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勐班乡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勐班乡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9)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勐班乡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10)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勐班乡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11)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勐班乡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11)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勐班乡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任课教师: 教材版本:苏教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课题:放大镜下的发现 学校:实验时间: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 实验器材:放大镜、报纸、书本、树叶、电脑 放大镜2只【3X、5X 各一】/每组 实验原理: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树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把放大镜放在字的上方,逐渐向外移动,发现透过镜片后,字体变大了。 2、用放大镜观察报纸、书本,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3、用放大镜观察电脑、电视机的屏幕。 实验现象: 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物体比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更大。 实验结果: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课题:放大镜的特点 学校:实验时间: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 实验器材:放大镜1只、玻璃塑料瓶1个、圆柱玻璃杯1只、烧杯1只、烧瓶1只、保鲜膜3张、透明塑料绳2米 猜测:放大镜能放大是因为它不同于普通玻璃,形状与平板玻璃有较大差异。 实验步骤: 1、比较放大镜与平板玻璃:放大镜的中间鼓,周围较薄,而平板玻璃厚度均匀,没有放大功能。 2、在圆柱玻璃杯、烧杯、烧瓶中灌上清水,透过瓶体观察物体,发现比直接观察看到的图像要大 3、再次比较圆柱烧杯和烧瓶,我们发现,圆烧瓶比烧杯放大的倍数要大。 实验现象: 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实验结果: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实验课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时间: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 实验器材: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布、纸、邮票 实验原理:通过观察、记录和测量,可以算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步骤: 1、把放大镜放在有格的纸上或放在书上,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2、用放大镜观察布、邮票的某部分,并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实验现象:同一放大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一定的。 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算出了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内容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实验材料:大豆种子、培养皿、布、烧杯、筷子、细线、土、纸盒、水等 实验过程: 1、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个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 种子。 2、保持1号内的种子干燥,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水里。 3、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 4、记录种子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的萌发的情况。 实验现象: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瓶中的种子逐渐萌发。 实验结论: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二、渗水实验 提出问题: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弱?猜想假设: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好,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差。 器材试剂: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烧杯、水、渗水比赛演示器 实验过程: 1、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过一段时间,对三个烧杯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沙质土渗出的水最多,黏质土渗出的水最少 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三、实验名称: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器材试剂:黑色纸袋、线绳、8株生长情况相似的绿豆苗、水。 实验过程: 1、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而2组绿豆苗不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2、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放在阳光下,而2组绿豆苗也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冰箱的保鲜室里,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实验现象: 1、在实验1中第2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2、在实验2中第1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目的:测量室内外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 (3)读数。 (4)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目的:测量温度的变化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阳光下和背阴处测量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 (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 3.实验名称: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目的:食盐能否在水中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观察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4.实验名称: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目的:面粉能否在水中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5. 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 (1)折叠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2)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3)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过滤。 (4)观察比较滤纸。 实验结果: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6.实验名称: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目的: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吗 实验器材:烧杯、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水。 实验步骤: (1)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2)用搅拌棒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 7.实验名称: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目的: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器材:烧杯2个、钥匙、搅拌棒2根、水。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新版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年级学 生 姓 名 实验形式分组观察 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晶体实验时间实验目的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仪器器材放大镜、食盐、白糖、碱面、味精 实验过程1、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把观察到的图像用铅笔在白纸上描绘下来。 实验结果 教师批注实验成绩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年级学 生 姓 名 实验形式分组观察 实验名称放大镜的观察及怎样的放大镜倍数大实验时间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 仪器器材 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实验过程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实验结果 教师批注实验成绩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年级学 生 姓 名 实验形式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时间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说明植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仪器器材 学生显微镜、洋葱、载玻片、盖玻片、碘酒、清水、培养皿、美工刀、镊子、烧杯 实验过程 1、按要求取镜、安放、对光。 2、制做临时装片。 3、安装临时装片: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 置,直到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图像为止。4、调好后各小组轮流观察。并画出洋葱表皮细胞图。 实验结果 教师批注实验成绩

班级六年级学生人数39人实验形式分组实验实验名称生物细胞的观察实验时间3月23日实验目的 1. 学会临时装片的制作。 2.认识并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仪器器材学生显微镜、植物叶切片 实验过程1、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2、观察 3、收镜 实验结果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了生物的细胞组成和结构。 教师批注实验有序实验成绩优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篇一: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1.太阳下影子变化 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答: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3、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

