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肺腺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肺腺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肺腺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肺腺癌预后及EGFR突变预测指标

肺腺癌预后及EGFR突变预测指标 肺腺癌有几种生长模式,包括鳞屑状,腺泡状,乳头状突起,微乳头或实性。接近80%的侵袭性肺腺癌具有2种或2种以上生长方式。现在的研究显示和特定基因突变一样,一些生长方式也与预后相关。在侵袭性癌中,乳头状为主的腺癌与预后不佳有关,也与EGFR突变有关。 桑椹胚样结构是由缺乏核异型性或有丝分裂活性的梭形细胞增殖而成的小牙状结构。桑椹胚样结构已有报道存在于在子宫内膜癌中,少见于甲状腺癌和结肠腺瘤。这些类型被认为是相对不成熟鳞状化生或鳞状细胞分化群。在肺肿瘤中,桑椹胚样结构形成已经在肺胚细胞瘤和低分级的胚胎型肺腺癌中报道。 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肺胚细胞瘤和低分级的胚胎型肺腺癌中形成的桑椹胚样结构,–TNNB1)基因突变为特点,从而导致异常的核/£ Fornelli等报道了首例具有结节性特征的(桑椹胚样结构)支气管肺泡癌。具有桑椹胚样结构的肺腺癌是少见型肺腺癌,由均匀紧密包裹的梭形细胞充斥于癌腺体组织的管腔。目前已有2项报道共计6例具有桑椹胚样结构的肺腺癌。 这种少见的类型根据细胞聚集形成鳞状桑椹胚样结构,与肺胚细胞瘤相相鉴别。然而,由于样本小和预先给与了分子靶向治疗,这些研究没有报道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或基因改变情况。 日本东京国家癌症中心病理和临床实验室的Koji Tsuta教授等报道了17例具有桑椹胚样结构的原发性肺腺癌。分析了这一少见类型与EGFR、KRAS、BRAF、HER2和ALK相关的基因异常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发表在2014年5月的lung cancer杂志上。 KRAS突变状态可预测EGFR抑制剂的无疗效,KRAS基因突变最新在研靶向药物RAS抑制剂Antroquinonol(安卓健)经前期临床试验观察安全性很好,患者较多出现的即为II级以下的呕吐、腹泻,一段时间内都可缓解;正常人服用后皆未对生化值产生影响,说明其可以很好地保证患者后期治疗的生活质量。现该药物正于FDA进行二期临床试验,预计2016年发表试验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了904例手术切除的肺腺癌标本。桑椹胚样结构定义为肺腺癌腺体管腔中的梭形细胞增殖所形成的芽状结构。计算它们占肿瘤总大小的比例,并检测目的基因型KRAS、EGFR、HER2和BRAF的突变情况,免疫组化分析ALK重排,采用RT-PCR和/或FISH 确定免疫阳性病例。 该研究共发现17例(仅占1.9%)桑椹胚样结构肺腺癌病例,其与预后不佳和EGFR突变有关。组织学检测发现桑椹胚样结构占肿瘤体积的5-50%。在17例桑椹胚样结构中,有10例(58.8%)表现出了胞浆内网状结构中形成嗜酸性粘蛋白物质。 具有桑椹胚样结构腺癌中出现微乳头状,这可能说明桑椹胚样结构仅为微乳头状结

