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浅谈高校人性化资助育人

浅谈高校人性化资助育人

浅谈高校人性化资助育人
浅谈高校人性化资助育人

浅谈高校人性化资助育人

摘要:加大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管理工作、增强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已成为新形势下建设和谐校园一项重要的任务。教育部发布许多优惠政策,帮助家庭困难大学生顺利通过这个绿色通道完成大学学业,成为国家知识科学型人才,构筑了建设和谐社会,繁荣校园的资助育人的和谐氛围。

关键词:资助;育人;高校;助学指导工作

国家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高等学校贫困生的问题,为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如2000年开始实施的国家信用助学贷款政策,2002年开始实行的国家奖学金,2005年开始设立了国家、省政府助学金。各高校也在努力完善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形成了“奖、贷、助、补、免”的资助体系,即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以及学杂费减免等。

一、“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必要性

虽然国家和高校通过一系列助学措施,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生,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也基本上使他们不再为生活费和学费而发愁,能够安心学习。然而,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一)无偿资助中出现的依赖现象

由于大学生中受资助的对象主要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部分困难学生产生依赖思想,把“贫困”作为资本,不愿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是消极等待,学校应该帮助他们,在得到资助后,

不但没有感恩之心,反而认为是理应得到的。有些学生把学校资助看作“不拿白不拿”,想方设法挤进贫困生行列,甚至有个别学生拉关系办假手续,骗取补助或者用助学金吃吃喝喝,铺张浪费。(二)家庭成长环境造成的心理问题

由于造成贫困生家境困难的原因各异,影响他们性格形成和心理发展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所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态是复杂多样的。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发现贫困生这一群体中,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相对较高,这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和调节心理压力而产生了思想认识与心理上的误区。

(1)心理上的自尊和自卑的矛盾。贫困生自尊心普遍比较强,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尊重。同时他们也非常敏感,他们担心同学因自己的贫困而看不起自己,一些学生因此敏感多疑、自我封闭,甚至产生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

(2)情绪孤独、抑郁。一些贫困生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觉得世界很不公平,并因此情绪低落,意志消沉,遇事感到困难重重,无能为力,进而否定自我价值,对学习、生活乃至娱乐缺乏兴趣,体验不到其中的快乐,喜欢独处,沉默寡言,逃避现实,消极懈怠,形成了孤独和抑郁的消极心理状态。

(3)学业焦虑。大部分贫困生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们大多数来自经济落后地区,学习基础差,但为解决生活问题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甚至是上课时间在外打工,学习时间的减少致使

贫困生在学业上的焦虑十分突出。

以往的资助大部分是停留在“助贫”的层面上。但这并非其全部内涵,除经济资助之外,大学生资助工作还应具有教育功能。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生资助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育人环节,一个良好的育人契机。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变单纯地“助贫”为“助贫”和“育人”并举,把对做好贫困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作为资助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职责之一。

二、“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与信用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信用缺失问题一直是影响国家助学贷款顺利开展的主要障碍。为了使贷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良性循环,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信用教育。国家助学贷款等国家资助模式的建立,在大学生这个层面上建立起了诚信教育的载体,应充分发挥载体的教育功能,把信用教育贯穿到助学贷款的整个过程中。为使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能健康、广泛地开展,许多高校近年来一直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让大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诚信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使他们感受到“人无信不立”的思想教育,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

(二)无偿资助与感恩教育、回报社会活动相结合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加以继承和发扬。作为大学校园里的弱势群体,高校贫困生非常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其经济资

助,以解其学业的后顾之忧。但在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这对于完善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增强他们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资助工作的同时,还应适时地在贫困生中开展感恩教育,通过组织受助贫困生参加说一句感谢话、写一封感谢信、做一件感谢事等以感恩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在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主、百折不挠品格的同时,教育贫困生能感他人所感、知他人之情,学会感谢人,常怀感恩心。

(三)勤工助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勤工助学正是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深入实践的有效方式之一。勤工助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勤工助学还有利于大学生锻炼多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大量事实表明,高质量的勤工助学活动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质量的勤工助学活动是能体现当代大学生智力水平,反映大学生发展方向的实践活动。智力开发型勤工助学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和成才要求紧密关联,不仅能给学生经济帮助,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更多的锻炼,因而应该成为大学生勤工助学的主要类型。为此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要做到三结合:一是与科技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相结合,这既有利于教师科研课题的完成,又有利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锻炼科研能力;三是与专业特长相结合,发挥专业优势,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四)针对性活动与心理教育、思想教育相结合

由于多种原因,特困生这一群体中,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相对较高,他们普遍比较自卑。经济的贫困固然可怕,精神上的“贫困”更可怕。一个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贫困,被经济贫困吓倒,自卑自弃,不思发愤自救或者弄虚作假干脆躺倒在救济金上,资助只会适得其反。只有让特困生在心理上战胜困难,才是解决贫困的根本。另外,用一些成功的事迹激发和鼓励贫困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贫困将是一笔财富,它能培养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炼人的意志,从而能正确对待贫困并战胜贫困。优秀贫困生的典范作用也能唤起贫困生的实际行动,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自我,积极进取,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俗语说“扶贫一时,扶志一世”、“扶贫先扶志”,高校应加强对贫困生的教育,将“资助”与“育人”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的教育主体功能,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意识,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姜继红.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社会学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25-27.

