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运用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运用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运用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运用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运用

伽达默尔是西方解释学现代发展的最大代表,不仅在于他创立了哲学解释学,更重

要的在于他将解释学理解为一种哲学,而且是一种实践哲学。随着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创立,其思想迅速传播和应用于哲学、美学、法学、历史学、语言学、教育学、文学评论

和宗教等人文社科领域,“‘解释学’成了现代思想中的一个‘流行词’”①,形成了世界性的一种

新哲学形态和“显学”理论。那么,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对于中西文化交流来说,伽达默尔的

解释学实践哲学又具有什么样的建设性意义呢?作为一种对话的“本文”,作为一种交流的“对象”,它又会在交流的参与中向我们显明一种什么样的新意义的理解与追求呢?

显然,这里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解释学问题(此问题讨论以汤一介、黄俊杰教授

等为代表),二是中国的实践哲学问题(此问题讨论以张汝伦教授等为代表)。自从20世纪

80年代在我国展开了对西方解释学特别是对伽达默尔哲学研究以来,人们开始普遍关注着

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一方面着力于将西方解释学理论广泛运用于对哲学、宗教、伦理学、

社会学、美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的研究,另一方面则进一步着手探讨“创建中国解

释学”及重新认识中国实践哲学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价值问题。

一、解释学与“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从有“史”走向有“学”

西方解释学历史悠久,可上溯古希腊与中世纪,有赫尔墨斯对神的旨意的解释与传达的

神话,有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解释,有奥古斯丁关于解释对于理解神之旨意的意义研

究以及对于解释问题零散研究的系统化等努力,特别是在西方有着很长一段时期的对《圣经》解释的历史传统,1654年J·丹豪色最早采用“解释学”(Hermeneutics)一词用作书名。

不过,真正说来,解释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近100多年的事情。自从19世纪施莱尔

马赫、狄尔泰等人将解释学作为一般解释学、作为方法论的解释学之后,解释学才获得了

自身的特殊意义,解释本身才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被加以研究而形成了丰富的解释学理论。随后海德格尔从其基本本体论出发,赋予了解释学以本体论性质,而伽达默尔则将这种具有

本体论性质的解释学上升为一门哲学解释学来研究。这就表明,从西方解释学的发展史来看,“学”与“史”是分开的,有解释的“历史”不等于有解释的“学”(即解释理论)。因为“一种

‘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对其研究的对象有了理论和方法上的自觉(即自觉地把它要研

究的对象作为‘对象’来研究,并能为社会普遍所接受的系统的理论与方法)”①。

同样,中国的“解释学问题”可谓由来已久,甚至比西方有更长的历史,但“迄今还没有一套

自觉地把‘解释学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且与西方解释理论有所不同的理论体系”②,其根本原

因在于,尽管中国对本文意义的解释古已有之,也非常普遍,但始终没有将解释本身作为对象

来加以研究,没有形成关于解释的一套基本原理和理论。因此,可以说,虽然中国存在着十分

明确的解释实践活动,但却一直不曾有过独立的解释学理论,因而,作为一门理论学科,解释学

在中国是不存在的。在中国解释学问题上,可以说,有漫长的解释史却无一般的解释学。

对于中国历史上解释现象的普遍性,可用“注疏经典”来表现。中国人是崇尚解释经典的,孔子就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之说;中国人也是非常重视历史传统的,就广泛流行着“六经皆史”之论。应该说,在中国,对历史传统的重视与对经典的注释是密不可分的。

在注释经典上,中国没有解释学理论,但有着相对于每门具体学科的注释学问,如“训诂学”、“文字学”、“考据学”、“音韵学”、“版本学”、“目录学”等等,并将对经典的注释区分为“传”、“记”、“说”、“解”、“注”、“笺”、“疏”等等以及“通假”、“形似”之类解释之技法。在我国着名学者汤一介看来,《左传》是目前知道的最早的关于解释经典的一部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解释类书籍之一。这意味着,解释问题在中国已有至少两千三四百年的历史了。中

国解释“史”可谓漫长悠久而普遍广泛。汤先生认为,大体上说来,中国历史上对经典的解释

方式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历史事件的解释学,即为对原典或原着的历史事件的叙述式解释,它表明了叙述的历史和事件的历史是密切相联的,如《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对《春秋传》的解释;第二类是整体性的哲学解释,通过这种系统的整体的解释使存在于经典中潜在的哲学见解展现为一种较为完备的哲学体系,如《系辞》对《易经》的解释,这类解释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影响非常大;第三类是实际(社会政治)运作型的解释,即从现实的社会

政治需要和政治观点出发来对经典进行解释,这种解释服从和服务于人的现实的、生活的

实际目的,如《韩非子》的“解老”、“喻老”对《老子》的解释③。

对这三类解释方式,汤先生做了十分详细的考证,其基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中国解释“史”及类型的描述来提示人们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解释学问题上,中国有“史”而无“学”,创建

中国解释学有无可能,是否必要?虽然汤先生对此未作明确回答,但其内心意图在这一段话中还是有所表达的,那就是,“我认为大概还不能说中国已经有了不同于西方解释学的中国解释学的理论体系。或者只能说,我们正在试图创建中国解释学,而且也可以说已经取得了若干极有意义的成果。”④伽达默尔曾指出,“面对任何本文,我们都生活于一种直接的意义期待之中”⑤。我们认为,作为一种“期待意义”,“创建中国解释学”是蕴含在汤先生未置可否的表面文字叙述的前思想之中的。他同时也做出了两种不同的假设:假定解释学就是解释学,不存在西方解释学与中国解释学之分,但仍然要说,加强对中国解释学的研究将有助于充实、丰富与发展西方解释学即解释学本身的理论;假定需要创建中国解释学,那么,加强对西方哲学解释学发展史与发展理论的系统研究,加强对中国注释经典历史的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将成为我们工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这表明,在汤先生看来,无论如何,加强对中国解释学的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立“中国解释学”确立一个参照系,才能挖掘出中国解释学的特点,进而构建出既有解释学普遍特点又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解释学”。

对于“创建中国解释学”的具体理路,汤先生的构想是,“真正的‘中国解释学理论’应是在充分了解了西方解释学,并运用西方解释学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历史上注释经典的问题作系统

的研究,又对中国注释经典的历史(丰富的注释经典的资源)进行系统梳理之后,发现与西方

解释学理论与方法有重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不同,并自觉地把中国解释学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这样也许才有可能成为一门有中国特点的解释学理论(即与西方解释学有相当大的不同

的以研究中国对经典问题解释的理论体系)”①。但不管哪一种假设都表明,在目前对中国

解释学问题的研究亟须重视,亟待加强。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学界对解释学的重视,已经不仅

在于将西方解释学理论运用于各门具体的人文学科研究,而且开始返回到解释学理论本身

上来,试图通过对中国悠久的解释“史”的研究,总结出中国经典注释的性质、目的、类型和

方法,发掘出能够充实、丰富、发展和完善解释学理论的新内容、新意义、新特点,并期望

能够创建出不同于西方解释学而有自身特色的“中国解释学”②。

显然,这种来自中国哲学内部的“创建中国解释学”的解释理论本身建构诉求是基于中国悠久而丰富解释实践的总结和反思性意向,深刻反映的是在西方解释学影响下,将中国解释

实践经验与方法上升为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解释学”是理论研究与应用的需要。这在理论

上是可能的,其愿望也是符合伽达默尔解释哲学的根本性质的,因为世界的存在与意义问题

归根到底是一种理解与解释问题。一种新意义的确立,一种新理论的完善,总是在自身的开放、交流与批判中向前推进的。因而,不管从哪一个层面上看,中国解释学研究都必定会与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许我们不可能照搬伽达默尔的解

