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精心整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精心整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精心整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精心整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1.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科的主干学科之一,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1.2横断研究设计: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研究,比较各个年龄的学生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1.3纵向研究设计:就是对同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观测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

1.4聚合式交叉设计:将横断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构成聚合式交叉设计。1.5观察法: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行为表现、然后观察的结果。

1.6实验法: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1.7调查法:指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试或有关人员了解其某种心理活动的发生极其有关条件。

1.8问卷法:指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学生心理活动的数据资料的方法。

1.9测验法:指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学生心理或行为差异的方法。

1.10生态学运动:指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种强调在活生生的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中研究被试的心理特点的普遍倾向。

2.1人格:是一个人行为系统,即动作的总和。它是后天形成的,是人的各种习惯系统的产物。并且其中也有一些占优势的习惯系统。

2.2 同化: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工作。

2.3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2.4顺应:指内部图式改变,以适应环境现实。

2.5平衡:指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

2.6守恒:就是内化的、可逆的动作。

2.7假设-演绎推理: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先提出一系列的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验证,从而得到答案。

2.8命题推理:指不必一定按现实的或具体的资料做依据,只凭一个命题就可以进行的推理。

2.9组合分析:指认知达到形式运算阶段的个体,不进可以从单一角度对问题作假设-演绎推理,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构成问题的全部因素作各种组合,然后逐一进行分析,最后达到对问题的解决。

2.10心理发展: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2.1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儿童通过活动和交往掌握精神产生的手段,它带有自发的性质;狭义的教学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最系统的交际形式,它“创造”着儿童的发展。

3.1遗传:指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

3.2孟德尔法:主要通过选育来观察生物产生(或消除)某个特征(或特性),来此推断遗传作用,一般来说,该方法能查明单个基因或多个基因的作用。

3.3唐氏综合症:又称先天愚型,表现在第21对染色体中多一个染色体,导致儿童发育中严重的身体异常和智力缺陷。他们肢体发育短粗,体态动作笨拙,生活不能自理,智力测验分数严重低下,智商在50-60之间。

3.4家谱分析法:就是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识特征的对象的数目。

3.5成熟:指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

3.6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3.7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3.8利手:也称优势手,指个体在活动中惯用的手,利手可分为右利手、左利手、双利手。

4.1游戏: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社会性活动。

4.2创造性游戏:是指幼儿通过创造性想象而形成的游戏。

4.2教学游戏:指结合一定教学目的而编制的游戏。

4.3活动性游戏:指发扎幼儿身体技能的一种游戏。

4.4视敏度:指辨别物体(或物象)细微差别的能力,俗称“视力”。

4.5颜色视觉:指个体对光谱上不同长波的光线的辨别能力。婴儿对低频率(1000赫兹)4.6方位知觉: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的位置的知觉,如对上下、前后、左右的知觉。

4.7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过程。

4.8短时记忆:指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4.9长时记忆:指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4.10具体形象思维:指幼儿的思维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进行,而不是凭借对事物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来进行的。

4.11理解:是依据旧的知识经验去掌握新的直晒经验的过程。

4.12积极词汇:指幼儿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4.13消极词汇:指虽有些正确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

4.14内部言语:是言语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无声地、简略的、压缩的、在外部言语基础上产生的言语。

4.15笑:是情绪愉快的表现。、

4.16依恋:指婴幼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开的一种情感。4.17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对自己的反映过程,表现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和行为调节。

4.18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的最为明显的、稳定的个性特征。

4.19链概念:维果斯基用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几何体,要求幼儿对它们进行分组,结果发现幼儿分类的标准不断变化,一会以形状分类,一会以颜色分类,一会以大小分类。

4.20积极词汇:指幼儿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4.21消极词汇:指虽有些正确理解但不能正确实用的词。

4.22内部言语:是言语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无声地、简略的、压缩的、在外部言语基础上产生的言语。

5.1学习:侠义的学习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账务只是机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

5.2学习动机:指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这种行为,并使这种行为朝向某一目的进行的一种心理倾向性。

5.2兴趣:是一种立秋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5.3学习态度:指学生对学习所做出的评价和学习行为倾向。

5.4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它是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的反映。

5.5观察品质:指在观察过程中表现出现的个体差异。

5.6元记忆:指个体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控制。(重点)

5.7元记忆体验:指伴随在记忆活动过程中的情绪、情感体验

5.8元记忆监控:指主体在进行记忆活动的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记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的,自觉地监督、控制和调件。

5.9舌尖体验:就是话在嘴边但一时说不出来

5.10判断:指肯定或否定某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5.11推理:是由一个判断或许多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

5.12直接推理:指由一个前提本身引出某一结论的推理。

5.13间接推理:指有几个前提推出某一结论的推理。

5.14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5.15道德感:是人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5.16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索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5.17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

5.18意志: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来完成预定的目的和任务的心理搓成。

5.19自我意识:指个体对其自身特点的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5.20社会认知: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识,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的认识。

5.21角色:指个体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必要的社会认知技能。

6.1注意的选择性:是指个体在某一时刻只注意某些对象而不注意另一些对象。

6.2注意的转移:指个体将注意有意地从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

6.3理想:即符合客观规律并有可能实现的幻想。

6.4空想:即不符合客观规律又没有可能实现的幻想。

6.5成人感:指初中生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承认,渴望参与成人的活动,要求独立,希望得到自尊的体验。

6.6自尊感:指对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

6.7自卑感:指一种轻视自己、不相信自己、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一种自我体验。

6.8发展任务:是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应该达到的成就。

6.9谋求独立:指初中生从他们的父母或成人那里获得独立。

6.10确定自我:指初中生要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并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

6.11性别角色:指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6.12正式交往:指初中生在开展各种课外小组活动时与教师的交往。

6.13非正式交往:指教师参与初中生各种节假日活动时的交往。

7.1情绪体验:指人在主观上感受和意识到的情绪状态。

7.2自觉性:指人对自己行为的目的和动机具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能坚持下去,使自己的行动达到预定目的的意志品质。

7.3果断性:指人善于及时而合理地采取决定的意志品质。

7.4自制性:指人善于支配自我和克制自我的意志品质。

7.5坚韧性:指个人在行动中能不断克服困难去完成艰巨任务的意志品质。

7.6人生观:是个体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7.7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看法。

7.8代际差异:指两代人在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8.1群体差异:指的是以人的某种属性相区别的群体之间的差异。

8.2个体差异:指的是个体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又称个别差异。

8.3常模参照评价:将对一个人的测评结果同对一个组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

8.4准则参照评价:确定一个明确的最后标准,然后定期进行测量,以确定一个人达到目标的速度。

8.5智商:是通过智力测量所得的结果。

8.6特殊才能:指个体在其特殊领域中表现出较高能力。

8.7一般特质:指在一定社会文化形态下,所有的人都具有的概括的倾向,它没有具体性,是性格的共同部分,且不能使一个个体同另一个个体相区别。

8.8特有特质:是由个体生活方式的特定环境造成的,它是使个体相互区别的主要因素,决定着个体的行为方式。

8.9首要特质:指代表个体最独特性格的特质。

8.10中心特质:指代表个体性格特质的核心部分。

8.11次要特质:指代表个体在特定情境中才表现出来的一种暂时的性格特质。

8.12基倾:指个体在特殊情境下表现某种行为的倾向,它不一定通过学习获得。

8.13基本特质:位于基倾智商,它是由多个基倾所构成的。

8.14类型:位于基本特质之上,它是由设计范围更广的多种基本特质构成。

8.15超常儿童:通常主要指智能明显超过同年龄儿童一般发展水平的儿童。

8.16智力落后:一般来说,凡是智力(指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等)低于同龄儿童的症状就是智力落后。

8.17适应性能力:指一个人处理日常生活及其在环境中求生存的能力。

8.18产前:指胎儿在母体中的阶段。

8.19产前因素:主要指胎儿在母体内遇到的一些“情况”或“事情”,它们对太尉的发育产生有害的影响。

8.20产程因素:指孩子出生时所遇到的有害因素。

9.1学习:是凭借经验在主体身上产生的比较持久的能力和倾向的变化。

9.2智慧技能:即智力技能,之运用符号对外运作的能力,如:利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计算电费。

9.3认知策略:指对内的、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特殊认知技能,如写作策略。

9.4言语信息:指能陈述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如一个星期有7天。

9.5动作技能:指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能力。如游泳。

9.6态度:指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如一个人是喜欢听流行歌曲还是喜欢听民歌。

9.7反射的学习:是指掌握一定的刺激和一定的行为举止的学习。

9.8认知的学习:是指掌握一定的知识和一定的行为举止的学习。

9.9期望:指人的信息加工活动受目的指引。

9.10学习曲线:是描绘学习进程的图形,纵轴上描绘可以测量到学习结果,横轴上描绘尝试的次数或时间。

9.11准备律:指有机体对某些反应有所准备时,反应就满足,不反应就烦恼;如果没有准备,强迫有所反应,也会产生烦恼。

9.12效果律:指在情境与反应间的一种可以改变的联结,即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9.13强化:凡施加某种影响有助于机体反应频率、速度和强度增加的过程。

9.14生成:指形成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知识与已有经验之间的联系。

9.15动机:指积极性生成这两种联系的愿望,并且把生成联系的成效归因于自己努力的程度。

9.16注意:是指引生成过程的方向的因素,它使生成过程指向有关的课文、相关的原因知识和经验。

9.17预期的证实:指根据情境的感知,在头脑中有一种预期,为了正是自己假设正确与否,产生内驱力,这就是由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强化。

9.18动作的认知组织:就是将保持中的动作观念选择出来加以组织。

9.19实际动作:就是将观察中的动作表现出来。

9.20动作监控:是对实际动作的观察和纠正。

9.21替代性强化:指通过观察别人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

9.22直接强化:就是学习者行为本身受到强化。

9.23自我强化:是行为达到自己确立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奖励来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过程。

9.24期望:指学习动机,有了学习动机就可以引起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使学习活动达到既定的目标。

9.25执行控制:指加工信息的策略。

9.26直接学习:是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

9.27观察学习: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

10.1陈述性知识:是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10.2程序性知识:是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10.3智慧技能:指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的能力。

10.4动作技能:指在练习基本上形成的按某种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10.5表征:指信息在人脑中挤在和储存的方式。

10.6命题: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是语词表达的意义的最小单位。

10.7命题网络:如果两个命题中具有共同成分,通过这种共同成分,可以把两个命题联系起来组成命题网络。

10.8图式:人们对客体和时间有关属性组合的知识知识贮存的方式。

10.9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他们代表什么。10.10概念:符号所代表的具体有共同本质特征的一类事物或性质。

10.11概念名称:指用词给概念的命名。

10.12概念定义:指在用语言描述概念时,明确界定了这个概念的范畴和特征。

10.13概念属性:指某一类事物或性质所具有的特征,也称本质或关键特征。10.14概念实例:指概念的实际例子,符合定义所界定的本质特征的为正例,不符合的为反例。

10.15实质性联系:指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符号、概念、命题建立联系。

10.16非人为行动的联系:指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建立合理的或合乎逻辑的联系。

10.17下位学习(类属学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摄性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构成下位关系,又称类属关系,这种学习便称为下位学习或类属学习。(采用规一例法)

10.18上位学习(总括学习):当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摄性和概括水平上帝与新学习的知识。(采用例一规法)

10.19并列结合学习;当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已有观念既不是类属关系,也不是总括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时,便产生并列结合学习。

10.20渐进分化:是在教学中首先讲授学科最一般和最概括的命题和概念,然后根据细节和特性渐进辨认,其结果是导致认知结构中的概念和命题从上到下按层次不断分化。

10.21综合贯通:指在认知结构中已经确定了的知识,可以相互关联,产生新的组织,从而出现新的意义。

10.22生产式:是所谓条件—活动的规则,简称C—A规则。、

10.23辨别:辨别可分为简单辨别和多重辨别,前者指区分两个刺激物的不同点,后者指区分多个刺激物的不同点。

10.24规则:人们在科学研究及社会实践中发现的规律、定理、计算公式和处理事务的法则等。

10.25例—规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例子发现规则的学习方法。

10.26规—例法:是教师先讲规则再举例子的教学方法。

10.27学习策略:是指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运用和调整,特别是指依据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运用与调整。

10.28元认知:就是对自己认知状况的认知和监控。

10.29言语化:指伴随思维过程的言语活动,它可能是思考者的自发言语,也可能是由实验者引发出来的言语活动。

10.30一般性学习策略:是适用于多种材料、多种学习类型的学习策略。

10.31特殊性学习策略:是只适用于某种学习材料或某种学习类型或某个学习环节的学习策略。

10.32复述:指对学习材料的维持性言语重复或在选择基础上的保留重复。

10.33复述策略:指对具体复述方法的选择、运用和调整。

10.34精加工:是对所学信息附加内容的过程,可以是逻辑上的推理,也可以是对信息的扩展与延伸,增加已知的例证,补充某些细节,进行某种类推或人为增加意义。10.35精加工策略:指对具体加工方法的选择、运用和调整。

10.36组织策略:是对具体组织方法的选择、运动和调整。

10.37概括:指在一组信息中以上位概念代替下位概念或抽出要义把材料组织起来。10.38动机:是推动个体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心理状态。

10.39归因: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的解释或推论。

10.40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能力的自我批评和判断。

11.1动作技能:是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程序顺利完成某种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11.2多余动作:指与完成某项任务无关但却在完成过程中参与其间的动作。

11.3练习曲线:是指在连续多次的练习期间所发生的动作效应变化的图解。

11.4练习曲线上的“高原期”:在技能形成中,联系中期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

11.5示范:指教师通过动作和语言活动将动作技能演示给学生。

11.6反馈:指在学习和练习活动中,将学习与练习的结果信息返回传递给学习者。11.7学习的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1.8形式训练:认为学习内容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学习材料的难度,主张学习那些南极的古典语言、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难题。

11.9可利用性变量:指认知结构中可利用起来固定作用的适当观念。

11.10可辨别性变量:指新知识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系统的可分辨程度。

11.11稳定性变量:指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

12.1品德:指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12.2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函,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它是由舆论力量与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规范,是一种分辨是非善恶的尺度。

