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马克思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马克思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马克思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马克思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第一节马克斯?韦伯的生平

马克斯?韦伯是近代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世界公认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1864年4月21日,马克斯?韦伯生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埃尔富特市。他的父亲是出身于威斯特伐利亚纺织业实业家兼批发商家庭的一位法学家。1869年他携眷迁居柏林。后来成为柏林市议会议员。他的母亲海伦妮.法伦斯坦-韦伯是位很有文化修养、热衷于宗教和社会问题的妇女。她在1919年去世。她对她的儿子影响很深,使他对宗教具有炽热的感情。

青年时代的韦伯在他的父母亲的客厅里结识了当时知识界和政界的许多杰出人士,如狄尔泰、莫姆森、聚贝尔、特赖奇克和卡普等人。1882年,18岁的马克思?韦伯考入海德堡大学,在法学院注册,开始接受高等教育。他同时攻读历史、经济、哲学和神学,并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和辩论会。19岁在海德堡大学学习了三个学期之后,韦伯在斯特拉斯堡服了一年兵役,先是普通士兵,后来晋升为军官。他为曾经担任过帝国军队的军官一直引以为荣。1884年进入柏林大学和格丁根大学继续深造。1886年通过高等学校法学考试。

1887-1888年多次参加在阿尔萨斯和东普鲁士举行的军事演习,成为由关心社会问题、具有种种不同倾向的大学生组织的“社会政治联盟”的成员。该组织是施穆勒于1872年创建的,受“社会主义者讲坛”领导。1889年在柏林获法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中世纪商业企业史》。同年,开始学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登记为开业律师。

1890年再次参加法学考试。应“社会政治联盟”的要求开始调查东普鲁士农民的境况。1892年提出关于东德意志农业劳动者境况的报告。1893年与玛丽安妮.施尼特格尔结婚。1891年《罗马农业史及其对公法和私法的意义》发表。这篇论文以及他和莫姆森教授进行的答辩使他获得了教授资格,在柏林大学谋得了一个教席。从此,韦伯开始他的大学教授生涯。1894年担任弗里堡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发表论文《东德意志农业劳动者境况演变的趋势》。1895年去苏格兰和爱尔兰旅行。开始在弗里堡大学授课。第一次讲授的内容是:《民族国家和经济政策》。1896年韦伯应聘去海德堡大学任教,接替克尼斯教授退休后留下的

教席。发表论文《古代文明衰退的社会原因》。

1897年,33的他由于患严重的神经官能症,韦伯不得不完全停止工作达四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去意大利、科西嘉和瑞士等地旅行以减轻自己的焦虑不安。1899年韦伯自愿退出“泛日耳曼联盟”。1902年再次去海堡大学任教,但已不能像过去那样积极参与大学的各种活动。1903年与维尔纳.桑巴特共同创建“社会学和学会政策档案”。

1904年去美国参加在圣路易斯举行的社会科学大会。新大陆给他的印象极为深刻。他在大会上作关于资本主义和德国农村社会的报告。同年,《耶稣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第一部分及《社会科学和政治中认识的客观性》发表。1905年俄国的革命使韦伯对沙俄帝国面临的问题发生趣。为了阅读俄文原著,他开始学习俄语。《耶稣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第二部分出版。

1906年发表下述论著:《俄国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势》、《俄国向装门面的立宪法主义演变》、《用作文化科学逻辑必的批判性研究》、《耶稣教各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1907年韦伯获得一笔可观的遗产,这使他有可能退出教育界潜心从事科学研究。1908年韦伯对工业社会心理学发生兴趣,出版了两本这方面的著作。在海德堡寓所的客厅里,他接待过当时德国的大部分著名学者,如:文德尔班、耶利内克、特勒克斯、诺曼、桑巴特、齐美尔、米歇尔斯、特尼埃斯等。他指导的年轻大学教师有格奥尔格.卢卡斯、卡尔.勒文斯坦等人。韦伯组织的社会学协会并出版一部社会科学丛书。1909年《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关系》发表。开始编写《经济和社会》。1910年在德国社会学协会举行的大会上,他采取鲜明的立场反对种族主义思想。1912年由于在价值哲学的中立性问题上存在的分歧,他辞去德国社会学协会执行委员的职务。

1913年发表论文《论广义社会学的某些范畴》。1914年大战爆发后,马克斯.韦伯参加军队服役,负责驻在海德堡的几家医院的工作,到1915年底止。1915年《世界性宗教的经济化理》的一部分(《序》和《儒教与道德》)出版。1916年多次去布鲁塞尔、维也纳和布达佩斯执行。1917年各种非正式的秘密使命,尽力劝说德国的领导人物避免扩大战争,同时他也断言德国对全世界政治负有责任,并认为俄国是主要威胁。

1916年《宗教社会学》一书的《印度教和佛教》几章出版;1917年出版该书的《古犹太教》的几章。1918年4月去维也纳大学进行暑期讲学,内容是介绍政治和宗教社会学,题目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的实证批判》。冬天,他

在慕尼黑大学作了两次报告,题目是《学者的职业和使命》、《政治家的职业和使命》。德国投降后,他是前往凡尔赛签署和约的德国代表团的一名专家。发表论文:《论社会和经济学中价值哲学的中立性的意义》。

1919年应聘去慕尼黑大学任教,接替布伦塔诺教授的工作。在1919至1920年间讲授的是普通经济学史。后成书,于1924年出版。韦伯支持共和国,但并不热情。他参与慕尼黑的库尔特.埃斯纳的革命专政,是魏玛宪法起草委员长员会的成员之一。继续编写《经济和社会》一书。该书的最初几个章节于1919年秋付印,但全书未能完成。

1920年6月14日,韦伯在慕尼黑逝世。1922年玛丽安妮?韦伯出版《经济和社会》一书。1925年和1956年又出版经过增补的新版本。

第二节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主要是表现在他提出的四个很著名的概念!理解和理解社会学、价值中立、理想类型、因果多元论。

(一)理解和解释的社会学

在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中,理解被视为最高范畴。

韦伯认为社会科学是经验科学,人类的经验包括了自然也包括了文化,我们必须了解它们的现实,也必须结合它们的长处。所以,他在谈到社会科学的逻辑的时候,认为我们不应该截然划分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而变得在讨论文化科学的时候,不能运用一些实证的方法或经验的考察,这中间牵涉到了“解释”与“理解”的结合。他说,人类是这个给定世界的能动者,我们的所作所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它将来变成什么样子(这也可以说科学存在的意义所在) ,我们的行动因此就有了意义。在《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客观性》一文中,韦伯认为,社会科学的任务就是在于围绕行动作出分析。所以,韦伯把社会学定义为一门理解社会行动主观意义,并对其过程和结果予以因果解释的科学。我们研究社会行动,不仅对于它的主观意义要理解,而且我们还需要解释它。他这么定义社会学,把文化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追求的目标结合在一起了。为什么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呢? 换句话说,对人类行为科学分析的意义何在? 对韦伯而言,“所有对有意义的人类行为的终极因素的严肃反思,都必须首先作出‘目标’和

‘手段’的类别划分”。对人类行为的科学分析的意义首先就在于它能够回答“关于对给定的手段的合适性问题”,这一点十分明显。但假如所有当前可用的手段都不能有效地达到想要的目标,那么就当前而言,这个目标就没有实际意义。这似乎是从对手段的评价上升到对目标本身的评价,有从“事实判断”进入“价值判断”之嫌。关于这一点的解释,也许可以求助于这种判断的情境性,即它只是根据一时一地的条件做出的判断,否定的是该目标在当时当地的合适性,而作为价值,应该不止适用于一时一地,因此不能说这种否定是对某种价值的否定。

但是也确有超情境的对所有手段合适性的否定,以及由此导致的对目标(即价值)的否定。其次,对人类行为的科学分析的第二个作用在于“能够确定(自然是在已存的知识范围内)准备被采取的手段的应用会产生的、附加于预期目标之上的,源于事物普遍相关性的后果”。

(二)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

价值问题在社会学乃至其他社会科学研究中一直都是个难题,因为它关系到研究能否发现或得到“客观的有效真理”。韦伯深受李凯尔特的影响,他认为,现实是相当复杂的,甚至是混乱的状况,而我们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就是试图去作一些整理,但是这些整理又只能在现实里面找出一小部分来,怎么找呢? 这就涉及到了价值问题。韦伯说:我们只认定个别事实的一部分具有重要性,它为我们所关注,因为只有一部分置身于文化观念的关联之中。在无限的现象中,我们只注意一部分,因为它们与文化价值有所关联。我们经由这样子的一种关联来接近现实、事实。无穷尽个别现象的一定部分因为我们赋予了普遍性文化意义而具有认知的价值。它们是因果解释的唯一对象。”这就是说,现实那么多,无止境,你怎么去选择呢? 后面有价值,是你背后的文化在作怪。这就是价值关联,是这个价值关联让你从无穷尽的现实里面寻找到某个东西当作对象,让你认为你去认知它是值得这么做的,然后这个东西才变成科学研究的对象,不管它是自然的或是社会文化的现象。不过,韦伯比李凯尔特更进一步,他认为我们是透过价值关联来认识外界的,但是在社会文化的范围里面,我们仍然要追求一种因果解释,因为人类的行为也不至于像李凯尔特所说的好像都是非理性、无法预测的。基本上,人类的行动都有目的与手段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使得人类在行为的结果上面也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虽然没有办法像自然科学那样发现机械性的法则,但是,我们一样有能力来把握这些目的手段大概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如上所述) 。这就是说,人类行动的目的,是可以用理解的方式来加以掌握的,但关于目的、手

