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哲学观点

哲学观点

哲学观点
哲学观点

中国古代名言、成语所包含的哲学原理分析

中国古代有许多名言、典故以及成语、俗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下面列举一些,说明中国古代文化与哲学相互交融,文化具有哲学味,哲学也具有文化味。让学生感悟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让学生从文化中学习哲学、感悟哲学。

唯物论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4、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

5、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

6、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7、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8、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9、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10、掩耳盗铃——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11、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12、闭门造车——做事只凭主观意志,不从实际出发。

13、好高务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4、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意识决定物质的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强不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15、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16、因风吹火;顺藤摸瓜;顺水推舟;庖丁解牛——认识和把握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

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

17、揠苗助长、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1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19、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认识论:

20、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1、纸上谈兵——割裂实践和认识、理论和实践的辨证关系,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

22、真金不怕火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

标准。

23、叶公好龙——害怕实践、回避实践。

24、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25、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的客观性。

唯物辩证法:

26、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同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28、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

性。

29、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

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30、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31、喜鹊叫喜、乌鸦报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3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33、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关键部分有时甚至对整体起着决定作用。

34、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

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5、推陈出新;吐故纳新;新陈代谢;除旧布新——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

要支持和促进新事物的发展。

3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37、抱残守缺;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不思进取。

38、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39、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

化。

40、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

的条件。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

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

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因果联系的观点。

19.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2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2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23.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4.未雨绸缪: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25.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2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7.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9.少小离家老人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0.涸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31.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3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向前发展的,运动是有规律的。33.刻舟求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3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3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馋入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6.怨天尤人:否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主观努力的错误观点。37.严师出高徒;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方面看到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3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9.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0.田忌赛马: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当事物的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结合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以古语、古诗、名人名言为背景的哲学选择题

时间:2009-11-29 19:46 来源:未知阅读5712 次【关闭】

在政治学科的高考试题中,哲学试题的背景材料,常常用一些名言名句、成语典故、古诗词等人文性材料设计成选择题考查哲学知识,分析名言名句、成语、古诗词等人文性材料已成为哲学高考题的常规模式,我们可以说以名言名句、成语、古诗词等人文性材料作为试题材料及选项是高考哲学选择题的一个亮点。高考哲学试题在引导学生分析名言名句、成语、古诗词等文化现象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呈现出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注重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特点,弘扬科学的“求真”精神和人文的“求善”精神,体现出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关注。试题在选材上,以大量的名言、成语、诗句和富于人文关怀的素材入题,保留了一定比重的文化素材,注重对考生人文素养的考查,将提高觉悟渗透于知识考查、能力培养之中,增强了试题的感染力,强化了试卷的教育功能。这就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要善于挖掘学科知识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而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定要表现出它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其要旨在于尊重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作用,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我国灿烂优秀的文化中,有不少言简意赅的成语,还有大量的古诗词,以及中外的名言名句,它们不仅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而且富含哲理。哲学试题将它们设计为背景材料,从哲学试题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来看,哲学思维的工具性将其逻辑性、科学性相统一,让学生感受到哲学理性的光辉。

以古诗词、名言名句、成语等为载体来命题,不仅考查了学科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要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和鉴赏能力,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在进行学科知识教学中,要挖掘学科知识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寓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于教学过程之中,弘扬和更好地传承中国优秀的、蕴含着深厚哲理思想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同时考生在复习哲学常识的过程中,要搜集和整理一些常用成语,并把握其中的哲理,还应适当积累一些哲理性的名言名句和古诗词,善于结合哲学知识进行分析,这是十分必要的。

方法指导:解答这类题型,思路分为两步:首先弄懂题干诗词名句或成语的含义及其蕴含的哲理,其次弄清选项中诗词名句或成语的含义及其蕴含的哲理,并与题干材料所蕴含的哲理进行对照,从而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以古语、古诗、名人名言为背景的哲学选择题的举例和分析

1、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菊花。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

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C、认识事物须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D、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解析:从试题提供的材料看,苏东坡知错是“后来”的事,知错的原因在于在不同地点——黄州见到秋菊落英。如果把“后来”与“黄州”转述一下即可说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B是最好的选项。

2、下列判断中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的是

A、要命令自然就得服从自然

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日有所思,夜中所梦

解析:命令自然与服从自然是对立又统一的,服从自然体现了世界的物质性,意识必须服从自然规律,体现了唯物论;要命令自然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在自然面前不是消极被动的。要命令自然就得服从自然,说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物质运动的规律性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体现了辩证法,应选A。B体现了辩证法的思想,C强调的是外因对人的巨大影响,主要体现了内外因的辩证法的思想,D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未体现辩证法。

3、“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化

图是指地图、图纸,是意识的东西,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应该是实际而非主观,选B。