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4、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 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5.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 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6、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 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篇一: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1.太阳下影子变化 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答: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3、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

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4、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 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5.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 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6、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 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3)实验名称:测量降水量活动 实验器材:雨量器 实验步骤: 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

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 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4、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过滤 5、观察比较滤纸,记录观察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7)实验名称: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1个、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1根、水。 实验目的: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步骤: 1、轻轻地往杯中的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 2)执教教师日期:2月 19日 实验名称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物体 实验分析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实验目标实验器材注意事项 实 验 过 程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放大镜 .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 .柱形 .球形透明器皿 .铁丝 .水 不要摔坏放大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老师分发材料.讲清放大镜的构造. 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正用及用途 .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边巡视边指导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 大镜观察的不同 . 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 察物体 . 实验结论放大镜不仅使物体的图像放大了.还能观察到很多细节 . 回顾与反思通过实验 .学生知道了放大镜的特点及作用.效果较好 . 城关四小科学实验报告 班级:六( 2)执教教师日期:2月 26日 实验名称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察物体

1/21

实验分析实验目标实验器材注意事项 实 验 过 程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放大镜 .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 .柱形 .球形透明器皿 .铁丝 .水 不要摔坏放大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老师分发材料.讲清放大镜的构造. 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正用及用途 .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边巡视边指导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 大镜观察的不同 . 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 察物体 . 实验结论放大镜不仅使物体的图像放大了.还能观察到很多细节 . 回顾与反思通过实验 .学生知道了放大镜的特点及作用.效果较好 . 城关四小科学实验报告 班级:六( 2)执教教师日期:3月5日 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分析了解洋葱表皮细胞的制作方法 实验目标观察细胞的结构 .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结构的兴趣 实验器材洋葱、小刀、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磺酒、吸水纸、滴管、培养皿 注意事项不要伤手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下册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日期: 年月日 年级:六年级 实验者: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实验器材、药品: 放大镜、水、小字体的书、昆虫各种小晶体(盐、糖等) 实验方法与步骤: 1、认识放镜的构造, 了解放大镜的应用。 2、用放大镜瞧书、报纸等(自己的发现) 3、了解其它有方大功能的物体, 水滴放大镜。 4、用放大镜观察昆虫, 了解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5、用方、放大镜观察晶体。(盐、白糖) 实验结论: 在放大镜下瞧到的物体比实际的大得多。

奇特的身体构造 实验名称:奇特的身体构造 日期: 年月日 年级:六年级 实验者: 实验器材: 放大镜2 只、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1 套 步骤: 1、观察昆虫的触角: 发现触角不就是一根直的,而就是一节一节的; 2、苍蝇的眼: 发现不就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 3、蝴蝶的鳞片: 彩色的鳞片其实就是扁平的细毛; 4、蟋蟀的外壳: 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 5、苍蝇的脚: 脚的底端有“吸盘”, 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 结论: 我认为观察的小昆虫与肉眼大不相同, 借助放大镜, 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细微之处

美丽的晶体 实验名称: 美丽的晶体 日期: 年月日 年级:六年级 实验者: 实验器材: 药品: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放大镜、实验方法与步骤 1、用肉眼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 2、再用放大镜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实验结论: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 但它们都很有规则。

制作晶体 实验名称:制作晶体 日期: 年月日 年级:六年级 实验者: 实验器材: 放大镜2 只、食盐20 克、白糖20 克、碱面20 克、味精20 克、滴管 4 支、玻璃片 4 片、100ml 烧杯 4 只我的猜测: 小颗粒的晶体形状与大颗粒的形状应该就是相同的 步骤: 1、将四只烧杯中分别放入50ml 的清水, 2、分别加入食盐、白糖、味精、碱面, 搅拌, 使其溶化 3、分别用滴管汲取它们的饱与溶液, 滴在玻璃片上,让水分自然蒸发 4、用放大镜观察玻璃片上晶体的形状观察到的现象: 这四种晶体的几何形状就是不同的 结论: 我认为不同物质的晶体颗粒的形状就是不同的, 同种物质的大小颗粒,晶体的形状就是相同的