段之间的联系,是不是能够达到它的效果,则需要用因果解释来加以判断、进行考察。这又必然涉及到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问题。即当选择某个东西作为你的研究对象后,价值如果继续在你的研究里面,让你时时刻刻凭个人的主观好恶来判断事情的话,那么对韦伯来讲,便不可能达到知识的客观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些价值判断是某一套固定的成见,这套成见会让一个人以他的好恶来下判断,而不是根据客观的事实情况来作判断。而这种价值判断对韦伯来讲,却是所有科学家在追求真理这个价值的时候必须放弃的。但是,事实上韦伯又无法禁止别人这么做,怎么办呢? 他只能在规范上面主张一种价值中立的态度。也就是说,选定某一社会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后,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必须放弃自己的成见,而用一种尽量不去评价事情好坏的态度来讨论“事实是什么”,而不是“事实应该是什么”,这个就是科学的成就,而这种态度才是科学客观性的保证。韦伯认为,只要我们坚持价值中立的研究过程,那么我们还是可以达到事实判断,事实判断就包括了譬如因果解释、事实妥当的理解、对事实客观可能性的判断,这些东西是可以达到的。价值关联可以跟价值判断分开来,然而价值判断又不同于事实判断。韦伯认为,在科学里面,如果我们要达到知识的客观性,我们就必须自觉地自制我们的价值判断不要随时地渗透到研究当中来。怎么做到这一点呢?韦伯又苦心孤诣地提出了“理想类型”的概念。

在韦伯那里,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是相伴而生的一对矛盾,两者不可分离,不可单独抽取某一方加以分析批判。韦伯思想中的价值中立并不意味着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彻底排斥价值因素,社会活动与现象都要由一定的价值来支配,因而韦伯的价值中立是相对于价值关联而言的。他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有本质区别,社会科学的理解恰恰必然包括在特定的价值之中,遵循一定的价值观念去解释社会现象。如,社会科学家们在分析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行为时,都必须探讨这些行为所表现出的价值。而为了理解这种价值就必须探讨行为者在什么观念驱使下做出行动,这就是“价值关联”。正如韦伯所说:“当然,经验科学的问题应该‘不加评价地’加以解决,它们不是评价的问题。但是,社会科学中的问题是根据被讨论的现象的价值关联而选择出来的。”但是,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研究作为人类追求真理的理性活动,又必须排除研究者个人情感好恶,又要避免以自己的价值、好恶去解释客观对象。实事求是作出事实判断,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又必须坚持价值中立。“的确,在我们的科学中,个人的价值判断会对尚未被明确承认的科学观点发生影响,这些价值判断引起了长期的混乱甚至在决

定事实之间简单的偶然联系的时候,它们也会根据后果增大还是减少实现某些个人理想的机会,即获得某物之可能性,而对科学论点作出各式各样的解释。”可见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在韦伯社会方法论中扮演了同等重要的角色,构成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一个特色。同时,韦伯的“价值中立”概念的提出除了与“价值关联”相联系而外,还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相联系。即“价值中立”是指科学家在研究自己的对象时,应当遵循客观事实,而撇开自己的政治主张与立场,回避自己的价值。而普通公民则在社会活动中必须有自己的价值观。当然,韦伯的“价值关联”与李凯尔特为代表的新康德主义的原则是有区别的。李凯尔特的“价值关联”是一种先验的超时空的原则。而韦伯却认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不能随主观臆念去选择相关价值,而是将在一定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原则作为价值关联的前提,因此,韦伯的“价值关联”是客观现实的。

总之,韦伯的“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时韦伯的“价值中立”又是一个规范性概念。相对于特定的人与场合来讲,要遵循“价值中立”原则,因此,在韦伯那里“价值中立”并不是一个普遍性的行为准则。而只是科学家进行学术研究时的一条规范。如果做到按科学家的规范从事科学研究,就意味着做到了价值中立。另一方面如果能够联系行动者的客观现实的整体价值来研究事物,就做了价值关联。因此,我们应辨证地分析韦伯的“价值中立”的思想,避免把“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对立起来而造成的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想方法。也避免国内一些主张社会科学研究要遵循价值关联原则而批判价值中立思想,或要遵循价值中立原则而批判价值关联思想等较为偏颇的观点,两者都不能单独成立。

(三)因果多元论。

韦伯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历史个体”,它具有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性,因此不属于规律问题,而是具体因果关系问题。他把这种具体因果关系称为“客观可能性”,而把规律称为必然性。在韦伯所叙述的原因推断过程中,“客观可能性”是一个尽可能妥当地估量出某一原因在随机事件发生的几率上所具有重要性的范畴。他通过对历史解释中的客观可能性和适合的因果性的论述,重点在于说明两个问题。首先,他认为,在人的行动中原因和结果是互相转化的,一个结果一旦获得实现,同时也就成为新目标的原因;原因只是造成特定后果的手段,由于其相对的有效性,可能会去成全某一后果以后又立即变成一个原先来预见的新行动的原因。他反对在说明社会现象的成因时把因果关系看成充足理由的传统

现象,认为不但后果不能在某一特定时刻、在指明的条件下可能确定,而且任何结果的起因都可以追溯到无限的时空中去,如果对结果原因做无穷回溯,最终仍是不确定而必将陷入恶性循环。

韦伯所持有的是一种因果多元论的观点,不赞成将某种因素看成是必然导致或产生其它现象或事件的决定性原因,而是承认社会现象的复杂性,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在这一点上,韦伯试图超越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

(四)理想类型的界定与应用

按照韦伯的说法,所谓的理想类型是根据价值关联建立起来的思维图像,是一个概念工具,它造成的是思维的图像,这种思维图像带来了某种思想秩序,它是一套存于思想里面的秩序。它的特色是有一套内在的统一性,然后特别强调或夸张现实里面的某些成分,同时又省略其他的因素,然后把它提升到一种纯粹的概念。借助于这个建构出来的思维图像,我们可以把它去跟我们研究所寻得的资料,或是我们在现实里面对经验的整理加以对照,看看现实与理想类型之间距离的多远或多近,然后它的理由又何在。因此,理想类型只是一个概念工具,但通过现实来对照它,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实性。这是韦伯在理论上对理想类型所下的定义。理想类型对韦伯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其一,理想类型提供了一套工具,让韦伯可以充分地讨论他的价值关联,而又不至于陷入价值判断。比如,韦伯终生关注的“西方何以变成今天的西方”这个问题时已有了价值关联,这套价值关联在他谈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生或是西方理性主义的兴起时,已经是他自己所提出来的很特殊的角度。然后他特别强调西方的某些质素,譬如“理性化”这个概念,等于是从西方社会上或历史上种种复杂的情况里面,特别挑选出来一些这种趋势或变化,而用“理性化”这一个概念把这些特征统统收拢起来,然后这中间又有一个内在的统一性,是一致的。这些用法就是他想去掌握历史现象独特的文化意义的方式,理想类型提供给他一个工具,让他能够把他的价值关联提到一个很正当的表达管道。这样,韦伯就可以说,在这个理想类型(如西方理性主义)里面,我把我的价值关联阐释清楚,我就是这样子的价值关心,我关心西方之所以成为今天西方的原因。但是,韦伯又可以说,这个还只是乌托邦,我现在只是建了一个乌托邦,有待于进一步在历史里或周围的现实世界里去衡量到底现实世界与理想类型有什么差距,我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工具,我在这里并没有下价值判断。只有通过历史事实及分析的成果慢慢地跟理想类型作对比,我们才比较清楚一点,韦伯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谈论研究方法的。其二,理想类型对复杂的现

象可以简化分析。韦伯把人类的社会行动分成四种类型,即四个不同的理想类型。这是对人类行为的倾向或意义用四个很简化的类型表达出来,然后在每一种情况里面,他可以说你现在的具体行为接近了某一种类型。整体来说他认为整个西方文明是趋近于目的理性行为,在他所谓的目的理性的理想类型中,他也把他的价值关心、价值关联,把他对于现代西方人凡事都越来越朝向目的理性、工具理性思考的考察,在建构此一理想类型时就一起纳入。他还可以很坦然地说这不是我的价值判断,我们还要看事实最后是怎么样的,然后当然事实证明出来后,他就可以说果然应验我所讲的东西,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行动是愈来愈趋向于目的理性或工具理性了。这个就是理想类型的奥妙所在。

韦伯企图调和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方法论上的纷争,通过分析社会科学的任务、确立价值中立的原则和理想类型的建构,巧妙地处理了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困难的一环———价值问题,分清了价值关联、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概念和应用范围,从而既指明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又明确了社会研究的客观性是可以达到的。这使他在方法论上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超越,也为他从事一系列高难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第三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系列作品中最为有名的一篇论文。该文最初分两次发表于1904年和1905年;韦伯去世之前对之作了重要修订后于1920年汇为一册,正式作为《宗教社会学论集》的第一部出版。该书发表以来对学术界和思想界产生了持续的重大影响,是本世纪最为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这是一篇篇幅较大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韦伯要研究的是,近代的理性资本主义与新教伦理之间的关系。韦伯认为,近代理性资本主义的兴起决不是一个偶然的或者说是随便怎样可以说明的事件。受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影响,韦伯承认资本主义总的来说是一种经济现象,但是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出现并不能简单地运用技术或生产力的变数来作出解释。或者说,资本主义为什么只出现在近代的欧洲而没有出现在其他地方这一点是一个饶有兴味的,值得深究的问题。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主要考察了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的基督教新教的宗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的亲和关系。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范畴,而且还是一个社会学和文

化学的范畴。他把"资本主义"当作一种整体性的文明来理解,认为它是18世纪以来在欧洲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法律、艺术、宗教中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精神发展的结果,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体现。在这样一种文明中,依靠勤勉、刻苦、利用健全的会计制度和精心盘算,把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过程,从而获取预期的利润,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经济合理性的观念。这种合理性观念还表现在社会的其它领域,形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精神气质或社会心态,弥漫于近代欧洲,这就是韦伯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它作为近代欧洲所独具的价值体系,驱动着人们按照合理化原则进行社会行动,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1)什么是资本主义?