4、下列看法中,符合辩证法的有

A、和谐就是美和善

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C、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D、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

么也看不见

解析:什么是辩证法?美和善是人的主观反映,并且美和善都是好的方面,不构成矛盾。B中的“登”、“临”是指实践,“知”是认识,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中将“是”与“彼”等同,否认了事物间的区别,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光明”与“黑暗”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互为条件和对立统一的关系,相比较而存在的,选D。

5、(2000年全国卷)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

A、子不语怪、力、乱、神

B、天不变,道亦不变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解析:B是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C是有神论,D体现了辩证法的变化发展

的观点,A中的“子不语怪、力、乱、神”,“神”即神灵,是无神论。选A。

6、(2001年春季招生政治卷)毛泽东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也必须认清当代中国的国情。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B、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更深刻

解析:考查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认清中国国情和认清中国革命的问题,“认清”是主观,国情和中国革命是客观,即客观存在(中国国情、中国革命)与主观认识(认清)相统一的问题。题干讲了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使主观符合客观,选C。

7、(2001年春季招生政治卷)“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话在哲学上启示我们

A、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B、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成为依据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事实为依据

D、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

解析:“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其意思是,社会是变化发展的,社会情况不同了,采取的政治措施也要相应地变化,哲学启示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选A。C也可以。

8、(2001年春季招生政治卷)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的有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善者”和“不善”、“从之”和“改之”是一对矛盾,但二者之间并没有相互转化。②是形而上学,选C。

9、(2001年春季招生政治卷)“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的这句话说明了这样的一个哲学道理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

C、事物会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D、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

解析:如果不折不扣地完全相信书上的知识,那么就会走向它的对立面——不如无书,说明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A、B、D是认识论,C是辩证法。选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认识,都来源于实践,B错。

10、(2002年广东、广西政治卷)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

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解析:庖丁解牛,包含的哲理是:人们认识和掌握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获得成功。揠苗助长,包含的哲理是:不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只按主观愿望办事,就会遭到惩罚。两个故事中蕴含的哲学道理。选C。B错。

11、(2002年广东、广西政治卷)“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表明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外部条件影响事物的发展

C、内在因素决定事物的发展

D、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解析:题干讲的是同一种东西(橘),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淮南、淮北)下,就会成为彼此有差别的东西。这说明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所起的影响作用,选B。

A、D理论上错。

12、(2002年广东、广西政治卷)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解析:考查对运动与静止关系的理解。克拉底鲁承认事物的不断变化,不承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否认相对静止,从而导致了不可知论。选C。

13、(2002年全国文综卷)“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解析:“月是故乡明”不是客观事实,是诗人真切的主观感受。审美活动也是认识活动,自然也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认识(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选B。

14、(2002年全国文综卷)“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说明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

样的规律

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解析:规律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不同的事物,其运动的规律是不同的,②③错。自然界和社会中都有偶然性、非重复性的现象,不能说都是循环往复的,周期性地出现相类似现象正是规律作用的体现。这种现象并非简单的循环往复。选A。

15、(2002年全国文综卷)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这说明

A、哲学作为一种思辨活动,与社会生活无涉

B、哲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基础上的

C、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D、哲学理论要创新就必须抛开已有的思想材料

解析:哲学作为一种思辨活动,不仅涉及社会生活,还涉及自然界和思维,A错。“创新”是指在已有的思想基础上有所突破,哲学理论的创新也不例外,D错。“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表明哲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基础上的,不是凭空臆造的,选B。C说法错误。

16、(2002年全国文综春招卷)“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在这里,“和而不同”体现着

A、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我们应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矛盾

解析:“和而不同,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说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选D。

中国审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对艺术创作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回答17~18题。

17、(2003年北京文综卷)明清之际的叶昼说:“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既然趣了,何必实有其事并实有其人?若一一推究如何,岂不令人笑杀?”意思是说,艺术创作不必拘泥于事实上的真实。这是因为

A、艺术创作并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艺术创作完全凭主观虚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性

解析:“艺术创作不必拘泥于事实上的真实”,艺术创作作为主观创作,不必要求主观与客观的完全相符。因为它是一种特殊的主观创作,有特定规律。选D。

18、(2003年北京文综卷)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这表明

A、认识事物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认识来源于实践

D、认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解析:“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表明认识来源于实践。选C。

中国审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对艺术创作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回答19~20题。

19、(2003年全国文综卷·新课程)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

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性

解析:“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说明艺术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主观认识,并不要求与客观完全一致,可以加上创作者的“意”“趣”。这体现艺术创作既遵循一般的认识规律,也有其特有的规律,选D。B、C是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错误理解。选D。

20、(2003年全国文综卷·新课程)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见妙景,便会妙手写出来……无他,只因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若眼未有见,他决不肯放手便写,此良工之所永异于俗工也。”这句话表明