[2]樊立英.大学生勤工助学论[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

报,2001(3):134-136.

[3]胡保卫.试论大学生勤工助学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j].绍

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6):103-105.

资助育人优秀典型事迹

高校资助育人活动_资助育人优秀典型事迹 如何做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资助育人,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标,育人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重要原则。 (一)创新资助育人机制 一、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 1.由学生工作部(处)牵头,加强各系部教师和学生对资助育人的理解,并进行深入研究和预防性干预。 2.成立学校专门的学生资助办公室,负责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 3.不断加强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的工作水平,定期组织学生资助工作人员外出学习和培训。 二、确保可持续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资源聚合机制 1.确立已建立起来的政府、学校、银行资助可持续的投入,同时要保证以银行投入为主的助学贷款的良性发展。 2.努力拓展资助的渠道,充分挖掘校友等资源,也可以加强与企业、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资助资金的投入。 三、提高实效性和针对性,建立健全过程实施机制 1.准确及时的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树立爱国爱党意识。 2.认真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对待贫困的观念。 3.举办学校的各种奖助学金的表彰,树立典型,培养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

4.以勤工助学等有偿资助为平台,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注重研究,建立健全评估反馈机制 1.由学生工作部(处)牵头,做好学生资助育人的绩效评估,主要包括对资源的投入和教育的引导所取得的效果和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估。 (二)创新资助育人体系 一、坚持外延式资助和内涵式育人相结合 1.落实国家相关的资助政策,做好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切实保证每一位家庭 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资助。 2.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强化“励志自强”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感恩回报”教育、“责任使命”教育。 3.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调适的能力和创业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二、坚持资助过程育人与合力育人相结合 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对待贫困的意识。 2.要求系部领导、辅导员、专业教师甚至班级同学一起参与到资助,多方联动,各部门协调,以此形成良好资助育人的校园氛围。 三、积极探索信息化管理与发展式资助 组织开展立项项目:如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成长、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促进学生加强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服务。 (三)创新资助育人系列活动 1.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活动

关于对高校管理育人的几点思考

关于对高校管理育人的几点思考 薛雷吕游郑爽 软件学院 【摘要】高校管理工作具有育人功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实践证明,高校管理育人在思想方法、、行为方式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和规律性。但是概括说来,可分为育人意识、育人环境、育人措施、育人形象和育人技能。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管理育人的性质、质量、水平、思路、决策等方面,还需要更新观念,探讨新路和提高水平。 【关键词】高校管理育人思考 高校管理工作具有育人功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实践证明,高校管理育人在思想方法、行为方式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和规律性。但是概括说来,可分为育人意识、育人环境、育人措施、育人形象和育人技能。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管理育人的性质、质量、水平、思路、决策等方面,还需要更新观念,探讨新路和提高水平。 一、管理育人意识 高等学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的各级行政管理部门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履行其职责的。因此,管理工作者的育人觉悟高低、意识强弱,直接影响教学过程、育人质量和人才成长。 1.把握育人宗旨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人才的基地或加工厂。为国家和社会造就和输送大批合格人才应当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头等大事。这是历史赋予的光荣责任,也是办学的宗旨。为此经常研究和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育人为出发点,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这是由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办学方针和任务决定的。学校的各级组织和行政部门必须把育人工作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管理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高水平高起点高视角和超前意识把培养跨世纪人才和可靠接班人的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其次,管理教育工作中人占主导地位,要注意发挥人的因素,调动人的积极性。因为管理的对象是物和人,人对物有作用,物对人有反作用,但人是第一性的,具有能动作用。管理和育人是事物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不分先后主次,应是同步完善与归一。因而管理工作者首先应按照培养育人的政策和原则,确定培养目标和方法,规范各种行为和措施,针对人的思想、行为、品德和作风,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再次,要注意研究问题,因势利导。从某个意义上说,管理工作的过程就是教育过程、育人过程,这是因为,管理包括人和人们所参与的实践活动,必然有人的思维、情感、意志等的表露和释放。所以能够准确的把握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态变化规律、思维脉搏和行为走向,是做好管理育人的基础。要善于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利用某种机遇和变化,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有益导向教育,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 2.抓住育人特点 高校培养的对象是青年知识分子,主要指大学生和研究生。具体表现为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教育的目的性很明确。当代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跨世纪承上启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来的政治竞争,经济竞争全靠当代青年去拼搏和进取,民族的振兴和希望全部寄托在这一代人身上。作为高等学校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教育管理工作者对这一代青年人的责任感,就是对祖国未来的使命感。二是培养对象的高层次性。现在在校的大学生、研究生是高学历的年轻一代,他们对新兴事物感受快,敏感性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强。他们追求“真、善、美”的愿望很强烈,愿意在安定、平静、和谐、平等的氛围中学习与生活,