12.3道德认识:指个体对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了解、领会及掌握。

12.4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12.5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和动机,并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和动机的心理过程。

12.6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

12.7道德动机系统:就是与道德有关的需要的具体表现,其核心因素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12.8品德的定向系统:是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有个性的意识倾向,用以指导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12.9生成结构:指个体从非道德状态过渡到开始出现道德行为或初步形成品德时的心理结构,是个人所获得的某些道德规范认知,作为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定向与调节的成分同行为方式的内在启动部分,建立正或负的联系的过程。

12.10执行结构:指个体在品德生成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有意识地对待道德情境、经历内部冲突、主动定向、考虑决策和调节行为等环节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及其结构。

12.11定型结构:指个体具有某种品德的心理结构。

12.12对偶故事法:即向儿童提出各种成对的故事,在每对故事中都有某种故意或无意的行为造成的不良结果,然后问儿童引起这两种不良结果的哪一种行为是“更坏的”。

12.13道德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是对具体的道德现象的抽象概括,即对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认识。

12.14意义障碍:指学生头脑中存在这某些心理因素,阻碍了他们对道德要求和意义的真正理解,不能把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

12.15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

12.16奖励:泛指能引起学生愉快情绪体验的过程,它包括外部奖励和内部奖励。

12.17惩罚:泛指能引起学生不愉快情绪体验的过程,如罚站、批评等。

12.18品德不良:指个体具有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品德。

13.1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这种行为,并使这种行为朝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13.2归因:指人们对谈人或自己行为结果的产生原因的知觉或推断。

13.3心理状态:是一种介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之间的心理活动。

13.4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13.5生理需要:指有机体对事物、水、氧气、排泄、避开外界的伤害刺激等的要求。

13.6心理需要:指对爱、感情、受人尊重、自尊、好奇心等的需求。

13.7内驱力:指由于需要引起的有机体内部产生的一种能量和冲动,它刺激行为去获得需要的满足。

13.8目标:指满足需要的物体、情境或事件。

13.9诱因:指能激起有机体定向行为的目标。

13.10学习动机:引起个体的学习行为,维持这种学习行为,并使这种学习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13.11认知内驱力:是把求知作为目标,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动机,也就是想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愿望。

13.1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的需要。13.13附属内驱力:指一个人为了得到某个人(如家长、教师等)的称赞或认可,而把学习搞好,工作做好的一种动机。

13.14强化:凡施加某种影响有助于有机体反应频率、速度和强度增加的过程。

13.15学习动机迁移:指把其他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上来,或者把这一科目的学习动机转移到另一科目学习之中。

14.1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后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4.2他控:指教学活动由外界所左右。

14.3自控:指教学活动由自己主动调节管理。

14.4教育机智: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地做出反应,过段得采取恰当教育教学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品质。

15.1测量:在心理与教育领域中,测量是依据某种法则给客观事物或事件的某种属性指派数字或符号的过程。

15.2测验:在心理与教育领域中,测验有两个涵义,一是根据一定标准鉴别或事物性能的过程。二是实施测量的工具。

15.3评价:即价值,表示评价价值的意思。

15.4学习的测量: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学科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测量。

15.5学习的评价:是在学习测量结果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发展状况做出即价值判断的过程。

15.6论文式测验:一般是由教师出一个或几个题目,有钱哦求学生以文章记述形式来回答的一种测验形式。

15.7客观性测验:由客观性试题组成的测验。

15.8标准化测验:是一种经过标准话过程而编制的测验。

15.9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常模作为解释学生测验分数的参照标准的测验。

15.10准则参照测验:是一种参照某种特定标准解释学生测验分数段额测验。

15.11测验项目质量分析:对于学习测验而言,测验项目质量分析就是测验试题的分析。

15.12项目区分度:又称项目辨别力,指项目对学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辨别能力。

15.13信度: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表示测量的可靠性。

15.14重测信度:用一种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施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表示的信度。

15.15复本信度:同一组被试接受两个等值测验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15.16折半信度:对测验按奇数项目、偶数项目或其它标准分成两半,以两半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的信度。

15.17效度:指测验准确地测量出测验所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

15.18内容效度:指测验项目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索要测量的全部内容或行为,或者说测验在测验目标所界定的呢绒或行为范围内取样的代表性。

15.19构想效度:指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程度。

15.20效标关联效度:指的是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车堵,可一定为测验分数和效标之间的相关程度。

15.21效标:是衡量测验有效性的参照标准,指的是可以直接而且独立测量的感兴趣的行为。

15.22诊断性学习评价:是以诊断学生学习现状为目的的一种评价,又称为事前评价。

15.23形成性学习评价:一种确认在某一教学过程中,个人或班级集体的学习能否成立的评价。15.24终结性学习评价:是在一阶段的教学过程结束时,为了解学生掌握该阶段教学目标情况所作的评价。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1.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伦理性原则。

1.2观察法的种类:长期观察法与定期观察法、全面观察法与重点观察法。

1.3实验法的种类:自然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1.4调查法的种类:直接调查法、间接调查法。

1.5问卷法的种类: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个别问卷、团体问卷和邮寄问卷;成就测验、性向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

1.6测验法的种类: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1.7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和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2.1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华生论儿童情绪发展、华生论人格发展、华生论的儿童教育观。

2.2华生认为儿童有三种习惯系统:内脏或情绪习惯、喉头或发音习惯、身体技能的习惯。

2.3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其人格发展的动力是:原我、自我、超我。

2.4弗洛伊德提出本能的四个特征:来源、目的、对象、原动力。

2.5弗洛伊德主要研究了两种本能:求生本能、死亡本能。

2.6超我包括两个部分:良心、自我理想。

2.7人格的控制系统:超我、自我。

2.8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体与社会互相作用的结果。

2.9划分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准或主要特征的是矛盾或危机。

2.10适应的三种方式:同化、顺应、平衡。

2.11皮亚杰用同化的概念,对行为主义的S-R进行了改造,这个公式应写成:S-(AT)-R 2.12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自我中心主义、直观形象性、不可逆性。

2.13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守恒性、去自我中心主义、进行群集运算、具体逻辑推理。

2.14形式运算结算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假设-演绎推理、命题、组合分析。

2.15皮亚杰提出,心理结构有三个特性:整体性、转换性、自调性。

2.16皮亚杰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是临床法

2.17临床法的特点:丰富多彩的小实验、合理灵活的谈话法、自然性质的观察、借用数理逻辑来分析研究结果、在研究道德发展时,提出了对偶故事法。

2.18维果斯基提出人的高级心理是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受人类文化历史所制约的。

2.19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味道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2.20基因突变可由环境中的某些因素所引起,例如,化学药物、病毒和射线等。

3.1关于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常通过孟德尔法和高尔顿法来讨论。

3.2染色体异常疾病:唐氏综合症、特纳氏综合症、克兰菲尔特氏综合症。

3.3基因-遗传疾病:苯丙酮尿症、杭亭顿舞蹈症。

3.4高尔顿法主张用统计方法来推断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3.5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

3.6大脑皮层机能的成熟水平可通过一些电生理学的方法来研究,脑电图法是最常用的一种。

3.7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有两个:①概括作用②调节作用

3.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3.9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知识的领会。

3.10心理发展动力的实质就是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3.11关键期这一概念,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来自于动物习性学家所提出的“印刻”。

3.12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和教育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3.13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之所以是可变,其主要原因在于儿童年龄特征的发展要受社会和教育条件的制约。

3.14格塞尔主张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

3.15部分婴儿的缺陷出遗传因素外,还与怀孕母亲的营养、怀孕母亲的情绪、药物、酒精和毒品。

3.16在个体心理发展上,教育与心理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3.17遗传决定论主张,个体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决定的。

3.18环境决定论主张环境决定个体心理的发展。

3.19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刺激-反应”公式表明,个体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和教育机械地决定。

3.20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是心理发展过程中,外因与内因的关系。

3.21心理发展的动力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

3.22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和意志等。、

3.23个性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3.24个性心理倾向包括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3.25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4.1婴儿出生后的头几个月,身高平均每月增长3厘米以上,半岁以后身高增长速度逐渐缓慢,平局每月约增长1-1.5厘米。4.2婴幼儿体重的增长与他们的骨骼肌肉的发育有密切联系。

4.3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其脑重大约是390克左右,是成人脑重的25%。

4.4神经系统各部分神经纤维视线髓鞘化的时间不同,与高级神经活动有关的额叶和顶叶部分的髓鞘化过程开始得最晚,大约7岁时才接近完成。

4.52岁以前,脑神经纤维较短,多呈水平方向,2岁以后,出现了垂直方向延伸的分支。

4.6大脑皮层的发育顺序是枕叶成熟最早,其次是颞叶、顶叶,额叶成熟最晚。

4.7游戏的种类是单人游戏与集体游戏(2-2.5岁)和创性游戏、教育游戏和活动性游戏。

4.8视敏度以物体与双眼之间的距离为测量变量。

4.9研究后发现,新生儿的视敏度在6/60—6/120之间,其后迅速发展,到6个月时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4.10两种记忆都随被试年龄增加而增长,但整个幼儿时期无意识识记的效果好于有意识识记,标明幼儿期是无意识识记占优势。

4.11婴儿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是以具体形象四位为主,抽象概括思维开始发展。

4.12通过分类,幼儿可以逐步掌握概念系统。

4.13幼儿想象的特点是:无意想象占优势,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4.14幼儿的言语主要是口头言语。

4.15幼儿期言语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头表达能力和内部语言等方面。

4.16幼儿语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逐渐完善和语音意识的形成两个方面。

4.17幼儿初期,言语表达具有情境性的特点。

4.18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境言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连贯言语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

4.19连贯言语的发展使幼儿能够独立地、完整地、清楚地表现自己的思想。

4.20内部言语是从幼儿期开始产生。

4.21婴幼儿意志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他们动作的发展上。

4.22人类婴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中,只有两种身体活动:一种是先天具有的反射动作,另一种是一般性的身体反应活动。

4.23自我意识的三种形式: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

4.24婴儿的自我评价刚处于萌芽阶段,幼儿的自我评价尚处于学习阶段。

4.25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开始逐步发展,表现出对自己行为加以控制和监督。

4.26性格是婴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

4.27母子关系在婴儿性格的萌芽过程中,起最重要的作用。

4.28婴幼儿的同伴关系是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育中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4.29性别角色在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中重要意义。

5.1刚入学的小学生的脑重已经发展到成人脑重的90%,到小学默契,他们的脑重已很接近成人了。

5.2儿童的主导活动由游戏转变为学习。

5.3学习迁移的本质就是概括。

5.4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概括的过程。

5.5学习的过程是以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为主。

5.6学习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5.7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在对待作业和对待学业分数上。

5.8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识记有联系材料后保持的成绩高于无联系材料的。

5.9无论是即时重现还是延缓重现,各年级小学生都是形象材料的成绩最好,具体材料的成绩次之,抽象材料的成绩最差。

5.10元记忆主要包括:元记忆知识(知)、元记忆体验(情)和元记忆监控(意)。

5.11元记忆知识主要包括: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有关记忆任务方面和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

5.12推理包括:间接推理和直接推理。

5.13间接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5.14小学生的主要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5.15我国小学生中胆汁质、粘液质、胆汁粘液质和胆汁抑郁质等气质所占百分比超过10%以上.

5.16同伴关系一般可分为有组织的集体和自发的团体两种。

5.17小学生自发团体的发展可分为:亲社会团体、非社会团体和反社会团体。

6.1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心理表现出的特点: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

6.2初中生对所理解的概念分类处于从第三级水平向第四级水平过渡的状态中,他们能够对各类概念进行分类,也能说明理由,但在说明理由时掺杂着感性经验,即不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的根据。

6.3幻想的两种形式:理想和空想。

6.4理想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三级发展水平:具体形象理想、综合形象理想和概括性理性。

6.5影响初中生识字量增加的因素主要是:方言的影响和错别字太多。

6.6初中生产生的错别字主要有四类:字形、字音、字的结构和学生的主观臆造。

6.7到了初中阶段,阅读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生是够形成默读习惯。

6.8教师综合在通过日常生活、学习生活、文体活动和交往活动的了解,就能基本上把握初中生意志发展的现状。

6.9初中生自我批评能能力如何从中级从中级水平向高级水平转化,并使用处于低级水平的人数降低到最少限度,主要取决于学校教育和教学质量。

6.10赫洛克把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分为挚友、好友、伙伴。

6.11容易使初中生形成同伴关系的因素:相互接近、同情挚爱、尊敬共鸣、集体合作、

年龄。

6.12初中生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选择性、亲密性、易变性。

6.13初中生与教师的交往主要有两种场合:课堂上和课外。

6.14课堂上师生的根本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

6.15课外的师生关系不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从交往的性质来看,可分为正式交往和非正式交往。

6.16预测初中生身高较理想的指标是骨骼年龄。

6.17初中生体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肌肉和脂肪的迅速增加。

6.18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在身体形态上表现出了明显的性别特征,即第二性征。

6.19肌肉力量是衡量个人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

7.1一般来说,神经的联络纤维越多,标明一个人越聪明。

7.2高中生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步平衡。

7.3高中生随着性意识的发展,逐渐对异性产生了兴趣,出现了要与异性实际接触的心理需要,表现为两种方式:相互显示和感情隐蔽。

7.4高中生思维发展的总特点是思维能力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处于优势地位。

7.5高中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善的程度,并在他们的思维活动中占优势地位。

7.7辩证思维的三种形式:辨证概念、辩证判断和辩证推理。

7.8四种辩证思维能力分别是透过现象揭露本质、全面考虑问题、分清问题主次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9高中生处于创造性思维最佳发展区的前端。

7.10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发散思维,它包括三个维度: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7.11高中生在默读时,基本上没有唇动发生,并能概括地复述默读的内容,还能概括出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7.12高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情绪的体验上。

7.13意志行为主要包括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方面。

7.14采取决定是意志行为的开始阶段,它决定着行为发生的方向。

7.15执行决定是意志行为的完成阶段,它是意志行为的中心环节。

7.16高中生采取决定的主动性和计划性不断提高。

7.17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

7.18价值观的特点:主观性、选择性、稳定性、社会历史性。

8.1差异心理学的范围非常广泛,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

8.2评定成绩或结果的典型方法是测验健康状况、学业成绩、职业机能以及个人社会适应。

8.3评定愿意会条件的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重点是人,第二种方法的重点是人的环境。