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doc

班级序号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小组成员五、 1 实验室全体学生实验名称观察影子的变化 实验目的了解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实验器材橡皮泥、铅笔、白纸、温度计、指南针。 实验步骤1.用橡皮泥把铅笔垂直固定在白纸上。 2.用指南针确定好南北方向,每到课间,画出影子。 3.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影子的时间和温度。 实验结论影子变化的规律:早晚() 中午()。

班级序号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小组成员五、 2 实验室全体学生实验名称制做简易太阳钟 实验目的学习简易太阳钟的制做方法。 实验器材指南针、卡纸、尺子、硬纸板、胶水。 实验步骤1.在半圆形的卡纸上画上刻度。 2.把一块三角形的硬纸板竖直粘在标有刻度的卡纸上。 3.根据三角形的影子,可以判断当时时间。

实验结论学习简易太阳钟的制做方法,根据影子判断()。 实验报告单 班级序号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小组成员五、 3 实验室全体学生实验名称昼夜交替 实验目的了解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实验器材地球仪、手电筒。

实验步骤1.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 2.围绕地球仪转到手电筒,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 3.固定手电筒的位置,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 实验结论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出现。 实验报告单 班级序号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小组成员 五、4实验室全体学生实验名称观察月相盒中的月相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实验器材月相盒。 实验步骤1.月相盒的电筒代表太阳,乒乓球代表月亮,小孔代表一个月中在不同时候看月相。 2.连续观察月相盒中月相的变化。 3.边观察边记录结果。 实验结论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残月----下弦月------新月。 实验报告单 班级序号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小组成员五、5实验室全体学生实验名称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实验目的了解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含实验目的及实验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3)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 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

六年级下实验报告单答案2015

班级小组长报告日期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实验目的: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所需器材:放大镜2只【3X、5X 各一】/每组 实验步骤、过程及分析: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书上的字 把放大镜放在字的上方,逐渐向外移动,发现透过镜片后,字体变大了; 2、用放大镜观察钱币上的微缩文字 将放大镜放在钱币的微缩文字上方,可以看到微缩文字为“RMB 100”, 而不用放大镜却看不清楚; 3、用放大镜观察照片: 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一只小鸟的照片,可以看到鸟的羽毛上的小绒羽,而 只用肉眼看,却不能发现; 4、用放大镜观察电脑、电视机的屏幕: 用10X的放大镜观察屏幕上的图像,发现图像都是由红、蓝、绿三种 色点组成的,单看屏幕的一块地方,根本就不是画面。观察到的现象: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比肉眼看的清晰,原来不能看到的细微之处也能看清了 结论:我认为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还能看到物体的 许多细节。