资助育人体系建设方案

附件9 资助育人体系建设方案 一、组织体系 牵头校领导:王旭 组长:陈科、陈东 牵头单位:学工部 责任单位:学工部、研工部、财务处、基金会秘书处、就业中心、校友办 二、工作目标 夯实基础,规范制度,强化队伍,确保资金,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借助大数据和学生行为分析等手段,为“隐形贫困”学生保驾护航,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建立完备的资助育人体系,着力培养受助学生的自强自立、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励志成才、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助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 三、工作思路 夯实资助基础: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为抓手,以资助育人工作为核心,借助一卡通数据和学生行为分析系统实现精准资助。

发挥平台优势:优化勤工助学岗位,把奖优助困与激励扶志相结合,搭建以助学金为主载体的感恩教育平台。以奖学金为主载体的专业成才平台,以助学贷款为主载体的诚信育人平台,以勤工助学为主载体的能力提升平台,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展示资助育人优秀案例和先进人物。 四、工作举措 (一)加强资助工作顶层设计,建立资助管理规范,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构建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协调联动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 1.规范资助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涵盖各类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助学金、“三助一辅”、助学贷款、困难资助等为一体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和涵盖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社会捐助、学费和贷款补偿等资助为一体的本科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责任单位:学工部、研工部、财务处;配合单位:研究生院、基金会秘书处;完成时限:2019年6月底前) 2.强化学生资助工作的制度建设。修订《重庆大学本科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重庆大学学生爱心救助基金实施办法》《重庆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办法》《重庆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重庆大学全脱产博士研究生助学金发放及管理办法》《重庆大学研究生助管岗位管理办法》

“感恩资助,励志青春”资助政策宣传活动策划

2016年“感恩资助励志青春”资助政 策宣传活动策划 一、活动背景 学生资助政策为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保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各地、各校要从促进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做好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作为联系群众、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我校为实现“资助育人”的根本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加强学生资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将5月定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为使国家资助政策让更多的学生受益,确保宣传工作取得成效,现根据院部下发的文件,结合院部实际情况,本部门特开展此次广泛深入、形式多样的资助政策宣传活动。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希望能通过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活动,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普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知识,确保各项资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因此此次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通过广泛深入、形式多样的学生资助政策宣传,让每一个学生了解申请学生资助所需的条件,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2.有助于学生加强自身的感恩意识,锻炼诚信品质。心

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并能树立远大志向、理想,回报学校与社会。 3.有利于引导全体在校学生深入学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克服困难、自强自立、励志成才。 三、活动主题 感恩资助励志青春 四、活动时间 2016年5月5日至5月31日 五、活动对象 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 六、活动单位 外国语学院学生会生活服务部 七、活动过程 (一)宣传活动准备阶段 1.学校高度重视本次活动,5月5日向各院部下达“2016年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的通知。 2.学工办主任欧阳老师于5月6日召开了院部的资助政策宣传活动的会议,介绍了活动的主要内容。 3.外国语学院生活服务部于5月9日召开内部会议,确定活动组织形式与人员安排等事项。并下发通知生委开会的消息。 4.生活服务部于5月11日召集各班生委开会。会上强

论述学校管理中的育人原则

论述学校管理中的育人原则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立业先立身。只有先得到别人的信任和认可,一切都好古人也说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就是培养之间的气质和论述学校管理中的育人原则学校作为社会教育的基础,以及目前民众对素质教育的急切期盼,提倡以德为先的,育人为主的原则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就实施了,而且是刻不容缓。 关于如何贯彻,就是需要老师和学生还有结合家庭教育,同时也需要社会做出好的示范。这些都会影响到人的素质的培养。目前来说,中国的教育一直是以应试教育,也就是以分数来衡量的,可是现在的社会的道德已经基本沦丧,处处充满谎言,处处是造假的东西,比如毒奶粉,毒龙虾等,人们的价值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又缺乏法制和监管的情况下,极度扭曲。知识份子的尊严没有人在乎,一切以钱来衡量,所以大家的眼里就是钱,不择任何手段,挣到钱就是王道。 作为老师就要一身作则,做出表率,为人正直,善良,热情,乐于助人。学校提供更多的时间给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并培养他们的意识;作为学生要读些古人的书籍,比如四书五经,孝经,道德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一些为人处世的书籍,很遗憾的是中国在经历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打着反封建的口号,把老祖宗的这些道德精华都一并扔到垃圾篓里了;作为父母来说,要言传身教,做出好的示范,同时要教会孩子在外面如何规范之间的行为。 从广义上说,学校一切工作都同育人有关,都具有教育性。学校对人、财、物诸基本要素和时间、空间、信息诸特殊要素的管理,无一不是为了实现育人目的。从狭义上说,学校育人工作主要是指那些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发展的专门的教育性活动。对这些工作和活动的管理应有一套常规,是学校管理者育人的工作,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二个方面: 一、学校育人工作的质量 学校育人工作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其中育人质量是一个核心问题。对学校育人工作的一切常规管理,都是为保证实现所育之人的高质量。因此,从根本上说,育人工作的管理是一种质量管理。学校质量管理中的质量,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产品”的质量,即学的质量;二是制造“产品”的工作质量,即学校育人工作的质量。两者有着直接的联系,后者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质量的高低。为保证育人质量,就必须提高育人工作的质量,对育人工作实施质量管理。学校质量管理中的质量,育人工作的质量。控制学生的质量从何而来?有人以为是由检查得来的,因而设立名目繁多的测验、考试,似乎次数越多质量会越高。其实,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学生的质量从何而来?有人以为是由检查得来的,因而设立名目繁多的测验、考试,似乎次数越多质量会越高。其实,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须知,学生的质量是靠学生“学出来”、教师“教出来”、学校各项工作“做出来”的。离开了这一切,质量就无从产生。因此,在平时,必须对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以及学校各项工作的质量实施控制。 (1)树立明确的质量标准(即学校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及两者的具体化),是实施质量控制的前提。确立标准对育人工作具有指向作用,要求各项工作朝着既定的方向进行。就这个意义上说,确立标准也是一种控制措施。正如一些论著中提到的,认为这是定向控制或事先控制。在此前提下,应关注三个方面的控制质量的工作。