释学理论来研究中国解释学的问题,但伽达默尔解释学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却是任何一

种现代解释学研究所必须重视与借鉴的。钱锺书的《管锥编》、成中英的《本体与诠释》、德国海德堡大学瓦格纳(Wolbyang Wagner)对《老子》的解释等等都是在运用西方解释学

理论并参照中国对经典注释的方法或某些原则所做出的较为突出的文本解释的研究。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伽达默尔将解释学本体论化,从哲学层面上来理解解释学,把解释学

作为一种哲学世界观,这对于尤其欠缺于此的中国解释学研究与发展,将会起到一个完全崭

新的研究“界面”的意义。由此则会影响到中国思想史,从根本上,还必将影响到中国哲学史

的研究,通过此种研究,既会改变中国哲学传统已有的关于世界、人生的总体看法,也会重新

确立起对世界与人的真正存在之意义的新的理解,从而为中国哲学由传统走向现代,构建起

现当代中国哲学开辟新的思路与方向。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在中国开展对伽达默

尔解释学的研究,展开对中国解释学问题的研究,意义是深远的,它不仅仅是在解释学的理论上,而且还会在哲学的意义上改造一个旧世界和创造出一个新世界。正是有鉴于此,汤一介

先生以一种十分睿智和开放的心灵察识了这一点:“照我看,新的现代中国哲学的建立是离不

开西方哲学的,现代中国哲学必定是经过西方哲学的冲击的洗礼,经过‘改造’(或新的解释)才

有可能从‘传统’走向‘现代’,发展成为适应中国(作为世界一部分的中国)现代生活要求的‘中

国哲学’。”③

二、实践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重现和思想重建

伽达默尔认为,解释学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一种哲学,并且是一种实践哲学。西方实践哲学传统源自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首先在区分理论哲学、技术哲学与实践哲学基础上,将实践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出来。“实践”(Praxis)一词原指一切有生命体的活动,后来亚里士多德用此概念专指人的实践行为,但又不是专指人的具体的行事,而是在不同于理论知识、技术知识的实践知识上,将实践看作是关于人类实际活动与生活的反思行为,以此而建立起的实践哲学就是要通过对人类实践行为的反思指明人类存在和生活的善的、合适的、有价值的理论基础与趋向目标。这样一来,实践哲学就成为了专门探讨人类实际存在行为的一门理论反思性学问。

与亚里士多德对实践的理解一脉相袭,现代解释学家伽达默尔明确指出,“实践意味着所有实践性事物,涵盖一切人类的行为和人在世界中组织自身的全部方式”①,“实践与其说是生活的动力(energe-ia),不如说是与生活相联系的一切活着的东西,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被某种方式(bios)所引导的生活”②。伽达默尔晚年在与杜特的谈话中进一步阐述了什么是实践的含义和实践哲学。他认为:“首先人们必须清楚‘实践’(Praxis)一词,这里不应予以狭隘的理解,例如,不能只是理解为科学理论的实践性运用。当然啦,我们所熟悉的理论与实践的对立使‘实践’与对理论的‘实践性运用’相去弗远,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对理论的运用也属于我们的实践。但是,这并不就是一切。‘实践’还有更多的意味。它是一个整体,其中包括了我们的实践事务,我们所有的活动和行为,我们人类全体在这一世界的自我调整———这因而就是说,它还包括我们的政治、政治协商以及立法活动。我们的实践———它是我们的生活形式(Lebensform)。在这一意义上的‘实践’就是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实践哲学的主题。”③由此反映出,伽达默尔的重大理论贡献就在于,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将解释学与实践哲学统一起来,认为实践是人们的存在形式,是一个理解和确定存在本质与意义的理论反思性活动。

反观现代人类文明,则可谓“生活形式”或者说“生活世界”问题丛生,危机四伏,而一切问题和危机之根源就在于传统实践智慧和实践哲学笼罩于近代以来的以求真为特征的理论哲学之下隐而不显甚至完全丧落,从根本上失去了关于人类行为、存在的实践理性反思,失去了实践哲学的引航。科学也成为了一种进入一个既不对人也不对神公开的未知领域的行动,科学的方法论研究就意味着理性的自我确信。质言之,科学不再被视为认知世界、把握真理的一种方式,而是从中升起了一种傲慢和自信,认为科学技术能够把握一切、控制一切。建立在这种科学观基础上的新世界观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生活的形式和理想,“科学的技术运用渐渐地控制了文明进程和社会生活”④。在伽达默尔看来,要真正恢复对理性的信念和理性的力量,现在最为重要的就是重新激活和复兴西方实践哲学传统,重建实践哲学,确立起实践理性、实践智慧对于人类生活世界的核心地位。那么,从解释学的这种实践意义上又怎样来看待中国哲学的性质和中国实践哲学的地位与作用呢?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国度,在人类发展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

但自近代以后,由于科技的落后和科学理论认识的不发达,在遭致西方列强的侵占、西方强

势文明的打击下,中国处于一种“弱势”的求生存、求振兴、求发展的漫漫征途之中,其社会

发展主题就是如何才能“救亡图存”、“富国强民”、“重塑辉煌”。显然,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这决不仅仅是一个科技发展的问题(当然就此而言,历来被中国传统文化所视为“雕

虫小技”的科技和技艺是需要重新得到重视和大力发展的),也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改革和社会制度的改造问题,同样十分重要的,是一个人们拥有什么样的哲学文化与思想观念的问题。

文化的改造、国民性的改造,这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提,也一定会作为一种理论先导而表现

出它的重要作用。因此,倘若论及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么,实现一切反封建的文化改造都是必

不可少的,要大力倡导科学精神与民主精神。但在这种相对“弱势”的文明发展之中,由于必

须强调科技和科学理性的发展,由于必须主张反封建的经济工业化、全球化,所以科学精神

就极易得到迅猛膨胀,在文化上,则会导致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精神的漠视和淡忘,也将造成

某些从根本上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之风。实际上,当现代科技工业化社会的技术

文明弊端日益暴露之时,恰恰又让我们需要重新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需要重新去发现它有

可能贡献于人类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历史上,中国文化是有贡献于西方文化的,也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

作用的。在文化传播上就有一个“东学西渐”的运动,比如儒家思想特别是孔子思想就对法国的启蒙运动尤其是伏尔泰发生过重大影响①。应该说,中国哲学文化之所以能在西方产生

影响,从根本上说,就在于中国哲学文化的特质,这就是历来贯穿于中国“经学”、“子学”、“史学”等学说中的“实践哲学”。强调和研究实践哲学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最大特色,但需要指出

的是,这一特色一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实践哲学”始终未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加以研究。中国实践哲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突出,然而,由于中国的哲学研究蕴含于“经学”、“子学”、“史学”和“文学”等具体人文学科之中的,也由于中国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提出

完全是在西方哲学的影响下并按照西方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几大块来整理的,所以,因为西方哲学发展史长期的对实践哲学传统的遗失也造成了人们对中国实践哲学传

统研究的不足,致使“太注重形而上学意味较浓的理学,尤其是心性之学的传统,而对更本源的实践哲学的传统较少涉及”②。可以说,在中国哲学学科的创建阶段,谢无量、胡适、冯友兰等都是按照西方对哲学的理解及哲学的几大块而对存在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相关内容加以梳理和归类而编写出中国哲学史的,其问题在于强调共性而失去对中国哲学特色的研究和

强调。正如梁启超在《儒家哲学》中所指出的,“中国学问不然,与其说是知识的学问,毋宁说是行为的学问。中国先哲虽不看轻知识,但不以求知识为出发点,亦不以求知识为归宿点。

直译的Philosophy,其涵义实不适于中国,若勉强借用,只能在上头加个形容词,称为人生哲学。中国哲学以研究人类为出发点,最主要的是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怎样才算一个人?