肺腺癌晚期能活多久

肺腺癌晚期能活多久 对于晚期肺腺癌患者来说,心理都特别想知道自己能活多久,但是对于肺腺癌晚期还能活多久,这并能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因为这与很多的因素有关,本文小编就为大家分析一下影响肺腺癌晚期还能活多久的因素有哪些吧。 1、是否积极配合治疗 对于很多肺腺癌晚期患者来说,很多都准备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想过多的浪费金钱,但是能证实疾病,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对存活时间有正向的影响。 2、治疗方法是否得当 晚期肺腺癌可采用的治疗方法已经不多了,那该选择怎样的治疗方法,这对肺腺癌晚期还能活多久是有着莫大的影响的。 3、少做不必要的病理切片检查 病理切片检查,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而得出的结论往往只是告诉患者:癌症已转移了,这对于已确诊的患者意义甚微。治疗晚期肺癌应注意,过多的重复检查,反而会加重患者的身体负担、痛苦,使身体更加虚弱,病情雪上加霜。 与病人身体机能有关,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肺癌患者来说很重要。 肺癌晚期还能活多久,要注意好护理: 1、褥疮预防: 肺腺癌晚期患者营,养状况一般较差,有时合并全身水肿,极易产生褥疮,且迅速扩展,难以治愈,预防褥疮发生尤为重要,也影响着肺腺癌晚期能活多久。保持皮肤清洁,尤其对于大小便失禁的病人,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对已破溃皮肤应用烤灯照射,保持局部干燥。 2、缓解症状:

应嘱病人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以免发生肺炎;对于刺激性咳嗽,可给予镇咳剂;夜间病人持续性咳嗽时,可饮热水,以减轻咽喉部的刺激;如有咳血应给止血药,大量咳血时,立即通知医生,同时使病人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积血防止窒息,并协助医生抢救。 3、病情观察及护理: 肺腺癌晚期病人,常有肿瘤不同部位的转移,引起不同症状,应注意观察给予相应的护理。如肝、脑转移,可出现突然昏迷、抽搐、视物不清,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给予对症处理。由于衰弱、乏力、活动减少等原因,患者常出现便秘,应及时给予开塞露或缓泻药通便,这对于肺腺癌晚期还能活多久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肺腺癌晚期还能活多久,可见肺腺癌晚期的存活与众多的因素是分不开的,小编希望患者都能积极的面对病魔,不要过早的就放弃自己的生命,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力来面对,也许会活的更久。 肺腺癌晚期能活多久?肺腺癌的预后取决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若已经发展到晚期才发现,情况非常的不乐观,若早期发现,医学上均以5年存活率来估算生存时间,确诊后86%的患者在五年内死亡。所以晚期肺腺癌的生存时间是不会超过五年的,且肺腺癌容易发生转移,转移到其他部位或者组织,器官,要做手术切除,也是极其的痛苦。肺腺癌是没有偏方治愈的,临床上只能通过手术,化疗,放疗的治疗方法来进行缓解症状,是不能根治的。由于在放疗化疗的过程中,将使患者非常的痛苦,可结合一些中药来进行治疗,降低机体对放疗化疗的反应度,减轻痛苦。对饮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和正常时候一样饮食。 原文链接:https://www.docsj.com/doc/625786295.html,/327fxa/2015/0818/229404.html