班级小组长报告日期 实验名称:奇特的身体构造 实验目的:认识到昆虫有它独特的特征 所需器材:放大镜2只、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1套 实验步骤、过程及分析:步骤: 1、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 2、苍蝇的眼:发现不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 3、蝴蝶的鳞片: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4、蟋蟀的外壳: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 5、苍蝇的脚:脚的底端有“吸盘”,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 观察到的现象: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不相同,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细微之处 结论:我认为用放大镜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小不相同, 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细微之处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43916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测量室内外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2 、将温度计悬挂3 、读数。4 、比较。实验结论: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测量温度的变化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 1 、阳光下和背阴处测量温度; 2 、测量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论: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 2 、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 3实验名称:温度与气温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实验器材:温度计、百叶箱实验步骤:1、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2、测量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 气温(选择同一地点);3、把测得的气温填在记录表中。 实验结论:优良 4实验名称:风向和风速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实验器材:风向标、小风旗 实验步骤:1 、学生分组用风向标测试风向。2、学生分组用小风旗测试风速。3、总结风力大小。实验结论:优良 5.实验名称: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食盐能否在水中溶解实验器材:烧杯2 个、搅拌棒2 根、沙、食盐、水。实验步骤:1 、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2. 观察实验结论: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6.实验名称: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面粉能否在水中溶解实验器材:烧杯1 个、搅拌棒1 根、面粉、水。实验步骤:1 、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搅拌。2、你发现了什么?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吉利希望小学孔小亮 分组实验33个: (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3)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 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城关四小科学实验报告 班级:六(2) 执教教师:叶显飞日期: 2月19日实验名称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物体 实验分析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实验目标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实验器材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柱形,球形透明器皿,铁丝,水 注意事项不要摔坏放大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老师分发材料,讲清放大镜的构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 实作用及用途,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验边巡视边指导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 过大镜观察的不同。 程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 察物体。 实验结论放大镜不仅使物体的图像放大了,还能观察到很多细节。回顾与反思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放大镜的特点及作用,效果较好。 城关四小科学实验报告 班级:六(2) 执教教师:叶显飞日期: 2月26日实验名称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察物体 实验分析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实验目标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实验器材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柱形,球形透明器皿,铁丝,水 注意事项不要摔坏放大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老师分发材料,讲清放大镜的构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 实作用及用途,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验边巡视边指导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 过大镜观察的不同。 程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 察物体。 实验结论放大镜不仅使物体的图像放大了,还能观察到很多细节。回顾与反思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放大镜的特点及作用,效果较好。 城关四小科学实验报告 班级:六(2) 执教教师:叶显飞日期: 3月5日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分析了解洋葱表皮细胞的制作方法 实验目标观察细胞的结构,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结构的兴趣实验器材洋葱、小刀、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磺酒、吸水纸、滴管、培 养皿 注意事项不要伤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老师分发材料,讲清切片制作方法,用小刀将洋葱表成表皮剥 实及操作步骤,边巡视边指导下一薄层,用显微镜观察, 验制作洋葱切片,将切片放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记录人:喻国贤日期:2017年9月8日班级:五年级 时间:2017年9月8日星期五第5节 地点:操场 实验名称: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喻国贤 实验小组成员:五年级同学 实验内容:现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实验器材:指南针、记录纸、橡皮、小棒、小尺、钟表、温度计 实验过程: 1.早晨,在校园里找一个物体,给它的影子做上记号。下课的时候再去画一画。 2.用橡皮泥把铅笔垂直固定在白纸上,确定好南北方向,每到课间,画出阳光下铅笔的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温度和时间。 提示:温度计要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观察应该延续一整天,获得一天的数据。实验结果:影子变化的规律,西→东,长→短→长

记录人:喻国贤日期:2017年9月15日班级:五年级 时间:2017年9月15日星期五第5节 地点: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喻国贤 实验小组成员:五年级同学 实验内容: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小孔板、手电筒 实验过程: 将三张小孔板的小孔位于同一直线上,用手电筒光照射,看光线通过的情况 提示:这个实验要在暗室中进行。 实验结果:光是直线传播的。