8.4人的特征的典型测量手段是智力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兴趣测验、人格测验或气质测验、态度测验和情绪的稳定性测验。

8.5第二种原因的差异在环境,可以通过观察和谈话对重要的环境因素作出评定。

8.6对测量结果的另外三种重要用途是确立标准、对人进行选择和编组和测量进步。8.7判断一个人的进步有两种主要方法,常模参照评价和准则参照评价。

8.8学生在学习中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智力因素的差异和人格因素的差异。

8.9人的心理能力的个别差异非常复杂,就其表现范围而言,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学习领域与非学习领域的个别差异、表演领域与非表演领域的个别差异和学术领域与非学术领域的差别。

8.10根据人体在知觉过程中的特点可将智力划分为分析型、综合型和分析综合型。

8.11根据记忆过程中感觉到记忆效果可将智力划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和和混合型。

8.12以高级神经活动中那种信号系统占优势可将智力划分为艺术型、思维型和中间型。

8.13特殊才能包括音乐才能、机械才能、绘画才能等。

8.141921-1922年,美国特曼用斯丹福-比纳量表、特曼集体测验等方法,对学前至8年级的儿童进行了测查,鉴别出1528名天才儿童,这项研究是个领域规模较大,时间最长的一项著名的追踪研究。

8.15原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成分。

8.16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早期教育是超常儿童成长的关键。

8.17适应性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挥和保障自己独立性的程度,二是圆满完成他所接受的个人和社会责任的程度。

8.18智力落后的原因是以发生在母亲怀孕时、分娩时以及生产后来划分的,医学上称为产前因素、产程因素和产后因素。

9.1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由低级到高级分为六级: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9.2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把学习分为两大类:即反射的学习与认知的学习。9.3在认知学习方面,又分为感性学习与理性学习两类。

9.4在理性学习方面,又分为概念的学习、思维的学习与技能的学习三类。

9.5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律有: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

9.6联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普洛夫和斯金纳。

9.7桑代克的理论是以动物实验为根据的。

9.8桑代克把联结看成是行为的基本但愿,他把行为区分为先天的联结和习得的联结。

9.9斯金纳在30年代发明了一种斯金纳箱的学习装置。

9.10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原则是设定目标、小步子前进和及时强化。9.11程序教学的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斯金纳提出的直线式程序,另一种是N.A 克劳德提出的分支式程序。

9.12苛勒进行一系列猩猩学习实验,主要包括系列,一种是利用工具克服阻碍的实验,另一种是“制造”工具克服阻碍的实验。

9.13学科的基本结构有两个含义,一种基本,另一种是结构。

9.14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

9.15奥苏泊尔根据有意义学习的复杂程度,把有意义学习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代表性(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9.16奥苏泊尔根据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方式,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三种同化模式,类属学习的同化模式、总括学习的同化模式和并列结合学习的同化模式。

9.17奥苏泊尔提出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对当今的学习教育具有深刻的影响。

9.18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发现理论,对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各国的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9.14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中的知觉和理解。

9.15斯金纳揭示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提出了强化时程表,并依据对强化作用的研究进一步提出程序教育。

9.16巴普洛夫是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对动物和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

9.17巴普洛夫提出了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观和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9.18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其实质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9.19威特罗克的生成学习理论独具特点,代表着认知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9.20生成学习模式包括四个主要成分,即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的知识经验。

9.21先前的知识经验包括已有的概念、元认知、抽象知识和具体经验。

9.22托尔曼的著名实验是白鼠走迷宫实验。

9.23托尔曼作为目的行为主义者,却接受了格式塔心理学学习观的影响,提出了符号学习论。

9.24班杜拉把强化理论和信息加工观点有机地结合,是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发展。

9.25班杜拉提出榜样具有替代性强化的作用,观察学习过程对我们有效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也有启发作用。

9.26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过程。

9.27动作再现是将记忆中的动作观念转换为行为,这是观念学习的中心环节。

9.28动作再现过程主要包括动作的认知组织、实际动作和动作监控三步。

9.29动作监控分为自我监控和他人监控。

9.30人的活动的动机来自于过去别人和自己在类似行为上受到的强化,包括替代性强化,直接强化与自我强化。

9.31教师要善于运用外部强化并尽可能使之转化为学生的自我强化,来推动学生的学习。

9.32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是50-60年代兴起的一个生气勃勃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罗杰斯和马斯洛。

9.33储存于学习者长时记忆中的原有知识、技能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重要的内部条件。

9.34学生的主动加工活动可用学习动机和加工信息的策略来解释。

9.35影响学习的外部条件有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信息、教师的教学技巧。

10.1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大多同意将广大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10.2技能可以分为“智慧技能”(也叫智力技能、心智技能或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10.3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新近认知心理学又将智慧技能分为两个亚类,一类用于对外运作,一类用于对内控制,这一划分源于加涅的学习结果的分类。

10.4程序性知识也可以分为两个亚类:一类智慧技能,一类认知策略。

10.5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都要经历:习得、巩固与转化、提取与应用三个阶段。

10.6从学习结果来看,广义知识的学习可以获得三类结果: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问题、程序性知识之一---对外运作(智慧技能)、程序性知识之二---对内控制(认知策略)。

10.7心理学级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网络或图式进行表征。

10.8命题一般包含两个要素:一个关系和一组论据。

10.9现代认知心理学区分了两类图式,一类是关于客体的图式,另一类是关于事件的图式或做事的图式(脚本)。

10.10奥苏泊尔将知识分为符号、概念和命题三类。

10.11概念是有一定结构的,包括:概念名称、概念定义、概念属性和概念实例。

10.12根据概念的抽象水平,加涅将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

10.13命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概念性命题,另一类是概括性命题。

10.14新旧知识的三种关系导致了三种形式的学习,即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构学习。

10.15下位学习有两种学习形式,即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10.16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奥苏泊尔提出要遵循两个教学原则: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

10.17概念的形成过程是辨别(关键属性)、假设、验证和概括的过程。

10.18邵瑞珍认为加涅将智慧技能五种,它们由下至上形成一种层次关系,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

10.19概念和规则的运用是智慧技能(陈述性知识)的核心成分,又是程序性知识(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核心成分。

10.20规则学习可根据上位学习和下位学习这两种方式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10.21学习策略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而是学习方法的选择、组织和加工。

10.22元认知包括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以及个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10.23元认知的训练方法:言语化训练法、他人提问训练法、自我提问训练法。

10.24已有大量研究证明,言语化能调动元认知监控的作用,因而能提高学习和思维的效率。

10.25运用外部提示来训练元认知监控技能的实验,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训练者在被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供一些指向元认知监控的问题,另一种是学生相互提问。10.26概括策略是组织策略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10.27布朗和戴曾将概括方法从易到难归纳为五种基本方式:略去枝节、删掉多余、代以上位、择取要义、自述要义。

10.28学习策略的三个阶段:习得阶段、巩固与转化阶段、提取与应用阶段。

10.29元认知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学生对策略的学习和应用。

10.30记笔记和做笔记是心理学研究较多的一种精加工技术。

10.31记笔记有两步:第一步是记下听讲中的信息,第二步是理解它们。

11.1动作技能的特征:准确性、动作的速度加快、多余动作的减少、灵活性。

11.2通常联系曲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工作效率作为纵坐标,另一种以练习中犯错误的多少作为纵坐标。

11.3练习成绩逐步提高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短跑、跳高、跳远)、练习的进步先慢后快(投掷、学习游泳)。

11.4练习的个别差异:速度较快,错误很少;速度较快,错误较多;速度较慢,错误较少;速度较慢,错误较多。

11.5练习曲线出现个别差异的原因: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态度、练习方式、知识经验、准备状况及努力程度等。

11.6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依据,主张分别训练心的各种官能,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以达到普遍迁移的目的。

11.7形式训练说把训练和改进心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最重要的目标。

11.8奥苏泊尔提出了影响学习迁移的三个主要的认知结构变量,可利用性变量、可辨别性变量、稳定性(包括清晰性)变量。

11.9对策略作用的自我评价是影响策略迁移的重要因素。

11.101985年泰勒等人研究了自我评价对迁移的影响。

12.1品德具有如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品德必须以某种社会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为基础,并与道德行为有密切的联系。二是品德具有稳定性特征。

12.2在我国,许多学者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组成,四者紧密相联,彼此依存。

12.3林崇德认为,品德结构是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多序列的动态开放性的整体与系统。

12.4操作系统包括同化、外化、具体化的三个过程。

12.5品德反馈调节系统,它包括自我反馈和他人反馈,预期反馈和倒摄反馈,都通过自我意识来达到调节行为的作用,并加强或削弱行为动机。

12.6章志光依据自己的实验研究,提出一个“品德形成三维结构”的设想。

12.7品德结构可以从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三个断面或维度去进行探讨。12.8皮亚杰认为一个人道德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个方面,这就是皮亚杰划分阶段的标准。

12.9道德认识的形成主要包括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个方面。

12.10道德请情感的发展一般经历三种水平: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

12.11道德行为的形成包括:道德行为方式与技能的掌握、形成道德行为习惯。

12.12观察学习、替代性强化是塑造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一种经济、实用和有效的方法。

12.13许多调查标明,品德不良的青少年的转化过程大体要经历醒悟、转变和自新三个阶段。

13.1动机的内因---需要和内驱力。

13.2动机的外因---目标、诱因和强化物。

13.3赫尔认为,内驱力有原始内驱力和继起内驱力两种。

13.4维纳从内外源、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划分归因为: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13.5维纳认为,学生往往是以能力高低、努力程度、运气好坏和任务难度。

13.6行为注意的晚近代表人物班杜拉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13.7效果比较好的三种归因训练方法:团体发展法、强化矫正法、观察学习法。

14.1作为教师,一要学习专业知识、二要学习教育理论、三要学习相关知识。

14.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言语从内容上看,一要有新的思想内容和观念,给人以新鲜感;二要言之有情;三要言之有物。

14.3在形式上看,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表现为,准确精炼、通俗明白、生动形象、严密含蓄、速度和语音要有变化。

15.1客观事物或事件、法则、数字或符号是测量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

15.2从评价标准来看,学习评价一般有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人内差异评价。

15.3从评价的功能来看,学习评价一般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15.4学习测验是一种学习测量与评价的工具,它一般可分为教师自编和标准化测验两种。15.5通过编制测验计划表,确定不同水平试题的比例、不同教学内容实体比例及预定完成各测验内容的时间。

15.6测验计划表对试卷的学习行为水平、题型、题量、分数分布、时间及其分配等方面做出了固定,即试卷的结构框架得以确定,它在宏观方面保障和控制了测验试卷的质量。

15.7通过编制双向细目表可以规范测验试卷以满足教学目标。

15.8双向细目表是由教学内容和学习行为水平构成的二维表,表头纵表目为学习行为水平,表身横标为教学内容。

15.9教师自编测验的种类主要有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

15.10标准化过程指:题目编制标准化、测试实施标准化、评分标准化、结果解释标准化。

15.11常模参照测验和准则参照测验是根据解释结果的方式,即每名学生的测验分数参照哪种标准进行解释来区分。

15.12测验项目质量分析包括项目难度分析和项目区分度分析。

15.13经典测验理论主要由基本假设、信度、效度等概念组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皮尔曼的真分数模型.

15.14从评价的功能角度来分,学习评价一般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15.15效标关联效度可分为预测效度和同时效度。

15.16诊断性学习评价的基本内容主要为认知发展基础、学习技能与习惯以及和学习有关的情感方面。

15.17形成性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的具体目标与确认其学习成立与否的评价。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

1.1横断研究设计的优点:

①持续时间短,易于控制有关因素,且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不同年龄儿童心理的发展水平②成本低、费用低,省时省力③避免研究结果受到社会文化所带来的影响

1.2纵向研究设计的优点:

①比较系统地、详细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的量变质变的规律②可以揭示出学生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中与家庭、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③对于那些在短期内不能很好地看出学生发展结果的问题,只有通过纵向研究设计,才能经过长期研究后得出结论。

1.3聚合式交叉设计的优点:

①在短时间内既能了解各个年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总体状况,又可以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认识学生心理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变化②可以探讨社会历史因素对学生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

1.4怎样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贯彻客观性原则:

①坚持实事求是地揭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规律为研究的目的②在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时,要确立客观的指标

1.5怎样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贯彻发展性原则:

①要在思想上树立人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观点②要坚持教育是促进一个人心理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

1.6怎样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贯彻教育性原则:

①始终牢记所研究的对象是人,要考虑所施加的实验条件对其心理发展的当前和长期影响,特别是要主注意这些条件会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那些不利影响②明确教育研究对学生心理发展锁起的主导作用,不能为研究而研究,不能为研究而损害学生的身心发展③尽量控制实验研究中一些意外事件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1.7为什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①检验理论的适当性和可应用性水平②克服实验室研究过程中的精确性、严密性与自然性、应用性之间的矛盾③让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

1.8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问题时,坚持伦理性原则这主要表现在:

①研究必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②研究者在事先或事后又让学生(被试)知情的义务,即向学生解释实验的目的③研究者不能强迫学生(被试)完成实验或参与研究的全过程。即学生有权在研究过程中终止参与研究④对研究所获得的资料,研究人员应该做好保密工作⑤无论本人同意还是不同意,发表研究资料一定要采用假名的形式。

1.9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①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社会实践服务②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素质③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①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②发展时期: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③成熟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④融合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2.1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

①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②华生论儿童情绪发展③华生论人格发展④华生论的儿童教育观

2.2华生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

①否认遗传作用②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2.3华生儿童情绪发展:

①关于儿童的怕、怒和爱的研究②关于儿童情绪发展的实验研究、

2.4华生的儿童教育观:

①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②反对体罚儿童③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④对幼儿养护的要求⑤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2.5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

①弗洛伊德论心理发展的动力②关于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③儿童焦虑情绪的发展

2.6弗洛伊德心理发展的具体年龄阶段:

第一阶段口唇期(0-1岁),第二阶段肛门期(1-3岁),第三阶段前生殖器期(3-6岁),第四阶段潜伏期(6-12岁),第五阶段生殖器期(11、12岁以后)

2.7儿童焦虑情绪的发展:

①焦虑产生的原因及种类:客观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上的焦虑②儿童焦虑的特点:存在着个体差异、存在着年龄差异

2.8埃里克森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第二阶段,自主与羞怯;第三阶段,主动与内疚阶段(3-6岁);第四阶段,勤奋与自卑阶段(6-12岁),主要矛盾是第五阶段: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12-20岁)第六阶段:亲密与孤独阶段(20-40岁)第七阶段:繁殖与停滞阶段(40-60岁)第八阶段:自我整合与绝望阶段(60岁)

2.9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①成熟②练习和习得经验③社会经验④平衡

2.10皮亚杰提出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2.11维果斯基提出个体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

①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②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并重新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组合,形成了高级的心理结构④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⑤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2.12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的观点:

①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②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③从“学习的最佳期限”2.13维果斯基提出个体心理机能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原因:

①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②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词、符号,使其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③是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

2.14维果斯基的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中,个体的高级智力动作是怎样产生的:

①从外部的动作开始的,然后外部的动作转化为内在的智力动作②先从简单的智力动作,随着外部动作的高级化,内在的智力动作也高级化了

2.15朱智贤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

①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②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发展问题③教育实践与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④多学科结合研究心理发展问题

2.16朱智贤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①先天与后庭的关系:先天来自后天,后天决定先天②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在儿童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想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要求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③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儿童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④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质的变化就表现为年龄特征

2.17朱智贤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发展问题:

①将心理看作为一个开放的组织系统来进行研究②系统的分析各种心理发展的类型③系统的处理结果

2.18朱智贤教育实践与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

①要坚持在实践中,特别是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发展心理学,这是我国心理学前进道路上的主要方向②反对脱离世纪,为研究而研究的学术风气③主张研究中国人从畜生到成熟心理发展的特点极其规律④在教育时间中研究发展心理学的同时,还要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儿童的智力与人格

2.19朱智贤多学科结合研究心理发展问题:

①要组织与心理学有关的多学科专家来进行研究②在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上,要适当招收一些其他学科毕业而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③要形成一个有统一学术思想的心理学派

3.1为什么对遗传不应只理解为“与生俱来“的:

①与生俱来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来自遗传②出生时没有表现但在生长期才出现的某种特征不一定与遗传无关

3.2高尔顿法:

①对双生子的研究:同卵双生子起源于一个受精的卵子分裂成两个相同的复制品。异卵双生子起源于两个单独的卵子受精。从遗传上看,前者是相同的,后者是不同的②血缘关系的研究: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詹森对8个国家的一百多项血缘与智力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得出,血缘关系越近,在智力上的平均相关数越高;反之则越低。③家谱分析法的研究:英国科学家高尔顿最早运用“家谱分析法”调查了几百个名人的血缘关系,发现在名字亲属中称为名人的显著比普通家庭中的名人多。,由此高尔顿提出“天才是遗传的”观点,这就是著名的遗传决定论

3.3成熟的作用:

①大脑皮层机能成熟与心理发展的关系②神经系统结构和技能的发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③第二信号系统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3.4环境的作用:

①自然环境的作用②社会环境的作用

3.5布鲁芬布卢纳将社会环境系统分为几个子系统:

①核心子系统是家庭与父母②中间子系统是托儿机构和伙伴关系③外在子系统是社会网络和社会阶层④外在大系统是历史文化、

3.6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

①剥夺环境可导致个体的心理发展落后②丰富的环境可改善儿童智力的发展

3.7社会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上起着主导作用:

①教育主导个体心理发展②教育虽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机械地决定个体心理的发展

3.8关于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心理学史上的代表性观点:

①遗传决定论:该理论主张,个体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决定的,个体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被决定了,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能延缓或急加速这些先天遗传能力的实现,而不能改变它。②环境决定论(机械决定论):实质上就是把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看成是两个等同的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③调和论(共同决定论)④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在个体心理发展上,遗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遗传只提供个体心理发展的可能性,不决定心理发展的现实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现实性,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3.9个体发展的参数主要包括:

①发展的时间②发展的速度③发展的稳定程度④发展的协调性⑤发展中的量变与质变

3.10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①教育能促进或延缓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②教育是引起个体领会和掌握知识经验的关键③教育必须适合个体心理发展内在需要的变化

3.11知识经验的内化要经历的过程:

①动作定向阶段②物质化活动的阶段③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④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⑤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3.12心理发展动力的几种观点:

①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的:英国哲学家罗素②只讲内因不讲发展的:德国心理学家彪勒③只讲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格式塔学派④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联想主义心理学⑤即讲外因又讲发展的: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⑥既讲内外因相互作用又讲发展的:

皮亚杰

3.13心理发展动力的实质的认识:

①个体的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②需要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中代表着新的一面,它是心理发展的动力系统。③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也就是个体原有的、完整的心理结构是过去反映活动的结果④新的需要和原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对立统一,构成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成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⑤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无数的矛盾,但是只有新的需要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

3.14对于需要的本质和其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的认识:

①需要具有独自的特点②需要的分类很复杂: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③需要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动机、兴趣、爱好、理想、新年、世界观等④随着个体心理发展,需要的主次关系会发生变化⑤需要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代表新的、比较活跃的、积极的一面

3.15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经历:(朱智贤提出)

①乳儿期(0-1岁)②婴儿期(1-3岁)③学前期(3-6、7岁)④小学期(6、7岁-11、12岁)⑤少年期(11、12-14、15岁)⑥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

3.16个体的思维发展阶段:

①0-3岁,直觉行动思维②3-6、7岁,具体形象思维③6、7-11、12岁,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④11、12-14、15岁,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⑤14、15-17、18岁,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

3.17洛伦兹提出印刻与学习的区别:

①印刻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②印刻是不可逆的③印刻可能形成得非常快,有时只要一次尝试就形成了④印刻只会在发展早期的“关键期”内发生,而大多数学习可在任何时期内发生

3.18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①关键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②关键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③关键期也是心理发展矛盾冲突最突出的时期。④关键期是心理发展最快的时期,教育工作一定要跟上。

3.19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的具体表现:

①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大脑的发展,它有着相对稳定的顺序。②心理发展受个体所掌握的人类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的制约。③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提高,需要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外表到本质的过程,也是一个要不断经过量变质变的过程。④社会和教育条件虽然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但在一定时期内有其相对的稳定性。

3.20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的具体表现:

①社会生活条件的不同,导致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也不完全相同。②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导致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存在差异。

③儿童生理发育的状况虽大体一致,但也因遗传、营养等因素的不同导致有一定的差异。

3.21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可著名的成熟决定论:

①主张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2个:成熟和学习②心理发展是一个按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顺序与成熟的关系较大,与学习的关系较小③心理发展主要由成熟决定

4.1脑的重量:

新生儿—390克,是成人脑的25%;第一年脑增加速度最快,平均每天增加1克,到九个月时平均脑重达到660克左右。2-3岁,900—1011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75%;6.7岁,脑重1282克左右,接近成人水平,达到成人脑重的90%;9岁,1350克;12岁1400克;20岁左右不再增长。

4.2婴儿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所经历的四个阶段:

①直接刺激---直接反应(7.8个月的婴儿)②词的刺激---直接反应(8个月以后)③具体刺激---词的反应(1-1.5岁的婴儿)④词的刺激---词的反应(1.5岁以后)

4.3大脑功能侧化主要表现在:

①大脑两半球功能侧滑的出现和形成②利手的出现和形成

4.4游戏的发展:

①创造性成分明显增强②独立性显著增加③计划性逐渐加强④组织形式日益复杂⑤内容更加丰富

4.5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①观察的目的性不强②观察的系统性差③观察的持续时间短

4.6概括性发展的特点:

①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②概括的特征常是非本质的③概括的内涵常不准确、

4.7衡量婴幼儿是否掌握数概念的三项指标:

①数的实际意义②数的顺序③数的组成

4.8幼儿判断和推理的发展的特点:

①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和表面联系进行②以主观经验或情绪作为依据③判断和推理的根据不充分

4.9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随年龄逐渐增多,表现在:

①想象的主题容易变化②想象有时与现实分不清,表现出脱离现实或混淆现实③想象中带有特殊的夸张性

4.10幼儿期创造想象开始发展,但再造想象仍占优势,表现在:

①幼儿想象的内容常依赖成人的言语描述或简单生活经验的模仿②无论是幼儿的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从本质上看都具有直观性、具体性,他们想象的形象比较贫乏、零碎且不完整,想象的形象之间缺乏一定的联想

4.10婴儿言语的发生期,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①反射性发声阶段(0-3个月)②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③模仿发音—说话阶段(9-12个月)4.11婴儿言语形成期,经历三个阶段:

①单词句阶段(1-1.5岁),单音重复,一词多义、以词代句)②简单句阶段(1.5-2岁),句子简单,句子不完整,词序颠倒③复合句阶段(2-3岁),词汇迅速增加,会说出完整的句子,言语表单内容丰富了。

4.12幼儿词汇的发展:

①词汇的数量迅速增加②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③积极词汇的增加

4.13随着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语法结构的发展表现为:

①简单句逐渐发展为复合句②陈述句逐渐被多种形式的句子所取代③修饰句逐渐取代无修饰句

4.14内部言语有自己独特的机能:

①内部言语跟抽象逻辑思维有更多的联系,执行着自觉的分析综合机能②背部言语与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有更多的联系,执行着自觉的自我调节的机能

4.15内部言语发展经历的阶段:

①大量出声的自言自语阶段②少量出声的自言自语阶段③内部言语阶段

4.16情绪情感发展的内容:

①笑②恐惧③依恋④道德感

4.17笑的发展阶段:

①阶段1,自发性的笑(0-5周),用嘴做怪相②阶段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③有选择的社会性笑(5、6个月起),分辨的能力增强

4.18恐惧是一种负面的情绪,它的发展经历:

①本能的恐惧(0岁开始)②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4个月左右开始)③怕生(6个月左右开始)④预测性恐惧(2岁左右开始)

4.19依恋的特点:

①依恋对象比任何别的人更能安抚婴儿②婴儿更多地趋向于依恋的对象③当依恋的对象在场时,婴儿很少害怕④当婴儿出现害怕时,更容易去寻找依恋的对象,以取得安全感

4.20依恋的阶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①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②选择性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对自己的母亲更为偏爱③特定的依恋阶段(6个月—2.3岁)④目标调整的参与阶段(2.3岁以后)

4.21道德感发展的特点:

①在婴儿期,道德感就开始萌芽了②爱国主义情感在幼儿阶段开始萌芽③幼儿的道德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4.22婴幼儿身体发展的原则:

①从上而下的原则②由近及远的原则③由大到小的原则

4.22手的动作的发展对婴幼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①手的发展可以使婴幼儿掌握、实用和制造各种工具,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②手动作的发展与语言的协调发展,为智力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③手动作发展促使手眼协调能力提高,使婴幼儿可以发现隐藏在是事物间的联系,导致他们进行直觉行动思维

4.23在婴幼儿发展过程中,直立行走对其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①智力行走可以让婴幼儿自己去接触客观世界,大大地扩展可他们的视野和认识的范围

②直立行走要求身体各部相互协调,促进了大脑功能的发育和完善③直立行走使婴幼儿的空间知觉进一步发展,即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发展④直立行走导致个体交往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个体心理的社会化

4.24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①区分主体与动作是自我意识产生的起点②知道自己的名字,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③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标志

4.25自我认识的发展:

①对自己名字的认识②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4.26婴儿对自己身体的认识的几个阶段:

①阶段1,戏物(镜子)阶段(0-10个月),对自己感兴趣,对镜子中自己的映象不感兴趣②阶段2“伙伴游戏阶段”(11-17个月),对镜中自己的映像感兴趣③阶段3,相倚性阶段(18-24个月),特别关注镜中的映像与外界事物的对应关系④阶段4,自我认识阶段(18-24个月后),借助于镜子立即去摸自己鼻子的人数迅速增加

4.27朱智贤对幼儿的自我评价表现的特点:

①从轻信承认的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②从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内心品质的评价③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4.28婴幼儿的气质类型:

①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容易型、困难型、延缓型②巴斯-普罗敏的活动特性说:情绪型、活动型、社交型、冲动型

4.29婴幼儿气质发展的特点:

①婴幼儿气质类型及特点有很强的稳定性②婴幼儿气质类型及特点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4.30对于婴幼儿的气质,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①了解婴幼儿气质的特点②不能轻易对婴幼儿的气质类型下结论③针对婴幼儿气质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使他们的积极方面得到发展,消极方面得到改变

4.31陈帼眉认为幼儿性格发展的突出特点:

①活泼好动②好奇好问③易冲动、自觉性差④缺乏自信心、模仿性强

4.32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

①注意加强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生动有效的方法,使幼儿能分辨简单的是非、对错②创造条件让幼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塑造良好性格特征③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4.33婴幼儿社会化的基本过程:

①早期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0-6个月)②社会性情感联结建立阶段(7-24个月)③伙伴关系发展阶段(24-36个月)

4.34同伴关系对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①同伴关系可以满足婴儿的归属需要、爱的需要和尊重需要②同伴交往为婴幼儿提供了学习他人行为的机会③同伴关系为婴幼儿提供了一种特殊参考框架,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调整④同伴关系是婴幼儿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4.35性别恒常性的发展阶段:

①阶段1,性别认同阶段(2-3岁),正确说出自己的性别②阶段2,性别稳定性阶段(4-5岁),理解性别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③性别一致性阶段(6-7岁),懂的性别不会因一个人的服饰、形象或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5.1小学生的神经系统机能:

①神经兴奋-抑制过程的机能进一步加强②抑制性条件反射迅速发展③兴奋条件反射的发展④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相互关系的转变⑤左右脑机能不断分化

5.2学校学习的特点:

①学习要越过直接经验②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③动机是学习的动力源泉④学习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为主

5.3为什么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和“创新”的重任②教学内容对教师来说是已知的,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既要根据教学目的、大纲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去抓住关键环节,利用各种方法,进行启发诱导,使学生积极思维

5.4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其心理发展的作用:

①学校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②学校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施的③学校学习是有组织的活动

5.5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①从比较短近的、狭隘的学习动机逐步向比较远大的、自觉的学习动机发展②从具体的学习动机逐步向比较抽象的学习动机发展③从不稳定的学习动机逐步向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发展

5.6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的特点:

①为得到好分数,不想落后人,或者为了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为了得到奖励而努力学习②为履行集体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者为集体和组织争光而学习③为个人前途、理想,为升学,甚至为自己的出路和未来幸福而学习④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为视线“四化“而勤奋学习

5.7小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重点):

①低年级的小学生从对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逐渐发展到对学习的内容和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感兴趣。②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对各种不同学科内容产生了初步的分化性的兴趣。③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较感兴趣,对抽象的因果关系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④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以游戏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感兴趣,中、高年级小学生对这种学习活动的兴趣逐步下降。⑤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一个发展过程

5.8小学生视觉感受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视觉差别感受性明显发展②小学生颜色的辨别力迅速提高③从总体来说,小学生视觉的差别感受性发展要快于视觉绝对感受性的发展④小学生阶段女生的颜色感受性发展高于男生的

5.9知觉发展的特点:

①知觉的有有意性、目的性明显发展②知觉的分析与综合水平提高

5.10研究小学生对左右关系的认识的发展:

①阶段1(5-7岁),比较固定化地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②阶段2(7-9岁),初步地、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③阶段3(9-11岁),能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

5.11小学生的时间知觉的发展:

①时间估计能力发展:估计能力很低②时间标尺的利用:从5岁到9岁,利用标尺估计时间的能力逐渐提高③时间单位的认识

5.12小学生观察发展的过程:

①阶段1(大部分幼儿),认识“个别对象”阶段②阶段2(大部分小学低年级学生),认识“空间联系”阶段③阶段3(小学中年级学生),认识“因果联系”阶段④阶段4(大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5.13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①有意识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②意义识记逐渐超过机械识记③抽象记忆在迅速发展

5.14思维的发展特点:

①抽象逻辑思维在逐步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②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③在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的过渡中,存在着不平衡性。④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中出现“飞跃”或“质变”

5.15小学生概括性发展的阶段:

①阶段1,直观形象概括水平(7-8岁)②阶段2,形象-抽象概括水平(8-10岁)③阶段3,初步的本质抽象概括水平(10-12岁)

5.16小学生属概念的发展阶段:

①7-8岁阶段,已初步形成三位以内整数概念系统,可以逐步掌握三四位数②9-10岁阶段,小学生的整数、小叔概念系统正处于形成和巩固过程中已基本上能掌握万以上整数,其中个别项目(数位、相邻数)的掌握较好;分数概念正在开始形成中③11-12岁阶段,小学生的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系统逐步趋向统一

5.17小学生字词概念的发展:①错误的定义②概念的重复③功用性定义或具体形象的描述④接近本质的定义或具体的解释⑤本质的定义

5.18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①有意性迅速增长(三、四年级开始)②内容逐渐复合客观现实(中、高年级)③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5.19小学生幻想发展的特点:

①由直观性和虚构性向抽象性和现实性发展②由笼统性和肤浅性向分化性和深刻性发展③由易变性向稳定性发展④由非社会性向社会性发展

5.20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

①一年级以对话占主导地位②二、三年级独白言语开始发展③四、五年级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初步完善

5.21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①阶段1,分析阶段②阶段2,综合阶段③阶段3,分析综合阶段

5.22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①阶段1,口述的阶段②阶段2,过渡阶段③阶段3,独立写作阶段

5.23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

①阶段1,出声思维阶段②阶段2,综合阶段③阶段3,无声思维阶段

5.24如何发展小学生的内部言语:

①要启发他们独立思考②启发他们在处理问题③要启发他们主义锻炼把内部言语、书面言语和口头言语三者结合起来,统一发展言语的能力

5.25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①表情丰富但不善于控制自己②情感的内容不断扩大与加深③冲动性减少而稳定性增强

5.26小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①意志薄弱且受暗示性强②动机和目的的被动性和依赖性③不善于反复思考和计划

5.27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①自我评价由“他律性”向“自律性”发展②从依据具体行为进行评价向应用道德原则进行评价发展③从根据行为的效果进行评价向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发展④从正确评价别人的行为向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发展⑤自我评价的稳定性⑥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积累化

5.28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因素有:

①家庭教育方式②学校教育③社会传统文化④父母和教育的期望

5.29同伴团体是在小学生同伴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其特点是:

①在一定的规则基础上进行相互交往②限制其成员对其他团体的归属感③具有明确的或隐含的行为标准④发展使其成员为完成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组织

5.30小学生同伴团体的发展过程:

①孤立期(一年级上半学期)②水平分化期(一至二年级)③垂直分化期(二至三年级)

④部分团体形成期(三至五年级)⑤集体合并期(五年级以后)

5.31儿童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经历的阶段:

①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常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作出反应。②社会一信息角色采择(6~8岁),认为他人所做的即是其所想的,不能理解他人行为的动机③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10岁),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④相互性角色采择(10~12岁),能够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解释和反应。⑤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12~15岁以上),开始运用社会系统和信息来分析、比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6.1初中生生理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

①促进了“成人感”的产生和“我”的形象的改变②运动需要显著增强③出现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些不协调性④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6.2在初中阶段,学生感觉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①初中生的视觉感受性在不断提高,主要表现为区别各种颜色的精确性明显提高。②初中生的听觉感受性在不断提高,主要表现为区别音高的能力明显增长③初中生的运动觉和平衡觉也在不断发展

6.3在初中阶段,学生知觉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①初中生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进一步提高②初中生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不断提高

③初中生知觉的逻辑性增强

6.4初中生的有意注意发展超过了无意注意并且处于优势地位,其特点为:

①注意的目的性②注意的稳定性③注意的选择性④注意的转移⑤注意的分配

6.5初中生的记忆发展的特点:

①意义识记已成为主要的记忆手段②有意识记在记忆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③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

6.6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①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优势地位,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②开始能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认识到事物的相对性,认识到人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好的一面③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进入关键期④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点。

6.7初中生思维发展的阶段:

①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凡事总要问一个“什么是正确的答案”②第二阶段,多元论阶段: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③第三阶段,相对论阶段:一切事情要看情况来定④第四阶段,约定论阶段:这对于我来说是正确的

6.8初中生理解字词概念的发展趋势:

①初一学生大多处于从功用性定义或具体形象的描述水平向接近本质的定义或作具体的解释水平转化②初二和初三学生大多处于接近本质的定义或作具体的解释水平,或者由这类水平向本质定义水平转化③从初二以后,学生能够很好掌握自己所理解的一些抽

象概念的本质属性,并能逐步分清主次特征

6.9初中生推理能力发展的特点:

①初一学生虽然已具备各种推理的能力,但只达到了初步水平②初中生运用逻辑法则能力逐渐提高

6.10初中生思维发展的性别差异的发展趋势:

①从小学到初一,男女生思维发展的性别差异逐渐明显②初二以后,男女生思维发展各具特色

6.11初中生想象的发展特点:

①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②再造想象高度发展,创造想象开始发展③想象内容更加现实化

6.12初中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①强烈和温和②外露和含蓄③波动与稳定④自尊与自卑

6.13初中生理智感发展的特点:

①成功、愉快的体验在学习活动中占主导地位②自觉地确立了学习的目标

6.14初中生美感发展的特点:

①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外表,力求给人一种美好的印象②开始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③开始注意并提高自己对美的修养

6.15初中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①意志行动的果断性增强,但行动的盲目性较大②意志对行为开始进行调节,但行为还常表现出冲动性③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坚持性,但持续时间还有限④意志行动中动机的社会性成分增多⑤采取和执行决定的速度由快变慢

6.16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①对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品质发生了兴趣,开始要求了解别人的和自己的个性特点,了解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自己。②能够更自觉的评价别人的和自己的个性品质。③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品质的能力与高中生相比较,水平还不高,而且也不稳定。

6.17初中生自我批评能力的发展的三种水平:

①水平一,自我批评自我的精神很差,或者很少进行自我批评(占很少部分,低级水平)

②水平二,自评价的精神正在发展,但还不稳定(占绝大多数,中级水平)③水平三,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对自己的行为提出高要求(占一小部分,高级水平)

6.18初中生自我体验的发展:

①出现成人感②自尊感增强③出现自卑感

6.19朱智贤提出初中生社会化发展:

①谋求独立②确定自我③获得性别角色④准备适应“性”的成熟⑤学习适应成人的社会

6.20初中生与父母关系发生一些微妙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情感上开始脱离父母②行为的独立性增加③思想观点上与父母产生分歧④父母的地位在初中生心目中开始下降

7.1赫洛克提出高中生性意识发展的经历的四个阶段:

①性反感期②向往年长者的“牛犊恋”期(大部分高中生)③接近异性的狂热期(大部分高中生)④浪漫的恋爱期(少部分高中生)

7.2高中生的性意识发展表现出的特点:

①身心发展不平衡②最自身发育的喜悦和烦恼③对异性产生了兴趣

7.3高中生的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①观察的自觉性提高②观察的时间延长③观察的概括性高度发展④观察的精确性显著发展

7.4高中生的注意发展的特点:

①注意的稳定性增长速度逐渐缓慢②注意分配比初中生好③注意的转移能力在初中阶段已达高峰

7.6高中生记忆的发展的特点:

①记忆力增强②以理解记忆为主③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的发展④抽象记忆占优势⑤短时记忆稳定

7.7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

①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的假设性、预计性和内省性②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进入成熟期③形式逻辑思维发展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7.8高中生推理发展的特点:

①推理能力趋于超成熟②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同步发展③各种推理能力发展存在不平衡

7.9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特点:

①高中阶段处于创造性思维最佳发展区的前端②高中生创造性思维中现实性的特点突出③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和有意性增强④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迅速发展

7.10高中生想象的发展的特点:

①想象的有意性充分发展②想象的创造性水平显著提高,创造性想象日益占优势③想象的先是习惯明显增强

7.11高中生对情绪体现的表现特点:

①情绪体验的持续延长②情绪体验丰富③情绪体验深刻④情绪体验更加细腻

7.12一个人的情绪是否成熟,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提出四个标准:

①能保持身体健康②对于行动的控制③消除紧张情绪,使其向无害的方向转化④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使之稳定

7.13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①自我意识中独立意象的发展②自我意识的组成成分分化③自我形象受到了空前的关注④自我评价逐渐成熟⑤自尊心强

7.14高中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的主要表现:

①自我评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②自我评价的途径多样化③自我评价的结果更加全面、丰富④自我评价的客观性有所提高⑤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步增强7.15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类型:

①自我肯定型②自我否定型③自我矛盾型④自我扩张型⑤自我萎缩型

7.16高中生兴趣发展的特点:

①高中生兴趣的发展经历有趣、乐趣和志趣三个阶段②高中生兴趣由肤浅向深刻发展③高中生的中心兴趣逐步形成④高中生的兴趣从广到窄

7.17高中生对各类具体兴趣的发展:

①学科兴趣:男生喜欢理科,女生喜欢文科②阅读兴趣:故事类、文学类和思想类书籍

③政治兴趣:关心实时政治

7.18人生观的五个阶段:

①准备阶段:小学生属于此阶段②观察阶段:初中生属于此阶段③探索阶段:大部分高中生属于此阶段④定向阶段:小部分高中生属于此阶段⑤确立阶段:个别高中生和大学生属于此阶段

7.19性格形成的三个阶段:

①阶段1:性格萌芽期,学龄前儿童②阶段2:性格形成阶段,中、小学生③阶段3:性格基本定型阶段,高中生和大学生

7.20高中生性格发展的特点:

①高中生进入性格发展的第二个快速期②高中生性格的类型逐步形成③高中生性格发展与其心理过程、个性倾向性及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更加明显④高中生对性格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提高⑤高中生性格特征的外部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和复杂

7.21良好的师生关系对高中生心理发展具有的积极作用:

①它能够促进高中生良好性格的形成②它能够使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③它可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行为上的榜样

7.22同伴关系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①促进学习进步②促进情绪稳定,达到相互支持③促进性格发展④促进人际交往能力发展

7.22高中生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

①对友谊的渴望强烈②友谊观逐渐成熟③选择朋友时更看重朋友的心理品质④男女生交友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

8.1对个别差异进行测量和评价有三个主要目标:

①确定人们在某种特征方面,比如在智力、气质或听觉方面的差异程度②确定各种差异之间的关系,比如手指动作敏捷程度与视觉速度之间的关系③估计人们的某种特征产生差异的原因,比如是什么原因引起算术能力或跑步速度方面的差异

8.2确定某种特征方面的差异程度,可分为两种评定:

①评定成绩或结果,即达到目标的情况②评定原因或条件,即那些因素有助于取得成绩或影响成绩

8.3智力的类型:

①分析型、综合型和分析综合型②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③艺术型、思维型和中间型

8.4近代心理学领域中主要的人格类型学说:

①性向说:荣格根据心理活动的倾向划分为外倾性人格和内倾性人格②独立-顺从说:阿德勒根据个体独立或顺从程度划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③机能型说:培因根据理智、情感和意志三种心理机能何者占优势将人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④文化-社会类型说:斯普兰格根据个体在六个基本社会领域的价值观划分为理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

8.5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①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特质可分为一般特质和特有特质②他又将特有特质区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8.6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①卡特尔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②卡特尔发现了16种根源特质

8.7吉尔福特的特质理论:

①特质可分为需要、兴趣、态度、气质、能力倾向、形态和生理特点②各个特质最后组成一个包括三部分的层次式结构,最底层是“基倾”,中间层是“基本特质”,最高层是“类型”

8.8查子秀支出超常儿童的的特点:

①感知敏锐,观察力强②注意集中,记忆力强③语言发展好,表达能力强④思维敏捷,逻辑性强⑤有多创性,求知欲旺盛⑥兴趣深或广⑦好胜、自信且有独立性

8.9超常儿童在认知发展上的特点:

①在认知的不同方面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差异的明显程度不同②自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认知不同方面构成的模式有明显不同的特点③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认知发展的趋势不完全相同

8.10查子秀鉴别超常儿童的原则:

①在动态的比较研究中鉴别②采取多指标、多途径。多方法进行鉴别③把发展的质和量结合起来考察④通过教育进行鉴别

8.11超常儿童的鉴别方法:

①标准化智力测验②各种创造力,学习能力或成就测验③教师和家长按照天才儿童行为核对表提供的材料④对儿童的作品由专家作出的评定⑥临床法,如遇被鉴别儿童进行谈话

8.12教育超常儿童要注意的问题:

①要公平,不要搞平均主义②要适当,不要操之过急③要实事求是,不要求全责备④既要全面发展,也要发挥特长

8.13智力落后的诊断标准:DSM-M-R

①应用标准化的智力测验测定智商所得的智商值为70或70以下②应用标准化的适应性

行为评定量表,判断其有适应行为方面的缺损③年龄在18岁以前发现

8.14国内常用的智力测验:

①筛选性测验:分类测验(大年龄儿童)、画人测验(4-12岁)、图片词汇测验(简称PPVT,2.5-18岁)、丹佛发育筛选测验(简称DDST,0-6岁)②诊断性测验:儿童智力筛查量表(6-12岁)、维克斯勒学龄儿童智力量表(简称WISC,6.5-16.5岁)、斯丹福-比纳智力量表(2岁至成人)、格赛尔发育诊断量表(0-3岁)

8.15格罗斯门将适应性行为分为8类:

①感觉-运动能力②交往能力③自助技能④社会化⑤学习能力⑥推理和判断能力⑦社会技能⑧职业和社会责任感

8.16常用的适应性行为评定量表:

①美国智力落后学会适应性行为(简称AAMD-ABS,适用用于3-69岁的智力障碍、情绪障碍和发育障碍者)②温兰社会成熟量表(0-25岁)

8.17形成智力落后的产前因素:

①遗传性疾病:唐氏综合症、猫叫综合症、克利法勒综合症、特纳氏综合症②代谢性异常:苯丙酮尿症、半乳血糖症、糖尿症③近亲结婚④母亲怀孕期间患病: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性疱疹、脊椎灰白质炎、克汀病⑤母亲怀孕期间服药⑥母亲怀孕期间辐射

8.18形成智力落后的产程原因:

①窒息缺氧②早产或低体重儿

8.19形成智力落后的产后原因:

①新生儿溶血病②头颅受伤③脑部疾病④缺碘⑤大脑中微量元素不足⑥环境不良⑦营养不良导致智力落后

8.20智力落后的预防和教育:

①劝阻近亲结婚②避免高龄妊娠③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④搞好儿童保健和提高抚养质量

8.21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①激发学习积极性②因材施教③加强直观教育④循序渐进⑤多联系

9.1加涅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即学到的能力将学习划分为五类:

①智慧技能②认知策略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

9.2潘菽的学习分类:

①知识的学习②机能和熟悉的学习③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④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9.3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①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②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③意义学习又分为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9.4加涅设想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型:

①加工系统(操作系统):感受器、感觉登记器(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反应生成器和反应器②执行控制和期望系统

9.5执行控制的特点:

①可以被意识到②易受其他过程干扰③可以随联系而改进、提高④因智力和动机水平而呈现出个人体差异⑤需要耗费心理能量

9.6联结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学习的实质在于成刺激---反应(S-R)的联结②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是直接的,不存在观念的中介③学习过程中要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才能找到正确的联结④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

9.7桑代克将人类的学习分成四类:

①形成动物式的刺激—反应直接联结:如10个月的婴儿学习敲打②形成观念的联结:如两岁儿童听到“妈妈“一词想到他的妈妈,或看到一块糖时说“糖”③形成抽象的联结:如我们一提到“学习”就想到它的含义④形成选择性联结:如根据语法规则、词义理解句子

9.8巴甫诺夫提出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①以具体事务即“第一信号”为条件刺激物的条件反射,称为第一信号系统②以语词即“第二信号”为条件刺激物的条件反射,称为第二信号系统。

9.9巴甫诺夫经典条件反射与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

①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伴随条件刺激,但强化要与条件刺激同时或稍后出现,这样,条件反射才能形成,即动物要学习一事物时另一事物的信号。②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同反应相结合,也就是有机体必须先作出适当的反应,然后才能得到强化,即动物要学习心得行为反应。因此,操作性条件反射是行为塑造,这就是2种条件反射的根本区别。

9.10格式塔心理学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学习是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是对完整结构的组织,而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②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而不是试误

9.11识别顿悟的三个指标:

①在一定的停顿后有错误行动突然过渡到正确行动②正确的反应有一个良好的保持③正确反应可以迁移

9.12学生为什么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的五种理由:

①学习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②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记忆记忆学科知识③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能够促进学习的迁移④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可以提高学习兴趣⑤傲气学习学习的基本原理可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9.13布鲁纳认为发现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①发现法有助于提高智慧的潜力②发现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③发现法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探索方法④发现法有利于记忆

9.14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②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

9.15托尔曼的主要学习观点:

①认为学习不进是学会一套动作模式,而且是学会遵循一系列指向目标的符号,实质上是脑内形成了认知地图②主张把“S-R”改为“S-O-R”。“O”代表有机体的内部变量③认为动物的行为是有预期的证实的目的,这就是一种内在的强化

9.16注意是观察学习的第一个过程,受三方面因素影响:

①观察者的特征,如觉醒水平、感知能力、态度和强化经验等②榜样的特征,如:榜样行为的效果和价值、榜样的吸引力等③观察者与榜样的关系,如:子女较多地模仿父母,学生模仿老师

9.17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认为在教与学中要做到:

①必须尊重学习者②必须相信学习者③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④教师必须是有感情

10.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性质区别:(简答)

①从输入输出看,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止的,其输入与输出的内容相同;而程序性知识是活动的,其输入与输出不同

②从储存来看,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来储存;程序性知识则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储存

③从激活与提取看来看,陈述性知识提取速度慢,往往是以个有意识的搜寻过程;程序性知识激活速度快,能相互激活

④从学习与遗忘速度来看,陈述性知识学习速度快,忘得也快;程序性知识学习速度慢,遗忘速度也慢

⑤从测量角度看,陈述性知识可以通过“陈述”或“告诉”的方式测量;程序性知识只能通过观察人的行为间接测量

10.2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果中可以利用的适当观念可以构成三种关系

①原有观念为上位的,新知识是下位的----下位学习②原有观念是下位的,新知识是上位的----上位学习③原有观念和新知识是并列的-----并列结合学校

①学生认知结构后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相应知识基础(能学)②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即反映人类的认识成果(该学)③学生必须具有获得材料意义的学习动机(愿学)

10.5辨别学习的有利条件:

①突出关键特征加强对比②发挥多种知觉系统的作用③及时反馈

10.6在学习策略教学中,要做到:

①教给学生大量可供选择的学习方法②教给学生元认知方面的知识③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监控行、迁移性和反馈行

10.7元认知对策略学习所起的作用:

①促进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认识过程、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

②促进学生对学习情境变化的敏感

③诱导学生考虑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下,选择最佳学习方法

④使得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成绩,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10.8学习策略的分类:

①根据学校策略适用的范围来分:一般性学习策略和特殊性学习策略

②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来分: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10.9影响学习策略的学习条件

①内部条件:原有知识背景、元认知水平、动机、归因模式、自我效能感②外部条件:训练方法、外显的操作步骤

10.10采用最合适学生的策略学习的原则:

①结合学科的教学进行策略训练②练习的一致与变化

10.11根据PQ4R阅读策略的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应采用如下步骤:

①预习②提问③阅读④思考⑤复述⑥复习

10.12教师发展学生复述策略的方法:

①经常要求学生复述,培养复述习惯②要求学生掌握多种复述方法③对学生的复述要给予引导,不能把复述搞成简单的死记硬背,而应通过复述更好地了解材料之间的意义、连结、关系或使之变得明显,易于从记忆中恢复④对复述的要求应逐步提高,不能只停留在原内容的重复水平上,应逐步过渡到有选择性的重点复述⑤要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或教师的要求对自己的复述过程进行清晰的认知和调控

10.13精加工的策略的培养与训练:

①课堂教学速度要适当②课堂教学中随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③在知识的教学贯穿方法的教学④训练学生选择、运用和调整加工方法

10.14如何进行只有针对性的复习:

①从旧知识中选恰当的新知识的自然生长点②采用类比教学方式,以学生熟悉的事例,深入浅出的比喻,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巧妙地联系起来③设计“现行组织者”,引导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相联系

10.15组织策略的培养与训练:

①交割学生组织材料的步骤②培养学生的概括策略是提高组织水平的关键③让学生多联系组织并对组织的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和调整④因智力和动机水平而呈现出个人体差异⑤需要耗费心理能量

11.1动作技能的分类:

①从有没有机械来划分:一类是操作器械:写字、绘画、打字、弹琴;一类是不操作器械:唱歌、跳舞、打太极拳②从动作机能操作时调节方式的不同来划分:一类是连续的:开汽车、滑冰、骑自行车;一类是不连续的:射箭、投篮

11.2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①认知阶段:也称为知觉学习,学习重点是观察操作程序②联系形成阶段:重点是有意识地使操作程序支配动作反应③自动化阶段:重点是操作程序自动支配动作反应,无需特殊的注意和纠正

11.3归纳大量的联系曲线可以得出动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趋势:

①练习成绩逐步提高②高原期现象③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

11.4高原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由于这时期成绩提高需要改变旧的活动结果和活动方法,而代之以建立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在没有完成这个该找以前,成绩就会处于停顿状态,当经过练习,完成了改造过程,成绩又会提高,所以在高原期之后,曲线又继续上升。

②由于学生练习的兴趣降低,或者身体状况欠佳如疲劳、疾病等,成绩也会出现暂时停顿现象

11.5动作技能形成的有利条件:

①动作概念的掌握②示范③反馈④练习过程中要有间歇

11.6动作技能保持的特点:

①动作技能的保持比知识的保持牢固②越是复杂的动作技能,保持的时间越长③越是简单的动作技能,保持的时间越短

11.7影响动作技能保持的因素:

①动作技能的学习是过度的学习②动作技能中的肌肉动作的参与,而肌肉动作之间的联系保持得较牢靠③动作技能与言语知识的中枢定位不同

11.8学习迁移的种类(简答)

①从学习迁移的效果划分: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②从学习迁移的顺序划分: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③从学习迁移的水平划分: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④从学习迁移的内容划分: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⑤从学习迁移的距离划分:远迁移和近迁移

11.9传统的学习迁移理论:

①形式训练说②相同要素说③概括化理论④关系转化说⑤学习定势说⑥分析概括说

11.10传统的迁移理论的特点:

①传统迁移理论讨论的迁移是两种学习活动之间的迁移②迁移发生的条件之一是两种学习活动有相同的要素③迁移发生的条件之二是学习者概括两种学习的共性,如共同的原理(概括化理论)、共同关系(关系转化说)、共同的学习方法(学习定势说)、共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概括说)

11.11现代的学习迁移理论:

①认知结构迁移理论②认知策略迁移理论

11.12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最重要因素。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概括水平较高的观念越多、越清晰、越稳定,越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而学生的认知结构来自教材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教材要以概括水平较高的基本概念、原理为核心,基本内容之间要形成清晰的有层次的练习,教材的呈现次序要遵循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两个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教材的设计思想充分展现给学生,既要注意将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就知识练习,使学生能用已有的旧知识同化新知识;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辨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将知识纵向联系横向贯通,塑造学生的良好认知结构。

11.13认知策略迁移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习迁移学习策略”呢?首先得让学生使用的学习策略有明确的认知。其次学生要对认知策略的作用进行自我评价并形成习惯。

12.1品德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①联系:离开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个人品德的内容是道德的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道德一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②区别: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不以个人的存在、个人品德的好坏为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12.2林崇德的品德系统结构中的三个子系统:

①品德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

②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品德心理特征系统

③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系统,即品德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

12.3人在遇到道德情境时,从接受信息到产生道德行为的心理过程:

①对道德情境或事件的注意与知觉②移情③道德判断④责任意识与明确态度⑤行为方式的抉择⑥意动

12.4皮亚杰将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了四个阶段:

①自我中心阶段(2-5岁),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②权威阶段(6-8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绝对尊敬和顺从外在的权威③可逆性阶段(8-10岁),这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看成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④公正阶段(11-12岁),这阶段的儿童的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脱胎而来的。

12.5柯尔伯格对儿童品德发展的观点:

①儿童的品德发展水平与其思维发展水平直接相联系,由于儿童思维发展存在着阶段性,因而其品德发展也具有阶段性

②提出品德发展具有固定顺序的六个阶段,并认为在所有文化条件下,儿童都是按同样的顺序通过相应的阶段而发展的

③品德发展不是通过直接的生物成熟,也不是通过直接的学习经验,而是通过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结构的重新组织这个发展过程而出现的

④个体可能停留在这恶搞固定顺序的某个阶段,但是能够促使他向上进步

12.6柯尔伯格品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①前世俗水平一阶段服从于惩罚的定向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

②世俗水平三阶段社会习俗的定向四阶段秩序和法规定向

③后世俗水平五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六阶段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

12.7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贡献:

①比皮亚杰的品德发展理论更详细更完美,特别是揭示了青年期的品德发展水平

②对品德发展的探讨,不局限于符合社会规范、法律准则的道德行为,还从道德认识的实质出发,提出了后世俗水平,有利于全面、完整地探讨个体的道德观念

③强调道德思维推理能力的决定作用,这对品德教育有重要意义

12.8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不足之处:

①对个体社会化进程中不同文化对其品德发展的作用大小问题,没有做出较为清楚、明确的阐述②对儿童的品德教育,只强调道德判断能力的训练,忽视道德行为的培养、

12.9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的要点:

①人的亲社会价值取向越强,在特定情况中助人目的被激活的可能性就越大,作出的助人行为就越多

②亲社会行为存在着三种影响目的选择的动机源:一是作为利他的无私行为的动机源,二是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取向的动机源,三是移情

③移情的敏感性通常能增强主人行为,它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原始移情,二是对他人的积极评价,三是自我概念