肺腺癌新分类

肺腺癌新分类 2011年伊始,国际肺癌研究学会、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IASLC、ATS、ERS)联手在《胸部肿瘤学杂志》上公布了关于肺腺癌的国际多学科分类新标准(J Thorac Oncol. 2011,6: 244–285)。 新分类方法的提出 新的肺腺癌分类标准首次提出了分别适用于手术切除标本、小活检及细胞学的分类方法。大约7 0%的肺癌是以小活检和细胞学为诊断依据的,因此新分类标准提供了较详细的针对小活检和细胞学标本的指引。 如果病理医生不能在光镜的基础上对肿瘤进行明确分类,则应该借助于免疫组化和(或)组织化学染色等来进一步分类,同时在病理报告中要注明分类是在进行免疫组化或组织化学染色的基础上得出的。应该尽可能地少用组织学类型不明确型NSCLC(NSCLC-NOS)这一术语。 此外,新分类标准对标本也有特定要求。不应在小活检或细胞学标本中作出AIS、MIA或大细胞癌的诊断。这是因为,此类诊断须在对肿瘤进行全面取材基础上得出。新分类还提出,对活检组织标本的统筹安排至关重要,尤其是对小活检和细胞学标本,应该提供尽可能多的、高质量的组织来进行分子研究。 新分类标准的概念更新 首先,新分类推荐不再使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和混合型腺癌的名称,而代之以原位腺癌(a denocarcinoma in situ ,AIS)和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MI A)。AIS被定义为局限性,肿瘤细胞沿肺泡壁呈鳞屑样生长,无间质、血管或胸膜浸润的小腺癌(≤3 cm)。MIA则被定义为孤立性、以鳞屑样生长方式为主且浸润灶≤0.5 cm的小腺癌(≤3 cm)。AI S和MIA通常表现为非黏液型或极罕见黏液型亚型,这两类患者若接受根治性手术,则其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100%或接近100%。 其次,浸润性腺癌可被分为以鳞屑样、腺泡样、乳头状、实性生长方式为主的亚型,推荐新增“微乳头状生长方式”亚型,因其与预后差相关。将原WHO分类中透明细胞腺癌、印戒细胞腺癌归入实性为主亚型。 再其次,浸润性腺癌的变异型包括浸润性黏液型腺癌(之前的黏液型BAC)、胶样型腺癌、胎儿型腺癌、肠型腺癌,取消原WHO分类中黏液性囊腺癌,新分类认为这只是胶样型腺癌局部形态学表现。肠型则是新提出的亚型,在形态学上要将其与消化道来源的腺癌进行鉴别。 最后,对浸润性腺癌提倡全面、详细的组织学诊断模式,而不再笼统地将其归为混合亚型。诊断模式举例:肺腺癌,以实性生长方式为主,10%呈腺泡样生长方式,5%呈乳头状生长方式;在之前WHO分类中,仅当肿瘤成分(某一特殊生长方式)所占比例达到10%时才被视为一种构成成分,而新分类推荐,只要达到5%就应该在诊断中进行描述。 新分类标准的临床理由 对于进展期NSCLC,应尽可能地将其细分为更明确的类型,如腺癌或鳞癌。理由如下:①应检测腺癌或NSCLC-NOS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因其能预测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疗效;②与鳞癌相比,腺癌是培美曲塞治疗有效、强有力的预测因子;③潜在致命性大出血可发生于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鳞癌患者。 分类标准中,有关病理学的内容有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改变:首次提出了分别适用于手术切除标本、小活检及细胞学的分类方法;概念的更新变动较大,如不再使用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和混合型腺癌的名称,而代之以原位腺癌(AIS)和微浸润腺癌(MIA)的命名; 对浸润性腺癌提倡全面而详细的组织学诊断模式等。

肺腺癌

肺腺癌 百科名片 肺腺癌 肺腺癌(adenocarcinoma of lung)大多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粘膜分泌粘液的上皮细胞,因此大多数腺癌位于肺的周围部分,呈球形肿块,靠近胸膜。女性病人较为多见,发病年龄亦较小。在各类肺癌中约占20~ 30 %。腺癌与吸烟无密切关系,一部分病例癌肿发生在肺纤维疤痕病变的基础上。腺癌在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癌肿生长较缓慢,但有的病例较早即发生血道转移,较常在呈现脑转移症状后才发现肺部原发癌肿。 目录 简介 定义 流行病学 影像学 细胞学 巨检和部位 肿瘤扩散和分期 组织病理学 胎儿型腺癌 粘液(胶样)腺癌 粘液性囊腺癌 印戒细胞腺癌 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分级 组织发生 体细胞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表达谱 遗传预测因素 肺腺癌的存活率 肺腺癌治疗 简介