记录人:喻国贤日期:2017年9月22日班级:五年级 时间:2017年9月22日星期五第5节 地点: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光的反射活动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喻国贤 实验小组成员:五年级同学 实验内容:发现镜子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每人准备一面镜子 实验过程: 1.照一照镜子,你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闭起一只眼睛,看看镜子里有什么不同。 2.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它们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3.看着镜子,让笔在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这个角度的图像不仅左右相反,而且上下相反) 实验结果:光路可逆的,镜子中的影像是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的;两面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名称: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提出问题: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猜想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水。 实验材料:大豆种子、培养皿、布、烧杯、筷子、细线、土、纸盒、水等 实验过程:1、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个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种子。 2、保持1号内的种子干燥,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水里。 3、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 4、记录种子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的萌发的情况。 实验现象: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瓶中的种子逐渐萌发。 实验结论: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二实验名称:渗水比赛 提出问题: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弱? 猜想假设: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好,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差。 实验器材: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烧杯、水、渗水比赛演示器 实验过程: 1、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2、过一段时间,对三个烧杯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沙质土渗出的水最多,黏质土渗出的水最少 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三、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生长条件 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猜想假设:植物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水。 器材:黑色纸袋、线绳、8株生长情况相似的绿豆苗、水。 实验过程:1、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而2组绿豆苗不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2、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放在阳光下,而2组绿豆苗也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冰箱的保鲜室里,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实验现象: 1、在实验1中第2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2、在实验2中第1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 班 第 组 时间 实验类型 分组 :( ) 演示 :( ) 实验名称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器材: 手电筒1把,直管3张相同位置打圆孔的卡纸、屏幕1块 猜测: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过程: 1、 把三张带孔的卡纸,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子上,每张卡纸相距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圆孔在一条直线上; 2、在最后一个卡纸的后面,竖立一个纸屏,把手电筒打开,对着第一张卡纸的圆孔照射,让光线照射进小孔,观察最后的纸屏上有没有光点; 3、把第二张(或第三张)圆孔卡纸向左或右移动5厘米,同样方法照射第一张圆孔卡纸,观察最后面的纸屏上有无光点。 三个小孔的位置 纸屏上有无光点 三个小孔成一条直线 左移动第二张圆孔卡纸 右移动第二张圆孔卡纸 左移动第三圆孔张卡纸 右移动第三圆孔张卡纸 观察到的现象 或实验的结果: 当三个小孔成一条直线时,发现纸屏上有光点;当移动中间的卡 纸后,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时,纸屏上就没有光点了。 实验结论: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评定等级: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班第组时间实验类型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实验器材:模型小车1辆、尼龙线0.5-0.8米、铁垫圈10个、秒表1只猜测:小车在拉力的拉动下会运动,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实验过程: 1、安装小缆车: 将实验用的小车平放在光滑的桌面上,把线拴在车头的正前方正中,这样,拉力方向与车轮前进的方向一致,在线的另一端,系上一个铁丝做的挂钩。 2、实验小车的运动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把挂钩一端垂下桌沿,先挂一个铁垫圈,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然后再依次增加铁垫圈的数量,观察小车的运动。每次都从同一个起点开始,同一个终点结束,用秒表计时,并做好记录。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 关系的记录 挂()个垫圈,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大小 (垫圈个数) 实验 次数 小车运动的快慢 从起点到终点的时 间 快慢情况 1 2 3 1 2 3 1 2 3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1)不是任何大小的力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要使小车运动, 有一个“最小的力”使小车运动的力”(2)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实验结论: 拉力太小,小车不会运动;拉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开始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镊子、滴管、载玻片、针、盖玻片、吸水 纸、纱布。 实验方案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用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3、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4、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片表皮。 5、将撕下的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针将其展开。 6、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先将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边缘再慢慢把盖玻片放平,制成临时切片。 7、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置,调好后组织学生顺序观察。 8、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实验现象:即使是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位,它的细胞结构也是不一样的 实验结论 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实验二:摆的秘密

实验名称:摆的秘密 实验材料: 放座支架、单摆(小铁锁或螺丝帽)、细线、橡皮泥、秒表 实验方案实验一:把单摆挂在方座支架上,反复实验多次,观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实验二: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1.在方座支架上挂两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重量不同,观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2在方座支架上挂两个摆,摆锤重量相同,摆线长短不同,观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摆的次数。 实验现象:实验一:同一个摆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 实验二:1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2、摆线短的摆动的次数多,摆线长的摆动的次数 少 实验结论实验一: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实验二: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短摆动的快,摆线长摆动的慢。 实验三:模拟钻木取火实验 实验名称: 模拟钻木取火实验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 、取一支温度计,用线2 、将温度计悬 挂,(离地面1.5 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3 、读数。4 、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 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 、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3)实验名称:测量降水量活动 实验器材:雨量器 实验步骤:1 、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3、换算成24 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 小时内测的降 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 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烧杯2 个、搅拌棒2 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 、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 么发现? 2 、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 拌。你有什么发现? 3 、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 个、搅拌棒1 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 、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 拌棒轻轻搅拌。 2 、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 1、折叠过滤纸。 2 、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3)实验名称:测量降水量活动 实验器材:雨量器 实验步骤: 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六年级下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年级姓名:实验名称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 实验步骤1.推测:究竟产生了什么气体?怎么验证你的设想?教师对于学生猜想和验证方法作出评价和调整。(重点是和空气的区别。颜色、轻重、是否含有氧气能等) 2.引导实验一: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3.引导实验二:将收集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4.根据实验所得信息,再次判断产生的气体,并说明为什么。 实验现象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是()。 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年级姓名: 实验名称铁生锈了 实验材料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 实验步骤1、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实验现象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实验结论铁生锈的原因与()和()有关。 注意事项

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年级姓名:实验名称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实验材料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 实验步骤1、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 2、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原样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实验结论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 注意事项 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年级姓名: 实验名称月相变化 实验材料教师准备: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实验步骤1、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 2、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始终向着“太阳”。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 实验结论()围绕()公转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