在展开主题分析之前,韦伯对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的本质作了规定。首先,韦伯指出,资本主义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营利。“获利的欲望、对营利、金钱(并且是最大可能数的金钱)的追求,这本身与资本主义并不相干。”“对财富的贪欲,根本就不等同于资本主义,更不是资本主义精神。”韦伯认为,资本主义与其说是贪欲,毋宁说是对贪欲的抑制或者说至少是一种“理性的缓解”。那么,什么是资本主义呢?资本主义是依靠持续的、理性的、交易的方式来获利的经济行为。具体说,资本主义经济行为具有样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这种以获利为目的的行为是要根据资本核算来调节。这就意味着,这种行为要适合于以这样一种方式来有条不紊地利用商品或人员劳务作为获利手段:在一个商业周期结束时,企业在货币资产上的收付差额要超过资本,亦即要超过用于交换中获利的物质生产资料的估算价值。总之,对于资本主义行为来说,“在任何时候都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是,要以货币形式进行资本核算,无论是用现代的簿记方式,还是用其他不管是多么原始和粗陋的方式。”(pp9)如果说一种经济体系是建立在这种系统的行为基础之上的,则可以称之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韦伯认为,这种意义上的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企业在所有的文明国家都是早已存在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和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家,乃是古已有之,并且遍布全世界的。”(pp10)但是只有西方发展了资本主义,不仅数量上颇为可观,而且还发展出了在其他各地从未出现过的类型、形式和方向。政治的资本主义、贸易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军事资本主义和投机资本主义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一直存在和发展,但是这些都是非理性的资本主义或带有明显的非理性色彩。西方近代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是与上述类型的资本主义完全不同的资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形式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还从未出现过或仅仅是略有迹象而已,

这就是自由劳动之理性的资本主义,简称理性的资本主义。韦伯要研究的就是这种理性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他指出自己著作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毋宁是:以其自由劳动的理性组织方式为特征的这种有节制的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

(2)理性资本主义的本质

韦伯认为,理性资本主义虽然是各种可能性集合而成的一个事件。其中科学技术因素、法律制度和行政体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是问题不是这些因素如何促成了资本主义,而是这些因素本身又是如何形成的。理性的资本主义离不开理性的科学技术、理性的法律和理性的政府。而这些因素中共有的理性要素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在其他社会中没有这种理性?由此,韦伯开始将问题导向深入。“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并从发生学上说明西方理性主义的独特性,并在这个基础上找寻并说明近代西方形态的独特性”。(pp14)韦伯认为,这种独特性来自于某种神秘的和宗教的力量,以及以它们为基础的关于责任的伦理观念。韦伯在本书要考察的正是这种神秘的和宗教的力量,他要研究这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导致有助于资本主义经济行为的“精神气质”的。

韦伯从一个具体的经济现象入手来讨论这个问题。在当时的欧洲,信仰天主教和信仰基督教新教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增长方面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异:新教地区经济增长快于天主教地区。“确实无疑的是新教徒,不管是作为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不管是作为多数还是作为少数,都表现出一种特别善于发扬经济理性主义的倾向”。Pp26而在天主教徒身上则较少看到这样的情况。也许这就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是否新教的教义蕴涵着促进理性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精神。

(3)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引用富兰克林的劝世格言,指出他所宣扬的不仅仅是发迹的方法也不是从商的精明,而是一种奇特的伦理。违犯其规范被认为是忘记了责任。认为赚钱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享受。这种精神气质所表现的正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精神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营利是生活的最终目的。富兰克林伦理观所宣扬的至善——尽可能多地挣钱,是和严格避免放任本能享受生活相结合的,因而是没有幸福主义,更不必说享乐主义的成分搀和其间。这种至善本身就是目的,对个人来说显得完全是先验的和绝对非理性的。获利不是当作人生幸福的手段,而是人生的最终目的,这种自然关系的颠倒虽然的确难以置信但却是资本主义的一条首要原则。第二,劳动是一种绝对的自身目的,是一项天职。个

人应该服从于他的“天职”。不论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到底是什么,他都对此有责任和义务。“集中精神的能力,以及绝对重要的忠于职守的责任感,这里与严格计算高收入可能性的经济观,与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的自制力和节俭心最经常地结合在一起。这就为对资本主义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那种以劳动为自身目的和视劳动为天职的观念提供了最有利的基础:在宗教教育的背景下最有可能战胜传统主义。”pp45第三,企业家精神。主要是创新的精神。不安于现状,,具有确定不移且高度发展的伦理品质以及洞若观火的远见和行动的能力。这些人是在冷酷无情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既精打细算又敢想敢为。最重要的是,所有这些人都节制有度,讲究信用,精明强干,全心全意地投身于事业中,固守着严格的资产阶级观点和原则。对已经取得的成功永不满足。韦伯认为,上述的资本主义精神作为一种强大的生活理念决不是与某种经济的运作过程同步出现的。它先于普遍的资本主义活动。那么在近代理性的资本主义出现之前,是什么产生出如此之强的资本主义精神呢?

(4)路德的“职业”观

新教神学家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中,职业一词含有天职、神召等含义。所有新教教派的核心教理就是:上帝允许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虽然从本意上并不是要为资本主义创造前提条件,路德本人也不具备任何资本主义精神,但是宗教改革的客观后果是原来为教会和教义所鄙视的世俗的劳动,逐渐地受到越来越高的道德评价和越来越多的教会许可。出世的在修道院中的修行不再是唯一的途径,劳动等世俗的工作也可以作为苦修来世的途径。但是路德的改革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没有太多的直接的意义。倒是路德的继承者,特别是加尔文教派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起到十分关键性的作用。

(5)禁欲主义新教诸分支的实践伦理观

在这个部分,韦伯主要研究了世俗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以及禁欲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两个问题。禁欲主义新教在历史上有四种主要形式:加尔文宗、虔信派、循道派和浸礼派的一些分支。这四种形式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甚至在好多方面是融合在一起的。其中以加尔文派最为重要。这四种新教的教派都否定了教徒通过宗教仪式或各种圣事获得上帝的恩宠的可能性,不仅如此,忏悔和个人的行善积德也达不到获取上帝恩宠的目的。根据这些教派的教义,信徒只有在

证明自己具有与一个自然人生活方式明显相异的特殊行为方式之后,才能取得这种恩宠。由此,新教教义产生出对于个人的推动力,激励个人有条有理地监督自己的行为,以使自己获得恩宠,禁欲主义因此被注入到行为之中。这种禁欲主义行为意味着人的整个一生必须与上帝的意志保持理性的一致,而且,这种禁欲主义再也不是一种不堪承受的负担,而是每一个确信拯救的人都可以作到的事。信徒们不必躲入修道院来保证自己的行为与自然人行为的不同,他在尘世中履行禁欲,在理性的系统化的社会生活中来苦修。“基督教禁欲主义……走出修道院,将修道院的大门‘砰’地关上,大步跨入生活的集市,开始把自己的规矩条理渗透到生活的常规之中,把它塑造成一种尘世的生活,但这种生活既不是属于尘世的,也不是为了尘世的。”pp119-120

(6)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

劳动观:人必须恒常不懈地践行艰苦的体力或智力劳动,因为,劳动不仅是达到禁欲特别是性欲的有效手段,更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厌恶劳动就是自甘堕落。而且在劳动面前人人平等。即使富人,其财富可以使其不再挨饿,他也不能不劳动,必须同穷人一样服从上帝的训诫。上帝所要求的不是劳作本身,而是人各事其业的理性辛劳。劳动就是修行。

财富观:衡量一种职业是否有用,能否博得上帝青睐的主要尺度乃是它为社会提供的财富多寡。但是最主要的标准还是私人获利的程度。财富并不必然带来罪恶。如果上帝为人安排了一条可以合法地牟利的道路,那么拒绝它就是拒绝成为上帝的仆人。如果财富的取得是人们履行其职业责任的结果,那么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的,必须的。

清教徒的职业观以及它对禁欲主义行为的赞扬必然会直接影响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发展。

——强大的要求生活统一性的倾向在否定肉体崇拜的观念中找到了理想的基础。这种倾向极大地增强着资本主义对生产标准化的兴趣。

——不仅要通过辛劳获得财富,而且要按照上帝的旨意使用财富,对财产的理性的和功利主义的使用是得到赞同的。生活必须简朴和合乎实用。不得为了奢华的目的滥用财富。节俭是必须的,禁欲主义的节俭导致资本的积累。

——对财富的斤斤计较必然使得科学的核算制度被普遍地导入现代资本主义企业。

——对收入分配不均的容忍乃是神意的安排,这使得资产阶级可以对贫困无

动于衷,集中注意力积累自己的财富。

——最重要的影响是它哺育了近代经济人。

“一种特殊的资产阶级的经济伦理形成了。资产阶级商人意识到自己充分受到上帝的恩宠,实实在在受到上帝的祝福。他们觉得只要他们注意外表正确得体,只要他们的道德行为没有污点,只要财产的使用不至招致非议,他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听从金钱利益的支配,同时还感到自己这样做是在尽一种责任。此外宗教禁欲主义的力量还给他们提供了有节制的,态度认真,工作异常勤勉的劳动者,他们对待自己的工作如同对待上帝赐予的毕生目标一般。”pp138-139 韦伯到此基本上结束了他的研究,他总结说“在构成近代资本主义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的诸基本要素中,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性行为这一要素,正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这就是本文要力图论证的观点。”

但是韦伯承认一旦资本主义取得了它在经济生活中的支配地位,那么宗教的力量将让位于赤裸裸的利益冲动,天职责任的观念就象死去的宗教信仰一样,只是幽灵般地徘徊着。宗教于是退出了资本主义经济生活。