2019学生资助感恩教活动方案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资助育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方案 资助育人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人才培养、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长效机制和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加强对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不断增强广大学生对国家资助政策的了解,更加有效的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落到实处,努力营造我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资助育人的良好工作氛围。经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及资助育人系列教育活动。为做好这项工作,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资助育人、筑梦青春,诚信感恩、励志成才。 二、活动时间 2019年5月—11月 三、活动对象 全院师生,重点为曾获得国家、政府及社会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获得奖、助、补、减、免、贷等。 四、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由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师生帮扶结对、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成才教育五个部分组成,具体安排详见附件。

(一)国家资助政策宣传。通过讲座、网站、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在校生多角度、立体化地对国家资助政策进行全面、详细的解读和宣传,全面宣传学生资助项目、对象、标准、办理流程等,确保资助政策宣传全覆盖。 (二)师生帮扶结对。为落实“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促进教育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针对建档立卡学生为主的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继续实施“一对一帮扶”政策。对贫困学生进行生活、学习、就业、思想等多方帮扶,因人而异制定帮扶计划,有的放矢开展帮扶。要激发贫困学生立志成才,启迪学生知恩感恩,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三)感恩教育。学校筹建“德职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倡议每位受资助的学生每学期至少做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写一封感恩书信。各系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各班级召开感恩主题班会。 (四)诚信教育。学校组织学生观看诚信宣传片,举行贷款学生还款承诺仪式,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给2019届贷款毕业生的一封信》,指导、提醒毕业生按时还款,举办诚信主题的微视频比赛等。 (五)励志成才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用好奖助学金,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心怀感恩,奋发有为,励志成才,开展助学成才典型事迹宣传,组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同学经验交流分享会,举办“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大赛等。

关于完善高校管理育人体制机制的思考

关于完善高校管理育人体制机制的思考 提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招生办学规模随之不断扩大,高校管理工作面临的变化和压力日益增大,在管理育人工作中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现象。高校管理育人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地改革与创新,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管理育人工作机制,提高教育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明确责任,多方协作,大力推进管理育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高校;管理育人;体制;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高校管理工作既是日常事务的一部分,又担负着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任务。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开放式办学理念的深入以及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加快,高校在管理育人的工作中也出现了诸如理念不清、方式方法落后、机制僵化等一系列程度不同的问题。 管理也是教育,科学规范高校管理育人的工作模式,是有效引导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保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应通过更新管理观念,不断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管理育人机制,提升高校的管理育人水平和成效。 一、建立新型高校管理育人工作体制 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管理育人体制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和理念的指引。通过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论述可以明确高校管理育人作为教育管理的一部分应紧密围绕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服务于学校整体育人大局,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构建起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工作体系和平台。 (一)至上而下,内外结合,建立功能健全、层次清晰的管理育人工作体系。 1.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 坚持党委的统一领导是党的方针政策在教育工作中得以充分贯彻的以及高校育人工作保持正确方向的重要保证。而党政齐抓共管则是高校育人工作得以扎实推进和有效落实的基本要求。