A、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

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艺术创作要通过偶然把握必然

解析:“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表明C。选C。

21、(2003年全国政治卷)“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登”、“临”是指实践,“知”属于认识过程,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选A。

22、(2003年全国政治卷)今年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0周年。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

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时才有力量。”这句话说明

A、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B、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C、个人活动影响社会发展

D、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考查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雷锋的话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一是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即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选B。

23、(2003年江苏政治卷)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到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表明

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解析:鲁迅的话强调的是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都不能“天马行空”,都离不开客观实际,A、B、D不合题意,选C。

24、(2004年江苏政治卷)“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一切事物

都是物质的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树欲静而风不止”,寓意是人们想使事物静止,但阻挡不了,这说明了事物的客观性。

25、(2004年北京文综卷)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是因为

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解析: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A、B、C错误。选D。

26、(2004年北京文综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说明

A、想象是突发的

B、想象是随意的

C、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

D、想象的内容是客观事物

想象属于意识,任何意识的内容都是客观的,任何意识的形式都是主观的。选C。

27、(2004年全国文综卷Ⅳ)强调求真务实,就必须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意味着

A、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听从上级指示

B、书本知识对于认识事物

没有价值

C、不必强调理论创新

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8、(2004年全国文综卷Ⅳ)中国人民历来爱好和平,主张“厚德载物”“和而不同”,这种价值取向依然具有积极意义,是因为它

①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②能指导人的行为方式

③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④是多数人的习惯想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因果型的选择题,要求学生掌握判断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否符合规律和是否人类根本利益)和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反作用。选A。

29、(2004年全国文综卷Ⅳ)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

③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④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就越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题干中提示是“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选A。③错。

俄国诗人普希金在一首诗中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回答30~31题。

30、(2004年全国文综卷Ⅲ)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我们需要

①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迎接挑战②有战胜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质

③以乐观的心态回避挫折④树立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矛盾是具有普遍性,人生也充满矛盾,考查怎样对待矛盾。选B。

31、(2004年全国文综卷Ⅲ)挫折既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又是前进路上的“垫脚石”,这种看法

A、是全面看问题的辩证观点

B、正确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说明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

D、说明量变会引起质变

解析:考查的是对立统一观点的认识和运用,选A。

32、(2004年江苏政治卷)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

A、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

解析:“一分为二”的意思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不能混为一谈;“合二为一”的意思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两者合起来,说明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

的。A、B只说明矛盾双方的统一,没有说明对立,D只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选C。

33、(2004年江苏政治卷)甲说:“我在故我思”,乙说:“我思故我在”。从甲乙二人的观点可以看出

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②甲的观点是唯物

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③甲是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甲、乙的话中的“在”与“思”分别是指哲学上的“客观存在”和“思想意识”,甲、乙二人在世界本质问题上发生了分歧。选D

34、(2004年江苏政治卷)“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

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解析:“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说明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选B。

35、(2004年广东政治卷)下列名言中,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矣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解析:A体现抓主要矛盾,或关键的局部的重要性;B是现象反映本质,或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体现因果联系,或体现了精神力量的作用;D体现量变与质变。

36、(2005年江苏政治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解析:诗句含意是过去在王公贵族家中的东西,如今进入百姓家,这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选B。A在理论上是错误的,C、D在题目中没有体现。

37、(2005年江苏政治卷)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解析:“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D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C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或体现两点论的道理。

38、(2005年江苏政治卷)“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但勤劳可以使最平常的机遇变成良机。”这句话说明

①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②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是可

有可无的

③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④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机遇是外因,能不能起作用变成良机,关键在于内因,看你是懒惰还是勤劳。选D。

39、(2005年广东政治卷)“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解析:诗中说的是当时正常的社会现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A、C是片面的,D不是哲理。选B。

40、(2005年广东政治卷)下列典故最能够表达由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的是

A、目不识丁

B、目不见睫

C、目不窥园

D、目无全牛

解析:“目不识丁”比喻很少受过教育的或没有受过教育,尤指不能读、写,从哲学角度上就是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次上,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目不见睫”是眼睛见不着睫毛,比喻为人不明智,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目无全牛”典出《庄子·养生主》,是说,古代有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所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之后,技艺大进,动刀时只看见皮骨的间隙,而看不到全牛。比喻技艺精湛纯熟,选D。

41、(2005年北京春招卷)“草萤有耀终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这两句古诗启示我们,观察事物要

A、善于区分整体与部分

B、善于区分新旧事物

C、善于把握事物的共性

D、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解析:说明草茧与火、荷露与珠是不同的,选D。

42、(2005年全国文综卷Ⅰ)有人认为,“趋福避祸、趋利避害”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人也是动物,由此得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种论调之所以不正确,是因为