人与人相互有什么关系”③。正是基于这种中国传统文化语境,后来冯友兰对“哲学”也

做了这样的理解:“用中国的一句老话说,哲学可以给人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就是说,哲学可

以给人一种精神境界,人可以在其中‘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④甚至把哲学定位为精神现

象学,而不再定位为自然现象学。

新时期的诸多中国学者更是突出“德性”问题研究,将“德性”视为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和

根本精神。显然,中国哲学文化的这种特质与伽达默尔的以思考和探究人类存在意义与行

为价值为诉求的实践智慧或者说实践哲学具有内在精神上的一致性、相通性。

尽管有学者为了从学术形态上将明清学术与以往各个时期的学术区分开来,将其解说

为“明清实学”,但这只是从理论的“实体达用”、“经国济世”即运用性上而言的,并没有将实践

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来阐明其性质、任务、方式与目标。从历史上看,西方

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或者说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正是中国实践哲学文化中所体现出的“中国智慧”,因为这种智慧恰恰是欧洲近代科学文化所缺乏的。伽达默尔曾这样来评说西方的“科学”概念,认为“科学概念是西方文化的特征,但如果我们把西方文化与伟大的高度发展

的亚洲文化作比较,则它的厄运也许就在于这种科学概念之中”⑤。

应该说,莱布尼兹、沃尔夫等西方大哲学家,虽然很难说他们对中国哲学有全面深入的

了解,但他们对中国哲学的特质所做的判断则是深刻的,也是准确的。在他们看来,从根本上说,中国思想是一种反思人类实践行为与生活智慧的实践哲学,就此而言,要比西方更有成就

与特色。伽达默尔就指出,“于是当克里斯蒂安·沃尔夫以自己的着作投身于‘Sapientia sinica’(中国智慧)时,‘中国智慧’在18世纪便首次在欧洲思想中得到了特殊推崇”⑥。伽达

默尔本人在他超出百岁高龄时声称,他是一直很注意政治的实践智慧的,甚至他还从中国语

言的形象性上感到远东科学今天的发展已有可能促使西方人认识到需要很好地学习中国语言。他做过一个令人振奋的预测,“200年后很可能大家都学习中文,有如今天大家都学习英

文一样”。“中国人今天不能没有数学、物理学和化学这些发端于希腊的科学而存在于世界。但是这个根源和承载力在今天已枯萎了,科学今后将从其他根源找寻养料,特别是要从远东

找寻养料。”①这样一来,我们认为,今天加强伽达默尔实践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将有

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哲学文化的精髓与精神实质,也会极大地鼓舞和增强中国哲学文化

重新走向世界的信心和力量。

三、走向实践哲学:实现中西真正交流与融合之路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我们厘清、肯定和强调了实践哲学,那么,将会为我们重新确立

起中西哲学交流与对话的真正“交合域”(mutual fusion horizon)或者说“会通地”,这个“交合域”就是实践哲学②。

或许正像复旦大学张汝伦教授所言,“复兴中国实践哲学的传统也许是恢复中国哲学原

创性和实践性的第一步”③,抑或是实现中国哲学现代复兴的真正的必由之路。

中国历史上,正像“科学”一词一样,原本没有“哲学”一词,“科学”与“哲学”术语是在19世纪下半叶通过日本学者对西方“Science”和“Philosophy”的“科学”与“哲学”翻译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

1902年《新民丛报》有文章开始以日本人西周在《百一新论》中所翻译的“哲学”译名来指称中国传统思想④,这表明,在中国学术史上,虽然也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但它往往是

在“经学”、“子学”等学科中来进行研究的,始终没有把“哲学”从“经学”、“子学”甚至“史学”、“文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⑤。照此理解,从某种意义上,在中国古代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就是一个有疑问的问题,因为西方的“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它与西方的“科学”概念密切相关。由此如果我们说,中国历史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这也是近些年来学界热议的“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那么,中西哲学交流又何从谈起?这也正是从根本上存在于中西哲学交流上的一个令人苦恼的问题,并且由于这一问题造成了中西哲学交流始终进展不大,要么是做简单的比附性研究,罗列出它们在具体见解上的异同,要么是单纯地用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和问题来机械地套用于中国哲学研究,或者是以中国哲学的传统思想来刻意地图解西方哲学。

这里的问题在哪儿呢?就在对中国哲学性质的理解上,就在两者的交合域上,换句话说,

已有的中西哲学交流未能确立起使之交流成为可能的真正的交合域。因为完全照西方的哲学框架来分析,那就很难说中国有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哲学,退一步说,即便有,那么在此意义上也是很难有超出非常体系化逻辑化的西方哲学之处的。这样一来,中西哲学交流就难以展开,中国哲学也就不能以自身的独特魅力对人类哲学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实质上,如同王国维所言,哲学就是一门“人类一日存,此学即不能一日亡”的学问。中国是有哲学的,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相比又是有自己的鲜明特色的,并且这种特色恰恰表现了西方哲学近代以来所忽视的另外的理解,因而中国传统思想仍然可属于西方的哲学科目与领域。应该说,张岱年先生对东西方哲学以及什么是哲学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他指出:“如所谓哲学专指西洋哲学,或认西洋哲学是哲学的唯一范型,与西洋哲学的态度方法有所不同者,即是另一种学问而非哲学;中国思想在根本态度上实与西洋的不同,则中国的学问当然不得叫作哲学了。不过我们也可以将哲学看作一个类称,而非专指西洋哲学。可以说,有一类学问,其一特例是西洋哲学,这一类学问之总名是哲学。如此,凡与西洋哲学有相似点,而可归入此类者,都可以叫作哲学。”⑥实际上,哲学就是人类的精神反思,就是关于世界存在意义的理解与解释,既然是理解,当然就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就有各种各样的讲法和表述,因而,存在的不是只有一种哲学,而是具有不同特色与样式的哲学形态。正是在此理解上,如果我们回到实践哲学上来,可以看出,在西方,实践哲学就是与理论哲学平行的一种哲学形态,它没有精确的概念定义,它不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本质规律为目标,而是以实践理性反思的形式去理解世界和人的真正存在与生活的意义,要从哲学层面上对人类的实践行为和生活世界作出思考,进而为人类的存在和生活提供某种意义、价值、目标与理想,为人类的实践行为和社会生活奠定理论基础。返观中国哲学同样如此,尽管中国历史上没有西方式的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形态,但实

践哲学的东西是根本性的,是大量存在的,并且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一种鲜明的特色。莱布尼