资助育人励志成才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资助育人励志成才教育主题活动方案西华师范大学 关于举行大学生“资助育人,励志成才”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的通知》(教财[2015]8号)要求,大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及成效,激励受助学生奋发自强、立志成才、感恩奉献,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服务型资助育人体系,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创造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学校将举行资助育人主题系列活动,现将活动相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资助育人励志成才 二、活动时间 2016年3—5月 三、活动安排(见附件1) 四、活动要求 1、全面动员,全员参与:此次活动在全校开展,达到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了解国家相关资助政策,并通过活动践行感恩的目的; 2、狠抓落实、强调实效: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制定行之有效的活动推广方案,把握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要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同学参与活动比例,做到高效落实,确保活动的实效性; 3、请承办学院于3月20日之前上报活动计划,在活动结束后一周内上报总结一份(附活动图片,包括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作为年终考核依据。 附件1:大学生“资助育人,励志成才”主题系列活动安排表

附件2:“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征集活动方案 附件3:“让梦想点亮芳华”视频征集活动方案 附件4:寻找励志的你——励志成才人物典型事迹征集活动方案 学生工作部(处)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16年3月4日 附件1: 大学生“资助育人,励志成才”主题活动安排表 序号活动名称活动内容及要求承办单位时间地点 通过宣传展板的形式,将资助政 策和本次活动的内容展示给全一、二期食1 资助知识展板校同学,让同学们全面了解国家学生处 3月堂前的资助政策和本次活动的形式、 内容和意义。 在全校范围征集征文,并设立相 关奖项。征文主要面向受助学 生,由他们撰写自己的青春奋斗“助学筑梦铸故事;同时,欢迎受助生的同学学生处 2 人”主题征文征3月校内和学校从事资助工作的老师,以学院集活动受助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经历为 核心,讲述他们的青春奋斗故 事。 在全校范围内征集视频,并设立 相关奖项。通过拍摄受资助学生“让梦想点亮芳学生处 3 在生活、工作或者学习中的瞬3月校内华”视频大赛学院间,以此展现他们的青春、奋斗、梦想。

坚持以学生为本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坚持以学生为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宋完荣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于学校而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学生,把师生、家长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丰要阵地,而学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生存、发展之本。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才能抓住根本。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集中在学生身上,自觉地代表学生的利益,维护学生的利益,为学生的利益服务。 一、强化“以生为本”理念。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在学生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使所有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坚持“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倾听学生的利益诉求,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立足于、服务于、指向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总是习惯于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强调教育者有什么教什么而忽视了被教育者的实际需要,强调教育者的管理作用而忽略了被教育者的潜能挖掘,因而往往造成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被动局面,学生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和自由度,服从教育管理被看作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的创新本性被抹杀,学习热情被压抑,个性发展被限制。 坚持“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就是要把学生置于学校管理的中心地位,就是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建立师生间平等的人格关系,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其在推动学校发展过程中实现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创新管理模式 ,创造育人环境,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资助育人感恩征文

资助育人感恩征文 资助育人感恩征文篇【一】 走过了苦难的昨天,迎接了仍需努力的今天,迈向了辉煌的明天。有句话这样说:“今天是残酷的,明天更是残酷的,但后天是美好的”。在残酷中寻找最初的梦想,为未来奋斗,为明天的辉煌而奋斗,让梦想扬帆起航。——题记小时候的梦想总是美好的,无任何的顾虑,懂事之后才明白在这个鱼与熊掌两者不可兼得的残酷的社会里,只有智慧和能力才能使梦想起飞。然而那时的梦想已经漂泊到九霄云外去了,留下的只是当初幻想的空想的画面。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梦想,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梦想,拿出了自己的一生来为这梦想努力,浇灌着心血,经历着沧桑,为自己心中的梦想奋斗。让梦想从今天起航。我们都在这趟通往成长的列车中,改变了自己最初,最纯真的梦想。现实安稳,我们要在残酷的社会中,学会微笑面对世态炎凉。要相信经历了风雨就会离阳光不远了,有了阳光的洗礼梦想才多姿多彩的。 小时候我羡慕邻居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觉得他是他家人的自豪和骄傲。我当时就想如果我考上了,我的父母是不是也以我作为他们的骄傲呢?而如今我已如愿上了大学,我心中无比的矛盾,一度陷于入迷茫。踏入大学的门槛,继续我的求学之路,绽放我梦想的花蕾是国家实施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当时家里无力拿出高额的费用,向银行贷款。才圆了我的大学梦。国家还实施了“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奖学金”。为的帮助那些贫困生的完成他们自己的学业,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我感谢国家的助学政策,只有我努力学习,才能使自己有微不足道能力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因为不能辜负亲人对我希望和辜负国家的支援。国家的“助学政策”让我们这些受资助的贫困生充满了阳光和希望,就好像是雪中送炭一样,充满了温暖。 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会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越行越远,越飞越高。我们一定要比别人更自强,我们也应该更自强。因为成功与胜利永远属于自强的人,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追求高远的目标。当面对人生激流中的暗礁与险滩,我们要奋勇搏击,不懈努力;当面对挫折和失败,我们要坚强地站起来,用自己的毅力、勇气和智慧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胜利的彼岸。