①人性本善,自私是后天获得的特质②人性本恶,后天可以为善

③人的本质应从社会关系的总和去理解

④趋群体、他人之利,是对趋利避害本能的超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应从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中去理解,因此①②错误,选D。

43、(2005年全国文综卷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诗句指为了国家利益不顾个人的祸福,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①③正确,②④本身表述错误。选C。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回答44~45题。

44、(2005年全国文综卷Ⅲ)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

①量变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②恶与善本身是不同质的事物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

以相互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解析:恶与善属于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名言本身体现了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矛盾双方地位(主、次方面)转化,从而导致质变,即量变质变相互关系原理。选B。

45、(2005年全国文综卷Ⅲ)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勉励我们

①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做一个道德上至善的人②严于律已不断完善道德修养③在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坚守永恒的道德准则④道德理想的实现不仅在知善恶,更在为与不为的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的,没有永恒的道德准则。①与题意无关。选B。关键词是“现实意义”“勉励我们”,“恶小”不应为,“善小”要为。

46、(2005年全国文综卷Ⅲ)郑板桥曾提到他画竹的过程:当他晨起“看竹”时,产生了“眼中之竹”;然后胸中涌起“画意”,此乃“胸中之竹”;最后,“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形成了“手中之竹”。他反复强调“眼中之竹”不同于“胸中之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前者是感性的,后者是理性的②前者是直接反映,后者是创造性

反映

③前者有局限性,后者无局限性④前者是肤浅的,后者是深刻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眼中之竹”是画家眼睛直接看到的竹子,是对具体事物(“竹子”)的直接反映,是一种肤浅的反映。“胸中之竹”就加入了画家主观的东西,是经过了人脑的加工,形成了构思,是一种比较深刻的创造性的反映,比前者更深刻。“眼中之竹”与“胸中之竹”均是对“园中之竹”的认识,均带有局限性。选D。

47、(2006年北京文综卷)随着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社会正成为一个不

可分割的整体。一国安全问题解决得好可能惠及别国,反之,则可能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以下选项中与上述特点无关的哲学道理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

解析:注意本题是反向选择题,材料表明联系的观点和因果联系,国际环境是一国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也体现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选A。

48、(2006年北京文综卷)“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这是千百年来传颂的至理名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汲取我国传统荣辱观之精华,联系当前社会问题,面向中华民族未来,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上述材料说明

①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②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

③事物处于前后相继的相互联系之中④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实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④从理论上说法是错误的,①②③材料都有所体现。选B。

49、(2006年全国文综卷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0、(2006年全国文综卷Ⅰ)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矣”。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

①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②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

质的事物

③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容④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

互相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居安思危是因为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包含、相互贯通、相互转化,选C。

51、(2006年天津文综卷)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意识对物质的反映从性质上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D错。

52、(2006年四川文综卷)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人、两院院士王选教授曾说过:“一个献身科学的人注定要比常人多吃苦,他必然会失掉常人享受的许多乐趣,但他也能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很多快乐。”他的话表明

①从事科研工作更能实现人生价值②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人的自然本性

的满足

③献身科学的人更能实现苦乐转化④人生的价值不应以个人的得失作

为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们的贡献大量地表现在平凡工作的默默奉献之中,①③错误。

53、(2006年江苏政治卷)“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这体现的哲理是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社会发展规律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通过思考,弄清事物变化的问题和症结所在,进而采取措施,加以克服,促进事物的发展。选D。

54、(2006年江苏政治卷)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解析:“见微知著”是说通过一些细小的细节进而判断、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盲人摸象”是以部分代替整体的形而上学的片面、孤立的观点,“管中窥豹”比喻把对事物局部的认识作为对事物整体的认识。选A。

55、(2006年江苏政治卷)“重新排列的词句有了不同的意思,重新摆弄的思想产生新的思想。”这表明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事物结构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

C、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D、质变只是新的排列组合

56、(2006年广东政治卷)著名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务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觉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这段话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

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

D、人的主观意识具有能动性

解析: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A错;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人的自身感受不属于理论范畴,B排除;价值是事物的客观属性与人的主观需要的关系,并非完全取决于人自身,C排除;人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心理学家要求的自我调整,都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选D。

57、(2007年全国文综卷Ⅱ)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命题表明

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②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材料说明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矛盾的统一性说明①错,选D。

58、(2007年四川文综卷)“兵者,诡道也。故能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孙子兵法》)这段话启示我们要

A、按客观规律办来

B、透过现象看本质

C、准备走曲折的路

D、坚持从实际出发

解析:“不能”、“不用”、“远”、“近”都是事物的假象,选B。

59、(2007年山东文综卷)“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解析: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材料体现的是学哲学对人们做事情和搞研究的指导作用,B、C错误,选D。