兹就曾经指出过,中国的实践哲学要领先于或者说优于欧洲,但遗憾的是中国实践哲学传统

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将它作为中西哲学交流的真正交合域来看待。

中国哲学要实现现代发展,要走向世界,进而有贡献于人类哲学文化的发展,一方面它是

离不开西方哲学的影响,如果继续完全地坚持传统思想的语言、形式、内容和方法,就会造

成其发展的障碍和制约,而必须使其从内容与表述方式上实现向现代的转换;另一方面,既然

是中国哲学,它就无法脱离与传统哲学的内在亲缘性,否则就不叫中国哲学。这表明,中国哲

学的发展,从根本上就是一个如何批判继承与吸收重建的过程,用伽达默尔的话来说,就是一

个在“交流与对话”中的对新意义的理解和追求过程。也正如陈寅恪所指示的,“必须一方面

吸收输入外来干涉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①。

要真正使中西哲学交流与对话起来,真正使它们之间走向融合贯通,创造出有现代特色

的当代中国哲学,就必须改变“研究传统思想的未能超出传统半步;研究西方哲学的只是研究

西方哲学”②这种各自为政互不沟通的局面,从根本上,就是要将中西哲学交流重新奠定于(置于)“实践哲学”这一交合域上来。

中西哲学是两种在性质、概念、形态与方法等方面十分不同的思想体系,正因如此,有

着东西文化之分,也有着中西哲学之别,有时甚至连最基本的对应概念都没有。但在实践哲

学中,中西哲学却能从最基本的概念到思想主题、精神实质上找到它们之间最大程度的共

同性和融通性。在中国哲学中,依张汝伦教授看来,“行”这个概念就是十分普遍也是最基本

的概念之一,而这就十分类似于西方哲学所称的“实践”概念。在中西哲学中,“行”和“实践”概

念都被用来指称人类的有理性反思的有目的的活动,而此种概念正是实践哲学的核心概念。作为实践哲学,中国哲学从精神实质上就并不以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为己任,而是将天象

与人事统一起来,把对世界的理性认识作为印照人事行为、人事变化的迹象与征兆。换言之,在中国哲学中,“格物致知”是以服务于人事即人的实践行为和生活为目的的,中国哲学是

一种入世哲学,就是要从根本上让人们知道什么是善,怎样去行善,怎样去处理实践生活中的

各种各样的问题,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学习和认识事物只是为了“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何做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圣人贤者”成为中国实践哲学的核心

主题;“谦谦君子”、“内圣外王”则是中国实践哲学所描绘的一幅“人格蓝图”。

显然,中国哲学的这种实践精神和行善性质是与西方实践哲学传统以及伽达默尔实践

哲学相通的,尽管它们在概念、问题域乃至形态上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别,但存在于两者中

的精神实质与理论内涵的共通性却是基本的、普遍的方面,因为“作为实践哲学的诠释学所

研讨的问题就是那些决定所有人类认识和活动的问题,是那些决定人之为人以及人对善的

选择最为至关重要的最伟大的问题”③。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中西实践哲学的研究,加强对以

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西方现当代实践哲学复兴思潮的研究,唯此才能以实践哲学为交合域,促

进中西哲学的真正交流,才能使中国哲学既照顾到自身传统的特殊性,又关注思想理论的普

遍性,在融会贯通中西哲学智慧精华的基础上为中国哲学的现代发展开辟出新的路向,为中

国哲学真正走向世界、走入当代世界人类文化的建设之中确立起新的以实践哲学、实践智慧为最大特色的可能路径。

四、结语:文化交流中的中国思想开放与进步

文化交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阶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源泉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

动力。这既指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体系内部不同派系、不同思想观点的对话,也指不同地域、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碰撞与融合。可以说,人类文化的发展就是不断通过

交往而超越自身的封闭性、自足性,创造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能为所有人享用的人类共同的

思想文化,这一点在传媒日渐发达的现代社会尤为突出。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言,“不同文

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

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的欧洲又仿效拜占庭帝国”①。

显然,这一看法对于中国哲学的现代发展来说也是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的。实际上,中国

哲学文化本身一直在经历着各种文化的交流,汉唐以来,佛学在中国的广为传播并形成了中

国的佛学文化,便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光辉篇章。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哲学与外来的马

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的交流日益广泛、频繁、深入,“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成为国人

津津乐道的两种交流样式。一个思想保守、封闭而不是开放、批判与创造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是不能对人类文化的整体发展有所贡献的,也因而是不可能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文化

的民族性与文化的世界性是统一的,一切没有“世界视野”的禁锢文化必然是难以走向世界的,因此,思想文化的“交流、对话、理解、协调”成为现代世界人们的普遍共识与紧迫要求,唯

有在文化交流中才能促进中国思想开放,也唯有在思想开放中才能推动中国哲学的重建、

进步和现代复兴。当然,任何文化的交流、对话和相互理解都是双向的,在强调面向世界加

强与外域文化交流的同时,亦不可忘却本土情怀,正可谓“世界眼光在我头上,本土情怀于我心中”。也唯有如此,一个学者才会有对自身本民族哲学智慧的自信、自觉、自立。

毫无疑问,解释学在中国的传播带来了积极的效应,既为中国经典意义的现代解释和世

界传播打开了无限的空间,也为进一步推进中西哲学思想文化交流确立了新的方法论基础。总的说来,这种积极效应主要表现于三个方面:其一是引发了积极“创建中国解释学”的可能

性思考,也从理论本身对解释学的不同理论形态作出了理性反思,这实质上是对西方解释学

的一种丰富和发展;其二是解释学作为一种方法论的意义被积极地运用于中国经典文本意

义的解释活动之中,为中国经典解释和传统文化的现代理解和发展并予以国际化提供了新

的方法论基础;其三是当代西方解释学的最新形态(以伽达默尔为代表)———“解释学的实

践哲学”或者说“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真正将解释学与实践哲学统一起来,实践本质上

是一种理性反思,解释学本质上是哲学,并且是一种实践哲学,世界意义理解与人的存在行为

智慧是合而为一的,这就为重新理解、突出和强调固有的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但又因

受西方哲学框架模式影响而未受到足够重视的“实践哲学”确立了新的理论视域和思想背景,也由此为以实践哲学作为中西哲学文化的真正“交合域”起到大扭转、大创新的作用。

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解释学已经走向中国思想,但如何真正走进中国文化,或者反过来,

在解释学基础上,中国思想文化怎样有新的理解和诠释并走向、走进西方,这可以说是伽达

默尔等西方解释学在中国传播和产生什么样效应的核心问题。毋庸置疑,在文化交流的浩

荡趋势下,伽达默尔解释学实践哲学对研究和确立中国解释学、实践哲学、对中西哲学交

流具有重大的建设性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反过来,也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映衬和彰显了伽达

默尔哲学解释学所可能具有的一种世界性的普遍意义。正是在交流中,中国哲学文化才有

世界性的和当代性的视野,也才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和意义理解与诠释,并拥有思想的无

限开放性和真正活力。同时,也唯有如此,中国哲学智慧才有更为适宜的话语方式,“走出去,

走进去”,为当代人类文明建设与发展贡献出自身特有的智慧力量,发挥出应有的文化影响力。

中国文学常识问答100题答案

中国文学常识问答100题(答案) 1. 《诗经》 2. 《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作品,共305篇。 3. 《离骚》,作者屈原 4. 《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5. 楚辞 6. 主要有三部:《左传》、《国语》、《战国策》 7. 《左传》8. 《论语》 9. 国别体10. 《谏逐客书》11. 门客12. 共叔段 13. 司马相如,班固,杨雄,张衡1 4. 《史记》,作者司马迁15. 《汉书·艺文志》,作者班固 16. 《乐府诗集》,编者是宋代的郭茂倩17 汉末文人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 18. 多写五言诗,抒发了忧国治世的愿望,作品具有“慷慨悲凉”之气,被誉为“建安风骨”。 19. 陶渊明20. 王维21 七言诗22. “永明体” 讲究声律和对仗,是沈约、谢朓等人创造的。 23. 笔记体小说,作者是刘义庆24. 《世说新语》 25. 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萧统的《文选》 2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7. 边塞诗28. 七言律诗29. 李贺 30. 白居易,有2888首诗杜甫,有1465首诗李白,有1045首诗 31. 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32.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3. 孟浩然、王维34. 高适、岑参、王昌龄 35. 李白是“诗仙”,诗风飘逸;杜甫是“诗圣”,诗风沉郁。 36. 元稹,白居易37. 李商隐、杜牧 38. 针对唐初创作中的形式主义,中唐时的韩愈、柳宗元积极倡导“尊崇儒学”、“文以载道”,提倡恢复秦汉文章传统,强调语言“文从字顺”和作家的修养,力求改变文体、文风,这就是“古文运动”。 39. 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代,是由民间的“曲子词”发展而来的。 40. 《花间集》 41.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韩愈、柳宗元 42. 43. 柳永44. 晏殊,晏几道45. 苏轼46. 李清照47. 辛弃疾48. 稼轩体49. 元杂剧 ;套数是由同一宫调若干支曲调连缀而成,如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南吕” 是宫调名,“一枝花”是第一支曲牌名,“不伏老”是标题。 52. 《西厢记》,作者王实甫。53. 愿天下有情终成眷属。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是中国民