定义 流行病学 影像学 细胞学 巨检和部位 肿瘤扩散和分期 组织病理学 胎儿型腺癌 粘液(胶样)腺癌 粘液性囊腺癌 印戒细胞腺癌 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分级 组织发生 体细胞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表达谱 遗传预测因素 肺腺癌的存活率 肺腺癌治疗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分化程度较好的腺癌主要由腺体结构组成,具有腺腔或分泌粘膜,有时呈乳头状结构。分化程度低的腺癌可无腺腔结构,癌细胞集聚,呈片状或索状。腺癌细胞一般较大,胞浆丰富,含有分泌颗粒或粘液泡,胞核较大,癌细胞表面可见到丰富的微绒毛。腺癌对放射治疗敏感度差。 肺腺癌女性多见,在男性亦有增多的趋势。与吸烟关系不大,多生长在肺边缘小支气管的粘液腺,因此在周围型肺癌中以腺癌最为常见。腺癌约占原发性肺癌的25%。腺癌倾向于管外生长,但也循泡壁蔓延,常在肺边缘部形成直径2~4cm的肿块。腺癌富血管,故局部浸润和血行转移较鳞癌早。易转移至肝、脑和骨,更易累及胸膜而引起胸腔积液。 肺腺癌早期症状:肺腺癌在早期并没有什么特殊症状,仅为一般呼吸系统疾病所共有的症状,如咳嗽、痰血、低热、胸痛、气闷等,很容易被病人和医生所忽略。 腺癌 编辑本段定义 具有腺样分化或粘液分泌的恶性上皮肿瘤,表现为腺泡状、乳头状、细支气管肺泡性或实性伴有粘液的生长方式,或者上述表现混合存在。 ICD-O编码

血液学指标在晚期肺腺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0, 10(5), 828-833 Published Online May 2020 in Hans. https://www.docsj.com/doc/625786295.html,/journal/acm https://https://www.docsj.com/doc/625786295.html,/10.12677/acm.2020.105127 The Significance of Hematologic Indicators i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 Leirong Wang, Qianqian Jiang, Xiaorui Chi, Zhuang Yu Department of Oncolog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Received: May 15th, 2020; accepted: May 19th, 2020; published: May 26th, 2020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hematologic indicators i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clinical prediction of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Methods: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 who visited our hospital for the first time were collected, and their basic information was also col-lected. The survival curve was drawn by Kaplan Meier method, and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by COX proportional risk regression. Results: A total of 225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analysis, it was concluded that fi-brinogen and LDH were correlated with patients’ PFS and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of pa-tients’ PFS. Fibrinoge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atient’s OS. Conclusion: Fibrinogen and LDH are in-dependent factors of PF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 Keywords Lung Adenocarcinoma, Prognosis, Hematological Indicators,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Overall Survival 血液学指标在晚期肺腺癌患者预后中的 意义 王镭蓉,姜倩倩,迟晓蕊,于壮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山东青岛 收稿日期:2020年5月15日;录用日期:2020年5月19日;发布日期:2020年5月26日

2015WHO肺癌分类

2015版WHO肺部肿瘤组织学分类变化和争议 2015版的WHO肺癌分类方法中融入了更多肺癌的遗传学信息,重视了免疫组化和分子诊断对肺癌分类的重要性;从多学科角度重新分类,整合了外科、病理学、肿瘤学、分子生物学和放射学等各个领域的集体智慧。病理分类的本意在于期望回答肺癌的本质。然而没有任何一种分类可以囊括肺癌的所有特性,任何一版的分类也都是阶段性的,需要接受时间的洗礼。病理分类的生命力在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而不是病理学家专注于形态学的自娱自乐。William D. Travis根据细胞起源提出把类癌、小细胞肺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统归入神经内分泌肿瘤,争议巨大,可能因为这样的归类似乎并未改变小细胞肺癌EP,IP的传统治疗方案;但Travis仍然力排众议,运用IARC协会的力量推行肺癌WHO新分类,是希望新分类能与后续基于分子事件的临床试验更好的整合?其背后的用意、新版肺癌分类的生命周期,对肺癌精准医疗的推动作用,我们且拭目以待。 【主要变化概要】 1. 强调使用免疫组化IHC确定组织分型; 2. 重视肿瘤的分子分型,尤其对于晚期肺癌患者; 3. 参照2011年IASLC/ATS/ERS肺腺癌新分类对小活检和细胞学标本制定专门的组织分类; 4. 参照2011年IASLC/ATS/ERS肺腺癌新分类制定肺腺癌病理分型; 5. 严格限制了大细胞肺癌的诊断,只有手术大标本,没有明确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的肿瘤才可分类为大细胞癌;将2014版大细胞癌中的多数亚型归于其他病理类型; 6. 鳞癌重新分类为角化型、非角化型和基底细胞样(需要IHC确定有鳞癌分化)3大亚型; 7. 根据细胞起源将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统归于一类; 8. 加入NUT癌(解释见下文) 9. “硬化型血管瘤”更名为“硬化型肺泡细胞瘤”; 10. “错构瘤”更名为“肺错构瘤”; 11. 间叶来源肿瘤新增“血管周围上皮样肿瘤PEComatous tumors”,包括3大亚型:1)淋巴管平滑肌瘤病;2)PEC瘤,良性(透明细胞肿瘤);3)PEC瘤,恶性; 12. 新增“肺粘液样肉瘤伴EWSR1-CREB1重排”; 13. 新增“肌上皮瘤和肌上皮癌版EWSR1重排”; 14. 强调WWTR1-CAMTA1融合有助于诊断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 15. 淋巴来源肿瘤新增Erdheim–Chester综合症; 16. 将异位来源肿瘤,如生殖细胞瘤,肺内畸胎瘤,黑色素瘤,脑膜瘤归为一类。 【重点变化详细解读】 1.推荐广泛使用IHC用于肺癌组织分型。因培美曲塞和贝伐单抗等仅在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中获批,这类严格限定组织学类型药物的广泛应用,对肺癌组织学明确分型提出了更高要求,IHC的应用将有助于明确组织学类型。 2.对于晚期肺癌,组织学和分子诊断应齐头并驱。既往对于晚期肺癌穿刺小标本没有