60、(2007年宁夏文综卷)“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恩格斯这个论断的根据是

①实践促进人的感觉能力的进化与发展②实践促进感知事物的技术手

段的发展

③实践促进对感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④实践促进人类直觉事物本质能力的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材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

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提高了人的判断和推理、综合分析能力,①④说法错误,选B。

61、(2007年广东文综卷)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总体上看,黑格尔哲学体系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解析:把客观精神(如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这属于B。(A)

62、(2007年广东文综卷)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解析: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ABC是错误的,选D。

63、(2007年广东文综卷)谚语:当一扇门对你关闭时,另一扇窗也为你开启。这一谚语符合

A、二元论

B、两点论

C、实践论

D、重点论

解析:谚语体现了一分为二(两点论)的观点,选B。

64、(2007年江苏政治卷)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世界是物质的②物质是运动的

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④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世界是一团火的观点,说明朴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即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这里的物质是运动不息的。“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体现了物质运动的规律性,④材料不涉及。选A。

65、(2007年江苏政治卷)“大智若愚”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要把握好事物的度

B、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C、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具有复杂性

解析:“大智若愚”,意思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愚笨。从哲学角度看,它反映了现象与本质的差异。题意讲事物的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的关系,AC与题意无关,选D。

66、(2007年江苏政治卷)“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

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

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解析:“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主要阐明了物价涨落与贵贱的变

化,从哲学上看,体现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A错,CD与题意无关。选B。

67、(2007年江苏政治卷)对于自己拥有的珍贵东西,我们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有时候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才能真正认识它。这说明

①本质是隐藏在事物内部,仅靠个人是不可把握的

②只有摆脱自身感性经验的限制,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

③只有从他人的评价出发,才能客观全面地看问题

④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题目中个人有时难以明确认识事物,主要在于自身主观因素的制约,其中尤其是感性经验的限制。通过别人评价得以认识,体现了周围事物的影响(联系)、转换视角(变化发展)等辩证法观点。选D。

68、(2007年广东政治卷)“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的观点,体现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

A、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B、自觉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

C、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在劳动中创造价值

解析:“大家都富才叫富”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体现,表明该党支部书记自觉站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正确处理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BC与材料无关,D不符合题意。选A。

69、(2007年广东政治卷)夸美纽斯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这说明

A、知识比道德更重要

B、加强知识与道德修养是无止境的

C、知识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道德修养

D、知识与道德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夸美纽斯的话侧重强调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对促进知识文化修养具有重要作用,选D。

70、(2007年广东政治卷)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阶级性

B、包容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解析:“和”指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做事。“不同”是说不盲从苟同,有自己的见解。“和而不同”是说既能齐心协力做事,又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选D。

71、(2007年广东政治卷)“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

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渐近的、不显著的变化

D、要重视事物的质变

72、(2007年广东政治卷)“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

如何加快速度。”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

A、相互依存

B、相互转化

C、相反相成

D、相互渗透

解析:格言比喻人生应有张有弛,有静有动。张与驰,静与动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因此说明事物是相反(对立)相成(统一)的。

73、(2007年广东政治卷)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解析:人的一生中三个不同阶段的时期(少年、壮年、老年)有不同的特点,选D。

74、(2007年广东政治卷)有一则寓言:剌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具有两面性②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

矛盾

③任何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④不能夸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简单事物只有一个矛盾,不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材料体现了两点论,没有重点论。②说法本身有误,③与材料无关,选D。

75、(2007年上海政治卷)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

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解析:A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认识和掌握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获得成功。B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C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D 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体现了矛盾的观点。选B。

76、(2007年海南卷)荷兰上世纪50年代因为发现沿海地区蕴藏巨量天然气而迅速成为出口天然气为主业的国家。伴随巨大财富而来的,是创新动力的逐步萎缩、其他工业部门的衰落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降低。到上世纪80年代初,荷兰终于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发展经济学把这种因自然资源的丰富反而拖累经济发展的经济现象,称为“荷兰病”。“荷兰病”现象印证了“福兮,祸之所伏”的哲学道理,体现了