西文中国哲学研究书目哲学著作

西文中国哲学研究书目哲学著作 陈才智整理 《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Histoire des croyances religieuses et des opinions Philosophiques en Chins depuis l'origine jusqu'a nos jours),法国神甫戴遂良(Léon Wieger,1856-1933),河间府献县(Ho Kien Fou: Hsien hsien):天主教会印刷所(Imprimerie de la Mission Catholique),1917年 《中国人的世界观:其天文学、宇宙论及自然哲学的思辨》(The W orld Conception of the Chinese: Their Astronomical, Cosmological and Physico-philosophical Speculations),(德)佛尔克(Alfred Forke,1867-1944),伦敦:亚瑟·普罗赛因(Arthur Probsthain),普罗赛因东方文学丛书14(Probsthain's Orieintal Series,No. 14),1925年 《中国哲学》(Chinesische Philosophie),海克曼(H. Hackmann),慕尼黑(München):莱因海德出版社(V erlag Ernst Reinhaidt),1927年 《中国古代哲学史》(Geschichte der Alten Chillesischen Philosophie)、《中国中古哲学史》(Deschichte der Mittelalter Lichen Chinesischen Philosophie)、《中国近代哲学史》(Geschichte der Noueren Chinesischen Philosophie),佛尔克(Alfred Forke),汉堡(Hamburg):Friederischen, de Gruyter and Co.,1927;1934;1938年。佛氏最受重视的著作。分别叙述先秦哲学;汉代到宋代哲学;明清至二十世纪的哲学。全书介绍了150多位中国哲学家,主要取材于中文原始资料,包含大量的译文和注释。傅海波(Herbert Franke)评价说: “这部书受到一些批评毫不奇怪,因为如此宏篇巨制,实非一人能力所及。但是佛氏的著作取材宏富,又对原文严加考辨分析,一些不太出名的思想家和作者也没有被忽视,故长期以来它都是西文著述中有关中国哲学史的最便利、完备的参考书。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后人难以企及的哲学史著作。”海尼诗(Erich Haenisch)也说: “佛尔克的《中国哲学史》与嘎伯冷兹《中国文言语法》、顾路柏《中国文学史》和福兰阁《中国通史》一样,是代表德国汉学研究水平的巨著。他本人也因此而长期享名于东方学界。”《历史文献:儒释道》(Textes historiques: Confuciisme, Taoisme, Buddhisme),戴遂良(Léon Wieger),河间府献县(Ho Kien Fou: Hsien hsien):天主教会印刷所(Imprimerie de la Mission Catholique),1930年。道教两卷集,第一卷是当时最新《通藏》总目录,第二卷是《老子》、《列子》、《庄子》法汉对照本,据戴密微说,戴遂良的“译文与原文相去甚远。”(《法国汉学研究史概述》)戴遂良是在中国河间府传教的多产作家,他留给后人不少重要汉学著作。那三十几卷作品,既无所不包,又浅尝辄止 《中国思想论》(La Penseé Chinoise),葛兰言(Marcel Granet,1884-1940),巴黎:图书复兴社(Albin Michel),1934;1938年,收入法国新史学运动大师白尔(Henri Berr)主编的“人类演化丛书” 《中国古代三大思想方式》(Three Ways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亚瑟·韦利(Arthur Waley),伦敦:麦克米兰出版公司(The MacMillan Co.),1939;1940年;伦敦:乔治·爱伦和爱文(George Allen & Unwin)出版社,1946年;纽约:Barnes and Noble,1953年;伦敦花园城(Garden City):Doubleday Anchor Books,1956年,275页;台北:金山图书公司(KinSAN Book Co),1970年;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2年。选译《庄子》《孟子》《韩非子》consists primarily of selections from Chuang-tzu, Mencius, and Han Fei-tzu, representative texts of the most important schools of Chinese thought competing in the Late Chou period (fifth through third centuries B.C.).Arthur Waley selected the passages and translated them for the general reader, so the work is not only informative, but also enjoyable to read. The selections from the Chuang-tzu will appeal to the reader's imagination; the Mencius,to one's moral feelings; and readers are likely to find in the fewer selections from the Han Fei-tzu a political philosophy one might be tempted to compare with the philosophy of the present century. This book is recommended as the first volume of translations to be read by the layman and for use in general introductory courses. 《中印智慧》(The Wisdom of India and China)(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林语堂(Lin Yutang, 1895-1976),纽约:蓝登书屋(Random House),“现代图书馆丛书”版(Modern Library Editions),伦敦、纽约:约翰·戴公司(John Day Co.),1942年,1103页。台北:经文出版社,1964年 The wisdom of India. Indian piety. Hymns from the Rigveda; The Upanishads; The Lord's song (The Bhagavad-Gita); The yoga aphorisms of Patanjali -- Indian imagination. The Ramayana -- Indian humor. The fables of Panchatantra; The enchanted parrot -- Buddhism. The Dhammapada; Three sermons by Buddha; Some Buddhist parables and legends; The light of Asia (Life of Buddha)/ by Edwin Arnold; The Surangama Sutra; What is nirvana? -- Glossary of Hindu words 后半部是有关中国的。分六部分,每部分之前均有作者之评述。除诗歌外的其他五部分是: (1)中国神秘主义(Chinese Mysticism),收有《道德经》和《庄子》11章的出色译文;(2)中国民主主义(Chinese Democracy),收有《书经》《孟子》(均为理雅各之译文)和《墨子》(梅贻宝之译文);(3)中庸(The Middle Way),收有《论语》《中庸》;(4)中国诗歌(Chinese poetry),收有屈原、李白之诗歌;(5)中国人生活之素描(Sketches of Chinese Life),收有沈复《浮生六记》(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6)中国智慧(Chinese Wit and Wisdom),收有《列子》《郑板桥家书》(Cheng Pan-ch'iao's family Letters of a Chinese Poet) The wisdom of China. Chinese mysticism. Laotse, the book of Tao; Chuangtse, mystic and humorist --Chinese democracy. The book of history: doucments of Chinese democracy (Shu Ching); Mencius: the democratic philosopher; Motse: the religious teacher -- The middle way. The aphorisms of Confucius; The golden mean of Tsesze 子思-- Chinese poetry. Some great ancient lyrics; Ch'u Yuan; Li Po; The tale of Meng Chiang: a "drum story" in five cantos; The mortal thoughts of a nun -- Sketches of Chinese life. Chinese tales;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 by Shen Fu -- Chinese wit and wisdom. Parables of ancient philosophers; Family letters of a Chinese poet; The epigrams of Lusin; One hundred proverbs -- The pronunciation of Chinese names -- Table of Chinese dynasties. 《中国智慧》(The Wisdom of China),林语堂(Lin Yutang),Michael Joseph, London. 1944, 1948, 1949, 1950, 1954, 1956, 1969年,London, Four Square Books, The New English Library Ltd., First Four Square Edition, 1963. 590页;台北:

《中国哲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哲学史》教学大纲 一、目的与任务 1、目的 中国哲学史是关于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一门理论和历史相结合的 人文基础课。学习中国哲学史,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在今天,大学生只有了解和掌握中国哲学史,才能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全面认识中国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进而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2、任务 针对我院经济类、管理类等本科层次实际,本课程以专题形式,主 要介绍和探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流派,包括先秦儒、道哲学、魏晋玄学与佛教哲学、宋明理学与心学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天、气、道、理等基本概念,以及形神论、人性论等观点,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中加深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学会怎样做人的道理,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人文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 教学目的与要求: 简要介绍中国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和对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迫切需要。通过本章学习,要初步了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方法,明确学习中国哲学史的目的、要求。 教学建议:

讲授导论时,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热点及关心的问题,进行有的放 矢的教学,不要将历史与现实人为地隔裂。 教学目的与要求: 天论和气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四大范畴之中的重点理论。通过本章学 习,可了解古代中国人对天、气的看法,系统地掌握天论和气论中的唯物主义及无神论的思想观点。教学建议: 讲授本章时,在天论部分,可以从当今时代要求提出问题,从生态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高度加以分析;在气论部分,要着重讲清唯物主义的思想方向。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人学和人性问题。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 如何做人,如何当好人,如何搞好人事工作,管理好社会的荀子的人学;要看懂中国古代人性的善恶问题。 教学建议: 讲授本章时,既要讲清中国古代哲学家做人的基本立场、观点,又 要联系现实生活中教会学生怎样做人问题;既要讲清中国古代的人性论,又要针对现实,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水平。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分析无神论和有神论的对立以及两种根本不同的历史观。 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中国哲学史上无神论和有神论的斗争史;要看懂历史是前进的还是后退的、历史是由天命决定的,还是有圣人决定的,或者由人民群众决定的。教学建议: 讲授本章时,要分清中国古代哲学家中那些人、那些思想观点是合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运用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运用 伽达默尔是西方解释学现代发展的最大代表,不仅在于他创立了哲学解释学,更重 要的在于他将解释学理解为一种哲学,而且是一种实践哲学。随着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创立,其思想迅速传播和应用于哲学、美学、法学、历史学、语言学、教育学、文学评论 和宗教等人文社科领域,“‘解释学’成了现代思想中的一个‘流行词’”①,形成了世界性的一种 新哲学形态和“显学”理论。那么,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对于中西文化交流来说,伽达默尔的 解释学实践哲学又具有什么样的建设性意义呢?作为一种对话的“本文”,作为一种交流的“对象”,它又会在交流的参与中向我们显明一种什么样的新意义的理解与追求呢? 显然,这里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解释学问题(此问题讨论以汤一介、黄俊杰教授 等为代表),二是中国的实践哲学问题(此问题讨论以张汝伦教授等为代表)。自从20世纪 80年代在我国展开了对西方解释学特别是对伽达默尔哲学研究以来,人们开始普遍关注着 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一方面着力于将西方解释学理论广泛运用于对哲学、宗教、伦理学、 社会学、美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的研究,另一方面则进一步着手探讨“创建中国解 释学”及重新认识中国实践哲学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价值问题。 一、解释学与“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从有“史”走向有“学” 西方解释学历史悠久,可上溯古希腊与中世纪,有赫尔墨斯对神的旨意的解释与传达的 神话,有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解释,有奥古斯丁关于解释对于理解神之旨意的意义研 究以及对于解释问题零散研究的系统化等努力,特别是在西方有着很长一段时期的对《圣经》解释的历史传统,1654年J·丹豪色最早采用“解释学”(Hermeneutics)一词用作书名。 不过,真正说来,解释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近100多年的事情。自从19世纪施莱尔 马赫、狄尔泰等人将解释学作为一般解释学、作为方法论的解释学之后,解释学才获得了 自身的特殊意义,解释本身才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被加以研究而形成了丰富的解释学理论。随后海德格尔从其基本本体论出发,赋予了解释学以本体论性质,而伽达默尔则将这种具有 本体论性质的解释学上升为一门哲学解释学来研究。这就表明,从西方解释学的发展史来看,“学”与“史”是分开的,有解释的“历史”不等于有解释的“学”(即解释理论)。因为“一种 ‘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对其研究的对象有了理论和方法上的自觉(即自觉地把它要研 究的对象作为‘对象’来研究,并能为社会普遍所接受的系统的理论与方法)”①。 同样,中国的“解释学问题”可谓由来已久,甚至比西方有更长的历史,但“迄今还没有一套 自觉地把‘解释学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且与西方解释理论有所不同的理论体系”②,其根本原 因在于,尽管中国对本文意义的解释古已有之,也非常普遍,但始终没有将解释本身作为对象 来加以研究,没有形成关于解释的一套基本原理和理论。因此,可以说,虽然中国存在着十分 明确的解释实践活动,但却一直不曾有过独立的解释学理论,因而,作为一门理论学科,解释学 在中国是不存在的。在中国解释学问题上,可以说,有漫长的解释史却无一般的解释学。

中国哲学史练习题

中国哲学史练习题 1、清代学者大多认为初学历史者,最急迫是读《史记》、《汉书》、《后汉书》和《》。 2、有一种观点认为政书体史籍起源于三礼,即《仪礼》、《》和《周礼》。 3、《隋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按经、、子、集四部分类著录存书和佚书。 4、( )是中华民族凝聚结合的核心和主体。 5、西藏三大地区流行的一种圆圈舞是()。 6、()主要分布今贵州省黄平县以西至云南省东部及与广西西部连接地带。 7、欧阳修私撰《新五代史》是上法《_________》的。 8、纪晓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将《__________》列为“政书类”之首。 9、元朝在藏区设置的行政机构名为()或()。 10、匈奴政权的最高权力机构为()。 11、东北地区最早和中原地区交往的民族是()。 12、唐宋时期西南地区民族乌蛮和白蛮分别建立了()国和()国。 13、《晋书》中《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和《王羲之》的" "唐太宗撰写的,故《晋书》又名为。 14、《南史》和《北史》均为唐_________所撰。 15、_________所撰的《贞观政要》,专谈唐太宗贞观时的政治,全书主要有三大部分:即朝廷之设施、 君臣之问对和。 24、【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___________,以仁为___________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___________,主张人与人之间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 ___________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___________”,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25、【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___________不等于___________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___________的一部分,

哲学史教育现况与革新对策

哲学史教育现况与革新对策 中国哲学史课程是中国高等院校本科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是一门“成智”且“成人”的极具传统意蕴的学科。目前就国内而言,有哲学专业的高校不多,大部分高等院校的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里开设。但在以实用性、功利性和针对性为特点的市场法则下,中国哲学史课程的“命运”历经坎坷、屡遭冷落,其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所以不论是在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是在课程内容设置、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必须进行较为深入的“反思”及改革。 一、中国哲学史教学基本现状 目前,中国哲学史课程在非哲学专业的本科教学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有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程,但其教学成果远远没有达到老师的期望值和学科建设本身应该达到的高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所遇到的这种困窘与处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作为非哲学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国哲学史课程基本上都是以任意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且基本上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一些办学资历不是很深,同时又相对缺乏哲学社会科学传统的高等院校,往往出现按照自己的师资力量及现有教师专业特点随意调整教学计划,任