④动机、目的转化为行为,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能力,有三种能力非常重要:一是对能成功地达到目的的一般估计能力,二是在特定条件下,制定行动计划、指导行动的能力,以及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决策的能力,三是以某种方式行动的特殊技能,比如游泳是抢救落水的特殊技能、

12.10已有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道德要求不符合学生原有的需要②要求过于频繁,又不严格检查③学生对道德要求的实质产生误解④采用强制的方式提出要求,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⑤学生感到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正

12.11确立道德信念的有利条件:

①学生确立道德信念不仅有赖于道德认识的深刻程度,更主要的是通过自己和集体的道德实践,获得道德行为的经验和富有情感色彩的体验②教育者言行一致,在学生道德信念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12.12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顺序是:

①从“他律”到“自律”②从“效果”到“动机”③从“别人”到“自己”④从“片面”到“全面”

12.13培养道德情感要注意:

①重视学生的情感性学习与教育活动中的情感因素②重视教师情感对学生情感的影响

12.14道德意志的形成主要表现:

①道德动机经常战胜不道德动机②排除内外干扰,实现其道德行为

12.15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训练:

①正确使用奖励与惩罚②榜样示范③给予实践的机会

12.16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

①家庭方面②社会方面③学校方面

12.17不良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学生品德不良的影响:

①父母的溺爱、迁就②父母对子女要求过高、管教过严,有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措施③家长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不一致,或单凭个人情绪来处理和教育子女的行为问题④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⑤家庭成员本身的恶习或家庭结构的剧变

12.18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

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与道德信念②道德意志薄弱③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持④性格上的某些缺陷⑤某些需要没有的都满足

12.19引起醒悟的方法;

①消除疑惧和对立情绪②引发归属的社会性需要

12.20避免反复的方法:

①暂时离开旧环境,避免旧有刺激②积极引导他们在旧有刺激条件下进行锻炼,接受考验

12.21对自新阶段的青少年,教育方法是;

①不要歧视和翻旧账,要特别关心他们的成长②要积极地他们形成完整的自我观念

13.1动机对行为三种功能:

①动机引起行为②动机维持行为③使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

13.2动机的性质:

①动机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结合②动机是内应与外因的结合

13.3需要和内驱力的关系:

①需要引起内驱力,内驱力引起行为使需要得到满足②需要满足的过程,就是内驱力降低的过程

13.4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①学习动机可以加强注意②学习动机可以动员个体立即对学习准备,从而降低学习过程中的知觉或限,提高识记效果和反应速度③适中的学习动机的再现效果最好④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的坚持性,从而增进学习效果

13.5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①学习效率先随学习动机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达到峰值后学习效率又随学习动机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说明始终的学习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最高②但这种始终的学习动机水平又随学习的复杂程度而变化

13.6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①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是被的动机组成。前者是人们追求成功和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如自我满足、自豪)的倾向性;后者是人们避免失败和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如羞耻、屈辱)的倾向性。

②阿特金森认为追求成功的动机可以用:公式 1 T s[追求成功的动机]=M s[成功倾向]×P s[成功期望概率]×I s[成功的激励值]

③这以理论的一个特点假设是I s=1-P s,即成功的激励值由成功期望概率决定。将

I s=1-P s代入公式1,则得到:公式2 T s[追求成功的动机]=M s[成功倾向]×P s[成功期望概率]×(1-P s)[成功的激励值]

④避免失败的动机可以用:公式3 T f[避免失败的动机]= M f[失败倾向]× P f[失败期望概率]×I f[失败的激励值]

⑤ I f=-(1-P s),代入公式3,则得到:公式4 T f[避免失败的动机]=- M f[失败倾向]× P f[失败期望概率]×(1-P s)[失败的激励值]

⑥成就动机的大小为:公式5 T a[成就动机]=T s[追求成功的动机]+T f[避免失败的动机]

⑦ P s=1-P f,同样P f=[1-P s]。将P f=[1-P s)代入公式4,则转化为:公式6 T f[避免失败的动机]=- M f[失败倾向]×P s[成功期望概率]×(1-P s)[成功的激励值]

13.7奥苏泊尔有关成就动机的观点:

奥苏泊尔认为,成就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组成。

13.8归因理论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

①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②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的个性③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性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13.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相爱和归属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13.10学习动机的形成:

①学学习动机可由外部条件激发②学习动机可由内部需要转化

13.11学习动机的变化:

①外部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机相互交替、转化②近景性学习动机与远景性学习动机相结合③主导性学习动机与辅助性学习动机协调作用④学习动机可以迁移

13.12在学习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学习动机迁移的规律:

①分析现有动机,看它是否正确、合理②指出“相同因素”③强化“相同因素”④导向新的学习

13.13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论述)

①远景性学习动机教育与近景性学习动机教育相结合。

②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求知欲。

③充分利用反馈与评价的作用。

④科学运用奖励与惩罚。

⑤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⑥引导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积极归因

14.1教师的角色有几种:

①教书的角色:教学的设计者、教学的执行者、教学过程的监控者

②育人的角色:言传育人者、身教育人者

③管理的角色:学生集体的领导者、纪律的监督和维持者

④代理的角色:以家长的代理者形象出现在学生的心目中

⑤研究的角色:知识的学习者、教育的研究者

14.2如何评价一位好老师?(论述)

①从教师的教育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教学监控能力

②教师的人格特征: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

③教师的教育机智:循循善诱与因势利导、灵活果断与随机应变、方式多样与对症下药、实事求是与掌握分寸

14.3作为教学的设计者,教师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①教学目标是什么?

②为实现教学目标,如何有效组织教学内容、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③为了检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选择什么测验手段?

14.4作为学生集体的领导者,教师如何发挥群体的这种作用:

①形成合理、明确的班级群体规范、使之成为每个学生的行动准则

②合理利用学生群体非正式规范的积极因素为教育教学服务者

③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强化正式群体规范

14.5要建立教师之间的良好人系关系,必须注意几点:

①互通信息,增强交往②互勉共进,团结协作③互相尊重,心理相容

14.6要处理好学校管理者的关系,每一位教师必须做到:

①协调关系,友好合作②充分理解,争取支持③顾全大局,尊重服从

14.7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达到几个角色要求:

①作为一位倾听者②作为一位沟通者③作为一位协商者

14.8教学监控能力分为哪三方面:

①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②教师对自己识记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检查、评价和反馈③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矫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14.9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因素:

①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自我指向型、任务指向型

②根据教学监控作用的范围:一般型、特殊型

③根据教学监控的过程:自我检查、自我矫正和自我强化

④根据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课前的计划与准备性、课堂的评价与反馈性、课堂的控制与调节性、课后的反省性

14.10影响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

①教师自身因素:动机、知识、观念、情绪情感

②环境因素:教学中的人际相互作用因素、社会文化与价值观、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学校风气、教师的待遇、学校的规章制度

14.11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趋势:

①由他控到自控②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③敏感性逐渐增强④迁移性逐渐提高

14.12教学监控能力培养的技术:

①角色改变技术②教学反馈技术③现场指导技术

14.13微型教学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里的一条重要途径,程序如下:

①明确选择特定的教学行为作为着重分析问题。

②观看有关的教学录像。知道教师说明这种教学行为具有的特征,让新教师理解要点。

③新教师制定微型教学计划,已一定数量的学生为对象,实际进行微型教学,并录音、录像。

④新教师和知道教师一起观看录像,知道教师帮助新教师分析他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并提出改进方法。

⑤在以上分析和调整的基础上,再以另外的学生为对象进行微型教学,并录音、录像。这时要使用改进的教学方法。

⑥新教师和知道教师一起分析第二次微型教学。

14.14教师的人格特征:

①正确的动机

②浓厚的兴趣:教师的兴趣要广泛、教师要有中心兴趣

③热烈的情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高尚的情操

④坚强的意志:目的明确、坚忍不拔、沉着自制、坚决果断

⑤良好的性格:公正无私、谦虚诚实、活泼开朗、独立的性格

15.1测量与评价对学习活动的功能:

①指导功能(主要争对教师)

②学习功能(主要争对学生):指导学习方向、激励学习动机、巩固已学知识

③管理功能(甄选学生编班分组等)

④研究功能(对研究人员、教师等来说)

15.2标准化测验的特征:

①测验由学科专家和测验专家共同编制,测试过程依照科学的原理设计

②题目难度、区分度和测验信度、效度预先进行了分析和控制

③规范了评分标准,较大限度地减小评分误差

④严格控制施测和评卷条件

⑤建立了合理的参照系

15.3常模参照测验和准则参照测验的区别与特点:(论述)

①常模参照测验是一种广泛性的调查性测验,着重学生个别差异的测量。准则参照测验是一种具体的诊断性测验,着重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测量。

②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具有代表性的样组的成绩分配为参照的相对评分。准测参照测验是以教学目标的规定为参照的绝对评分

③常模参照测验的成绩表现为正态分布形式,即两端小中间大的形式,也就是说成绩好的和差的是少数,而中等的是大多数。准则参照测验的成绩有可能表现为偏态分布形式,即一边倒,好的和中等的占大多数,差的知识少数。

④两种测验的题目性质有所不同,前者题目比较广泛,测验内容包括面广,后者题目则集中在一定的目标之内,但题量可以多些。

15.4项目难度分析:(P498)

①公式1 P[项目难度系数]=R[通过项目的人数]/N[全体受测的人数]

②若项目不按“全或无”评分,项目难度可用公式2

③若项目评分标准最低分不为0,L为满分减去最低评分标准,公式2可改写成公式3 ④

15.5项目区分度分析:(P499)

15.6真分数模型:(P499)

15.7信度:(P499)

②估计信度的方法: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内部一致信度()

③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测验的长度、测验项目的质量、样本的性质

15.8效度:(P503)

②美国心理学会制定的“教育和心理测验的标准”中效度的分类:内容效度、构想效度、效标关联效度

③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测验的长度、测验项目的质量、样本的性质

15.9诊断性学习评价的主要作用:

①为学生的合理编班、分组提供可靠信息

②发现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③诊断学生学习落后的原因

④为因材施教提供服务

15.10形成性学习评价的作用:

①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②使学生了解学习的缺陷所在,并及时弥补,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不致于积累起来,影响后继学习

③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计划中的问题,参照教学目标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15.11终结性学习评价的作用:

①在单元或学期课程终了时,根据终结性学习评价认定学分

②对本阶段教学情况进行评估

③确定学生升、留级或是否毕业

15.12终结性学习评价的统计方法:

①直接求和法:是传统的终结性学习评价同价方法。

②标准分数法:是根据统计量---标准分数(Z分数)建立的一种等距量表,

③T分数法:

15.13三类学习评价的比较: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选择题)

1.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儿童心理》,这本书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2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普莱尔。(使用方法:观察法)

1.3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学的著作----《衰老:人的后半生》---1929年霍尔出版1.4世界上第一本以发展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沃斯。

1.5最早对成人期的心理发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荣格。

1.6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1.7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科学思想基础。

1.8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1.9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被后人誉为“万世师表”的是---孔子。

1.101924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是---廖世承。

1.11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的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的是---陈鹤琴。

1.12我国儿童心理学的一本开拓性和奠基性的著作是---《儿童心理之研究》。

1.13被誉为儿童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的典范的是---陈鹤琴的《家庭教育》。1.14在书中明确提出“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潘菽明的《教育心理学》。

1.15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

2.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

2.2被心理学界公认为儿童情绪发展的一个经典实验----华生以阿尔伯特为被试,通过条件反射法研究其惧怕情绪的发展。

2.3目前还在实用的行为矫正的一种重要方法---为了消除惧怕,华生首创了系统脱敏法。

2.4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

2.51900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诞生。

2.6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埃里克森。

2.7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

2.8前苏联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维果斯基。

2.9维果斯基的代表作----《思维与语言》

2.10朱智贤于1962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力士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著作---《儿童心理学》。

3.1用家谱分析法研究遗传与智力关系的第一个人---高尔顿。

3.2印刻现象最初提出---斯波丁。

3.3对8个国家的一百多项血缘与智力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詹森。

3.44-20岁的个体脑电波的总趋势---α波(频率在8-13周/秒)逐渐增加。

3.54-20岁的个体脑的发展有两次飞跃,第一次发生在---5-6岁。

3.64-20岁的个体脑的发展有两次飞跃,第二次发生在---13-14岁。

3.7提出了著名的成熟决定论的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格塞尔。

3.8对两组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儿童的智力发展进行了比较的是---戈尔德法布。

3.9对母亲智商在80分以下,有智力落后倾向的高位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研究是---米芜凯。

3.10人类的胚胎最容易受到损害的关键期是---怀孕后6周以内。

3.11大脑发展的关键期为---出生后的头3年。

3.12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发展期---2-3岁。

3.13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2-3岁。

3.14儿童学习社会交往的关键期---2-3岁。

3.15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4-5岁。

3.16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4-9岁。

3.17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5-6岁。

3.18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小学4年级以前。

3.19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小学4年级以后。

3.20经验型思维向理论型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初中2年级。

4.1利用电脑图研究发现,脑发育的第一个加速期在---5-6岁之间。

4.2新生儿每天需要睡眠---20-22个小时。

4.33岁时幼儿的睡眠可减少到---14个小时。

4.4婴幼儿主导活动---游戏。

4.5游戏的主题和内容都是由---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

4.6幼儿游戏的最高级形式---创造性游戏。

4.7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出现了最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

