”,毅然钟情于翠翠。翠翠与傩送这对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的裙带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和含蓄的东方的传统美德与淳厚人性。小说着重表现的是他们之间自然的情爱和灵魂的高尚,作者专注于在近乎原态的翠翠与傩送身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