意安排哲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哲学课程的开设而言也往往存在因人设课的情况。其他专业要么只开设西方哲学史,要么就直接把哲学等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不包括儒道禅等中国的智慧[1]。这导致了人们将哲学看做为政治,有时甚至是时事政治。所以哲学在很多大学只是作为一个学科存在着,教师的教学是为了维持这个学科延续而不至于衰亡、绝种而为之,或者是为了保持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存之罢了。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中国大学的哲学专业设置过少,并非每个大学都设有哲学系,就是在仅有的几个哲学系里,几乎没有多少学生将哲学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另外非哲学专业的学生也没有人将哲学作为第二专业选修[1]。大多数学生基本上都认为,哲学史的学习不但抽象乏味,晦涩难懂,而且都是几千年前古人的思想,难免与现实社会脱节。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选课现实中不难发现,选修中国哲学史的学生大多集中于大一、大二学生,但总体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看其他书籍,背外语的较多,很难展开教学互动,收效较微。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对中国哲学史学习兴趣不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了无用,二是上课听不懂,主要是为了修够学校指定学分才不得已选之。 3.课程自身建设不足。由于课程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中国哲学史课程建设相应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

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

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阐明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即诠释学循环、前理解、事情本身、完满性前把握、时间距离等,特别指出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关于理解循环的三个必要条件,即前理解、事情本身与完满性前把握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前理解来自同事情本身的关联,并根据完满性前把握这一预设而进行修正,从而达到对事情本身的正确理解。正确理解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学说,则可以同科学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所谓客观解释划清界限,又同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所谓主观解释表明分歧。本文还探讨了诠释学从海德格尔到伽达默尔的发展,认为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虽然是从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发展而来,但由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历史性深层向度,从而超出海德格尔的此在诠释学而转入一种历史性的哲学诠释学。本文作者特别提示,事情本身与完满性前把握是伽达默尔诠释学中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 【关键词】伽达默尔/诠释学循环/前理解/事情本身/完满性前把握 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是从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理论发展而来的,但由于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历史性深层向度,使之

超出了海德格尔的此在诠释学而转入一种历史性的哲学诠释学。 一、诠释学循环(der hermeneutische Zirkel) 精神科学的循环结构①在诠释学里很早就形成了一种解释的循环结构,这种结构在诠释学里被称之为诠释学循环(der hermeneutische Zirkel)。按照伽达默尔的看法,古代修辞学早就认识到整体与部分所谓诠释学循环,即要理解语句,首先要理解其中的语词,而要理解语词,又必须先理解语句。宗教改革派路德和他的追随者曾把这种从古代修辞学里所得知的观点应用于理解过程,并把它发展成为文本解释的一般原则,即文本的一切个别细节都应当从上下文关系以及整体所目向的统一意义,即从scopus(整体结构)上加以理解;反之,整体结构的统一意义又必须从一切个别细节去理解。当把这一原则用于对《圣经》的理解时,他们反驳罗马教会独断论对《圣经》的解释,认为整体与部分的循环关系乃是对《圣经》理解和解释的唯一正确原则:一方面对《圣经》的整体理解指导着对个别细节的解释,另一方面,《圣经》这一整体也只有通过对个别细节的理解才能获得。从这里,新教改革派提出《圣经》是自身解释自身的所谓《圣经》自解原则(Schriftprinzip)。 对于古代修辞学这种整体与个别的诠释学循环,伽达默尔在他的《论理解的循环》(1959)一文中写到:“我们必须从个别

中国哲学史选修课期末试题及答案

1、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 -- 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释义和: 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所谓“和而不同” ,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 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泰而不骄 -- 解释:出处: 1《论语·尧曰》:“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 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2. 《论语·子路》: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态度舒泰而不骄傲。也指有地位、有权势后不骄傲。 凡事保持泰然处之的心境是最重要的。 2.四端、四德 四端即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 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 四德即妇德:一切言行要符合忠、孝、节、义 妇言:妇女说话要小心谨慎 妇容:女子容貌打扮要整齐美观 妇功:出嫁女要把侍奉公婆和丈夫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来做 3、道法自然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规则,规则受制于其本身。 1 最高实体范畴;道法自然——这是老子为我们提供的最高级的方法论。 2 人类社会必须遵循的准则 -- 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 4、心斋、坐忘 “心斋、坐忘”出现于庄子。是用孔子与其学生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修行方法。 “心斋”的原文是“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者,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 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心斋就是抛弃了感官,用虚无之心去对待万物。 “坐忘”的原文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坐忘,是 通过废除肢体,停止思想。开窍而去真正感知宇宙,与道大通。“心斋”的境界是虚以 待物,“坐忘”的境界是同于大通。“心斋”“坐忘”是庄子思想的 基本范畴,其修养历程是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内省过程,主要内涵是虚静空明,终极目标是与道合一。 5.兼爱、非攻

中国哲学史复习题

中国哲学题: 儒家部分: 一、名词概念解释(答题方法:1,谁提出来的;2,含义,前后展开;3, 在……中处处于何地位,小评价) 为仁由己: 由春秋时期儒家学者孔子提出的解答“人何以成仁”的理论。“仁”是从人对人的良好情感中引申出来的,由于为仁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非由人。明确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主体性原则,是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和作为这种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确定的基本原则。P33 克己复礼: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时,在道德自律的意识中提到:“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 。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为西周之礼. 其中克制物欲是“克己”的基本内容,主张对欲望进行有必要的控制,控制的标准就是“仁道”,为“仁道”而牺牲自我则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杀身以成仁”这一道德要求对后世的志士仁人具有极强的感召力。P34 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出自《孟子?公孙丑》。由“不忍人之心”论及人的道德“本心”并确证人本性的道德性,明确主张“性善论” ,认为人的“四心”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推导出人具有仁义礼智“四端” ,并再推及行“不忍人之政”,即仁政。P92 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也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础。 心有征知:战国时期荀子提出的关于确认天道可知性的认识论思想。荀子首先承认 物本来就可以被认识,并认为人天然禀得的“性”,只是一种认识能力、一种认识 心。感官接触与其相当的对象并将其记录下来形成感性认识,谓之“天官当薄其类”,而对于天官所接受的各种感性认识,“心”具有分析、辨明、证明和取舍的作用,谓之“征知” 。在荀子看来“天官”提供的感觉是片面、主观甚至虚假的,惟有经过“心”的征知才能获得全面的和可靠的知识。P174 荀子以“当薄其类” 为基础、以“征知”为指导的认识路线,克服了狭隘经验论的局限性,发展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北大中国哲学史必读书目(专业)

中国哲学史必读书目 老子: 老子集解(奚侗)老子校诂(马叙伦) 老子古本考(劳健)老子正诂(高亨) 老子校释(朱谦之) 论语 论语集注(朱熹)论语正义(刘宝楠) 论语集释(程树德)论语译注(杨伯峻) 管子 管子集校(郭沫若)管子学(张佩纶) 商君书 商君书注译(高亨) 孟子 孟子集注(朱熹)孟子译注(杨伯峻) 墨子 墨子间诂(孙诒让)墨子校注(吴毓江) 墨辩发微(谭戒甫)墨经校注(高亨) 庄子 庄子集释(郭庆藩)庄子集解(王先谦) 庄子义证(马叙伦)庄子补正(刘文典) 南华经解(宣颖) 周易 周易注疏(王弼、孔颖达)周易程氏传(程颐) 周易集解(李鼎祚)周易本义(朱熹)周易述(惠栋)

周易姚氏学(姚配中)周易费氏学(马其昶) 周易古经新注(高亨)周易古经通说(高亨) 公孙龙子 公孙龙子论(陈澧)公孙龙子形名发微(谭戒甫) 公孙龙子集解(陈柱)公孙龙子译注(庞朴) 孙子兵法 孙子十家注孙子兵法新注 荀子 荀子集解(王先谦)荀子简释(梁启雄)荀子选注韩非子 韩非子集释(陈奇猷)韩非子浅解(梁启雄) 贾谊 贾谊集 董仲舒 春秋繁露注(凌曙) 春秋繁露义证(苏舆) 王充 论衡集解(刘盼遂) 论衡校释(黄晖)论衡选注 南北朝 世说新语 弘明集 韩愈 昌黎集