在《儒教与道教》中,韦伯分析了中国宗教的这两种基本形式对经济生活的理性化能力问题。他断言,无论是哪种都不具备新教那样的责任伦理观,不仅如此,他认为,东方社会的其他宗教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理性的近代资本主义形成发展于欧洲而不是中国或印度的重要原因。韦伯的论证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就物质条件而言,中国的社会结构同时包含了有利与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混合因素。因此,结构上的特性不是中国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的决定性因素;第二,儒教,作为支配性的终极价值体系,始终是传统主义取向的,对于世界所采取的是适应而不是改造的态度。第三,道教,作为异端的主流,因为本身的彼世神秘主义和巫术的传统,而无力扭转儒教的传统主义。结果是儒教的传统主义把持住它支配的地位,连同士对经济生产经营的兴趣缺乏,使得社会经济无法朝向资本主义之途演进。

《儒教与道教》

要搞清马克斯?韦伯在这里阐述了什么,必须把这本经典的小册子放在一个大的写作环境中去,才能更好地理解他在思考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这么思考、以及他是怎么思考的。在读本书之前,单单从书名的角度出发的话,好象整本书是以儒教与道教为中心的,其实这是个误区,在整本书当中的前四章根本就没有出现儒教与道教的影子,只是在全书的后半部分在出现了儒教与道教的讨论,那么是不是马克斯?韦伯偏题了呢?这个问题要从本书写作的目的及写作背景谈起。在本书的出版说明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是这么说的,“在《儒教与道教》中韦伯研究的课题是: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儒家伦理与东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阻力之间的生成关系”,也即所谓的“韦伯命题”的一部分。儒教与道教只是中国宗教的标志,韦伯真正关心的是中国的宗教为什么没有倾资本主义的经济伦理。这正是韦伯在思考了清教伦理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之后的对东方文明没有孕育资本主义的一种反思,最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证明他在《清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当中的观点,从而成为完成构建世界宗教经济伦理的整体框架。如果在这个背景下,并且知道了全书的原文不过是宗教社会学比较论文《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中的一个部分(考查了韦伯的德文著述遍年发现“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宗教社会学概要,导言,中国的儒教,1—4;中期考察。宗教拒世倾向及其阶段”,并没有国内《儒教与道教》一书),就不会对书中莫名其妙地出现印度和伊斯兰世界宗教的论述感到任何意外。另外本书是一部宗教社会学方面的著作,用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宗教问题、经济问题就需要大量的史料,所以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分析在篇幅上占了很大部分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之,韦伯没有偏题,如果说是中译本偏题了,那么这个责任也不应该由他来承担,恐怕译者和读者要更多地承担些责任。

一个在卡里斯马(charisma)与巫术纠葛下的国家

Charisma一词在韦伯的政治学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可以说是在解释国家统治合法性的起源上最喜欢用的一个概念。Charisma在韦伯的研究领域中有一个发展的脉路,最初出现该词是在《新教伦理》中,完全是纯理论性的,参考的是牧师领受忏悔仪式的能力。

在本书第一章讨论中国帝王的历史状况、以及此状况下的军事及宗教变动情形时,首次出现了对charisma概念的政治色彩的运用,即领袖的超人魅力。黄

帝通过与炎帝、蚩尤的战争最终确立起战争君主的charisma,随后基本的大一统和没有常年征战逐渐削弱了此类charisma的权威,当进入中国古老的尧舜禹治水期,特别是大禹治水的成功最终确立了术士的和平主义的charisma权威,在比较两类charisma权威时韦伯认为“在中国——如前所述——基本的、在我们看来已经是史前时代的命运——似乎是由治水的重大作用参与决定的——使皇权从秘密的卡里斯马中产生出来,世俗权威与精神权威集于一身,不过后者占有十分强大的统治地位”(p77)韦伯认为在中国确立起来的是一种巫术的和平领袖的神秘色彩,“中国的君主最初保持着一种‘大祭司’形象”。在远古时候巫术是非常有用的,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科学,韦伯认为怀有宗教或魔法动机的行为在它的最初形态中,是一种相对合理的行为。于是专门出现了对有关引起诸如气象、医疗、预言、心灵感应等性质的作用,就被视为是“非凡的神秘力量”或“超自然力量”的作用,韦伯把这种“魔力”统称为“卡里斯马”。巫术就是对卡里斯马的魔力的解释,后来又转化为统治者确立自己统治合法性的武器,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懂得巫术的人肯定是有非凡的魔力。这种统治巫术的作用是确立统治的合法性,所以古代皇帝都称自己为天子。祭天,求雨等等都是皇帝用以证明自己非凡魔力的巫术。

所以巫术在中国皇权的形成上是非常有意义的,虽然到了后期巫术的伦理作用越来越式微,需要有另一种伦理来巩固皇权,强调忠孝的儒教的出现恰好迎合了这个需求,儒教的崛起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在政权伊始魅力型的统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当社会逐步进入稳定期时,传统主义取代了卡里斯马的权威是必然的,在卡里斯马由血缘保持的情况下遵循传统是传承统治合法性的最佳途径。正是卡里斯马的过多纠缠,传统主义太过厚重无法象西方社会那样通过“除魔”来完成社会的理性化过程,法理型的统治一直都未在这块古老的大地出现过。

一个没有城邦的宗族国家

韦伯认为中国是一个由有着巨大的围墙的城市组成的地方(注意城市与城邦的区别,古希腊的城市实际上是一种有着自己政治特权的城邦共同体),城市最初是“王室督牧的住地”,在经济上缺乏一个“垄断的城市市场”,在经济上受着君王的统治而缺乏政治自治,韦伯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中国式的城市不是市民的家。在中国,“血缘亲族关系的束缚枷锁从未粉碎破坏”,缺乏“由武装的市民构成的、以盟誓为纽带的政治联合体。”“实际上,在中国的城市里,缺乏自我管理的形式化的保证体制”。

——在中国,占优势的、居有政治优势的、占统治地位的地区是内陆地区。

——中华帝国的官制极其古老。城市是以理性的行政管理为前提条件的产物。

——实际的行业垄断主要决定于氏族血亲集团和宗族。

——缺乏成熟的有关行业行会的城市政策。

——缺乏法律的基础。

——缺乏城市和行会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参见:迪尔克?克斯勒:《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郭锋翻译,p118)

没有自治的城市,国家未经历氏族瓦解而直接封建化过程,是政治上的一种早熟,“在经济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的条件,阶级的分裂却提前完成。”(见马小红:《礼与法》,p15)在中国,“政治性的封建制”最初不是与土地所有制相联系、而是从“氏族式的国家组织”那里出现的,亦即,中国的封建化过程,是一个政治意义上的封建化的过程。(参见:迪尔克?克斯勒:《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郭锋翻译,p119)导致的后果是由氏族联系的世家大族掌握了权力,靠政治方面的收入和世袭的土地财产来维持地位,产生了一种世袭的卡里斯马。这种氏族的特性在宗族身上很好的流传下来。处处受到自由钳制的城市,行会也无法充分地发展起来,所以也没有象西方发达的经济贸易,更没有行会共同体对君主的的权力斗争。相反,官僚体制到日益发达。韦伯分析到这背后的经济原因,一是大一统的国家没有国别的竞争与外国的战争以及没有海外殖民的经历,二是在中国财富的积累不是靠经商而是靠政治,因为官儿也就是收税人,有积累财富的理想机会。所以始终都没有象西方发展起经济的理性物化了的资本主义“经营形式”,只有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等政治资本主义的盛行。官本位、权可以通钱的观念至今根深蒂固。

“城市是没有自治的品官所在地,乡村是没有品官的自治区.”正式的皇家行政事实上只限于市区和市辖区的行政,大多数的乡村是由宗族来统治的,所以说中国是一个宗族的国家一点都不夸大其词。宗族完完全全地保存下来要归于中国特有的祖先崇拜,相信自己的祖灵起着在天神或上帝面前转达后辈愿望的中介人的作用,所以从宗教意义上宗族有着特别的含义,只有通过共同的祖先才能打开绝地天通。通过拥有祖先崇拜精神权的垄断宗族发展成为一种同政治上的统治者权力对等的权力,自己赋予自己规约的权利,所以的作用凌驾于法律之上,并

对族人拥有一定的司法权,在一定意义上是自治的。但这种联合体正因为太自治而保持了一定的封闭性,很少跟族外人交往,在经济上除了意味着对家计自给自足外,显然还意味着对市场发展的限制,所以巴望着在乡村发展出资本主义的想法是徒劳的。由于宗族分散在乡间山野,崇拜着不同的祖先,各自为阵并不能成为一个抗衡国家政权的联盟力量,同样在城市中没有手工业者商人行会的发达,也无法形成抗衡国家政权的行业力量,有的只有庞大发达的官僚阶层,所以韦伯说"根据法律,直接凌驾于小市民和小农之上的,是世袭官僚制的国家机器.无论从法律上看,还是主要从事实上看,都没有中世纪西方的封建的中间层."(p 137)另外世袭制国家政治与法律的世袭导致了行政与司法没有发展出可以计算的理性功能.由于没有中间层和法律的钳制,到处充满了专横."专横破坏着国法"这个命题在西方中世纪曾经推动了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发展,而在中国却无法作到这一点,因为一方面没有作为政治地位的城市的法人自治体;另一方面没有从保障特权和使特权固定化的角度确力最重要的法律制度.(p154)反形式主义的家长制作风、法律适用的内在性质、有伦理倾向的世袭制追求的非形式法律、最求实质公正而反对形式主义.都导致了法律难以理性化.