高校资助育人活动资助育人优秀典型事迹

高校资助育人活动资助育人优秀典型事迹如何做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资助育人,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标,育人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重要原则。 (一)创新资助育人机制 一、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 1.由学生工作部(处)牵头,加强各系部教师和学生对资助育人的理解,并进行深入研究和预防性干预。 2.成立学校专门的学生资助办公室,负责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 3.不断加强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的工作水平,定期组织学生资助工作人员外出学习和培训。 二、确保可持续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资源聚合机制 1.确立已建立起来的政府、学校、银行资助可持续的投入,同时要保证以银行投入为主的助学贷款的良性发展。

2.努力拓展资助的渠道,充分挖掘校友等资源,也可以加强与企业、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资助资金的投入。 三、提高实效性和针对性,建立健全过程实施机制 1.准确及时的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树立爱国爱党意识。 2.认真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对待贫困的观念。 3.举办学校的各种奖助学金的表彰,树立典型,培养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 4.以勤工助学等有偿资助为平台,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注重研究,建立健全评估反馈机制

1.由学生工作部(处)牵头,做好学生资助育人的绩效评估,主要包括对资源的投入和教育的引导所取得的效果和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估。 2.组织各系部对学生资助前和资助后的生活状况、心理压力、道德水平、成才意愿、学习情况以及综合能力状况等指标进行评估。 (二)创新资助育人体系 一、坚持外延式资助和内涵式育人相结合 1.落实国家相关的资助政策,做好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切实保证每一位家庭 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资助。 2.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强化“励志自强”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感恩回报”教育、“责任使命”教育。 3.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调适的能力和创业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浅谈高校管理育人

浅谈高校管理育人 关键词:特殊性途径素质德育 论文摘要:能否充分实现管理育人的职能,关键就在于一所高校的德育管理水平的高低。一所高校只有德育管理水平达到了较高水平,才能大兴管理育人之风,管理育人的职能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众所周知,管理育人是高校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无论德育研究领域还是高校管理工作研究领域,对管理的德育职能都已给予一定的关注。但是,在高校管理实践中,如何最充分地实现这种育人职能,却仍值得我们作更深入地探讨。 一、高校管理育人的特殊性与重要意义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同时,要从政策和制度上保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落实。”由此看来,管理育人作为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德育的重要环节,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 然而,高校管理育人也有其特殊性。这首先表现在,与其他类型学校相比,它与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有更直接的关涉性。高校管理育人的客体主要是大学生,他们对社会已有较多的关注和评价,对管理者及其管理工作的形象十分敏感,管理中的不足常被其视为社会的阴暗面并因其思维方式方法的局限而被不适当地放大,以致形成不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另一方面,大学生即将进

入职业及更广泛的社会领域,会将所接受的管理的影响带到其职业行为和社会活动中,管理者及其管理工作的思想道德影响无论积极还是消极,都会辐射到较大的范围,由此,管理育人的结果也由大学生传递至整个社会。 高校管理育人的特殊性还表现为,在高校德育工作系统中,管理育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育工作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有两层含义:一是学校德育系统工程,这是指校内的德育工作;二是社会德育系统工程,这是指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更大范围的德育工作。”在校内,管理育人会通过对德育各渠道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控制,保障其德育效能的充分发挥,还直接参与德育活动,它在学校德育工作系统中既具有统率和保证职能也作为一个重要环节而存在。而就整个社会德育工作系统来说,管理工作在调动家庭教育、社会力量方面则有着校内其他部门所不具备的财力、人员组织与信息沟通网络等方面的优势。 高校管理育人的特殊性更集中地体现在高校管理育人的重要意义上。第一,管理育人可以保障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管理者及其管理活动对学生的德育影响主要集中于三个领域:校务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它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直接引导、协调、规范和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生活秩序,并对专门德育工作部门及人员的工作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实施起到支持、促进和监督作用从而保证了德育的正确方向和德育在高校工作中的主导地位。管理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的个别性德育活动,

以“资助育人”为主题的演讲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以“资助育人”为主题的演讲稿 篇一:“知恩至诚,资助育人“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策划书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知恩至诚,资助育人”诚信教育主题活动 策划书 主办: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承办: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生活部 一、活动背景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传承上千年。在现代社会中,诚信已成为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资助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作为当代大学生,诚信是我们立身为人、成长成才的必备品质。因此,本院特开展“知恩至诚,资助育人”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希望以此提升同学们的诚信意识,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推动同学们铭记感恩,回报社会,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效果。 二、活动目的

举办本次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旨在广泛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普及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这不仅有利于促使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助于推动学生履行国家助学贷款合同,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有效地将诚信教育转化为大学生自觉的素养与行为,有利于形成有广度、有深度、有社会影响力的诚信精神! 三、活动主题 知恩至诚,资助育人 四、活动时间 五月 五、活动对象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全体学生 六、活动内容 联系工作人员召开工作会后,各自负责相应工作。 (一)学院(详细内容请见附表一) 1.举办“诚信资助,感恩成才”宣讲交流会,。 2.“至恩至诚,资助育人”摄影展 3.“诚信树人,励志人生”征文比赛 4.感恩实践活动 5.诚信教育辩论赛 6.资助知识普及会 7.励志人物专访 (二)班级(详细内容请见附表二) 各班围绕“至恩至诚,资助育人”活动主题,选择指定