柳宗元 河东集 周敦颐 太极图说通书 张载 正蒙横渠易説 程颢程颐 程氏遗书 朱熹 朱子语类朱文公集朱子全书 陆九渊 象山集 叶适 习学记言 王守仁 王文成公全书 王廷相 王廷相哲学著作选集 方以智 物理小识 黄宗羲 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 王夫之 周易外传尚书引义张子正蒙注

诗广传读四书大全说读通鉴论 思问录黄书老子衍庄子解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 魏源 魏源集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谭嗣同 谭嗣同全集 章炳麟 訄书章氏丛书章太炎政论选集

2018年人民大学中国哲学考研专业指导

2018年人民大学中国哲学考研专业指导 一、专业介绍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中国哲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武汉大学为例,该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01 先秦哲学02 秦汉哲学03 宋代哲学04 明清哲学05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06 儒家哲学07 道家哲学08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与现代化09 中国哲学与日本文化。 2、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哲学专业基础,具有中国哲学方面的系统知识,具有很好的国学功底,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阅读和辨析中、西哲学史料、并能通过中西对比分析,掌握中国哲学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3、专业特色 中国传统哲学与伦理学联系密切,本体论、认识论同道德论相互渗透,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哲学基础 ④中国哲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西方哲学史②中国古代哲学 (注:以武汉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5、课程设置 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中国哲学专业主要必修课程有: (1)学位公共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第一外国语、计算机应用 (2)学位基础课: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原著选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哲学专题研究、中国思维形态、儒学发展史、中国宗教史、中国美学史、专业外语、专题讲座 6、同属一级学科下的相近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等。 二、推荐院校 中国哲学硕士全国招生的较强单位有: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中山大学等。 三、就业前景 目前就整个哲学就业来看,就业不是很理想,该专业毕业一般方向是做老师和专门研究,局限性很大,因为其涉及的内容思辨性较强,欠缺实用的理论知识。

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思想

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思想 一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当代解释美学代表人物。1900年生于德国马堡,1922年在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代表人物那托普指导下以其对柏拉图思想研究的论文获博士学位。并于1923年去弗莱堡大学参加海德格尔所主持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讨论班",来到弗莱堡大学,见到在那里任教的胡塞尔,对现象学发生浓厚兴趣。1937年开始任教于马堡大学,1938年转到莱比锡大学任教,1946-1947年曾任莱比锡大学校长。1949年到法兰克福大学任教,同年又去海德堡大学任教。从1949年至去世前一直为海德堡大学教授。曾主持过久负盛名的德国《哲学评论》杂志工作。伽氏一生著述甚丰,主要集中在哲学美学和历史哲学两个领域,其哲学解释学就在这两个方面体现出来。1960年出版《真理与方法》一书,此书为其代表作,构思最长,影响最大,曾多次再版,并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发行。此书的问世标志着现代哲学解释学的诞生,并成为现代哲学解释学的经典著作,也奠定了伽达默尔作为现代哲学解释学大师与著名哲学家的地位。本书正如其副标题所说"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特征",即着重于揭示人类精神活动中的"理解"现象的一系列特征。本书由三部分组成,即从艺术、历史和语言三个部分,阐明理解的基本特征。特别是第一部分"艺术经验中的真理问题",着力对艺术经验的本体论进行分析,揭示艺术经验的哲学真谛,并展开了"理解"现象一般特征的分析。本书的书名《真理与方法》准确地说,应是《真理或方法》,也就是在真理和方法之间加以选择。实际上,伽氏反对把真理与方法划等号,而是试图凭借解释学本体论深入探讨真理问题,第一部分就是着重探讨"艺术经验中的真理问题"。关于方法与真理的关系,伽氏说道:"因而本书所关注的是,在经验所及的一切地方和经验寻求其自身证明的一切地方,去探寻超越科学方法论作用范围的对真理的经验。"(1)可见,本书的主旨就是超越启蒙主义以来理性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而去探寻真理的经验。关于艺术问题,他又说道:"为了拒斥受科学的真理窒息的美学理论而保护我们由艺术作品所获得的对真理的经验,本书的探讨就开始于一种对审美意识的批判。"(2)他又一次对理性主义真理观影响下的美学理论与审美意识给予了明确的批判。同时表明,他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由艺术作品所获得的对真理的经验"。 伽达默尔写作《真理与方法》的时代背景,应该是十分明确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与六十年代正是"二战"之后,人类又面临着新的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一方面社会取得了进步,另方面人类的生存危机却愈加深重。因此,伽氏所面临的首先是物质进步与精神危机的矛盾。他说:"当科学发展成全面的技术统治,从而开始了'忘却存在'的'世界黑暗时期',即开始了尼采预料到的虚无主义之时,难道人们就可以目送傍晚夕阳的最后余辉--而不转过身去寻望红日重升时候的最初晨曦吗?"(3)在这里,伽达默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物质与精神矛盾的图景。一方面,科技全面发展,但科技统治却使人类"忘却存在"而进入"世界黑暗时期"。面对这样的矛盾,应该怎么办呢?是像尼采那样因"上帝已死",而目送傍晚夕阳最后的余辉呢?还是转过身去寻望红日重升时候的最初晨曦呢?显然,伽氏是取后者的态度,试图以现代解释学理论去克服当代物质进步与精神危机的矛盾,通过改变人的生存状态而去迎接最初的晨曦。伽氏所面临的另一问题就是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所谓人文学科在德语文献中称作"精神科学"。在传统的理论中、包括德国弗莱堡学派的理论中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对立的。在德国,精神科学这个概念最早由狄尔泰提出。以后,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创始人W·文德尔班在其《自然科学史》一书中,又进一步对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作了区分。弗莱堡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李凯尔特及其它理论家也都作了不同的阐述。但都立足于两者的对立。当然,在实际生活中,科技拜物教的进一步泛滥,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以下内容是摘自书中,个人理解或多或少有不足之处敬请原谅。如有错误请及时提出更改。 一、翻译题(英译汉)共计十题 题目组成是关于仁和道的古文,题目为英语,答题用汉语。五句关于仁,五句关于道。 1.“The child cannot leave the arms of its parents until it is three years old. This is why the three years' mourning is universally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world.” 答:“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2.“Let the ruler be ruler, the minister minister, the father father, and the son son”. 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The superior man comprehends yi; the small man comprehends li.” 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ish yourself.”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The man of jen is one who, desiring to sustain himself, sustains others, and desiring to develop himself, develops others. To be able from one's own self to draw a parallel for the treatment of others; that may be called the way to practice jen.” 答:“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superiors in the employment of your inf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inferiors in the service of your sup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fore, to precede those who are behind.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hind, to follow those who are before.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right, to display toward the left.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left, to display toward the right. This is called the principle of applying a measuring square.” 答:“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壬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絮矩之道。” 7.“Chung and shu are not far from the Way. What you do not like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 ...Serve your fa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on to serve you. ...Serve your rul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ubordinate to serve you....Serve your elder bro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younger brother to serve you. ...Set the example in behaving to your friends as you would require them t o behave to you...” 答:“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8.“Our master's teaching consists of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and that is all.” 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9.“The reason why the superior man tries to go into politics, is because he holds this to be right, even though he is well aware that his principle cannot prevail.” 答:“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0.“Is jen indeed far off? I crave for jen,and lo! jen is at hand.” 答:“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1.“The wise are free from doubts; the virtuous from anxiety; the brave from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