一个文人治理下的国家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文人治国不是指文官治国,而是指由一帮舞文弄墨的人来治国.作为官僚制基石的科举制,以及科举制背后的教育构成了整个帝国的文化指挥棒.因为在中国,12个世纪以来,由教育,特别是考试规定的出仕资格,远比财产重要,决定着人的社会等第.(p159)将文学教育作为官僚选拔的唯一标准给中国的官僚制乃至整个社会烙上了过重的人文主义伤痕,使整个国家的统治阶层浸泡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氛围中,为的是唤起卡里斯马,这种受陶冶教育长大的文化人除了满腹经纶、偏重礼仪与掌握一些简单的行政管理技术之外没有任何专业知识.中国式教育的两个特点:1,同一切祭司式的教育一样,完全是非军事化的纯粹文学化教育:2,舞文弄墨的文字性极强.而这种极强的文字性经韦伯考察是由于汉字的独特性及文学艺术造成的:文字过于拘泥于象形而没有理性化为抽象的字母文字,目睹比耳闻更重要,就发展出中国对书法的强调,由于读音的多样性四声促使文字在听说方面比较复杂,不能为系统的思维效劳,更不能为发展演说艺术助一臂之力.而西方通过专门化的业务教育来培养管理人才,最终建立了理性官僚的统治结构,职业官僚制的出现促使西方转向了理性化的资本主义道路.

一个没有救赎宗教的国家

与西方、中东和印度的发展相比较,中国从未出现过任何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先知,也没有强大的神职人员阶层,没有属于自己的拯救学说、拯救理论或自发的宗教力量提供而来的教育。因此,官员阶层的知识理性能够自由地得到自我阐释,在中国除非是为了驯服大众的需要,这种知识内在地轻视宗教。儒教是国家指定的、为祖先崇拜精神及其信奉者规定的“宗教”,这种宗教的卡里斯马魅力特征“适应于官本位的自我保护利益”。这个教义的主要倾向是指向这个世界(此岸性的),重要兴趣是长寿、多子多福和适度的财富,找不到任何末世思想或拯救教义的踪迹。对其他民间宗教的态度上,官僚世袭制的理性主义秉持的是一种宽容的态度,并没有象西方宗教那样的用屠杀和迫害的方式打击异教徒。为人民保留宗教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民众缺乏信仰而导致的社会失序,同时由于皇权基于卡里斯马而本身凌驾于民间诸神之上的地位根本就不必担心权威的失落。由于没有对超验的价值和命运的任何追求,国家的宗教始终处于十分简单的形态,客观上也造成了中国对诸如正义理性之类抽象概念的思考。中国把精力放在了食俸禄者与士大夫等及第中举者的竞争中,只存在食官俸阶层统治的理性主义(正统儒教),而没有一种理性的科学、理性的艺术活动、理性的神学,没有展开理性的竞争。儒教的生活方式完全是等级制的,而非西方所谓“市民式”的;不存在“神”或“自然”同“成文法”或“惯例”或任何别的约束力量之间的对立,不存在宗教为基础的自然法。没有自然法形式的法律逻辑,没有职业官僚制,在加上缺乏自然科学的思维,总总都没有促使中国走上法律理性化的道路。

道教在中国为什么没有被正统宗教儒教铲除并能和平共处呢?其中对民间宗教的包容性原因在上面已经说明了,另外在道教的道本身就是正统儒教的一个概念(p332);由于巫术信仰属于中国统治权力分配的传统基础,然而儒教对巫术的世界观是一筹莫展的,尽管儒教鄙视道教,但是胜利的儒教本身没有提出彻底地灭绝巫术,因为这会危及到整个儒教的通知合法性,儒家的目标仅仅是为了垄断官职俸禄;儒教无法解决另外道教的附带功能养身术、长生术被统治者所喜欢也是道教收到器重的重要原因。儒教的统治理性主义丝毫没有推动法律的理性化,就更别指望神秘主义的道教来担负起这个责任。

越是在古老的中国,与西方现象之间越有着亲缘关系。韦伯的意思就是说在任何一个文明在早期都有发展出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可能。在文明的发展上,宗教起到了一想不到的作用。同样是起源于巫术的宗教,清教彻底脱掉了巫术完成

了世界的脱魔,保留了伦理——遵循神的成命的行为才是有意义的。而儒教的传统主义和食俸禄官僚制根本无法动摇自身的巫术基础,一个信奉儒教的中国人要尽的义务内容,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对那些通过现存的秩序与接近的具体的活人或死人的虔敬,从来不是对某位超凡的神的虔敬,因而也不是对某项神圣的事业或理想的虔敬。儒教的事业是同人而不是同事务性的任务绑在一起的。新教建立信仰和伦理的生活方式共同体对于血缘共同体的优势将商业信任建立在每个个人的伦理品质的基础上。而儒教中习以为常的不正直的官方独裁及死要面子的独特含义造成的后果是尔虞我诈,是普遍的不信任。儒教要求史中清醒的自我控制,维护个方面都完美无瑕的善于处事的人的尊严,倾角伦理要求自我控制,则是为了把调整的标准有计划的统一于上帝的意义。

(完整版)身边的马克思主义

身边的马克思主义 ——重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有感我们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时间的洪流将我们带向何方?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直以来,在我的认识中,哲学都是研究这些人生大道理的学问。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也是早有耳闻,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奠基石。这样的大道理当然不是我这种小人物应该去费神理解的,所以在大二下学期,听说学校在继近代史,毛邓三后又开了个马克思,我心中确实是无比郁闷。 然而在经过了最初几堂课的学习后,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新的认识。我发现原来哲学并不是像我一直以来所想象的那样,是一堆糟老头子聚在一起晒着太阳研究的死气沉沉的人生大义,而是一门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科学——科学,是的,即使这里没有精确的公式推倒,也没有明确的比例图案,但是我依然认定它是一门精确无比的科学。因为它的每一条原则,都可以精确无误地代入到我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并且还经常给予我许多新的思考和启示。 三个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后,我对马克思老先生的思想体系有了系统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眼中再也不是空泛的道理和说教,而是由鲜活的理论和有力的事实构筑成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它以世界的物质性为毋庸置疑的前提,有力地阐述了唯物主义者的思想。在生活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像在用一双洞穿一切的眼睛观察世界,许多不

成熟的思想、许多即将犯下的错误,都在这眼睛的注视下无处遁形,最终被消灭于萌芽之中。在即将结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时候,我又将教材通读了一遍,有了颇多感悟和心得,并挑选出了课本里比较感兴趣的一些知识点,尝试着对它们加以分析、联系实际。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 哲学是什么?在网上有人这样解释:哲学就是在你在不知道选鱼还是选熊掌的时候,告诉你选鱼有选鱼的好处,选熊掌有选熊掌的好处,选鱼也有选鱼的坏处,选熊掌也有选熊掌的坏处。这样的解释虽然只是哲学的冰山一角,但它体现的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是的,如果你想知道鱼与熊掌究竟应该选择哪一个,哲学并不能给你明确的答案。但是哲学为你权衡了利弊得失,让你知道你的选择会让你得到什么,又会让你承担什么。这种对事物的分析对人们,尤其是对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大学生而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选择便是在毕业后直接找工作还是读研究生。无论选择哪条路都是各有利弊。选择直接就业的人可能会更早获得就业机会,或者更早完成创业的梦想,但他们也一并失去了继续深造自己第一学历的资格。选择留校读研的同学可以更多地接触国内外科技领域前沿信息,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在今后从业或创业的过程中增加一些筹码,但他们也许会错过人生精力最充沛的年华,或者深造的专业遭遇到一个饱和的市场,而且每种选择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圣才出品】

第七章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学术背景 1.家庭和教育背景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出生于德国爱尔福特市,父亲是一位地方

行政官员,母亲是一位加尔文教信徒,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新教教徒。 韦伯在18岁那年考入海德堡大学,服军役后来又来到柏林大学继续学业,博士后毕业后留在柏林大学任教。1889年以博士论文《中世纪商业团体的历史》通过答辩并获博士学位。1891年,韦伯又写了博士后论文《罗马农业史》,获得了在柏林大学授课的资格,被聘请为柏林大学的法学讲师,1892年提升为副教授。 2.学术生涯 1895年,韦伯发表了就职演说《论民族国家和经济政策》,受到了学术界和政治界的广泛关注,1896年被聘为海德堡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还兼任弗赖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这期间,韦伯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他不仅发表了许多有关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学术论文,而且还热情地同各界学者开展广泛的交往,并且还在基督教团体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韦伯逐渐成为德国学术界和政治界一位很有影响的青年学者。 1903年,韦伯同维尔纳·桑巴特和埃德加·雅费合作编辑德国主要学术刊物《社会科学文献》。1904年,韦伯应邀到美国讲学,1905年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被认为同在美国的这段经历有关。 3.主要著作 《用作文化科学逻辑性的批判性研究》、《新教各派与资本主义精神》、《俄国资产阶级民主形势》、《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关系》、《论广义社会学的某些范畴》、《(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导言》、《儒教与道教》、《印度教和佛教》、《古代犹太教》、《论社会和经济学中价值哲学中立性的意义》、《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城市社会学研究》、《经济与社会》、《音乐理性及社会的基础》、《经济通史》、《国家社会学》等。 4.思想来源 对韦伯思想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文德尔班、李凯尔