①矛盾双方相互吸引和贯通的趋势②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否定的趋

哲学基本派别和观点汇总

哲学基本派别和观点汇总 1、唯物主义发展的阶段: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古希腊德模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是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理论成就,它认为世界万物由不同形状、大小的原子和虚空组成的 (2)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近代自然科学相结合,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但又存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主义)这三个根本缺陷。当时自然科学理论只有力学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建立在这一科学成果基础上的唯物主义理论,不能不用机械的观点去解释自然界中各种不同质的现象和过程,把一切事物的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过程。18世纪中叶,自然科学主要是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静态的研究,形成了一种孤立的、静止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被哲学家提升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使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具有了形而上学的性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只是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则是唯心主义的,即唯心史观。 庸俗唯物主义:把十九世纪的近代唯物主义庸俗化,把意识等同于物质,看做大脑的分泌物,哲学上一般不把它作为唯物主义的一种历史形态。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哲学的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 (1)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 (2)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3、物质和运动关系 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征 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4、运动和静止 (1)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2)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量变与质变 (1)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属于激变论 (2)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属于庸俗进化论 6、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观: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是事物发 展的环节;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观实 质是扬弃 (2)形而上学否定观: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 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 7、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它表面上抬高必然性,实际上 是把必然性 降低为偶然性,往往会导致宿命论。

典型哲学观点分类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水是万物的本源(“始基”)。(泰勒斯) 2、万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3、中国古代“五行”学说。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缜) 5、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6、“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王夫之) 7、印度古代的“四大”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风、地、火构成的。 8、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 9、子不语怪、力、乱、神。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约翰·道尔顿) 2、“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伽迪森) 3、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狄德罗) 4、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培根) 三、主观唯心主义 1、“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即是天。”(王守仁) 2、“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 3、非风动,非帆动,仁者心动。(慧能) 4、“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 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外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6、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疑罪从有 8、喜鹊报喜,乌鸦报丧 9、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10、“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源。 11、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 12、万物皆备于我心。(孟子) 13、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 14、我思故我在。(笛卡) 15、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四、客观唯心主义 1、“绝对精神”产生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黑格尔)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5、中外“神创论” 6、“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也有此理。”“理在气先。”“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由此天地。”(朱熹) 7、世界是“理念”的影子。(柏拉图) 8、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综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综述 唯物论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必须以承认自然和社会的客观存在为前提。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而且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世界的立足点。 立足国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坚持唯物主义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种多样的。 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因果联系。把握因果联系,才能提高活动的自觉性。 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办事情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发展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的过程。判断新事物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无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要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发展。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定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双方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并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正确对待矛盾,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基本观点归纳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基本观点归纳 利川二中牟方利 唯物论 一、基本原理 1、物质与意识得辨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一原理要求一方面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得、历史得统一。另一方面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得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得思想意识,克服错误得思想意识。 (1)世界得物质统一性原理: 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整个世界就是客观存在得物质世界,世界就是物质得,世界得真正统一性在于它得物质性,世界得本质就是物质。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得反作用原理 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得反作用,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得发展;错误意识,则会把人得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得发展。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得作用,重视精神得力量,树立正确得思想意识,克服错误得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得形而上学观点与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得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决定意识得原理 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得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得、历史得统一。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规律就是客观得,尊重客观规律,就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得前提与基础。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与把握规律得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得条件与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得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得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自然界得客观性原理 内容:自然就是客观得,即自然得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得客观性就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得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得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与谐相处。 4、社会得客观性原理 内容:人类社会得存在与发展就是客观得,社会就是客观世界发展得必然结果;物质资料得生产方式就是社会存在与发展得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得客观性,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得存在与发展得客观性;支配社会发展得规律就是客观得。 方法论:人们变革社会得活动要以承认社会得客观性为前提,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5、规律就是客观得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就是客观得,规律得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规律得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就是不可抗拒得,还表现在它就是不可创造与消灭得;规律得客观性根源于物质得客观实在性。 方法论:承认规律得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就是。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得客观性与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得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得冒险盲干得主观主义。 二、基本问题

常用的哲学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物质世界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事物都可以用哲学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本篇列举了哲学常用观点分析结论。要把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从主观方面来说,特别需要艰苦奋斗,希望对各位朋友们有用。辩证唯物论― 一辩证唯物论――一切从实际出发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方法论: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还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错误倾向:反对随心所欲的做法,违背自然的客观性。必然遭到自然的惩罚。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反对错误倾向:反对从主观出发。3、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错误倾向:反对从主观出发。4、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原理原理内容:实践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方法论:我们要使自己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必须端正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5、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与客观事物,正确思想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6、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不仅能够正确的反映了客观事物,还能够反作用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唯物辩证法——联系地、——联系地二唯物辩证法——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1、普遍联系原理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地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看问题。2、因果联系原理原理内容: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原因和结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二者不可分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方法论: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 1 3、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整体和部分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起决定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

哲学的基本观点

辩证法 1、联系 A、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看问题 B、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要求我们尊重联系的客观性,反对主观臆造联系 C、联系具有条件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要求我们善于利用创造,改变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趋利避害 D、联系具有多样性。 (1)因果联系 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b、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2)整体和部分 a、整体和部分辨证统一。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处于统帅决定地位,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 找最优目标 b、整体离不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c、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以欠佳无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部分之和要求我们优化结构