4.8由于生活经验贫乏,言语能力地下,所以只有想象的萌芽---1-2岁的婴儿。

4.9已经能发出所有的本民族的语音,是培养幼儿正确发音的关键期---4岁。

4.10出现对人的特殊的兴趣和微笑,即社会性微笑---5-6周的婴儿。

4.11婴儿出现愤怒、悲伤---3-4个月时。

4.12婴儿出现对熟悉、亲近着的依恋,并随之产生对陌生人的焦虑,对父母的分离焦虑等—-6—8个月。

4.13哭逐渐分化为恐惧、惊吓;笑逐步分化为喜欢、高兴等---1岁半左右。

4.14随着婴儿各种心理的发展,出现了最初的性格特征---到2岁左右。

4.15身高增加是人一生中最快的是---婴幼儿期。4.16婴儿出生后的头几个月,身高平均每月增加---3厘米以上。

4.17半岁以后身高增长速度逐渐缓慢,平均每月约增长1-1.15厘米。

4.18刚刚出生的新生儿的脑重大约是---390克左右。

4.192-2岁半的儿童中常进行---单人游戏。

4.20一般在幼儿晚期长进行---集体游戏。

4.21幼儿游戏的最高形式---创造性游戏。

4.22培养良好个性的最佳途径---教学游戏。

4.23婴儿能看清距眼睛20厘米的物体---一个月以后。

4.24能根据物体距离远近的不同来调节视力---2个月。

4.25双眼已能同时顶住处于不同距离的物体---3个月。

4.26眼睛的调节功能基本接近成人---4个月末。

4.27新生儿的视敏度在---6/60-6/120之间。

4.28视敏度已接近成人的水平---6个月。

4.29幼儿初期主要以---无意识记为主。

4.30幼儿在识记过程中使用较多的是---机械识记。

4.31整个幼儿期占主要地位的是---形象记忆。

4.32幼儿的分类能力的发展经历---主题概念阶段→链概念阶段→充分必要特征基础上的概念阶段。

4.33幼儿分类的发展过程---不能分类→依感知进行分类→依据生活特点进行分类→依据功能进行分类→依据概念分类。

4.34培养幼儿正确发音的关键期---4岁左右。

4.35人一生中的大部分词汇都是在---幼儿期掌握的。

4.36词汇量的年增长率最高---3-4岁。

5.1大脑皮层各区成熟的顺序---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5.2儿童左右方位概念发展的飞跃期---6-7岁。

5.3已有75%以上能够比较准确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8-9岁儿童。

5.4小学生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是从---三年级开始的。

5.5从增长速度上来看,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抽象材料重现的成绩增长最快。

5.6采用组块方式进行识记的成绩明显高于不采用组块方式进行识记的成绩,其中小学五年级学生以---四组块识记的成绩最好。

5.7元记忆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

5.8具有了与成年一样的就在“舌尖上”的感觉---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5.9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年龄”,一般认为是在---小学四年级(约10-11岁)。

5.10判断大多为实物判断---一年级学生。

5.11开始初步出现一些盖然判断---二年级小学生。

5.12开始能够比较独立地、有根据而又明确地说出一些比较复杂的盖然判断---小学三年级。

5.13逻辑判断还不十分完善,尚不能对现实的复杂关系进行充分而完善的反映---中高年级小学生。

6.1已经开始掌握辩证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但水平还不高---初一学生。

6.2辩证思维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是辩证思维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初三学生。6.3研究发现,初中生(包括小学高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理想为主。

6.4对表情的认知能力已接近成人的水平---初中生。

6.5已经能够根据成人的社会道德标准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并产生相应的态度体验---初中生。

6.6中学时期道德最容易变化的阶段,是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或转折期---初中二年级。

6.7富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精力非常旺盛、思维敏捷、好胜心强、行为独立性强---胆汁质学生。

6.8行为条理性强、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但不能持久、完成作业迅速,力求高质量、乐于助人,好交朋友---多血质学生。

6.9善于思考,较听话,吃苦耐劳,有恒心、自我约束能力强、爱动脑筋但回答问题不积极、情感比较深沉---粘液质学生。

6.10细心、好安静,易害羞、发言少,喜沉思、敏感,多愁善感、内心情感不外露---抑郁质学生。

6.11学生性格发展的剧变期---初中期。

6.12性格的立志特征出现迅速发展—-初二到高一之间。

6.13性格的情绪特征出现发展高峰---小学六年级。

6.14性格的意志特征出现快速发展---初二以后。

6.15提出发展任务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哈维斯特。

6.16稳定的性别角色观念一般在---初中三年级时才稳定下来。

6.17提出同伴关系对初中生心理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是---发展心理学家赫洛克。

6.18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的是---初中生对教师的态度。

6.19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身高迅速增加。

6.20进入了人生发育的第二次“生长高峰”—-11、12岁至14、15岁的初中生。

6.2110岁时女生已进入了身高的快速增长期,达到最高峰的是---12岁。

6.13男生身高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13岁。

6.14小学生的体重每年平均增长---2.38公斤。

6.15初中生的体重每年平均增长---4.42公斤。

6.16大脑部分皮质开始成熟---9岁。

6.17大脑皮质完全成熟---13岁。

6.18通过对青少年思维过程进行研究,提出青少年思维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才能逐渐成熟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绯瑞。

7.1称为青年初期,年龄范围一般在15-18岁之间---高中阶段。

7.215-18岁的男生的身高年平均增长---1.48厘米。

7.315-18岁的女生的身高年平均增长---0.6175厘米。

7.415-18岁的男生的体重年平均增长---1.88公斤。

7.515-18岁的女生的体重年平均增长---0.94公斤。

7.6男生几乎全部进入了变声期---15岁。

7.7人体运动提高最快的时期是在---14-16岁左右。

7.8力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在---13-17岁左右。

7.9耐力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在---16-18岁左右。

7.10到18岁时,女生的皮下脂肪厚度是同龄男生的---2倍。

7.11人的脑重量和容积达到最大值---10-25岁。

7.12大脑皮层联络神经元的结构和皮层细胞的结构在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进入高中阶段。

7.13提出青春期性意识发展的四个阶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

7.14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完成的时间---高中二年级。

7.15是对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反映,它是辩证思维的基本单位---辩证概念。

7.16是辩证概念更复杂的思维形式,它反映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辩证判断。

7.17是在辩证概念和辩证推理的基础上,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分析事物的矛盾运动,由已知到未知,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高级思维形式---辩证推理。

7.18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掌握最好的是---辩证概念。

7.19从年级发展来看,辩证思维已经在思维中占优势的是---高二学生。

7.20高中生具备透过现象揭露本质的能力的人数---49.2%。

7.21高中生在三个维度上发展最快的是---流畅性。

7.22高中生在三个维度上发展较慢的是---变通性。

7.23高中生在三个维度上发展最慢的是---独创性。

7.24高中生对段落中掌握最好的是---词义。

7.25常与求知欲、好奇心、创造欲等相联系的是---理智感。

7.26美感发展的主要时期是---高中阶段。

7.27对祖国和善的热爱已能上升到抽象水平,能把爱祖国山河同为祖国忘我劳动等精神联系起来的是---中学生。

7.28能从爱国主义原则出发,从公民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出发做出判断的是---高中生。

7.29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根据社会生活方式,把个人价值观分为---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和宗教型。

7.30高中生的价值观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理论型、社会型、审美型、经济型、政治型、宗教型。

8.1最早对个别差异进行科学研究的是英国的---高尔顿,他于1869年出版的《遗传的天才》一书中,对智力的个别差异作了研究。

8.2在《个体心理学》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个别差异心理学的宗旨、范围和方法的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等人。

8.31900年,斯特恩首次使用《差异心理学》这个名词是在---《论个别差异的心理学:关于“差异心理”的观点》。

8.4差异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一个人的特征直接决定其学习或完成一项任务的好坏。

8.5差异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可以是间接的---一个人的发展并非完全取决于他的某些个体差异,同时也取决于其他人对这些差异的反应。

8.6某种差异所具有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背景---即人的社会生态学的影响。

8.7生活能自理,能从事简单的劳动,有连贯语言,但学习困难,特别是数概念差,计算有困难,属于---轻度智力落后。

8.8生活能半自理,动作基本可以或部分有障碍,只会简单的话或极少的生活用语,数概念缺乏或极简单,属于---中度智力落后。

8.9生活不能自理,动作有困难,缺乏语言或只会发单音,不识数,属于---重度智力落后。

9.1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实验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

9.2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的卓越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金的是---前苏联生物学及、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巴普洛夫。

9.3研究发明了著名的“教学机器”,并设计出“程序教学”的方案,行为矫正技术的创始人之一,在美国心理学会上被授予心理学毕生贡献奖的是---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斯金纳。

9.4格式塔心理学也叫完形心理学,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苛勒。

9.5进行了一系列猩猩学习实验的是---苛勒。

9.6被译成23中文字出版,被誉为最有影响的教育学著作之一的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家布鲁纳编制---《教育过程》。

9.7新行为注意的典型代表之一---托尔曼。

9.8是社会学习理论及其研究成果的一本总结性著作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心理学》。

9.9观察学习过程的动机来自于---替代性强化。

10.1每个图式都有一个特殊的变量,那就是它的----上位集合。

10.2人们关于多次出息的有时间顺序的时间的图式表征---脚本。10.3一套命题、一套概念或表象的结构及功能的组合---图式。

10.4人们关于房子、动物、古玩等的图式属于---关于客体的图式。

10.5人们进餐馆就餐、去医院就诊、上电影院看电影的图式属于---关于事件的图式。

10.6命题的话题,通常用名词或代词来表示---论据。

10.7制约话题,通常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和关联词来表示---关系要素。

10.8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

10.9婴幼儿阶段的学习和小学低年级的识字学习属于---代表性学习(符号学习)。10.10意义学习的最高形式---概念学习。

10.11只经过一级抽象,其本质特征是直接从概念的具体实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具体概念。

10.12经过二级抽象---定义性概念。

10.13掌握以符号代表的同类事物或性质的共同的本质特征---概念学习。

10.14概念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概念名称(符号)学习。

10.15只表示两个以上的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即特征关系),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非概念性命题。

10.16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一般关系,如“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概念性命题。

10.17核心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同化论。

10.18每次新知识类属于原有概念或命题,原有概念和命题的本质属性或被扩展、深化,或被限制、精确化---相关类属学习。

10.19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观念中,原有概念或命题知识得到证实或说明,其本质属性未变---派生类属学习。

10.20中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采用---同化(接受学习)。

10.21学前儿童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概念形成(发现学习)。

10.22认知心理学认为,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产生式。

10.23概念和规则的学习的前提条件---辨别学习。

10.24促使学生的概念学习达到应用学习,教师要提供---变式练习。

10.25元认知是有认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的。

10.26高效率地获得知识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精加工策略。

10.27学习策略属于---程序性知识。

10.28学生策略学习的重要内部制约因素是---自我效能感。

10.29影响策略学习的重要外部因素是---训练方法。

10.30写概要、用自己的话写出注释、创造类比、自问自答等技术属于—--精加工。、10.31组织材料最重要的步骤---提取要目。

10.32提取要目的实质就是---概括。

11.1沿马路中心开车、初学写字的儿童临摹字帖---追踪任务。

11.2初学临帖的儿童,要将大楷字写好,首先必须仔细观察帖上的字,属于动作技能形成阶段中的----认知阶段。

11.3用英文打字机打出man这个词,属于动作技能形成阶段中的----联系形成阶段。

11.4骑自行车,熟练了就可以边骑边与别人交谈,属于动作技能形成阶段中的---自动化阶段。

11.5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正迁移。

11.6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负迁移。

11.7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既不产生积极影响也不产生消极影响---零迁移。

11.8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顺向迁移。

11.9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

11.10指处于不同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纵向迁移)。

11.11指处于同一层次的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水平迁移(横向迁移)。

11.12角概念的掌握,有助于钝角、直角、锐角等概念的学习---自上而下的迁移。11.13掌握了加法的结合律、交换律有助于学习乘法的结合律和交换率---自下而上的迁移。

11.14学习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等概念时的相互影响---水平迁移。

11.15学习之间发生迁移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的组成要素没有发生变化---特殊迁移。

11.16在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原理和态度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非特殊迁移。

11.17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是---非特殊迁移的倡导者。

11.18布鲁纳认为教育过程的核心是---非特殊成分的迁移。

11.19已习得的知识在新的不相似的情境中的运用,如学生把在数学中学习到的逻辑推理规则运用于物理或化学问题的解决----远迁移。

11.20已习得的知识在与原先学习情境相似的情境中应用---近迁移。

11.21影响教学工作最早的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

11.22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否认了形式训练说,提出了---相同要素说。11.23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11.24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了---关系转换说。

11.25支持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是苛勒在1919年所做的---“小鸡觅食”实验。

11.26在先行学习中形成或才进学习的一般方法,学会“如何学习”,有利于学习迁移---学习定势说。

11.27学习定势说的证据是1949年哈洛著名的---“猴子辨别学习”的实验。

11.28支持鲁宾斯的分析概括说的是---“梯形实验”。

12.1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的主要方法---对偶故事法。

12.2道德认识形成的先决条件---道德观念的形成。

12.3道德认识形成的主要标志---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12.4道德认知形成的关键---道德信念的确立。

12.5美国柯尔伯格的合作者布莱特于1973年设计事实的品德教育模式---小组道德讨论法。

12.6由于对某些具体的道德情境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态度体验,是一种简单的初级的道德情感---直觉的道德情感。

12.7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而发生的态度体验,是比较复杂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

12.8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观念、道德理论为中介的更高、更复杂的态度体验---伦理的道德情感。

12.9研究儿童观察成人帮助别人的行为后,评定儿童的帮助、捐赠等利他行为的程度---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模式。

12.10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基础,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和表现---抗诱感力。

13.1在童年早期是成就动机中的主要成分---附属内驱力。

13.2到了青年期,是成就动机中具有决定性的部分,成为一种为自尊而奋斗的强大推动力量---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13.3在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都是成就动机的主要成分,对学习和工作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认知内驱力。

13.4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后经韦纳等人完善。

13.5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内部推动力量就是---需要。

13.6学习者行为本身受到强化---直接强化。

13.7通过观察榜样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替代性强化。

13.8行为达到自己订立的标准时,自己对自己的强化---自我强化。

13.9指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相联系,由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引起的学习动机---近景性学习动机。

13.10由学习活动的间接结果的追求所引起的学习动机---远景性学习动机。

13.11指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局域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学习动机----主导性学习动机。

13.12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局域从属地位、发挥辅助作用学习动机----辅助性学习动机。

14.1是教师创造性地完成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对教育工作的浓厚兴趣。

14.2不仅能推动教师积极地工作,而且能直接感染学生,影响教育过程---教师的情感。

14.3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的保证,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坚强的意志。

14.4教师人格特点中,最核心的因素,影响其他各个方面---性格。

15.1目的在于区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测验中能够反映出来---常模参照测验。

15.2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知识、即鞥年达到教学目标的何种程度---准则参照测验。15.3主要应用于准则参照测验的评估---内容效度的评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