以马克思·韦伯的思想解读《浪潮》中的魅力权威

【摘要】电影《浪潮》中,为什么短短的五天时间里,学生们可以发生这么多变化?是什么力量成就了一个这样的团体或者说组织?本文以电影《浪潮》为研究对象,结合马克思?韦伯的分层、组织理论分析影片中的体现出的魅力权威及其合法性。 【关键词】《浪潮》;马克思?韦伯;分层;组织理论;魅力型权威 2008年德国导演丹尼斯?甘塞尔将一段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真实故事改编为电影《浪潮》搬上荧屏。影片用犀利的镜头揭开人性的弱点,让我们看到自己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坚强,相反,比想象中更容易受到影响。电影讲述德国高中教师赖纳?文格尔将班上的学生组织成一个团体进行了一次教学体验。随着团体的名字“浪潮”、统一的制服、标志和手势的一一诞生,学生们逐渐狂热起来,开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张贴“浪潮”的标志,把不合作者排除团体,事情逐渐出乎赖纳的意料,他急忙终止“浪潮”的时候,学生们沮丧失落,而深陷其中的蒂姆更是接受不了现实,枪击同学后饮弹自尽,赖纳因此被逮捕,影片以赖纳惊愕失措的表情结束。为什么短短的五天时间里,学生们可以发生这么多变化?是什么力量成就了一个这样的团体或者说组织?本文试从马克思?韦伯的思想中找到其中的解释。 一、马克思?韦伯的分层、组织理论以及魅力权威的合法性 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其实质内容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社会等级序列。韦伯承认,在研究社会不平等时,把经济因素作为分层标准是必要的,但同时社会的分层结构是多层次的统一体,因此韦伯主张从财富、声望、权力说那个角度考虑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的不平等。 韦伯的组织理论首先是基于对组织中权威的分析研究。韦伯认为,根据组织内部的权威关系,可以揭示出不同组织所具有的特性。个人为什么会服从命令?人们为什么会按照他们被告知的那样去行事?为了阐释这一问题,韦伯将权力与权威进行区分,他指出,权力是无视人们反对、强迫人们服从的能力,而权威则意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时是出于自愿,权力具有强大的强制性,而权威具有某种自愿性,容易被多数人接受。正是这种权威制度使下级把上级发布的命令看作是合法的。任何一种组织,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威为基础的。权威能消除混乱,带来秩序,实现组织目标,推进社会发展。韦伯认为,组织与权威的关系密切,任何一种形式的组织都以某种形式的权威作为基础,没有权威,组织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条件。根据权威的合法性,韦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传统型权威、魅力型权威和法理型权威。 1、传统型权威。传统型权威是一种古老形式的权威,这种权威统治的形式是宗法家长制,它是建立在对古老传统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及对这些传统行使权力者的地位合法性的坚定信念的基础上的。 2、魅力型权威。它是以对某一个人的特殊的、超凡的神圣性、英雄行为或典范品格的信仰,以及对这个人所产生的榜样力量或所发布命令的信仰为基础的。它建立在非凡人格、英雄气概、创业奇迹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它来自于对领袖个人魅力的崇拜。所谓魅力,即一个领袖人物的超越凡俗的品质,它可以是不同凡响的气质、人品、性格、学识、智慧和能力,也可以是凡人不能理解的神授魔力。具有魅力权威的领袖人物,必须拥有某种超人类甚至超自然的,也是其他人无法企及的力量或素质。超人权威的本质是“敬仰”。 魅力型权威的核心是个人崇拜,这种组织所依赖的往往是某种信仰,而不是强制性因素。所以,要维持个人崇拜组织的生存发展,领袖人物就必须不断地以某种新的方式来表现出他的魅力。这就像现在体育明星、演艺明星一样,只有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奇迹,为“粉丝”提供新的刺激,才能保持崇拜者的兴奋和激情,否则就会失去其受人崇拜的魅力。所以,这种权威是最不稳定的,也是不能持久的。一般来讲,伴随着领袖的魅力的失去,这种个人崇拜组织就会转化为传统型组织或法理型组织。这种转化过程,即社会学中常说的“祛魅”。 3、法理型权威。它是以一种对正规形式的“法律性”,以及对那些升上掌权地位者根据

马克思主义在我生活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在我生活中的运用 姓名:江涛 班级:10级生物工程班 学号:201002016025 本文摘要: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任何事物都有二面性,我们要辩证得看待问题,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关键词:辩证思维矛盾实践与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 a 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韦伯和涂尔干社会学方法论的比较

韦伯和涂尔干社会学方法论的比较 社会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它主要探讨的是有关社会学学科体系及基本假设的一般原理问题,包括研究的立场、方位、视角、基本观点以及解释社会现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逻辑程序等。从社会学发展史来看,关于社会学方法论的讨论是从马克思·韦伯与史末勒等人的论战开始,他们引发了学术界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论争;涂尔干和韦伯依据各自的理论背景和逻辑起点,继承和开拓了社会学研究中的两大方法论传统:实证社会学和理解社会学,并为后世的社会学研究奠定了基本的方法论基调,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两人的方法论进行初步的梳理和比较。 涂尔干在其著作《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将社会学研究对象确定为“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他是这样给社会事实下的定义:“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按社会成员的结合关系的性质的不同,社会事实又可分为物质性社会事实和非物质性社会事实两大类。涂尔干的社会事实具有“外在性”、“强制性”、“普遍性”和“独立性”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韦伯的社会学被称作“理解的社会学”,他的社会学定义是“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对社会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根据这一定义,可见韦伯将人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而人们的社会行动都是有主观意向和动机的,这与自然科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社会学研究首先要设法理解人们的社会行动。在这里,理解分为两种类型:“直观理解”和“解释性理解”。 从两人给出的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差别着实可以看出两人所代表的不同理论传统之间的区别。涂尔干以社会事实为自己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相对于韦伯的人的社会行动而言,是宏观层面的。从这一点可以理解涂尔干理论中的社会是客观存在的,而韦伯则认为只有个体是真实存在的,只有研究人的社会行动,对其作出解释性理解。通晓其背后的意义,并最终作出因果性说明。这才是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韦伯也因此把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作为社会学研究的两大任务。从两者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界定上的区别,可以看出两大流派之间的差别。这两大学派自产生之时就存在着这样的对立。 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的主张是实证主义的。涂尔干实证主义社会学以客观性的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认为社会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都是受客观必然性支配,这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必然采用自然科学中研究自然现象的实证的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检验等方法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及事物之间的联系。他提出了解释社会事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参考书目 1、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中央编译出版 社,2005年版 2、埃尔金〃亨特、戴维〃科兰德:《社会科学:社会研究导论》,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斯梅尔塞:《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年版 4、朱迪思〃贝尔:《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马经标主译,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版 6、陈波等编著:《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唐盛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年版 8、蒋逸民:《社会科学方法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朱红文:《社会科学方法》,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林聚任,刘玉安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11、李英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论:模型、实践与故事》,台北: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12、罗清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何做好量化研究》,台北:威仕 曼文化,2008年版 13、陈锐:《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4、陈向明, 朱晓阳, 赵旭东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评论》,重 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欧阳康主编:《人文社会科学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6、欧阳康、张明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7、黄建国主编:《社会科学与文明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18、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92年 19、朱成全:《经济学方法论》(第2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马克思韦伯的简要评价

马克思·韦伯,德国社会学家、社会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行动理论的首倡者和理解的社会学的奠基人。 曾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法律,兼修中世纪史、经济理论和哲学课程。1889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先后在弗莱堡大学(1893~1896)、海德堡大学(1896~1898、1902~1919)和慕尼黑大学(1919~1920)任教。1903年与桑巴特等人共同发起创办《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文库》杂志。1910年与滕尼斯、齐美尔等人联合发起成立德国社会学会,对社会学在德国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韦伯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宗教社会学论文集》(3卷,1920)、《政治论文集》(1921)、《经济与社会》(2卷,1921~1922)、《科学论文集》(1922)、《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1924)等。韦伯的知识范围和学术研究视野非常广泛,从经济、政治、法律、宗教、音乐等社会生活领域到社会科学方法论都有重要成果,使他成为在社会学史上与迪尔凯姆等齐名的重要思想家。 马克斯·韦伯是近代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世界公认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在社会学领域中与卡尔·马克思、迪尔凯姆并驾齐驱。作为一位跨世纪的伟大学者,他在生命的五十多年时间里为后世留下诸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等宏大巨著。然而,这位社会学家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学术”的思想背后,又有怎样的“生活”背景支撑呢? 与父亲终生隔阂的韦伯韦伯出生在德国的一个有广泛社会和政治联系的富裕家庭。这造就了一种智识性刺激的氛围,对韦伯的成长起了重要作用。父亲老马科斯·韦伯出身西法利亚一个纺织业为主的工商业家族。到韦伯出生时,父亲已经是一名法官。韦伯的母亲出身于教育世家,关注并研究宗教和社会问题。老韦伯在政治上倾向于立宪派,由于关心政治,他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德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忙碌热衷于当代政治问题,“沉溺于美食、自我满足式的自由放任主义”(沃尔夫冈·莫姆森语)。老韦伯虽然是新教徒,但具有享乐主义倾向,这样一种精神境界使得夫妇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家庭失去和睦。母亲在小韦伯心目中的地位重过父亲,所以逐渐对父亲产生抵触情绪。同时,老韦伯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专制,纯粹用家长制的方式管理孩子。小韦伯是一个很活跃的人,经常在同学之间闹饮、竞酒、决斗,这也使得与父亲愈来愈对立。后来,老韦伯对妻子的独裁专制态度使韦伯忍无可忍,甚至认为母亲的人身安全也受到父亲的威胁。这些最终导致父子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1897年8月10日老韦伯在旅行途中去世,韦伯和父亲的和解成了永远无法成全的遗憾。

4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 ◆宗教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第一节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 ?研究对象:社会行动 ?价值评价、价值关系与价值中立 ?解释性地理解与因果性的说明 ?理想型与社会行动类型 ?合理化 社会学基本概念: 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科学,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据此,通过社会行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对社会行动作出因果解释。 一、研究对象:社会行动 1、定义 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为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的行为,并且在其行动过程中也是以他人的行为为目标的行动。 2、社会行动的意向性 ?个人赋予其行为主观意义 ?行动以他人为目标 二、价值评价、价值关系与价值中立 ?价值判断是从伦理、文化和哲学观点中推演出来的实际价值判断即实践判断; ?科学中价值中立或价值自由就是在研究过程中要摆脱价值判断,或者不作价值判断、暂停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科学领域之外的问题,不能依靠科学来解决; ?价值中立是一种学术研究的规范原则 三、解释性的理解与因果性的说明