E、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 2、发展 A、运动和静止 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无条件、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又要重视相对静止对事物性质稳定和发展的作用 B、原理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a、要将事物如实的看作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b、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c、坚持与时惧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1)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a、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b、改造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2)认识客观规律是基础和前提,利用客观规律是目的,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求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相结合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把握客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D、事物发展的原因 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主要哲学观点

《生活与哲学》主要哲学观点——注意保存 辩证唯物论部分(四、五课) 1、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能够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充分(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必然遭到规律的惩罚;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要求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怎样发挥意识的作用? 6、怎样按规律办事? 认识论部分(第六课) 1、实践的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作用,正确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重视正确认识,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有关真理的观点 (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真理,反对把真理凝固化、僵化的错误观点;明确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要正确对待错误。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唯物辩证法部分(第七、八、九、十课) 1、唯物辩证的联系观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既不能割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割断事物发展过程中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②→并不意味着人们在

主要哲学家哲学观点大集合

主要哲学家哲学观点大集合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潘海东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哲学问题的经典论断 1、“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马、恩) 2、“物质是从各种实物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恩) 3、“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马、恩) 4、“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列宁)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恩) 6、“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 7、“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斯大林) 8、“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马、恩) 9、“头脑的辩证法只是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的运动形式的反映。”(马、恩) 10、“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运动的反映而已。”(马、恩)

11、“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列宁) 12、“辩证法对观存事物作肯定理解的同时包含对观存事物的否 定的理解、即对观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马、恩) 13、“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马、恩) 14、“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末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 常神秘的性质。”(马、恩) 15、“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 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马、恩) 16、“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列宁) 17、“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 一个环节。”(列宁) 18、“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 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恩) 19、“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 20、“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 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就会变成物质力量。”(马、恩) 21、“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马、恩)

哲学基本派别及主要观点

1

2

3

4

(一)客观唯心主义的几种流派 1.目的论——客观唯心主义 用目的解释世界的哲学学说。认为某种观念的目的是规定事物存在、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原因和根据。其根本点是把自然过程拟人化,把目的这个只为人的活动所固有的因素强加给自然界。目的论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即外在的目的论和内在的目的论。前者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发生并秩序井然,都是神的目的所安排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外在的目的论的早期代表,到中世纪则为宗教神学所利用和发挥,成为宗教神学的核心思想。内在目的论认为事物的必然性存在于目的性之中,进而把目的理解为事物的内在规定,是比必然性更高的原则。 2. 宿命论——客观唯心主义 5

认为历史的发展、个人的际遇是由命运决定的理论。主张“命运”主宰一切,人们必须服从它的支配,听任它的摆布,否认人的一切能动创造作用。鼓吹“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反对作任何改变现实的积极努力,认为努力是徒劳无益的。宿命论突出地表现在某些宗教思想中。 3. 万物有灵论(物活论)——客观唯心主义 认为世界万事万物充满“精灵”,具有生命、感觉和思维能力的哲学学说。又称万物有灵论。它认为任何物质形态都有生命、感觉和思维能力,混淆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本质界限。这种理论指出,原始人通过对梦境、幻觉、睡眠、疾病、影子、映象、回声、呼吸等现象的认识而产生了存有非物质性独立灵魂的观念,觉得灵魂在物体中的去留乃决定着这些物体生命的有无。又名物活论。 4. 唯意志论——客观唯心主义 一种主张意志是宇宙的本体、意志高于理性的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的德国,流行于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叔本华和尼采。叔本华认为意志是整个世界的基础,是终极的实在,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现,思想也是意志的派生物。作为宇宙本体的意志是一种完全敌视客观物质世界的神秘的生活力,亦即一种盲目的、无理性的、永不衰竭的创造力。这个意志无所不在,永不死灭,意志是产生万物的根源。 5.自然神论——客观唯心主义 一种推崇理性原则,把上帝解释为非人格的始因的宗教哲学理论。又称理神论。认为上帝不过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它在创世之后就不再干预世界事务,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主张用“理性宗教”或“自然宗教”代替“天启宗教”。 (二)主观唯心主义的几个流派 1. 唯我论——主观唯心主义 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及他人均为“我”的表象或“我”的创造物的哲学观点。它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的逻辑结论。典型代表者有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19世纪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等人。他们把世界看作是个人感知的结果或个人精神创造的产物,认为只有自我及其意识才是唯一真实的、本原性的存在。 2. 马赫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马赫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流派。马赫主义又叫“经验批判主义”。马赫主义的主要观点是:极端宣扬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把 6

主要哲学家哲学观点大集合

主要哲学家哲学观点大集合 省灌南高级中学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哲学问题的经典论断 1、“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马、恩) 2、“物质是从各种实物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恩) 3、“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马、恩) 4、“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列宁)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恩) 6、“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 7、“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斯大林) 8、“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马、恩) 9、“头脑的辩证法只是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的运动形式的反映。”(马、恩) 10、“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运动的反映而已。”(马、恩)