2011版肺腺癌分类新标准

2011版肺腺癌分类新标准 MedSci提示:从2011年后,进行肺癌相关的临床研究时,需要启用新的诊断与分类标准,以及符合指南的治疗模式,这对将来的文章发表至关重要。 2011年伊始,国际肺癌领域的一个大动作,是国际肺癌研究学会、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IASLC、ATS、ERS)联手在《胸部肿瘤学杂志》(J Thorac Oncol)上公布了关于肺腺癌的国际多学科分类新标准。 由于肺癌的异质性,同一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往往是南辕北辙。由此,在肺癌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处理中,重要的一环是对肺癌进行分类和分期以尽量减少其异质性,从而达到治疗的归一性。从肺癌的分类历史看,其分类逐渐从粗放型向精致型演进。先是上个世纪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简单分类,之后是早期、局部晚期、晚期肺癌的分类,接下来是病理学家对各种亚型的进一步形态学分类。总体而言,这些分类基本是单学科的“自娱自乐”,并没有多学科的融汇和贯通,特别是NSCLC的病理学分类几乎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没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以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临床医生只要依据NSCLC这一粗放的分类就可以进行无差别的治疗了,这也是半个世纪来肺癌治疗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进入了21世纪,随着大家对新的诊断技术、新的治疗药物、特别是对肺腺癌分子生物学的深入了解,新的治疗模式不断诞生,因此对肺癌的分类需求就显得特别迫切了。于是就有了这一由多家国际著名学会联手精心而作的肺腺癌新分类。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吴一龙) 肺腺癌新分类——病理视角 在肺腺癌新分类标准中,有关病理学的内容有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改变:首次提出了分别适用于手术切除标本、小活检及细胞学的分类方法;概念的更新变动较大,如不再使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和混合型腺癌的名称,而代之以原位腺癌(AIS)和微浸润腺癌(MIA)的命名;对浸润性腺癌提倡全面而详细的组织学诊断模式等。 下面重点总结新分类标准与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肺肿瘤分类标准的主要不同之处,希望能给大家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新分类方法的提出 新的肺腺癌分类标准首次提出了分别适用于手术切除标本、小活检及细胞学的分类方法。大约70%的肺癌是以小活检和细胞学为诊断依据的,因此新分类标准提供了较详细的针对小活检和细胞学标本的指引。 如果病理医生不能在光镜的基础上对肿瘤进行明确分类,则应该借助于免疫组化和(或)组织化学染色等来进一步分类,同时在病理报告中要注明分类是在进行免疫组化或组织化学染色的基础上得出的。应该尽可能地少用组织学类型不明确型NSCLC(NSCLC-NOS)这一术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