社会学的两大任务: 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 1、解释性的理解 (1)理解的确定性基础: a.理性的方法 b.重新体验的方法 (2)理解的类型: a.直接观察理解 b.解释性的理解:根据动机来把握 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 2、因果性的说明 (1)因果关系是部分对部分的关系 非“A必然导致B”,也可以是 “A或多或少有助于B的产生” (2)组成历史总体和社会总体的因素极其众多,要找到其全部确定的因果关系是不可能的。 (3)因果关系不是线性决定的,而是双向的、反馈的与多重的关系。 四、理想类型与社会行动类型 1、理想类型 (1)、将理解方法与因果方法结合起来,将历史学个别化方法与社会学类型方法结合起来的概念工具 (2)、理想类型决非随心所欲的虚构, 它是以理论结构的形式表示的 “时代的兴趣”,是现代社会的 历史文化现象的逻辑和规则。 (3)两种理想类型: ?历史形态的理想类型 eg.资本主义 ?历史实在中的抽象组成部分的理想类型 eg.科层制 法理型 目标合理的行动 2、社会行动的类型

《社会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对当代社会科学和社会思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此贡献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他的方法论学说。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一书主要选自《自然论文集》,本书由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逻辑领域内的批判性研究、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三篇长文组成,它们分别阐述了韦伯方法论思想中的一些重要的内容,是韦伯方法论著作的代表作。本文主要通过深入的阅读研究韦伯的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一文,进行浅析。 在《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一文中,韦伯提出人们在大学授课时是否应当宣明他们所赞成的某种伦理的或者建立在文明理想以及其他世界观基础上的实际的价值判断这一问题。针对此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其一是以可以从纯逻辑演绎而得到的事实和经验事实为一方与以实践的、伦理的或世界观的价值判断为另一方的区分是正确的;其二是尽可能在课堂上不讲实际的价值问题。对于上面两种回答,韦伯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大学教师在一切具体情况下,甚至在面临使他的授课内容变得毫无吸引力的危险时,都会毫不犹豫地向听众,首先向自己宣明,哪些陈述是纯粹从逻辑推理演化而来的或者对纯粹经验事实的说明,哪些陈述是实际的价值判断,并且把这一点看作自己天经地义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第一种回答才可以接受;而韦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赞同第二种回答,认为第二种回答只适于掩盖向听众发表的意见的实际影响,韦伯认为如果让教师放弃实际的价值判断,不能讲激情昂扬的话语,会使听众迷失于各种不同范围的彼此混淆之中。 在讲坛上一般是否应该进行实际的价值判断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政策的问题,因而它最终只能由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而对大学的任务所取的观点来决定。韦伯批评了种种不合时宜的德国教授们在大学课堂的言行,认为“如今的大学生在教室里应当向自己的教师学到的东西,首先是熟练地完成给定的任务的能力;其次,承认事实,即使是令人不堪的事实,然后把关于它们的规定和自己的价值态度区别开来;第三,使自己服从职责,因而首先抑制不必要地表示自己个人兴趣和其他感受的冲动。”提出在每一项职责任务中,承担任务者应当克制自己,排除那些不属于职责的东西,而最需要排除的是他自己的爱与恨。 韦伯认为经验科学只能告诉人们事实怎么样,它可能怎么样,但决不指导人们应当怎么样,因此关于实在的经验认识的科学必须拒绝承担价值判断的任务,从而保持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和中立性。科学研究者在涉及社会事实时,应当克制对它公开发表个人见解,韦伯写道:“一个职业‘思想家’如果有什么职责的话,他所迫切要做的便是,面对时下盛行的理想,哪怕是倾人的理想,都要保持个人才智的清醒,倘有必要,就需‘逆潮流而动’。”韦伯深切地认识到研究者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和做学术报告时需要回避价值判断,不借科学研究来鼓吹自己的价值观;正是在这些因素之下,韦伯提出了“价值无涉”的概念。 韦伯写《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这篇论文的意图在于,批判德国的教授们利用自己不受攻击的权威在学术讲坛宣扬自己的价值观点,混淆了价值判断和关于经验事实的科学知识之间的界限。在韦伯看来大学教授不能任意的发表其价值判断。即应该做到价值无涉(价值中立)。所谓价值无涉是指要求研究主体按主观愿望选择了所要研究的问题之后,应该客观地描述关于所要研究问题的全面资料和对这些资料进行科学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而不管这些资料和结论是否与研究主体、社会或者他人的价值观念相冲突、相对立。 价值无涉这一原则首先是由韦伯提出的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原则,今天在社会科学领域内依然广为接受的标准。社会科学是否需要坚持“价值无涉”的原则,引起了学者的广泛争论。这两种立场在中国社会学界争论了十几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刊登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的郑杭生教授和李金教授之间的争辩。 李金教授对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价值无涉”的立场是持基本接受的态度。他在《为“价

论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理论

论文关键词:目的合理性价值合理性现代性 论文摘要:马克斯·韦伯主要从社会、文化以及个人三方面阐述了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他将合理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目的合理性,另一种是价值合理性。马克斯·韦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在文化、社会以及人们头脑中价值合理性占据着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后,价值合理性逐渐衰落,目的合理性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马克思·韦伯的合理性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探讨现代性的重要资源之一。 马克斯·韦伯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是古典社会学家中第一个以合理性概念为工具分析资本主义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本质的理论家。他的合理性理论影响了卢卡奇、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等几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曾坦言:“从理论的发展史来说,马克斯·韦伯是我理论的出发点。”…韦伯的合理性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学术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等著作中。在这些著作中,韦伯描述了合理性的种种表现,阐明了合理性的概念,以合理性概念为解剖刀,对现代社会做出了精神文化特征上的诊断。 一、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 韦伯是一位著作等身、学识渊博的思想家,他一生兴趣广泛,在宗教、社会学、哲学、文化等领域的研究都颇有建树。回顾韦伯一生的学术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他穷其心力思考的是这样一个中心问题:为什么在欧洲之外,“科学、艺术、国家以及经济都没有走上西方所特有的发展道路”。韦伯认为,这是因为西方特有一种理性主义,这种理性主义在东方是没有的。韦伯列举了现代自然科学、面向市场的文学作品、科学的法律学说、现代国家机关、资本主义的经济伦理等大量现象,来说明西方的理性主义。他将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概括为社会、文化以及个人三方面。 关于社会的理性化,哈贝马斯曾指出,韦伯从理性化的角度所描述的不仅是西方文化世俗化的过程,而且更主要的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新的社会结构的标志是,围绕着资本主义企业和官僚国家机器这样的组织核心形成的、功能上互相结合的两大系统走向了分化。韦伯把这个分化过程理解为目的理性的经济行为和行政行为的制度化。”这就是说,社会的理性化体现在新的社会结构的两大系统即经济和行政中。资本主义经济的组织核心是资本主义企业。资本主义企业的营运,突出地体现了以理性为根本,这就是经济的合理性。资本主义企业是一种合理的组织。其特点表现为:经营活动与家庭相分离;利用健全的会计制度精于计算;形式上有效安排自由劳动力;技术上利用科学知识,这些都离不开理性的作用,都是理性化的表现。 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与现代国家既相分离,在职能上又相互补充。国家的组织核心是合理的国家机关,其特征在于:依据一种集中的和稳定的税赋体系;控制一种集中领导的军事权力;垄断立法和法律权力;通过一种专职官员的形式组织行政管理。在国家机器的构成部分中,官僚体制最集中地表现出理性化的特点。行政理性化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官僚统治完全依照纯粹形式的法律制度而运行。充分发展的官僚制把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非人格化的庞大机器,现代国家机制被限定为合理的管理行动。 在韦伯那里,所谓文化的理性化,是指世界的祛魅,也即是宗教世界观图景的消除和世俗文化的产生形成过程,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领域。现代西方文化主要包括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西方出现的现代科学技术、自主的艺术以及以规范和普适性原则为核心的伦理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主要表现为:对待自然的客观化方法、数学的理论形态以及面对自然时的工具立场和经验方法等。韦伯认为,经验的科学技术知识使世界彻底祛魅。驱除巫魅只有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发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自主的艺术也是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现代艺术从传统的伦理和宗教关系中解脱出来,不再承担宗教、政治和道德教化功能,演变成为表达个人主观性的文化形式。西欧音乐中的调式体系、乐队建制和绘画中应用透视的技法等的创

我身边的马克思主义

我身边的马克思主义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的学科,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多加思考,并试着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大多数时候会发现马克思主义与生活的联系还是挺密切的。 下面我就举几个马克思主义与我们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例子吧。一、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构成要素的内部联系。现象表现与外,由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内,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同时,本质是现象的依据,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因此,我们尝试着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唯有如此,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时,才不会上当受骗。 在这个崇尚金钱的社会,五花八门的广告漫天纷飞,对此,我们消费者要保持理智。近一段时间,网购之风盛行,由于我们消费者在网购时,看不见摸不着商品,有些商家就在网上进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因此,我们消费者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透过现象看本质谨防被骗。近期寒假将至,不少黑中介在招大学生做寒假工代理。不少黑中介欺骗代理说一个月能拿六七千,周六周日双休,一顿六个菜,住宿有空调。对此,我们大学生代理要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看其是否有相关资格证,与人打交道时要善于察言观色,透过现象看本质,才不会上当受骗。此外,寒假打算出去务工的大学生也要多加留心。 二、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大一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纠结。纠结于社团活动、专业知识的学习、人际关系,盲目的去忙碌,结果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更加的迷茫。现在想想是因为自己没有搞明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没能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才会如此纠结。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是多么的实用,面临矛盾,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做事情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忙而不乱才能有效率,出成绩。 三、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与质变关系让我想到高中时候的班主任---张宇老师。张宇老师是一个比较主张题海战术的老师,他总是把“量的积累可以达到质的突变”这句话挂在嘴边。期中考试张宇老师请我们班前几名给我们做学习经验总结,他们几位都说没啥特别好的经验,就是多做题。水滴石穿也证明了量的积累可以达到质的突变这一真理。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五章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圣才出品】