新形势下高校管理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管理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对于高校领导而言,在新形势下推进育人工作的开展,是时代发展的必 然结果,为此,积极探索有效策略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展 示高校的办学实力,并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管理育人工作 高校管理育人工作是高校发展的重点。应当牢牢把握住育人的宗旨才能为社 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新形势背景下,我们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反思我们的工作 制度、方法,还要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创建完善的管理育人机制,推动我们 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开展。 一、现今高校管理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1.管理功利性太强而忽视管理育人。众所周知,绝大多数高校,尤其是地方 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人才吸引、政策支持、资源聚集等核心环节中处于劣势,因 而作为学校的管理层首先要考虑的是通过争抢资源、争夺人才、争取项目来促进 学校发展。这样,学校管理的全部精力几乎都要放在核心环节的加强和改进上, 因而往往容易忽视管理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发挥。这不一定是观念上的问题,而是 基于目前教育投入、教育发展不均衡而造成的现实困境。 2.人才发掘力度缺失。这一点从根本上来讲应当与以上两点有极大的关系。 教育管理工作者没有正确的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正确的把握住工作的重心,又 怎么可能发掘出更多的人才。正常来讲,对于每一个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来说, 都有机会成为社会的栋梁,只不过受到催化力度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果。有一 句所谓的真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那么,金子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光呢?只 有在被淘金者拂去了盖住的砂砾时,才能发出光芒。这句话看似强调了个人才能 的重要性,实际上,我认为,从侧面也反映出淘金者的重要性。现在学生或多或 少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甚至有的学生能力是出类拔萃的,却没有机会展示自己 的能力,这是导致人才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3.管理育人工作人员缺失。社会进步、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考 入了大学。但是由于资金等问题,学校并没有足够的管理人员可以调配。出于无奈,只能让年轻任课教师担任,或者是任用留在本校的研究生担任管理人员。由 于没有受过专业的辅导员工作培训,这些人大多缺乏经验。一边解决着学生心理 问题,帮助学生度过难关,还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分身乏术,学生管理工作 就必定会受到影响。 二、新形势下推进高校管理育人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 1.高校的领导重视管理工作的育人作用。部分高校领导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认识不足,存在重教学科研、轻管理的现象;有的高校由于管理不善,机构庞杂,人员超编,岗位职责不明确,办事效率低下,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 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高校领导重视管理的育人价值,自身以身作则,给 教师及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全面育人的规章制度,规范管 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才能使学校的育人目标得以高效 实现。 2.重视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高校的管理者存在育人意识不强、专业化程度 不高、创新意识、服务育人意识不强的现象。 (1)学校应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一方面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培养管理者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以身作则,遵纪守法,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高校资助育人活动

如何做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资助育人,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标,育人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重要原则。 (一)创新资助育人机制 一、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 1.由学生工作部(处)牵头,加强各系部教师和学生对资助育人的理解,并进行深入研究和预防性干预。 2.成立学校专门的学生资助办公室,负责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 3.不断加强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的工作水平,定期组织学生资助工作人员外出学习和培训。 二、确保可持续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资源聚合机制 1.确立已建立起来的政府、学校、银行资助可持续的投入,同时要保证以银行投入为主的助学贷款的良性发展。 2.努力拓展资助的渠道,充分挖掘校友等资源,也可以加强与企业、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资助资金的投入。 三、提高实效性和针对性,建立健全过程实施机制 1.准确及时的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树立爱国爱党意识。 2.认真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对待贫困的观念。 3.举办学校的各种奖助学金的表彰,树立典型,培养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 4.以勤工助学等有偿资助为平台,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注重研究,建立健全评估反馈机制 1.由学生工作部(处)牵头,做好学生资助育人的绩效评估,主要包括对资源的投入和教育的引导所取得的效果和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估。 2.组织各系部对学生资助前和资助后的生活状况、心理压力、思想道德水平、成才意愿、学习情况以及综合能力状况等指标进行评估。 (二)创新资助育人体系 一、坚持外延式资助和内涵式育人相结合 1.落实国家相关的资助政策,做好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切实保证每一位家庭