11、“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列宁) 12、“辩证法对观存事物作肯定理解的同时包含对观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观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马、恩) 13、“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马、恩) 14、“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末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马、恩) 15、“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马、恩) 16、“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列宁) 17、“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列宁) 18、“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恩) 19、“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 20、“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就会变成物质力量。”(马、恩) 21、“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马、恩)

哲学基本观点

哲学基本观点 (一)唯物论 1、人与自然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物质与意识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我们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1)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意识对事物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起阻碍作用--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 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2)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世界 (3)要从整体认识和把握世界 (4)要从具体认识和把握世界 (5)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 (6)反对主观主义 (7)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相结合,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三者的统一 4、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A、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规律具有 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B、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充分发挥主观能 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和规律C、既要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性,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相结合 辩证法 1、联系 A、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 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看问题B、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

政治哲学常识基本观点归纳

政治哲学常识基本观点归纳 唯物论 一、基本原理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一原理要求一方面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另一方面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内容:自然是客观的,即自然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4、社会的客观性原理 内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客观性,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性;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方法论:人们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5、规律是客观的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抗拒的,还表现在它是不可创造和消灭的;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上) 主讲人:边立新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 同志们好,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开辟未来,不忘本来。所谓开辟未来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不断的推向前进,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忘记本来。所谓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初形态,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所以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就要学习作为原初形态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 因而我想,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问题,谈三个方面。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意义。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谈的历史、理论和现实。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 首先谈第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跟它的历史条件密切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什么历史条件呢?那就是19世纪的40年代,当时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得以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实际上带来了两个后果。第一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导致了两极分化。也就是说生产力发展之后,物质财富丰富了,但是占用物质财富的人,是少数资本家,大多数人包括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沦为无产者,称为无产阶级。 因而两极分化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工人运动频频爆发,而工人运动需要理论,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条件下诞生的。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了当时社会大变革的需要,适应工人运用发展的需要,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从而为工人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哲学基本观点及运用一览表

哲学基本观点及运用一览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不同的意识反作用不同,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规律具有客观性,客观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要求我们要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统一。 4.普遍联系的观点:联系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孤立的事物是没有。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有条件性和无条件性的统一。 要求我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就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5.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引起的。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叫因果联系。首先,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不能混淆。其次,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种情况是某一现象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是结果(既是原因,有是结果)。另一种情况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认识和掌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要求我们要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这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这样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由于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对某一事物看成是结果时,就要探究其原因;要善于从某一行动的后果中分析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6.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相互区别:第一,内涵不同。不要把事物及其过程与构成它的部分等同起来。第二,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功能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第一,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第二,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对整体的功能状体起决定作用。第三,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同时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7.发展观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消亡。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

哲学观点汇总

成语故事、格言、名句体现和揭示的哲学观点汇总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因果联系的观点。 19.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2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2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23.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4.未雨绸缪: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25.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2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7.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哲学基础知识归纳

《生活与哲学》水平测试知识点 1.了解哲学的含义 2.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在世界观的指导下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征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社会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通的规律。 联系:⑴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⑵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⑵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5.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⑴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是世界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⑵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6.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⑴唯心主义的观点: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⑵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7.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2.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3.了解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⑴哲学上的运动概念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⑵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社会经济学的分析手段,擅长于用矛盾冲突的观点分析社会中利益存在冲突的社会群体,是一套“经典”的社会学理论。马克思采取了唯物的看待历史的观点,假设社会变化的原动力在于阶级之间的冲突。认为历史有其客观的支配规律,认为社会变化是辩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阶层冲突的分析来帮助理解系统性的经济社会变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冲突是由于资产所有者所拥有的高生产率生产资料与无产者从事的社会化劳动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导致的。由无产者劳动所得的价值剩余未能公平的分配给劳动者而集中在资产所有者手上。冲突的后果便是劳动所有者的“异化”,这将导致社会动荡引发革命。革命的最终结果便是社会主义的建立——一种基于社会公有产权的生产模式,基于个人贡献所得的分配模式以及按需生产的经济模式。尽管马克思并未预言共产主义社会的模样,但他指出基于科技及生产率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将会过渡到共产主义。到那时阶级,国家,社会将被公有制取代。各尽其用,各取所需。马克思其实也是一种早期的社会经济学理论,其供需理念分析了物质条件即生产中的生产资料,经济活动以及社会需求的关系。认为这些关系组成了社会结构的基础以及其上层建筑。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生产要素在一个社会政治体制安排下没能被很好的利用是阶级冲突产生的一个原因。 其基本观点如下: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相关文档