第二篇 西方社会学理论 第五章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行动 答:社会行动是行动者以他主观所认为的意义而与他人的行为相关,即以过去的、现在的或将来所期待的他人的行为为取向。作为社会行动,需要具备以下条件:①行动者个人赋予其行动以意义,即行动者个人采取行动的动机;②行动者所采取的行动包含着以他人的行为为目标,即行动者主观意识到与他人的联系。只有具备这样两个条件时,个人的行动才可以称为社会行动。韦伯将社会行动分为目的合理的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情感的或情绪的行动以及传统的行动四种类型。 2.方法论个体主义 答: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又称个人主义方法论,是一种哲学的研究方法,这一观点将社会的发展看作是许多个人的聚集(整体上是个人主义的一种形式),以此解读和研究许多学科。个体主义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最早由韦伯提出,经过哲学家波普的论证,再由经济学家哈耶克精辟地论述,现已成为社会科学中影响广泛的方法论原则。 3.解释性理解 答:解释性理解是由韦伯提出的,是指根据动机来把握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是对动机的理性理解。它把社会行动置于可理解的和更加内在的意义背景之中,理解是解释的前提,理解是能被解释的。如果说直接观察理解仅仅知道社会行动“是什么”或“干什么”,

那么解释性理解就是要寻求社会行动的“为什么”。 4.价值无涉 答:价值无涉又称价值中立,是由韦伯提出来的,科学研究等工作不使用价值判断,只采用逻辑判断,即客观地说明“事实是什么”,“事物是如何变化的”。价值中立原则有两个含义:①一旦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他就必须停止使用自己的或他人的价值观念,遵从他所发现的资料的指引。无论研究的结果对他有利或是不利,他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资料。也就是说,他必须严格地以客观和中立的态度来从事研究,目的是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②要区分“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科学家可以估量行为的可能后果,但不能做出价值判断。 5.法理型统治 答:韦伯将建立在遵守正式制定的法律基础上的统治称为法理型统治,其基础是一套内部逻辑一致的法律规则以及得到法律授权的行政管理人员所发布的命令。韦伯将法理型统治视为行政管理的现代形式。他分析了法理型统治类型所具有的一般特征:①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事务的运作要持续地受到规则的约束;②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事务的运作是在一定的权限内进行的,出现了“机构”这种按章办事的运作单位;③法理型统治具有固定的职务等级;④法理型统治有明确的议事规则;⑤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管理班子同行政管理资源和生产资源完全分开;⑥在理想的法理型统治下,不存在任职人员对职务的任何意义上的私人占有;⑦法理型统治拥有行政管理档案制度。法理型统治可以具有极为不同的形式,而现代资本主义借助于科层制所进行的统治是最纯粹的法理型统治类型。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若干问题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若干问题 周晓虹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南京 210093) 摘 要: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都是现代性的产儿,因此自社会科学诞生的那天起,就欲图将自己打造成像自然科学那样的 科学 ,但事实上人类行为的主观与能动性始终使其无法摆脱人文主义的纠缠,成为一门纯粹的实证科学。不仅某种流行的理论范式始终制约着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研究,在实证主义的探索之外,人文主义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也继续扮演着重要的方法论角色,而关于价值中立的无尽争议更是说明了这一原则的相对性。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探讨无意终结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但却意在为这种非此即彼的争议提供一种相互包容的视角。 关键词:范式;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价值中立;社会科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1)06-0001-07 如果说人文学科(humanities)是以人类的精神产品为研究对象的话,那么社会科学(social sci ences)则是以人类群体及其行为为研究对象的。作为 现代性 的产儿, 社会科学自诞生的那天起,就欲图将自己打造成像自然科学那样的实征 科学 ,但事实上人类行为的主观与能动特征始终使其无法彻底摆脱人文主义的纠缠,成为一门纯粹的实证科学。我们可以通过对科学范式、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以及价值中立这涉及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三大问题的讨论,来理解社会科学的学科地位和基本性质。 一、科学范式:理论是如何左右社会科学研究的 范式(paradigm)这一概念的创用者是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 库恩。按照库恩的观点,科学不是按照进化的方式发展的,换句话说它不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一个量变过程,而是通过一系列革命的方式实现的质变过程。这一质变过程涉及到不同范式间的转换,即 一个共同体成员(也可以说是一个科学家共同体)所共享的信仰、价值观、技术等等的集合 的转换。从这样的视角来看,发生在20个世纪初的那场 物理学革命 ,不过就是一种范式(爱因斯坦的物理学)代替了先前流行的另一种范式(牛顿物理学)而已。 1970年,系统表达库恩上述思想的著作 科学革命的结构 出版后,对自然科学乃至整个科学的发展历史的解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仅仅5年后,美国社会学家乔治 瑞泽尔就借用这套思想写成 社会学 一门多范式的科学 一书,用以解释社会学及其思想的继替与发展。瑞泽尔的创造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其一,在库恩那里,相互竞争和对立的范式是不可通约的,或者说, 只有承认牛顿的理论是错误的,爱因斯坦的理论才能被接受 , 但瑞泽尔没有坚持库恩提倡的这种范式间的非此即彼性,在他看来在社会科学的不同范式之间有着更为鲜明的继承性或包容性;其二,为了使范式的概念能够在社会科学中获得更为灵活的使用,瑞泽尔提出可以在三种意义上使用 范式 的概念:(1)可以用来区分科学家共同体或干脆用来区分不同的学科,如物理学和化学,或社会学和心理学就是两种不同的范式;(2)可以用来区分某一学科领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如18世纪时的 1

马克思主义标准答案

1.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理论来源有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p15 马克思主义的来源主要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十九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因为这些理论都凝聚着自十九世纪上半年为止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正如列宁指出的:“马克思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的三种思潮---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法国所有革命学说相联系的法国社会主义---的继承者和天才的完成者。”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吸取了先驱者们所取得科学成就,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由他们提出而没的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合乎逻辑的和必然发展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摈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同时批判地继承法国资产阶级历史学家J.-N.-A.梯叶里、F.-A.-M.米涅等人的阶级斗争思想,创立了历史唯物主 2.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要标志是什么??(P19)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指明了实现这一伟大学说的基本道路和策略思想,同时《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3. 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社会条件是什么??(p51) 第一,社会历史条件趋于成熟。在历史上,唯心主义是以生产规模狭小、生产增长速度缓慢、社会关系相对稳定为社会历史条件的。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扩大,生产的加速增长,人们之间社会联系的日益广泛和密切,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也就挖掉了唯心史观的社会历史根源,为唯物史观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 第二,思想理论条件逐渐具备。马克思之前许多学者对社会历史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给人类思想理论宝库增加了可贵的材料,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可靠的基础。马克思正是以此为基础,批判的运用他们提供的丰富的思想理论材料,从而为发现社会生活的规律性,正确解决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实践的展开和深入,是一个决定性的条件。随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唯物史观的产生提供了阶级的和实践的基础。 4. 科学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中的基石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P55) 科学实践观在这一变革中的基石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学实践观揭示了作为主体的人之实践本质与实践之人的本质的统一。马克思超越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设定的主体的抽象性和超现实性,赋予主体以“实践存在物”、“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的本质,并揭示了作为主体的人之实践本质与实践人之人的本质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主体既不是康德、黑格尔和费希特等人所设定的精神、理性和作为唯一的“我”,也不是费尔巴哈所归结的“感性的存在”、“自然的存在物”,而是活生生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社会历史中行动的人”,而这正是“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 (二)科学实践观说明,实践是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分裂和统一的现实基础。就人与世界的关系而言,一方面,实践是人与自然分裂和统一的现实基础。劳动实践创造了人,并成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从而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分裂和矛盾。然而,劳动实践又在不断再创出对象的同时创造了人自身,从而促成了人与自然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另一方面,实践就是人与社会分裂和统一的现实基础,否认人与社会之间的抽象对立并不意味着不承认人与社会之间的现实矛盾,而这种现实矛盾与现实的发展动力,它推动社会的人与人的社会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也是主体与客体分裂和统一的现实基础,主体与客体作为实践结构和认识结构的两极,不是预先给定的,而是在实践中生存和创造、建构和重构的,人与自然界本来是浑然一体的,正是由于以生产劳动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才使人从周围环境的原本统一中分化出来,提升成为现实的、自为的主体,与此相对应,自然物也就成了现实的客体,实践还是思维存在分裂和统一的现实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解决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矛盾,实现二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科学实践观阐明,应当用人的内在价值尺度来总体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只有按照这种充分体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心得 学号:091153033 姓名:黄明清 摘要:本文主要是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论和我在这学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心得体会;此外说说这门课对我在以后学习中的帮助以及书中知识对我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影响;最后说说我在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质疑和建议。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心得体会 引言:步入大二,我们在学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两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去学习这门课程,这样的学习深度过程是对我们学习政治是很有帮助的啊。而这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在以后的学习政治中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所以就应该要学好它。心得体会的描述也是学好这个课程的最好体现。 1.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 2.心得体会 大学的第二年终于学到了所谓的“大学最无聊的课程”,但是在这一个学期下来,感觉自己还是多多少少学到了一下东西,而且感觉上课也并非那么的无聊,经常会感觉到这个课程也是有它的有趣的一面。老师也会经常举一些生动的例子来阐述书中抽象的原理,让我能容易的明白。当然在经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 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