管理育人、教师育人、服务育人

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 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棉小在做好为教学、科研、师生员工服务的同时,还承担着育人的责任。学校后勤工作寓教育于高效优质的服务当中,通过教职工的言行举止给学生带来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正确认识育人与正己的关系,坚持把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作为工作着力点 1、强化了教师的岗位意识 明确了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在学生上课前到岗,设立了上班签到制度;所有工作人员置牌上岗,以方便师生查找;施行首问负责制等服务措施。强化了工作人员的岗位意识,将棉洋镇第一小学的服务工作置于全校师生的监督之下。 2、加强对业务工作的指导 教务工作专业性强。棉洋一小每个工作人员都各管一摊,老教师对新教师一对一的听课评课,传授教学经验。棉小采用了每周工作例会的形式,不断总结和交流经验。 3、充分发挥工作人员工作的主动性。 棉小充分发挥工作人员自我教育作用,通过典型事件的分析和处理,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几年来,棉小已成为一个特别能战斗的和谐集体。教职工虽然每个人各管一摊,但能做到分工不分家,学校担负着繁重的考务和教学管理工作,全体教师都能不分份内外事,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好每一项任务。

二、强化服务管理,树立育人意识 1、美化校园环境抓基础,突出环境育人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校园应当安排得美观,成为一个快意的场所和对学生富有吸引力的地方。因此,棉小注重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构建了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以此来影响人、感染人、教育人。将棉小校园文化体现在环境中,力求融校园、家园、花园、乐园为一体,集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于一身,努力营造“一草一木都能说话,一砖一瓦皆可育人”的充满艺术氛围和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调节情绪,振奋精神,减少德育中的逆反心理,还有助于培养、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2、优化员工素质抓关键,注重示范育人 棉小在努力建设一支具备“三种意识”(即管理意识、服务意识、育人意识)和“三种精神”(即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后勤职工队伍。一抓学习培训。坚持政治学习,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加强法规教育,做到依法办事;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技能。二抓职业道德。始终牢记“服务育人”宗旨,加强后勤队伍的作风建设。广泛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主动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要求,解决师生员工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棉小后勤职工自身修养得到提高,能真正担当起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色,真正做到示范育人。

探析高校“资助育人”的手段和方法 高校资助育人

探析高校“资助育人”的手段和方法高校资助育人 一、引言近年来, __、 __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中央有 关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和举措,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在国家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为重点的契机下,如何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努力构造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型资助与育人模式,着力提高资助育人效果,将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这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更是当前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迫切需要。 二、以人为本,深入推进资助育人工作 (一)加强学生资助机构的专业化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夯实工作基础。一是使学生资助中心发挥纽带作用,明确学生资助中心是学校从事资助工作的具体负责单位,对内对外行使机关职能。学生资助中心要做到对上接受全国资助中心指导,对外与贷款银行合作,对内横向联系相关部门,对下指导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并努力面向学生直接提供服务。二是要求各相关部门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发挥重要辅助支持作用。学校要明确要求教务、就业、后勤、网络等职能部门和机构,必须在构建资助体系中切实发挥作用,除协助做好资助中心工作外,还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便利条件或资金、实物资

助等。三是充分发挥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的支撑作用。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作为基层学生工作单位直接联系学生,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和需求,是学校资助工作的基本支柱。综上,建立以学生资助中心为纽带,以相关部门、机构为辅助,以基层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为基础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便优化了学生资助运行机制,从而使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更加坚实。 (二)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学生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队伍建设是关键。建成一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形成包括全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内专职人员、临时聘用专职人员、学生骨干构成的体系结构。其中,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 __任组长,成员包括其他相关校领导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统筹协调全校学生资助工作;学生资助中心设有独立的固定编制,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聘用人员和学生助理是中心的补充力量,协助处理日常事务工作。同时,学校要经常组织专业培训班,请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助学贷款合作银行有关负责人等,对学生资助工作有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 三、加强理论研究,构建科学、高效的工作体系

“知恩至诚-资助育人“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策划书

“知恩至诚-资助育人“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策划书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知恩至诚,资助育人”诚信教育主题活动 策 划 书 主办: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 承办: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生活部

一、活动背景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传承上千年。在现代社会中,诚信已成为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资助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作为当代大学生,诚信是我们立身为人、成长成才的必备品质。因此,本院特开展“知恩至诚,资助育人”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希望以此提升同学们的诚信意识,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推动同学们铭记感恩,回报社会,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效果。 二、活动目的 举办本次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旨在广泛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普及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这不仅有利于促使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助于推动学生履行国家助学贷款合同,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有效地将诚信教育转化为大学生自觉的素养与行为,有利于形成有广度、有深度、有社会影响力的诚信精神! 三、活动主题 知恩至诚,资助育人 四、活动时间 五月 五、活动对象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全体学生

六、活动内容 联系工作人员召开工作会后,各自负责相应工作。 (一)学院(详细内容请见附表一) 1.举办“诚信资助,感恩成才”宣讲交流会,。 2.“至恩至诚,资助育人”摄影展 3.“诚信树人,励志人生”征文比赛 4.感恩实践活动 5.诚信教育辩论赛 6.资助知识普及会 7.励志人物专访 (二)班级(详细内容请见附表二) 各班围绕“至恩至诚,资助育人”活动主题,选择指定形式自行开展诚信资助和感恩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活动总结。 七、活动准备 (一)宣传准备 网络宣传QQ、微信、微博 海报宣传设计电子海报 展板宣传活动最后成果展 (二)人员准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